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的戏曲教案

2024-07-18

精彩的戏曲教案(精选10篇)

篇1:精彩的戏曲教案

《精彩的戏曲》教案

教学内容与目标

⑴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

⑵选择合适的材料,根据人物进行化妆和设计。通过听、说、唱、演等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能大胆准确地表达自己对戏曲人物的理解,敢于展示自己的个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了解戏曲艺术的有关知识,加深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解。尝试用绘画、制作、表演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戏曲艺术的理解,表达对民族艺术和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难点:

根据所表演的人物进行化妆和服装设计,表演能突出人物的个性特征。

教学方法

⑴ 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声像、视听结合;

⑵充分发挥欣赏教学的“通感”,引导学生进行多渠道的参与体验; ⑶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讨论、归纳等方法获取新知识。教学设计 ⑵ 组织教学 ⑶ 导入:

老师和学生做“猜猜猜”的小游戏

提出问题:猜一猜老师做的这种手势在什么场合中出现过? 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板书)⑶新授

①组织学生整理汇报

师:在上堂课我留给大家一个任务,让大家上网或到图书馆查找收集有关戏曲方面的资料,你们都收集到了吗?

能用收集到的资料回答老师的几个问题吗?(播放课件)组织学生讨论回答: * 我国戏曲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哪种?京剧 国粹(板书)* 京剧距今有多少年的历史? * 京剧角色中除了旦角之外还有哪些角色呢?

学生活动:把各自收集的资料和其他同学交流、分享,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适合归纳:生旦净丑(板书)(多媒体课件:四大行当的剧照)②

师:请同学们根据我刚才的介绍,来看看他们属于哪个行当。学生踊跃回 答,而且知识点掌握得很准确。

师:“生”为男性人物,分为老生、小生、武生等。

“旦”为女性人物,可分为青衣、花旦、正旦、刀马旦、老旦等。“丑”为反派、滑稽人物,分文丑、武丑等。

“净”专指花脸,为威武粗纩、豪爽等特殊性格的男性。他可以根据角色的 需要,用各种油彩在脸上勾画出图案,固定的角色有固定的图案,这便是我 们常见的戏曲脸谱。我们来看看脸谱好吗? ③简单介绍有关京剧脸谱知识(课件欣赏各种脸谱)

京剧脸谱是一种特殊的化妆艺术,大多出于“净角”。张飞的脸谱用红、蓝、黑色块表现凶猛异常关羽的脸谱以红色为主要色块表现勇敢、善战曹操是脸谱中白脸的典型,代表奸臣形象包公是黑脸的代表,表现的是包公铁面无私和执法如山师小结:脸谱可直观地辨别人物的善、恶。它的演变和发展不是某个人凭空臆造的产物,而是戏曲艺术家们在长期艺术实践中对生活现象的观察、体验、总结,对剧中角色不断分析、做出评价才逐步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艺术表现手法,它使观众一看到它的外表就了解它的人物性格,被人们称为“心灵的画面”。

欣赏视频,说说戏曲中还表现了哪些与日常生活不同之处?(视频1京剧《贵妃醉酒》 视频2黄梅戏《女驸马》)学生活动:观察、分析、回答

师小结:化妆、武打功夫、说话的腔调、服装等,不同的人穿戴不同头饰和服装。服装色彩鲜艳,装饰性的东西多,花纹美。

* 游戏:

把道具盒里有关戏曲的物品找出来并将上台演示的同学打扮一下,教师对道具做简单的分析。⑷布置作业:用带来的材料把自己打扮成戏曲中的人物。要求:突出人物特点,巧妙制作,小组合作。作业提示:

1、可利用老师提供的简单道具

2、表演片段可以模仿各种戏曲种类,地方戏亦可 评比:学生代表展示、表演 学生展开评议,赏析。⑸课堂小结

中国的戏曲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京剧艺术,博大精深,美妙绝伦。通过这一堂课的共同学习,给予大家的是一种熏陶和指引,希望这节课成为学习戏曲知识的良好开端。

六、板书设计 精彩的戏曲京剧国粹

篇2:精彩的戏曲教案

9、精彩的戏曲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人物及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加以学习和运用。

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的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了解中国戏曲艺术独特的美。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艺术的认识的热爱。教学难点:对中国戏曲人物及特征的的了解

教具学具:布置学生课前准备有关脸谱艺术的资料。(实物、图片、文字)可建议学生上网或去学校图书馆查阅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播放一段学生最喜欢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戏曲片段让学生欣赏。并问戏中的人物是谁?演的是哪段戏曲?同学们回答的真不错,那你还想了解更多的戏曲人物吗?出示课题:精彩的戏曲(契合学生生活的案例学生很容易被这段戏曲所吸引,并有很浓厚的兴趣)

三、探索研究 1、了解中国戏曲

(1)中国戏曲,是一种综合舞台艺术样式。(2)中国戏曲之特点

2、中国戏曲史

3、中国戏曲特有的角色。

生、旦、净、末、丑是中国戏曲中特有的角色行当。它既是戏曲中艺术化、规范化的性格类型,又是带有性格色彩的表演程式分类。

4、京剧中的脸谱

京剧脸谱就是在演员脸上涂上某种颜料,用以象征角色的性格、品质、命运。一般红脸含有褒义,代表忠勇者;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者;蓝脸、绿脸也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多含贬义,代表凶诈者;金脸和银脸表示神秘,代表神妖。

5、中国戏曲的曲目及故事

黄梅戏:优秀剧目有《天仙配》、《牛郎织女》、《女驸马》。豫剧:《小二黑结婚》、《人欢马叫》、《试夫》、《红果,红了》。京剧:《《牡丹亭》、《白蛇传》、《百劫同心》、《贵妃醉酒》。故事:《白蛇传》

四、学生实践制作

1、说一说,你还熟悉哪个神话故事中的戏曲人物。

2、你能根据人物的特点和身份制作出道具吗?

