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

2024-06-29

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共9篇)

篇1: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

医患纠纷事件处置后的思考

当医院提供的医疗服务不能令患者及其家属满意时,医患双方往往会因为沟通乏术而陷入一场激烈的纷争,这就是医患纠纷引发的“医闹”事件。近年来,据不完全统计,xx市城区已发生xx余起因医患纠纷而引发的“医闹”事件,严重扰乱了医疗机构正常的工作秩序,给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威胁。下面本人结合发生在我区的一起医患纠纷处臵过程,谈一些粗浅看法。

一、事件情况

xx年xx月x日,x某(男、x岁、xx人)因病到xx医院住院治疗,x某因病死亡,死者亲属三十余人以死者从入院到死亡期间,院方未能查清死者确切病因致死者死亡为由,于xx月x日将死者尸体移至该医院门口,设臵灵堂、播放哀乐、摆放花圈、并拉起“还我公道、医道何在”的横幅,要求院方给出说法,致数百名群众围观,现场情况相当混乱。后在xxx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安抚、劝导下,情势得到有效控制,经过连续工作,死者亲属情绪得以缓和,同意撤走花圈,停放哀乐,并将尸体移至殡仪馆,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得以恢复。

二、引发该起“医患纠纷”事件的原因

(一)从患者方面分析

一是法律意识淡薄是主要原因。当前部分群众的法律知识依然相对缺乏,法制观念淡薄,不知道或不愿意通过正常医疗事故处理程序去解决问题,而寄希望于通过吵闹的方法来达到赔偿的目的,普遍认为“不闹不解决、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在此次事件中,x某的亲属对医院极不信任,对公安机关不信任,对政府不信任。始终认为x某是在医院治疗期间去世的,医院就应负完全责任,始终不相信医院方是解释,根本不同意走诉讼程序,甚至提出高额赔偿;党政干部及相关人员对患者家属做劝解工作,由于现场部分不明真相群众的煽动,患者家属认为政府“官官相护”,不负责任,替医院开脱,甚至公然辱骂政府及处臵人员;执勤民警依法维护现场秩序,部分群众认为公安是帮医院的忙,不为群众说话,个别不法分子甚至蓄意辱骂殴打执勤民警。

二是患方期望值过高是根本原因。患者及其家属希望医院百病皆能治,医生个个是再世华佗,认为病人进了医院,就是进了“保险箱”,在花费大量金钱治疗结果不满意尤其“人财两空”时,精神和经济上承受双重压力,往往无视医院治疗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引发医闹事件,许多患者及家属法制观念淡薄,误以为“会闹的孩子有奶吃”,“不闹不赔,大闹大赔”,面对医患纠纷,不是通过协商、调解、诉讼等合法途径解决,而是聚众闹事、非法维权,引发医闹事件。

(二)从医疗机构方面分析

一是与患方缺乏必要的沟通,前期处置不力是重要原因。就此起医患纠纷而言,如能及时处理,耐心做好解释本可以化解。但因院方在治疗过程中未和患方亲属进行必要的沟通,秦某死亡后,院方出于各种原因没能及时解决,又没向患方做出全面系统的解释,致患方家属情绪失控,矛盾升级。

二是医院缺乏完善的医患纠纷处置机制是主要原因。从此次医患纠纷的现场处臵过程中来看,明显反应出缺乏完善而协调统一的处臵机制,虽然党委政府对突发事件处臵有相关规定,但具体在处臵医患纠纷上,各相关部门执行的合力确实不尽人意。一方面,卫生部门介入滞后,当患者在医院出现异常时,医院就应充分意识到事件的严重性,迅速报告主管部门,提前做好相关预防工作。而事件发生后,部分医生往往是没有警觉性,上报速度迟缓,导致卫生主管部门在医患纠纷引发医闹事件后才赶到,错过了最佳处臵时间。另一方面,当公安机关介入后,纷纷协调公安民警在唱主角,相关主管部门反而成了配角,劝解、协调往往是民警在做,医院、卫生等相关部门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

(三)从社会方面分析

一是舆论的导向出现误区是主要原因。群众舆论一般认为患者是弱者,一旦发生医疗事故或医患纠纷后,社会同情的天平大多倾向患者,特别当患者死亡时,群众舆论一般都认为医院有一定责任,而不去判断具体的病例如何,将矛盾直指医院,甚至政府相关职能部门。

二是司法程序复杂是重要原因。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现有法规的程序规定来解决医患纠纷程序复杂、耗时较长。患者家属大多数认为司法程序既费时又费力,反而有“不闹不赔、大闹大赔”的观点,不愿意走司法程序。因此,就船山区处臵的多起医患纠纷来看,患者方大多不愿走行政调解乃至司法诉讼的道路,而不惜以暴力、纠缠相威胁,以达到其要求赔款的目的。

三、预防和处臵医患纠纷引发“医闹”事件的对策及建议

(一)预防医患纠纷引发“医闹”事件的对策

1、提高医院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医患纠纷的不断出现,至少说明医院在治疗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如果一家医院在一定时期内多次发生医患纠纷,人民群众对该医院的信任度肯定会大打折扣。医疗机构只有不断改进医疗设备,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才能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率。要加大投入,积极改善医疗设备,尽量适应治疗各种疾病的需要。要加强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医疗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医德医术和服务质量,树立救死扶伤的良好风尚,减少误诊,努力提高对疾病的治愈率。

2、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灵通信息。医院应成立常设性的内部管理机构,对医护人员的医疗活动进行经常性的监督检查,明确奖惩措施,规范医疗行为。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医患纠纷处臵预案,落实人员,明确责任,常抓不懈。要在卫生系统建立信息联络员制度,密切掌握各医疗单位情况,出现医患纠纷苗头第一时间报告。同时,一旦发生医患纠纷时,医院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迅速介入,要以主动承担责任及站在患者的角度,正确面对,不得推诿,不得等到公安等部门赶到现场才开展工作,更不能当公安等部门开展工作时自己成了配角。要主动积极的处臵好医患纠纷发生的前期工作,有效预防事件的扩大和升级。

