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TPR教学法

2024-07-04

我所理解的TPR教学法(精选14篇)

篇1:我所理解的TPR教学法

我所理解的TPR教学法

The total physical response method,简称TPR全身反应教学法。

是指力图通过身体活动来进行语言教学,是一种建立在语言和行动和谐基础上的快速教学法。老师预先将所要教授的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指令性语言项目,通过口头表达让学生按所听到的内容用自己的身体作出相应的反应。目的: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善于模仿等身心特点,在开口之前培养小学生听力能力,言行协调一致,要求老师尽可能多地创造语言氛围,能让学生直接参与。旨在发挥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和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促进学生内在潜能的发挥。这种教学法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和谐,活跃,充满竞赛的气氛。

以前我们是从初一才开始学习英语的,那会儿英语老师的教学纯粹是语法教学,即通过教授英语语法结构,培养学生的语法结构意识来掌握语言。现在的大城市,从刚落地的娃娃就开始学习英语。像我们这样偏远的乡村,也是从小学三年级才始学习英语。对于初接触英语的小学生,对于偏向成人化的日常用语,儿童接受往往有一定困难。学习要达到高效率,就要有多种感官的积极参与。一般的语言学习如此,英语学习更是不例外。感官参与的越多,效率就越高。感官参与的越少,效率就就越低。多种感官的参与,一方面可以使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化,另一方面使大脑接受的刺激也会多元化。这样,在英语学习中大脑总是处于兴奋状态,避免了单一感官或少量感官长时间活动导致大脑接受单调刺激而产生抑制,降低效率。

“TPR”教学法正是基于这样的基础,教师根据初学者(小孩子)爱动、注意力难以持久等心理特征,让孩子通过跑、跳、做游戏学英语,调动孩子的多种感官,而不是规规矩矩地坐在坐位上听讲。这样,课堂气氛活跃,孩子注意力持久。如果学生发音不准,教师就要在自然的状态下不断重复,直到音发准为止。所以“TPR”克服了英语学习中呆读死记、繁琐训练、强迫表达等缺点,使学生学习充满乐趣。

TPR教学中包含了大量的游戏活动、角色表演、小组竞赛等,而学生一开心就会手舞足蹈。然而,没有好的课堂教学管理模式,再好的教学方法,再丰富的教学活动,也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

TPR儿歌呈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儿歌的形式来表达全身反映法。现在小学生每单元的英语书上,都会有Song和Chant,老师可以通过音乐、手势将所要呈现的内容更加流利的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灵活,记忆更加深刻。

TPR表演活动:找几个学生通过形象的表演,即运用身体语言来表达口中语言信息。例如在教:“run”时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围成圆圈,一会跑、一会原地踏步,从而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记忆单词。

TPR语言交际活动:小学生学习英语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例如:在我教的五年级英语书上,每个单元最后都有一个story time,我就会找几个人将这个故事表演出来,通过小故事、小话剧等形式,可以在一定水平上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

篇2:我所理解的TPR教学法

石柱县灯盏小学

余文田

我国知名学者、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曾经提出:“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这充分说明了阅读对于个人、民族的发展的伟大意义。阅读体系包括三种阅读: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三者之间,相互无法替代。当下我们的课堂教学主要是单篇阅读教学,深究、精讲、有感情地朗读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其最大的外在特征就是由单一文本的阅读教学走向多文本的阅读教学。这就是群文阅读教学。树人教育研究院以“群文阅读课堂教学”为主研方向并取得了可喜成果。时至今日,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两岸三地专家、学者和教师地参加的“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参加了第三届活动,受益匪浅。

到底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

于泽元等在《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一文中是这样界定的:群文阅读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活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里要注意几个关键词汇:议题、集体建构、共识。

议题,是我们教学中把许多文章“群”起来的理由,他让我们的阅读教学由封闭走向开放。议题是多种多样的,它可以是体裁、故事结构、故事内容、叙述方法、表现手法等等,可以是一个人提出来,也可以是集体议出来,可以是学生提出来,也可以是老师提出来。本人认为,还是由老师课前备课时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有指导性的提出,教学中如果动态生成了新的议题,阅读中师生又达成了共识,也要加以肯定。

集体建构,所谓集体建构,就是不事先确定议题的答案,在充分发挥个人智慧的基础上,师生一起共享智慧,在智慧共享中逐步构建文本的意义,在教师、学生和文本的视野融合中达成共识。集体建构以达成共识为目标,大家共同认可某种解释或者解释的格局,如此才可能使阅读真正有收获,使阅读的成果为大家所共享。通过集体建构的过程,师生形成了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师不再认为自己拥有所有的真理,而是和大家一起建构的真理作为彼此共同的目标,并且通过对话、倾听和协商,向着这一目标前进。

共识,共识和集体构建一样是群文阅读的核心词汇,所谓共识,就是一群人对一种理解或知识的共同认可。群文阅读中的共识存在于主体之间,以多元和差异为前提和基 1 础,通过对多元和差异的倾听、理解、协商以及妥协的过程而达成一种对理解或知识的共同认可。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怎样才能实现?

“群文阅读”是指在教材的基础上,补充5-6组文章,或者更多,进行教与学。即使是这样,也需要老师的勇气和魄力,因为“一节课里读一组文章”意味着我们要作出相应的巨大的改变。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老师就不可能讲太多话,就不可能提太多问题,不能发起太多讨论,老师话多了,问题多了,对话多了,学生阅读的时间相对就少了,此长彼消,这群文章,学生就读不完了。所以“群文阅读”只有发展“让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老师对课堂结构的艺术性就不能有太多苛求,起承转合、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步步为营、前后呼应、高潮迭起……过于精致细腻的课堂,往往是连结和环节偏多、转换频繁的课堂,这样的课堂间接地侵占了孩子自读自悟、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的时间,没有大块时间读,大块时间悟,“群文阅读”就不可能实现。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老师不可能那么深、那么细、那么透地讲析文章了。微言大义,字斟句酌,咀来嚼去……这种分析性阅读的典型特征是:20字的《登鹳雀楼》,在小学二年级要条分缕析35分钟,热热闹闹一节课,数数字数20个。在“群文阅读”里,你不可能这么上,很简单,时间来不及啊。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老师也不能按部就班地“从字词的学习开始,经由句式、篇章结构、内容探讨进行教学”,你不可能面面俱到,你不可能步步扎实……“群文阅读”,教学目标一定要抓住重点,突出要点,把握难点,一定要学会放弃。

“一节课里读一群文章”,老师不能将“朗读”、将“有感情朗读”无限放大,一则时间上不允许,因为有感情朗读是特别费时间的;二则无限放大有感情朗读,势必会挤占掉一些更重要的阅读能力的尝试与学习。你必须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更多地尝试略读、浏览、跳读等阅读方式,你必须更多地尝试真实的更实用地类生活化阅读。

“群文阅读”的教学取向

有限的单位时间里要读好几篇文章,客观上决定了“群文阅读”和单篇文章的教学有许多不同之处。但是客观的被动的“不同”不是我们选择“群文阅读”的理由,你想啊,你在“群文阅读”的课堂里不强调字词了,你不做繁琐的分析了,也不一味感情朗读了……那你要干嘛?你总要有所作为吧,你到底怎么做呢?“群文阅读”应该树立自己的教学取 向。

1.多阅读,多比较性阅读,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习阅读

就像人们是在游泳中学会游泳,在骑自行车中学会骑自行车的,阅读也是在阅读中学会的。尽管教师的讲授、示范有其作用,但阅读经验是无法由他人替代的,个人的阅读策略一定是学生亲身操作、应用后内化而成的。因此,我们的阅读教学最大的问题就是“读得太少”。

