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中国医生》观后感

2024-06-01

纪录片《中国医生》观后感(精选9篇)

篇1:纪录片《中国医生》观后感

纪录片《中国医生》观后感

当前,全国人民正在全力以赴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在这场战斗中,医院就是战场,医护人员就是战士。这段时间以来,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感动着我们,全国各地的医疗队驰援湖北、冲在第一线让人动容。

正巧这段期间一个名为《中国医生》系列纪录片也让我为之动容,里面是无数中国医生用救死扶伤和医道仁心的故事温暖着人心,传递正能量。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出病痛给普通家庭带来的冲击,医生与患者面对共同敌人凝结出的诚挚情感,还有当下医生们所面临的挑战和抉择,既有在应对疑难和重症过程中的判断、选择甚至是冒险,也有面对患者和家属的耐心、诚恳甚至是无奈。

疾病无疑是对人类生命最严酷的拷问,它所带来的冲击不仅是身体和经济上的,还有心理和精神方面的。我印象很深刻的是第一集一条很长的镜头完整记录下了朱良付医生用手机录音,记录他与患者家属手术前的交流告知和环节确认,就这样短短几分钟让我看到了医生面对医疗过程不确定性的无奈,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一次次寒夜中从家里赶来赴急诊。

可这却让我们反思,在疫情面前中国医生格外耀眼,但在平常他们面临最多的是什么,是医闹,医患纠纷,他们为了保护自己只能录音、签协议,但还是有些医生为此失去了生命、前程。他们在为我们付出健康和精力,他们在拼尽全力救治患者,他们珍惜每次救助的机会,我们应该更多地理解他们,而不是误解、闹事。医生凭借医术给患者带去治愈和慰藉,医生、患者、患者家属是同一条战线上的战友,应对付共同的敌人-疾病本身。只有大家一起加油,一切才会变得更好。

篇2:纪录片《中国医生》观后感

这是朱良付医生(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医师)对着镜头说出的一句话。

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家中的丈夫和父亲,同时,他更是一名医生,“差不多得用25年时间,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一个医生,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这是他的工作态度,对他来说,从早上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早就是家常便饭了。因为他每天面对的是死亡率最高,也是死亡速度最快的病例——脑卒中。

即便如此,也曾有患者家属对他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这位老太太一边苛责他“害死了她的老伴”,一边让朱良付给她看看近期升高的血压。

“理解吗?”这是他问出的一句话,似乎是在追问大众,又似乎是在自问。他无奈,因为患者和家属,其实“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但这并不耽误他们投诉你。”

这种困惑对他而言,没有答案。身在其职,他必须这么做。

每每面对这样的事件,医生需要很快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甚至没有更多时间去消化,因为下一个病人已经在候诊了。

篇3:纪录片《中国医生》观后感

《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是奥运前期拍摄中国社会百态的纪录片, 在所播出的国家和中国都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激流中国》是日本放送协会制作的电视纪录片《NHK特集》的系列题目之一。2007年4月开播, 播送时间为一年, 4月播送两集, 每月播出一集, 共15集, 该纪录片反映了当今中国社会的部分现状。

《中国崛起》由加拿大、美国及欧洲等地的新闻工作者合力制作, 从各个角度展现当今世界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腾飞中的中国, 于2006年在加拿大广播公司CBC播出。《中国崛起》分4个主题, 分别是:“奥运盛宴” (Party Games) 、“走向富裕” (Getting Rich) 、“民以食为天” (Food Is Heaven) 、都市寻梦” (City of Dreams) 。

首先, 对本文中农民的概念做一个界定。农民的本体内涵是从事农业生产 (也就是依靠土地为生) 的农村居民。外延也可延伸到牧民、渔民、山民与涌入城市打工的农村居民等。其次本文主要是以《激流中国》中《富人与穷人》、《采棉女———中国劳工输出三个月》、《上海教师到乡村》和《中国崛起》中的《民以食为天》、《走向富裕》进行本文的分析。

一、纪录片叙事内容的中国农民

纪录片是真实地记录和表现人或者事物历史和现实存在状态的一种视觉艺术形式, 或者说是一种具有艺术和社会学意义的多媒体语言。从本质上说, 纪录片就是叙事。叙事包含两个层面, 一是叙事的内容, 即“说什么”, 是故事层面;二是叙述的方法, 即“怎么说”, 是表达层面。[1]这里主要是从内容的角度来分析两者的不同以及对构建中国农民工形象的作用。

《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中对同一个社会阶层———农民, 在所选取内容有着相同点的同时也有着很大的不同。

《激流中国》和《大国崛起》中反应中国农民内容的重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一) 中国农民居住的自然环境恶劣, 生活条件差

《激流中国》反应农民生活的恶劣环境比较多, 其中的《上海教师到乡村》通过支教老师梁佩思在开往甘肃某个县城车上所看到的一望无际的山群, 以及谢春燕哥哥在田里艰辛的劳动直接反应自然环境恶劣。《中国崛起》中《民以食为天》高太太所住地的沙漠化土地以及取水困难。两者都通过画面语言来显示中国西部不适合人居住的自然环境。

(二) 中国农民收入少, 贫穷

《激流中国》中《富人与穷人》通过张金海一天的收入的多少与天壤的手术治疗费形成对比, 给人一种直观的反应。《中国崛起》中《民以食为天》则是通过菜桌上吃的菜来侧面的反应中国农民的贫穷。

(三) 两者都有关于中国农民的特殊群体———农民工的反应

《激流中国》中《富人与穷人》通过两位内蒙古农民工张建平和杜文海从打工一直到回家过春节, 细微的反应农民工生活的各个方面, 农民工的疾苦。《中国崛起》则反应的是奥运会前期在北京修建奥运会场所的工作场景, 以及农民工的维权。

《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中反应农民内容的不同方面:

第一, 《激流中国》中除了反应上述问题还通过《上海教师到乡村》这一集来着重反应中国农村的教育问题, 涉及孩子的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 以及农村教育难的现状。

第二, 《中国崛起》聚焦中国农村的民主、农民工的维权以及农村污染问题。《奥运盛宴》中通过云南某个山村的选举来展示中国选举的操作流程以及中国式民主;《走向富裕》中通过李肖平的遭遇, 重庆律师周立太的采访来反应中国农民在政治上的弱势;《民以食为天》则是安徽某农村的一个环境污染的官司揭示工业发展中的污染对中国农民的致命打击。

《激流中国》通过12集, 通过三集, 集中详细剖析了中国农民的生存状态, 《中国崛起》则是以广泛的视觉来反映中国社会, 关于中国农民的内容也零散的分布在各集中, 并没有专门的反应中国农民的现状。

二、《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中的中国农民形象

关注内容的不同直接导致了《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构建的中国农民形象存着在很大的差异。

(一) 《激流中国》中勤劳忍耐的中国农民

中国农民生活艰苦, 勤劳。《激流中国》用画面语言勾勒出在生活水平低劣的情况下, 中国农民的勤劳朴实的身影。在河道上搬运沉重竹筏的搬运工 (《富人与穷人》) , 贫瘠的田地里耕田的谢成福 (《上海教师到乡村》) , 采棉女住宿条件的简陋和由于劳动过多皱褶冻得红肿的双手 (《采棉女的输出》) 。忍耐限度极强的农民对生活没有一丝的抱怨, 总是任劳任怨地劳动着, 无私地为家庭奉献着。

1. 中国农民的积极开朗, 对生活的知足

老子有句格言, 现已成为普遍口头禅, 叫做“知足不辱, 知止不殆。”中国人生来知足, 尤其体现在中国农民身上。采棉女在中秋晚会上载歌载舞她们欢乐的笑容, 乐观的生活态度, 采棉女在彩棉过程中打闹的嬉戏, 以及最后收获的喜悦。相对于艰苦的彩棉生活, 看到更多的是积极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中国农民对政府的信任

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 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辛, 但《激流中国》中农民对政府是基本满意的, 对政府的决策基本认同。采棉女在市政府的同意号召下, 去新疆采棉,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支持政府的决策, 特别是在中秋晚会上所唱的《大中国》, 表达着支持政府。