五、教师小结,学生自我评价。

六、最后带领学生随音乐表演结束

篇3:精彩的戏曲教案

一、用民间戏曲促进人们的精神和谐

众所周知, 精神力量是促使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提高全民素质, 构建和谐社会, 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由于人们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的不同, 人们所受的教育程度也各不相同, 可以开人心智的“书籍”、“报纸”等并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时间或有能力参与进来, 使得广大民众精神世界匮乏, 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民间戏曲浅显易懂, 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 因此, 我们可以利用民间戏曲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苏菲的世界》、《谈谈方法》等都是有名的哲学书, 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有很大的积极作用, 但是, 这些书籍对人们所受文化程度和接受能力要求较高, 基层百姓即使知道这些书有利于提高自己自身综合素质的发展, 也不会在自己家中摆放这些书籍并仔细阅读和揣摩。《杨门女将》、《花木兰》等民间戏曲有具体完整的故事情节, 也有悠扬婉转的声音语调, 可以让人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戏曲所要表达的基本含义并通过让人们观看佘太君带领杨家媳妇抵抗西夏进攻、花木兰代父从军等故事情节中掌握戏曲所体现出的“保家卫国是每个人的责任, 不分男女, 不辨老少”的精神, 与哲学书相比更为人所接受。因此, 为了提高基层人们整体素质, 我们应积极弘扬民间戏曲这种通俗易通的传统文化, 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二、用民间戏曲弘扬中国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美德是伴随中华文明的演化而逐步形成的, 是一个国家的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外在表现形式。对提高人们道德水平, 促进社会和谐有积极作用。民间戏曲发源在民间,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价值观。戏曲可以通过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把历史人物和事件形象具体地展示在人们面前, 表达出对戏曲中的人物事件的观点, 褒贬好恶, 可以有效教导群众, 弘扬中国传统美德。例如:《杨三姐告状》、《铡美案》等都是抨击邪恶势力以及社会不公事件的戏曲, 可以有效向人们宣传正义精神, 传播正能量, 形成社会清正廉明大环境;《琵琶记》可以有效引导人们形成忠贞孝慈的观念;《水浒》可以引导人们形成刚直勇毅、坚韧不屈的处事观念;《搜孤救孤》、《岳飞》等可以促使人们形成保家卫国、舍生取义的奉献精神等。观众在耳濡目染中会逐步了解中华传统美德, 并把这些美德当成自己的座右铭为人处世, 形成一个崭新有活力的民族风貌。因此, 我们应精选民间戏曲的种类, 寓教于乐, 规范人们的言行, 促使当今社会和谐发展。

三、用戏曲促进良好道德体系

随着《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颁布实施, 在社会道德观念发生急剧变化的同时加强公民道德体系建设, 已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对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意义。戏曲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的真实反应, 社会道德可以通过民间戏曲体现出来, 因此, 我们可以借助传统民间戏曲文化, 促使人们形成社会道德体系, 构建和谐社会。例如:在2010年被创作完成的大型历史剧《左懋第》向人们展现出了台莱市民族英雄的感人事迹, 让人们了解其以死明志, 不肯投靠清朝的民族气节, 引导人们形成“热爱祖国, 保卫祖国”的社会道德;以倡廉反腐为主题的现代戏曲《悔恨的泪》则因其题材真实、剧情感人, 引人深思受到广大人们的热烈欢迎和好评, 并让人们通过这部戏曲形成了“服务人民, 不去背离人民”的全民道德感。通过根据现实生活和文化创新改编民间戏曲, 可以有效让人们形成“八荣八耻”的社会体系, 可以将传统道德观与新时期的道德观念融合一体, 取其精华, 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思想道德前提。

四、用地方戏曲促进民族团结

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 每个民族有不同的风土人情, 也有各具特色的文化体系。自古以来, 民族问题都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间戏曲多是反映社会形态的内容, 其中有很多以少数民族为题材的作品, 这时, 我们可以利用民间戏曲向人们展示少数民族英雄、民族之间互相交往的故事, 用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增进各民族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例如:每周五我们可以在本地电视台向百姓播放一些有关这类话题的戏曲:《阿黑与阿诗玛》、《草原烽火》、《南疆血碑》等增加当地人们对各个少数民族的了解, 以《成天太后》、《文成公主》戏曲让人们了解到各个民族和睦团结的重要性等。人们在观看这些戏曲时, 会逐渐减少自己对其他民族之间的陌生感, 摒弃因历史事件造成的对其他民族的偏见, 真正把各民族人们当成一家人。通过借助民间戏曲, 可以有效把比较空泛和抽象的概念理论转化为形象具体的剧情故事, 加强人们对各民族经济、文化、生活习惯的了解, 端正人们对各个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差异的态度有及其重要的作用, 对促进民族团结, 扫除构建和谐社会的阻碍有重要意义。

篇4:戏曲电影与舞台戏曲的差异

关键词:戏曲 电影 观演关系 集体经验 写实

在商业电影占据大壁江山的今天,戏曲电影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戏曲电影牵手院线虽然成绩有所提升,却不容乐观:2015年4月,京剧电影《状元媒》《龙凤呈祥》在多方运作之下挤进院线,苦苦支撑了两轮放映,每天的票房只有600元左右。同年5月,有关3D京剧电影《霸王别姬》在上海首映,媒体也只是一句“自上映以来成小幅度增长,整体好过预期”含糊其辞其票房收入。戏曲电影备受冷落之势不禁使人发问:作为中国文化的精髓流传至今的戏曲,究竟是什么强烈地吸引着观众?戏曲电影比戏曲到底少了什么才会如此不景气?

一、演员与观众的互动交流

电影与舞台的观演关系有着本质性区别。舞台演员的创作与观众的赏析同时发生,两者的互动关系置于演出首位,这使观众的情绪与演员的表演彼此影响。正如戏剧评论家华尔特·凯尔所说的那样:“我们的在场,我们的反应方式又飞回到表演者那里,并且每个夜晚都会使他的表演改变到某种程度,有时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我们是些斗士,使演出、晚会和情绪交织到一起。”{1}反观电影艺术,传统戏曲所拥有的剧场气氛却是电影、电视等新兴媒体所没有的。

首先,一方银幕切断了观演的互动交流。舞台戏曲侧重的是剧场氛围的营造,而戏曲电影则注重叙事的完整表达。京剧电影《霸王别姬》片头附加上的故事简介以及以锣鼓经来确定剪辑点,都是为了保证流畅的叙事。此外,舞台戏曲讲求的是艺技的表演,而戏曲电影则偏重技术性的展现:《霸王别姬》对项羽与汉军对峙那场戏进行了3D技术处理。如若是舞台表演,一定会博得满堂彩,可银幕却极大地削弱了这种魅力。电影演员并不能像舞台演员一样,接受观众的反应:他们无法感受到观众的存在,也无法对自己的表演做出一个有参照性的评价;对于观众来说,他们也无法去享受一场真真实实、畅快淋漓的表演。

