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民风民俗作文

2024-07-16

家乡民风民俗作文(精选13篇)

篇1:家乡民风民俗作文

农历腊月初八是中国传统节日腊八节。在这一天里,不管你身在何处,都要喝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腊八节虽然不像元宵节那样张灯结彩,但也是一派热闹景象。

关于腊八节有这样一个故事,据说明太祖朱元璋小时候家里很穷,便给一家财主放牛,有一天放牛归来过一独木桥,牛失足滑下桥腿摔断了。老财主气急败坏,把他关进房间不给吃饭,朱元璋饿得够呛,发现屋里有个老鼠洞,里面藏着红豆、大米、红枣,莲子等七八样东西,他把这些东西放在一起熬,一锅粥,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后来他做了皇帝,又想起这事,于是就叫御厨熬了一锅各种杂粮的粥,吃的那天正好是腊月初八,因此就叫腊八粥。

上一个腊八节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超市采购了大米、红米、黑米、核桃仁、杏仁、花生米、红豆、莲子等等。回家后,把它们放进水中浸泡了两个小时,然后一股脑儿倒进了锅里,加热水,开火熬粥,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慢慢的,粥的香味就飘散出来了。

终于开吃了,我给大家每人盛了一碗,然后坐下来慢慢品尝,味道还行,虽然吃起来不如闻起来香,但是我也算是体验了节日的习俗,亲手煮了一次腊八粥,过了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腊八节。

腊八节过后,白天一天比一天长,晚上一天比一天短,预示着新新的一年就要来临了,人们就要开始准备买年货,准备迎接新年了,这个年也算完整了。

篇2:家乡民风民俗作文

旧时每逢元宵节,各家多吃米粉圆子。小粒无陷者为“糖圆”,大颗有陷如白果、枣泥、油水的称“元宵”。

晚间家宴后,外出赏月观灯。

入夜,火树银花,城门大开,大街小巷到处彩灯游动,处处敲锣打鼓。

当时有首儿歌描述常州元宵节灯市的盛况:“甘棠桥,对鼓桥,鼓楼对着庙门口,镗镗镗!灯来哩!灯来哩!什么灯?一团和气灯,二龙戏珠灯,三元及第灯,四面如意灯,五子夺魁灯,六角风菱灯,七子八婿灯,八仙过海灯,九莲灯,十面芙蓉灯,镗镗镗,灯来哩!后面还有一条老龙灯。

据说在太平军攻克常州后,每逢元宵节,“圣兵”敲起“太平军锣鼓”欢庆新春。青云坊两侧楼上,太平军男女“圣兵”化妆演唱滩簧,军民同乐,往往通宵达旦。这天,街头巷尾常有五七人一起,手提锣鼓,边敲边行,俗称“浪街元宵”。妇女夜间结伴到郊外或村外走三座桥,来回路线不能重复,称“走三桥”;有的途中摘一把初出夜的菜,拭衣领,称为“解发腻”;乡间姑娘还把扫帚、竹枝等用麻茎扎成一丈高的芦炬,在田间焚烧,谓“照田财”,以占卜干旱和雨水的情况。

篇3:家乡民风民俗作文

多年来, 为改变这种状况, 我尝试了一些做法, 有收获, 也有体会。

一、乡土景美蕴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中说过这样一句话:语言的源泉在大自然。当他看到孩子们面对充满生机的果园, 却无法用合适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思的时候, 他感到非常痛心;他马上意识到:是教育逼着孩子们去死记硬背, 导致思维迟钝, 孩子们一旦离开大自然, 离开外面的世界, 后果将不堪设想!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是一课课地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 到果园、森林、河边、田野去, 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词汇量, 又使孩子们的情感细腻起来。这让我想到我们的生物课、地理课、美术课……我们的学校无一例外:封闭式教学, 高高的围墙……特别是在寸土尺金的沿海地区, 我们的学校的围墙外, 不是民居就是工厂, 我们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大自然!我们的生物课、地理课、美术课都只能在教室里上, 即便教科书年年更换, 不断增加实践内容, 都无法改变现状。想起20年前, 我们上初中的时候, 生物科有一半的课时是在生物园里上, 老师带领我们用改良技术种玉米、木薯等等, 课后我们用毛笔为作物人工授粉、施肥;有收成后拿到菜市场去卖, 所得作为班会费;老师还带我们到田野里捉蝴蝶、昆虫做标本, 采摘不同形状的树叶制作成书签;我们的成绩高低是看谁做的标本美不美……美术课到小山坡上写生, 地理课到野外测量, 春天语文老师带我们到山坡上寻找春姑娘的踪迹……大自然蕴藏着神奇的力量, 她能启迪孩子们发现美、创造美, 并促使他们用美的语言去讴歌和赞美。试想, 孩子们一旦从枯燥的课堂进入奇妙的大自然:蓝天白云荡涤他们郁闷的心胸;青山绿水抚慰他们贫瘠的心灵……他们的思绪像鸟儿一样飞翔, 像鱼儿般自由。

于是我尝试把学生带到校外, 到大自然中去。我带初一的学生到肇庆鼎湖山旅游, 学生们喜欢那里的一切东西:蜿蜒的溪流、蓝翅膀的蝴蝶、来自远古的蕨类植物……回来后, 孩子们写出了一篇篇优美的游记。小冰这样写道:“鼎湖山真不愧是北回归线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参天的大树, 种类繁多的物种让我一次一次地惊叹不已……最让人心醉的是那条顺山而下的溪流, 她曲曲折折, 时隐时现, 一路欢天喜地地发出悦耳的淙淙的乐音, 让我一次次疑为仙境。她就像一条绝美的项链, 系在鼎湖山母亲的颈脖上……”孩子们纷纷写出佳作来, 有《天池心》、《鸟鸣山涧中》、《我与云朵为伍》……

周末, 我鼓励孩子们走进花农的桔地和苗圃, 观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 并把他们记录下来。身在花乡的孩子们写得最多的还是花花草草, 叶彬同学写道:“桔子是我们这里最常见的欣赏植物, 也许是太过熟悉的缘故, 我一直忽略它, 平时连正眼也不会瞧上它一眼。然而正是这个清凉的秋天的早晨, 我却发现桔地美极了。可能是晚上气温低的缘故, 早晨的桔地上飘着一层像烟非烟, 似雾非雾的东西。刚升起的太阳光照在那一片片的翠绿的桔叶上, 桔叶闪烁着晶莹的光亮, 显得生机勃勃, 神采奕奕, 它们在早晨的微风下, 摇摆着绿色的小手, 似乎在感谢桔农对它们的辛勤呵护……”多美的想象, 多清新朴素的描写啊。读着一篇篇观察细致、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的习作, 我的内心随孩子们的快乐而快乐, 随他们忧伤而忧伤:朱颖的《百合泪》、小欣的《拱桥一景》、小亮的《乡村小路》……渐渐地, 学生的写作题材拓展了, 文笔也逐渐细腻起来。