也许有人会说,单篇课文的教学老师也在强调“多读”啊,实现“多读”的途径是反复读一篇四五百字的短文,一篇经过剪裁的“去情境化”的短文,但是我们发现,大部分情况下,学生并没有读的新鲜感和探究欲,没有多少人是愿意去重读一篇“一目了然”的短小的文章的,尽管这篇文章可能有其精微深刻的地方。“群文阅读”的不同在于,学生在一篇接着一篇的阅读当中,始终保留着新鲜感,特别是在横向结构的比较性阅读中,学生会不断涌现质疑和发现。因此,“群文阅读”的课堂,学生的主动阅读会占取很大的比例。

2.多质疑,多分享,将阅读过程处理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前苏联的克鲁普斯卡娅在20世纪初就有一个“石破天惊”的教育观点:在学校里往往只发现记忆力:读课文,讲述、背诵。而一个记忆不好的儿童往往可能是很有能力、很有才华的人。几十年过去了,尽管我们做出了很大的努力,而我们的“课文教学”不能否认还是以识记为主,缺少理解,缺少质疑和发现。我们在课文教学的课堂里,即使有问题,问题大部分是老师的问题,即使有发现,发现大部分是老师的发现。这不仅是我们的教学操作出了问题,也是由于单篇文章自身的局限。

当然,有人也许会问,单篇文章的阅读难道就没有真问题、没有真发现了?当然有,但你仔细想想,那些疑问和发现往往是读者将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与自己曾经读过的其它文章、个人的生活经验或生活情境中的类似事件(文章的另一种形式)加以连结后产生的,所以某种意义上,这也是一种“群文阅读”。这就是关键所在,我们的孩子阅读能力还在发展中,很多孩子在读一篇文章时还不具备连结其它文章的能力。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例如一则报道说维生素C多吃大有好处,再一篇文章说多吃维生素C有害健康,这样几篇文章放在一起,读完以后,你疑惑自然来了,你努力想做出判断,于是,你就会自我发问、重读、辨析„„

“群文阅读”的方向,就是希望在我们的课堂里,真的让学生提问题,提真的问题,真的解决问题,最终有所发现。3.多学习、多实践浏览、略读、跳读等阅读方式

大家都明白,课文教学比较强调逐字的阅读、朗读和美读。凡是阅读教学的研讨,都强调有感情朗读,就像“一白遮百丑”,课堂上的书声琅琅可以掩盖这堂阅读课的其它许多不足和“失误”。逐字的阅读、朗读以及美读当然重要,但是过于强化乃至强势,就让人忧虑,沈大安老师说“把课堂上大量宝贵的时间用来练习有感情朗读,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时间运筹上的一个失误”,沈大安老师的这一观点,法国政府教育部早在1972年就落实到实践上,1972年法国政府教育部将“无声视读”正式定为阅读教学的真正目标(阅读可以只需依靠眼睛,而无需依赖嗓音),因此,朗读作为教育体制的首选手段和最终目标的地位,在70年代的法国已经受到严重动摇。

那么,除了朗读和美读,我们还可以怎么读呢?我们还可以默读,我们还可以速读(扫读、跳读和技巧阅读)、批判式阅读、休闲式阅读、研究式阅读、校对式阅读以及其它各类阅读。过去,信息交流缓慢、不够准确、有限并且昂贵;如今,交流变得快捷、相对准确、无限而且廉价,但同时也将我们淹没在信息之中。浩如烟海的信息要求每一位成熟的读者每天进行理性选择、分析和理解。因此,那些帮助我们获取信息、更适于思考的阅读方式,如浏览、略读、跳读等,理应得到我们的重视,并且让学生学习和实践。

4.多了解、多尝试真实、实用的阅读策略

最近赵镜中老师“教课文”还是“教阅读”、吴忠豪教授“教课文”还是“教语文”的追问,大家开始关注“阅读策略”。阅读策略指的是,为了达某些阅读目标,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例如重读、比较、视觉化、连结、统整等,关于这些策略,我们可以在专门的文章中探讨。“群文阅读”就是要变单篇的课文教学重视分部的知识、技能的精熟学习的模式为关注阅读能力的培养,阅读方法的学习的模式。

篇3:我所理解的《大学语文》教学

新时期以来大学语文的开设, 首先得益于1979年徐中玉和匡亚明先生的振臂一呼。在痛心疾首反思文革的大环境下, 人们渴望重建传统价值的愿望十分强烈, 因此两位先生的呼吁得到广泛响应。应当说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大学语文的开设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可是好景不长, 到了九十年代中期, 市场化浪潮汹涌而来, 浮躁之风在校园内肆虐不已。大调整中的课程纷纷向市场挤眉弄眼, 人文课程长袖却不善舞, 这就注定了它们被冷落的命运。时势裹挟之下, 大学语文迅速“鸡肋”化, 它的地位刹那间一落千丈。不少学校由必修变为选修, 更有甚者, 干脆停开了事。这门课程一波三折的命运, 实际就是人文精神涨落的一个缩影。

变化之迅速和突然, 使得不少从事大学语文教学的老师错愕不已, 落寞难名。他们倍感边缘化的危机日益加深, 刹那间英风锐气有如折戟沉沙, 自信心惨遭重创。无所作为的挫折感, 必然带来无能为力的悲凉感, 这种情绪直接导致了大学语文教学的平庸和沉闷。笔者深以为忧者, 全然在此。这些年有关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方法的研讨不可谓不热闹, 但教学质量的改善却总是难惬人意, 个中原因值得深思。笔者以为当务之急是要重建教师的自信, 打造教师的新形象, 这种形象必须是使命感和诗人气质的完美结合。一个饱含生命原色的讲台形象, 不仅可以在观感上让人耳目一新, 而且它澎湃的激情有着超越方法的感染力和鼓舞力。它在唤醒学生人文意识的同时也激发了教师的能量, 从而在诗意的创造中升华了自身。

铁肩担道义, 这是人文工作者安身立命的内在源泉, 是他生命境界的庄严承诺。生为知识分子, 他必然是社会的领路人, 他承担由此带来的孤独之苦。他自信是社会的精英, 是传统的精神贵族;他放弃的是世俗的快感, 享受的是思考的痛苦。沧海横流, 适值俯瞰者横空出世, 超越那滚滚红尘的巅峰站立者, 是颠沛流离的孔夫子, 是身背十字架的耶稣, 是睥睨腐鼠滋味的我们自己。磅礴的精神一旦蔚为大国, 大学语文的教学才有如“烹小鲜”, 存乎一心, 超乎其妙。有了这样的浓缩世界的高远视角, 我们才真正感觉到人文教育的意义非同小可。《大学语文》教学理应成为人文生活的一部分。拿起教鞭, 我们就像一个优雅的指挥家一样, 引导自己和别人进入到妙不可言的氛围中去。我们摒弃的是书匠的呆板, 屹立的是大师的尊严。有了精神的自尊自强, 便有了讲台上的挥洒自如。

大学语文课程定位长期以来争论不休, 工具性和人文性孰轻孰重, 莫衷一是。笔者愚见, 大学语文应是一种综合教育, 分解其特色, 抑或在理论上有些许意义, 在实际的教学中, 有谁会为了某种理念削足适履呢?如果一定要作出选择, 我宁可认为它的人文性是至高无上的。在很短的教学时数内, 强调工具和应用的训练, 即使是高明的点金大师, 恐怕也是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更为重要的是, 这种工具性的操作训练, 在中学已经进行得够久了。为了应付高考, 不少老师生吞活剥, 把生机勃勃的文学精神化作死气沉沉的得分点。舍本逐末的枯燥甚至是畸形的训练, 已经戕害了不少学生的鲜活心灵, 使他们对语文的学习视若畏途。大学里的语文教育, 理应把失去的精神引领回来, 把败坏的胃口调整过来, 把埋藏的兴趣激发出来。还等什么呢, 大学里的相对宽容自由的气氛加上学生渴望创造的期待, 正好提供了改造和升华语文教学的良好契机。恢复作品的文学性, 还原人性的真实, 在震撼和共鸣中陶冶情操, 在体认所指和能指之间深味人生的底蕴, 这应该成为大学语文区别于中学语文的显著特征。再不利用这有限的时间, 引导一点“务虚”的氛围, 我们这些老师, 大而言之是所有的人文工作者, 便是缴械投降, 丢盔弃甲, 结果只能是在“与时俱进”的自欺幌子下, 加入浩浩荡荡的“务实”洪流, 个性和尊严就此惨遭吞噬。因为一代人的萎缩, 逐利的市侩哲学终会将取义的人文哲学扫地出门, 精神的灰色势必在下一代中传染和蔓延。曾经让我们感到温暖和踏实的民族魂, 终有一天会成为孤独的乌鸦, 徘徊在我们后代上空的, 将会是“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的不绝哀鸣!

