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

2024-07-15

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精选10篇)

篇1: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

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

在上大学之前,我对法律不是很熟悉,但是我对法律是很感兴趣的。上了明辉老师的课后,我感觉我不仅学习了法律的知识,而且还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碰到问题,我可以运用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在老师进行法律文化的讲解中有一个问题令我印象深刻:东西方的人们的法律意识观念不同。总的来说:西方人的法律意识整体来说要比我们的法律意识要强很多。

对于中国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同样我们的法律诞生的也很早。为什么我们的法律意识还是那么的淡薄?难道几千的法律约束并没有深入人心吗?回顾中国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历朝历代的皇帝都会制定出一套属于自己的朝代的法律,在很大的程度上这些法律都受到皇帝的影响。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上有些法律则很严酷,然而有些法律则比较开明。然而制定出的这些法律在民间很少有人能够知晓,也就是说,在普通的老百姓中对法律的观念是很淡薄的,人们只是通过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判断什么是该做,什么是不该做。他们是跳过了法律的圈子来思考问题的。他们想的也就是,如果我做了这件事,我会受到惩罚的。而不是想到法律中有没有对做这件事后果的惩罚的记载。从一些历史的文献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当百姓因为某事发生纠纷时,他们回去找县官来裁定,尽管这是司法的必要程序,但是判案的结果人们是毫无争辩的,必须服从。我认为这些对人们的法律意识塑造产生阻碍的效应。而这几千年来的阻碍也给现代的人们带来了法律意识淡薄的消极影响。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人情。在中国,人情是很重要的,所以在法律判决方面,影响法官判决的是人情。久而久之,我们判断一件事情,不是靠法律,而是靠自己的到的经验来判断。

反之,对西方来说,他们的法律文化是民主,而且根深蒂固。在古代西方,一个国家也就是一个城邦,并没有中国的一个国家那么大,相比来说要小很多,这也给他们带来了正面的影响,由于人数较少,一些法律的制定实施都少不了人民,所以人民对法律的了解会更多。比如说:贝壳放逐法等。人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通过法律来实现自己的意愿,同时这也促使人们更多的了解法律,在生活中通过法律的力量来解决一些问题。

在上过这次课后,我感觉,在中国人们的教育法律意识的确有待加强。我认为这不是仅仅通过对们进行法制教育就能够实现的,最重要的是让人们真真实实的参加到有关法律的事情中去,这也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才能得到的结果。

12131203赵思帅

篇2: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

姓名:

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感想

法律是什么?按照书面上的文字来说:法律是社会规则的一种,通常是指由社会认可国家确认立法部门制定规范的行为规则,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的一种特殊行为规范(社会规范)。在我的理解,法律是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的准则,法律也在无时无刻的维护者每一位中国公民的基本利益,一套合理的法律是一个社会和平稳定乃至逐步富强所必需的保障。

在上老师的课之前,我对法律的了解不多,只是停留在从小学到大学一直学下来的思想政治课上的那些基本条例。虽然在历史课上也会提到各朝各代的一些刑罚,但是从未深究,到了选了理科之后,接触的就更少了。在法律方面,我的水平也仅限于做一名懂法守法的公民的程度。但突然想起初中的好友,目前正在他校法律系奋斗着,我也想多少增进一下对法律的了解,便选了这门课。

老师的课讲的是“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听起来就要比“某某法律课”要有意思的多,事实也确实如此。通过不断的举例讲解,我对中西方法律的发展,以及两者的差异有了不少的了解。中国的法律发展相对较早,但最后我们选择了西方的法律模式。西方的法律发展相对较晚,但是却更加系统完善,如今更是被成为了全球认可的法律系统。

中国的历史相对久远,法律诞生的时间也更早一些,也曾一度达到顶点过,但是为何我们如今所遵从的大多为西方的法律思想?同时相较于西方人我们的法律意识也要薄弱一些。这些都要从历史和曾经的案例中学找答案。以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的建立为起点,中国法制历史传承四千余年,其总体的发展脉络、相互间渊源继承关系是异常清晰的。不过,四千多年间,朝代不断更替,政权屡经变更,各个时期法律的内容、特色也各有不同。按照时间和社会的发展大致分为:奴隶制法律时期,封建制法律时期和近现代法律时期。

奴隶制法律时期是指夏、商、周三个朝代,这个时代法制的突出特点是已习惯法为基本形态,法律是不公开的。西周时期随着作为传统文化及时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观念等思想文化因素逐步开端。这些在法律上也有所体现,当时形成了“以德配天”“明德慎罚”的法制指导思想,老幼犯罪减免刑罚、区分故意和过失等法律原则,以及“刑罚世轻世重”的刑事政策,都是具有当时世界最高水平的法律制度,对中国后世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到了春秋时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动荡、大变革的前期,此时社会变革的重心在于“破”。在法制方面,以反对“罪刑擅断”、要求“法布于众”为内容的公布成文法运动勃然兴起。郑国子产“铸刑书”、邓析著“竹刑”及晋国“铸刑鼎”等,都是这一法制变革运动的代表性成果。

战国以后,中国进入了封建法制时代。自春秋以后,中国开始有了向全社会公布的成文法,从此,中国的法律开始由原来的不公开的状态,过渡到以成文法为主体的状态。在从战国到清代后期这两千多年中,无论是法律理论、立法技术、法制规模,还是法律内容、司法体制等各个方面,都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通常所说的“传统法律文化”、“传统法律制度”,其主体就是在这一时期形成、发展和成熟的。根据法制发展状况以及在整个法制传承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可以把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划分为以下几个发展阶段:1.战国时期。这是由早期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阶段。2.秦汉时期。这是中国古代成文法法律体系全面确立时期。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中国传统法制迅速发展的阶段。4.隋

学号:

姓名:

唐时期。这是中国传统法制的成熟、定型阶段。5.宋元明清时期。这是中国古代法制走向极端专制的时期。中国传统法制的衰败从根本上来说是封建社会的固有结果。从唐代“安史之乱”以后,中国古代社会开始由盛而衰,一些封建社会体制所固有的矛盾不断激化,整个社会体制便开始扭曲,法律也同样由盛转衰。随着皇权不断强化,中国传统法制的重心开始向维护皇权、加强专制的方向倾斜。宋代的编效、明代的廷杖和宦官特务统治、明清之际盛行的“文字狱”等,都是这方面的具体反映。此外,元代和清代带有民族歧视性的和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法律,也是这一时期法律制度的一个特点。总的来说传统的中国法制不断发展完善立法成文,但其出发点是传统道德思想,而且由于封建社会中统治阶级的权力过大,法律对统治者几乎没有约束作用,统治者仅以天意,道德等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很容易造成法制天平的倾斜,法律成统治阶级的统治道具。

