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行业总结

2024-06-20

建筑行业总结(精选6篇)

篇1:建筑行业总结

20xx年的工作已经进行了一半,根据自身工作的实际情况,我对自己的工作做出分析评定,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方法,以便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扬长避短,为今后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依据。

从2月份到现在,我来公司已经快半年了,这半年是我过的最充实的半年,作为一名实习技术员,我将工作定位为协助好领导和同事的工作,并不断的自我学习充实。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我一直以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在从事的各项工作中,都能尽职尽责,以求圆满的完成工作任务。“不要急于出成绩,埋下头来干工作”,是领导教会我的工作态度,从而提醒自己不要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多干实事,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知识并获得施工现场的经验累积。

一、认真学习施工图,这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要搞好工程施工,就必须首先熟悉施工图纸,掌握设计师的意图;其次要强化对图纸的了解程度,熟悉工程的基本概况,明白具体的施工步骤,初步明确工程技术施工的重点、难点,为以后的施工操作行为做准备。

二、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测量放线工作是重中之重,它贯穿整个工程施工的始终,是工程施工的灵魂,要想工程干好,必须把测量放线的工作做好,所以施测、校对、复核的程序就一个都不能少;其次

要结合整套图纸对各个施工层、施工段、施工点进行校对,避免遗漏工程细小的部位构件;再次,就是检查、落实是否工程的实际操作层的理解与自己的思想一致,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三、学习技术交底,这是施工技术管理中的中心环节。查阅了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方案设计,明白钢筋的绑扎、模板的安拆、砼的浇筑、填充墙的砌筑、脚手架的搭设等各工序、各部位的特点,按施工规范和设计要求配合领导检查各施工部位的标高、轴线,钢筋布置,模板的安拆、砼成型养护、脚手架搭设情况。在现场检查中发现了质量、安全隐患,及时向领导汇报,协调施工人员处理问题,待处理完毕后,配合领导和同事进行检查验收,最终达到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在这个施工现场管理中,我始终站好自己的岗位,严格要求自己,努力控制好工程质量、安全、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若有重大问题,及时向工程部领导汇报,以便更好的、及时的处理问题,使工程顺利的进行。

回顾历史,展望未来。在各位领导和同事的关心支持下,我自己的专业知识得到了长进和加深,工作能力,包括组织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应变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并获得了许多宝贵的工作经验。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我将更加努力的学习专业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学习理论,提高业务水平;更好的为工程技术服务。作为一名管理人员,我将更加刻苦的钻研管理知识。“运筹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多动脑筋,

考虑问题全面,提高管理水平;更好为工程管理服务。争取在下半年中做的更好。

在公司这个大家庭中,我感到特别的温暖,我们公司是一个团结向上的公司,是一个和睦相处的家庭,更是一个团结拼搏的集体。“一个巴掌拍也拍不响,万人鼓掌声震天”,团结就是力量,拼搏就是财富。正因为我们有了团结,有了拼搏,我们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明天。

祝愿巨鼎在未来更加辉煌腾达;祝愿我项目部圆满完成施工任务,为公司交出满意的答卷,为客户交出放心的工程。

篇2:建筑行业总结

范文

工程施工情况:1.再建工程情况:西山新城a区a6栋2—3区、a7的a区局部、a10-2是XX年下半年10月开工的工程,XX年主要是主体工程、内外装修、整理资料等工作。d区是d4栋别墅的主体作业。因d4是甲方老总居住的房子,我项目专门安排有经验的老职工在现场蹲点式治理,从头盯到尾,严格把关。有望将所有在建工程在年内圆满全部完成,并向甲方移交。2.收尾工程情况 西山新城a、d区共40栋收尾工程,总面积约65000平方米,a区四川华新劳务公司,面积约40000平方米d区是江北

劳务公司,面积约19000平方米,全部栋号除高压线影响外均是收尾阶段。工程质量、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面情况:

1.工程质量:

西山新城项目的施工质量得到公司重视,大家也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的立足之本,但是与同行业的施工质量相比,提高程度太低,在一些分项、分部工程中质量通病仍有发生。例如,墙面抹灰裂缝的防治;阳角滴水线作法需改进,室内隔断墙开裂的防治,女儿墙壁温度应力裂缝防治等诸多方面,我们还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治理,在主任工程师的带领下,将西安qc小组学习的研究课题,现场有针对性的进行试验,研究解决,不断提高我们的施工水平和企业的施工信誉。2.安全生产:

XX年西山新城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将安全事故控制在0‰。得到了安宁市建设局和太平镇安检站的高度赞扬

和一致好评,与公司领导和职工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XX年来为了保证安全生产,项目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投入了大量现场教育时间,增强安全施工生产的宣传和教育,取得了较显著的效果。我们在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安全责任到人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非凡是我项目主要设备都是持证上岗,防范了各种事故的发生。XX年全年没有出现安全事故,但不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安全工作是一项常抓不懈的工作,例如我们在临时用电上还不规范,安全防护还不到位,公司安全检查也指出一些不足,对现场发现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等,这些方面是我们今后工作中需要改进的,要把安全教育工作制度化、治理规范化。3.文明施工:

工程项目文明施工是反映一个企业的治理水平和企业信誉的一个重要窗口。从XX年来,西山项目部先后接待了建设部领导,昆明、安宁的市长多次,在文明施工和施工规范化治理上,我们借

鉴好的经验,相对本地企业要好的多,在年度评选中获得“昆明市安全质量标准化治理优良工地”荣誉,但航建在昆明算刚起步,现场文明施工只是走好了一步,我们要更加努力,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

工程施工碰到的问题:

西山新城a区因各方面的原因四川华新劳务公司在现场作业人员不足,我公司在合同预算范围给四川华新劳务公司超额支付劳务费,华新劳务公司的劳务人员在公司资金紧张时索要生活费,华新劳务公司不出面解决。任由劳务人员经常性组织围堵项目部,拉闸断电。我项目部治理人员在阻止过程中被钢筋棍打伤,眼镜踩碎。华新劳务公司的劳务人员私下在其它劳务公司人员面前诋毁航建公司,严重破坏企业形象。有段时间项目部在现场治理受阻,对不合格分项工程提出返工返修时,经常会遭到工人的毒骂,甚至动手打人。

回顾XX年的工作历程,XX年现场生

产是比较艰难的一年。概括起来讲,由于已完工程多是由四川华新劳务公司施工遗留,给我们进度控制极度困难,给按期交工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时连甲方下发的工程变更都不敢承接,华新劳务公司没人干,只好协商将变更承接转给现场其它劳务队完成,就拿a3地下室一面墙来说,足足抓了两周才确定劳务人员,完成甲方的要求。「 1」 「 2」 「 3」

篇3:建筑行业总结

1.1 全省建材产业发展概况

省建材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成立以来的五年, 是我省建材行业坚定不移地迈入科学发展轨道、转变增长模式、实现新的历史跨跃的时期。我省建材行业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与和谐社会, 发展循环经济,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有了新的共识、新的实践和新的收获。

⑴行业稳步发展。

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建材企业有1861家, 比2007年增加33家, 增长1.8%;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全省完成工业总产值3274.6亿元 (占全国8.3%, 居全国第三位) , 比2007年的1574.4亿元, 增长108.0%。利润总额154.7亿元, 与2007年相比, 2012年规模以上累计生产平板玻璃8121万重量箱 (占全国10.7%, 居全国第二位) , 增长34.2%;陶瓷砖22.0亿平方米 (占全国23.6%, 居全国第二位。这是统计数据, 但协会分析认为, 陶瓷砖产量仍然是广东处于第一位) , 增长19.6%;卫生陶瓷3210万件 (占全国21.0%, 居全国第二位) ;水泥11861万吨 (占全国5.4%, 居全国第六位) , 增长31.5%;大理石板材764.5万平方米 (占全国6.0%, 居全国第四位) , 增长299.6%;建筑涂料79.3万吨 (占全国21.4%, 居全国第二位) , 增长100.3%;玻璃纤维8.1万吨 (占全国2.8%, 居全国第八位) , 增长68.8%。

⑵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十一五”期间, 全省淘汰落后水泥产能达6000万吨, 广州、佛山、东莞、深圳、中山、珠海、肇庆、惠州等八市的落后水泥产能已全部关闭退出;基本实现了国家规定的在32个市县限制淘汰粘土砖的生产和使用, 陶瓷等产业的落后产能也在加快退出或升级改造。新型干法水泥、优质浮法玻璃、高档陶瓷抛光砖、新型墙体材料等先进产能得到快速发展, 2011年全省水泥生产新型干法比例已达到86.2%, 比2007年新型干法水泥产量占到总量40%大幅提高。

⑶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在巩固和提高“佛山建筑陶瓷”、“潮州卫生陶瓷”、“云浮石材”、“南海大沥铝型材”、“开平水口水暖卫浴”、“顺德建筑涂料”等产业集群的基础上, 又培育和涌现出“英德水泥”、“高要建筑五金”、“深圳、东莞玻璃深加工”等国内有名的建材专业镇 (区) 。

⑷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得到提升。

水泥行业淘汰落后水泥产能工作成效显著, 有效实现了节能减排;陶瓷行业通过推广节能窑炉、余热利用等技术, 单位产品能耗处于全国领先水平;玻璃行业积极采用余热发电和余热制冷技术进行余热回收利用, 综合能耗大大降低;新型墙体材料替代粘土实心烧结砖, 有效地节约能源。可燃废弃物替代燃料、协同处理生活污泥生产水泥、陶瓷抛光废渣循环利用等技术项目取得成功, 全行业每年利用工业固体废弃物超过3500万吨, 约占全国建材工业利废量6%, 占全省利废量80%以上。

⑸产业布局更趋合理。

水泥产业逐渐形成了粤北、粤东、粤西三大生产基地, 其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能力已占全省92%;建筑陶瓷行业发挥总部基地的优势, 将成套技术、生产基地辐射全国。佛山不少陶瓷企业向具有丰富陶瓷资源的地区转移, 形成了清远、恩平等新兴陶瓷生产基地, 佛山禅城 (清新) 陶瓷产业转移工业园被省政府批准为以陶瓷为主导专业的省产业转移工业园。通过产业转移和重新布局, 各种产业集群不断涌现并发展壮大, 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⑹行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

我省已明确将建筑陶瓷作为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示范产业, 发布了《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提出了发展培育一批、改造提升一批、限制淘汰一批的转型升级要求。由广东制定的中国首个陶瓷价格指数启动试运行, 58家建筑卫生陶瓷企业的产品价格信息, 进入中国 (佛山) 陶瓷价格指数系统, 陶瓷价格指数的运行, 确立了我省陶瓷市场的龙头地位。全国建材行业陶瓷行业首个院士工作站落户广东, 多个创新性建材行业交流平台建立, 为推动行业的发展进步起到重要的作用。佛山、潮州成为首批国家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 广东陶瓷国际采购中心分别落户佛山、潮州, 广东水暖卫浴瓷国际采购中心落户开平, 促进我省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

