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微波导师信息

2024-07-06

东南大学微波导师信息(精选6篇)

篇1:东南大学微波导师信息

说说如何分析自己吧

知己 这个其实挺难得 有时候那个小人就住在你心里 但是你真的不知道她在想什么

所以你要先了解自己读研的目的 想得到什么 这样才好接下去的准备

目的:1)纯学术 觉得本科知识匮乏 纯想学习想当科学家 这样的其实挺少的 但是有 以前成都寝室的就有 下面我会提到。那你就直接选哪种学术前沿的专家或者院士吧,当然不是每个大学都有院士可以给你选择的。那你就选一心埋头科研的,这样的老师多半单纯善良,不勾心斗角,也没时间折腾这些他不想要的东西。所以你会这样的人沟通的很好,从而在学术上有很大的发展和造诣,当然这样的老师多半怀才不遇,其实也不是不遇,只是没有行政位置,不会出风头,当然你纯学术的目的都可以达到,这样就足够了。

2)找个好工作。多半人的心理,混个文凭,找个更好的工作,可以生活得更有尊严,那你就必须考虑一些现实的东西了,前面有师兄因为导师是院领导,所以直接留校,当然我认为男生留校没太大出息,呵呵,可能我的想法并不对,也不是每个男生都要创业开公司嘛,哈哈,可能这只是我个人见解,不要拍砖!但是留校至少也是不错的工作,还有北京这边师兄因为导师是局长,直接留下的,当然也就是说如果你的老师是领导你工作基本搞定,不可以直接留下,他也会做出相应的推荐给你好的机会。

插播下找好工作为目的的两类人:

1)很爱学习,也很爱装13,有点迂腐甚至。明明自己不适合走什么政治路线,但是还一副领导模样,当然这样的有点郁闷,最好就直接到个一般的工作岗位混饭吃最好,如果你要是有了超越你能力的目的,估计后果有点惨。

2)很聪明,圆滑,说话办事恰到好处,很会拍马屁,甚至领导老师都感觉不到在拍,这样的基本算是极品,这样的适合仕途,也会和自己的导师学到一些以后工作的一些技能,当然都是走仕途的。这种人恭喜你,你找对导师的话顺风顺水了,当然希望你人品好点,说小人不可怕,掌权的小人就卡帕!!

邓联文 杨兵初 刘雄飞 刘小良 胡照文

杨院长1957年11月生,博士、教授物理

刘雄飞 1960年6月生,教授,现任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在薄膜材料的制备、机理及应用和热物性理论与测试等方面有较深入的研究。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湖南省重点科研项目1项,校文理基金项目3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2篇,EI收录10篇。

从事教学工作20多年,主讲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电子电路CAD 数学物理方法等近10门课程,4次获得校教学质量优秀奖;指导硕士研究生10余名;编写了《传感器与自动检测技术》、《低压电器与电子电器》两本教材;作为负责人承担了校级教改项目2项,获校级教学改革成果奖3项。电子系的导师 刘小良,博士,副教授,1966年9月生

1988年7月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物理系,获理学学士学位。2003年7月获理论物理硕士学位,2003年9月进中南大学攻读材料物理博士学位,2004年6月调入中南大学物理学院工作。2006年9月被评为副教授,2006年12月获博士学位。

先后主讲过《固体物理》、《固体理论》、《大学物理》等课程。多年来主要从事凝聚态物理、材料物理和计算材料学领域研究工作,有扎实的凝聚态物理及固体物理的理论基础,目前研究方向为低维无序材料中的电子结构及输运性质等。已在“Physica B”、“Modern Physics Letters B”、“物理学报”、“计算物理”、“量子光学学报”、“材料导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10篇

胡照文1963和邓联文 材料 铁道 盛利元1956 通信方向 胡志坤 1976 曹建 1955 湖南一个电力公司的技术总监

许雪梅 1971之前是图像处理方面,现在改为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和信号完整性处理 黄小忠1968 锡箔材料

陶少华1970 光通信方面的陶少华-人物简介

曾于2001年至2009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和新加坡微电子研究院从事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微光电子学,微纳米光子学器件,微光学元件,光镊,及光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80多篇,其中被SCI收录50余篇。[ 孙克辉1968 杨院长是我导师,主要是物理的,他的学生一般跟着周老师做太阳能电池的研究。最近有个千人计划做材料也不错,但是已经招满了

刘雄飞是电子系的导师,车牌识别,软件方面的

刘小良应该是比较年轻,研究方向你要想了解我帮你问一下 胡照文其实也是和邓联文老师他们,在铁道那边搞项目,材料方面的,要做实验

盛利元应该是比较严格的导师,是通信方向的应该,大致哈。他的学生都还不错,学的比较扎实

项目可能不是很多,因为他比较老了,但是他关系比较广,一个他的学生到国防科大电搞研究去了

胡志坤是刚从国外回来的老师,比较年轻,30多岁,跟外面公司联系比较多,项目也特别多,实干型的

曹建,1955年9月出生于湖南长沙市,198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半导体专业,获学士学位,198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物理系金属物理专业获硕士学位。1985年9月来中南工业大学物理系任教至今。1989年??1990年去英国卡的夫大学进修表面科学。1999年9月晋升为教授。是又一大人物。学校导师只是他生活的九牛之一毛,它主要是湖南一个电力公司的技术总监,他的学生都在研二到公司实习了,学的也都很不错。但是曹建不会管你的学习,他的概念里研究生读半年就行,因为学不到东西

许雪梅,就是我现在跟的老师啦,她是唯一一个女导师,认真负责。科研功底没的说,已经拿到了博士后。口碑很好,辅导学生严格,她的学生都很踏实,找工作都不成问题。研究方向:之前是图像处理方面,现在改为光子晶体光纤传感器和信号完整性处理(属硬件,不需要编程)

还有就是李长庚,他是党支部书记,行政活动比较多。研究方向是通

信技术,还行,不做任何评论 黄小忠也招电子的,他是搞吸波材料的

黄小忠还没说完,他的项目很多,定期给学生发钱,搞得好的很有前途。属于军工材料,涉及军事机密。

还有个年轻日本留学回来的值得推荐,科研正处于上升期,我很喜欢

他可惜当时我有点急

陶少华,很年轻,30多也是。主要也是光通信方面的,为人和善,管理学生也严格。科研实力比较强,低调中的高调人

孙克辉,男,汉族,1968年9月出生,湖南省益阳市人,工学博士,教授,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研究生导师。现担任中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委员、电子信息系主任。先后担任过8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工作。主持或参与教改项目5项,发表教改论文5篇。主持或参与科研项目6项,发表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SCI/EI收录8篇。获教学成果奖二次,中南大学首届“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提名奖,优秀指导教师;中南大学首届师德先进个人; 中南大学第二届吾爱吾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最佳口才提名奖;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

1.导师最佳年龄:30~35

一定要选择年轻的导师。年轻的导师在单位历浅,做事情比较小心谨慎,对学生负责的几率比较大。带不好学生可能会影响升职。年轻老师社会阅历浅,比较单纯,不会那么黑。年轻老师富于创新精神,有朝气,对新事物敏感。

不要选60岁以上的导师.正所谓“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缟也”.其实45岁以上的导师基本上已经不做研究了.2.职称考虑: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最佳

职称越高,名气越大的导师,往往不把带学生当成一回事情。在他们眼里,当博导带学生就是“踢着玩儿”的事情。有博士学位这一点很重要。还有,一定要看你未来的导师有没有在国外高级期刊上发表过文章。

3.不要选胖子做导师

常言道,“心宽体胖”。身体胖的人,往往比较懒,不喜欢费大力气做事情,也不喜欢替他人操心。他们投机取巧,精于钻营。给这种人当学生会很累。因为他们早就盘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让你来干,然后据为己有。这种人往往心黑。个子矮的人也不要考虑。瘦高个老师最好!

