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评价意义

2024-07-11

过程评价意义(共8篇)

篇1:过程评价意义

微软中国

《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

教案

《自然界的水循环》教案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分析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在必修Ⅰ“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的内容要求中提出:“运用示意图,说出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说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同时给出了活动建议:用计算机设计水循环动画。该“标准”旨在引导学生能认识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及其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根据“标准”要求,学生对于“水循环示意图”不但要能“读”,而且还要会“说”、会“画”、会“用”。通过示意图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技能和学会用示意图分析地理原理。

2.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三章《地球上的水》的第一节,是开篇内容,本节内容首先介绍水圈的构成及其特点,主要讲述了“相互联系的水体”、“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两个知识点。第一个知识点浅显易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知识,是为第二个知识点的学习作铺垫;第二个知识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内容,通过图文和活动设置介绍了水循环发生的领域、水循环的类型、环节和意义。本节活动题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

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地球上水圈水体的构成和各水体相互转化的关系。

②记住水循环的重要环节,记住水循环的类型,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表示水循环的过程,运用水循环的原理知识,得出水循环的定义,从常见的天气、地理现象,分析理解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③学会从地理图表、地理现象中获取有用信息,分析地理问题并尝试提出解决地理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动画引入自然界水的存在方式,让学生对水圈中的水体有较为形象的认识。

(2)通过“水圈的构成”和“陆地水的相互关系”等图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图表和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3)通过水循环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4)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通过“说、看、画、想、辨”等步骤让学生自主构建水循环的知识。

(5)由黄河断流现象,引导学生搜集资料,分析黄河断流带来的危害、断流的原因,并尝试提出解决黄河断流的方法和措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帮助学生确立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

(2)增强学生水资源的忧患意识,树立科学的资源观。

(3)帮助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和利用水循环的自然规律,实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发展的观念。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陆地水体相互关系,水循环的类型、形成过程和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2)教学难点:陆地水体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水循环的地理意义。

四 教学教法

1.创设情景

教学实践证明,合理有趣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进入角色,提高课堂效率 2.讨论法

通过组织学生讨论,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3.多媒体演示法

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直观的图片、动画和数字资料,把学生轻松得引入本课,通过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现相关地理事物和现象,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激发兴奋点,帮助他们理解课本内容。

4.案例分析法(黄河断流问题)

五 教学过程

(一)相互联系的水体

教师活动:播放依云矿泉水广告,问生:观看水的变化,总结水在自然界中的常见存在方式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略。

教师活动:1.总结水在地理环境中以气态、固态和液态三种形式相互转化,形成各种水体,共同构成了一个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这实际上就是水圈。(PPT展示水圈定义)

2.问生:既然水有三种形态,(展示图片图,3.1“水圈的构成”)那么在地球上的各种水体中,主要包括哪些类型?其中最主要的是哪种类型?占总水量的多少?

学生活动:(看书可得)地球上的水体包括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其中海洋水是最主要的,占全球水储量的96.53%。教师活动:问生:分布在陆地上的各种水体有哪些?

学生活动:(看书可得)地下水、河流水、湖泊水;沼泽水、土壤水、地下水、冰川水、生物水等

教师活动:问生:在地球淡水中,主体是什么?约占淡水总量的比重? 学生活动:(看书可知)冰川、2/3。

教师活动:问生:淡水中我们较常能利用到的淡水有哪些?

学生活动:(看书可知)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土壤水、生物水、沼泽水。

教师活动:问生:它们能占到淡水总量的百分之多少?

学生活动:30.45%。

教师活动:1.俗话说“井水不犯河水”,河水和井水真的毫无关联吗?下面一起来看:(展示图片:图3.2“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结合陆地上的水体及其相互关系图思考教材第58页的读图思考题。

教师总结讲解:陆地水的相互关系,是指它们之间的运动转化,及其水源补给关系。从运动更新的角度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之间具有水源相互补给的关系。从陆地水体的水源补给看,大气降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降水补给,河流流量变化与降水量变化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在我国西北地区的一些河流,受冰川融水补给作用明显,河流径流量变化与气温变化有密切的关系。

此外,河流水、湖泊水和地下水之间,依据水位、流量的动态变化,具有水源互相补给的关系。湖泊对河流径流还起着调蓄作用,修建水库更是可以起到人工拦蓄洪水,并按人们的需要来调节河川径流变化的作用。

2.过渡:通过以上的分析,咱们知道自然界中我们能直接利用的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地下淡水,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那淡水是不是越用越少了呢?会不会就要枯竭了呢?

学生活动:不会。

教师活动:嗯,不会。自然界的水资源是不会枯竭的,因为,水在地球上是循环运动的,在这种循环运动中,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分析自然界中水的循环运动。

(二)水循环的过程

问题承转: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之水真的是从天上来的吗?奔流到海后真的不再回了吗?如果不回,它到那里去了?我们一起来学习看看水是怎样回家的吧。

教师活动:(播放水循环图),提问:水循环联系了哪些圈层?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图,在教师帮助下得出: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教师活动:说一说:水循环发生的空间领域有哪些?

学生活动:仔细观看图,在教师帮助下得出:1)海洋与陆地之间;2)陆地与陆地上空之间;3)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教师活动:1.看一看:水循环的类型有哪些?(播放水循环Flash动画,帮助学生总结:1)海上内循环;2)陆地内循环;3)海陆间循环。

2.画一画:水循环的简单示意图。

3.想一想:哪一种水循环可使陆地上的水不断更新?哪一种水循环所参与的水量最多?

4.辨一辨:內陆湖泊水蒸发、洪水入海、台风登陆、赤道海域的对流雨等分别属于那种类型的水循环? 学生活动:海陆间循环

教师活动:总结: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四大圈层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

水循环的类型有海陆间大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三种类型。海陆间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这是一种最重要的循环运动。过程是:海洋表层水分蒸发,随着大气运动输送到大气上空。其中一部分水汽在一定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然后通过地表径流的形式又进入海洋的过程。

海上内循环则是水的蒸发,降落都在海洋上进行的; 陆地内循环则是水的蒸发,降落都在陆地上进行的。

活动部分:1972年至1998年的27年中,有21年下游出现断流。进入20世纪90年代,几乎年年断流,1997年断流河段上延至距河口约780千米的河南开封。人类活动或多或少地会对水循环过程产生影响。阅读黄河下游河段的段流的时间和段流河段的长度逐年增加的材料。

思考:黄河断流会带来哪些不良影响?原因是什么?(教师指导学生从自然和人文两个方面分析)应采取什么措施?