从公元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一连串的侵略和欺凌。在内忧外患之中,中国社会也开始了艰难的转变。从法律上看,这种转变的突出特征是,存在了数千年的中国传统法律体制、法律观念开始瓦解,而近现代意义上的法律制度开始在中国土地上艰难地生长。

而在西方,古希腊、罗马国家的法是在氏族内部斗争及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是各种社会力量相互妥协的结果。古希腊的人们把法看成是一种全社会的调节器,一种确定权利义务的尺度和保障权利的手段。如:“用人为的方法变更水流,以至他人财产受到损害时,受害者得诉赔偿。”(《十二铜表法》第8条)又如:“树的高度已达十五尺,为了不使它的阴影影响邻地,邻地所有人可诉请赔偿。”(《十二铜表法》第9条)由于法在雅典、罗马的早期形成过程中代表并等同于国家全部的政治制度,因而法的观念便与中国截然不同,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比中国的法观念(以刑为中心)更为丰富和广泛。它不仅包含具体规则、规范的内容,还拥有正义、平等、道德的含义,像中国古代的“刑”只是它内容中的一个部分,且所占比例较小。因此,法在西方从来就有广泛性和普遍性的特征。另一方面,雅典和罗马国家的形成与发展正是通过一次次对法的变革来实现的,是社会妥协的结果,法在西方具有了社会进步的杠杆作用,也是历史本身进步的表现

从对比中不难发现,我们如今所遵从的为何多位西方法律思想。一方面,内因上来说我国古典文化缺乏法律文化发展的土壤。因为我们的封建社会太过漫长,在人治社会里是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法律信仰的,法律文化也就因此裹足不前。因而在发展我国法律文化的时候,古典文化能够给予的养分根本不多不足,也就谈不上传承融合了。另一方面,外因上来说我们是被迫发展的。中国的发展是因为外力而呈现跨越式,为了缩短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我们采取拿来主义,法律文化基本上都是舶来品,是照搬西方传承多年的法律文化精髓,因而割裂了与自己传统文化的传承。这不仅体现在法律,其他方面也是如此。

篇3:中西方法律文化比较探究

法律文化是法律生活中群体性的行为模式与观念模式的总称。有学者认为法律文化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法律实体;二是法律意识。由此可见, 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和颁布的法律规范是法律文化的一种表层结构, 而其深层结构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积累的关于法律的基本观念、范畴, 基本的法律价值以及与一定的生产方式相联系的法律思维模式或方式, 本文侧重对法律文化传统的探究。

二、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特点

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包括三个既依赖又独立的范畴, 它们是礼制、德治、刑政, 首先, 礼制是中国传统法律形态。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法律文化非常推崇“礼”。其次, “德治”提出在西周, 发展了西周的“明德慎罚”思想, 首次提出了“德主刑辅”。最后, 中国传统法律以刑治主义为功能取向, 即使倡言“德治”的儒家, 也不反对刑罚, 有时还持颇为赞许的态度, 认为“宽猛相济”乃是治国的基本道理和手段。

具体论述, 中国的传统法律文化有如下特点:

第一、以言代法, 权大于法。

儒家文化认为, 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 统治者的个人意志相比法律制度要起决定性作用。所以尤为强调执政者在治国中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等级特权制鲜明。

“法有差等”的原则被贯彻在了封建等级特权制法律思想上, 皇帝九五至尊, 不受任何法律约束, 官吏若犯法, 可分别享有“议、请、减、赎、当、免”的特权, 称之为“八议”、“官当”制度。特权、权力随着级别的程度不同而变大。

第三、民刑不分, 重刑轻民。

从李悝的《法经》直至《大清律例》, 历代法典基本上就是刑法典, 内容均以刑法为主, 其中搀杂着一些民事法规, 民法在法典中没有自己的位置。

第四、民众的法律意识误区。

长期以来, 由于封建皇权主义至高无上及宗法家长制的影响, 对民众而言, 守法是义务, 其很少能从法律中得到该有的权利和保障。

第五、惰性。

中国封建社会的传统法律文化, 是相互承袭所形成的。法律制度一旦创立和形成, 几乎都强调“祖制不可变”。

三、对于西方法律文化来讲, 法律并非是一个规则体, 而是一个过程和一种事业

在其中, 规则只有在程序、制度、价值和思想方式的具体关系中才具有意义。首先, 西方法律文化是建立在古希腊哲学基础上以自然法为核心的法律体系。其次, 是神学自然法思想。《圣经》中的“原罪说”, 是对人类终极犯罪原因的最初的探讨, 它解说了犯罪的最初诱因, 解说了法律制度产生的必要性。

具体阐述, 西方传统法律文化有如下几个特征:

第一, 法律至上。

西方人心中, 法律源自于自然和上帝, 上帝的子民永远也不能超越代表神灵意志的法律。

第二, 法律代表了公平、正义、善良。

西方人认为, 对于自然和上帝, 人类是相对独立的, 具有有限的自主权。人类在约定的范围内可以立法定制管理社会, 上帝也不能随意干涉任何事情。因此, 统治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国家的管理者而不是主人。

第三, 私法发达。

在西方社会, 宗教和传统对于法律的形成和人民的思维导向起了重要的作用。西方人向往和信仰一切源于自然和自主的意识。因此, 西方的民法和契约的发展比较完善。

其四, 法律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在西方传统法律文化中, 变化并不是随机发生的, 而是对过去的重新诠释, 以满足当时和未来的需要。

四、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差异

由于中国和西方两条法律文化长河所蕴含的内容实在博大精深, 但是我们可以从上述对两种文化传统的提炼中看出一些宏观上的差异:

第一, 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等级观和西方文化传统中平等观的差异。

第二, 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中集体本位观和西方法律文化传统中个人本位观的差异。

第三, “德治”的中国法律文化传统与西方法治思想的差异。

第四, 以“刑治”主义为倾向的中国公法文化和以“权利法”为特征的西方私法文化的差异。

中国法律文化较西方法律文化存在着巨大落差, 其传统中很多固有的因子很难为现代社会所接受, 如官本位意识、忽视个人权利等, 这些都是我们需要直面和改正的。但是, 也有有利用价值的部分, 如:廉洁奉公、上下合作、团结和睦等精神是现代法律文化中所不可丢弃的。因此, 我国要建立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法律文化, 既要充分考虑我国国情, 又要放眼世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既要体现时代精神, 又要发扬我国的历史传统, 与西方法律文化尽可能的相互融合, 创建更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文化。

摘要:法律文化是人类几千年来社会实践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和历史沉淀,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中, 中、西方法律文化如同两条长河, 各自顺着自己发展的洪流, 奔涌向前, 因此也就形成了它们不同的特点。对这两条主线上的法律文化传统差异的研究和探寻, 是正确认识、理解中西方法律文化的前提, 有着巨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法律,文化,差异

参考文献

[1]张文显.马克思主义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2]汤唯, 于飞.中华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传统比较研究[J].新疆大学学报, 1999 (24) .