4.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

有行政职务的人时间太少,这些人心思不在做学问上。

5.不要选择有项目的导师

你会成为廉价的打工仔,会很累也学不到学问,满足以上1,2的除外。

6.要读博士一定要到国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虑日本。日本的导师非常认真。

7.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

物以稀为贵。人也一样。导师的精力有限,多了带不过来,所以干脆不带。

最后,我最强调的是第3点:不要选胖子做导师,切记!祝你们好运!

篇2:东南大学微波导师信息

个人简历 科学研究

1987年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应用力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2005年6月获汕头大学理学硕士学位;2010年6月获汕头大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为汕头大学数学系副教授。主要从事数值分析和海洋生态建模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连续三年(2002-2004年)担任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培训和指导教师,共获省级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2010年获汕头大学本科优秀教学奖,2009年获理学院教学优秀奖,所讲授课程《高等数学》获2009汕头大学校级精品课程,2008年获汕头大学教学成果奖。参与撰写并已发表的著作有3部,其中,《C至Visual C++程序设计语言》于2001年获第四届汕头大学优秀教材一等奖。主持省部级项目子课题1项,并已在中文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0篇。

通讯地址: 广东省汕头大学数学系 邮政编码: 515063 电子邮件: xplin@stu.edu.cn

韦才敏

个人简历 学术照片

韦才敏: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2005年12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并获得理学博士学位。2006年3月—至今在汕头大学理学院数学系工作。

曾参与三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研究工作,现主持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项目(2007-2009年),近年来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排队论、排序论、金融数学等随机模型理论与方法。开设的主要课程:数学规划,金融数学,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数学模型,随机过程,数值最优化。

电话: 0754-86502732 通讯地址: 汕头大学数学系科学楼307-1 邮政编码: 515063 电子邮件: cmwei@stu.edu.cn

林福荣

个人简历 科学研究

男,博士,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68年4月出生于福建漳州诏安县。1990年9月本科毕业于上海科技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1995年3月博士毕业于上海大学数学系计算数学专业。毕业后到汕头大学数学研究所工作至今。现主要从事分歧理论及其数值计算,分形几何及其应用,混沌动力系统的计算机可视化、数字图象处理的研究工作。已经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论文发表于《J.Comput.Phys.》,《J.Comput.Math.》,《Appl.Math.& Mech.》,《Computers & Graphics》,《Optics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

电话:(Int.+86)0754-2903744 传真:(Int.+86)0754-2902767 通讯地址: 广东省汕头大学数学系 邮政编码: 515063 电子邮件: rsye@stu.edu.cn

谢长珍

个人简历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学术照片

刘轼波,男,广东潮安县人。

1997年6月本科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2000年6月毕业于兰州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

2003年6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2005年6月从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博士后出站,到厦门大学数学学院工作,任副教授。

2008年8月至今,在汕头大学数学系工作,任教授。

主要从事非线性分析方面的研究,在临界点理论和非线性椭圆方程多重解的存在性方面做出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一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

个人主页: http://

学历简介: 理学硕士 2002-9 至 2005-6 青岛大学

理学博士 2005-9 至 2009-6 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国家建设有高水平大学2008-9 至 2009-5

联合培养博士生

Memorial University of Newfoundland

工作经历:

2009年9月 至 2010年12月

澳门大学科技学院 博士后研究

2010年12月 至 现在汕头大学理学院 副教授

2012年6月 至 现在

汕头市数学会 秘书长

担任课程:

2010-2011春季学期,1数学模型,2 实变函数;

2011-2012秋季学期,1数学分析I,2工科复变函数.主要研究兴趣:

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Clifford 分析

承担项目: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曲面上的无界全纯Fourier乘子及其在边值问题中的应用;(编号:11201280),[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临界Q 型空间及其在流体方程中的应用;(编号:11171203),[ 3 ] 教育部博士点基金 各向异性的Q型空间及其在流体方程中的应用;(编号:20114402120003),[ 4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星形Lipschitz曲面上一类无界Fourier 乘子的研究;(编号:

李昇平

博士 华中科技大学

电子邮件: spli@stu.edu.cn 办公地址: G203 办公电话: 82902435

李昇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汕头大学研究生学院院长、“211”工程办公室主任。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995年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工业自动化专业,获得博士学位,1995年12月-1997年12月为东北大学自动控制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1998年5月至今在汕头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工作。2003年3月至2007年1月任机械电子工程系主任。

主要研究方向为:自适应控制、鲁棒控制、鲁棒设计理论与应用。近几年,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粤港关键领域招标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在国内外学术杂志Systems and Control Letter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Journal of

Sound and Vibration、自动化学报、电子学报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等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30余篇被SCI、EI收录。李昇平教授2005年获广东省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获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9年获广东省高等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2009年评为汕头市优秀拔尖人才,2007年获得李嘉诚基金会卓越教学奖,2009年评为“南粤优秀教师”。

李昇平教授现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63”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IEEE Trans.Neural Network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aptive Control and Signal Processing、自动化学报等杂志特约审稿人、东北大学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聘研究员、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汕头市人民政府科技咨询委员会委员。

闫敬文

博士 中国科学院

电子邮件: jwyan@stu.edu.cn 办公地址: 科学楼412 办公电话: 82510501

闫敬文,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7月20日出生于吉林省磐石市。广东省数字信号与图像处理重

点实验室副主任,中国图像图形学会理事。目前负责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国家十一五规划课题和横向课题一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有20篇论文Ei收录,SCI收录两篇,出版学术专著一部,国家统编教材一部,翻译著作一本。2003年获得厦门市回国留学人员身份、2006厦门市重点引进人才和2008年汕头市重点引进人才,获得厦门大学首批三级岗位和厦门大学教授三级岗位。《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中国光学快报》、《光学学报》、《光学精密工程》、《电子与信息学报》、《中国图像图形学报》和《遥感学报》等杂志审稿人,国家863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项目网络评审 专家。2002年9月-2003年8月,公派留学到巴黎高科做访问学者,2010年8月-2010年11月,佐治亚理工学院(GaTech.)工业工程学院访问教授,从事天文图像分析与数据挖掘工作。主要研究方向:

