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立夏谚语

2024-07-06

通俗的立夏谚语(精选7篇)

篇1:通俗的立夏谚语

杈多株矮心皱肿,玉米得了病毒病。

苹果梨子早疏果,密度适当产果多。

三三见九少,二五一十多。

枣步曲,危害大,防治不能过立夏。

种地要三壮:人壮、地壮、牲口壮。

畜是农家宝,全凭饲养好。

人凭饭养,畜凭草养。

没有砖瓦难盖楼,没有草料难喂牛。

够不够,三千六(一头牲口一年吃3600斤干草)。

青草、格荛,强似喂料。

寸草铡三刀,无料也上膘。

草细如加料。

把草把料,牲口欢跳。

把草把料马没饱,草料半槽顶住了。

先草后料,四角拌到。

勤添少给,无料也肥。

先草后料,少给勤添,一直吃到亮了天。

牛要喂饱,马要夜草。

马无夜草不肥。

同样草,同样料,不同喂法不同膘。

牲口喂花草,无料也上膘。

饲料多样,定时定量。

篇2:通俗的立夏谚语

2、宁可无肉,不可无豆;

3、吃米带点糠,营养又健康;

4、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

5、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6、饭前喝汤,胜过药方;

7、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

8、早喝盐汤如参汤,晚喝盐汤如砒霜;

9、夏天一碗绿豆汤,解毒去暑赛仙方。

刀闲易生锈,人闲易生病.

懒惰催人老,勤劳能延年.

.好人健康,恶人命短.

.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

立如松,行如风.

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

要得腿不废,走路往后退.

出汗不迎风,跑步莫凹胸.

汗水没干,冷水莫沾.

要得身体好,常把澡儿泡.

要健脑,把绳跳.

心灵手巧,动指健脑.

多练多乖,不练就呆.

常把舞来跳,痴呆不会到.

要得身体好,常把秧歌跳.

常打太极拳,益寿又延年.

养生在动,动过则损.

吃人参不如睡五更.

篇3:通俗的立夏谚语

通俗文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先秦的寓言故事到如今这个网络时代,通俗文学已经形成了一个一脉相传的伟大的传统,在这个传统中,有着自己的古典,自己的过渡和自己的现代化进程。

可以这样说,通俗是文学的生命力,是文学必然的发展方向。通俗文学的兴起,不仅改变了文化与文学的格局,也改变了人的精神生活。当代中国的青年一代不是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春之歌》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而是在金庸、琼瑶等通俗文学的影响下长大的。当代青年人的心理、人格和世界观很大程度上受到通俗文学的影响。通俗文学在现代性进程中的意义变得十分重要而复杂。通俗文学就在我们的周围,最贴近我们的生活,最能迎合大众的口味,最能反映普通民众的喜怒哀乐,最能展现人民的审美观,也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它适合于各个阶层。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读过一本文学名著,却可能看了不少通俗文学的作品。我们常常看到有人在闲暇时沏一杯茶,捧一卷书,悠闲惬意的阅读。读的什么书呢?武侠、言情、侦探、科幻,甚至是连环画。这就是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的阅读,是不争的事实。

但是,中国的通俗文学的地位一直很特殊,甚至可以说是尴尬。中国的传统文化向来认为仕途是正途,古代以文章取士,应试的文章是以那些描写政治评论国家的为中心思想的,作为供大众娱乐休闲有时兼有教化为主要目的的通俗文学作品则被认为是低级思想含量的创作,被视为品位低下难登大雅之堂之作,长期以来被排斥在文学史之外,就连作家因此也备受歧视。因此,像很多通俗文学大作,比如,《金瓶梅》的作者兰陵笑笑生,《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都成为历史学家考证真假的项目了。