3、健全工作机制,着力促进医患纠纷调解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医闹事件主要是对医患纠纷的调处不及时或不当而引发的,所以要建立健全医患纠纷调处工作机制,促使医患纠纷调处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一是建立医疗责任保险机制。提高保险公司和医患双方参加商业保险的积极性,改变医院各自为政、单独抗风险现状,对不同等级、规模、性质的医院科学确定差异化的保险费率和保险赔付率。二是健全医疗事故鉴定机制。扩大鉴定专家库成员,开通异地鉴定渠道,推行医疗事故鉴定主任鉴定员负责制和错案追究制,增加鉴定透明度,提高鉴定公信力。三是引入第三方调处机制。成立独立于卫生系统之外,工作经费由政府承担的第三方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可由中立的资深医学、法学、保险理赔等专家组成,必要时可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统一,引导医患双方通过诉讼方式和合法途径解决医患纠纷,避免引发医闹事件。

4、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医患纠纷发生后,患者亲属动则聚集数十人并停尸讨要说法,严重影响正常的医疗工作秩序,有的甚至不听制止,持续扭闹,完全没有法制观念。相关部门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一是卫生部门、医疗机构要结合自身日常工作进行宣传;二是在处臵医患纠纷过程中要加强对患者家属及群众的宣传;三是结合日常的法制宣传进行宣传。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人们理性对待可能发生的医疗风险和医疗事故,通过正当渠道反映和解决诉求,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处臵医患纠纷意识。

(二)处臵“医闹”事件的建议

1、加强情报信息工作,做到早发现早制止。医闹事件发生后,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要高度重视,相关部门要建立快速灵敏的预警机制,及时化解不安定因素,争取工作主动权。建立健全多方位、多层次信息网络和反馈制度,把信息触角伸向每个角落,积极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2、处臵迅速,规范操作,控制事态。公安机关在接报此类警情时,要迅速到达现场,对于有人员伤亡的,要积极开展救助,并及时汇报现场情况,加强现场局面控制力度,做好现场有关人员的情绪安抚工作,减少围观群众,防止事态扩大。同时,在处臵过程中,处臵人员也要避免不当言行,以防矛盾激化,并做好相关现场资料的固定工作,为日后事件处理提供必要的证据支持。

3、加强事后调解工作,区分事件性质,分类处臵。要根据医闹事件主要特点、规律,采取不同方法,正确处理。对患者家属提出的合理赔偿要求,要积极调解,按照有关法律和政策,力促双方协商一致。对于患者家属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要耐心说服教育,使其认识到要求的不合理性,自动放弃其不合理要求。对于抬尸闹事、冲击党政机关、堵塞道路交通的,要区分性质,分类处臵。对于为首的组织者、策划者,对于借机煽动、挑头滋事的社会闲散人员,对于趁机进行“打砸抢烧”等违法犯罪活动的人员,要依法从严处臵。

4、协调有关部门,共同开展工作。要根据事件性质及特点,在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相关职能部门要全力配合,积极做好事件处理及患者家属思想工作,将事件双方的矛盾引导在法律框架下解决。

5、坚决严厉打击“职业医闹”。在日常工作中,密切关注辖区内是否存在职业医闹,是否对医闹事件进行操纵、组织、策划等活动,要及时收集相关证据,适时进行打击处理。

总之,医患纠纷引发“医闹”事件,事关医患双方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主动介入,正确引导利益冲突各方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切实将医闹纠纷大事化小、小事化无,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篇2: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

一、人民调解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1)是纠纷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2)本人或其近亲属正在或曾在纠纷所涉医疗机构工作;

(3)本人或其近亲属与纠纷所涉医务人员有利害关系;(4)本人或其近亲属与纠纷所涉医疗制品销售、生产单位有利害关系;

(5)与纠纷或当事人有其他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调解的;

二、当事人可以在调解程序的任何时候以口头或书面形式申请人民调解员回避,并说明理由。

三、人民调解员也可以自行回避。回避申请应在正式实施调解前提出,并说明理由。

四、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医调委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纠纷调解工作,但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

五、调解员回避由医调委主任决定。

篇3: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

关键词:医疗纠纷,依法处理,医德法并重

2012年3月23日,一位患者因对医院不满,用水果刀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凶报复,造成四名无辜的医生一死三伤。事后,卫生部要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卫生行政部门切实履行好内部治安保卫职责,积极配合公安部门做好治安保卫工作,确保医务人员人身安全得到保护[1]。卫生部与公安部发布《关于维护医疗机构秩序的通告》,要求公安机关要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维护医疗机构治安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侵害医务人员、患者人身安全和扰乱医疗机构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该事件让医患矛盾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无独有偶,近期某中医药大学通报称,该校有学生在医院实习期间违反新生儿护理操作规程和禁止携带手机进入病房的规定,擅自用手机拍摄新生儿照片并上传到相关微博,同时发布违反职业道德的言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学校对此深表歉意。事件发生后,虽学校立即采取了相应措施,严肃批评教育了学生,并责令其停止实习,该学生也作出深刻检查,但社会上谴责的声音并未减弱[2]。

从近期一系列的医患事件中,不难发现医患矛盾的严峻性。要解决该问题,必须找出病因,对症下药,综合地解决处理,才能标本兼治。

1 医患关系现状的成因

1.1 医疗卫生体制不完善

2011法治蓝皮书指出:“医疗纠纷作为一种突出的社会矛盾,一直是困扰中国医疗卫生领域的顽疾。有效处理医疗纠纷,直接关系到医患双方合法权利的保护和社会的稳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飞速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一些问题。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的那样,目前我国还存在“城乡和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不平衡,资源配置不合理,公共卫生和农村、社区医疗卫生工作比较薄弱,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药品生产流通秩序不规范,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药费用上涨过快,个人负担过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医患矛盾突出的重要原因。

1.2 法律法规及配套制度不健全

我国目前尚无一部完整的医事法律。实际工作中处理医疗纠纷主要参考的是2002年由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但是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旧有法律法规已难以适应医学的新发展。加之该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其调整范围过于狭窄,具有严重滞后性[3]。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专列第七章为“医疗损害责任”。该章为医疗损害的处理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医疗纠纷处理从此发生根本改变[4]。但是毕竟受到条文数量的限制和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侵权责任法》在调整医疗损害具体实践时又显得过于原则和笼统。因此须进一步结合各地实际,探索和完善医疗损害鉴定、赔偿标准等问题的具体机制。否则在处理医患矛盾时,既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又不能对纠纷现场进行有效处理,进而导致患者往往选择采取极端的措施来处理矛盾,造成冲击医院正常秩序或对医护人员进行人身攻击等情况多发。