多媒体通信、SAR图像分析与识别、光谱压缩、小波分析及应用;

开设的主要课程:

篇3:东南大学微波导师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问题日益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更快发展的瓶颈,仅仅依靠加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已经不能有效解决由交通量的迅速增长所引起的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在现有交通设施基础上如何来提高通行效率便成为人们研究的重点,于是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简称ITS)应运而生。所谓智能交通系统,它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交通管理而建立的一种大范围、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1]。

交通信息检测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获取道路上车辆的状况,这些信息主要包括车流量、平均车速、车道占有率、车型等。交通信息的实时准确获取是整个智能交通系统的基础,现有的交通信息探测技术手段主要有环形线圈检测、红外线检测、视频检测、超声波检测、微波检测等[1]。环形线圈检测精度高、使用范围广,但是其安装维修时需封闭部分路段并对道路进行破坏,时间和经济成本较高。

红外检测器和超声检测器虽然安装维护方便,但其受周围环境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较大,检测精度低。视频检测器受道路上的能见度影响很大,晚上和阴雨雾天气时检测精度低。而微波检测技术则不受上述缺点限制,具有安装维护方便、检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受环境影响小、全天候、体积小等诸多优点,发展前景广阔,具有重要研究价值。

本文根据交通信息采集系统对检测器的高效性、准确性、实时性和易调试性等要求,利用DSP处理数据量大、速度高、易编程等特点,设计了一种新型微波交通信息检测雷达信号处理系统。

2 系统总体方案

微波交通信息检测雷达系统前端工作频率为24GHz,采用标准的零差型线性调频连续波(frequency modulated continuous wave, FMCW)体制[2]。系统主要由天线、收发组件、中频信号处理、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及上位机等几大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收发组件包括压控振荡器(VCO)、耦合器、环形器和混频器四部分。VCO的调制信号为2KHz的三角波,由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产生。系统工作原理为:耦合器接收VCO产生的三角波调制信号,然后分成两路,一路送给环形器,然后经由天线发射出去,反射回来的信号通过天线经由环形器送给混频器,与耦合器送出的另一路原始信号在混频器中混频,得到发射与接收信号的差拍频率(中频)信号,中频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后送给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最后把得到的交通信息传给上位机并通过界面显示给用户。

交通信息检测雷达实际使用时采用侧向安装方式,即在路边竖一个高杆,把雷达放在高杆上面,侧向下对准道路的横断面,其安装示意图如图2所示。系统主要依据FMCW的测距原理对交通信息进行检测,其距离可用如下公式计算:

R=cΤm4Δffb(1)

式(1)中:R为目标离雷达的距离;Tm为三角波周期;Δf为发射频率的最大频偏;fb为发射和接收信号间的差拍频率,c为光速。

3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硬件设计

3.1 电路结构

数字信号处理单元以TI公司的TMS320VC5416(简称VC5416)高速定点数字信号处理(DSP)芯片为核心处理器,辅以CPLD、Flash存储器、ADC、DAC、实时时钟芯片(RTC)和外扩UART串行通信芯片等组成。其原理结构框图如图3所示,其中CPLD几乎收集了VC5416的所有控制逻辑,用于对外围电路进行。

逻辑控制,Flash的页选和读写控制、程序空间和数据空间大的切换、ADC和UART芯片的片选等完全由DSP通过CPLD控制。DAC模块在这里是通过数字的方法产生前端所需的三角波调制信号;ADC模块是用于把前端送来的中频信号转化为DSP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Flash模块用于存储DSP的主程序和数据,设计时采用数据Flash和程序Flash分开的方法实现;由于VC5416本身没有UART接口,为便于系统调试和测试结果上传给上位机,设计时外扩了一个双通道的UART芯片,并提供标准的RS232(近程传输)和RS485(远程传输)接口与计算机连接;RTC芯片为系统提供标准的时间基准。

3.2 采样电路

考虑系统对采样分辨率的要求,选用12位串行AD芯片THS1206用于模数转换。中频信号接入AD前需要经过一段由基本运放及电阻组成的信号调理电路,把幅度处于-1V~+1V之间的原始中频信号电压范围提升到THS1206所要求的1.5~3.5V。THS1206有4个模拟输入通道,内置FIFO,中频信号接入输入通道CH1,其他输入通道接地,采用内部参考电压,工作在连续采样模式。采样频率由DSP直接提供,以便需要时可通过DSP来调节。采样频率选为500KHz,前端输入的中频信号频率最大只有150kHz左右,符合Nyquist采样定理的要求。THS1206内置的FIFO大小为16字(12位),采样转换后的值被自动写入FIFO,这样可以减少向DSP请求中断服务的次数;将触发电平设置为8,当FIFO中的采样值达到8个时,THS1206通过将DATA_AV引脚拉低来触发DSP中断,DSP执行中断服务子程序来把FIFO中的数据读出,存放在DSP的片内RAM中。

3.3 三角波发生电路

三角波发生电路(DAC模块)主要是用来为前端提供三角波调制信号的。调制三角波的产生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模拟的方法,就是通过运放和电阻电容等构成一个幅度、偏置和频率等参数可调的信号发生器;另一种就是数字的方法,利用DSP向数模转换芯片每周期发送一组离散的数字信号,经DAC转换后输出三角波信号。模拟的方法产生的三角波的参数调试起来不便,需要更换芯片,且线形度不好,易受干扰,不适合雷达前端对三角波的高线形度和参数随时可调的要求;而数字的方法则可以通过对DSP编程来实现,更适合系统需要,其原理为:DSP通过McBSP口在每个周期内向DAC发送200条电压信号指令,通过转换后就形成一个前端所需的2KHz的三角波。

3.4 串口通信电路

串口通信电路用于提供与外界通信的接口,外扩UART芯片型号为TL16C752B,其内部集成了控制和中断电路,DSP在任何时候都可以读取UART的状态信号。该UART芯片有两个通道,一路接标准的RS232接口芯片,可短距离(一般不超过50m)传输数据,用于系统的现场调试和联机工作;另一路接标准的RS485接口芯片,最大传输距离达3000m,可用于较长距离的数据传输;必要时还可以外接无线模块,进行远距离无线数据传输。

4 软件设计

4.1 信号处理程序流程

交通信息检测信号处理的核心思想是利用高速DSP芯片的定时器产生一定时间间隔的中断,同时DSP对由ADC采样的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由于检测器安装在固定的位置,其覆盖区域及周围的环境比较固定,因而,可以在频域上完成杂波的消除算法,将有车辆通过时的频谱与无车辆通过时的频谱进行频域消干[3],再根据车辆通过雷达照射区域的时间和频谱位置等参数计算出车道、车流量、车道占有率和平均车速等交通信息。