我们要客观地对待通俗文学,就有必要对它进行理性的审视与分析。首先,我们必须先来了解通俗文学到底是什么题材的文学创作。所谓通俗文学,主要是指面向城市中受过初中等教育者的文学艺术。因为其内容贴近生活,如武侠、言情、骑士、侦探、警匪等,语言通俗化,常用日常的口语,更容易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并产生共鸣。也可以这样说,通俗文学是一种娱乐性、消遣作用的文学作品。它符合广大读者的文化程度和兴趣爱好,帮助他们发散过剩精力、导泄郁闷情绪。在通俗文学的世界里,因果总有报应,正义能战胜邪恶,有情人也终成眷属。普通的读者在现实的生活中无法完成的心愿或是无力达到的理想,都能在这里获得满足。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通俗文学是一种富于理想的文学,它对世界持有一种超越的态度,它宁愿牺牲“世界”本身的真实性与复杂性,尽可能的满足读者的梦想,满足读者愉悦耳目的要求,而构造一个虚拟的世界来取悦读者。而且它容易读懂,所以人们更愿意去读,也就造成通俗文学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在某些方面,比如,思想的渗透上,远远超过其他“高雅”文学的功用。所谓是“下里巴人,和者盖众”、“阳春白雪,曲高和寡”说的就是这意思。

当然,需要强调的是,通俗文学并非是一味的取悦读者,也有其劝谕的作用。鲁迅先生指出:“俗文之兴,当由二端,一为娱心,一为劝善”[2]。在优秀的通俗文学中,其娱乐性和思想性教育性都是统一的,并将其思想和教育意义灌注到娱乐中。是故明代通俗文学研究者冯梦龙指出当时的说书艺术能使“怯者勇,淫者贞。薄者敦,顽钝者汗下。虽小咏《孝经》、《论语》,其感人未必如是之捷且深也”。

但是,当前通俗文学创作也存在着诸多不足。首先,其艺术表现明显受到生活匮乏的影响和制约,缺乏对生活有深度的艺术表现。其最直接的表征,是普遍缺乏对现实生活的细致写实,很少能够看到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生活细节和活泼的人物语言。这严重影响了这些作品的艺术魅力。许多作品虽然写了底层生活,但却停留在生活表层,缺乏生活的真切感和现场感,一些作品更存在着生硬编造故事的痕迹。这自然难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认可。

其次,主要表现是其创作题材日趋狭窄和单调,缺乏新的突破和开拓,出现了大量的自我重复,甚至有仿造至抄袭现象。这其中原因当然有个体差异,但我以为,最根本的原因是作家缺乏广阔、丰富的生活资源。因为没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和生活体验,得不到新的生活感受和刺激,作家就无力开拓新的文学世界。

再次,主要表现为当前文学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商业至上、迎合市民趣味而内容低俗、品位低下的媚俗作品,这大大降低了通俗文学的文学价值与地位。

范伯群先生认为:“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是指以清末民初大都市工商经济发展为基础得以滋长繁荣的,在内容上以传统心理机制为核心的,在形式上继承中国古代小说传统为模式的文人创作或经文人加工再创造的作品;在功能上侧重于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但也顾及‘寓教于乐’的惩恶劝善效应;基于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优势,形成了以广大市民层为主的读者群,是一种被他们视为精神消费品的,也必然会反映他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商品性文学。”[3]这便指出,在当代通俗文学的创作中,应在注重通俗文学的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同时,更注重通俗文学的寓教于乐,不可为了迎合市民的低级趣味而降低通俗文学的品位,应努力以高品位的通俗文学创作不断引导提高市民的欣赏水平。

提高通俗文学品味,首先需要丰富广阔的生活为底蕴。作家要深入生活。文学作为生活产物,必然有其社会意义,也就是说它必须承担一定的现实责任,有表现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义务。这要求作家走进生活,努力关注更广泛的生活。

其次要增强文化底蕴,作品有容量、有分量、有质量,顺应时代而不媚俗,符合大众需求而不低俗。武侠大家金庸的小说便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饱含着儒、道、佛等中国传统文化。《射雕英雄传》中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郭靖,《笑傲江湖》中的不为虚名、不为权势、不拘俗礼、放荡不羁的令狐冲,《天龙八部》中的对苦难人生的怜悯之心,一一与之对应。另外,金庸还将许多的传统文化引入武侠小说中。如琴、棋、书、画、医、相、卜、巫等,金庸将它们融入到作品中,构成一个和谐的诗剑江湖,从而达到提高武侠小说的审美意识和文化层次。金庸的小说,不但有奇特的想象,引人入胜的故事,富于娱乐性,更是以感人的艺术笔触以及渊博的知识塑造了一个个活生生的英雄人物,弘扬了中华民族的凛然正气。

再次应加强当代通俗文学创作的批评与研究。如范博群先生所说,俗文学“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生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有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因势利导,产生良性循环的效应,在今后的‘流行色调’中有更多的‘健康美’与‘艺术美’,并有效地治理若干意识形态中的污染源,才能使文学的生态得以平衡,山青水秀,空气清新”。

总之,通俗文学是一种需要发展的文学流派,它有产生它的土壤,有它的文化氛围。希望中国当代通俗文学能够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百花园中竞相怒放,大放异彩!

