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形势与政策)

2024-07-18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形势与政策)(精选6篇)

篇1: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形势与政策)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食品***8林月明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鼓舞和推动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我国的改革开放大业已经进行三十年了。这三十年是伟大的三十年,是祖国大地山河面貌巨变的三十年,也是中国人民改写历史、谱写新的篇章的三十年。

一、在改革开放强劲东风的推动下,我国的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二、工业化进程大大加快,已经建成了比较完整的现代化工业体系。

三、科技教育及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已经形成,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经济向开放型经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三十年的时间,我国已经基本实现了两步战略目标——由饥饿到温饱、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贫穷落后、商品匮乏、定量供给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

四、随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的农村经济也得到了越来越好的发展。现在先进的耕田机器代替了以前农村劳作耕田主要用的都是牛,且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种水稻有插秧机,采集木材有电锯。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增长。粮食生产不断创历史最好水平。

五、我国十三亿人民,不仅解决了衣食温饱问题,而且生活质量、膳食结构大大改善。回顾历史,家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前很多人住的最好的都只是平瓦房,进村的路一遇见下雨,就会变成烂泥路想走都困难,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国家经济发展了,农民的说活水平也随着提高,现在不少人人都建起了楼房,家里还买了各种样式的家用电器,老百姓的生活过的也越来越有滋味,农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

穿着方面也趋向中高档成衣化、多样化。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生活条件差,买布靠布票,穿着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补丁衣服随处可见,式样色泽较为单一,中山装为当时的主要式样,脚穿的是布鞋和解放鞋。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市场商品的逐渐丰富,人们开始追求新、美的穿戴消费模式,穿着更加讲求舒适大方,服装变得丰富多彩,并日趋成衣化。各种皮鞋、旅游鞋、休闲鞋等不但式样新颖,而且穿着舒适,普遍为农民所接受。

农民的吃也从“填不饱肚子”到讲究营养。改革开放前,谁都会记得农产品供应短缺,人们寄希望于吃饱。不过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消费水平随着收入的快速增长消费水平逐步提高,农村居民的食品消费逐步从追求数量满足为主转入了以追求质量为主的阶段,人们开始在吃上讲科学、讲精细、求营养、高质量。

此外,用的方面从无到有,从低档向高档现代化发展。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随着我市农村居民收入的增长,农村居民耐用消费品发生了巨大变化,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低挡到高档、从单一向全面的发展过程。改革开放前农村居民耐用品消费始终是低水平的,“自行车、手表、缝纫机、收音机”四件是高档用品的象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居民紧跟城市消费,八十年代黑白电视、洗衣机、电风扇、录音机、照相机等逐步进入农村居民家庭,九十年代彩电、电冰箱、摩托车等快速进入家庭,进入二十一世纪电话、手机、电脑、大屏幕彩电、家用汽车不断进入家庭,家庭用品得到长足的发展。

篇2: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形势与政策)

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巨大成就,是影响和震惊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20世纪上半叶,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彻底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完全独立。20世纪下半叶,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以开阔的视野和非凡的胆识,率领全党走出了社会主义认识的迷阵,结束了“文革”左倾教条路线,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新航路。第三代领导集体制定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则向世人昭示了中国和平崛起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决心和信心。经过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创新和实践,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不仅奠定了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的根基,而且开创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篇章。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三十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三十年改革,社会巨变;三十年开放,成就斐然。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构建,使中国找到了适合自己发展的科学理论和行动纲领

(一)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反对个人迷信与崇拜为起点,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实现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开辟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新阶段。党的十三大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这些成果的取得都是与思想解放密切相关。“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是改革开放的火车头”。可以说,正是有了思想解放,才有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

(二)与时俱进,构建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载入党章,并系统、完整地提出和论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纲领。强调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强调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载入党章,2007年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从而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系统完整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因此,可以肯定地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确立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最突出的成就。因此这个理论体系既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又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思想。

二、所有制结构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突破了姓“社”姓“资”的樊篱,促进了经济结构和体制的顺利转型

三十年来,中国经济有了高速度的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中国已经被公认为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经济体。这一切都应归因于旧体制的改革。正是因为所有制结构的改革,拓宽了思路,创新了观念,从而有效地化解了改革进程中的各种痼疾和困境,把改革开放推向新的高度,取得公认的巨大成就。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和农业税的废止,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激发了农村的活力。

(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出和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的启动,激发了国有企业的生机与活力。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和“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的确定,进一步彰显了体制改革的深度和质量。

(四)非公有制经济地位的确立、私有财产的保护、《物权法》的出台,既巩固了前期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又及时有效地推进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三、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规范和完善,凸显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增进了民众的福祉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和谐

社会保障更为完善,民生更为幸福,既是社会公平正义的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所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逐步增加城乡人民收入,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就成为改革发展的关键。党的十七大指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一)以人为本,民生最重。人,既是经济社会活动的主体,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享有者。重视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要点。发展说到底是人的发展,是人的素质的提高、生活水平的提高、生命质量的提高和生存价值的提高。正是对以往发展观的考察和分析,克服一度将发展等同于单纯经济增长的“见物不见人”的经济发展观或“GDP发展观”,避免有增长无发展、大多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拉莫式发展陷阱”的基础上,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执政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取向,把人作为发展的前提、发展的目的、发展的动力、发展的标准,强调“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办“民心工程”,抓“惠民实事”,从而形成文明、有序幸福、安康的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月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以人为本,民生最重”,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和人文关怀,科学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的。

(二)科学发展,建立起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逐步建立和完善了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的社会保障体系。30年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社会生产力、综和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大为增强,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国外媒体积极评价中国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得的成就,认为中国共产党自十六大以来着力解决民生问题,以当今民众最为关心的住房、医疗、教育为突破口,切实让民众收获到了“沉甸甸的实惠”。

