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2024-07-14

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精选8篇)

篇1: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张长坪,长沙汽车客运发展(集团)公司,湖南 长沙 410007)

摘 要 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已成为影响企业兴衰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认为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的企业文化,理应弘扬科学精神,以科学精神构建企业文化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将理性与感情相结合、逻辑与直觉相并重、推理与热情相协调,形成一种共同认可的求实的、理性的、开放的企业精神和作风。

篇2: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收稿日期:2005-04-25

作者简介:孙长坪(1964- ),女,湖南长沙人,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法律系副教授,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企业法律制度。

一、什么是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育起来的日趋稳定和独具特色的,能为企业成员认同和共同遵守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及以此为核心而形成的管理哲学、经营战略、行为准则、工作作风、规章制度、道德规范、文明生产、文化生活等等的总和。

企业文化是现代化生产和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兴的企业管理理论和企业管理方法。企业文化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这种价值观是企业行为的逻辑起点,是指挥和指导企业行为的中心要素,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哲学家尼采说过,“当婴儿第一次站起来的时候,你会发现,使他站起来的不是他的肢体,而是他的头脑。”一个企业是否能强大,从根本上讲不是靠资产规模,也不是靠员工数量,而是靠企业的内在文化和理念,这便是它的“头脑”。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成长来说,看起来不是最直接的因素,但却是最持久的决定因素。纵观世界成功的企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日本松下电器公司等,其长盛不衰的原因主要有三个,即优质的产品、精明的销售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优质的产品、精明的服务往往产生于深厚的文化底蕴。有人曾经这样形容:企业没有文化就好像没有灵魂,没有指引企业长期发展的明灯,因而无法获得牵引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已成为影响企业兴衰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的企业文化

那么怎样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呢?理论界和企业实务界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笔者认为在我国企业文化构建中对科学精神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企业文化是时代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时代文化以时代精神为核心,科学精神是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的企业文化必须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精神从语义上分析是指科学的实质、核心和灵魂以及科学表现出的精力和活力;从语境方面看,是指通过对某一客观现象或事物本质的认识而对主体人的行为和意识所产生的启蒙、感召和引导等作用。因此,科学精神不仅与客体相关,还与主体的感受密切关联。总之,科学精神是从科学活动、科学思想、科学方法、科学规范以及科学家的思想观念中提炼出的科学本质、核心和灵魂,能对科学活动主体及其他实践主体和社会的行为与意识产生积极的启蒙、感召和引导等作用的科学的文化精髓, 是科学文化的深层结构中所包含的一套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科学精神作为一个复杂系统,主要包括求实精神、理性精神、创新精神、竞争精神、批判精神和自由开放精神六大要素。

(一)构建先进企业文化必须弘扬科学精神

企业文化的构建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创造着自身的文化,企业文化又发展着企业。随着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本身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先进企业文化是指在经营和文化一体化过程中,由于二者的内在一致性及交融渗透,由于“企业文化化”和“文化企业化”双向互动而产生的具有新质的企业综合管理方式。科学精神倡导的是求实、创新和效率,按客观规律办事。科学精神是照亮人类心灵的灯塔,科学精神深入人心与否则是一个企业是否具备现代意识的试金石。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科学与技术在企业赢得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科学不仅仅指器物层面的先进技术,不仅仅是生产力,首先指的是科学精神,即科学思想、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它的核心是规律意识和理性精神,即实事求是。它要求人们客观唯实、追求真理,不断求知,具有理性批判主义思想,不轻信,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不把偶然性当作必然性,不把局部看作全体。然而,我国目前企业文化的构建中的科学精神总体说来还很薄弱,企业员工还缺乏基本程度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意识。所以,提倡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把科学精神注入企业文化,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的企业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管理的实质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

企业文化管理理论以“主体人”假设为前提。人是有感情、有文化、有意识的主体。以主体人假设为基础的企业文化管理理论,认为管理不仅是一门科学,而且是一门艺术,主张将人置于管理的中心地位,将职工与企业文化观念的培育作为管理的主导因素;以科学精神构建企业文化强调在管理过程中将理性与感情相结合、逻辑与直觉相并重、推理与热情相协调;注重发挥职工的主体意识作用,注重在企业中形成一个有利于职工得以创新和发展的环境,形成一种共同认可的求实的、理性的、开放的企业精神和作风,在企业建立牢固的物质共同体的同时也建立起牢固的精神共同体。

科学精神丰富了企业文化管理理论的内涵,在企业中表现为对全体员工的观念和行为的指导效应。然而,如果员工只是认可科学的企业文化观念,而忽略其行为的理性性质,必然导致“说”与“做”的分裂。要解除这种分裂,必须使两者建立在共同的基础之上,即塑造科学的企业文化观念,并实现企业行为活动的科学化。而且,企业员工的行为与观念也是体现企业价值与企业员工价值的主要载体,所以有必要从企业观念与企业行为的角度,以科学精神作指导来构建企业文化。

三、企业的群体意识体系

在企业的群体意识体系中主要包含企业价值观、思维方式和定势心理三大要素,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群体意识的核心。对于企业观念,要以科学的态度,从整体上加以把握,全面理解,不应该把它当作一个单纯的信条。企业的经营观念是企业经营方针、战略目标的确定、管理体制的形成、员工的培训与教育、对外的形象统一传播等具体经营活动的本源,它是在企业经营者的志向、企业文化的形态、企业的各种资源和企业对内外环境周密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企业领导者必须以客观的、科学的态度来制定企业经营目标。