⑺行业法规政策逐步完善。

近年出台与建材行业相关的主要产业政策有:《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广东省建材行业结构调整实施方案》《广东省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广东省关于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规定》《广东省建设工程项目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混凝土行政许可规定》《广州市发展应用新型墙体材料管理规定》《关于加快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关于加快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的通知》《关于做好我省淘汰落后水泥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淘汰落后平板玻璃生产能力有关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关于促进平板玻璃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快广东省水泥工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意见》等。这些政策具体提出了建材行业发展的目标、思路和政策措施, 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 对指导全省建材产业的健康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保驾护航作用。相关政策出台, 进一步推动行业转变发展方式、进行结构调整、实现产业升级。

1.2 我省建材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⑴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

主要表现在企业平均规模小, 生产集中度低;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 都存在着不合理的状况。

⑵技术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企业新增产能同质化现象比较突出, 企业缺乏自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 安全环保节能的新型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滞后。

⑶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体制尚需完善。

目前我省建材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与管理脱节, 资源综合利用效果得不到充分发挥, 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在行业内未得到广泛应用。资源综合利用政策得不到全面落实, 资源综合利用的优惠政策在建材工业面比较窄, 局限于水泥行业方面, 其他行业缺乏促进企业资源综合利用的激励政策, 政府在投资、税收政策上缺少支持力度, 而且还受到相关部门利益的制约。

⑷作为国家鼓励做强做大的重要措施之一的企业兼并重组, 在我省未形成态势, 远落后于全国水平。

相对于国际和国内著名大企业, 我省建材工业企业在规模、资本、技术开发能力、产品水平、经营能力都存在明显差距。

2 协会为行业发展所做的工作

省建材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根据我省经济和建材工业发展实际, 在省委、省政府及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省经信委、省民间组织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和帮助下, 在广大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 坚持“服务、协调、维权、自律”的基本宗旨, 竭尽全力为行业谋发展, 在建设和谐、幸福广东的进程中, 奉献行业协会应有的一份力量。

工作突出亮点是:在服务政府方面做了大量有效工作;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和创新、提升;在开展反倾销调查抗辩方面取得突破;在推动实施名牌战略方面卓有成效;在整合大建材产业资源上发挥了联合、引领作用。

省建材协会第二届理事会所做的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落实科学发展观, 围绕加快转型升级、建设美丽中国、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做好政府的服务工作

⑴受工业和信息化部委托, 联合广东陶瓷协会, 承担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政策研究任务。

2012年, 国家工信部正式委托协会进行全国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这项政策研究包括:产业目标、产业布局、技术政策、产品结构、辅助配套、行业准入、出口贸易和品牌服务等内容。这项政策的颁布, 与建筑卫生陶瓷产业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与陶瓷企业生存发展休戚相关。为做好这一工作, 协会研究制定政策研究的工作方案, 向工信部汇报, 同时也向省主要领导报告, 一方面寻求省里对陶瓷行业的关心和支持, 另一方面希望对研究工作提高有力帮助。在行业中, 除邀请关心行业发展、行业影响力大、对行业贡献大的骨干企业作为共同参与单位, 还邀请行业和宏观经济形势资深专家组成编写委员会, 力求制定的政策符合行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能够适应当前宏观形势和未来发展形势。目前, 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协会承担的政策研究基础上, 正式出台了《建筑卫生陶瓷产业准入标准》。

⑵承接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委托, 组织全省技能竞赛。

为贯彻落实胡总书记视察广东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 加快我省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 满足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技能人才需要举办的, 省委省政府确定举办《2010年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 汪洋书记、黄华华省长多次对大赛作了批示, 肖志恒、宋海、佟星等三位副省长同时出任省大赛组委会主任, 肖志恒副省长亲自主持选定竞赛工种, 落实实施方案。省建材协会承办了其中的一项重要比赛—“广东省职业技能大赛化学检验工比赛”。这次比赛规格之高、规模之广、时间之长、任务之重是以往任何一次比赛不可比拟的, 省建材协会全力以赴, 出色地完成了省政府委托的重任, 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2012年又一次成功地承办了广东省建材职业技能大赛, 并且增加了“物理检验工竞赛”新项目, 参赛企业也从原来主要以水泥行业为主, 扩大到陶瓷行业参加。

⑶落实国家和省各项产业政策, 做好省和地方的产业发展规划, 有效地促进我省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

(1) 受省经信委委托, 牵头组织编制《广东省建材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 (后改为《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 , 提出了“十二五”期间, 我省建材产业的发展环境、主要目标和主要任务, 规划省建材工业区域分布重点和鼓励重点发展的技术和装备目录。《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正式发布。省建材协会通过组织学习、企业交流、座谈等形式进行多渠道贯彻, 使《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企业也更加明确发展方向。

(2) 起草制订《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按照省委十届八次全会提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十二五”期间我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型升级战略, 落实关于调整产业结构和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要求, 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优势传统产业可持续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省建材协会和省陶瓷协会配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制订《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这是我省针对传统产业发布的第一个行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有力地推动了陶瓷行业的转型升级。该《方案》已由省经济和信息化委颁布实施。

(3) 为地方经济发展制订产业规划, 促进区域行业发展。

清远市源潭镇目前是我省第二大的建筑陶瓷生产基地, 为推动源潭镇“绿色陶都”创建和提升发展, 协会组织权威部门, 共同为清远源潭镇编制《清远源潭陶瓷产业发展战略》及《绿色陶都建设工作方案研究》。同时着力推动源潭镇陶瓷行业整治和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 目前源潭镇陶瓷行业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陶瓷企业均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编制陶瓷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恩平市沙湖新型建材工业基地是按照实施“双转移”战略的要求, 结合我省资源分布情况建设的新的建筑陶瓷制造基地, 列入了省建材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项目, 也是《恩平市工业走廊规划》中纳入的重点项目, 并在《广东省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指导意见》《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方案》中重点体现。为进一步加快恩平市沙湖新型建材工业基地的发展, 省建材协会与恩平市人民政府签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并编制《恩平市沙湖镇陶瓷产业发展战略报告》和《恩平市沙湖镇陶瓷产业整治升级方案》, 在专家论证中, 得到一致好评。

⑷积极推进淘汰落后, 认真做好节能减排工作。

“十二五”期间, 国家、省和地方对淘汰落后和节能减排提出更高要求, 协会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各项政策, 全力配合政府、协助企业做好相关工作。

省建材协会积极落实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的政策, 大力配合政府加快淘汰落后工作。做好政策宣传工作, 积极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协调配合, 沟通信息, 反映问题。

列入省“十二五”重点用能单位名单的1880家企业中, 建材行业有482家企业被列入名单中, 占全省的25.6%, 其中78家列为由省直接监管。省建材协会把推动建材企业尤其是重点建材企业的节能工作列入了日常工作的重点, 为确保完成政府下达的节能目标, 配合政府部门和企业推进节能降耗, 协助做好企业能源审计和制定节能规划, 特别是能源考核、能源监察等工作。作为能源消耗大户, 省建材协会派出骨干力量参加国家和省的能源考核或监察工作, 承担了最繁重的任务, 得到组织部门的充分肯定。

我省建材行业中, 水泥和陶瓷行业被定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 水泥和玻璃被定为能效对标的试点行业。省建材协会配合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等部门, 积极推动我省建材行业开展“三能”工作, 在佛山和潮州等地举办座谈会和培训班, 辅导企业开展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和认证, 协助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 通过“三能”建设等有效手段, 帮助企业从收到实际效益的角度来开展节能工作, 以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效果。

⑸积极推动标准化建设。

为进一步推进我省建材行业标准化建设, 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委托, 省建材协会与省建材研究院联合组建省建材行业标准化委会, 更好地提出行业标准化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措施的建议, 做好行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通报、咨询工作, 推进我省建材行业标准的深入贯彻实施。

省建材协会申报成立的省建材装备标准化委会也得到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 省建材协会与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着手组织筹建。

省建材协会积极推进标准建设, 如《陶瓷雕刻砖》《薄型外墙砖》《隔热轻质保温陶瓷砖》《复合改性偏高岭土掺和料》等, 协会积极向有关部门推荐, 争取立项, 成为国家、行业、地方或企业标准, 同时协助有关单位加快制订和完善产品标准。参与审定《出口人造石检验方法》《折叠式陶瓷砖自动包装机》《生态机压护坡砖》《轮扣式钢管脚手架构件》等多项标准的审定, 加快我省建材行业标准的应用。

⑹促进行业自主创新工作。

配合省经信委做好建材企业省级新产品新技术鉴定, 协会每年组织10多个企业的20多项新产品、新技术的鉴定, 如广东科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的“节能环保墙体材料生产成套设备的研发及产业化”、“高效大规格陶瓷砖抛光线技术与装备的研究开发”、“全自动高效人造石荒料生产线关键装备与技术研发”、“高效节能辊道窑”, 佛山市科达石材机械有限公司“全自动人造石英板生产整线设备”, 佛山市中窑窑业发展有限公司“超宽体低热值燃气节能型辊道窑”, 广东宏陶陶瓷有限公司、广东宏威陶瓷实业有限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的“隐形光学浮雕装饰技术及光学浮雕幻影釉面砖”、“高清三维胶辊印刷技术及凹凸釉面砖开发”, 佛山市简一陶瓷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技术与艺术一体化设计系统及仿稀有石材抛釉砖”等等, 这些产品和技术的科技含量和新颖性得到有关部门和行业的充分肯定。还受政府委托, 组织行业专家对科技进步项目进行评审和派员参加技改或创新项目评审。这些工作很好地促进企业研发新产品, 走自主创新之路。

每年开展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和科学技术奖组织评选活动, 推动行业自主创新。省建材协会联合省工业工会等, 积极组织推荐我省建材行业参加“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和“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评审, 2008年至2013年, 我省建材行业共获得全国建筑材料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5项, 共获得全国建材行业技术革新奖一等奖9项、二等奖23项, 三等奖21项, 大大鼓舞行业创新积极性, 有力地推进科技进步。特别是获得建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的绿色环保节能瓷质板材是我省建材行业多年来第一次获一等奖的项目, 被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 绿色环保节能瓷质板材改变了国内建筑陶瓷行业高能耗、重污染、高耗材的现状, 为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建筑陶瓷产业拓展出新的应用领域, 成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的陶瓷行业唯一参展产品, 也是全国入选仅有的4家建材单位之一。

⑺做好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和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工作。

协会协助省经信委, 参加省清洁生产审核验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和产品认定工作。目前, 我省建材行业有近200家获得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其中陶瓷行业近100家企业获得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称号, 无论是陶瓷行业企业或者是建材行业企业, 均是获得省清洁生产先进企业最多的行业。另外, 有多家墙体材料、混凝土搅拌站等行业的企业被认定为资源综合利用企业, 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也是被认定企业最多的行业。

⑻积极推进建材行业的产业转移。

在我省建材行业产业转移中, 省建材协会积极与省相关主管部门和有关地市联系, 并进行实地考察, 探讨产业转移地方和建设建材园区的可行性, 并为转入地和园区建设提供咨询方案, 如佛山禅城 (清新) 产业转移工业园、清远源潭陶瓷工业园, 以及云浮、恩平等地园区的建设, 省建材协会都参与了工作。同时积极组织企业到有关园区考察。

⑼做好省建材行业经济运行分析。

每季度向国家行业主管部门和省有关主管部门反映我省建材行业经济运行情况及分析, 作为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制订政策的参考材料。

