智慧课堂概念

2024-07-28

智慧课堂概念(精选8篇)

篇1:智慧课堂概念

“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暨智慧课堂建设研讨活动”在厚街中学顺利举行

2016年5月11日下午,艳阳高照,鸟语花香,东莞市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暨智慧课堂建设研讨活动在东莞市厚街中学隆重举行,市高中数学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及厚街中学、四中、七中全体数学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学科带头人周应祥与教学能手厚街中学纪凤英分别就课题《平面直角坐标系》上课。课后,学科带头人周应祥老师主持评课和智慧课堂建设研讨活动。首先,厚街中学黎津生主任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两节课给予很高评价,重难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晰。认为周老师善用几何画板,让课堂形象生动,一题多解,极大地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认为纪老师巧做铺垫降低解题难度,能够在知识的关键处及时点拨,师生互动频繁、高效。

大家畅所欲言,学科带头人五中陈卫明老师认为,两位老师驾驭课堂能力强,理念先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做题,充分肯定教学亮点,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中肯意见。学科带头人七中蓝小军老师表示,两节课对他的触动很大,周老师与纪老师大胆进行教学尝试,从教学设计、课件及信息技术的应用,课堂活动展开的方式,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大家一致认为以下三点很重要,即,①温故知新,在知识、方法的生长点上温故知新;②问题驱动,在“实际问题”“数学内部”激发知识生长点;③注重方法引领,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同时,这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使不同的策略、思想方法得到碰撞和升华,促进了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参加活动的老师各就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最后,教研员易文辉老师非常感谢东莞厚街中学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他认为这节课很难上,两位老师都采用了借班上课,重难点的把握到位,教学的处理方式及教师个人风格不同,是一次真正的同课异构活动,两节课的教学效果都不错,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智慧课堂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成功的课例。不足之处,例如,在处理点P的位置时,不仅要比较用角度与距离和用其坐标表示的优劣,还要充分解读教材,对课题的承上启下方面进行说明,即在这里讲坐标系,是从整个思想方法上落脚的,后续的极坐标系就是用角度与距离表示点的位置的。其次,整节课的难点在于在直角坐标系中,如何把几何问题转化为代数问题,建立数学模型、求解数学模型。易老师还就高考备考情况与教学、学法、教材解读、习题设置等问题,进行了指导。

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市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深入探讨了高中数学智慧课堂建设的途径,促进了我市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对于进一步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推进智慧课堂工程建设,具有广泛的指导意义!研讨会后,大家合影留念。

篇2:智慧课堂概念

2016年3月30日下午,伴随春天温暖的气息与万物滋长的律动,东莞市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暨智慧课堂建设研讨活动在东莞市第七高级中学隆重举行,市高中数学教研员、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及七中、长安中学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

学科带头人蓝小军与教学能手常平中学罗永化分别就课题《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上课。课后,学科带头人周应祥老师主持评课和智慧课堂建设研讨活动。首先,七中王振肃副校长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对两节课给予很高评价,认为罗老师在观念上给予大家启发,把本节课上成探究课,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认为蓝老师的课程设计流畅,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思维螺旋式上升,能够在知识的关键处及时点拨,师生互动频繁、高效,细节的极致把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大家畅所欲言,一致认为,两位老师驾驭课堂能力强,理念先进,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课堂上给足时间让学生做题,充分肯定教学亮点,同时,对不足之处,提出了一些中肯意见,例如,这次公式推导课,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利用学生的分散思维,整合到公式几何背景的挖掘,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及核心素养。认为这次活动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拓宽了教师的视野,使不同的策略、思想方法得到碰撞和升华,促进了数学教师的专业成长。参加活动的老师各就教学设计、课堂管理、师生互动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研讨,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收获颇丰。

最后,教研员易文辉老师非常感谢东莞七中为教师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机会和展示平台。他认为两节课立足学生学情,借助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有效学习,完善知识体系的建构,是智慧课堂的具体体现,实现了师生的共同成长,两节同课异构体现了两位授课老师不同的教学理念、教学风格和教学艺术,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为智慧课堂建设提供了鲜活的、成功的课例。

篇3:智慧课堂概念

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首批90个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其中地级市37个,区(县) 50个,镇3个。通过这些试点城市的创建以及对其评级,推进各地智慧城市走入更加务实和高效的快车道。

智慧城市经过数年的概念热炒,在今年正式迈入务实发展阶段。对于年初住建部公布一批智慧试点名单并跟踪评级的办法,住建部负责人表示,国务院城镇化战略部署在今年正式提速,是应对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等新要求。据国家开发银行有关负责人介绍,在“十二五”后三年,国家开发银行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合作投资智慧城市的资金规模达800亿元。

智慧城市的典型

无论是90个名单里的城市,还是更多重视经济与信息化并行发展的多个城市,政府部门都无一例外地将智慧城市建设纳入了政务工作中的重点项目。在下半年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发布的《2013中国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与《2013中国智慧园区发展水平评估报告》中,在智慧城市上布局较早、联手各行业积极推进信息化项目部署的代表型城市如无锡、浦东新区、宁波、上海、杭州、北京、深圳、广州、佛山、厦门等,位列智慧城市发展水平评估前十名。其中,“中国无锡”政府门户网站已获得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绩效评比三连冠和全国地市级政府网站国际化程度评比四连冠,并在国内率先推出了以云计算为核心的新版政务移动协同办公系统;在智慧交通领域,“按一个键叫来出租车”在无锡已经实现,“市区停车一路绿灯顺利找到泊位”等愿景也将很快实现;在智慧医疗方面,无锡的“医疗数据中心”已启动建设,病案管理系统、门诊电子病历开始试点,面向城市居民服务应用的便民查询系统、个人健康管理系统、专家远程咨询系统等也已完成程序开发。同时,无锡还勇于创新理念,在国内率先探索市场化运作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新模式,与IT公司分别围绕“无锡公共免费无线热点”和“社区智慧信息屏”签订了协议,由政府负责引导和规划,企业负责建设和运维。

事实上,在这些智慧项目逐一落地的同时,无锡政府也没有忽视基础网络设施的完善。通过与运营商和ICT产业链的合作,截至目前,无锡城区、集镇FTTH已普遍覆盖,农村覆盖率已经达到90%,基本实现了“百兆到户、千兆到楼、T级出口”的光网城市建设目标。

而作为全国智能交通试点中的一个样板,江苏宁波的交通信息化项目在国家信息中心、宁波交通委等单位的力促下,也于今年9月初在宁波正式开通。另悉,中国智慧城市统一标准目前由住建部正在牵头制定,包括建设规范、评价体系等标准,该标准的出台有望彻底改变此前智慧城市热情有余但无标准可依的尴尬局面。

