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2024-08-23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通用8篇)

篇1:《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历史人教版(必修)第1模块

第九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2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周庄高级中学高一历史备课组

执笔人

唐洪杰

【从容说课】

本节的中心问题是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及表现。

重点是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理解:①多极化是指一种趋势,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到目前为止,多极化并没有定型为某一基本的世界新格局。就当今世界实际情况来看,国际政治关系中存在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世界各个地区和许多国家。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但是多极化趋势与美国单极霸权企图之间的斗争远未结束,反而愈演愈烈;②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这两者通常是相辅相成的,构成了综合国力的两大方面。所以对多极化可以主要从经济上实力的增强和政治上国际影响力的提高两个侧面去理解;③多极化趋势的出现主要包括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实力的相对衰落趋势,欧洲、日本的迅速崛起态势和中国、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的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西欧、日本随着经济实力与美国的差距逐步缩小,在政治上对美国的离心倾向也在不断加强;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壮大并走向联合。

教学中可以通过现在的政治格局进行引导。【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识点: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舒曼计划、《罗马条约》、欧洲共同体;美国对日政策由占领转向扶植、《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不结盟运动兴起、形成的标志及其行动纲领、中国的改革开放。

2、技能:

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

运用:以史为鉴:从其他国家(如日本)发展经验探寻中国发展的措施。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通过问题探究、实践体验、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2、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

3、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是振兴中华民族的必由之路,由此加深对当前我国“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政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

【教学难点】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及其过程

【教具准备】

1、准备多媒体设备(电脑、液晶投影仪、视频展示台)及网络设备。

2、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二战后形成了以美苏争霸为主的两极格局。但是在六、七十年代,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多个区域或国家的综合国力加强,冲击了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那么这些多极具体指哪些?又是怎么形成的?这是本节所要了解的主要内容。

【推进新课】【合作探究】两极格局之下出现了哪些重要力量?

主要有欧洲走向联合,日本迅速崛起,中国力量的壮大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走向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第一,二战后欧洲丧失世界政治经济重心体系。第二,各国战后经济凋敝,出现政治危机,社会**。第三,美苏争霸的影响。

第四,在经济发展中,需要联合。第五,远源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

2、进程:

【合作探究】欧洲是怎么一步一步的形成欧共体的?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提出“舒曼计划”,建议西欧国家在经济领域内实现联合。(2)1951年,法、德、荷、比、卢、联邦德国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3)1957年,签订《罗马条约》,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3、内容:

⑴.关税和贸易政策。⑵.农业和渔业政策。⑶.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⑷.政治一体化。⑸.共同的外交政策。

4、影响

【合作探究】结合课本知识思考欧共体的形成有哪些影响? ⑴.促进西欧国家的经济发展。

⑵.在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⑶.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发生变化。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原因:

【合作探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是如何摆脱战败国地位而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 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⑶.美国大力扶植。

⑷.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⑸.制定适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成功经验对我们有何启示?

⑴.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消除生产关系中的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因素。⑵.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⑶.合理吸引外资,充分利用外资。⑷.强抓机遇,促进经济发展。

⑸.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2、影响:

【合作探究】日本经济的崛起有什么影响?

⑴.不再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

三、不结盟运动:

1、不结盟运动原因

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2、形成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3、影响

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 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四、中国中国——改革开放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受“左”倾思想影响二十年,我国经济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重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课堂小结】二战后美苏争霸造成了彼此实力的下降,与此同时,战后的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是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美国、西欧、日本在这一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三足鼎立之势。另外,随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政治的发展,世界日益显示出多极化趋势,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日益强大,这些因素促使世界走向多极化发展。【板书设计】

一、走向联合的欧洲:

1、走向联合的原因:

2、进程:

3、内容:

4、影响

二、迅速崛起的经济大国日本: 1.原因:

2、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

1、不结盟运动原因

2、形成

3、影响

四、中国中国——改革开放 【巩固练习】

1、欧共体形成的根本因素是

A、联合抗衡美苏

B、生产力的发展,经济联系的加强 C、摆脱美国的控制

D、遏制共产主义的需要

2、二战后日本政府的首要工作是

A、发展教育

B、力保天皇

C、发展经济

D、重建政府威信

3.70年代,在经济上对美苏两极格局造成冲击的是

A、西欧、日本的崛起 B、第三世界的崛起

C、中国的崛起

D、亚太经合组织 4.不结盟运动诞生于

A、1960年

B、1961年

C、1971年

D、1973年 5.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的事件是

A、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亚太经合组织的成立 D、中国加入联合国

6.举例说明第三世界在世界政治经济事务中的作用?

1971年,在第三世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地位得到了恢复。【习题解答】

本课测评

1.你认为西欧建立欧洲共同体的原因有哪些?

①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的回应。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的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邱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理念。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几个世纪以来在世界经济和政治中所占的主导地位。支持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②冷战时期国际政治形势的推动。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个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就必须密切联系,加强合作。

③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动因。只有加强联合,才能增强地区综合经济实力,迅速扭转在与日本、美国竞争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2.世界多极化趋势是怎样出现的?