(二) 《中国崛起》中絮叨的中国农民

中国农民生活艰苦勤劳的本色在《中国崛起》中也得到了很好的表达;《民以食为天》中的高太太以及老伴在黄土高原上辛勤的劳动, 简朴的一日三餐以及菜地里浇水, 割菜的菜农。但在该纪录片中, 将重心转移到刻画中国农民其他方面, 展现的是絮叨的中国农民。

1. 中国农民受到不公平对待, 与城市差距大

矛盾突出中国贫富差距较大, 特别是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水平的差距, 在这一矛盾下, 中国农民的形象也不再像过去任劳任怨, 被塑造成了饱受物质和精神的双重折磨。《民以食为天》中采访高太太时说的“如果能过上好的生活, 那就是我的愿望, 不过一定不会实现。”在这里中国农民已经看不到任何的出路, 除了继续贫困的生活。另一方面, 扩建城市, 征地的需要, 使得农村与城市矛盾突出, 城市污染的水使得周边农民不能生存下去, 农民在与企业的对话中处于弱势地位。

2. 中国农民人权得不到保障

中国的人权一直是西方媒体关注中国的焦点, 也一直是其批评的对象。由于法律不健全, 农民贫穷请不到律师, 农民的法律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走向富裕》中农民工李肖平因工伤失去左手, 一直都得不到企业的相关赔偿, 赶往重庆, 艰辛的维权之路, 依然没有得到赔偿。用手走路的杨天章同样是一个因工伤导致残疾, 得不到赔偿, 最后沦落为乞丐的悲惨农民。

3. 中国农民对政府的不信任

《中国崛起》中充斥着底层人民和政府间的激烈矛盾, 特别是农民和政府的矛盾, 主要体现在拆迁, 环境污染等问题上。《民以食为天》中甄天仁则是四川成都一位被城市夺去了土地的农民, “他们抓我进车子, 然后带我去公安局, 关了10天, 可不公平啊, 我是个老头, 不会讲谎话, 我如果等到政府来解决这件事, 我就是个傻帽。发展这些事是为了政府好, 和我们平民百姓没有关系, 它令我们更加贫穷, 政府越有钱, 百姓越贫穷”。这无不反应处在社会最低端的农民对“发展”的看法, 对政府的极端不信任, 甚至到与政府对抗的局面。

总的来说, 《激流中国》塑造的是勤劳, 乐观, 满怀希望, 对政府充分信任的正面形象, 而《中国崛起》中塑造的是一群对政府不信任, 人权遭到践踏的绝望的中国农民。

三、《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中农民形象塑造的深层次原因

《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中关于同一主体———中国农民形象的不同, 除了在内容选择不同以外, 最主要的原因则是两者的叙事角度不同以及西方和日本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一) 全面了解下的平视角度和框架下的俯视角度

平视、俯视、仰视是纪录片艺术创作的三种角度。叙事角度的不同会造成选取内容的不同, 从而直接导致最后的形象构建。

平视角度主要是指在尊重生活的前提下, 处在同一角度把握事物, 把生活的原汁原味客观的表现出来, 给人以最大的真实感。就“平视角度”来说, 以纪实的手法再现生活, 展示原始生活状态的本质, 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强烈现场感和参与感。观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积极的思考者, 正是这种平视生活的视角, 使纪录片更显真实的本质。[2]日本近几年拍摄中国的纪录片达300多部, 在全面了解的情况以及有基础的前提下, 以平视的角度拍摄的《激流中国》, 拍摄人员参与到中国农民的苦与乐中, 相对客观真实的记录了中国农民的苦与乐。

与平视不同, 俯视往往让人想起居高临下、目中无人。其实, 俯视是一种开阔的大视野, 它不满足于简单的再现事物, 而要把它放到广阔的时代氛围中加以观照, 从中挖掘事物的本质。俯视角度恰当的运用会使得纪录片有深度有内容, 强调过分就会冲淡了客观的真实, 成了主题先行, 以主观代替客观。[3]由于西方对中国的了解还不深入, 因此, 《中国崛起》在西方既有的关于中国人权, 贫富差距大以及环境污染的框架下, 这一先入为主的情况下进行纪录片的叙事, 无论在内容的选择上以及拍摄手法都带有强烈的编导主观意识, 弱化了该纪录片的客观真实性。另一方面, 在隐藏着一种居高临下, 目中无人的西方既有的优越感, 使得《中国崛起》失去了交流的可能。

(二) 日本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日本和西方文化属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范畴, 在文化价值上主要体现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霍夫斯塔德提出四个文化维度, 即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权力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和刚柔性。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个人主义文化注重个体目标, 相反, 集体主义文化则更强调集体目标。个人主义文化中, 人们应当自己照顾自己和直系家庭, 而在集体主义文化中, 人们期望他们的内群体或集体照顾他们, 作为照顾的交换条件, 他们对内群体拥有绝对的忠诚。[4]

日本是一个注重集体主义的国家且深受儒家文化影响, 对于中国农民工所处的地位能从宏观上来考虑, 认为集体优于个人, 为了集体利益可以牺牲个人利益。日本人同时强调自我牺牲。他们极力主张, 有道德的人不应当把为别人服务看作是压抑自己。有位日本人对我说:“当我们做了你们称之为自我牺牲的事情时, 我们则觉得是自己愿意做的, 或者认为那样做是对的。我们绝不感到遗憾。不管我们实际上为别人作了多大牺牲, 我们也不认为, 这是为了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 或者认为应当受到回报。”[5]因此日本对中国农民工的遭遇有着深深同情的同时多了一份理解。而西方则是认为人应该为自己活着, 对于农民工所遭受的不平等, 是出于政府对农民工的压榨, 从农民工个人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 在纪录片中个人主义观念突出。

摘要:《激流中国》和《中国崛起》都是奥运会前期, 国外媒体拍摄的反应中国社会现状的纪录片, 其中多处内容涉及到了中国农民。本文通过对两部纪录片的内容解析来分析两者构建不同的中国农民形象及其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中国农民,中国农民形象,纪录片

参考文献

[1]王伟平.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兼谈《世博零距离》创作体会[J].视听纵横, 2010 (4) .[1]王伟平.纪录片的叙事结构——兼谈《世博零距离》创作体会[J].视听纵横, 2010 (4) .

[2][3]姜依文.俯视.平视.仰视──纪录片视角的变化[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 (3) .[2][3]姜依文.俯视.平视.仰视──纪录片视角的变化[J].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 (3) .

[4]拉里.A.萨默瓦, 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65.[4]拉里.A.萨默瓦, 理查德.E.波特.跨文化传播[M].闵惠泉, 等, 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 2004:65.

篇4:中国纪录片变脸

以一场回顾中国纪录片走过30年的晚会作为上海电视节的开幕活动,而不是惯常的歌舞晚会,很出人意料。究竟哪一年才是中国纪录片真正的开始,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借这场晚会,众多纪录片人们在总结,在见证,在思考。

中国纪录片的现状并不乐观,或许是制作大国,但在市场化上极度疲软。"中国纪录片处于火与冰的交汇点,一边是被煽动的、疯狂旋舞的、乌托邦式的热,一边是羞羞答答、沉默的、漫无边际的冷。"纪录片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同道如此说。

要大奖还是要观众?