⑽完成“工业志”广东建材篇的组织编写, 每年参与编写“广东省年鉴广东建材产业部分”等。

2.2 围绕行业发展, 认真做好行业各项服务工作

省建材协会围绕我省建材行业不断提高行业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强竞争力、做强做大, 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目标, 努力为行业和企业做好服务工作。

⑴加强与国家协会的沟通联动。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会长乔龙德, 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孙向远等到广东考察和调研, 协会除了反映我省建材行业运行情况外, 还就国家与省协会之间沟通联动提出了建议。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对广东建材行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以及广东省建材协会的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认为广东省建材协会反映的情况非常实际, 非常贴近于行业现状和企业实际, 提出的行业发展面临的问题都很有实际性和针对性, 对联合会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帮助, 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将整合联合会系统和各地行业协会资源, 加大在消费市场的引领和话语权, 为建材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⑵组织全省陶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 积极推动行业清洁生产工作。

为贯彻落实《清洁生产促进法》, 总结和推广我省陶瓷行业实施清洁生产、加快以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成功经验, 全面推动我省陶瓷行业开展清洁生产, 并供其它行业学习借鉴。受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委托, 省建材协会与省经信清洁生产促进中心、广东陶瓷协会和佛山市经济贸易局在佛山联合召开广东省陶瓷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这次现场交流会是近年来我省首次举办行业推行清洁生产现场交流会。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环境保护部清洁生产中心、部分地市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佛山各区相关政府部门、省清洁生产技术服务单位、有关专家、行业协会和企业代表共370多人参加了会议。陶瓷行业是我省开展自愿清洁生产审核企业数量最多的行业, 佛山陶瓷行业通过全面实施清洁生产, 坚持以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大大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清洁生产水平, 培育出一批陶瓷行业的清洁生产典型, 展现出清洁、高效的全新产业形象。佛山陶瓷行业通过实施清洁生产, 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子值得在全行业推广, 也可供其他行业学习借鉴。清洁生产已逐步成为陶瓷行业共识, 逐步形成了“政府让我做”到“企业我要做”转变的良好氛围。清洁生产成为陶瓷行业转型升级的新路径。南方日报在专稿中, 充分肯定了广东建陶产业的“清洁”转身, 指出我省陶瓷行业节能减排实现“清洁”转身, 在“清洁”转身的过程中, 正焕发出新的活力。

⑶组织院士论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八大提出的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 加快我省建材工业转型升级, 促进节能减排和碳强度下降, 实现建材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省建材协会联合广东陶瓷协会、华南理工大学在佛山举办“中国建材工业的生态化”院士论坛, 特邀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徐德龙作专题讲座。徐院士从水泥、玻璃、陶瓷、墙体等建筑材料的工艺变革、技术创新、跨行业交流融合、节能减排和低碳化趋势、途径等方面, 阐述了建材工业的生态化发展。生态建材工业的关键内涵在于, 现有的生产工艺必须发生革命性进步, 以大幅度节能减排;坚持开发新型高性能低碳的生态建材产品;建材永远是中间产品, 只有建筑物才是最终产品, 因而生态建筑材料与低碳建造技术有机结合尤为重要;面对全球气候的剧烈变化和亚洲的崛起, 建材工业必须与时俱进, 在节能减排方面做出应有的贡献。院士论坛给我省建材工业的发展, 明确了方向, 带来了启示。

⑷积极推动我省建材行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省建材协会在我省建材行业中积极推动实施名牌带动战略, 通过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辅导, 增强创名牌名标的动力, 做好创名牌名标的基础, 取得了显著成效, 使我省建材行业名牌带动迈上新台阶。

(1) 积极做好省名牌评价工作。首先做好建材行业进入省名牌评价目录推荐工作, 经过协会主动争取和推荐, 列入近年省名牌产品评价目录的包括传统水泥、玻璃、陶瓷、石材等各类传统产品和装备, 也包括铝合金建筑型材、铝塑复合板、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镀锌复合钢管、混凝土外加剂, 以及新型建材等各类产品, 几乎覆盖整个建材行业所有产品, 是进入省名牌评价产品目录数量最多的行业, 为建材行业实施名牌带动战略赢得先机。其次召开省名牌评价工作辅导会, 邀请省名牌产品评价工作的相关领导和专家讲解名牌产品评价的有关政策、申报有关程序和注意事项, 帮助我省建材企业做好名牌产品的申报准备工作。同时派出多名人员参加省名牌产品的专业评价, 积极做好广东省名牌产品建材专业评价工作。至今, 我省建材行业共有200多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称号。

(2) 做好省著名商标的推荐工作。省著名商标的认定, 使企业更好地保护利益, 树立形象, 扩大影响, 极大地推动了我省建材行业名牌带动战略的实施, 越来越多的建材企业进一步加深对品牌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在省著名商标认定工作中, 省建材协会积极配合省工商局, 发挥熟悉行业的优势, 做好桥梁和服务, 开展宣传、发动、推荐工作, 有效地推动该项工作的进行。受省工商局的委托, 协会为申报省著名商标企业出具行业推荐评价意见, 并按照《广东省名牌带动战略实施方案》《广东省著名商标认定和管理暂行办法》, 对申报省著名商标的陶瓷行业企业进行评价、推荐。至今, 我省建材行业共有300多个商标获得省著名商标认定。同时, 还协助省工商主管部门开展洋品牌的调研工作, 对多个陶瓷企业进行现场考察, 召开座谈会, 讨论研究本土品牌如何更好建立、树立。此外, 广东省建材行业还有近50个商标获“中国弛名商标”称号。

⑸规范行业市场经营秩序。

(1) 举办广东省陶瓷上游供应企业研讨会。随着各种原材料的价格涨幅持续飞涨, 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生产制造成本。国家各项节能环保政策的出台, 以及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 又给机械、化工、窑炉等相关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为了贯彻落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帮助陶瓷机械、化工、窑炉等上游企业在当前形势下化解成本压力, 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把品牌做强做大, 探索陶瓷供应企业与生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盟、成为行业利益和命运共同体之路, 从2010年开始, 省建材协会和广东陶瓷协会每年组织召开“广东省陶瓷上游供应企业研讨会”, 促进行业交流和发展。

(2) 举办广东省建材行业自律暨诚信公约签约活动, 规范我省建材市场经营秩序, 提高企业诚信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增强行业自律水平, 规范行业内部竞争秩序。

(3) 开展建材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经过省建材协会大力推荐, 我省有22家企业成为首批全国建材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企业, 提高了我省建材行业的公信力, 扩大了我省建材行业的影响。

⑹做好全国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个人的推荐工作。

2012年, 省建材协会积极响应人事部、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的安排, 联合省人事厅组织在全省开展评选推荐第二届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工作, 在省陶瓷协会、省水泥协会、省玻璃协会、省墙材协会、广州市建材协会等的大力支持配合下, 很好地完成了评选推荐工作。同时, 省建材协会利用我省是建材大省的地位影响, 向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争取到我省更多的名额, 使我省建材行业多人次获全国行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殊荣, 是全国获得荣誉较多的省份之一。广东新明珠陶瓷集团有限公司等2个单位作为“全国建材行业先进集体”, 赵思源、萧华等11位同志为“全国建材行业劳动模范”, 陈环获得“全国建材行业先进个人”称号, 在北京受到隆重的表彰。这是我省建材界的骄傲, 也是国家对广东建材所作贡献和取得成绩的肯定。

⑺推进企业之间交流。

建材行业包括水泥、玻璃、陶瓷等传统产业, 在矿业+窑业的共性下, 各个行业之间又有本行业特点。为此省建材协会精心组织安排行业之间、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 取长补短。

喷雾塔的粉尘处理和原料均化处理是陶瓷行业存在的一大问题。布袋收尘方法和原料均化处理在水泥行业应用相当成熟成功, 省建材协会组织陶瓷企业到水泥企业交流学习, 交流收尘处理经验, 尝试在陶瓷行业中应用在水泥行业中成功的布袋收尘方法, 减少污染物排放;学习原料均化处理, 为建筑陶瓷干法制粉提供经验。

陶瓷行业在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品牌打造、营销管理方面成绩突出, 人造石生产过程中废石、废玻璃等的循环利用非常成功, 在省建材行业协会安排下, 水泥企业也派人到相关企业进行交流学习。

通过行业、企业间的互相交流学习和借鉴, 加快推动行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升。

⑻促进行业产学研结合。

协会积极推进高等院校与行业、企业产学研合作, 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在协会大力推动下, 华南理工大学与广东天弼陶瓷有限公司, 共建产学研基地和学生创新实践与就业实习基地, 有利于实现教学研究和企业技术运用双赢的目标, 是贯彻落实“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核心精神, 推动陶瓷产业转型升级的体现。

⑼搭建贸易交流平台。

为协助我省建材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实施“走出去”战略, 加快广东建材行业的国际化步伐, 省建材协会与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在广州联合举办“中印建材贸易洽谈会”暨“印度国际建筑建材博览会”新闻发布及咨询会, 有利地推动我省建材企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为了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扩内需促销费的工作部署, 深入开拓省外市场, 深化广货全国行, 省建材协会组织企业参加“中国西部建材航母港推介会”, 省建材料协会还与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促进我省建材生产企业走出家门, 到具发展潜力的地区投资兴业, 并为我省建材生产企业及经营商家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⑽做好省建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向政府有关部门反映我省建材行业情况及行业发展趋势预测, 这些报告已被广东房地产蓝皮书采用, 作为房地产也的市场分析依据之一。同时, 这些信息寄送到企业, 作为企业调整生产计划和发展预测参考。

⑾组建省防水材料行业协会和筹备组建外加剂行业协会。

根据行业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 以及防水材料企业的意愿, 省建材协会积极推动和帮助筹建省防水材料行业协会, 省建材协会由会长和秘书长亲自指导和组织, 协调各方关系, 抽出骨干力量负责筹建, 联系、沟通企业和主管部门, 使省防水材料行业协会顺利成立。省外加剂行业协会也由省建材协会牵头推动, 正在筹备组建中。

2.3 做好出口预警, 应对反倾销调查, 开展行业自律协调工作

⑴组织出口产品反倾销应诉工作。

2009年底, 泰国对我瓷砖进行反倾销调查。经与省外经贸厅进出口公平贸易局多次研究, 省建材协会联合广东陶瓷协会承担开展泰国对我瓷砖反倾销案无损害抗辩工作, 积极发挥全国公平贸易工作基层工作试点单位的作用, 协调企业自律, 维护行业共同利益。抗辩联盟有力的无损害抗辩, 对泰国调查当局形成压力, 迫使其在对抽样企业的反倾销调查和计算中, 更多注意中方的立场, 同时也大大增加其裁决的困难。泰国调查当局终裁认定存在损害, 可认为更多的是平衡利益的结果。该案例是我省由行业协会首例正式成功提起的无损害抗辩, 得到企业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协会认真总结本次无损害抗辩的工作体会, 并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

⑵做好建材产品的出口情况分析以及预警预报监测。

我省是出口大省, 我省建材产品出口也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特别是建筑陶瓷出口占全国的70%以上。由于我国出口产品价格上的优势, 引致众多国家针对我国的反倾销, 其中受到冲击最大的是我省。因此, 省建材协会在较早时就关注和介入产品出口相关信息工作, 采取有效办法预报和监测建材产品的出口情况, 通过特刊形式通报相关信息, 使企业及时了解国际市场动向, 采取积极措施应对, 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4 加强行业与政府之间的有效沟通