学生活动:学生讨论、发言,比较所提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生态措施、工程

措施、气象措施、生产措施、协调措施等)

教师活动:小节:水循环的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会通过改变水循环的某一个或某几个环节使水循环的过程发生变化。

(三)水循环的意义

教师提问:自然界中水循环有什么意义? 根据PPT的图来分别讲解四个意义,水循环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水在连续不断的运动和转化,使地球上的各种水体处于不断的更新状态。它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即从总体上看,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不会增多,也不会减少。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它对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和传输的作用,缓解了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水循环又是海陆间联系的主要纽带,陆地径流源源不断的向海洋输送大量的泥沙,有机物和无机盐类。水循环还是自然界最富动力作用的循环运动,不断塑造地表形态。总之,水循环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着全球的地理环境。

最后总结归纳得出水循环的四点意义。(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联系海陆间的重要纽带,塑造地表形态。)

(四)课后小练

组织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回答接龙,老师在PPT上显示答案。题目如下: 1.填空:

海洋水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大量的海水(A)______形成水汽,水汽被(B)________到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C)_____,降落到地面的水,通过(F)_______ 和(D)_____ 又返回海洋,这种水循环称为_________循环,它 7

使陆地水不断得到_______、_________,使水资源得以______。

答案:A.蒸发B.输送C.降水D.地下径流F.地表径流 海陆间循环、补充、更新、再生

2.简答:

①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从地理学角度来看,诗词前半句描述的黄河主要的补给形式是__

②后半句的说法对吗? 3.课后思考题:

试想如果没有水循环,地球将会怎样?水循环的过程有什么意义呢? 课堂小结:板书小结

六、板书设计

第一节 自然界的水循环

相互联系的水体 二 水循环的过程: 1.水循环的环节

2水循环的类型 : 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 三 水循环的意义:

1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维持全球的热量平衡 3联系海陆间的重要纽带 4塑造地表形态。

篇2:过程评价意义

但是近期市场有一些问题,券商现在也不敢做了,而且有很多已经离开市场了,过去一些违规资金怕出问题,也在撤出。所以市场目前是缺乏资金了。短期也不能用“利空”还是“利多”来看这个问题。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违规资金退出市场,实际上从总体上说,对市场可能有些影响,但它事实上恰恰是解决了中国市场的泡沫过多的问题。今后我们如果按照规范再融资,是可以重新恢复市场信心的。尤其是通过《证券法》的规范、上市公司的质量提高了,券商更加合法操作了,整个市场就会好起来。所以这个问题不要看得那么严重。有些券商把保证金问题看得很严重,一个是觉得对他们不公平,一个是觉得这样没法做了。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他们以为保证金今后是让商业银行去用,他们不能用了,实际不是这么一回事。因为现在所有券商的保证金已经都存在商业银行了,在《证券法》里强调一下是对的,就是说现在我们不能把它挪作他用。今后怎么办?是不是要成立专门的清算银行来做?也可能同券商融资机构结合起来,既能给券商融资,又能给券商清算,但是现在条件还不成熟。如果强行把券商的资金拿来让别人使用,券商不能用,结算也不能用,那问题就大了。但是,我们在讨论的时候绝没有这个意思,现在客户保证金作为周转结算还是可以用的,但是不能用它搞房地产,拿别人的钱去搞房地产就叫做挪作他用。对于《证券法》对券商的一些限制性条款这些问题值得很好研究,引起足够的注意。

《证券法》是发展法、促进法、规范法,《证券法》是中国证券市场持续健康有效地运作和发展的根本保障,它必将对中国市场经济的建设和国有企业的改革产生重大和深远的影响,这是一部“功在当代,利在长远”的大法。当然,应指出,立法不等于法制,法制不等于法治。但是,有了《证券法》作为基石的中国证券市场和中国金融业将迎来新的春天。

篇3:过程评价意义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化, 大学英语的体验式教学模式已经得到了广大高校的实践认可。在这种新教学模式中, 学生将在具体的情境模式里以完成具体的语言任务达到英语学习的目标,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被放在了首位。由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和语言能力水平的不同, 教师利用作业和考试等传统的教学考察方式太过单一, 难以完整、全面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 学生的积极性在片面的评价模式下容易受到打击, 不利于体验式教学活动的进行。因此, 多元化评价体系的建立对于体验式英语教学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体验式大学英语教学模式

(一) 体验式教学的教学理念

体验式教学是体验式学习模式发展而来。早在1984年, 大卫·库伯 (David·Kolb) 就在其《体验学习模式》一书中提出了同名概念, 在他的观点里, 体验式学习是多维度的过程, 学习者会经历以下四个阶段:具体经历;观察反思;抽象概念形成;实践体验。在这个过程中, 学习者先进入一个新的情境之内, 然后反思自己的经历体验, 从而将自己观察理解的体验归纳为合乎逻辑的具体概念, 最后将自己所得的想法进行实践检验, 并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上。

与传统的说教式教学不同, “以学生为中心, 以任务为基础”是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的核心理念。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 教师扮演活动策划者和任务组织者的角色, 应该贴合实际设计教学情境模式,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相关内容, 鼓励学生积极开口、大胆参与, 确立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二) 体验式教学实现策略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根据其教学理念可分为以下几点。

1. 课前情境模式素材准备。

现有的大学英语教材每个单元主题鲜明, 贴近目前的学生生活, 其内容与学生现年龄段认知水平相适应, 为教师在建立教学用情境模式提高了便利, 也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和思考创造了机会。切合实际并且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模式的设立能引起学生的新鲜感, 让学生在体验过程里乐在其中, 发挥自身主动性,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 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自身经历。

在教学活动中, 教师应帮助学生加强课堂情境体验, 通过观看影片、进行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加深学生对不同情境下语言应用的直观感受, 激活学生的情感与认知;引导学生将情境模式与自身真实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 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对所学新知识的印象;引导学生建立发散性思维模式, 由此及彼, 温故而知新, 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3. 建立英语语境。

语言环境对于一门新语言的学习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我国, 居民的第一语言是汉语, 广大的汉语语言使用区便利了我们的沟通交流的同时, 制约了英语学习活动的效果。在汉语语境下, 学生的英文单词的获取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创造良好积极的英语学习环境, 实现课堂教学全英语交流化是一项有效手段。教师用英语教学能够增加学生在英语语境下所处的时间, 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听力;在学生相互沟通及与教师沟通的过程中, 英语口语能力得到锻炼;在课堂体验过程中, 学生所学知识得到了运用, 加强了英语交际能力。

4. 课外延伸。

体验式课堂进行课外延伸, 能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发掘学生学习潜能。在课外建立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 培养学生脱离课堂后的创造性语言能力, 利用翻译并朗诵诗歌、电影片段配音和英语歌唱比赛等趣味性集体活动提高学生在课外对于英语学习的热情, 丰富学生对于英语语言国家社会文化及历史知识, 提高其综合素质。