"从万岁到你好",纪录片导演陈光中在这台晚会上如此倾诉着自己在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纪录片生涯。他拍过两部赫赫有名的纪录片,《莫让年华付水流》里那些改革开放初期在上海街头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年轻人,《小平你好》中北京学子在天安门广场前打出的那幅标语---这些珍贵的影像资料代表了中国纪录片真正意义上的起步。改革开放以后,过去从事纪录片工作的老同志从只记录"好人坏人领导人"开始转型,开始关注民生,将镜头对准了普通人。

上世纪90年代初,以中央电视台制作的《望长城》和独立制作人吴文光的《流浪北京》为代表,中国纪录片进入了"新纪录片运动"阶段。它与同一时期的第六代电影交相呼应合力突围,共同构筑了"我的摄像机不说谎"的时代。

当时上海电视台创办了全国第一个纪录片栏目《纪录片编辑室》,收视率达到了惊人的36%,《毛毛告状》、《德兴坊》和《心愿》等纪录片至今为人称道。日后有研究者表示,当年正是这样的小市民题材,吸引了小市民收看,创造了当年的收视神话。

对于新纪录片运动更为关键的是1993年中央电视台《生活空间》栏目的开播。开播之初节目定位不清,为收视率发愁的制片人陈虻向哥儿们寻求帮助。独立制片人蒋樾为这个8分钟的小栏目讲述了北京什刹海边三个老人玩水的故事《东方三侠》,从而确定了《生活空间》的标志---"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至今仍然是国内的流行语。老百姓第一次从电视中看到了和自己一样的普通人,而独立纪录片创作者和电视台这个播出平台两者也找到了各自所需。

独立制片人是投身国内电视体制寻求生存空间,还是参加国际电影电视节?尤其在段锦川1995年的《八廓南街16号》赢得了国际纪录片界的最高荣誉"法国真实电影节大奖"后,更是带动了体制内外纪录片创作者们的参赛热情。中国纪录片在巴黎、阿姆斯特丹等各大电影节上四处出击,也获奖连连,给人以一片欣欣向荣的感觉。同时在国内,各种以DV命名的比赛也频频亮相,研究者张同道甚至将此热情比作了"80年代的诗歌运动"。

但此后中国纪录片的发展正应了老话---过犹不及。"最初因为关注民生,我们赢得了观众;但在90年代后期我们又失去了观众,因为更多是去迎合国外评委们。"长期工作在纪录片制作一线的SMG纪实频道编导李晓说。

中国纪录片在国际上摘金夺银,久而久之走上了艺术化的道路,最后成为了"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或者说是精英化道路。有纪录片导演扬言,我拍片不是为播出,为的就是参加电影节电视节。连国内众多电视台的纪录片部门也以获奖为目标,纪录片得奖与否成为了电视台能力的识别证。

但很多在国际上夺奖的纪录片,专家嫌太浅,老百姓却看不懂。没有收视率,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国内众多纪录片生产大户,包括各地方电视台的纪录片部门纷纷"关停并转",仅剩下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和SMG纪实频道这两艘不沉的船。

但在纪录片频道收视率排行榜上最显眼的还是《DISCOVERY》和《传奇》等来自国外的商业纪录片,"中国纪录片目前还是很低迷,十几年前绝对不是这样子。"经历过辉煌的李晓和同行们显然希望能重温旧梦,"我们必须打造纪录片工业化的产业链,才能保证质量。靠一两部艺术纪录片,哪怕拿了奥斯卡奖,也不能解决中国纪录片的问题。"

真实与虚构的界限

当上世纪90年代新纪录片运动在国内兴起,摄像机镜头纷纷对准了普通人时,世界范围内的纪录片的创作在以传统纪录手法为主体之外,悄悄出现了一些变化:强化故事性、真人扮演、夸张色调、画面分割、MTV式声画组合、三维动画呈现……以往一般在故事片中看到的表现手法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纪录片中,尤其是以DISCOVERY为代表的商业纪录片中。

时至今天,中国纪录片的变脸行动也正在进行中:《1405---郑和下西洋》中漂泊在汪洋中的船只,《圆明园》中康熙、雍正和乾隆的音容笑貌,《故宫》中场面浩大的典礼仪式,《大国崛起》中攻克巴士底狱的场景,都是运用"真实再现"的手法,纪录片似乎在和"黑乎乎晃悠悠"告别。

"我们的摄影灯光等技术条件不会比国外差,甚至机器比别人还高档。我们差在制作观念上,手法太单一,大量的只使用传统的跟踪纪实,靠时间的积累。在国外十分钟的片子,必须在十几个工作日完成,开拍前的文本准备得非常细致。但我们还不知道如何去拍一部可以控制的纪录片,往往走到哪拍到哪,早期也没什么文本。现在这些现象已经有所转变,但还没有成为主流意识。"李晓说。

没有成为主流意识的原因是争议,譬如对"真实再现"手法的争议。它最早起源于电影纪录片,并以电视纪录片为基点,在电视领域中蔓延到其他纪实类节目和栏目中,如中央电视台的《讲述》、《今日说法》、《记忆》和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的《去大后方》、《大师》、《唐山大地震》等。然而这些变脸行动引发了中国电视学术界的争论,关于"纪录片真实性"的质疑声四起。

复旦大学教授、中国记协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理事吕新雨坚持强调"纪录片中关键性的场面是不能'再现'的","真实是纪录片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把情景再现这一功能无限放大,就会淡化跟踪拍摄的纪录精神,纪录片也会由此走入绝境。"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教授任远更是直接表示,"纪录片的定义(除故事片之外的所有影片)决定了纪录片让虚构走开"。他将国内外纪录片中出现的重演和扮演归结为"顽强的自我表现心理作怪"和"过分注重形式上的突破,忽视了对于内容的开拓"。

学界否定声不断,但制作一线者显然更看重市場和观众的反应。《大国崛起》总制片人任学安说"对付新的手段,我们基本采取融合的办法。但如果过度滥用的话会成为败笔"。

而在《唐山大地震》中大量使用了"真实再现"手法的编导李晓说自己如今已经不再和学者们进行争论,"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在讨论一个问题。有学者说我的作品好看,就是太商业。他们喜欢原汁原味的,没有故事和情节也没有关系,他们借此进行社会现象研究。而我关心的是片子的叙事,要让观众爱看。"

"我知道再现不可能是100%的,再现的目的只是为了把故事说清楚。只有紧紧抓住观众的手,强化纪录片的故事性和观赏性,纪录片的生存发展才会有更大的空间。"李晓说。

2005年2月美国编剧工会将年度最佳纪录片剧本奖颁给了《超码的我》,这是美国编剧工会首次把大奖授予纪录片,国内很多人意识到纪录片是可以创作剧本的。

2007年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一部虚构"刺杀"美国现任总统布什的故事类纪录片《总统之死》倍受关注和争议,还夺得了电影节"国际评论家奖",纪录片和故事片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篇5:纪录片《中国医生》观后感

2020中国医生战疫版观后感

高考前夕,疫情毫无征兆地爆发,新闻联播日日播报着新增确诊人数,特效药尚未研制成功,此病传染性又极强,且恰逢春运,疾病像是长了翅膀一样飞往全国。人心惶惶,大家都在祈祷着能渡过难关。您站出来,告诉大家不要害怕,提醒大家勿要前往武汉,而八十四岁高龄的您,却坐在了前往武汉的餐车上。我想说,国士无双,您是最美的逆行者,我们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

然而,这样的逆行却不是说说而已的。经历过非典的您一定知道,前往武汉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春节无法和家人团聚,意味着放弃休息时间,意味着最近距离地接触病毒,甚至可能意味着一去不返。可是,您还是去了,为什么呢?

我知道的,因为您是医生,有着救天下苍生于水火的责任感。因为您穿上了一身白大褂,便担起用生命去履行肩上的责任。您在成为一名医生时曾宣誓“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顾念。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几十年来,从未忘记。只要一息尚存,便绝不辱使命。

我知道的,因为您不忍,您有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仁爱之心。看到躺在病床上孤独无助的孩子,那样不安,紧紧抓住医生的手,不确定地询问还能否活下去。看到与亲人隔离后躺在病床上的老人,呼吸困难,奄奄一息,夕阳下的影子那样孤寂。您终究不忍,医生就职宣言中,您曾说“我对人类的生命,自受胎时起,即始终寄予最高的尊敬……”您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那无数鲜活的生命。武汉,曾经多么繁荣的武汉,如今成为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空城。空荡荡的街道、紧闭的商铺,以及隔窗的邻里交谈。武汉就像一个生病的孩子,蜷缩在病毒的夹攻中。您终究是不忍,您说,祖国的可爱的孩子病了,他哭着喊着需要我,我要去救他。

我知道的,因为您勇敢,有着正视困难的决心。罗斯福曾说:“我们所恐惧的只是恐惧本身。”纵使前方是前所未见之强敌,纵使病毒的信息未知,纵使可能会死,那又如何?生命是强悍的,是坚韧的,不是死亡可以打倒的!