(一)企业行为是企业及员工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对企业理念的实施、遵循

企业行为包含丰富的内容:生产、供销、员工教育、市场调查、产品开发、对外交流以及文化活动等。企业行为作为企业形象的重大支柱,再现了抽象的企业理念,具有强大的功能特征。员工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都折射出企业形象的信息,能使公众通过这些信息来了解企业认识企业,并对企业产生好感、信赖以及树立企业在公众心中的美好形象。这对企业更大程度上实现对市场的占有具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若对企业行为的调控

不当就会产生反面的效果。一个企业要实现自身的目标,必须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来制约企业员工的行为,并以规范、行政、教育以及经济等手段来保证规章制度在管理活动中的有效实施。对于企业员工,理性的行为首先应当是遵循企业规范,然而,对于科学精神,遵守规范并不等于循规蹈矩。也就是说,企业员工在遵循规范的基础上,应当有超出现有知识框架的勇气,进行大胆的自由探索,才能使认识水平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不断发展。所以说,科学精神的态度就是要求企业员工在实现其目标的实践活动中既要遵循规范,又要有自由探索的精神。

(二)企业行为不仅表现为企业员工的行为,它还包括企业的运作方式,企业的经营机制等

从技术上改进企业的生产方式、产品质量是企业永恒的话题,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也是客观上为了适应企业文化的进步而迅速发展的。从现代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来看,企业文化与企业科技是两个相随的主体

现代文化的内核是科学理念,是人文范畴的科学精神。它体现为一种对待生命、社会和纷繁复杂事物的科学态度,体现为在认识事物时对科学方法的坚持。创新、进取、开放、包容以及人格独立等现代文化的构成因子都包容于科学精神这一现代文化基本精神之中。有了科学精神,不管是哪一民族、哪一地区、从事何种经营活动的员工,都不会再一味地因循守旧和排斥变化,都不会再一味地自我封闭和偏执一端。因此, 构建新型的企业文化应当弘扬科学精神。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激发员工的拼搏、进取、开拓、创新的意识,有利于在全企业形成一种无私奉献、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和谐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崇尚自然、尊重科学、追求知识的良好企业风尚,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企业精神风貌。科学精神理应成为合时代精神的先进的企业文化的深刻内涵,这不仅是企业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冉苒,雷环.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J].社会主义研究,,(4).

2牟荣.传媒经济时代的企业文化构建[J].贵州化工,2002,(5).

篇3: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一、从一些社会现象思考个别企业的企业文化弊端

1.对富士康员工13起跳楼事件的思考

2010年1月23日凌晨4时许, 富士康19岁员工马向前坠楼身亡, 后警方证实系跳楼自杀。自此开始, 似乎开启了死亡游戏的闸门, 3月11日、3月17日……5月27日, 悲剧性地一连发生了13起跳楼自杀事件。在全国总工会和深圳市政府组成的联合调查组进厂调查后给出以下结论:富士康在管理制度和对员工的人文关怀方面存在重大缺陷。

富士康不是血汗工厂, 他的条件是一流的, 待遇也是不错的, 富士康的老板郭台铭也被评为最有尊严的台商。然而, 富士康员工们得工作环境又是怎样的呢?他们却是在一种近乎机械化的封闭的管理制度下过着没有尊严的生活。

2.一些企业的“伪企业文化”现象

曾经在城市街头随处可见山木培训机构的广告, 山木培训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山木员工自入职起便被灌输所谓“山木精神”, 要有“感恩思想”, 宋山木将自己的员工视为“自己的孩子”, 向他们传教般地教导员工要绝对服从“家长”。这已成为“山木人”共同的价值标准与行为准则。而作为家长, 理所当然就可以对自己的孩子“为所欲为”。这种落后的、陈旧的“家族式”的管理文化竟然堂而皇之地存在于一家现代企业, 不得不让人在吃惊之余发人深省。

以类似方式管理企业的, 绝不止宋山木一个人。这些光怪陆离的伪企业文化随处可见。四川某啤酒大亨, 在企业内部发行自己的文选, 其名称、卷数、装帧设计, 都比着《邓小平文选》来;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的弟弟病逝, 公司发文件到各个部门, 明确规定员工在规定时间不得穿颜色鲜艳的衣服, 并从各个部门抽调人员为亡者守灵, 实行两班倒, 哀乐传遍整个富士康。这种伪文化式的培训在营销、传销领域最为常见, 其突破的往往就是人的基本尊严和人格。某公司董事长参加营销大师的讲座, 当着一千多企业家的面从培训老师的胯下钻了过去;还有餐厅经理吃苍蝇的;为证明卫生做的彻底当众喝马桶水的。这些听起来都让人有点难以置信的事情, 却的的确确发生在我们身边, 我们不禁要问, 现在的企业怎么了?现在的人们怎么了?

►►二、企业文化究竟是什么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现代社会里, 企业文化被视为企业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同时, 企业文化的发展, 不仅在微观层面上促进了企业自身的发展, 丰富了职工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 而且在宏观层面上也促进了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因而它也是社会主义建设极其重要的精神动力之一。

1.企业文化体现了马克思的“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的重要原理

企业文化显示了人的精神价值, 突出了和谐的人际关系特色, 把员工与治理者之间的和谐、愉快、友好的关系愿景描绘了出来。企业文化把传统的治理理论从经济层次上升到文化层次、价值层次, 从而把治理理论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培育轻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不仅可以提高经营绩效, 而且可以把企业的经济使命拓展到社会使命上来。麦道公司总裁曾说:“作为公司最高统帅, 我的惟一任务就是重塑本公司文化”。IBM总裁沃森则说:“一个大的组织能够长久生存, 最重要的条件并非结构形式或治理技能, 而是我们称之为信念的那种精神力量”。