“智慧”蜕变,多方合作成共识

智慧城市在各地涌现,也成为一大批IT厂商、运营商、设备商的主要投入方向。但由谁来主导发展运营,一直尚未形成同一格局。据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宁家骏表示,智慧城市的几个要素中首要的基础设施属于电信运营商来实施,但并不意味着以电信运营商为主导进行商业推广,而是应该纳入到城市的整体发展规划中,由政府牵头联合各行业以及产业链各方,并基于同一标准基础设施来实现。

对于产业合作中各方的角色,尤其是政府部门、运营商、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定位,宁波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处长白位杰表示,运营商在智慧城市项目中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其愿意一方面在于智慧城市最明显的特征是物联网云技术的应用,另一方面是新一代通信技术完善网络能力,这两方面都离不开运营商的支持。同时,在国内中西部地区,在政府的智慧城市投资还不能保证的情况下,运营商通过智慧健康、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服务开发一些新的市场,可以帮助各行业推进智慧应用。

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此前不久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今年国家主导的智慧城市战略中,信息化部门还对发展B2B给予了更多关注,其中,大型制造业产业链整合工业电子商务,成为其中的重点。

ICT企业的角色

对于ICT解决方案提供商来说,无论是政府主导还是运营商主推各类信息化项目,都会给ICT企业带来不小的市场机遇。因此,面向政企的智慧城市项目也成为华为、中兴等设备巨头重点关注的市场。此前,中兴通讯全球政企网解决方案副总经理王泼接受本刊采访时就已提到,智慧城市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依靠多方力量完成。“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相关技术的成熟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的有效支撑;城市信息广泛的自动采集,有线无线高速宽带无缝网络覆盖,大数据存储与分析,是智慧城市建设的基础。产业链有效协同共享,规范与评价体系统一,才能实现智慧城市整改高效落地。”

篇4:智慧课堂概念

摘 要:智慧课堂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高度融合而产生的新型课堂,代表了未来课堂教学的发展与改革方向。物联网、云计算、泛在网络、大数据等技术的发展与完善为实现智慧课堂提供了可能。在已有研究基础上界定了智慧课堂的内涵,追溯了智慧课堂的发展并概括出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特征,构建了智慧课堂的概念框架,期望能够为智慧课堂的实施提供一定的指导。

关键词:智慧;智慧课堂;概念框架

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识码:A

在社会信息化、经济全球化以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型的人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社会需要更多创新型的人才,需要具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才。作为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摇篮——高等职业教育,应时刻关注社会发展的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技术应用人才。然而受中国传统文化及凯洛夫教育思想的影响,目前高职的课堂教学任然以“学科、教师、课堂”为中心,仍然是一种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机械训练的课堂。如何让课堂教学通过知识的传递达成智慧生成的艺术的目的,如何让课堂充满智慧,是当今教育者共同的心愿。随着现代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课堂教学方式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种充分运用信息技术的新教育形态——“智慧课堂”悄然而生。而物联网、大数据、云平台、泛在网络等先进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智慧课堂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本文基于以上背景及现状解读了信息技术环境下智慧课堂的概念及特征,并提出了信息技术环境智慧课堂的实施框架,以期从本质上对智慧课堂的实施提出有意义的参考。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随着加拿大阿尔伯特大学教育学教授马克斯?范梅南的《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的热销,智慧教育无疑是近几年来的热点话语,而信息技术作为实现智慧教育的平台无疑为智慧教育注入了新的血液。虽然智慧课堂还没有一个正式的官方定义,但智慧课堂的理念已日趋成熟,在教育界引发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潮。通过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智慧课堂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智慧课堂本质特征的研究。通过阅读智慧课堂、智慧学习相关文献资料,可以发现许多学者关于智慧课堂的内涵讨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智慧课堂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教学智慧为学生创建的自主的、活动的、情感的、生活的、趣味的课堂,从定义可以看出对其特征的描述主要是对教与学特征的概括。现有的智慧课堂的定义是由智慧教育衍生而来的,“主张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创建具有一定智慧的(如感知、推理、辅助决策)的学习时空环境,旨在促进学习者的智慧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其特征的描述主要是从技术的角度来分析的,他们认为智慧课堂具有“资源分层共享”“实时内容推送”“学习情境采集”“智能学习分析”“即时反馈评价”“协作互动交流”和“移动通信互联”等技术特征。

二是智慧课堂环境构建的研究。智慧课堂环境是实现智慧课堂的根本保证,因此智慧课堂环境的构建对教育研究者来说亦是至关重要的课题。关注和研究智慧课堂的研究者特别是一些一线教师,已经开展了智慧课堂的实践,并尝试打造智慧课堂生态系统,构建适合培训学生智慧学习和教师智慧教育的空间与环境。如黄荣怀教授根据智慧课堂“智慧性”的本质特征,利用人工智能、物联网、富媒体等技术构建了“SMART”智慧课堂概念模型。

三是智慧课堂学习模式及案例的研究。尽管目前教育研究者在如何设计智慧课堂学习模式方面的探讨相对较少,但也有部分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分析与实践经验。研究者们结合现有教学实际,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达到智慧生长的目的。例如在《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设计与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人员设计了基于智慧课堂的学习模式,将学习环节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并将模式运用于实际的教学中检验学习的效果。

二、智慧与智慧课堂

(二)智慧与智慧课堂的含义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智慧是“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是“不断认知和思考的能力”。《牛津英语词典》里对“智慧”一词作了更详尽的界定:“对于有关人生和行为的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在目标与手段的选择中表现出判断的公正合理,能够真实判断什么是正确或适宜的,并有意去采取相应的行动;具有感知和采用最佳途径去实现目标的能力;具有认知判断能力强以及审慎的特点。”由此可以看出:首先,智慧是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思力、判断力和创造力,是智慧主体高阶思维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的内在驱动。其次,智慧有着向善求美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即利用知识和创造力达到利人利己的“善益”。

以上可以看出,它与强调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和判断力的智力(Intelligence)不同,它是人类先天遗传与后天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而后者对智慧的影响较大。因此,要促进学习者智慧的发展,就需要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智慧教育应运而生。智慧课堂的构建是智慧教育环境下的一种新诉求,是实现智慧教育的核心组成部分。对于什么是智慧课堂,目前国内外文献尚没有统一的论述,但从许多教育家的论述中,不难概括出智慧课堂的概念。例如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学生学就是对于一切问题不是要先生产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给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似的经验。”智慧课堂从其目的上来说是指让学生用创新思维发现问题、用智慧方式解决问题的课堂,是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课堂。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智慧课堂带来了新的契机,它在学习情境的创设、学习过程的互动等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信息时代的智慧课堂与农业时代、工业时代的智慧课堂在基本内涵、方法手段、支持环境上存在差异。可以将智慧课堂定义为:教师运用教学智慧将信息技术融于课堂教学中,为学习者构建情境化、智能化、互动化的智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最终促进学生智慧成长的新型课堂。