1.3 部分医生的腐败行为破坏了医生的职业形象

医术乃仁术。医务人员之所以受人尊重,凭的是崇高的医德和精湛的医术。但是近年来,受经济多元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由于管理的漏洞及单纯谋取利益,导致部分医院和医生突破职业的道德底线,滥用权力,以药养医,以医谋私,收受红包,误导、欺骗患者,耽误他们的正常救治,使他们陷入人财两空、走投无路的境地,严重败坏了医务人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加重了医患之间的不信任感。据南通广播电视台2012年8月22日报道,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孙华就因利用职务之便,在药品采购、工程建设、财务审批、人事管理领域为他人牟取利益,非法获利54万余元,最终站在了被告人席上。

1.4 民众医事法治观念有待提高

医患矛盾是医患双方的冲突。除了医方原因外,患方法治观念不强,对医生缺乏足够的信任等也是重要的原因。在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伤医案件中,患者普遍法制观念不强,缺乏基本的医学常识,这也加深了其与医院和医生之间的不信任,进而放弃用正常的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选择极端[5]。有些患者甚至对正常的解决途径持怀疑的态度,认为这只是医方拖延时间或逃避责任的一种做法。前段时间,齐鲁医院连发两起伤害医务人员事件。犯罪嫌疑人将其父去世的原因归结于医院从而怀恨在心,首选的不是采取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而是采取极端手段制造此案。类似伤医事件的频发不得不让人反思,在一个法治观念不强的大环境下,医务人员的人身安全何时才能得到有效保护?

2 探索解决之道

当前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的关键时期。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医德法并重,多角度、全方位地去化解医患矛盾这一社会现实问题。

2.1 完善法律法规,健全配套制度

目前,之所以出现患方的过激行为就在于医患双方之间缺乏互信,患者及其家属对纠纷处理制度缺乏信心,从而不愿意按法律途径解决问题,而是采用摆设灵堂、暴力、聚众滋事等方式来宣泄不满和解决问题。在面对这些情况时,尤其当医疗纠纷引发群体事件时,相关部门缺乏有效应对措施,处理不及时、不积极等较为普遍。据调查显示:四川省全省医疗机构中,七成以上医务工作人员认为不法侵害发生时,未能得到公安等相关部门有效保护,致使一些医院面对患者及其家属打闹时,不得不“花钱买平安”,无形当中,从另外一个方面助长医疗暴力事件无限扩大与发展[6]。如此,无疑让紧张的医患关系进入了恶性循环。

只有坚持不断完善卫生法律法规,健全相关配套制度,引导医患双方依法行医,依法就医,严格以法律法规为准绳才能让医患关系进入良性循环。我们应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改革的意见和要求,落实医疗改革的精神,通过立法来明确政府、医院、病人等医疗卫生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符合我国国情需要的医疗卫生法律体系。具体到医院这个层面,则应当尽快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等相关规定健全医患沟通制度、重大医疗纠纷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配套制度,引导患者按照医院的规定及相关法律法规理性处理问题。同时我们应以国家的公权力为后盾,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理由、手段扰乱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侵害患者合法权益,危害医务人员人身安全,损坏医疗机构财产。

2.2 加强医术,尤其是医德的培养

正如原卫生部部长高强指出的那样,解决医患矛盾关键在医方。医疗机构是履行救死扶伤责任、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场所。要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必须不断提升医疗技术水平,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在此基础上,还必须高度重视医德的培养。与患者的沟通正是医德的最好体现。通过沟通,让患者感受到医生的良好素质,从而产生信任和尊重。现实中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发生并非由于是医疗事故。相反,医生的语言表达,甚至一个眼神等都可能成为纠纷产生的重要原因。增加医德培养的重要性如此可见一斑。医德的培养不仅体现在与患者的沟通中,更应融入到医生行医、医院管理等各个环节。例如,医院应该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将现今医疗科学关于其相关病情的有关信息告知患者,尤其是可能出现的风险等。这样能让患者自己对病情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以便在后续的治疗中积极配合医院,从而保证医疗的效果。再如,医院在关注技术突破,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多的人性化关注,毕竟患者是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标本。这些都是医德医风的体现。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坚持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将人性化关怀贯穿到医疗的各个环节中去。

2.3 严格执法,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

解决医患纠纷,构建和谐新医患关系,还必须在全社会中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尤其是要坚决打击医闹等非法活动,严厉打击医疗机构内部的腐败行为,才能让医患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保障。

协商解决是医患双方在处理纠纷时经常采用的办法。但是协商解决并不等于医患双方之间可以毫无原则地“私了”,也不等于只要对患方进行了赔偿,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就可以不承担责任。现实中,医院方面的无原则妥协,一定程度上纵容了以“恶”解决医患纠纷的做法。职业医闹便是一例。医闹不仅助长了不良势力的滋长,也恶化了医患之间的关系。在医患纠纷协商中,医患双方都必须以法律规定作为唯一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护医患双方的利益。

打击医疗机构内部的腐败行为是提高医院内部管理的前提和保障。打击腐败才能让医院保持纯洁的工作作风,才能够进一步提高医疗水平,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一旦发生了医疗纠纷,应正确处理,做好引导、交流、沟通工作,而不是在发生医疗事故后,为了逃避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或者出于减轻发生医疗事故可能给单位及其医务人员带来的不利影响的考虑,选择“私了”。医疗卫生机构必须依据现有《侵权责任法》等相关法律,进一步细化医患关系双方责权利,为患者提供合理诉求平台,在医院与患者之间建立有效解决医疗纠纷的机制。