四、科技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培养了自主创新能力和民主创新精神

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越来越决定着各国在全球经济、政治上的地位和尊严。而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科技和人才的竞争。在现代化建设中,科技是关键,教育是基础。“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和总结世界近代以来特别是现代经济、社会、科技发展趋势和经验,并充分估计未来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发展的综合国力、社会经济结构、人民生活和现代化进程的巨大影响,根据我国国情,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渗透的是科学精神和人才思想,强调的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创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目的是为了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为下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一)创新科技体制,促进多领域跨越式发展。目前,中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3500万人,居世界第一位,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科技人才队伍。取得了载人航天、超级杂交稻、高性能计算机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取得众多突破,原始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重大技术装备自主研发能力明显提高,高技术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在调整经济结构、解决“三农”问题、促进社会发展、、改善民生方面的支撑作用显著增强。

(二)教育大发展,促进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我国的高等教育自1978年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在短短20多年的时间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逐步向大众化教育迈进,毛入学率接近30%。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我国教育和科技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教育为现代化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业人才。全国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 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促进了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转变的进程。中国从一个人口大国、经济穷国、教育弱国发展壮大为教育大国,经济比较富裕、在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大国的历程和伟大业绩,雄辩地证明了经济与教育双向驱动和谐共进的发展道路。

五、国力日益强盛,抵御各种灾害和风险的能力日益增强,党和人民更加自信

自鸦片战争以来近百年的历程,中华民族在内忧外侮、风雨飘摇的屈辱中煎熬,落后挨打创深痛巨,富国强兵成为近百年来国人努力的目标。而3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则真正改变了长期落后的面貌,实现了国富民强的目标,社会生产力获得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民逐渐富裕,国家逐步实现了现代化,民族逐渐复兴,社会主义事业生机勃勃,党和人民更加自信。

(一)经济平稳快速发展、综和国力不断增强,社会面貌日新月异。“党的十六大以来,国民经济不仅增长速度快,而且持续时间长,稳定性好。2003―200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04%。按照世界银行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由低收入国家步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的发展,不仅使中国人民稳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广阔道路,而且为世界经济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随着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经济效益显著提高,财政收入连年显著增加,物价基本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良好,自主创新能力较大提高。能源、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显著。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进展。“十五”计划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进展顺利。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极大地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

(二)全面走出孤立,融入国际社会,党和人民更加自信。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国家日益强大,民族凝聚力和自信心的增强,国际地位和影响不断提升。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的确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乐观和自信。众所周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国家经济已经持续增长了30年,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人民物质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多彩,各种权益依法得到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极大提高。

(四)战胜各种自然灾害,化解各种风险,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不畏艰难和团结互助的精神,而且直接反映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自信。30年在人类历史上不过是一小步,但却是新中国崛起的一大步。30年的伟大实践以改革为强大动力,以思想的空前解放为核心。30年的拼搏记录了一个伟大的时代,30年的跋涉塑造了一个民族的崛起。

篇3: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形势与政策)

关键词: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基本经验,政策集合

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走过了30年的光辉历程。中国经济从一度濒于崩溃的边缘发展到总量跃至世界第四、进出口总额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发展到总体小康,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多减少到2000多万,社会与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很多人在思考,中国的农村经济发展为什么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中国农村经济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取得了哪些基本经验?有哪些重大的政策集合促进了农村经济快速稳定地发展?本文试图回答这些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农村发展政策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普惠性和选择性。所谓普惠性是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越来越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政策,如土地产权改革政策,以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政策,农产品价格与市场政策,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政策,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政策等等,这些普惠性的政策为所有的农民提供了同样的制度框架,使绝大多数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所谓选择性是指中国政府对于在普惠性政策框架下不能够脱贫的农村贫困人口,采取了有针对性的农村开发扶贫和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普惠性和选择性的农村发展政策相结合,一方面使市场经济机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另一方面通过政府的宏观调控,解决了某些市场失灵问题。普惠性和选择性政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得市场和政府的功能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发挥。按照改革的时间先后和其内在的逻辑关系,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所实施的农村发展政策集合和所获得的基本经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为特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新中国建立后,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土地制度改革,没收地主、富农和官僚资本多余的土地,无偿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土改后由于担心土地私有化会导致两极分化,因而迅速地开展了农业合作化和集体化以及后来的人民公社化,土地由短暂的私有变为农民集体所有。土地集体所有和集体生产经营在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某些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土地生产率和农业经济效益难以提升等致命性问题,因而在1978年诱发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这种改革一开始还是作为典型来试验,对此在政府、学术界和农民群众中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但由于这种改革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在全国各地如雨后春笋迅速出现。中央政府从不允许到允许试验,从允许试验到广泛讨论,从发中央文件认可到形成国家法律,最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土地制度。由于中国经济特别是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缺乏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因而中国农村土地两权分离式的改革还是采取公平优先兼顾效率的原则,穷人不仅没有受到伤害,而且还得到了发展的机遇。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以农产品价格改革为先导的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如果说以土地两权分离为特征的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产权基础,那么以农产品价格市场化改革为先导的农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则为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活力,提供了资源优化配置的机制。几乎是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同时,中国政府改变了原来长期对农产品价格实行计划控制的政策,首先放开了蔬菜、水果和畜产品的价格,并提高了粮棉油等重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部分农产品价格放开以后,价格大幅度上升,农民大为受益,随之这些农产品供给迅速增加,质量提升,农业改变了长期以来“以粮为纲”的产业结构,经济作物、畜牧业所占比重大幅度增加。在对城市居民实行物价补贴和提升工资的情况下,农产品消费者的剩余增加了。相互呼应的改革政策实现了城乡社会的帕累托改进。农产品市场化改革使农民和城市居民都尝到了甜头,同时也为政府进一步的市场化改革积累了经验。中国农产品市场与价格政策改革走的是一条渐进式道路。农村从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从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到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别人要中国实行市场经济到请别人承认中国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实现了社会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转变。中国加入WTO使得本国的农产品面临着更加自由化的国际市场竞争,缺乏竞争力的农产品和相关的生产者受到了较大的影响。但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也迫使政府和农民努力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政府采取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农业保护政策,农民采取了更为科学的生产手段、生产方法和更为现代的组织与产业连接方式。总而言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致富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当然,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和优胜劣汰也使得农村居民内部和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不过这种扩大是在收入增长速度不同情况下的扩大。

