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下29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2024-07-22

九下29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精选5篇)

篇1:九下29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能理解文句的意思。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二、能力目标:

积累文言知识,提高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1、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2、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二、教学难点:

文中出现的文言的一些客套话。

三、教具准备:

课前让学生翻阅历史课本中有关“王安石变法”的章节,或让学生进图书室,或上网查阅相关资料,作为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教师做好课件。

四、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五、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课文

公元1069年北宋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却遭到许多士大夫的极力反对。今天我们来学习王安石的《答司马谏议书》,或许能从中了解到王安石实施变法所受的阻力及变法最终失败的原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三、背景简介

北宋宋神宗时期,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空前尖锐,内外交困。担任参政知事的王安石立志改革,推行新法,遭到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于熙宁三年(1070年)致书王安石,不遗余力地攻击新法,王安石当即答以简短的回函,进而写了这封信作为答复,表明自己改革的决心。

四、题解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等,如:《报任安书》(司马迁)、《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所以,“答司马谏议书”不能理解为“回答司马光规劝的书信”,而要作“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来理解。

五、诵读感知

1、听课文录音

注意句子内部的停顿,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guō)卤莽

(lǔmǎng)重念(chóng)

怨谤(bàng)不恤(xù)......见恕(shù)难壬人(nànré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3、同座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要求:能认真、大声、准确、清晰地诵读;能指出对方诵读中的失误和不足。)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

(可从声音是否响亮、读音是否准确、停顿是否合理、语调是否恰当等方面入手。)

5、全班齐读

六、再读课文,疏通文字

(一)识记词语(二)检查识记效果

1、通假字

(1)于反复不宜卤莽

卤莽:同“鲁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2)故今具道所以

具:同“俱”,全部,详细地。.

2、一词多义

(1)故: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缘故)

故略上报

(所以)..(2)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dù 制度)

度义而后动

(duó 考虑)..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dù 计划、主张)

.(3)理:而天下之理得矣

(道理)

为天下理财

(治理、整理)..(4)所以:今君实所以见教者(所用来、所拿来)

故今具道所以

(„„的原因)....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用来„„的)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3、其它重点字词

(1)某启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3)虽欲强聒

强聒:强作解说。

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4)故略上报

略:简略。

上报:回信。

...(5)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厚:优厚。.....(6)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书信往来。

宜:应该 ...(7)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希望。

或:或许。

见恕:原谅我。....(8)举先王之政

举:推行。

政:政令。

..(9)辟邪说,难壬人

辟:排除,驳斥。

难:责难。....

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10)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固:本来。

前知:预先知道。...(11)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以:把。

恤:考虑。

..(12)胥怨者民也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13)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非特:不只是。特:只是。

而已:罢了 ....(14)以膏泽斯民

以:连词,表目的,来。

膏泽:给以好处。斯:这。

....(15)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第一个“事”用作动词,做。...(16)无由会晤

由:机缘,机会。

晤:见面。..

七、布置作业

1、诵读课文,巩固课上文言字词的积累。

2、翻译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指名朗读课文。

2、翻译下列句子。(1)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交好已经很久了,可是议论事情每每意见不合,是因为所持的见解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蒙教:承蒙赐教。窃:谦词,私下,代“我”。游处相好:交往共事相互友好。)(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虽然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会得到谅解,所以想约略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桩地替自己辩解。

(3)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原来读书人所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名实:名义和实际。得:明白。)(4)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现在您所拿来指教我的,认为是侵犯职权、生事扰民、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

(5)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进行修订,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算不得是侵犯职权。

(6)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

(7)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当年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8)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9)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知:领教,接受)

二、研读课文

(一)思考、回答下列问题:

1、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封书信?.因为司马光写了一封长信,对王安石的变法横加指责,故王安石写此信为自己辩解。

2、司马光如何指责王安石?

指责王安石变法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

(可引用课文中句子作答。)

3、王安石认为他和司马光在议事上意见常不一致的原因是什么?

所操之术多异故也。(“术”指二人所持的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4、为什么起初只想简单地写回信? 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5、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详写了回信?表现王安石什么态度?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鲁莽。表现王安石慎重,礼貌的态度。(二)讨论、明确下列问题

6、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上------“欲变此”

7、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1)天下------“怨谤”;众------“汹汹然”。

(2)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追问: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邪说,难壬人”。

8、王安石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9、在如此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怎样的态度? 文中哪些语句集中体现了他的这种态度?

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集中体现立场的语句:“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0、你觉得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11、从文中哪个句子可看出王安石对变法招来的怨诽早有预料?

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12、作者在文中提到“盘庚之迁”这一历史事件有什么作用?