①随着西欧由经济联合走向政治联合,其实力越来越大,在各个领域与美国和日本展开竞争。在外交上逐渐做到了“用一个声音说话”,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②战后日本抓住机遇,经济高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成为在经济上惟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国家,经济上形成了美、日、西欧鼎立的局面。日本以自己强大的经济实力为基础,展开“经援外交”,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

③以1955年亚非会议为标志兴起的不结盟运动,使得第三世界国家联合起来,共同反对美苏的霸权主义,冲击两极格局。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通过几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和1978年开始的改革开放,中国的开始振兴。同时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地位日渐重要。

⑤美国和苏联因军备竞赛和对外侵略战争的拖累,实力走向相对衰落。

总之,两极格局因为美苏的衰落和日本、西欧、中国和不结盟运动的兴起而逐渐经受越来越大的冲击,世界多极化趋势已经出现,正向多极化方向前进。

学习延伸

1.查找有关资料,分组讨论日本是如何发展成为一个经济大国的?

思路引领:可以通过Internet查询,可登陆http://;http://等网址。还可阅读《日出东方》《复兴三雄》《世界政治多极化与地缘政治》《美欧日与第三世界》等专著。

2.你如何理解尼克松的这段话?

尼克松的这段话比较准确地反映了美国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二战结束后初期,美国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军事上,都是世界第一强国,尤其是在核武器的垄断时期,这种地位牢不可破。但是因为在越南战争的泥潭越陷越深以及与苏联的军备竞赛,再加上60年代美国经济增势趋缓,美国的综合实力相对衰落了。

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这两个以前美国的盟友因自身利益的需要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不再惟美国马首是瞻。

另外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不结盟运动关系紧密,在国际上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两极之一的苏联当然还是传统强国。

尼克松是用发展的眼光,从经济角度分析世界局势的发展趋势,得出世界将向多极化发展的结论,这样为其任内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提供依据。【作业布置】《学案与测评》同步练习【备课札记】

篇2:《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欧洲一体化的具体进程、日本的崛起过程、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改革开放。理解因为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此消彼涨,因此出现了多极化趋势,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过程与方法:

运用经济与政治之间辨证关系原理分析欧洲的联合过程。横向比较中国与不结盟运动的关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可以弥补国内资源的不足,使日本迅速崛起。教学重点:世界多极化趋势出现的原因与表现 教学难点:区域经济发展与多极化格局的关系

导入新课

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走向联合的欧洲

师:同学们,大家想一想,欧洲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啦?大家知道,两次世界大战都是在欧洲燃起战火的,欧洲国家像法德、英德矛盾应该很深的,可以说是世仇啊,怎么就能联合起来呢?

一是经济发展的需求。这是欧洲一体化的根本原因。欧洲经济的发展对他们政治上的联合来说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你们在政治上学过了吗?经济是一条神奇的纽带,它能联系你我他,甚至能够将昔日的仇敌,变成今天的朋友——经济决定政治!欧洲经济的发展促使欧洲国家在政治上的联合,而反过来呢?政治对经济又具有反作用,欧洲得联合又对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那么,欧洲的联合除了经济发展的需求,还一有什么原因吗?谋求政治上的独立和安全。二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在苏联的威胁日益严重和美国的经济渗透、政治控制不断加强的情况下,西欧国家感到,要在美苏两大国之间保证自己的独立和安全,提高国际地位,就必须联合起来,加强团结合作。

欧洲联合和建立统一欧洲的思想早在中世纪末甚至更早些时候就已经形成,是欧洲的一种理想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根植于对中世纪基督教帝国的眷恋,希望欧洲停止分裂,实现欧洲的持久和平。不少欧洲的大师如但丁、卢梭、伏尔泰、康德、雨果,包括政治家丘吉尔都主张欧洲统一的舆论重新兴起,为欧洲一体化的实施创造了良好的思想条件。

欧洲的联合表现在——欧洲共同体的建立(欧共体)。那么,欧共体由哪三部分组成?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合并为一个,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欧洲共同体建立后,他们采取的措施:推行统一的对外关税和对外贸易政策,在欧洲共同体内部实现大部分商品的自由流通。实行共同的农业和渔业政策。同时,欧共体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体系的方向发展,推动欧洲经济的发展和政治上的进一步联合。

刚成立的时候,欧共体包括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联邦德国。从1973年到1986年,欧共体又进一步扩大,英国、爱尔兰、丹麦、希腊、西班牙和葡萄牙先后加入欧共体。欧共体总部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共体已经发展成为欧盟,并且欧盟还在不断地东扩,东欧的许多国家已经相继加入欧盟,欧盟现在正在和土耳其的加入处在谈判之中。这说明了欧洲的联合还在继续,欧洲的政治经济实力在不断的增长。

欧洲经济政治实力的不断增长这对美苏两极格局来说是一个明显的挑战。2.日本的崛起

与此同时,美苏两极格局的另一个挑战者日本开始迅速崛起,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经济实力就跃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这种飞跃又是怎么发生的呢?

