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024-07-21

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精选6篇)

篇1: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活力的增强,而且为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当前在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上,由于外部经营条件的恶化以及自身经营管理上的弊端,导致中小企业的发展出现了停滞的状态,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表明如何从理论上深入研究中小企业的问题,并能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这对转变人们的观念,正确认识中小企业的作用,并能在实际中摆正中小企业的位置都具有现实意义。在这种形势下,中小企业如何在战略上把握契机,顺应形势,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呢?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考虑,着重研究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一、我国中小企业定义

所谓中小企业,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求,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为便于界定,《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对其作了划分。一般说来,除了因行业不同人数有差别外,资产总额在 4 亿元以下,或销售额在 3 亿元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构造市场经济主体,促进社会稳定的基础力量。特别是目前,在确保国民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实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均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中小企业是经济结构调整的“加速器”

中小企业对市场变化的适应性,使其能适应经济结构的调整,因而能在经济不景气时,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同时加速经济体制的转型,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到位。

(二)中小企业促进了所有制结构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所有制结构呈现如下特点:国有经济的份额逐渐下降,其他经济形式的比重上升。形成了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形式并存的格局。我国中小企业人数少、规模小、经营方式灵活。这些特点决定了中小企业在企业制度形式选择上的空间广、自由度大、可变性强。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实行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政策,使中小企业获得了极好的发展机遇。

(三)中小企业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中小企业比大公司能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这是因为中小企业投资少、经营方式灵活、对劳动力要求不高。是失业人员重新就业,部分新增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四)中小企业有利于国民经济提高抵抗意外风险的能力

在 1998 年的东南亚金融**中,韩国经济受到的冲击与我国台湾地区迥然不同。韩国是以大企业集团为基础的经济结构,因而受到的冲击较大。而台湾地区是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的经济结构,从而受到的影响较小。根据产业组织理论,大中型企业的分工协作,可以形成合理的组织结构,是增加国际之间竞争的基础。中小企业的大量存在,起着稳定经济的作用。

三、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缺乏科学有效的企业制度

中小企业家族式管理往往不是靠健全的机制和客观事实来管理人,而是凭经营者主观的经验和常识,靠简单的信任和亲情去约束人,看似事必亲躬,管得宽,抓得细,实际既辛苦,效果也不一定好,而且容易出问题。以人情代替制度,其代价必然是管理的漏洞、经济的损失和亲情的失落。之所以会这样,一是部分企业根本就没有制度意识,认为制度是假太空,没有用;二是即使有了制度也不完整、不细致、不严密,环境变化了企业发展了,还沿用老一套,无法起到应有的效用;三是只注重制度建设,不注重制度的实施和管理,平日信誓旦旦,一有亲友、熟人掺和在里面,就丧失原则立场。由此造成赏罚不均,执法不严,制度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四是缺少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中小企业家族式企业在发展初期,由于企业的规模小、经营范围有限,家族决策容易成功,而且效率高。但是,随着企业的发展、市场多元化及竞争的日趋激烈,家族决策就很难保证在所有决策上都能够做到科学合理。事实说明,决策质量与决策者的素质能力紧密相关。企业家的才能可以归纳为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经营能力维持企业稳健地运营,而创新能力则提供了企业向前发展的动力,两者兼备才有利于企业长期持续地发展。但是,大多数中小企业家只偏重于前者。中小企业家在才能上的问题,往往使决策产生失误。这种做法的直接结果就是过分相信了企业家的能力,限制了员工积极性和创造件的发挥。

(二)融资成本高、难度大

我国中小企业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创业资本和营运资本都相对匮乏,且资信程度不高,筹措资金十分困难。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提高劳动产品的科技含量,首要的问题是资本严重不足。我国现行的金融远行机制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各专业银行重点为国有大中型企业服务,中小企业仍主要属于信用社的服务对象,但发展迅速的中小企业资金用求量远远超过了信用社发放贷款的能力。—些中小企业只好转而寻求民间借贷等途径融资,从而使不少中小企业感到资金缺乏,影响发展。我国目前的经济、金融政策,主要还是依据所有制类型、规模大小和行业特性而制定的,传统意识依然存在、信贷约束和激励机制不对称。因此,资源配置自然而然流向大企业。尽管我国政府近年来逐步加强了对中小企业的重视,为改善中小企业贷款、贷款难的境况,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措施,颁布了一些新的政策,但还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致使中小企业的贷款和贷款仍然受到束缚,贷款两难仍旧是制约我国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三)人才缺乏

由于所有权和经营权合一,所有者即经营者,不少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仍然处于落后的家族式管理阶段,任人唯亲,关键重要岗位全由有血缘关系的家族内亲人所把持,真正的人才难以进入,即使进入企业也难以发挥作用,这也是阻碍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中小企业实行的是家族式管理,企业的经营仅、管理权、决策仅局度集中在投资者尤其是企业主手中,—些中小企业领导者文化层次不高,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理念,使分化的投资经营决策存在较大风险。此外,人才缺乏,特别是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缺乏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份调查显示,目前民营中小企业中员工学历以初中以及以下水平为主,其次是职高、中专、大专学历。大学本科毕业的寥寥无儿,高层管理人员中,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所占比例仅为40%。

不解决这些问题,中小企业就很难发展,实现新的飞跃。而实现中小企业制度、资本、人才的规划建设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是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必由之路。

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

(一)改进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

首先,民营企业应该在管理制度上跟上现代企业的步伐。它包括了人事制度、财务制度、生产管理制度、资产管理制度、市场营销制度等,同时任何管理制度都应该随着公司的发展和变化而作必要的创新和修改,从而使家族中人进一步服从于企业规章制度,从企业家族十哄变为民营企业化。其次,企业带头人应注重管理制度的实施。民营企业的创始人在企业中有难以想象的影响,一举一动都对他人的行为产生很大效仿作用。所以,企业带头人在制订各种管理规则的同时,也要身体力行,带头实施。做到所有的制度对事不对人,真正做到制度在人面前人人平等。最后,企业应重视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实施。包括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创新意识等。要通过强化战略管理、管理制度、组织结构、企业品牌等方面的建设来形成鲜明的企业理念和独特的企业文化氛围,注重企业整体形象和整体竞争优势,使员工有强烈的归属感和敬业精神。

(二)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1、突破家族制,引进职业经理人制度

一是企业主对职业经理人的信任问题。民营企业引人职业经理人最大的制约因素在于不同观念的碰撞和家族对职业经理人的不信任。在不少人的思想观念里,家族式企业理所当然的应该由家庭成员来掌管,由外人来掌管不放心,认为职业经理人不是自家人,对其忠心和可靠性表示怀疑。二是职业经理人对企业的忠诚度问题。职业经理人的忠诚度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一定的制度环境下形成的,它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和社会共同遵循的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目前许多民营企业对于职业经理人的约束制度不健全,多数仅靠口头承诺建立合作关系,没有成文的协议固定下来,这会成为日后分歧和分手的隐患。因此,要避免职业经理人不忠诚的问题,除了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外,必须完善相应的制度,从制度上加以约束。三是如何激励和约束职业经理人问题。在激励机制方面形式很多,除工资、奖金、绩效挂钩,以及其他诸如住房类的重要物质激励外,最根本的是要通过如年薪制、风险收人机制、人力资本信誉机制等激励其行为长期化,而且依据长期的经营业绩支付报酬的比例要大,真正起到促使他们行为长期化的作用。在约束机制方面,主要是健全企业内部的治理结构,充分发挥董事会、监事会、股东大会对经理人行为的制衡作用;同时建立健全企业的规章制度,通过契约形式明确经理人的职责和义务,强化经理人的责任意识,并要求职业经理人提供一定的财产担保,若没有完成职责或损害了委托人的利益时,可以直接追究其责任或用私人财产补偿,使其承担一定的代理成本。

2、建立规范、公正、科学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

把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紧紧捆在一起,把企业的发展和个人的发展连在一起。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打造从理念——制度——标准化操作规程(SOP)等完整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中小型民营企业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应该把人力资源制度纳入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中进行建设,不要盲目照抄照搬一些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因为温、台地区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多数还不具备实行平衡计分卡、关键绩效指数(KPI)等考核方法的规模,而且中小型民营企业在高速发展的成长期,多数还未形成自己的经营理念与企业文化,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没有成长的土壤,所以,民营企业必须健全企业的各种管理制度与决策制度,以支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另外,中小型民营企业,应避免人力资源管理者的变动对人力资源工作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的人力资源工作要建立包括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录用、培训、考评、晋升、辞职、辞退等完整的标准化操作规程(SOP),以保证企业人力资源工作的连续性与稳定性,从而有效地开发企业人力资源,为企业的战略发展服务。