2.企业文化体现了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前提的重要原理

企业文化不仅包括企业精神、道德规范、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东西, 而且包括企业产品、企业环境、企业制度、组织机构等与物质内容密切相关的东西。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本企业良好的经济效益的支持。一方面, 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力和财力作基础, 企业文化也是如此。效益不好的企业难以支撑企业文化建设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另一方面, 想方设法提高经济效益、改善职工福利状况、提高企业员工的物质生活水平也是企业文化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一句话, 企业文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必须依靠和服从服务于企业的经济效益。

3.企业文化体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相协调的重要原理

企业文化的发展水平反映了社会历史的进步程度乃至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状况。社会主义国家企业文化建设印证了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关于“劳动是人们的第一生活需要”的观点。

企业文化是现代民主社会、法治社会的重要建构力量。随着教育程度和文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越来越多的人受过良好的教育, 富有独立性和创造精神, 要求民主参与的欲望较强。他们进入社会, 涉足企业界, 不能不对企业治理模式产生影响。企业文化明确了劳动人民的平等意识、权利意识和民主意识, 不同程度地粉碎和消灭了尊卑等级观念, 朝着开放、自由、民主的现代理念迈进了一大步。社会主义企业文化需要借鉴并超越了资本主义企业文化的精华, 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 体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原则。

企业文化不仅仅是靠宣传, 不仅仅是靠动员, 更重要的是关于基本理念、基本原则的确立, 它是特定利益和道德关系的证明。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理论和方法, 是企业内部上层建筑的一部分。

►►三、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和谐的企业文化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是人类社会实践两种相互联系的伟大成果, 是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两个密切相关的组成部分。两个文明互为条件、互为目的, 既紧密联系, 又有各自的发展规律。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的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实践经验, 精神文明又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必须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遵循精神文明自身的发展规律, 自觉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不断提高精神文明的水平。对两个文明的关系认识得正确不正确, 处理得好不好, 是一个关系到我们事业成败的全局性问题。

1.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企业文化建设实践

新时期以来, 我们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强调经济建设是我们一切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 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处于中心地位, 强调精神文明建设必须服务于经济建设, 服务于现代化建设。同时我们又强调, 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样, 都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必须把两个文明建设紧密地结合起来, 作为统一的奋斗目标, 始终不渝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任何情况下, 都不能以牺牲精神文明为代价去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

2.不能轻视精神文明的强大能动力量

那种简单地把精神文明看作是物质文明的派生物和附属品, 认为只要物质条件好了, 精神文明自然而然地就会好起来, 而物质条件差, 精神文明就不可能搞好的观点, 是不正确的, 也不符合历史发展事实和现实客观情况。抗日战争时期, 延安住窑洞, 吃小米, 物质条件比重庆差得多。但是, 延安却有高度的精神文明, 充分体现着中国历史几千年来空前未有的人民大众当家作主时代的精神气象, 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个光荣传统, 应该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新时期以来, 我们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促进了经济繁荣发展, 带来了思想观念更新, 增强了社会活力。同时, 市场的缺陷和消极因素又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思想, 腐蚀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精神生活。我们实行对外开放, 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 西方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也会乘机进来, 腐蚀我们的干部和群众, 败坏社会风气。在这种情况下, 如果牺牲了精神文明, 就会人心涣散、发展畸形、社会混乱, 更谈不上社会全面进步, 即使经济一时上去了, 还会掉下来。

3.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齐头并进, 和谐发展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 一个企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观念和经营理念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类型, 是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接受和遵循的价值观念、理想目标、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治理规则的总和。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不仅表现在它能够极大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创造出高度的物质文明, 而且表现在它能够消除资本主义和其他剥削制度所必然产生的种种贪婪和腐败现象, 创造出高度的精神文明, 保证社会的全面进步。全面把握两个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创造高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是中国共产党人庄严的历史使命。

►►四、结束语

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和谐的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全球化大潮的内在必然要求。那种唯物质、唯利润、忽视员工精神塑造和精神需求的企业管理理念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企业管理者, 在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带领企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拼搏的同时, 也要制定企业的文化发展战略, 关注企业员工的精神需求, 多一份人文关怀, 使企业文化向着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 真正做到企业文化建设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和谐统一。

摘要:企业文化作为现代经济社会的一个与很多人的生存状态密切相关的重要的社会现象, 与企业自身的发展, 与企业职工的发展都密切相关。企业文化的物质文明范畴一般是指企业追求利益、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实践活动以及创造价值和财富的成果, 表现为物质产品和经济生活水平的进步。企业文化的精神文明范畴应该是指企业员工在企业这个组织内对企业、对社会、对客观世界主流价值的认同, 形成积极进取、乐观向上、充满希望的精神心态。构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和谐的企业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失之偏颇, 就会带来一系列的重大社会问题。

关键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卷, 第82页

[2]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第4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神圣家族》, 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第2卷, 第182页

[4]马克思和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28页

[5]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 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第105页

篇4: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关键词:农村文化礼堂;精神家园;构建与实践

众所周知的是,农村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并且一直以来也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构建一个和谐的精神家园是我国未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它对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农村地区文化礼堂与精神家园的构建与实践。但是,在实际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地区的文化始终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扬,严重影响了中国精神文明层面的发展和进步。并且,随着近几年来各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进步,各国之间的交流和贸易越来越紧密,在进行经济贸易的同时,许多西方文化也渐渐的走进了中国各个地区,并且这些文化也受到了人们的喜爱,许多西方节日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量西方节日的不断涌入使得中国传统文化渐渐的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眼中,从而严重的阻碍了我国传统文化的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农村文化礼堂与精神家园构建的重要意义