为了借此来说明自己实施新法的坚定性和正确性。

三、归纳全文

1、划分本文层次,并概括大意。

本文共4个自然段,分为4部分:

第一段:交代写信的缘由。

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针对司马光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弊端,逐一驳斥。

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在该段以犀利的笔锋逐一驳斥司马光对自己的指责。开头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具体批驳提供理论依据。接着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

第三段:分析反对派对新法声势汹汹、怨恨、诽谤的原因,并表示对失大夫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等保守思想的不满。该一段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指出当前现状:不恤国事、苟且偷安、墨守成规,并分析众“汹汹然”的原因。第二层(“盘庚之迁……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列举史实论证“熙宁变法”的正确性。第三层(“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则非某之所敢知”):

以退为进,用假设来反驳,并委婉表明决绝的态度。

第四段: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2、结构图:

一、交代写信的缘由

答司马谏议书┫

二、驳斥谬论

┣ 针锋相对

三、分析原因

┃ 态度坚决

四、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

3、写作特点

(1)词语运用:

简明扼要,铿锵有力。面对保守派的指责,作者说:“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如曰今日 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坚持自己的信心。(2)中心表达:

本文通过对司马光指责自己的几个方面的辩驳,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 的状况,表明自己的坚决态度。

(3)写作借鉴:本文层次清晰,条理分明。首先交代写信的原因,言语委婉有致;接着进行合情合理地辩驳,有理有据,层层深入; 最后表明态度,不失赠答之礼。全文一气贯通,结构严谨,这是同学们需借鉴的。

四、布置作业

见资料

五、板书设计

答司马谏议书

王安石(北宋)

司马光: 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

受命于人主,议

举先王之政,为天下

辟邪说

天下—怨谤

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以兴利除弊

理财

难壬人

众—汹汹然

王安石: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较为浅显的文言文,学生的兴趣还是较为浓厚。特别是第一课时我主要采用分组学习法,学生们自主翻译课文,不会的在组内解决,然后分组比赛。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全班都在学,面向了全体学生。在第二课时,有独立思考,也有分组讨论。因为文章思路很清晰,对于观点的把握很准确,但是对于文章中作者为何对最后一点指责不作任何辩解,学生无法理解。这与学生对于作者的了解不够深刻有关,也与我的引导不够有关。在以后的教学中还应该多注意引导的方法和技巧。《答司马谏议书》练习题

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

卤莽

()

重念()

怨谤()

不恤()......见恕()

难壬人()

胥怨()

盘庚()

会晤()......

二、通假字

(1)于反复不宜卤莽

卤莽:同“

”,________________(2)故今具道所以

具:同“

”,________________ 三、一词多义

(1)故: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

故略上报

()..(2)度: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

()

度义而后动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3)理:而天下之理得矣

()

为天下理财

()..(4)所以:今君实所以见教者()故今具道所以

()....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四、其它重点字词

(1)某启

某:__________________

.(2)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操:________________ 术:________________ ..(3)虽欲强聒

强聒:______________ 聒:________________ ..(4)故略上报

略:________________ 上报:______________ ...(5)重念蒙君实视遇厚

重念____________ 视遇:___________ 厚:__________ .....(6)于反复不宜卤莽

反复:______________ 宜:________________ ...(7)冀君实或见恕也:

冀: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 见恕:__________ ....(8)举先王之政

举:________________ 政:________________

..(9)辟邪说,难壬人

辟:________________ 难:________________ ....壬人:_______________

(10)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固:________________ 前知:_______________ ...(11)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以:________________ 恤:________________ ..(12)胥怨者民也

胥怨:______________ 胥:________________ ..(13)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非特:_________ 特:_______

而已:________ ....(14)以膏泽斯民

以:__________________

....

膏泽:______________

斯:_________(15)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不事事:____________ ...第一个“事”:__________(16)无由会晤

由:________________

晤:________________ ..

五、翻译下列句子。(1)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壬人()度义()重念()

怨诽().....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__________

(2)而议事每不合_________ ...(3)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__________

(4)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_________ ..(5)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_________

(6)于反复不宜卤莽

_________ ....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整体理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________,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________家、______家、______家。他的变法运动赫赫有名,史称“________________”。司马光在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五大弊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致怨。

三、阅读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A.盘庚之迁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D.不恤国事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

3、翻译选段中画线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胆略?试作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___________”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___________ 复句,措辞委婉而坚决。

6、文中提到的盘庚,是______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盘庚迁殷的例子,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考链接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其运用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guō)

壬人(rén)

度义(duó)

重念(chóng)

怨诽(fěi).....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1)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交往共事

(2)而议事每不合 常常 ...(3)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

考虑

(4)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本来 ..(5)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没有原因、没有机会

..(6)于反复不宜卤莽

书信往来 ..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原来读书人要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实际得到澄清,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明白了。