我们也带学生走进工业园, 让他们在参观的同时, 感受家乡的日新月异, 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孩子们的眼睛从厂区到工人, 从直观认识到感性认识。陈亮的《看一位民工喝水》, 不但对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 而且倾注了深深的感情在里面。参观了台商的花卉超市, 小明写了《海峡两岸共述花情》, 让人不可小看。

二、民俗丰富藏灵感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联想, 学语文不能没有联想, 写作文更不能没有联想。情感丰富, 善于联想的学生, 我们总不用担心他 (她) 学不好语文, 写不好一篇作文。在网络肆虐的今天, 孩子们嚼着快餐文化长大, 在他们的世界里没有唐诗宋词, 没有南粤大地的曲调, 没有乡间茶楼里的袅袅茶香, 取而代之的是粗糙的肤浅的审美和情感;我们还能要求他们写好一篇作文?只有想办法对他们进行引导。

在生机焕发的春天, 我让学生在节假日穿街走巷, 叫他们暂且离开虚拟的网络, 去体味乡里民情的厚重;在如火的夏季, 我让学生去观察爷爷最爱去的茶楼, 也喝一杯苦涩的老茶头;飒飒秋风中, 我让学生去捕捉粤曲的韵味, 跟奶奶唱一曲《帝女花》, 体验人生的无常;冬雨潇潇的季节, 我让学生在岁晚的忙碌中搓圆寄寓希望的煎堆, 感悟朴实的情感……于是, 学生的日记和作文不再贫乏空洞, 他们渐渐懂得用心去感知这个世界。

小君在《煎堆的启示》中写道:“带着童年的幼稚我们踏入青春。春天, 我们在这里立下誓言;秋天, 我们在这里分享收获。青春, 便是我们的春。誓言又在哪里?于是, 我寻觅……我发现, 青春就像一个金黄金黄的煎堆, 在案板上等待煎熬, 却在最后喜笑颜开。这便是青春, 挥洒着无限的汗水, 饱受油煎的痛苦和重生的希望。我感觉到青春的甘与苦。”

于是, 便有了小官的“潇潇的秋雨像极母亲常哼的粤曲, 我的幼稚和任性在这一刻化作一只猛兽, 撕毁了母亲对我的憧憬。”

小坚的“我要将爸的话记住, 我要坚强, 将爸的话作为动力和努力在初三毕业考个好成绩, 因为那是爸爸和爷爷最大的愿望。我还要把那幸福的瞬间泡成一壶酽酽的香茶, 让爷爷和他的茶友永远保留那份浓冽而甘甜的喜悦。”

读着孩子们经过思考后写出来的东西, 真切地感觉到他们的进步, 我觉得欣喜异常!

三、形式多样现乡土民俗

1、诗人雪莱说:诗是神圣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 又是它的圆周。优秀的诗篇承担着丰富和美化人们精神生活的使命, 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 涵咏并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 净化人们的灵魂。十四五岁的少男少女正是诗一样的年龄, 他们应该生活在诗里。

首先, 我鼓励孩子们勇敢地在日记本里写诗, 写生活的酸甜苦辣, 写春夏秋冬, 写街坊写民俗, 写花乡趣事……于是, 孩子们开始试探着往前走, 即使磕磕碰碰, 也一路阳光, 一路欢歌!

小颖的诗句:“爷爷的酒壶/是一口永不干涸的井/他说/那是好日子泡的……”

其次, 我让孩子们每人设立一个诗歌本, 记录自己写得好的诗词, 并在课前朗读, 与同学们分享。每隔一段时间就让同学们自己评出最优秀的诗集, 进行奖励。

2、“民俗风情大家讲”的环节让孩子们兴奋不已。他们回家真是“求爷爷告奶奶”, 以收集更多的民俗故事。外地的学生也不甘示弱, 也和大家交流自己家乡的风俗习惯。

3、举办班级粤曲演唱比赛, 让同学们领略唱词的优美;鼓励同学们搜集自己喜爱的粤曲唱词并进行赏析, 以此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写作的思维能力。

篇4:接地气的家乡民俗游

【带儿子品读杨柳青】

第一站我们选择的是在首届“中国魅力名镇”评选中荣获“中国魅力文化传承名镇”称号的杨柳青。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青区最繁华的地方,是民俗文化气息最为浓郁的小镇。

走进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四处高悬的彩灯以及城市里早已听不到的叫卖声让儿子兴奋不已。我们先带他来到石家大院,这座始建于1875年,具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晚清民居建筑群里,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院中有院,无论是格局、建筑风格还是艺术装饰,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民俗民风。

跨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构成大院中轴线的一条大青方砖铺就的甬道,甬道上有形式各异的5座门楼。此时,儿子已经从初进大院时被眼前的壮观景致惊呆,转变为开始问为什么门楼不是一边高的?老公指着门楼告诉他,门楼由南向北逐渐升高,寓意为“步步高升”。儿子点点头,马上又问为什么每道院门都是3级台阶?我发现儿子开始思考了,笑着告诉他这寓意着“连升三级”。

甬道的东侧原来是石氏家族的起居室,现在是展品陈列区,除了还原寝室原本的摆设外,还陈列着杨柳青木版年画的历代杰作和砖雕艺术品。甬道西侧有花厅、戏 楼、佛堂等建筑,现今为“石府复原陈列区”。走出佛堂,往西跨一道隔扇门,就是“天津民俗陈列馆”,这里又一次让儿子眼界大开。这里集中展示了最具浓郁地方特色的杨柳青风筝、剪纸、花会道具以及婚俗等。穿堂入室,仿佛穿越时空,在一次次惊叹的表情中,儿子感受了豪门兴衰的百年沧桑,也品味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到了杨柳青,有一个地方是一定要去的。出了石家大院,往西走没多远,就在巷子口看到了杨柳青画馆。进入大门,在右边的墙上会看到“杨柳青木版年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牌子,我趁机给儿子讲起了杨柳青年画的历史。“杨柳青年画产生于元末明初,是中国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说话间,我们已经走进院子,里面的展室里陈列着各色杨柳青年画,所有的年画尽收眼底。

