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安全管理

2024-09-08

企业环保安全管理(共8篇)

篇1:企业环保安全管理

2009 环保工作总结 2009 ,运输部在上级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搞好经济建设的同 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了各级环保生产责任制,严格各项环保管理制度,狠抓现场环保管理,加强了对员工的教育培训,以人为本抓环保,从“严、细、实”上下功夫,认真组织开展了各项环保活动。回顾一年来,主要 做了以下工作:

一、制度创新有了新突破 经过多年的实践运行,运输部逐步建立了环保生产的制度化框架 结构体系,《环保奖惩制度》,《环保检测制度》,《环保培训制度》等 制度得以有效运行。09 年 6 月,集团公司颁布并实施了厂部环境监 督员制度,并完成验收。自7 月份新制度运行以来,较大程度地调动 了各级环保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与08 年同比,环境事故呈明显下降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制度的 优越性将日益显现出来。

二、努力完善环保生产的硬件条件 完善并实现环保生产,不仅是国家法律法规要求,更是为了南化 明天的健康发展。2009 年,运输部按照公司要求,由股份公司出资,建立了化二道雨 污分流工程,并顺利通过验收。

三、全面落实环保生产的责任制度 2009 年,在运输部与各站室部门签订环保目标责任制的基础上,由站室部门延伸个人,全员签订《环保目标责任状》,做到责任层层 分解、层层落实。运输部在落实环保生产责任制方面下了功夫,严格 制定、严格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真正起到了奖惩约束作用。运输部的环保排放重点岗位化二道罐车清洗岗位,严格实施《洗 车环保安全规定》,部门环境监督员和设备科主管领导每日巡回检查,环保设施运转情况做维护记录。

四、重视环保文化建设,抓好员工环保培训工作。2009 年,公司开展了一系列的环保培训工作,特别是抓了一线职 工的环保培训工作,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对职工进行了考核,环保教 育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全员考试合格率达到100%。

五、积极开展环保生产标准化活动,不断提高环保管理水平。按照国家环保部《企业环境监督员制度建设指南》的要求,组织 有关环保管理人员学习,建立健全相关资料和档案,补齐各类台帐、目录;完善了运输部管理责任体系和内部环境管理主要制度。2009 年,运输部积极参加公司举办的环保管理竞赛活动,在 07 年通过验收的基础上,以更高标准严格要求自身,找出差距与不足,努力完善环保生产条件的不足之处。2009 年,运输部完善了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了几项新的 制度,对岗位操作规程与生产现状不符合的条款做了补充修补。2009 年,规范建立了环保管理人员的台帐体系。环保台帐的规 范建立,对运输部的环保生产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2009 年完善了《运输部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工作,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备案。尽管 2009 年运输部在环保排放方面作出了不懈努力,取得了较好 的成绩,全年安全环保生产,没有发生过一起环保排放事故。但是,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超标排放 的安全风险依旧存在,环保生产任重而道远。我们会在明年的生产中继 续加强工作,完成各项环保目标。运输部 2009-12-9

篇2:企业环保安全管理

环境保护管理制度

一、总则

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认真执行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的环境方针,搞好本的环境保护工作,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2、本环境保护管理主要任务是:宣传和执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充分、合理地利用各种资源、能源,控制和消除污染,促进本生产发展,创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使的经济活动能尽量减少对周围生态环境的污染。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员工、领导都要认真、自觉学习、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正确看待和处理生产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倡车间清洁生产、循环利用,从源头上尽量消灭污染物,并认真执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

二、组织结构

1、根据环境保护法,公司应设置环境保护和环境监测机构,公司环保技术人员全面负责本公司环境保护工作的管理和监测任务,改善公司环境状况,减少公司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并协调公司与政府环保部门的工作。

2、建立公司环境保护网,有公司领导和公司环保员组成,定期召

开公司环保情况报告会和专题会议,负责贯彻会议决定,共同搞好本公司的环境保护工作。

3、公司环境保护机构应配备必须的环保专业技术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设置一名厂级领导来分管环境保护工作,并指定若干名专职环保技术员,协助领导工作。环保机构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三、基本原则

1、公司环保工作由分管环保领导主管,搞好公司内的环保工作,并直接向公司负责人负责环保事项。

2、工务部环保人员要重视防治“三废”污染,保护环境。工务部具体负责日常的“三废”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符合达标的排放源应竖立合格排放标志。

3、设立“三废”处理人员岗位负责制,实行严格的奖、罚制度。环境保护工作关系到周边环境和每个职工的身体健康及公司生产发展,公司员工必须严格执行环境保护工作制度,任何违反环保工作制度,造成事故者,必根据事故程度追究责任。

4、防止“三废”污染,实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所有造成环境污染和其它公害的车间都必须提出治理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实施,公司在财力、物力、人力方面应及时给予安排解决。

5、对环保设施、设备等要认真管理,建立定期检查、维修和维修后验收制度,保证设备、设施完好,运转率达到考核指标要求,并确保备品备药的正常储备量。工务部负责维护环保治理设施,在环保治理设施一旦出现故障时,有“三废”外排的生产工序必须停产,以杜绝污染物排放的出现。

