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总复习练习一

2024-06-21

初三语文总复习练习一(精选6篇)

篇1:初三语文总复习练习一

高三总复习练习一

语文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两部分。第I卷1至6页,第II卷7至12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45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黑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赝品(yàn)禅让(chán)粳米(jīng)龋齿(qǔ)

B.发酵(jiào)粗糙(zào)邂逅(hòu)纰漏(pī)

C.瞻仰(zhān)绦虫(tāo)龟裂(jūn)溘逝(kè)

D.偌大(nuò)内讧(hòng)歼灭(jiān)涪陵(fú)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追溯惊世骇俗欢跃拾人牙慧

B.陷阱揆情度理临摹成群结对

C.零售黄粱一梦提要一筹莫展

D.就犯孤注一掷提炼临渊羡鱼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美国世界级网球名将桑普拉斯在ATp总决赛冠军争夺战中,以3比0轻松击败他的老对手阿加西,又一次夺得冠军,这是他第五次__________ATp。

②春节期间,北京不少大中型商厦为促销贴出这样的布告:凡在本店购货满300元者,本店将_______一份精美的礼品。

③杭州大酒店越来越多,一流厨师供不应求,于是不少店家争相出高价招聘,有人戏称:“酒店挖_________,肥了大厨师。”

④台湾方面认为,与大陆谈判的时机并不成熟。本来可深入的新一轮谈判因此而________了。

A.问鼎惠赠墙角搁浅

B.夺冠敬赠墙角搁置

C.夺冠惠赠墙脚搁置

D.问鼎敬赠墙脚搁浅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湖北省房县窑淮乡黄金寺村,为迎接上级扶贫检查,把几个村的羊群集中到一起,以其规模效益骗取扶贫资金的报道,令人叹为观止。

B.楚学家张正明先生主编的绘图楚史《雷电·火焰·凤凰》,看后使人感到通体舒服,它不但脉络清晰,而且从典章制度到语言习俗都持之有故,一丝不苟。

C.这则笑话,因为对旧中国办事推诿、漠不关心人民疾苦的“当事诸公”讽刺得很有力量,所以,在民间流传颇广,几乎家喻户晓。

D.曹丕的“文人相轻,自古而然”无疑要算是几千年中少有的大真话之一,以致大家全无力反驳它,心悦诚服地将它作为批评史上的存而不论接受下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除此而外,据我的愚见,集子里许多诗句的形成也很受了古典诗歌传统的影响。

B.最近,我在长江三峡拾得一枚珍贵的长江奇石,它左边的赤甲山呈粉黄色,右边的白盐山为青灰色,整个山形如夔门雄姿,实在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C.一般行文之误,容易被发现。但数字与专名之误,由于多半不易识别,因此更应当留神。

D.笔村有一棵前人栽种的年逾500旬的糯米糍荔枝树。据史料记载,笔村糯米糍荔枝栽培历史已有500多年,明朝时已普遍种植。

6.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从实物资料考察,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的龙,___________,一般都是长体,颈部也比较细,弯曲程度大,无足无爪的多。总之,这个时期的龙,与蛇的相似程度大,与________有较大的差异。

①形态大部分与蛇接近

②大部分形态与蛇接近

③特点粗体、粗颈、变曲程度小的鳄鱼、蜥蜴

④鳄鱼、蜥蜴粗体、粗颈、变曲程度小的特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二、(15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7——11题。

陶安,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①,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并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洪武②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末。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道曰:“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

①太祖:朱元璋。太平:今安徽当涂,宋置太平州,明清改称府。

②洪武:朱元璋称帝后的年号。

7.下列句中加黑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抚形胜以临四方抚:据有。

B.太祖多其能让多:赞许。

C.视诸儒最旧视:看待。

D.时人荣之荣:认为荣耀。

8.下列句子中加黑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耆儒:资深的儒家。

B.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拨乱:治理乱世。

C.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吊伐:抚慰人民,讨伐罪人。

D.论前代兴亡本末本末:原委。

9.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制门贴子赐之(代陶安)

B.时人荣之(代皇帝赐门帖子)

C.闻之道路(代陶安的“隐过”)

D.帝大怒,立黜之(代陶安)

10.朱元璋称陶安“谋略无双”。下列句子,都说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①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③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④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⑤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⑥陛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11.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他看出朱元璋的与众不同,认为他拨乱救民,顺应民意,必能平定天下。

B.陶安不赞成朱元璋急于攻取金陵,因为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成,占据如此优美的地方面对四方的进攻,很难不被攻克。

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D.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见解得到了朱元璋充分的肯定。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汉代乐府所掌管的诗歌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专门供朝廷祭祀天地、宗庙的所谓“郊庙歌辞”,汉高祖唐山夫人所作的《安世房中歌》和武帝时所作的《郊祀歌十九章》都属于这一类,犹如《诗经》的“颂”。另一类是从各地采集来的“俗曲”,它们是一些流传于民间的无名氏的作品,是西汉乐府诗的精华,因为它们来自民间,所以后世称之为乐府民间歌辞,或乐府民歌。《汉书·艺文志·诗赋略》著录了西汉乐府歌辞的篇目,其中采自各地的乐府民歌共138篇,这个数目已接近《诗经》的《国风》。《汉书·艺文志》在著录各地“歌诗”的数目时,又有“声曲折”的著录,如在“河南周歌诗七篇”下,又有“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的记载。可见当时采集时是乐曲、歌词并录的,因年代久远,其乐曲已失传,保留下来的就是当时可以合乐歌唱的歌词。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有人说,汉之“乐府”即相当于周代的《诗经》;反之亦可以说,周代的《诗经》即相当于汉代的“乐府”。

汉乐府民间歌辞,两汉文献中没有记载,以后由于种种原因,多有散失。搜罗完备的,则是宋代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乐府诗集》中将自汉至唐的乐府诗,按照各自音乐的不同,分成12类,汉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其中的“鼓吹曲辞”、“相和歌辞”和“杂曲歌辞”三类中,约60首。再合以《汉书·礼乐志》所载的《安世房中歌》《郊祀歌十九章》,就是现存的两汉乐府的全部了。在写作年代上,《安世房中歌》和《郊祀歌十九章》最早;鼓吹曲辞中的《铙歌十八曲》是西汉时的作品;相和歌辞中的汉乐府民歌则大部分产生在东汉,是“汉世街陌谣讴”;杂曲歌辞中所录的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王言诗。

汉乐府民歌与基本上是四言体的《诗经》不同,从句式上说,三言、四言、五言、七言都有。但重要的是两种,一是杂言,这类作品没有固定的章法,句法自由多样,长短随意,整散不拘,自有一种跌宕起伏的气势,它发展到唐代则形成为自由奔放的“歌行”体。另一种是五言,完整的五言诗在汉乐府民歌中已有相当的数量。五言诗虽比四言只多一个字,但却能够把单音词与双音词有机地搭配起来,扩大了诗歌的容量,增强了表现力,五言诗最终发展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

12.作者说汉乐府的“郊庙歌辞”犹如《诗经》的“颂”。对这样类比的用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专门为皇家服务的庙堂文学。

B.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和神灵的功德。

C.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是有较高艺术水平的文人创作。

D.说明汉乐府的“郊庙歌辞”不能代表乐府的思想水平和艺术成就。

13.对“歌诗”和“声曲折”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当时流行的乐府音乐。

B.“歌诗”指乐府民歌,“声曲折”指为乐府民歌写的歌词。

C.“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歌词,“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曲谱。

D.“歌诗”指乐府民歌的曲谱,“声曲折”指乐府民歌的歌词。

14.第二段中作者介绍了两汉有代表性的乐府诗产生的时间。“杂曲歌辞中所录汉乐府民歌产生最晚,已出现不少文人的五言诗。”由此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歌作者由民间诗人为主逐渐发展为专业诗人为主。

B.汉乐府民歌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对文人创作产生了影响。

C.汉乐府民歌对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D.汉乐府民歌创作纵贯两汉是中国文学史光辉灿烂的一页。

15.对本文有关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汉乐府民间歌辞的内容,《汉书·艺文志》作了收采,两汉其他文献中没有记载。

B.就诗与音乐的关系、诗歌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而言,汉“乐府”相当于周代的《诗经》。