摘要:中国通俗文学历史悠久, 地位一直很尴尬, 文学界对其评论褒贬不一。但是通过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的题材、性质及其作用进行客观审视和理性分析, 我们必须肯定它的文学作用, 同时也应该发现其存在的问题, 并且需要对中国当代通俗文学今后的健康发展和全面提高进行深入的思索。

关键词:中国当代通俗文学,客观审视,理性分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茅盾文艺杂论集.下集.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第729页

[2]鲁迅全集.第9卷.人民文学出版社L982年版.第110页

篇4:通俗的立夏谚语

汉语谚语是人们的口头创作,它可以让每一个人铭记于心,千古传诵,这主要是因为汉语谚语内容浅显,很容易讓人明白。因此,通俗性是汉语谚语的一个重要性质。

一、谚语的通俗性

汉语谚语是人们群众口头上通传的通俗而含义深刻的固定语句。汉语谚语已有两千年的历史了,这大千世界各个角落无时无刻不闪现着谚语的光华。几千年来,谚语之所以有强大的生命力,被广泛流传,最重要的原因是它通俗生动,含义深刻。

1.汉语谚语用词准确生动、通俗易懂,并且贴近现实生活

汉语谚语是广大群众喜闻乐道、富于生活气息、具有民族风格的语句。这和汉语谚语的遣词造句密不可分。人们总是从表现实际生活的词汇或富有民族传统色彩的词汇中,选用那些生动活泼的字眼儿做为创造谚语的材料,从而使汉语谚语贴近生活,通俗易懂。

汉语谚语在词语选用上富有生活化气息,大多数谚语都是选用广大群众生活中习见的事物,并为群众习知惯用的词语,并且能精确地表达出令人信服的事理或事态。如:“抓了小事,丢掉大事”这个意思,在成语里有“因小失大”的说法,这样说来,文字虽然简洁,语感却失之抽象。谚语就说“拣了芝麻,丢掉西瓜”。这些来自日常生活的寻常词语。显示了不寻常的表达效果。

2.汉语谚语具有明快的节奏

人们学习汉语谚语的经验告诉我们:不论多么陌生的谚语,人们一经接触,便一见如故,过目不忘。这是因为它的说法流畅,节奏明快、抑扬顿挫。说来既然琅琅上口,记来也就容易深刻。自古“谣谚”并称,正如“谣谚之兴,其始上发乎语言”[6],汉语谚语也像歌谣一样富有声韵美、旋律美、节奏感。这些是由汉语谚语的平仄、节拍、押韵综合表现出来的。如:“六月——六,看谷——秀” 、“细水——长流——,吃穿——不愁——”。这说明三言或四言的谚语有两个节拍,同时还押韵。这和诗歌的情况大体一致,平仄、节拍、押韵有机地综合起来,使汉语谚语的语音错落有致,节奏鲜明,声韵和谐。这就大大地加强了汉语谚语的旋律美,有助于人们记忆、讲述和思想内容的表达

二、谚语通俗性中所蕴含的谚语的基本特征

汉语谚语是人们的口头创作,它在通俗的语句中反映一定的道理。正因汉语谚语通俗,才让人们代代相传,流传至今。汉语谚语也是语言的一种,尽管它通俗,但它同样也具有语言的艺术性,在通俗的语句中流露出丰富的艺术魅力。正因如此,我们从汉语谚语的通俗性中可以看出汉语谚语具有哲理性、口语性、俗传性的特征。

1.通俗性中所蕴含的哲理性

汉语谚语反映着人民群众的实践经验,概括着一定的道理。同时,汉语谚语通俗易懂,所以,汉语谚语在通俗的语句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这也就体现了汉语谚语具有哲理性的特征。这说明谚语的通俗性中蕴含了哲理性。