2.4 发挥媒体的宣传、教育、监督等作用,引导全社会共建和谐医患关系

新闻媒体在医患关系的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引导全社会关注医疗改革的进展及阻力。但部分不负责任的媒体,为了吸引眼球,往往对材料进行片面的编辑或者赋予惊悚的标题,从而让观众无法了解事情的原委,公众的善良和同情被误导和滥用。这种做法,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加重了社会的误会。如在2011年引起广泛关注的深圳“8毛钱治10万元病”事件报道中,很多媒体在开始时都盲目地批评深圳市儿童医院,认为该医院利欲熏心。但是事件最后的发展结果却证明了该医院的诊断正确。患儿家长向医院公开致歉。更有甚者,媒体成了职业“医闹”们的利用工具:制造社会舆论,给医院施压以得到更多的赔偿。现代生活的快节奏,读书看报都是“吃快餐”的方式,有的读者甚至看个标题就开始大发评论。这就使得媒体的误导作用被进一步放大,加剧社会上医患双方对立情绪。

其实,每次重大案件的报道对民众都是一次难得的案例教育。从哈医大恶性伤人事件的报道中,我们了解到医生执业的不易。越多的人开始反思医患关系。我们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介,包括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客观公正的报道医疗纠纷案件,并结合这些报道,加入相关的医学、法学、伦理学等方面知识,提高全社会对医疗纠纷问题的认识水平,自觉接受“依法行医”、“依法处理医患矛盾”的理念,大力营造共建和谐医患关系的社会风气。

综上,我们必须医、德、法并重,以解决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事实上,医患双方的利益是统一的,而绝非是矛盾的。患者的健康需要医护人员的悉心照顾,而医生又在行医治病实践中积累了经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若医患双方能够和谐相处,互相促进,良性循环,则我们得到的将是一个“病有所医”的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逸川夫,杜绝“杀医案”不能只多装几个摄像头,《法制日报》2012年3月29日第7版.

[2]邓为,个案的虐婴事件折射共性的医患矛盾,《河北青年报》6月5日A2版.

[3]王瑞凯.论有关医疗纠纷的防范对策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1,30:266.

[4]高也陶.2010年:中国医疗纠纷处理的根本转折[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0,5:25-27.

[5]赵桐,颜涛.关于依法处理医疗纠纷的思考[J].人民论坛,2011,29:98-99.

篇4:医患纠纷的特点和原因分析

医患纠纷的特点

纵观各类医患纠纷,其主要特点如下:①从医患纠纷发生的时间来看,节假日和夜间多发。②从医患纠纷发生的频次来看,手术科室(尤其是骨科、妇产科、普外科、眼科)、急诊科、儿科(重点是新生儿科)、ICU多发。③从医患纠纷易发生的人群来看,儿童、青壮年和疑难病人易引发纠纷。④从医患纠纷的影响和赔偿数额看,恶性医患纠纷案件逐年上升。

医患纠纷的原因

医患纠纷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不是单一方面的结果。病人和家属、医院和医务人员,以及社会各因素等在医患纠纷中均起到一定的作用。

(1)来自医院和医务人员方面的原因:①医务人员自身的临床经验和技术水平不足。在所发生的医患纠纷中,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医务人员本身的技术水平和临床经验不足所致。②医务人员的责任心不强,查体不细致,观察病情不细致,处理问题不及时。从近年来病人投诉情况来看,个别医务人员责任心不强,查体不认真、敷衍,该做的检查不做,导致误诊、漏诊时有发生,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痛苦。③服务态度不好,引发病人不满。在这种敌对情绪作用下,一旦病人疗效不佳,或医务人员稍有不慎,就会被患方揪住不放,从而演变为纠纷。④相关规章制度执行有缺限。例如医生对病人的病情估计不足,对于病情有异义的病人,没能很好的执行三级医生负责制,没有及时请专科医生和上级医生会诊,对于抢救病人抢救会诊到位不及时,而引发纠纷。⑤告知制度执行不好。病人入院后不及时签告知书或委托书,对病人实施手术、特殊检查、治疗、用药等不做书面告知等。⑥双休日门急诊专科医生配备不齐全。由于人员配备不足,不能保证每一个专科均有医务人员值班,既使有专科医生值班,但由于受年资等因素限制,也容易发生误诊和误治现象,从而导致纠纷。⑦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淡漠、医学资料管理和医学文书书写不规范。如病人的化验单、B超单、CT片、X片等医学资料管理不善,有丢失现象,给患者就诊带来很多不便而引发纠纷。⑧医用材料质量问题。近年来因医用材料不合格引发的医疗纠纷时有发生,尤其是骨科用于内固定的各种医用材料,一旦出现问题,不仅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痛苦,也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⑨收费问题。由于现有的收费标准比较复杂,医务人员在收费过程中不认真,导致输入错误,以及个别科室多收费、分解收费、错误收费现象时有发生,一旦被患方发现,会认为整个收费都存在问题,从而引发纠纷。

(2)来自患者和家属的因素:①患者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由于病人和家属没有真正考虑到病人病情的严重程度、医学的未知性和诊疗过程的风险性等特殊情况,总认为花了钱就能治好病,对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一旦没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就会引发起医患纠纷。②患者的维权意识增强。近年来,随着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和家属的维权意识增强,在发生医疗事故和医疗差错时,都能从保护自身的利益出发,提出各种要求,因此,医患纠纷也明显增加。

篇5: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

行风投诉和医患纠纷协调处理工作制度

1、医院设行风投诉和医院医德医风意见箱及投诉电话。投诉者可通过面书、电话或直接到投诉接待站投诉等多种形式进行投诉;

2、投诉人应理性诉说,不得影响医院的正常医疗秩序和其它工作、生活秩序;不得对被投诉科室和人员进行辱骂、殴打等人身攻击;

3、投诉内容须实事求是、证据确凿,不得徇私情,胡搅蛮缠,更不得编造事实、造谣惑众,对医院、科室和人员进行侮辱;

4、本着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的态度,以平稳的方式解决医患纠纷和投诉的问题,不得以激进的态度和失控方式来激化矛盾;

5、医患纠纷协调处理办公室和行风投诉接待站工作人员要认真接待每一位投诉者,做好记录、上报和协调处理工作,不得态度生硬、敷衍了事;

篇6: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

1 当前医疗纠纷处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提出并细化了鉴定专家库、举证责任、赔偿标准等内容,医疗事故的范围和内容划分更细更广了,对医护人员提出的要求更高了。