(三)系统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对策

1、政府选定部分商业银行作为实施扶持中小企业的政策平台 鉴于我国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政府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如投资基金、税收、补息、贴息等优惠措施,最好不要采取传统方式成立专门机构来实施,这样会出现新的市场行为之外的“寻租”现象。可以考虑将这一揽子优惠扶持政策,委托给二至三家商业银行为代理行,并要求代理行对选定的企业给予配额的信贷资金。委托代理行的选择,可以采用招投标的方式,对所属地区的商业银行进行招标。代理行以经济手段和政府给予的扶持政策,对政府选定的企业进行帮助,并接受当地政府的监督和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对所划定的中小企业的支持,是否按政策落实到位,一经发现没有落实到位,立即取消其代理资格。

2、中小企业加强诚信建设

中小企业要增强信用观念,增强企业发展后劲,增强对信贷资金的吸引力。信用是企业生产经营、生存发展的生命,中小企业坚持诚信、履约守信,提高自身的资信度,靠良好的信用、真实的资讯,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

(1)中小企业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坚持依法合规经营,坚持依法维权,主动向银行披露法人治理结构、经营情况、财务状况等。

(2)中小企业要赢得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财务管理,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3)遵循诚信原则,构筑良好的银企关系。诚实信用是一切市场主体发展壮大的必要条件。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切实履行借款合同,保持良好的信用,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为企业融资创造条件。

3、商业银行应建立以“中小企业事业部”为核心的经营管理模式

从组织上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贷款的的营运机构,从机制上建立有别于大型企业贷款的考核机制,包括相应的市场考核办法,以创利为主要目标的考核制度,对中小企业贷款定价的有效管理,贷后资产质量的及时监控。不良率的接受程度等,从人员上建立一支专事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人员队伍。

中小企业信用风险主要归因于信息不对称问题,而信用评级是解决信息不对称、揭示信用风险的有效方法。用客户评级与债项评级矩阵实现对授信对象的信用状况的综合评定,建立二维评级体系,对借款人风险和债项风险分别评估,抵押/担保的存在不再是决定借款人风险等级的因素,风险暴露主要根据其违约概率进行评级,即贷给同一借款人的所有债项都应归为同一级别。不同分类档次贷款的金额分别按照包含和不包含抵押/担保价值显示。

五、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战略路径选择

我国中小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要注重改善经营模式,细分目标市场,确定优势产业及发展战略路径。要使中小企业摒弃传统的以价格为主要手段的营销模式,避免无序低效的重复投资生产,就应对目标市场进行细分,以“做优”、“做专”、“做特”为原则,进入到相对应的细分市场中,从而为企业的发展寻找生存空间。笔者认为以下几种主要战略路径值得我国中小企业探讨和选择。

(一)重点集中战略路径

每个企业只能在一个领域,一定的行业形成优势,不可能在多个方向都有竞争力。而且,中小企业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难以形成规模性生产和销售,难以有较强的研究开发能力,质量、技术、信誉以及市场营销一般都不如大型企业。所以,明智的中小企业就要善于“并兵相敌”,坚持“有所不为而后有为”的原则,运用市场聚焦策略,扬长避短,把有限的资源、资金、力量集中到能够形成自身优势的领域和目标上来。在形成竞争优势后,要乘胜而行,使企业在该目标区域内形成核心竞争力。例如,温州、宁波等地区的一些中小企业,它们的经营思维是:“船小不到大海中与大船相争捕小鱼,而要到小河中捕大鱼”。其实这也是企业定位问题。企业要根据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以及自己所服务的市场,客观地评价自己的优劣条件,准确地确定自己的位置,指定自己的竞争基准。

(二)生存互补战略路径

这是根据中小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的特点而制定的一种经营战略路径。大企业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必然要摆脱“大而全”生产体制的桎梏,求助于社会分工与协作。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依赖性,为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基础。中小企业在决定自己的生产方向时,不是着力于开发新产品,而是接受一个或几个大企业的长期固定的订货,与大企业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关系。如日本的松下电器公司,与它协作的中小企业约有 1200 多家,所需的零部件 70%--80%都是由中小企业提供的。又如温州虹桥镇的中小企业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是因为他们首先以32 家上等级上规模的全国股份制大企业为“龙头”,采取“委托加工,协议加工参股合资”的方法,和大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加工配套服务关系,拉动了虹桥镇 350 家小企业联动发展,使虹桥镇成为浙江省耀眼的明珠。所以说中小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中小企业之间所建立的相互依赖,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空白点”战略路径

企业没有了市场,就等于人没有了生命。但竞争的全球化和消费者需求周期的短期性使得新市场会不断地出现。这意味着对企业而言,不存在没有市场机会的问题,存在的只是市场机会是什么?它在哪儿?如何找到它?这些就是企业制定战略路径的出发点和目标。另外,现有市场不可能是天衣无缝的,总会存在“空隙”。索尼公司董事长盛田昭夫的“圆圈理论”认为,在无数的大圆圈(指大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与小圆圈(中小企业占有的销售市场)之间,必然存在一些空隙,仍有一部分尚未被占领的市场。“空隙”市场由于产品服务面比较窄,市场容量不大,大企业不能形成规模而不愿插足,使中小企业即可扩大市场占有率,又可扩大收益率。中小企业只要看准机会,立即“挤”占,将这些空隙组成联合销售网络,可能会超过那些大圆圈市场。中小企业机动灵活,适应性较强的优势,将能够保证它们寻找到市场上的各种空隙,“钻进去”从而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如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战略路径,又如我国山西南风集团的奇强洗衣粉定位战略路径便是首先选择上海奥妙、美国宝洁和英国联合利华等大企业忽视的市场,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路径而发展成为全国第一的。

(四)差异化战略路径

差异化是将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标新立异,形成产业内具有独特性的东西。差异化的方式可以是设计品牌形象、技术特点、客户服务、经销网络或其它方面的独特性。坚持差异化的原则可以利用客户对品牌的忠诚以及由此产生的对价格敏感性的下降使中小企业避免与大企业发生正面冲突,它可以增加利润。我国中小企业同质化生产的现象十分严重,企业的无个性造成中小企业这个群体内部行业布局、产品结构严重失控,产品重合度极高,造成了目前市场绝大部分供过于求的态势,经营者众口一词的市场疲软,生意难做的真正原因就在于此。据国家市场局等单位联合调查显示,2006年下半年,在全国 600 多种主要商品中,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仅 72 种,供过于求的商品有 528 种之多,没有供不应求的商品。即使在经济发达地区也未能主动、有效地规避这一点。因此中小企业为保持在市场上的优势地位,采取差异化战略路径是必须的。当一个企业向其客户提供某种独特的有价值的产品,而不仅仅是价格低廉时,他就把自己和竞争对手区别开来了。差异化可以使企业获得溢价,即使在周期性或季节性经济萧条时,也会有大量忠诚的客户。如果实现的溢价超出为了使产品独特而追加的成本,则差异化就带来更高的效益。由于中小企业一般投入产出规模较小,资本和技术构成一般较低,从而导致竞争能力、抗风险能力低下。特别是很大一部分企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生产工艺简单的行业,无力实施低成本战略路径,因而采取差异化战略路径是明智之举。

六、结论

与大企业相比,我国中小企业的优势在于:优胜劣汰机制明显;劳动力成本较低;对地方税收贡献较大;市场适应能力较强;历史包袱较少;现代管理科学方法较易落实到位。毋庸讳言,我国中小企业的内在劣势亦不容忽视:人员素质总体水平较差;产品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较少;市场竞争实力较弱;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较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营销手段较单一;资产负债率较高;资产质量较低;亏损面积大,特别是信用等级远未达标;产品质量低下、甚至有时容忍假冒伪劣充斥其间;只图短期私利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置国法民愤于不顾。其次,低水平重复建设问题较突出;存在产品、组织、资本等的结构问题;技术创新能力差而且投入严重不足。

中小企业在我国拥有如此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中小企业的优势和更多的劣势,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寻找到能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的方法,以及促进其健康发展的有效手段。中小企业的发展事关现在,影响未来,各国对中小企业的发展都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相关的政策、服务方面的支持,我国政府也应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作为中小企业,在面临新经济所赋予的机遇和挑战面前,以战略的眼光规划企业的发展势在必行的。

参考文献

1、梁静溪,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保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 年

2、王长胜,2006年中国与世界经济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年

3、石磊,中国企业:新起点上的新突破,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第一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 年 6 月