内行的人没有谁敢说大学语文容易教, 要教好它离不开全面的综合素质。为了避免浅薄的老调重谈, 你必然要加强学习, 对作品作出尽可能深入的理解。“问渠哪得清如许, 唯有源头活水来”, 和其他科目无异, 强大的科研始终是上好课的汩汩源泉。唯有钻之弥深, 方能光景常新, 古来万事不都如此吗?由于公共基础课涉及面广, 学生情况参差不一, 老师在教学方法上的研究要求甚至会比专业学生高的多。因材施教原则的普遍运用, 对老师的洞察力、诱导力、掌控力等综合能力不啻为严格的检验。因为授课对象是非专业学生, 而上课的又多半是“术业有专攻”的老师, 这多少存在着“隔行如隔山”的矛盾。所以为了提高兴趣, 增加吸引力, 老师必须更多地展示超越方法之外的个人魅力。他应该富有激情, 或如欢腾的火山喷薄而出, 或如静水之下波涛汹涌。他感动自己, 所以感动别人, 感动自己是因为和他授课的内容、对象灵犀相通, 感动别人是因为他成了别人心中映照的生动风景。他展示课程中的精髓, 满足自己的抒情欲望。舞台小天地, 天地大舞台, “表演”是人性的自然呼唤, 三尺讲台是如戏人生的好舞台。好老师能将文学中的悲欢离合化为自己的抑扬顿挫, 若“唬”得学生如醉如痴, 直怨那下课铃声不合时宜, 这课便是成功了一半。老师投入的“表演”, 学生不但可以借此直接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 感受到博大的心胸和真切的爱心, 而且可以很快地寻绎到为师者的思路和方法等理性内容, 直臻“不教而教”的艺术境界。被奉为金科玉律的互动原则, 看来绝不仅仅是站在学生角度的热切呼唤, 于老师而言, 讲台不也是实现和发展自我的“风水宝地”么?榜样的示范效应, 即孔夫子所谓的“言传身教”, 真是“无法而法”, 它使得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沦为雕虫小技, 它以大格局大境界示人, 给人的感受是“妙处难与君说”。读人胜读书, 拥有一个生动活泼、内涵丰富的“耐读”之师, 这对学生来说, 简直就是天赐洪福。

篇4:我所理解的语文教学

一、我的观摩所见

陆老师执教的《蒹葭》一课,是《诗经》中脍炙人口的一首诗。她没有任何所谓的“铺垫”,没有通常的“初读”、“再读”、“精读”的形式,也没有“整体感知”、“具体分析”“、品读升华”的套路,而是把“读”贯穿教学的全过程。说实话,我对这一篇目不是很熟悉,水平和这一班的学生差不多,可能连学生还不及,但是一节课下来,对此诗我也能朗朗上口了。那么,该班的学生肯定是读得更好,理解得更深了。所以我能肯定地说,这是一堂优质课,这样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

《蒹葭》一诗,词句障碍不大,又采用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的章法,比较简单,学生直接咏读难度不大。可能考虑到这一因素,陆璐老师这节课的重点集中在“读”上,通过“读”引导学生去领会诗意,去品味诗歌的“三美”。

其一是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音乐美。

陆老师一开始让全体学生默读,看着注释读;再让一名学生单个读,对个别词语的语音语调给予适当的纠正;接下来教师范读,让学生来评价,这时候大多数字词学生基本解决,读的障碍已经没有了;之后再让学生齐读、美读,读出节奏,读出韵律。在师生的细细品读间,我仿佛感到一阵声音由远及近,由弱变强。流水碰撞的潺潺声,秋风的萧瑟声,芦苇摇曳的飒飒声,奋力划动的船桨撞上逆流所发出的哗哗声,还有诗人焦躁而急切的喘息声,这种种声音,汇集成一曲优美的旋律,在一条诗河的上空回荡。《蒹葭》将《诗经》传统的重章叠句运用得淋漓尽致,一唱三叹,回环往复,双声叠词,用韵和句式参差变化,增强了韵律的节奏感与和谐美,体现了诗歌咏唱的音乐特点。陆老师和她的学生充分地读出了诗歌的这种音乐美,让我们这些听课者都陶醉在这优美的“旋律”中,得到了一种美的享受。

其二是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绘画美。

陆老师与学生一起,读读停停,停停读读。停是为了“读”,“读”是为了“聊”。通过聊天式的对话,让学生自己发现重章叠句,找出来“读”。单个读,齐读,男声读,女生读,读出感情,读出味道。一边读,一边问学生:你读懂了哪些词语、诗句?读出了什么?通过与学生对话、引导、品味,学生很快融进了诗歌所描绘的的画面中。我的眼前也仿佛出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灰蓝的天空下,一片灰白的芦苇地,盛夏的葱郁繁茂已不复存在,只有被白霜冻得失去生气的景象,秋水森森,露水盈盈,其色苍苍,其景荒凉。苍苍的蒹葭,随风摇曳,倒映在秋水中,水天一色,构成一幅凄迷的景象。诗人摇着一叶扁舟,在芦苇从中寻寻觅觅,尽管芦苇挡路,尽管水流湍急,但他依然急切地划着,划着……透过氤氲的水气,他看到,伊人的身影在小河的那边若隐若现,飘忽不定。我置身于其中,好像不是在听课,而是在欣赏一幅图画,观看一幕电影。

其三是引导学生读出诗歌的意境美。

陆老师范读“苍苍”、“凄凄”、“采采”三个词句,先短音读,再长音读,然后再进一步长音读,读出了“心酸”,读出了“焦虑”,读出了“心动”,读出了意境。然后再让学生有感情地读,配乐读,唱读,读懂追求“伊人”者的复杂心理,读出他对“伊人”的深厚情感。意境是朦胧的,主人公的感情也是朦胧的,焦急的心情无法用言语直白地表达,只有满载着一船“相思”奋力地向前追寻。听着师生优美的诵读,我这个听课者也融进了诗歌的优美意境中,也感受到主人公的焦急,并为他焦急,仿佛也在寻觅那个姑娘,朦朦胧胧地看见那姑娘自顾自地在岸边徘徊,让人可望而不可即。诗中最美最朦胧的就是那位身在虚无中的“伊人”,她是什么人?她长得什么样?她究竟在哪里?伊人时而在上游,时而在下游,时出时没,梦幻迷离。全诗给我们营造的是一种凄婉的情调,让人觉得景色凄清,烟波万状,境界幽深,意境朦胧,意蕴无穷。我与主人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二、我的观摩所感

什么是真正的语文课,怎样教才能教出语文味?听了陆老师这节语文课,我这个外行也明白了不少道理。最近这几年,我们有许多语文老师感到迷惘。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承载的非语文的东西太多了,从天文地理到思想品德,几乎无所不包,语文课成了大杂烩。尤其是新课程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后,许多老师往往更多地把目光聚集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最高层面上,忽视了学生的实际状况,忽视了语文的基本功能,过度地强调了人文精神,以致造成人文泛滥。有人说,现在的语文课漫无边际、越俎代庖,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这话并不是夸大其词,更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切中要害,一语中的。陆老师这节课立足于语文本身,把三维目标巧妙地融合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中,明明白白教语文,轻轻松松教语文,扎扎实实教语文,这样的课才是真正的语文课。