6、在下达公司考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的同时,把环保工作作为评定内容之一。

7、凡新建、扩建、改造项目中的“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作所需资金、设备材料,必须同时列入计划,切实予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不得以任何理由为借口排挤“三废”治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的资金、设备、材料和人力等。

8、定期进行环保技术业务培训,以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素质水平。

9、搞好工厂绿化,改善生产区及周围环境,接受市环保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废水方面

1、锅炉房消烟除尘废水。

2、车间生产产生的废水及生活污水。

3、纯水处理及车间产生废水直接进入废水处理站,经处理达标后排放或再利用,生活污水经过滤池滤过达标后排放。

4、废气方面:锅炉燃烧产生的含烟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污染物经水幕除尘处理。

5、生产车间产生的废包装材料及废料采取出售的方法,不另设堆放场。

6、静电除尘、空调机、空压机及锅炉引风机等动力设备采用隔音、吸音及减振等治理措施。

7、公司内危险品必须按照有关危险品的管理规定贮存、保管以及销毁等,不得对生产区及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8、粉尘方面:加工设备产生的粉尘必须经过集尘处理,且收集的粉尘采取出售的方法,不另设堆放场。

四、环保机构职责

1、本公司环保机构职责:

1.1、在公司分管领导负责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关环保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公司本公司环保工作的管理、监察和测试等。

1.2、负责组织制定环保长远规划和总结报告。

1.3、监督检查本执行“三废”治理情况,参加新建、扩建和改造项目方案的研究和审查工作,并参加验收,提出环保意见和要求。1.4、组织内部环境监测,掌握原始记录,建立环保设施运行台帐,做好环保资料归档和统计工作,按时向上级环保部门报告。1.5、对员工进行环保法律、法规教育和宣传,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并对环保岗位进行培训考核。

2、凡本公司员工玩忽职守,任意排放公司“三废”,造成污染环境事件,按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论处,视情节轻重,给予行政处分,赔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五、附则

1、本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等部门文件有抵触时,按上级文件规定执行。

篇3:企业安全和环保的“治本”之策

政府、社会对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给予高度重视, 列为“常抓不懈”的重要监管工作之一。一是从政策上给予引导, 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淘汰存在诸多安全、环保隐患的工艺技术和设施, 引进先进的设施和工艺技术。二是通过立法, 要求企业在安全生产 (遵守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 、环境保护 (遵守环境保护法等法律法规) 方面, 严格依法生产经营。三是通过加大监管, 促进企业排查安全、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隐患。尤其是对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监管,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在一些地方政府机构中, 除了有分管领导外, 还设有专门的“分管领导助理”抓企业和社会的安全工作, 不仅强化企业的领导和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 还根据安全形势的发展对企业安全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政府部门实施的上述举措, 对于引导、约束、推动企业快速进入安全发展、转型发展、科学发展的轨道,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是企业安全、环保“治本”之策的关键进程。最终应形成一个由企业、政府、社会共同参与的科学的企业安全、环保保障体系。也就是说, 企业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标准自觉抓好安全、环保工作 (企业自律行为) , 社会认证机构依据国家标准对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实施监督评价 (社会监督行为) , 政府依据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对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实施监管 (政府执法行为) 。自律行为、监督行为、执法行为三者结合, 铺就了一条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治本”之路。如果按“治本”之路的角色划分, 那么政府应是“规划者”, 社会认证机构应是“工程监理”, 企业应是“业主”, 企业下属的各生产单位应是“铺路主体”。如果对“铺路工程”按应投入精力的比例, 那么政府、社会认证机构、企业应为1:10:100。现阶段, 因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工作, 社会认证机构的监督评价都不到位, 导致政府相对投入的精力远大于此。

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缺陷

对全社会而言, 企业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应由“企业自律”、“社会监督评价”、“政府监管”三位一体组成。实际上, 自上世纪90年代起, 我国政府就在积极探索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科学管理体系, 陆续推出环境管理体系国家推荐标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推荐标准等, 引导企业积极贯彻国家标准化管理体系。同时, 政府还鼓励、规范社会认证机构的建立和运行, 目的是实现社会组织对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监督和评价。还成立了“认监委”, 对社会认证机构进行监督和评价。政府推行这些工作虽然对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起到了一定作用, 但是安全、环保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持续改进是一项涉及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不可能一蹴而就。由于企业和社会认证机构的工作不到位, 牵扯了政府部门的大量精力, 引起个别地方政府对企业已建立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 (以下简称“两个体系”) 持否认态度, 从而产生了有关安全、环保工作“缺位”、“错位”、“越位”现象。换句话说, 出现了政府对安全、环保工作“严之再严”, 而企业实施这项工作“按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下面对安全、环保的管理和监督工作中存在的缺陷进行分析。