作为2020届考生,我们已经成年。我们虽不能驰援武汉,但钟爷爷,十七年前的非典您挺身而出,今年的疫情面前您再次出征,请您相信,以后的中国,由我们去扛!无论此后的我们将身处何方,无论我们将从事何种职业,都永不忘记您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感,永不忘记您那重情重义的仁爱之心以及强敌面前无所畏惧的精神,这样的中国精神必护佑我中华民族繁荣昌盛!薪火代代相承,请您保重,我们向您致敬,也会在后方坚定地支持您和您所有的战友,加油!

2020中国医生战疫版观后感2

二零二零,爱你爱你。耳畔仿佛还回响着这句美丽的祝愿,可有一条路,却挤满了人,它叫逆行路。回望逆行路,上海,浙江,江苏等各个地方的白衣战士们乘着岁末迎春的列车踏进了抗击新冠的战场。这本是个团圆的日子,但你们只为一句“武汉需要你”,就逆行远去。餐桌上的饭菜渐渐失去了温度,渴望的眼睛也渐渐闭上了。二零二零,注定是如此不凡,因为,你让世人懂得了,什么叫人间大爱。

二零零三年,您六十七岁,那年,非典肆虐。您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来。”二零二零年,您八十七岁,十七年后,新冠爆发。您一把抛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登上了去武汉的高铁。您对我们说:“尽量不要去武汉。”您自己却踏上了这条还没看见过光明的路。钟南山院士,您挂帅出征的背影,最美。

十二月三十日,二零一九的尾声,你在微信上吹响了关于疫情的第一声哨响,你本以为可以让使人们保持警惕,可没想到,自己却成了别人口中的那个“唯恐天下不乱”的人。你本想告诉大家,这场战役已经打响,带好口罩、不出门也许就可以避免。可是这一声哨响没有让人们警觉,直到疫情爆发时,面对逐渐上涨的确诊人数,人们才开始后悔。二月一日,你确诊了,作为吹哨人的你,也无能为力了。只是过了一个星期,你就走了,留下了你最爱的家人,留下了这个世界对你的牵挂。然而人们对你的赞扬,你再也听不到了。但李医生,我们会永远铭记你的努力,你用生命发出警报的样子,最美。

回望,那些火速赶往建筑地的工人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你们与时间赛跑,在这寒冷的冬日里,也汗流浃背地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在一年中唯一可与家人团聚的时间里投入工作,用最短的时间,造出最好的医院。建筑“火神山”、“雷神山”的工人们,你们用爱与时间造出了这世界上最好的建筑物。你们披星戴月的样子,最美。

自古英雄出少年。一万五千个口罩、五个二十四寸的行李箱,和印度尼西亚与舅舅的旅行。你,一个十五岁的少年,选择了前者。在没有一个人愿意回国的情况下,你站了出来,选择深夜航班,六个多小时的颠簸,回中国。面对中国疫情的严重,你对妈妈说:“我已经是中学生了,也是中国人,这个时刻,能为国家出力,为家乡做事,我义不容辞。”你可曾知道,在封城的前夜,有多少人顺着高速逃离武汉,可你,却坚持踏上了这条逆行路。赵珺延,你带着一个少年的民族情怀,逆行前进的样子,最美。

像这样逆行的背影还有很多很多,虽然我不能一一叫出你们的名字,但我会深深记住你们的面孔。中国,隔山隔水,不隔爱!封城封路,不封心!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情怀吧。当一份份小爱铸造成大爱,中国必能胜。梁任公有云,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吾辈莘莘学子,当学思践悟以促行、格致诚意以正心,立明日之栋梁,兴明日之中华!

2020中国医生战疫版观后感3

近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等4点重要倡议,为全球战疫开出了四剂“良方”。

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防控形势十分严峻,这对每个国家来说都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政府、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全国上下众志成城、万众一心、共克时艰,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经过艰苦努力,目前中国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这不仅为世界各国疫情防控赢得了时间,也提供了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当前正在全球蔓延,在这互联互通的时代,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当中国在抗击疫情的艰难时刻,援助之手来自四面八方五湖四海;当疫情在全球多点暴发,中国及时向有困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分享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体现了中国的道义与担当、大爱与大义、风采与风范。

阳光总在风雨后,中国战疫证明,唯有政策得当、部署得力、团结协作才能应对各种全球性风险挑战,共同迎来战胜疫情的曙光。中国倡议,向世界传递信心和力量。

2020中国医生战疫版观后感4

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逆行者,此时此刻,战斗在一线救死扶伤,迎难而上的医护工作者就是伟大的英雄。

——题记

还在思考过年去哪里,兴致盎然地和父母讨论时。一则“武汉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的新闻轰炸了整个网络,被传得沸沸扬扬的。一开始,我并不在意,把病毒的厉害给完全低估了,依旧出门玩。

可仅仅过了一天,病人已经新增加了一百多例。人们都很害怕,人心惶惶。许多武汉人出城,导致病毒更加肆意妄为,加速了传播,传播更广,不再只有武汉。可怕的病毒却还不肯就此收手,仍旧肆意传播着。

就在这时,一群白衣天使出现了。他们什么都没有说。他们向着反方向走,他们走向病毒和痛苦的人民。他们放弃了悠闲轻松的假期,选择坚守岗位努力工作。他们守在路口为人们量体温。他们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戴着口罩为病人治疗,奋斗在一线上。他们从不喊苦更不喊累。他们就是伟大的逆行者——白衣天使。

起初的我并不明白,为什么他们要冒着这样一种风险去默默无闻地做这些事情?可当我听了一位医生的一段话后,我明白了。

“我们明白我们这个职业的价值和使命。不管有多大的困难,救死扶伤是我们的使命。病人在等着我们救治,国家在等着我们拯救。我们不能害怕更不能放弃。哪怕冒着被感染的风险,我们也要勇敢地冲在前面。不害怕,不退缩,不放弃”。

也许前方还有未知的艰险与迷茫,但他们不怕,不放弃,只为了救死扶伤,拯救国家。

2020中国医生战疫版观后感5

我和你,心连心,共住地球村。

——题记

再漫长的黑夜也抵挡不住黎明的曙光;再猛烈的风雨阻挡不了快乐的阳光;再严重的疫情压垮不了中华儿女。被肺炎阴霾遮盖的天空,就快要亮了。

天将明,我们选择希望,逆风而行

武汉市中心医院的李医生,成为新型病毒的第一个“吹哨人”。在工作中不幸被感染后,他积极配合治疗工作,希望早日恢复。但不幸的是,2月7日凌晨2:58,李医生经抢救无效去世,她的父母也都感染住院,而妻子正身怀六甲。他是为众人报薪者,用生命为我们放哨预警。怀着不放弃,不抛弃,不躲避。我们困难不惧,选择希望,逆风而行,不停抵抗,背后的红色就是我们的力量。

天将明,我们齐心协力,万众一心

1月18号晚,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度挂帅,抗击过非典的他古稀之年请缨再赴一线。“把重病患者都送到我这里来。”“武汉本就是一个英雄城市,大家全国帮忙是能够过关的!”他挺拔的身姿,坚毅的眼神,有力的话语成为最有效的强心剂。在他的带领下,千千万万的医生投入到了抗疫的前线工作中,无数的人民群众也纷纷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力以赴抗击肺炎。在此次疫情面前,我们齐心协力同呼吸共命运,携手并肩把爱传递,万众一心铸成铜墙铁壁。

天将明,我们风雨同舟,绝不退后

90后王越医生怀胎两个月依然奋战在一线,90后医生倒在抗疫一线,90后男医生为早产儿做袋鼠护理……无数新闻报道震撼着我们的心。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治病救人,和死神抢人”。

多少年轻的生命力不断地申请出战,无数的“孩子”迅速成长为可以独当一面的白衣天使。在此次疫情面前,我们不离不弃,同舟共济,我们在一起,携手努力向前。

在疫情面前,我们不只是孩子。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如同萤火虫一般,也能在黑暗发一点光。因此,在这场阻击战中,我们需要面对强大的敌人。我们仍站在伟大祖国的土地上,不久后阴霾就将消失,希望的路口,希望和悲伤不再延续。