有些谚语直接或比较直接地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来揭示真理。这些深奥的道理,富有哲理的思想,在汉语谚语中通过形象生动、朴素通俗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来,通俗易懂,富有教育意义。如:“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毛主席在《实践论》中给它以高度的评价:“这句话对于人们的实践论是真理,对于认识论也是真理”,这说明这句谚语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汉语谚语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准确的表现出深刻的哲理,让人们千古传诵,铭记于心。每条谚语都或多或少蕴藏着一些哲理,谚语的总和或每一片谚海,简直就是一部神奇的哲学大典。

2.通俗性中所蕴含的口语性、俗传性

汉语谚语是人民群众的口头创作,并且谚语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这说明谚语具有口语性的特征。谚语通俗,常被人们传诵,这又说明谚语具有俗传性。但无论是口语性还是俗传性,都离不开两个字“通俗”。因此,在汉语谚语的通俗性中蕴藏着汉语谚语的口语性和俗传性的特征。

汉语谚语琅琅上口,通过口耳广为流传,部分谚语被引入书中,亦保持着其“口语”原形,少数谚语来自格言警句,同样要求上口,否则必受到使用者的改造。俗传性指谚语要用通俗易懂的语句来传诵,即谚语所云:“话要俗才能传得远”。无论是什么民族,年龄大小,文化高低,只要非聋非哑,就一定能被传诵。汉语谚语可以说是无边无界,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它就会在流传。

篇5:通俗的立夏谚语

1) 立夏日要为年老的父亲进补。

2) 五月龙船北。

3) 端午节前后还有吹北风的可能。

4) 芒种疯鲨(鹿港一带海域,芒种前后会出现鲨鱼。)