[3]诸江.从中西法律文化的比较中重构中国法的价值[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2, (2)

[4]江山.历史文化中的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3.

篇4: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

国学经典中西方文化教育研究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中国国学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所载为常理常道,其价值历久弥新,不仅构成中华民族之传统,而且提供给全人类以无限之启发。同时,英语作为国际语言,在我国,从小学到大学,都是必修课。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是紧密相联的,英语教学的强化对本国文化和习俗的学习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从中国国学经典的视角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可以使学生的认识更全面,能更清楚地了解中西方不同的历史及现状,避免出现极端思想。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1.研究现状

关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很多,但主要是从教育学、语言学和翻译学的角度进行,如唐利芹、梁秀娟探讨了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1],蒋春生研究了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教育差异[2],孙丽明对比研究了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等[3]。相关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也主要是用以上理论进行分析,但分析的内容更具体一些,如程玗在博士论文中进行了关于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的中西方差异研究[4]。

但中国国学经典视角下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研究较少。目前与此相关的研究主要是把这两方面割裂开来进行的,即一部分专家、学者如中华教育研究会,针对当前中国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和大力倡导学习中国国学经典思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5];而另一方面,一部分研究者和教育者鉴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在英语教育中多讲授西方国家的思想和文化,所以部分学生的“西化”倾向越来越明显。两者的结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中西方各自的历史和现状,避免出现思想上和行为上比较极端的表现,从而做到立足国情,积极地学习西方先进的知识和文化,同时,借助英语这个国际语言把我国优秀的文化传扬出去。

2.研究意义

中国国学经典蕴含了大量优秀的文化思想,如《孝悌三百千》就包含了大量的经典思想。该研究选取其中体现的部分共同思想来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从而使学生能更清楚地认识各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特色,不能盲目地“照搬照抄”,同时也为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提供一些参考。

二、中国国学经典思想与西方文化思想的对比

1.饮食观念方面

从一位在英国学习了半年的老师那里了解到了一些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其中特别吸引我注意的是西方人对我们中国人平时喝热水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还带有嘲讽的表情,认为是我们的体质太差才不敢直接饮用冷水。这一点让我认为,我们要想更好地让世界了解我们,我们就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的饮食、养生理念,让他们明白这些只是文化差异问题,而非孰优孰劣。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不同的地理位置、文化背景和生活习惯使得西方人和中国人在保持健康的问题上有不同的思想和方法;其次,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使得西方人和中国人的饮食观念也有较大的差别。中国人注重“天人合一”,西方人注重“以人为本”。西方人是一种理性的饮食观念,这一饮食观念同西方整个哲学体系是相适应的。而另一方面,中国人很重视“吃”,经常把追求美味作为第一要求,却容易忽略食物最根本的营养价值。但是,除却这些不同之处,仍然可以发现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对健康的重视,对长寿的渴望等。因此,中西方在饮食方面各有优缺点。拥有健康饮食的最好的方法就应该是“扬长避短”,换言之,健康的饮食既需要营养又需要美味。

2.父母与子女关系方面

《弟子规》是这些经典中最基础的,是学习为人处事的第一步。在“入则孝”篇中,有“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是父母给了子女生命,尽自己的能力将子女抚养长大,培育成人。因此,作为子女,对父母必须要尽孝道。但是,并非父母所说的和所做的一切都是毫无问题的。“人无完人,金无足赤”,是人都会犯错误,父母也不例外。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飞速发展,父母当年生活的时代和如今子女生活的时代有太多的不同,代沟现象也随之日益普遍。代沟是由于两代人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这些差别涉及到很多方面,如生活习惯、思想认识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味地要求子女对父母无条件地绝对服从是不可行的,但关心父母、照顾父母和尊敬父母却是永远正确的。其实,《弟子规》的“入则孝”篇讲的是很全面的,告诉子女当父母有过错的时候,子女不应该恶言相向,横加指责,父母是长辈,晚辈一定要有足够的礼貌和尊重,正确的做法应是“亲有过,谏使更;贻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当父母有了过错,子女应该和颜悦色地把过错指出来,如果父母不接受,应该不厌其烦地再指出。口出恶言指出父母过错不可取,放任父母的过错同样不可取,这也是“孝”。

西方人特别重视“个人”,信奉“人人生而平等;人人生而不同”。这种平等主要表现在每个个体之间是相互独立、平行存在的。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这样。西方的家庭很多是父母和子女分开居住,他们都需要有各自独立的空间;子女对父母可以直呼其名,在他们看来,名字就是每个个体的标志,是区别彼此的一个称号而已,没有我们中国人认为的其他含义;在西方,子女长大后就该独立生活,父母对已成年的健康子女没有继续出钱出力养育的义务,同时,他们会为自己的老年生活提前规划和作出准备,不希望成为子女的负担。尽管各自独立,但西方的子女也会以适合他们的方式照顾父母。正如作为《圣经》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影响深远的《十诫》所讲,“当孝敬父母”。也就是说,尽管方式各异,“孝”是全世界共同信奉的。

3.诚信方面

近些年,我国社会出现了一个很不乐观的现象——诚信缺失,如老人摔倒,路人相扶,老人反赖路人赔偿,这是很可悲的。试想遇到了陷入困境的人,本来伸出援手就可以拉他一把,这种利人利己的事情反而会给乐于助人的人带来麻烦,以至于使想做好事的人失去了行动的勇气,这样的社会前途堪忧。这与《弟子规》的“信”是相违背的,“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告诫受人帮助而又反赖他人之人,凡是讲话,首先一定要注意到自己讲出来的话是不是真话,要以信实为第一;此外,我们也需要旁观者的仗义执言,把看到的实际情况如实地反映出来,不能怕惹麻烦而置身事外,要有社会责任感,做到“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尽管西方国家的历史和文明比我们国家要短很多,但是西方人对待诚信问题都是相当严肃的。我们的经典作品中有关诚信的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西方人做得更认真一些,一些不诚信的行为带来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会产生“信任崩溃”(breakdown of trust),这对于西方人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影响极为深远。坦率地交流、诚实和坦白是西方社会公认的美德,也是他们待人接物的默认方式,被西方人虔诚地奉行。欺骗可能会带来破坏性的后果,因为无论如何人们总会根据你的行动寻求真相。如英国社会对信用度非常看重,无论企业还是个人,如果信用度差,将寸步难行。