5、林汉川,魏中奇,中小企业存在与发展.,第一版,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年11 月

6、陈乃醒,中国中小企业发展与预测,第一版,北京: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2000 年 4 月

7、陈忠,论我国中小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安排,经济师,2005,(9),P37-398、刘淑芬,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8),P104-1059、范中良,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融资策略,中国物流与采购 2007,(16),P72-7310、范心灵,我国中小企业的经营现状及发展对策,决策探索(上半月),2007(6),P90-91

篇2: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起到独特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中小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如何正确认识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对中小企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中小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分析了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对今后中小企业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

【关键词】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对策研究

一、相关理论概述

(一)中小企业的定义

中小企业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它指的是与本行业大企业相比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对中小企业的概念很难通过简单的文字表述清楚,通常用数量指标和质的指标来界定。一般来说,数量指标是利用企业的资本金额、销售额、雇用人数等指标中的一个或几个作为划分大、中、小企业的标准;质的指标主要是指从遵循经营学的角度,能反映企业经营本质特征的指标。例如,企业是否具有独立性以及所有权和经营权是否一体等。按照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质的规定,大企业的分支机构即使在数量指标的衡量下达到了中小企业的标准,从质的方面仍不属于中小企业的范畴。

(二)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根据国家五部委局联合发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统计资料显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超过800万家,占全国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其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出口总额分别已占全国的60%、57%、40%和60%以上,并提供了约75%的城镇就业机会,从农村转移出来的约2.8亿劳动力,大多数也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一方面为国家创造了税收来源,增加了财政收入;另一方面,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它们成为创造就业机会、吸纳城镇下岗失业人员以及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渠道,为确保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小企业所需投资较少,并能够充分利用各地分散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它组织结构简单,管理方式灵活,管理成本较低,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并且有利于发挥从业人员的创造性。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还加快了区域特色经济的发展壮大,进一步加快了一批区域特色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它们在促进市场竞争、增加就业机会、方便群众生活、推进技术创新、推动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业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并 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及分工协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具体体现在:

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二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资本急剧膨胀,中小企业面对大企业的强大竞争优势,似乎只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并惨淡经营。一些经济学家也由此断言:中小企业已丧失了活动空间。然而,中小企业不仅没有被吃掉,反而有了长足的发展,并且对国民经济起到了有效的辅助和补充的作用。有关资料显示,中小企业对各国经济的贡献率在不断上升。中小企业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的脊梁。在美国,雇员在100 人以下、几十人的中小企业占90%以上,其产品出口额占全国产品出口额的40%以上。我国的台湾地区其经济体系也是以中小企业为主,95%以上的公司是中小企业,其出口额占全部出口额的57%。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以日、韩为代表的大企业主要模式受到较大冲击,而以中小企业为主的台湾所受冲击则较小,显示出中小企业独特魅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增长,中小企业功不可没。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以来,中小企业的年产值增长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远远高于总的经济增长速度。9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新增产值的76.7%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如,日前我国的食品、造纸和印刷行业产值的70%以上,服装、皮革、文体用品、塑料制品和金属制品行业产值的80%以上,木材、家俱行业产值的90%以上,都是由中小企业创造的。因而,经济学家吴敬琏曾指出:几十万个国有和乡镇政府所有的中小企业的放开和搞活,将是近期国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2、中小企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

首先,中小企业是提供城镇就业的重要渠道。就业问题,始终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一大制约因素。目前,我国面临着新增劳力和存量劳力就业问题,特别是下岗职工再就业的压力越来越大。中小企业面广量大,且大部分是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因而吸纳劳动力的容量相对较大。据测算,对于相同的固定资产投资,国有中小企业占用国有资产仅17%,吸纳就业量却达74%,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倍;而对于相同的产值,中小企业吸纳的就业容量为大型企业的1.43倍。改革开放20年来,城镇增加的近8000万个就业岗位,75%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所以,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中小企业的发展。其次,中小企业是农村工业的先锋队。我国的中小企业相当部分是地方国有企业或乡镇企业,大部分分布在中小城市和集镇。这些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一方面通过社会化服务体系,把分散的农户集中起来实现大规模、集约化生产;另一方面也吸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据统计,20年来,乡镇企业已吸纳的农村剩余劳动力9217万人,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半。这不仅加强了社会稳定,而且对我国的工业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 推动作用。第三,中小企业是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我国各级政府80%的财政收入来源于中小企业。事实上,哪个地区的中小企业效益好,那里的财政收入就比较宽松,群众的负担就比较轻、生活比较富裕,干群关系就比较协调,社会稳定也有了牢固基础。

3、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

中小企业往往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的主要载体。在美国,50%至60%的科技进步发生在小企业身上,80%以上新开发的技术是中小企业来付诸生产的。因为高科技产业是高风险产业,大企业一般注重常规生产,不愿意去冒风险。因而小企业往往成为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实验田”。我国中小企业中的高新技术企业,在科技创新、技术开发等方面意识强、行动快,成为名符其实的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据悉,深圳市首批认定的9家“深圳·国家科技成果产业推广示范企业”竟然全是中小企业; 深圳考核认定的94家技术先进型企业中,中小企业占76%,124 家高新技术企业中,中小企业也占90%左右。

4、中小企业是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

大企业和小企业在市场上,都有自己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而中小企业在市场上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在“船小好掉头”上,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其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更快地接受市场信息,及时研制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尽快推出,占领市场。所以,中小企业在市场上应更具有竞争力。只要利用中小企业灵活善变的优势,引导它们放开搞活,对活跃市场功能有事半功倍之效。

5、中小企业是中国经济改革的试验区

相对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改革成本低、运行操作简便、引发的社会震动小,相对较易进入新体制,已成为企业体制改革的“试验区”,改革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口。诸如承包、租赁、兼并、拍卖、破产等企业改革和体制创新的经验,往往是先在中小企业试行后取得的,再逐步向国有大型企业推广。所以,企业的改革深化离不开中小企业作为“开路先锋”

二、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我国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

1、外部的问题

(1)政府对中小企业扶持不力

由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政策自觉或不自觉地偏好于大企业,因而在金融政策、财税政策、产业组织政策和科技教育政策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有许多的不公平。比如一些地方政府片面强调“抓大”,只对大型企业集团的组建和发展感兴趣,在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技术发展等方面只考虑大企业,中小企业很难或根本得不到 政策上的帮助,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一些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又由于许多中小企业受各级基层组织管理,而各部门的管理方式、政策不一,多头领导,使中小企业无所适从,企业经营束手束脚,无实际的经营自由权。

(2)对中小企业监管不严

长期以来,国家一直没有制定有关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一方面,使中小企业经营行为缺乏法律约束;另一方面,又造成中小企业的许多利益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我国中小企业的宏观管理分散、社会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进程。

(3)中小企业负担重

作为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中小企业常被作为弥补财政收支平衡和转嫁负担的对象,企业税负、社会负担愈来愈重。比如在地方教育附加的征收标准上,对乡镇企业按销售收入的9 %征收,而对国有大型企业则按2%征收。而且地方政府为了解决地方财政困难,还把中小企业作为摊派各种费用的对象。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对名目繁多的费用常不堪重负,企业经营步履维艰。

2、内部的问题

(1)中小企业组织和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般说来,中小企业属地方管辖。由于地方保护主义盛行,造成了中小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投入的问题。有相当多行业产品供大于求,出现了“结构性”过剩,为了争夺市场以致于生产同一行业产品的中小企业竞相压价,甚至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严重地破坏了市场竞争秩序。另外,重复建设使得中小企业产业关联度较低,“小而全”的企业比比皆是,企业之间缺乏社会化、专业化分工协作,与大企业也没有建立协作体系,因此,在大企业的经济优势面前力单势薄生存艰难。

(2)中小企业自身素质低

一是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尤其是国有中小企业,普遍存在技术装备落后、职工素质低、人才匮乏、产品质量差的问题。二是缺乏管理组织能力,在生产管理上处于混乱状态,在组织经营上处于无序状态。产前没有市场调查和研究、没有严格的成本核算;产中没有生产控制,没有营销策略;产后没有售后服务等等。三是缺乏合理配置资源的能力和环境保护意识,从而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企业难上规模

(二)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因素

1、发展空间较小

从政策角度分析,存在中小企业发展空间较小的问题。特别是猇亭区中小企业在扩张 发展时,规划、用地等方面的政策,与市开发区猇亭园区的项目相比差距较大,发展环境条件明显失衡,影响了中小企业业主和投资者的积极性。值得引起关注的是,猇亭区中小企业发展中的规划选址和用地计划都要通过开发区审批同意才能实施,从近几年向开发区申报的情况看,由于受到规划的限制,基本上是难以落实的。因而导致几家小企业不得不迁往外地投资发展。

