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财政基本状况分析

2024-05-12

乡镇财政基本状况分析(通用6篇)

篇1:乡镇财政基本状况分析

乡镇财政运行状况调查

“>乡镇财政运行状况调查2007-02-02 21:56:50

最近,根据省、市企调队的要求,我们对全县乡镇财政运行状况进行了一次调查。总体情况是:乡镇财政运行比较困难。收入渠道不多,总量不大,赤字负债沉重,一时难以消化,必须加大财源建设,努力增收节支,逐步摆脱财政困境。

一、乡镇财政基本情况

⒈现行县乡财政体制。年以来,县乡财政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自负,收支挂钩,自求平衡”的管理体制。县财政核定乡镇上缴县财政的收入基数,超过上缴部分,实行此例分成;支出由县财政按统一规定的负担范围和标准核定下拨。具体情况是:收入方面,农业税作为县财政的固定收入,全额上解县财政;农业特产税实行基数上解,超收分成;契税、耕地占用税、其它收入作为乡级财政收入,收入上解,全额返回。乡镇的国税、地税收入作为县级收入,未纳入乡财政管理。在这种收入管理体制条件下,超收困难,时时有短收的危险。支出方面,全县乡镇干部职工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员人,差额拨款人员人。政府机关行政人员、广播员、财政所人员由县财政实行全额拨款管理,经管员、农技员、水管员、文化辅导员等由县财政实行差额拨款管理、公用经费只拨全额拨款管理人员,差额人员不拨公用经费,支出上乡镇政府有较大缺口。

⒉乡镇财政状况:全县累计赤字负债万元。用途情况:①兴办企业投资负债万元;②普九教育和兴建公共实施负债万元;③农业开发投资负债万元;④弥补日常开支负债万元。⑤其他负债万元,赤字负债资金来源万元。①工资及

运转经费挂帐万元;②教育和公共建设挂帐万元。③借款万元。其中:向银行借款本金万元;向部门或单位借款万元;向个人或其他借款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财政财力总量上有所下降,可用财力有所好转,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

⒈财源建设长期滞后,收入总量严重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收入总量一个乡几十万元,有的乡十几万元,这是财源建设长期滞后的结果,严重制约了乡镇财政的发展。

⒉收支缺口大,运转困难。××××年财政收入万元全额上缴,其中农业税收入万元,其他收入万元,县财政补助收入万元,其中:包干经费万元,税费改革转移支付万元。减去乡级预算支出万元,收支两抵,当年预算赤字万元,加上预算外支出(如差额人员工资、接待费等)万元。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乡

镇为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只能举债运转,“寅吃卯年”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较为普遍。

⒊财政负债多,包袱沉重。截止××××年底,乡镇财政累计赤字负债达万元。巨额赤字负债给乡镇的各项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是干部职工的垫款一时无法兑现,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乡镇领导经常被债权人纠缠讨债,无法正常工作;三是学校欠款难以支付,常有基建老板上门追讨,有的学校甚至连学校都被强行封锁,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四是经费紧缺引发了各类社会矛盾,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⒋税收征管难,短收严重。由于纳税人纳税意识差,难管村、“钉子户”等多种因素,征收难度加大,成本增高。据调查,乡镇每年有—的农业税和统筹无法正常征收,全县累计有几千万元,该收的收不上,该上缴或列支的又不能少,出现垫税和拖欠、借款办事业的情

况,乡镇财政陷入困境。

⒌有偿资金回收困难,加重了财政负担。截止××××年底,乡镇财政借出有偿资金多万元未记入乡镇政府债务内,这些资金都是向上级财政部门借入的,由乡财政承借承还的,目前这些资金均已到期或逾期,但回收困难。××××年收回的有偿资金万元,××××年收回的不足万元,时间越往后移,回收难度更大。初步测算,有近万元是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这无疑是乡镇财政的一大隐患,最终债权变成了债务,成为了乡镇财政的又一隐性负债。

三、对策措施及建议

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已迫在眉睫。

⒈进一步加强财源建设,壮大乡镇财政经济实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强财源建设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的根本途径。培植财源要把财税增长与农民增收相结合。一是要切实加强财源建设的领导,要研究制定财源建设发展规划,狠抓落实。二是要大力发展科技兴烟,把烤烟产业做大做强。烤烟是我县农业结构调整的一个主导方向,是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支柱产业。我县种植烤烟,迄今已有多年的历史,特别是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行科技兴烟,为烤烟产业的提质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加之与将军集团等大烟厂建立了比较稳定的产销关系,具有了较好的外销市场环境。三是要积极引导农业产业化及其升级,通过大力培植农业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

⒉加大对乡镇财政转移支付的扶持力度,增强乡财政的活力。

农村税费改革后,收入的范围缩小

了,加大对乡镇财政的扶持力度十分重要。一是在财源建设上要加大投入。紧紧抓住进入新一轮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把扶贫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重点扶持烤烟、主要产业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加大对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加大农村水、电、路、讯基础设施建设,实施人畜饮水工程,加快致富步伐。二是在财力上要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乡镇的分成比例,增加预算安排,保障乡镇政常运转。同时,争取上级对乡镇承借承还的周转金中经审核确定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予以豁免,化解乡镇财政风险,避免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