天将明,让我们一起团结,为胜利而执着,穿越屏障,迈向信念与希望。这片爱的天空下,灿烂的阳光会将希望和阳光撒向远方。

篇6:纪录片《中国春节》观后感

小吃街那段辣条出来的一瞬间弹幕就疯了,这种宏大命题的纪录片里有东西真的让人觉得“对对对就是就是”的点真的是太加分了!话说有多少拍这些大主题片子的导演还在乎年轻人的生活方式?还有那么多信息量片子还能自圆其说,角度多但叙事不显杂乱结构清晰,BBC确实不简单。

记者也是加分点,各有其风格但都自然串联每个部分,避免了僵硬报幕和你一句我一句套话的尴尬感。当然我们都爱可爱大叔多一点~

温馨提示:片中出现有关香港的内容的时候,尤其是在第三篇里,๑•ั็ω•็ั๑)祝收假愉快

2017年纪录片《中国春节》观后感而:

BBC的主持人们还是一脸真诚·热情·太好吃·新年赞·中国棒…

咱大天朝网民也从一脸不信·懵逼·这是假的……

最后变成了真不黑·谢字幕组·好看·期待第二集……

那到底是怎样的画风突变让咱们网友黑转路?咱们一起来看看~

在《中国新年》系列中,五个主持人肩负不同使命,身赴中国各地,从冰城哈尔滨一路南下到香港,探索很多人人人人人的大中国是如何体验农历中最重要的节日。

在纪录片习惯性的介绍中,大概表达了这几个意思:

中国城市发展猛

中国历史特悠久

中国是最大经济体

中国好吃的不用问

相比以前丢台湾还丢过江浙沪的BBC,这次上了这样一张地图

概括性的夸完,现在要来具体的了,请好好看看我闪闪发光的大天朝吧~!

1.现代化的`中国

先说这次拍的北京城,大气庄重没有雾霾~

亚洲最大的铁路调度指挥中心,狂拽酷炫又气派。

以前的普快/绿皮火车也不拍了,全部镜头都是锃亮锃亮的高铁。

北京的每辆出租车都装有GPS,不停向控制中心提供信息。

2.有保障的中国

在忙碌的火车站,有小红帽有偿提供护送上车服务;

在摩托大军身边,有服务点提供免费的热粥姜汤取暖器,并有警车护送;

在云南的森林中,小动物金丝猴也有专人保护它们的生活。

3.有情义的中国人

车站机场不再是拥挤不堪,处处温暖……

老人们的身体也倍儿棒:在国外的人们也要回家团聚(不过哎,这这这姑娘怎么这么像黄渤!)

总之,这样家人团聚的幸福是时时刻刻上演……

4.丰富多样性的新年文化

代表现代的哈尔滨冰城:代表传统的河北打树花:

以及中国人都懂的生肖文化……

篇7:纪录片中国通史观后感

一开始,他是从刘备托付给诸葛亮国家大事开始的,当时,魏国大败蜀国,而诸葛亮又是当时的大臣,所以他要把蜀国的经济重新恢复。所以他先要平定南方。南方一直有很多豪强乘着刘备去世来造反,可是蜀军在诸葛亮的统帅下,很快就打败了那些豪强。现在就只剩豪强的首领孟获了。 从此就有了七擒孟获的故事,最后,孟获终于臣服诸葛亮了。现在没有威胁了,诸葛亮决定发展经济,所以他改进了盐井,本来是战乱时期,盛产盐的属国现在在战乱时期根本没有经济来提取盐,后来经过诸葛亮的改进,盐井比以前的产量又高了。他还做了很多改变经济的事情。改变了经济,就又要去北伐了在此之前,他一共出征了五次,只有一次打败南方的时候成功了,其他事事都失败了,所以他决定再北伐一次,可是这一次北伐却成了他人生最后一场出征。司马懿和他对战的时候,还是采用原来的战术,只是死守。诸葛亮,不管怎样到曹营门前骂,结果司马懿还是死守。这样诸葛亮也没有办法呀,所以才重病了,之后诸葛亮就病逝了。

诸葛亮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啊! 他以自己的聪明才智打了很多胜仗,可是最后也是因为担心国家而病死了。

篇8:《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一】

从东到西,跨度超过 1600公里的秦岭横亘在中国中部。它像一道天然屏障,阻断冷暖气流,让中国有了南方和北方;它又像一个保护圈,成为朱鹮、大熊猫、金丝猴、羚牛等许多珍稀动植物的庇护所。绵延千里的秦岭山脉,终南山中尚有延续千年的隐居传统;而风格最为独特的,则是石头山——华山。陕西人的母亲河——渭河,携带着大量泥沙,与泾河交汇。它冲击出3.6万平方公里富饶的关中平原,也喂养出崛起的大秦帝国。乾陵、大雁塔、大明宫、古城墙……秦、汉、唐、明,十三朝的时间和空间,在西安聚合出一座全新之城,在文化中叠加出新的价值。远古的生命在这片土地上变成了石油和天然气,以能量的方式穿越万年。充足的日照、强劲的风力,不断升级的能源模式,则让陕西成为能源走廊的核心。黄土、黄河、黄皮肤,历史还在延续,万川归一的大海就在前方。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二】

作为《航拍中国》的总导演,余乐坦言,直到看到网上观众评价,他才松口气。毕竟,这是一个以80后为主体的新鲜团队,能够给观众带来多大的惊喜,还是取决于团队是否提供了清新的语言,与观众是否保持了平等沟通的姿态,并且最终节目本身是否呈现出了该有的质量。

6集纪录片中,最令人关注的,除了航拍下的美景外,人文因素贯穿其中,也成为一大看点。在“新疆篇”中,绿洲文明的特色,驼队、登山队、转场的牧民、城市的繁华都成为一部纪录片中令人惊艳的成分。

“人文的部分必须要关注。如果只拍风景,没有人类参加,就太孤单太冷艳了,人文跟自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在新疆,自古人类逐水而居,绿洲文明是我们看新疆的总体方向。而且,新疆位于内陆腹地,亚洲中心,与多个国家接壤,与多个文明在历史上有交融,在大部分人眼里,新疆这种独特的人文特点,给人带来新奇的感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向全世界介绍新疆。”余乐说。

拍人文纪录片并不容易,更何况,还是一个50分钟航拍的片子,要让观众有耐心地看,并心生喜欢,更加不易。毕竟,社会发展已令大部分人被新型的生活模式划分到不同空间,要从空中看,无法施展手脚,而室外的航拍,只能大部分还是以农业文明为主。

“所以在新疆,我们尽量以农牧业文明来展示人文环境。比如哈萨克牧民的转场,非常适合于航拍,他们经历了很长的路线,每个路段又有不同,整体拍摄下来,壮观震撼。”他说。

而对于王连明,更大的感受是遗憾:“没拍够,还是有很多镜头没有呈现得太理想。比如沙漠、戈壁,应该加入一些更有生机的元素,比如人,以及更能体现新疆野性的元素。”他说,“新疆篇”只是一次预演,自己的公司已打算拍电影版新疆,真正想把新疆的魅力拍出来,还得是在大银幕上:“虽然航拍中国得到较好的反映,但我觉得,新疆魅力只释放了一半。还要再下点功夫,会更美,更震撼。”王连明说。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三】

近几年,含有“中国元素”的自然纪录片在国外电视台里频繁出现,宣传中国。于是今年年初,中央电视台终于筹划了一档专注于介绍中国美丽自然风光的纪录片《航拍中国》。从上映开始,这部纪录片就大获好评,从文案到配乐都美到极致。成为即《舌尖上的中国》后有一档,口碑收视双好评的纪录片。

《航拍中国》采用航拍技术以高空视角俯瞰整个中国。每一集片中都会有几百个美景镜头。画面之精美,气势之宏大。航拍最能体现,雄伟河山的广大和人文之美。纪录片的第一季共播出了6集,包括了我国海南、陕西、黑龙江等地区。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冬夏风情浓厚的黑龙江。

片中,北国雪境的气质一览无遗。在库尔滨,雾凇不仅美得晶莹剔透,更拥有长达四个月的漫长“花期”。亚布力滑雪场上的人群在欢乐滑雪中体验风的速度。松花江上,冰面被切割成一块块重达500公斤以上的巨大冰块,远看像一颗颗甜蜜的冰糖。就是这些大冰糖,在能工巧匠的手中,变成冰雪派对的现场,搭建出哈尔滨每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通过《航拍中国》了解到了镜泊湖是中国最大的高山熔岩堰塞湖,水流和崖壁凝为一体,形成了冰瀑奇观。悬崖之下,是60米深的黑龙潭,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老人纵身一跃,人与自然合二为一。黑龙江这集除了片中秀美风景之外,更值得一提的还有当地人与景的故事结合。

短短一集不到50分钟拍摄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峻地形、变幻莫测的自然气候,更加强调的是生活在这种环境下的人的故事。片子以独特的上帝视角,呈现出了一部自然景观与人文历史相结合,帧帧是美景,秒秒为经典!