1.企业安全、环保工作存在缺陷的原因

(1) 忽视安全、环保的宣传、教育、培训工作, 导致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淡薄、操作技能低下, 许多事故恰恰发生在分管安全、环保工作的员工身上。例如, 某企业下属三级企业分管安全的一位负责人在上夜班时, 为了节省时间, 在他认为没有问题的“非安全通道”上行走, 结果坠落身亡。还有一位安全负责人在帮助员工处理工艺问题时, 未经“安全确认”, 用随手检起的非操作工具进行操作, 结果导致爆管身亡。还有分管安全的负责人竟在实施安全工作检查时丧生。

(2) 执行安全、环保规章制度不力, 导致一些员工违章作业, 甚至有个别的基层领导、高层领导违章指挥, 结果酿成事故, 这类事故近年来屡见不鲜。

(3) “两个体系”国家标准形同虚设, 执行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与企业日常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形成“两张皮”。例如, 许多企业在社会认证机构对“两个体系”进行审核、监督、评价之前, 才开始补充与其有关的文件, 平时并不按照“两个体系”改进安全、环保工作。更有甚者, 个别大型企业下属的二级、三级企业, 独立开展“两个体系”运行工作, 而企业日常开展的安全、环保工作检查又是作为另一个体系自上而下进行, 导致安全、环保大体系与各下属单位的小体系之间没有任何联系, 出现明显的“多张皮”现象。

(4) 安全、环保工作的数据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等过程不完善, 导致企业有关决策失误, 政府对企业这项工作的监管缺失或失误。

(5) 企业建立的“两个体系”与政府对安全、环保工作的要求不相符, 导致地方政府开展的检查、隐患排查与企业运行的体系脱节。

2.认证机构认证、监督和评价工作存在缺陷的原因

(1) 认证机构在帮助企业建立“两个体系”标准时, 未详细了解企业原来运行的体系, 不能够将两者有机地融为一体。

(2) 认证机构对企业的“两个体系”进行审核、监督和评价时, 未严格按照审核标准进行, 致使有些企业滋生了“应付过关”的心理, 更不考虑如何进行“持续改进”。

(3) 政府的“认证监管部门”未对社会认证机构的履职、履责行为进行有效监管, 使得许多认证机构对企业“两个体系”的审核、监督和评价流于形式。

建立“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是企业安全和环保的“治本”之策

政府、社会、企业都应认真查找企业安全、环保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缺陷,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建立一个符合国情、能够实现“长治久安”、科学的企业安全、环保保障体系。企业应遵照“两个体系”国家标准运行;社会认证机构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审核标准, 对企业建立的“两个体系”进行认证、审核、监督和评价;政府监管部门应严格对企业和社会认证机构实施监管。建立这种“三位一体”的综合治理体系, 是企业安全、环保的“治本”之策。企业应完善“两个体系”, 将其与安全、环保的实际管理工作、与政府部门的监管要求融为一体。

1.“两个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有机融合

企业的安全、环保工作与其他管理工作密切相关。例如, 质量管理工作好与坏关系到安全、环保工作的好与坏。对新建项目要求其完成“安全评价”、“环境评价”, 并且做到“三同时”。安全、环保设施的设计、施工安装、投入运行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质量问题, 都有可能给安全、环保工作正常进行带来隐患。测量管理工作也是如此, 如果测量设备失控或测量数据管理过程失控, 都有可能导致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失控 (近年来发生的重大、特大安全、环保事故的根源与此不无关系) 。因此, 企业在实施安全、环保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之前, 首先应建立测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 因为该标准不仅是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支撑体系, 而且是所有管理体系的支撑体系;其次, 实施“两个体系”国家标准应以质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为依托。企业如何实现质量管理体系彼此之间的相辅相成?有一个利用测量管理体系将四者有机联系的案例。测量管理体系主要由测量手册、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 (主要为国家技术标准和企业的作业规程) 三部分组成, 通过其中的程序文件将四者相联系。程序文件的主要内容是:文件控制, 质量、安全、环境测量记录控制, 管理评审控制, 纠正措施控制, 内部审核控制, 测量设备分类管理控制, 测量过程设计和实施控制,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控制, 测量设备量值溯源控制, 测量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传递过程控制等程序, 通过实施测量管理体系国家标准, 实现与职业健康安全、环境、质量等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之间的联系。至于各级政府对企业安全、环保工作的有关要求, 可将其规定为“两个体系”中的一部分。例如, 将政府要求企业开展的“安全标准化建设”作为“企业作业指导书的部分内容”, 以使企业实施“两个体系”国家标准与政府的安全监管行为有效融合。

2.企业如何有效实施“两个体系”国家标准

(1) 依据国家标准建立的“两个体系”一定要与企业原有的安全、环保管理体系有机融合, 应按照“维持其与国家标准相一致及优于国家标准的内容, 摒弃其落后于国家标准的内容”的原则进行。同时, 企业实施“两个体系”不能以各下属企业独立开展的方式进行, 否则不仅会出现“多张皮”现象, 还会“徒劳无益”。如果企业在内部实施“两个体系”国家标准形成了“诸侯割据”的局面, 企业应进行整合, 形成唯一的“两个体系”运行格局。