怎样才能教出语文味?有人把语文味界定为浓浓的读味、美美的品味、多多的写味,这是很有道理的。听了这节课,我深深体会到,朗读是语文课堂的重要一环,没有书声的课堂不能算是语文课。语文课就应该像陆老师这节课一样,书声琅琅,富有韵味。读味是语文味的重要组成部分,琅琅的读书声,是语文课上最动听的声音。朗读就应该像陆老师这样,范读、练读、单读、齐读、美读、长音读、短音读、有感情地读等等,丰富多彩,富有变化。

朗读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是培养语感的一种好方式,通过反复地朗读,领会课文的内涵,增强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体会词语的妙用,悟出篇章结构的章法与技巧,提高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同时,通过反复朗读,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受到美的感染,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这样的朗读,无论是口头表达还是写文章都会受益匪浅。从某种意义上说,语文素养是读出来的、悟出来的,而不是教师讲出来的,分析出来的。像《蒹葭》这样的诗歌,就需要多读、多品,在读的基础上品,在品的过程中读,读读品品,品品读读,在反复的品读中,学习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养。记得我们泰安市教研室的一位老师说过,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干语文“活”,把语文教出“语文味”。我想,这就是我理解的语文教学。

篇5:我所鲁迅的理解

在中国作家里面,从系统的学校教育中,接触最多的莫过鲁迅,从初中时的《一件小事》、《从百草原到三味书屋》、到高中时的《友邦惊诧论》、《论费厄泼赖应该缓刑》、《祝福》、《孔乙己》等等,可以列出一长串的文章。这些作品,每一篇都是学习的重点,老师会从中心思想到每段、每层甚至每句话,都要分析出个子丑寅卯。因此,在做学生的经历中,对鲁迅是又爱

又恨,爱的是他思想睿智、笔锋的犀利,恨他句句皆警语,考试时疲于背诵还总是顾此失彼。及至从学校那种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解脱,真正从欣赏理解的角度去拜读鲁迅的文章,才渐渐有了新的看法。以前读鲁迅的文章,尤其是杂文,在头脑中可以给鲁迅画一幅形象非常鲜明的素描,用文字简单概括一下:一张棱角鲜明的瘦脸,傲然上翘的八字胡,加上一头倔强的如钢针的头发,其中最突出的还是他那双洞穿一切的眼睛,似乎能看穿“藏在皮袍下的国民的劣根性来”,俨然愤世嫉俗,睚眦必报的倔老头的网形象(虽然并不知道那时他是否年老,印象中却是如此)。现在已为人师的我,看过的书多了,思想也多少成熟了一些,再回过头去看鲁迅的作品,渐渐看出了一点别样的味道;在他那冷傲耿直的外表下,藏的是一颗火热、真挚、充满伟大情感的心灵。因此,在早期对他的肖像画中,作家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些柔和、深沉的底蕴。在鲁迅谈他弃医从文的根由时,曾谈到写文章是为了“揭示病痛,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我想,这句话应该是他创作小说,塑造形象的一个主要动因。在鲁迅的诸多小说中,不管作家出现在文章中与否,给人的感觉却是作家的笔调或作品中的“我”的语言是冷峻的、客观的、不介入个人情感的,如《祝福》、《孔乙己》、《阿q正传》、《药》等等。但在冷峻的背后,却是作家(来源:好范文 http:///)深沉炽热的情感。仅从鲁迅小说所塑造的一些主要形象中来分析作家情感的表现。姑且将他小说中的形象分成三类加以浅析。第一类便是彻底否定。对这一类,作家极写虚伪、冷酷、麻木不仁。这类人正是当时社会上真正阻碍社会发展的力量。、如《祝福》中的鲁四老爷,《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药》中的康大叔等,这些人物是封建制度的支柱,彻底暴露了当时国民的劣根性,是应该被根除的。鲁四老爷一味遵循古制,恪守封建观念,才造成祥林嫂的最终死亡,他和众多帮凶一起,制造了祥林嫂的悲剧,四铭和高尔础是伪君子的代表,好女色而又欲盖弥彰,十足的无赖,满口的仁义道德,又满脑子邪门歪道。第二类是既愤恨又同情。孔乙已,一个深受封建科学制度毒害而又不觉醒的知识分子,从“窃书事件”、“茴字的几种写法”中可见封建科举制度的毒害已深入其骨髓,而他又是善良的、无辜的,正如此,才更能体现封建社会对他的毒害;阿q是可怜的,又是可悲的、可爱的人,他是中国当时大多数农民的代表,他的性格矛盾对立,诸如:既是革命的,又是保守的;既是单纯的,又是无赖的;既是慷慨的,又是自私的等等。在这种种矛盾之中,我们也看到了鲁迅对当时农民的深刻认识。华老柱,一个本份的小老板,一个慈爱的父亲,却也是一个愚昧的不觉悟者,他可以用沾满革命者鲜血的馒头试图医治儿子的痨病,真是可悲可叹。存在于这些人物身上的缺点,作家把他解释出来,希望能被治愈。第三类主要是寄予作者深切的同情和爱,如祥林嫂、魏连殳、夏瑜等等,在祥林嫂身上,作家主要是对封建社会下层女性的同情,以及对造成弱者不幸的控诉。而魏连殳是虽有些觉悟但最终不能挣脱黑暗势力被罪恶的旧社会所吞没的“孤独者”。夏瑜是作者笔下的一个孤独的革命者形象,他独自奋斗去唤醒民众的觉醒,但最终还是成为痨病患者的一味“药引子”!这正源于作家深刻的爱,他才把这些人物完完全全地摆在读者的面前,不需要充满感情色彩的语言描绘,而在他的字里行间却始终传达着一种让人心痛的感觉。在这些人物的身上,作家也注意去表现他们身上的一些不足。如祥林嫂的迷信,夏瑜斗争的孤独等等。以上只是单借几部作品中的人物来看鲁迅的情感,只是为了说明鲁迅是人,而不是神,是一个情感丰富有爱有恨的人,用他的诗中的两句作为结语:“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篇6:我所理解的光

我所理解的光都是温暖的,温暖那些可能无着但还算自由的尘埃。所以能感受到光的抚摸是幸运的。

黑漆漆的夜,只要空着,再灿烂的光芒也无法将它照亮。前行的路途也许注定孤独,像那黑漆漆的夜,因为有了星星而不至于孤独。我的内心虽常有灰尘,但其中哪粒说不定就是指路的星星。

光经过反射、折射与衍射使我得以看得见,所以,永远不应该因为看到了什么就沾沾自喜,那只是光存在的结果,而不是自己的力量,更不能因为看到了太阳就以为自己就是太阳。

光是一种机遇,抓住它的时候很实在,抓不住它的时候很飘渺。感觉很实在的时候,时光已经悄然离去;感觉很飘渺的时候,却有希望的光芒在闪亮。

爱因斯坦告诉我说质能守恒,所以有份量就会有能量。有时候会感觉到很累,如果哪一刻灵光闪现,再沉重的负担也会变成跨越海峡的船帆。

上帝之光经历数百亿年照耀到了我;而我,不吃不喝,不忧生计,不慕风尘,也只有聊聊数十年的时间用以追寻上帝。

篇7:我所理解的企业文化

余东明

以本人有限的认识,企业文化就是这个集体对目标和理想的追求,也是企业思想、意志和价值观的体现,同时还是团结全体成员重要的纽带。可能这样的描述太复杂,那么,简单打个比方:共产党创立自己的队伍,核心的目标就是为千千万万的劳苦大众建立“人人有饭吃,个个有衣穿”的民主、平等的新社会,所有穷人都能懂得、明白,所有人都愿意为这个目标奋斗甚至不惜付出自己的生命。这叫做“共产主义理想”。

重要性和必要性

对企业文化必须有绝对足够的重视。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无法在思想观念及对问题的认识上有高度的统一。而这个“高度的统一”,是当今社会崇尚的“钱”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几十年前最终以弱胜强的国内战争已经十分明确地昭示后人,钱并不万能。在同时对一个山头发起冲锋时,一个队伍说:上啊,先冲上去的赏500大洋!没有人上反而后退逃跑;另一个队伍则说;牺牲我一个,幸福千万人,冲!大家都奋不顾身冲上去。这就是信念。