整个系统的信号处理程序流程如图4所示,程序开始运行时,首先对DSP内的各寄存器及外围设备进行初始化,然后从片外闪存及实时钟芯片中读取系统参数,这些前期工作做完后就进入一个主循环。主循环中首先是数据采样,当采样得到的数据达到1024个时,程序就对这1024个点进行FFT,然后再对获取的频域信号进行分析,根据频谱幅度所在位置及大小来分别判断车辆所属车道和车辆的有无,根据车辆通过照射区域时间的长短及信号波形的变化来计算车道占有率和平均车速等信息,然后把得到的交通信息发送给上位机,计数器是用来设定检测周期的,一个检测周期通常设定为20ms~30ms,计数器值若不为零则自减一,然后继续执行小循环判断,为零时(一个检测周期结束),接着执行下一个判定,查询串口是否有上位机发送来的命令,若有就执行命令,执行完后继续查询串口,若没有则本次检测周期结束,跳转到数据采样处接着执行下一个检测周期[3]。

4.2 引导装载的实现

软件设计的另一个难点就是系统上电引导装载(自举)的实现。系统自举的主要任务就是完成数据从外部存储到内部存储的搬移及程序的重定位等工作。采用自举加载的好处是:一方面对DSP片内有限而宝贵的存储资源进行了扩展,另一方面还可以充分发挥DSP片内RAM速度快的优势。

本系统采用最为常用的16位并行自举引导方式,整个引导装载过程为:VC5416上电复位后,MP/MC脚为低电平,DSP工作在微计算机模式,程序指针指向片内ROM区的地址FF80H处,此处存有一条跳转指令,该指令使程序跳转到地址F800H处,F800H即为BootLoader程序的起始地址,自举程序依次检查INT2和INT3标志位(此处均为高电平),判断采用并行加载模式,读取数据空间地址FFFFH处的内容8000H,然后从8000H处开始读取内容。BootLoader根据所读内容初始化相应寄存器,把第一段程序搬移到片内RAM中从28100H开始的地址中,把第二段程序复制到片内RAM中从28200H开始的地址单元中,将第三段程序搬移到片内RAM中从200H开始的地址单元中,最后程序指针跳转到RAM的28200H地址处开始执行数字信号处理主程序,完成整个系统自举任务。

5 测试结果

系统是根据汽车行驶过雷达照射区域的时间和波形变化及数字信号处理机内部定时器记录的数值等参数来计算出各种交通信息的。本系统可检测的交通信息参数主要有车流量、平均车速和车道占有率等几种。这几个交通信息参数定义是根据交通部的标准定义进行实现的,具体定义如下[4]:

平均车速——多指时间平均车速,在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断面所有车辆点车速的算术平均值。

车道占有率是密度参数的分布特性,车道占有率越高,车流密度越大。一般计算时间占有率——在某一测定时间段内测量通过某一断面的累计时间占测定时间之比。

车流量——是交通量的俗称,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断面或某一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现在市场上的交通信息检测器检测精度一般不超过90%,而且大多数检测器的检测信息参数比较单一。表1是我们于2008年12月17日9:00至13:00时在上海浦东五洲大道对车流量信息的检测结果。从测试数据可以看出,本系统各个车道的车流量检测准确率均达到了95%左右。表2给出了上海市浦东五洲大道2009年12月17日10:00至14:00时的平均车速和车道占有率的现场实测结果。从这些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系统的性能指标不仅达到了实用化的要求,而且与其他检测手段相比,除了引言部分所述优势外,还有着检测精度高和检测参数多的优点。

5 结束语

随着数字信号处理器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DSP的高速实时数据处理和控制能力越来越强,这非常适合雷达系统对数据处理的实时性和高速度化要求,因而DSP在雷达系统中应用也将更加广泛。本文所介绍的微波雷达交通信息检测系统是DSP在雷达系统中的典型应用,实践证明本文所介绍的设计方案简单、可靠、准确率高,达到了实用的要求,应用前景广阔。

摘要:给出一种基于DSP芯片TMS320VC5416的微波雷达交通信息检测系统总体设计方案;详细阐述了系统后端数字信号处理单元的软硬件的设计与实现,指出了电路设计中的难点并提供了解决方案;给出了信号处理程序流程并重点说明了自举的实现。现场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的性能指标达到了实用化要求。

关键词:智能交通系统,交通信息检测,数字信号处理,自举

参考文献

[1]刘晓斌,张惠玲.智能交通检测设备及道路探测研究[J].交通标准化,2008,(02):201-203

[2]盛怀茂,李玉芳,夏冠群等.FMCW毫米波雷达中频滤波器的研究[J].红外与毫米波学报,2001,20(6):472-476

[3]陈良章,余稳,孙晓伟.微波车流量检测雷达中数字信号处理机的设计[J].微计算机应用,2008,29(5):88-92

篇4:感情微波信息

可是,我饥肠辘辘,已经两天没有吃饭了。昨天和前天的午餐和晚餐都是白开水,开水虽然使我的肚子很舒服,但我已感到浑身无力了。

我头昏眼花地在街上乱逛,欣赏着食品出售机前各种食品的图片,渴望那些图片能变成香浓的咖啡、黄澄澄的蛋糕、冒着热气的炒鸡蛋,可是这一切对我来说都是妄想,我的信用卡早已透支了,我成了个身无分文的穷光蛋。

我馋得口水直流,路边住宅的窗子里飘出来的煎火腿、烤面包和热牛奶的香味使我的胃一张一缩。

我就这样捏着一文不值的信用卡,在街上晃荡着。

我走进职业介绍所,把身份证放进咨询孔内,但毫无结果。没有赴职通知,也就是说没活儿干。

难道我就得这样饿着等死吗?

我把目光转向高楼大厦和灰暗的天空,以便不去想我那饥饿的肚肠。太阳光不见了,天上是一片乌云,行人也都变得愁眉不展,清晨时人们散发出来的愉快信息消失了。

这时,忽然有人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吓了一跳,一个趔趄,差点摔倒在地——我是饿晕了。

“你好,乔治。”那人对我说。

我回头一看,是老朋友阿赫默德。

我心中暗喜:碰上救星了。但我依然苦着脸说:“好什么好?我已经两天没吃饭,快……”就在这时,一种黑色的、死亡的感觉猛地窜进我的脑海,打断了我的话。我目光茫然地转向阿赫默德,对他说:“阿赫默德,我感受到了死亡!”

阿赫默德注视着我的脸,又朝四周望了望,说:“伙计,果然名不虚传,你的感觉真灵。你接收到了一个将死的人的感情微波,我想这地方大概有人出事了。快感觉一下,是哪个方向?”