(二)智慧课堂溯源

让学生到达最高的善——“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关于智慧课堂的思想可以在许多著名的教育家的论述中找寻到它的痕迹。古希腊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应该是“通过认识自己达到获得知识,最终成为有智慧、有完善道德的人。”因此,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和指导者,应该鼓励学生在自我认识中,去探索、寻找永恒的真理。而信息化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可以追溯到1997年钱学森先生的所提出的“网络交换信息空间中的智慧科学”(Science of Wisdom in Cyberspace),即“大成智慧学”。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在2008年所作的报告——《智慧地球:下一代领导议程》在推进智慧课堂发展的过程中具有较强影响力。报告中提出借助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技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地球上“几乎所有东西——任何物理对象、过程或者系统——都可以被感知化、互联化和智慧化(Instrumented ,Interconnected and Infused with Intelligence)。”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等许多新的概念在“智慧地球”思想的渗透下不断被催生而出。如美国的迪比克市与IBM在2009年9月共同宣布,将在未来成为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在“智慧”无处不在的时代大浪潮下,智慧课堂应运而生。

(三)智慧课堂的特征

课堂英文名“schoolroom”,是指教与学行为发生的场所,包涵学习者、促进者、 活动、资源、工具、设备六个要素。新一代信息技术催生了新的课堂形态——智慧课堂,与传统的知识课堂的相比,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智慧课堂在内容的呈现、学习内容的获取、交流互动等多个方面有着自己的本质特征:

1.情境感知性

物联网、云计算、数据挖掘等智能技术为智慧课堂提供了技术支撑,学习环境可以被感知,可以动态地记录学习过程,可以量化、表达和预测学习者的思维过程和学习需要。智慧课堂以情境感知为基本支撑,在学习内容和学习资源适应性推送的基础上为学生设计更具适应性、灵巧性的学习环境。智慧课堂的情境感知性主要体现在利用数据智能化挖掘技术和GPS、RFID、QRCode以及各类传感器感知数据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如能力、风格、偏好、认知)、知识背景、学习状态(如焦虑、烦躁、开心)、学习进度、学习需求以及学习所处的物理位置信息,可以使资源按需获取和使用,让不同的学习者达到知识与智慧的交融,最终到达创新思维能力提升的目标。

2.全向交互性

课堂活动的本质是交互,智慧课堂支持全方位的交互,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体交互。通过语音、身体等方式与多媒体设备或系统进行交互,系统可以动态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资源的智慧推送与决策提供数据支持。二是师生互动。通过面对面或者网络实现师生之间随时、随地的互动交流,促进深层学习发生。三是生生互动。通过面对面或者网络实现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协作解决问题。

3.学习体验性

从课堂教学的过程价值来看,课堂教学应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智慧课堂中,因环境具有感知性、适应性、生动性等特征,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加轻松地投入学习;在智慧课堂中,生动的学习场景、先进的设备和丰富的资源,可以引导学习者积极参与,从而在情境化、移动化、感知化的学习活动中灵巧、高效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在实际的体验中实现智慧的成长。

4.工具多样性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习者提供了效能、信息获取、交流互动、思维认知、情境创设等丰富的学习工具,这些工具可以帮助学习者学生对概念本体知识、方法本体知识和应用本体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语义网络组织,让学生成为获取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最终实现知识的内化。

5.智慧推送

智慧课堂可以达成“学习资源按需获取,教与学可以按需开展”的美好愿望,按需推送是智慧课堂的另一重要特征,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兴趣、需求和知识结构适应性推送学习资源、服务、工具和人际关系资源。

三、智慧课堂的概念框架

新一代信息技术给课堂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催生了新的课堂学习环境,加快了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拥有了更广阔的学习天地。智慧课堂是在智慧环境中开展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促进学生智慧生长的课堂。智慧课堂的概念框架如图1所示,体现了“需求智慧感知,资源和服务智慧推送,教师引导学生智慧生长”的思想。

从图1可以看出,物联网、大数据、泛在网络、智慧教育云平台等技术以及各种智能学习终端是智慧课堂实施的技术基础。物联网能够感知学习环境和学习需求,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数据挖掘技术通过推理学习者的学习特征,发现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并根据所分析的数据建立学习者学习模型,并上传到智慧教育云平台。泛在网络为实现跨情境的无缝学习提供网络保障。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活动和数字资源并上传到智慧教育云平台中。智慧教育云平台根据物联网所感知的数据以及大数据所计算出的学习者特征模型为学习者智慧化的推送资源和服务。

根据教学活动开展的地点不同,智慧课堂的实施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课堂。这种课堂可以由学习者主动发起,主动提出学习需求,在学习者主动学习的过程中系统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者的知识结构,智慧教育云平台中过滤出最优的学习资源推送给学习者。另一种是实体课堂。根据学习者的行为、感情等个性化特征的变化为学生推送相关的资源,教师利用这些资源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创造性的解决问题,促进学生的智慧生长。从智慧课堂的概念框架可以看出,新技术的出现为智慧课堂的开展提供了可能,但不是拥有这些技术的课堂都称之为智慧课堂。教师在智慧课堂的实施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利用技术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和资源并有效地的开展教学是学生智慧得以发展的关键,因此在智慧课堂实施的过程中,要防止“唯技术论”的发生。

四、结语

在技术的推动下智慧课堂正在成为信息时代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标”。智慧课堂需要一个庞大的系统支持,包括智慧学习环境、智慧备课、智慧评价、智慧资源推送等核心要素。高职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智慧型应用人才,因此在实施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要打造和谐的、可持续发展的智慧课堂教学生态系统。

参考文献

[1]吴永军.关于智慧课堂再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08.(4)

篇5:智慧课堂何以智慧

——参加“第二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学习体会 2016年1月8日,由蚌埠市教育局主办的“第二届全国智慧课堂观摩研讨会”在蚌埠市第二中学召开。来自北航实验学校、广州一中、淮安外国语学校、合肥八中、深圳中学、西安交大附中等全国知名学校教师用智慧演绎着现代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的精彩课堂。中央电教馆副馆长蔡耘、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田爱丽以及全国知名教育信息化专家和名校校长应邀作主题报告,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近2000名中小学教师慕名观摩。

基于教育现代化发展要求,“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的全面深度融合,以信息化引领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的创新”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方针。如何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课堂教学方法和模式,打造高效课堂、智慧课堂?“智慧课堂”何以智慧?本次观摩研讨会提供了很好的启示。