三、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的确立

将家庭承包经营作为农业微观经济组织最基本的形式,是中国政府和农民经过长期实践而做出的选择,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作为一种组织制度已被中国政府写进了宪法和农业法。中国的实践和国际经验证明,农业家庭经营适合于不同的所有制、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条件。将家庭经营作为农业最基本的微观经济组织形式,其主要的原因是:第一,在于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第二,在于农业生产一般可以从头到尾由一个劳动力者单独来完成,不需要十分严格的社会分工;第三,在于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使得很多农业技术可以由单个人或家庭来完成;第四,在于农业家庭经营平时劳动不需要精细的劳动计量,但却可以将平时的劳动与最终的报酬挂起钩来;第五,在于农业家庭经营劳动激励多样,很多闲暇时间和半辅劳动力都可以得到利用,监督管理成本最小。中国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是农产品供给增加的重要微观经济原因之一。中国政府通过推行以农业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为基础,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为拓展的农业微观经济组织体系,使农户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促进了农业的商品化、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与企业化生产,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延长了农业的产业链条,提升了农业的市场竞争力。农民在获得经营自主权以后,通过有利于农民的经济组织形式的构建与完善,来提高农民的谈判能力和经济地位。

四、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核心的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农产品价格逐步市场化的改革使得各种农产品的比较利益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农民获得了经营自主权以后,主要是根据比较利益安排自己的生产结构,因而各类经济作物播种面积迅速上升,粮食播种面积开始下降。为了调整经济收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产品市场的稳定,政府开始征收农林特产税,并频繁地调整粮食的收购价格,并在1998年~2003年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但由于实行粮食保护价收购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不具备和政策设计不科学,粮食保护价收购政策不仅未达到预想的目标,而且使政府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国有粮食收储企业也负债累累。为了解决经济结构调整中的环境保护问题,国家实行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承担退耕还林还草的农户实行粮食和资金补贴。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总体上增加了农民收益,但由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自发性、一致性和滞后性,导致某些农产品在某些年份供过于求,价格大幅度下跌,农民因此而遭受损失的情况时有发生。

随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比较优势不断下降,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中国农村走的是分散工业化道路,即所办的乡镇企业分布在广大的农村。这些乡镇企业为壮大集体经济、解决农业剩余劳动力就业、提高农民收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成为农村经济以至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随着城市国有企业的改革和“三资”企业的大量涌现,乡镇企业的竞争弱势逐步显现,乡镇企业开始实行集聚化发展战略,进而推动了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农村产业集聚产生了规模效应,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效率,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五、以减轻农民负担为目的的农村财政体制改革

在改革开放以前,几乎所有的农业剩余都转化为国家工业化的资本原始积累,农业难以实现扩大再生产,甚至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农民生活改善不大,以至于到改革开放时出现了2.5亿的绝对贫困人口。改革开放以后国家逐步放开了农产品价格,并实行市场经济,通过农产品价格政策来转移农业剩余的经济条件逐渐消失,从这一点来说农民的负担大大地减轻了。如果说改革开放以前农民的负担是隐性的,那么改革开放以后农民的负担显性化了。改革开放后农民的负担除了农业税及农林特产税以外,主要表现为“三提留,五统筹”以及对农民的乱集资、乱收费、乱罚款。这些收费由于不公平、不科学,所以引发了大量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问题。国家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但仍然矛盾重重。直到2006年国家取消了除烟草税以外的一切农业税费,农民彻底解除了经营农业的社会负担。以2004年为标志年份,中国政府开始实行全面系统的农业保护政策,政府不但增加了对农业的投入,而且增加了对农村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贫困地区的县乡财政状况通过较为科学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农民也成为公共财政的受益者。

六、以提高人口素质为宗旨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提升

通过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政策的不断完善,中国农村的人力资本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到2007年农村义务教育已经进入到了不用付费的新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大幅度地增加了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出,义务教育正在走向地区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均等化。农村职业教育水平的提升为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到城市的非农产业就业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奠定了越来越好的条件。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在降低农村人口出生率的同时,提高了出生人口的质量,使得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促进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政策加快了中国城市化的进程。

七、以保护弱势群体为原则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

市场经济为财富的增长创造了活力,但经济增长并不能够保证每一个人的福利都增加,这就要求政府采取一些特殊的扶助和支持措施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需要。对于农村的特殊或弱势群体的基本需要主要是通过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来加以解决。相对于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说,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弱化。进入到21世纪,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掀起了全面建设的高潮。目前中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主要涉及三个方面: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即通过农村人口广泛参加政府主导的按市场机制运行的农民养老保险体系,逐步取代土地养老和家庭养老的功能,为老年农民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制度,即通过建立公共医疗服务体系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分发挥政府、集体和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使农村贫困人口从根本上摆脱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因贫困而使许多疾病得不到及时和有效医治的困境;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使农村中丧失劳动能力、因灾因病致贫的特困人口以及传统意义上的“五保户”(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或保读)得到有效的供养。

八、以推进民主化进程为基础的村民自治制度的创立

中国宪法规定了村民委员会作为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法律地位。中国的村民自治制度集中地体现在199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颁布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当中,该法对村民委员会的性质、职能、产生程序和任期等相关问题作了明确规定,是当代中国农村的基层民主形式、管理制度、村民社会关系和社会活动的有组织的规范体系。中国村民自治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村民自治已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社会政治制度。实行村民自治,首先扩大了农村的基层民主,其次是推动了农村管理体制的改革。村干部由过去的任命制变为选举制,基本保证了农村干部能够更好地为农民服务,维护农民的利益;乡政府与村委会的关系由过去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变为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有利于增大农民的自主权。

九、以提高生存能力为根本的农村扶贫开发政策的实施

中国在整体上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稳步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有效地完成了促进经济增长和减缓贫困的双重任务。中国农村扶贫走的是一条“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自力更生、开发扶贫”的道路。中国政府通过以工代赈、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贴息贷款、移民搬迁、科技扶贫等比较有效的政策措施,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中国农村扶贫的经验主要表现为在市场经济制度下,有力的政府主导、开发式扶贫模式、逐步的瞄准机制、穷人赋权与参与、广泛的社会参与以及积极的国际合作。

