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2024-08-02

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通用8篇)

篇1: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春天的到来,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示范项目的顺利实施,这给项目受益地区与学校,不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和基础平台,而且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学校办学条件及办学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保证。如何确保项目效益的发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成为项目受益学校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二、课题界定: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绝非信息技术与学科活动的简单相加,信息技术只是教学中的一个因素。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遵循教育规律,必须结合实际,因材施教。在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中教师应当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我们对下载收集到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不宜照搬照用。应当根据我们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本地学生的认识水平,加以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与组合,灵活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功效,同时增加了我们自身信息素养的培养与更新。

三、研究目标:

通过研究,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更好地优化课堂结构,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也促进老师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努力将其整合到自己的学习与学科中去,让不的人在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并且使这种发展达到最大化,真正实现远程课程改革。及时总结项目资源的应用,积极探索项目资源应用的新途径,使远教资源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四、研究内容:

1、调查研究目前我镇课堂教学中开展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情况。

2、在实验过程中,研究教师怎样选择适当的远教资源,多媒体课件,确定最佳的学习时机,开展学习。

3、在实验过程中,研究教师如何在平常的教学中,运用远教资源,转变教育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4、在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交流,主动探究,从而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选择本校(新学校)一、五、六年级的13个教学班作为研究实验班,参加实验的教师分别为担任这13个教学班语、数任课教师。

2、研究方法:主要采取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经验总结法。

六、研究的周期和阶段工作:

本课题实验周期为四年,前两年(.9——.6)是课题实验期;后两年(2007.9——.6)是效果验证期,形成实验方案初稿。

第一阶段(2005.9——.1)

课题酝酿,立项阶段。立项论证,提出“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整合”实验课题,形成实验方案初稿。

第二阶段(2006.2——2006.6)

调查研究、初步实验阶段。初步实验,分析得失,完善实验方案。在实验过程中,研究教师如何确定如何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具体任务及时机,采取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小结本阶段的工作,着重纠正将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形式化、简单化的倾向。

第三阶段(2006.9——.6)

全面探索,深入实验阶段。撰写部分研究论文。在实验过程中,着重研究教师如何运用远程教育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从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从而有效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还不断加强与实践教师对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技术的掌握与灵活运用。

第四阶段(2008.9——2009.6)

实验效果评价,结束前期实验,准备结题。收集完善分类整理有关实验资料,撰写《实验工作报告》,准备结题。

七、研究的条件及主研人员:

1、实施“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实验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中要改变过去传统的一支粉笔教学的方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是我们基础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受到我镇教师的普遍关注和高度重视。

2、远程教育示范项目的实施,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可以高速下载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无疑为我们充分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从而激发了我们对此研究的积极性。

3、参加本课题研究的行政和教师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研究水平,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课题有较清楚的认识,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高。

4、主研人员及分工:

冯兴会:女,教导主任,职称小高。负责课题的宏观指导及相关协调工作。

李家英:女,教导副主任,职称小一,语文任课教师。负责课题实验方案的制订,实验工作日常事务的安排与指导,实验报告的撰写,实验资料的整理与保存。

其余的主研人员为:一、五、六年级的语、数任课教师。这些教师都是学校的教学骨干,他们担负本班的实验研究工作及相关资料的写作。

八、预期的效果:

1、教师有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较强能力。

2、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

3、推动学校课改的实施,促进学校教学效益的发挥。

4、撰写出有价值的实验研究论文。

九、预计的困难:

1、部分教师对信息技术掌握的能力不够主,在实验过程中,特别是初期阶段,由于教师对现代信息技术掌握不够熟,因而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效果不理想。

2、由于有一个卫星收视室和一个光盘播放室,班级较多,因而存在打挤的现象,为了赶自己的教学进度,有时失去实验研究的机会。

篇2: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教学例谈

作者:张丽婷单位:滦县九百户学区

摘要: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课程的整合”正成为我国语文教育改革的一个新视点。本文通过对网络环境下《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课例的实践,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探讨基于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认识。关键词:信息技术 语文 整合创新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国家大力提倡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整体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有机整合是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关注的课题。信息技术与初中语文学科整合教学,就是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自然地、恰如其分地融合到初中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活动中,运用到课堂教学和课外学习中,以此来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初中语文教学中新的师生关系定位,课堂与课外之间的新型关系等产生巨大的影响。

本文以八年级语文《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的教学实践为例,结合网络化教学理论和传统课堂教学体验,就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作粗浅的探讨。

一、利用网络拓宽信息渠道,丰富教学资料来源

在网络信息时代,教学中的教材不再是单

一、固定、陈旧的文字材料。它可以是多样化、个体化、更新更快的多媒体支持下的超文本。通过信息网络,可以使教学涉及到的一些事物、现象等现实生活中学生积累不多的、比较贫乏的都可生动地、具体地、直观地再现出来。在短时间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他们的合理猜测、推理提供帮助,可使学生的学习更加多姿多彩,使教材“活”起来、丰富起来。我在设计《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的教学时,充分发挥网络信息技术作为资料库平台的功能。课堂上,在学生理解雨林的毁灭将给人类带来世界性灾难后,要求他们写环保倡议书和绘制环保宣传漫画。教材所提供的文字资料是有限的,而学生本身关于环保的知识经验也十分有限。为了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我提供了一些有关环保网站,如中华环保互联网()、绿色家园()、绿色中华(http://)、人民网环保频道()、国家环保总局()等等,引导学生上网查询;还让他们浏览学校自行设计的《保护环境,珍惜生命》虚拟网站。《保护环境,珍惜生命》融科学性、人文性于一体,它将课文内容形象化,同时又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充分的拓展。学生能从中找到所需的素材来进行充满个性的创作。正是由于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得学生语文学习的资料丰富起来。

二、运用信息技术构建的网络环境,优化学生的认知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认知工具功能,使学生能够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积极参与,获得充分的感知信息,激活思维、想象,引导分析、抽象、综合,促使理解、内化、转化,产生意义建构,从而促进了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认知方式大大改善。