(一)为实现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一个重要支柱

我们知道,农村文化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是,随着大量西方节日的不断涌入,许多农村地区的人们已经渐渐的忽略了农村原有传统文化,这些现象对于构建我国精神家园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尽最大努力去改变农村地区人们的思想,增加他们对于农村礼堂文化的重视程度。众所周知的是,建设农村文化礼堂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村人们的精神素质,不断的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使得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可以共同得到丰富,这样不仅仅可以提高我国农村整体的精神素养,同时,使得传统的农村文化可以得到传播,受到人们的重视,进而为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做了重要的支撑。

由于受经济方面的约束,农村文化礼堂在举办上存在着许多局限,但是,在举办农村文化礼堂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尽量的克服这些困难,从而真正的实现构建农村精神家园的目的。农村文化礼堂的举办形式就是对于农村原有的各种大会堂或者活动中心等进行进一步的扩建或者整改,从而为人们进行文化活动提供一定的场所。例如,在空闲时间,人们可以到各个文化场所举办一些文化活动,在活动举办过程中,应该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合到各个活动形式中,并且将这些传统文化作为活动的宗旨,同时,应该鼓励农村所有的人们积极的参加这些活动,让他们都可以成为活动的主人公,然后,在进行休闲娱乐的同时,可以更好的记住并且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另外,我们可以定期在这些文化场所举办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竞赛或者播放一些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关的视频,从而不断的丰富和充实农村文化的内容,使得农村文化能够尽快向着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二、推进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增加农村文化礼堂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力度

不断的增加资金投入力度是更好的进行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主要基础之一。由于受我国经济政策的影响,我国农村整体经济发展比较落后,人们的生活水平都比较低,尤其是在精神文化方面,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推进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不断地增加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不断的完善农村文化礼堂场所中的所有设备。例如,对于农村原有的一些文化礼堂或者场所,政府应该进行维修或者改建,适当的增加这些场所的面积,同时,还应该为这些场所配置一些新型的设备,以便更好的开展文化活动。另外,对于部分具有少数文化场所的农村,政府应该给予他们一定的资金补助,帮助他们修建更多的文化场所,但是。在选择修建地址时,应该选择交通方便、人口密集的地方。最后,政府还应该定期对这些文化场所进行检查,不断的改善原有的设备,使得所有设备都可以正常运行。

(二)丰富文化礼堂的内容

为了更好的开展农村文化礼堂活动,我们必须要首先不断的丰富文化礼堂的内容。众所周知的是,我们开展农村文化礼堂的目的就是为了构建一个更加美好和谐的精神家园,传播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得我国传统文化可以发扬光大。为了真正的达到农村文化礼堂举办的目的,我们必须要将村民作为举办活动的核心,从他们的爱好出发,将农村的人们都吸引到文化礼堂中,从而不断地增加文化礼堂的生命力。例如,在进行活动之前,我们应该对农村居民进行采访,了解他们对于本村传统文化内容的认识,然后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整理,同时,也可以对农村的一些记载实际情况的史书进行调查,最后,将这些文化以文字、图片或者视频等形式展示在文化礼堂中,从而增加村民对于这些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另外,我们也可以根据当地的风土人情来开展一些具有特色的活动,即农耕文化活动或者重阳敬老活动等,鼓励所有村民积极参加这些活动,对于活动中表现优秀的村民,应该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建立健全文化礼堂的管理机制

为了更好的推进农村文化礼堂与精神家园的构建,我们必须要首先不断的改革和完善现有的管理机制,加上对于管理机制的建设,从而确保文化礼堂活动的更好开展。例如,首先,我们应该针对不同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合理的文化礼堂管理机制,为了增加文化礼堂所有的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我们应该定期对他们进行思想培训,提高他们对于管理机制的重视程度。另外,我们还应该明确各个部门的职责,使得所有工作人员意识到自己工作的内容以及重要性。同时,我们还应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的保障机制,明确文化礼堂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的薪资以及这些薪资的来源渠道,增加对于文化礼堂的资金补助力度。例如,我国相关政府可以鼓励社会人士或者一些大型的企业和公司为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资助一定的资金,确保农村文化礼堂可以正常的进行开展。

三、小结

总而言之,农村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断的发展和弘扬农村文化是我们目前的一个主要任务。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许多农村文化已经渐渐的走出人们的视眼中,这也是导致我国农村人们整体素养越来越差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尽快改变这一现状,推进农村文化礼堂与精神家园的构建已经势在必行。为了尽快实现这一目标,我国相关政府必须要首先增大对于农村文化礼堂设备建设的资金力度,确保文化礼堂开展的活动场所。同时,还应该不断的改革和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的管理机制,从而使得农村文化尽快向优质的方向发展,提高农村人们的整体精神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胡昔昔.“文化礼堂、幸福八有”气象新[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12).

[2]韩杰.浅论农村文化礼堂凝聚精气神[J].科学中国人.2014.