⑴美国的扶植:1948年后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的重点由强调日本执行战争赔偿转到扶植日本发展经济。1948年后,先是削减日本甚至免除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发还已拆迁的工业设备;同时,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资金和物资。

⑵日本采取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

①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集团和忧患意识。使日本人比其他民族更有能力根据自身愿望,以自己的方式去寻求发展。②“拿来”主义,为己所用。日本从西方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还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管理经验。日本人将这些先进的管理经验与本国的实际相结合,形成了一套具有日本特色,并且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③重视教育的普及和人材的培养。从明治维新开始,政府就鼓励留学,在国内力倡“文明开化”,开启民智。这使得日本教育突飞猛进的发展,日本的国民素质大大提高。

④解散财阀。战后解散财阀使日本经济结构中的封建性、军事性被消除,日本的经济结构不再是对外侵略的温床。通过改革,资本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形成了新的经营者阶层,这为日本现代化企业经营管理体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通过改革,日本经济的竞争性大大加强,推动了技术革命和设备投资,为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

⑤实行“五大改革”。即赋予妇女参政权、保障工人组织工会权、教育制度自由化、废除农村封建土地所有制。

⑥制定新《日本宪法》。新宪法确定了主权在民的原则,否定了“天皇主权”论,从而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为日本战后的走向民主化提供了法律保障。

战后日本政治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对日本战后复兴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它使日本人摆脱靠战争发财的幻想,他们认识到日本要想再度崛起,只有顺应时代潮流,走经济大国的路子,这种观念上的转变无疑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总之,日本经济的腾飞给我们很多启示,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而日本在成为经济大国之后呢,它又积极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最近日本联合其他几个国家要求扩大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和谋求常任理事国的席位。3.不结盟运动和中国

阅读书本183页到184页,了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形成、内容及影响。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他们采取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独立,奉行不结盟的政策,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这就是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原因。

接着我们来看不结盟运动的形成:

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

不结盟运动的影响。

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不结盟运动兴起后,帮助了其他一些还没有独立的、曾受殖民压迫的落后国家开展解放运动。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殖民国家的独立,并且以一种新的力量参与国际事务,这表明过去的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影响世界格局的变化。

篇3:第26课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得到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一、欧洲联合

△二战给欧洲造成巨大灾难,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结合本课的导语和“历史纵横”,说说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

1、原因:

①西欧必须走的道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和发展

②为了摆脱美国的

2、过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根据建立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8)欧洲共同体(1967)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8)

△根据本课导语回答:西欧联合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①关键:

②原因:

使西欧国家经济实力

3、影响开始摆脱美国控制,推行的外交政策

从20c70年代起,进一步加强了上的联合

二、日本崛起

1、原因:

(1)美国推动日本进行

(2)美国帮助日本恢复

①一再削减直至免除

②将已拆迁的发还日本

③向日本提供恢复生产急需的和

④朝鲜战争爆发后,在日本大量采购和

△美国推动日本进行民主改革的目的何在?

铲除军国主义的基础,进一步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因素

△民主改革对日本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何作用?

△二战结束后,美国对日本的政策是制裁和遏制,后来为什么要变成扶持和帮助呢?

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要使日本成为亚洲反共的桥头堡

(3)日本政府制定合乎的经济发展战略

(4)日本加强政府,重视外因

(5)日本提出“立国”“第一”的口号

2、结果: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国

△日本经济的崛起给了我们哪些有益的启示?

①要适时进行改革,使生产关系适应的发展

②要大力发展和,确立科教兴国战略

③制定合乎的经济发展战略

④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

3、影响:日本谋求大国地位——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学思之窗:联系近年来日本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谈谈你如何认识中曾根康弘的这句话。

近年来日本在国际上一再要求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便是曾根康弘的这句话中“加强日本的发言权”和“增加其政治大国的分量”的实质。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1、目的:摆脱美苏的,维护自身的

2、标志: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召开(1961年)

3、政策:

4、发展:

①把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作为重要任务

②将建立国际经济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

5、影响:

①标志着广大国家所构成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国际国际舞台

②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格局

四、中国振兴——成为世界政治舞台重要力量

△课堂小结:

欧洲联合——推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日本崛起——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不结盟运动兴起——登上国际政治舞台

中国振兴——成为世界政治舞台重要力量

△随堂练习:《全品》第26课“典题探究”(见《全品》第26课,略)

篇4:《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培养学生综合探究和归纳知识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

以合作学习的模式为主线,以学生自主探究活动为主体,以教师点拨为主导,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为中心,来优化课堂教学。教师创设重大国际事件的情境,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学生对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增长的认识,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2.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难点:法德和解的途径和方法对国际关系的启示;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3.教学用具

幻灯片。图片。

4.标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组织学生预习教材,通过网络下载相关历史知识图片,初步了解教材;

2、思考课后的“探究学习总结”栏中的材料与问题。

(二)导入设计 师:什么叫世界格局? 生:指的是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结构。而一种世界格局的形成,是世界上各种力量经过不断的消长变化和重新分化组合,从量变逐渐发展到质变,构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势的结果。一种世界格局的解体,则是由于这种相对稳定的均势被打破,再也无法保持下去了。因此世界格局也是一种不稳定的、内部充满矛盾斗争的国际关系状态。

师:在世界格局变化中哪些因素起着主要作用?

生:①力量对比的变化决定着世界格局的变化。②世界格局是建立在各国实力的基础上的。③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世界格局崩溃的根源。师: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 生:美苏两极格局

师:到了20世纪70年代,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又如何变化? 生:多极化趋势出现;多极化加强

师:根据课本,你认为哪些国家和地区有可能成为一极? 生:美国、西欧、日本、中国、俄罗斯 1.走向联合的欧洲

欧洲联合的历程

年份

欧洲一体化进程

1950年

“舒曼计划”出台

1951年

法、德、意、荷、比、卢六国签订《巴黎条约》,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

1957~1958年

西欧六国签订《罗马条约》,西欧六国经济共同体和原子能共同体成立

1967年

西欧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1979年

欧共体各国成立欧洲议会,加强各国的政治联系,协调彼此对外政策

1993年

建成欧共体内部市场,或称欧洲统一大市场,11月1日,欧洲联盟正式成立

1999年

欧盟内部统一货币欧元启动

2004年

欧盟成员国总数达25个,10月29日,25个成员国正式签署了《欧盟宪法条约》

师:这个表格反映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有什么特点?