利用信息网络,创设和展示有意义的情境开展教学。多媒体网络具有对文字、符号、语言、声音、图形、动画以及视频图像等进行实时处理,变成图、文、声三位一体直接输出的功能。它所创设情境的真实性、形象性、趣味性是其它媒体与手段无法媲美的。以教学《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为例,学生事先对热带雨林的了解十分有限。教学中,教师利用局域网优势,引导学生通过资源共享,在本地电脑中调用了大量环境优美、特产丰富的热带雨林多媒体资料,学生的好奇心、想像力被迅速激发,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的激发,催发了学生学习活动的内部动机,他们迫切地想去探索、去发现雨林的奥秘。在讲述雨林的毁灭给人类带来世界性的灾难时,则让学生细细观看洪水泛滥、风暴侵袭、疫病流行的等灾难场面……这些触声、光、色、形于一体的情景,把一个个枯燥的文字符号,转换成了一幅幅形象而又动感的画面。这些画面牢牢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更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文字语言的理解,使得他们能更为投入地参与学习。

通过让学生利用网络平台创作电子作品,促进学生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八年级语文《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拓展部分教学为例,我们引导学生都将所收集的信息制成演示文稿,可以是简单的(如一句话、一个页面),也可以是复杂的(如内容丰富、有多链接),然后组织信息技能强的同学制作《保护环境、关爱生命》网站。根据演示文稿与学生网站提供的信息,同学们创作公益广告、环保漫画、环保倡议书等;每篇作品也均制成简单的小报在网上“发表”。这些电子作品的制作既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愿望又完成了语文学习分析、抽象、综合,理解、内化、转化的任务。

利用虚拟现实构建模拟环境,也是改善学生认知方式的重要途径。在进行《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时,我们针对学生易受声音、图像所给予的感官刺激这一心理特点,从多角度挖掘他们的潜能及兴趣,以达到“自我激活”的效果。整堂课应用信息技术,把雨林被毁影片和雨林被毁造成的灾难图片组合成触目惊心、令人震惊的虚拟世界,不断唤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不仅如此,课件中还设计了不少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的环节,文字、图像、音频、视频不断递进,使学生真正认识了雨林的重要性,从而深入感悟课文重点句“如果将雨林完全毁灭,到下世纪中叶,地球很可能会经历第6次大规模灭绝”的含义。

三、运用网络改善师生交流环境

信息技术作为最先进的教学媒体,优于其它任何教学媒体的最显着特点是交互性。有了交互性,就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营造协作式学习氛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会到信息技术作为交流工具的巨大作用。

利用网络教室内联网的优势,通过资源共享互相调用来达到师生、生生互相交流的目的。例如:在《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拓展部分教学时,要求学生写有关环境保护的短文,学生完成的习作发布在网络上,教师引导学生读同学的文章,帮着同学把有问题的地方修改过来。修改的地方使用不同的字体和颜色加以区别,以引起作者注意。教师再利用多媒体的转换手段将其中一些典型文章提供给学生,让大家看同一篇文章,面对同一个问题,师生共同参与评议、修改,共同鉴赏佳作。经过示范性评改后的自我完善,教师又可以引导学生调用伙伴的作品进行欣赏、评价;接着,教师指定学生独立表述评改意见,同时进行又一次转播。网络的即时交流优势,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作文水平,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交流的另一种方式是利用电子公告板,即QQ方式。以教学《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为例,在教学过程基本结束时,教师请学生出出主意,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更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更好地保护自然资源。学生思维活跃,交流欲望强烈,人人想表达。传统课堂教学根本无法开展大面积交流,而QQ的应用使得每一名学生都有了亮出自己观点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应用论坛进行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如《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这一课教学完成后,我组织学生在校园网的论坛上,就人类对大自然的索取进行讨论、并发起投票。这是一种不受时空限制、更为开放的交流,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与独立思考精神。

四、通过网络平台实施个别化教学

运用网络环境构建的平台,对于实施个别化教学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传统教学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学生可以依据其自身的兴趣特点选择学习内容,可以依据其自身的能力水平自定学习速度,从而使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实现有差异的发展。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充分的体现,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例如教学《雨林的毁灭──世界性灾难》一课,在多媒体网络教室里,学生面对电子课本,可以戴上耳机,边看图、边听录音阅读课文;单击某个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通过“小助手”的提示来解决问题;单击有关热带雨林的网站,利用网上资源了解雨林的重要性,结合课文查看雨林被破坏所带来的一系列严重灾难;通过课件及时获取反馈和帮助信息;还可以随时通过局域网控制系统进行提问和发言,与师生进行交流……总之,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的主动权在学生手中,学生不必按某个固定的顺序来学习,而是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自主安排学习的速度、顺序和难易程度。另外,由于学生的学习进程是自己确定的,练习层次也是自己选择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没有一丝一毫的心理负担,内心充满了自信。在学习中,他们真正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享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总之,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旨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优势,以信息技术为工具,以网络为资源,给课堂教学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丰富教学形式,优化教学过程,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倍努力,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语文学科整合的教学,抢占这一“制高点”,让网络更好地为教育服务,让我们的教育真正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参考文献:

[1]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心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的报告》

[2]张家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学过程的改善》,教育研究,2001年10月

[3]李文光,《杨开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中国电化教育,2001

篇3: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1.1 充分了解社会现象, 对社会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平时学生都是在学校这个小的环境中生活, 接触的人人和和事事物物都都相相对对有有限限, , 对对许许多多时时下下的的社社会会现现象象都都不不甚甚了了解, 甚至存在以讹传讹的现象。而信息技术课程中讲授了如何上网的方法, 教会了上网浏览网页的知识, 可以说给“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学生们开启了一扇通向社会的大门。我每次上信息技术课时, 先花10分钟连接网络, 让学生通过网络平台去浏览最新时事要闻, 接触新鲜事物, 了解世事百态。这样做, 不仅可以让学生开拓眼界, 还能帮助他们了解当今社会, 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1.2 帮助学生选定合适的课题进行课程研究。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了信息的采集方法后, 能够针对自己的了解和课程的需要来选定适合自己的课题进行研究。通过浏览网页, 对社会有了一定的了解, 知道了哪些事物是我们学生该关注的事情, 哪些事情我们该花精力去寻找应对方案, 让学生能够找准感兴趣并适合自己的课题, 解决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1.3 能够提升学生准确地搜集与课题相关信息的能力。

在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二章中, 学生学习了信息的获取, 可以从因特网上查找出相关信息, 可以下载相关信息来供自己使用。所以在综合实践课程中研究课题之前, 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在网上找到自己需要的素材来加以处理, 这些工作与信息技术课程是密不可分的。比如活动小组在选定了“中学生应正确地看待早恋”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时, 仅列举身边的一些事例可能是不够的, 老师就可以让学生在网上查找一些早恋带来的危害实例, 找到如何采取措施解决克服早恋的方法等等。