⒊加强税收征管,力求做到应收尽收。

一是加大财税宣传力度,坚持日常与集中相结合,大力宣传财税法规、政策的宣传,提高纳税人的纳税意识,营造宽松的纳税氛围。

二是要做到依法征税,巩固农村税

费改革成果。我县农村税费改革后,农民负担是比较轻的,要利用费改税后的政策做好难管村、钉子户的工作,尽量减少税源流失,杜绝税费改革后出现新的尾欠。

三是要搞好协税护税工作。建立财政所征税、乡村干部协税、政法部门护税的征管网络,县、乡联动,部门配合,切实改革乡镇财政收入征管力量不足的问题。

⒋加强财政支出管理,严格控制支出。

一是要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积极推进机构改革,精简机构,分流人员,事业单位与政府脱钩,推向市场,减轻财政负担。二是要进一步完善财务规章制度。会议、学习、差旅、接待、通讯、下乡补助、加班要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不允许“集体研究”代替制度,征收搞提成,从严控制非生产性支出。

三是要严格控制计划外支出。各级

各部门的升级达标必须经严格的审批,方能实施。报刊订阅要明确哪些必须订和哪些不必订。严格控制外出参观、考察。债务重的要禁止购买小车和金额较大的办公用具,机关内部建设一律停止,特殊的乡镇必须经县政府批准。

四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坚持离任审计制度。在审计结论没有出来时,乡镇领导不能提拔、调动;纪检、监督、审计等监督部门检查出的违纪违规,不能以罚代法、以罚代纪,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要严格执行不提拔、不调动、不评先评优、一票否决的规定。触犯刑律的,要移交司法机关。

⒌要建立消赤减债责任制。要建立乡镇消赤减债资金,采取多种措施,广泛筹集资金,甩掉历史包袱。同时,要坚决堵绝新的赤字债务的发生。

篇2:乡镇财政基本状况分析

一、乡镇财政基本情况

1、现行县乡财政体制。2001年以来,县乡财政实行“核定基数,超收分成,短收自负,收支挂钩,自求

平衡”的管理体制。县财政核定乡镇上缴县财政的收入基数,超过上缴部分,实行此例分成;支出由县财政按统一规定的负担范围和标准核定下拨。具体情况是:收入方面,农业税作为县财政的固定收入,全额上解县财政;农业特产税实行基数上解,超收分成;契税、耕地占用税、其它收入作为乡级财政收入,收入上解,全额返回。乡镇的国税、地税收入作为县级收入,未纳入乡财政管理。在这种收入管理体制条件下,超收困难,时时有短收的危险。支出方面,全县乡镇干部职工715人,其中全额拨款人员570人,差额拨款人员145人。政府机关行政人员、广播员、财政所人员由县财政实行全额拨款管理,经管员、农技员、水管员、文化辅导员等由县财政实行差额拨款管理、公用经费只拨全额拨款管理人员,差额人员不拨公用经费,支出上乡镇政府有较大缺口。

2、乡镇财政状况:全县累计赤字负债4734万元。用途情况:①兴办企业投资负债210万元;②普九教育和兴建公共实施负债1980万元;③农业开发投资负债1600万元;④弥补日常开支负债520万元。⑤其他负债424万元,赤字负债资金来源4734万元。①工资及运转经费挂帐326万元;②教育和公共建设挂帐1336万元。③借款3072万元。其中:向银行借款本金1336万元;向部门或单位借款1355万元;向个人或其他借款381万元。

二、存在的问题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财政财力总量上有所下降,可用财力有所好转,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收不抵支,负债运行的问题和困难。

1、财源建设长期滞后,收入总量严重不足。从调查情况来看,收入总量一个乡几十万元,有的乡十几万元,这是财源建设长期滞后的结果,严重制约了乡镇财政的发展。

2、收支缺口大,运转困难。2003年财政收入2543万元全额上缴,其中农业税收入752万元,其他收入18万元,县财政补助收入2257万元,其中:包干经费614万元,税费改革转移支付1472万元。减去乡级预算支出2641万元,收支两抵,当年预算赤字98万元,加上预算外支出(如差额人员工资、接待费等)300万元。收支矛盾十分突出,乡镇为了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只能举债运转,“寅吃卯年”挪用专项资金的现象较为普遍。

3、财政负债多,包袱沉重。截止2003年底,乡镇财政累计赤字负债达4734万元。巨额赤字负债给乡镇的各项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一是干部职工的垫款一时无法兑现,工作积极性受到影响;二是乡镇领导经常被债权人纠缠讨债,无法正常工作;三是学校欠款难以支付,常有基建老板上门追讨,有的学校甚至连学校都被强行封锁,教学无法正常开展;四是经费紧缺引发了各类社会矛盾,社会公益事业投入严重不足,严重影响经济和社会发展。