“哪个方向都有。”我漫不经心地说。

阿赫默德望了我一眼,突然明白了。他到路边的食品出售机前为我点了咖啡、奶油加白糖和一盘热炒鸡蛋。

在一阵风卷残云般的狼吞虎咽之后,我开始屏气敛神。

我的目光转向了第六林荫道。巨型的玻璃大厦闪烁着晶莹的亮光,它们高耸的躯体似乎不太牢固,而玻璃平面反射出的云层一片灰暗,好像要把一切都立即熔化掉似的。四十二街运输中心的拱桥也清晰可见。然后,我调转头向相反的方向看去。我能看到图书馆门前的石狮子,发着亮光的霓虹灯广告。突然,一片黑漆漆的暗影活像一头张开血口的巨兽向我袭来,我很难描述它的形状。

我朝那个方向茫然一指,喊道:

“是那边。”

阿赫默德把手腕上的报话机移到嘴边,按了一个信号键。

“请接统计部。”

一个声音回答:“这里是统计部。”

阿赫默德逐字逐句地向对方说:

“这是紧急呼号。我是拯救队队员,队徽45号B。这里可能有人出事了……”阿赫默德是一个瘦高个子,动作敏捷,办事干练。小时候,他带领我们做了许多充满冒险色彩的游戏,每次出问题他都能迅速使我们排除困难,或和大人们交涉说情,使我们脱险。每次他征求我的意见,我都感到是一种荣誉。

现在,我们并肩朝四十二街和第六林荫道的方向走,步子迈得很快。他说:“光靠你一个人不够,我们还要去找另一个人,她也许能帮助我们。”

我们来到吉卜赛茶室,阿赫默德穿过一排排桌椅,走到一个胖女人身边。她向我点头微笑,但却严肃地直视着阿赫默德那对黑色的眼睛。

我想起来了,阿赫默德曾经对我说过这个吉卜赛女人。他说她利用喝剩的茶叶渣准确地预测了几十件事。

阿赫默德隔着桌子,探过身体对她说:

“说吧,贝西,你也感觉到了,对吧?你弄清楚是什么人了吗?”

她用紧张而低沉的声音回答,好像她很怕大声说话似的。

“我昨天就感觉到了。我曾经想用看茶杯里的茶叶图案的办法协助你们拯救队。但这个出事的人,只有感觉,没有思维。今天,一小时之前,微波信息变得很强、很可怕,感情是如此的压抑……被困陷……死亡……被人遗忘……被人丢弃……”阿赫默德有些不耐烦,胖女人的话到目前为止对他一点用都没有。他说:“你从茶叶图案里有没有得到什么启示?”

“我还没去看呢。”说着,胖女人叫一个侍者端了一个托盘出来,上面摆着一壶茶和一个干净的茶杯。她把整个托盘放在桌上,然后将茶倒进杯里,再将茶水从杯中倒回壶内,杯底剩下一层浸泡着茶水的茶叶。她仔细地向里面看,然后闭上眼,一直没有睁开。突然,她大声嚷道:“天哪,好像是一个死人的头。”

阿赫默德开始用一种奇怪的声调说话,他用催眠术使贝西进入了状态。

他的声音深沉、柔和、动人。他说:

“你需要援助,但没有人来救你。你在想什么?”

贝西的声音飘飘忽忽:

“……一切似乎都离我很远。坏事临头之际,我可以远远地脱身,拒绝回来……”这些想法也在我的脑中出现了。我们俩都具有接收感情微波信息的特异功能。现在,她正在替我说话。我忽然感到害怕,怕黑暗把我吞噬。好像黑夜里有一片浮云,像个大枕头在我身下飘动,引诱着我出来把头枕在上面。但浮云一变,就出现了一排尖锐、锋利的鲨鱼牙齿,原来是一条准备吃人的鲨鱼……我连忙从那个被害人可怕的感情微波信息中抽身而出。

然而,贝西却无力变回她自己。她睁开眼睛,坐直身子。她的眼睛大得似乎连眼白都要流出眼眶。她大概沉入那条大鲨鱼的腹中了。她说:“……太累了,太累了,让我死吧,让死亡来临吧。死亡将会毁灭这个世界,毁灭一切无价值的、干枯的、霉烂的东西……”阿赫默德伸手扶住贝西的肩膀,摇着她,喊着:“贝西,快醒醒。这不是你,是那个人。”

贝西终于清醒过来了,她吃惊地看了一下茶杯,缓过神来。

阿赫默德握了一下贝西的手,说:“谢谢你,贝西。”

然后拉着我出了茶室,走到人行道上,说道:“从贝西刚才的反应来看,我们现在已经掌握了一些情况:出事者是女性,成年人,比贝西年轻,很可能是怀孕了,她困于某个没有水、没有食物的地方。她盼望着自己的亲人去解救她,但她失望了。现在她一想到亲人就发火,不愿再去想求助的事情了……”他说话的时候,我忽然觉得口渴(然而我是刚在贝西那边喝过茶的),不由自主地说:“我很想去伯克利大街的白马酒店,我要喝上一大杯苹果汁和整整一瓶啤酒……”阿赫默德眼睛一亮:“这不是你在说话,是那个人在说话。走吧,伙计,我终于找到了那个人的所在地了。你是我的指南针。好样的,乔治。”

快到白马酒店时,我在一幢古老的房子的大门前停住了。

我站在门口麻木地摇着门把,想转动它。门把被摇得发出响声,像闹钟响一样。这种声音像电流一样传遍我的全身,使我的手几乎僵了。我总感到门后有东西,总觉得一旦门打开,里面等待我的将是一个可怕的大怪物。

“我敢打赌,她就在这里。”阿赫默德说。

阿赫默德将门撞了开来。我听见自己的声音从远处传来:“快救救我。”

很显然,这是她在说话。

“我在地狱里。”我脑中的声音回答道。

“见鬼。”阿赫默德拍了一下自己的脑门。又问我:“告诉我,你叫什么名字?”

我本想告诉他我的名字——乔治·桑福。可是,我听到一个沙哑的声音说:“我叫简·达莱。”

这是她的名字。

阿赫默德终于通过我同她取得了联系。

15分钟后,拯救队急救组赶到。他们在厨房里找到了她。

她被五花大绑地缚在暖气管边。两天前,她那有了第三者的丈夫将她捆在厨房里,然后带着他的情妇远走高飞了。

“现在,你该带着我出去饱餐一顿了吧?”我对阿赫默德说。

阿赫默德点点头,我们走向一个酒家。这时,一幅恐怖的画面又窜入我的脑海中。

我通过感情微波信息感应到了在三条街以外的某个公园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可是我得等吃完饭后再对阿赫默德说,不然眼看到嘴边的美餐又要飞了。

篇5:杭州师范大学研究生导师信息表

姓名:

曹明富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5年6 月

所在学院(部门):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所在专业:

最后学历:

最后学位:

攻读专业:

职称:

导师类别:

联系电话:

手机:

E-mail:

个人主要简历:动物学;遗传学;课程与教学论(生物教育)研究生生物科学;遗传学 教授 硕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mfcaohznu。edu。cn 1978年8月杭州大学生物学专业毕业后分配到杭州师范学院任教,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其中:1985年9月至1987年6月复旦大学在职研究生,1998年3月至2000年6月在复旦大学国家基因工程重点实验室作访问学者,进修博士课程。2004年7月至8月赴德国海德堡大学、爱尔雷根大学等学习培训与学术交流。于1987年至1990年任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遗传学教研室主任,1990年9月至1993年8月任杭州师范学院生物系副主任,1993年9月至2000年任杭州师范学院科研处副处长、研究生办公室主任,2001年至2006年6月任杭州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学科学位