2、融资难度较大,服务体系滞后

据调查,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主要是:一是政策因素的影响,导致贷款供应不足。国家曾多次提高银行准备金率,严格控制贷款规模,供求矛盾自然较为突出;受国家投资导向政策的制约,猇亭区符合国家信贷政策支持的产业不多,是难于得到银行支持的重要原因;加之银行实行了非常严格的贷款终身责任制等约束机制,银行管理人员和信贷员存在少放贷或不放贷的现象。由于上述因素的影响,导致贷款供应严重不足。二是担保服务缺位。猇亭区担保服务机构尚未建立,中小企业通过担保的途径很难融资。通过商业银行融资,多数企业只能以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作抵押获取贷款,此途径不仅手续、程序十分复杂,而且周期较长,远水难解近渴,企业只有放弃。三是融资方式单一。从现实情况看,猇亭区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依赖于银行贷款,其他融资方式只能“望而却步”。四是贷款成本较高,企业没有积极性。企业贷款除支付银行利息外,还要给中介机构支付较高的费用,因而企业没有积极性。近几年来,猇亭区有近90%的中小企业未获得银行新增贷款,还有部分中小企业因流动资金不足达产率不足50%。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很不完善,从事信息服务、信用担保、教育培训、科技创新、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市场开拓、政策法律方面的服务机构还不多,服务质量也不高,服务体系滞后成为制约猇亭区中小企业发展新的障碍,因此,加快猇亭区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迫在眉睫。

3、品牌意识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大部分中小企业技术人才缺乏,原创性、自主性产品偏少,自主研发产品的能力较弱,且产品更新周期较长。同时,一些中小企业不重视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对接合作,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和合作氛围,难于推陈出新。

4、要素制约日趋严重

劳动力要素制约。一方面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为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国家先后出台一系列劳动保障政策,这必然会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另一方面因收入差距的原因,本地大量青工外流到发达地区,致使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了“招工难”的现象。

三、解决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多年来,不管赋予什么样的环境,我国中小企业都能坚韧地存在和发展,具有顽强的 生命力。如今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到来,我国中小企业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当前极为迫切的任务就是解决所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说,中小企业的问题并非仅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而是关系到整个经济体制改革、实现经济增长目标、保持社会安定的重大问题。因此,需要从政府和企业两方面重视和大力扶持。只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和中小企业的不断改进,才能使中小企业的经营走出困境,走向新生。

(一)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帮助

抓大放小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针,已成为举国上下关注的焦点。抓大就是要着力按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放小则是要放开搞活中小企业。近年来,人们对于如何“抓大”都普遍比较重视,一些部门或地区政府的资金和政策支持范围大都向少数大型企业倾斜;面对如何“放小”则普遍重视不够,使中小企业发展的条件和空间受到限制。实际上,放小,并不是放手不管,任其自生自灭,而应积极实施宏观调控,适时推进产业政策,适当干预,加强服务。

(二)完善发展中小企业的政策体系

改革开放的实践已证明,政策宽松,企业便可以放开手脚大踏步前进。为此,我们也应该为中小企业营造一个宽松的政策环境,提供金融、财税、科技教育等方面的政策扶持。

1、金融政策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且融资困难的问题,我们有必要建立新型的银企关系。一是建立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二是培育直接融资市场,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鼓励中小企业发行股票、债券和项目抵押融资等;鼓励中小企业向国有大型企业投资参股和控股;三是设立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信用担保的基金式机构,或者设立中小企业科技进步、新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专项基金——风险基金,成立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风险投资机构。近年来,我国风险投资机构如雨后春笋,这极大地促进了中小企业的高科技企业的发展。

2、财税政策

由于中小企业相比较而言实力弱、生产率低,为了提高中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充分发挥中小企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解决社会就业问题的作用,政府应在财税政策方面给予适当倾斜。如清理、取消对中小企业的不合理收费;减免中小企业的部分税收,对新办的小企业可以免征所得税1-3年;为了促进中小企业技术设备的改造,可以提高一定比例的折旧率,以减少纳税基数等。

3、教育培训政策

人才是最根本的竞争资源,而缺乏人才又是中小企业的突出问题之一。因此,各级政 府应在对中小企业进行教育培训、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政策扶持。如在中小企业管理机构内设立中小企业培训中心,制定长期的中小企业教育培训计划,举办不同形式的经营管理培训班;建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等等。

(三)建立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

我们国家正处在转轨时期,市场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有不完善之处,加上中小企业自身的特点,创建一个健全的、发达的社会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要每一个中小企业都投入巨额资金去搞研究与开发、搞大规模的员工培训、询求法律支持等是不现实的。因此,要尽快发展多种中介组织,为中小企业提供一些必要的服务,如协助中小企业取得贷款、提供管理咨询和教育培训、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持等。

中小企业的发展,外部环境因素好坏固然重要,但中小企业自身的因素,将起决定性的作用。中小企业必须建立符合市场经济的发展机制,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练好内功,培养管理创新能力。

总之,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既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发展、惠民生的紧迫任务,更是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关系民生和社会稳定的重大战略任务。搞活国有大企业的同时,也要重视中小企业的发展,积极地培育它们、扶持它们,使中小企业和国有大企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的辅助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改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企业负担重,市场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经济效益大幅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一定要注意一下几点意见:

(一)进一步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二)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难

(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扶持力度

(四)加快中小企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

(五)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市场

(六)努力改进对中小企业的服务

(七)提高中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八)加强对中小企业工作的领导

只有从多个方面积极有效的配合,帮助中小企业克服困难,转变发展方式,才能最终实现又好要快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小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作者:钱金云

2、当前中小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中小企业山东兖州网

3、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现状、问题和对策 江西社会科学 龚建文

4、中小企业面对的问题和对策 港澳参考 http://

5、中小企业融资之道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编著 郭振玺

篇3:晋江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20年来, 晋江以惊人的发展速度, 创造了“晋江模式”、“晋江速度”、和“晋江精神”, 小小的晋江却集聚了大量的产业集群。它初步形成了以纺织服装、鞋类、建材、食品等为终端的11个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 拥有多项中国弛名商标、中国名牌产品和国家免检产品, 被冠以“中国纺织产业基地”、“中国鞋都”等称号, 此外还辖有“陶瓷重镇”磁灶、“中国休闲服装名镇”英林、“中国伞都”东石等一批产业经济强镇, 而且大部分乡镇分布紧凑, 往来甚密, 实为奇迹。

民营企业在晋江遍地开花, 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 表现出了公有制经济所不可替代的作用。生产的发展的促进, 大量劳动力的涌入, 都相应地减轻了社会的压力。但是, 这样的中小企业在当今的全球化大背景的多重严峻压力下仍然存在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家庭作坊式管理失去原始的激励作用

家长式管理越来越显示其不合理性, 确切地说, “大锅饭”不仅仅在国营企业有, 在一些中小型的民营企业也比较严重。一些中小企业过去采用家长式的管理手段, 人力资源缺乏有系统的计划性, 人员流动率高, 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经营。组织内各单位职责未明确划分, 多半缺少书面的职务说明。企业人数少时, 谈不上明确的分工, 但当人员增加时, 因为职责划分不清, 会造成相互干扰。家长式管理会出现大股东一人独揽大权的情况, 职员大多处于被动。为此, 中小企业在流程和组织优化的基础上, 必须建立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进行针对各部门的岗位分析, 确定不同的绩效指标体系, 并建立完备的反馈机制, 才能进行科学的绩效考核, 保证企业的生产能力。

二、产品同质化与市场重叠化严重

由于中小企业在设计理念的构想与设计资金的投入都十分有限, 在同一个市场上出现不同公司的类似产品是常有的事, 诚如, 中国的“山寨”产品已到日益泛滥的地步。晋江大多数运动品牌的服装公司存在着恶性竞争, 产品类似, 比如匹克运动服与安踏运动服在衣料选择与性能概述上没有多大不同, 甚至在促销模式上大相径庭, 竞争局限在产量销量而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 同行很轻易便能超越。还有, 在跨国企业的战略威慑下, 许多中小企业认为做品牌是一个大投入大亏损的长期过程, 没有这个实力, 也投放了;再就是进行品牌建设了, 却只是进行一些空洞的和形象化上的东西, 对品牌价值积累的核心部分反而没有重视, 错失了构建品牌的时机。没有品牌差异性, 市场重叠化将会加剧同行业的恶性竞争。实际上, 这将会成为外来品牌发展良机, 俗话说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市场份额将会毫无悬念的难以占有。这是每个企业都不能回避的一个管理问题。