十、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战略的推进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进入到21世纪以后中国政府所确定的基本发展战略。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到工业化的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正在步入重要的战略转变阶段。为了解决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新农村建设就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新农村建设的五项内容中,生产发展是建设新农村的物质条件,生活宽裕是建设新农村的具体要求,乡风文明是建设新农村的思想基础,村容整洁是建设新农村的环境要求,民主管理是建设新农村的体制保障。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只有采取以促进农业发展的农业保护政策体系,完善以公共财政为基础的农村公共产品建设政策体系,逐步构建比较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采取促进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政策体系和不断完善农民的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的保障政策体系,才能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战略目标。

篇4: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形势与政策)

当今中国社会的这种基本格局,向中国的经济学人提出了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学家不同的历史要求,不仅要求中国的经济学人懂得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用这些原理去观察和判断中国经济的实际运作,而且还须懂得中国的政法传统、历史传统、文化精神、数十年中国计划经济实践所遗留下来的行政惯性运作方式,以及过去革命意识形态的遗产,并且还需要把我们中国人的独特生活方式、交往形式以及各种习俗和惯例作为自己理论思考以及观察和判断中国社会运作及其未来走向的“支援意识”(英语为“subsidiary awareness”——当代西方一位认识论哲学大师Micheal Polanyi语, 见POLANYI, 1962)。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学人才有可能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现状和未来走向有一些较为清醒和确当的把握。这实际上要求真正有洞见的中国经济学家,不能只懂经济学,还要具备哲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一些基本知识。

正是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社会格局中,笔者作为一名中国高校的经济学教师,一个中国三十年改革的经历者、参与者和观察者,在近几年来的学术研究和理论思考中,阅读的文献越来越杂,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发散:不仅阅读了(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之外的其他哲学、社会学科的一些文献和书籍,而且也撰写并发表了许多并非在现代意义上的“纯经济学”的论文和随笔。收入《市场、法治与民主:一个经济学家的日常思考》中的大部分文章,与其是说“经济学随笔”,不如说是“时评”和“政论”。是由于近几年写作任务的“转型”,之所以发生这样的转变,除了前面讲的由于阅读和观察的结果之外,还有一个较为现实的原因:通过对当下中国经济社会实际运作的观察和思考,我个人越来越觉得,在近些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一些经济和社会问题正在不断积聚,如政府官员腐败,社会财富以及社会收入分配不断拉大,城乡差距、东西部地区发展水平差距的拉大,环境污染,社会诚信短缺,民众的怨气和其他社会等各种不安定元素在积累,如若这些社会问题不能得到解决或缓解,将会对中国经济“长期的”和“可持续”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在近几年发表的一些文章中,尤其是在自己的“博客日记”中,我对当今中国的一些社会现象和问题提出了较为直接的分析和评论,并表达了一些直言的、善意的和建设性的意见。当然,作为一名大学教师,一介书生,我从来不奢望自己的一些建设性意见和评论能够被社会所接纳或“付诸实施”。但是,作为一个学人、一个知识分子,我觉得有必要并有责任把自己那些感觉写出来并尽可能让更多的世人明白其中的道理。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所取得的成果巨大而辉煌是无人能置否的;但是,伴随者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取得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社会问题,这也是事实。无论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现实中来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任何时期中不存在一定的社会问题。这里只不过是问题的严重程度、影响面以及对社会的长期发展是否“性命攸关”而已。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中不断出现并持存、积累的一些社会问题,现在究竟如何看待其严重性和其需要解决的迫切性且不论,但我这些年的一个基本判断是:中国改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只有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克服,而不能经由“走回头路”的方式来解决。

近几年来,我一直在研读东西方——尤其是近现代——的经济史、法制史和政制史的有关文献,并正在撰写一部有关东西方市场生成与扩展的历史比较制度分析方面的专著。随着这方面研究的推进,人类社会运行的一些基本法则在我心中渐渐地明朗起来了:在人类任何社会的任何历史时期中,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均主要有赖于市场分工和交易的深化和扩展;市场分工和交易要不断深化、成长和扩展,需要某种良序的能保障市场交易当事人财产权利的法律制度;没有现代宪政民主政制,确保市场运行的财产的法律制度就建立不起来,或者说就不可能良序运作。西方各国近代兴起的历史非常清楚地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明清时期市场经济的兴衰证明了这一点,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长期停滞也证明了这一点,甚至当今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也正在不断地昭示出这一点。正是基于这一观察和信念,笔者相信,未来中国经济的动态发展,以及当今中国当下社会格局及其动态演变,正在把政制和政府体制改革渐渐地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大势,是任何人也无法回避和无法改变的大趋势。如果人们能够尽早地意识到这一点,在中国经济体成长的“年轻时期”(即高速成长时期)就积极稳妥且渐进性地启动中国的政制和政府体制改革,我们的社会就可能只需付出较小的“制度变迁的成本”。否则的话,如果认识不到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这一大趋势,或者说为了某种短期的“社会安定”和“近期绩效”而尽量拖后中国政制改革时间表,待到已经出现的种种社会问题不断积累且绞缠在一起从而社会矛盾已经甚为激化的时候,或者说待到中国经济成长的“成熟期”或“中老年时期”,任何“伤筋动骨”的政制改革,都须得我们的国家和整个民族付出巨大的制度变迁成本。

概言之,经历了差不多四十年计划经济的试验和三十年经济改革实践的当代中国,目前正在一步步走向一个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这十字路口,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毫无疑问,在人类二十一世纪初的现今世界格局中,有着数千年文明史和苦难经济演变史的中华民族,正面临着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复兴的历史契机。中国三十年经济社会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无疑是巨大和辉煌的,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这三十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但是,我们不能只就这过去的三十年来看三十年,或者说不能仅与中国近四十年的计划经济试验相比来评估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伟大成就。只有把中国这三十年改革的巨大成就和辉煌历程置放到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社会发展史中的市场经济周期性兴衰的历史长河里,把它还原到人类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以及在与其他国家现代化经验的历史比较中,方能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目前到底站在一个什么样的历史发展过程的位置上。也正是基于上述考虑,在庆贺和纪念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当下,在中华民族二十一世纪的伟大复兴这千载难逢的历史契机面前,谨奉上这本粗浅文论汇编的集子,以期与关注着我们国家命运和未来发展之路的同仁、朋友和学生们一起来共同思考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和这个社会的未来发展道路。