因此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应当远远超过对任何硬件设施的投入。无论从企业的生存考虑还是企业的发展需要,最关键的因素是要解决人的问题。人可以有不同的出身、学历和民族以及年龄性别,也会拥有不同的知识、技能和做事的方法,但最重要是大家的共同配合,有了良好的配合,任何困难都可以解决。这是团结。

正确性和复杂性

有了高度的认识和勤奋的建设,企业文化会绽放异彩,为企业的发展不断地提供强大的动力。

首先,企业文化必须要有正确的目标和导向,如果目标和方向错误,无论再大的努力斗无法到达彼岸,所以,企业的决策层面必须正确带领方向和坚定不移。

其次,树立员工对企业的信心,对明天有美好的期望。所以哪怕企业艰难时睡地板吃盒饭员工都不会抱怨,更不会选择逃跑。

再次,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优秀的系统,能够为员工提供不断交流、学习和训练的机会,会迅速提高员工的业务技能,能使员工快速成长并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成功,获得成就感也树立更强的信心。同时极大地提高效率,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并为企业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

战斗性和适用性

企业文化是一种非常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够鼓舞员工战胜困难取得成功。不简单为个人的魅力以及魄力的体现,它应该是一种集体的意识和行动语言。它可以威慑对手,感染和鼓舞同伴,并影响和团结我们的合作伙伴,使我们获得广泛的支持并蕴育更大能量。同时,企业文化可以学习和参考,但没有雷同也不可能模仿,更无法照搬。只有适合自己企业的基本特点才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才会不断成长及发扬光大。

企业文化的传递和传承

篇8:我所理解的TPR教学法

语文、数学为将来的进一步学习打基础。体育不是简单的教会学生跑、跳、投。体育教学应该以学生以后的学习质量、工作质量打基础为目标。最终目标—— (1) 让体育在孩子们心中更美好 (2) 让体育在孩子们未来的生活中更有用。也就是说, 应是教给学生从事运动的能力, 体育锻炼的能力, 体育娱乐的能力, 体育观赏的能力。

如果要想实现这些目标, 必须进行体育课程的改革。新的课程标准的出台:

(1) 改变了原有课程的功能。

(2) 改变了过分强调学生本位、科目过多、缺乏整合。

(3) 改变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 (教材多, 比较细、偏体力、粗技术) 所以, 体育→淡化技术教学,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4) 改变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积极参与动手实践, 培养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

(5) 改变过于强调结果的课程评价。

(6)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实行课程的三级管理, 增强课程对学生的适应性。

这些改变充分体现了体育的多元化功能 (体育课程的价值)

(1) 增进身体健康

提高学生对身体健康的认识, 掌握有关身体健康的知识和科学健身的方法,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坚持锻炼, 增强体能, 促进身体健康;养成健康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

(2) 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学生在和谐、平等、友爱的运动环境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经历挫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 提高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在不断体验进步和成功的过程中, 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培养创新精神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使学生理解个人健康与群体健康的密切关系, 建立起对自我、群体和社会的责任感;形成合作与竞争意识, 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精神。

(4) 获得体育健康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 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不同要求, 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锻炼方法, 积极参加闲暇体育。

2 怎么教?

加德纳提出, 每个人都具有九种智能的潜能, 人们可以根据各自的智力倾向去发展这些智力。由于智力总是以组合的方式来运作的, 每个人都是具有多元智力的个体。《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第237页) 这样, 如何创造适合学生的体育教育的问题就摆在我们面前。确立课题———体育教育与艺术教育的教学整合。我考虑到学生在天赋, 兴趣和学习意向等方面不相同 (是学生与特定理解力和技能相关的起点) 通过整合实验, 可以弥补学生学习中的缺口促进他们的学习, 可以提供更多的直接教学和实践的机会, 提供与学生经验接近的活动, 对于每一个儿童来说, 有的喜欢踢球、有的喜欢跳皮筋、有的喜欢步行、有的喜欢跳绳……他们总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学习、生活, 总是在他们被尊重, 有价值时才会感到成功与胜利。

所以我们的课题也是基于:

(1) 尊重学生的不同禀赋水平

(2) 期望所有学生成长, 支持他们的持续性成长

(3) 为全体学生提供在不同困难程度上形成基本理解力和技能的机会, 以利于学生理解力和技能的发展

(4) 为全体学生提供同样令人感兴趣的、同样重要的和同样吸引人的学习任务。

总之, 在教学中、在课堂中、在一切教学的时空中, 我力争做到: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人价值, 发展每一个学生的潜能, 把每一位学生培养成为具有“平民化自由人格”的生活主体。

最后, 我借用一段话来总结, 在整个教学中, 儿童此一人与彼一人相去甚远;有上智, 有下愚;有大勇, 有小勇, 有无勇;有善弈, 有善射, 有善御;皆以禀性与环境不同, 而各成其材也……个人各禀特殊之天性, 教育即当个人之特性而发展之, 而且进而至其极。我能思, 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思, 力至其极。我身体能发育, 则极我之能而发展我之体力至其极。我能好美术, 则极我之能而培养我之美感至其极。我能爱人, 则极我之能发展我之爱情至其极。个人禀赋之分量有不同, 则欲因其分量之多少而至其极者同。

参考文献

篇9:我所理解的生活

今晚不在状态。

看语文,眼皮打架;做数学,逻辑混乱;学物理,灵魂出窍。自暴自弃地抛下一切发了五分钟的呆,罪恶感不由分说地漫上来,仿佛亲手掐死了一只小猫。

一定是这两天没休息好。

晚自习下课铃一响我就抓起书包往外跑,我多么想做一个风一样的女子轻飘飘地穿过人山和人海,但身在江湖,人在高三,沉重的书包完全扼杀了这一可能性。口袋里的手机震了一下,是t的短信:累觉不爱了。每天的作业都做不完,关键我坐外面,每次老师下来检查我那一圈就我一个人没完成,那种心情……最近各种不顺,便秘,不知道吃什么好,吃什么都不好,也不想跟家里人说。数学好难啊,知识点都忘光了,还有地理很多东西也要重新学过。老天啊,请赐给我一万个冬天让我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都淹没了吧。

我想问,作业,便秘,地理,数学,这些和冬天有什么关系?

终是没问,因为实在懒得打字了。路过食尚饮,高二长期泡着的一间奶茶店,躺在店门外的电车上玩手机的小老板好笑地看着我,说,能不能挺直腰板来走路?

我笑笑说,我太累了。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一些短期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当我们以为自己明明已经很努力但问题依然解决不了的时候,老实说,像我这种诚实的人,第一反应就是怀疑自己是不是个蠢蛋?这真是一个费力气的活儿,每自我怀疑一次不知要灌多少鸡汤才重新有勇气傲娇地翻白眼。慢慢我们学会另一种方式:睡一觉就好了、夏天过去就好了、吃饱饭一切就不一样了、I am a smart girl but it's a Black Friday……

其实有时候我也害怕,像我们在成功学的熏陶中成长起来的这一代,最终要如何接受自己只是一个平凡人?

【2】大学恋爱论

我不喜欢现在这个班主任,一个有小肚子和可掬笑容的中年男人。开学到现在,他跟我们说话不超过十句,一直在重复,不断重复,把同一句话用不同分贝不同语气不同停顿不同表情重复个十万八千遍,好在他遇到的我已经不是那个傲娇的小妞,所以我会试着喜欢他。我初三的班主任是个历史老师,那时候他跟我们说:“如果你没法对历史产生兴趣,就一定要对历史老师——也就是我(腼腆一笑),感兴趣。”——我相信这个理论在高三依然成立。

自从第一次月考我们班考差了以后,老班就开始变本加厉地折磨我们的耳朵,见针插缝地重复他那套大学恋爱论:“你们这一代啊,要是这辈子没有在大学里谈一次恋爱,那真是白活了!现在谈有什么意思,你们至多拖个手去沃尔玛逛个街,吃完麻辣烫把杯子随手扔到马路旁,这些都是很低级的恋爱。在大学就不一样了,大学校园那么漂亮,大学生素质那么高,没人拦你没人阻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多好啊!所以啊,你们现在啥都别想,只管学习,一吃饱饭就给我回教室学习!”