⑴积极向省政府建言献策, 建议利用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线消纳城市污泥、垃圾。鉴于作为经济大省的广东, 利用水泥厂处理工业废料和污泥的工作严重滞后, 与世界发达国家和国内北京、上海、重庆等市的差距越来越大。一些中心城市斥巨资兴建污水处理厂, 产生的污泥苦于寻找处置办法。因此, 建议在珠三角地区及粤北、粤东、粤西临近省属城市的地区, 应适当建设以工业废弃物做原燃材料或以消纳城市污泥、垃圾为目的的新型干法窑水泥项目, 充分发挥水泥产业在循环经济的重要作用。为此, 协会向黄华华省长写报告, 提出《关于加快建设无害化处理市政污泥的环保水泥产业的建议》。该意见得到省长重视, 并由省长批复具体部门研究办理。使水泥协同处理城市生活污泥和垃圾有了一个很好开始。

⑵推荐国际采购中心认定。省建材协会根据行业和地区优势, 积极向省推荐佛山陶瓷、潮州陶瓷、开平卫浴申请认定广东国际采购中心的认定, 经过协会的努力和地方的积极争取, 三个单位得到通过, 被认定为广东陶瓷国际采购中心, 进一步提高我省建材行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 有力促进我省建材行业的扩大出口。

⑶积极推动广东大型系列招商活动 (国内知名民企) 签约项目, 经过协会大力推荐, 佛山、江门、河源等市的水泥、玻璃、陶瓷行业项目, 得到省有关部门的认可, 列入省招商活动签约项目。

⑷为配合我省生态设计周活动, 扩大我省建材行业的影响, 协会推荐了符合生态设计理念的建材行业成功案例和经验做法, 越堡水泥生态生产线、蒙娜丽莎“前沿低碳建材———轻质新型建材”和潮洲陶瓷二厂“高性能隔热保温陶瓷外墙砖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等示范案例, 在大会上作介绍或大会纳入经验交流资料。

⑸协会在省外经贸厅征求与英方在陶瓷业开展合作意见时, 提出了加强与英国陶瓷产业的交流和合作有助于加快我省陶瓷产业转型升级, 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 进一步提高我省陶瓷产业竞争力。并就如何进行合作提出具体建议, 为以后扩大交流合作打下基础。

⑹推荐申报省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八次全会精神, 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进一步发挥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的辐射带动效应, 推动我省传统产业率先实现转型升级, 省经济和信息化委组织开展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认定工作。经过协会积极发动和推荐, 我省建材行业有多家企业被认定为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和龙头企业。

2.5 加强自身建设, 规范工作机制

⑴逐步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 加强协会的自身建设。

省建材协会认真做好协会的组织和制度建设, 不断健全机构建设, 建立社会监督机制。制订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财务及印章管理制度》《法定代表人述职制度》等制度, 并经民主程序通过及向登记管理机关核准。同时, 不断完善协会内部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了《人事、档案管理制度》《职工培训制度》《考勤制度》《奖惩办法》《职工费用报销制度》等等。

⑵通过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验收, 促进协会跃上新水平。

省建材协会在2010年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中, 高度重视, 全力以赴, 对照广东省全省性行业协会商会评估指标, 按照依法办会、规范运作、能力建设、发挥作用和社会评价五个方面内容检查落实, 取得显著成效, 得到了评估组的一致充分肯定, 最终获得首批AAAAA行业协会称号。

⑶加强培训, 提高协会工作能力。

协会根据工作需要, 按计划安排工作人员参加培训, 秘书处中有超过半数工作人员先后参加了协会上岗培训、能源工作培训、物价分析员培训等, 进一步提高了协会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协会也被评为省先进雇主组织。

⑷加强党组织建设。

省建材协会在民间组织党工委的指导下, 在我省社团组织中第一个建立起党支部。省建材协会党支部以“协会+支部”的模式, 全面加强党的政治领导, 强化了协会党支部作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方面, 明确了党支部和协会在党员管理中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建立了党员管理工作机制。另一方面, 注重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 努力把协会党支部建设成为协会管理工作中最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坚强核心。

在广东省社会组织创先争优活动中, 协会党支部被授予广东省社会组织“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 党支部书记陈环同志被授予广东省社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者”。同时, 省社会组织党工委还增补我协会党支部书记陈环同志为省社会组织纪工委委员。

3 当前建材行业面临的问题与相应对策

3.1 2013年1~9月我省建材行业经济情况

今年1~9月, 我省建材工业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新开工项目增加, 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营收增速平稳, 企业利润快速增长。结构调整进一步优化, 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继续提升。

3.1.1 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⑴生产销售持续快速增长。

2013年1~9月, 全省建材完成工业增加值709.9亿元, 同比增长11.1%;完成主营业务收入2176.0亿元, 同比增长20.9%。其中, 水泥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302.2亿元, 增长11.1%;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181.5亿元, 增长24.7%;建筑卫生陶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925.9亿元, 同比增长21.4%。

⑵主要产品产量稳步增加。

1~9月, 广东省建材行业主要产品产量保持稳步增长势头, 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中建筑陶瓷、卫生陶瓷产量的增速有所放缓。

⑶出口有所下滑。

据广州海关统计数据, 1~9月, 我省陶瓷产品出口总量为989.4万吨, 出口额41.4亿美元, 同比分别下降7.4%和2.3%。其中, 建筑陶瓷出口897.8万吨, 出口额24.1亿美元, 同比下降4.3%和2.6%;卫生陶瓷出口18.1万吨, 出口额2.1亿美元, 同比下降31.1%和7.0%。

⑷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加快。

1~9月, 全省建材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长22.4%, 比2012年同期增加了16.3个百分点。其中, 水泥制造行业投资增加16.6%,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2.7个百分点;因产能过剩, 我省平板玻璃制造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去年同期下降37.4%, 今年以来, 受加快城镇化政策的影响, 平板玻璃制造行业生产企业新线投产和冷修生产线投产增多, 投资增长57.4%;建筑陶瓷行业投资去年同期下降14.6%, 今年1~9月增长14.2%, 主要是节能减排、环保设施等技术改造投入加大;卫生陶瓷行业投资下降45.3%。

⑸企业利润快速提升。

1~9月, 我省建材工业完成利润总额109.0亿元, 同比增长57.9%, (去年同期同比下降33.6%, 去年上半年, 因大宗产品价格走低, 全行业经济效益下滑) , 行业经济效益明显好转。其中, 水泥制造行业完成利润总额13.8亿元, 增长41.6%, 1~7月利润下滑的局面得到扭转;建筑与技术玻璃制造业完成利润总额11.3亿元, 同比增长186.3% (去年同期亏损2.5亿元)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完成利润总额47.8亿元, 同比增长42.0%。

⑹建材产品价格有所回升。

三季度, 我省建材市场平均价格环比 (与2013年二季度比) 上升4.3%。

1~5月, 全省水泥价格下跌幅度较大, 影响水泥企业盈利, 5月下旬, 市场需求有所好转, 价格企稳回升。自5月底以来, 水泥价格已经连续多次上涨, 如加上10月上旬上调30元/吨, 累计涨幅超过50%。

上半年, 全省平板玻璃市场价格涨跌反复, 6月份市场销售整体略有好转, 价格止跌回升, 9月份玻璃原片价格延续稳中小涨局面。

受市场回暖影响, 我省建筑卫生陶瓷一季度价格回升, 佛山陶瓷价格指数3月底总指数107.2, 环比增长3.7%, 同比增长4.6%;6月下旬销售转入淡季, 价格有所回落, 9月底总指数100.9, 环比下降0.3%, 同比上涨0.6%。

我省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的平均出口单价较上年同期增长3.3%, 其中, 建筑陶瓷出口单价同比上涨1.8%, 卫生陶瓷同比上涨35.0%。

预计, 2013年我省建材工业将保持平稳发展势头, 产品产量稳步增长, 全年利润总额增速接近20%, 全年出口增长10%左右。

3.1.2 行业运行特点

⑴能源管理进入准强制性阶段。

2012年年底, 省经信委等四部门发布《广东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试点名单 (第一批) 》, 水泥、陶瓷行业列入了省能源管理体系建设试点行业, 华润水泥、珠江水泥、塔牌集团、江门海螺水泥、江门华尔润玻璃、江门益胜浮法玻璃、蒙娜丽莎新型建材、新明珠陶瓷等建材企业列入第一批试点企业。水泥、玻璃行业列入了省能效对标建设工作试点行业。我省建材行业的能源管理已经进入准强制性阶段, 三能建设加快推进, 节能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上半年, 吨水泥综合能耗同比下降6.2%。陶瓷企业推广通过宽体窑技术进行装备升级, 大大提升行业节能降耗水平。

⑵环境压力加强。

按省环保厅降氮脱硝实施方案要求, 我省水泥行业降氮脱硝工作全面推进。在大环境下, 水泥、玻璃、陶瓷行业加大投入升级改造, 治理污染物排放, 削减排放总量, 运营成本增加不可避免, 甚至因环保不过关而被勒令停产整顿带来生存风险。政府职能部门除了要加大环保监察力度, 希望有更多的鼓励、扶持政策。对于陶瓷行业来说, 在全国范围内目前还未找到有效的技术措施解决降氮脱硝问题, 要马上执行氮氧化物排放标准有相当大的难度。

⑶产能过剩矛盾仍然突出。

尽管淘汰落后力度持续加大, 由于前几年快速增长形成的产能规模较大, 产能过剩矛盾困扰着行业的发展。受加快城镇化政策的影响, 平板玻璃制造行业生产企业新线投产和冷修生产线投产增多, 形成新增产能。建筑卫生陶瓷市场出现回暖迹象, 又带来了一些企业投资过热, 将引发新的产能冲击。

不少陶瓷品牌企业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创新, 取得了不俗的业绩。而一些走中低端路线的企业, 在市场有所回暖的环境下, 通过低成本、低价格策略, 以数量取胜, 令一些高端品牌企业也感受到不小的压力。

省建材协会、广东陶瓷协会承担课题研究的首部国家建筑卫生陶瓷准入标准, 旨在引导建筑卫生陶瓷行业加快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步伐, 推进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 转向追求讲质量、讲效益的发展。这一准入标准刚刚颁布实施, 通过严控新增产能, 加速落后产能淘汰, 引导行业实现质量、效益的增长。

⑷出口形势严峻。

7月上旬, 巴西发展工业外贸部外贸秘书处发布公告, 决定对原产自中国的瓷砖进行反倾销调查, 对我省建陶行业无疑是雪上加霜, 国内相关协会、企业正在采取措施应对。出口企业低成本竞争的状况没有大的改观, 建材产品出口形势依然严峻。原燃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变动等因素, 加大了建材企业出口难度。

刚结束的第114届广交会建材整体成交下滑, 未来几个月建材出口仍将面临国际市场进口需求明显不足的严峻考验。要继续加大对发展中国家新兴市场开拓, 提高我省建材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面对反倾销等技术壁垒, 要更多地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抱团应对, 坚定国际化的步伐, 希望政府加大这些方面的扶持力度。