三、多元化评价标准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效果的检查与证明, 能够促进教学活动的发展。立足于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分析, 我们提出了适用于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标准以使教学效果得到准确、全面的评价。由于学生在智能水平和对语言接受能力等方面个体差异较大, 我们可以采用以下评价标准。

1.形成性评价。就教学评价内容而言, 教师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书面测验等方式从多个方面全面了解学生现有的英语水平, 针对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新鲜知识接受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素质水平分成不同学习小组, 根据每个小组成员能力分配不同的学习任务, 以任务完成情况为标准, 对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价, 将学生课前预习情况、课堂积极程度、课后作业完成情况等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各种表现作为评价标准的评判因素。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以鼓励和引导为主,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信心的树立。

与此同时, 学生学习主体地位也能通过掌握教学评价的权利体现。这种评价方式使学生在教学评价上不再备受压力, 能够增强学生在教学评价上的积极性, 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率的目的。

2.英语水平分层评价。在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中, 可将学生以英语水平的差异分成不同的层次, 并根据水平层次的高低分别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 使学生在体验过程中各有所得。在教学效果的评价上, 也要设计符合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评价试卷进行评价。

3.分项目评价。英语学习可分为听力、口语、发音、写作及翻译五种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活动可根据学生在这五个方面的优势能力的不同, 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关能力的训练, 在学生完成针对性训练后, 以听力、口语、发音、写作及翻译五个方面的能力测试作为评价标准。

口语、发音和翻译的考察都能够在情境对话中进行, 口语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察, 发音是表达准确度的考察, 在情境对话中, 可将学生分成三人一组, 其中两人对话, 一人翻译对话内容, 在此过程中对三项能力同步考察。

4.能力提升水平评价。与传统的以学生排名为评价标准的评价方式相反, 在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 将对学生个人能力提升程度作为评价标准。对其学习成果的纵向比较能够真实地反映学生学习效果的提升与能力的进步, 树立其学习自信心, 并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一言概之, 在大学英语体验式教学模式中, 教师是学生体验过程的引导者, 提供机会让学生通过情境和完成设计合理的体验任务将英语学习的学与用结合起来, 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运用的直观感受。

四、结语

体验式教学模式的应用, 确立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寓教于乐, 是减少学生英语学习压力的有效手段。在体验式教学模式下, 学生不是以往教学知识的接受者, 而是主动地参与到这个过程中, 明显提高了学习效率, 其自身的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多元化评价方式与体验式教学模式环环相扣, 对不同语言学习能力的学生能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新评价方式中, 教师不再作为评价权利的唯一拥有者, 学生也能通过自评、互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增进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促进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新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方式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时情况安排具体教学任务,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材评教, 最终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卞文珠.高职院校体验式英语教学案例探讨[J].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3, (10) .

[2]关巧荣.试论体验式英语教学[J].大江周刊:论坛, 2013, (5) .

[3]戴日新, 彭宣红.一种创新英语教学方法——高职体验式英语教学实验研究[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3) .

篇4:大班美术活动过程中的评价意义

【关键词】 大班美术;过程评价

一、一次执教反思、影响性因素过程评价

最近在园内开展了一次美术欣赏教学的选拔,这个活动使我对美术欣赏过程中的评价意义有了新的真正认识。在这次活动中先是活动教案的选拔,我设计的大班美术欣赏活动《线条写真集》被选上了。开始还是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对美术欣赏活动是掌握了。但是具体的实施之后,我就发现是一节失败的活动。目标是没有达到的,没有“培养幼儿的审美情感。”孩子在说看到《黑色线条》想说什么的时候,思维没有打开。只是纠结于表现的色彩、形状等,没有将孩子们的创作能力挖掘出来。我没有将美术欣赏中的过程评价充分有效地运用起来,让孩子们在真正感受美之后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出来。其中对于作品的联想和想象部分孩子们的表现不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大班大部分孩子都是能区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并有了一定的审美标准,但带有明显的个体倾向,他们对于《黑色线条》这幅画用自己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只是简单说出画面的基本特征。因为过程中我没有很好的总结评价孩子的观点,让部分孩子的想法受到周围其他孩子评价的影响。这正是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决定的,他们审美标准还是比较模糊,正处于初步的、低级的萌发阶段,活动过程中我需要运用评价提升等手段引导孩子们自主感受和表达美。

二、二次执教收获、有效的对话过程评价

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检验+反思,我想要有更好水平的提高就要好好地反思这节活动的问题。课后的反思中我想到这节活动没有成功的原因活动过程性的评价的不到位,没有真正地运用好欣赏教学的意义。太在乎自己设计的三个环节“看”“听”“想”了,让幼儿被画面的表面色彩和线条所约束,没有发散幼儿的思维。欣赏教育将教育目的蕴于活动过程之中,不仅重视幼儿获得知识的对与错,多与少,更关注幼儿的态度、情感、能力、责任心以及合作精神等个性品质的培养,注重幼儿对过程的主体性体验,注重活动过程本身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在人文环境上,欣赏教学模式努力营造了一种为孩子们所接纳的、无威胁的、宽松的、愉悦的、开放的师幼关系。我没有真正地了解这些要求,没有真正地完成这些要求。

对于欣赏活动来说,孩子是从自己的心灵世界出发同艺术家、作品进行独特的对话活动的。这种对话活动是在欣赏者审美心理体验的进出上进行的,这种审美心理体验超越了现实功利的单维情感,与审美对象保持了适当的距离,调动了多种审美心理功能共同活动,将艺术家的情思意绪和审美创造在内心深处相互弥漫、交融,然后将艺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变现出来。

检查已有、系统学习、认真反思,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之后,感觉过程性的评价的重要性,借用其他班级的孩子再次执教这节美术欣赏活动。活动中我在过程评价时多反问。让幼儿多说,因为孩子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没有过多的干涉幼儿的想法,只是简单的对话评价。没有给他们拘束,结果孩子们说得非常的好,孩子们的想象力被充分地调动了起来。对于康定斯基的《黑色线条》(这是一幅由线条与色块融合在一起的抽象画,画家用绚烂的喷发的暖色块作为底色,短促四射的黑色线条散布其中,营造出一种视觉上的爆炸与热烈的感觉),幼儿都能欣赏到艺术作品的线条美,培养了他们的审美情感。

三、三次执教验证、增加过程多角度评价

孩子们回答问题之后的简单对话评价,进行形式思考以后,还要帮助他们总结以帮助他们理清思路,进一步加深体验,同时这也是学习如何观察、如何比较等形式分析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我的语言都应该是通俗易懂的、简明扼要的,要让孩子们能理解。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以及从多次的执教之后了解更多过程性评价的意义,我再次借班执教,收到更多的有意义的效果。在过程性的评价中应该多元、多角度的评价。对孩子欣赏美术作品应采用多样的评价方法,还可以采用互评等方式,要充分肯定孩子们的进步和发展。