(2) 加大对体系运行培训的力度, 企业中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专业负责人及体系覆盖下的全体员工都要接受培训。应针对不同的培训对象、培训内容有所侧重。例如, 对各级主要负责人侧重于体系运行的原理、规则的培训, 目的是让他们认识到实施“两个体系”国家标准是对企业原有管理体系和管理方法的“优化”。分管负责人和专业负责人要亲自参与制定体系文件, 以便熟知体系运行的“审核规则”, 做好体系的“内部审核”, 实现体系的健康运行。对与安全、环保工作有关的一线员工, 应侧重“作业指导书”的培训, 以保障安全作业、规范作业、标准化作业, 进而保障体系健康运行。需要强调的是, 在管理体系未实现“有效运行”之前, 企业的行政“一把手” (如总经理) 必须担任体系运行的“管理者代表”, 这是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的“重中之重”。

(3) 理顺贯彻管理体系国家标准的体制关系。企业依据国家标准建立的各种管理体系彼此之间应相互联系、相互依托, 统一运行。目前许多企业的现状是, 测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由计量检验部门负责, 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由质量管理部门负责, 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由安全环保部门负责, 从而造成“内部审核” (实际上是专业工作检查) 不可能安排在统一时间进行, 既增加了被审核单位的许多重复劳动, 又不能保障各管理体系相互依托、相辅相成, 更不能将诸多标准化管理体系融合成一个整体, 高效运转。其实这也是大多数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体系“形同虚设”的根本原因之一。因此, 企业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必须作为一个整体, 实现统一运行、统一协调、统一考核, 进而实现统一“第二方审核” (统一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面的检查) , 统一开展“管理评审” (统一进行人、财、物等资源的合理配置) , 统一安排社会认证机构开展的“第三方审核” (统一审核、评价、监督企业各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整体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整改意见) , 统一考虑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企业还应加大对复合型人才即“多证内部审核员”培训的力度。

(4) 加大体系运行特别是加大企业内部“第一方审核”的力度, 以专业部门加“本专业内审员”为主体进行, 至少每月一次。加大企业内部“第二方审核”的力度, 以分管领导、各专业部门、相关部门和“多证内审员”为主体进行, 至少每季度一次。目前, 大部分企业的上述工作基本上一年进行一次, 并且与社会认证机构开展的年度“第三方审核、监督评价”同步进行。显然, 这些企业建立的各种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不仅是“形同虚设”, 而且是“劳民伤财”。这也是政府部门对企业的“两个体系”等管理体系国家标准实施效果“不认可”的根本原因。

篇4:企业环保风险管理浅析

关键词 风险管理;环保;企业

中图分类号 X3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12)051-0240-01

所谓企业环保风险管理主要是指依据环境风险评价出来的结果,按照相关法规条例,进而选择出有效控制技术,降低风险费用及效益分析,确定出能够接受风险与损害水平。事实上,许多国家都认识到了实施环保工作必须要依据市场运作,尤其是通过环保风险管理来引导相关企业的决策,比如法规、品牌价值以及成本效益等,但是各个国家推行环保风险管理的方法有差异,因此推动环保风险管理就尤为重要。在这种形势下,研究企业环保风险管理具有实现一样。

1 企业环保风险管理概述

1.1 企业环保风险管理主要内容

作为一门新兴科学,企业环保风险管理主要包括了以下一些内容:①制定出毒物环境管理标准及条例;②通过评价提升环境质量,加强环境管理;③对特定城市、区域或者工业园区进行综合环境管理;④应急管理及恢复技术。通过这些管理手段,就能够降低风险和提高安全性。

1.2 企业环保风险管理的现状

随着一系列环保风险管理制度的推出,国家加大了企业环保风险管理力度。而最近一些年,国家在全国范围进行了环保风险检查,查处了许多环保风险隐患,同时也有针对性的做出了整改措施,有效的避免了许多环境突发事件。随之而来,各个地方都在建立环境应急机构,加强了监测的力量与处理突发事件的作用。但是相对于环保风险管理目标,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企业环保风险管理。究其原因,一个重要根源就因为环保风险具备独特性质,那就是因果事实不确定性及法规中的不确定性。因污染事故的因与果间的联系极难做出较为准确的客观判断,也极难准确评估后果损失以及风险的因素。因此,一旦出现了实际事故,就是环保上的专家也难以得出准确答案。

而且对于环保责任来说,法律上虽然有一些相应的惩罚制度,但是还是较为简略片面,加之事故造成涉及到的因素较多,可能是突发性的、意外性造成,而污染源可能是一个或多个。在没有制定出明确的法律条文情况下,极难要求污染企业做出赔偿,受害人也就得不到全部或者部分的损失赔偿。同时,每个国家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制定法律赔偿基础也就不完全相同。

1.3 企业环保风险管理面临的挑战

事实上,企业环保风险上的管理需求要求极高,目前还没有那个国家的保险业发展能跟上速度。综合我过工业发展现状分析可知,导致环保保险管理面临巨大挑战根本原因体现在如下几分方面:

1.3.1 存在结构性环境风险与布局性环境隐患

在市场经济体制促进下,我过的经济持续提升,许多发达地区经过调整所关闭项目都转向欠发达地区。并且得到就较好的恢复,这样污染势必让东部地区朝着西部地区,发达地区朝着欠发达地区转移,必然导致这些地区的环境严重恶化,加剧了环境

