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2024-09-06

欧阳修提倡新文风(精选4篇)

篇1: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范仲淹推行新政的时候,有些反对新政的人诬陷范仲淹和赞成新政的人是“朋党”,滥用权。当时,谏官欧阳修也赞助新政,特地写了一篇《朋党论》,为范仲淹辩护。后来,范仲淹被贬官,欧阳修受到牵连,也被贬官到外地去了。

欧阳修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他四岁那年,父亲去世了,家里生活非常困难。他的母亲郑氏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哪里有钱供他上学呢?郑氏左思右想,决定自己教儿子。她买不起纸笔,就拿荻草秆在泥土地上划字,代替纸笔,教儿子识字。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

欧阳修读书非常刻苦专心,不少书读过就能背诵。家里的书不多,很快读完了,他就向邻居借书。遇到重要的书,他还亲手抄写一部。由于母亲的辛勤教育,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他在少年时代就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欧阳修长大以后,到京城去参加进士考试,获得第一名,被派往西京(今河南洛阳)做留守推官(地方行政长官的助手),当西京留守钱惟演的幕僚。

钱惟演是当时有名的文人。他手下的许多幕僚大都很会写文章。有一次,钱惟演在西京修建了一所驿舍,叫尹师鲁、谢希深和欧阳修三个幕僚各写一篇文章,记述这件事情。

三个人把文章写好了,拿出来互相观看,谢希深的文章七百字,欧阳修的文章五百多字,只有尹师鲁的文章三百多字。尹师鲁的文章短小,文字却十分精炼,叙事清晰,而且结构严谨。欧阳修看了,很是钦佩,就带了酒去拜访他,向他讨教。两人讨论文章的写法,整整一夜没有睡。

欧阳修知道了自己文章的缺点,就认认真真地重写了一篇。重写的文章比尹师鲁的还要少二十几个字,内容却更加完整。尹师鲁看了以后,不由得对人称赞欧阳修说:“欧阳修进步真快,简直是一日千里!”

欧阳修总结自己的写作经验,说:“写文章要有三多,看得多,做得多,还要跟别人商量多。”

欧阳修写文章,非常严肃认真。每当他写好一篇文章,就贴在墙壁上,不管是坐着还是躺下来,随时可以看到并加以修改。他要一直改到自己满意,才肯拿出来给别人看。据说,他写的著名散文《醉翁亭记》,原稿开头写滁州(今安徽滁州)四面有山,东面有什么山,西面又有什么山,南面是什么山,北面又是什么山,就写了几十个字。他写好一看,觉得太啰嗦,就反复修改,最后只剩了“环滁皆山也”五个字。这样开头,字数极少,语言精炼,意思却都表达出来了。而文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流传至今,已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著名成语。

欧阳修对文坛的最大贡献是领导了北宋的古文运动,奖掖提携了王安石、曾巩、苏轼父子等一批著名文学家、政治家。

唐代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在文学革新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到晚唐时,讲究形式、内容空虚的文风重又风靡一时。北宋初期,一些文人也提出了“尊韩重道”的主张,但一时还扭转不了整个文坛的风气。欧阳修早年游学时就读到了韩愈的文章,十分仰慕,后来他又和梅尧臣等人一起提倡写平实朴素的诗和文章,并且推广韩愈的文章。这样,北宋的古文运动在他的倡导下逐渐开展起来了。

1057年,身为翰林学士(为皇帝起草诰令的官)的欧阳修主持科举考试。针对当时读书人流行写浮华奇涩的文章,他严格规定,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必须用明白朴实的古文体写作,写华而不实的文章者一律不录取。对参加考试的苏轼的文章,他大力赞赏并列为第二。从此,宋代文坛的风气有了较大转变。

欧阳修自己也写了许多优秀的散文。他对自己要求很高,到了晚年还把自己过去写的文章,一篇篇拿出来,仔细推敲修改。他的夫人劝阻说:“为什么要这样吃苦呢?你又不是学生,难道还怕先生责怪吗?”

欧阳修笑着回答说:“我虽然不怕先生责怪,但是怕后生讥笑。”

他的夫人听了,也就不再劝阻了。

除了散文,欧阳修的诗、词也都写得很出色。他还是一位优秀的史学家。他着有两部历史着作,一部是和别人合着的《新唐书》共二百二十五卷,另一部是七十四卷的《新五代史》。

知识扩展:欧阳修文学成就

欧阳修倡导的诗文在本质上是针对五代文风和宋初西昆体的,可是欧阳修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与柳开以来的复古派文论家有很大的不同。在欧阳修主持文坛以前,以西昆体为代表的文风已经受到严厉的批评。欧阳修在反对西昆体的同时,还反对“太学体”。

欧阳修对文与道的关系持有新的观点。首先,欧阳修认为儒家之道是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其次,欧阳修文道并重。此外,他还认为文具有独立的性质。这种文道并重的思想有两重意义:一是把文学看得与道同样重要,二是把文学的艺术形式看得与思想内容同样重要,这无疑大大地提高了文学的地位。柳开等人以韩愈相号召,主要着眼于其道统,而欧阳修却重于继承韩愈的文学传统。