其次,电影中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削减了戏曲的魅力。昔日勾栏瓦舍的相互斗技,使戏曲的写意性逐步根深蒂固,传统舞台的表演距离也使得程式化成为戏曲的一大特点。中国戏曲专注于演员的“唱念做打舞,手眼身法步”,眼睛虽然无法像摄像机一样进行“远全中近特”的切换,却能享受到戏曲的整体造型之美,而蒙太奇手法的运用则会迫使导演放弃一些情节。为了配合电影的拍摄与后期剪辑,戏曲的程式性受到了极大的削弱。虞姬的扮演者史依弘在《霸王别姬》首映式上接受采访时曾坦言:“京剧是一种传达的舞台艺术,电影的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很多近景镜头,我和尚老师都相应做出了表演上的调整。”{2}传统舞台演出,总是锣鼓先响,演员踏着锣鼓点在万众期待中的幕布后缓缓走来,充分调动了观众的审美期待。比如《霸王别姬》中虞姬首次登场时,先以推镜头表现住所的正厅,紧接着下一个镜头就是虞姬在丫鬟的陪同下出场,两个镜头的衔接有一两秒的延迟;此外,每一场戏结束时,伴奏总会戛然而止,显得突兀且生硬,破坏了观影感受。

一个是远观的舞台戏曲,一个是近看的戏曲电影,不同的观演关系造成了不同的观赏体验。戏曲电影创新的背后是对程式化的消解,表达方式的不同极易造成叙事节奏混乱,从而难以达到传统的舞台演出效果。

二、集体经验的缺失

中国传统戏曲成熟于宋元时期的勾栏瓦舍,随着市民阶层的兴起与壮大,当时为士大夫所不齿的“俗文学”开始繁盛,作为平民艺术的一种,戏曲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对戏曲观众来讲,看戏是一种集体经验享受。当戏曲走进摄影棚,剧场效果消减的同时是集体经验的缺失。

首先,“支撑”所带来的快感。锣鼓一敲响,人物一登场,观众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便有了某种集体属性。在欣赏过程中,观众的个人属性逐步消解,与同场观众同乐同哀。可在影院欣赏时,观众是不愿意大声叫好与高声大笑的,这种现象被行为学家斯金纳称为“支援”:“如果说发生某种行为的经常是单个人,那么,具有更强烈有力的效果的则是集体。单个人加入集体后,他就增强了去获得支援的力量……”{3}作为集体中的一员,除了观众与演员之间,观众之间也在进行着一种无形的情感交流。嘈杂的戏曲现场、个人的主体性淹没在了群体之中,尽情地“支援”着演员,也尽情地“支援”着身边人。这种集体经验所带来的快感极大烘托了剧场效果,可在注重单向传播的银幕面前,观众是无法感觉到的。观影制度对观影行为产生了极大的约束。黑暗、封闭的观影环境也与传统的舞台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家庭环境中,虽然个人行为举止并不受环境约束,可终究会因缺少气氛而降低了观影效果。

其次,社交性所带来的快感。中国戏曲成熟于瓦舍勾栏之间,而隐藏在瓦舍勾栏背后的是社交性所带来的快感迷恋,戏曲的这种社交属性一直延续至今。传统农村庙会经常会有“搭戏台,唱大戏”的习俗,通常在一个星期前就开始准备了:打地基,搭框架,铺木板,再到演员上台彩排。等到庙会前两天,小商小贩陆续到达,甚至戏台子底下也会有他们的身影。等到大戏开场,各家各户都会拉上自己的邻居好友,相约看戏。不远处商贩的叫卖声、观众的喝彩声、演员的卖力演唱,还有器乐的打击声,使得气氛火热,邻里之间也因此增进了感情。舞台戏曲除了带来视听觉享受之外,还有心理欢愉。来看戏更多的是为了热闹,将近一星期的准备工作也充分调动了观众的期待。对注重戏曲社交属性的人来说,无论表演质量如何,看戏所带来的仪式感已然让他们感到了一种满足。对于戏曲电影来说,它所带来的仪式感往往要弱于现场看戏所带来的仪式感:既不能营造舞台戏曲的剧场效果,也无法达到男女老少共同参与的那种火热气氛,从而不可避免地决定了戏曲电影魅力的减分。

三、程式化表演的削弱

舞台戏曲以“虚”衬“实”,戏曲电影强调写实。现当代戏曲人为了两者的融合付出了诸多努力,效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是写实与写意之间的冲突。苏珊·朗路说过:“在艺术中,并不存在着美满平等的婚姻——存在的知识成功的强奸。”{4}中国传统戏曲讲求程式化的表现生活,要求神韵的相似性,无论是布景、服装、道具、脸谱、动作等都具有极强的包容性。《拾玉镯》是一出典型的做派戏,对身段、眼神的表达要求极高。戏曲中孙玉姣的舞台表演分为:“出场”“拱鸡”“作活”“遇傅”“拾镯”“留镯”“刘窥”等。在“出场”这一段表演当中,先是孙玉姣登台亮相,正准备开门时,突然停下来整理了一下衣装。打开门之后,左右试探,这段表演把孙玉姣粗中有细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拱鸡”这段表演中,孙玉姣的俏皮可爱也深入人心。戏曲演员全程都在与观众进行眼神交流,观众极易被带入情境。程式化的表演动作是观演之间的约定俗成,动作的包容性也帮助演员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

戏曲电影更注重镜头的完整性和叙事性,表现手法的改变也影响了演员的表演与布景的设置。程式性给了观众极大的想象空间,著名剧作家吴祖光先生说过:“削弱或取消戏曲的程式,就意味着削弱或取消戏曲的艺术色彩,也抹杀了它的艺术方法和艺术形式。”{5}电影的写实性决定了它将戏剧的程式化进行相关弱化,比如说戏曲电影《红楼梦》中,布景陈设和灯光舞美都做了生活化处理。虽然更有美感,却少了韵味。虚拟化的砌末,对于促成戏曲夸张的程式化表演和自由灵动的舞台空间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而过度的舞美设计则使戏曲丧失了一定的艺术价值。

戏曲从舞台搬向银屏,与其说是一种发展与创新,不如说是一种传承。“戏曲国宝”裴艳玲直言:“创新不能把京剧搞得像跟3D电影,交响乐、舞剧、芭蕾一样,虽然可以红一时,但都是长不了的。”{6}舞台、现场,是传统戏曲的生命;技术、叙事,是电影的看家本领。两种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其相融过程必定困难重重,也必定有所取舍。戏曲电影中,戏曲应该处于主导地位,电影应该只是一个物质载体。戏曲在进行艺术探索的同时,要时刻避免被同化的命运,保持住观众对戏曲欣赏的心理需求与审美期待才能更好地在银幕上展现戏曲的魅力。

{1} [美]艾·威尔逊:《论观众》,李醒译,文化艺术出版社1986年版,第8页。

{2} 龙海燕、石雪:《戏曲电影仍有一个开放的前景和未来:郑大圣与尚长荣对话戏曲电影》,《上海戏剧》2015第5期,第8页。

{3} B.F.斯金纳:《科学与人的行为》,麦克米兰图书公司(纽约)1953年版,第312页。

{4} [美]苏珊·朗路:《艺术问题》,滕守尧、朱疆源译,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年版,第82页。

{5} 吴祖光:《我们永远纪念梅兰芳》,《中国戏剧》1981年第8期,第71页。

{6} 祁建:《戏曲电影的魅力与困境》,《声屏世界》2015第8期,第41页。

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15BZW159

作 者:周 珂,郑州大学文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4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西方戏剧与理论。

篇5:精彩的戏曲教学设

一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中国戏曲特别是京剧的文化历史和艺术特色,使学生初步了解京剧中的色彩知识和造型特点

2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和传承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体验戏曲的深厚文化的同时,培养他们对戏曲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1导入:(播放京剧《三岔口》)

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观赏一段视频………..有没有同学知道这是什么艺术?