过程性评价的目的在于激发孩子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发现自己的能力和才干,因而我要用肯定的评价方式是多鼓励、多表扬而没有否定和批评。即使有也要用“如果怎么样就会更好”等语言来表达,以创造的新颖性、独特性等方面来衡量孩子们的想象,促进孩子们个性的发展。多重视学生动机的激发、兴趣的培养、情感的交流,多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多留给学生创新的空间,使美术教育以美的力量激励孩子们去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

多次的开展了这节活动,我感觉成功了不少是因为孩子们的表现更好了。我将孩子们看到《黑色线条》说的话写下来,我感觉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会欣赏美、创造美的人。

篇5:水循环的过程和意义是什么

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自海洋,一部分还来自大陆表面的蒸散发;径流是一个地区(流域)的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差值。多年平均的大洋水量平衡方程为:蒸发量=降水量-径流量;多年平均的陆地水量平衡方程是: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

意义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实现了地球系统水量、能量和地球生物化学物质的`迁移和转换、构成了全球性的连续有序的动态大系统。水循环联系着海陆两大系统,塑造着地表形态,制约着地球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协调,不断提供再生的淡水资源。因此,水循环对于地球表层结构的演变和人类可持续发展都意义重大。

篇6:企业信息化的意义及实施过程范文

摘要:信息技术对企业发展的作用日益重要,为了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水平,企业信息化建设已势在必行。对许多企业来说,信息化建设困难重重,既有技术以及信息化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也有观念、管理等方面的。通过对企业信息化内涵的分析,指出了一些制约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因素,从而找到一条适合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路子。

关键字:企业;信息化;建设;策略

1引言

在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和信息技术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特网的蓬勃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迅速崛起,数字化、网络化、电子化正在成为世界由工业社会走向信息社会的新的经济运行模式。企业信息化是实施国民经济信息化战略的重要内容,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已成为中国信息化领域最受关注的发展重点。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且必将对国民经济信息化整体水平的提高和信息产业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企业信息化作为促进企业各项工作全面提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在我国企业中推行程度还不够深入,很多企业对企业信息化的建设还很茫然,如何建设企业信息化,已经成了当前中国企业的一个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2企业信息化的含义

企业信息化(Enterprises informatization),实质上是将企业的生产过程、物料移动、实务处理、现金流动、客户交互等业务过程数字化,通过各种信息系统网络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层次的人们洞悉、观察各类动态业务中的一切信息,以作出有利于生产要素组合优化的决策,使企业资源合理配置,以使企业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求得最大的经济效益。信息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信息传输网络化,信息应用大众化以及信息贡献的社会化等。

企业信息化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技术进步。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其普及应用和广泛渗透为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办公和管理提供了工具。同时,职能管理层、经营决策层和电子商务层的信息化改变了传统企业的组织关系。企业信息化在管理、经营上的变化和时空上的拓展,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基础条件,电子商务为企业信息化增添新的内涵。企业信息化大大拓宽了企业活动的时空范围,在时间上,企业信息化以客户需求为中心实施敏捷制造和集成制造;在空间上,企业信息化以虚拟形态将全球聚合在一起。

具体而言,企业信息化的内涵包含五个方面的内容:

2.1产品信息化

产品信息化要使用好两个技术,一是应用数字技术,增加传统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比如,以往的模拟手机同现在的数字手机在保密性和性能方面无法同日而语,数字控制技术对机床的增值产生了数倍的影响;二是应用网络技术,网络冰箱通过网络管理中心进行控制,可以向用户通报何时需要添置新的食品,从而产生了新的附加值。产品的质量改变不大,最大的差别在于通过服务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2.2设计信息化

即产品设计、工艺设计方面的信息化。目前应用较为普遍的是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系

统,设计信息化还包括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装配工艺设计

(CAAP)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CAE)系统应用、计算机辅助测试系统应用、网络

化计算机辅助开发环境、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活动的设计(DFX)系统二次开发与应用与产品

建模、模型库管理与模型效验系统开发与应用;

2.3生产过程信息化

即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过程中的应用,用自动化、智能化手段解决加工过程中的复杂问题,提高生产的质量、精度和规模制造水平。其中主要应用包括数控设备地应用、计算机生产过程

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生产数据自动收集、生产设备自动控制、产品自动化检测及生产自动化覆

盖等;

2.4企业管理信息化

企业通过管理信息系统的集成,提高决策管理水平。主要应用层面包括企业资源规划

(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和辅助决策支持(DSS)系

统;

2.5市场经营信息化

通过实施电子商务,可以大大节约经营成本,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

3进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人机合一的系统,包括人、计算机网络硬件、系统平台、数据库平台、通用软件、应用软件、终端设备(如数控机床等)。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有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业务更是有着

非比寻常的意义

3.1有利于企业迎接加入WTO后的挑战,适应国际化竞争。加入WTO以后,企业将更直接

地面对国际竞争的挑战,在全球知识经济和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是决定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实现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特别是跨国经营的重要前提。

3.2有利于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目标。在综合运用好国家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的同

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有助于改善企业管理,提高竞争力和经

济效益。

3.3有利于抓住新世纪的良好发展机遇。我们正处在知识经济迅速崛起,全球信息化迅速

发展的时代。对信息的采集、共享、利用和传播,不仅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也成为决定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3.4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为我们开发和利用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只有实现

信息化,企业才有可能抓住机遇,实现健康发展。

3.5企业信息化实现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运营自动化、管理网络化、决策智能

化。其中,运营自动化是基础,决策智能化是顶峰。

3.6增强国家经济的可持续性快速发展,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加企业间的技术流通,总体提升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

所以说,企业的决策者们在制定企业发展的宏观战略时,应该将信息系统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从长远战略的角度,把企业的信息化当作经济发展的“倍增器”来抓。企业信息化实施应遵循五个原则

开展企业信息化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既需要软件和硬件设备的大量投资,又需

要人力、物力、智力的投入;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必要时还需要对企业的组织结

构进行改造,需要做长期艰苦的工作。

4.1选准企业信息化突破口

4.1.1 从企业信息化突破口的选择原则上讲,信息化应该自下而上、由里而外,因为这样

数据才能取自于源头,真实、有效。但实际上,企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出现的问题在各个层

次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所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规划时,对信息化的建设应该做出先后安排。

企业信息化的突破口可以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或从企业独有优势入手。

4.1.2 从企业生产经营瓶颈突破。根据木桶理论原理,信息化建设选择企业管理最薄弱环

节、最需要解决的环节作为突破口,可以带动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上升。对于企业领导有战略