C.汉“乐府”中《国风》有138首诗,这个数目与《诗经》中《国风》的数目接近。

D.汉乐府民歌以杂言诗居多,这种杂言诗不讲章法,句式自由随意,气势起伏跌宕。

第II卷(共105分)

注意事项:1.第II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

总分

分数

四、(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9题。

芦沟晓月①

王统照

“苍凉自是长安日,呜咽原非泷头水。”这是清代诗人咏芦沟桥的佳句。原非泷头水,是不错的,这桥下的汤汤流水,原是桑乾与浑河的合流。桥工的建造既不在北宋时代,也不开始蒙古人的占据北平。金人与南宋南北相争时,于大定二十九年六月方将这河上的木桥换了,用石料造成,这是见之于金代的诏书,据说:“明昌二年三月桥成,救命名广利,并建东西廊以便旅客。”

马可波罗来游中国,官服于元代初年时,他已看见这雄伟的工程,曾在他的游记里赞美过。

经过元明两代都有重修,但以正统九年的加工比较伟大,桥上的石栏、石狮,大约都是这一次重修的成绩。清代对此桥的大工艺也有数次。乾隆十七年与五十年两次的动工确为此桥增色不少。

“东西长六十六丈,南北宽二丈四尺,两栏宽二尺四寸,石栏一百四十,桥孔十有一,第六孔适当河之中流。”

按清乾隆五十年重修的统计,对此桥的长短大小有此说明,使人(没有到过的)可以想象它的雄伟。

从前以北平左近的县分属顺天府,也就是所谓京兆区。经过名人题咏的,京兆区内有八种胜景:例如西山霁雪,居庸叠翠,玉泉垂虹等,都是很幽美的山川风物,芦沟桥不过有一道大桥,却居然也与西山居庸关一样列入八景之一,便是极富诗意的“芦沟晓月”。

本来,“杨柳岸晓风残月”最容易引动从前旅人的感喟与欣赏的凌晨早发的光景;何况在远来的世流上有一道雄伟的壮丽的石桥;又是出入京都的孔道,多少官吏、士人、商贾、农工,为了事业,为了生活,为了游览,他们不能不到这名利所萃的京城,也不能不在夕阳返照,或东方未明时打从这古代的桥上经过。你想,在交通工具还没有如今迅速便利的时候,车马、担签、来往奔驰,再加上每个行人谁没有忧、喜欣、戚的真感横在心头,谁不为“生之活动”在精神上负一份重担?盛景当前,把一片壮美的感觉移入渗化于自己的忧喜欣戚之中,无论他是有怎样的观照,由于时间与空间的变化错综,而对着这个具有崇美的压迫力的建筑物,行人如非白痴,自然以其鉴赏力的差别,与环境的相异,生发出种种触感。于是留在他们心中,或留在藉文字绘画表达出的作品中,对芦沟桥三字真是有很多的酬报。

不过,单以“晓月”形容芦沟桥之美,据传是另有原因:每当旧历的月尽头(晦日)天快晓时,下弦的钩月在别处还看不分明,如有人到此桥上,他偏先得清光。这俗传的道理是否可靠,不能不令人疑惑。其实,芦沟桥也不过高起一些,难道同一时间在西山山顶,或不平城内的白塔(北海山上)上,看那晦晓的月亮,会比芦沟桥不如?不过,话还是不这么拘板说为妙,用“晓月”陪衬芦沟桥的实在是一位善于想象而又身经艺术家的妙语,本来不预备后人的测验。你想:“一日之计在于晨”,何况是行人的早发,潮气清濛,烘托出那钩人思感的月亮——上浮青天,下嵌白石的巨桥。京城的雉堞若隐若现,西山的云翳似近似远,大野无边,黄流激奔……这样光,这样色彩,这样地点与建筑,不管是料峭的春晨,凄冷的秋晓,景物虽然随时有变,但如无雨雪的降临,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总可凑成一幅佳画,渲染飘浮于行旅者的心灵深处,发生出多少样反射的美感。

你说,偏以这“晓月”陪衬这“碧草芦沟”(清刘履芬的《鸥梦词》中有长亭怨一阕,起语是:叹销春间关轮铁,碧草芦沟,短长程接),不是最相称的“妙境”么?

无论你是否身经其地,现在,你对于这名标历史的胜迹,大约不止于“发思古之幽情”罢?其实,即以思古而论也尽够你深思永叹,有无穷的兴趣!何况,血痕染过的那些石狮的鬈鬣,白骨在桥上的轮迹里腐化,漠漠风沙,呜咽河流,自然会造成一篇悲壮的史诗,就是万古长存的“晓月”也必定对你惨笑,对你冷觑,不是昔日的温柔,幽丽,只引动你的“清念”。

桥下的黄流,日夜呜咽,返挹着青空的灏气,伴守着沉默的郊野……

他们都等待着有明光大来与洪涛冲荡的一日——那一日的清晓。

①本文作于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变”之后,有删节。“芦沟桥事变”(又称“七·七事变”)引发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日的民族解放战争。

1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4分)

A.作者起笔引用清人的诗句,奠定了全文悲戚、愤懑的感情基调。

B.历史上,国内的民族矛盾与战争并不能阻断中华文明的沿传与发展。

C.金人始建芦沟桥是为南下扩张,乾隆两次重修则是为京都添增胜景。

D.芦沟桥可使人“发思古之幽情”,更能让炎黄子孙不忘国耻,同仇敌忾。

E.“芦沟晓月”,传达出旅人所陶醉的“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妙境。

答:[ ][ ]

17.为什么说京都八景之一的“芦沟晓月”极富诗意?(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请简要说明下面语句的深刻含意。(4分)

血痕染过的那些石狮的鬈鬣,白骨在桥上的轮迹里腐化,漠漠风沙,呜咽河流,自然会造成一篇悲壮的史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简答下面问题。(6分)

(1)指出结尾一段文字在写法上的特点与含意。(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伤作者写《芦沟晓月》的目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15分)

20.默写(4分)

圣人无常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

21.将画线语句译成现代汉语。(5分)

儒书言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

(《论衡·儒增》)

译句: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②存道以亡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2.阅读李白的《长相思》,完成后面题目。(6分)

长相思

李白

长相思,在长安。

络纬秋啼金井阑,

微霜凄凄箪色寒。

孤灯不明思欲绝,

卷帷望月空长叹。

美人如花隔云端。

上有青冥之高天,

下有渌水之波澜。

天长路远魂飞苦,

梦魂不到关山难。

长相思,摧心肝。

(1)“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箪色寒。”从哪几个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诗人描绘深秋景象的目的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简明的语言,评点“孤灯不明思欲绝”一句“孤”字的艺术效果。(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评论:“上有青冥之高天,下有渌水之波澜”两句,用语似嫌重复,“青冥”即“高天”,写“波澜”也似可不必兼用“渌水”。谈谈你的看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2分)

23.为下面的报道拟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4分)

科学家选择3只先天性失明的小狗作为实验对象。这些小狗在一个名为RpE65的基因上存在着突变。科学家将携带着正常基因的病毒注射到小狗右眼的视网膜细胞里,不久之后,3只小狗右眼都有了视力,它们能在摆放着障碍物的房间里自由自在地行走。中国医学科学院金磊教授认为,这一突破性成果表明,科学家在研究治疗失明方法的道路上又迈进一步。

24.在横线部分填上恰当的语句,组成前后呼应的排比句。(4分)

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春天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天化作一千一万种生命的形式,还化作歌声,还化作微笑,还化作温暖和美丽的色彩……

25.阅读下面的材料,将有关内容压缩成一段介绍“浸月亭”来历的文字。要求:不遗漏要点,不超过80字。(4分)

九江,古称江州。这里有著名的“周瑜点将台”的故址,故址上建有一座亭子,名字叫做“浸月亭”。为什么这座亭子叫“浸月亭”呢?据说,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唐元和十——十三年(公元815——818年)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经常到这座亭子饮几杯酒,赋几首诗,与朋友见面,这期间,他写了著名的《琵琶行》,诗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句,从此,人们就把这个亭子叫“浸月亭”了。

浸月亭

七、(60分)