二、整体理解

本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杰出的 政治 家、思想 家、文学 家。他的变法运动赫赫有名,史称“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在信中所指责的实施新法的五大弊端为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

三、阅读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汹汹然?‖„„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D)。A.盘庚之迁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D.不恤国事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

3、翻译选段中画线的句子。

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这样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

4、文段中哪些地方最能表现王安石作为政治家的胆略?试作分析。

王安石不顾众人反对,不量政敌多少,辅助皇上实施改革,难怪那些既得利益因实施 新法受损的人“何为而不汹汹然”,反问作结,加强肯定语气,增加了结论的不可置疑 性,这样举重若轻对待“汹汹然”的“怨谤”,尽现王安石政治家胆略与风度。

5、为了增强批驳的力度,作者举了 “盘庚西迁” 的史实,结尾又连用两个 假设复句,措辞委婉而坚决。

6、文中提到的盘庚,是 商 朝的君主,他当年迁都是为了 摆脱自然灾害,举盘庚迁殷的 例子,作用是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自己坚持变法的正确性,表明坚决变法的态度。

《出师表》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诚: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 ..(2)盖追先帝之殊遇

盖:________________

殊遇:________________ ...(3)作奸犯科

奸:________________

科:________________ ..(4)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有司:__________ 论:___________ 刑:_________ ....(5)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是以:______________

简拔:______________ ....(6)有所广益

广:_______________

益:________________ ..(7)先帝称之曰能

之:________________

能:________________ ..(8)晓畅军事

晓畅:________________ ..(9)优劣得所 优劣:________________

所:________________ ...

二、翻译下列句子:

(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九下29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会语、会文就是语文

朱家铺镇中学九年级下学期语文教案 主备人:青先介 曹美红 周 霞

序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课题 课型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学法 教具准备 先学后导,先练后讲 导学案 文本 小黑板 一、导入新课: 回顾历史, 一些力图富国强兵的变法者往往遭到传统势 力的阻挠, 王安石也不例外。 作为改革者的王安石与作为保 守派的司马光是两股针锋相对的势力。他们都试图说服对 方,实现自己的政治主张。在这篇《答司马谏议书》中,王 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对司 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 二、文题解说: “书”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 就是书信的意思。 古人写信, 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 《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 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宋神宗熙宁二年( 1069 年) ,身为参政知事(相当于宰相)的王安石开始推行新法。 第二年, 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大夫的司马光给王安石写了 一封三千六百多字的长信, 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 要王安石 放弃新法,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的复信。 三、、诵读感受 (1)教师范读课文。 朗读时语速稍慢, 注意突出句子内部的停顿, 最大限度 地便于学生能对照修正自己预习时揣测不当的停顿。 (2)认读下音。 怨谤(bàng) 难壬人(nán) 胥怨(xù) 盘庚(gēng) 会晤(wù) (3)同座或前后桌的两位学生组成学习小组,互相听、读,诵读全文。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评点。 (5)识记词语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 蒙教:承蒙赐教。 窃:谦词,私下,代“我” 。 操:持。 术:治国之道,政治主张。 共性案 答司马谏议书 新授 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 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领略《答司马谏议书》简明扼要,铿锵有力的词语的运用。 作者在本文中对实施变法出现四个问题的解答。 个性案

教学过程

要求: 能认 真、大声、准确、清晰 地诵读; 能 指出对方 诵读中的 失误和不 足。

会语、会文就是语文

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上报:回信。 重念:又想到。 视遇:对待。 反复:书信反来。 卤莽:粗疏草率,冒失无礼。 见恕:原谅我。 名实:名义和实际。 人主:皇帝。 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有官吏的职权。 生事:生事扰民。 征利:搜刮钱财,与民争利。 拒谏:不接受别人的意见。举:推行。 辟:排除,驳斥。 壬人:奸人

,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习于苟且:习惯于得过且过。 恤:考虑。 汹汹:波涛声。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 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互相。 非特:不只是。 特,只是。 度(dù):计划,主张。度(duó):考虑。 膏泽:给以好处。 不事事:不做任何事情。 敢知:敢于领教。 知,领教,接受。 由:机缘,机会。 不任:不胜。 区区:情意诚挚。 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 (6)集体诵读,把握文脉,体味文情。 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 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 因为 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部分: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 而天下之理得矣” 为论证的立足点, 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 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部分: 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想让我从此 不要做这些事儿, 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 那就是不是我所敢 领教的。 第四部分:书信常规的结束语。 四、诵读回味 十 作业 1、诵读课文,巩固课上文言字词的积累。 2、用正楷或行楷字书面翻译第 1-2 段

十一

板书设计

十二

篇3:《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王安石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能顺畅朗读课文。

2.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3.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重点难点】