目前,医患之间的矛盾冲突,医疗纠纷的产生,是医疗服务过程中难以避免的问题,即使医疗服务、医疗技术已臻完美,也会有医患的矛盾出现。一方面,患者对医院信任度缺乏,一旦发生医疗意外,患者往往质疑医院在治疗过程中的责任。另一方面,患者的权利保障渠道不畅,不能有效保证患者家属的求偿权。

2 医院构建医疗纠纷听证会的做法

医疗纠纷听证会由医务科主任或副主任主持,参加人员为相关科室的专家和当事人,以及指定1~2名医务科工作人员协助听证;参加医疗纠纷听证会人数占应到会人数的五分之四以上。医疗纠纷听证会根据一般医疗纠纷及恶性医疗纠纷中患者和家属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定期举行。

2.1 医疗纠纷听证会的主要内容

就审议医疗纠纷以及医疗争议较大、需要进一步听取意见的事项举行听证会。它由医院统一审议医疗纠纷中的医患沟通的专门工作机构来举办。

医疗纠纷听证会的范围:即对于医疗纠纷涉及医疗质量、护理、服务、医德医风、医疗价格或者争议比较大的问题,都应当举行听证会。通过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的方式征求意见。

质询释疑:参与人员审议报告,并就医疗事故争议向医务科提交书面材料,对整个医疗过程以及患者提出的问题和不理解的地方予以说明、解释。涉及患者和家属关心的热点、疑点、难点问题,通过听证会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和意见。

2.2 医疗纠纷听证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

2.2.1 会前准备。

医疗纠纷听证会邀请下列人员参加:当事人、相关科室主任、相关人员、相关本专业专家、学者,医院管理部门代表。当事科室拿出该医疗事故争议的书面报告提交医务科,由医务科发到听证会上讨论。听证会对各方专家的意见有详细的记录,有利于防止管理部门在定性过程中常见的两种滥用权力行为,即考虑不相关因素及不考虑相关因素。

2.2.2 听证会程序:

(1)申请当事人汇报医疗过程方案;(2)医院管理主管部门(医务科)汇报对医疗争议的有关初审意见;(3)与会人员对医疗纠纷过程和初审意见进行讨论,参加听证会的代表和人员可以就有关问题向专业专家提出质询,相关专业专家应当进行答复或者作出解释;(4)主管医疗院长综合听证会意见并予以宣布。

2.3 反馈上报

听证会结束后,听证主持人应当依据听证情况,写出听证报告,上报医院主管院长。听证会的专家们普遍都有几十年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深的专业知识。每次接到听证会通知需要做出医学报告的时候,他们会根据需要的科室指定至少3个以上的专家分别独立做出医学分析报告,然后再对比这几份不同的报告,做出综合分析报告,这份含金量很高的医学报告书往往就成为医院对医疗纠纷争议中调解阶段或者进入诉讼程序后的关键所在。医院主管领导在听证会召开后的规定时间内,在认真吸取采纳听证会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制订最终医疗纠纷处理定性的方案,正式行文公布执行。这样形式正规,易引起各相关科室人员对拟议中的医疗纠纷的重视。同时,为患者上诉司法部门或上级医学会医学鉴定主管部门时,附有听证会的综合意见,作为司法部门的参考资料。

2.4 医疗纠纷听证会需要把握的主要环节

2.4.1 医疗听证会的原则:

一是不重复听证原则,二是公正原则,三是客观原则,即如实提供情况和如实报道。2.4.2体现民主组织形式。当前,我们在实行医疗纠纷听证会制度的工作中,广泛吸收相关科室的专家和当事人参加,会前两天发出通知,告知听证会的主要内容、参加对象,会议地点、时间。对相关人与科室出面收集各方的意见。同时。听证会对各方专家的意见有详细的记录,有利于防止管理部门在定性过程中常见的两种滥用权力行为,即考虑不相关因素及不考虑相关因素。

2.4.3 以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为出发点。

医疗纠纷听证会处理的问题,往往是与医患双方息息相关的问题,医疗纠纷大多由技术问题所致,而医疗技术问题又十分复杂,非专业人士不容易分辨清楚。现实的情况是医疗事故处理起来有法可依,医患双方可按照法律来办事;而医疗纠纷的处理则没有一部明确的具体法律法规,一般只有参照上位法《民法通则》加以处理。目前处理医疗纠纷的法律法规仍处于缺失状态下,通过医疗纠纷听证会的形式,对现有的法规和医疗鉴定提供了医学方面的资料的补充。

2.4.4 强化监督管理机制。

深入、规范地推进医疗纠纷听证会制度,必须加强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一是建立医疗争议上报监督机制。当事医务人员就该医疗事故争议在第一时间内提请当事科室进行讨论,然后就该医疗事故争议以书面形式提交医务科。二是建立医务科介入监督机制。医务科在实行医疗纠纷听证会工作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医务科对提交书面材料进行审核,对整个医疗过程以及患者提出的问题和不理解的地方予以说明、解释。医务人员对当时重要细节的描述与患者方描述的情况有严重出入的,即进行医疗纠纷听证会。三是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层层落实责任制,医院主管领导在听证会召开后的规定时间内,在认真吸取采纳听证会合理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最终医疗纠纷处理定性的方案,正式行文公布执行。对实行医疗纠纷听证会制度流于形式而引起群众不满,造成影响等问题要认真追究有关人员责任。通过强有力的各项监督机制,把医疗纠纷听证会制度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3 实施医疗纠纷听证会的成效

3.1 充分注重医疗信息公开的全面性,还患者一个知情权

医疗纠纷听证会制度的实施,的确让患者了解了医疗过程中有无过错及缺陷,是属于病员及其家属缺乏医疗常识,还是对医疗技术不理解、或误解的。通过听证会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说明,让患方有了更多、更实在的知情权、选择权、咨询权。

3.2 科主任的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

医疗纠纷听证会是一种新生事物,它是强化医疗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在医疗纠纷处理中,实行当事人、科主任及医务科“三方互动”。由当事人、科主任收集、调查医疗差错、事故情况,安抚家属,并与医务科商量后,作出处理,为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的召开准备资料。听证会中获取的信息和专家的意见,应当作为医院处理纠纷定性的重要依据。对听证会中专家反映强烈的、重要的意见,医院没有采纳的应当作出说明。