风险。

1.3.2 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影响环境污染

自从2008年以来,突发的环境事件整体来看呈现上升的趋势。其中表现突出的事件是在2008年,云南、河北等地出现了12起涉及到矿库安全的生产事故,直接将大量的尾矿废水和尾矿渣倒进河道,不但严重污染到环境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

1.3.3 违法排污情况严重

在现实之中很多企业为了一己私利,违法的将各种污水排放出去,引发出各种环保问题出现。最近几年连续出现了这类型的事情,比如湖南怀化某厂出现砷污染事件、云南阳宗砷污染事件等等,都是企业为了私利而长期进行违法排污,严重影响到环境问题。

1.3.4 缺乏相应的环境风险意识

经过大力推广和宣传,许多企业也意识到了环保风险的重要性,但是还是有很多企业并没认识清楚,在对环保风险认知度上不统一,加之一些企业财力欠缺根本就没有办法采取防范措施。这些较低的风险意识为环保带来了安全隐患,违规生产现象时有发生,加大了环保风险。

1.3.5 缺乏完善的环境应急机制

现在我过的环境应急机制还不完善,应急的能力也比较薄弱。虽然国家也建立了环境应急机制,但是在区域协作上还不完善,信息公开上也不及时,需要进一步加强应急机制。尤其是很多企业建立了环保风险管理,但是大都数停留在口头或者纸上,并没有落到实处,在生产过程中也缺乏环保风险意识,一旦出现了突发性的事件根据不具备应急能力。

1.4 加强企业环保风险管理举措

从上面可以看出来,我国企业环保风险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还具备较大的挑战。因此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强企业环保风险管理。

1.4.1 加强防灾防损关键因素

事实上很多公司将防灾作为重点工作,这样就有效的控制住了保费,降低了环保事故的发生与事故中带来的损失。比如我国一家公司在建厂之前,就要派出专门工程人员对投保企业的消防方面做出风险评估。这种操作模式,承揽的业务大都属于优良风险客户,而且经过专业人员实施评估,能够依据企业实况提升他们的风险管理标准,并且将这种管理标准提供给投保企业,进而来加强环保风险的管理水平。同样是美国的哈特福德公司于保险公司,也是将工程的防损服务作为重点,极大的降低了锅炉的爆炸事故发生。

1.4.2 发挥专业性的保险公司于顾问公司作用

从很多实况可看出来,只有与专业性的保险公司及顾问公司,才能满足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服务及要求,才能确保企业环保风险管理正面作用。

1.4.3 构建完善的法律监督体制

通过研究可以看出来,环保结构实施法规与法律背景中的不确定因素有较大关系。目前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这样就会给环保风险留下可趁之机,增加环保事故发生率,这样也给环保风险管理带来极大困难。因此只有制定出健全的环保责任法律,才能降低环保风险。

1.4.4 企业环保风险管理发展前景

如今,因为供应商或客户对服务或产品需求都有了新要求。但是很多企业都受到环保风险问题约束,价值一些保险公司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技术鉴定上都有不明确因素,这些都为环境污染带来了问题,比如现场风险评估、事故记录库,这些都是采用行政手段或者补贴措施来减小成本,强化业务的量化效果,最大可能的加强保险可靠性。而且监管机构还要加强单向性的强制保险,这样才有利于刺激企业重视风险评估,进而降低风险来提升受报地位降低保费。

2 结束语

总之,和环保相关风险评估较为复杂,还具备较高的承保技术能力,这样环保设施设计企业才能给承接相关的业务。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环境污染保险市场的发展,才能发挥风险管理作用,进而推动企业环保风险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永良.企业环保风险管理[J].世界望,2010,8:33-35.

[2]奚立旦.突发性污染事件应急处置工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3]陈兴玲.企业环境风险的全过程管理初探[J].环境监控与预警,2010,4:49-52.

篇5:企业环保管理制度

一、编制目的为了有效的加大公司日常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环保管理力度,提高员工安全环保意识,加强公司安全环保监督管理工作,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规定及上级环保部门的相关要求,落实“安全清洁生产、综合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xxx有限公司内部管理。

三、职责

1、公司主要负责人为公司安全环保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公司安全环保总体管理和协调。

2、各部门、车间负责人为本部门、车间的安全环保第一责任人,负责各自管理范围内的安全、环保管理工作,并承担安全环保管理责任。

3、管理部对各部门、车间的环境卫生、定置定位摆放及劳动纪律等工作负管理责任。

4、安全环保部主要负责各部门、车间的安全环保督查,对公司安全环保工作负监督管理。

四、监督管理

1、负有安全环保监督管理职责的安环部人员履行安全环保监督检查时,各部门及车间人员应当予以配合,不得拒绝、阻挠。

2、安全环保监督检查人员应忠于职守,坚持原则,秉公执法。

3、安全环保监督检查人员应当将检查的时间、地点、内容、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情况记录,并开具《隐患整改通知书》,由检查人员和被检查部门的负责人签字,被检查部门的负责人拒绝签字的,检查人员应当将情况记录在案,并向安环部主管领导报告。