1.4 促进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知识对信息进行适当的处理。

信息搜集后并不一定能马上应用, 每一个信息都应该表达一个明确的主题, 如果与我们课题无关的信息仍然存在, 会干扰我们的视线, 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这时, 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利用信息相关处理工具对信息进行处理。在信息技术课本的第四章和第五章我们专门讲授了信息的加工包括文本、表格、声音、动画、视频和图片的处理, 它们为我们找到合适的信息提供了方便。比如学生在研究“垃圾的处理”相关课题时, 也许一副副垃圾图片还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达不到我们想要的效果, 我们可以把几张图片的精要镜头用Photoshop工具进行处理, 再加入合适的声音和动画效果, 就能在视觉上和听觉上震撼我们, 引起大家的情感共鸣。

1.5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将小组每个同学的相关信息进行整合。

每一个综合实践课题一般不是一个人一节课就能够完成的, 它常常需要几个人在一段时间里共同研究, 给每个人分布不同的任务, 最后把大家的结果综合在一起才能完成。这样, 最初大家在开题时如何分布任务、在结题时如何把成果聚集在一起, 网络是一个很好的可以利用的平台。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学习了如何利用网络传递信息, 如何把信息集成为一个作品, 并针对作品进行交流、评价、修改。这些知识都对学生开展上述类似的合作提供了很好的途径。例如, 小组在开展综合实践课时, 谈到关于能源的回收和再利用, 大家在某一个问题上存在着争议, 不可能集在一起大声的谈话, 那么可以利用网络交流工具QQ或EMAIL等, 在自己的位置上进行沟通, 既可以保证问题的正常交流, 又能够很好地维持课堂秩序。从而通过沟通和合作, 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1.6 学生将综合实践的结果上传到网上提交作业。

课题研究任务完成后, 每个小组上交结果, 借助网络平台的帮助, 由教师统一批改, 再由大家和自己进行自评互评。这些都是离不开网络的。

2 如何更好地将信息技术融合在综合实践中

2.1 以多媒体促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任何一门学科, 绝对离不开兴趣的培养。如果没有了兴趣, 这门学科就好像失去了生命, 会变得索然无味。因此, 综合实践要开展得成功, 就必须让学生们对它产生浓厚的兴趣。学校在活动开展中, 经常利用多媒体课件, 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 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 在《废物巧利用》活动开展前, 我拍摄了一些工业废物、生活垃圾等等相关图片, 开展活动时, 我利用电脑, 先将这些图片进行了展示, 真实而又熟悉的画面, 给学生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 学生们在活动中非常地积极, 他们积极地搜集资料, 积极地宣传环保, 积极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积极地尝试编写治理方案。也许他们的努力对整个环境而言, 只是杯水车薪, 也许他们的治理方案是不切实际, 但是, 环保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播下, 而他们在不久的将来, 就是社会的栋梁。这一切, 正是由于那些电脑展示的画面, 而产生的结果。借助了电脑多媒体, 学生们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兴趣越来越浓。综合实践活动变被动为主动, 为学生们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2.2 以网络促交流。

在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时, 我常有这样的困惑:学生交流问题时, 他们总有讲不完的资料、观点和看法。仅摘抄下来的一些资料, 就够他们说很久。这还是分小组交流讨论的, 如果要全班性的讨论, 那一节课快要来不及了。而在这些交流讨论的内容中, 有些内容是很有价值的。而有些, 于主题是不合适的, 在交流讨论之后, 还要进行筛选。该如何让讨论变得更为有效而又便捷呢?于是就想到了网络。网络, 让天涯变咫尺。在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 互联网的应用, 已成为每一个现代人的必备技能。同学们利用班级论坛发表意见, 开通班级博客, 或者建立qq群。利用这些方法, 让同学们将从网上下载的资料直接复制并在论坛或博客中发表, 也可以直接发表各人的观点, 学生们往往会将从网络下载的资料进行筛选后传到论坛, 经过筛选的材料, 也就避免了时间上的浪费。

2.3 以信息技术式的成果制作促能力发展。

运用信息技术来制作活动成果, 收到一定的成效。比如, 在活动的成果制作阶段, 让学生们运用已经获得的资料制作一份PPT, 以此来展示自己或者本组的活动成果。如, 在进行《中国与奥运》的活动中, 各组按计划分工好, 按照各自的主题进行资料的搜集。如有的查阅的是“中国参与奥运的历史”, 有的是“中国运动员在上届奥运的获奖情况”……在进行资料整理与交流之后, 要求各组运用PowerPoint2000制作一份幻灯片, 介绍本组查阅主题方面的信息。各组制作之后, 由组长进行操作在全班展示。这样, 一方面锻炼了学生们的能力 (学生们在搜集整理资料中, 不断地对资源进行筛选, 以最简洁、最有效的资料通过幻灯片演示的方式展示出来, 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学生们在此过程中, 得到各方面能力的培养, 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造能力……) 。另一方面, 让全班同学对各项知识均有了了解, 而不局限于本组所查阅资料, 有效地做到了资源的共享。而且, 别组展示的都是精华部分, 也避免了信息的误导。当然, 在进行全班性的展示之前, 教师应对各组作品先进行浏览及指导。同时, PPT幻灯片也可以作为课题的评价, 比一比哪组的作品最好, 评选出最佳作品奖、最佳内容奖……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

3 信息技术与高中综合实践学科整合的反思

综合实践活动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新兴学科, 它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 需要教师涉取多方面的知识, 因此教师得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实践、不断地反思才能胜任。

(1)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懂得的知识很多, 会经常遇到比如地理、物理、化学等等方面的问题, 这说明了要上好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要不断的学习, 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自己的教育理念, 做到教学相长;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学会与其他老师的合作, 只有合作, 我们老师才能共同进步。 (2) 当今社会是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社会, 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它不仅是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施的重要手段, 而且也是综合实践活动探究的重要内容。 (3)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网络显的尤为重要, 学生查找资料老师查找资料离不开网络,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络、资料的传递等等都离不开网络。这并不是说教师会上网找资料传资料就行了, 新的形式要求教师必须掌握较高层次的信息技术, 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所以我们必须努力学习, 才能适应社会对教师的要求。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 中国教育与世界的接轨, 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网络的运用为综合实践活动课提供了强有力的信息平台, 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代性和综合性会表现得越来越突出,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与技能, 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能够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优势。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 正确、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 能给活动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 也可以让学生的活动变得更为丰富, 更为生动。

参考文献

[1]《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

[2]《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研究》.