一、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白加黑”教学形式 本次研讨会安排的16节观摩课,都是运用了科大讯飞公司研发的“多媒体教学机”进行的课堂教学。这种“多媒体教学机”通过无线网络方式,将教学内容即时上传到教室投影幕或一体机等终端显示设备上,实现屏幕内容和操作的实时同步,教学中,老师和学生分别执有一台轻便小巧的移动电脑设备——教师机和学生机,具有电子课本、电子书写、学习活动同步视频、作业拍照和上传、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错题统计分析、现场录制微课等多种功能,能实现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即时互动,即时录播课堂教学实录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老师课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网上学习辅导,让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即时发现学生的疑惑,并对该学生进行点对点式解疑答惑,极大地提高了学习评价的精准性和课堂教学的有效度。

例如,蚌埠市钓鱼台小学张皓老师执教《认识圆》一课,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导入新课;然后,随机展示部分学生课前拍摄上传的“找一找生活中的圆”图片作业,激活学生对圆的已有认知;接着,让学生尝试用圆规画圆,即时上传画圆的视频,并由学生自主讲解画圆的正确方法;在小组合作“探究圆的特征”以及演示“在篮操场上画出半径为1.5米的圆”的操作活动中,分别对各组的研究过程进行了同步视频播放,生动直观,活跃了课堂气氛。

蚌埠市第二实验小学郁松老师在执教《认识百分数》一课时,也是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导入新课教学,然后展示和评析学生课前上传的作业,围绕问题“百分数与分数的相同与不同点”,组织小组讨论,并由小组长拍照研究成果上传到大屏幕自主讲解,引导学生自主认识百分数的相关知识。

北航实验学校王红老师在执教《尝试与猜测——鸡兔同笼》一课中,将列表法、假设法和方程法等讲解过程,现场录制了微课并上传到智慧课堂平台,供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有效突破了本课的学习难点。另外,老师还让学生将课堂上没有来得及完成的作业,课后及时上传到教师终端,利用在返程北京的火车上为学生作评讲。通过网络学习的平台,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局限。

二、基于自主学习理念建构先学后教“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网络化背景下,课堂不再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唯一途径,教师由知识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培养学生善于自主学习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华东师范大学袁振国教授说:“进入互联网时代,知识多少变得不重要,知识结构的合理性才更重要。教师和学生不是知识多少的差异,而是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差异。一多一少是传播,一同一异是对话。”在“互联网+”时代,“技术+理念”将是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以互联网多媒体信息技术为手段,变知识传授型的学习为自主性的、体验式的学习,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性、参与者。”(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教授马九克)在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课堂教学变成了师生间的平等对话,试想,如果学生没有对新知作前置性学习,对新知没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何谈与老师间的对话交流?那么,课堂也就难免成了老师“一言堂”。然而,“智慧课堂”正是基于学生课前观看了老师录制的微课和对文本内容进行自学后,课堂上师生才得以展开面对面对话交流、释疑解惑和拓展深化认知。这种“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演绎着“翻转课堂”所带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以充分彰显。

本次“智慧课堂”研讨会展示的观摩课基本上都是按照“课前学生自学——上传预习作业——课上交流讨论——即时练习巩固”的流程组织教学。例如,在《认识圆》和《认识百分数》两课中,执教老师都在课前利用智慧课堂的平台上传了微课,让学生自主观看,完成自学作业并上传到教师终端,课堂上老师首先通过作业分析平台反馈学生答题情况,组织学生即时答疑,然后通过问题和任务驱动,由学生自主小组合作探究,交流汇报。在《认识百分数》一课中,关于“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点”的问题探究均由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然后拍照上传到教师终端,老师即时将各小组的研究成果投射到大屏幕上,并安排学生自主讲解。还有老师甚至将教师机交由学生到讲台上自主讲解知识和分析自己的解题策略,并且学生的讲解过程即时同步呈现在大屏幕上,老师则充当帮学生手执话筒的服务者,真正践行了还课堂于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

篇6:高效课堂的概念和特征

我仍然要批评那些仅仅从字面上理解我们的人,有人甚至撰文批评高效课堂,我可以说他们不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高效课堂。

让我们大声喊出来——“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超市”是从分层出发,基于“学情”实施分类,即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作业。“超市”,凸显出对学生学习主体、学习能力、学习内容、学习个性、方式方法的尊重,它遵循的是差异性、选择性、人性化、个体性的教学原理。

“超市”的教学概念是通过“黑板”来实现的。“黑板”类似于超市里的“货架”,它是用来展示和陈列商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选择需求。

我们说“黑板”有三个意义。第一,是“货架”,用来陈列展览不同的学习内容,以供不同层次的学生自我选择;第二,是“竞技台”,比较思维过程和创新成果;第三,是“冶炼炉”,思想碰撞、方法汇集,熊熊炉火,炼铁成钢。

因此我可以下一个绝对性的结论,高效课堂离不开“黑板超市”,没有黑板不能成其为真正的高效课堂,因为你无法实现因材施教和分层教学,不能让每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仍然是“大锅饭式”的教学,好比是给脚丫子配鞋子,一旦鞋子不合脚,要么是削足适履,要么是小脚大鞋,“合脚”的才是最好的或者换句话说,适合学生的才是最好的。

为了表述清楚这个教学主张,我还可以举例医生和教师的区别来加以说明。

对于医生看病,他能否要求所有的“病人”去照方服药?当然不可以,因为病情不同,需要“对症下药”。即便是为了图省事,医生简单把病人分类,让每类病人按照一个方子去服药,恐怕这样做也不行。可我们的课堂竟然连简单的“按病分类”都没能做到,这样的教学能有什么专业化?真正的专业化是医生看病那样的“望闻问切”。遗憾的是,在我们旧式传统的课堂上找不到这样的专业化。我们让头痛和脚痛甚至没病的“病人”都必须服从于我们的教学设计和进度要求,都必须在教师预设的环节上遇到“障碍”,都必须按照教师课前猜测出来的“难点”去变着法子的强化训练。

“狂欢”是指向于“生命”的“内在状态”的,是指心动和神动,但提前是外在的“动”,即身动。也许很多人至今还没明白,课堂上让学生不开小差、不打瞌睡的,除了兴趣这个词外,还应该让学生动起来,谁见过走着路睡觉的?

课堂要快乐起来,要坚决消灭“苦学”和如坐牢监、度日如年的感觉。我是实在无法容忍旧式传统课堂的不快活的,学生们学得太过于苦不堪言。因此,课堂必须正视和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我们有义务让他们学得快乐,我甚至在想,什么时候课堂能像开晚会那样,孩子们还会度日如年地盼着下课吗?我们没有理由以学习的借口剥夺孩子们的快乐!

“生命的狂欢”,每当我说道这个词的时候,我就觉出了责任。因此,高效课堂一直无比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状态,把学习氛围、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当成最重要的评价依据。在我们的评课里,即便是课堂知识达标率是100%,如果课堂气氛是沉闷压抑的,这样的课堂依然打“零分”,而这样的评价我们称之为“一票否决”。

那么如何实现狂欢?