三、中国国学经典思想与西方文化思想的融合

1.理论上的融合

以王宝童教授的《英译三字经·千字文》为例,王宝童教授创造性的翻译最大限度地弥补了以往翻译的不足之处,这在两部经典的名称翻译上就可见一斑。他杜撰了两个新单词—“Triword”和“Kiloword”(Tri和Kilo分别是英文中的数字前缀,指“三”和“千”;word指“字,单词”),既反映了中文的本意,又符合英语的构词法。此本英汉对照加注释和拼音的《三字经·千字文》可以同时满足英汉语学习和理解。

举例如下:

原文①:人之初,

性本善。

性相近,

习相远。

译文①:At first mankind

Is kind at heart,

With natures alike

But habits apart.[6]

该段翻译既对仗工整,又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但深刻的内涵也在这聊聊数语当中体现得清清楚楚,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文②: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译文②:Mr.Dou Yanshan,who

Turned from shame,

Begot five sons,

Each rose to fame. [6]

文中类似的典故很多,如“孟母三迁”、“孔融让梨”、“ 头悬梁,锥刺股”和“凿壁偷光”等等,都是小故事,大道理。这些典故或成语在我们中国人的课堂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人来说,这些可以说是耳熟能详。但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将其准确、生动地传递出去,并打动外国人,从而使其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传统和习惯,就是一个值得好好研究的问题。英语教育者在向国外传播我们优秀的思想文化时,一定要多下功夫,不能只是表面的语言上的转换,还要特别注意其中的文化现象,必要时一定要解释得通俗易懂,使学习者能够既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

2.实践上的融合

对这些经典的思想文化只是单纯的讲解、背诵和学习,用处不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己能够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去落实、去实践。我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全部目的和意义就在于此,即只有落实经典,才能真正受益。当然,西方的优秀文化传统也需要我们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和行为习惯进行学习和实践。也就是说,在实践上把两者有机地结合,使中西方能相互理解,从而彼此受益。只有把对两者的学习用于实践,它才会有生命和活力。举例如下:

(1)问候

中国人在饭时的招呼通常是:“吃饭了没有?”这与我们生活的历史和经济状况不无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际地位也随之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吃饱饭”不再是大多数人的追求了。但是以前的经济落后和物资供应不足却已经在人们的思想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是否吃饭”变成了人们的日常问候语。与之相比,西方人的问候多集中在对对方的关注,如:“How are you?”(你好吗?)“Whats up?”(你怎么了?)或者简单地说“Hi”或“Hello”,这主要是西方“以人为本”观念的体现。

(2)接物

在日常交往中,待人接物是重要一项。李炳南老教授编述的《常礼举要》中提到“长者与物,须两手奉接”,双手接物在我们看来是特别礼貌的行为,特别是对长辈和领导,这是对他们的尊重。而西方人却不以为然,他们信奉的是经济实用原则,单手能接的东西非要用双手来接,在他们看来就是一种浪费。

其实,这些思想和行为并没有对错之分,所以涉及到跨文化交际时,大家不要盲目地对某种文化现象崇拜或排斥,应对其进行深刻的了解、客观的分析,与自己的生活合理地结合起来。

————————

参考文献

[1] 唐利芹,梁秀娟.论中西方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11(2).

[2] 蒋春生.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西方教育差异.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0(11).

[3] 孙丽明.中西方语用原则的文化差异对比研究.学术探索,2012(10).

[4] 程玗.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认知的中西方差异研究.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9.

[5] 中华教育研究会.孝悌三百千.海口:南海出版公司,2012.

[6]王宝童.英译三字经·千字文.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篇5: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

在西方传统中,人们习惯称西方文化为“基督教文化”,这是因为西方文化有着三大源头;

1。以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文明,后来发展为科学传统; 2。古希伯来文明和犹太教从对上帝的敬畏,引发出宗教原罪思想;

3。古罗马法制文明,发展为近代法制观念。而这三大文明都汇总于基督教,并以宗教信仰的形式在西方构筑起庞大的文化体系。

从历史发展来看,古希腊没有法律渊源的概念,因为当时的民主立法和民主司法不需要司法方法。只有在罗马法时代,法学发展到了较为精细的程度,“法律渊源”才在司法中得到应用。

古罗马人最大的贡献是“立法”。在贵族和贫民之间的激烈的矛盾和斗争过程中,产生了第一部成文法律《十二铜表法》,虽然此法律依旧维护的是贵族和上层阶级的利益,在那个时期却是文明的一大进步。

为了确保帝国境内各民族都能和平共处,罗马人制定出许多“公平且合理”的法律,以赋予公民权利,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帝国法律大全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编纂,完成了《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即《民法大全》,其基本精神是自然法概念、所有权概念、契约精神,对西方近代政治思想人权观念产生了决定性影响,也为后来的西方法律制度提供了蓝本,这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完备的法律文献,罗马法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

汉语“法律渊源”来源于英文sourceoflaw,其拉丁文源头是fonsjuris。罗马法中的fonsjuris包括了两层意思:第一个层面的意思是,法律渊源概括出了古罗马法中哪些规范可以作为法官的裁判规范;第二个层面的意思是,法律渊源既是对国家制定法作为法官纠纷解决依据的肯定,也是对国家制定法以外的规范能够作为法官纠纷解决依据的认可。在西欧中世纪时期,没有足够的学术文献表明当时有比较发达的法律渊源理论,但是却有着丰富的法律渊源实践。西欧中世纪时期的法律渊源实践是伴随着西方法律体系的成长而发展起来的,糅合了民众的需求、法官的智慧和立法的力量。