3.3 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法制的框架下行使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现行的医疗纠纷听证会是确定医患之间的权责关系,通过一个客观公正并且有医学专业知识的部门代替医患之间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进行沟通,可以弥补患者在专业知识方面的不足,也可避免出现过激情绪和行为。同时,可以保障病患者的某些权利,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加强法制建设,让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法制的框架下行使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医疗纠纷听证会在医患沟通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维护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摘要:介绍医院实施医疗纠纷听证会制度的方法、意义和成效。认为实施医疗纠纷听证会的意义在于:充分注重医疗信息公开的全面性,还患者一个知情权;科主任的责任意识得到了强化;不同的利益群体在法制的框架下行使自己的权利与义务,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关键词:医患沟通,听证会制度

参考文献

篇7: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

院前急救是医院的“窗口”,同时也是医患纠纷的高发区,现将院前急救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1 医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分析

1.1 到达救治现场不及时:“时间就是生命”在院前急救上显得尤为重要,争分夺秒,早一分钟或许就能把患者从死亡线上拉回来。在接到“120”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后,按规定,医护人员应在1分钟内到位,准时出车。但有时医护人员由于其它原因不能准时到位,而造成出车时间延长。急救车司机由于对有些路形不太熟悉,跑冤枉路,致使到达救治现场时间过长,患者不满,而引发医患纠纷。

1.2 责任心不强,管理不到位:急救药品、物品对抢救病人至关重要,如果这一环节出了问题,会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但个别年轻护士责任心不强,不能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急救车管理制度,如:急救药品、物品用后未及时补充,心电图机未及时充电,急救药品甘露醇结晶等。到达救治现场时无法使用,由此引发医患纠纷。1.3 技术不到位:院前急救的大部分患者起病急,病情危重,这就要求医生对患者病情迅速做出判断,实施救治。但有些医生缺乏工作经验,业务不熟练,面对病情危重的病人表现出慌乱,或畏手畏脚,对急救仪器不能熟练地使用,给患者及家属造成不信任感。有些护理人员在实施救治时,不能很好地与医生配合,静脉穿刺成功率低,患者不满而投诉。

1.4 沟通不到位:院前急救的患者大都存在着焦虑、紧张、恐惧的心理,他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但有些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冷漠,不能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及时做好心理护理,解答问题时态度生硬,而引发医患纠纷。

1.5 法律观念淡薄:有些危重患者病情变化快,在转运途中有可能死亡,而有些医生法律观念淡薄,未向患者及家属交代病情,签署知情同意书,事情一旦发生,患者家属接受不了,引发医患纠纷。个别医生觉得患者病情不重,在转运时,不是陪护在患者身边,而是坐到前面副驾驶座位上,患者及家属觉得医生对自己不重视,缺乏责任心,引起投诉。

2 防范对策

2.1 转变服务观念,增强服务意识。牢记“时间就是生命”、“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不拖拉、不推诿扯皮,这是每个医护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在接到“120”指挥中心发出的指令后,医护人员在1分钟内必须准时到位,准时出车,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急救车司机应是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司机,对当地的路形方位了如指掌,做到心中有数,以最快的速度到达救治现场;而且要开车技术娴熟,应变能力强,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保证行车速度,及时将患者送往医院,为进一步救治赢得时间。

2.2 加强责任心,强化管理,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交接班制度、急救车管理制度。急救箱内的急救药品、物品应定位放置,专人管理,班班清点,检查有记录。保持急救箱清洁,急救药品、物品仪器齐全适用,及时补充,及时检查维修有记录,及时消毒、无过期。急救药品、物品使用后应立即补充,必须做到班班认真交接,因为这关系到病人的生命,来不得半点马虎与懈怠。

2.3 加强业务学习,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精湛的技术是医疗质量的核心,医护人员只有具备精湛的技术才能在抢救病人时做到心中有数,忙而不乱,才能提高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从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为了提高业务技术水平,科主任、护士长定期组织全科人员进行岗位培训,技术比武,定期进行理论、操作考核,要求每位医护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种抢救仪器的使用,熟练掌握各种抢救药品的剂量、用法、药理作用等。而且还要通过参加科内、院内组织的学术讲座、外出进修、继续教育等途径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学习新理念、新知识,从而适应现代医学的讯猛发展。只有这样,工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有效地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2.4 加强医患沟通:医护人员要及时转变服务理念,在工作中经常换位思考,以真诚、乐观的态度面对患者。由于院前急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重,医护人员要及时与他们沟通,做好心理护理,了解他们的需求。另外,在到达救治现场的途中,医护人员可以利用通讯工具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取得联系,告诉他们在医护人员未到达之前的一些急救常识,如:一氧化碳中毒的患者,要立即打开门窗,有条件的搬离现场,颈椎损伤的患者避免搬动等。实践证明:有效的沟通,对抢救患者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高,对医院的信用度提高。

2.5 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是人们行为规范的准则,医护人员要认真学习《医疗事故管理条例》和相关的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工作中积极主动运用法律手段去维护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加强责任心,在行医过程中严格履行法律程序,避免医患纠纷的发生。

篇8:影像中心医患纠纷原因分析及对策

1 原因分析

1.1 社会因素

影像检查是辅助医生判断病情的重要手段, 医生和患者都对其期望值很高, 医生希望尽快出结果, 以便对患者的病情进一步的准确判断进而因病施治;患者同样是希望尽快出结果通过医生了解病情而解除病痛。这样无论是从时间上, 还是空间上都给影像中心的医务人员的工作产生压力, 时间上医生和患者都要快, 空间上医生和患者对检查结果都要准, 要具体。因此就更容易使得影像中心的医务人员和患者产生矛盾, 引起纠纷。医疗影像设施投入大, 检查费用高, 使得县、乡级医疗机构无法投入或不敢投入, 在影像作为判断病情, 病灶的现代医疗手段的时代, 拥有大型且前卫医疗设备的影像中心无疑是患者云集的地方。而医院要从成本的角度考虑, 不可能同时在设施和人员方面在影像中心投入过多, 这样就有可能在某时段产生“僧多粥少”的情况, 也就为医患纠纷埋下伏笔。再加上患者及家属是经过排队挂号, 排队就诊, 排队交费, 又要排队等候检查, 早已身心疲惫的患者及家属, 有可能把一切的不满通通发泄到影像中心的医务人员身上, 从而导致纠纷的发生。