篇5:公路交通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

2008,是值得我们隆重纪念的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

1978年12月,中共在北京召开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决定全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确定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这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从此改变了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它标志着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30年的求索、30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已迅速掘取于世界的东方。

看到今日之中国巨变,有谁能想到30年前的中国是一个怎样贫穷和落后的中国。虽然我们从旧中国的废墟上站立起来,但由于我们没有选择正确的发展的道路,把握好发展的机遇。导致我们国家依旧落在世界发展的后方,就拿我国的公路交通建设为例:改革开放前我国公路里程不足50万公里,而我省全社会公路总里程仅为1.8km,其中干线公路0.45万km,县乡公路1.2万km,县、乡公路占65%,公路密度为17.89km/100km2。更多的为一般普通公路,老百姓出行晴天红尘滚滚、雨天泥浆飞溅,坐汽车犹如探险提心吊胆。

我听父亲讲述30年前坐汽车的经历,我的老家是在富庶的江南水乡。从老家到南京200多公路的路程,父亲需要在清晨天微微亮起便开始一路赶往汽车站,大约7点钟坐上汽车。中午要在途中的金坛市吃中饭,而后再继续前行。到达南京时已是下午三,四点钟,据说要行进八个小时。而我现在回老家从南京做汽车只需几个小时,走高速更是二个小时就能到达。坐在车上既稳当又舒坦,一点儿也体会不到当年我父亲的那种“悠闲”。我父亲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公路建设的速度真是惊人。特别是“要想富,先修路”的思想深入到每个老百姓的心中,公路建设真有“一日千里”之感,不但有国道、省道、乡村道路更有高速公路连接全省乃至全国,不再需要跑死半天再坐车,穿了雨鞋坐汽车的尴尬境地。2000年底,全国等级公路里程达131.6万公里,比1979年增加81万公里,增长160%;现在全国公路总里程为180.98万公里,等级公路里程143.87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79.5%。其中高速公路29745公里、一级公路29903公里、二级公路211929公路、三级公路324788公里、四级公路842373公里。而我省全社会公路总里程已达8.44万km,比18年前增长3.3倍,其中等级公路5.76万km,比18年前增长2.9倍,占总里程的68.3%;高等级级公路10234km,比18年前增长13倍,其中高速公路347km,占总里程的4‰;有路面公路7.2万km,占总里程的85.3%。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由于政治、经济以及认识上的各种原因,我国大陆高速公路建设直到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起步。我国建成的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于1988年竣工使用,全长只有18.5公里。虽然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在04年北京举行的中国交通可持续发展论坛上,一位国际专家评价说:“中国高速公路发展创造了世界奇迹,16年里建成的高速公路,相当于发达国家半个世纪修建的里程数。”我国高速公路建设1998年末达到8733公里,居世界第六;1999年10月,突破了1万公里,跃居世界第四位;2000年末,达到1.6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三;2001年末,达到1.9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2002年10月达到2万公里;2003年底达到2.98万公里。就我省从1992年建设沪宁高速公路开始,我省高速公路建设经历了“八五”起步、“九五”展开和“十五”初步形成网络三个重要阶段。1996年11月28日,经过多年筹备和四年的努力,我省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宁高速公路江苏段建成通车,结束了我省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2000年,沂淮、淮江和宁宿高速公路宿靳段建成通车,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一举突破了1000公里;“十五”以来,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呈现南北并举、东西联动、规模推进、滚动发展的态势,投资逐年增加,通车里程迅猛增长,到目前为止,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558公里,高速公路总里程、密度、质量和效益在全国均处于领先地位。全省“四纵四横四联”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形成。同时在改革开放的带领下到2006年年底所有13个省辖市及80%以上的县(市)都通上了高速公路,在全国率先实现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实现了社会效益好,改善了交通出行条件,促进了大流通,产生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综合经济效益。

我的家乡张家港正是通过改革开放的契机敢于争先,着眼经济全球化,依托港口、产业和功能优势利用沪宁高速和沿江高速带来的高效运输。吸引外资推动企业又好又快“走出去”,善用天下资源,推动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近几年张家港的经济发展取得显

著成效,工业销售突破3000亿元,2007年每公顷建设用地gdp产出比2005年提高50%%多。二十年弹指一挥间,昔日的“穷沙洲”变成了颇具实力的经济强市,昔日破旧的农村集镇变成了富有现代气息的新港城,昔日贫穷落后的传统农民正在加快向富裕文明的现代市民转化。

出身于80年代初的自己,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这

篇6: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问题与前瞻

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问题与前瞻

上一讲《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和伟大成就》,帮助大家回顾了过去三十年的历史,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对改革开放的认识。然而,无容质疑的是,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与问题是相随相伴的,回顾成就固然可喜,直面问题则更为可贵,因为揭示问题可以使我们对工作做出科学的前瞻,可以在新的时代条件下,面向未来,把改革开放推向更高层次。那么,三十年改革开放还存在哪些问题呢?我们将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一、三十年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也不例外,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随之出现了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建设四个方面。

(一)政治建设的问题

尽管过去三十年来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然而,仍存在着以下方面的问题:如民主制度还不够健全,人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家作主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的权利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充分实现;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的有效机制有待完善;全社会的民主观念和法律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尚需扩大等等问题。

1.公民民主政治权利问题

●保障公民权利的制度不健全。问题主要集中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上。一是人民代表的产生问题。县以下人大代表选举中,由于选民的民主意识不强和组织不力等原因,往往流于形式,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应有价值和作用造成了直接冲击。二是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较弱。三是人大代表构成不合理,领导干部太多,农民代表数额偏低,人大代表作用发挥较差。四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外来务工人员不能通过选举来维护自己在务工城市的利益问题等。

●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渠道不畅通。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不能真正起到联系群众的作用;信访制度不健全;社团组织存在结构性障碍等等。

●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不强,政治参与不足。主要表现:为参与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较低,参与的理性化较低等 ;政治参与深度不够。