26.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据悉,1月24日,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一只小鸟飞进赛场,被高速飞行的网球击中附地死亡。接下来瞬间的一幕让人深深感动:击中小鸟的运动员扔下球拍,跑向小鸟,俯身跪地,双手合拢,又在胸前画了一个十字,表示忏悔。

人生有多少一瞬间发生的事情,有的蕴涵着人性的真善美;有的散发着自私卑鄙的恶臭;有的诠释着人类高尚的节操;有的践踏着公众道德良知……

你一定遇到过(自己的或他人的)不少难忘的“一瞬间”,请以“事发一瞬间”为话题,写一篇文间。

要求:

①联系现实生活,把话说开。

②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③不少于800字。

作文评分表(供评卷人填写)

等级

得分

总分

评卷人

50分

基础等级

一等

50—41

二等

40—31

三等

30—21

四等

20—0

10分

发展等级

一等

10—9

二等

8—7

三等

6—4

四等

3—0

其它

错别字、不足字数、缺题目 减分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18分,每小题3分)1.C 2.A 3.D 4.B 5.C 6.D

二、(15分,每小题3分)7.C(视:比)。8.A(耆儒:年老的学者。耆,年老。儒,汉以后泛指读书人,与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学派不同。)9.D(代言陶安隐过的御史。)10.B(③句言治理地方的政策适当。④⑤句说他对治理国家有深刻的见解,都是有谋略的表现。①句对当时形势的正确分析,也表现出他的谋略。②句说明他谦让,“太祖多其能让”就是很好的注解。⑥句是他对皇帝的称赞。)11.B(相关的语句理解错了,请参看译文画线处。)

三、12.C; 13.C; 14.A; 15.B。

四、(18分)16.(4分)B D(答对一个得2分,超过两个选项,本题不得分。)

17。(4分)答案能体现以下要点即可:(1)远来的旅人在雄伟壮丽的石桥上临晓风、看晓月,最容易引动感喟。(2)每月末五更头的月亮,白石桥,大野,黄流,构成一幅佳画,使行旅者各自在心灵深处产生美感。

18.(4分)爱国军人为抗击日寇在芦沟桥上喋血捐躯,芦沟桥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伟大民族精神的象征,是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罪行的历史见证。(意思对即可)

19.(6分)(每小题3分)(1)结尾一段文字言简意赅,卒章显志,作者坚信抗日的洪流不可阻挡,热切盼望抗战胜利的到来。(2)作者对芦沟桥历史沿革的考证,对“芦沟晓月”胜景的赞美,都是为了激发、增强全国各族同胞的爱国热情和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信心。(意思对即可)

五、(15分)20。(4分)答案略(错别字及丢落字每2个扣1分,错2个标点扣1分,扣完4分为止。)

21.(5分)①仲舒虽精,亦时解休:仲舒即使精神专注,有时也要松弛和休息。(3分)②存道以亡身:思考义理而达到忘我的程度。(2分)

22.(6分)(1)从听觉、视觉的角度写出时令已是深秋,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思念之苦。(2)一个“孤”字,明写一盏昏暗的孤灯,涵蓄着诗人内心的孤苦与无奈,“孤灯不明”引人“思欲绝”,“思欲绝”的人儿眼中总是不明的“孤灯”。(3)可以从充分抒发感情的角度阐发。

六、(12分)23。(4分)基因疗法使狗复明

24.(4分)从山间奔了过来,化作溪流和湖泊。(答案不唯一。扣住“一千一万种生命的形式”即可。)

25.(4分)此亭建在“周瑜点将台”故址,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常在此饮酒、赋诗、会友、其诗《琵琶行》中有“别时茫茫江浸月”,故此亭名为“浸月亭”。

七、(60分)26。按2001年全国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译文]

陶安,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因为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成中的父老出迎。太祖接见他,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如今天下大乱,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帛,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杀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人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太祖问:“我要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双提升为郎中。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能方面不如章溢、叶琛。”太祖赞许他能够谦让。黄州初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陶安做黄州的知州。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

洪武元年,太祖又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环境的人容易奢侈。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无所顾及。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你说的很恰当。”君臣双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美色使人看了晕眩。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陛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

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篇2:初三语文总复习练习一

复习巩固三种查字典的方法,形成一定的技能。

学会本册生字,做到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并能正确书写。能正确读写学过的词语,理解词义,并加以积累、运用。

能结合语言环境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积累近义词、反义词。达标训练

一、查字典,按要求填空。

千奇百怪:①特殊的,稀罕,不常见的;②惊异,引以为奇;③姓。扬长避短:①举起,升起;②飘动,飘荡;③发扬;④传播。川流不息:①江河的流水;②流传、传播;③运转不停;④等级。

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条。

穷:①缺乏财物;②环境恶劣,没有出路;③达到极点;④尽,完;⑤推究到极限。

1.这样的山环抱着这样的水,这样的水倒映着这样的山,这样的山水之间还有变幻无穷的洞。(2.刘东自知理屈词穷,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3.人穷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上的贫穷。()4.你简直就是穷凶极恶之徒。()

三、多音字组词。

便阿载著供应塞禁弹舍攒朝了曾累

四、比一比,再组词。

卵印孝老昧味盂孟悼掉搞稿帐账荼茶 吭坑翩编汲极辩辨 抗杭偏骗级吸辫瓣

五、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天()地()毫不()()生气()()()思()想大步()()喜笑()()乐()生()声名()()愤愤()()()()忡忡()()不舍()目()听

()()不断随()所()情不()()

心()肉()()()不安()()吞枣

()如()来()()如生忠于()()奇()异()如()似()()()顿开 如()如()()()流长()()不倦

六、选词填空。

坚持保持维持

1.星期天,同学们到车站帮忙()公共秩序。2.我们要()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3.我们要()不懈地努力学习。

严肃严格严厉严峻

4.我对来宾不礼貌,爸爸对我进行了()的批评。5.在长征途中,红军每前进一步,都要经受()的考验。6.升国旗时,我们要保护庄重。()7.张海迪姐姐处处()要求自己。

因为„„所以„„如果„„就„„即使„„也„„ 不但„„而且„„只有„„才„„无论„„都„„ 宁可„„也不„„只要„„就„„与其„„不如„„)8.()勤奋刻苦地学习,()能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9.音乐()能给人美的享受,()而陶冶人的性情。10.()取得再大的成绩。()不能骄傲自满。11.我们()坐在这里发呆,()四处走走,呼吸新鲜空气。12.()不注意用眼卫生,()会影响你的视力。13.()我身在何处,()忘不了林老师殷切的教导。1 4.老人()自己受苦,()要为灾区孩子解决困难。1 5.()土壤里含有水分和营养,()植物能茁壮生长。16.()--T大雨,那问小木屋()会漏水。

七、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慈祥()鼓励()恬静()讥笑()格外()赞扬()繁重()抱怨()汲取()分辨()屹立()储积()嬉戏()迷惘()镇定()

八、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强烈()沉着()潮湿()精致()犹豫()富裕()普通()知足()沉重()幸福()收缩()稚嫩()荒凉()便宜()真实()

句子

复习要求

1.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正确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意思,体会作者流露在句中的情感。

2.能按照例子或根据要求改写常用的句式。(把、被句,扩句与缩句,反问句与陈述句,转述他人的话等)3.认识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运用,并体会其表达效果。4.能运用修改符合修改较明显的病句。

5.能正确补充句子,按一定顺序整理排列错乱的一组句子。

6.积累名人名言、对联等优美句段。7.正确使用并书写标点符号。达标训练

一、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辽阔的大海 2.来到公园划船。3.星期天,我和妈妈

4.平静的湖面

二、在括号内填上适当的词语。

1.()的校园里传来了()的读书声。2.我和同学们()地攀登()的鼓山。3.()的商品吸引了()的顾客。4.战士们()地抗击()的洪水。

三、扩句。1.老师批改作业。2.黄河流向远方。3.红旗飘扬。

四、缩句。1.黄继光用尽全力艰难地挪动着自己的身体。2.铜奔马全身的重量集中在健壮的有后蹄上。3.维吾尔族老乡小心地摘下一串熟透的葡萄。

五、反问句与陈述句互相改写。

1.难道这小小的困难能够吓倒我们? 2.这样做,国家的财产岂不受损失? 3.这种不良现象应该马上消除。

4.整天钻在书本里,不问天下事是不行的。

六、把下列句子改为“把”字句和“被”字句。1.陈伟买到了那本有趣的故事书。

2.勇敢的猎人们终于抓住了这只凶恶的野兽。3.喜鹊在高高的白桦树上搭窝。

七、把下面直接说的话改为第三者转述。

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圆圆开心地对我说:“妈妈,我祝你生日快乐!” 3.李明自豪地说:“我们这里山美水美人更美。”