三、“资金链”遭遇考验, 企业融资难

在所有问题中, 让晋江企业家们最为头疼的便是融资难。2011年以来, 在能源原材料、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持续升值、国家货币政策从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 中小企业“资金链”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这些因素都实实在在地困扰着这些乡镇企业。特别是在银根紧缩的背景下, 银行信贷方式逐渐由企业间担保向实物抵押贷款方面倾斜, 信贷额度进一步调低, 加上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压力, 企业间资金流动速度放慢, 多数企业的资金周转遇到了困难。新合兴总经理助理黄先生说, 一个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势必要面对资金融通问题。笔者了解到一个情况就是该厂主要针对圆钢进行加工, 其原料为通货, 大多数供应商都不允许赊销。即使是允许赊销的账期也比较短, 供应链有时资金周转不及时, 需要花大量人力去协调, 降低了生产效率。据人民银行晋江市支行统计, 2011年5月底, 晋江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267.9亿元, 比年初增加仅2.7亿元, 比2010年同期少增26.8亿元。中小企业本身的注册资金较少, 生产链较不稳定, 拥有充足的资金可以说是企业的救命钱。

民营企业在发展中不可能单靠个体力量, 那不是长远之计。寻求合作及加深双方的信任度是民营企业要获得更大成功而必须经历的。单单靠恶性竞争, 火拼业绩, 遏制合作是不能有效利用社会资源的。据笔者了解, 晋江市金融机构在加快推进“绿色信贷”, 严格信贷市场准入的同时, 积极创新金融产品, 引导企业使用银行承兑汇票、票据贴现、国内保理、付汇理财等金融工具, 化解资金压力。

笔者认为, 中国总体经济发展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欧债问题频频困扰着投资者, 他们希望中国能够站出来“救世”, 而我们最先要做的便是满足我们国内自己的需求, 因此社会的大环境是能为企业创造有利条件, 如果能够加上城乡民众的支持和监督,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有利配合, 市场的行规制度的完善和遵守, 公平竞争的游戏规则, 积极创新打假, 杜绝模仿和扰乱市场恶性竞争, 这些中小企业不需要依靠风投, 不需要引入外部的机构投资者, 也能扩大自身运营资本, 优化自己的管理团队, 把企业做强做大, 最终通过上市等途径, 走上一条规范、快速的成长之路。

参考文献

[1]、许经勇.论我国民营企业创新[J].南方经济, 2002 (9) .

[2]、杨启先.认真搞好民营经济, 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发展[J].经济纵横, 2000 (10) .

[3]、毅夫.建立信用体系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J].世界商业评论, 2008 (12) .

篇4:中国大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9月,中国企业联合会在长春发布了今年的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从2012中国企业500强数据看,尽管去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十分严峻,但500强企业在2011年度依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增长,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4.9万亿元,较上年增长了23.63%[1]。但在营业收入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以500强为代表的我国大企业仍然存在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大企业就业贡献突出,但人均指标依然很低

2011年中国城镇新增就业达到1221万,创下历史新高,全国就业总人数比上年增长1.47%,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2]。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雇员总数比去年500强雇员总数增加了10.74%,净增2 926 789万人[1]。中国500强企业雇员增长速度远高于全国就业增长率,对我国就业增长贡献远大于中小企业。从劳动力就业净贡献看,中国500强企业在去年吸纳了全国新增就业者的24%。2012美国500强企业雇员总数有所增加,全年平均雇员总数为25 511 018人,比上一年度增加2.51%。2012世界500强雇员总数为63 526 739人,比去年净增766 885人,增长率为1.22%。无论是与世界500强相比,还是与美国500强相比,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就业贡献明显更为突出。整体上看,中国企业500强更多地表现出了劳动密集型的倾向。或者说,由于国有企业在中国500强企业中占据了绝大多数,因而出于对非经济责任的承担需要,更多地承担和完成了政府促进就业的任务。

受沉重的就业压力拖累,中国企业500强的各项人均指标依然维持着长期以来的弱势局面。2012中国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净利润、人均总资产与人均股东权益依然全面显著低于世界500强与美国500强。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人均营业收入为23.02万美元、人均净利润为1.08万美元、人均总资产为68.48万美元、人均股东权益为8.90万美元;其中人均营业收入与人均总资产与去年相比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人均净利润与人均股东权益均比去年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012世界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6.42万美元、人均净利润为2.57万美元、人均总资产为184.89万美元、人均股东权益为21.62万美元;2012世界500强的四项人均指标均比去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2012美国500强企业的人均营业收入为46.06万美元、人均净利润为3.22万美元、人均总资产为135.77万美元、人均股东权益为22.70万美元;在2012美国500强中,除人均股东权益外,人均营业收入、人均净利润与人均总资产均比去年有一定程度的提升。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所有人均指标值均低于世界500强的50%;除人均总资产超过了美国500强的50%以外,其他三项指标均不同程度地低于美国500强的50%,其中人均净利润仅相当于美国500强的33.39%。

很显然,中国企业500强的效率与效益指标受到了劳动力就业增长的拖累,中国大企业的人员产出水平明显低于世界优秀大企业,明显低于美国大企业。这也表明,对中国大企业而言,未来如何稳妥地推进减员增效,将是一个必须却漫长的过程,将是一项十分艰巨而又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二、大企业应变力不足,盈利能力受外部不利因素影响较大

获取并提升环境适应力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为组织适应力有利于企业目前赢利能力的增强。应变力已经成为现代企业持续盈利的必要条件,但从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具体表现看,我国大企业整体上依然缺乏必要的应变力,包括对环境变化、社会变化和威胁的反应能力。2011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严重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恶化,严重影响到我国大企业的正常运行和发展,这突出显示出我国大企业在应对经济下行态势的能力不足。国外大企业在应对宏观经济及政策变化方面,许多都建立了长期跟踪研究宏观经济形势、产业发展规律、竞争对手动态、产业技术更新、产业链上下游动态、全球市场变化等研究机构。相对来讲,我国绝大多数500强企业在这方面十分欠缺。根据调查,中国企业500强中,只有少数几家成立了实质性的“经济研究院”,多数企业仅仅下设战略管理部(或研究室、研究中心),人数较少(10人左右),主要任务是给决策者提供发言稿、会议提案、企业内部文件等,通常无力完成更大规模的科学研究任务[1]。我国大企业应对外部变化的方式,主要是靠决策层的敏感性和对外部知识的获取。从具体数据看,受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影响,2012世界500强与美国500强净利润增速都出现回落,主要利润率指标都有所下降;但相比较而言2012中国企业500强净利润增速下降更为显著。这一盈利差距表明,我国大企业对外部经济形势变化应对能力的不足,已经对大企业盈利能力產生了直接影响。

我国大企业应变能力的不足,主要集中表现在对市场消费需求变化的不敏感和产品结构调整能力的欠缺。与国际大企业大量投入市场研究费用,密切关注跟踪市场需求变化,提前预测与把握消费需求变动趋势所不同的是,我国相当一部分大企业仍然停留在产品观念阶段,关注的重点是产品数量的增加与质量的改善,对消费需求变化的研究,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缺乏对消费需求的跟踪研究,使得我国大企业难以把握市场需求变化趋势,产品供应的严重过剩成为我国大企业的普遍现象。同时,即使是对那些专注于市场需求研究的我国大企业而言,由于技术研发投入的不足导致企业缺乏新产品储备,使得企业不能及时对产品结构按照市场需求进行调整;或者是由于企业技术装备水平的落后,无法对生产工艺流程做出及时调整,以生产供应能够有效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

三、大企业仍然依赖于粗放式增长,创新与资源整合能力相对不足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大企业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企业外部市场空间的骤然扩大,一是国内在消费升级驱动下进入重化工业化阶段,对重化工业企业的市场需求急速扩张;二是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企业的低成本优势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发挥。当前,我国大企业整体上仍然依赖于这种高速增长的粗放发展模式。