4、各部门、车间负责内部的管理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定期上交安全环保部存档备案。

5、安环部人员到车间现场检查及厂界周边巡查每天不少于3次,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通知相关车间和部门进行整改并考核。

6、车间班长每天到厂界巡查次数不得少于3次,巡查时在门卫登记备案。

7、车间中的相关废气治理按照车间既定的规章制度执行。

五、考核细则

1、安全环保部对各部门和车间下发的《隐患整改通知书》,部门及车间主管严格按照通知书的日期进行整改,对不能按时整改的,考核责任部门20元/条,由于工艺及生产的原因不能按时整改的,需责任部门出具延期整改申请,并交副总签字方可延期整改(未整改期间加强安全检查并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2、安环部人员在厂界巡查时闻到厂界有生产车间废气,通知车间进行处理,对不做及时处理的考核20元/次,并要求强制处理。

3、安全环保部人员现场发现违规操作的,当场制止其违规行为,作为安全隐患统计通知当班班长。对当场制止无效的要求车间进行处理,并将处理考核结果上报安环部,月末由安环部上报管理部核算考核工资。

4、各部门及车间随意动用消防器材的,考核主管部门50元/次,处理事故用过的灭火器及时送回仓库,并补领新灭火器,用过没有补领的考核20元/次;原则上消防箱内水带不得随意动用,特殊情况时,经安全环保部同意可使用,使用后晒干及时放回。

5、安全环保部接到环保局人员废气投诉的,安全环保部在第一时间通知车间进行处理,不能及时处理的考核20元/次。

6、公司副总及以上领导接到废气投诉的,安全环保部安环管理人员考核20元/次,车间考核50元/次,并要求车间强制处理。

7、部门或车间现场卫生、物品定置定位摆放、现场劳动纪律、工作服等劳保用品的佩戴按照公司《现场督察条例》相关条款进行考核。

8、车间废气吸收塔吸收液更换及车间内部废气的的管理按照车间现有的考核规定进行考核。

六、附则

1、本规定根据运作情况的需要可进行补充修改。

篇6:企业环保奖罚管理制度

2、加强设备管理,严禁“跑、冒、滴、漏”的发生,对出现“跑、冒、滴、漏”造成环境污染、熏坏花草树木的每发生一次扣除责任车间全部环保绩效工资。

3、所有冲洗废水一律要收集进入污水池,冲洗地面要用喷枪以减少废水的排放量,违反规定每次罚款 100 元。

4、生活垃圾由统一暂存于垃圾存放区集中处理,废油、废液不能随便乱倒,一律倒入废液罐集中处理,私自乱倒的每次罚款 100 元。

6、保护环境,从我做起,搞好环境卫生,对各单位或责任人的卫生区要坚持每天清扫,始终保持清洁,每星期五进行一次大检查,发现一次不合格扣除环保绩效工资 30 元,日常检查发现四次不合格扣除全部环保绩效工资。

7、对生产过程和实验、化验用完的试剂、包装瓶、桶、废弃物要造册登记上报,做好化学危险品“三废”的收集和回收工作,不得随意乱丢乱放。

垃圾桶分类放置,禁止将易燃、易爆、有毒的废弃物倒入垃圾桶和混入垃圾收集站,对私自乱倒的每次罚款 100 元。

8、对出现的各种环保隐患和问题及时落实整改,本部门不能落实的,要提出整改方案和防范措施并上报主管部门审批,落实整改和技改。

篇7:企业环保考核管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对环境保护及环境安全安全管理体系的各项运行与活动,并规定了职责权限和管理要求以及处罚考核。

1、职责

1.1、环保科负责环境保护考核的归口管理,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对公司范围内的职业卫生、环境运行和活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负责提出处罚意见,实施处罚。

1.2、计财部部门负责根据考核结果实施职业卫生、环保处罚的扣款。

1.3、人力资源主管部门负责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工人和一般干部的行政处分。

1.4、党务工作部监督环境保护、环境安全处罚的实施过程。

1.5、其他各单位负责对本单位的环境保护及环境安全活动情况进行考核管理,接受主管部门对环境保护及环境安全方面隐患的整改和处罚,并对本单位违反管理规定的责任人员进行处罚。

2、管理要求及考核

2.1、考核范围

凡是本公司所属生产车间、职能部门等均在环境保护、环境安全考核范围。

2.2、考核项目及内容

考核项目为综合管理、设备设施运行管理、作业场所管理、污染物排放监督、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等。

考核内容为《环保目标考核细则》中规定的内容。

2.3、考核形式

采用日常检查与定期检查考核评分挂钩的形式进行考核。定期检查考核按《环保目标考核细则》的规定,对各部门、企业进行检查、考核。

2.4、考核细则:

1、考核原则

本着“谁排放、谁负责,谁污染、谁负责”的原则,各生产单位对本单位排放的废水、废气、废渣及其它废弃物负有环境保护责任。主要污染物排放的单位必须对污染物及其处理设施运转情况加强管理,明确责任,严格考核。