1.重点:能理解文句的意思,积累一些常用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2.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包含的信息。

【课文提示】

1.“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即书信。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写给谁。信题多为“报……书”、“与……书”、“上……书”、“答……书”等。《答司马谏议书》文题意思是:回给司马谏议大夫的信。

2.王安石,宋朝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当政时,推行变法。在这次变法中,以王安石为代表的革新派跟以司马光为代表的保守派发生过激烈的斗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依然可以领略到当时唇枪舌剑的滚滚硝烟。

【正音正字】怨谤(bàng) 难壬人(nàn) 胥怨(xū) 盘庚(gēng) 会晤(wù)

【阅读课文】

1.从文中看,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上“欲变此”。

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什么情形?司马光认为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什么?

实施变法时,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

司马光认为,这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3.“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什么事?

“侵官、生事、征利、拒谏”在文中具体指:“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 “为天下理财”; “辟邪说,难壬人

【课文简析】

王安石任宰相时,为了抑制豪强势力的膨胀,增强国力,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一系列变法的措施,遭到保守势力的强烈反对。司马光是其代表,三次写信给王安石,攻击变法,要求恢复旧制。本文就是王安石给司马光及其同党的答复。

本文是以书信形式写成的驳论。文章列举司马光的种种责难,然后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本文不仅严正表明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受命于人主”,还借此机会重申自己“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的决心,矢志不悔。

【课外作业】

1.完成“学习建议”;按要求,逐句翻译全文。

2.通过图书馆、因特网,了解王安石、司马光以及王安石变法。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串讲课文】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翻译:我说: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认为和您交游相处友好的日子很长久了,但是议论政事常常合不来,这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翻译:如果硬要辨解,最后一定不会被理解,所以简单地写回信给你,不再一一为自己辨白;再三想到您对我的重视厚遇,对(书信)往来不应草率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情况,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翻译:读书人争论的问题,主要在于名称和实际的关系,名称和实际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

原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现在您用来教训我的是认为我超越权限、惹事生非、搜刮钱财、拒绝批评,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

原文: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

翻译:我却认为受皇上的委托,拟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然后交给专职的官吏去执行,不能叫作越权;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不能叫作惹事生非;为国家清理财政,不能叫作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问巧言小人,不能叫作拒绝批评。

原文: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翻译:至于怨恨和诽谤那么多,那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皇帝才想改变这种状况,而我就不考虑反对派的多少,要出力帮助皇帝对抗这些人,那么大家怎么能不大吵大闹呢?

原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翻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怨恨,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他的计划,因为计划合理才行动的,这事看不出可以后悔的地方。

原文: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翻译: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大有作为,以造福于人民,那么我承认有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而已,那我就不敢领教了。

原文: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翻译:没有机会见面,我不胜仰慕到极点。

【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

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原因 ) ②终必不蒙见察。( 被,表示被动 )

③故今具道所以。( 说 ) ④辟邪说,难壬人。( 批驳 )

⑤非某之所敢知。( 领教 )

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未能助上大有为( 作为 )

为天下理财。( 替 )

不为征利。( 是 )[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表示承接关系,而且 )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 表示转折关系,然而 )

3.下列对“人习于苟且非一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B )

A,人们学习苟且之事不是一天了。

B,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C,人们对得过且过的学习已不是一天两天了。

D,人们对苟且之事反对不是一天了

4.下列对“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C )

A,如果说应当今天一切事情都不做。

B,如果说现在应该一切不把事当事做。

C,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情都不做。

D,像你所说,现在应该一切事情都不做。

5.文中“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一句,表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论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一。

6.文中追述“盘庚之迁”的用意是什么?

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就一定错了。证明自己的境况,与“盘庚之迁”时一样,因此决“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表达了改革的决心不变。

7.文章最后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否向司马光认错?为什么?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

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 )

8.本文是驳论。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

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9.作者是如何驳论的?

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

10,在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态度。

11.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篇4:选修语文《答司马谏议书》教案

本文选自《王临川集》,作者王安石。王安石,字介甫,晚年号半山,临川人,曾被封为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又称王文公。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两次出任宰相,坚持推行变法,世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他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又是著名的文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在诗、词、散文等方面都有独特的成就,他主张为文应“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他的著作有《临川先生文集》、《王荆公诗文集》。

第二项文体知识。

本文是书信体驳论文。全文主要驳斥以司马谏议为代表的保守派对新法的指责,所以属驳论文。王安石的说理文见识高超、论辩犀利。

第三项主旨。全文立论的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致怨”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马司光的谬论,揭露出他们保守、腐朽的本质,表示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

第四项层次段落。全文分为四段。

第一段即开头一句和第一自然段。这段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

第二段即第二个自然段。是全文驳斥的重点部分,作者以“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论证的立足点,分别对保守派谬论进行驳斥,表明自己坚持变法的立场。