4、税收征管难,短收严重。由于纳税人纳税意识差,难管村、“钉子户”等多种因素,征收难度加大,成本增高。据调查,乡镇每年有30—40的农业税和统筹无法正常征收,全县累计有几千万元,该收的收不上,该上缴或列支的又不能少,出现垫税和拖欠、借款办事业的情况,乡镇财政陷入困境。

5、有偿资金回收困难,加重了财政负担。截止2003年底,乡镇财政借出有偿资金1200多万元未记入乡镇政府债务内,这些资金都是向上级财政部门借入的,由乡财政承借承还的,目前这些资金均已到期或逾期,但回收困难。2002年收回的有偿资金70万元,2003年收回的不足50万元,时间越往后移,回收难度更大。初步测算,有近400万元是无法收回的呆帐、坏帐。这无疑是乡镇财政的一大隐患,最终债权变成了债务,成为了乡镇财政的又一隐性负债。

三、对策措施及建议

乡镇财政是最基层的一级财政,乡镇财政的问题,是关系到党的基层政权建设,关系到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关系到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从根本上解决乡镇财政的困难已迫在眉睫。

篇3:乡镇财政状况不容忽视

就笔者调查的某市情况来分析, 财政收入增长缓慢、赤字和负债居高不下的原因是多方面, 有历史的, 也有现实的, 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 根源非常复杂, 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部分乡镇基本农田较多, 属于农业主产区, 在中央实施免征农业税政策后, 乡镇财政收入大大减少。另外由于地处偏远地区, 缺乏区位优势, 工商业税收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较小。二是财政供养人数众多。长期以来行政事业机关臃肿, 人事改革困难, 人员只进不出, 而且近几年工资增长较快, 加重了财政负担, 增加了财政平衡压力, 导致支出扩张, 财政困难加剧。三是财政支出管理和控制尚未健全, 预算约束软化, 缺乏监督管理机制。一些镇街凭白条支付各种费用, 招待费支出过多过滥, 人为地加重了镇街财政赤字。四是财政支出严重“越位”, 包揽过多。如对一些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以及搬迁补偿费用等等本应属于上级财政负担的项目, 却让镇街财政负担;另外部分乡镇政府以地方财政资金兴办企业, 由于设备落后、管理不善造成亏损, 使本来紧张的财政状况更加雪上加霜;五是有些镇街干部为了早出政绩, 多出政绩, 常常不顾本地实际情况, 超越财政和经济的承受能力, 寅吃卯粮, 甚至举债搞一些所谓的“政绩工程”、“形象工程”, 以致债台高筑, 使财政赤字和负债不断加重。

上述情况的存在, 不仅影响了镇街经济的正常发展, 而且影响了基层政权的稳定, 长此以往将难以为继。笔者认为解决上述问题要密切结合各镇街实际, 从促进乡镇经济发展, 培植财源出发, 通过加强管理, 健全制度入手, 促进镇街财政又好又快发展。

第一, 要积极培植镇街财源, 进一步增强财政实力。发展经济、培植财源是解决镇街财政赤字和负债的根本途径, 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立足实际, 以市场为导向, 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 培育壮大加工型、流通性的农业龙头企业, 培育主体财源, 逐步提高农业对当地财政收入的贡献率。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改善经济发展环境, 扩大服务范围, 以优厚的条件吸引外来资本, 加快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 尽快形成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良好发展格局。三是充分利用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通过资金扶持、政策引导, 优质服务, 促进第三产业的快速增长, 建立镇街财政新的增长点。

第二, 要完善财政支出管理体系。具体要做到:首先要依法理财, 强化预算约束。我国自1995年起已正式颁布了《预算法》, 但在镇街财政中, 实际执行情况并不理想, 依法理财、依法支出的预算管理氛围尚未形成, 以人代法的现象屡屡发生, 财政支出的随意性较大, 缺乏必要的预算约束。其次, 要制定出具体的镇街财政管理办法, 建立有效的支出约束机制, 通过制度规范镇街财政支出范围和标准。一要制定和完善镇街基本建设项目审批制度, 未经审批不得开工建设。二要规范奖金、福利、补贴发放制度和招待费用开支标准, 减轻支出压力。三要建立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 改变重大支出项目由少数甚至个别领导“拍脑袋”定夺的局面。四要实行政府采购制度, 切实搞好招标工作, 注重把竞争机制引入招标中, 做到少花钱多办事。

第三, 要以合并乡镇为契机, 全面摸清镇街财政供养人数, 清退超编人员、临时人员, 合理安排富余人员, 压缩人员经费支出, 减少财政供养人数;同时要盘活闲置不用的资产和资源, 最大限度地筹措资金解决赤字和债务问题。

篇4:当前乡镇财政状况的调查和思考

一、南昌县乡镇财政的基本现状

南昌县乡镇现行财政体制是2004年开始实行的,该财政体制在确定乡镇财政收支的基础上,兼顾吃饭与发展的关系,在调动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上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但该体制运行了十七年,乡镇财政收入结构、财政支出总量、乡镇企业发展、国家财税体制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现财政增长乏力、收支矛盾突出、乡镇债务过重、财政结余严重下降等现象。