[3]陈洁.对农村文化礼堂长效发展的若干思考[J].大众文艺.2014

篇5: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企业文化理论的本质特征在于倡导以文化人和以人为本的新型管理理念,注意挖掘人的潜在创造性,激发人的主动性,将人置于管理要素的核心地位,通过文化环境和文化体系的内化功能,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企业文化理论主张运用文化的规律和特征于组织管理,达到自主管理的目的,实现人的全面进步与企业和谐发展。

那么,对我们的本土企业来说,有没有既能因地制宜,又容易被人认同的企业文化“捷径”呢?有,那就是我们的湖湘精神。

(一)湖湘精神的特质

湖湘精神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他的精髓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心忧天下”。这是湖湘精神的核心内容。近代以来,湖南人民以“若道中华国果亡,除是湖南人尽死”的坚强决心,坚定“吾湘变,则中国变;吾湘存,则中国存”的强烈信念,积极投身救亡图存的爱国洪流之中。

二是“百折不挠”。这是湖湘精神的高贵品格。湖南人民历来就是追求理想而坚韧执著,战胜困难而义无反顾。

三是“敢为人先”。曾国藩、左宗棠等人致力引进西方技术开办洋务,宋教仁、黄兴进行民主革命推翻帝制,直至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等思想体系的形成等等,无不彰显湖湘人民思变求新、开拓进取的精神品格。

四是“兼容并蓄”。这是湖湘精神的活力源泉。湖南三面环山,北为洞庭,古为“四塞之地”,但就在这块土地上,湖南本土文化充分汲取外来文化的养分丰富发展自身,最终形成了顽强坚毅和灵性飘逸相结合的湖湘精神。

(二)湖湘精神与企业文化结合

湖湘精神为什么适合本土企业,能否在企业文化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是由一个个细节决定的。

一、把企业文化“本地化”。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是能深入员工内心的,能让他们自觉地运用地,这一切都来源于员工本身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有的企业,员工的责任心不强,工作积极性不高,其问题的根源往往只有两个:一是企业本身没有一个良好的管理制度,自己的企业文化没有形成系统;二是企业文化没有得到员工的认同,使他们失缺了自觉性。湖湘精神之所以适用本土的企业文化构建,是因为,员工们生于斯长于斯,其本身的.环境就深受湖湘精神的影响,当企业从湖湘精神中提炼出自己的文化理念时,员工很容易接受,这也符合他们的价值取向、生活习惯、工作作风等等。

二、把理念制度化。不少企业的文化建设只停留在理念宣传的阶段,不能深入进行塑造。这一方面在于领导者缺乏系统建设企业文化的决心和勇气,另外一方面是对企业文化塑造有误解,认为企业文化是以理念塑造为主,如果把它变成制度,就会削弱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殊不知,优秀的文化恰恰要落到纸面上,让大家有法可依,有章可寻。

三、把理念故事化,把故事理念化。许多企业在构建自己的文化体系时有一个通病,以为提炼了几句标语口号,就能算是企业文化了,其实不然。企业的文化理念,尤其是一个卓越的企业文化理念,是由无数个由人的故事串连起来的。一个优秀的企业,其文化不仅是由“过去的”的故事构成,还有许多是“现在的”故事。

湖湘精神也是从这些“故事”中渐渐发展、归纳、提炼而来的。如果你决定把湖湘精神运用到自己的企业文化中来,万万不可抛去这些故事。对于湖南人来说,听自己的先辈的故事,听自己本土的故事,远比你讲解一个美国企业的某某董事长的所作所为来得更为贴切,员工们也更愿意接受。

四、注重去糟求精。吸纳湖湘精神提炼自己的企业文化,要注重去糟求精。比如湖湘精神,其主要来源于农耕文化,湖湘之地也本是农耕文化的一个代表。但是,在农耕文化中,官本位的思想根深蒂固,企业在吸纳其精神的时候,要注意仔细的甄别。

篇6: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烟草不仅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一个融先导性、服务性、窗口性为一体的行业。烟草行业在面向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如何在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同时,坚持以企业文化建设为依托,加快发展烟草先进文化,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烟草行业应如何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先进文化,应该是先进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推进社会发展和全面进步的强大动力,是团结凝聚人民群众的强大精神力量。发展我们烟草的先进文化,也必须按照“八荣八耻”的要求,发展有利于先进烟草生产力发展的文化,发展有利于专卖管理体制下的文化,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维护消费者利益的文化。

1、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先进烟草生产力发展的文化。烟草行业要面向现代化,就必须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要求,努力实现各个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开拓创新作为动力,把落实“两个维护”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推动烟草发展和行业进步,使烟草每隔几年上一个新的台阶。在具体工作中,必须处理好烟草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正确处理烟草发展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使烟草这个社会的子系统保持可持续发展。

烟草文化要面向未来,就必须自强不息,开拓创新。世界总是处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历史使命和发展的主题。要适应这一形势的需要,就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烟草行业走向未来、面对国际市场的竞争中,需要我们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深入研究实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调动广大烟草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铸就烟草人开拓创新的文化精神,使烟草行业在未来时代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烟草机制改革的文化。经过20多年的改革发展,烟草行业无论是机构改革还是发展成效都是十分显著的。但勿庸讳言,烟草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地方还存在,必须以烟草经济体制的创新进一步推动行业生产力的发展。为此,我们要切实推进烟草先进文化建设,增强烟草全行业人员的自立意识、危机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增强对专卖体制下行业改革的承受力,逐步打破行业垄断、“皇帝女儿不愁嫁”的观念,倡导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核心的新道德体系和价值

观念,形成正确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从而对内使劲,规范管理,苦练内功,增强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抗震力和核心竞争力,使企业文化的软实力转化为企业竞争的硬实力。

3、烟草先进文化必须是服务于“两个维护”的文化。烟草既是物质生产部门,又是“窗口”服务行业。烟草既要满足国家经济发展和烟草内部职工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又要服务于广大消费者对烟草文化的需要。有烟草特色的社会主义行业文化来源于人民大众,服务于国家和广大消费者,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