第三段即第三个自然段,进一步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想让我从此不要做这些事儿,墨守前人的所作所为,那就是不是我所敢领教的。

第四段即第四个自然段,结束全文,说一些礼仪性的客套话。

现在再就第二段驳斥的几个重点进行分析。

关于侵官,依据名实相符的原则,王安石阐明制定和贯彻变法的规章制度,有皇帝的命令,有朝廷官员大臣讨论确定,有具体官吏执行,步步有据可查,不是侵官。

关于生事,新法实行,影响一些大地主和大官的利益,引起他们不满,司马光把这说成扰民生事,王安石阐明变法是举先王之政,兴利除弊,可造福于人民大众,加强国家的统治,不是生事。

关于征利,司马光等保守派攻击王安石变法是与民征利,王安石驳斥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目的在于理通财政,有利整个国家,表现出政治家的宏伟的韬略。

关于拒谏,司马光等人认为王安石不理会保守派意见就是拒谏,王安石义正辞严,指出自己抨击不正之理,驳斥不怀好意的人,证实自己光明磊落,坚持自己变法应有的态度。

所谓天下怨诽的问题,王安石举出历史事实,并分析说明保守派这些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乃是他们因循守旧的腐败作风。王安石坚持不能改变自己的态度,而且委婉地表示对司马光的说法则非某之所敢知。

第五项写作特点。

第一个特点,作为书信体议论文首要特点是行为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它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

第二个特点,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其反驳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第一直接反驳,如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第二个举出根据进行反驳,如“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这里就举出了有利的根据,说明不是自己独出新裁,而是受命于皇帝,是朝廷议过的法度,指出这不是我个人的行为,而是合理合法的。第三举出史实进行反驳,举出历史的事实来进行反驳,如“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这里以历史上曾有过的如何对待怨诽的事实为表率,表示自己不以流言蜚语而动,既委婉地反驳了怨诽之多的责备,又表达了自己变法的坚强决心。整个反驳是明确而有力的,言简意赅。

第三个特点,是气势磅礴,寓刚于柔。全文所以有压倒论敌的浩然正气有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立足于理,理足则气势。二,擅于排比,连用排比驳斥对方,则势如破竹,无可阻挡。第三,擅用反语,如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气盛言怡,铿锵有力,虽则全文傲岸之气,愤然涌出,强调坚持改革的决心不可逆转,但语气相当委婉,柔中有刚,如比如说详细的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您或许能原谅我,结尾又说您批评未能帮皇上大有作为,那我知罪了,但让我什么也不要做,墨守常规就行,那我是不敢领教的。这样做一方面照顾多年交往的友谊,一方面坚持原则,寸步不让,全力维护变法的正义立场。

第六项疑难词句。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窃,犹“私”自的意见,用作表示个人意见的谦词。每,是往往经常,术:方法,此处指政治主张。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重念:又考虑的意思。视遇,是看待,反复,指书信往来,具道:详细的说出,冀是希望的意思。

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辟是批驳,抨击,难是责难,壬人是小人,是奸泞之人。

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胥通与,相与之意,又“皆”义。非特:不仅仅。

第七项古文今译。

安石启:

昨日承蒙赐教,我私下以为跟君实您相处,彼此相好的时间已经很长了,而议论问题常常看法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彼此所持的政治主张多有不同的缘故。即使我强做解释,最终也一定不会被您所谅解,所以只简略的给您回封信,不再一一加以辩解了。可是又想到您以厚遇待我,在书信往来时不宜草率失礼,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原谅我。

大凡读书人所争论的,最主要的是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的问题。如果名和实的关系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可以认识清楚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说侵夺官利职权,无端惹事生非,与民争夺财利,拒绝旁人劝告,因而招致天下的怨恨和指责。我却认为接受皇帝的命令,议定法律制度而在朝廷上讨论修正,再交给有关部门去执行,不能算是侵夺官吏的职权;实行先王的政治主张,用以兴利除弊,不能算是惹事生非;替国家整理财政,不能算是与民争夺财利;清除荒谬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小人,不能算是拒绝进谏。至于埋怨和指责的人很多,那是我本来就预料到会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生活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们多已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合流俗,讨众人的欢心为好,皇上却要改变这种情况,而没有考虑敌人之众多,想出力帮助皇上跟他们相对抗,那他们怎么会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怨恨反对的是百姓,不仅仅是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因为怨恨就改变他的计划,这是由于他考虑这样做适宜,然后采取行动,认定做的对,看不出有什么可后悔的缘故。

假如您责备我在位的时间长了,却未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以造福于百姓,那么我知罪了;假如要说今天应当什么事也不做,只要默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行,那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见面,内心不胜仰慕,仰慕您到了极点。