从法律思想层面看,教会对知识的垄断使之不自觉的成为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传递者,教会法也成为从古希腊、古罗马法律思想到后世资产阶级法律思想,尤其是古典自然法学派之间的纽带和桥梁。教会法因为受到过古希腊哲学和罗马法的影响,特别是吸收了罗马法的一些原则和制度,并且在日耳曼王国时期,由于教会法地位很高,许多僧侣同时又是法学家,他们在各王国的行政、司法和立法中发挥着作用,对日耳曼法产生了影响,同时也使罗马法得以保留。而在12至15世纪罗马法复兴的过程中,正是教会法学家的努力,为罗马法的传播和罗马法学家的培养做出了贡献,同时促进了思想的解放,人文主义思想逐渐深入人心,近代西方思想文化开始逐步成型。

在这里最值一提的是阿奎那,他将奥古斯丁的神学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巧妙结合。既承认人的理性,又将其归功于上帝的赋予,认为自然法是人对上帝智慧的理解和参与,这就使自然法披着神的外衣在人间发挥作用,并成为后世资产阶级法律思想提出的重要思路,以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等人为代表的古典自然法学派开创了近现代法治文明的伟大时代。

中国是有着数千年文明历史的文明古国,曾产生了灿烂的法律文化,中国古代法源远流长,称得上世界上最古老、最持久的法制之一。大多数时期古代中国以儒家思想为正统,儒家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对于“法治”没有特别明显的造诣,但是古代中国也有过著名的儒家和法家关于法治和人治的争鸣,然而儒法关于法只是态度问题,而非理解问题,即都将法理解为统治社会的工具,与此相反,罗马法看成为全社会的调节器,一种确定权利义务的尺度和保障权利的手段。

篇6: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

电影是鲜活的,一个个细小的情节,人们不经意间的言谈举止,把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差异最明显地体现在中国人和西方人对刮痧这一传统中医疗法的认知态度上。一个中国老人用“刮痧”的方法给他的小孙子治病,这如果是在中国,是绝对不会有任何问题的。问题在于,这不是在中国,而是在美国,所以这个中国老人的做法是违法的,之所以违法,是因为“刮痧”这种疗法根本就不被美国的任何一本医书医典或医学专家所认同,更让他们不可容忍的是“刮痧”之后,病人的背部会暂时的留下几条看似伤痕的印记。这“伤痕”就成了小男孩受了虐待的有力“证据”。于是就有了贯穿影片始终的那场官司。官司双方的冲突实际上也就是中西文化之间的冲突。“刮痧”这件在中国人看来习以为常的事情,到了美国就得“另眼相待”了,他们无法接受这种治疗方法,因为他们没有认同这种治疗方法可以治疗某些疾病,或者说没有对“刮痧” 这种疗法予以医疗认证,没有认证,就是不合法。就是不能有所为的。这对于凡事必循法度的西方人来说是处事最基本的原则。而正是这一原则,在某些问题的处理上就显得十分的不近人情,这一点又让长期受东方文化薰陶的中国人不可理解。矛盾也就因此而生。

另外,影片开始,许大同打他儿子的那一记耳光也是很值得思考的。如影片情形下的这一耳光,在中国,即使不能说为这一耳光喝彩这样的话,但至少是不会受到别人的批评的,更不用提会被儿童保护组织告上法庭了。就象片中许老先生所说的:“当面教子,背后教妻。”“打是亲来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这些中国古老的观念虽然不能说它完全是对的,但是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是被中国人所认同的。许大同在向他的好朋友兼工作伙伴约翰解释这一举动时说:“我为什么打我儿子,那是出于我对你的尊重,那是我给你面子。”这样的解释让这个典型的西方人迷惑不已,他并不知道眼前这个东方小伙子的这一耳光竟然是出于这样的逻辑,作为西方人的约翰,他是无法理解这个东方爸爸打他儿子时的那种复杂心情的,他只知道,打人是违法的,这是对人权的不尊重。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观念,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种信息:由不同国家和不同民族文化背景形成的观念上的差异,在相互交织、碰撞中必然发生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也使我们看到了世界大同的历史进程中不同民族文化所要经过的碰撞、磨合、兼容的发展脉络。

篇7:西方法律思想史读书总结大全

这学期的西方法律思想史课程采用的是一种与其他课程完全不同的上课模式——读书之后交流自己的心得。正是因为这种上课的模式,在这一学期中,我有幸读到了许多西方的法学著作。

“西方”指基于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文明上形成的文化现象,地域上包括欧洲和北美。而“法律思想史”研究的是人类对法律制度的认识的发展史。虽然法律思想史区别于哲学史、伦理史和政治史,但是又不可避免地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法律思想也需要从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中发掘出来,甚至本身就属于其中的一部分。

西方法律思想史分为以下几个时期: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法律思想、中世纪的法律思想、近代的法律思想、19世纪的法学流派和20世纪的法律思想。每个时期的法律思想主要是通过各个时期的法学家的著作体现出来。由于时间有限,我只读过有关前三个时期的书籍,以下仅就这三个时期法学家的著作中的法律思想作简要的说明。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法律思想

一、古希腊时期。古希腊是西方法律思想的发源地。古希腊出现的大量关于法律与正义的观念与思想,影响着当时的法律制度的形成于发展,并且在古罗马、中世纪及近代的思想中得以继承和发展,成为西方法律思想的重要渊源之一。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苏格拉底、伊壁鸠鲁、斯多葛、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主要的代表作品有《理想国》、《法律篇》、《政治学》。

《理想国》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的理想国。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因此理想国的统治者必须是“能严肃认真地追求智慧,使政治权力与聪明才智合而为一”的哲学家。人类追求的正义与善就是柏拉图理想国的主题,他认为国家、政治和法律要朝向真正的存在并与人的灵魂相关才有意义。他认为绝对的正义在神那里,这正好印证了对话结尾的宣言,“让我们永远走向上的路,追求正义和智慧”。

《政治学》探讨了国家的起源、本质和理想的社会政治制度这些重要的政治理论问题。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人天生是政治的动物”,人类最初由两性的结合成为家庭,若干家庭组合成村社,然后再发展成为城邦。他认为,只要成为一个社会,就一定有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区别。政体按其宗旨及最高统治权执行者的人数,分为正宗与变态两大类。前者为君主、贵族、共和 3种,后者为僭主、寡头、平民3种。结合现实中的平民、寡头、共和等政体的具体形态、变革原因及其防范措施,亚里士多德提出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共和政体是最稳定的政体。