眼光、对企业信息化建设很支持、企业整体素质较高的企业,企业信息化建设可以选择从瓶颈

突破。

4.2员工培训应在信息化实施前

当前,大多数企业经营者和员工素质不能适应信息化建设的要求。培训是提高企业整体素

质、推进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作。培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使员工接受信息化管理的理念,为

企业信息化建设奠定理念基础,二是使员工会应用计算机,为信息化建设奠定应用基础。这

样,才能使企业信息化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因此,培训应分两大步走,对于理念的培训,应

该在信息化实施前进行培训,而对于应用部分,则在信息化建设时及时培训。

4.3企业信息化建设与业务流程重组应互相推进

成熟的软件代表着一种先进或标准流程,必然与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

别,这就涉及到业务流程重组问题。是先进行业务流程重组,还是先实施信息化,一直是困扰

着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难点问题。先进行局部的信息化建设,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对局部的业务流程进行重组,逐步推进,可以使企业尽早地看到成果,在企业中营造乐观、积极参与

变革的气氛,减少人们的恐惧心理,以促进ERP在企业中的推广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进行。因

此,建议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选择后者,循序渐进地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即企业在运用先

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实施管理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从解决生产中的瓶颈

问题出发,着手对企业的管理和技术基础工作进行整合与提升,使之适应先进管理软件的要

求,这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的核心工作;另外,企业要结合自身情况对一时难以达到的部分管理

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修改某些难适用的部分,使之能与企业的现状较好地融合在一起。不把引

入的软硬件看作是“死”的东西,而是作为推动企业提升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工具,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所在。

4.4打通人才和网络通道

企业信息化的人才来源与企业其他人才来源一样,有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两种渠道。不论

是培养人才还是引进人才,都要求企业首先建立与企业信息化建设相适应的用人机制,形成尊

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解决企业人才留不住的问题。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地域分散的情况越来越多,企业信息化建设网络通道的范围将

越来越大。如果企业自己铺设网络,势必牵涉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利用中国电信等网络

通道提供商的通道资源,租用或外包建设是企业与中国电信等部门双赢的选择。

4.5软件的选择至关重要

企业信息化建设对软件的选择不只是选择产品,更重要的是选择未来长久的合作伙伴。从

这样的高度出发,软件选择,特别是ERP的软件选择可以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4.5.1选择商誉卓著、经营绩效良好、经验丰富的公司。

4.5.2选择的产品既能满足企业长期发展成长的需求,又满足未来多样化的需求,质量要

稳定,维护要容易。

4.5.3选择的公司拥有完整的售后服务机制,可提供满足自己需求的服务。

4.5.4选择的公司拥有广大的满意客户群,最好有其同行案例客户。

4.5.5尽量选择能在较短的时间内上线的方案。

4.5.6在各方面的条件都一致的,选择成本较低廉的解决方案。

企业信息化建设没有完全一样的一套模式可以选择,因为信息技术仅仅是实现企业管理的一种手段,它必然与企业管理结合起来。企业管理无定式,不同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式必然也

是有着这样和那样的不同。但是企业信息化建设并非无规律可循,为了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工作必须根据企业的实际需要,遵循客观规律,按照一定的原则来进行。由

于企业主要是用于生产经营,投入研发信息系统的精力就不可能很多。

研究总结

本文主要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实施现存的主要问题,并在对国内外ERP实施过程模型以及中小企业ERP实施过程策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制定了适合我国中小企业ERP实施的方案,建立了适于我国中

小企业信息化实施规划评价指标体系以及模型方法。因为时间有限没有深入研究,综合所做过

程感受到选择一种合适的中小企业ERP实施过程评价方法十分重要,实施过程有待进一步研

究。

[1]王众托.信息化与管理改革[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2]欧阳锋,傅湘玲.企业信息化管理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3]高复先.信息资源规划:信息化建设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

社.2010

湖北大学知行学院

Hu Bei Da Xue Zhi Xing Xue Yuan

本科生学年论文

题目 系别:经济管理系

专业:会计学专业

学号:0811140156

姓名:胡之昂

指导教师:张乃洲

篇7:过程评价意义

2008人力资源管理(2)班

马伟林

3080521205

摘要:海信科龙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制冷企业之一,本文详细记录科龙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过程,以及描述了企业文化文化建设后或成或败的地方,以此产生对其他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借鉴意义,扬长避短,更好地促进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真正走向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质。关键词:企业文化;建设过程;效果;借鉴意义

一、科龙集团简介

这家位于中国广东顺德,创办仅14年的介业,从手工敲打的3台冰箱起步,以年均近41%的幅度快速增长,到1996年底,已成长为亚洲最大的冰箱生产厂,无独有偶。早在1995午,科龙就跻身世界冰箱十强。1996年,由第九跃为第五,1999午.科龙销售“容声牌”冰箱248.88万台,在世界几大冰箱生产企业中的排名又向前路进两位。2000年其午产值达89亿元,利润额6亿元。企业经营项目围绕制冷技术,涉及冰箱、空调、冷柜,是亚洲最大的制冷企业,拥有员工12 800人,在广东、四川、辽宁等地建立生产基地,在日本、美国设立研究中心,在香港建立了信息总部。

1996年,海信凭借变频技术高起点进入空调产业;2002年,海信通过并购北京雪花进入冰箱业;2006年底,海信成功收购科龙电器,由此诞生了中国白色家电的新航母——海信科龙。按照规划,海信白电资产将注入科龙电器,届时,海信科龙将拥有海信、科龙、容声三个“中国驰名商标”,拥有海信空调、海信冰箱、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四个“中国名牌产品”,主导产品涵盖冰箱、空调、冷柜、洗衣机等多个领域,生产基地分布于顺德、青岛、北京、成都、南京、湖州、扬州、芜湖、营口等省市,形成了年产600万套空调、800万台冰箱、70万台冷柜的强大产能。

目前,海信、科龙、容声三大品牌的主导产品,从技术研发、工艺质量、生产制造、物流运输、市场销售等各个环节充分共享资源,整体布局,各有侧重,协同运作,均衡发展,形成各自独特的产品风格和优势,培养各自鲜明的品牌个性,全面满足不同国度和地域、不同特征和偏好的消费者的需求。

二、科龙企业文化建设

(一)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下,企业及其成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文化观念和文化形式的总和,是企业及其成员的价值准则、经营哲学、行为规范、共同信念和凝聚力的体现。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

它至少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属性:

(一)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达到经营成功而形成的,并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企业员工共同遵循的,反映企业意志的价值理念;

(二)它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深层次思想的反映;

(三)它是融汇民族与时代精神、企业特色的企业精神;

(四)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是腾空而出的;