办公室主任,2006年7月至2009年6月任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主任,2009年6月至今任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院长。现任杭州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兼任《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健康研究》副主编,浙江大学茶学研究所兼职教授、细胞生物学专业兼职博士生导师,解放军军需大学客座研究员,兼职研究生导师;是省级重点学科《动物学》硕士点的“动物遗传与进化”和遗传学学科硕士点“细胞遗传与细胞工程”研究方向的学术带头人,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

主要成果:课程与教学论“生物学教学”方向硕士生导师;是学校确定的首批学科带头人,1997年被杭州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1998年入选杭州市“131”科技人才工程第一层次,1999年入选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人选,2001年又入选杭州市新世纪“131”优秀中青年科技人才第一层次培养人选。主要学术兼职:浙江省遗传学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兼遗传学教育与科普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省细胞生物学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预防医学会毒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自然科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杭州市科学技术发展研究会理事长;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学金基金会秘书长、复旦大学杭州校友会副会长1.动物学硕士点的研究方向:“动物遗传与进化”。2.遗传学学科硕士点的研究方向:“细胞遗传与细胞工程”;“毒理与药理遗传学”;“生物医药”。3.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方向:“生物学课程与教学论”。4.细胞生物学博士点的研究方向:“天然药效成分筛选与药理研究”。主要工作业绩:主要从事遗传学、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等的教学与研究。曾为大学本科学生主讲主讲了《遗传学》、《人类遗传学与优生》、《基因工程与人类未来》和《生命科学导论》等8门课程,为硕士研究生开设了《生命科学进展》、《动物遗传学》、《生物技术》、《基因表达及调控》等课程,为博士生开设了《细胞工程》、《生命科学研究进展》等课程。主持承担了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人类遗传学与优生》的编写,组织编写《现代遗传学教程》。已指导本科生学士论文80余人,已培养硕士生10人、博士生5人;曾主持或参加各级科学基金或科技计划项目3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9项,其它项目18项;已完成并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出版著作6部,译著1部,完成应用技术成果8项,获各类科研奖励28项,其中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8项,其它奖18项。主持完成的有10条短芒大麦核基因组DNA序列登陆美国的Genbank,特别是在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类化合物的抗突变、抗肿瘤、抗辐射等研究颇具特色和创见性,得到了本学科同行的较高评价。在科技开发方面,已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与

经济效益。如本人研究的茶多酚的药理及遗传安全性等研究成果被浙江天台制药厂、天力药业公司等9家单位采纳后,开发出“心脑健”等医药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研制的百莲茶配方及生产工艺被杭州怡力达生物保健饮品公司等采用。完成的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教材、译著):

1、《植物学》(ISBN:7-5383-2804-1),吉林教育出版社出版(1996年),副主编

2、《动物遗传·免疫病学》(ISBN:7-03-009291-0),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副主编

3、《人力资源发展战略》(译著),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2006年),第一

4、《共旋理论初探:共旋引力波理论探索》(专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二作者

5、《共旋理论初探:共旋起电能源理论探索》(专著),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2005年),第二作者

6、《学科教育研究——生物学教育》(文集),杭州出版社出版(2002年),主编

7、《科学新观察—人类的生殖与进化》,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二作者 2000年以来发表的主要学术论文:

1、茶多酚类复合物对小鼠体内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科技通报》,2000,V0L.16 N0.12、Effect of 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 and Belta on Ionizing Radiation-induced Apoptosis: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 Science and Clinical Medivcine 2000(2001年ISTP收录)

3、RAPD analysis of salt-tolerant new lines of Hordeum brevisubulation: PLANT GENOMICS IN CHINA, 2001.14、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法提取短茎大麦基因组DNA,《东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VOL.32No.55、茶多酚复合物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1年,VOL.18No.76、茶多酚诱导肿瘤细胞调亡的作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VOL.18No47、细胞凋亡的基因调控研究进展,《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报)》,2001年,VOL.18 No.58、细胞凋亡的信号传导途径的研究进展,《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VOL.17No.69、肿瘤坏死因子和对电离辐谢诱导细胞凋亡效应,《实验生物学报》,2002年,VOL.35No.310、茶多酚复合物对高脂血症大鼠的降脂作用,《中国兽医学报》,2002年,VOL.22 No.311、短芒大麦耐盐碱新品种的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分析,《中国农业科学》,2002年,VOL.35No.312、三角帆蚌多糖抑癌作用的实验研究,《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03年,VOL.20No.113、Chimeraplasty基因修复技术及其应用,《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VOL.2 No.214、盐胁迫下短芒大麦DNA文库的构建,《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3年,VOL.25No.515、Down-modulation of heat shock protein 70 and up-modulation of casase-3 during schisandrin B-induced apoptosis in human hepatoma SMMC-7721 cells: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2004,10(20:2944-2948)(MI 收录)

16、温州市综合理科课程教师素质、培训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辽宁教育研究》,2004,VOL.21 No.817、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研究进程,《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年,VOL.21No.318、假基因的研究,《生物学通报》,2005年,VOL.21 No.219、二甲双胍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治疗中的应用,《临床肝胆病杂志》,2005年,VOL.21No.520、茶多酚及其单体EGCG抗肿瘤效应的实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以科学发展观促进科技创新》(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494-50021、完成花粉及其组分的抗肿瘤药理活性研究;《中国肿瘤》(核心期刊)2007,V0L.16N0.5 340-341;通讯作者

22、抗肿瘤药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V0L.27N0.1 53-57;通讯作者

23、提高转基因植物安全性的策略;《浙江农业学报》(核心期刊)2007,V0L.19N0.2

130-1344/424、花鱼骨和唇鱼骨的含肉率及肌肉营养成分分析;《水生生物学报》(一级期刊)

2007,V0L.13N0.62/525、星球运功与地磁、地震关系的探索;《格物》 2007,V0L.7 N0.3 74-第二作者

26、地球极移、章动的机理研究;《格物》 2007,V0L.7 N0.288-2/2 完成的应用技术成果:

1、百莲茶的研制及生产技术,第一

2、茶多酚系列保健饮品,第一

3、米饭营养味素配方及生产技术,第一

4、防辐射保健饮料,第一

5、灵芝露的研制及生产技术,第二

主要科研获奖:

1、《茶多酚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用的机理研究》,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5年5月,国家教委

2、《茶多酚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作应用研究》,浙江省高校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94年12月,浙江省教委

3、《茶多酚复合物抗诱变作用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1993年,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4、《绿茶多酚类化合物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1993年,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5、《茶多酚抗突变和消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1995年,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6、《茶多酚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癌作用》,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1995年,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7、《茶多酚生物学活性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1995年,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8、《胸腺素对增加S180小鼠免疫力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1995年,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9、《遗传学》课程建设成果,浙江省高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1995年,浙江省教委