虽然这几年各类真人秀综艺在荧屏上异常火爆,所有节目无一例外的都会在风景秀美的地方取景。但没有一个节目,会从纯粹的自然风光着手,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中国的美。

孩童时从父母空中了解世界、上学时从课本里了解中国、工作时又从手机中了解社会。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却忘记了这一切都不如“行万里路”。悠悠古国,万里河山。几千年的峥嵘岁月已无法复刻,祖国的山河便成了那段历史留给后辈最终的遗物。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四】

近几年,在国内纪录片开始从小众领域进入大众视野,从《舌尖上的中国》到《我在故宫修文物》再到最近的《航拍中国》,都能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一部《望长城》打开了中国纪录片的转折点,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纪录片的标志。与一些综艺娱乐节目不同的是,纪录片是对真实素材作有创意的处理,其首要原则是真实和立于现实基础。

《航拍中国》这部纪录片在豆瓣评分9.3分,超过72%的人给了5分。这部作品实现了创作理念的精细化和观众口碑的双丰收。所以,想借这个机会学习一下这部优秀的纪录片。

一、创作背景纪录片创作整体氛围

随着新世纪经济文化水平显著发展,社会文化思潮的多样化,观众审美水平也在显著提高,著名的剧作家罗伯特·麦基曾说,现在也许是有史以来,对有志于当一名作家的人要求最严苛的时代。今天的观众饱读故事,与几个世纪前的观众相比,他们一天的阅读量相当于他们一个礼拜的阅读量。所以观众的品味越来越高,对于作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今天观众掌握遥控器和鼠标的世界里,如果前30s没有吸引观众的兴趣,那么观众会迅速转移阵地,寻找能够刺激他兴趣的作品。除了观众的审美水平在挑战着创作者的水平,创作者内部的江河里,也在踊跃着大量的生机,越来越多优秀的创作者,他们富有才华,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他们不断地推出大量卓越的作品问世。作品的创作缘由

2015年秋天,中央电视台找到了从事纪录片行业13年的优秀纪录片导演余乐,想让他拍一部反映中国整体风貌的片子。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近些年来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越来越重要,以往的反映中国风貌的纪录片基本都是国外,而且都是立足于某个片面的点来谈的。比如,BBC的《野性中国》(Wild China)是第一部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美国国家地理的《鸟瞰中国》(China from Above)讲述中国大江南北人文历史,以及日本《中国力量》(China Power)、韩国的《超级中国》(Super China)等等。

其中,《鸟瞰中国》这部纪录片是中美联合拍摄,2015年时在央视纪录片频道首播。不过这部片子只有2集,对于展现整个中国,从宽度和广度来说还不够,因而央视在这个启发下,想要拍一部属于中国人的航拍中国。

二、立意构思中国

这是这部片子的核心内容,题眼。就像我们拿到作文题目一样,导演拿到这样的题材需要深思熟虑,他需要展现什么。可能很多人会觉得,这不好拍吗?中国这么大,随随便便拍一拍剪一剪,片子就出来了。但如果只是单纯堆砌风景的话,这样的风光片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题材,一方面,横向来看,中国面积广大,人口众多,地域类型又多种多样,不同的文化聚集地会很不一样。另外一方面,纵向来看,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内容上要体现历史的更迭、文明的进程。所以,这个难度是挺大的。要拍一部反映中国整体风貌的片子,就需要这部片子必须立于足够的高度去纵览整个中国。既要把中国丰富多彩的地理地貌展现出来,又要从历史文化角度纵览整个全局。所以,余乐选择按照省份地域划分去解决广度的问题,在每个具体的点里面解决深度的问题,是很明智的选择。航拍

这是这部纪录片的拍摄方式,但又不局限于拍摄的方式,而是这部片子的一个总的视角,就像一双纵览中国的眼睛,从空中的视野高度把握全局。

从前期构思的角度来说,要充分运用航拍这种形式,去挖掘其背后可以利用的资源。正像开篇解说词所说的:“当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空中,你会看见专属于空中的奇观。”航拍,会带给观众一种全新感受,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一层一层揭开大地的面纱,从另一个角度去了解中国。

这种空中的视野不仅让你能够看到更多平时所看不见的景象,比如的八卦形状的村落,陕西华山的巅峰,也会让你对片朝夕相处的土地自然流露出别样的感情。我在看弹幕的时候,很多人留言说离家在外,从来没有过这样看过自己的家乡,想念。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导演会有意拉近和观众的距离,会告诉观众这是一次精彩的空中旅程,带领观众从一个地点飞往另外一个地点,去看不同的奇观。另外,从天空俯瞰,整个眼界会不一样,会弥补观众很多知识上的空白。大众

这是这部片子的受众,一部片子导演在创作的时候要考虑它的受众,不同的受众它的基调是不一样的。这部片子,导演在采访时说,这是面向中国大部分百姓,从7岁小孩到80岁老人。“这个片子非常具有家庭观看的可能性,怎么去争取老人、中年人、小孩?让他们的观看变得轻松,而且喜闻乐见?让大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观看——我们正是从这种角度去考虑旁白、音乐的。”所以基于这样的一种考虑,整个片子会以轻松愉悦的氛围去处理,选取一些大众感兴趣的点,知识内容上也简单有趣,尽量贴近科普,解说词的部分远离曲高和寡、阳春白雪,而是选用朴实简单的部分。导演的想法是不给观众上课,而是呈现一部五十分钟精彩的演出。所以在看这部片子时候,留心这些细节可以发现导演的立意和想法。

三、谋篇布局

《航拍中国》是一部以空中视角俯瞰中国整体风貌的纪录片,总共分成34集,以行政区域为划分,展现中国34个省市地区的自然地理风貌、人文历史景观以及城市改革变化。导演的价值观念基石是“自然决定人文”,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每个地方的自然地理以及位置等等,决定了这个地方的人文。所以放眼中国整个地域,你会看到幅员辽阔的面积底下是一个一个别样精彩的小区域,不管是靠近沿海形成的探索精神,还是山谷里形成的勤恳风貌,这部纪录片会抽丝剥茧,将那些能够看得见的自然风貌和看不见的历史底蕴联系在一切,揭开这层面纱。篇章结构

这部片子的叙事结构,和《舌尖上的中国》有些类似,总体上没有一个宏观的逻辑,而是通过故事组合的方式,将几个零散的相近的点以一个小主题串联起来。再把这五六个小主题摆成一个立体的拼盘。在这里面,每个小主题都有自己各自的精彩。

由于每集都是介绍一个省市地区,所以这里我以第一集海南来剖析他的内容和结构划分。

首先,每一集开头都有个统一的片头,整个片头制作非常精美大气。以疑问句的开场,和观众建立对话。在娓娓道来的诉说中,邀请观众踏上这次空中旅程,而不是僵硬地给观众灌输知识。这和前面的受众定位有关系。这个片头奠定了整个纪录片的基调,向观众清楚地展示了整个航程的目的。

其次这部片子的内部结构是总分的结构,先整体介绍区域特点,再按照五六个小故事群来阐释。第一,地理位置介绍。这是很多宣传片惯用的开场方式,开篇用一句简单的话语告诉观众具体的地理位置,配上卫星地图。我们来比较下,这部纪录片和许多宣传片在这常见的点上的差距在哪。一般宣传片介绍地理位置开场都是一个地球三维图形,然后聚焦到地球上的某一点,解说词:“XX(城市名),一座美丽的(形容词)城市,坐落于XX。”