简单说,就是遵照儿童的方式。好比让喜欢饮酒的饮酒,让喜欢逛街的逛街,而喜欢表现的去尽情表现。其实,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欲,只是我们缺乏激发而已。马斯洛的五大需求,我们的旧式课堂满足了哪个?“遵照儿童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就会激发他们的兴趣,而为了兴趣而学的课堂一定是不会枯燥的。我又要评价一下减负了,我不知道咱们的学习从什么时候开始演变成“负担”的,如果饮酒对酒鬼意味是负担,那只能说明你并不了解酒鬼的嗜好,因而与其忙着给学生减负,不如把精力放在尽可能多得让课堂充满情趣上,可咱们现在的传统课堂缺的恰恰是情趣。如果课堂上激发了学习的兴趣,那么变“被动”为“主动”的问题自然迎刃而解。这样说吧,高效课堂要求教师必须在“认识”上无限接近儿童习惯、水平、兴趣、需要,体现出儿童自身的特点。

可以“破题”了。

高效课堂的灵魂是“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围绕这个灵魂重构两个关系,即变传统教学关系中的“惟教”为“惟学”,生本教育的郭思乐先生总结说“让教皈依于学”,我深有同感;变传统师生关系中的“惟师”为“惟生”,也就是“教师服务于学生的成长”,课堂最宝贵的教学资源是“学生”,“两惟”的核心是“学和学生”,主张“让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最后,我要这样声明:高效课堂是一个教育概念,它的背后有三大支撑。

高效课堂的“原理”

如果从教育学的角度概述,我们说高效课堂具备三大特性:主动性、生动性、生成性。“三性”缺一不可。主动性,高效课堂要培植“动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唯有主动学才是真正的学;生动性,我们说课堂必须体现出生命的狂欢,它是相对于传统旧式课堂的“压抑”来讲的,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内在快乐;生成性,这个生成和传统课堂讲的生成是一个词,却有不同的含义,我们说的生成是指在课堂自然生态下,经由自身或者生生之间、师生之间、人与文本之间的对撞、交换、合成等之后形成的一个全新的结合体。

从教育目标上解读,高效课堂是把新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抵达智慧的飞跃。简单地说,是立足于“学会、会学、乐学、创学”,高效课堂是在追求“四维目标”,实现更高层次的教育,即超越原有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价值感,而上升到通达智慧的层面。人类文明的传承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严格说来,靠的正是智慧,假如课堂只能给予学生知识却最终形不成智慧,那课堂即便能够满足“三维目标”,仍然是有缺陷的,而高效课堂恰能够较好补正这个漏洞。 高效课堂把“自主、合作、探究”当成课改的“六字真言”加以行动阐述并加以发展,在课堂环节上“落地”为“预习、展示、反馈”,在学习方式上转化为“独学、对学、群学”。

高效课堂的核心是“学习能力”,因而高效课堂认为素质教育的“素质”其主要内涵正是学习能力,课堂一旦仅有知识本位而离开对学习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课堂是低层次的甚至是应试的。我们固然可以承认知识能够通过灌输获取,那能力呢,智慧呢,可以靠灌输得来吗?离开了“在经历中体验”这一过程,死记硬背和知识灌输则显示出必然的劣势。

学习能力首先从学科基本的学习能力出发,然后积淀为一种“素质”,最后上升到终身学习能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

遗憾的是我不懂得“教育学”,更对时下的教育学缺少热情。如果非要“逼迫”我说出高效课堂的教育学原理或者原则,那么我学着鹦鹉学舌,说高效课堂的实践,是基于以下几个原则:1、分层教学原则,即从学生的能力、兴趣等出发,实施课堂分层目标、分层学习、分层达标、分层训练;2、选择性原则,即通过“知识超市”,满足学习的自主性、选择性、创造性3、整体教学原则:,即通过整合教材、知识迁移,实现知识、情感、能力之间的上挂下联、左顾右盼、举一反三4、展示教学原则:即通过“展示”手段,解决学习内驱力;5、反馈调节原则,即注重问题暴露,强调从学情出发,教师要基于学生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当堂决策”。

篇7:做智慧型教师 建构智慧型课堂

新课程改革呼唤智慧型课堂。智慧型课堂需要我们教师智慧型的设计和引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应植根于既让学生收获知识,又让学生收获能力和享受。

建构智慧课堂需要诸多元素,根据收集的资料,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综述:

一、智慧

“智慧”的内涵非常丰富,在我国的文化中,智慧是只能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在西方,智慧源于“智慧之神”——赫尔墨斯。照《辞海》中的解释:智慧是指对事物的认识、辨析、判断、处理和发明创造的能力。

在社会生活中,智慧是个体生命活力的象征,是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下,在知识、经验习得的基础上,在知性、理性、情感、实践等多个层面上生发,在教育过程和人生历练中形成的应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一种综合能力系统。智慧实际上涵盖了个体多方面的素质,它融合了个体已有的经历。个体所经历的一节都有可能转化为智慧,“这种智慧和机智表达了我们整个身心的存在”。

知识不等于智慧,智慧不能像知识一样直接传授,但它需要在获取知识、经验的过程中经由教育的悉心呵护而不断得到开启、丰富和发展。因此,教育在人的智慧发展特别是人的早期智慧发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然发生的,智慧的发展只能在富有智慧的教育条件下才能实现。也就是说,好的教育有利于智慧的发展,只有智慧的教育才能培养出智慧的人。

二、教育智慧

如同智慧之于个体一样,教育智慧之于教育,同样体现为教育的一种品质、状态和境界。从大的方面讲,教育智慧是良好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表现为教育的一种自由、和谐、开放和创造的状态,表现为真正意义上尊重生命、关注个性、崇尚智慧、追求人生幸福的教育境界。作为教育的一种内在品质,教育智慧是应当渗透、内化于包括师生教育活动及教育目的、教育价值、教育过程、教育环境、教育管理在内的教育的一切方面的。

由于教师是教育目的、意义、价值、任务的直接体现者、承载者和实践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因此在具体的教育情景中,教育智慧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来体现的。从这一角度来看,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主要表现为教师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规律性把握、创造性驾驭和深刻洞悉、敏锐反应以及灵活机智应对的综合能力。以智慧型教师作为对教师的整体境界、专业发展的总要求,将从客观上对教师的理论学养和综合实践素质提出更加全面的要赤诚。提倡智慧型教师,一定程度上会使教师的专业发展更为协调、完整和全面。