八、修改病句。

1.夏天的晚上,常常坐在院子里看星星。2.我校排球队继续两届获得区冠军。

3.在老师的帮助下,他终于端正了学习习惯。4.非常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升起来。5.我已经把语文作业都做了一大半。

6.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月亮送来的。

7.小明和小毛参观了化工厂,他受到了很大教育。8.妈妈到市场上买r猪肉、鲫龟、白菜、鲜花等食品。9.英语对我很感兴趣。

九、指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

1.溪水丁丁冬冬唱着歌儿流向江河。

2.不用说一个,就是十个二卜个,我也能一口气吃完。3.蜷缩成一团的穿山甲像粒小足球。

4.我们已经越过雪线了吗?回答是肯定的。

5.太阳红灿灿的,鱼塘清溜溜的,花朵鲜嫩嫩的。6.这比山还高、比水还深的情谊,我们怎能忘记?

十、给下列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妈妈不解地问我你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卜什么 2.童年时代我常常在后山拔兔儿草捉迷藏采草莓 3.少年文摘成功作文这些书我都爱不释手

4.现在不用着急了巴果茨基说我们也不必再走那条险路了

十一、乱句重组。

()晚上7点整,联欢晚会开始了。军乐团高奏国歌,100门礼炮鸣炮28响。()晚上7点20分,礼花升起来了。()夜幕降临,天安门广场彩灯齐放。

()随后,北京市少年队员鼓乐队奏起了庄严肃穆的《献花曲》。()在火树银花、流光溢彩的天幕下,广场上的人们翩翩起舞。

()身穿56个民族服装的少先队员,把鲜艳的花篮献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看到这一切,我在心里默默祝福:“祖国啊,衷心祝愿你蒸蒸日上,繁荣

富强!”

阅读

复习要求

1.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一篇文章,能正确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并加以概括表达。

2.能理解句、段、篇之间的联系,能给文章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或加上小标题。能正确回答叙述性、分析性、概括性的问题。

3.了解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作者的写作方法与表达特色。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积累优美的词语、精彩的句段,从中获得语言材料。5.积极参与课外阅读,能根据需要查阅资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做读书笔记。达标训练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2.()深千尺,不及()。3.劝君更尽一杯酒,()4.(),唯见长江天际流。

5.()()。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6.未至,()。弃其杖,()。

7.一儿日:“日初出(),及日中(),此不为()8.道德行为凭自律,()

9.修身治国(),敬业奉公。10.人的天职在()。

11.科学的灵感,只能给那些(),给那些(),给那些()。12.一生最好是(),一年最好是()·一朝最好是()。13.青春是(),智慧是(),趁短短的青春,()

二、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荔枝

阳春三月,荔枝树大口大口地吮吸着甘露。树枝长出了如同翡翠一般的绿叶,没几天,枝头便绽蕾扬花。荔枝的花小巧玲珑,呈淡青色,香味沁人心脾,在簇簇绿叶的陪衬下,显得更加娇嫩欲滴。盛夏,成片成片的荔枝树长得茂盛极了,充满着生命的活力,累累的果实挂满了枝头。荔枝的果实先是青绿色,与绿叶相辉映,几乎分辨不出哪些是果,哪些是叶;渐渐地,果实青里透红,慢慢成熟起来;最后,又变成深红色完全熟透了。

这时,漫山遍野的荔枝树,像是一个浓绿的世界!在那儿吊坠着无数串“红宝石”——荔枝,好似蹦跳的星火,红艳艳的,真是美极了。

要是你仔细观察荔枝的形状,就会发现它大而圆。外层的壳看上去还挺粗糙,浑身起“疙瘩”,“疙瘩”下面呈不规则花纹,仿佛盔甲一样。可是一剥开皮,啊哈!里外截然不同:先看见薄薄的一层膜;再剥开就可见瓤肉莹白似冰雪,圆滑鲜润,饱含水分。

荔枝的滋味。初熟的较酸,熟透后甜津津的,叫人越吃越爱吃。你如果拿一个放进嘴里,嗬!这滋味无法形容,像葡萄一样水灵灵的,像甘蔗一般甘甜多汁。

荔枝,深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南方人,那诱人的美味,真是令人百吃不厌。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绽蕾扬花: 沁人心脾

2.摘录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

3.按“荔枝的生长、形状、滋味”三个方面用“||”给短文分段。4.文中两处使用了“一”(破折号),它们的作用是()。A.表示意思递进

B.表示下面是解释、说明部分 c.表示意思的转换

5.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二)“买馒头喽„„”一阵熟悉的叫卖声把我唤醒。天这么冷,那个卖馒头的老人又准时来到了,真是个财迷!“方方,快去买馒头!”屋里传来妈妈的声音。我鼓足了勇气,嘁着“一二三”才从被窝里钻出来。啊·真冷!刚打开门,一股寒风卷着雪花,直朝我扑来,呛得我喘不过气来。雪花给大地盖上了棉被,给树木罩上了面纱,把路边的那位“财迷’’也打扮成了一个雪人。

“馒头,刚出笼的„„”那“雪人”迎着三三两两的顾客,一边忙活,一边叫卖。看着

他乐呵呵的神态,我禁不住问道:“老头„„老师傅,您不嫌冷吗?为了赚几个钱„„’’谁知那老人却笑开了:“冷?哈哈,小朋友,天冷就不吃饭啦?天冷就不上班啦?越冷我才越要来呢!你说是不?”我像忽然明白了什么,禁不住地连连点头.

风越刮越猛,雪越下越大。我捧着热腾腾的馒头,目送着老人拐向另一条路口。他身后,留下了一声声热情的呼唤:“买馒头喽„„’’

1.给短文加一个题目,写在横线上。

2.写出第2、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3.这篇短文的主要人物是(),文中对天气情况写得特别细致,这对人物形象起到()作用。

4.用“~”线画出文中拟人写法的一个句子。

5.用“一”线画出与文中带“~一”线的句子相照应的句子。6.概括短文的中心思想。(三)不自量力的燕子

刚学会飞的小燕子在捉蜻蜓的时候,惊跑了一只刚睡醒的小白兔,小燕子以为小白兔怕它,便在伙伴面前(夸奖夸耀)自己。

一天,它又在伙伴们面前说起了这件事。这时,一只大野猫(静静悄悄)地向它走来。它的伙伴们发现了便大声叫了起来快跑吧当心大野猫吃了你。

小燕子轻蔑地看了伙伴们一眼,说:“没出息的家伙!你们不知道连小白兔都怕我吗?大野猫怎么会比小白兔本领大?我只要一瞪眼,它就会吓跑的,你们等着瞧吧!” 1.给短文第2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

2.划去括号中不合适的词语。3.“不自量力”的意思是

4.将丈中画横线的句子改为陈述句。

5.小燕子叫伙伴们等着瞧,伙伴们将瞧见什么? 6.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四)草原

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黑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种境界.即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 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1.作者从上到下,依次介绍了、、、、等景物。

2.用“一一”画出作者心理感受的句子。

作文

复习要求

1.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积累习作的素材。2.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3.能修改自己的习作,书写规范,卷面整洁。达标训练

一、命题作文。

1.题目:我真高兴

要求:讲述自己的一次经历,表达自己的喜悦之情。

2.题目:我要感谢他(她)要求:讲述自己与他(她)之间发生的事件,写清‘自己感谢他(她)的原因,并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3.题目:我常想起一个人

要求:写清楚这个人的音容笑貌、言语举止,以及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情景或事件表达自己对他(她)的难忘之情。

二、半命题作文。1.题目:我学会了

要求:先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写学会了一项技能,也可以写学会了为人处事之道,重点写清楚学的过程,讲述其中所发生的故事。