生:(戏曲/京剧)

师:这种艺术呢叫“戏曲”,刚才这段视频是戏曲中的一种——京剧。那同学们之前对咱们的戏曲有多少了解呢?(学生可能会回答一些,也可能不知道)

师:看来大家对戏曲都还很陌生(看来同学们对戏曲的了解都还参差不齐)。那么本节课呢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去参观咱们的“戏曲大舞台”(板书“精彩的戏曲”并播放课件)

师:1戏曲的发展历史

戏曲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五个阶段。先秦是戏曲的一个萌芽时期,到了唐代后期,四大溦班进京为乾隆贺八十大寿,溦剧就一直受到人们喜爱,直到清末光绪年间,汉剧进入京城,汉剧和溦剧相互学习渗透,就形成了京剧,到了元代已经具备了戏曲的特点,标志着戏已经成熟,明清时期戏曲达到了它历史的繁荣时期。

师:我国共有两百多种地方戏曲,其中以京剧,越剧,豫剧,评剧和黄梅戏最为出名。京剧融合了音乐美术文学武术等等为一体,所以京剧也被称为“国粹”,素有东方歌剧之称。昆剧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以曲词典雅、行腔宛转、表演细腻著称,被誉为“百戏之祖”。豫剧是发源于中国河南省的一个戏曲剧种。越剧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有“第二国剧之称”,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歌剧”。黄梅戏以活泼著称,被称之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

师:老师考考大家,有没有同学知道戏曲里面有哪些行当呢?

(行当在戏曲里面是“角色”的意思。主要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生是除了净和丑以外所有男子角色的称呼。其中生分为老生,小生和武生。老生区别于一般生的是看年纪,老生是指年纪大的角色,他们脸上会有一副假胡子,而武生则比小生多了xx。旦是指扮演女子的角色。有老旦,花旦,武旦和刀马旦和正旦,正旦也称为青衣。老旦也是指年纪比较的的角色,而青衣一般是指未婚的年轻女孩,花旦指已婚的年轻妇女,武旦和刀马旦则和武生的装扮是差不多的。净,分为正净和副净,也称为大花脸和二花脸,在所有的行当里边,只有净和丑这两个角色是会在脸上画图案的。丑呢,分为文丑和武丑,他们一般会在鼻梁上画图案)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戏剧美吗?美在哪些地方呢?(学生可能会说服饰美,唱腔美,舞蹈美等)

师:今天咱们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讲戏曲的美。就是服饰和化妆两个层面。在戏曲中都是非常讲究的。这是戏曲中的蟒袍,一般在扮演帝王,官员的角色中使用,常常用蟒袍的颜色来区分剧种人物的身份,地位和年龄。特别是明黄和杏黄是扮演皇帝,王子以及齐天大圣角色的蟒袍专用色,其他角色都不得使用。彩绣驼灰色男帔是扮演名士和老年官员以及员外等的便服,帝王一般就是用明黄帔或者杏黄帔,色彩有的富丽堂皇,有的则比较庄重,沉着。多用寿字,仙鹤,草龙等为装饰。黄色凤凰女帔是皇后,贵妃公主等角色的专用角色,制作要求富丽堂皇。大家猜一猜这种形式的衣服会是什么角色穿的?(学生回答)其实大靠呢主要是战将的服饰。杏黄色大靠是武将的战服,比如说二郎神,而粉红色大靠是女武将所专用,比如杨家将里面的穆桂英。八卦衣和法衣一般是道家,仙官,军师等人的服饰,表示这个人通宵天文地理,智谋非凡。如三国里的诸葛亮。红色补子男官衣是舞台扮演新科状元,榜眼,探花等角色的官服,紫色补子女官衣食扮演诰命夫人和女官的官服。女褶子衣食舞台上扮演大家闺秀和千金小姐以及大户人家的少妇的服饰,如果用素黑色的服饰,被称为“青衣”。男褶子一般是文小生的服饰。和女褶子相比,男褶子少了许多花纹,这是因为小生褶子力求潇洒精干,用色和花纹上的高雅,许仙和梁山伯就是这类的代表。富贵衣是扮演最贫困的穷人所穿的,为什么要称为富贵衣呢,因为在戏曲中,凡是一开始穿这件衣服的人结尾时大都金榜题名,显达富贵,所以称为富贵衣。学士衣是文人雅士,考中科举的人所穿的,织绣沿边花纹,力求文雅潇洒。灰僧衣除了扮演和尚角色以外,也可以用作孝服使用。最为特殊的就是制度衣,这是孙悟空这个角色所专用的。因为我们都知道孙悟空大闹天宫,自由自在不受任何制度限制,所以服饰也不瘦任何朝代限制,但又无法规定准确的名称,所以称为“制度衣”。

师:在戏曲中除了什么样的角色应该穿什么样的服饰有讲究以外,服饰的装饰图案也是一大亮点。龙一般用在最多的地方就是蟒袍,鸟,麒麟,丹顶鹤,孔雀,凤凰和花。通过观察,大家能总结出服饰上面有哪些特点吗?(色彩鲜艳,图案优美,色彩讲究,种类繁多;;;;)

师:看了这么久大家肯定也累了,下面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放松一下(播放《说唱脸谱》)

师: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有没有同学可以把他唱出来?(有就让学生表演一下,没有教师总结)

他表演得好不好啊?(你们有没有听到蓝脸的窦儿顿,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那这主要是讲戏曲的什么呢?)。脸谱的颜色。在脸谱画着妆中,色彩的讲究体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五颜六色的脸谱看来巨细有因,但绝非为了好看,不同的色彩灰到不同的轮廓粒,人物就被性格化了。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代表人物张飞,黑脸表示刚毅,正直不阿,代表人物包拯,白脸代表阴险狡诈,曹操最具有代表性,绿色表示这人勇猛但是莽撞,金色和银色表示妖怪或者神仙。蓝色表示人物不畏权贵。

师:脸谱有什么样的特点?(对称,色彩艳丽,图案丰富,代表性强)

师:正是由于这种种的美,戏曲已经不再局限于历史的小舞台了。在现实生活我,我们随处可见这样一些和戏曲有关的东西(剪纸,小挂饰,餐具,鞋子等,真是别具风味啊!)