1.财政增收乏力。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农业税停征、契税上划、个体户纳税起征点上调等,使乡镇财政收入锐减;乡镇统筹款、行政事业性收费逐步取消,治安等罚没收入上划,超计划生育罚款受政策影响明显减少,造成乡镇财政的非税收入几近为零;主体税种的缺乏是乡镇收入结构性巨变的重要原因。但多年来,上级要求财政收入仍要保持高速增长,而地方主体税种缺乏,非税收入减少,乡镇很难从正规的税收收入中获取所需的来源。虽然乡镇政府采取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力度等措施,但大多受区位和资源的限制,收效甚微。加之税收征管部门由上级垂管,乡镇政府只有护税协税功能,迫使其不得不寻求体制外的税源。

2.“吃饭财政”侵蚀。乡镇作为一级政权存在,部门设置功能齐全,由于向下和横向分流渠道的匮乏,即使精简机构、执行起来往往是减少机构不减人,庙少和尚照样多,某些乡镇的政府部门甚至成了解决就业的唯一渠道。同时受地域和观念的影响,偏远乡镇的卫生、教育等部门无人问津,人员退休后只能聘请临时人员,加之受调资政策因素影响,财政供养人员支出负担日趋沉重,“吃饭财政”挤占公共财政,有的连“吃饭财政”都保证不了。由于“吃饭财政”的影响,许多公共建设项目无资金来源,削弱了乡镇政府的执政能力。

3.财政支出较大。乡镇政府作为基层政府,是上级各种政策落实的基本执行单位,乡镇财政在保障干部职工工资福利和政府机关日常运转的同时,还要提供地方经济发展、社会综合治理、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等各方面的经费,以及各项临时性检查、验收活动等各类不可予见的繁重支出,加之人员、车辆、物价增幅较大,乡镇政府本级公用支出增长较快,2010年全县各乡镇公用经费(不含个人工资及福利)支出12 826万元(平均1 508.9万元),比2004年增加7 394.2万元,增长136.13%,其中增幅大的有:办公费用859.4万元,增长137.83%;小车费用771.27万元,增长116.52%;招待费用733.88万元,增长90.96%;其他部门费用3 592.4万元,增长301.15%。

4.乡镇负债过重。目前,以立法形式对财政投入作出刚性要求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法定支出、评优升级和考核培训达标活动对乡镇支出的要求越来越高,上级财政在财力集中的同时却将应由上级财政负担的支出部分或全部下放给乡镇,如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安、环境保护等,乡镇替上级承担了很大的责任,造成事权与财权的严重失衡。另一方面,乡镇作为一级政府,为争先进显政绩,在各种达标、基础建设、招商引资、财源建设等方面都需要乡镇财政投入,但由于大部分乡镇经济发展落后于当前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财政收入的增长潜力和财政承受能力脱节,财政与事权越来越不适应,负债就形成了无法回避的普遍现象。据调查,至2010年底,全县乡镇其他债务为61 753.6万元,比2004年增加44 412.1万元,增长256.1%;欠县财政29 184.8万元,增加30 379.7万元,增长2 542.45%。

5.收支矛盾突出。乡镇财政在安排预算支出时没有细化预算,对乡政府财务拨付是用多少拨多少,部分项目建设、设备购置、突发事件和受政策影响的调资等方面的支出没有留有余地,造成支出规模日趋增长,加之税源增长乏力,财力的增长满足不了支出增长的速度,而部分乡镇为了显示财政“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假象,人为地调整支出,少报结余或瞒报财政赤字。从报表反映,南昌县乡镇财政结余为64.6万元,都实现了收支平衡,略有结余,但经过账务还原,南昌县有13个乡镇财政出现赤字,累计产生财政赤字为13 433.04万元,另三个乡镇财政结余仅为150.28万元。

二、改善乡镇财政困境的对策和建议

南昌县乡镇财政基础薄弱,问题多样,这既有客观因素影响,也有受财政体制的影响。财是政的基础,政是财的目标,无财即无政,乡镇财政作为一级政府的财务保障,其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全民和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扭转目前乡镇财政面临诸多的困难,应通过加大力度改进财政体制,促进乡镇财政摆脱困难,走出困境重现活力。