1.2 患者方面

在影像中心做检查的患者中常有高龄、重症、创伤的患者, 并有相当部分来自外地或者拿着检查报告去外地看病, 这些患者及家属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关注。照顾和服务而影像中心的医务人员常常因为要顾及更多的患者, 而不能及时满足这种需要, 使患者和家属产生不满, 发生误会而引起纠纷。

1.3 医务人员方面

目前影像中心有两个登记窗口, 一个负责登记DR的摄片, 乳腺鉏钯摄片和CR的造影检查:并发放门诊患者的检查报告及相关注意事项告知;另一个负责单排CT。64排螺旋CT以及MRI的检查登记, 发放门诊患者的检查报告, 有时还要兼顾CT增强和MRI增强的静脉注射, 影响中心的工作节、假日都是照常进行的。随着工作量的增大, 高负荷的工作使得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提出的问题, 不能及时解决或者详细解答。此外, CT增强扫描, 高压注射速度快 (4~5mL/s) , 由于护士的操作技术及患者血管因素等容易使患者发生造影剂渗漏, 给患者造成痛苦, 也影响检查结果。有时CT检查由于特殊情况如急诊、危重、创伤患者需要护士灵活调整检查的顺序, 常又别的患者及家属不理解产生不满, 发生误会而引发纠纷。加上, 部分医务人员的不自觉行为, 私自为自己的亲朋好友插队导致。

1.4 医患沟通方面

由于沟通告知不到位导致做盆腔CT的患者没有留足够量的尿液, 行上腹部CT扫描的没有空腹, 行CT增强扫描的没有问是否有造影剂过敏, 没有签知情同意书, 检查前没有充分水化, 作冠脉CTA的心率没有控制在70次/分以下等等, 从而延长等候时间, 产生不满, 导致纠纷发生。

1.5 环境因素

由于DR摄片只有一台, 候检环境拥挤, 加之候检者的交谈声, 电话铃声、询问声、机器运转的声音, 及开关门的响声, 频繁的人员流动等噪声, 极易使某些患者和家属心情烦躁, 坐立不安, 导致医患纠纷发生。

1.6 机器设备方面

由于机器设备使用时间过长, 球管老化, 电路老化, 电压不稳、机器超负荷工作导致设备损坏, 影响等候多时患者的检查, 导致不满引发纠纷。

2 对策

2.1 根据检查时段的高峰, 合理调配人员, 将1名工作经验丰富, 沟通能力强的护士充实到CT。

MRI的登记窗口, 借助护士良好的工作风貌, 身体力行带动身边的工作人员, 充分发挥榜样作用, 增强服务观念, 提高服务意识, 实行人性化的接诊服务, 在工作中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患者, 只要有这种主动精神, 工作中既使由于不慎出现某些失误, 也会得到患者及家属的理解, 不至于导致纠纷的发生。

2.2 加强护患的有效沟通。

在登记的时候, 护士就要看清检查申请要求, 并把相关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及时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好知情同意, 必要时反问患者及家属的知晓情况, 做到准确登记, 严把登记关。在为患者做CT增强时, 严格按照操作流程, 注射造型剂前再次确认患者有无该药的过敏史, 是否签知情同意书, 是否充分水化, 对有高危因素患者全程监控, 备好氧气和急救药物, 确保检查安全有序进行。对在高压注射过程中发生造影剂外渗。首先抬高外渗肢体, 并用50%MGSO4湿敷, 24h内避免患肢热敷, 告知患者药物外渗皮下的转归, 24~72h外渗液体会完全吸收。

2.3 创造良好的候检环境, 减少不良刺激, 在候检厅的墙上挂有摄片

流程图及相关部位检查须知, MRI检查注意事项, 以及CT增强前、后的注意事项和碘造影剂使用不良反应, 及应对措施, 让患者检查前有所了解, 做到主动配合, 减少盲目性。并通过led屏幕滚动告知患者当前在做谁, 下一位该做谁, 检查报告何时在何地取, 同时在候检区备纯净水。及时分流, 疏散患者, 帮助患者尽量缩短等候时间, MRI检查每个部位约10几分钟, 必要时选择合适的时间间隔为患者合理预约, 对于不能满足的要求, 耐心解释原因, 以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理解和配合, 减少纠纷的发生, 努力为患者营造一个温馨、和谐、安全的候检环境。

2.4 加强法律法规学习,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风险意识, 法律既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也保护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

医务人员必须主动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双方合法权益, 所以要组织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 明确工作责任与法律责任关系, 平时工作中自觉约束自己行为, 保护患者并自我保护防范纠纷发证[1]。

2.5 实行人性化管理, 合理排遣压力, 纠纷发生后, 管理者不能将个

人遭遇与个人能力混为一谈, 更不能单纯认为纠纷由个人因素造成, 还应考虑到系统建立是否完善, 工作量是否过大, 实行人性化管理, 避免医务人员长期处于高度紧张, 疲劳状态, 应尽快通过交谈, 倾听等方法排遣内心压力, 合理宣泄消极情绪, 避免其带着不良情绪进行工作而再次引起纠纷[2]。管理者平时注意机器的保养和维修, 定时关机, 使机器发挥最大的效能。

2.6 对已发生的纠纷, 领导重视, 接待处理人员不管其投诉的真正原

因或目的时什么, 都应耐心倾听, 并以尊重、理解、同情的心态与之对话, 结合具体情况给予解释、缓解、疏导他过激的情绪。尊重事实, 对存在的问题勇于承认, 承担相应的责任。即使医务人员有理也不急于为自己辩解, 以免激化矛盾。应以真诚解决问题的态度与之沟通、交流。在适当的时候指出投诉者的过激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使其能有平静的心态进行沟通, 取得相互理解和信任, 控制事件扩大, 化干戈为玉帛[3]。

参考文献

[1]刘宝玫, 刘永杰.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预防[J].中外医学研究, 2011, 12 (9) :152.

[2]叶平, 陈默, 张军华, 等.放射科护患纠纷原因及其防范[J].中华误诊学杂志, 2006, 6 (24) :4895-4896.