5) 夏至风从西比起,瓜菜园内受熬煎。

6) 夏至日吹西比风,可卜年中什稻有歉收之虞。

7) 小暑怕东风,大暑怕红霞。

8) 小暑前后十天内,若有东风,则有台风来袭;大暑前后出现红霞,表示将有台风。

9) 大暑热不透,大水风台到。

10) 大暑不热,气候不顺,会有水灾风灾。

11) 立夏北,无水通磨墨。

12) 芒种夏至,檨仔(芒果)落蒂。

13) 南部的热带水果芒果在芒种后上市。

14) 芒种蝶仔讨无食。

15) 阴历五月以后,百花花期均过,此时之蝴蝶已无花粉可采。

16) 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路泥泞。

17) 当日的天气还影响著往后的气候。

18) 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

19) 空心雷不过午时雨。

20) 午前下的雨,时间不会太长。

21) 立夏日刮北风,占乾旱。

22) 小满雨水相赶。

23) 小满不下,乾断塘坝。

24) 小满不下,梅雨较少。

25) 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

26) 指芒种的雨水是丰收的预兆。

27) 芒种下雨火烧溪,夏至下雨路泥泞。

28) 当日的天气还影响著往后的气候。

29) 未吃五月粽,破裘不甘放。

30) 空心雷不过午时雨。

31) 午前下的雨,时间不会太长。

32) 立夏日刮北风,占乾旱。

33) 小满雨水相赶。

34) 小满不下,乾断塘坝。

35) 小满不下,梅雨较少。

36) 芒种逢雷美亦然,端阳有雨是丰年。

立夏节气的谚语

1.麦旺四月雨,不如下在三月二十几。

2.寸麦不怕尺水,尺麦却怕寸水。

3.立夏天气凉,麦子收得强。

4.立夏前后连阴天,又生蜜虫(麦蚜)又生疸(锈病)。

5.立夏前后天干燥,火龙往往少不了(火龙指红-)。

6.风生火龙雾生疸。

7.麦拔节,蛾子来,麦怀胎,虫出来(指粘虫)。

8.小麦开花虫长大,消灭幼虫于立夏。

9.豌豆立了夏,一夜一个杈。

10.立夏大插薯。

立夏节气的谚语

11.清明秫秫谷雨花,立夏前后栽地瓜。

12.立夏芝麻小满谷。

13.立夏的玉米谷雨的谷。

14.立夏种绿豆。

15.地头岩头坝窝头,春种芝麻秋打油。

16.季节到立夏,先种黍子后种麻。

17.立夏前后种络麻。

18.立夏种麻,七股八杈。

19.立夏前后,种瓜点豆。

20.立夏种姜,夏至收“娘”。

立夏节气的谚语

不密不稀,三千六七,薄地还可五、六、七(千)。

2.棉花不要多,三千六百棵。

3.棉花定了苗,株间快松挠。

4.早中耕,地发暖,勤中耕,地不板,深中耕根多苗壮节间短。

5.狠锄行间,细锄行边,匀搂株间,保墒保暖。

6.锄头早,僵瓣少。

7.棉花勤锄草,秋后拾花早。

8.力量麦子锄头谷。

9.锄草不论遍,越锄越好看。

10.护根草,长到老。

11.垄里有根草,好似毒蛇咬。

12.农时节令到立夏,查补齐全把苗挖。

13.粮棉作物勤松耪,灭草松土根下扎。

14.水稻插秧突击搞,季节不容再拖拉。

15.玉米花生继续种,红麻黄姜和芝麻。

16.闲散地上种黍稷,南坡北洼栽地瓜。

17.麦浇开花灌浆水,防治锈病和麦蚜。

18.苹果梨子早疏果,稀密恰当果子大。

19.适时防治枣步曲,一般不宜过立夏。

20.牛驴骡马喂养好,加强防疫常检查,

21.使役需要讲科学,强弱快慢巧配搭,

22.小猪要动大猪静,放羊满天星为佳。

23.静水鲤鱼流水鲶,科学喂养鱼龟虾。

24.门外无人问落花,绿色冉冉遍天涯。

25.春争日,夏争时。

26.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

27.一穗两穗,一月入囤。

28.麦秀风摇,稻秀雨浇。

29.风扬花,饱塌塌;雨扬花,秕瞎瞎。

30.立夏麦咧嘴,不能缺了水。

立夏节气的谚语

1.立夏栽稻子,小满种芝麻。先栽浅,后栽深,春秧就插三五根。

2.早秧七-,晚秧四五六。

3.早一把,晚七根,糯稻田里打独身。

4.立夏三日正锄田。

5.锄板响,庄稼长。

6.棉花听着人的脚步长。

7.要想庄稼好,田间锄草要趁早。

8.种在犁上,收在锄上。

9.锄下有水也有火。

篇6:通俗的做人做事谚语

2、嘴是江湖脚是路

3、筷子一提,解决问题

4、酒杯一端,政策放宽

5、天象、地理、农事等

6、太阳反照,涌水淹灶

7、十四十五,两头出土。

8、香烟—递,说话和气,

9、宁可认错,不可说谎。

10、宁可无钱,不可无耻。

11、小时偷针,大了偷金。

12、小人记仇,君子感恩。

13、阳雀一催,活路成堆。

14、清明种瓜,船载车拉。

15、一山出虎,百家猪死。

16、只可救苦,不可救赌。

17、财政吃紧,官吏紧吃。

18、来谙非者,便是是非人。

19、银钱不外露,家丑不外扬。

20、只可救人起,不可拖人倒。

21、日晕长江水,月晕草头枯。

22、打人两日忧,骂人三日羞。

23、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

24、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篇7:通俗易懂的名言谚语

1、表现在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相互关系的独到理解上

(注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对应谚语】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用不正当的手段获得的荣华富贵,对我来说只是天际的一片浮云,毫无意义。

(此处的富且贵=物质)

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如果自己道德高尚,就不会被外界不正的东西所迷惑。

(道德=精神,物=物质)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吃的是一小筐饭,,喝的是一瓢水,住在穷陋的小房中,别人都受不了这种贫苦,却仍然不改变向道的乐趣。

(食、饮=物质,忧乐=精神)

2、表现在中国古人对理想的不懈追求上

【对应谚语】

杀身成仁: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后来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仁=正义事业而牺牲生命=自己的理想)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那些有志向、有仁德的人,没有为了谋求生存而损害仁德的,只有献出自己的生命来成就仁德的。

3、表现在对道德修养和道德教化的重视上

【对应谚语】

中国传统文化将“立德”置于“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之首。

自天子以至千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之本:从天子至庶民百姓,人人都应以修养品性为根本。

提出了“改过”“慎独”“重行”“内省”“自讼”等行之有效的修养方法。

4、表现为对理想人格的推崇

【对应谚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学习,了解怎么学习的人,不如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又不如以学习为乐的人。

上一篇:病区安全管理工作总结下一篇:清水镇中心小学2011年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