看到最后,儿子站在原地说什么也不走,他歪着脑袋问我这些画是怎么画的?我搜寻着脑海中对年画的一知半解,告诉他杨柳青年画的制作方法为“半印半画”,就是先用木版雕出画面线纹,然后用墨印在纸上,套过两三次单色版后,再以彩笔填绘。儿子听得云里雾里,走出展室,老公指着创作画室说:“我们可以先去参观一下。”

能够亲自目睹年画的创作过程,儿子满脸兴奋,刚要欢呼就被我及时制止了。院子里就像远离尘世喧嚣的世外桃源,画室里更是静得出奇,静到可以听到自己的呼吸声。我们放慢了脚步,轻轻地走进去。当画师的工作状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别说儿子,就是我和老公也都一怔。杨柳青年画并不是我想象中的那样把纸铺在桌子上画,而是在画室里一排排可以随意开合的门板上画的。画师们专注着自己的画,仿佛参观者如空气一般。一幅画最少要画三五天,也许需要反复推敲,会耗时十天半个月以上。

正是画师们全心的专注,才让这一幅幅年画变得惟妙惟肖。走出画馆,我对儿子说:“没想到一幅画的完成需要很多步骤和时间,你看到画师辛勤的付出了吧?”儿子点点头,思绪还沉浸在画师灵动的笔尖上。老公突然补充了一句,说:“其实生活中的很多事就像画师作画一样,不能浮躁,要静下心来善始善终地做好每一件事。”儿子点点头又摇摇头,我知道他不能完全理解,帮他戴好帽子后说:“你可能现在不明白,但是你要记住刚才在画室里所看到的,画师们不仅是完成一幅画,同时也是对中国文化瑰宝的一种传承。”这一次儿子深深地点了点头。

一路走一路看,途中,儿子还在回忆着留给他印象深刻的每一处场景。接下来的一天,我们又来到津门十景之一的古文化街,这是我和老公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

【儿子的古街行】

古文化街的近百家店堂都弥漫着“中国味,天津味,文化味,古味”的经营特色。除了带有浓郁民俗气息的建筑风貌外,充满文化气息的文物古玩、名人字画、文房四宝、古籍、中西乐器和工艺品的小店,每一家都让儿子流连忘返,而最让儿子流连的还是泥人张彩塑。

泥人张的店门两侧摆放着彩塑的泥人,离得还远时,儿子就奔跑过去看了又看,然后拉着我们走进店里。店里的货架和柜台上陈列着高约40厘米左右的泥人张彩塑,有古典名著、舞台戏剧、民间故事里的人物,还有各种表情的泥娃娃以及京剧脸谱的彩塑,更有与时俱进的以“我的梦.中国梦”和“少年强.中国强”为素材的人物彩塑,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走出泥人张彩塑店,儿子看着手中的一套京剧脸谱彩塑,让我和老公给他讲讲泥人张的历史。老公对我说这两天的民俗游儿子长进不小,问的问题都变得有深度了。我也深有同感,然后老公指着那套彩塑说:“泥人张发展至今已有180年的历史,创始人张明山小时候跟随他的父亲靠捏泥人养家糊口,经过数十年的不懈努力,练就了一手绝技,18岁得艺名‘泥人张’。1915年,张明山创作的《编织女工》彩塑作品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经过后人传承,形成了今天的津门艺林一绝。”

儿子听得无比认真,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最后一站,我们要带他听一场天津人气最旺的茶馆相声。在捧腹大笑之余,儿子第一次感受到了茶馆热闹的氛围,在现场听到了相声这种民间说唱曲艺,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他的心中留下深刻的一笔。

两天来,带着儿子行走在天津的街头巷尾,参观古色古香的标志建筑、领略杨柳青年画的制作工艺,感受古文化街的文化气息、泥人张的精湛技艺以及近距离地感受传统相声的独特魅力,这一路就像是为儿子上了一堂堂生动的近代历史课,让他在游览中提问,在切身感触中得到解答。在家乡的民俗美尽收眼底时,儿子骄傲地对我们说:“原来我的家乡这么美!”

篇5:家乡的民风民俗作文

以前听奶奶说:“这里曾经打过仗”,怪不得我家对面的大山上有几处像堡垒似的“怪物”呢,原来这是打仗留下的。

我们回民的风俗有很多很多,而且这些都很封建。比如:戴的白帽子,还要闭斋什么的,妇女们还在头上戴纱巾。

我们的这些风俗是很特别的,男人或男孩都要戴白帽子,而妇女们是必须戴纱巾的,妇女们不能光着头露着身体的胳膊和腿,而男的就很例外,他们可以戴也可以不带戴。

先说说我们的饮食习惯,比如盖碗茶,如果家里来了客人,才会把这些盖碗的茶端出来,让客人品尝,还会做些馍馍来招待客人,馍馍的花样很多,比如:油香、麻花、锞锞、馓子、酥馓……,它们各个有特色,不过制作它们就难了,比如锞锞,把面和好,还要发面什么的,锞锞里面的图形有很多,比如:龙、青蛙、小鸟……它们既好看又好吃,是我们回民招待客人的最拿手的事了,用一张大的桌子,放在炕上,上面摆上各种好吃的东西,还要倒上盖碗茶,这些好吃的招待客人缺一不可呀!

还比如我们的闭斋习俗,斋要闭一个月,早晨的时候必须在六点以前吃过,到了白天就不能吃了,到了傍晚的八点左右就可以吃,如果你一天不闭斋,那么就得补61天的斋了,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什么,可就有这样的习俗啊!

关于闭斋还有一个风俗,男的12岁就要闭斋了,12岁以下可以不闭斋,女的8岁就要闭斋,8岁以下可以不闭,我就想不通男的闭斋和女的闭斋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呀!可是没办法,这就是习俗呀!必须得遵守啊!如果一天不闭那么就要补61天的了。这很不划算,还不如把那一天的斋闭够了。关于闭斋的风俗就是这样。

还有一个风俗就是13岁或14岁以上的女孩就不能穿短裙什么的了,也不能穿短袖,你们说说:“我们的习俗是不是很封建呀!”再怎么封建也得遵守呀!”因为习惯了也就觉得这个习俗很好,在汉人看来是很封建的。不,不,我可不同意你们的看法,不是说“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吗?