篇9:医患纠纷事件分析制度

【关键词】 医闹;分析;意义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747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3428-02

当前,我国医患关系紧张,医患矛盾激化,医患纠纷日趋蔓延,恶性事件、群体事件不断增加,形成一种新的社会不稳定因素,不符合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国策。我国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纠纷的发生呈普遍上升的趋势,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及卫生部统计,在医疗纠纷发生后,有70%以上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殴打、威胁、辱骂医务人员事件;60%的医院发生过患者死后家属在医院内摆花圈、拉横幅、设灵堂等情况;其中4386%发展成打砸医院的恶性倾向。恶性医闹事件频频发生,患者维权暴力化倾向日趋普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医疗秩序,加剧了医患之間的不信任。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目前医疗暴力扩大化、激烈化的现状。

1 医患纠纷及蔓延的症结所在

11 医患双方缺乏信任基础,由于医疗市场化重于公益化,医院也在最求利润最大化,患者把医患关系看着商业关系,双方都在以经济利益作为衡量标准,所以,对医生提出的医疗方案不是从医疗角度考虑,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而医生对患者提出的医疗疑问首先考虑的是患者问责,从而造成双方不信任。建立在不信任基础上的医患关系必然为医患纠纷埋下隐患。

12 医疗事故鉴定模式不合理,俗话说:儿子当运动员,爸爸当裁判员的管理模式存在自身的缺陷。这样的医疗事故鉴定模式和漫长的医疗官司程序患者难以接受,为维护权利必然产生对抗和暴力。

13 政府对医疗纠纷造成的社会矛盾和影响认识不足、重视不够、思路不清、管理缺失。每次医患纠纷的发生,最终都是政府出面,医院让步,这样的局面让患者或“医闹”看到只有采取非正常手段,才能维权或牟利,滋生医闹,主张采取非法渠道获取利益的行为。

2 医患纠纷给社会、医疗行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21 医患纠纷导致医术更加趋于保守,患者难以获得最佳治疗方案;医患纠纷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将造成医疗行业不能健康发展,加深社会矛盾,扭曲医疗服务行业在老百姓心中形象,白衣天使美好形象将在中国老百姓心中逐步被淡化。

22 医患纠纷将把全社会医务人员推到社会矛盾的风口浪尖上,尤其是基层医务工作者,造成的是人人自危、人人自卫,把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保护自己的情况下看病,最后是医生无法静心地医治病人,病人无法得到最佳的医疗效果,家属将愤怒发泄到医务人员身上,医务人员更加人人自卫的恶性循环当中。

23 医患纠纷从政府方面体现出政府的管理和执政能力,长期、频繁、广泛的医患纠纷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必将影响当地社会的稳定和滋生职业医闹和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把医疗纠纷视为医疗内部纠纷而忽视其严重性和危害性,最终必将导致医疗事业的畸形发展和社会民生的不和谐,为社会矛盾埋下了更深的隐患,长期的社会矛盾的积聚必将引发更大的社会矛盾的发生。

24 医疗纠纷滋生的社会犯罪率的逐年升高和恶性案件的不断发生,为社会安定敲响了警钟,它不断为犯罪分子创造滋生和发展的温床,而且使更多的原本守法的公民因医患纠纷矛盾的激化以身试法,沦为罪犯。

3 医患矛盾的应对办法

31 建立公平、合理、有效的处理机制 医患纠纷的根源不是医生和患者的矛盾,而是处理医患机制的问题引发的医患纠纷;我国每年有上万次车祸,死亡人员数千人,但并未引发社会矛盾的激化和社会的不和谐,原因是有一套合理、完善的处理机制,是让当事双方都能接受的、都认为合理的处理机制和机构。

32 建立公平、合理、有效处理机制 一个让医患纠纷当事人双方都认为是公平、合理、有效的处理机制的关键是机构的组成和机构的隶属关系。交警的事故处理是与当事人双方完全割裂的执法机构,是完全以事实和相关条例处理事故,有一套完整的处理、协调、申诉和司法途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如果不具备中立性、执法性、规范性,是无法处理好纠纷的,也是无法得到医患纠纷双方信赖的处理机构,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医患纠纷和矛盾。

33 医患纠纷处理机制构成建议 先行处理、协调处理、司法程序;医患纠纷最大误区是让患者先进行医疗鉴定,导致患者的不信任和抵触情绪,只有在前两项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再进入司法程序,由法院组织进行医疗鉴定才能让患者感到公平和信任,过去医院纠纷让卫生局组织鉴定,相当于儿子犯错由老子处理,得不到老百姓的认可和信任,此模式不改,中国的医疗纠纷将无法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4 处置医患纠纷的意义

处置医患纠纷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①不影响医疗机构正常的医疗秩序;②患者和家属能感受到事情在第三方的介入后能及时、公正地处理;③发生严重问题司法机关能直接追究相关医务人员责任,增强医务人员责任心;④医生不用人人自卫,患者不用担心处理不公,医务人员可以放心按照医疗规范给患者提供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手段和服务。

医患纠纷最终建立的处理机制和效果对社会产生的直接影响:凸显政府的执政能力、公信力;体现社会公平及公民权利的维护;展现医患关系的和谐;标志我国法制社会的进步程度;衡量医疗体制改革的成功与失败。尽快建立和完善医疗纠纷的处理解决机制,是社会遏制医疗纠纷引发的暴力、群体事件不再疯狂蔓延下去的迫切需要,是社会民生和谐的迫切需要、也是政府展现其执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从根源上建立完善的医患纠纷处理机制,不但维护医院正常的医疗持续,同时,也能很好地化解社会内部矛盾,使我们的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参考文献

[1] 余永燕,刘艳骄试论几种解决医患纠纷方式的利弊——兼论人民调解解决医患纠纷的前景[J]中国司法,2005,(12):70-71

[2] 赵小红解决医患纠纷 构建和谐社会[J]新西部(下半月),2008,(01):23+22

[3] 高建伟,曹文妹,徐月和,汤晖上海市30家医疗机构协商解决医患纠纷情况调查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08):960-963

上一篇:招商会策划方案(中大型)下一篇:企业实习生个人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