(五)是有血有肉有生命力的,它能唤起员工无限的热情和冲动。

科龙企业文化

核心理念:创造完美,服务社会 企业精神:敬人 敬业 创新 高效 企业作风:严格要求,雷厉风行 团队意识:团结共进,众志成城 发展理念:创新科技,立信百年

发展战略: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服务,创国际品牌 发展目标:国内一流企业,国际知名品牌

人才观念:胜任本职工作就是人才,创新开拓就是优秀人才 经营宗旨:理性、效益、安全

科技宗旨:技术孵化企业、原创确保优势、科技服务人性 质量理念:质量不能使企业一荣俱荣,却足以使企业一损俱损 质量目标:高标准、零缺陷 市场原则:创造市场,引导市场

服务宗旨:天下事,客户的事就是头等大事 建设过程

1.“万龙耕心”工程的目标

■要塑造一种优秀的企业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辐射力和亲切力,以此来统一员工的思想行为,以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通过策划并实施系列活动,使科龙1.2万名员工,要全贝参与到企业文化塑造工程中去,明确企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方面,为科龙的二次创业创造辉煌的业绩做好准备。2.“万龙耕心”企业文化塑造工程总体策划方案 2.1第一阶段:经营文化明确化 ■文化观念沟通。

目的:赋予全体职工使命感并活络整个计划,加强企业文化深度认知,将企业文化效果延续扩大。

项目:①成立推行委员会,由总裁亲任推耍会主任。

②企业文化训练课程,由推行委员会共识教仃训练。2.2文化战略沟通

目的:集团营运调查与研讨活动相结合,让企业文化共识达至巅峰。

项目:①定性定点调查。包括最高领导阶层个别访谈;推行委员个别访谈;关系企业领导个别访谈;关系企业中级主管座谈会—场;职工代表座谈会。②文化研讨营活动,进行三

天两夜文化研讨营。■经营文化定位。

目的:以集团文化完成指标。将企业文化策略的结论归纳与分析后,以文字建立共识与了解。

项目:①经营文化策略建议书。内容为文化策略结论报告。②经营文化策略定位。内容为企业文化策略指标报告。2.3第二阶段:企业文化深植化

日的:借宣传活动等载体将企业文化灌输给每一位企业员工,成为全员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本信条和行为准则。■企业文化制定。

内容:企业文化指标总结,包括:企业价值观;企业行为信条;企业组织管理。■企业文化宣传。

内容:企业内部媒体信息交流,包括:发行定期刊物;建立信息走廊;设置意见箱。■企业文化推广。

内容:企业内部文化活动,包括:体现企业价值观;体现企业行为信条;体现企业组织管理。

2.4第三阶段:精神文化共识化 ■行为规范。

行为规范建立:

目的:除了藉由视觉革新之外,更以人为出发点,革除职工不良习惯,建立优质行为规范,创造企业新风气。

①对内、外行为规范,包括全体职工对内行为规范制定。

②行为规范手册。将行为规范制定成标准手册。

教育训练建立:

目的:透过策略研习,发展教育训练计划.严格训练,切实督导,认真考核,期使全体职工皆能符合标准行为规范。

①建立教育训练制度,包括全体职工教育训练制度拟定。

②教育训练手册,将教育训练制定成标准手册。2.5第四阶段:企业文化推广化 ■企业活动。

目的:以企业文化为主题,对内外充分展示成果并造成话题,将科龙集团全国知名度推至最高点;配合企业活动开幕前中后期做强势宣传,将企业文化的知名度提到最高点。

宣传多元化。包括:公关活动、造势活动、公益活动、EVENT、SP促销。■AD广告宣传策略。

目的:透过不同的媒体,拟定策略,传达至不同的特定对象,做全方位沟通,迅速建立起企业文化。

媒体广泛宣传策略。包括:电视形象广告;电台传播广告;CFENDING制作、报纸、杂志、车厢、看版等于面广告、集团简介。■PR公关策略。

目的:透过公关手法,将企业文化巧妙地推荐给社会大众,使他们对科龙集团产生深刻且良好的印象。3.项目实施 3.3.1 实施准备

事前在广东省请了 10位专家,给科龙集团的高层领导和宣传人员讲授企业文化课、培训。

经过反复挑选,确定由专业形象策略公司策划组织文化塑造工程。

邀请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专家做塑造企业文化工程的顾问。■内部发市会。

1998年9月13口,科龙举行了一个山3 000名员工参加的内部发布会。会场上,lO面绘有“万龙耕心”工程标志的彩旗上,签下了万余名职工的名字,表达了科龙众志城、再创辉煌的巨大决心。潘宁、王国端、李棣强等科龙高层领导当场也在旗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在这次会议上,科龙领导层提出希望通过企业文化塑造工程,明了企业的使命,知晓企业发展的闩标和方向,明确自身的责任,完善自己的行为规范,增强企业的疑聚力、向心力,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进行问卷调查。

在科龙企业文化工程的推进过程中,我们做了一次针对科龙5 000名员工的问卷调查,其中有效问卷4 791份,以此对文化现状进行投石问路,凋查摸底。

这个调查提纲涵盖了企业文化的许多方面,包括从企业理念、人际环境、内部沟通、职业自豪感到发展空间,乃至企业战略和发展前景等,它可以成为开展企业文化塑造的重要依据和参考。

■举办文化研讨营。

1998年秋季,“万龙耕心”工程举办了一次三天两夜的文化研讨营。科龙集团的老总、各部主管部长、专业公司主管老总、分厂厂长等80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营以沟通为旨,充分沟通各种想法,分析企业优劣势,借鉴“百年老店”式企业的成功之道,也吸收“异军突起”式企业的创新经验,了解强手,了解对手,了解企业之外的世界以及了解自己的消费者。

■举办企业文化新纲领发布暨誓师大会。

声势浩大的科龙集团企业文化新纲领发布暨誓师大会,1999年3月7日上午在容奇镇体育中心隆重举行。

此次推出的<科龙企业文化纲领)包含科龙企业文化的基本观点、基本信念和总体信念三部分,新<纲领)中确定了科龙的企业价值观为“诚信久远,追求无限”;经营理念为”科龙完美宣言”,并独具匠心地利用英文PERFECT(完美)的七个字母为字首,阐发出七种含义——分别为尊重个性发展、提供平等机会、满足顾客需求、崇尚公平竞争、建立高效组织、创造和谐环境、真诚回报社会,使科龙的理念系统不仅独特新鲜,而且更具国际化特征。■举办“总裁开放日”。

1999年6月25日和12月29日,科龙集团先后举办两届“总裁开放日”。其中,首届“总裁开放日”收集员工各类问题246个,现场解答30多个。其他问题个个有跟踪,绝大部分问题得到了解决落实,并及时在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发布消息,第二届“总裁开放日”以“创新2000年,我们携手同行”为主题,着重探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人力资源创新”等企业热点问跑。

■举办弘扬“铁锤精神”系列活动。

为了纪念老一代科龙创业者“一锤敲出新天地”的业绩,发扬他们艰苦创业、敢为人先、求实拼搏、节约办厂的精神风范,企业设立最高荣誉“金锤奖”和“金锤终身荣誉奖”,5年一届,奖励那些为企业作过巨大贡献、深受好评的干部员工。

四、企业文化建设的效果

以上我们可以看到科龙人精心塑造的公司文化的具体过程,那么效果如何呢?