篇6:家乡民风民俗作文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这就是我的家乡————嵊州。

嵊州不但是我的家乡,也是越剧的故乡哦!在这里,不管男女老少都喜欢唱越剧。我们学校啊,还有专门的越韵操呢——“小梅花小梅花,小小梅花吐芳香……”我们一边听着优美的旋律,一边跳着快乐地越韵操,可开心啦!老师说,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小梅花,都是越剧未来的希望!

我最喜欢的就是越剧节!越剧节来临的时候,家家户户像过年一样,大人们准备可口的饭菜招待亲朋好友,我们呢准备心爱的小礼物迎接小伙伴的到来。走在大街上到处是气球和彩带,走在公园里,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伯伯阿姨在唱越剧……当然我最盼望的就是去外婆家看越剧!外婆家住在乡下,那里到处是新鲜的空气和绿色的`田野。那儿还有一个古老的戏台,越剧节的时候这里就会请戏班来唱戏,那是外婆村里一年中最重要的时候!亲戚朋友从四方赶来,一边做客一边看戏,到处都是笑声,可热闹啦!

我们小孩子呢也有自己的任务,带上凳子早早地到戏台下去抢位置,把凳子放到离戏台又近又中间的位置,外婆说那样的位置看戏看得最清楚了!要是去晚了,可抢不到好位置,只能远远地排在后面呢!抢好位置,完成了任务,就是我们自己的时间了!这时候戏台下除了密密麻麻的凳子就是兴高采烈的小孩子了,不管是认识还是不认识的,大家在一起做游戏,捉迷藏啊,老鹰抓小鸡啊,木头人啊,不一会儿大家就都成好朋友啦!而且啊,戏台边上还有很多卖东西的小贩,有好吃的零售:棉花糖,爆米花,冰淇淋……也有好玩的玩具:水枪,动物灯笼,荧光棒……有好多好吃的和好玩的!不知不觉,天就快黑了,外婆在那远远地喊我回去吃饭,小朋友们也一个个被大人叫回家去了!

我们急急忙忙吃完饭就往外跑,因为还有一件重要的事要去做,你们猜是什么呢?哈哈,猜不到吧,是要去看演员化妆!平时大家能在电视上看到戏里那些漂亮的阿姨和叔叔,但他们是怎么化妆的可是看不到的哦!在外婆村子里的戏台就能看到,所以啊,我吃完饭就往戏台跑……我和几个小朋友悄悄地来到后台,哇!那里可真漂亮啊,有好多漂亮的衣服和各种各样的帽子,叔叔阿姨们一个一个坐在镜子前面认真的往自己脸上涂油彩,不一会儿镜子里就出现了不一样的脸,有的漂亮,有的帅气,最好笑的是一个叔叔,脸上可滑稽了,鼻子画得红红的大大的,像个小丑,他等下在台上表演啊肯定会很搞笑地!看着那些漂亮的衣服,我在想,要是我能穿上,到戏台上去表演,该多好啊!

“咚咚锵锵……”铜锣开始响起来了,戏台下已经黑压压地坐满了人,戏就要开场了!我认真地坐下来和外婆看戏,不一会儿就有小朋友悄悄地过来拍拍我的肩膀,叫我到一傍玩游戏。耳边是铜锣声和好听地越剧,手里是爱吃的零食,身边呢是新认识的朋友,这可真是快乐的一天呀……终于玩得累了,于是坐到外婆边上,跟外婆一起看戏,看着台上五颜六色的人转来转去,听着那“依依呀呀”的越剧,不一会儿我就迷迷糊糊地睡着了……

篇7:家乡传统民俗作文

为了这个会,一进腊月,村里人就开始忙活,打扫卫生,屋里屋外,屋前屋后,都打扫干净,所有东西都焕然一新,还要备足年货皂甙亲戚朋友。街道要张灯结彩才能显示节日的气氛,村里的能工巧匠大显身手,制作了各式各样的花灯,挂在街道两旁,一到晚上,灯火通明,异常壮观。

到了正月十五,村子开始热闹起来,显示各排的大鼓聚在一起,鼓手们一个个精神十足,把鼓敲得震天响,显示着各排的气势。各村的表演队也上场了,扭秧歌的,唱戏的,练武的,每隔不远就是一个。观众们把场地围得水泄不通。

街道旁有各种摆摊的,卖糖葫芦的`,棉花糖的,画糖人的、吹糖人的,还有各种小玩意,真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篇8:陕西民风民俗译介策略研究

“民俗在本质上是一种带有鲜明特点的 ,沟通传统与现实 、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化现象”[1]。 民俗文化指一个民族或某个特定区域的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学习中所形成的一定有规律性的、约定俗成的习惯与方式。 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之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现如今国外的主要研究大都集中于系统的翻译理论等宏观领域, 若要从中获取一个针对性的资料或是这些理论应如何应用到民俗文化汉译英中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 目前能让外国人接触到陕西民俗文化的载体一般就是一些文学作品译本或旅游胜地里的英文介绍。 然而,文学作品毕竟只有像《红楼梦》、《丰乳肥臀》等一类少数广为人知,且其中涉及的民风民俗的文化知识远远不够。 民俗,顾名思义,就是民间的通俗的文化,是老百姓的一种文化。 正如“人类有两种文化,一种是文学文化,一种是说话文化,民俗是说话文化”[2]。 况且,因作者自身的经历及作品背景的原因, 都会令其所描述的民俗文化呈现出不同形态。 钟敬文在《民俗学概论》中说:“民俗特征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的研究者,由于对民间传承民俗事项的观察、体验不同,立场和观点不同,对民俗特征的归纳也不尽相同。 ”[3]尽管旅游是了解及感受民俗文化较为便捷的一种方法,但历数各个景区有关民风民俗的文化翻译,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当, 这更让游客们对民风民俗文化的理解是云里雾里,难以明白。