篇4: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关键词:信息技术 计算机辅助教学 课程整合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通过基于信息技术的课程研制,创立信息化课程文化。它针对教育领域中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存在的割裂和对立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的互动性双向整合,促进师生民主合作的课程与教学组织方式的实现和以人的学习为本的新型课程与教学活动方式的发展,建构起整合型的信息化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从而对课程的各个层面和维度都产生变革作用,促进课程整体的变革。

我认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将信息技术融入到课程的整体中去,改变课程内容和结构,变革整个课程体系。通过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其他各课程的内容进行融合,最终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探索

近年来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过程中作了很多的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效,教师们在实践中寻找整合点,大胆开展实践活动,真正把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认知工具来促进学科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以下是我通过各方面资料搜索,包括前人总结归纳出来的几点课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一)利用计算机中现有工具整合教学

传统计算机辅助教学基本就是将多媒体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简而言之就是借助ppt来教学。这样的辅助往往要为一节课制作一个课件,课件使用的灵活性不大,而且在实施教学前要作大量的准备工作。其实计算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教学功能,我们利用这些功能进行教学实践活动,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小学阶段利用智能ABC打字,初中阶段利用Excel来进行数学数据分析、利用图表工具学习制作统计图表,高中阶段利用frontpage和photoshop等工具来学习网页的制作等,充分挖掘了计算机中现有的工具进行学科教学。这样,既达到了学习、应用技术的目的,又较好地促进了学科知识的学习,同时还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寻找身边的美》的教学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我把该任务和信息技术中的网页制作相结合,通过网页的形式将自己身边的美全部以文章和图片的形式展现出来,学生肯定需要上网找相关内容或者去实地拍照来完成这项任务。这样的任务安排不仅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整合教学,既达到了语文教学的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拽写出了优美的文章;又达到了学会用frontpage和photoshop工具制作网页的信息技术教学目标;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激发了使用计算机的兴趣。

1.利用计算机信息加工能力进行整合教学

计算机具有较强的信息加工能力,利用这一功能可以让学生对信息进行重整、加工和再应用,在大量信息中快速提取有用的信息,从而培养信息加工能力和流畅的表达能力,达到对大量知识的内化。例如:小学阶段可利用计算机画图配字表达自己的想法;初中极端通过上网查找、下载资料,利用Word制作出学习汇报材料;高中阶段可通过多种形式收集资料,处理信息,制作网站。

《我的家乡》一课的教学就充分利用了计算机信息加工这一功能。课前教师制作了一个专门介绍自己家乡五十年来巨大变化的主页,里面有许多资料、图片和数据。学生可自由选择其中感兴趣的主题和相应的资料来研究,最后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研究报告。在这节课里,学生在虚拟的网络中收集相关材料,包括文字、图片、动画等,然后根据学习目标进行信息筛选,并对选取的信息进行分析加工与重组,最终得到学习成果。在这个案例中,计算机一方面提供了充足的信息供学生查找与筛选,促使他们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整理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的语文写作、美术绘画和颀赏等多项知识完成研究报告,使知识内化并激活。

2.利用网站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正是一个人际沟通与合作的过程。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发展创新精神,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积极体验和提高沟通与合作能力。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更好地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实现协作式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和支持环境。

《保护我们的母亲河——苕溪》就是利用网络开展研究性学习,提高协作能力的典型案例。该课例以学生为研究主体,以小组活动为主导方式进行。学生们先通过网上浏览、图书查阅、调查访问等各种形式收集有关苕溪方面的信息,在此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确定本小组的共同研究主题;然后小组成员根据主题进一步多渠道收集、分析、整理有关信息,提出设想和建议,再利用信息技术将上述内容制作成极具个性的网站;最后全班各小组展示成果,汇报收获,交流心得。整个活动历时两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研究热情,克服了无数困难,各小组均制作了独具特色的苕溪主页,内容涉及广泛。本次活动圆满完成预定任务,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多方面的良好影响:在认知领域中,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用浏览器进行信息浏览和检索、收发电子邮件等技术,Word编辑排版、FrontPage网页制作和Photoshop图像处理等技术,语言文字组织能力,数据处理和版面设计、页面和图片的美化等知识;在人际交往领域中,学会团队合作以及对内成员之间的互相尊重、倾听和沟通;在情感态度领域中,增进了相互间的友谊,锻炼了克服困难的毅力,提高了学习自信心。

三.正确区分信息技术学科课程整合与计算机辅助教学

学科教师有这样一个误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就等同于计算机辅助教学,其实这两者之间是存在根本性的差异的。“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

从计算机辅助教学出发来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实质上包含计算机辅助教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理念和范畴方面都有所提升和扩大。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范畴则较小,主要是教师通过使用课件,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来辅助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相比较,从计算机扩展为信息技术,从教学扩展到课程,从辅助扩展到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魅力所在就是将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无缝的融合达到“互赢“的目的,而不仅仅只是局限在计算机辅助教学阶段。总之,信息技术作为现代化认知工具的课程整合必然将占据未来信息时代课程学习方法的主导地位。因此在当前我国大力推进现代化教育和信息化教育的大背景下,倡导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电化教育研究,2002

[3]王全世.资讯科技融入教学之意义与内涵.资讯与教育,2000

[4]陶增乐.《信息技术基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篇5: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和不断发展,使世界由此进入了一个人机交互的多媒体化、网络化、信息化时代。INTERNET,迅即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时空观念,更引发了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为推进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国家《基础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的指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运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将信息技术引入到学校教育教学中来,并由此发展且日趋成熟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要求教师应该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把各种教学媒体、课程资源以及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学科教学之中并努力探索和实践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教学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本人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收获。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即以信息技术为先导,以系统论和教育技术理论为指导,在教学过程中将现有课程的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其宗旨是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变革,使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认知、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工具,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就物理学而言,学科的研究范围,大到宇宙,小到微观粒子。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微观为可见、变静态为动态、变瞬间为缓慢等等,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去主动发现、主动探索。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将实现物理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的互动方式的转变。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认知能力,克服物理学习中的障碍,培养探索科学的实践精神和创新精神,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信息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达到整体协调,和谐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实施条件 1、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