1.合理界定乡镇财权与事权。在完善财政体制时要充分考虑乡镇实际情况和存在的主要困难,对其应该享有的财权要予以充分保障,对其应承担的事权予以明确划分。一是核定财政收入。对乡镇区域内的各种收入和招商引资入园企业税收划归乡镇,作为其固定收入来源,要在完成南昌县拼争全国五十强县市的的前提下,根据乡镇实有税源和经济发展的规模及潜力,确定乡镇收入基数和增长比例,避免盲目地下达收入任务,乡镇为完不成财政收入任务“打肿脸充胖子”的假现象。二是核定财政支出。本着“保正常支出、保正常运转”的原则,将农村中小学教育、公共卫生、农村低保生活保障、农村五保供养、抚恤、离退休人员工资、村级管理费等必不可少支出由县财政负担。为保证县乡干部同劳同酬,也可将乡镇干部职工工资及个人公积金划归县财政,由县财政负担。将原对乡镇结算补助中的调资补助部分作为,县财政对上述支出的补充,减少县财政的部分压力。对新农村建设、农业开发等公益性投资项目按上级规定应由乡镇配套的由县财政配套。对乡镇政府的公用经费支出,应根据乡镇总人口、在编在职人员、城镇规模、近三年公用经费支出规模,科学预测制定合理的补助标准。对按照财力和标准支出测算仍有缺口的,县财政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乡镇进行补助。三是明确乡镇财政超收分成。应本着“激励先进、扶持困难”的原则,根据乡镇税源多少、税收潜力和乡镇实有财力等因素,确定不同的分成比例。对完成当年收入基数的,按乡镇分类实行奖励;对超收部分按乡镇分类确定不同的分成比例;对未能完成收入基数的乡镇按负增长率扣减公用经费。

2.大力加强乡镇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乡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乡镇税源建设的增长点,要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抓好民营经济的发展,借助外力,启动内力,抓好开发特色型经济,营造一流的投资环境,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水电开发、农业开发、旅游开发。根据乡镇自身产业特点打造总部经济,走以存量换增量,以资产找资本之路,实现低成本扩张。突出抓好税收含量高、发展后劲足的财源项目,促使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富得起、做得强。形成项目在当地、就业在当地、税收在当地,形成“经济以民有为主、投资以民间为主、企业以民营为主、事业以民办为主”的局面,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税增长。县政府对乡镇招商引资工作要作为一个重要考核指标,对乡镇招商考察项目进行全盘考量,避免项目重复,安排单项工作经费,防止名为考察实为旅游的现象,对正式落户企业按实际注册资本进行分档奖励,对落户园区企业产生的税收应全归乡镇财政,激励乡镇的积极性。

3.推进“乡财县管”的管理机制。“乡财县管”制度是中央继农村税费改革后的又一重大举措,旨在通过规范乡镇财政收支来缓解基层财政困难,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降低财务运行成本,规范乡镇预算支出,防止乡镇政府新的违规举债,“乡财县管”主要是对乡镇财政资金使用、支出拨付进行总量控制,但不能代替乡镇财政功能。“乡财县管”后乡镇政府的支出规模会逐步减少,但要真正做到“减事、减员、减支”,在转变政府职能、县级统筹收支的同时,还应通过制定实施机构编制法规,确定乡镇机构数量和人员编制,做到定岗定人,特别是控制临时聘用人员增长。

4.加强乡镇税收的征管力度。在各乡镇按体制内税源和经济发展规模,确定乡镇财政收入基数的前提下,乡镇财政收入压力骤减,但乡镇政府对税收征管的力度绝不可放松,在招商引资的同时更要督促配合税收部门加强征收力度,确保区域内税收应收尽收,并及时入库。税务部门要建立税收征管信息平台,并接受财政、监察、审计的监督检查,对互引税收、玩忽职守、收取人情税、关系税等故意扰乱税收秩序的行为,要进行严厉查处,并依法追究责任。

5.努力化解乡镇债务。乡镇政府要高度重视债务风险的化解工作,坚持采取可行措施,积极稳妥地解决债务问题。一是要对债务进行清理认定,根据历史资料和相关凭证,确定债务处理的核销办法。二是坚持量力而行,控制新增债务,乡镇在项目建设和基础建设要有发改委的立项审批和财政部门对资金的安排,防止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三是对乡镇政府承担的债务,要建立偿债基金列入年度预算,县财政对乡镇超收分成部分,根据各乡镇债务规模和乡镇财力结余情况分别确定合理比例,既要让乡镇留有发展资金,又要达到逐步化债的目的,消除财政赤字。

(作者单位:南昌县审计局)

篇5:乡镇财政基本状况分析

一、继续做好财政惠农资金“一卡通”发放工作,确保发放项目和资金发放率两个“百分百”。

二、加强“两基”建设,推进乡镇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一)、指导县(市、区)认真做好乡镇财政管理基层工作。基层财政部门重点做好:

1、建立健全各项基础数据动态采集机制;

2、加强财政所内部管理制度建设;

3、加快信息化建设。

(二)、加强财政所建设步伐,推进乡镇财政所标准化建设。

各县(市、区)遵循统筹安排、分段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科学规划、务求实效的原则制定建设方案,分阶段、有计划地组织实施、打造“温馨.效率”的乡镇财政新形象。

(三)、强化涉农资金监管。乡镇财政所发挥就地监管、贴近群众的优势,做到事前把关、事中审核,事后检查反馈,全程参与监管,防止财政资金被冒领、挪用、套取现象的发生。

三、加强财政所队伍建设。

(一)、理顺职能,稳定干部队伍。一是理顺体制,真正做到乡镇财政所人员和编制全部上划到县(市、区)级管理。二是充实人员力量,确保每个财政所工作人员达到3人以上。三是加大投入,确保乡镇财政所必需工作经费。