因此, 民风民俗文化的特性要求我们要用特殊的角度来审视,也要选用最适合的翻译策略来解决翻译问题。

三、陕西民风民俗翻译初探

1.陕西地处中国西北部 , 全省纵跨黄河 、 长江两大流域 。其南北狭长,由北向南可分为地理、历史、文化、气候、语言、人截然不同的三大地区:陕北地区、关中地区及陕南地区。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从上古的炎黄文化发源地到秦汉时期的一统王朝,从前秦的核心部位到隋唐圣地,陕西文化源远流长, 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保留。 如今,鲜明的特色文化成为我们秦人言行的一部分,渗入到我们的生命中。 无论是吼上一声秦腔或是咥上一老碗面,都是对民俗更是对文化的一种致敬方式。 如今,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与世界沟通介绍自己,对身处内陆腹地的陕西来说无疑是一大挑战。 相较于本就与外国接触甚多的沿海地区而言,陕西民风民俗文化自身的深奥及其方言的表达都给其传播带来不小的障碍。 因此,为了将陕西民风民俗文化翻译推向全世界,一定要努力掌握其文化的特点和与众不同的渊源, 才有可能准确进行文化传播。

2.陕西民风民俗文化的翻译策略主要是直译和仅仅关注意义的翻译。 虽说直译是保留自身文化的一种手段,但不顾意义的硬译会导致信息不畅, 而不加注释的单纯词语罗列或音译给人们带来的只有迷惑与不解。 如陕西十大怪中,将“房子半边盖”译为“House-built only by Halves”便是一种让人摸不到头脑的翻译,别说是外国人,即使是中国其他地区的人们也会难以理解。 其次便是将方言的意义保留, 旨在表达语言意义。 然而,这样的方式方法在文学作品尤其是在景区介绍中不可取。 因为陕西的民风民俗文化有其自身的文化气息与表达形式,若是用冗长的一段话来描述一个词语,那么对于游客来说也许便无暇了解了。

四、陕西民风民俗文化的译介策略研究

针对以上提到的陕西民风民俗文化及其翻译问题, 拟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

1.直译加上必要的补充说明 。 例如麒麟一词 ,许多人都将其翻译为Chinese Dragon或是Kirin。 对于Chinese Dragon这个译本的不合理性已不用多言,我们都已经明白中国所谓的“龙”这一形象与外国民俗中残忍、 暴戾的形象绝对不同。 然而,kirin一词也不是一个妙译 。 因为其直接表向的是日本麒麟啤酒这一品牌。 虽说选择此名的初衷便是想取汉语词语中的“吉祥”之意,但麒麟除了吉祥之意外,还有送子、祈福、尊贵之意,以上翻译未免有缩小词义之举。 此时可考虑采用拼音Qilin来翻译,再加上解释,例如“a mythical animal which can brings good luck for people”。 这样的翻译能让人明白麒麟之本意 ,也能方便大家合适地去使用。 另外,对于上文中出现的“房子半边盖”一句也可采用这种方式,惠焕章先生对此所加的注释为:“It is a style of house holding on Guanzhong plain,Shanxi province,charactered by a single-leave slope supported by a triangle frame work.The house is warm in winter,and tool in summer,very suitable for living and quite popular among the local people.” 直译加上注释,如此一来便容易理解了。

2.在意译时尽可能保留其特有的文化内涵 。 例如在陕北地区有一个词是“暖窑”,很多人对这个词不是很了解,其实这个词是指亲朋好友对主人乔迁之喜的祝贺。 在陕西其他地方,也有表达此意的词语,如暖房、烘房,是在陕北人们大多的住宅是窑洞罢了。 对这个词语可以翻译为 “warm the cavedwelling”,因为warm本就有使气氛活跃 、环境变暖之意 。 正好符合词语的本意,在寒冷的陕北地方,人们要靠崖挖一孔新窑洞而使邻居间变得遥远起来。 因此,前没有人气而恐有寒气,亲戚朋友们便相邀前去送些日需品,这样一来,满满的人气便驱走了严寒与孤独。 这样一个warm留下了人们对主人的愿望与祝福。 再如在贾平凹《浮躁》的英译本中,有“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的翻译为“An official who doesn’t help his people out of jams,might as well go home and plant some yams.”[4], 在此译文中 , 作者深刻理解并体会到汉语俚语中“ 薯 ” 和 “ 主 ” 的押韵 , 而也相应采用jams和yams的方法使文化与翻译相得益彰。

五、总结

陕西是中国的文化要地, 民风民俗则是其文化的一大表现形式,如今陕西民风民俗文化“走出去”是陕西文化成长发展的重要一步, 更是发扬文明形象、提升自我能力的必要手段。 要保持华夏文化身份,首先要保护文化的核心价值不受到损坏(李庆本,2004)[5]。 因此,民风民俗翻译就要求要能够表达自身文化内涵,准确地传播信息,这也要求我们每个本土译者都能认真对待,运用自身的专业知识传播家乡文化。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趋势。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翻译研究者开始注重对翻译中的文化问题进行研究。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区域差异明显,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因此各地需找到一种适合推介自己地域文化的最佳策略。陕西地域文化特色显著,历史人文遗迹资源丰富,但相应的译介工作相对薄弱,更缺少相关的翻译。本研究通过对陕西地区一些民风民俗的收集调查,以及现如今陕西民风民俗翻译的问题,对民风民俗翻译找出恰当的策略,以便助于陕西民风民俗“走出去”,实现跨文化交流的畅通。

篇9: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课堂

资源县机关幼儿园于2011年11月申报县级实验课题“将家乡民俗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研究”,课题获准开题后,该园严格制订实施方案,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目前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孩子们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教师们的教学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相信下一阶段的课题研究工作将会做得更好。”高丹丹园长对做好该项课题研究充满信心。

以主题活动为载体

资源县机关幼儿园课题组的老师们认为,为幼儿创设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帮助他们获得知识、经验最迅速、最便捷的途径。为此,该园以主题活动为载体,尽可能多地为孩子的亲身实践创设机会,变以往单向的知识传授为幼儿亲自操作的探索学习,让孩子从中获得最直接的感性经验。

2012年5月底,借助“六一”儿童节即将到来的契机,资源县机关幼儿园围绕课题,举行了一次“庆六一、爱家乡”幼儿现场绘画比赛。在比赛现场,参赛的孩子们运用色彩、线条和图案勾画出了在家乡看到、想到的美好画面。目前,这些图画很多已经被悬挂在幼儿园的走廊和楼梯间,一幅幅主题鲜明、富有童趣、构思新颖的图画,让人不禁感慨孩子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陪同记者参观的老师指着走廊上的一幅画说:“这幅画画的是舞龙,这是我们本地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小作者能画出来,说明他看过这项活动,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