三、智慧型教师

智慧的课堂需要有智慧的教师。一个墨守成规的教师会阻碍学生个性的发展,扼杀学生的童真、天性,时代需要我们作为学生智慧成长的引导者、促进者和自我智慧成长的反思者、实践者。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广博和专精的知识,更需要机敏、豁达的智慧,要用智慧的心灵去点燃学生智慧的头脑。

对于智慧型教师,我们的前辈早已作了很好的阐述。叶谰先生在论述智慧型教师的特征时认为,“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他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根据对象实际和面临的情境及时作出决策和选择、调节教育行为的魄力;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教师的教育智慧使他的工作进入到科学和艺术结合的境界,充分展现出个性的独特风格。教育对于他而言,不仅是一种工作,也是一种享受。”林崇德先生认为,智慧型教师需要四种知识,其中包括文化知识,一要丰富渊博,二要自成一家;实践知识,教师的人生经历的领悟和提炼,在具体的教育情境中生成。

智慧型教师就是具有较高教育智慧水平的教师。智慧型教师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科学与艺术高度融合的产物,是教师在探求教育教学规律基础上长期实践、感悟、反思的结果,也是教师教育理念、知识学养、情感与价值观、教育机智、教学风格等多方面素质高度个性化的综合体现。智慧型教师与研究型教师有诸多共同之处,如都执着于教育规律的探索,现实问题的研究,对理论学习抱有很高的热情,将研究视为重要的成长基础等。但从二者的内涵和目标指向来看,智慧型教师具有更丰富的内涵和更高的目标指向,它对现代教师的成长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和更高的发展境界——在实践与理论的紧密结合中全面提升自身的教育智慧水平。

作为专业素养的智慧型教师之智慧可以用“一体三维”来概括。所谓“一体”,指智慧型教师是具有智慧人格的生命主体。所谓“三维”,是充实和具体体现“智慧型教师”生命主体和智慧人格的三个方面,分属心理学三分法的知、情、意领域。从“知”方面讲,智慧型教师是具有理性观念之智慧的教师。“智慧型教师”成熟和完善的理性观念,主要表现为对教育的本质、目的、制度、方法等有正确而又深刻的理论洞察,这里边既包括先进的教育理论的学习,更包含教师个人的独立思考和实践反思。教师在理性观念方面的智慧,是这两者相互作用而“转识成智”的结晶。从“情”方面讲,智慧型教师是具有“人本取向”之智慧的教师。从“意”方面讲,智慧型教师是具有执著精神之智慧的教师。

智慧型教师的素养建构应是多元的,广泛的。

首先,智慧型教师必须有教育智慧。掌握教育好学生的科学方法和艺术,特别是在转变后进生和问题儿童方面有一种特殊的本领和能力。能抓住学生的闪光点。触及其灵魂,挖掘其潜能,充分调动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指最佳教育效益。

其次,智慧型教师要有教学智慧。有较高的教学机智,有较强的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能在课堂教学中随机应变、游刃有余。不但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对答自如,而且在学生的批评建议中从容不迫,显示出高度的教学智慧。

其三,智慧型教师必须有科研智慧。要掌握较高的科研理论,要有较浓的科研意识和科研兴趣,要有较强的科研能力,特别是选择确定科研课题、设计课题实验方案、撰写课题研究报告等能力,还要有科研课题流程管理的水平。

其四,智慧型教师要有管理智慧。不但要有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的智慧,而且还要有管理学校、管理校园的智慧,并在管理中不断显示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其五,智慧型教师还要有创新智慧。不但要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而且还要有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探索新途径,提出新观点,总结新经验,取得新成果。能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走出自己的一条自主创新之路。

另外,从微观角度讲,智慧型教师还应具有语言智慧、写作智慧、计算智慧、演讲智慧、科技智慧、艺术智慧等等。

四、智慧课堂

课堂是在一定的教学时空范围内,以达成一定的学科素养为目标,以相关的学科学习材料为主要载体,以教师、学生以及学习载体三者之间的对话对主要方式,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促进孩子智慧发展的场。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温馨的物质环境。包括桌椅的配备和放置,设施及教学具等的选择、摆放和操作,环境的美化和布置,光亮、声音、温度等的适度控制,课堂师生的组合方式,教师的形象打扮、言行举止都应该是温馨的。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活泼的制度环境。学生课堂规范的设置,要松紧有度。学生各种良好学习习惯,要形成风尚。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少一点生硬的制度压制,多一点动情的人文关怀。例如:在课堂上不允许学生“插嘴”是压制学生的苛求,但课堂上学生“不善于倾听别人发言”是不良的学风,课堂上“学生无意义的随意自主”,更是散漫的表现。

智慧的课堂要求有和谐的人际环境。课堂上老师不是居高临下的,学生不是被动接受的。老师对学生应该真诚地表扬,热情地激励,公正地评价,善意地批评,诚恳地指点;学生与学生之间应该友善地相处,平等地交流;学生对老师应该地坦诚地尊重,但不盲目地迷信。课堂人际之间应该讲诚信,讲民主,讲互动。

智慧的课堂,要求我们解放课堂,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让课堂呈现创新的活力。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但也要防止“盲目的创新”“一味的生发”“随意的自主”和“形式的整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既不要严密的控制,也不能自流地放纵;既不要按部就班地被预设束缚,也不能依随意的生成而随波逐流,还美其名曰“无法预约的精彩”;既不要为传统的逻辑体系而固步自封,也不要天女散花地没有主次。

在智慧的课堂中,老师仍然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精心策计,灵活诱导和推波助澜。在智慧的课堂中,学生应该是探索者、实践者和发现者,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和本领,而且学会学习。

智慧的课堂,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感受过程,习得规律,发展智慧”。也就是说,在教学目标的达成上,要重视“层次性”和“生成性”;在教学资源的遴选上,要重视“针对性”和“发展性”;在教学策略的运用上,要注重“合作性”和“开放性”。老师在设计教学程序时,要尽可能地处理好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在组织学生学习时,要努力处理好自己的角色地位,重视引导学生质疑、调查和探究,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智慧的课堂,应该追求教学的真质量,追求课堂的真效益。它应该包括学生完善的人格成长,差异的知识建构和创新的智慧发展。

五、建构智慧的数学课堂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地提出问题,善于提出与众不同的问题,就拥有了智慧;学生在学习中不盲从书本或权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能独立思考,能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的见解,就拥有了智慧;学习中关于主动探究,能大胆猜测、大胆想像、敢于探索、勇于创新,就拥有了智慧;学习中善于与人交流与沟通,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就拥有了智慧;能认识并掌握数学思考的基本方法和解决问题的常规方法,在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具体问题时,能从数学的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能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就拥有了智慧;能以富有个性的眼光、独特的思维、科学和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去观察、审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事和物,并根据已有的事实进行数学猜测、推断和解释,就拥有了智慧。总之,有智慧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以及生活中能表现出良好的数学素养——有“数学头脑”,思维灵活,思路开阔,善于变通,充满灵气。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营造一种和谐的、人文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空气和阳光”,让学生的心灵快乐成长,让学生的情感尽情流淌,让学生的个性自由飞扬,让学生的智慧自然生成。多彩的世界,缘于丰富的物种;多彩的课堂,缘于丰富的个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因为生活阅历、学习经验的不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