那么同样的内容《航拍中国》是怎么做的呢?首先,用动画逐渐生成的方式展现这个地方的地域,画风自然清新,独具特色。来看它的解说词的部分:“海南省位于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它带着南海众多岛屿贡献了相当于中国陆地面积四分之一的广阔海域。南部的南沙群岛,界定了中国最南的国界;北部的琼州海峡,隔开了海南岛与内陆。”

整个解说词的部分做到了平铺直叙,没有过多的形容词烘托,避免了假大空的形式。,简单的四句话,每句话都很实在,向观众传递了不同的信息点。好的解说词是在陈述事实的基础上,把感情部分留给观众,让观众通过你的描述和画面语言去感受。而不是硬生生编织了一张华丽的大网,看似华美,但又感受不到这个地方的特色。小故事群

就像旅程安排一样,每一段小的旅程会告诉你这一段需要去哪几个地点,这些地点有哪些特色。比如“我们的旅程从北部开始,探索火山如何塑造岛屿,前往一座洋溢着闯荡精神的城市。沿着北部海岸线,邂逅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画面上也会按照地图的形式,标注每个地点,然后一架飞机按照先后顺序贯穿这些地方。这些独立的景点之间有着某种联系。比如这一集《海南》里面树木与岛的关系,还有第二集《陕西》里面各种动物组成的小篇章。让观众有种宏观把握,大致地理位置怎样,主要看点是什么。

据介绍,前期每集会选取100多个预选拍摄地点,实地拍摄约40个地点,后期剪辑筛选30多个。前期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选取的地点是否有代表性以及这个地方一年四季的景色画面大概什么样子,都要清楚。在选取拍摄过后的地点,还要进行深入的挖掘,看看人文历史方面有哪些有趣的地方。比如,里面讲述一个山林深处的小山村,东方市白查村,这里生活着海南岛的第一批拓荒者。并且通过一个有趣的传说讲述这里的一个独居特色的建筑——船型屋。这也是自然环境决定这里的人文特色。每一集里面大约有六七个这样的小故事群,这些故事群展现了这个地方不同的侧面,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结尾

“飞行在这片蔚蓝之上,我们可以听到大海平缓的呼吸。面向海洋,更能感受到风的来向。一个新的时代正乘风破浪而来,海洋,愈加成为中国联通世界的桥梁。”一部片子如何收尾是很重要的,就像一个展馆尾厅要让人流连忘返念念不忘,并且引人遐想。所以在一部片子尾部,一定要简短有力,并且点明整个片子的基调。从音乐来说,片尾音乐明显悠扬舒缓许多,解说词部分以抒情收尾为主,片尾立意提升到海洋在整个时代的高度。和前面对比,做到了松弛有度,有张有弛。

总之,在看完这部片子之后,反思自己现在的工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既要做到创意构思,思想情怀,又要注重观众的观感和体验,把这两者达到一个平衡。好啦,下次再学习其他的优秀作品,希望有你喜欢的。

《航拍中国》纪录片观后感范文五篇【五】

早在几年前,我曾无意中看到一部名为《看见台湾》的纪录片预告,摄影师齐柏林花费近三年时间以俯瞰的视角、航拍的方式展示台湾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象,并以此获得2016年第五十届金马奖最佳纪录片,我当时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全片,无奈因没找到资源而一直遗憾。终于,在20xx年,这个遗憾因另外一部纪录片而弥补,而且这个弥补来的极其丰厚,这部让众人震撼不已的纪录片就是《航拍中国》。

很喜欢《航拍中国》片头的这一段引言:“你见过什么样的中国,是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还是300万平方公里的澎湃,是四季轮转的天地,还是冰与火演奏的乐章,像鸟儿一样,离开地面,冲上云霄,结果超乎你的想象……”这段引言由类似于演员张涵予的男声念出,再配以遨游天际的美景,很轻易的就将我带上旅程。

第一个遨游地点是海南省。在此之前,我对海南省的认知实在浅薄,作为了文科生,只是知道那是中国版图的最南端,属于热带季风气候,海南岛是仅次于台湾岛的中国第二大岛,那里适合度假,有椰林树影、海浪沙滩。上大学时,机缘凑巧认识一个海南的女孩,为人热情大方、活泼开朗,笑颜里永远有无尽的灿烂,当时很是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家乡使她如此灿烂。现在我终于得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原来就是这个道理。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我一直对灯塔情有独钟,觉得那黑暗中的一束光带给人无限的希望,海南岛上也有三座风格迥异的灯塔,分别为木兰头灯塔、临高角灯塔、兵马角灯塔,它们在漫漫岁月长河中,给无数的航海人指引方向,让他们得以平安返航,同时也见证了无数历史。看完这集,才知道海南岛上椰树的由来,对在海水中生长的红树林印象深刻,对“蓝洞”之内的世界充满好奇,也终于看到了“南山海上观音”,莫名就想起来之前南海问题被热议时的一个段子,在此就不做详述。

作为了陕西人,我一直是以为对陕西的了解足够深,自己本身是土生土长的关中人,上大学时又很巧舍友中一个是陕南安康人,一个是陕北榆林人,一个宿舍三分陕西,时常因为饮食习惯、风土人情的差异闹出不少笑话和小插曲,也是乐趣无穷。对于陕南的安康、汉中有过踏足,毕业之后一直待在陕北黄陵,关中自不必说,但看完《航拍中国》的陕西特辑之后,不禁为自己的无知汗颜,有种坐井观天之感。《看见台湾》中吴念真有句旁白“如果你没看过,那是因为你站得不够高”,航拍中的陕西,的确是另一种模样,有一种我不知道的美。对于秦岭的绵延,华山的险,有了更直观的认识,也更坚定了要去爬太白山的念头,不过想来闺蜜是更想去看佛坪自然保护区的棕色大熊猫七仔,大熊猫终于有了彩色照片。对于陕西的历史自不必赘述,第一次从空中看到“泾渭分明”实在令人感叹万千,同是梯田南北竟有如此差异景致,欣喜黄帝陵中的古柏有很长的特写镜头,也很自豪家乡的洽川湿地配以《关雎》出镜,不管漂泊何处,人对于家乡的热爱永远都是植根于心的,看了几集纪录片,还是最爱陕西,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对于新疆,最初的记忆是小时候姑父在乌鲁木齐当兵,逢年过节总会带来好吃的葡萄干和很多叫不上名字的干果,听说那里冬天雪能下的没过膝盖,后来奶奶去那里待过一段时间,因为她是裁缝,看到维吾尔族小孩美丽的服饰,回来就亲手给我和弟弟做了一样的帽子和衣服,这成为我童年时期向小伙伴炫耀的物件,也是我人生中值得珍藏的宝贝。看完这集才知道,新疆远比我想象的要辽阔很多,各区域的差异之美出乎意料之外,每一处都是绝佳的电影取景地,天山天池、喀纳斯湖的每一个角度都美的令人窒息,开都河的日落叫人留恋,安集海大峡谷的大地抽象画让人连连称奇,伊犁河谷的杏花的确改变了我对新疆的印象,“杏花微雨”原来不止在江南,赛里木湖的美景与宫崎骏电影中的场景不谋而合,魔鬼城让人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沙漠上空俯瞰大地原来如此壮观,“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的胡杨林很轻易就勾走了我的魂魄,当然火焰山也心向往之……

今年的春节,本来打算去东北感受冰雪纯净的美,可惜未能成行,但很幸运的是这个遗憾也得到了弥补。第四集走进冬的故乡—黑龙江,我很轻易就被雾凇上冰花的美所惊艳,很想去看看能工巧匠雕琢的冰雪大世界、镜泊湖天然形成的冰瀑奇观,也希望去雪乡体验身处童话世界的乐趣,亦或者坐上小兴安岭的火车来一次森林畅游,当然中央大街的异域风情也是不能错过。追逐航拍器的东北虎的确展示了“森林之王”的霸气,冬捕者的收获让我不由想起小学课文中的那句“棒打狍子瓢舀鱼,野鸡飞进饭锅里”,东北物产之丰饶可想而知。至于江西那集,就留着日后慢慢欣赏,想来将会看到更多不同的美。