总体上看,我国大企业仍然寻求通过投入的持续高速增长来实现增长目标,对消费需求和消费规律研究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四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在很大程度上推动我国大企业迅速走出了金融危机后的低谷,持续实现了企业经营规模的快速扩张。我国大企业多数过度依赖资源、土地、劳动力低成本,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平接近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左右,资源和能源消耗过多,环境污染严重,劳动者报酬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每况愈下。我国大企业在高速扩张的市场背景下,过于依赖政府资源和政府政策,过于依赖大规模固定投资拉动,对消费者的心理和消费规律研究得比较少。战略新兴产业蜂拥投资和房地产调控对我国大企业利润波动的影响都表明,我国大企业的盈利能力与生存状况,在很大程度上依然与政府政策有着紧密的联系。大企业的产业进入与退出、产能的淘汰与扩张,都是政府政策变动的结果,而不是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做出的自主安排。

世界银行今年发表的一份报告则指出中国急需技术创新,长期依赖于粗放式增长模式的我国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有明显的不足。我国在基础原料、重大装备制造和关键核心技术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虽然很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40%以上的产品销售额,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在国内产品附加值低。尽管我国大企业的整体自主创新能力明显落后于国际一流企业,但我国大企业近年来的科技创新投入依然落后于营业收入的增长,研发强度长期在1.4%左右徘徊;受去年企业整体盈利水平下降的影响,2012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强度不升反降,下滑到了1.33%。在很大程度上,我国一些大企业实际上是把研发投入作为企业的利润调节器来使用,而不是把科技研发当作是打造技术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战略。

我国大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也相对不足。尽管最近几年以来我国大企业的兼并重组活动十分活跃,在国内国际市场不断涌现出我国大企业参与收购的案例,但我国大企业的资源整合能力明显不能满足其兼并重组的需要,大量的兼并重组行为并没有带来企业整体绩效的改善。不少企业在完成并购重组之后,对并购重组后的企业的管控在产权整合上仍然缺乏有效手段,在制度输入上尚无统一标准、在管理上尚不能形成整体协调性,如何实现复合管控体系的充分植入,是未来大企业对并购企业管控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2011年,154家大企业共并购重组了1 111家企业,并购重组活动持续活跃;但由于并购后整合能力的欠缺,在这154家并购主体企业中,有7家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有40家企业并购后归属于母公司的利润出现不同程度下滑。我国大企业缺乏对全球资源进行整合利用的能力,2012中国企业500強中,只有267家企业有海外营业收入数据,其他企业完全依赖于国内市场,更谈不上有效整合利用国际资源。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到创记录的207宗,同比增长10%,交易总金额达到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这些并购主体的资源整合进展以及并购对整体绩效改善的贡献还有待观察。

四、大企业的国际化步伐仍处于初级阶段,国际化经营面临诸多困难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大企业的国际化步伐迅速加快。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海外资产估值较以往偏低,海外抄底机会来临,我国进入大规模海外投资阶段。2011年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 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实现直接投资6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其中股本投资和其他投资457亿美元,占76%;利润再投资144亿美元,占24%。截至2011年底,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在全球178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对外直接投资企业1.8万家,累计实现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 220亿美元。虽然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已经跃居发展中国家首位,但在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中的占比仅为4%。从对外直接投资的收益情况看,在2005—2010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平均年回报率为7.8%,而美国同期平均为11.9%,而且我国对外投资收益率的逐年波动明显大于美国。因此无论是从占比看,还是从投资经营能力看,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还处于起步阶段。与之相对应,我国大企业的国际化经营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总体上看,我国大企业继续深入开展国际化经营,还面临着诸多困难。首先,我国大企业对跨国投资环境缺乏深入了解。跨国经营企业必须要深入了解投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关键信息,除了了解经济信息,也要了解非经济信息;我国企业由于存在着决策者们的主观性以及经营的封闭性等多种影响因素,国际市场信息收集的滞后,信息资料的处理和反馈功能比较弱,缺乏对国际市场全面、动态的了解。其次,我国大企业缺乏驾驭国际化经营能力。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要有通晓国际惯例、熟悉国际市场规律、精通国际贸易法则、拥有丰富管理经验、善于把握国际市场动向的复合型经营管理人才。而我国企业现有管理及技术人才知识结构偏低,高级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尤为缺乏,管理经验不足。再次,我国大企业缺乏正确处理与所在社区关系的经验与能力。近年来经常曝出我国海外公司被当地居民抗议、殴打甚至导致中方职工致死等事件。中国企业走出去,不能只注重自身经济效益,还要把自己看作是当地企业,尊重当地法律法规,保护当地员工合法权益,做好生态环保,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注重互利共赢。

参考文献:

[1] 中国企业联合会500强工作组.2012中国企业500强发展报告[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2.

[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11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中国网,2012-06-05.

作者简介:刘艳姬(1973-),女,湖南武冈人,教师,从事财务会计与经济分析方面的研究。

(株洲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篇5: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1页,共 6页

关于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企业调研报告

关于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企业调研报告

摘要::在中国改革开放后,民营企业在我国经济中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大多是从家族企业公司治理结构方面非常的不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规范,在民营企业初期还是不能显现,但是当民营企业完成了原始积累,进一步发展壮大的时候,由于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使得民营企业就面临很多的问题.本文以民营企业为研究对象,治理结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目前分析比较了国际上两种主流的公司治理结构模式,指出了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对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中最为重要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提出了我国民营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的目标模式应以强化内部治理机制为主.最后对一家民营企业公司的治理结构进行了剖析,并优化该公司的公司治理结构给出了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 财务管理 资本结构

(一)实践目的:进入大学第一次参加暑假社会实践活动,我清楚大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是为了指引我们融入社会,体验社会,贡献社会的良好形式,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说明了亲身实践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俗话说的好:“实践见真知”实践不断提高我们的认识能力。可以为以后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暑假社会实践这段时间的学习可以学到了一些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和知识。在当今的社会能力比文凭学历更重要,假如只有文凭而没有社会实践的经验和一定的社会人际交往能力也难以在社会上立足我们身为当代大学生要在暑假课余时间尝试进入社会对自己进行一些磨练,参加社会的调研。只懂得纸上谈兵是远远不及的,以后的人生旅途是漫长的,为了锻炼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实践和理论相互结合,在理论中学习方法,在实践中学习经验。通过亲身体验的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的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韧性,更为重要的是验证一下自己的能力,最终我选择当地的一家民营企业进行调研分析和实践。

(二)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充分了解当地民营企业发展中存在问题,为有关决策部门及在从事管理与经营活动的各类民营企业提供真实、有效的客观依据,更好地挖掘民营企业的管理能力,同时多对本专业方面的问题和知识加以深刻的了解,为以后进入社会,步入工作打下多打下一个基础。

第1页,共 6页

关于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企业调研报告

(三)调研对象: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公司

(四)时间:2011年07月20日—2010年08月20日

(五)调研方式: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挖掘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我特意针对其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财务战略问题。家族化经营问题,和大学生待遇五个方面设计了一份问卷。由于时间仓促主要通过短期社会实践进行了调查。

(六)实践过程:暑假刚回家我就去市里找工作,我经朋友介绍去了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公司上班,我想民营企业的发展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极大的问题,当然也是一个当今社会发展的一个主题。而且现在也没有地方上班,于是我就硬着头皮过去应聘,但是由于没有工作经验老板让我从基层的搬运工做起,工资很低,也辛苦,我们工作时间是每天早上八点到下午五点,中午有午休。但是有一点就是如果没有人订货我们就可以休息。三伏的天气会比较热点,但是热情洋溢的我并没有被太阳打倒,我从不感到气馁,反而觉得是一种激励,一种领悟,一种觉悟„„于是我就开始自己的暑假社会时间和调研。刚开始真的很不适应,有时候被那些高中毕业的人说教心里很是不舒服,但也没什么办法谁叫他们比我有经验呢!毕竟我是来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不是来跟他们比较,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慢慢的熟悉了公司的环境和人员,开始在闲时接触各种各样的人,与他们聊天,学习经验并开展一系列的调研活动,刚开始第一次张口和陌生人说话,心里蛮纠结的,甚至张口都有些不自然,不过等说道技术方面的问题等等,内心便有一丝激动,那然那些羞涩也渐渐消失了。与人交流的此书多了也就渐渐适应同时我也深深明白了一个道理,时刻保持微笑的去与人交流,不仅自己不会紧张,对方也会很开心的和你谈,同时自己的心中也会很顺畅。

经过了一个月时间我利用闲时和同事闲谈中了解到了现代的当地民营企业中存在的各方面的弊端。

(七)调研内容:

(1)民营企业首先存在一定的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短缺问题。

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遇到管理的问题,最直接的管理问题是人力资源短缺问题。民营企业在用人往往有股狠劲,经常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实现更高数量级的飞跃时,发现人力资源的短缺,人力资源成为公司发展问题的重点,这种情况多