2.题目:一件令我的事

要求:补充题目,可填上感动、得意、烦恼、后悔、伤心等等,写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过程具体,语句流畅,表达真情实感。

3.题目:假如

要求:确定写作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如:假如我是什么,假如什么怎么样等,大胆发挥想象,生动表达,内容具体。

三、书信。给远方的亲友写封信,谈谈你这学期的学习、生活情况,并说说你小学毕业后的打算。要注意书信的格式。

四、扩写。

围绕下面这段话,以《诚实》为题练习扩写。诚实

我家养了一条小黄狗,很可爱,跟我很要好。

去年有一天,我灌开水时不小心打破了热水瓶,爸爸回来问起时,我说是小黄狗干的。爸爸生气地拿起木棍狠狠地打了小黄狗几下。我看着小黄狗痛苦委屈的样子,心里很难过,吃饭时就向爸爸承认是自己打破了热水瓶。爸爸听后对我进行了教育。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说过谎话。

五、改写。

想象《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所描绘的送别情景,以李白为第一人称的口吻,以《送别》为题,写成一篇记叙文。

一、看拼音.写词。

chu6I 06¨60 r60ch6 Jiha『0n lin z60()()()()t6n 16nkui ji6h6’6 Jqi&6 r bD sh否

()()()(、二、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画上横线,再订正在括号内。

生气篷勃()声名雀起()积劳成急()明思苦想()拾金不昧()源源不段()张冠李带()魏然屹立()如火如茶()

三、为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临:A.靠近;B.来.到;c.对着;D.将要,快要。1.五壮士居高临下地打击敌人。()2.面对敌人,李大钊临危不惧,大义凛然。()

3.今天,我们身临其境才知道当年红军过雪山的艰难。()

4.临考前几天,小明突然发高烧住院了。()

迷:A.分辨不清失去判断力;B.因对某人或某一事物发生特殊的爱好而沉醉;C沉醉于某一事物的人;D.使看不清,使迷惑。

5.夜雾沉沉,轮船在海上迷失了航向。()

6.他不知不觉中迷恋上了电脑游戏,几乎上了瘾。()7.春天的景色是多么迷人啊!()

8.我的爸爸是NBA巨星乔丹的忠实球迷。()

四、选词填空。珍贵宝贵可贵高贵

1.这幅墨梅图是外公最()的一幅图画。

2.人,不能低下()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3.他拿了这个奖固然让人高兴,更()的是他有一种顽强不息、执著追求的精神。4.这捆()的教科书是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

五、填上合适的关联词。1.()地球的资源再多,我们()不能随便浪费。

2.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到,()多读多写,作文()会有进步。3.()困难有多大,我们()能克服。4.()小明的成绩好,()他勤奋努力学习的结果。5.这里的花()很多,()都不是什么奇花异草。

六、修改病句。

1.春天的西湖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2.他穿上雨衣和自行车向学校飞驶而去。

3.夕阳的朝晖洒满湖面,波光粼粼,真美。

4.参加开国大典的有工人、农民、学校师生、小学生等。5.少先队员要发挥革命前辈的优良传统。

七、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1.劝君更尽一杯酒,()。

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日初出(),及日中(),此不为()4.()。敬业奉公宠辱不惊。5.()青春是美妙的。

八、默写古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九、乱句重组。

()院子四角,栽了几棵苹果树和梨树,疙疙瘩瘩挂满了果子,沉甸甸地压弯了枝。()东边猪圈里卧着两头大肥猪。()满院里鸭子嘎嘎。鸡儿咯咯。

()推开院门,只见正面五问新建的瓦房。()西边羊圈里拴着三只绵羊。()好一派热闹火红的农家景象。

十、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

(一)乡村晚色

天色晚了,太阳就要落到山的那一边,只留下半边羞红的笑脸.映红了西天的晚霞。晚霞的红光慢慢地沿着树干移动,越移越高,从树干移到了树梢。

晚饭过后,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收拾完家务。都提着小板凳坐到小溪边乘凉。在这幽静的小溪岸边、垂柳之下,看着对面田里稻苗青青,呼吸着新鲜空气。于是.他们把一天的疲劳全都忘了,有说有笑。太阳已经落山,西天上的晚霞还没有逝去,是那么红、那么耀眼。静静的小溪平得像面镜子;晚霞灿烂的影子映在里面,像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溪水里还映着岸边一动不动的垂柳的影子。乘凉的人们摇蒲扇的影子;再仔细看,也许还能看到对面田里稻苗的影子和土窑的影子„„整个村子的景象在这里几乎都可以看到。一阵微风吹过,镜子一般的水面波动起来。鱼儿成群结队地游到水面,张大嘴呼吸着新鲜空气。偶尔也有跃出水面的鱼儿,翻个身又落入水中。激起一圈圈波纹,使水中的倒影晃成一片。那映照在波浪上的霞光,又红又亮,随着波纹渐渐地扩大.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而那些树木在水面上的倒影就像大虫子一般,一弯一曲地蠕动。再过一会儿,终于站定了。仍旧是很清晰的倒影。

夜幕徐徐降临了,红霞已经消退,深蓝色的天空格外空旷。暮色弥漫,田里微微地散发着温暖的潮气。远方的土窑、近处田里的稻苗都在这似烟似雾的潮气中变得模糊了,看不见。渐渐地,溪边的树木、小溪的水面也不清楚了,整个村子都笼罩在无边的纱幕里。

天气越来越暗,深蓝色的天空中出现了几颗星星,眨巴着眼晴.俯视着乡村傍晚的美丽景色。偶尔听到几声蛙叫虫鸣,应和着远处电井房里抽水的“隆隆”机器声,更加渲染出乡村傍晚的宁静。喧闹了一天的小村子终于沉沉入睡了。

1.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俯视:

应和: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幽静()偶尔()清楚()3.这篇文章是按照顺序来写乡村晚色的。4.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修辞手法。

A.拟人B.比喻C,排比

(1)那些树木在水面上的倒影就像大虫子一般,一弯一曲地蠕动。()

(2)太阳只留下半边羞红的笑脸,映红了西天的晚霞。()

(3)静静的小溪平得像面镜子;晚霞灿烂的影子映在里面,像一大朵一大朵鸡冠仡。()5.为什么他们会把“一天的疲劳全部忘了,有说有笑”? 6.短文第3自然段写了哪些景物?(至少写出3个)7.短文通过乡村晚色的描写,表达了。

(二)小草

①当万紫千红的春天来到的时候,桃红柳绿,春光明媚,好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每当这时候,却很少有人想到那山坡上、大路旁的小草。

②小草虽然微小,但是有着坚强的性格和蓬勃向上的精神!寒冬刚过,小草便发出了嫩芽。无论是在高山,还是在平原,到处都可以看到小草翠绿的身影。她不怕狂风暴雨,不怕电闪雷击,不-怕野火烧身,哪些有春风,哪里就有小草。我爱那满山遍野茵茵的小草。③小草一生绿化大地,默默无闻地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给人类带来了生命,带来了幸福,她将一生献给了大地,但是它从来没有什么要求,怎么能不叫人敬念呢?我要赞美小草顽强的生命力,我要歌颂小草无私奉献的品格。

④我爱小草。更爱千千万万具有小草精神的人!给短文分段并概括段意。

十一、作文。

题目:在我记忆深处

要求:可以写人、事、景、物,做到内容具体,中心明确。

附加题。

篇3:对初三语文总复习的几点看法

1. 明确目标, 整体规划

在复习过程中, 必须紧紧围绕《新课标》、《考试说明》, 对考试范围、学生情况仔细研究, 心中有数, 从而确立明确的目标。只有目标明确, 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使学生变“要我复习”为“我要复习”, 变被动复习为主动复习, 从而更有效地提高总复习效率。

现在的中考题型, 一般由语言积累运用、阅读和写作三部分组成。写作50分, 分值很高, 学生往往得分情况不是很好。鉴于此我改变往年把写作专题放到总复习的最后的做法, 将其作为第一个专题来讲, 并贯彻于复习的全过程, 每周一练, 小组互评, 指出优劣, 同时用投影展示书写, 以消除学生的写作畏难情绪, 使学生实现从敢写到能够按要求完成再到把作文写好的过渡。