10、《植物学》,吉林省长白山优秀图书三等奖,1998年,吉林省新闻出版局等

11、《绿茶多酚类抗辐射损伤作用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1999年,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12、《茶多酚(GTPP)抗脂质过氧化作用的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01年9月,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13、《茶多酚抑癌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奖,二等奖,2001年9月,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14、《肿瘤坏死因子和对电离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效应》,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二等奖,2003年10月,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15、《茶多酚复合物降脂作用的实验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2003年10月, 浙江省人事厅、省科技厅、省科协

16、《茶多酚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应》,杭州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

奖,2000年11月, 杭州市人事局、市科协

17、《茶多酚复合物抑癌及对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杭州市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00年11月,杭州市人事局、市科协

篇6:东南大学微波导师信息

二、研究方向: 表面工程,主要研究金属表面陶瓷涂层、金属陶瓷涂层、复合涂层的制备、性能及应用。目前主攻方向等离子焰流反应形成纳米涂层。

三、发表的论文目录 99以来,共发表论文23篇,其中国外重要期刊,SCI、EI收录6篇,ISTP 1篇,国际会议、核心期刊13篇,获奖情况

1)焰流控制自反应合成金属/陶瓷复合涂层的研究 2005年河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第二完成人

2)金属表面耐磨蚀梯度材料的研究 获2001年河北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完成人

3)金属表面耐蚀涂层研究 获天津市98科技进步二等奖 第二完成人 4)“加强对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大工程意识的研究” 获99年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第一完成人 2研究项目情况

99年以来,共主持和承担天津市、河北省自然基金及科委计划项目12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签订横向课题1项,到校科研经费120余万元,到目前为止,已取得科研成果5项,在研项目7项。1)已鉴定或完成的科研成果:

(1)金属表面耐磨蚀梯度材料的研究 省级鉴定 国际先进 2000年9月 第二主研

(2)金属表面耐蚀梯度陶瓷材料 验收 国际先进 2001年12月 第二主研(3)焰流控制自反应合成陶瓷涂层 省级鉴定 国际领先 2003年4月 第二主研

(4)金属表面耐蚀涂层的推广 验收 2003年11月 第二主研(5)反应形成AL2O3陶瓷梯度热障涂层的研究(2001~2003)省级鉴定 国际先进 5.5万元 第二主研

现承担项目

(1)应等离子喷涂纳米晶TiN涂层的研究 项目批准号:50472033 国家自然基金 2005.01~2007.12 26万元 第二主研

(2)应等离子合成纳米晶TiCN涂层的研究 河北省自然基金 E2005000056 5万元 主 持(3)等离子反应喷涂TiN厚涂层的研究(2002~2005)天津市自然基金 编号:023603911 6.0万元 第二主研

(4)等离子体反应合成纳米复合陶瓷涂层的研究(2002~2005)河北自然基金 编号:503037 13万元 第二主研

(5)耐磨金属陶瓷涂层在双螺杆泵上的应用(2003 `2005年)河北省科技攻关项目(款已到校)30万元 第二主研(6)耐磨陶瓷梯度涂层在双螺杆泵上的应用(2003 `2005)省校合作基金 30万元 第二主研

(7)纳米掺杂Al2O3陶瓷涂层的研究(2003 `2005)国家自然基金 第二主研单位 第二主研 3)专利

(1)焰流控制自反应合成陶瓷涂层

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专利号:ZL01138617.7 第二发明人(2)反应等离子喷涂反应室装置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公开号:cn1603451A 第二发明人(3)反应喷涂纳米晶TiN涂层的方法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公开号:cn1612712 第二发明人(4)反应喷涂纳米晶TiN粉末的方法

申请国家发明专利 公开号:cn1609056A 第二发明人

王清周,男,博士,河北工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78年生于山东德州。2006年中科院固体所博士毕业后在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任教。在国内 外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收入SCI与EI索引20余篇,发明专利两项。目前主持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及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一项。所授课程:纳米复合材料、电子材料、薄膜物理、工程材料、材料学专业外语。研究方向:纳米复合材料、多孔金属材料、形状记忆合金

许长庆,性别男,原籍四川省成都市,生于1966年10月17日。现居住地天津市。

1994年硕士毕业,分配到河北工业大学任教至今,2000年被该校聘为副教授,现任材料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讲过:“现代材料分析方法”、“晶体学理论”、“传热学”、“机械工程材料”、“冶金研究试验方法”等课程,对计算机语言有很广的涉猎,多次组织同学学习交流,带领学生参加数学建模比赛并获奖。2004年,带领该校本科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比赛,并获得天津市一等奖和河北省二等奖。2008年,发表《铁基合金马氏体相变晶体学研究》一文,标志着在马氏体方面的研究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在业内获得“马氏体测量第一人”的称号。由此在河北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材料晶体学、相变晶体学、材料结构化设计和计算材料学等领域。

张建新,男,汉族,1956年3月生人,教授。

1973年-1978年在峰峰矿务局工作;1978年-1982年在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机械二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1982 年-1983年在峰峰矿务局工作;1983年-1986年在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机械二系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1986年-1997年在河北工学院(今河北工业大学)机械二系任教;1989.12-1990.12 意大利米兰大学做访问学者;1996.11-1997.12 法国巴黎材料物理与机械学院做访问学者;1998.01至今在河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工作,1997.01获副教授职称,2000.12获教授职称,1998.10任材料学院副院长。

发表论文及获奖

发表论文:

1.张建新.Fe-Mn-Si合金热循环时g-e马氏体相变特征.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0,29(4)70-72

2.张建新,王瑞祥,谷南驹.恒定外力对CuZnAl弹簧形状记忆性能和动作温度的影响.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1,30(2)25-28

3.Gu Nanju,Zhang Jianxin.Change of Chracteristics of Cu-Zn-Al SMA Under Loaded Thermal-Recycleing and Design of Manual and Auto Temperature-Influencing,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2000SMST(国际形状记忆材料和超弹性技术及在工程和生物医学应用讨论会,2000,5月,CA(USA)

4.张谨,谷南驹,张建新,王文水.不同热处理对Cu-Al-Mn合金形状记忆效应和马氏体转变温度的影响.有色金属,2001,53(1)56-59

5.张维连,李嘉席,陈洪建,孙军生,张建新,张恩怀.掺锗CZSi原生晶体中氧的微沉淀,半导体学报,2002,23(10)1073-1077

6.王凯杰,张建新,薛俊明,管智贇,刘金彪,耿新华.VHF-PECVD法沉积大面积硅基薄膜的均匀性问题,半导体集成电路-硅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2003,深圳,251-253

成果获奖:

谷南驹,林成新,张建新,等,马氏体相变及形状记忆合金研究.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0年