生:成员国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从单一的经济领域发展到多种经济领域;从经济领域发展到政治、外交、军事领域

师: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两次世界大战都首先发生在欧洲,然后蔓延到世界。1947年,丘吉尔问道:“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它是一片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欧洲为什么要走向联合?

生:二战后丧失世界政治经济中心地位;各国战后经济萧条,出现政治危机和社会**;美苏争霸影响,尤其是美国不断加强对西欧各国的控制引起西欧各国的不满;在经济发展中,联系日益密切,需要联合;源远流长的欧洲统一思想;法德和解

师:欧洲的发展对世界格局产生什么影响:

生:促进各国经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增强与美苏抗衡的实力,使世界政治力量对比发生变化,走向多极化

(总结)从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看,欧洲走向联合是历史的必然,从欧洲一体化的过程来看,西欧经济发展是前提,各国之间合作与妥协是关键。2.日本经济的崛起

师: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是什么?

生:⑴政府进行大力改革,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2)美国大力扶植。(3)朝鲜战争、越南战争提供有利的外部条件。日本借此机会使日本商品进入世界市场。(4)国民经济非军事化,把国家的重心都放在经济建设上。(5)日本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制定了符合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6)重视教育,引进先进科学技术。

师:日本经济的崛起带来了什么影响?

生:⑴经济实力增长使日本不愿意受制于美国,在国际中与美国既有联盟亦有摩擦,并提出“政治大国”的目标,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⑵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西欧三足鼎立。⑶冲击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促使世界向多极化格局发展。师:日本的发展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制定符合我国国情的总体发展战略;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走科教兴国之路;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参与国际竞争

现在我们已经分析了导致多极化出现的两个政治力量,而这两个政治力量都是资本主义国家,那么接下来,我们一起分析一下,除资本主义国家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的变化。3.不结盟运动和中国 师:什么是不结盟运动?

生:是一个松散的国际组织,二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为维护独立、主权和发展经济,既需要国际合作与团结,又不愿介入美、苏的争霸斗争,他们采取和平、中立和不与任何大国结盟的外交政策来维护自己的独立,这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被称为“第三世界”。师: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生:⑴.二战后,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运动发展。⑵.为摆脱美苏的控制和维护自己的独立。

师:创始人是谁?什么时候兴起的?

生:1956年,南斯拉夫总统铁托、埃及总统纳赛尔、印度总统理尼赫鲁提出不结盟的主张,不结盟运动兴起。1961年,不结盟会议在南斯拉夫的贝尔格莱举行,不结盟运动正式形成。师:主要影响有哪些?

生:⑴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第三世界的崛起,作为一支新的独立政治力量登上国际政治舞台。⑵推动民族解放运动深入发展。⑶加速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崩溃。⑷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

不结盟运动并非真的不结盟,只是不和美苏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结盟;不结盟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现全面彻底裁军。从20世纪70年代起,不结盟运动斗争重心转移到经济领域,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作为不结盟运动的行动纲领最后,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第四股新的政治力量,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

4.中国——改革开放 老师简单介绍中国发展情况 我们知道,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三大改造后,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中国开始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但受“左”倾思想影响二十年,我国经济停滞不前。直到1978年,重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提问:有什么例子证明中国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政治舞台上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课堂小结

回顾了我们本章的线索:两极形成→

多极化出现

两极瓦解

多极化加强 ⑴学习本课后产生了什么启示?

其一,一个国家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是由一个国家的实力尤其是经济实力决定的

其二,大国之间的实力对比和利益关系,对国际关系格局的推移演变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外交背后是实力和利益的较量

其三,国际正义和进步力量的团结合作将有力地牵制大国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扩张,在国际事务中将发挥越来越积极的作用 ⑵在世界多极化进程中,中国应采取哪些对策应对多极化?

提示:

其一:确认美国“一超独霸”的世界地位,并从经济、金融、贸易以及高新技术等广泛领域与其确立正常关系。在某些敏感或应急事件的审处方面,在坚持主权完整的基础上登高望远。这样来争取一个好的国际环境,使我国在经济实力上得到巨大的实实在在的增强。

其二:采取分步走战略。首先成为亚洲的“区域”大国,进入世界“五极”,然后成为“三极”中的一员。无论是经济社会政策,还是防务与外交等,均以这一思想贯穿全部事务之中。

其三:深化改革开放。根据党的十六大政策,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苦练内功,确立技术立国,发展外向型经济。

其四: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我国要强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在张力,以变策变。以平等取代“互相利用”,以和平共处取代“分而治之”,从而以中含全、以静策动,即在和平共处中竞争,在竞争中发展。

课后习题

一、单项选择:

1、亚非会议最重要的意义是()

A、支持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B、促进了亚非国家的经济发展

C、维护了世界和平

D、促进了民族解放运动的新高涨 2、20世纪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是在()

A、3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

B、4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后期

C、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

D、70年代初期至70年代后期

3、法国和德国开始走向和解的重要步骤是()