第2页,共 6页

关于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企业调研报告

半刺激企业大力招募外部人才,同时也大力培养内部人才,但由于人才,特别是适合于特定企业使用的人才经常流失,致使企业总处于人力资源短缺的现状。同时私人的小企业或许也没有或者很难去用自己的财力去保留人才,同样真正的人才很少会自己留在小公司中,他们追求更高更好的公司。这也使得私企工作人员的流动性很大,很少有人才能保留住。(2)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问题

准确地判断企业拥有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或者应该塑造什么样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企业来讲是一个战略判断也是一个战略问题。从民营企业群体来讲,不论是市场,文化和体制,还是胆量关系和智慧都还远远谈不上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民营企业在核心竞争力问题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不论是尝试确定何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是试图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在慎重考虑的前提下做出战略判断和决策。同时作为企业的老总,需要有长远的眼光,对于潜力股要紧紧的抓住,在这个机遇与危机并存的社会,抓住人才就几乎等于抓住了机会,必要的时候需要礼贤下士,而不是总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成功是需要员工与老板共同努力的,需要一个团队齐心并进。(3)民营企业的财务战略问题

要描述一个企业的财务战略可从三个方面阐述,即能说明财务合理的一面,又能说明财务战略不合理的一面。第一财务管理体系民营企业由于历史的原因,多数由家族成员掌握财务,第二资产结构策略为应对业务发展,对资金的需求民营企业的选择一般民营企业经常容易出现病急乱投医的心态结果往往带来很大风险,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第三投资理财战略支撑这种热情的是老板认为无所不能的经营能力。民营企业也比较容易收到利益的诱惑。(4)民营企业存在的家族化经营问题

统计数数据表明,我国民营企业股权的86%掌握在企业主手中,企业的控制权几乎100%掌握在企业主及家族成员手中。无论是上市公司、有限责任公司还是其他形式的公司,企业的权力配置均大幅度向家族成员倾斜,外部经理人员处于一种被动消极的地位。具体来看,我国民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家族化现象主要体现在家族制管理、继承权传承、家族性控股结构等三个方面。

大学生待遇问题。

第3页,共 6页

关于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企业调研报告

根据询问和自身的收获与社会生活情况对比,在私营企业中大学生的待遇经常是一个比较尖锐的问题。对于一个在外市工作的大学生而言,吃住没有保障的情况下,如果待遇再比较低,大学生很难提起对工作的兴趣和激情。当然会对公司和其他员工带来一些不必要的影响。同时当代的大学生都是温室里的小花朵,出来受到一些磨难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连基本生活也难以保证的情况下,我想很多人都不会去尽心尽力的工作。同样待遇问题也是经常有人抱怨的尖锐问题。

(八)解决对策:

1.提高认识,把强化资金管理作为现代企业理财的重要内容。由于资金的使用周转牵涉到企业内部的方方面面,企业经营者应转变观念,认识到管好、用好、控制好资金不单是财务部门的职责,而是关系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各个生产经营环节的大事。所以要层层落实,共同为企业资金的管理做出贡献。

2.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运用产生最佳的效果。首先,要使资金的来源和运用得到有效配合,决不能用短期借款来购买固定资产,以免导致资金周转困难。其次,准确预测资金收回和支付的时间,应收账款什么时候收回,什么时候可进货等,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要有帐可查。

3.加强财产控制。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销售及样品管理上建立规范的操作程序,堵住漏洞,维护安全。对财产的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定期检查盘点财产,督促管理人员和记录人员保持警戒而不至于疏忽。

4.由一群具有血缘关系的人共同筹建创立及经营的企业,家族企业是历史的产物,企业管理科学性和合理的监督机制体系。应该以科学系统的经营管理替代家族化经营,否则可能导致不必要的损失,甚至会影响家族间的和睦。

5.员工的待遇应该得到基本的保障,比如有包吃住的待遇,这样的话很多人的生活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当然可以适当的降低工资,但是相对而言很多人也会因为生活有了保障,工作的时候减少了生理和心里的负担,工作起来也会格外卖力。同样也需要分批管理,那些本市工作的人员,不需要担心吃住问题,可以考虑提高工资,而需要提供吃住的降低工资。两方面都照顾到,对公司的发展,和员工的激情都有很大的帮助。否则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损失,甚至没有人会去用心工作。

第4页,共 6页

关于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企业调研报告

(九)心得体会:在这个暑假的实践和调研中我总结出了民营企业中存在的以上问题。我们要学会在实践中发现问题,从实践中学习经验,掌握理论。在一个月的搬运生活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在这段时间里虽然我被晒的很黑,但是能学到这些学校里不能学到的东西我真的很开心,在这段实践的时间里我懂得实践学习的重要。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书本上没有学到的,所以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大学生应该懂得与社会上各个方面的交往,处理社会上所发生的各个方面的事情,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机会使我与陌生人对话时有点胆怯,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和别人进行交谈,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就好比如一块很大的钢铁一个人是搬不动的,必需要众人的力量才能搬动。做事的过程中会更佳的融洽事半功倍。学校是一个小社会。通过暑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从社会实践的经验中得到了一笔重大的财富,正确的引导我们如何认识社会融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发现自身不足的问题,为今后进入社会创创造更加良好的自身条件。

这个假期我没有选择自己所学的专业去实习实践。一方面是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无法找到自己所满意的实践工作另一方面是因为我觉得民营企业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在此次实践过程中我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对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我发现沟通与人交流方面,我们或许应该能放下身为学生的羞涩,当我们走进社会可能就是因为这分羞涩会成为我们的绊脚石。我们应该学会微笑的面对别人,这样不管是对于交流还是对于处事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于缓解自己的压力,改善自己的心情等等都有很好的效果,更会给人留下良好的印象。

其次我发现在社会中生活朋友很重要,人脉很重要,记得每次搬运完东西,都会发现自己的杯子里面已经凉满了水。每次遇到困难总会有人来帮助自己。正像那句俗话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我们不能总是孤芳自赏,独树一帜。我们更应该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同样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与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一样重要。当然并不是说我们要变得圆滑,但是对人对事我们需要有一颗真诚的心,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保持有良好的精神面貌。不要总是觉得自己是大学生就多么多么了不起。记得老师曾说过,你们也就是一群本科生。是啊在当今这个社会大学生又怎么样呢,首

第5页,共 6页

关于石家庄大瓷炉太阳能企业调研报告

现真正的人才要不就是掌握真正的技术,要不就是拥有真正的知识和能力。而我们这些刚刚不如社会甚至没有进入过社会的大学生,根本就不如一个技术工人,能力,知识和技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一点点的掌握和积累。同样的在这个遍地都是大学生的社会中,身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上进,虚心求教,不断的用知识来补充自己的头脑。而不是自以为是,同样是人,没有真正的能力是不会有人佩服你的。

所以现在的我更应该去多学习,多尝试,多交流,多提问。争取做一个二十一世纪有用的人才。

篇6: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专业:市场营销

学生姓名:林景坤准考证号:711060018005

日期:2014年5月9日

改革开放为我国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国家政策的支持及民营企业自身的努力下,民营企业呈现出繁荣的景象,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是市场经济造就了民营经济的辉煌,民营经济推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民营企业在成长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民营企业发展前景及作用的探讨,分析了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症结,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民营企业;现状;问题;对策

一、我国民营企业有广阔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发展经过了四个阶段,即1978—1989年开始被认可阶段,1989—1991年的清理整顿阶段,1992年的重新发展阶段和1997年至今的迅速发展阶段。

民营经济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创造出良好的经济效益。我国民营企业充分发挥机制灵活、决策快捷的长处,完成了初级阶段的原始资本积累,步入了“第二次创业”阶段。全国民营企业产值占整个GDP的比重已达到65%以上,占经济增量的70%至80%,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来源。

从数量看,2007年全国登记的个体工商户为2741.5万户,私营企业551.3万家,分别比1992年增长0.8倍和39.1倍。在规模以上工业中,非公企业数量达30.3万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90%。其中,私营企业数达到17.7万个,占总数的52.6%;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数达到6.7万个,占总数的20%。从产值看,2007年规模以上非公企业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为68%。其中,私营企业占23.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占31.5%。从就业上看,2007年,城镇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仅占全部城镇从业人员的24.3%,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员几乎全部集中在公有制企业。民营企业在投资领域、流通领域,非公有制经济中也相当活跃。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非公有制企业完成投资占30%以上,其中,私营和个体企业占18.3%,外商投资企业占5.8%,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占4.6%。2007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中,非公有制法人企业数量占72%,从业人员占59.8%。