(一)利好的一面

1、公司向员工灌输市场经济的竞争观念,树立不断上进的意识。科龙公司全体员工从思想观念上来个大变革,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了适应市场经济 “机会均等、公平竞争、品质和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的新观念。有了这样一种观念,员工们把自己的生存与企业的生存结合起来,从而有了一种永不满足现状、不断求上进的意识。

2、科龙公司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提出对员工“依赖加支持”、“公司为大家,大家为公司”的口号,不断致力于建设一个平等竞争、优胜劣汰的工作环境,充分发挥了每个员工的个性和特长。

3、科龙公司通过企业文化地建设提高了人的素质。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通过广大员工的双手建立起来的,在科龙公司,很多重大活动和决策都要求员工参与,让员工参与制定企业形象战略、讨论企业形象设计方案,充分发挥公司员工的主人翁精神。通过广大员工参与,大大提高了员工的素质,企业中涌现出大批吃苦耐劳、求实进取、讲究奉献的员工。这种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已融入每一个科龙人的日常生产经营之中成为企业发展、前进的动力。

4、重新构建健康的、长时间促进企业经营业绩增长的更高层级的企业文化,科龙开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整风运动”。转变了思想观念,适应企业新的发展形势,面对压力和规范化管理,抛弃不健康的心态,树立勤奋、敬业、忠诚、自信的心态。树立积极进取的工作作风,端正工作态度,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找出自身的不足与差距,摒弃不良作风,塑造企业良好的文化氛围,从而打造一支高绩效、忠诚于企业的员工团队。

5、在科龙的企业文化手册中印着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龙的天空,培植出龙的文化。卓越的企业,不单是生产卓越的产品,更为重要的是培养卓越的人才”。科龙品牌誉满海内外,科龙的人才培训和人才教育如火如荼,这是科龙的文化战略和形象战略推动的结果。科龙的实践告诉我们,加强质量管理、加强品牌意识、削减成本、改变机构、企业重组和兼并,但最根本的是文化转变。

(二)不利的一面

科龙的万龙耕心文化建设工程是否真正成功?答案是值得思考的。

文化工程金奖与业绩巨亏这两幅图像组成了一道让人啼笑皆非的“风景线”。万龙耕心建

设工程其实算是为建设而建设,没有从把握问题的实质。家电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后,已经成为市场竞争程度最高的行业。技术成熟、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供过于求已是家电行业的明显特征。在这一的产业状况下,品牌与价格已经成为竞争的最关键手段。价格的后面是成本,成本的高低成为企业竞争胜利、能够获利的根本性问题。而科龙的致命问题是缺乏对这一竞争形势的根本性判断,并据此进行真正的文化变革,建立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要求的企业文化。换一句话说,科龙的企业文化建设是比较浮躁的,当然大多数企业都犯了这样的毛病,企业文化建设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且要就抓住企业文化的实质来操作执行,不能为建设而建设。

任何制度的改革都会有其不利的一面,企业文化的打造也正是这样。企业文化在执行过程中,会有很多的困难不利情况,还会碰到很多从未碰到的新问题,强调效益型可以作为一个企业文化执行的标尺。以效益型来判断每一件事就不会浪费时间,因为企业文化打造是一项长久的工程,而效益型可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的无谓浪费。科龙的问题正是在于效益型的问题,自从实施万龙耕心工程以来,业绩巨亏,一面是文化工程得到金奖,一面却是企业亏损的残酷现实。

三、对企业的借鉴

(一)利好一面

1、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对于我国企业来说,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做到以员工为本,还要做到以客为本,以社会人为本。在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文化及管理模式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学西方企业文化与管理的优势,实施组织化、科学化管理,又要汲取中国传统文化及其管理思想的精髓。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及伦理观念根深蒂固,至今仍强烈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取向。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以孔子、老子、孙子等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并在世界各国企业文化的建设中取得了很好的效用。科龙正是在准确分析现有问题基础上,借鉴国际的先进经验,汲取传统文化精髓,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注重和合,形成和谐的、有凝聚力的、持续性的企业文化。

2、强化民族意识,切实打造企业团队精神

企业文化应该使员工产生把自己的命运与企业、国家紧紧地连在一起的思想,从而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形成了无坚不摧的团队精神。在我国改革开放向纵深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今天,应该鼓励企业文化的民族意识和团队精神,发扬我国独特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逐渐形成支撑和激励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企业文化。

3、结合建设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大力构建企业和谐文化

海信集团通过强化共同体意识、积极倡导履行社会责任等,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和谐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这对当代中国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深刻的启迪意义。当前,我国企业面临构建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社区(社会)、企业与环境、员工身体与心理之间的六种和谐关系的难题,频繁的矿难、紧张的能源、环境的污染等都说明和谐的企业文化理念还未建立起来。因此,我国企业应更加重视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加强企业 的文化建设,不断优化企业内外发展环境,促进企业和员工身心的和谐发展。通过建立短期激励机制和职业生涯设计和谐发展的人性化管理,建立敢于承担社会责任的企业文化。

4、鼓励发挥个人特性和潜能,努力建设创新型企业文化

企业发展的关键是创新,创新的关键是观念创新和文化创新。企业文化通过创新达到自身的发展和企业的发展。我国的国有企业在培育员工的团队意识的同时,应注重发挥个人的潜能,鼓励和肯定员工去开拓创新,给以应对风险的信心和勇气。企业文化创新是一个长期的任务,必须长抓不懈,必须依靠制度保证。要建立以能力为基础的企业文化体系,为企业招聘员工和提拔人才建立合理的选拔机制,从而为企业创新提供能力基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的企业文化体系,学习型企业面对任何复杂的外界变化,都能灵活伸展并进行系统思考,创造无限生机,并进而使企业成为一个具有生命的有机体;要进行企业文化手段的创新,将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应用到企业文化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企业文化手段创新的重要课题。

(二)不利一面

中国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重表轻里舍本逐末正将中国企业的一个普遍特征——“浮躁”演绎的炉火纯青!像科龙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比如说TCL,比如说蒙牛等等,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一言以概之,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成功的企业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世界五百强的企业有几个是三五十年就发展起来的。做企业文化有一个积淀过程是不能浮躁的。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全社会都应当引进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改革的价值观,从社会教育入手,推动这种文化的转变,推动企业职工文化素质、劳动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培植自信、敢冒风险、终生学习、坚韧的毅力、执着的精神。