武建军,1962年5月生,河北省阳原人,男。从1979年9月起在河北工学院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学习,分别于1983 年和1986年获得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工学博士学位。自1986年7月以来,一直在河北工业大学(原河北工学院)任教,现任材料学院主任、教授。研究工作涉及热喷涂、镀锌、渗碳、离子氮化、多元共渗等表面处理工艺,铜、铝、铁基复合材料,钢铁、青铜等新型金属材料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目前主要从事计算机在材料设计中的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塑性变形织构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Surface Technology and Coating(表面技术和涂层)、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物质科学技术学报)、Material Processing Technology(材料加工技术)、复合材料学报、金属学报、有色金属学报、材料科学与工艺和粉末冶金技术等国内外刊物及重要会议上发表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8篇被收入EI,8篇收入SCI。主持或参加编写著作4部:《机械工程材料》(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4)、《先进结构材料》(第二作者,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工程材料试验与习题》(第二作者,天津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最新机械设计制造常用数据与新旧标准对照手册》(编委,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5)。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在教学工作之余,积极参加科学研究活动。到现在为止,已完成研究课题10余项,其中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河北省轻工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各一项。主要成果如下:

1.铁基耐液锌腐蚀材料及内加热技术,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天津市科委重点推广项目。

2.切割用铁基金刚石锯片,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河北省名牌产品和河北省轻工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3.耐蚀陶瓷涂层的制备与应用,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天津市科委重点推广项目。

4.铜基冷拉不锈钢器皿模具材料,填补国内空白。

5.双相钢丝在金属制品行业的应用。

6.陶瓷涂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河北省“七五”攻关项目。

7.离子S-N-O共渗。

8.气体S-C-N共渗。

9.玻璃颗粒增强铝基减摩材料。

10.三氧化二铝颗粒增强铜基功能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1.计算机在轧辊热处理上的应用。

12.神经网络专家系统。

崔春翔,男,教授,河北工业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博士毕业,1999年至2000年在韩国做BrainPool学者,2002.12-2004.1年在英国剑桥大学材料科学与冶金系和Cavendish实验室做Visiting Scientist。1996年5月任河北省材料研究中心主任,1998年8月-2005年5月任材料学院院长,2005年5月-至今任材料学院党委书记、材料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术委员会主任、河北省新型功能材料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金属学会金属材料学委会副主任、《天津冶金》编委会副主任、《中国材料科技与设备》特邀编委,《科学中国人》专家委员 会委员,《功能材料》编委,《Journal of Nanomaterials》编委、《Nanocomposites》特邀主编。研究课题: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界面微结构、纳米磁性材料及生物医学材料制备科学和微结构检测研究。主研过两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主持两项开放基金和1项国家博 士后科学基金。现正主持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国家科技创新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项目2项,教育部项目1项,省科技创新重点项目及重点基金项目2 项,天津市应用基础重点项目1项、省面上项目、博士基金及其他项目3项。在J.NanoSci.、J.Am.Chem.Soc.、Ad.E.Mater.、Acta Mater.等国内外有影响的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40余篇,收入SCl 50余篇,EI40余篇,专著和译著2部。2000年获河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02年获河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1项,2005年获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2000年以来指导已出站的博士后2名、已指导毕业博士研究生3名、毕业硕士研究生24名;现在正在指导在站博士后3名、在读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 19名。崔春翔教授领导的河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05年10月21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 导人表彰。研究方向:1.原位纳米复合材料制备界面微结构 2.纳米磁性材料制备科学和微结构检测研究 3.生物医学材料制备科学和生物特性研究。

曹晓明

个人简介:

1977年9月-1982年5月:河北工学院机二系 大学本科

1982年5月-1983年9月: 河北工学院机二系 留校任教 助教

1983年9月-1987年7月: 河北工学院机二系 硕士研究生

1987年7月-1993年9月: 河北工学院材料系 任教 讲师

1993年9月-1994年9月:河北工学院材料系 副教授

1994年9月-1999年10月:北京科技大学 博士研究生

1996年-今: 河北工业大学教授、河北省金属材料研究所所长。

荣誉称号:

1、河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第一发明人)

2、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的国家级专家

社会兼职:

1、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耐磨耐蚀专业技术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2、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热浸镀专业委员会 常务理事

3、天津市热处理学会 常务理事

4、河北省金属学会 常务理事

5、河北省金属学会钢管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6、天津市工大镀锌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

学术成就:

1、解决了气体渗硼的工艺技术问题

2、解决了陶瓷锌锅内加热技术难题,并将之产业化。

3、解决了钢丝单镀Galfan 工艺技术,首次在世界范围内建造了年产4000吨的生产线。

4、获两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

5、拥有5项专利技术,其中三项发明专利。

6、出版论著一本《先进结构材料》化学工业出版社

研究方向:

1、耐熔锌腐蚀金属间化合物

2、高性能合金镀层的制备与性能

3、热浸镀层形成的动力学过程

4、高性能结构材料(耐磨、耐蚀、超强材料)

5、表面复合材料

6、计算机辅助材料设计

7、特殊功能材料(换能、光学、隐形、阻尼材料)

阎殿然,男,1946年12月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贴的专家,天津市劳动模范,兼任天津市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热处理学会副理事长,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学科组成员,河北省教育学会理事等职务。主要从事教学及科研工作,主讲《金属学原理》、《工程材料》等本科生课程及《材料结构与性能》、《陶瓷材料学》、《材料科学前沿》、《材料表面科学》等研究生课程。共指导10届硕士研究生及3届博士生。获国家教学研究成果二等奖2项。

孙继兵,男,中共党员,博士(后),教授,硕士生导师。1970年生于河北张家口,1993年本科毕业后在张家口探矿机械厂工作。2000年硕士毕业留校 任教。曾获天津市高校“第六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天津市“红桥十佳优秀青年”称号,多次获河北工业大学优秀任课教师奖,课堂教学效果优秀 奖,“三育人”先进个人奖等荣誉。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分别收入SCI与EI索引20余篇。主讲:磁性物理与材料、磁性材料、现代材料分析方法、金属基复合材料、机械工程材料等课程。目前承担材料学院材料科学系副主任兼材料物理教研室主任工作。研究方向:新型磁功能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及表征、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承担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1、获奖项目:生物及结构复合材料原位自生复合机制的基础研究.2005天津市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06年4月。

2、科研项目:

(1)Sm3(Fe1-xTix)29Ny /a-Fe双相纳米永磁复合材料界面微结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原位自生Sm2Fe17N3/Fe3Pt双相纳米磁性材料,天津市重点项目。(3)原位自生Sm2Fe17N3/Fe3Pt双相纳米磁性材料微结构,天津市应用基础重点国际合作项目。

(3)SmFeN-α-Fe双相纳米永磁复合材料,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自生钛酸钾/钛合金新型生物医用材料,河北省博士基金项目。(5)原位自生陶瓷颗粒增强铝基系列复合材料制备科学及微结构, 河北省科技厅项目。

(6)钛酸钾颗粒表面增强钛合金梯度生物医学材料,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钛酸钾颗粒表面增强钛合金梯度生物医学材料,河北省教育厅项目。(8)超薄大直径专用金刚石锯片,河北省成果。

(9)原位自生多元多相铝合金复合材料制备科学及组织演变, 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上一篇:寒假社会实践报告,打字员下一篇:企业高层高层孤傲力人员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