二、民营企业存在的问题

新的经济形势下,民营企业面,临的问题更加凸显,民营企业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因此,查明阻碍民企发展的症结,对于理清发展思路显得十分必要。

(一)民营企业自身弊端阻碍其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差,民营企业家缺乏长期的发展观念。企业的基础差,管理不规范,产品多是仿造。很多企业厂房破旧,设备简陋,技术薄弱,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让人担忧。2000年,据国家质量监督管理部门抽查,全国产品平均抽样合格率为75.3%,而集体民营企业合格率仅为42.6%,低于平均水平32.7个百分点,远远低于国有企业的79.6%,合资企业的80.2%。80%的民营企业从事简单加工业和商业流通业,企业产品合格率与其生产方式有着必然的联系。我国民企大多是人工劳动和简单的技术,企业提高利润的手段只能在时间和劳工上大做文章。企业雇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加大劳工工作强度,延长劳动时间,工人没有充分时间休息和娱乐,造成事故频繁。企业的定位不清,涉足行业过多,使企业陷入困境,从而破产。许多企业主面对竞争激烈的大市场,缺乏判断和驾驭能力,而孤军奋战。每年的淘汰率都在10%以上,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企业管理制度不完善。民营企业的规模达到一定的程度后,企业陈旧的经营方式,必将给企业带来危机。现阶段虽然民企的增长速度很快,但规模和质量都不容乐观。即使在高科技领域,其产品的规模和档次也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国际国内先进技术相比,差距较大。企业的现状与企业自身的管理有一定的关系。民营企业的管理带有一定的主观性,董事长兼总经理依然是民企老板的普遍头衔,直系亲属垄断整个企业的命脉部门,而聘用的专门人才充其量是他们的秘书,能人群体和家族势力的结合平衡模式只能是“昙花一现”,从而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出现企业用人难现象,难以补充新的血液。民营企业主的素质和管理潜质不够。2001年,据全国工商联在21个城市进行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有70%左右的民营企业主不懂财务知识。90%以上的民营企业主不懂英语和计算机。大多数民营企业主不读书不看报。因而,致使民营企业家消费出现了畸形,也使民企的发展大大的受阻,企业形象欠佳。他们的管理方式与他们的文化层次也有一定的关系,一大批早期的经商者大多是小学或中学文化,但他们有发展的机遇,因而凭一身勇气有了今天的辉煌事业。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低素质企业家会影响企业的长足发展,甚至给企业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

(二)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原因民企自身因素使金融机构面临信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民营企业自身缺陷使金融机构普遍面临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由于信息不对称,资金使用者可能利用信息优势在事先谈判、合同签订或事后资金的使用过程中损害资金提供者的利益,使其承担过多的风险,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的问题。大多数民营企业设有建立比较正规健全的财务会计制度,核算采取的是“包包账”,生活消费开支与生产经营未真正分开,不能及时给银行提供企业资金状况的信息,加之社会信用的缺失以及担保体系的不健全,使得银行难以了解到企业的全面信息,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问题凸显,其贷款意愿也相对下降,国有金融机构的信贷配给和信贷歧视依然存在。信贷配给问题是指在所有贷款申请人中,只有一部分人得到贷款,另一部分人被拒绝;或一个给定申请人的贷款只能部分地被满足。信贷配给问题的出现可以用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解释,这是因为银行的期望收益取决于贷款利率和贷款人的概率两个方面,因此,银行不仅关心贷款利率水平,更关心贷款的风险。由于信息不对称而使银行不能观察到借款人的投资风险时,银行可能会提高利率,使低风险的借款人退出市场或诱使借款人选择更高风险的项目,从而使得银行放款的平均风险上升。由于利率的提高,可能降低而不是增加银行的预期收益,银行宁愿选择在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上拒绝一部分借款人的贷款要求,而不愿意在高利率水平上满足所有人的贷款申请。信息不对称越严重,信贷配给发生的可能性便越大。这种信贷配给对于没能获得贷款或获得贷款额度较小的民营企业而言,是一种实实在在的信贷约束,政府配套服务不到位,使民营企业难以摆脱融资困难。由于信用担保制度无法有力的实施,担保始终困扰着企业的发展。中小担保机构问题太多,如担保金额较少,覆盖范围偏窄,担保能力严重不足;担保机构提出与银行“风险共担,利益共享”,而银行首先考虑的是信贷资金安全的问题,担保基金和银行资金运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矛盾;担保公司担保的企业大多是不用担保的企业,而急需担保的企业又大多是担保公司不愿为其担保的企业。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我国虽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力支持,但仍缺乏统一管理,民营企业家普遍感到政出多门,负担过重。据统计资料显示,民企一方面要应付政府30多个部门,同时上交50多种税费,民企承受的额外捐税高于法定税金,政府各部门间缺乏协作,以各自利益为目标,造成民企运作的成本增大。另一方面,由于政策不到位,民企在贷款、用地、出国、招聘、引进技术、申报项目等方面都受到制约。

(四)政府服务及监督职能不到位市场准入政策上的不平等待遇。民营企业在邮电、通信、铁路等方面的投资受到限制,虽然国家大力提倡兴办民企,但社会各部门仍对民企存在着歧视,在法制和政策环境上还没有完全取得与公有制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一样的待遇,导致民营企业主心存芥蒂,挫伤了民企的发展积极性,甚至出现了民营企业主“身份外籍化,资产国际化”等现象,这不仅使民族资产外流,也使民营企业家失去了自己发展的沃土。外部发展环境。目前在发展民营经济环境方面,部分地方还存在“四个四”现象,即“四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检查;“四难”——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四霸”——村霸、路霸、街霸、市霸;“四变”——变相吃喝、变相拿物、变相设卡、变相受贿,等等,这些行为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挫伤了发展民营经济的积极性。

三、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方面应采取的对策政府首先应为民营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外部环境。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民企的支持力度,使民企尽快地摆脱资金不足的困扰,使企业的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当务之急,应进一步完善对民企的金融支持政策,各商业银行应以效益优先原则和国家产业政策导向而发放贷款,不应再区别所有制的性质,厚此薄彼。政府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外部环境,规范税收制度,清理整顿税收收费,切实减轻企业的负担。要逐步统一企业所得税和流转税,使各类企业之间税负公平合理,为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实现平等竞争创造条件。更重要的是,应加大力度清理各种不合理的收费,减少企业负担。积极引导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政府应转变职能,理顺政企关系,政企分开,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特征,又是建立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条件。政府部门一定要发挥其应有的职能,转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将直接的行政命令转变为间接的管理和直接的服务,将行政干预转变为政策引导,做到“放”与“管”的有效结合,其经济职能和作用应当体现在规划、协调和整合规范等方面,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信息,以减少民间投资的失误,加强企业间的合作,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建立健全人才市场和技术市场,为民企提供互相学习的机会和所需要的人才,严格按照现代化企业制度的要求办事,做好企业的社会服务工作。政府也应为民营企业家提供政治参与的机会。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社会生活方面会遇到许多的困难,也会产生许多想法和意见。通过政治参与的渠道能把这些困难、问题和意见及时反映给党和政府,这有助于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同时,党的政策不仅在经济上鼓励他们健康发展,而且在政治上吸收他们的意见,鼓励他们对国家和社会多做一些公益事业,进一步提高民营企业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形象,在这种责任的促进下,民营企业家会更注意自己的形象,注意提高自身素质,以及注意协调好与其他社会群体的关系。在提高民企参政意识的同时,应鼓励民企建立健全民营经济内部的党团、工会组织,解决民企人士入党难的问题,从而落实党的各项经济政策,宣传并督促企业主执行国家的有关规定,保障员工的各项福利待遇。使民企在宏观政策的指导下,稳健地发展。深化融资体制改革,拓宽融资渠道,为民企提供资金支持。

(1)在信贷政策上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在长中短期贷款或专项优惠贷款上,民营企业与其他经济成分获得同等地位和待遇。

(2)创造条件让部分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包括通过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引导企业走股份制发展道路。

(3)通过多种渠道拓宽融资渠道,允许一部分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公司债券,同时,拓宽民间投资渠道,激活闲置资金。

(4)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的作用,鼓励民营企业建立互助资金和联保制度,通过企业入股社会管理的形式促进自身发展。全面提升民营企业自身素质。民营企业应该塑造诚信为本的意识,打造企业信用形象和信用品牌。大力开展信用评级活动和创建信用企业活动,大力提升民营企业的整体信用等级。

上一篇:德语翻译实习心得下一篇:有趣的发现作文400字蚯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