(播放音乐)

师:电影院随处可有的今天,我们能在里面看一场京剧吗?(不能)

篇6:《精彩的戏曲》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重点难点:

重点:在欣赏中感受戏曲的艺术魅力。

难点:对中国戏曲有自己的见解及有较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方法:

视听与研究等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演唱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让学生初步感知戏曲的魅力。师:“同学们,有谁知道刚才我唱的这段戏曲是哪个地方的剧种啊?”

生:河南豫剧。

师:对,这就是我们河南的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今天,就让我们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一起来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吧!

二、戏曲初体会

1.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戏曲博大精深。有50多种,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一样闪耀。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戏曲?

(2)中国戏曲的曲目和故事:

a.黄梅戏:《天仙配》《女驸马》等。

b.豫剧:《花木兰》《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

c.京剧:《智取威虎山》《贵妃醉酒》等。

教师结合课件进行讲解,并范唱。让学生能够更真切地了解这既陌生有熟悉的戏曲艺术。

2.了解京剧的起源和表演行当

(1)京剧的起源。

(2)京剧的表演行当。

京剧的表演行当:生、旦、净、丑

京剧表演行当图片欣赏。

结合图片让学生能够正确区分京剧表演行当。

漫画版表演行当赏析。认识京剧脸谱。

结合图片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不同颜色的脸谱代表不同的人物性格特征。

三、戏曲艺术就在你我身边

欣赏生活中的戏曲艺术。

四、作业

篇7:河南戏曲文化教案

课堂类型:造型表现 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都听过河南戏曲,但对戏曲的种类及服饰和角色了解的不多,这节课就是给同学们一个了解本土文化的机会。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河南的戏曲文化及剧种,了解人物角色生、旦、净、丑的脸谱不同。

2、根据人物的服饰特点和身份,学画符合他的脸谱。教学重点:认识生、旦、净、丑的脸谱特点及服饰。教学难点:运用不同的色彩和夸张手法绘画脸谱。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各个角色的图片,学生准备水粉,画笔等。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稳定学生情绪,检查工具的准备情况。二:导入

老师清唱几句《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问你知道老师唱的是什么吗?(豫剧)对了,那你知道河南还有什么剧种吗?导入课题。三 :了解河南的戏曲种类及角色

河南的戏曲主要分为:豫剧、曲剧、越调和坠子。豫剧原称“河南梆子”,由明代末期传入河南的山陕梆子结合河南土语及民间曲调发展而成,是河南地区的第一大剧种。河南曲剧,亦称“高台区”,是中原大地土生土长起来的地方戏曲剧种,是河南的第二大剧种。越调流行于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区,其演出形式有三种:地摊说唱;木偶、皮影越调戏;登台表演。坠子源于河南,因主要伴奏乐器为“坠子弦”且用河南语音演唱,故称之为河南坠子。

戏曲角色主要有生、旦、净、丑。

生,男性形象,面部化妆俊扮。分为小生、老生、武生等。旦,女性形象,又分为花旦、老旦、青衣、武旦、刀马旦。净,俗称花脸,指那些面部勾画脸谱的男性形象。

丑,又称小花脸、三花脸,指那些滑稽幽默或相貌丑陋的人物。

脸谱化妆,主要是用于“净“、“丑”行当的各种人物,以夸张强烈的色彩和变幻无穷的线条来改变演员的本来面目,与”素面"的“生”、“旦”化妆形成对比。脸谱艺术非常讲究章法,将点、线、色、形有规律地组织成装饰性的图案造型,形成一种独特的美。

四:欣赏各个角色的图片及服饰

1、欣赏教师收集的图片,了解各角色脸谱、服饰的美。

2,、看课本图片,你是不是也想动手试一试呢? 五:布置作业要求

找一个你喜欢并熟悉的戏曲人物,看一看,并根据人物特点和身份把他的脸谱画下来。

六: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七:作业展评

1、自我评价,并讲述角色人物的故事。

篇8:《戏曲大舞台》教案

课 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优秀戏曲文化的悠久传统秀文化的感情,懂得继承祖国悠久传统文化,弘扬民族文化的意义。

2、了解京剧艺术的基本知识,如,角色、行当、唱腔等。以及一些代表人物。

3、熟悉几段著名的有代表性的戏曲唱段。

教学内容:

一、组织教学

在上课前送给大家一段音乐,请同学们听它是属于音乐那类表现形式那? 生:戏曲

师:同学们对戏曲的音乐还是比较熟悉。我知道大家对流行歌曲比较感兴趣而对戏曲了解得甚少,这节课让我们走上戏曲的舞台一起来领略戏曲的韵味。

二、讲授新课

师: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戏曲 1.戏曲

(1)戏曲的定义:

是一种综合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表现手段的中国传统戏剧艺术。戏曲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种。师:中国地大物博,戏曲种类繁多,大家都了解哪些剧种? 生:京剧、豫剧、吕剧、黄梅戏、川剧„„ 师:同学们知道得挺多那么我国到底有多少种呢?(2)戏曲的种类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民族地区的戏曲剧种,约有三百六十多种,传统剧目数以万计。比较流行的著名剧种有:京剧、昆剧、越剧、豫剧、黄梅戏、评剧、徽剧、沪剧、湘剧、河南坠子、河北梆子、湖南花鼓戏、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单弦、山东快书、地方戏贤孝等五十多个剧种,可谓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一方水土造就一方音乐,每个地方戏曲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在这些剧种中尤以京剧流行最广,遍及全国,不受地区所限。

2.京剧

师:在以前的那个年代,京剧像流行歌曲一样深受我们祖辈的喜爱,流传很广,家喻户晓,受长辈或是电视的影响,同学们也多少知道一点关于京剧的知识,哪位同学来说一下你了解那些京剧的知识? 生:(脸谱、曲目、行当、四大名旦„„)

师:同学们对京剧的知识了解很多啊,很好。这节课我们从这几方面来了解我国的国粹京剧。

(1)定义:

京剧是一门综合艺术。她是在继承我国古老戏曲剧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以唱、念、做、打为中心的,并具有北京特色的戏曲剧种。因为它形成在北京,所以称之为京剧。享有“东方歌剧的盛誉”

(2)京剧的形成:

迄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来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4个徽调班社,陆续进京演出,同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相互影响,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并吸收了一些民间曲调,逐渐融合、演变,发展成为京剧。

(3)京剧的特色:

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并重,常用虚拟动作,重视情景交融,声情并茂。

常用“手眼身法步”五种技术方法来表现人物。

在人的脸上涂上某种颜色以象征这个人的性格和品质、角色和命运,是京剧的一大特色。

(4)脸谱

红忠紫孝,黑正粉老,水白奸邪,油白狂傲,黄狠灰贪,蓝勇绿暴,神佛精灵,金银普照。

(5)京剧的行当: 生:扮演男性角色 旦:扮演女性角色

净:花脸,演个性鲜明的角色 丑:扮演阴险,滑稽的反面人物

(6)四大名旦:

本世纪20年代京剧旦行先后成名的四位有代表性的演员: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四大名旦各树一帜,雄踞舞台。四大名旦在艺术上不断进取,表演,唱腔精益求精,各有独门剧目陆续问世,蔚成流派。

师:梅兰芳(1894一1961)原籍江苏泰州,出生于北京一个京剧世家,十一岁开始登台,十四岁时,搭入喜连成科班。代表剧目有《霸王别姬》、《贵妃醉酒》等戏。

在抗日战争初期,梅兰芳为表达中国人民反侵略的决心,蓄须明志,拒绝为日本人演出,不光他的艺术成就值得我们敬仰,他的爱国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7)京剧的音乐

京剧音乐以西皮腔和二黄腔为主。西皮腔一般较为高亢刚劲,活泼明快,适于表现激昂、明朗、欢快的情绪。二黄的唱腔沉着稳重,凝炼严肃,适合表现深沉、悲怨的情绪。

伴奏乐队称为“场面”,分为“文场”、“武场”两部分。文场是以丝竹乐为主,用于伴奏唱腔、连接过门、陪衬表演等。“武场”是以吹打—锣鼓乐为主的,用以武打或技巧性等场面。

戏曲的器乐以锣鼓来统一全剧的舞台节奏。

师:京剧的剧目有很多同学们了解的有哪些呢?请同学起来表演一下!

(8)京剧的剧目 京剧传统剧目有上千个,流行的有《将相和》、《群英会》、《空城计》《贵妃醉酒》、《三岔口》等。

(9)名段欣赏

《红灯记》,大家了都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那段历史,在那个时期,除了梅兰芳以外,还有很多的中国人以各种方式反对日本人的侵略,下面我们要欣赏的《红灯记》就是讲述了一家三口为打击日本的侵略而英勇斗争的事迹,下面是铁梅对她奶奶的一段唱腔和爹爹李玉和临行前的唱腔。

(请同学唱戏曲的唱腔)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下面我给大家来唱一段,你听是什么剧种的什么戏?(唱《天仙配》 生:黄梅戏

师:对,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具有芬芳泥土气息的黄梅戏 3.黄梅戏

(1)黄梅戏的简介

黄梅戏是安徽省的主要地方戏曲剧种。它发源于湖北黄梅县,发展壮大于安徽安庆一带。由民间的山歌小调发展而成,曲调悠扬委婉,优美动人,具有芬芳的泥土气息,深受各地人民群众的喜爱。(2)黄梅戏的语言

黄梅戏语言以安庆地方语言为基础,属北方语系的江淮方言。其特点为唱词结构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七字句大多是二、二、三结构,如“绿水青山带笑颜”,十字句大多是三、三、四结构。(3)传统剧目

《天仙配》、《女驸马》神话剧《牛郎织女》等。(4)欣赏《女驸马》 4.昆曲

昆曲又称昆剧。起源于江苏昆山,该剧种于2001年5月18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称号。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代表作《白蛇传》 6.豫剧

豫剧(河北梆子),是河南地方戏的一种,它的形式活泼朴素,发音清晰易懂,唱腔高

亢激昂,音乐优美动听,善于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代表作《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

三、课堂练习

1与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合称为世界三大古老剧种的是什么?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 京剧 5.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6.我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形式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7.戏剧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什么?虚拟

8.京剧“四大名旦”是?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9.黄梅戏唱词多用“七字句式”和“九字句式”吗?不是,唱词结构在整本戏多为七字句和十字句式

四、结束语

戏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多年来,经过多少代艺术家的千锤百炼,它根基深广、枝叶繁茂、花果丰硕、色彩万千,特别是京剧的雍容华贵,昆剧的精致典雅,梆子戏的高亢悲凉,越剧的轻柔婉转,作为华夏子孙,应深刻认识祖先留下的这份宝贵遗产,热爱祖国的戏剧艺术。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脑等的普及,流行文化在群众文化生活中占据绝对主流,中国传统艺术收到极大地冲击,面对此现象谈谈,中国传统戏曲如何摆脱困境,获得新生?

五、作业:

在你看戏、听戏、学戏的过程中,你一定有些感想获有趣的经历,把它写下来。

篇9:《戏曲大舞台》 教案

这是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实践学习,有了前几课的课文做铺垫,关于这种传统文化讲起来应该水到渠成,但是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很多戏曲方面的知识是从没有涉及到的,所以吸收起来也许会吃力一些。因此,课前的准备尤其重要。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有关基本知识。

2.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

3.学会赏析戏文。

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戏曲的精彩片段。

5.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活动设想:

1.指导学生课外收集资料,听戏、看戏,向周围的老戏迷请教。

2.亲身体验,学唱戏曲,学演戏曲,学画脸谱。

3.能用语文知识简析戏文,理解其思想艺术特点。。

4.讨论地方戏的现状,给出振兴方案。

活动重点:

1.理解戏曲中脸谱、行当等的含义。

2.用生动的语言描述精彩片段。

3.学会赏析戏文。

4.培养学生对中华传统戏曲文化的感情和关注,为戏曲的明天开一剂药方。活动形式:

1.知识竞赛:检验知识收集、整理情况。

2.模仿秀:具体体验戏曲的魅力。

3.名段赏析:从语文知识角度感悟戏曲的魅力。

4.经验共享。

活动用具:

多媒体课件(电视机、影碟机、幻灯机)、自制脸谱。

课前准备:

教师:1.指导学生收集有关戏曲的知识。组织学生听戏、看戏。

2.指导学生自制脸谱以及表演戏曲片段,亲身体验戏曲的魅力。活动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青菜萝卜各有所好,在音乐的世界里,有人畅游于流行音乐的海洋,有人沉醉于古典音乐的优雅,而戏曲作为一种民族的精粹亦有不少追随者,现在让我们聊聊我们身边的戏迷。”学生们在这样的引导下踊跃发言,有人讲外婆,有人讲小学同学,也有人说他们家没戏迷。我总结:“中国戏曲源远流长,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我们应该对这门古老的艺术有所了解,现在让我们走近戏曲。”