通过对科龙的分析我想从几个方面提出我对科龙的看法和建议:

第一,就是企业必须从行业本身角度出发,以成本控制为基础,提高行业竞争力,坚持以技术为先导,质量为前提。

第二,从市场角度出发,生产迎合市场需要的产品。尤其在产品功能和外形设计方面一定要迎合消费者,像家电这个行业本来产品附加价值相比其他高科技产业就是比较低的,通过产品功能和外形设计才能将效益最大化。

第三,一定要有科学有效的管理,科龙2000-2002的巨额亏损和企业经营管理层的腐败有很大关系。

以上这些对于其他企业也是一样的:

由此企业应该造就学习型企业文化。学习型企业的三个特点是:第一,有共同愿望,将个人的愿望整合为企业的共同愿望,将全体职工凝聚在同一旗帜下,形成强大的生命力;第二,即共同学习,通过整合职工个人的学习,引导职工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从而形成企业不懈的前进动力 ;第三,学习提高素质,创新,加快速度;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素质,不断创新,不断加快速度。建设学习型企业不仅是建设企业化的需要,更是员工的共同需要,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落脚点。

另外,企业文化的建设要突出效益型

任何一项制度的改革都会有其不利的一方面,企业文化的打造也是一样。企业文化在执

行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困难,也会遇到很多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强调效益型可以作为一个企业文化执行的标尺。以效益型来判断每一件事就不会浪费时间,因为企业文化打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而效益型就可避免不必要的时间和资源浪费。科龙的问题正是在于效益型的问题,自从实施万龙耕心工程以来,业绩巨亏,一面是文化工程高歌猛进,一面是企业亏损的尴尬境地。所以企业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从效益的原则下来进行企业文化建设,否则也会走上科龙的旧路子。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为保证企业获得持续发展而选择或努力去营造的适应外部竞争的生存方式。这才是企业文化的实质所在。由此,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是,让企业适应竞争。当我们从这个角度去理解企业文化的时候,也就给企业文化建设即企业开展文化管理指出了一个明确的方向,那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建立能够对外部竞争环境要具有高度适应性,并能根据环境变化作出迅速反应的行为方式的能力,这种能力其实也就是企业所拥有的根据外部竞争环境需要而对内部资源进行整合运用的能力。企业文化建设应促进这一能力系统的形成并保持好这一能力系统。

综述,二十一世纪是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企业要立于不败之地,就要在其发展战略、经营策略和管理模式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企业文化的内涵也要反映出环境的复杂性和紧迫性索带来的挑战和压力,对企业内部保持高的整合度,对外要有较强的适应性,通过对企业主导价值观和经营理念的的改革推动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策略的转变,使企业文化成为蕴藏和不断孕育企业创新和企业发展的源泉,从而形成企业文化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8:过程评价意义

过程性评价的关键是要求教师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过程性评价既是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 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 还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不矛盾, 只是关注点发生的变化, 实践证明, 如果重视了过程性评价, 就会发现终结性评价成绩会更好。

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是对传统评价方式的扬弃和发展。过程性评价有几个优点:过程性评价重视评价的功能, 通过评价来控制教学过程, 因此能更好地激励学生学习;过程性评价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进行的, 一个单元的结束和一个系列教学活的结束均要进行评价, 其评价的方式相对灵活, 评价内容更加科学、合理。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校园网数据库、期刊、网络等多种途径, 查询国内外大量与教学评价有关的文献资料。

2.2、访谈法

通过访问健美操方面的教师有关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方面的问题, 为本文的撰写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健美操的兴趣

兴趣指兴致, 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心理学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在人的实践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可以使人集中注意, 产生愉快紧张的心理状态。

在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程学习过程中, 学生对自己的健美操掌握情况的判断, 往往不是通过自己而是通过教师或同学的评价来确定, 因此, 在健美操课程教学过程中具有表扬、鼓励和发展性的评价对于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的过程性评价, 能够让学生及时地感到自己在健美操运动中取得的进步及不足之处, 以便及时改进。从而在不断地学习———评价———学习中培养学生学习健美操的正确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健美操方面长处的过程中, 体验学习活动中成功的乐趣与喜悦, 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该项目。

3.2、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健美操教师责任心的提高

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首先是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保证健美操普修课程的有效实施。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双边活动, 健美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应充分展示, 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区别对待。这就要求教师对待每一堂课都要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 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 并及时交流, 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健美操教师责任心的提高。

3.3、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学生健美操运动项目创新意识的形成

创新意识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和个体生活发展的需要, 引起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或观念的动机, 并在创造活动中表现出的意向、愿望和设想。它是人类意识活动中的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表现形式, 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的前提。

健美操创新意识就是指在进行健美操学习的过程中, 以新颖独特的思路来说明或解决所遇到的技术、编排等问题的思想观念。普修课中培养学生健美操运动项目的创新意识, 就是要从编排、音乐、专业素养等方面进行培养。健美操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由模仿健美操动作到创造性的进行多做编排的转化, 不仅要有勇气, 还要有恒心和毅力。教师在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采用表扬性的语言, 对学生学习健美操进行评价使学生建立起自信心。如在健美操普修课程的学习过程中, 基本动作比较简, 此时在健美操学习的基本动作的基础上, 给学生自由创造的机会, 能够创造出不同的上肢动作和步伐的组合, 加上教师的正确的评价与引导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高些。

3.4、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有助于学生表现力的提高

健美操项目的特点之一就是具备一定的表现力。表现力往往是运动员取得比赛的关键。是在自身具备一定的技术水平的基础上, 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用身体进行的情感表达。在健美操教学过程中应创造性的进行健美操实践演习, 例如小组比赛、教学展示等。从而给学生创造其展示的机会, 此时适时进行评价, 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重视评价对象在过程中的转变, 在形成终结性评价之前, 评价主体对评价对象进行帮助和指导, 并给以再次改正的机会。因此在体育教育专业的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的实施有助于学生表现力的提高。

4、结语

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的过程评价之所以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研其主要原因是过程评价能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符合健美操课的特点和教学的实际, 科学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弥补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不足。

摘要: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注重学生的发展情况,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弥补终结性评价的不足, 有助于激发学生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 健美操教师责任心的提高, 有助于学生形成健美操项目创新意识, 从而实现培养学生的的体育能力和学习能力。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健美操普修课教,学过程性评价

参考文献

[1]高凌庵.过程性评价的理念和功能[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6.

[2]史松涛.过程性评价在体育教学法中的应用[J].安徽体育科技, 2004, 12.

上一篇:小学科学实验交流材料下一篇:新生代农民工调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