2. 以课本为主, 精选范文

对课文用一种新的态度、方式复习, 即复习时, 以新带旧, 新旧结合, 引导学生用比较、归纳、整合的方法学习。对于长篇文学作品, 让学生课内学习“点”, 课外阅读“面”。语文复习课便是这点面的结合, 一方面对课外阅读效果作一个检测, 另一方面充实语文复习课堂, 提高语文复习课的趣味性。

复习过程中, 培养学生“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敏锐感觉, 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联想, 有意识地使知识实现由此及彼的相关内容的串联, 让知识无限生发, 进入无比广阔的语文天地。具体地说, 教师要训练学生由具体联想到抽象, 由历史联想到现实, 这样语文复习之路必将越来越宽广。

在学生对课文内容相对熟悉的情况下, 要侧重写作特点的借鉴。文章的内容如大千世界, 丰富多彩, 但常用的写作手法却是众多文章的共性。阅读课本中的重点文章, 归纳出其共性并深刻理解, 必将极大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诸如象征、烘托、对比、渲染、铺垫、悬念等写作手法, 在文章中比比皆是, 只有让学生大量阅读, 加强对种种写作手法的感性认识, 进而作理性归纳, 才会使学生灵活运用。

3. 写作训练策略

3.1 写作不是纯技巧、纯技术的操作, 而是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

写作能力的考查首先是对观察力、想象力的考查, 因此, 写作训练的基础是观察力和想象力的训练。在平时就要注意培养学生对生活环境、周围事物、周围人物、身边情感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要求学生对学校、家庭、社会和自身新近发生的事件、新近产生的感悟及时记录, 以便在考场上有比较充分的选材余地, 同时也使自己的作文洋溢着真情实感。并结合课文或中考满分作文为学生讲解写作技巧, 每周一练, 教师评一部分习作, 剩下的学生互评互改, 使学生在评判别人文章时, 吸取其优点, 发现自己的不足, 增强写作的信心。

3.2 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因为考场作文有时是命题或半命题作文, 有时是以理解为前提的话题作文, 后者需要善于理解分析作文试题中的提示、要求 (有的还有材料) 的内容, 并筛选出有用的信息, 为写作服务。因此, 可让学生把近期的作文收集整理, 深入分析自己在审题方面的得与失, 明确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或挑选一些好的习作和考场作文, 研究其作者是怎样把握题意、开拓思路、精选材料、构思谋篇的, 在语言运用上又有哪些特色;了解优秀作文是怎样做到题目新颖、想象奇特、构思巧妙、材料新鲜、细节鲜活、情感独特的。

3.3 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文格式, 如日记体、小标题体、书信体等。

写作时反复练习, 达到熟练的程度, 以便考试时得心应手。

4. 文言文复习要领

文言文能力考查的范围是初中教读篇目。复习时一要抓好重点。根据考纲的考查范围和要求, 以及自身的熟悉程度, 对复习内容进行取舍, 一般考查常见的文言虚词、实词的含义和用法。实词常常考查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的词语, 对句子的考查侧重于关键句子的句式和句意, 对内容的考查与现代文基本相似。从字、词、句到文学常识及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 都要理出要点, 总结规律。二要选好篇目。选取教读篇目中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 它们往往是文言文中最典型的、知识的覆盖面最广的文章, 这样复习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 采取灵活的复习手段, 让课堂充满活力

复习手段的实施决定着复习的效率, 复习的效率来自课堂的学习气氛。这就要求我们采取灵活的教学手段,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复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例如古诗词和文言文的复习采取的方式是学生间交流所掌握的内容, 相互间进行友情提示, 然后进行欣赏、对比、迁移、运用与创造, 从而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又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很好地掌握复习内容。再如, 现代文阅读也采取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方式进行。由课题生发出诸多问题来读文章, 在文章中搜寻有关信息, 在短时间内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这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课堂学习气氛活跃, 复习效果显著。

6. 注重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语文素养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然而时间不等人, 进行有针对性的备考, 是提高学生成绩的关键, 但单纯的题海战术又会陷入恶性循环。因此, 应针对中考的具体情况, 设计多种训练方案,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6.1 每星期都进行课外阅读训练, 让学生观其文而行其道, 在欣赏美文中提高解题技巧。

教师的讲解应有针对性, 并总结历年中考课外阅读的考点规律, 使学生心中有数。

6.2 让学生尽早接触中考题型。

到总复习时才让学生做综合试卷和模拟考题, 为时已晚。因此, 在初三上学期就应将整个复习内容发放往年各省市的中考试卷让学生训练, 以免学生怯场, 便于学生应试。

6.3 注重自主性和开放性。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自主探究语文资源, 以及开展实践活动。

6.4 课文复习考点化。

篇4:如何进行初三语文总复习

一、制定、实施严密的中考复习计划

中考语文总复习承担着系统梳理、归纳总结、稳步提高的重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初三语文复习具有时间短、任务重、范围广、内容多、要求高的特点,如何带领学生进行中考语文总复习呢?笔者想到了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道理。于是笔者在复习之初就制定了严密的复习计划,然后有条不紊地遵照执行。即根据学校领导的统一部署,三月底结束第一阶段新课和初步的课文复习,四月底完成语文基础知识、现代文阅读复习,五月初进行文言文阅读和写作的专题训练。第三阶段的模拟强化训练,在经历了前三轮拉网式的复习、地毯式的“狂轰滥炸”之后,“战争”处于焦灼状态,复习达到了白热化程度,师生身心都很疲惫。这时我们审时度势,转入第四阶段的复习。“只顾低头拉车,不知抬头看路”的复习方法,无疑是低效的,学生再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做中考题”了。所以,这一阶段进行的是情报战、信息战。具体做法是寻找具有参考价值的模拟题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在当时的复习状态下,无疑给处于麻木状态的学生,注射了一针兴奋剂,使在荒漠中跋涉、精神几近崩溃的考生看到了绿洲,充满了信心,继续保持高昂的士气。

二、要进行查漏补缺,注重能力训练

完成第一轮的全面复习以后,第二轮的复习则应以查漏补缺为目标,加强学生的能力训练。这一轮复习要坚持三个原则:弥补缺陷,完善知识的原则;适应考试,增强能力的原则;提高效率,减轻负担的原则。为了做到这些,教师要认真对学生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班级存在的共性问题和个性问题,因材施教、有的放矢地组织复习,努力把以往学习中不够扎实的地方、易错易混的地方加以弥补和区分。

训练应该做到有序列、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第一,要明确重点,拟好步骤,确定方法。第二,要注重变式训练,注重思维能力开发的多角度训练。第三,要注意纠错纠偏的训练,诱导学生把自身所存在的问题暴露出来,然后及时加以分析和纠正。第四,要适时对学生进行质疑答问、争论辨析的训练,做到人人参与,使他们在这些活动中自我学习,相互促进,提高能力。第五,要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强化诵读训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增加知识积累,丰富语言储备。第六,要强化写作训练,除训练作文技巧以外,还应着重进行写作基本功尤其是书写能力的训练。

三、当针对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复习方法

复习效果好不好与采用的复习策略是否妥当大有关系。一般应注意不同班级复习策略要有所不同。如比较活跃的班级,要适当多做思考难度大一些的练习,防止学生学习浮夸;在比较沉闷的班级,则要多开展一些竞赛活动,让学生能积极投入复习。另外,不管在哪个班级,都不要一味地重复讲述课文,知识复习不宜偏重理论概括,更不应当盲目地、大量地演练题目或以考试代替复习。而应该做到:

1.全面把握,分清主次,在教读课和名家名作上精雕细刻。

2.抓好词语积累,在运用语言上动脑筋、下功夫,不在名词术语上纠缠。

3.从补缺入手,注重训练。寻找学生知识或能力的不足和疏漏之处,及时给予弥补,进行必要训练。训练应做到有序、有层次、有梯度、有针对性。

四、对学生分层次地进行复习指导

一个班级有多位学生,层次不等。要想提高每个学生的成绩,就不能一味地灌输知识,应分层次教学。我们在复习阶段,把学生分成了三个层次:(一)平时考试基本能稳定在85分以上的,每班大致10人;(二)居于85分左右,成绩起伏不定的,每班约15人;(三)屡次上不了85分的,每班约25人。