我坐在下面翻着白眼,知道我们时间宝贵,为什么还老爱把你的儿子拿出来晒,谁要听?

这个老师,平时说的都是大俗话,让学生感觉大家人格上还挺平等的,唯独在“大学”二字面前完全把我们当乡霸,用他那一嘴磕磕绊绊的普通话竭力向我们描述这样一个大学形象:“大学宿舍有空调,大学食堂一级棒,大学校园金碧辉煌;大学生素质好:绝不会乱丢垃圾、绝不会穿拖鞋去上课、绝不会当众抠鼻屎……总之一句话,只要你上了一所好大学,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更高级的人,你的世界开始翻盘,你的人生开始辉煌,你要啥有啥!”

有时我忍不住觉得这个中年男人挺可爱的。或许真的应该去相信,知识的确可以改变命运。相信在大学里,草根可以逆袭,爱情可以开花,先前手里抓到的烂牌通通消失。相信大学能让我们的人生更有意义。那些能让我们更有动力去靠近目标的蠢话,相信一下又何妨呢?何必计较那么多,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牢牢记住,我们的目标就是上大学,名牌大学,然后找好工作赚大钱過上幸福好生活。其他的不重要,你的态度,个性,审美,通通不重要,或者说,上了大学你才有资格谈这些,懂吗?

十分抱歉,与生俱来的智商,不允许我的人格相信以上这些。

【3】便利贴的启示

墙上的便利贴一天天增多,有太多东西要提醒自己:要背单词,要写作文,要吃水果,要洗头,要不耻下问,月考将至……却变得越来越健忘,出门忘带钥匙,吃饭忘记带钱,做题忘记不要钻牛角尖,走在街上遇到昔日好友却怎么也叫不出她的名字,于是只好夸张地跑过去拥抱她。

养成了喝咖啡的习惯,早上一杯,晚上一杯,心情欠佳时就加块方糖。口腔逐渐弥漫一种苦涩的气味,我伸出舌头舔舔嘴唇,最近天气干燥,我撕下一张便利贴写下:星期六晚上记得去买薄荷味唇膏。天黑得越来越早,灯却亮得越来越晚。昨晚11点从学校回来,在楼梯口遇到房东阿姨,她叮嘱我以后早点回来,因为最近她听说有一个颠佬在我们三中附近游荡,是个哑巴,喜欢跟着女孩子。“夜路难行,一定要结伴而行。”她再次叮嘱。我点点头,心里却明白,我没有伴可结。实在荒唐,我已经成长为一个连一句“我们一起回去吧”也说不出口的冰冻少女。

亢奋有时,低迷有时。我问过数学课代表:“你做数学的时候,真的从来没想过去死吗?”他无辜地说:“没有啊。”渐渐我也摸索到自愈窍门,每当我被这一变态科目虐到口吐白沫,我就去做几篇英语阅读来回口血。物理课代表最喜欢跑来向我请教英语,前一个月我们是同桌,但现在因为身高他被编到了倒数第一排,我则凭着天下无敌的厚脸皮留在了第一排。他很好学,也够无耻,他孜孜不倦地追在各科老师屁股后面问问题的情景还历历在目,怎么说呢,我真想继续和他做同桌啊。虽然他做英语阅读每个生词都来问我让我很想拍死他,我承认我很俗,已经习惯了什么都不必探究也不必深入只要掌握让你选出得分答案的技巧就行了的思维模式。

想起我们以前讨论题目偶尔争辩,有时最后他会说,“不好意思是我错了没看准题。”我心里明明没有一丝不舒服,嘴上却硬邦邦说出“知道就好”这种鬼话。果然,每一个看着赛林格的书成长起来的少年都是井二病深度患者。正如那个井二老头所说:“我们都是白痴,才会这样钻牛角尖。不管什么狗屁事儿,我们总是,总是,总是忘不了那点令人作呕的、微不足道的自我。”他笔下那个叛逆的青春期少年,怎么在记忆里已经鞭长莫及了呢?正如我在这个喧嚣的夜晚,看到了墙上那张已经褪色了的便利贴:“不过我可以非常清楚地预见到,你将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为某种微不足道的事业英勇地死去。”

篇10:我所理解的中国梦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了屈辱的历史,从此也开始了民族复兴的历史,也就是开始了中国梦的历史。

中国梦不仅仅是理想、是目标,也是现实,反映在每个中国人的生活中。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实现中国梦,创造全体人民更加美好的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坚韧不拔的精神,需要众志成城的力量,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艰苦努力。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习主席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他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系统阐发了这个思想,在出访俄罗斯、非洲国家和出席亚洲博鳌论坛等讲话中又进一步作了论述。现在,不但中国,而且全世界都在关注中国梦这个词,希望从中国梦中获益。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我们要实现的中国梦,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对于国家来说,“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

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相应地,“中国梦”也呈现出这个阶段的诸多重要时代特征。

一是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的“实力特征”。“中国梦”的第一要义,就是实现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如今,我国经济总量已 跃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口多、发展很不平衡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到2020年的宏伟目标,小康社会全面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内生产总 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这一指标体 系,构成了现阶段“中国梦”的基本图景。二是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的“幸福特征”。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圆“中国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 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幸福指数。提升幸福指数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考虑物质因素,又要考虑非物质因素,从根本上讲,就是要进一步 提升社会和谐的水平。党的十八大着眼于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将“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纳入夺取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基本要求,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社会建设的重点,等等。这些和谐因素的充实,对“中国梦”的阶段性特征作了更为清晰的描绘,也为“中 国梦”增添了更加美丽的幸福光环。

三是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的“文明特征”。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几千年来不断延续、传承至今的文明,但要体现现代文明色彩,就必须超越数千年来创造的农耕文明形态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升华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标志着中华文明格局开启了向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更高阶段演进的新里程。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梦”的实现,中华文明必将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四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价值特征”。《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中国梦” 具有多个维度,而其价值维度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内涵之中,并且强调,“不断在实现 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这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必将极大提升“中国梦”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感召力。

对于我们普通百姓来说: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都有追求幸福生活、享受幸福生活的权利。老百姓的梦是什么?习主席在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后的第一次讲话中就说到这个问题。他说:

“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些话说得多么实在、具体、亲切。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清正廉洁,诚信友善,文明和谐,天蓝水净,世界和平„„十八大报告在这些方面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都反映了老百姓的愿望。

实现中国梦,就是实现老百姓的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习近平同志给我们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使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我们要把对中国梦的追求转化为做好每一项工作的动力,必须继续谦虚谨慎、兢兢业业,不能有丝毫自满,不能有丝毫懈怠;必须脚踏实地,再接再厉,一往无前,继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而我自己的中国梦,则是梦想有一天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梦想有一天能够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梦想有一天这世上不会再有饥饿;梦想有一天每个人都能和睦相处;梦想有一天世上再没有犯罪等等。这样的梦想或许很难实现,但我不会停止,社会不会停止,国家不会停止,每一个华人都不会停止。我们会在追逐中国梦的路上越走越远,越来越接近我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每个百姓的中国梦,越来越接近中国的中国梦。

篇11:我所理解的高效课堂

一、要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没有目标就没有行动的方向,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和基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做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认真研读并严格按照其要求执行。首先,教学目标的定位要难度适宜,太高太低都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其次,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还要严格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三者缺一不可。再次,要在兼顾整体的基础上注重因材施教。除了在课堂上要保证大多数学生能顺利掌握教学内容外,还要兼顾优等生和差等生,给他们额外制定有利于他们发展的不同的教学目标。