2.基层民主建设问题

●农村村民自治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农村一些地方“两委”关系紧张,村书记、村主任各执一词,争高低,比大小,争权夺利,互不相让;二是一些地方重选举轻管理,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一选了之,选完之后的决策、管理、监督无人过问,出现了“民选的干部不民主”、“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被群众称之为“半拉子”民主。三是受到传统旧意识的影响,农民非常缺乏民主经验和民主习惯,不善于行使自治的民主权利。

●城市社区自治存在两个主要问题:“条块分割”街道社区管理模式不能适应新的社区发展;新的城市社区民主管理的法律和法规还不完善。

3.行政体制改革问题

●政府职能转变滞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比较薄弱,政府对一些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如上学难、就业难、就医难问题。

●政府行政效能不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受到质疑。

●政府决策失误问责制度的缺乏。这导致的是决策轻率,失误频频发生;投资不讲效益,浪费严重;形成巨额债务,包袱扔给后人。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到“九五”,我国决策失误造成的资金浪费大约在4000亿到5000亿元。不少决策严重脱离现实,如目前中国的600多个城市,竟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国际化大都市。

4.社会主义法制建设问题

●司法体制机制不健全。司法权的地方化、功利化、行政化问题较为突出,外部干预司法的现象不同程度地存在。司法不公,司法领域中存在的腐败问题,打官司难、执行难、地方保护主义、部门保护主义等问题仍然存在。

●部分司法机关和司法队伍的状况却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对于一些显失公正的案件,对于一些身陷腐败的司法人员,公众及舆论的不满日渐强烈。

●在行政执法方面,执法不严格、不规范的问题仍然存在;执法不文明、作风不端正的问题仍然出现;滥用司法权、以权谋私的问题仍有发生。

5.权力制约和监督问题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方向单一,自上而下的监督比较容易实现,自下而上的监督则对薄弱。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的法制化程度不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二是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难以操作。

●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存在着机制上的障碍。对权力运行的制约与监督机制主要有三种:

(二)经济建设的问题

改革开放三十年,经济建设成就斐然,但也应该看到,在中国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存在着一些突出的困难和问题: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差,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农村经济发展遇到结构性障碍,“三农”问题突出;现代市场体系还不健全;经济发展以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压力增大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中国经济的长期稳定快速发展。

1.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产业结构不合理。其具体表现是:

重制约了农村市场的扩大,使农村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而且还不利于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民收入问题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有待创新。在“中改院农村土地制度问卷调查”中,64.6%的专家认为产权主体缺位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63.7%的专家认为土地征用制度不规范是当前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还有近50%的专家认为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是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

4.现代市场的建设问题

●现代商品市场建设不健全。表现为:全国统一市场仍未真正形成;市场中介组织发育滞后;市场组织化程度偏低;法律法规体系有待改善等。

●现代劳动力市场建设有待加强。表现为:区域、部门市场分割限制了我国现代劳动力市场的发展。较典型的是户籍制度严重地影响了人口跨地区的流动;劳动力市场立法滞后;现代市场的支持体系建设滞后。如:没有建立涵盖城乡的全国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没有实现各地区各层次以至于全国劳动力市场信息的调控网络等机制。

●现代金融市场有待进一步改革。目前,中国金融业已步入深层次结构性改革的攻坚阶段,突出的问题有监管体系的转型、金融风险的防范、多元化金融工具的完善、上市公司股权和治理结构的完善、投资者权益的保护等。

5.资源、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

●资源浪费严重。据统计,2006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5.5%,却消耗掉全世界9%的石油、23%的氧化铝、28%的钢材、38%的煤炭和48%的水泥。自然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我国目前的这种资源消耗水平和增长模式如果持续下去,势必会影响到世界其他国家乃至子孙后代。

●环境污染严重。据统计,“十五”期间,46%的设区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二级标准,全国水力侵蚀面积161万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万平方公里,90%以上的天然草原退化;许多河流的水生态功能严重失调。

(三)文化建设问题

文化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不健全;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障碍等问题。

1.创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存在困难

●“多时态共存”困境。各种思潮共同存在,相互激荡,共识难以形成。●旧的意识形态的习惯难以改变。旧的意识形态中多简单的指向应然的道德层面,其思维方式往往难以适应今天国人变化了的心理与思维。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以感性认识为主的图像符号逐渐占据文化的支配地位,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增加了新的难度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的创新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把理想主义、真善美的价值目标和中国的传统社会文化有机结合。

2.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滞后

●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不健全。

●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内容不够丰富。

●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相对不足,质量不高。例如: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文化系统艺术表演团体深入农村演出数量最多的是1964年,达82万场,而到2006年,却只有28.7万场,仅相当于上世纪60年代的1/3。2006年全国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仅为0.38册,远远低于国际图联人均1.5—2册的标准。2004年全国共有720个县级图书馆无购书经费,占县级公共图书馆总数的26.4%。

●公共文化投入不仅相对较少,而且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最大效益。中央财政2005年的文化事业费只占整个财政支出的0.39%,而1985年是0.52%,1995年是0.49%。“九五”以后,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在全国基建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一直不超过0.2%。对文化事业的投入比例,并没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财政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3.文化产业发展存在障碍

●体制障碍。主要是大文化领域部门分割现象一直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统一的文化市场被行政性地分割,导致政出多门,市场管理混乱,这不利于面向全社会统一协调文化产业的发展

●观念性问题。在不少人看来,发展文化产业就是要削弱甚至放弃社会效益.●垄断性问题。.行政化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不仅垄断着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而且限制着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如民间非营利性文化机构的兴办需要文化主管部门和民政部门双重审批。

(四)社会建设问题

近30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然而,在这期间,我们在经历了社会经济高积累、低消费;社会资源高消耗、低转化;社会财富高集中、低平均的历程后,社会问题也急剧积累。

1、社会结构的调整滞后

●就业结构不合理。2001年,国内生产总值95933亿元,其中

分别为4582亿元、67088亿元和60601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46.5%、1.1倍和1.1倍。2006年

5.收入分配不公现象严重

●从绝对水平看,我国居民收入差距已经排在了世界前列。按照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我国城乡居民基尼系数 2002年超过警戒线为0.45,2004年达到0.47。

●从分布结构看,收入差距广泛存在于社会经济的各主要方面,包括城乡差别,区域差距,行业差距和企业差距。

●发展速度看,我国居民收入由世界上最平均的一个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差距最大的国家只用了二十几年的时间,为国际所罕见。