2、日常排放考核

(1)各生产单位应建立健全环保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及时认真填写各项环保台帐,安全环保部定期对其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要求的,处罚责任单位50—200元。

(2)各生产单位要及时排查环保隐患,下达隐患整改单并备案,对公司环保主管部门下达的隐患整改项目不按规定整改的,处罚责任单位50—200 元/项。

(3)各生产单位要认真学习和落实各项环保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

大对废水、废气监管力度。

(4)各生产单位界区污水排放的各项不合格指标均按50元/项考核,依据公司环境监测站及在线监测仪器监测的数据报告单,判定是否达标排放,其考核结果在月度考核中予以兑现。

(5)各生产单位因生产界区内因物料跑、冒、滴、漏或其他原因导致生化水系统被冲击,外排水指标不合格,根据影响的严重程度,处罚责任单位500—1000 元。

(6)严格控制和减少污水排放量,严禁有长流水,发现一次处罚责任单位50—100 元。

(7)用废水冲洗地面、地沟、设备等设施后的污水应排放到污水管网,回收二次利用,不能回用的应处理达标后排放,如果直接从雨水系统排放一经发现则处罚责任单位50—200 元。

(8)废气的排放标准应符合公司《废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依据公司环境监测站监测的数据报告单,判定是否达标排放,不合格项按50 元/项对责任单位进行处罚,并责令限期整改。

(9)加强管理生产工艺尾气、反应过程废气、燃烧废气、供热废气等污染气体的排放,确保不外泄或达标排放,否则,处罚责任单位50 元/次,对排放持续严重超标的将上报公司领导,责令停产整顿。

(10)严格按照公司《固体废弃物管理办法》和其它相关管理规定对焦油油渣、活性污泥、废催化剂、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应及时清理,并按规定处置,不得影响外环境,否则,每发现一次处罚责任单位100—200 元。

(11)各生产单位污染物的排放被公司环保主管部门检查出不合格项,处罚责任单位50—100 元/次,被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出不合格1项,处罚责任单位500—1000元。

(12)因其它事故或事件,造成污染物超标排放的,应及时通知调度和环保科,做出紧急处置措施,否则,视为偷排行为,如造成后系统不稳定,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则按照公司《事故管理规定》的条款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进行处理。

3、异常排放考核

(1)因生产或装置检修必须排污时,应本着最低排污的原则,对污染物进行初步降污处理,并提前通知调度和环保科,并联系水处理车间做好排放到事故缓冲池的准备,否则,根据排污量的大小及环境影响程度,处罚责任单位200—1000 元。

(2)严禁趁阴雨天集中排污,原则上要求对前15 分钟的初级雨水进行收集,排放到污水系统,15分钟后雨水直接从雨水系统外排,如不按照规定操作,造成初期污水外排或事故水池溢满外排,则处罚责任单位200—500 元。

4、环保设施运行情况考核

(1)必须建立健全本单位的环保设施设备台账,台账不健全或不符合标准,信息不完善,统计不全面则考核该单位50-100元。

(2)环保设备必须运行完好,如发现损坏,及时通知有关部门维修或者更换。如发现擅自停用或未启用,考核该单位50-100元。

5、环保事故考核

环保事故是凡在生产过程中,因管理、操作、施工不当、工艺控制、设备装置原因或其它因素,造成公司内部环境和周边环境污染的事故。环保事故考核按照《事故管理规定》进行。

(1)不论事故的大小,应严格遵照事故“四不放过”(事故原因未调查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周围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事故防范措施不放过)的原则进行处理。

(2)按照公司《事故管理规定》的规定,事故最先发现者,以快捷的方法向公司领导或调度报告,之后,事故责任单位应向安全环保部书面报告事故的经过,并及时组织召开事故分析会,对事故责任人进行处理。

(3)发生环保事故不得隐瞒不报,否则,处罚责任单位200—1000 元。

篇8:煤炭企业环保管理方法浅谈

随着中国社会与经济的发展需求, 煤炭开采生产越发注重环境维护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前煤炭资源的开采利用是能源生产的主导行业, 其辐射效应深入社会各行各业, 因此煤炭企业需要顺应社会发展与市场建设需要, 积极开展可持续发展及环保管理战略, 为人居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负起相应责任。

1 煤炭产业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时代在发展进步, 社会需求也会随着潮流相应扩大, 人类在谋取更多、更大经济利益的同时势必会与原始传统的生态环境产生开发与保护的矛盾, 煤炭产业作为自然的直接利用者, 是人与自然关系的集中体现。如表1所示, 煤炭资源的消耗占各大能源消耗的大部分比例。

1.1 煤炭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形成

煤炭资源由于其特殊的形成过程, 开采过程复杂, 同时对生态环境有巨大影响, 煤炭企业在地质煤炭挖掘、运输、加工利用的多个过程需要转移很多地域并应用于各行各业, 在众多复杂过程中, 产生的污染源也是多种多样、复杂多变[1]。