二、展示脸谱

脸谱是戏曲中一个很重要的表现形式。脸上涂满的油彩代表不同人物的不同

性格。大家都尝试着去做了几张脸谱,现在请你们给大家展示一下。

(各小组派一名学生上台展示脸谱作品,并作简单介绍,介绍作品代表的人物和表示的性格特点。师生掌声鼓励。)

脸谱中红脸、黑脸、蓝脸、白脸分别代表什么?举例说明。(红脸含褒义,代表忠勇,如关羽;黑脸为中性,代表猛智,如包拯;蓝脸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如窦尔敦;白脸含贬义,代表凶诈,如曹操。)

请学生看节目《唱脸谱》,很多会唱的同学都跟着唱了,气氛逐渐高涨。

三、我来一段

刚才我们看到了一张张韵味十足的脸谱,各位同学都显示了高超的艺术天赋。下面我们来欣赏同学们的戏曲表演。

学生上台表演戏曲选段越剧《红楼梦》(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师生鼓掌。)表演结束后,有男同学积极举手,只会哼唱几句。在大家的鼓励下唱了几句《林海雪原》,学生们报以热情的掌声。

四、戏曲知识擂台

刚才大家纷纷展示了自己制作的精美的脸谱,表演了曲子,积极性很高。下面我们来比一比、考一考大家的戏曲知识知多少。

(赛前各小组拿出查找好的资料,宣读竞赛口号,显示本小组必胜的信心,活跃现场气氛。多媒体课件准备。)

a.必答题。

答题规则:每组连续回答五题,每题十分,答错不扣分,时间30秒。

(1)世界三大古老戏剧是?(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中国戏曲。)

(2)享有“中国戏曲之母”雅称的是?(昆剧。)

(3)戏曲的角色分为哪四大行当?(生、旦、净、丑。)

(4)中国戏曲采用哪些艺术手段表现人物?(唱、念、做、打。)

(5)享有“东方歌剧”盛誉的是?(京剧。)

(6)戏剧表演艺术有哪些技法?(手、眼、身、发、步。) 。

(7)戏曲表现生活的基本手法是?(虚拟——没有实物的表演。)

(8)发展于安徽安庆一带的剧种是?(黄梅戏。)

(9)京剧四大名旦是谁?(尚小云、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

(10)“旦”可分为哪几类?(正旦、花旦、闺门旦、武旦、老旦、彩旦。)

(11)南派京剧的代表人物是谁?(周信芳。)

(12)四大徽班是指什么?(三庆班、四喜班、春台班、合春班。)

(13)请你说出锡剧的一个经典曲目?(《珍珠塔》。)

(14)绿脸代表什么性格的人物?(草莽英雄。)

(15)“净”这个角色又可以分为什么?(大花脸和二花脸。)

(16)京剧诞生于什么时候?(清代乾隆时期。)

(17)丁是娥是哪个剧种的著名演员?(沪剧。)

(18)“阿庆嫂”是哪一部样板戏中的人物?(《沙家浜》。)

(19)“变脸”是哪一种戏曲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川剧。)

(20)请说出锡剧一个著名演员的名字。(王彬彬或梅兰珍。)

b.抢答题。

答题规则:听到开始后才可以抢答,否则取消本题答题资格。答对加十分,答错扣十分,时间30秒。

出示不同脸谱,要求学生根据脸谱,猜测人物。

c.连线题。(要求全班学生一起回答,一起完成。)

(1)红脸代表猛智

黑脸代表凶诈

绿脸代表忠勇

白脸代表草莽英雄

(2)越剧严风英

京剧袁雪芬

豫剧王彬彬

黄梅戏常香玉

锡剧梅兰芳

(3)梅派天真活泼热情的少女形象,具柔媚委婉的风格

程派以气与力取胜,有阳刚之美,具刚健婀娜的风格

荀派善良温柔华贵典雅而具正义感的古代妇女

尚派遭遇悲惨,具有外柔内刚性格的中下层女性

教师小结:我们刚刚课堂的气氛很热烈,现在让我们休息一下欣赏一段戏曲。

五、我为戏曲出一策

现实生活中,随着流行歌曲的火爆、影视文化的传播,戏曲艺术日趋衰弱,曾经人才辈出的剧团青黄不接,曾经广为传唱的曲子曲高和寡。那么,戏曲的出路在何方?我们如何来振兴中国戏曲?请大家出谋划策。

(小组讨论,为戏曲的振兴出谋划策。全班交流。)

六、活动小结: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只有真正能够体现一个民族特色的东西,才是最具有生命力,最能打动人的。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这一民族文化的瑰宝!

七、活动反思:

本次综合性活动一定要充分做好课前准备,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课余的时间上图书馆查资料,用一节课的时间上网查资料,并做好记录,课后进行整理。在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的同时,采取分组答辩让学生能自主的与同学们共同合作、互动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由此,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体现了新课程新颖的学习方式。脸谱的制作和戏曲的表演都由学生自己完成,意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对戏曲的亲和力。学生讨论如何振兴中国戏曲这一沉重的话题,就是要让学生有一种使命感,一种社会责任感,结果的可行性并不重要,关键是学生参与了,收获了。

篇10:戏曲进校园教案

《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南街学校 宋红英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探寻戏曲音乐的魅力,树立关注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感受和体验豫剧音乐的风格特点,提高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

【知识与技能】

通过欣赏音乐作品,了解豫剧戏曲音乐风格特点,能够随着录音演唱这种地方戏曲选段的一、两句唱腔并能够在若干种戏曲音乐中辨认出这个剧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中国戏曲,感受这种地方戏曲音乐的风格特点并学唱豫剧《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

【难点】

能有韵味的边表演边唱《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选段。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播放音频片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并提出问题这是我国哪种传统戏曲?(二)初步感知

1.欣赏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刘大哥讲话理太偏》。

2.教师提出问题:《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讲了什么故事?引导学生讨论作品背景,老师补充说明。

(花木兰的故事在我国久有流传。北朝民歌《木兰诗》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是豫剧《花木兰》中一个著名的唱段。剧中女主人公花木兰乔装男子替父出征,征战十三载,累建功勋,辞官回乡。贺元帅亲临,方知花木兰为女子。在奔赴战场途中,有位同行的男士口出怨言,认为天下苦事都叫男子做了,女子成天在家享清福。花木兰以男子身份,慷慨陈词,为女子摆功,直说得这位男士无言以辩。)3.再次聆听乐曲,请同学总结分析这段唱段的特点。(花木兰的唱腔,很质朴,很本色,没有女子的娇羞之感,我觉得很符合花木兰的身份和她的性格特点,豫剧很有地方特色,语言很生活化、平民化,用河南方言演唱。)(三)探究学习