二、古罗马的法律思想。古罗马的法律思想受古希腊的法律思想影响很大,其代表人物是西塞罗,其主要作品是《论共和国》、《论法律》。

西塞罗认为,“国家乃是人民的事业,是许多人基于法权的一致性和利益的共同性而结合起来的集合体。这种联合的首要原因在于人的某种天生的聚合性”。君主、贵族和民主三种政体都是单一政体,理想的政体应是“混合政体”,即以当时罗马元老院为首的奴隶主贵族共和国。另外,在实在法,也就是各民族制定的各种法律之上有一更高的适用于一切民族永恒的自然法。自然法是与自然即事物的本质相适应的法,其本质为正确的理性。所以,自然法效力高于实在法。实在法必须反映和体现自然法的要求。因为“恶法非法”,所以法律必须体现正义和公正。据此,西塞罗还提出了“人人平等”的主张,这种主张也影响了日后罗马法的面貌。

(二)中世纪的法律思想 中世纪的法律思想建立在基督教的文明之上,代表人物有奥古斯丁、阿奎那、马基雅维利和布丹。

《阿奎那政治著作选》体现了阿奎那的法律思想。他认为,人天然是社会的和政治的动物,而“法是人们赖以导致某种行为和不作其他一些行动的行动准则和尺度”。阿奎那将法律分为永恒法、自然法、人为法和神法,自然法高于人为法但是低于永恒法。法律分为正义和非正义的,自然法和正义是同一的。

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对不同类型的君主国做了明确的区分,并且主张法律是国家的主要基础之一。君主要统治国家必须学会政治统治的方法,也必须处理好慷慨与吝啬、爱戴与畏惧、守信与失信、仁慈与残酷、狮子与狐狸这五种关系。他主张一个君主为了达到自己的事业或统治目的,不要怕留下恶名,应该大刀阔斧,使用暴力手段解决那些非用暴力解决不了的事,不必要守信义,伦理道德可以抛弃不管。在守信义有好处时,君王应当守信义。当遵守信义反而对自己不利时,或者原来自己守信义的理由不复存在的时候,任何一位英明的统治者绝对不能,也不应当遵守信义。他还告诉君王:“必须学会将这种品格掩饰好。”必须习惯于混充善者,做口是心非的伪君子。

(四)近代的法律思想

近代的西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反对宗教神学,倡导建立合乎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他们的政治法律学说被称为古典自然法学。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有格老秀斯、霍布斯、洛克、孟德斯鸠和卢梭。代表作品有《利维坦》、《政府论》、《论法的精神》、《社会契约论》等。

英国作家霍布斯的著作《利维坦》主要描述自然状态中人们不幸的生活中都享有“生而平等”的自然权利,又都有渴望和平和安定生活的共同要求,于是出于人的理性,人们相互间同意订立契约,放弃各人的自然权利,把它托付给某一个人或一个由多人组成的集体,这个人或集体能把大家的意志化为一个意志,能把大家的人格统一为一个人格;大家则服从他的意志,服从他的判断。

洛克在《政府论》提出统治者的权力应来自于被统治者的同意,建立国家的唯一目的,乃是为了保障社会的安全以及人民的自然权利。当政府的所作所为与这一目的相违背的时候,人民就有权利采取行动甚至以暴力的方式将权力收回。

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阐述了自然法理论、法和法律定义,法律与政体关系,以及政体分类、各种政体的性质和原则等问题,认为自然地理环境对社会政治法律制度具有重大的制约性,法律和工业、商业、货币、贸易、人口及宗教等也有密切的关系。

西方法律思想史基本上来源于历史上法学家的法学经典,阅读这些经典增长了我的知识,也开阔了事业,让我更加深刻的了解到法律产生的历史基础和过程。西方法律制度和法律学说的产生与宗教和哲学有密切的关系,也对世界各国的法律制度和法律原则有决定性的影响。在阅读一本一本的著作的过程中,我的思想在与各位法学家的思想激烈地碰撞,学习他们的思想,感受历史潮流的前进过程,西方法律的逐步前进、逐步与自身的政体相结合的过程也一点一点展现在我的眼前。法律仍旧是一个不断发展进步的学科,过去,现在,将来永远不会停止。学习过去的思想对于现在和未来都是很有借鉴意义的,也是不容忽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是我们正确认识历史的态度,也是让法律向前发展的基础。在未来的法律学习过程中,更要结合法律的思想史,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让法律更加完善。

篇8: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

为使我校学生在基础教育时期,在学习文化科学知识,接受中华民族文化经典的同时,也吸收西方文化经典的精华,更进一步掀起学校西方经典文化诵读活动,有计划有组织的进行,特制定本计划。

一、目标

让学生经由西方文化经典诵读的陶冶,能弘志明德、发扬勤劳朴实的校风,启动传统,继往开来,真正站在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基石上,并吸取西方文化智慧,面向世界,开创未来。

二、范围

西方文化智慧经典等。

三、具体措施

1.采取学生集体背与单独背、小老师教读与老师讲故事相结合2、创造性地开展小型而灵活多样的诵读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如:采用比赛的形式.3、.继续建立好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性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家长意见征询、班级活动的方案、记录照片、及时总结好的做法等等)。

4、做到两保证:

1、保证时间,每周读经40分钟;

2、保证对学生的读经情况认真做好工作记录,要记录读经计划进度的完成情况,开展活动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注意收集学生、家长等各种信息。

四、具体做法如下:

(一)营造氛围

针对中、西方经典美文诵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达成学生、教师、家长的诵读共识,提高参与的“深读”和“广度”。

1、结合学校硬件设施,形成教室即图书室的格局,每个教室都是阅览室、诵读室,配置适合的诵读资料以供学生诵读。

2、召开语文教师及其任课教师会议,组织不同年级、不同层面的教师讨论。

3、将诵读工程作为家长学校的主要活动内容,就诵读专题与家长对话,宣传诵读经典诗文的益处,宣传通过诵读经典诗文获得成功的优秀学生事例,促进家长提高认识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这次诵读工程中来。

4、每学年年举行一次“中、西方经典诗文诵读节”。

篇9:经典案例中的东西方法律文化总结论文

曹炯

江阴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本文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一方面简单阐述了东西方文化反映在语言上的共通性,另一方面,也从语言中反映出来的文化因素,阐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性。

【Abstract】This article states the consistence in language between west culture and east culture by means of enumerating several typical examples; meanwhile, it also discuss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 culture and east culture through the cultural elements in language.