A、“舒曼计划”的提出

B、共同加入“北约”集团

C、欧洲煤钢共同体的成立

D、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

4、“二战”后,美国对日本由经济上的扶植转为竞争,这种变化反映出()A、美国有能力来控制日益发展的日本

B、美使日成为对抗社会主义的据点

C、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都在恢复发展

D、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一去不复返 5、18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时,不包括()

A、法国和意大利

B、荷兰和比利时

C、卢森堡和民主德国

D、英国和爱尔兰

6、二战后,日本和西欧经济发展的不同点是()

A、都得到美国的大力扶植

B、都受益于朝鲜战争 C、政府都实现了一系列社会改革

D、都经历了高速发展

7、目前,不少欧洲人的观念从“我是法国人”或“我是德国人”转变为“我是欧洲人”。从根本上看,这一变化反映了欧洲()

A、货币一体化

B、国家一体化

C、经济一体化

D、军队一体化 8、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演说:“┅┅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那种挑战。”尼克松演说中的“挑战”是指

()

A、苏联的威胁

B、西欧和日本的经济竞争

C、第三世界的崛起

D、美国的经济滞胀

9、欧共体成立的政治目的是()

A、与美国抗衡

B、与苏联抗衡

C、保证自己安全

D、维护世界安全

10、第三世界崛起的标志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C、“七十七过集团”的兴起

D、新中国的成立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1974年联合国大会第六届特别会议通过的由“七十七国集团”起草的《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宣言》有关内容:

┅┅我们一致决心紧急地为建立一种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努力,这种秩序将建立在所有国家的公正、主权平等、互相依靠、共同利益和合作的基础上,而不管他们的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这种秩序将纠正不平等和现存的非正义,并且目前一代和将来世世代代在和平和正义中稳步地加速经济和社会发展。

根据材料和有关史实分析,第三世界崛起的政治、经济原因是什么?有何表现?第三世界的形成对世界产生了哪些影响?

12、20世纪七八十年代,日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C

3、C

4、D

5、D

6、B

7、C

8、B

9、C

10、B

二、非选择题

11、答:

(1)原因:战后五六十年代,美苏争霸引起世界局势的动荡不安;刚刚独立的亚非拉国家,希望在两极化的国际格局中保持和平中立,以维护民族独立和经济发展。

(2)表现:不结盟运动兴起与发展;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使联合国不再是超级大国为所欲为的舞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以恢复;“七十七国集团”成立,为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

(3)影响:政治上提高了第三世界的影响,成为国际社会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经济上通过联合与斗争,加快了自身经济发展;同时有力地冲击了国际关系的两极格局。

12、答:

(1)变化:由战后的日本对美国的依赖关系,到七八十年代要求建立平等的伙伴和同盟关系。

(2)原因:日本经济实力迅速的增强,要求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美国在世界上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板书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本章线索:两极形成→

多极化出现

两极瓦解

多极化加强

(二战后)(五、六十年代)(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目前)

↓ 美苏实力下降,欧、中、日及第三世界力量上升

一、欧共体

1、进程

2、内容

3、原因

二、日本

1、原因

2、影响

三、.不结盟运动和中国兴起 1.不结盟运动

形成 2.中国—改革开放

四、小结

4、影响

篇5:《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1、知识与技能:识记欧洲一体化的进程、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以及战后不结盟运动

发展的概况。理解世界多极化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由于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各国(区域集团)之间实力对比的此消彼长。

过程与方法:通过研习史料的方法,探讨欧洲联合的原因及影响;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推导出欧洲联合的进程、日本崛起的原因,以及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大致情况;用情景再现的方法感受日本经济的腾飞;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日本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以及世界格局对人类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法德和解是欧洲一体化的关键所在,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的内在

措施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1、本课重点:欧洲一体化的原因、经过;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和条件

2、本课难点:法德和解的原因;日本经济崛起的内在措施对发展中国家的启示

五、教法与学法

讲述法、启发引导法、史料阅读 、师生对话、自学阅读法等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复习: 前面在25课,我们学习了两极格局的形成,那么两极格局下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有那些?——美国 和苏联

[新课导入]:

师:课件展示《两极格局下的世界》漫画,引导学生思考:在美苏双方剑拔弩张,争夺世界霸权的氛围下,在两大阵营内和非两大阵营的国家与地区的人民希望本国走怎样的道路?

生:和平,合作,发展。

师:在和平、合作、发展的思想指导下,西欧国家走向联合、日本经济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经济的振兴,在两极对立格局中,多极化趋势开始出现。(课件展示课题)

[展示学习目标](见课件)

[讲授新课]

一 走向联合的欧洲

1、欧洲联合的原因

合作探究1:思考西欧联合的原因?

师:二战结束后,欧洲国家为什么要联合呢?请大家阅读材料,分析归纳欧洲联合的

原因?(出示课件材料一)

生:现实原因:二战使西欧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

师:我们再看另一幅图片。(出示课件材料二让·莫内及其关于欧洲联合的论述)

问:让·莫内是法国著名的经济顾问,他认为欧洲联合的原因是什么?

生:只有联合起来才能促进各自经济的发展。

师:这也是欧洲联合的根本原因。西欧国家在地理位置上相近,经济发展水平相当,思想观念相近,也说明了他们的联合是可能的。

除此之外,欧洲联合还受到当时国际环境的影响。(出示课件材料三阿登纳关于欧洲联

合的论述)

提问:在阿登纳看来,如果欧洲不联合会怎样(阿登纳是联邦德国的第一任总理)

生: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师:美苏争霸的影响也是欧洲联合的政治动因。

师:从上面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后的欧洲需要联合,也可能联合起来。可是,欧洲的联合遇到了一个关键性的障碍。

问:这个关键性障碍是什么?(见导语)——欧洲大陆的法国、德国有着世代的仇恨。

法德矛盾是怎样产生的?