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融合。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不仅是教学设计、课件与课堂教学的整合,而且也是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结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引领者,必须改革传统教学观念,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努力创建以学生为主体,以调动学生探索、求知的积极性和兴趣为目标,以服务、帮助学生学习为宗旨的学习环境。只有在这样的认识前提下,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整合。否则,完全有可能是把信息技术作为向学生强行灌输的一种新的工具而已。

2、教师的信息素养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

实施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教师必须具备对信息检索、获取、分析、处理、应用、创造的能力,一定程度的应用信息技术的水平,能熟练掌握教学软件的使用,具备一定的制作教学软件的能力,而且还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尤其是对信息分析、处理、应用、创造的能力。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驾驭能力,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实施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也才能真正实现整合的目的和任务。

3、丰富的课程资源

相对于教学软件而言,课程资源更为重要。客观上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要求每个教师都能设计制作教学软件,关键是如何合理的利用现有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丰富的课程资源,犹如为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教学道具”,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课程资源,实施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

三、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实施途径

1、实施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 ①演示作用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客观原因又导致一些实验无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如α粒子散射实验、链式反应等实验。利用信息技术来虚拟这些实验,学生通过对虚拟实验的直观感受和体会,将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变瞬间为缓慢。如:波的叠加实验,演示时其进程很快,学生很难观察清楚叠加过程的特点,如果在演示实际实验的基础上,再利用计算机来虚拟波的叠加,并缓慢展示,理解波的叠加原理就比较容易。反过来,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变缓慢为快速。如:演示放射性物质的衰变规律。②探究作用

在物理实验室,为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也由于担心发生意外和损坏实验仪器,有许多实验室规章制度,以及各种相关实验仪器的操作规程。如:电学实验,电流表的接线柱不能接反、电压表不能超过量程,电池组不能短路。这些要求学生只能遵守,不允许学生自己验证,而有些学生自主意识很强,常常会进行一些“地下操作”,最终损坏了仪器。如果让学生先进行虚拟实验室操作,然后进行实际操作,则可以解决上述难题。③实验检测

采用实际实验,考查学生的实验技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时由于每次选取的实验数量少,致使考查的覆盖面不够广;从实验本身特点看,由于实验过程的连续性,这种考查方式很难考查实验过程中的某一个环节(以下称实验片段)。

利用信息技术,呈现一个近乎真实的物理实验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中完成各种实验操作,即可高效、快速地完成实验技能的检测目标。

运用信息技术检测实验,还可以增加考查容量,扩大考查范围,甚至实现物理实验的全面考查,更可以选择实验片段进行检测,增加考查的灵活性。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虚拟实验只是实验教学的辅助手段,决不能取代实际实验操作。虚拟实验有助于概念、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但无论怎样都不能取代实际实验操作而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一切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为宗旨。

3、运用网络资源,丰富和延伸课堂教学。

网络资源的最大特点是信息量大,在同一个中文条目下(如“爱因斯坦”)可查询到几百个甚至更多的信息点,而且信息在不断地更新;其次是图文并茂,既有文本信息,也有图片资料,还有动画、视频,体现出信息的多样化;第三是网上的文本资料绝大多数是可以编辑的,大大减少了信息加工的难度。网络中还出现了许多专门服务于中学物理教学的网站,为教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教学资源库。我们应该很好的利用网络资源,为教学服务。

四、几点思考

1、信息技术,最终是服务于人类的。在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课程整合的同时,决不应该丢弃传统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2、并不是每一节物理课、每部分内容都适合使用信息技术,有用则用,无用则弃。

3、信息技术的运用,决不能替代教师的作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教师始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调控者,因此在教学中决不能因为信息技术的应用而削弱教师的作用。

篇6: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正文】在新课改这种大环境下,作为小学的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直观、形象、新颖的优势,激发学生探索兴趣

好的导入方法,是一堂课成功的一半。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新课导入一定要新颖,有吸引力,教师可以通过展示精心设计的课件,演示各种与教学有关的文字、图片、声音、表格与动画等等,并且内容尽量让学生感兴趣,如有关国家大事、媒体热点焦点、名人资料、美丽的家乡、校园文化等等,让学生欣赏,使学生处于优美的想象空间,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最后顺势导入新课。好奇心是人们对新奇事物积极探求的一种心理倾向。强烈的好奇心,会促使人们产生一种积极探求新知识的欲望,这种求知的欲望如果反复地表现出来,就形成了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活动的兴趣。在学习活动中,兴趣不仅可以成为学生学习的动力,甚至会导致具有重大意义的发明或发现,可以说兴趣是促使学生创造性活动的主要动机,现代教育技术在文字、图像、图形、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教学信息的展示上,以其形象逼真、新颖别致、跨越时空限制的巨大优势,对学习者的各种感官提供了多角度、全方位的强烈刺激,创设出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情境,为其创造精神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刺激和内部感受的环境。如:在中国足球队实现44年的中国梦,打入世界杯决赛圈时,我针对实事,把学生们崇拜的足球明星照片扫描入电脑里,并制做成课件。我问学生:“你们喜欢哪些体育明星,你们想一睹他们的风采吗?老师也是个足球迷,为大家请来了你们最想见的,可是,你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见到他们,有信心吗?”学生们,特别是男孩子简直兴奋得无法形容,整堂课学生都积极的投入学习研究中,效果出奇的好。最后见到他们心目中的英雄后,连我都被深深的感染了。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大信息量、开放、交互的优势,培养学生探索精神

兰本达所倡导的小学教育的“探索研讨”教学法,把教学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探究。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与所学的概念相联系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去操作,通过川这些具体的客观材料进行探究,从而感知材料中与科学概念有关的结构。第二阶段是研讨。即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学生研讨,让学生讲出自己在探究中的发现。通过同学之间分析,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使每个学生所获的形象更丰满和完整,使探究中所观察到的形象内化成概念。