要使学生的思维创造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让学生自主地学起来,必须有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空间。而这种空间只有建立起平等、信任、理解、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才能实现。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学生消除了胆怯和依赖心理,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现自己,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学生有了充分的心理安全感和心理自由感真正实现心理表达的自由和开放。这样,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积极探索和思考养成一种以创新的意识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树立新的教师观,教师与学生平等,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倡导“思维无禁区” ;理解学生异想天开的甚至无理的想法和做法;真诚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发自内心地欣赏和赞美学生的一切努力;宽容学生的幼稚甚至是胡思乱想,让学生感到教师是平易近人的,和蔼可亲的,从而乐于和教师交往,主动地参与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用幽默的语言技巧。事实上,幽默的语言技巧比强硬的吆喝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幽默的语言常使课堂上充满笑声,在这种气氛中,学生乐于学习,学习的自主性也大大提高。

有幸听了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节小学数学课《估算》。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吴正宪老师上课,听后感触很深。我觉得这是一堂真实的数学课,让我感受到数学课堂的魅力,数学课堂的思想,数学课堂的文化氛围。课上的很有感染力、很精彩,让我真正感受到了,一个老师全身心融入学生的感人场面。吴老师上课给我最大的印象是她有很强的感染力。整堂课下来,学生也是个个快乐开心极了。在愉快中学到了知识。记得吴老师在上课开始时,为了拉近同学生的距离,还特意问了同学们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是喜欢玩还是喜欢上课?吴老师本想同学们会回答“喜欢玩”,可以在玩中开始新课,可大部分同学回答“不喜欢玩”。引起了全礼堂的一片轰动。可见我们老师在平时向同学们灌输的是什么思想,在老师的心中“爱学习”才是好学生。殊不知,爱玩才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老师即要孩子学好,当然也得让孩子玩好,注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才能真正搞好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对每种估算方法的理解给这种估算的方法取个名字。例如:小估、中估、大估、大小估、四舍五入估„。学生可能会想,自己能想出一个估算方法名字,自己是很了不起的,会增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探索,不断学习的兴趣。她的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没有刻意追求形式与热闹,而是围绕如何构建有效的数学课堂精心组织教学素材,灵活选择教学方法,巧妙预设教学过程。在课堂上,教师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在吴老师的带领下,真正的步入到数学的思维中。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非常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她的课上有疑问,有赞许,有笑声。全体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了学习的全过程,通过交流、发现、辨析、整合,终于获得了共识。值得一提的是,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会了倾听、接纳与评析,这对完善学生的人格,意义是深远的。

在教学过程中,吴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她从不轻易否定学生的选择和判断,也从强迫学生去认同。她以热情的鼓励、殷切的期待、巧妙的疏导与孩子们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她用那真诚的爱心感染了孩子们,贴近了孩子们的心。她以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把学生推到自主学习的舞台上,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

教是为学服务的。在吴老师的课中,教师的指导作用是潜在而深远的,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外显而巨大的。她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平衡的问题情境,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尝试、探究、猜想、思考,给学生留下了足够的思维空间。

教学结束时,无论是学生还是听课老师,大家都没有一丝倦怠,反而有种“意犹末尽”的感觉。一节好的数学课,要有个性,有思想,不盲从,不渲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学会思考,让学生在数学思考中获得成功的快乐。这正是体现了吴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和人格魅力。

可以说:和谐的课堂正如优美的交响乐,是在主旋律下多种旋律的和谐共鸣。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想法,让不同的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再通过师生建设性的对话,使认识得以深化,情感得以交流,个性得到发展。

2、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情境创设已成为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一些生动活泼、有趣新颖且富有思考价值、具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课堂学习情境令学生备感兴奋。但是一些看似热闹、牵强附会、缺少数学思考的学习情境也很令人不安和担忧。我们不得不问:为什么要创设情境?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学习情境?怎样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创设不同的学习情境。创设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数学以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与生活保持着一定距离,创设情境要沟通两者的联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感受浓浓的“数学味”。创设有思维价值的数学活动情境,使数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的思考。数学内容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十分自然地找到现实原型,并且现实原型的引入确实能有效地增进、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此时的生活情境就是合适的、有价值的;如果数学内容本身没有明确的现实原型,并且从数学知识本身引入反而会更直接、更清晰,此时,直接从数学旧知开门见山地引入,同样能大大提高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应该善于为学生创设思维冲突,引发深刻思考。课堂上经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惊喜”,这些都是学生智慧的火花与创造的灵感。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会抓住时机,进行渲染、鼓励、挖掘,使这“无法预约的精彩”成为学生思维碰撞的又一个平台。总之,我认为数学情境的创设要立足数学学科本质,讲求数学思维的含量,促进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与把握。

3、智慧的教

首先,应该注意清晰授课。一个人在认知清晰和口头呈现的清晰性上有着很大的差异,教师的课堂语方或讲话方式就会影响教学内容呈现的清晰度。一些公开课之所以很成功,给学生及听课的老师以一种享受,对教学语言的精心设计,在这中间起了很大的作用。

其次,要能顺势把握生成。“动态生成”是新课标提倡的一个重要理念。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情况,因此,面对“生成”,教师不但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更要在随机应变中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进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给学生腾出空间,为生成提供条件,鼓励生成。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把握很重要。首先,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读懂生成性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课堂上,一方面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实际提出具有挑战性且有价值的问题资源,引发学生探究,提升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使生成的问题成为学生研究数学问题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教师要精心预设,为可能在学习中自然生成的资源搭设生成的平台,给生成资源以“着陆”之机。一节课只有40分钟,哪些生成的新问题要渲染放大?哪些问题能引发有价值的再思考讨论,有可能进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教师要在短时间内做出理性的判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机智地筛选,巧妙地运用。与本节课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紧密相连并能触动学生交流欲望、思考兴趣的生成资源必须用好;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紧密相连并促进学生数学思考的生成资源必须用好;不管是正确还是错误的问题,只要有价值的都要用好。教师要用心、用情、小心翼翼地呵护那些可贵的“与众不同”、稍纵即逝的偶发性资源,真正发挥它们的价值。我们应精心地预设生成,宽容地接纳生成,理性地认识生成,机智地筛选生成,巧妙地运用生成,让课堂在动态生成中充满智慧与活力。

再次,要能随机巧妙点评。一个充满智慧的教师,往往能够随时把握学情进行精彩的点评。教师适时、适度的点评,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是思维火花的碰撞,也是更高层次的智慧引领。