二、高效的语文课堂要求老师备足课,上课有亲和力,有情感感召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语文课程是最富有情感的课程,低年段的学生活泼好动,想像力奇特,更需要老师的情感指引与号召。一堂成功的语文课,首先应是一篇流淌着诗意的美的散文。对一个老师来说,他不但要有又专又博的知识,还要有敏捷的思考能力和良好的语言素养。在营造教学气氛中,良好的气氛应当是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它是创设高效语文课堂的前提。教师要满腔热忱地组织教学活动,做到情绪饱满,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富有激情,用教师的情绪、情感、人格魅力感染学生,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在自主学习中享受学习的快乐。

三、教学过程中,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

导语设计得如何,往往关系到全局和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的导语,也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说过:课的开始,其导入语就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者歌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语文课堂的导入也应该精心构思,巧妙设计,具有形象美、情感美、和谐美、悬念美,使教学过程引人入胜,扣人心弦,生机盎然,充盈着美的气息,让学生感受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好的导语,是一块磁铁,能牢牢抓住学 生的心魄,将他们引入知识的海洋。看到一些著名教师的教案,会发现他们对导语的设计无不精心备至。从一定程度上说,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取决于导语设计。导语设计的原则是注意启发性、知识性、趣味性。只要新课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拨动其思维之弦,让他们以最佳的兴奋状态投入学习活动,都是成功的导语,也能成就高效的课堂。

四、优化教学目标,巧妙设问,找好切入点。

用提问来指导学生学习课文,这是当前语文教学比较流行的一种方法。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教师教学效率的高下,基本可以从课堂设问的性质和方法上做出评价。提问应掌握火候,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具体来说,提问要注意:置问于教材的关键处;置问于教材的疑难处;置问于教材的矛盾处;置问于教材的含蓄处。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设计的问题要有明确的目的性,紧扣教学目标,能够激起思考。问题要大小得当,多少适量,难易适合。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

五、准确把握课堂的节奏。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教师除了要做好有效提问外,还有就是要学会倾听。比如,有的教师刚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要求其回答,这种教学方式无疑会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益。还有的教师一味让学生讨论交流,却无任何要求,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教师组织者、引导者的作用也黯然失色。因此,不能一味地只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必须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把握课堂节奏,提高教学效益。

六、让学生充分地说,尽情地读,自由地思,快乐地写。在课堂中注重学习方法的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教给学生由课内向课外知识的迁移运用的能力。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知识发展的课堂,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课堂。它要由学生经历不知到知的过程,由不能到能的过程。老师在课堂中要有意识地引领学生去分析、解决自己发现、提出的问题,在探究性的学习中,学生的思维插上想像的翅膀,并使得他们在放飞思维的过程中有所领悟和体验,有所提高和发展。让学生自由地思,引领学生攀越知识的高山,能力的高山,让他们在文本中思,在生活中思。让孩子快乐地写。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 积累,良好语感的形成,活跃思维的发展,更有助于语文综合性素养的形成。

篇12:我所理解的秋天诗歌

秋天很美

斑斓的色彩宛如画卷

秋天饱满

五谷丰登会带来心欢

然而

秋天又是凄凉的

草木凋敝、瑟瑟风寒

难免会带来失落的伤感

如果让我比喻

我说

秋天像一位善良的母亲

用其勤劳的.一生

将那份沉甸旬的爱

奉献在儿女们的面前

如果让我形容

我说

秋天又像一位严厉的父亲

用其严格的说教

教会如何去面对人生

让儿女们经受住寒冬的考验

如果让我说明

我只能告诉你

秋天是一种爱的方式转换

无私给予是爱

严格要求也是爱

都是爱的关怀所期盼

而我想强调的

秋天更像人生的转折点

面对成功与失败

大喜、大悲都会带来遗憾

也正是这情感变换的秋天

篇13:我所理解的五四精神

一、五四精神源于传统文化中太学精神

由于脑袋里有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古代读书人的形象, 比如“范进”、“孔乙己”等。我们会不自觉将这些读书人——所谓的太学生想象成迂腐、穷酸的代言人。其实不然, 这些太学生密切关注政治走向, 将自己的所学用于时事分析中, 做到学以致用, 心怀天下。如果硬要区分古代的太学生和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有什么不同, 唯一不同的不是我们学习的内容的差别, 而是他们大都怀揣着救国救民的心。“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正是这些太学生的真实写照。历史上曾多次发生太学生集中干政的事件, 比如西汉王莽当政、东汉党锢事件、北宋太学生暴动、明代东林党和复社运动、清代公车上书。

看了这些, 不难发现这和五四运动的相似之处, 正是这种从古代“太学精神”传承下来的灵魂点滴溶于五四学子的血液里, 正是这股民族魂指引我们每个爱国青年, 指引我们新时期前进的方向, 同时激发出青年学子的该有气魄和勇气。而这些也恰恰可以解释五四运动的领军人物, 如陈独秀、胡适等, 在晚年又重拾传统文化的原因了。

二、五四精神是传统文化中文人情结的表现

一提到文人, 我总会想到孔子周游列国宣扬教义的执着, 嵇康刑前演绎广陵散的绝然, 上述这两个历史人物恰恰是我国传统文化思潮中发展的第一高峰和第二高峰阶段的代表人物。而追溯这两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均有这样一个共性, 即穷则变, 变则通。当时代环境与时代所主导的思想发生了矛盾, 最先激起变化就是思想或者是精神, 人们自发的寻求自我解救的方式, 而知识分子无疑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他们勇于探索, 勇于思考, 满怀救国救世的热忱, 执迷不悔的开始自己的救世悲悯的人生。他们中有些人是成功, 可以将自己的政治思想诠释在自己的生命中, 比如董仲舒、王维;有的人最终有的只是独自面对着秋风长恨。骆宾王早在七岁时就写出了家喻户晓的咏鹅, 可是最后还是和讨武昭檄文一起神秘失踪, 白居易归隐香山, 东坡弃疾一个大江东去, 一个铁板神游, 而陆游最终只能借助家祭无忘告乃翁, 来鸣山河未完壁之憾, 而最终留给我们的也只是遥远的绝响。这些具有文人情结的他们甘愿被流放, 甘愿车裂, 可是依然改变不了骨子里面的救世救民的执迷不悔?依旧企盼着明月何时照我还?不管怎样我知道这些文人是不会放弃自己最终诉求, 因为他们骨子里的那份爱国之心, 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观, 他们又怎会撒手不管, 这也许就是他们命运的决定因素吧。我只能说文人所具有的同一时代人的最敏锐的神经细胞就是他们的使命所在, 正如屈原所说众人皆醉我独醒, 这就是我国传统文化孕育的文人魂, 而这种魂又直接牵引着五四运动中的文人情结。

三、五四精神是知识分子思想嬗变的过程

近现代中国社会变革总是与先进思潮相连, 知识分子扮演着先进思想担当者的角色。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那样, “知识分子是首先觉悟的成分”, 他们“比辛亥革命时期的知识分子更广大和更觉悟”, 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先锋桥梁的作用。

从19世纪60年代起,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全新视野, 新式教育孕育了新式的知识分子的产生, 这些知识分子开始用更广阔的视角重新审视我们的文化, 经过知识分子三次的自我净化、提升。最终形成一股力量, 促使五四运动最终形成的力量。这三次知识分子集中转型是:第一次19世纪末, 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为代表, 他们的思想特征如下:“不中不西, 既中既西”, 被视为转型期的知识分子。第二次, 进入20世纪, 以孙中山、陈天华、邹容等一批以留学生为主体的知识分子构成第二个新生代群体。第三次群体转型发生在1915年思想启蒙运动中, 以鲁迅、陈独秀、李大钊等人为代表的知识分子脱胎成型, 在先进思潮的嬗变中, 知识分子不断进行着反省。最终通过五四运动而结成近代中国第三代新型知识分子群体。