对于第一层次成绩优秀的学生,我们侧重提高他的作文水平。主要方法是:指导这类学生多看各类中考作文,多写作,教师尽可能面批作文。

对于第二层次学生,由于他们大多阅读题及作文不过关,我们开办了培优班,分成记叙文阅读、说明文阅读、议论文阅读、作文技巧指导四个专题进行辅导。

第三层次学生中有一小部分是成绩较差的,尽可能帮助他们由C等提到B等,我们开办了辅差班。教学内容主要是落实语文基础知识,即反复地检测他们对课本知识,尤其是古文的掌握。

当然,我们很清楚,要想提高优秀率,关键是把第二层次的学生成绩提上去。所以我们对培优班的教学十分重视。教师们经常在一起集体备课、研讨、命题、测试,有时对学生个别辅导。

五、全面分析,切实做好对各类信息的筛选工作

以往复习经验表明,中考复习时对各类信息做好全面的分析筛选工作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做好对学生、对命题、对资料的分析工作。

1.分析中考命题依据。总复习的最重要目的就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应对升学考试。所以,深入研究考试是十分必要的。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在试题结构、命题内容和题型、题量上基本上没有变化。试卷分为“积累”、“文言文阅读”、“现代文阅读”和“作文”四大板块。但由于命题者和命题趋向的差异,故每年的试卷会出现很大的分别,我们要充分认识这种差异,着重研究《考试说明》的具体特点,理解精神要求,包括范围、重点、题型、题量、比分等等。研究中考命题依据,目的在于掌握中考语文复习的纲要。这样,复习就能明确目标,抓住关键,提高效益。最好把近几年来的中考试题拿来进行分析比照,找出其特点和共性,分析中考语文变化动态。只有了解了考什么,如何考,才能把握复习的方向,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

2.分析语文复习资料。面对复习资料众多、繁杂的情况,精选复习资料。最好的复习依据是《考试说明》,最好的训练材料是近两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同时,不断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有关考试信息,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总结出一般性的规律,以此来确定明确的复习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实施更有效的方法对策。

篇5:初三语文总复习练习一

一、成语辨析题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B.看电视是游览观光最经济、最省事的途径,我们足不出户,便可大饱眼福。....C.近来,大蒜、绿豆等农产品大幅涨价,疯涨速度令人叹为观止,由此也催....生出“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等一系列网络新词。

D.面对我市多年来冬季大气污染严重的状况,市政府下大力气整治,终于妙.手回春。据2011年环境监测显示:优级天数增加,重污染天数减少。...4.(2011·连云港模拟)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从太空回眸我们这颗生存的星球,在变幻莫测的白云的飘忽中,它总是散....发着一种浅蓝色的绚丽,谁也说不清那究竟是大海还是气晕的颜色。B.我们的祖国山河壮丽,文学家以脍炙人口的诗句吟咏它,绘画家以使人迷....恋的丹青描绘它,摄影师以令人神往的镜头记录它。

C.改革开放以来,连云港人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各项事业蒸蒸日上,人民生活安居乐业。....D.时下的店名和商品名在吸收外来词时,追求时髦,哗众取宠,令人费解。这些让人看不懂的名称,只能贻笑大方。....

二、词语辨析题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嫦娥二号”在辽阔的宇宙空间遨游,______了大量珍贵的科学数据。②中国互联网大会于2011年8月23日至2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召开,会议指出:国际互联网传递着世界的最新消息,它______了各国文化,使愈来愈多的人相互了解。

③当您发现有人偷税或逃税时,您有权利也有义务对这种行为进行举报。因为他偷税、逃税 ______是在损害国家利益,_______是在损害您的利益,个别人的偷逃税款,实际上增加了他人的负担。

A.收集 沟通 既/又 B.搜集 勾通 不但/也 C.搜集 勾通 既/又 D.收集 沟通 不但/也 6.下列句子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011年1月,浙江桐庐成功举办了“国际剪纸艺术节”。剪纸是中国的传统艺术,在其传达方式中包含有丰富的平面构成的因素。传统工艺与现代设计有______之妙。平面构成设计的基本原理是把繁杂的图形高度______,以二维空间的形式来表达,吸取了自然和谐形成的要素,运用点、线、面组织成各种形式法则来表现图形的______美。

A.异曲同工 概括 和睦 B.同心协力 囊括 和谐 C.同心协力 囊括 和睦 D.异曲同工 概括 和谐 7.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就日本扣押中国渔船事件,我新华社______发表声明。②她就是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的______。③王老七十五,张老七十一,张老比王老______。A.受权 原型 年轻 B.授权 原形 年青 C.授权 原型 年轻 D.受权 原形 年青

8.(2011·北京模拟)结合语境,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写词语正确的是()①______时,我总喜欢捧着一本诗集,享受属于自己的那种安静______的生活。

②既能______,把握方向,又能______,关注细节,这样的人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A.①闲暇 闲适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B.①闲适 闲暇 ②高瞻远瞩 明察秋毫 C.①闲暇 闲适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D.①闲适 闲暇 ②明察秋毫 高瞻远瞩

答案解析

1.【解析】选B。A项中“琳琅满目”比喻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不能形容比赛项目。C项中“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句中被误用。D项中“姹紫嫣红”形容各种颜色的花卉艳丽、好看。一种花怒放不能用姹紫嫣红来形容。

2.【解析】选A。“莘莘”是众多的意思,它不能受具体的数量词限制。因此“一位莘莘学子”使用错误。

3.【解析】选B。A项中“响彻云霄”形容声音十分嘹亮,与前面的“名声”搭配不当。C项中“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褒义词,这里形容价格疯涨不恰当。D项中“妙手回春”是称赞医生医道高明。句中的陈述对象是市政府,使用对象不当。

4.【解析】选C。语义重复,“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和前面的生活重复。

5.【解析】选D。①“收集”和“搜集”都有“使聚集在一起”的意思,但

“搜集”还有“到处寻找”的意思。②“勾通”是暗中串通,勾结之意,是贬义词;“沟通”,使两方能通连,如“沟通思想”、“沟通两国文化”等,是中性词。③句应用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以强调偷税对个人的危害,不能用表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6.【解析】选D。“异曲同工”比喻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同心协力”是统一认识,共同努力的意思。“概括”是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囊括”指把全部包罗在内。“和谐”是配合得适当的意思;“和睦”是相处融洽友爱,不争吵。

7.【解析】选A。“受权”和“授权”的不同在于:前者是接受,后者是授给别人。原型:原来的类型或模型;原形:原来的形状,本来的面目。年轻:年纪不大,年纪比相比较的对象小;年青:处在青少年时期。

篇6:初三语文总复习之作文复习建议

来凤初中罗志明

一.新课标下中考作文命题趋势

1.以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为主流

2.以关注生活为主旨。

3.以表现自我为主导。

4.以抒发真情为主调。

二.好作文的特征

1.好的书写(书写是考场作文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所以至关重要。)

2.好的题目(除开命题作文,好的题目也会让老师先入为主。)

3.好的开头(可以适当引用名人名言,精彩美文作为开头。)

4.好的题材(避免老旧题材,好的题材才会有话可说。)

5.好的文采(作文要想得高分,好文采是必不可少的。)

6.好的描写(作文要感人,一定要将“重头戏”描写细致。)

7.好的主题(全文都要围绕健康向上的主题来写,才会不偏题、离题。)

8.好的结尾(结尾要意犹未尽,让人回味无穷,或是发人深省,才能做到“虎头豹尾”。)

三.阅卷老师讨厌的作文

1.书写潦草的作文

2.内容陈旧俗套的作文

3.内容情感虚假的作文

4.让人看不懂的作文

5.大篇议论,浮华空洞的作文

6.缺少细节描写的作文

7.详略不当的作文

8.脉络不清晰的作文

9.平铺直叙的作文

10.思想缺失的作文

11.开头绕题的作文

12.结尾草率的作文

四.中考作文应试“五要素”