服务于国家和消费者的文化,就必须发展先进的基础设施、发展先进的营销工具,满足客户和消费者对“烟”文化的广泛需求。服务于国家和消费者的文化,就要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国家、客户和消费者的利益,努力改善烟草职工的生产、工作、生活条件,为广大烟草职工爱岗敬业、奉献烟草创造必要的前提。按照“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要求加强烟草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我国加入wto,烟草行业的兼并重组、资源整合和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我们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要努力抓好烟草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先进的典型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扎实的思想工作温暖人,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烟草人,不断提高全体烟草干部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具体的讲,加强烟草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三个问题:

1、重基础,全面抓好“四项教育”。一是政治理论教育。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来武装广大烟草干部职工的头脑,使广大烟草干部职工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二是思想道德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在全行业倡导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努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是科学文化教育。加强对广大烟草干职工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宣传教育,加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教育和历史知识教育,加强烟草业务知识学习,努力提高烟草干部职工的文化素质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四是民主法制教育。加强专卖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增强法治观念和依法行政的观念,树立民主法制意识,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文明规范执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讲方法,注意搞好“四个结合”。一是“虚”与“实”相结合。要紧扣本单位业务工作,着力解决精神文明建设与业务工作“两张皮”的问题。通过扎实有效的文明创建工作,促使广大烟草干部职工转变作风,提高素质,爱岗敬业,尽职尽责,树立文明、规范、诚信、高效的形象,规范行业行为,不断提高本职业务工作水平;二是“硬”与“软”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既体现在干净整洁、舒适优美的工作、生活环境,现代化的办公设施等方面,又体现在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是否很高、单位的社会形象是否良好等方面。因此,抓好精神文明建设,必须做到硬件、软件一起抓;三是“扬”与“弃”相结合。精神文明建设是不断发展、不断探索的实践活动,必须摸准时代的脉搏,依据形势的变化,结合单位实际,与时俱进,保持精神文明建设鲜活的生命力;四是“创”与“管”相结合。要加强对烟草行业文明创建工作的指导和管理,努力形成科学、长效管理的创建工作机制,使文明创建工作逐步实现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推动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3、创特色,深入建设“四大工程”。一是烟草企业文化建设工程。以“两个维护”的行业价值观为引领,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结合各自实际,构筑企业文化建设体系,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企业文化;二是烟草行政执法素质形象工程。要贯彻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以依法治烟为主题,以推行执法单位文明创建为载体,以规范执法行为、提高执法水平为主要内容,以执法机制、执法体制创新为主要取向,全面提高烟草行政执法队伍整体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文明、规范、高效的烟草行政执法队伍,树立烟草行政执法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烟草文明诚信服务工程。全面开展“青年文明号”、“微笑服务、用心沟通”等文明服务活动,规范经营行为,延伸服务触角,创建文明示范岗,推行岗位首席制,开辟烟草文明优质服务的“绿色”通道;四是烟草企业安全效益工程。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制度建设,抓好安全现场管理,努力把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要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调整优化企业组织结构、管理结构,加强企业管理,努力提高企业效益。

构建科学的评价系统,务求烟草精神文明建设实效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重在深入,重在坚持。如何科学地考核和评价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呢?笔者认为精神文明评价系统应该按“宝塔型”分层制定与实施,即由上级烟草部门评定考评下级烟草部门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方案并主持实施,以便上级确切地了解下级精神文明建设的实绩。为使子系统更加切合实际情况,制定有关评价系统时要坚持以下几条原则:一是重实效的原则。即以精神文明建设的实际效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重实效并非不要过程,而是要求仅仅把过程当作手段,将取得的实效当作最终目的。只有目的明确了,精神文明建设才会有方向,有层次,才能稳步推进;二是可操作性原则。一个完善的精神文明评价系统必须满足统计学意义上的科学性,能反映项目动态和静态的变化,其制定要求有较高的专业性,但在该系统所辖范围内又要能统一操作,容易操作,便于广泛实施;三是可比性原则。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好比较,是由于精神文明范畴本

身的模糊性决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成果不可比。我们可以引进多种科学的分析、比较方法来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如定性、定量分析,动态、静态对比法等。

篇7:构建企业文化的科学体系

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别称为“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实际上,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远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

企业文化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是“道”,它始终贯穿企业发展、始终又潜行于企业各个细节和制度中。企业的发展体现在外在上,是利润,是更新,是规模,而实际上真正推动企业的深层力量却是文化。

原因在于决定成功或者失败与否的是企业经营理念。而经营理念的本源是文化。因此,有人说“理念制胜”是时代企业的核心,认为优秀企业不但要上市,更主要是文化上市,价值观上市。这无疑是正确、有远见的卓识。

山东跟全同一样,最能体现企业文化特征的是“老字号”。

山东的“老字号”远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据资料记载,那时候山东的当铺业已相当繁荣,到了明清时期,山东的老字号因商品经济的发展而进入了一个旺盛期。一批商号店铺如潮涌现,仅享誉大江南北的知名老字号就有100多家,成为当时社会的“名牌”,且有许多被载入书册并延续至今。人们至今耳熟能详的济南瑞蚨祥、青岛亨得利、烟台张裕、济宁玉堂酱园、莱芜“顺香斋”香肠等等,这些经历了百年风雨而积淀成的“金招牌”,成为齐鲁经济发展史中的耀眼明珠。

而位列京城“八大祥”之首的瑞蚨祥布店,不仅在世界范围内首次提出并实行了“连进分销”的连锁经营理念,成为山姆?沃尔顿创立沃尔玛的灵感来源。更是早在1910年后就开始使用中英文对照的店名,以吸引外国客人。这个中英文对照的店名与瑞蚨祥的店面门脸建筑,使瑞蚨祥大栅栏店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于此,后来重修大栅栏时,瑞蚨祥是唯一一家被完全保留了历史原貌的老字号建筑。