我们在前面第三单元曾经学过,德意志帝国的统一是伴随着三次王朝战争实现的,其中,第三次就是普法战争。法国战败,赔偿阿尔萨斯和洛林,所以有了我们语文课本上都德的《最后一课》。之后,两个国家之间又有了一战、二战。如果这对矛盾不能化解,欧洲联合将是空谈。怎么办呢?

联合的关键:法德矛盾的化解

如果你是当时的欧洲政要,你打算从哪个方面入手来化解这个矛盾呢?

学生讨论,归纳出从经济入手。

师:看来,大家和当时的法国外长舒曼拥有一样的智慧。我们看一下他是怎么设想的。(出示舒曼计划的相关内容)

师生通过分析材料共同得出联合的办法,即成立煤钢联营。成立的标志:1951年,《巴黎条约》签订,欧洲煤钢联营成立。

师:舒曼计划把两个国家的经济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它庄严地、也最终地结束了两国人民过去由于不信任、竞争和利己主义所造成的彼此一再兵戎相见的状态,也为欧洲的联合铺平了道路。

2、欧洲联合的过程

下面请同学们一起在书本上找出欧洲联合过程中的标志性事件。(出示课件材料)

师生共同完成欧洲联合的进程。

3、欧洲联合的影响

师:看图(出示课件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欧洲联合带给自身和世界哪些影响?

提示学生可以联系他们最初合作的动机来思考,从经济、政治、外交等角度在书本上找到相关答案。

生:归纳

经济:西欧国家不断加强经济合作,经济实力大大增强。

政治:在政治上加强合作。

外交:争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对外争取用同一个声音说话。

(学生在归纳的过程中,老师出示相应的材料)

师:除此之外,欧洲的联合还直接冲击了战后的两级格局。(出示课件)

过渡:随着欧共体的建立,欧洲不断走向联合,欧洲作为一个崛起的力量,对二战后形成的美苏两极格局产生了冲击。在资本主义世界内部,除了欧洲,日本在二战后迅速崛起,成为另外一股冲击两极格局的力量。

二、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可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利用教材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知识的重组能力。

1、日本经济的迅速崛起。

(出示课件)1970年日本大板世界博览会上的太阳神塔,象征着日本经济的重新崛起。

SHAPE MERGEFORMAT

(出示课件)1945年日本遭受原子弹轰炸后的情景和东京夜景图,两幅图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出极度的贫困与极度的繁荣。

合作探究2:是什么原因促使战后的日本迅速走向繁荣呢?

师:现在,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相关部分,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个角度来找出日

本经济腾飞的原因。

生:外部原因:美国的扶持和朝鲜战争的刺激。

(过渡)这些外部因素只是为日本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日本自身的努力才是其经济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师生一起在书本上找出其内部因素。由学生阅读。

生:①进行民主改革

②制定合乎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

③加强政府投资,重视科技教育

篇6:《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课 题】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2、“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

3、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一例。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

2、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根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要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2、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因素威胁世界安全,霸权主义的存在加剧了世界的不稳定;

3、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给南联盟造成了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教学重点】 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同时对科索沃战争要有正确的认识。【教学难点】

1、正确分析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2、如何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教学方法】 讲授法 例证法 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回顾二战后,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美苏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美苏争霸分为三个阶段,其间各有攻守。他们的争霸,不仅影响了世界的和平,而且影响了世界的局势。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二、讲授新课

(一)一超多强

1、何谓“世界格局”(多媒体展示)教师点评:一种相对稳定的国际关系。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形成背景、特点。

(多媒体展示)背景: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对立的两极格局不复存在。(多媒体展示)特点: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完全定型。(教师引导)要求学生阅读教材90页“注释部分”内容,解释“一超多强”的含义。指导学生回顾近代以来世界格局发生了三次重要变化。(多媒体展示)

3、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多媒体展示)

“北约东扩”、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教师作简介)。

4、制约美国称霸世界的因素(多媒体展示)

欧美、日本、俄罗斯和中国的大国作用(教师归纳)。

5、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多媒体展示)教师强调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小结:结合教材91页“动脑筋”,分析目前“世界格局”及“多极化趋势的原因”。

(二)科索沃战争

1、科索沃战争的背景(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分析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从而认识科索沃战争背景。

2、科索沃战争的经过(多媒体展示)

教师强调:给南联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3、科索沃战争的影响(多媒体展示)

引导学生从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联合国主导地位的挑战。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教师从三个角度分析)

三、课堂小结

两极格局结束后,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仍处于“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但天下并不太平,明显呈现出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世界多极化将是一个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我们青少年要为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四、课堂检测练习和作业布置(多媒体展示)【板书设计】(多媒体展示)

(一)一超多强

1、何谓“世界格局”

2、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形成背景、特点

3、冷战结束后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

4、制约美国称霸世界的因素

5、新的世界格局形成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二)科索沃战争

1、科索沃战争的背景

2、科索沃战争的经过

3、科索沃战争的影响

【教学反思】

南 屏 中 学 初 三 历 史 公 开 课 教 案

题】

2014

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初三(5)班 韦 爱 红 年3月12日

【课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篇7:《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讲授此课时,学生已经通过对《冷战中的对峙》的学习,对二战后的世界格局有了较为充分的了解,而且,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可以较好地分析材料、解决问题,具有将几段材料进行综合概括的能力,所以,可以在讲授中通过分析材料得出结论,避免照本宣科。