1.再次聆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探究其语言特色,学习河南方言。提问:在座的各位同学,有没有会说河南话的?学生自由回答,教师给予评价指导。(本课《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豫剧选段,要求我们在学唱过程中唱出豫剧的“味道”,要掌握河南方言声韵调的规律,做到字正腔圆。)2.教师总结学习要领:河南话与普通话相近,主要是四声阴阳差异,即一声变二声,二声变四声,三声变一声,四声变三声。举例(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进行练习纠错。

3.学唱练习。

(1)教师播放《刘大哥讲话理太偏》音频,学生轻声哼唱,感受选段的唱腔特点,尽量做到字正腔圆。

(2)教师加入河南方言进行示范唱,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结合所学河南方言跟唱。

(3)教师进行点评。

(4)教师钢琴伴奏,学生加入表演演唱。(四)拓展延伸 1.提问学生:我国的传统剧种有很多,除了我们今天所学的豫剧,你还知道哪些最具有影响力的剧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黄梅戏、京剧、越剧、豫剧)2.欣赏四段唱段,判断哪段是豫剧?(根据所用方言及风格特点判断)(五)小结作业

1.小结:提问学生:说说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总结:《刘大哥讲话理太偏》的背景及风格特点、学唱选段,了解四大剧种)2.作业:搜集越剧、黄梅戏、京剧等地方剧种的经典唱段,下节课交流讨论。

五、板书设计

戏曲进校园音乐教学设计

《看大戏》

南街学校 宋红英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聆听、感受、模唱的音乐活动中,体会歌曲旋律与豫剧唱腔的相似之处,并在歌曲演唱中初步表现豫剧唱腔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豫剧的唱腔、流派、地方特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感受和体验戏曲歌曲,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对戏曲音乐的喜爱之情。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通过歌声表现歌曲中豫剧的风格特点。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表演戏歌《唱脸谱》。

师:同学们,刚才老师演唱的是什么艺术种类? 生:戏曲。

师:刚才的歌词中,你们都听到了哪些戏曲人物呢?(学生自由回答)

师:接下来,老师带领大家一起认识这些脸谱。(师出示课件图片)课上到现在,同学们会觉得奇怪,以往的课都是唱歌呢,今天怎么唱戏了呢?今天呀,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戏曲大世界,我们今天要学的歌曲名字叫《看大戏》。(出示课件)

首先,大家来欣赏一遍,你听这首歌曲中有什么跟别的歌曲不同的地方呢?

二、新课教学 1.学生听音频范唱。2.学生看视频第二次聆听。

师:谁听到《看大戏》这首歌曲跟以往的歌曲有什么不同呢? 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回答问题。3.师一句一句教生跟唱。师增加句子长度教生跟唱。5.师完整大声唱,让生小声跟唱。6.师伴奏,生唱。

三、拓展延伸

1.师:在刚才的戏曲中,同学们都听到了哪些打击乐器的声音呢?

师再次播放歌曲,让生分辨。

师出示课件,带领生认识锣、鼓、钹等民族打击乐器。2.师带领生了解经典豫剧曲目。

师:同学们,你们都了解哪些豫剧曲目呢?咱们河南台有一个很经典的戏曲节目,是什么呢?(生自由回答)

师:对,《花木兰》、《穆桂英挂帅》、《朝阳沟》等都是很有名的豫剧。3.师带领生欣赏豫剧视频。

4.师带领生简单学几句《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师:同学们唱过之后,有没有发现豫剧有什么特色?(生自由答)师:豫剧比较粗矿豪爽,曲谱中经常有上滑音和下滑音,那你们觉得这跟什么有关呢?

5.模仿说河南话,感受河南方言同豫剧唱腔之间的联系。师:大家听一听“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这一句的旋律,它和河南话的音调有什么联系呢?(生聆听思考)

四、小结

师:大家真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小戏迷。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这首具有戏曲音乐风格的歌曲,它是根据豫剧的唱腔风格创作出来的,让我们感到了它那活泼、欢快和风趣的情绪,我想大家一定感受到了,戏曲音乐是音乐与语言最完美的结合。在今后的音乐课上,老师还会为大家介绍其他的戏曲歌曲,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最后,就让我们用“河南话”说声“再见”吧!

戏曲进校园美术教学设计

京剧脸谱

南街学校 张方方

教学目的:

1、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戏曲的艺术特色及京剧脸谱艺术的特点、谱式、色彩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京剧脸谱艺术富有的图案美,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培养学生对京剧脸谱艺术的欣赏能力。、学习按步骤临摹京剧脸谱

3、通过对京剧脸谱知识的学习,激发学生关心、热爱中国脸谱艺术的情感,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1、表现戏曲人物脸谱的特点。

2、如何把握好京剧脸谱的主要特征,解决好脸谱知识学习与刻制、印制版画的时间分配。教学方法:讲解、分析、示范 教具:铅笔、橡皮、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讲解京剧知识

京剧是我国传统艺术,京剧内容以惩恶扬善、孝敬长辈、忠诚国家为主,这一京剧片断唱的是李逵返乡接母亲到身边安度晚年的故事。在京剧中人物的脸上有一些图案和颜色,是京剧特有的舞台化妆艺术。这种用来化妆的图案和颜色在京剧中叫脸谱。

二、介绍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的起源与面具关系密切,人类早期的战争面具、傩舞面具、汉代百戏假面具都是戏剧脸谱的远祖。京剧兴起后,脸谱造型日臻完善,在构图上奠定了基本谱式,各类角色的脸谱进一步精致化、多样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脸谱的基本特点。

三、京剧脸谱的谱式

①整脸:在整个面部涂一种主色,不勾花纹,而是在主色上画出眉、眼、口、鼻的纹理,这种谱式称之为“整脸”。图例:关羽 ②三块瓦脸:在整脸的基础上,用黑色把眉、眼、鼻等在颜色上突出出来,而使前额、左右面颊呈现出三块明显主色,平整的如同三块瓦,称之为“三块瓦脸”。图例:晁盖

③十字门脸:从脑门顶至鼻子尖,用黑色或颜色的立柱纹与眼窝大体呈“十字”形,额头涂白,有灰色小圈眉子,此种谱式称之为“十字门脸”。图例:张飞

④碎花脸:与整脸相反,脸谱色彩、构图对称中显得复杂的称之为“碎花脸”。图例:杨七郎

⑤歪脸:色彩、构图不对称,表现人物形象反常、滑稽风趣、丑陋反面的脸谱谱式,称之为“歪脸”。

四、教师示范

五、学生作业

1、完成一副京剧脸谱版画。

2、注意事项:①自选谱式;②左右对称(歪脸除外)

3、根据不同角色、不同人物特点选用不同的颜色

上一篇:生产科副科长竞聘演讲稿下一篇:高新区发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