6.就业难问题突出

●“摩擦性失业”问题严重。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一方面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难问题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我国某些地区却面临着严重的“技工荒”。

●女生求职仍旧“挤门缝”。女生处于劣势地位已成为招聘过程中的重要现象。不少用人单位即使不打出只考虑男生的要求,也会在具体操作中对男生和女生进行不平等处理。

●新增劳动力就业与我国产业结构形成尖锐矛盾,就业形势将会更加严峻。对于过去三十年的成就,一言以蔽之,成就很大,问题不少。

二、中国未来发展的前瞻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已经站位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一方面,改革开放取得伟大成就,经济社会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另一方面,一系列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出来,经济社会发展又处于矛盾的凸显期。面对此况,迫切要求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在发展中来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从而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一)战略举措

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以及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解决现实存在问题,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中的张略举措。

1.进一步解放思想

●新的历史条件需要进一步思想解放。

首先,从经济建设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背后都有一定的思想和利益的驱使。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是与转变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

其次,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当前国务院机构进行的“大部门制”改革,将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这里讲的“建设”,实际上是“政府的转型”,是非常深刻的改革。许多国家改革的历史表明,实行大部门制度是一场很不容易的攻坚战。因此,我们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全能政府等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树立政府治理新理念,扎扎实实地推进这场深刻的改革。

最后,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的问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把我们的工作思路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上来。

●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以现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出发点。

对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有这样两点是必须注意到的:一是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的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我国基本国情在今天的具体表现。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在现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特别是其

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向注重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舒适感安全感转变,从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向政府主导全社会共建共享转变。

2.进一步改革开放

●新的历史条件需要进一步改革开放

在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必然要求进行改革开放: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不断变革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坚持不懈地推进经济体制和其他各方面的体制改革,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供制度保障。同时,打开国门,学习、引进和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先进经验,为推动我国生产力发展提供有益支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满足上述要求的必然选择。

●进一步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

首先,以市场化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从新阶段矛盾变化的现实看,市场化改革仍然是支持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动力。未来要注重:资源环境约束的制度安排和宏观调控与体制改革并重的改革。

其次,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社会和谐建设。进入新阶段,无论是中央与地方关系,还是城乡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都依赖于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进程。未来要注重:解决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总量、解决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衡程度以及实现制度安排的公平、统一等等。

最后,以有效的公共治理促进政治文明。随着社会发展阶段的变化,加快建立完善的公共治理结构应当成为新阶段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未来要注重:行政体制的合理安排;公民社会的有序发展;政府转型的进程等。

●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着力点

首先,加强改革的整体性,整体推进改革开放,这就是要把经济改革、政治改革以及文化改革等有机地统一起来。早在80年代,小平同志就强调了改革的整体性,全面性问题,他明确指出光搞经济体制改革,不进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最终很难成功,这个话是很有份量的。在改革开放30年后的今天,我们要使改革开放有一个新的突破,就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的整体性和全面性,在深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把政治体制改革以及文化体制改革提到重要位置上来,实现新的突破。事实上,中央已经在强调了这一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政治体制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有很强的份量,比如十七大报告把人民政治参与提到重要位置上来,明确指出我们的政治体制必须与人民群众的政治发展要求相一致,这样一个论断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的认同和赞誉,反应了我们党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有了新的认识、新的进步。解决民生问题离不开民主问题,民生和民主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其次,要在经济结构调整上形成新的突破,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仍然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传统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种种弊端在经济发展当中仍然有种种表现,这就是结构不够合理,包括当前大家关心的国家问题、金融问题,甚至股市问题,应该说都与我们经济结构当中的某些弊端有所联系,所以当前进一步深入经济体制改革,重要的还是要深化经济结构调整,真正按照现代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构建能够引导中国进入世界市场的科学的经济结构,这个经济结构也能够应对各种风险的挑战,应该说这方面的改革任务还相当艰巨。

再次,就是要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有新的举措、新的突破,这可能是人民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在政治体制改革上关键是把握两条,一是要与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比如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二是要与人民群众政治参与积极性不断提高相适应,这就是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有利于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体制和制度,比如发展继承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以及社区自治,这些都是政治体制改革应该充分关注的。再就是发展党内民主,政治体制改革首先必须在执政党领导方面有新的突破,关键在于发展党内民主,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要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以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可见,执政党党内民主问题是何等重要。当年苏联东欧剧变,共产党下台甚至解散固然有种种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共产党自身,这就是党内不民主,官僚主义盛行,以权谋私严重,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这是我们党应该经常敲响的警钟,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现实任务。

最后,改革开放要有新的突破,要有新的成效,归根到底还是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改起,当年小平同志反复告诉我们,衡量改革开放的政策对不对,改革开放的效果好不好,关键是要看人民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放心不放心,这个论断高瞻远瞩,意味深长,我们党是带领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执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以实现人民利益为己任的政府,只有真正从人民最关心的问题做起,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各项改革的出发点、落脚点和根本标准,这样的改革才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也才能够取得实际的效益,这一点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坚持和体现,比如这次四川汶川大地震给我们国家和人民带来了特大的灾难,但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值得总结,值得深思的东西。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抗震救灾斗争得到了全国人民的高度的拥护,也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大力的支持,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党和政府代表了人民,把人民的利益放在了首位,特别是把人的生命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所以从抗震救灾斗争实践当中,广大人民群众感到我们这个党还是值得信任的,我们这个政府还是有公信力的,这就是我们民族的希望。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3.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新的历史条件具备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利条件。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最根本的保证。

其次,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我们已经具备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可以为缩小社会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完善社会保障、发展社会事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等提供更充分的物质保证。

再次,各阶层、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政治上享有平等地位,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最后,马克思主义在党和国家工作中的指导地位已经确立并不断得到巩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教育科技文化事业不断发展,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民族凝聚力显著增强。

●贯彻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和谐

科学发展观与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施政纲领中的两个关键词,前者是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促进社会和谐,后者是从社会和谐的角度促进科学发展。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了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因此,未来要在促进社会和谐建设中,进一步推进科学发展,在推进科学发展中,进一步构建和谐社会。