在采访中,该园的不少老师都提到了她们去年开展的一次实地观摩活动——到红提种植园进行实地观摩。2012年9月19日,在课题组组长张浣颖的带领下,小朋友们来到当地的一个红提种植园开展“红提成熟了”主题活动。在红提种植园里,小朋友们亲身体验了摘红提的过程,认识了各种不同品种的红提,品尝了各种味道的红提,还观看了红提的拆袋、装箱及运输的过程。红提园果农叔叔生动形象的讲解,让小朋友们对红提的品种、种植过程、生长规律等知识都有了更直观、深入的了解。

这样的活动得到了老师们的支持和肯定。張浣颖老师说:“这些体验和感受是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教给孩子们的。有了这样的经历,孩子们学到了许多平时课堂中无法掌握的知识,大大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感受家乡美的同时,又培养了热爱家乡的情感。”

围绕课题,资源县机关幼儿园还开展了许多主题活动,如班级环境创设评比活动、亲子民间游戏系列活动、邀请民间艺人到幼儿园进行表演和展示等。这些活动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培养了幼儿的直接感知能力,为他们获得知识提供了较好的途径。

“其实,除了全园整体的活动外,老师在自己的课堂中也会通过各种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对家乡民俗文化的感知能力。”资源县机关幼儿园教小一班和小四班的肖老师告诉记者,“比如,我们会在课堂上开展手工制作小竞赛,让小朋友做一些小河灯、燕子花粑粑(资源的一种特色小吃)等,小朋友往往会很感兴趣,有趣的活动既能锻炼小朋友的动手能力,又让他们学到了很多相关的知识。”

编写园本教材

在资源县机关幼儿园的办公室里,工作人员给记者展示了几本有关当地民俗风情的书籍,有《资源风光》《资源民俗风情》《资源的土特产》等。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他们园自己编印的,是经过老师们实地调研、反复筛选后整理而成。“这可凝聚了我们老师的心血啊!”一名老师郑重地说。

为了方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引用到成品内容,资源县机关幼儿园特地组织课题组教师编写了富有地方民俗特色的园本教材。在编写过程中,该园先后几次组织课题组教师到本县民俗文化氛围比较浓厚的车田、两水、河口等乡镇开展实地采风活动。

资源县两水乡社水村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民俗村,该乡有独具苗族特色的风雨桥,有原生态的苗家木楼,民族风俗保存得较好。2012年6月21日,资源县机关幼儿园组织课题组成员到该村采风。据当时带队的张浣颖老师介绍,课题组老师们在社水村受到了苗乡群众的热情接待,老师们一边品尝苗家香喷喷的油茶,一边收集民俗文化资源。各类木制的农用具、竹做的编织品、精美的民间工艺制品和苗乡民俗画令人眼花缭乱,让课题组的老师们充分感受到了苗族传统文化的魅力。

采风活动结束后,老师们意犹未尽,不少老师表示,这次采风活动很有意义,让他们不仅领略了资源苗族人民的独特民俗,更重要的是收集到了第一手的民俗资料。

除了实地采风,资源县机关幼儿园还借助社会力量采集民俗资料。比如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等方式,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将编写园本教材的想法与家长进行沟通,让他们了解到民俗文化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意义,并发动家长帮忙收集有关民俗文化的资料。

获得了一系列相关资料后,课题组的成员们并没有急于将这些内容一股脑地全部用上,而是对这些资料进行了筛选、分类,从教育价值出发,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筛选出幼儿比较熟悉、感兴趣、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内容,这些内容既蕴涵教育功能,又具有可操作性。

经过反复讨论、筛选,编写组的老师们把资源的传统民俗文化分成四大块:民俗风情,如河灯歌节放河灯、端午节划龙船、苗族瑶族人民的风土人情等;民间游戏,如打陀螺、跳牛筋、滚铁环、扔沙包、抬轿子等;家乡风光,如八角寨风光、资江漂流、五排河漂流等;名优特产,如中锋红提、车田西红柿、蕨菜、竹笋等。

科学、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料,为教师们开展课题研究、进行教学活动提供了便利。不少老师表示,在平时设置主题活动和备课、上课时,都会翻阅这些园本教程,觉得很实用。

赛课、磨课、研讨

2012年5月17日,资源县机关幼儿园开展“我爱家乡美”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活动中,廖芙蓉老师执教的《油茶乐》一课以生动、新颖的活动形式和亲切和谐的教态,得到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获得此次赛课第一名。

nlc202309040517

赛后,不管是廖老师还是其余获奖的老师,都没有满足于取得的成绩,而是认真反思自己的不足。几天后,课题组马上召开研讨会议,对上次的赛课进行研讨,这是“一磨”。廖芙蓉老师反思了自己的课堂:“在让幼儿认识油茶的泡料、工具和了解打油茶的步骤时,我启发性的提问较少,多是选择性的提问,实际意义不大。而且整个活动幼儿缺乏自主性和探究性……”参加讨论的老师也纷纷提出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廖老师随后改进了教案,重新执教了《油茶乐》一课。课后,课题组的老师召开了第二次研讨会,这是“二磨”。研讨会上,多数老师认为廖老师的课有进步,“幼儿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但也有老师指出“在认识泡料环节中,幼儿的操作有点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于是,廖老师又做了改进,她认识到“要充分考虑到全体幼儿,合理安排幼儿的位置及老师的示范位置”,重新调整了教案,力求让课堂更完美。

在该园开展的课题研究中,这样的“磨课”很有代表性。为了切实提高课题组教师的教研水平,该园采用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模式,组织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使他們在赛课、磨课、研讨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设计。

翻开资源县机关幼儿园的“课题研究管理大事记”,可以看到该园自课题开题以来,开展了一系列赛课和研讨活动:

2012年5月17日,资源县机关幼儿园开展“我爱家乡美”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参赛的老师和课程有潘妍伶的《我爱清清资江水》、廖芙蓉《油茶乐》、唐文杰《美丽的资源风光》等。

2012年5月22日,资源县机关幼儿园就上周开展的“我爱家乡美”中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活动进行了课题研讨。

2012年11月6—8日,资源县机关幼儿园课题组7名教师对上学期第一次教研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修正,形成“二研”课例,在全园进行展示和研讨。

……

说到对磨课的感受,张浣颖老师说:“虽然比赛很残酷,老师们也很辛苦,但是我们知道,比赛不是最终目的,而是旨在通过比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加强教师的教学能力,在幼儿园中形成浓厚的教科研氛围。”