三、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

以科索沃战争等历史事件为例,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一)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掌握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目前是“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冷战”结束后,世界并不太平,美国继续推行霸权主义,继续实施其全球战略目标;美国利用“北约”,随意干涉他国事务,科索沃战争就是其中一例。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习培养运用政治与经济的辩证观点分析当今世界形势发展的能力。联系史实和时事,分析两极格局解体后世界形势的基本特点──美国、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国家联盟)实力对比的变化;运用政治和经济的辩证联系的观点,分析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格局朝着多极化发展的根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青少年应为维护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地区冲突、民族矛盾等成为威胁当今世界安全的因素。霸权主义利用并介入矛盾,加剧了世界的不安定;科索沃战争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科索沃战争不仅对南联盟造成巨大损失,同时也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难点

1.重点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2)对科索沃战争的正确认识。

2.难点

(1)探知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2)对“人道主义干涉”的评价。

(二)解决方法

1.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形势的多极化趋势

当今世界格局由两极发展成为“一超多强”。美国无论从经济和军事力量来讲都远远超过其他国家。美国从二战后一直保持了资本主义强国的优势,俄罗斯、日本、西欧、中国的力量均有不同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各自的作用。目前,美国仍将保持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一超多强”的局面还将继续下去。但是从长远看,世界格局向多极化发展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利用多种形式的史料,分析冷战结束后的世界局势,从而理解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2.正确认识科索沃战争

科索沃战争是世纪之交的高科技局部战争,刺激了世界各国的军事竞赛,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它是美国霸权主义的表现,严重损害了中国的主权,是美国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严重削弱了联合国的作用。可以利用视频资料和背景图片,透彻理解科索沃战争所带来的恶劣影响。

3.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原因

多极化的趋势早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初见端倪。70年代,欧共体和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在很多经济领域赶上或超过美国,它们不愿意像过去一样受美国的控制,西欧、日本和美国竞争激烈,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第三世界崛起并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可以补充:世界银行公布的GDP数字,欧盟委员会主席普罗迪的言论,日本经济、政治地位,提高等史实的大量资料,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经济力量的重要性,认识到当今世界国与国的竞争,越来越取决于综合国力的竞争,因此,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根源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极化。

4.正确评价“人道主义干涉”这一借口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打着捍卫“人权”和维护“正义”的旗号,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进行了轰炸,严重违背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不仅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联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对欧洲与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和威胁。美国所谓的“人权”和“正义”,是美国企图利用它作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地位加紧推行霸权主义,实施自己称霸世界的野心,最终实现领导世界的全球战略目标。可以展示美国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幌子发动战争及其践踏人权、破坏环境的史料和图片,以这种鲜明的对比来揭示美国对外政策的实质。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幻灯片:北约轰炸南联盟、中国抗议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

学生观看图片后教师导入:北约的战争行动打着维护人权、制止“种族清洗”的旗号,实际上却以其非人道的行为导致了一场人道主义灾难,是20世纪末世界格局转型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标志。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为什么如此猖狂?当今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让我们一起来探寻答案吧!

出示幻灯片:课题。

导入方式补充:

出示幻灯片:肯尼迪与赫鲁晓夫掰手腕的漫画、1991至今俄美领导人亲密接触的多幅照片。

教师导入:随着苏联的解体,两极对峙的局面不复存在了,代之而起的是一种什么样的世界格局呢?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出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1.“一超多强”

出示幻灯片: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的讲话中所指出的:“现在旧的世界格局已经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的动荡时期。”

提出问题:(1)新、旧世界格局各指什么?(出示幻灯片: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旧世界格局是指美苏冷战、两极格局;新的世界格局是指多极化世界政治格局。)

(2)交替时期又是指什么局面?(出示幻灯片:两极格局结束后的世界格局。交替时期是指暂时的“一超多强”局面。)

教师总结: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是一个新的相对稳定的世界格局迄今还没有定型。这就是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特点。

进一步提问: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一超”和“多强”分别指哪些国家或国家联盟?(“一超”是指美国,“多强”是指日本、欧盟、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国家联盟。)

出示幻灯片:问题探究:“一超”和“多强”的地位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

学生通过材料进一步了解美国“一超多强”形成的原因。

篇8:《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教案

趋势教案

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教案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知识梳理】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形成;德国、朝鲜的分裂和古巴导弹危机

二战后期,美、英、苏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达成协议,确立了以美苏为主导的国际关系新体系,即____________,奠定了战后世界____格局的框架。

原因

②战后,西欧和日本衰落,______实力、影响日益增大,引起西方、美国敌视。

③美、苏两国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上的矛盾日益加剧。

含义

美国的冷战

两极格局的形成表现

形成过程

苏联的反击

消极影响

影响

积极影响

【重难点突破】

材料一:“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大支柱,它试图通过经济手段达到控制欧洲的目的。该计划实施后,欧洲经济很快得到恢复,西欧各国被纳入美国争霸世界的战略轨道,西欧一体化的进程加快,但是西欧获得发展后,对美国的离心倾向反而增强。