生活是人类最好的老师,切合实际的讲解,会让学生更易理解接受和信服。教学尝试中,我领略到了信息技术对低龄儿童的独特魅力。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不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作为老师应化繁为简,将深奥的理论讲得通俗易懂。在教学中巧用生活中的实例,形象地比喻的方法最容易被学生接受。比如:在讲《商不变规律》一课时,我制作了“小猴分桃”的课件,学生们看到栩栩如生的小猴,立即提起了兴趣.“谁愿意扮演猴妈妈帮他们分一分啊?”“我,我……”学生们争着到黑板前来,在分的过程中我不时的变换课件,把学生分的方法进行了演示,我惊讶的发现了学生居然会想到那么多的分法,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通过“探究――研讨”,以小主人的身份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能力,特别是创造能力。不仅学会了知识,而且学会了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也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扩大了学生的兴趣幅度,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欲望.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主体保持浓厚的兴趣,使之在最佳的状态下自觉、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从而能在自己的起点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心理研究表明:七至十二、三岁的儿童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的思维方式向抽象的逻辑方式过渡,但其大部分仍是具体形象思维。这就决定了小学阶段学生的兴趣点落在形象事物上。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使概括的语言具体化,间接的问题直接化、抽象的文字形象化,符合学生的兴趣要求。比如:教学“圆形的`周长”时,对于“周长”这一比较抽象的概念,学生不易理解的情况。教学设计时,我在屏幕上先出现一个圆形,然后让一只蚂蚁沿着它走一圈,问,小蚂蚁爬了多少米?它爬的路就是圆形的什么?然后,让学生照小蚂蚁爬的路线用手指在空中学画一遍。充分感知,建立了“周长”的表象,为学生由形象思维转向抽象思维架起了桥梁。整个教学过程以学生参与为主,通过媒体演示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收到了较好效果。现代教育媒体的应用,扩大了学生兴趣幅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学习情境的整合-----现代教育

技术的应用,为学习主体提供了学习实践的可能

篇7: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一、问题的提出

当今,以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思维,同时也对传统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我们都知道,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能完成,传授知识是其教学的根本目标。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越来越不能适应教育发展的规律,阻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阻碍了学习方式的变革。因此,对于旧的传统教学要在继承和借鉴其经验与长处的同时,必须改革那些陈旧的、落后的内容、方法和手段,引进新的现代化教学技术。

为了适应这样的教育发展趋势,我国已经确定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整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第11条规定:“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从学校的现状来看,随着学校的硬件建设的不断完善,多媒体教室的建成和电子白板安装使用,宽带网的接入,也为实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提供了物质条件。因此,我校重点开展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课题研究,目的在于系统地探究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整合的规律、途径、模式、策略和方法,最终实现把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任务和学科教学的目的、任务优化统一在同一教学过程中,构建起全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跨上一个更新更高的台阶,以促进基础教育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更好地为培养21世纪信息化社会的新型人才服务。确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作为课题研究,并在校内进行实践研究。

二、本课题实施的理论依据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知识学习的主动建构者,外界的信息环境只有经过学生的主动建构才能转变成学生的自身知识,在学生的学习建构过程中,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这就强调以学习为中心,为学生创设真实的情景,提供多种资源,让学生进入情景,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形成对事物的性质。本课题研究是以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学习理论为导向,以信息技术网络环境为支撑,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意图建构起崭新的学生学习的基本模式,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三、课题的界定

本课题重点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是指通过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及相应的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手段。具体说就是在各门课程的学习中,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学习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要求学生能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合理选择智能工具,进行信息获取、分析和综合,学习相应的知识,培养相应的能力。

我们想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方面,构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克服目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时代要求不相适应等矛盾,形成符合我校学科教学模式,为今后学科开展信息技术同学科的整合提供借鉴。

四、研究的目标

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的研究,促进学科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构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学科教学无痕迹地融合的,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运用能力、创造能力得到协同发展的新型教学结构。通过本课题研究和实践,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让学生在运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体会个性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途径和模式,并使其明白整合对于提高自身素质和终身学习的意义,从而在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提高学习能力。使教师的教育思想、现代信息技术素养、教学能力协同发展。教师不仅要熟练地掌握技术手段,更需要深刻了解教育之本质,学科教学的终极目标,将传统教学手段与信息技术有机互补,增强教学效果。并分析本学科特点,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形成有效整合的所需要学科系统的资源包,探索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有效整合的课堂评价量表,形成一些优秀整合课例和教学设计。

五、研究策略

(1)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设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以及虚拟实验环境,以培养学生观察及思维能力。(2)利用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其内容丰富,多媒体呈现,扩展链接等特点,培养学生自主发现和探索的学习能力。(3)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人机交互技术和参数处理技术,建立虚拟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不断探索精神和科学的研究方法;(4)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组织协商活动,培养合作学习精神;(5)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创造机会让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述观点思想,形成个性化的知识结构;(6)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借助信息工具平台,尝试创造性实践,培养学生信息加工处理和表达交流能力。(7)利用信息化学习环境和资源,提供学习者自我评价反馈的机会。通过形成性练习、作品评价等方式获得学习反馈,调整学习的起点和路径。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以我校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分析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目前的教学现状。根据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查阅收集有关文献资料,并对掌握的文献进行研究,形成关于本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寻找构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的教学模式理论支撑。

2.文献研究法:在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网络信息,分析总结以往的成功经验,借鉴他人的教学成果,研究教学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构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的现实方案并予以执行。将信息技术引入中学课堂,不仅能使教学手段变得更加丰富生动,而且会带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多样化,可以促进教学过程信息交流的多元化、认知方式的多元化,最终实现教学目标的多元化。

3.行动研究法:有目的、有步骤地制定课题组的行动计划,然后在实验中充分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有效地促进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后在行动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再修改计划——再贯彻落实于行动——再反思,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完善此项实验。以收集整理课堂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实践的研究,在理论学习与课堂整合实践之后,及时进行微格教学反思、写出论文或教学案例。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的顺序,结合教学实践,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思。

七、课题研究的原则 1.创造性原则:多媒体教学突破传统教学中的一支粉笔一堂课的模式,探索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教学理论和教学手段等方面,具有先进性、新颖性、独创性和突破性。

2.科学性原则:课题的选择符合学生心理活动规律,认知规律。高效快速地向学生提供知识信息,有效地培养学生口、眼、耳、脑的配合使用,大大提高了学生实际运用的能力。

3.可行性原则:

软件:我们该课题的研究教师都受过专门的计算机培训,对现代教育技术有浓厚兴趣,课改的积极性也很高。且从事教学工作时间长,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研究能力。