3.2 我省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⑴建材行业发展的宏观环境。

从宏观环境来看, 世界建材工业发展的基本趋势一是产业链不断延伸, 各种材质、各种性能和功能的建材新产品不断涌现;二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材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更加突出体现健康、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和环保。国际环境对我国建材行业发展仍然比较有利, 国际市场建材需求不断扩大, 特别是中东、非洲建材市场前景广阔, 这对我们更好的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快发展国内建材业提供了较为有利的条件。

从国内环境来看, 中国经济仍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的主要动力依然存在, 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决定了各种消费需求和市场空间。党的十八大已经提出了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提出了工业化基本实现, 信息化水平大幅度提升, 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 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的“新四化”建设, 特别是城镇化建设将为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潜在市场。根据世界银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预测, 未来20年中国经济仍将保持较快平稳的增长速度, 必将对建材产品产生持续的拉动。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提出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产业结构调整双管齐下。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是要稳定政策稳住增速, 为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条件, 意味着将继续实施结构性减税, 有利于促进企业发展;还意味着保持适当的赤字规模, 有利于加大对基础设施、社会保障等的投资支出。

但必须注意的是, 当前世界经济仍处于恢复和调整期, 总体还处于低迷状态, 再度出现动荡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世界经济增长面临挑战。同时,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 面临的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增多,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有所下降。我国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 经济和社会发展也积累了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和深层次的攻坚阶段。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还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双管齐下: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 另一方面要实施创新驱动, 产能过剩坚持通过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 节能减排环保的要求要成为硬杠杠。这就意味我们面对着更高的目标, 必须以更高的能力和水平自我鞭策。

⑵建材行业发展趋势。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建材行业平稳快速发展与提升质量效益的关键。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结构失衡和效能问题仍十分突出, 低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粗放式的发展方式长期难以为继;制造业过渡依赖国际市场, 以及重要能源、矿产资源国内供给不足, 经济发展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大。建材行业必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步伐, 才能适应经济形势的发展和促进自身的转型升级。

新型工业化进程将带动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和生产方式的转变。随着新型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我国工业将向信息化、可持续化、精度加工和技术集约化方向发展, 从以消耗原材料和燃料动力为主要支撑的生产方式向以精度加工产业和信息化产业为主导转移, 建材行业将从以原材料生产为主向深加工、精加工制品生产为主转变。

建材行业经济增长对环境承载能力和资源供给的压力必须减轻。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 能源消费总量持续增加, 由此带来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烟尘、温室气体等排放总量的进一步增加, 给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压力。在资源环境压力不断加大和环境质量控制日益加强的背景下, 在建设生态文明、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总体要求下, 减少资源、能源消耗的压力, 实施节能减排 (包括碳减排) , 实现绿色发展, 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建材行业准入门槛, 控制产能增长力度加强。建材行业传统水泥、平板玻璃、建筑卫生陶瓷的行业准入标准已经出台, 包括对产品、技术、能耗、环保、税收等方面进行限制, 并对存量企业限期达到准入条件, 未能达到的由国家工信部定期公布企业或生产线名单。这个政策正在逐步加强, 将成为建材行业淘汰落后、控制总产能比较有力的政策效应手段。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和优势企业将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重点。在产能过剩的矛盾日益凸显的情况下, 建材行业必须依托和依靠优势企业, 推动高附加值、低能耗、深加工制品业的发展, 加快培育新兴产业, 开拓新材料, 才能增加新的增长点, 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构调整。

绿色发展将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主题。适应建设“两型社会”和生态文明的需要, 建材行业必须全面纳入以节能、减排、节约资源、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化环境保护的绿色生态化发展轨道, 实施碳减排和清洁生产, 发展绿色建筑材料, 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将成为建材行业发展的轴心和立足的支撑点。

国际化发展道路是建材行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实施国际化战略将成为建材行业提高国际竞争力、市场占有力、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重要途径。建材行业的国际化将由主要以原材料产品输出和单一的工程承包为主转向以技术、装备、工程、服务、资本、经营输出多方位、科工贸一体化的格局转变, 实现产能转移、化解过剩产能, 增强在国际市场上的话语权、影响力。

电子商务逐渐成为建材行业的重要模式。虽然电子商务应用已有多年, 但由于建材产品大多数属于半成品、使用量大、需要后续跟踪服务等特性, 以及与代理经销商在品牌、价格、利益方面的冲突等原因, 电子商务在建材行业的应用没有得到充分使用。随着生产制造技术的成熟、透明, 以及B2C和B2B营销模式尝试, 电子商务在建材行业将有一个新的发展。

传统建材产品需求增长转折期有可能在十年左右时间出现。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处在整个现代化进程中的大规模建设阶段, 对传统建材产品的绝对需求量还会持续, 大约在2020年前后将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需求转折期。因此, 在传统建材产能过剩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里, 总体上其绝对量仍然会有一定的增长, 只是增幅会逐年降低。这段时间既是建材行业产业升级调整结构的关键时期和过渡时期, 又是开拓发展新兴产业、新材料, 为需求增长转折做好充分准备的关键时期。

⑶建材行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建材行业技术装备已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行业规模和主要产品产量保持快速增长, 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产品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 国际化程度有所提升。

信息科学和技术在经济社会中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 集成化、智能化、柔性化的先进制造技术, 将为建材行业的转型升级提供巨大的驱动力。新能源技术和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综合利用等环保技术为建材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空间。新材料技术的发展将为建材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为建材产品带来需求稳步增长的市场机遇。“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四化”的稳步推进将拉动国内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为建材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新的市场空间。

发达国家以及世界顶级的建材企业拥有的技术、信息、管理和品牌的优势,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信息的一体化, 未来的竞争主要在高科技领域, 在附加值层面, 在自主创新水平高低上较量, 将对国内建材企业的综合能力构成严峻挑战。

建材行业整体上尚处于基本依靠投资拉动, 依赖资源、能源、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驱动的发展阶段, 传统建材产品总量过剩矛盾突出, 有效应对市场需求变化, 满足消费需求增长的需要, 改变生产方式, 增加新产品, 将是建材行业发展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建材行业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必须服从建筑工业化、现代化和节能绿色的要求, 实现绿色发展、多功能化和高品质, 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健康兼具多种功能的高品质建材产品, 将是对目前产品种类少、功能单一且能耗高排放量大的建材行业艰巨的挑战。

建材行业自身转变发展方式,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以先进技术替代落后技术, 加快加工制品业发展, 提高生产集中度, 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新材料发展, 降低能耗强度, 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发展建材节能环保新产业, 提高发展水平和经济效益, 提高资源配置水平和资源能源效能效率, 优化存量, 挖掘潜能, 拓展与延伸产业发展新空间的挑战, 在全球配置资源, 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 是行业面临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3.3 我省建材行业明年形势的展望

建材行业是与固定资产投资, 特别是与基础设施建设、房地产业发展密切相关的投资拉动型产业。国民经济增速、内需的变化对建材影响较大, 建筑卫生陶瓷等出口占较大比重的产业对国际市场的变化更为敏感。明年建材需求的变化将主要取决于以下三个方面因素:

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变化。

建材工业属投资拉动型的产业, 建材产品需求增长的变化与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变化密切相关。十八大报告提出, 今后一个时期, 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深入发展, 仍需要合理的投资作支撑, 要大力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建设, 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 实施西部大开发, 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 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会保持稳定的增长速度, 建材产品的需求增长将稳定。

⑵房地产投资的变化。

建筑业是建材产品的主要市场, 60%以上的建材产品用于房地产业。房地产投资的变化是影响建材市场的一个主要因素。近年来, 国家在房地产调控方面连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将对建材工业的未来发展产生较大影响, 市场形势较为严峻。但另一方面, 党的十八大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的土地新政, “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 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其核心思想是集体土地的入市流通, 这又对国内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期内充满期待, 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房地产发展保持较高的活跃度。

⑶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

目前世界经济总体处于低迷状态, 存在诸多不稳定性, 经济增长面临挑战, 加上贸易保护主义, 国际市场需求增长有所下降, 我省建材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出口增幅难于出现突破。同时诸多发展中国家也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使得中国建材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前堵后追”的国际环境。

基于以上分析, 预计明年建材市场需求将会维持现状, 不会发生重大变化, 另外, 在产能过剩、库存量增加和需求增长缓慢的因素影响下, 我省建材产品价格趋稳回升预期将受到压制。因此, 我省建材行业运行呈审慎乐观态势。

3.4 相应对策和建议

3.4.1 把握好当前建材行业发展的几个关键点

我省建材行业发展, 要及时掌握建材行业发展的新趋势, 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目前还要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点。

⑴把握好市场的供求关系平衡度, 着力于供给侧的管理。

当前政府加强对行业的政策引导和监督管理, 工信部已明确在分布了水泥和玻璃行业的准入标准后, 将会同各级政府加强对执行标准的日常管理工作, 及时公布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和生产线名单, 迫使落后产能和不符合准入标准的企业退出市场。中国建材联合会公布了“建材行业遏制新建产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实施方案”, 拟实施六个方面的对策, 有具体的工作部署与措施。行业要发挥自律体系的运作, 建材行业特别是水泥、玻璃近年来已开始形成行业自律的氛围, 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状况及时安排、分配、承担产出的责任, 收到了较好的市场调控效果, 特别在区域市场上的效果十分明显。从水泥与玻璃的行业集中度上看, 完全有可能把这方面做好。

⑵把握推进建材行业技术进步提升建材产品质量、成本、环保适应能力的有利时机。

建材行业发展是要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节能减排、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 因此, 建材行业要围绕技术、经济效益和资源效能领先核心, 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转型升级, 采用当代和未来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推进利废环保产业的发展, 进一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积极推进建材产业与节能环保产业的融合, 发展建材节能环保新产业, 将节能环保产业中的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技术、装备、产品应用于建材行业发展之中, 进而更好地推进节能环保技术和产品运用于市场和建材行业的环境治理之中。

⑶把握推进绿色建筑发展的步伐, 着力扩大新型环保的建材市场需求。

我国对建筑节能的推动已明确了一系列工作目标和部署, 在十二五期间是新建一批改造一批,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中提出, 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力争到2015年, 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到2020年, 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这对建材市场将是一个巨大的良好环境。以建筑玻璃为例, 目前普通建筑中, 玻璃门窗的热能传导消耗占建筑能耗40%以上, 绿色节能建筑首要的是把其改为低传热的中空玻璃、Low-E玻璃。目前据专家评估, 全国仅有5%左右的建筑使用中空玻璃。目前, 绿色建材标准和评价体系也正式启动, 正着手编制产品目录。这些形势表明, 我国推动绿色建材正处在提速阶段, 阶段性的绿色建材市场增长指日可待。

⑷把握加快行业兼并重组步伐, 提高产业集中度。

充分利用产能过剩和政府加大淘汰落后力度的有利时机, 以市场化和有针对性引导行业发展相结合的办法, 通过兼并重组, 实现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优化与结构调整, 推进大企业集团进一步做强做大, 促进企业集团化、国际化、生产专业化、管理现代化。

⑸把握“新四化”稳步推进对建材行业市场空间拉动作用。

“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在新型工业化的推动下, 新型城镇化进程将不断推进, 将带动城镇全社会房屋和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较大规模, 对建材产品将产生持续的市场需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 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 房地产开发将逐步转战二、三线城市, 同时, 随着农民收入的逐步提高, 农村市场是个较大的潜力市场。建材企业产品销售也应随时而动、随市而移, 注意发展适应农村市场的产品, 满足市场需求。