(一)、光彩夺目的作文标题。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新颖别致、简洁明快的标题,会让阅卷老师对作文有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作文的品位,难怪古人说“题好文一半”。

那么怎样给考场作文命一个好题目呢?本人认为:题目应该简洁鲜明,夺人耳目。巧用修辞或格言俗语,使用富有诗意的语言,或揭示现实,都可拟定出令人满意的作文标题。如属记叙文,题目可突出主要事件或点明内心感受。如属议论文,题目则可命成论点型题目给人鲜明的印象。例如:《套圈.圈套》、《班长是怎样炼成的》、《那次,我离家出走》、《网吧惊魂》、《真情诚可贵、理智价更高》、《珍爱动物,就是珍爱人类》。这些题目,是记叙文的,内容清楚,极富悬念,吊人胃口。是议论文的,言简意赅,观点明确,富有文采,给人一种过目不忘的感觉。

(二)、引人入胜的作文开头。

古人把文章开头称为“凤头”,就是说文章的开头要漂亮,好开头要有“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动人效

果。考场作文,应慎写开头,认真对待第一句,第一段的写作。最好先在稿纸上写出开头的段落,然后再自我感受几遍,若能让自己激动起来,那么也定能感动别人。如考生写《人生最需要掌声》的开头:“人生最需要掌声。许多人时常感叹:知音难求。何为知音,知音难道不就是人生中的鼓掌者吗?”这是一篇满分作文的开头,这是个能激动自己的开头,如同刚打开水闸门一样,使自己的写作如洪水般一泻千里。“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写好了开头,也便留给了批阅者“成功的一半”的印象。

(三)、浩荡精彩的作文中间。

被喻为“猪肚”的文章中间如何写得浩荡而精彩呢?其实,名篇佳作,绝非通篇精美,它们之所以出“名”称“佳”,*的也只是一个或几个精彩的片断。名家名篇尚且如此,初中生的中考作文又怎能企求在“考场”这样特定环境里,用个把小时就雕琢得十分完美呢?因此,写好中间的技巧就是精心设计出一两个精彩片断来。这种片断或浓墨重彩、精工细描,或饱含深情、抒发感慨,或画龙点睛、提示哲理……这种文字看似短,但“磁力”大,它往往能像闪光的珍珠一样博得阅卷老师的青睐。平时上课时老师津津乐道,我们自己感到文章写得妙的不都往往是一些精彩片断或细节吗?那么,我们将片断写精彩不同样会受到好评吗?

另外,中间部分要多分段:一件事一段,略写的是一段,详写的内容可再分为二、三段,并用恰当的过渡词、句、段进行启承转合,给人以脉络分明之感,自己也便于在分段中调整思路。

(四)、耐人寻味的作文结尾。

如果把作文的开头比作“爆竹”,那么文章的结尾就犹如“撞钟”。古人说过:“好的结尾,犹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文章的开头重要,文章的结尾也同样重要。如果一篇主题鲜明,角度新颖的文章,读到最后,却被一个不妙的结尾扫了兴,岂不可惜!结尾要能紧扣文章的中心内容,并与开头呼应。人们称好的文章结尾为“豹尾”,从中考作文来看,虽然不能要求篇篇文章的结尾都是“豹尾”,但也要求结尾语言简练、生动,能给读者留下遐想的空间。如《花市》的结尾写道:“她笑微微的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

(五)、整洁清爽的作文书写。

工整、流利的书写给人的印象是:如同步入卫生清洁的场地。读一篇书写工整的作文,如见到漂亮的罗敷,使“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工整的书写可以让考场作文给评卷者留下良好的直观印象。并且,工整的书写也是一种礼貌的表现,书写工整,如同出门做客时整洁的穿着,是一种自重、尊人的表现。更何况,中考语文试卷大都设有卷面分,卷面分能得多少,那就要看你书写整洁清爽的程度了。

五.如何把中考作文写得漂亮

(一)、炼就一对神奇的眼睛——拟好题目。

好的标题应是新颖别致,引人读文。方法有:反常法。即拟出似乎违反常理的题目。这种题目有引人探究之效。如《欲速可达》、《蓝树叶》等。

2、公式法。即用数学公式写成的题目。这种题目新颖别致,富于哲理。如《素质教育≠玩花样》、《8-1>8》等。

3、谐音法。即借用语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拟的题目。这种题目诙谐幽默。如《见义勇为与见义勇“围”》“为”与“围”同音,《要重理“亲”文》“亲”与“轻”谐音。

4、借用法。即借用影名、歌名或俗语等拟的题目。这种题目能接近读者。如《爱拼才会赢》借用歌名,《敢问千年谁最酷》改用影曲名,《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借用俗语。

5、比拟法。即用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方法拟成的题目。这种题目形象生动。如《我与自信签约》用拟人,《忠诚:沟通友谊的桥梁》用比喻,《时代呼唤雷锋》用借代,《为何腐败不败》用反问,《榜上无名,脚下有路》用对偶,《“打假”岂能“假打”》用回文,《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用顶真。

6、悬念法。即用吊起读者胃口的方法拟的题目。这种题目有使人欲罢不能之效。如《感激车祸》、《耳朵“挑食”》等。

7、时尚法。即用当前流行的事件或话语拟成的题目。这种题目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如《李白上网》、《QQ**》等。

(二)、设计一张漂亮的脸蛋——作好开头。

开头要写得像姑娘的脸蛋那样美好,且能引人下读。方法有:

1、用优美简洁的语言开头。可用整句写,也可用整散结合的句子写,或引用诗词句子写,或用描写的方式写。

2、用直接了当的入题开头。如《心愿》的开头:“这个心愿在我的心理已经埋藏了很久。”只一句话便入正题,可谓惜墨如金,干净利索。

3、用悬念开头。这也叫倒叙法。如朱自清写的《背影》的开头。

4、用激烈浓郁的抒情开头。这也叫“直抒胸臆”法。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开头。

5、用寓于哲理的“题记”开头。“题记”可以是自己的语言,也可以是名人名言。

(三)、塑造一颗美好的心灵——定好主题。

确定的主题在正确的基础上力求新颖。这可从两方面去着手。

1、确立有时代特色的主题。如当前的建立和谐社会、建立节约型社会、“神六”飞天、奥运、禽流感、农村的减税增收、学校的素质教育、工厂的减本增产等。我们通过写自己熟悉的题材来反映上面这些主题,文章的中心就有时代特征了。

2、确立有自己独特感受且能励人向上的主题。如满分作文《人生的句号》,写从“顿号”、“逗号”到“感叹号”的变化,真实的反映出作者思想逐步变化的过程,充分表现出作者积极进去的精神,很能鼓人上进。

(四)、锻造一副丰满的身段——写好中间。

这包括要选好材料并安排好结构。中间部分要写得象姑娘的胸膛那样丰美圆实。方法有:

1、事实要多,议论要少;

2、细节要多,概括宜少;

3、新颖的材料要多,陈旧的事物应弃;

4、真情实感要多,虚情假意应少;

5、表现角度要多,单调角度应戒;

6、句子形式要多,雷同句式应改;7.故事波澜要多,直平写法应去。总之,要多姿多彩。

(五)、裁剪一对得体的衣裳——用好语言。

语言要新颖有文采。方法有:1.句式整散结合,长短相配,能使句子琅琅上口;2.引用诗词歌曲的句子,能使句子增色添采;3.用拟人比喻,能使句子形象生动;4.用群众的口头语言,能使句子生动活泼,富于生活气息;5.防拟改编,能使句子风趣幽默。

(六)、磨炼一双健美的腿脚——收好结尾。

结尾要作得像姑娘的双腿那样漂亮有力,干脆利落。方法有:1.画龙点睛式结尾。即结尾点题。这种结尾能使文章主题明了。点题的方式很多:抒情式,希望式,推理式,决心式,感悟式,比喻式,号召式,歌曲名言式。2.呼应开头式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结构完整,浑然一体。3.记叙事件式结尾。即以事情的结局作结尾。这种结尾能使文章显得含蓄蕴藉。4.描写景物式结尾。这种结尾能对主题起烘托作用。总之,要形神并茂,“姑娘”才能“光彩照人”。

六.小结

上一篇:特种设备报废管理制度下一篇:安全生产及廉洁自律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