硬件:我校每个教室都有电子白板和一个微机室,多个多媒体教室。并设有大量信息资料库,新添置了许多硬件设施。课件使用遵循的原则是: *辅助性原则 *不可替代性原则 *优势互补性原则 *生成性原则

八、课题特色及创新之处

本课题的创新之处在于不仅仅将信息技术作为学科课程的工具,而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课堂教学与学科课程之中,通过信息技术掌握学科课程的内容,学科课程内容中又蕴涵信息技术,如数学课程包含对各种计算软件的运用,部分物理实验通过自制软件在计算机上进行,语文课程掌握各种文字处理软件等等。使信息技术不再游离于课堂教学与学科课程之外,而是真正地与课堂教学融为一体。

九、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一)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0年10月——2010年11月)这一阶段主要工作包括了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的历史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作一些比较,制定详细的子课题实验设想并撰写研究方案与实施计划。此阶段中,课题组成员注意收集整理有关理论资料及学习体会。实验未立项时,研究老师同各层次的学生进行座谈,了解他们的实际水平和记忆规律,学习的积极性和持久性,学习中可能遇到的障碍,尝试在第二课堂中运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手段,研究他们同一知识在无媒体影响下的巩固程度,和有媒体教学作对比,发现学生在多媒体计算机创建的语言情景中,学习主动性,积极性高,参与欲强。从此开始收集资料,理论学习,申请立项。确立了课题名称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索》。

(二)第二阶段:探索研究阶段(2010年12月——2013年7月)为实验阶段,对我校初二和初三的学生进行实验。采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法。具体做法:由该课题的老师负责收集调查分析资料,由备课组长负责组织我们进行理论学习和研究,由专门的计算机教师组织课题教师进行课件制作和修改的培训,充分利用多媒体等资源,在实验班中运用我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实验期间,及时对学生进行座谈、调查,增强信息的反馈,教师继续认真研究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具体步骤:

1.分析教学现状,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教学方法掌握第一手资料,并根据实际情况,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2.研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理论与方法。3.研究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最佳作用和时机。

4.研究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制作优质课件的方法与方式。

5.研究与探索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多种教学方法。并根据课改的要求且又超越新课标运用自制的多媒体课件组织课堂教学。此阶段中,重点是根据情况进行教学反思活动,积累有关研究材料,做好中期成果小结。根据中期评估的反馈结果,进一步调整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将阶段研究取得的成果巩固并加以推广,进行验证性研究。

(三)第三阶段:结题鉴定阶段(2013年8月——2013年10月)不断反思——再实施期:在此阶段利用第二步所取得的成果,反思不足之处,并总结经验,力争在此阶段将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作用更好的落实下去。分类整理、汇总研究资料,撰写研究结题报告,成果以结题报告、课题总结的形式呈现。

十、课题研究的成果形式

篇8:运用远教资源实践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论文

虽然各地校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择、师资的配备、设备的建设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 但多媒体辅助教学设备已进入课堂, 它可以改善贫困地区中学由于场地、经费等限制而存在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图书缺乏的现状。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研究活动, 势在必行。笔者通过实践摸索, 在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方面进行了探讨和思考。

一、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

1. 培养信息时代学生的适应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

网络技术的发展成就了Internet, 同时也为现代社会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信息观念和通道。面对学生未来的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知识结构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呢?可以预见, 以因特网为载体的各种信息将成为未来知识的主体, 而信息存储、信息交换、信息创造、电子商务等各种活动均逐渐对因特网产生了一定的依赖性。如果仍然以完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去教育我们的孩子, 则与目前社会的发展完全不相适应, 学生走出校门后完全不适应社会, 什么都要从头学起, 那么, 我们的教育目的究竟在那里?毋庸置疑, 因特网也存在其缺陷和局限性, 人们对此也颇有微词, 但这都改变不了信息社会的发展趋势和必须面对计算机网络的事实。

“信息加工”能力即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在知识量不断增加, 知识更新不断加速的今天, 原先那种“知识积累”的教学模式已经显得捉襟见肘。可见, 培养学生信息时代的适应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是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目标。

2.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化。让学生在课堂中轻松主动地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和谐地构建知识。这需要教师本身彻底转变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观念, 弄清“教”与“学”的辩证关系, 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作用。网络及多媒体计算机以其大容量的信息、超强的处理能力、丰富的内容以及生动形象的人机交互, 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如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列举信息技术课的意义时, 可调用模拟氢原子的能级跃迁、原子核的人工衰变、回旋加速器、电磁振荡和天体运动等无法或不易用真实实验来演示的课件, 给学生提供大量丰富的感性素材和信息, 让学生比较直观地认识微观粒子的运动和宏观物理过程, 变抽象为形象直观, 极大地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 使学生亲身体验信息技术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特点, 跨越时空地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 促使学生脑、眼、耳、手、口等多种器官并用, 大大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样, 将信息技术教学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学科教学中, 使学生不知不觉中对信息技术产生浓厚的兴趣, 进而对其现实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 老师隔离信息技术与学科关系而单纯地讲授知识, 注重的是为学信息技术知识而教信息技术课, 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导致眼高手低。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 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通过任务驱动, 借助于计算机及网络进行探索, 对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进行讨论或上网寻找答案, 老师在适当时候加以点拨。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后自信心得到加强, 能力得以锻炼, 同时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进而培养其刻苦钻研, 自觉学习的坚强意志、热爱真理的良好情感。这样, 学生既学到了知识, 更培养了如何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提高了素质, 有了比传统教学更大的收获, 课堂教学焕发出青春的活力。

二、信息技术及其辅助学科教学的主要模式

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应用场合, 合理选择教学模式,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避免课本搬家等形式主义倾向, 是每一个从事信息技术教学人员都必须重视的问题。其辅助学科教学的主要模式有:

1. 个别化学习

充分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友好方便的人机交互界面和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 为学习者提供一个良好的个别化学习环境。教学软件采用超文本结构, 呈现的教学内容要系统、全面, 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使学习者既能全面掌握教学内容又有充分的选择空间。

2. 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类课件的作用主要用来配合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可以用图形、图像、动画等媒体表现一些口述、板书难以表达清楚的内容和动态演变过程, 化解教学内容中的疑点和难点。这种软件可以在配有多媒体投影机的电化教室中使用, 也可以在具有多媒体演示功能的计算机网络教室中使用。由于课堂展示类MCAI课件比较容易制作, 因而在现阶段是一种可行的应用模式。