(二)、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四、做好农村综合改革工作。

认真总结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开展情况,确保奖补工作全面推行顺利实施。

乡财科

篇6:乡镇财政基本状况分析

以A·V·蔡雅诺夫和西奥多·W·舒尔茨为代表的当代小农经济理论两大学派认为, 小农经济能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持续, 这一观点也在我国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历史记载中得到了证实 (Huang, Philip C.C., 1990) [1]。正是由于这种小农经济的性质, 我国农地市场的发展仍然处于探索阶段, 且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土地使用、土地所有权和土地管理3个方面 (Samuel P.S.Ho and et al2003) [2]。

追溯我国土地流转的研究, 最早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为了避免土地“抛荒”而进行的流转行为。从1984年非集体化经济实行后, 在进行家庭承包制土地经营的农户中, 平均主义观念的盛行更多推动的是土地调整, 而不是土地流转。农户在粮食订购任务政策下, 因为粮食收购价格太低, 不愿以高租金获得土地。而且由于缺乏土地交易的管理机制, 农民为了减少风险, 往往将土地使用权转给亲戚朋友或邻居 (Kung, James Kaising, 1995) [3]。随着国家工业化初期的完成, 粮食订购任务被取消, 农业税减免政策的实行使农民卸下了沉重的包袱, 土地市场迎来了久旱后的甘霖。经过十余载的发展, 土地流转市场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目前, 全国范围内的土地流转发生率在5%~6%, 经济发达地区为8%~10%, 少数发达地区达到20%~30%。但这种程度的发展规模还不足以适应我国加速城市化的时代需求, 我国农村还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 在非农就业机会不充足的情况下, 即使村土地资源稀少, 一个非农就业比例高的农户家庭还会继续行使均分土地的权利, 直到家庭劳动力总产出最大 (Lewis, 1954) [4]。家庭经营非农化程度作为影响农地流转的内生因素, 表现出比人口的变化更能解释村之间在土地调整规模上的差异, 究其原因, 是人口变化与获得非农机会的差异性使家庭劳动力禀赋与土地不相配, 出现了配置无效率 (Loren Brandt and et al, 2002) [5]。

基于四川省的农户调查资料, 本文对当前我国农户流转现状进行分析, 旨在得出对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并促使土地流转市场发展具有现实意义的结论。

二、农地流转的基本情况

本文数据来源于课题组入户调查资料, 笔者采取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相结合选取调查样本, 最终获得四川省4个地级市、8个县级市、21个乡镇、45个村共724份有效调查问卷。经整理, 笔者从数据库中梳理了与农地流转相关的数据资料, 发现当前农地流转基本情况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土地资源分配方式及土地细碎化。

土地资源分配方式的抉择是矛盾的, 选择保持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 则会导致土地分配不公平;选择公平的土地分配方式, 则会降低农户土地长期投入效率, 影响农户土地投资积极性。如表1和表2所示, 现有土地分配方式倾向于保持土地经营权的稳定性, 而农户希望土地分配方式更倾向于公平性。在土地类型中, 耕地的细碎化程度最高。

单位:%

数据来源:课题组调研数据整理所得 (下同) 。

2.土地流转情况。

土地流转主要包括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 具体流转情况见表3所示。留有部分农地未转出和未作任何耕地转出的农户, 主要是为了种植粮食和蔬菜供自己需求。

3.农地流转方式。

在转入和转出方式中, 农地转入以代耕方式为主, 农地转出以出租方式为主 (见表4) 。

4.农地流转的契约签订与基层组织的参与。

如表5所示, 受农地流转范围的局限, 农地一般在本村或更多的在本组内流转, 流转的双方都是熟人, 双方没经过村组同意, 直接进行私下协商, 达成口头协议即可。

5.农地流转的对象、用途及收益。

如表6所示, 农地转入对象主要是其他对象中的个体农户, 转入用途主要用于种植粮食, 转入代价一般是无偿和支付现金;而农地转出对象则以公司、合作组织和经营大户为主, 占比达56.74%, 转出的农地主要用于非粮食作物生产, 且转出一般是有偿的。

三、农地流转基本特征及问题

(一) 农地流转的基本特征

1. 土地承包经营权比较稳定。

表1显示, “按人头平均分配, 且增人不增地, 减人不减地”的农户占65.75%。根据调查资料, 只有5.11%的农户表示, 曾经重新分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 有87.15%的农户表示村或组没有进行土地资源分配的调整。在农户关于土地调整的意愿调查中, 有49.45%希望不做任何调整, 有23.07%的农户希望进行大调整, 即全部打乱后按人头平分, 有19.89%的农户希望进行小调整, 即只做部分调整, 还有7.58%的农户有其他想法。