1949年后,国有企业构成了中国经济的主体,企业文化也如同整个国家的经济建设一样,经历了一番曲折的道路。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权的管理模式对企业文化建设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着严重的消极因素。

所谓积极的一面是有利于体现企业的社会主义共性,形成注重国家利益的大集体观念和艰苦奋斗精神,如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两参一改三结合”的“鞍钢宪法”和“三老四严”的“大庆精神”,就是这种观念和精神的代表。所谓消极的一面,是这种集权管理模式强化了“官本位”观念,管理活动行政化,职工群众的积极性未能充分发挥出来,民主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显得无力。特别是在极“左”思潮的干预下,“以阶级斗争为纲”,把政治挂帅绝对化,严重阻碍了企业民主制度的建立和监督制度的形成。

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以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逐步转换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环境开始转变,特别是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建立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创造了有利的政治法律环境,企业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构建企业文化,关乎企业发展和经营理念,是企业在商业大潮中立身不倒的重要基石。那么,在企业文化构建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我个人的一种看法和理解如下:

强化以人为中心。文化应以人为载体,人是文化生成与承载的第一要素。企业文化中的人不仅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也体现于企业的全体职工。企业文化建设中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以逐步形成“企业团体共识”和全体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这样才能形成向心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团队。

表里一致,切忌形式主义。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但它又要通过企业或职工的行为和外部形态表现出来,这就容易形成表里不一致的现象。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职工的思想观念人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搞形式主义,言行不一。形式主义不仅不能建设好企业文化,而且是对企业文化概念的歪曲。

注重个异性。个异性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文化本来就是在本身组织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历史传统和经营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企业有了自己的特色,而且被顾客所公认,才能在企业之林中独树一帜,才有竞争的优势。跟着他人走的企业,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力。

不能忽视经济性。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经济组织文化,应具有经济性。所谓经济性,是指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济活动服务,要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力和经济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前面讨论的关于企业文化的各项内容中,虽然并不涉及“经济”二字,但建设和实施这些内容,最终目的都不会离开企业经济目标的实现和谋求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实际是一个企业战略问题,称文化战略。

如上几个方面能否落实、处理好,是企业价值观念的构建。

作为企业文化核心的价值观念的培养,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基础工作。企业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念,但由于他们的资历不同、生活环境不一样、受教育的程度也不相同等原因,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念千差万别。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通过教育、倡导和模范人物的宣传感召等方式,使企业职工扬弃传统落后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有利于企业生存发展的价值观念,并形成共识,成为全体职工思想和行为的准则。这种准则不具有强制性,而是最终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为。任何带有“强制性”的制约,都不是企业文化作用的结果。

企业价值观念的培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组织中个体成员价值观念的转变还可能由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反复,这更增加了价值观念培育的复杂性。价值观念的培育,需要企业领导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善于把高度抽象的思维逻辑变成员工可以接受的基本观点。这其中,思想政治工作十分重要,它能唤起员工对自己生活和工作意义的深思,对自已事业的信念和追求,从而形成独具个性的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在企业领导者的倡导下,根据企业的特点、任务和发展走向,使建立在企业价值观念基础上的内在的信念和追求,通过企业群体行为和外部表象而外化,形成企业的精神状态。企业精神的外在形式体现,就是企业管理方法和经营方式的展示。

作为企业经营管理方法论原则的企业经营哲学,是企业一切行为的逻辑起点。因此,确立正确的经营哲学,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商品流通企业确立经营哲学,虽有某些共同的方法论要素,如“服务为本”、“用户第一”等,但各企业由于人、财、物的状况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企业选择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经营哲学是可能的。

确立企业哲学,需要经营者对本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特点进行全面的调查,运用某些哲学观念分析研究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并将其深透到员工的思想深处,变成员工处理经营问题的共同思维方式。

最终这一切的结果,反映出来的则是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决定了顾客或者说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度。

应该说,中国企业家们或多或少都在有意、无意的进行这方面的构建。但大多还没有建立在“自觉”基础上。这从很多企业经营方式中的“短期行为”上就可以看出来。这反映出中国企业家的企业经营文化、精神层面缺失。

篇8:论科学精神与企业文化的构建

一、企业会计文化涵义解析

企业会计文化是会计机构或部门在开展会计活动过程中, 经会计工作者总结、提炼而得以升华的文化理念、工作成果、价值观念、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总和。它体现了会计部门和会计工作者的思想和精神, 也蕴含着会计发展方向等动态要素。它在伴随着企业会计事业实践发展的过程中, 不断得以丰富和完善, 并为广大会计工作者所感知和认同。它表现出有别于其它文化的特色内涵——“发展之劲、创新之力、学习之勤、敬业之心、奉献之甘、大局之观、和谐之美、廉政之清”, 以及特有的八个方面的职业特质, 如: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等。

二、企业会计文化的特征

(一) 鲜明的动态感

“活到老、学到老”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写照, 因为企业会计是一项富有生命力的活动, 需要不断进行学习和后续教育, 所以说根植于企业会计事业中的文化也是一种发展、动态的文化, 它具有鲜明的动态感, 必须紧跟企业会计事业不断学习、与时俱进的发展步伐。唯有如此, 才能使企业每一个会计人员在“强技能、善学习”的过程中, 不断掌握新理念、新方法, 以适应企业环境的不断变化, 达到凝练、提升企业会计文化的目的。