3.4.2 加快推进行业转型升级

国务院印发的《工业转型升级规划》提出工业转型升级基本要求:坚持把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作为转型升级的中心任务;坚持把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转型升级的关键环节;坚持把发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坚持把提高工业园区和产业基地发展水平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扩大开放、深化改革作为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提出工业转型升级的重点任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推进节能减排和淘汰落后产能, 合理引导企业兼并重组, 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 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

建材工业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建筑构件、工程预制件等建材产品, 以及具有保温隔热、隔音、防水、防火、抗震等功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及制品。大力推广窑炉余热利用、水泥粉磨节电和浮法玻璃全氧燃烧等节能技术, 加强工业粉尘、氮氧化物和大气汞的治理。按等量置换原则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 到2015年基本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新型干法水泥熟料比重超过90%。重点支持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城市污泥和工业废弃物生产线建设;加大非金属矿关键技术研发应用, 推进建筑卫生陶瓷产品减量化工程, 开发建筑陶瓷干法生产技术及装备;建立与电力、煤炭、钢铁、化工等产业相衔接的循环经济生产体系, 提高工业固体废弃物利用总量。推进企业兼并重组, 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平板玻璃企业产能占全国总产能比重分别达到35%、75%以上。

我省建材产业中, 建筑陶瓷行业在已经定为省里转型升级的重点行业, 制订了《广东省建筑陶瓷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 提出具体要求和实施方案, 并在行业和地方中推进落实。其他行业也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 按照国家和省工业主管部门工作安排和部署, 切实加快做好行业转型升级, 促进我省建材行业平稳较快发展。

⑴采用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按照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2030年中国建材工业“创新提升、超越引领”发展战略, 建材行业必须采用当代和未来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加快对传统产业的全面提升实现转型升级。

水泥行业:

开发新型干法水泥工艺新技术;

开发新型低碳水泥生产技术;

开发水泥生产先进节能减排技术;

开发水泥窑协同处置成套技术与装备;

开发重大工程建设用特种水泥。

平板玻璃行业:

开发平板玻璃节能窑炉新技术;

开发玻璃熔窑烟气除尘脱硫脱硝和余热发电一体化技术;

开发Low-E、TCO等新型、特种功能玻璃技术和成套装备。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

开发陶瓷墙地砖新型干法制粉工艺及成套装备技术;

开发卫生陶瓷自动化生产技术及成套装备;

建筑卫生陶瓷设计和制造实现世界知名品牌的突破;

建筑陶瓷砖薄型化、卫生陶瓷洁具轻量化取得实质性突破;

开发低品位原料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

新型墙体材料行业:

形成一批节能墙体主导材料体系, 重点突破承重、保温、防水和装饰一体化外墙板工业化先进制造技术和装备;

实现建筑外围护结构用安全、环保、高性能、经济适用的保温材料规模化生产, 适应建筑工业化需求。

⑵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行业面临节能与环保的压力是史上空前的。节能减排已经成为经济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象征, 节能减排也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途径之一。作为工业系统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重点行业之一的建材行业, 必须加快推进与提升节能减排水平。

建材的三大传统产业都离不开对资源和能源的高度依赖。以吨作为计量单位是这个行业的最小单位。行业各产业大量利用是天然无机矿物资源, 量大, 以万吨亿吨计算, 随着我国整体对自然环境保护的意识和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加强, 保持原有的对矿物资源依赖的空间正在受到压缩, 或是以保持环保的代价, 支付更高的成本来获取。行业主要的能源消耗是电力或煤炭, 与其他行业相比占比较大 (电力、钢铁、建材为三大能耗高的产业) , 我国的单位GDP能耗水平仍是欧美日国家的3~5倍水平的状况下, 国家已把如何降低能耗作为当前十分重要的工作, 甚至是推高到考核地方政府一票否决的重要工作来对待。我省在“十二五”时期承担的任务更为艰巨, 全国节能目标是16%, 我省节能任务是18%, 我省工业节能任务更是达到20%之重。作为能耗大户, 建材行业首当其冲是我省节能减排的主力军, 建材企业是各地各级政府节能的重点单位。

传统建材企业的产品制造都离不开窑炉, 工艺过程产生与排放废气、废水, 都是难以避免的。尽管目前企业都有相当的治理“三废”的设备与措施, 但仍难满足社会对日益增长的环境质量的要求。作为氮氧化物排放的重点行业, 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成为关注的焦点, 环保部正修订排放新标准, 一些地方还将对辖区内水泥企业的氮氧化物排放实行比现有国家标准更为严格的限制。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提出了远严于原来执行的排放标准。

我省建材行业主要行业已经被定为能源管理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 水泥和玻璃还被定为能效对标的试点行业。因此, 全省建材行业企业应该把节能减排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对待,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 加强开展“三能”工作, 争取成为能效对标达标活动和企业能效“领跑者”行动。进一步做好节能减排、水泥窑协同处置、替代燃料应用、窑炉脱硫脱硝除尘等工程示范, 积极争取相关部门对氮氧化物减排、协同处置废弃物和替代燃料应用的政策支持。促进企业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 以污染物排放强度高的行业为重点, 加强清洁生产审核, 组织编制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实施方案和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企业清洁生产技术改造, 提高新建项目清洁生产水平;研究建立生态设计产品标识制度, 发布工业企业生态评价设计实施指南;推进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粉尘污染物减排, 逐步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加强产品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 促进资源节约, 大幅降低能源消耗, 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减少污染物排放, 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⑶着力延伸产业链。

建材行业生产的产品价值不仅要在本产品上体现, 而且还要利用产业链延伸形成更大的价值, 尽可能形成两头延伸和与相关产业之间的相互渗透与联手合作。有条件的产业、企业、产品应该充分延长产业链, 发挥资源效率和边际效率优势, 降低企业扩资成本, 增加资源附加值, 增加新的经济增长点, 使同等量的资产、资本发挥更大的效应。

水泥行业:根据与预拌混凝土、混凝土预制构件、房屋配套制品件、建筑骨料等相关产业在客户、市场、矿产资源、生产技术与装备等方面具有高度互补性的特点, 引导和支持优势水泥企业将业务范围进一步拓展至建筑骨料、预拌混凝土、水泥制品、房屋建筑配件等相关领域, 引导水泥企业走产业链一条龙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化工业发展模式。

玻璃行业:适应高效节能、绿色低碳和隔音防火建筑的发展要求, 与相关产业协同, 形成为现代建筑提供玻璃作为最佳外围护结构材料之一的围护体系, 推进玻璃产品的市场应用, 特别要在扩大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程上的大规模应用。努力突破制约我国平板显示器产业发展瓶颈, 实现以TFT—LCD显示玻璃基板为重点的高世代平板显示面板玻璃的全面国产化, 打破基础材料受制于国外的局面, 实现我国平板显示器生产大国转向强国。

建筑卫生陶瓷行业:提升产品设计与制造技术的创新, 依靠大型企业的研发实力, 以及企业与科研单位的合作, 开发高品质的产品, 以高附加值扩大产业规模;积极培育大型综合企业集团, 实现内部专业分工, 总体协调, 多元化发展;建立产业联盟, 由陶瓷制造企业、五金配件企业、建设设计单位共同成立产业联盟, 组成共同开发市场、共同投入研发、共担利益风险的产业链体系。

新型建筑材料行业:根据建筑工业化、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要求, 以满足建筑物各类功能需要的新型墙体材料围护材料、隔断材料为主, 形成原材料产品、加工生产技术、集成加工复合制品 (生产各类复合建筑部品) 、配送运输、安装施工、建筑物功能检验等完整的生产加工制品业产业链, 以增加功能和附加值。

3.4.3 加快企业联合重组, 优化产业组织结构

整合内部资源, 走以内涵为主的发展之路, 龙头企业按市场规则通过收购、参股、兼并、重组, 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兼并联合重组, 扩大生产规模和集中度, 培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形成一批知名、行业领先的优势企业。

建材企业组织结构的优化调整是建材产业结构调整的难点所在。近年来我省建材大企业集团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 但建材落后小企业居多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转变, 建材主要产业的生产集中度仍然很低, 在行业发展中难以充分发挥大企业集团对行业发展的引导作用。虽然目前行业在发展中面临一些困难, 但这也正是推进建材企业组织结构调整的良好时机。因此省有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建材大企业集团的支持培育力度。除政策引导、项目支持外, 建议在金融政策方面给予建材大企业集团更多、更有力的支持。如对于省重点支持的建材大企业集团开展并购重组的过程中, 给予信贷、融资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支持, 以促进大企业集团成长, 提高建材产业集中度, 增强竞争能力。

3.4.4 推进创新发展, 提升竞争实力

技术创新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因素。建材行业所有矛盾和问题的解决, 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特别是在我国经济增长放缓, 依靠总量扩张的传统发展模式已没有多少空间的形势下, 依靠技术创新的意义显得越来越重要。未来行业的发展, 经济效益的增长快慢将主要取决于技术创新的速度和水平。

我省建材行业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以企业为主体, 强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 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增强新产品开发能力和品牌创建能力;紧紧抓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这个中心环节, 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突破关键核心技术, 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健全产业创新体系, 攻克共性及关键核心技术。加强技术创新能力建设, 依托院所和骨干企业, 整合资源, 建设产业技术开发平台和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推动建立由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共同参与的产业创新战略联盟。

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鼓励和扶持力度, 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和科技开发的资金支持力度, 鼓励企业升级改造。促进行业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附加值, 不断提高行业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水平, 不断开发新技术、新工艺, 发展节能型和环保型新产品, 生产市场急需的和短缺的产品, 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4.5 企业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应对困难

我省建材行业的健康发展, 需要政府和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企业应坚持以创新求生存、求发展, 加大研发力度, 开展技术、产品的创新, 增加产品附加值;坚持质量第一, 不因市场恶化、客户变相压价而降低产品质量, 要以稳定优良品质赢得客户信赖;加大开拓市场力度, 挖掘潜力市场, 完善国内营销网络, 增加销售终端, 注重市场细分化、多元化;出口型企业, 加大内销, 实行出口和内销并重;挖掘内部潜力 (资源、能源、员工等方面) ,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优化程序, 提升经营、管理、营销水平, 提高效率, 降低成本, 提高企业综合抗风险能力;积极向政府反映企业和行业存在的问题, 争取有利政策和发展环境。

3.4.6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争取政府相关政策支持

⑴协会要把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行业发展和满足企业的共性需求方面, 积极争取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成为实施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和竞争行为、协助企业配置资源、提供共性服务的“服务者”, 成为反映企业诉求、维护企业正当利益、协助政府加强和改善行业管理的“协调者”, 建立更加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 营造行业发展良好环境。

⑵协会主动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联系, 取得对行业协会的支持, 协调行业内外资源, 利用行业协会的平台, 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继续做好对政府、对企业的“双向”服务, 充分发挥协会在政府和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⑶进一步推进我省建材行业协会体系建设。我省建材行业各协会要转变观念, 建立新型协会组织, 把提升服务能力、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 各协会要加强联合, 在合作中增强实力, 形成我省建材行业的合力, 建设目标一致、责任分担、具有协调、服务行业能力和凝聚力的行业协会体系, 有效为行业发展服务。