——余伟民、郑寅达著《世界通史——现代文明的发展与选择》

材料二:在马歇尔主张提供援助后的第二年春天,欧洲复兴计划即通常所称的马歇尔计划业已制定。到1951年12月31日这一计划终止时,美国为支持马歇尔计划的实施总共支付了125亿美元。美国和欧洲的人力物力一起,使欧洲能迅速复原,使欧洲的生产水平和生活水平超过了战前的水平。但是,从东、西方间的关系这一角度看,马歇尔计划是走向冷战的最后一步。援助是不分意识形态,向所有国家提供的。而然,莫斯科却把这种提供说成是反共产党的策略,命令曾有意接受援助的捷克人和波兰人予以拒绝。

——[美]斯塔夫里阿诺夫《全球通史》

材料三:1948年,美国通过了《对外援助法案》,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4年内美国对欧拨款达131.5亿美元,88%为赠款。马歇尔计划既帮助欧洲国家恢复了经济,也推动西欧各国走上一体化的道路,加强了西方国家之间的联合。

——刘宗绪主编《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材料四:从1948年4月开始实施的马歇尔计划把苏联与东欧排除在外,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增强西欧遏制苏联的力量,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

——岳麓书社出版《历史•必修一》

(1)结合材料一、四,回答:“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三说明“马歇尔计划”的作用?

(3)其实质是什么?

【巩固练习】《赢在高考》第113页

第26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

【知识梳理】从欧洲共同体到欧盟;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以及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表现

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的振兴

(1)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极化

原因

(2)美苏争霸,导致自身实力的削弱

原因

欧共体的 步骤

形成和扩大

经济一体化

进程

影响

政治一体化

影响

世界多极化

趋势的出现

表现

原因

日本崛起为

经济大国

表现

影响

原因

不结盟运动

标志的兴起

政策

行动纲领

影响

中国的振兴

影响

【重难点突破】

材料1: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政治经济中心的优势地位,面对经济凋谢、政治危机、社会**等诸多困难,西欧各国纷纷实行社会改革,发展经济。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西欧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开始了一体化的过程。

—摘自高中历史课本(人教版)

材料2: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我们就必须从起了变化的形势中作出必要的结论: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一个第三种力量。……一旦潜在的分歧发展成为严重的紧张局势,在面临这种威胁时,为了维

护和平,它可以在天平中投下举足轻重的砝码。

——《阿登纳回忆录》

材料3:要使欧洲国家统一起来,必须结束长达百年之久法德之间的冲突……把法德的全部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参加的高级联营机构的管制之下……这样结合起来的联营生产意味着将来在法德之间发生战争是不可能的,而且在物质上也不再可能

——《舒曼计划》(1950年)

材料4:“总有一天,到那时,……,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到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维克多•雨果

(1)结合以上材料,说明西欧走向联合的原因

材料5

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马斯特里赫特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

995年,奥地利、瑞典和芬兰加入欧盟,欧盟成员国扩大到15个。

XX年5月1日,塞浦路斯、匈牙利、捷克、爱沙尼亚、拉托维亚、立陶宛、马耳他、波兰、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10个中东欧国家入盟。这是欧盟历史上的第五次扩大,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2)结合材料五,欧洲一体化进程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欧走向联合的目标,有何影响?

第27课

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知识梳理】

实质

东欧剧变

两极格局的解体

概况:

是第一个发生剧变的国家

年,德国统一。

苏联解体

在世界上的地位:

美国

意图:

多极化趋势的加强

世纪之交的

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

世界格局

日本

苏联

中国

【重难点突破】

.材料一1969年7月25日美国总统尼克松阐述了他的亚洲政策:美国将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同时希望由亚洲国家自己来承担国内安全和军事防务责任,除非存在某个核大国的威胁。这一政策后来被称为“尼克松主义”,其要点是美国准备从亚太地区收缩力量。

材料二

《时政评说》:“‘冷战’结束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它依仗自己的实力与地位,要建立一个由美国领导的、以西方价值观念为准绳、以北约军事力量为后盾的单极世界……因此,‘多极’与‘一极’之争将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多极格局的形成尚需待以时日,多极化作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将在曲折中取得发展。”

二战后,美国以世界霸主自居。为什么此时美国能恪守对亚洲盟国的条约义务?(3分)

尼克松主义是美国战后对外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其基本倾向在于收缩美国的海外势力,收缩的重点是亚洲。那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在亚太地区收缩力量的表现。2分

(3)“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怎样变化?(1分)

(4)“‘冷战’结束后,美国能否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为什么?(3分)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从波罗的海的斯德丁(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1946年3月5日)

材料二

冷战结束后,世界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的形成需要经历相当长的时期,其间会充满各种政治力量之间的激烈斗争。世界各种力量正在进行新的分化组合。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几大力量也相对突出,广大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多极化趋势,反映了国际关系的深刻变化和历史的发展,有利于削弱和抑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但也要看到,世界各种力量的发展仍很不平衡。

──江泽民《在武汉主持召开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座谈会时的讲话》(1999年)

材料三

决定世界格局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在综合运动过程中形成的种种力量对比就构成了不同的世界格局。不同的历史时期,各种因素在决定世界格局变化中所处的地位、所起的作用也不一样。

请回答:

(1)丘吉尔的富尔顿演说开启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为此美国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3分)

(2)据材料二归纳江泽民同志论述的要点有哪些?(3分)

(3)结合材料三,你认为决定20世纪40至90年代初和当今世界格局的最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2分)

上一篇: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下一篇:山林防火演习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