【关键词】文化因素 语言 文化差异

【Key words】cultural element; language; differences in culture

在《大学英语》第三册第四课Lady Hermits Who Are Down But Not Out (《潦而不倒的女士们》)一文中,讲述了一群生活再 纽约的孤独而奇特的女人们,她们或无家可归,或离家出走,她们既不公开乞讨,也不骚扰别人,这些人追求自由,自得其乐。文章在谈到街坊邻居对她们所持的态度时,写到:If she chooses your doorway as her place to sleep in the night, it is as morally hard to turn her away as it is a lost dog. 在此,作者用“丧家之犬”的 比喻来 说明对她们报以同情的态度,并给予她们接济。对作者的这一比喻,如果不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中国学生是无法理解的,因为“丧家之犬” 一词在中国人看来是用来描述那些做了坏事,走投无路且令人厌恶的人。然而,在英美文化中,人们认为狗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在西方善待动物的大气候下,把一只无家可归的狗从家门口赶走就是一件极不道德的事情。因此,只有了解了英美国家这一文化知识,才能正确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那么,什么是文化?国内外学术界对它的定义不下两百个,有的侧重于文化的物质性,有的侧重于文化的精神属性。一般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独特风格与传统。实际上,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充满了文化色彩,可以说,文化几乎无处不在,语言与文化之间具有不可分割的特殊关系。一方面,语言是形成整体文化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又要通过语言来表现。语言中的文化现象除狭义地指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泛指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方面的内容,离开了文化因素或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要全面地掌握或正确地理解某一民族的语言是不可能的。

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J.C.Catford指出:“Meaning is a property of language.”(意义是一种语言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意义(meaning)即代表了文化。(论文范文 )美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在其《语言、文化与翻译》一书中指出:“语言在文化中的作用以及文化对词义、习语含义的影响如此带有普遍性,以至于在不仔细考虑语言文化背景的情况下,任何文本都无法恰当地加以理解”。他认为:“无论在笔译还是口译中,出现的最严重的错误往往不是因为词语表达不当所造成的,而是因为错误的文化假设所导致的”事实上,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正如前苏联符号学家Juri Lotman所说:“No language can exist unless it is steeped in the context of culture; and no culture can exist which does not have at its corner, the structure of natural language.”即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万恶灵魂,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语言与文化的这种密不可分性在语言中表现出的文化是相通的,它反映到实际中,就成了交流顺利进行的基础。例如:两个人初次见面,英语中说:“I’m glad to meet you ” 或“I’m pleased to meet you.”汉语中也有“幸会、幸会。”或是“见到你很荣幸。”的说法;再如,英语中分手时说“See you later.”或“See you tomorrow.”,汉语则说“再见。”或“明天见。”还有,由于气候原因或人们缺乏安全感,美国人分手时说“Take care.” 或“Take care of yourself.”而汉语中也有“珍重”或“多保重”之类的说法。再看下面的例子:

Out of sight, out of mind.

眼不见,心不烦。

Barking dogs don’t bite.

会叫的狗不咬人。

A penny’s worth of quality, a penny’s worth of price.

一分钱一分货。

Bring up your beloved child with a stick.

棍棒之下出孝子。

A fall in the pit, a gain in your wit.

吃一堑,长一智。

One boy is a boy, two boys half a boy, three boys no boy.

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

何其相似的两种文化氛围! 同样地,我们可以毫无疑义地把to shed crocodile tears说成是猫哭老鼠假慈悲。因为“流鳄鱼眼泪”与它的文化内涵相同,两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上我们谈到了中西文化反映在语言上的共通性,下面让我们再从语言这一角度来看一看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例如,看到“to pull one’s legs”这一习语,我们很自然地会在头脑中形成“拖后腿”这一概念,但实际上它的意思是“开玩笑、捉弄、哄骗、打趣某人。”(to make fun of sb.、for a joke),而汉语中的“拖后腿”用英语表示应该是“to hold sb. back”或“to form an obstacle to”。因此,把“to pull one’s legs”理解成“拖后腿”是犯了见树不见林的错误。再如,同样是说东风、西风,在中国提起东风总是给人以暖洋洋、陶然欲醉的感觉,而提起西风则会让人产生寒冷刺骨的感受。英国地处西半球,其独特的自然条件反映在气候上就是东风冷,西风暖。如果不了解这一点,怎么能对《西风颂》中使万物复苏的西风产生共鸣,对摧残万物的东风产生厌恶呢?同样地,正如被称为“岁寒三友”的松、梅、竹能使中国人心驰;大海、城堡、夜莺也常令英国人神往,这其中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如不能深谙英美文化,又怎能心领神会?又如当中国人看到someone is a wolf时,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凶残”、“狼心狗肺”、“如狼似虎”等词;而英语中,当a wolf指人时,意为 a man who is always ready to make sexual advances to a woman.即汉语中的“色狼”。当然,由于wolf有狡诈的一面,所以也有a wolf in a sheep’s clothing(伪装友善的敌人),汉语“批着羊皮的狼”即源于此。让我们再来看下面的一个句子:It was raining cats and dogs.联想到汉语中有关动物的谚语,学生很可能就会理解成“下雪下雨,猫狗高兴”,而实际上这句话在英文中只是表达了“倾盆大雨”的意思罢了。类似的还有:His father and mother live a cat and dog life.这一句子中所谓“猫和狗的生活”并不是“他的.父母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而是“他的父母经常吵嘴而已。”可以看出,对以上例子的理解并不是简单的语言现象,而是属于特定的文化现象。

学英语的人都知道,英语中许多孤立的词都隐含着文化的成分,如前文中提及的“dog”。在英语中,dog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个人”。如谚语:Every dog has his day.(每个人在一生之中都有得意之日),又如:a gay dog(快活之人,好玩之人),a top dog(身具高位之人),a handsome dog(美男子);而在汉语中,尽管狗在某些地方也为宠物,但狗在用来指人时多含贬义,如“狗头军师”、“狗腿子”、“狗咬狗”、“狗咬吕洞宾”、“鸡鸣狗盗之辈”、“哈巴狗”、“癞皮狗”、“走狗”等等。又如,说到fat meat(肥肉),在英语中会被认为是毫无价值,该扔掉的 东西;而中国人在说某样东西是块肥肉或某差使是个肥缺,言下之意却是不可多得或求之不得的事物。