3. 实验模拟

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实验教学环境, 使学习者如亲临实验室。模拟实验教学实质上是一种高级的交互活动, 通过计算机的提示、检查、指导, 可培养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实验模拟类教学软件用于实际操作实验的预习, 可使学习者更深刻地理解实验原理, 更熟练地掌握操作过程, 用于替代实际操作实验, 可解决实验设备不足等困难。

4. 分析评价

通过检查、测验等方法反馈信息, 分析评价教学效果。信息可以反馈给教师, 也可以使学习者能够进行自我评价。这类CAI课件可以自成体系, 也可以穿插于其他MCAI教学模式的课件之中。

从具体的教学环境来看, 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教室具有教学信息的多样化、教学反馈信息的实时性、教学系统的交互性这样几个特点, 成为实现传统学科与信息技术教学有机整合的最佳平台。那么, 如何来构建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呢?

三、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模式是实现整合的最佳形式

1. 建构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原则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运用信息的能力。关键在“运用”上, 不能理解成是进行计算机科学的单纯理论教育。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工具学科, 它的基础是数学和物理学。中小学生要学习简单的计算机使用, 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学科的教学活动中, 非常自然地接受训练和教育, 把信息技术知识融会在各科学习和课外实践中, 实现传统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高度有机整合。要求中小学生学习什么递归算法、什么磁性存储, 这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说, 无论从生理上还是从认知能力上, 都是无法接受的。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 只会扼杀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目前, 由于师资、教材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还做不到各科教师都能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实现各自的教学任务, 因此, 不少学校不得不单独开设信息技术课。即使如此, 也应力求以各学科的知识信息为客体, 使学生看到如何使用信息技术手段来获取和巩固这些知识, 而非干巴巴地讲解程序设计语言或应用软件等“各自为阵”的知识板块。

教学, 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环境的创设。所谓教学模式就是构建这种环境的方法。它描述一种在物质资源、人力资源配置一定的条件下, 达到教学效果最优化, 教学互动进程的相对最优化, 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关系。它一旦在教学实践中形成, 就具有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框架和活动程序。本文提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环境下计算机与传统学科有机整合的教学模式, 以课堂教学时间作为约束变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卡罗尔在学校学习模型中提出:学生天赋的高低是学习速度的指数, 而不是学习水平的指数。能力强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时间要比能力弱的学生少, 也就是说学生完成某一学习任务的时间越少, 能力就越高;学生的学习程度是实际学习时间随所需时间变动的一个函数;只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 并且愿意花这么长的时间去学习, 就能达到规定的水平;学生学习所需的时间以及实际所花的时间取决于教学和个人两方面。而本文所建构的模式目标不但要达到掌握知识的标准, 而且还要提高一堂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由于一堂课的时间有限, 它无法为没有达到掌握标准的学生无限制地延长学习时间, 为了提高效率和质量, 只能采取其他手段, 例如通过提供个性化的帮助、学生之间的协作等来相对延长学生的学习时间, 使这一部分学生达到掌握标准。该模式中每一个微循环结构如下: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 收集教学信息;判断学生的学习障碍, 提供个性帮助;典型评议学生的学习活动, 协作完成意义建构。

2. 建构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学习模式。

运用计算机为当前课程及今后更高层次的学习提供良好的手段, 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追求的目标。正如中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为了当作家, 但如果不学习语文就无法完成其他各科课程的学习一样,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也同样不是为了培养计算机专家, 只是为学生提供一种交流和处理信息的手段, 为其他课的有效教学提供平台, 从而提高其他学科教学的效率。

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是当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的有效途径。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 计算机充当的是工具的角色。从必要的课堂教学演示, 到学生自主地学习探究, 从语、数、外学科到音、体、美教学, 都可以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过程有机融合。如语文写作教学与英语教学可以配合计算机文字录入与处理教学, 中学生数学训练可以与语言及程序设计运用结合, 美术教学可以与计算机绘画一起来学习, 音乐教学可以与计算机音视频播放软件教学结合等等, 甚至可以利用Internet上的资源来丰富我们的课堂教学。但是, 受目前信息技术教材形式单一、课程设置守旧、软件相对缺乏、硬件条件限制等各种原因, 信息技术课与传统学科的完全整合仍需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改善教育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效率是教育信息化对教育工作者提出的要求, 也是我们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我们必须转变观念, 谨防穿新鞋走老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的实施提供可能性, 该理论是我们建构以计算机为工具的学习模式的理论基础。我们建构该模式的目的就是要实现教学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动态、协调的统一, 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最大功效, 使信息技术教学沿着健康方向发展, 成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绿色通道”。

四、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整合实践的思考

整合过程中体现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的角色定位, 教师和学生在整合过程中都起了重要作用。恰当地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 能使信息技术真正为学科教学服务, 使学生学习的内容更加深刻、丰富多彩, 更加具有时代气息, 更加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 给课堂结构带来巨大的变化。因此, 要使整合具有成效还需注意如下问题:

(1) 以信息技术教学为目的的教学, 必须要求师生处理好信息技术应用的技巧, 它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2) 从学科教学需求出发来使用信息技术, 要强调教师的学科基础和职业素养, 在充分了解传统教学的基础上使用信息技术,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而不是抛开一切只教信息技术。

(3) 处理好“主导-主体”的关系。“教师是教学的主导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这是现代教育发展到一定程度而萌生的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 也是“人文关怀”在教育领域里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合理地实施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整合, 以免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教学分道而行。

总之, 实现信息技术教学与传统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 对我国中小学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它需要先进教学理念的支持, 更需要掌握一定方式方法。我们要尊重教育“以人为本”的理念, 摸索出基于未来教育理念下教学设计的几个原则:主导性与教学设计相合的原则、主题性与探究性相结合的原则、自主性与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合作与交流讨论相结合的原则、教学评价与巩固教学重点相结合的原则、过程评价与学生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实践说明,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有许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发现, 去摸索, 去解决。

摘要:文章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出发, 通过信息技术课教学实践体会, 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开发学生自主性学习中的优势, 总结了信息技术教学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模式、途径及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整合

参考文献

[1]祝智庭.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2.

上一篇:第十三届亚洲艺术节圆满结束下一篇:教案与导学案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