《航拍中国》带领我遨游天际,前往平时无法到达的地方,看见专属于高空的奇观,了解到很多自然风光、地理知识和人文历史,50分钟的空中旅程,却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极致体验。

篇9: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纪录片《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表现中国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人文景观的大型电视纪录片,看过之后给了我深深的触动。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 影电视艺术形式”,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 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但是,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 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 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 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 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 层次。国际自然类电视节目主席帕萨`萨拉斯曾说: “自然类影片绝不只是动物、树和昆虫等非 常近的镜头和放大镜头,还有被称为自然精神的东西。也就是说拍摄自然类纪录片,首先需 要摄制者对自然的热爱和了解,要懂得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它需要一种人文精神,而绝不 只是为了追求感官刺激。”他同时还说: “现今社会强调的人文精神,并不是单纯的指对人的 价值、人的个性、人的尊严、人的地位、人的发展与人的自由的关怀、看护和尊重,还有我 们所在的这个大自然,包括自然中的一切生命。人文精神就是一种关怀,真诚的对自然世界 的一种关怀。” 《美丽中国》是一部反映中国自然生态的纪录片。由 BBC 环球公司与中国中视传媒股 份有限公司联合拍摄,英文名称为”WILD CHINA”,也有译为《野性中国》《锦绣中华》,历时三年拍摄,共六集。与其说这是一部纪录片,不如说它是一场视觉的盛宴。诗一般的画 面、伴之纯粹大自然的声音、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之声相结合的美丽画面„„都给我们带来 了一种久违的震撼,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带给我们的是全新的视听完美享受。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 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 然的震撼与敬畏。《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 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张家界深山溪水中的娃娃鱼,贵州山间的叶猴,茫茫雪山中被呼为“山中野老”的滇金 丝猴,迁徙途中在鄱阳湖歇脚的浩荡鸟群,上海郊区寺庙中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贵州岩 洞中的蝙蝠。傍晚时分,古老爹倚在窗前,仰头远眺,看着遮天蔽日从北方飞来的成群雨燕,计算着它们南来的日子,并以此盘算着插秧的日期。金腰燕飞来的第二天,各家各户就一同 忙着把秧苗移到山间的梯田之中,而头上的雨燕也在忙着建筑新巢。如此清晰逼真的视觉语言让我在体味生命力量的挣扎的同时,更让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这 部 6 个小时的纪录片中,所展示的动物、植物是与我们人类一样平等而珍贵的生命。在优美 的摄像的引导下,渐渐走进了大自然的世界,逐渐用一颗平等的心态感受着自然中生命的起 起伏伏。这部纪录片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美的享受,更融入了一种生命的整合:当我们知道 在拍摄后的几周后 400 余岁高龄的斑点龟死了时会遗憾; 在蛇岛上,当我们看到鸟儿逃脱蛇 的攻击时会高兴„„影片中,往南迁徙的鸟儿在枝头歇息,透过画面观众看到伪装的腹蛇就 附着在同一棵树的树枝上,且仿佛那腹蛇一张口就要吞下鸟儿了,内心就会焦急万分,担忧 鸟儿能否躲过蛇的攻击。当看到有的鸟儿未能逃脱,只能成为腹蛇的食物时,令人感到无助 和无奈,并感受到了生物链的冷酷与无情。这一切令观众的心随着自然生命而跳动。《美丽中国》中展现给观众的自然世界与每一个人所面对的并无不同:孤独、疲惫、不 能支撑和致命伤害。《美丽中国》用它的镜头告诉人们:自然生物是我们的朋友,只不过与 我们生活的方式、地点不一样。也许是社会生活太过复杂和疲惫,我们早就忘了其实所有的 生物都是地球的主人,我们应该发现,这个地球不仅仅属于我们,还属于动物,属于更多的 生灵。纪录片引导人们关注或者说重拾的,可能正是已被忽视掉的人类与动物之间的感情、生物之间奇妙的感应和联系。如果每一个观众都在观后像珍惜自己一样善待动物,那么这就 足以体现这部纪录片在现实中的价值和意义。理解爱护珍稀动物,保护我们的自然环境的意 义,正是影片所要表达的强烈的人文关怀精神。《美丽中国》中的生态平衡观。文明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类物质享受和现代生活的 同时,也带来了人类与自然的隔阂和异化,人类的心灵越来越粗糙,感觉越来越迟钝,心肠 越来越坚硬„„于是生命的意识淡薄,悲悯情怀丧失,人文精神缺乏,人类成为唯一只爱自 己的冷漠动物。但是《美丽中国》,它带给观众的不仅是美轮美奂的中国自然视觉奇观,还 有前所未有的心灵震撼,人们震撼于大自然的美与脆弱,让冷漠已久的心灵变得湿润、柔软。这部长达 6 小时的大型纪录片的特点是以自然为对象,以平等的视点关注人与自然界中的生 物。以纪实的手法和写意的风格,来抒写和展示自然的奇观和生命的奇迹,让观众有机会近距离地观赏中国大自然中生存的各种生命,在观赏中感受自然的壮观、神奇与美妙,感受生 命的庄严、神圣与美丽,同时也对自然法则产生了新的认识和新的思考。《美丽中国》把思考的领域从自然界扩展到人类、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实际上它是 在借大自然中生物的生存状态观察人类的行为,反思人类未来的命运。或者说,它不是从人 类的角度看自然,而是从自然的角度解读人类,即将动物的世界作为这个世界的主角,从自 然的角度来观察人类的行为,巧妙地将动物的世界与人的世界进行艺术化的对比,用暗示和 警示的方法来审视人类的价值观念及许多悖论性行为方式。无污染无破坏的自然环境本来是 自然界最美好、最壮观的景象,而人类无止境的开发与建设却把这些美好近乎破坏殆尽,多 种物种濒临灭绝,美丽的自然美景不复存在,最终也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当我们从大自然的 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时,才能看清这个世界的面貌与形态,才能发现这个世界的自身结构和 内在关联,才能看清自己面貌的丑陋和行为的愚蠢。《美丽中国》中人文精神指导和欣赏下的视觉语言。视觉语言是 纪录片创作者用以构成 视觉形象、表达制作思想的各种手段技法的总和。因此视觉艺术、画面思维是纪录片制作人 员应有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电视纪录片表达创意、展示故事的主要创作思维方式。对于纪 录片来说,视觉是第一性的。纪录片是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品,“好看”是纪录片的“核”,因 此,视觉语言是纪录片思维品格表达的一种最重要手段。正是基于对自然生命的尊重与深厚的感情,纪录片 《美丽中国》 用独具中国气质的磅礴、浑厚、包容的声音结合美丽的中国自然画面,把原属于自然科学范畴的主题拍成了洋溢深厚 人文主义精神的优秀作品,其视觉语言充溢、表现着浓厚的思维品格。如大量的长镜头,跟 随对象的运动,用特效表现的风云变幻、万物生长,大量的航拍镜头展现出壮阔的美感、梯 田区的整体视觉冲击效果;运用自然光线、光度的强弱,光位的顺光、逆光、侧光,光比的 明与暗等,追求写实性;运用蒙太奇的手法,切换自然中的不同场景,无不集中反映着人与 自然和谐这一伟大主题。同时,拍摄者在摄像时总是尽可能地亲近拍摄对象,获取最真实的 视觉画面、获取自然的最美好的瞬间。对于摄制者来说,它们已经不是单纯的物或景,而是 怀有情感的相互依存的“伙伴”。《美丽中国》 “创造和利用现实”,以自己的人文精神与思想来指导纪录片中视觉语言的运 用,而绝不是为纪实而纪实,做呆板、机械的原生态记录。如此生动的记录给所看到的人巨 大的启发。我们都应站起呼吁: “保护自然,保护野生动植物和那些历史悠久的自然人文景观!”

上一篇:小学实验室规章制度下一篇:2017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期末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