与单一的词汇相比,英语中大量的习语、成语和典故更是体现了文化的氛围,特别是《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中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因素,更是对英语有着深远的影响。如《大学英语》精读第三册Why I Teach 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Being a teacher is being present at the creation when the clay begins to breathe.如果不了解《圣经》故事,又如何能理解作者是借上帝赋予人类生命之气的故事,高度赞扬教师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又如,《大学英语》精读地一册,P11有这样一个句子:To Vingo, Florida was in fact the land of Promise. 学生们如果不了解《旧约》(The Old Testament)第二篇《出埃及记》Exodus中讲述的犹太民族英雄摩西率领以色列人向神许给的福地迦南(Ganan)艰苦跋涉的故事的话,是很难理解这个句子隐含的意思的。在这个故事里,摩西成为大英雄的化身而福地旧被喻为美好的归宿,这样一来,把这个句子理解为“佛罗里达州的家对文戈来说是一个美好的归宿”就顺理成章了。所以有人说,学英语的人不了解《圣经》和莎士比亚作品就无法认识英美文学,这话虽然略嫌偏激,但事实上的确是,离开了它们,许多英语典故都很难理解。大家都知道,克服词汇困难可以凭借查词典,而要逾越文化障碍则只能依赖对文化环境的了解。当文章中的字字词词都认识,却无法领会文中之意的时候,文化背景就显得越发重要了。

从这一点看,我们不应该只学习研究语法规则,还应该认真研究语言中的文化因素。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把握语言现象的方法,无疑有利于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流,而这正是语言学习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岱年 方克立

[2]论文化因素对英汉翻译的影响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二期

[3]《英语成语典故》 福建人民出版社 彭在义 彭兆荣

[4]Communications Between Cultures [M] USA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Samovar

篇10:中西方餐桌礼仪文化差异总结

饮食文化、餐具、进餐方式以及一系列的餐桌礼仪等都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生活样式和文化取向。现代社会礼仪无处不在, 用餐不单是满足基本生理需要, 也是很重要的社交经验,而中西方在餐桌礼仪方面的要求也有许多差别, 了解了两者的不同防止失礼于人。1.餐桌气氛上的差异

总的来说是:西方餐桌上静, 中国餐桌上动。西方人平日好动, 但一坐到餐桌上便专心致志地去静静切割自家的盘中餐。中国人平日好静, 一坐上餐桌, 便滔滔不绝, 相互让菜, 劝酒。中国人餐桌上的闹与西方餐桌上的静反映出了中西饮食文化上的根本差异。

2.邀请的提前与赴宴的守时的差异

一般,不管是中方还是西方,邀请别人吃饭或者赴宴都要提前预定。

中方若是大型的婚宴请客要提前几天以上,这是表达一种对客人的尊重。

而西方宴请也要提前通知,像答应对方的邀请后,如果临时有事要迟到甚至取消约会,必须事先通知对方。另外,如果宴会时间是7点,你最好是6点55就要到。赴会时稍迟是可以接受的,但若超过15分钟便会给对方不重视约会的坏印象。

3.中西方座次安排上的差异

古代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我国的传统作法是“以左为上”,即认为居左之位高于居右之位。并且先请客人入座上席,在请长者入座客人旁依次入座,入座时要从椅子左边进入。入座后不要动筷子,更不要弄出什么响声来,也不要起身走动,如果有什么事要向主人打招呼。

而国际通行作法并排排列座次时,国际上的通行作法是“以右为上”,即认为居右之位高于居左之位。他们会注意:以主人和女主人为中心,左手的位置为上,靠近主人女主人的位置为上;夫妇不应相邻,男女依次相邻,主人和主方陪客应与客人依次相邻;译员可以坐在主宾的右侧。有些大型场合,也可以在主人和主宾背后,另外安排用餐。4.从餐具的摆放中看差异

我们知道在中国的餐具中一般只有杯子,筷子,和碗、盘子等。它的摆放就相对比较简单。餐具的摆放是这样的:大盘是离身体最近的,正对领带;餐布一角压在大盘之下,一角垂落桌沿;小盘叠在大盘之上;大盘左侧放手巾;左前侧放小碗,小瓷汤勺放在碗内;右前侧放置酒杯;右侧放筷子。

西餐中的餐具,它的用餐顺序是有外向内的,所以,他的摆放也是有外向内的。它是根据一道道不同菜的上菜顺序精心排列起来的。座位最前面放食盘(或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汤匙也放在食盘右边。食盘上方,放着吃甜食用的匙和叉、咖啡匙,再往前略靠右放酒杯。右起依次是:葡萄酒杯、香槟酒杯、啤酒杯(水杯)。而餐巾叠放啤酒杯(水杯)里或放在食盘里。面包盘放在左手,上面的黄油刀横摆在盘里,刀刃一面要向着自已。正餐的刀叉数目要和菜的道数相等,按上菜顺序由外到里排列,刀口向内,用餐时按顺序由外向中间排着用,依次是吃开胃菜用的、吃鱼用的、吃肉用的 比较正式的餐会中,餐巾是布做的。另外,要注意高档的餐厅餐巾往往叠得很漂亮,有的还系上小缎带。注意,别拿餐巾擦鼻子或擦脸。通过对比,我发现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是中西方思维方式不同。从筷子与刀叉的区别看出,筷子是由两根组成的,缺一不可,在协同中完成整个的吃饭过程。可见,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吃饭过程却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的民族心理和集体主义的国家理念。而西方国家体现的是,在具体使用的过程中,用刀进行切,然后用叉将其夹住,最后才是送到口中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可以分析出,每个独立的工具所承担的是各自独立的责任,完成的是分别的任务。

其次便是中西方价值观不同。每一个社会和国家都在使用自己所认可的价值观。在餐桌礼仪中人们所表现出的行为是各个国家的价值观的一个缩影,是在各自不同的价值观的指引下采取的与之相对应的行为。如在中国这样一个以“礼仪之邦”,并强调“孝”、“忠”的国度里,体现出集体主义价值观。在餐桌上就餐的时候,人们点好了菜以后,从座次就可以很明显的表现出来,中国人强调尊老爱幼,因此,座位的摆放很有规律,座位不仅有上下等级之分,而且还有具体的座位排序。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个人主义价值观占据主导地位,人们之间实行的是各自的价值,体现的是每个人的个体力量。这是因为在西方人的哲学思想中,倾向于侧重个人主义、个性发展与自我表现。他们认为一个人若达不到自己的目的,那不是天命,而是自己懒惰,缺乏斗争的精神。通过在就餐时候的分餐制就可以看出,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吃自己餐具里的东西,每个人都选择自己爱吃的东西,不会出现在中国可能出现自己勉强吃主人夹的菜肴。

上一篇:召开生活会的批复下一篇:初三毕业座谈会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