2. 农地转出市场发育程度高于农地转入市场。

表3显示, 农地转出农户比例高于农地转入农户比例。在转出方式上, 农地转出比农地转入丰富 (见表4) , 且流转方式更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民理性经济人特征。农地转出市场的发育倾向于法制化、正式化。表5数据表明, 参与农地转出活动农户签订书面合同比例远高于农地转入农户比例, 且转出程序一般有中介、村组等第三方参与。参与农地转入市场农户对土地流转认识不够, 主要局限于村民内部之间的流转, 且用途一般用于种植粮食, 转入成本一般为零, 很明显有悖于农户理性经济人特性, 导致土地配置效率低下。而农地转出市场发育程度比较高, 农户参与流转市场是为了获得更高的收益, 其流转不局限于第一产业, 与二、三产业也产生了联系, 并且呈现出向二、三产业流转的强烈愿望。

(二) 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1. 农地细碎化程度高。

据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办公室2003年的调查, 我国农地细碎化程度为1.314亩/块;在后来的东部地区调查显示, 农地细碎化程度已提高为1.153亩/块;而本文最近的调查表明 (见表2) , 四川省农地细碎化程度更高, 达到0.861亩/块。土地细碎化加大了生产成本, 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减少了有效农地面积。相反, 如果降低农地细碎化程度, 就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Fleisher, B.M., etal, 1992;Nguyen, etal, 1996) [6,7]。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农地分配方式不可避免要发生调整, 虽然短期内提高了土地配置效率, 但却降低了农户土地投入的长期效率, 且土地调整有可能会更进一步加剧土地的细碎化 (张红宇, 2002) [8], 土地细碎化降低了农地流转的意义, 导致农业生产低效率甚至无效率, 打击农户流转积极性。

2. 流转方式比较集中, 产权制度残缺, 体现不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性质。

要促使农地流转市场的发育, 很多学者提出要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物权化 (田静婷, 2010) [9]。但在表4的流转方式中, 流转方式集中于转包、出租及代耕, 没有农户用拍卖、抵押、继承、信托等方式流转土地, 农地流转市场存在产权弱化或产权残缺。可能的原因是, 农民更关心那些对他们能产生快速影响的权利, 比如决定生产产品种类及产品市场价格等权利, 而不是一些像土地抵押权和继承权这样更抽象的权利 (Kung, James Kaising, 1995) 。

3. 农地流转制度不健全, 流转程序不规范, 且缺少必要的中介组织机构。

农地流转程序不规范在土地流转行为中比较普遍。根据调查资料, 在转入农地农户中, 有89.47%的农户没有签订书面协议, 只是口头交易;在土地转出行为中, 签订书面协议的农户比较多, 达到40.43%。流转过程一般由双方私下协商解决, 没有经过村组同意, 由中介组织提供信息而进行流转的更是稀少, 只有转出活动中3.55%的农户属于此类 (见表5) 。

4. 农地流转用途缺乏监管, 存在“耕地去粮化”趋势, 影响粮食安全。

《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 属于农业用地的流转, 流转后必须从事农业生产, 不能随意用于第二、三产业, 如需改变用途, 须征得土地所有者同意和获得有关部门的批准。调查资料显示, 农地转出用于非农产业经营比例为8.51% (见表5) , 由于基层组织的寻租行为, 村组干部会利用农户对土地流转政策认识不足, 诱导或强迫农户将土地流转给非农产业经营者, 分享利益。另外, 由于粮食生产的边际收益较低, 农户倾向于种植非粮食作物, 这种趋势继续发展可能会危及粮食安全。如表6中的农地转出, 有58.16%转出农地用于非粮食作物生产。经笔者对本调查资料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分析后表明, 目前状态下的“耕地去粮化”水平已经影响到粮食安全。黎霆等 (2009) 的研究也说明, 土地流转前后, 粮食作物种植比例下降了30.42%, 呈现出了明显的“去粮化”趋势[10]。

5. 农户参与农地流转的认识不足, 其流转行为有悖于理性经济人特征。

AV·蔡雅诺夫认为, 小农家庭经营生产的产品主要是满足自身家庭需求而不是追求最大市场利润 (Huang, Philip C.C., 1990) 。因而农户对参与农地流转获得收益的认识不足, 从表6中的流转收益及代价看出, 占很大比例的是无偿方式, 与农户理性经济人追求最大收益特征相悖。同时, 这种现象也阻碍了农地流转市场的市场化发育程度。

6. 农民存在恋地情结, 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太强。

这一问题在当前农村普遍存在。要促进农地流转, 必须改变农民对土地认识, 土地承担的社会保障功能需要通过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来进行淡化 (田静婷, 2010) 。本文调查资料也表明, 在农户未作任何转出或不愿转出农地的原因中, 进行农业生产以供家庭所需占了很大比例, 可见农地的保障性功能太强, 抑制了农地流转市场发展。

四、结论及对策

除以上特征和问题外, 当前我国农地流转还存在一些其他问题, 如流转主体的认知问题、流转制度建设问题和流转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与完善问题等。笔者认为, 针对我国目前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 可采取以下对策:

1.统一城市与农村规划, 配合城市化进程调整农村土地分配方式。

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能够提高农户土地长期投入效率, 但如果不考虑国家粮食政策对农户投资激励的副作用, 即国家仅仅关心粮食产出达到安全水平, 并保护城市居民不受工资品价格上涨的影响, 限制了农户生产和市场决策范围, 限制了农户使用现有资源追求最大利润, 分析我国土地使用权稳定性意义不大。 (Kung, JamesKaising, 1995) 。根据康德利夫和罗森斯坦·罗丹观点, 工业化是解决经济发展落后区域中的人口过剩及提高国民收入问题的有效方法。当前我国也正处于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发展进程中, 农村土地分配方式还需要不断调整。但要缓和农村与城市在人口、资源与环境3重约束下的发展冲突, 统一城市与农村发展规划是必要的。规划用于城市化的区域则需要土地分配方式的大调整, 用于农业发展的区域则只需要进行部分调整。因而, 在当前形势下, 完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是不可取的。尽管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我国长期发展需要长期稳定土地经营权和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土地管理机制 (Loren Brandt, Jikun Huang and et al, 2002) , 本文认为, 在城市化水平趋于成熟之前, 土地调整频率和规模还是会很大。因此, 一个长期可持续统一城市与农村的发展规划, 不仅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还可以解决现存的诸多社会问题。

2.完善土地产权制度, 使农户具有真正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思拉恩·埃格特森 (2004) 曾这样描述, 狭义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转让权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产权。本文调查数据显示, 农户并不具有真正的土地产权, 因而, 国家应该修改《农村土地承包法》的部分条款, 促使形成土地使用权流转的市场机制, 使土地承包经营权物权化, 使农户作为流转主体, 具有真正物权化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3.加强土地流转法制建设, 规范土地流转程序, 引导土地流转正规化、合法化发展。

农村土地流转不规范, 主要是没有一套完全符合各地实际情况的流转制度。通过加强土地流转法制建设, 使各地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明确流转合同双方的权利及义务, 明确规定流转年限、流转方式、违约赔偿等一系列条款。对于随意更改土地用途的, 要追究当事人的法律责任。通过经济和法律手段约束流转行为, 使土地流转市场趋于正规。另外, 要建立和完善土地交易的管理机制, 如果缺乏管理, 农民为了规避风险, 可能会将土地经营权转给亲戚朋友或邻居 (Kung, James Kaising, 1995) , 阻碍了土地资源有效配置。

4.提高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知水平, 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和中介组织, 使流转双方信息对称。

农民由于受认知水平约束, 在与基层组织和非农户承包商博弈中, 由于信息不对称, 往往处于劣势。基层组织的寻租行为使其对农地流转的不正当干预, 使得农地流转市场达不到纳什均衡, 土地资源配置无效率。如果加大土地流转相关知识宣传和教育, 提升农民对土地流转认知水平, 同时建立流转平台和中介组织, 在信息对称情况下, 农地流转市场可能达到完全竞争状态, 使土地资源配置实现高效率。

5.提供更多非农就业途径, 建立并逐渐完善农民社会保障体系, 淡化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

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 增加非农就业机会是一个可取的途径, 将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土地使用权流转有机结合, 对改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农村人多地少的问题都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同时, 国家应逐渐实现农村与城市的制度统一, 建立城乡逐步统一的包括医疗、养老、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体系, 使农户意识到, 农民只是一个职业, 而不是一个以农地为生活保障的群体。如此, 农户才能放活土地经营权, 在流转市场上以理性经济人进行自由交易, 达到农地流转市场真正意义上的纳什均衡。

参考文献

[1]Huang, Philip CC.The Peasant Family and RuralDevelopment in the Yangzi Delta, 1350-1988[J].Stanford:Stanford Univ.Press, 1990.

[2]Samuel PS, George CS.Emerging Land Markets in Ruraland Urban China:Policies and Practices[J].The ChinaQuarterly, 2003, 681-707.

[3]Kung, James Kaising.Equal Entitlement versus TenureSecurity under a Regime of Collective Property Rights:Peasants’Preference of Institutions in Post-reform ChineseAgriculture[J].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1995, 21:82-111.

[4]Lewis, Arthur.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Supplies of Labor[J].Manchester School Economy and SocialStudies, 1954, 22 (.2) :139-191.

[5]Loren Brandt, Jikun Huang, Guo Li, et, al.Land Rights inRural China:Facts, Fictions and Issues[J].The ChinaJournal, 2002 (47) :67-97.

[6]Fleisher B M, Yunhua Liu.Economies of scale, plot size, human capital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Quarterl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 1992, 32 (3) :112-123.

[7]Nguyen, Tin, Cheng, et al.Land Fragmentation and FramProductivity in China in the 1990, China Economic Review, 1996, 7 (2) :169-180.

[8]张红宇.中国农地调整与使用权流转:几点评论[J].管理世界, 2002 (5) :76-87.

[9]田静婷.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纵横, 2010 (3) :123-125.

上一篇:工作月总结怎么写下一篇:贵州省大数据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