首先,科学发展观的

最后,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方法。因为统筹必须兼顾,兼顾才能和谐。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做到的“五个统筹”,既包括了全面发展的内容,也包括了协调发展的内容,还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从社会和谐的视角看,就是要做到和谐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又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有利的社会条件。它们有机统一、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发展。

(二)展望

党的十七大为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社会发展的宏观目标,以这些目标为导向,对未来的各项建设做出展望。

1政治建设的展望

中国在建设和发展政治文明的过程中,出现了三大值得重视的走势: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通过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中国共产党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坚持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这三大走势的指向很明确,最终将在中国建立一个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十七大其概括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未来的政治建设将会紧紧围绕这“一个统一”,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具体做好如下重大工作:

●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将二者看作同一过程的两个不同方面,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国家、法治国家的步伐。因为对于中国来说,法治的实现程度,几乎也就是民主的实现程度。中国民主政治的每一步发展,都将离不开法治的建设。我们党的理想目标是,“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民主与建设法治,将是未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内容。

●培育公民社会,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让民间组织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政府更加主动积极地与民间组织合作,共同管理社会政治生活,扩大公民自我管理的范围,提高社会自治的程度,是民主治理的方向。因此,改革现行的包括社会保障体制、社会治安体制、户籍制度和社区治理制度等在内的社会管理体制,扶持和培育公民社会组织,让各种社会组织在市场经济、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未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

●通过三条途径,全面推进增量民主。在可见的将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将沿着以下三条路线图稳步地向前推进:一是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通过扩大党内民主,推动全社会的民主,是推进中国民主的现实道路。二是逐渐由基层民主向高层民主推进。中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国现阶段民主政治的重点和突破口是基层民主,一些重大的民主改革将通过基层的试验,逐步向上推进。三是由更少的竞争到更多的竞争。

●持续推动公民的政治参与,形成一种有序的民主。民主政治的核心问题是人民的政治参与,人民的参与过程是实现民主的根本途径。因此,积极鼓励公民合法的、有组织的、有秩序的政治参与,将是贯穿中国所有政治改革的一条主线。但是,间接民主政治中要处理的一个基本关系是“精英”与“群众”的关系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经验不对称以及利益局限性,客观上限制了人民群众进行政治参与的范围和能力,这是我们在谈论民主问题以及政治参与问题时必须考虑的。如何在“精英”与“群众”参政问题上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我们未来政治建设的一个课题。

●坚持“以人民为本”的政治取向,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机制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探索“大部制”改革的有效形式;通过政府职能转变,形成完善的政府公共管理职能体系,建设服务型政府;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推进公共治理的进程;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切实提高政府公共效能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应尽快建立中央对地方的公共服务问责制。

●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一句有文学色彩的语言,●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改变

一方面全面规划并抓紧建设各级公共文化设施。另一方面,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的布局,使其与公共文化需求相吻合。三是提高面向基层群众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四是为社会力量进入文化建设领域营造宽松环境。

●深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建立公共文化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转变政府有关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消除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逐步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的转变,由管理“小文化”向管理社会“大文化”的转变;调整公共财政政策,拓展公共文化建设的投资渠道;要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运行保障机制,确保公共文化单位正常运转。

4社会建设的展望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它是我们未来社会建设的指向。

●要做好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政策,加快城镇化步伐,调整社会结构、城乡关系。未来一段时间,户籍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建设将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但是要注意:户籍改革的关键是户改以后二元结构要改变,因此,户籍改革必须与经济社会配套政策未能衔接好。

●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对我国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指明了基本方向。新形势下,教育体制改革将迎来一个新的活跃期或者攻坚期。首先,要按照建设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在实行政事分开的基础上强化政府宏观调控协调功能,构建现代化教育行政管理体制。其次,要正确处理政府与学校、社会的关系,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最后,要进一步深化办学和投入体制改革,促进学校和社会教育资源整合与共享,依法发展民办教育,形成多样化办学格局,营造有利于全社会参与和支持教育的制度环境。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个突出的民生问题,从此处入手,未来要坚持公平效率的统一原则,实行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同时,医药卫生事业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中的责任,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同时,也要注重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促进有序竞争机制的形成,提高医疗卫生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

●要建立覆盖农村的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注意统账结合与部分积累制的关系,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社保改革。当前要优先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应确立城乡衔接的目标;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管模式,管好人民群众的养老钱和保命钱。

改革开放三十年:问题与前瞻

●在分配领域,要把着力点放到调整分配政策上。政府的分配政策要把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是重要内容;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是重中之重,政府采取减免税收和给予更多财政补贴的双重政策,提高农民能够在短时期内收到良好的效果;把调节高收入者的收入纳入再分配政策的范畴。近期收入分配改革主要做好两个工作:一是“保低”优先;二是进行工资制度改革。

●实施积极就业政策 实现经济发展扩大就业良性互动。努力把调整经济结构和扩大就业的有机结合;是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创业培训和再就业培训。培训是提高劳动者技能素质、改善劳动力结构的根本出路。

结语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取得了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也积累了诸多的问题。面对成就,许多人欣喜自豪,面对问题,不少人悲观失望。对于前段时期社会上出现的关于改革开放的两大争论:即前进,还是倒退:渐进,还是激进等问题,引起了世人的关注。对此,十七大已经给了明确的答复:“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展望未来,改革道路上的问题只能用改革来解决,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改革开放,进一步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稳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2] [3] [4] [5] [6] 邹东涛.发展和改革蓝皮书[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理论设点面对面·2008[M].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6.林尚立.改革开放30年:政治建设与国家成长(政治卷)[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4.陈云飞.关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思考[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03.4 袁绪程.中国改革开放30年回望与前瞻 [J].中国改革,2008(5).邓显超: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共产党文化发展战略思想的演进.人民网—理论频道.2008.教学目标和要求:

成绩讲够,问题讲透、目标讲明。本专题(上)讲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本专题(下)的重点在第二部分——中国未来发展的前瞻。本讲稿仅供讲课参考。

撰稿人:林伯海、马黎、李宝国

上一篇:我家的猫优秀作文下一篇:毕淑敏主要作品及其写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