其实每一个国家的现代化最扎实的根基就是在它的传统里面。西方国家在走向近代、走向现代的过程中, 不仅从它自己的传统文化里汲取了营养, 还从外来的文化中汲取了大量的营养。比如, 西方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他们就是希望在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传统文化中寻求冲破欧洲中世纪神权文化。只不过启蒙运动同时大量吸取东方的人本主义思想。从这方面来讲, 传统就是现代化取之不尽的源泉。所以传统决不是现代化的阻力。同时, 我们应该在传统文化中重拾我们的民族魂, 去铸造我们心中的不朽的民族文化丰碑, 丰盈我们的翅膀, 用最原始、最纯粹的方式的去唤醒我们被世俗功利侵蚀所剩无己赤子之心, 在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食生命本源的养料, 去采撷生命的真谛。

摘要:93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宣扬爱国、进步、民主的精神, 表面上看是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批判, 实则这种看法具备一定历史局限性。本文试图探索五四精神与传统文化的之间联系, 以更为客观的角度解读五四精神。

参考文献

[1]倪邦文:《五四精神与青年发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万方数据。2009年。

[2]马蓥伯:《准确把握五四精神的真谛》, 《高校理论战线》2009 (04) 13-16。

篇14:我所理解的生活

【我的五样】

专业课里给我们上叙事散文的那个扎了个辫子、戴发箍的男老师曾经给我们做过一个测试,好像是毕淑敏书里有写过的,“如果你明天就要离开这个地方去月球,只能带五样你最在乎的东西或者事物,你会选择哪五样,记住,你要抱着明天醒来,只有这五样东西存在的心去选择。”

每个人都写好后,老师问,如果真的只有这五样东西了,你们还会幸福吗?整个导管班和表播班的人几乎全部举起了手。

“好,你带着这五样东西一直走,遇到一个悬崖时,因为各种原因必须放弃一个,你要亲手把它推下悬崖……”

就这样用尽了路太窄、船不能太沉之类的各种各样的理由,最后我们身边都只剩下了一样,老师问,现在这样,你们还觉得自己会幸福的举手。我真庆幸那时候我坐在边上,因为那时候班里只有我一个人举起了手。

后来老师说:“你们根本不能想象失去亲人的感觉,也根本不能想象没有了梦想的可怕。”于是我在下面小声说:“所以我把梦想保留到了最后,我觉得我可以继续幸福下去。”

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和我喜欢的一切在一起。其实当时举手我还有一个原因,反正现在我不用只带着最后的那一样上路,也许,努力一点、拼命一点,我可以带着我的五样一起生活。

那天我毫不犹豫在纸上写下的五样事物,大概是全班同学里最轻巧的,我写的是,“我喜欢的人、文字、钱、自由和行走。”

我是个重感情的人,但这并不代表我要带着所有感情上路,我背负了很多心事,但带着它们,我依旧可以脚步轻松。

【我喜欢的人和钱】

我很庸俗地把这两样东西放在了一起,不过这并不是说我要喜欢个有钱的人,相反,我想有很多很多的钱,买我喜欢的人想要的东西,和他去远方旅行,和他在未来有一栋漂亮的房子,亲手布置我们的未来。

可是这样的想法从身边的人换了一两个我又回归到了独自一人也没有实现。这么久以来,我仍旧是个感情没有空窗期的傻瓜,会掏心掏肺对喜欢的人好,默默陪伴他听他所有的心事,不焦躁不勉强,信奉喜欢你,是我自己一个人的事情。

我说过我十七岁要送给自己一本《孤单星球》的绘本,说过十八岁要送给自己一套谁的小说,说过等我有钱了要去蛋糕店买彩虹蛋糕来尝甚至是等我有钱了要买一个戏班来经常给我表演,可是这一大串我想也许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也只能是想想。

我在高二上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失恋,之后收到了怪姐寄来的明信片,她说那么美好的欣妍,一定会等到自己的幸福的。

我想说即便我最不缺的就是正能量,我可以倾听你们所有人的心事,在你们面前微笑,我也并不一定特别美好,但我仍旧在等待我的幸福。我想要一个愿意和我一起幸福的人,也想要很多钱,如果可以多选择一点,我希望那个人有钱,我说的,是愿意在我生日的时候买一本我喜欢的书送给我的那么多钱的人。

【文字】

经常有人问我写了多久了或者从什么时候开始写作这样的问题,我一律回答真正开始写是在初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因为那时候我才过了第一篇稿子。

其实细细地算,我在小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就曾因为和同桌合写酸死人不偿命的青春小说被班主任赶出了教室。班主任嘲笑我是“美少女作家”,后来一直到初中,还有很无聊多事的人在遇到我时这么喊过我,不过现在我终于可以想,小学生订得最多的那本高大上的儿童杂志上我已经写了十几篇稿子了,不知道那群脸可以扬到天上的老师看到过没有。

初二初三的时候,那个很老的从不会笑的英语老师也经常把我的自尊心和梦想戳得千疮百孔,她说,“你要是能发表文章不白写,我们也让你写啊。”这句话当着同学的面说,也当着我妈的面说,让我小小的自尊心碎得捡都捡不起来。

她还说,“你要是从现在开始特别特别努力地学习,考上一中还是有一点希望的。”说这些话的时候,她的眼镜片闪烁着冰冷的光,一副看不起我的样子,可是在不久之后,我就考上了比一中要好一大截的学校,在即将等来通知书的时候,邮箱里多出了一封过稿邮件。

我当时恨恨地想以后要是能发表就带着样刊去找他们,后来我终于可以趾高气扬地去时突然没了兴趣,我最喜欢的文字可不是用来这样赌气的,有这些时间还不如去看点书。

昨天给一个哥哥留言,挫败地抱怨自己好久没有过稿了,其实这个好久也就是一个月,哥哥给我留晚安的时候说,“你就小情绪多。像你那么大能发表文章的真的不多。”

其实我真的很想反驳,文字对我来说已经不是喜欢那么简单了,它成了我的一种习惯,我生命里的一部分。

我喜欢文字,我相信它也是喜欢我的。毕竟想写的时候就可以花两元钱一个本子一支笔写到疯狂。

【自由和行走】

前几天我差一点就和Y讨论了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他在网吧里看那个叫背包环游之类的名字的视频,羡慕得要命。我知道他和我一样有去远方旅行的想法,于是我很认真地问了他一个以后敢不敢上路的问题,没想到他居然回答我这样的事情说不准。

说实话我真的很吃惊,因为我说过我一定会在一年后去远方走走,我敢!而能清楚地背出地理书上那些乱七八糟没办法背的地方名,也舍得花几十块钱买旅行杂志的Y居然不像我那么干脆。

他说真的没那么简单,要考虑很多东西的巴拉巴拉,而我在想,最重要的是你想不想走。

于是我说:“如果以后我们之间只有一个人上路了,我的可能性要大得多,因为我没有那么多包袱。”因为我拿得起放得下,而我知道他不行。

在那天做我的五样的时候,我就偷偷躲掉了老师的目光给Y发了消息,我让他也做一遍,他死活都不愿意,他说我的就是我的,谁也抢不走,又说光家人就五六个了。而且做这样的测试根本没意思。

于是我知道了,他的包袱和责任感不会让他走去很遥远的地方。

准备红人馆的时候,我在贴吧里回答帽儿以后想过真正自由的生活,就是自由地写稿看书丰富自己,没有人管没有人影响也没有束缚,最好连喜欢的人也没有。而我向往的生活就是能每天写文去图书馆然后听歌看电影,努力遇到很多故事,能不饿死就多去远方走走。

我知道没有自我的人无论去了哪里都没有自我,但我也会把自己想得很伟大,就像亲爱的你们有时候会说,我的文字给了你们温暖,我希望我能去远方行走,过真正自由的生活,给也许陌生的你们力量,让你们有勇气成为最好的自己。

上一篇:环境保护法习题下一篇:小学英语组教科研工作阶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