《答司马谏议书》原文及翻译

原文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盖儒者所争,尤在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译文

我王安石说:昨天承蒙(您来信)指教,我私下认为与君实您交往相好的日子很久了,但是议论起政事来(意见)常常不一致,(这是因为我们)所持的政治主张和方法大多不同的缘故啊。虽然想要(向您)硬啰嗦几句,(但)终究一定(是)不能蒙受(您)考虑(我的意见),所以(我)只是简单地给您写了封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了。再三考虑君实对我的重视厚遇,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该粗疏草率,所以现在详细地说出我之所以这样做的理由,希望您或许能够宽恕我吧。

有学问的读书人所争论的问题,特别注重于名义和实际(是否相符)。如果名义和实际的关系已经明确了,那么天下的大道理也就清晰了。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是认为我(推行新法)侵夺了官吏们的职权,制造了事端,争夺了百姓的财利,拒绝接受不同的意见,因而招致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命令,议订法令制度,又在朝廷上修正(决定),把它交给负有专责的官吏(去执行),(这)不能算是侵夺官权;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为天下治理整顿财政,(这)不能算是(与百姓)争夺财利;抨击不正确的言论,驳斥巧辩的坏人,(这)不能算是拒绝接受(他人的)规劝。至于(社会上对我的)那么多怨恨和诽谤,那是我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

人们习惯于苟且偷安、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的事)了。士大夫们多数把不顾国家大事、附和世俗(的见解),向众人献媚讨好当做好事,(因而)皇上才要改变这种(不良)风气,那么我不去估量反对者的多少,想拿出(自己的)力量帮助皇上来抵制这股势力,(这样一来)那么那些人又为什么不(对我)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的时候),连老百姓都抱怨啊,(并)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加以反对);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缘故就改变自己的计划;(这是他)考虑到(迁都)合理,然后坚决行动;认为对(就)看不出有什么可以后悔的缘故啊。如果君实您责备我是因为(我)在位任职很久,没能帮助皇上干一番大事业,使这些老百姓得到好处,那么我承认(自己是)有罪的;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都不去做,墨守前人的陈规旧法就是了,那就不是我敢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与您)见面,内心实在仰慕到极点。

注释

⒈选自《四部丛刊》本《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十三。司马谏议,指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曾写信反对王安石变法,本文是王安石的回信。

⒉某:作者自称。

⒊游处:交往共处。

⒋所操之术:所持的主张和方法。

⒌强聒:强作解说。聒:喧扰,嘈杂,这里指多话。

⒍上报:回信。

⒎视遇:看待。

⒏反复:指书信往来。

⒐名实:名义和实际。

⒑侵官、生事、征利、拒谏:这是司马光信中指责王安石变法的四条罪状。侵官,增设新官,侵犯原来官吏的职权。生事,废旧立新,名目繁多,生事扰民。征利,设法生财,与民争利。拒谏,拒绝接受意见。

⒒修:修正。

⒓难壬(rén)人:批驳巧言献媚的人。壬人,奸人,佞人。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

⒔汹汹然:大声吵闹的样子。

⒕盘庚之迁:商朝君主盘庚即位后,认为国都设在商地(今河南商丘),不适宜实行教化,决定迁都亳(Bo,第二声)(今河南偃师),改国号为殷。见《尚书•盘庚》。

⒖胥(xū):相与,都

⒗膏泽:恩惠,这里作动词用。

⒘不任区区向往之至:意思是不胜敬仰。这是旧时写信的客套话。不任,不胜。区区,情意诚挚。小,指自己。自称的谦词。向往之至,仰慕到极点。

18.蒙教:承蒙赐教。指接到司马光的信。

19.窃:谦词,私下。代“我”。

20.视遇:对待。

21.名实:名义和实际。

22.举先王之政:举,实行

《答司马谏议书》练习题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强聒( ) 壬人( ) 度义( ) 重念( ) 怨诽(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词义。

与君实游处 议事每不合 固前知其如此

不恤国事 无由会晤 于反复不宜卤莽

3、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二、阅读第三段: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1、用“‖”把文段分为三层。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盘庚之迁 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B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度义而后动

C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 以膏泽斯民 D不恤国事 今日当一切不事事

篇5:九下29答司马谏议书 教案

原文: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翻译:我说:昨天承蒙(您来信)赐教。我认为和您交游相处友好的日子很长久了,但是议论政事常常合不来,这是因为我们采取的政治主张不同的缘故。

原文: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复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翻译:如果硬要辨解,最后一定不会被理解,所以简单地写回信给你,不再一一为自己辨白;再三想到您对我的重视厚遇,对(书信)往来不应草率莽撞,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情况,希望您也许能谅解我。