同时,智慧的数学课堂要对学生的精神方面有感染力,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中数学存在的价值,以及数学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和艺术享受。智慧的数学课堂也应该有创生力、再生力。学生可以利用在课堂中学到的方法来解决生活中各种问题,达到学以至用。

篇8:智慧地球概念的军事影响

关键词:智慧地球,智慧战场,感知识别

智慧地球的概念由IBM公司于2008年首次提出, 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 并作为美国的发展战略。智慧地球的理念将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融合起来, 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物、动植物等各种物体中, 并且通过物联网提供物物信息交互渠道, 然后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 支持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智能化沟通, 人类可以用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管理生产和生活, 实现一个国家乃至全球更透彻的感知、更广泛的互联、更深入的智能化和更智慧的洞察, 使社会更智慧地进步、人类更智慧地生存、地球更智慧地运转。

1 智慧地球的基本内涵

智慧地球是以物联网和互联网为主要运行载体的现代高新技术的总称, 也是对当前世界所面临的许多重大问题的一种积极解决方案。智慧地球的技术内涵, 是对现有互联网技术、传感器技术、智能信息处理技术 (云计算) 等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 是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有效结合, 是信息技术的一种大规模普适应用。通俗的讲, 智慧地球=互联网+物联网。实质上, 智慧地球是数字地球的延伸和发展, 是数字地球和物联网的结合。

1.1 体系结构

具体地说, 智慧地球包含四大要素:一是用来捕捉信息的传感器, 二是用来传递信息的网络, 三是用来储存信息的设备, 四是用来处理信息的系统。图1所示为智慧地球的体系结构。

智慧地球的关键技术包括传感网、云计算和无线通讯等, 综合这些技术应用于社会各行各业, 构建起智慧地球的基本架构, 基本上可分为四个层次来架构:

物联网设备层:包括传感器节点、射频标签、手机、个人电脑、PDA、家电、监控探头等, 该层是智能地球的神经末梢, 基础网络支撑层:包括无线传感网、P2P网络、云计算, 该层是泛在的融合的网络通信技术保障。

基础设施网络层:包括Internet网、无线局域网、3G移动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网络。

应用层:包括各类面向视频、音频、集群调度、数据采集的应用。

1.2 主要特点

从体系结构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智慧地球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特点:

一是新锐洞察, 面对无数个信息孤岛式的爆炸性数据增长, 智慧地球具有新锐的洞察和智能, 利用众多来源提供的丰富实时信息, 做出明智的决定。

二是智能运作, 智慧地球支持开发和设计新的业务和流程需求, 实现在灵活和动态流程支持下的聪明的运作。

三是动态架构, 智慧地球建立了一种智慧的架构支持用户, 降低用户管理成本, 支持用户自主建网。

四是面向服务, 智慧地球建立在无线传感网基础上, 是一种基于应用的无线网络各个节点能够协作地实时监测、感知和采集网络分布区域的各种环境或监测对象的信息, 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 从而获得详尽而准确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客户。

2 智慧地球军事化--智慧战场

“智慧地球”涵盖当前所有先进信息技术在各个层次的部署和应用, 其在军事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构建智慧的战场, 使得未来的战场更加透彻的感知, 更加深入的智能化。

2.1 智慧战场的基本内容

智慧战场是通过高度智能的战场感知, 获取足够精确的战场情报, 因此智慧战场必须包括以下三个部分:

一是战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智慧战场需求实现各级指挥员信息服务的按需提供, 有效满足指挥员适时获取战场态势、科学实施决策、高效执行战斗任务的需要, 因此必须构建具有多维信息感知、多元信息融合的战场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二是战场传感网络。智慧战场的核心功能是更加透彻的感知能力, 数字化的战场传感网络的表现方式是将置在战场各类物资中的各种信息传感设备, 射频识别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各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是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联接在一起, 通过动态感知信息的实时获取、传输和处理, 为指挥员决策和管理层提供更智慧的管理方式和更智慧的洞察能力。

三是数字化的要素形态。智慧战场建设, 需要对战场要素、战场环境、兵力部署和时空变化等方面进行数字化, 支持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智慧决策、智慧管控。

2.2 智慧战场建设

智慧战场的主要思想是强调实现战场态势的透明化、智能化, 重点是围绕战场情报获取, 利用感知技术建立战场情报信息感知系统, 主要包括了战场环境感知、作战行动态势战场、信息网络态势感知等一切与作战相关的物质资源的感知。

关于智慧战场的建设, 发达国家军事十分重视, 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突出发展陆海空天一体化的侦察监视体系。围绕提高诸军兵种体系作战能力, 建立多维一体的战场侦察监视体系;二是强化战场信息网络和系统的互联互通。美国等军事强国非常重视信息传输系统一体化建设, 通过构建全天候、立体化的信息传输体系, 提高对信息化战场的整体控制能力, 增强一体化作战效能;三是加速战场综合信息的多元融合建设, 重点是围绕对各类数据进行多级别、多方面、多层次的处理, 实现对信息的高度共享和高效利用;四是注重战场时间标准和空间标准的一致性。没有时空的精确性和一致性, 就没有统一的态势、周密的协同和精准的行动, 也就失去了联合作战的基础。

2.3 智慧战场发展

“智慧地球”理念所蕴含的创新思想和发展策略, 对军事智慧战场建设启示是多方面的。一是要加速实体基础设施与信息基础设施的融合建设, 以便我们利用和整合现有战场资源, 建设智慧战场;二是要加速战场实时感知和计算环境建设, 以推进战场多维信息感知、多元信息融合及智能化指挥决策;三是要加速信息技术应用创新, 以在技术层面上加速射频识别技术、互联网技术、云计算等在智慧战场建设领域的应用。

3 结束语

IBM推出的智慧地球的战略, 从根本上拓宽了信息产业的发展思路。基于智慧地球信息技术的综合, 它将引导信息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向它聚集, 最终实现国家甚至全球自然资源的互联互通。从军事上讲, 智慧地球概念将引领军事斗争信息化的剧烈变革, 引导军事强国建设智慧型战场, 改变军事斗争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德仁, 龚健雅, 邵振峰.武汉大学学报 (信息科学版) 从数字地球到智慧地球, 2010.

[2]张永民.中国信息界解读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 2010.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智慧课堂概念】相关文章:

用智慧点亮智慧课堂09-06

传统课堂智慧课堂06-24

智慧课堂直播课堂07-27

智慧课堂课题05-06

智慧课堂介绍06-28

走出课堂智慧06-28

智慧英语课堂07-09

智慧课堂征文08-17

智慧课堂使用09-06

打造智慧课堂07-27

上一篇:七年级体育公开课教学设计下一篇:中国广告业的危机与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