(二) 交融的关联性

企业会计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管理活动, 在企业内部, 与其它多种管理活动在内容上相关联, 如企业纪检部门的监察活动、内控部门的监控稽核活动, 都离不开企业会计工作的支撑。这表明, 企业会计文化与企业其它相关联文化具有相互交融、沟通和互相汲取经验的客观基础。企业会计文化只有不断地与之进行信息、技术和理论等方面的交流, 才能吐故纳新, 吸取有益成份, 获得新的发展能量, 以适应新形势对企业会计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

(三) 特有的柔和性

开展企业会计活动所必须的首要因素是人, 是有活力、有思想、有个性的群体, 因此需要特定的柔和力量去引导。细酌企业会计文化的内涵, 它实际表现出一种柔性的管理范式, 这不是规则制度下的激励和约束, 而是在“爱岗敬业顾大局、诚实守信为企业”的高尚品格中, 体现出的企业会计人员致力于会计工作的无怨无悔。这种良好的会计文化不仅能够营造相互尊重、团结一致、共同进步的优良人文环境, 还能够充分开发会计人员的潜能和创造力, 最大限度地调动会计人员的积极性。

三、企业会计文化的构建设想

(一) 树立发展理念, 制定愿景目标, 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战略支持。

会计文化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和任务, 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面对浩浩荡荡的时代潮流, 面对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殷切期待, 我们不能有丝毫自满, 不能有丝毫懈怠, 必须再接再厉、一往无前, 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 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习主席这一关于“中国梦”的论述, 已成为全国各行各业的重要指导思想和战略支持。当然, 企业会计文化建设也不例外。在这先进思想指导下, 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 丰富文化内涵, 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树立先进的工作理念, 结合企业实际情况, 制定出企业会计工作愿景目标, 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丰富、及时、可行的战略支持。二是激励每一位企业会计人员牢记愿景目标, 并为此辛勤工作、不断进取, 真正实现为会计事业愿景目标无私工作的人生价值。

(二) 塑造会计特色, 实施质量管理, 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质量保障。

无论企业文化, 还是军队文化, 文化与文化之间的区别, 关键是在于是否有自己的鲜明特色。企业会计文化要体现创新性、先进性、丰富性, 就必须首先在会计物质文化层面显现出来。在企业会计物质文化的诸多要素中, 会计质量管理是最关键的因素, 因此加强会计文化建设, 打造会计特色, 实施质量管理至关重要。一是以有力促进和帮助企业加强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为服务目标, 加强会计质量全面管理, 保证会计工作的合法合规、真实完整;二是以提高会计质量为中心, 不断促进企业会计人员整体素质和工作水平的提高, 强化会计质量个体管理, 保证会计人员的诚实守信和廉洁自律;三是以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相结合为原则, 重视事前提醒和事后稽核, 尤其要重点强化事中敦促, 体现会计工作的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职能;四是以明确影响会计质量的相关因素为目的, 对可控因素实施会计质量重点管理。

(三) 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队伍建设, 为企业会计文化构建提供能力保障。

企业会计人员既是会计活动的实施者, 又是会计文化的建设者。充分发挥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使其素质得以全面展现, 既是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之一, 也是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会计队伍建设, 提升人员素质, 是会计文化建设中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之一。一是不断深入开展关于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方面的教育活动, 引导会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断提升会计队伍整体素质, 全面树立和塑造会计人员良好形象。二是开展和抓好以会计、工程、计算机辅助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 培育会计队伍团队意识、竞争意识, 提高会计人员业务工作能力和协调能力, 满足开展会计工作的需要。三是抓好廉政建设工作, 不断深化会计队伍对廉政制度的认知程度, 加强廉政纪律的执行力度, 让警钟长鸣耳边。四是要善于发现、培养和选树典型, 以榜样的力量带动大家勤奋工作, 在企业会计机构中营造“见贤思齐、争先创优”的良好风气。五是开展和参与各种有益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 丰富精神生活, 营造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工作和生活氛围。

(四) 建立规范体系, 遵循规章制度, 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行为保障。

企业会计规范是会计文化建设中文化背景和行业特色的外在表现。这里所指的会计规范主要包括:国家会计权力机构对会计行为提出的强制性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制度, 以及企业会计工作责任感和会计行为规定等。这些规范、制度的建立和遵循, 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了行为保障, 要求会计人员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照章行事, 严以律己, 树立良好形象;二是要求并引导企业会计人员热爱和尊重自己选择的职业, 要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职业责任感, 以从事这一职业为荣, 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对待企业会计工作;三是要求和引导会计人员牢记在会计活动中应当做出哪些行为和不得做出哪些行为。四是要时常对照规范, 不断反省自己, 改正不足, 扬长避短。只有将上述规定落实到会计人员具体工作中, 才能保证充分发挥企业会计文化的约束和激励作用。

(五) 重视素质教育, 强化自身修养, 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会计人员是会计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 也是企业会计文化构建这个重要使命的载体和建设者。因此, 重视教育, 强化素质, 是推进和加强企业会计文化建设的必要和间接手段。对企业会计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企业会计队伍思想作风教育, 倡导职业道德、良好品行等行为风尚, 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二是加强企业会计人员业务培训, 使他们及时掌握开展本企业会计工作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实现本企业会计人员群体知识与技能结构的优化;三是树立“持之以恒、不耻下问”的学习理念, 不仅要学习书本之中的专业知识, 还要学习实践之中的宝贵经验、会计同行的先进工作技能和方法等。

上一篇:高考英语作文真题汇总下一篇:中国飞天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