原文: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

翻译:读书人争论的问题,主要在于名称和实际的关系,名称和实际关系明白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清楚了。原文: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翻译:现在您用来教训我的是认为我超越权限、惹事生非、搜刮钱财、拒绝批评,因此遭到天下人的怨恨和诽谤。原文:某则以为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翻译:我却认为受皇上的委托,拟订法令制度并在朝廷上修改,然后交给专职的官吏去执行,不能叫作越权;推行先王实行过的政事,兴利除弊,能叫作惹事生非;为国家清理财政,不能叫作搜刮钱财;驳斥错误言论,责问巧言小人,不能叫作拒绝批评。

原文: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翻译:至于怨恨和诽谤那么多,那本来早就料到它会这样的。原文: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汹然? 翻译: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经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大多数以不忧虑国家大事、随波逐流、讨好众人为上。皇帝才想改变这种状况,而我就不考虑反对派的多少,要出力帮助皇帝对抗这些人,那么大家怎么能不大吵大闹呢? 原文: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翻译:盘庚迁都的时候,老百姓都怨恨,不只是朝廷上的士大夫而已。盘庚没有因为有人怨恨而改变他的计划,因为计划合理才行动的,这事看不出可以后悔的地方。

原文: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

翻译:如果您责备我任职很久,没有能帮助皇帝大有作为,以造福于人民,那么我承认有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什么事情都不做,墨守成规而已,那我就不敢领教了。原文: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翻译:没有机会见面,我不胜仰慕到极点。【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朗读课文】

【思维训练】(根据学生情况,选择若干讨论)1.解释划线的词语:

①所操之术多异故也。(原因)

②终必不蒙见察。(被,表示被动)③故今具道所以。(说)

④辟邪说,难壬人。(批驳)⑤非某之所敢知。(领教)2.解释下列多义词: ①未能助上大有为(作为)为天下理财。(替)不为征利。(是)[ ②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表示承接关系,而且)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表示转折关系,然而)3.下列对“人习于苟且非一日”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A,人们学习苟且之事不是一天了。B,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已不是一天两天了。C,人们对得过且过的学习已不是一天两天了。D,人们对苟且之事反对不是一天了

4.下列对“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A,如果说应当今天一切事情都不做。B,如果说现在应该一切不把事当事做。C,如果说现在应该什么事情都不做。D,像你所说,现在应该一切事情都不做。

5.文中“ 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 ”一句,表明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争论不是个人恩怨,而是政见不一。

6.文中追述“盘庚之迁”的用意是什么? 以确凿的史实针砭当时士大夫的流俗,说明反对的人多就一定错了。证明自己的境况,与“盘庚之迁”时一样,因此决“不为怨者故改其度”,表达了改革的决心不变。7.文章最后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是否向司马光认错?为什么? 王安石说“某知罪矣”,这不是向司马光认错。

王安石认为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由此可见王安石不仅没有因改革“认错”,反而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8.本文是驳论。作者旨在批驳什么观点

本文批驳的观点是“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9.作者是如何驳论的? 针对司马光“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责难,作者先逐点驳斥“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邪说,难壬人,不为拒谏”。这样,有理有据有节,而“侵官,生事,征利,拒谏”,成为无中生有,司马光的论点失去了成立的基础。王安石进一步批驳,他没有否认“天下怨谤”。他认为“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顺水推舟地指出“上乃欲变此”;再列举“盘庚之迁,胥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这样,王安石从现实和历史两个方面说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因此,“天下怨谤”不足为奇。10,在严峻的情形面前,王安石对变法持什么态度?哪些语句体现了这种态度? 王安石坚持变法,义无反顾。

“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等语句集中体现了王安石的态度。11.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天下“怨谤”、众人“汹汹然”的真正原因是:王安石新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课外作业】 1.整理课堂笔记。2.预习《出师表》。

3.了解新课文的内容,思考“学习建议”。【教学后记】 《石壕吏》

学习《石壕吏》。了解背景;朗读诗歌,整体感知诗意;赏析本诗情节生动、构思巧妙的艺术特色;背诵全诗。[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板书文题)

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朗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2.学生自由读。

3.选一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4.全班齐读。

三、引导学生深入诗的意境,把握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1.写作背景简介。多媒体显示: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冬末,杜甫回到洛阳,看看战乱后的故乡。可是不到两个月,形势发生逆转,唐军在邺城大败,郭子仪退守河阳,河阳一带又骚动起来。唐王朝为补充兵力,便在洛阳以西至潼关一带,强行抓人当兵,人民苦不堪言。诗人这时被迫离去,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回到华州。一路上他所看到的都是征夫怨妇们的愁眉苦脸,所听到的是别家出征时的哭声。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根据这番经历写成的。其中,《石壕吏》因构思巧妙、情节生动而流传最广。