这样的赛课、磨课、研讨,变“评课”为“分享”,变“个别化展示”为“集体性尝试”,使教师对自己教学的优、缺点认识到位,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教师的教科研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资源县机关幼儿园通过一系列扎实的举措,有效地推进了课题研究的进程,并得到了该园幼儿家长们的认可和支持,正如该园许多家长积极反馈的那样:“这样的课程设置十分有意义,通过这样系统的课程来训练孩子,能增强孩子更进一步认识自己的家乡,为以后传承和发扬家乡文化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源县机关幼儿园无疑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值得借鉴和发扬。

(责编 韦 力)

篇10:家乡民俗作文

在河南过年虽大同小异,但每个城市也有自己独特的习俗。在我家乡信阳过大年,腊肉成一绝。

信阳淮南各地民间都有腌制腊肉的习惯。对于爱吃、会吃的信阳人来说,腊鱼、腊肉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年货。信阳腊肉跟其他地方烟熏火燎的腊肉不同,这里的腊肉纯属自然风干,没有一点烟熏味。四五个月以后,味道极佳,人们会用腊肉做各种美味佳肴,如:腊肉膳片、腊肉炖萝卜。

我到了家乡,吃的腊肉就没有以前的好吃。因为现在的人很懒,有的人简简单单搞一两下就好了;有的人在外面买现成的腊肉;还有的人是用不好吃的猪肉或者有病的猪做腊肉,吃了一点也不健康。春节到了,家家户户都在买年货,有的人很早起来去街上玩牌,有的人在家里看电视;还有的人在贴对联。而我和爸爸去买做腊肉的材料。有的人看到我们说:“你们去干什么?”我和爸爸异口同声地说:“去买做腊肉的材料。”他说:“还要做腊肉,现在这个地方都有的卖,你买就行了。”最后我们没有理会他,因为他不懂个中的滋味。我们买完材料回到家开始腌制腊肉。三四天就腌好了,爸爸炒给我吃,那滋味让我回味无穷。

篇11:家乡民俗作文

腌酸菜是东北的传统,临近冬天,家家户户都去买白菜,一买就是一麻袋一麻袋的买,因为有些人家里有那种老式的泡菜坛。大小跟醋坛差不多,大约能装几十颗白菜,大得很。

奶奶家里也有一个这样的坛子。外表面粗糙,只有一种深棕色。用手轻轻地抚摸,有点像砂纸,摸着有些磨手。但就是这么一个古老的坛子,孕育出一桌又一桌美味。

奶奶先将大白菜去除,用清水一颗一颗的清洗,将烂叶子摘除。用水将坛子洗净,将白菜一颗一颗地铺在坛子中,每铺一层,就撒一层盐,每铺一层就,撒一层盐。每撒一层盐,一大袋粗粒盐就下去大半袋。估计每次腌酸菜都得消耗两斤粗粒盐。看见粗粒盐向下倒,就像下了白色瀑布一样,看着就感觉咸。当然,成品是非常美味的。白菜放置好之后,盖上盖子,这个时候最关键的一步,盖子周围有一圈凹槽,将水倒在凹槽中。用来隔绝氧气,让酸菜更好的发酵,如果家里有老盐水,可倒入老盐水,效果更佳。

大约过了一周,奶奶将坛子盖挪开,里面的白菜早已变成,可口的酸菜了。接下来,就是最激动人心的时候了。奶奶取出一棵酸菜,用菜刀讲起剁成馅,包成面饼,放在锅里一烙,美味的酸菜馅饼就完成了,一口下去,酸菜的酸和饼的筋道,别提有多美味了。

篇12:家乡民俗作文

五色缕,说白了就是五种颜色明艳、鲜亮的丝线放在一起编成的五彩的首饰绳,然后系在手腕上,有辟灾免难的意思。这都是老一辈儿传下来的,深究也不知晓到底是从那一辈儿来的,仿佛是自盘古开天辟地以来自然而然就有的。

而且这五色缕还有一个讲究,解下来的时候一定要在雨天,而且不能随意的丢弃,一定要扔在活水河里。记得,有一次,我把端午时系的五色缕提前解了下来,原因不过是把丝线质量太差,一出汗就红一道、绿一道的印在了手腕上,花花绿绿的,活像个调色盘。我等到没人时,就趁机将其解了下来,随手扔在了垃圾桶里。

不幸的是,正当我以为这件事就这样悄无声息的过去了的时候,我的外婆发现了,将我带到客厅里狠狠的斥责。那神态仿佛是我做了什么十恶不赦的大错,令天地都无法原谅似的。最后,她又仔仔细细的挑选了五种颜色明亮的丝线,编在一起系在了我的手上并且一遍又一遍的叮嘱我,千万不要解开,一定要等到下雨时才可以。

后来,我才知道,据说在下雨天将五色缕解开扔到活水河里,有将在并从身上驱走,让灾难病痛随波而逝,这一年就会过得平安顺利。

篇13:家乡民风民俗作文

乌丙安在《中国民俗学》中把民俗分为四大类 :经济的民俗, 社会的民俗, 信仰的民俗, 游艺的民俗。

陶立璠在《民俗学概论》中则分为 :物质民俗, 社会民俗, 口承语言民俗, 精神民俗。

张紫晨在《中国民俗与民俗学》中采用平列式方法把中国民俗分为十类 : (1) 巫术民俗 ; (2) 信仰民俗 ; (3) 服饰、饮食、居住之民俗 ; (4) 建筑民俗 ; (5) 制度民俗 ; (6) 生产民俗 ; (7) 岁时节令民俗 ; (8) 生仪礼民俗 ; (9) 商业贸易民俗 ; (10) 游艺民俗。

张家口市是河北省下辖地级市, 又称“张垣”“武城”, 位于中国河北省西北部。嘉靖八年 (公元1529年) 守备张珍在北城墙开一小门, 曰“小北门”, 因门小如口, 又由张珍开筑, 所以称“张家口”。张家口历史悠久, 民俗文化丰富多样, 笔者依据《中国民俗与民俗学》对民俗的分类, 将张家口地区的民俗分为信仰民俗、服饰饮食民俗、居住建筑民俗、禁忌民俗、岁时节令民俗、人生仪礼民俗、游艺民俗。本文选取张家口地区信仰民俗来论述。

民俗学家钟敬文认为, 信仰民俗, 又称民间信仰, 是指民众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