1.2 企业生产过程形成的污染源

目前绝大部分煤炭企业只注重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而忽略环境保护, 有些企业煤炭开采、加工、生产设施相对简陋, 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 并且会产生较大污染。水污染及气体污染是煤炭企业生产中主要的污染形式, 企业为了开采工程建设及人员安全, 对地下水源进行排水疏导, 影响地下水质及企业周边的用水安全。在煤炭加工处理及应用阶段, 煤炭燃烧及矿石自燃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煤炭直接燃烧会产生大量SO2、烟尘及CO2, 对大气层破坏很大, 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出行。图1所示为2002年—2015年中国煤炭瓦斯的抽采情况。

2 煤炭企业环保管理

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持续循环式发展是一个具体的工程, 不仅需要专门的约束政策及管制机构, 还需要各个参与行业的人员从自身做起, 提高绿色生产的环保意识。针对现行煤炭企业生产过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可以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责任感, 同时还可以规范整个煤炭开采行业, 使煤炭生产模式焕发新的活力[2]。

2.1 煤炭企业的节能减耗

煤炭企业是能源的产出者, 但同时它本身也是能源消耗者, 煤炭产业作为中国主要的能源供应品, 其中蕴含的巨大利益价值还有待后续开发, 如今煤炭企业都普遍存在产能效益低, 能源消耗大的缺点。在煤炭企业的环保管理体制约束下, 企业将针对自身发展前景制定合理的环保方案, 利用传统创新技术实现高效产益, 并且提高环保能力, 减少污染物排放, 并对特定污染源采取处理措施。

2.2 煤炭企业环保管理方法制定

煤炭污染源的控制需从控制污染源产生开始, 企业适应良性竞争的环境需要提高科技建设, 加强创新研究, 同时在环境保护层面需要从细节入手, 把握关键环节, 统筹协调, 掌控整个项目工程的安全环保情况。另外煤炭运输、加工生产过程也是产生污染的主要环节, 企业应做好节能环保设备开发利用, 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排放物如废水、废气做二次处理或再循环利用, 这样有利于增加效能, 同时减小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因此从分散的单个环节入手, 逐渐转变为集中管理管控的管理方案是有效可行的。

2.3 提升煤炭企业管理思想

社会体制转变及经济增长, 对资源采掘行业提出了新要求, 国家政府应改变以往的社会生产体制, 制定相应的环保法律政策, 让企业有法可依。企业也应从自身做起, 承担对环境的影响责任, 这是企业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

2.4 鼓励煤炭企业科技创新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对关键核心技术重点攻关研发, 加强统筹相关科技计划 (专项、基金) , 着力推进新技术、新装备等研发, 重点加大对煤矿安全绿色开采、煤矿区循环经济、煤层气开发、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煤矸石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矿山机械再制造等技术研发、示范及应用的支持, 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积极开展CO2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究和示范工作。

2.5 加强煤炭企业的宣传交流

在国家环保生产的法律法规前提下, 各地区、各煤炭企业需要提高自身环保意识, 遵循法律法规, 加强各大企业平台的协调配合, 同时政府媒体要扩大环保生产宣传力度, 环保企业要拥有较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在政府政策与企业自身共同的推进下, 煤炭的环保生产有望实现低污染甚至零污染。同时相应的科研机构、产业联盟需要提高技术研发力度、扩大深入地交流技术、推行市场及信息咨询服务等工作, 为煤炭环保开发和高效使用创造便利条件。

2.6 提倡企业创新生产

煤炭企业需要顺应时代发展与社会需求, 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 做到这两方面协调统一需要的是科技创新, 目前许多煤炭企业开始研发应用煤炭生物脱硫技术, 在常压、低于100℃的温和条件下, 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中的氧化还原反应脱硫, 其效果取决于微生物对其生产环境中的S和含硫化合物的代谢能力。

2.7 煤炭企业需注重人才培养

尊重人才, 发现、培养、使用人才是企业不变的自强政策。企业组织开展技能交流大赛及探讨活动是培养技能人才的主要方式, 是提高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途径。为生产领域关键设备操作人员和质量监管人员搭建交流技术、展示技能平台, 是举办技术比武的根本目的。通过技能大赛, 激发广大职工在工作实践中学技术、用技术的积极性, 提升企业生产装备的管理、维修、使用水平和生产工艺的管控能力。通过技能大赛, 为优秀技术人才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员工可以利用交流比赛的机会, 学习他人的技术经验, 在今后工作中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把个人成长、成才和企业各项事业的发展相结合, 为企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3 结语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体制的建成、完善, 煤炭企业将以可持续开采与环境保护作为首要目标, 重新调整发展战略, 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可持续发展方针, 在生产、运输、应用的各环节严格遵循环保条规, 确保产品及生产工艺符合卫生环保标准, 能够让产品与能源可循环利用, 加大效能, 提高经济效益并达到生产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

摘要:在利用煤炭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需要注重环境保护及产业延续。分析了煤炭企业在环保管理方面的问题, 旨在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经验。

关键词:煤炭企业,环保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贾宏俊, 彭俊, 杨明月, 等.新形势下煤炭企业环保管理探讨[J].魅力中国, 2010 (19) :44.

上一篇:五一假期安全教育下一篇:如何抓班风促学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