2.学生默读诗歌,借助注释,整体感知诗意。3.引导学生发挥联想和想像,再现诗中的情节。

选两位学生口述浮现在脑海中的画面,发动其他同学补充,共同丰富画面、情节。

4.理清情节发展脉络,指导学生背诵。(1)提问: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理清故事情节,并概括诗歌的思想内容。

明确:这是一首叙事诗,其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写“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结局和尾声,暗示老妇已被抓走。老妇致词又可分为两层:5~16句老妇人叙述家中的不幸;17~20句老妇人主动请求从军。多媒体显示:

(2)学生根据思路提示,读诗,尝试背诵。(3)提问:诗中有几个人物形象?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明确:老妪、石壕吏。老妇是主要人物形象,她在危急之下,挺身而出,主动从军,有敢于承担苦难的精神。石壕吏开头出现,中间便隐入幕后,“捉人”“一何怒”可以看出吏态度蛮横,凶暴无比。

(4)教师引导学生归纳诗歌的思想内容并分析诗歌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全诗通过诗人的见闻,详写老妇的痛苦申诉,描绘出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揭露了官吏的横暴,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5)学生听读配乐朗诵,深深体味诗作的思想情感。5.赏析本文巧妙独特的构思艺术。

提问: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吏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吗?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明确:这首诗写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情节其实并不简单,但诗人只用120个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现了情节发展的全过程,精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归功于诗人巧妙独特的构思。从诗题上看,主要人物应是差吏,但诗人对他用了暗写,一出现只用“吏呼一何怒”来点出他的威势,此后就让他转入“幕后”。对老妇则用明写,把她所说的话写成一篇“抒情独白”。仔细品味,就会发现老妇的话句句都是差吏逼出来的。情节中可能隐去了吏的“怒”“呼”。差吏一进门就问“汝家有男丁否”,老妇答曰“三男邺城戍„„”;再问“尚有他人否”,答曰:“室中更无人„„”;最后差吏仍逼着要人不已,老妇只好“请从吏夜归”。总之,差吏的“怒”“呼”贯穿在老妇陈情的全过程中,其凶横残暴不言而喻。

四、学生自主质疑,深入理解诗意,进入探究阶段。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1.诗人同情老妇的遭遇,为何总是一言不发,难道他不该上去义正辞严指责官吏吗?临行独与老翁别,似乎也没有安慰的表示,如何理解诗人的沉默? 2.“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幽咽”的人是谁? 3.石壕吏未抓年青的“孙母”而带走“力虽衰”的老妇的原因是什么? 4.石壕吏为何不抓杜甫? 先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教师酌情给予点拨。

五、学生齐背诗歌,或抽查背诵

六、课堂小结

杜甫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郭沫若称颂他:“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在杜甫的诗中,“三吏”“三别”抒写民间疾苦最为深刻,杜甫风格沉郁顿挫,主要是因为他的作品抒写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诗人的心与受苦受难的劳动大众息息相通,诗人的脉搏和着民众的脉搏一起跳动,杜甫是真正的人民的诗人。

七、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2.阅读《登岳阳楼》,感受诗人深沉而广阔的胸怀。登岳阳楼 杜 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参考答案:

这首诗是诗人第一次登上岳阳楼,面对洞庭湖水,产生万千感慨。诗中饱含着诗人对穷途潦倒生活的深沉慨叹:对终生壮志未酬的激愤与哀怨,对祖国多灾多难现实的忧愁与焦虑。诗人由个人的不幸遭遇,联想到万方多难的社会现实,由小天地转入大天地,由个人的悲伤转向“戎马关山”的家国之痛,反映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深情,并以“凭轩涕泗流”之情态与开篇“今上岳阳楼”所见的壮阔气魄构成照应之势,表现了一位伟大爱国主义诗人的深沉而广阔的胸怀。●板书设计 ●活动与探究

一、写作训练

1.古诗中多用对偶句。对偶又叫“对仗”,俗称“对对子”,是把两个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的修辞方法。找出杜甫《春望》中的对偶句,仔细体会它们在结构上的特点,并模仿写一两组对偶句。2.改写《石壕吏》。

注意发挥合理想像,补充出诗中表达跳跃的部分,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方式。

二、关于举办“古诗文朗诵赏析会”的设想

内容是小学、初中一二册上学过的诗词文,赏析内容自己按理解准备。要求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文手段完善地再现作品的意境并完成对作品的赏析。

三、开放探究

阅读《春夜喜雨》,回答问题。春夜喜雨 杜 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问:题目《春夜喜雨》,诗中却无一“喜”字,结合诗句分析,“喜”字表现在何处? 参考答案:

上一篇:小学阅览室开放时间表下一篇:外商直接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