一、神鬼信仰与祭祀

1、自然神的信仰

在张家口地区广大农村, 人们对自然界存在的诸神深信不疑。例如, 人们认为粗大的树上有树神, 院子大门有门神, 井里有井神, 就连马圈、猪圈这类地方都有都有行使各自职责的神。这些神秘的存在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但它可以寄居在自然物上。因此人们为了表示对这些神秘的存在的敬畏, 在砍树、拆房、盖房的时候都要请所谓的风水先生“看一看”, 由于砍树、拆房、盖房都会对各路神灵有打扰, 因此要上香拜谒, 奉上贡品, 请求神灵的原谅 ;春节时要在大树贴上写着“树大根深”的对联, 在井口上贴“井泉大吉”, 在大门上贴门神的像, 以求这些神灵的保佑。

2、天地诸神的信仰

人们对天地诸神的信仰源于人们对农业收成的期盼。古代生产力不发达, 农业生产的成败, 主要取决于季节和天气的变化, 以及地理环境。因此天地诸神受到了人们的广泛祀奉。《左传》昭公元年 :“山川之神, 则水旱、疠疫之灾, 于是乎禜 [yíng] (一种祈求神灵消除灾祸的祭祀) 之 ;日月星辰之神, 则雪、霜、风、雨之不时, 于是乎禜之。”《尚书·尧典》:“肆类于上帝, 禋于六宗, 望于山川, 遍于群神。”

在张家口的广大农村, 人们在年岁时节, 尤其是春节, 家家户户都要在院子中央摆设香案, 陈设贡品, 对天地诸神进行祭祀, 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一家平安。

3、列祖列宗祭祀

中国人的三大崇拜 :天地、祖先、君师。对祖先的敬仰, 是人们认为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 仍然会影响到现世, 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对于天地的信仰, 是出于敬畏之情, 而祈求好处, 但对祖先的崇拜是一种对人伦亲情的表达。在张家口的民间, 对于祖先的祭拜一般在清明、七月十五、十月初一、正月初一 (或初二) 以及祖先的生辰忌日。祭祀的方式除了除夕、正月初一或初二要在家里的堂屋摆设香案、陈列供品外, 其他的祭拜方式主要是上坟扫墓。

二、其他信仰

1、财神信仰

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善神之一。在张家口地区民间, 每逢新年, 家家户户悬挂财神像, 希望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人们这种求财的心理与追求, 在张家口地区春节的民俗活动中有集中的体现。每当农历新年来临, 家家户户都要“请”一张财神像回家, 贴在堂屋正中, 并奉上贡品, 大年初一的早上还要开门迎财神。

除了春节期间供奉财神外, 在张家口的广大地区, 不论是做大生意的还是小商贩, 都习惯在家里或店里常年供奉财神像, 以求财源广进, 生意兴隆。

财神的起源颇为难考, 常因时因地而有所不同。财神, 一般认为有所谓“正财神”赵公明, “文财神”比干、范蠡, “武财神”关羽, “偏财神”五路神、利市仙官, “准财神”刘海蟾等。这些财神, 又可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两大类, 最为人们熟知的财神, 则是“正财神”赵公明。张家口地区民间人们所供奉的, 笔者认为大都是“正财神”赵公明。

2、观音菩萨信仰

在张家口的民间信仰中, 有不少对观音菩萨的信仰。观音菩萨, 又称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 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 ( 世间民众的 ) 声音”的菩萨, 是四大菩萨之一。他相貌端庄慈祥, 经常手持净瓶杨柳, 具有无量的智慧和神通, 大慈大悲, 普救人间疾苦。当人们遇到灾难时, 只要念其名号, 便前往救度, 所以称观世音。观音菩萨是被信仰最为广泛的菩萨。在佛教中, 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 同大势至菩萨一起, 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 并称“西方三圣”。

据笔者的调查, 在人们对观音菩萨的信仰中, 大都并不带有宗教信仰的色彩, 也就是说, 人们对佛教中的“圣人”的崇拜, 并不是对佛教的信仰, 而是由于观音菩萨的大慈大悲, 能够普救人间疾苦。

3、灶神信仰

灶神全衔是“东厨司命九灵元王定福神君”, 俗称“灶君”, 或称“灶君公”、“灶王爷”、是玉皇大帝派遣到人间考察善恶的官。灶神有左右两随侍, 一个捧善罐、一个捧恶罐, 随时将一家人的行为记录保存于罐中, 年尾再向玉皇大帝报告。腊月二十四是灶神离开的时候, 又称 " 辞灶 ", 所以家家户户都要送灶神。旧时民间有“官辞三”、“民辞四”、“邓家辞五”之说, “官”指官绅权贵, 于年二十三送灶。“民”就是指一般平民百姓, 会在年廿四送灶, “邓家”指水上人, 会在年二十五举行。民间百姓大部分会选择年二十三谢灶, 希望沾点贵族的贵气。

在张家口地区民间, 送灶的食物一般选取麻糖等甜类食物, 意为糊上灶神的嘴, 希望灶神上天后不要说坏话, 多说些好话。在旧时, 人们早送灶时还要为灶神做一个坐骑, 即纸扎的马, 还要给灶神的坐骑准备草料, 在送灶时要把灶神像和纸马一同烧掉, 并且念念有词 :“上天言好事, 回宫降平安”之类的话。现如今, 灶神的信仰在张家口的农村地区仍然比较盛行, 但灶神像已不再出现, 市场上也基本没有灶神像的踪影, 祭灶仪式也已经大大地被简化了, 人们大都在腊月二十三这天将麻糖放在灶边供奉, 等天黑以后, 放一根“二踢脚”将灶神送上天, 祭灶的仪式就算完成了。

关于灶神的来源很复杂, 有很多种说法, 但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灶神像是一对老年夫妇, 即人们所说得“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相传为姜子牙所封的张奎和高兰英。

4、狐仙信仰

狐仙在中国, 有着丰富的传说和记载, 也是长期以来民间信仰的基本构成之一。在张家口民间的一些地方, 对狐仙的信仰一度很盛行, 笔者小时候生活的农村地区, 经常会听到有人看到狐仙, 或者被狐仙上身的奇异事件。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 是基于狐狸这种动物生性狡黠, 行为诡秘, 从而使人们对它产生了一种神秘感和畏惧感, 再加上一些民间传说的附会, 就形成了人们对所谓“狐仙”的信仰, 而这种信仰并不是建立在人们实现美好愿望、祈求保佑的基础上的, 相反的, 恰恰是基于人们对狐仙的敬畏之情。

参考文献

上一篇:各民族团结下一篇:带上爱,感恩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