篇4:中国建筑:稳居全球建筑行业老大

仅仅8年时间,中国建筑在世界500强中的名次提升了406位。

在同一时期,中国建筑的营业收入也从1157亿元增至5715亿元,增长了近400%。从营收角度看,中国建筑已然稳居全球建筑行业老大的位置。

新近发布的2013半年报显示,中国建筑上半年营收3019亿元,净利润为87.8亿元,净利润增长率达22.51%,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中国建筑股份公司总经理官庆说,与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对标看,上半年中国建筑利润总额在113家央企中排名第八;与同行业央企相比,利润总额、净利润、营业收入和增加值上进一步保持领先,规模效益优势进一步巩固。

建筑是改革开放后最早放开的行业之一,也是中国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目前全国有8万多家建筑公司。在这样一个无垄断资源可倚的过度竞争市场,作为大型央企,中国建筑如何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抓大放小,强化高端建筑市场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8月底在辽宁考察时强调,无论是区域、产业还是企业,要想创造优势、化危为机,必须敢打市场牌、敢打改革牌、敢打创新牌。

中国建筑能够在充分竞争的市场中脱颖而出,正是缘于其完全按市场规律开拓市场,不断进行自我改革,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最优产业格局,加强管理模式及商业模式创新,做强做精打造品牌影响力,从而提前实现了企业“一最两跨”(把中国建筑建设成最具国际竞争力的建筑地产集团,2015年前跨入世界500强前100强,跨入全球建筑地产集团前3强)的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建筑在海外拥有33个公司及办事处,在与欧美及日本建筑企业的竞争中,中国建筑不但学会了按国际规则参与市场竞争,将先进的管理施工经验及发展模式带回国内,同时其市场份额逐年扩大,累计在境外116个国家和地区承建了5500多个工程项目。

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济师、海外事业部执行总经理李健说,1985年之前,中国建筑在海外以给欧美日企业打工为主,即国外企业揽到工程后,中国建筑以劳务合作和部分工程分包的形式参与施工。1985年,中国建筑在伊拉克拿下了第一个总承包工程,标志着中国建筑以国际承包商的身份开始参与全球建筑市场竞争。

2012年,中国建筑海外业务完成合同额217亿美元,营业额160亿美元。与2002年比,年均增长率分别达到25.97%和22.51%,已经跻身全球一流总承包商之列。阿联酋迪拜棕榈岛别墅项目、阿尔及利亚松树喜来登酒店以及中标2012年全球最大的公建项目——合同额15亿美元的阿尔及利亚大清真寺,表明中国建筑在海外市场以强大的竞争能力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经过30多年的海外市场考验,中国建筑最大的收获是锤炼了一批具有宽广国际视野和现代经营管理能力的优秀人才,迄今中国建筑的高管中70%均具有多年海外征战经验。

在充分分析国内建筑市场现状后,中国建筑提出了“占领高端、兼顾中端、放弃低端”的市场策略,并以营销为突破口,积极推行“大市场、大业主、大项目”的三大营销策略,严格要求“合同条款差的项目不接,业主资信差的项目不接,低于一定金额的项目不接”。目前承接工程金额底线已提高到2亿元,中建三局等部分子企业已提高到3亿元。

退出中低端市场后,中国建筑集中精力于大项目,每个工程都按出精品的要求严格施工与管理,精品迭出带来集约效应进一步放大,统计显示,全国各省市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地标性建筑中,90%以上由中国建筑承建,中国建筑在房建高端市场的主导地位已然确立。

中国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华元表示,上世纪80年代中建三局在深圳创造了“三天一层”的深圳速度,90年代承建了深圳地王大厦,进入21世纪后,承建了高度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址工程、606米高的武汉绿地中心等标志性项目,中建三局虽以速度闻名,但更以品质赢得信任。

此外,中国建筑还承建了国家游泳馆(水立方),世界第二、中国第一、660米高的深圳平安国际金融大厦等重大项目。

中国建筑还将战略合作和大客户营销作为实施“三大”市场策略的重要途径,目前已与81家单位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投资金额近5000亿元,新签合同中大客户占比不断提高,2012年与大客户签署的合作金额占总合同额的54%。

作为建筑领域的最高奖——鲁班奖,自1987年设立以来,中国建筑共斩获164项,占所颁奖总数的10%,这缘于中国建筑在所属各子企业中强力推行统一版本的《项目管理手册》,要求下属企业管理标准化、项目实施标准化,进而确保了工程质量。

延伸产业链,不断自我改革,构建最优产业格局

如果仅仅定位于一家房屋建筑施工企业,中国建筑也不可能取得今日之成就。

地产是中国建筑旗下一个重要的板块,其子公司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1979年从香港开始涉足房地产业务,而后逐步进入内地市场。经过多年发展,成功打造了“中海地产”品牌。中海地产连续八次蝉联“中国房地产行业领导品牌”,利润水平连续多年位居行业第一,目前市值超过1900亿港元,在中国上市房地产企业中位列第一。2012年10月,中海地产品牌价值评估达252.77亿元人民币,位居行业第一。

除了地产业务外,中国建筑旗下公司多涉及基础建设、混凝土、钢构、装饰装修等业务,各个二级公司业务较杂,但相对力量不强。中国建筑通过组建基础设施事业部、城市综合建设事业部、中国中建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进行横向整合,同时组建8家定位高端市场的专业公司破解内部企业同质化竞争难题。

中国建筑基础设施事业部翟志刚书记在接受采访时称,中国建筑进入基础设施领域虽然起步晚,但占位高,无论是公路、高铁,还是航站楼、水务、地铁领域,中国建筑均已强势介入。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克斯说,八局参与建设了全国24个大型干线机场航站楼,承建了7个全国6万座以上大型体育场。

nlc202309041435

中国建筑先后承接了哈尔滨-大连高铁客运专线、武广高铁武汉站、京沪高铁南京站等一大批基础设施工程。在海外承接了横贯刚果(布)的总长500多公里的国家1号公路和连接阿尔及利亚南北部的骨干高速公路等大型基建工程。尤其是承建金融危机后美国推出的首个政府基建工程——超过4亿美元的纽约曼哈顿汉密尔顿大桥项目,成为中国建筑进入欧美发达国家基建市场的重要标志。

据中国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绪海介绍,通过整合中国建筑旗下6家装饰公司组建的中建装饰集团今年1-7月份签订合同额116亿元,同比增长12%;营业收入78.12亿元,同比增长13.56%,从规模上看,已经位列中国装饰行业第一,而中建装饰集团的目标是打造行业第一品牌。

此外,中国建筑以集团增资的方式,强化对系统内最优秀的钢结构公司和安装公司的资源投入,目前中建钢构已成为中国钢结构行业的领军企业,中建安装已成为横跨建筑和石化——规模、效益行业第一的安装企业,而以上市公司“西部建设”为平台的混凝土产业整合完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大商品混凝土公司。

中国建筑经过不断改革和调整,形成了建筑、地产、基建为业务主体,专业化公司为强力支撑的巨型建筑地产集团,目前地产和基建业务合计占到公司总收入的近30%,专业板块收入超过20%,建筑业务收入占50%,公司业务形态构成均衡、稳定,符合市场发展需求。

整合内外资源,创新商业模式,助力城镇化建设

作为充分竞争行业的一个市场主体,中国建筑在深入研究现代社会未来发展趋势后,果断将目前以工程承包为主的企业发展模式向“城市综合建设”、“城乡统筹开发”方向转变,借力中国城镇化建设不断扩大商机。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新一届中央政府施政的重点。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两会”记者见面会上表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必须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

从2010年以来,中国建筑先后与30多个省、市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总投资规模超过4000亿元,总开发面积超过300平方公里,拟开发建设几十个投资达百亿元的城市新型社区。

中国建筑在打造城市新型社区中提供两方面服务:其一是利用中国建筑强大的规划设计、投资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房屋建筑工程“四位一体”的能力,为社区建设提供全过程服务;其二,依托中国建筑的品牌优势,在城市综合建设中积极创新融资模式,培育、引入商业伙伴和产业伙伴,合力打造新型城区。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院长龙卫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千城一面是目前中国城市建设中的最大问题,城市的地方特色和文化特色淹没于高楼大厦之中,很多地方政府已经意识到了这一问题,并开始着手改变。

2012年6月,四川省遂宁市聘任中建西南院副总建筑师、城市设计研究中心总建筑师刘刚为遂宁市总风貌规划师,这也是中国首位城市总风貌规划师。2013年8月,四川省绵阳市聘任西南院设计七院院长助理王琪担任绵阳市首席建筑师。

合作期间,中建西南院将指导遂宁、绵阳两市重大城市规划、重要片区的城市设计和风貌控制、重点建设项目设计工作,并提供技术咨询和审查意见。这也是中国建筑发挥其专业优势,为地方城市建设发挥了智囊作用。

在“统筹城乡”领域,中国建筑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优势,积极探索农村城镇化新的模式。中国建筑在重庆黎香湖开展的“统筹城乡”模式以“保证农民利益为中心”,坚持“政府、企业摆两边,农民利益放中间”的理念,完全按照国家及地方政策对农民进行征地拆迁补偿,并为农民建设高标准精装修安置房,为农民办理城镇人口养老保险。

“统筹城乡”模式充分调动了“政府、农民、企业”三方面的积极性,通过农民以土地入股现代农业产业股份公司并在公司中就业的方式,解决了农民的持续增收问题、政府关注的就业问题,不但为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同时为中国建筑的持续发展和市场开拓提供了新的机遇。

篇5:建筑行业个人总结

尊敬的领导:

光阴似箭,在小浪底企业文化中心项目部,我度过了繁忙而幸福的八个月,这将近一年里我学到了很多,非常感激公司提供给我一个成长的平台,让我在工作中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慢慢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和才能。回首过去的半年多里,在马总的带领下,同事们的帮助中,不管是做人或做事,都成熟了许多,学会了许多。在此我向公司尊敬的领导以及亲爱的同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有你们的协助才能使我在工作中得心应手,也因有你们的帮助,才能令我在公司的发展上一个台阶。下面我将这半年来的具体工作情况汇总如下:

一、工作

我项目部于2011年12月25日组织开工,在打桩过程中,遇到基岩孤石等复杂的地质情况,一度造成施工无法进行。项目人员在发现此情况后,科学编排施工方案,积极组织大型桩基进场,在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于2012年3月17日,完成了桩基施工。

在完成桩基施工后,项目人员不敢有丝毫松懈,紧锣密鼓的投入了下一阶段的奋斗。为项目建设添砖加瓦,再创辉煌。

二、个人

由于在心理上总是想把工作干得出色,把项目部的生产组织得更好。但因为自身年龄小,心智不成熟,感觉任务繁重,压力大、担子重,造成工作中比较急躁,有时说话做事不讲方式。对公司及项目部造成了不好的影响。

今后我一定会克服自身缺点,严于律己。在工作方法上还需要更加扎实、更加细致,一丝不苟,提高工作质量。在此我衷心地向项目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予以我的帮助和指导表示感谢及致敬,并就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缺点向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真心的道歉,有不到之处请多指导、多原谅。

三、项目部存在的问题

项目部人员老,中,青年龄差距较大且部分人员是第一次合作还处于磨合期,缺乏一种凝聚力,总是像一盘散沙。有些思想消极与懒散。对于项目的工作气氛,应给予一个青春活力的氛围。项目人员大都是青春美好的年华,对工作,对未来肯定都是充满了期待与梦想的,大家都是有着无限的潜力的,希望项目及公司领导多关心同事们的工作与生活,挖掘出同事们的潜力,让大家充满激情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四、我的建议

1.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提高执行力的标准,建立一个优秀的团队和有一个好的工作模式与工作环境是工作的关键。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的氛围,能提高工作的积极性,要用于承担责任,不推诿扯皮,相互信任。

2、建立一支专业水平高,而相对稳定的项目团队。

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所有项目的生命都起源于一个具有专业水平及较好素质的项目班子,建立一支具有凝聚力,合作精神的班组是我们的根本。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建立一个和谐的团队作为一项主要的工作来抓。

以上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建议和看法,如有不妥之处敬请谅解。

篇6:建筑行业领导总结讲话

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总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分公司经理、项目经理、技术员,拜个晚年!

瑞虎辞旧岁,玉兔迎新春。在这新春伊始,万象更新的时节,我们在这里召开20xx年度总结暨表彰大会,心情格外激动和兴奋。20xx年度,在县住建局党组的正确领导和关怀支持下,总公司全体干部职工发扬知难而进、勇于开拓和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努力克服和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深化企业改革,实行管理创新,强化品牌意识。通过公司上下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

下面,我就公司在20xx年度工作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工作回顾

(一)、完善制度,表彰先进,明确奋斗目标

20xx初,为了打好开局仗,公司领导一班人十分重视,拿出近一个星期的时间,集中研究制订了公司20xx年发展规划、改革方案及制度措施.补充修改了《工程质量管理细则》及《安全生产管理细则》等,健全和完善了总公司、分公司、项目部财务管理制度。同时,总公司与各分公司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落实了责任制,完善了工作激励机制,下达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即:完成建安产值6000万元的奋斗目标,并层层制订了任务考核标准和奖罚措施。进一步提高公司质量管理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鼓励各分公司、项目部多创“质量诚信、用户满意”和“安全文明工地”。以此增强公司信誉,提高公司知明度,提升建筑市场占有率,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在公司上下积极推行和实施“品牌”战略,以“重德”和“诚信”拓展及占领建筑市场。此外,为了打造一支“职守、文明、精干、高效”的行政管理队伍,真正促进行政管理人员工作作风的彻底转变,增强公仆意识、超前意识、服务意识、末位淘汰意识。公司修改完善了《行政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员工的职业道德水平及整体素质,严格执行上班签到制度,力求在落实和执行上下功夫,大力提倡“忠于职守、雷历风行、脚踏实地、注重实效”的工作作风,努力塑造企业良好形象。

另外,为了鼓励先进,达到学有榜样,赶有目标的目的。年初,在全面总结二OO九年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基层推荐、公司研究、组织考评、集体评定等形式,评选出孙庚祥、李文宪、郝全芝、等3个优秀分公司及项目部,并授予李希文、张昌英、李洪涛、殷修亮等9名同志“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并大张旗鼓地进行了大会表彰,对荣获“优秀分公司”、“质量诚信、用户满意”工程和“安全文明工地”荣誉的,兑现了公司制订的奖励办法,为他们分别颁发了奖牌、荣誉证书和奖金。从而,树立了学习榜样,促进了企业“学先进、超一流”的群众活动和企业文化的开展。

(二)、与时俱进、勇于开拓,做好承揽工程的大文章

20xx年初,针对本县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建筑施工企业多、外来施工企业抢占等严峻形势。公司领导一班人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和研究了企业在本县的发展空间及生存环境,权衡利弊,审时度势,及时调整了战略思路和发展方向。在鄄城侧重房地产开发项目,及时收集房地产开发信息,大力支持郝全芝、吴玉胜等几个具备经济实力和施工管理经验的项目部,启动房地产开发战略。同时,通过招投标等形式,先后承揽了孙膑路人行道铺装工程,总造价404.62万元;鲁西南商贸城工程建筑面积0平方米,造价1380万元;闫什镇中学教学楼、什集镇梁屯中学综合楼、左营乡陈良完小综合楼,总面积5300平方米,总造价358.28万元;通过房地产开发承揽了供销佳苑住宅楼工程,建筑面积7294平方米,造价590.7万元。总之,在鄄城本县区累计承揽了2833.6万元的工程项目,完成建安产值3256.7万元。建筑总面积约56150平方米。从而,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在外地,由于受异地注册、资质等级受限等原因的影响,莱州、北京等分公司,工程业务有所下降,20xx年度,济南分公司承揽了5800万元的业务项目,在总公司和烟台分公司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招投标的形式等,承揽了天颐郦城1期工程,建筑面积8216平方米,造价1000万元;烟台美煌厂房工程,建筑面积5393平方米,工程造价465万元;烟台天恒厂房工程,建筑面积8101平方米,造价355万元;烟台八角兽医院宿舍楼,建筑面积11135平方米,工程造价1446万元;烟台龙达厂房工程,建筑面积6545平方米,工程造价589万元;烟台招远福溪居工程,建筑面积10200平方米,工程造价915.6万元;烟台羲龙工贸工程,建筑面积22755平方米,工程造价万元;烟台季祥花园工程,建筑面积13866平方米,工程造价2339.8万元。截止年底已完成建安产值:3469.7万元。该分公司,使用散装水泥5336吨。20xx年度,北京分公司承揽了141万元的工程项目,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诸城分公司于6月份成立,截止20xx年年底,承揽了以下工程项目:诸城连丰小区13#、14#住宅楼,建筑面积5425.2平方米,工程造价436.1万元;在同一个小区承揽了8#、11#、12#住宅楼,建筑面积9614平方米,工程造价772.8万元;在东武古城小区,承揽了46#、47#、50#、54#住宅楼,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工程总造价1294.4万元;在泸河花园小区,承揽了18#、19#、20#住宅楼,建筑面积11300平方米,工程造价1000万元。总之,20xx年度公司工程承揽情况好于往年,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年没有发生重大质量和安全事故。

(三)、诚实守信,创优夺杯,促进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0xx年度,公司施工的鄄城县好人佳家园工程,已申报市级“安全文明工地”,烟台分公司承建的烟台市福山区福泰阳光小区3#住宅楼,被评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本年度,在市、县两级安委会组织的安全责任主体检查中,总公司被评为A级安全达标企业;被县政府安委会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被菏泽市建筑业协会评为3A级“信用企业”。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公司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信誉的取得也为今后公司承揽工程打下了良好的信誉基础。20xx年度,为了进一步搞好工程质量和安全文明施工,总公司和分公司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对公司承揽施工的工程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全年累计检查工程总计50余次,累计总建筑面积56150万平方米,下达隐患整改10份,督促整改10处;全年安全生产投入资金70余万元,本年度,推广应用散装水泥5336吨。在关键岗位和技能培训方面。总公司全年参加各种教育培训总计134人次。其中,岗位培训新取证人员33人;特种作业人员培训26人;项目经理继续教育23人次;职业技能鉴定培训39人;技术职称人员继续教育13人。所以,大大提高了干部职工和一线工人的整体素质,为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计划生育管理方面,总公司为25名育龄妇女建立了查体档案,按县计生办要求,组织育龄妇女按时查体,独生子女落实到位,各项管理制度健全,并做到了计划生育不漏查、不漏管。

20xx年度,公司完成建安产值6729.4万元,实现利税261.3万元。全年交纳职工养老保险金70.42万元(213人),投入各种继续教育培训资金4.33万元,并保障了行管人员工资和职工抚恤费的正常发放。从而,促进了企业的和谐健康发展。

在这里,值得大家骄傲和高兴的是:我们为了改变总公司办公设施和环境,于去年9月13日举行了迁址庆典,新启用了办公场所(三层办公楼),总公司办公条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办公环境得到了优化(假山、鱼池、绿地等)。各办公室进行了粉饰与装修,添置了新的办公桌椅,添置了大小餐厅的餐桌及餐具设备。同时,我们还对三楼大会议室进行了精装,添置了会议室桌椅、音响等设备。我们今天的大会议室,装饰一新,宽敞明亮,音响设备齐全。可满足近200人在此开会及培训。总之,大大改善了我们的办公及生活条件。当然,总公司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和变化,与总公司全体干部职工的不懈努力是分不开的。

(四)、公司目前存在的问题

总结20xx年度工作,我们虽然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仍然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缺点和不足。

一、济南分公司问题依然突出,严重影响了公司正常工作的开展。截止目前,济南分公司仍官司不断,给济南分公司和总公司带来了很多麻烦,给总公司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和不良社会影响。

二、人才缺乏和项目经理老龄化,严重制约了公司发展。 就目前来讲,一是公司复合型人才较少,经营管理比较滞后。二是项目经理老龄化严重,出现了青黄不接的现象。三是缺乏年轻有为、专业水准高、有创劲干劲的项目经理。四是缺乏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一线技能人员。五是缺乏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人才(中层领导)。严重影响了公司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团队精神有待加强。干部职工的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有待提高。要强化开拓精神和管理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企业驾驭建筑市场的能力。

以上三点,是我们总公司目前面临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有待今后进一步强化企业管理,完善和健全各项监管机制,严堵工作漏洞,减少工作失误,努力使行政管理再上新台阶。

二、20xx年工作安排

20xx年,总公司计划完成建安产值1亿元,力争多创省级、市级“优良工程”,多创省、市级“安全文明工地”。并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一)坚持“以建筑业为主,以其他产业为辅”的多元化发展思路。走多业并举的路子。针对20xx年国家紧缩银根的不利形势,总公司要审时度势,制定出妥善应对措施,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改革创新、构建和谐企业这个主题作文章,振奋精神,扎实工作,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

(二)转变经营理念,做好房地产开发大文章。明年要继续抓好郝全芝、吴玉胜等几个有竞争优势的涉足房地产开发的项目部,以点带面,全面带动公司房地产开发工作顺利开展。

(三)继续坚持立足“菏泽市、面向省内外”的发展战略,搞好劳务输出工作。今后,总公司要以烟台分公司为外出施工发展“龙头”,带动济南、北京、诸城、莱州等分公司劳务输出工作开展,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战果。紧抓国家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的战略机遇,力争在省内外等地进一步拓展建筑市场。

(四)注重企业人才开发、培养和引进工作。人才是企业发展的脊梁,这是实践和出的真理。所以,总公司一方面要做好企业内部的人才开发、培养和选拔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好招聘和引进一批大专以上专业技术人才,努力构建企业发展的人才高地,为企业的长足发展积蓄后备力量。

总结20xx年工作,公司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但与县住建局党组对公司的要求,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很大不足。所以,今后总公司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各位领导、同志们:欢天喜地迎玉兔,努力拼搏创辉煌。在国家十二五开局之年,我们要以崭新的精神风貌和高昂的斗志,去抢抓新机遇,迎接新挑战。要增强信心、团结拼搏,开拓进取 ,历精图治,争创一流,再创辉煌。我们坚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奋发图强,企业就一定能够健康持续发展!

最后,我祝大家事业有成,万事如意!

上一篇:书画协会活动记录下一篇:舆情风险评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