欧阳修自幼喜爱韩文,后来写作古文也以韩、柳为学习典范,但他并不盲目崇古,他所取法的是韩文从字顺的一面,对韩、柳古文已露端倪的奇险深奥倾向则弃而不取。同时,欧阳修对骈体文的艺术成就并不一概否定,对杨亿等人“雄文博学,笔力有馀”也颇为赞赏。这样,欧阳修在理论上既纠正了柳开、石介的偏颇,又矫正了韩、柳古文的某些缺点,从而为北宋的诗文建立了正确的指导思想,也为宋代古文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欧阳修早年为了应试,对骈俪之文下过很深的功夫,同时也认真研读韩文,为日后的古文写作打好了基础。他在洛阳结识尹洙后,便有意识地向尹学习简洁谨严的古文手法,并以古文为主要的文体进行写作,但也注意形式的多样化。欧阳修对待写作的态度极为严肃,往往反复修改才定稿。深厚的学养和辛勤的实践使他的散文创作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又如庆历年间所作的《朋党论》,针对保守势力诬蔑范仲淹等人结为朋党的言论,旗帜鲜明地提出“小人无朋,唯君子则有之”的论点,有力地驳斥了政敌的谬论,显示了革新者的凛然正气和过人胆识。这一类文章具有积极的实质性内容,是古文的实际功用和艺术价值有机结合的典范。欧阳修另有一类议论文与现实政治并无直接关系,但表达了作者对历史、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中的一些序论,对五代的历史教训进行总结,并鲜明地表达了作者的褒贬,以及国家兴亡在于人事而非天命的历史观。又如他为友人文集作的序言,不但对友人的文学业绩进行评述,而且抒发了对死生离合、盛衰成败的人生遭际的感慨,绝非为文而文之作。

欧阳修的记叙文也都言之有物,如《五代史记》一类历史散文自不必说,即使是亭台记、哀祭文、碑志文等作品,也都具有充实的内容,如《丰乐亭记》对滁州的历史故事、地理环境乃至风土人情都作了细致的描写。又如《泷冈阡表》,追忆父母的嘉言懿行,细节描写细腻逼真,栩栩如生,这种效果决不是虚言所能达到的。

欧阳修的散文有很强的`感情色彩,他的政论文慷慨陈词,感情激越;史论文则低回往复,感慨淋漓;其他散文更加注重抒情,哀乐由衷,情文并至。例如《释秘演诗集序》 ,寥寥数笔,释秘演、石曼卿两位奇士豪宕磊落的性情和落拓不偶的遭际已跃然纸上,而作者对两人的敬重惋惜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也洋溢于字里行间,感人至深。在欧阳修笔下,散文的实用性质和审美性质得到了充分的显示,散文的叙事、议论、抒情三种功能也得到了高度的有机融合。

欧阳修对散文文体的发展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的作品体裁多样,各得其宜。除了古文之外,辞赋和四六也是他擅长的文体。首先,欧阳修对前代的骈赋、律赋进行了改造,去除了排偶、限韵的两重规定,改以单笔散体作赋,创造了文赋。其名作如《秋声赋》,既部分保留了骈赋、律赋的铺陈排比、骈词俪句及设为问答的形式特征,又呈现出活泼流动的散体倾向,且增强了赋体的抒情意味。欧阳修的成功尝试,对文赋形式的确立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次,欧阳修对四六体也进行了革新。宋初的四六皆沿袭唐人旧制,西昆诸子更是严格遵守李商隐等人的“三十六体”。欧阳修虽也遵守旧制用四六体来写公牍文书,但他常参用散体单行之古文笔法,且少用故事成语,不求对偶工切,从而给这种骈四俪六的文体注入了新的活力,他的《上随州钱相公启》、《蔡州乞致仕第二表》等都是宋代四六中的佳作。

欧阳修的语言简洁流畅,文气纡徐委婉,创造了一种平易自然的新风格,在韩文的雄肆、柳文的峻切之外别开生面。例如《醉翁亭记》的开头一段,语言平易晓畅,晶莹秀润,既简洁凝练又圆融轻快,毫无滞涩窘迫之感。深沉的感慨和精当的议论都出之以委婉含蓄的语气,娓娓而谈,纡徐有致。这种平易近人的文风显然更容易为读者所接受,所以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其后宋代散文的发展历程就证明了这一点。

欧阳修的创作使散文的体裁更加丰富,功能更加完备。欧阳修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

篇2:欧阳修提倡新文风

范仲淹被排挤离开朝廷以后,他的同事富弼,因为支持新政,被诬陷是范仲淹的同党,丢了官职;韩琦替范仲淹、富弼辩护,也受到牵连。当时,有些人虽然同情范仲淹,但是不敢出头说话。只有谏官欧阳修大胆上书给宋仁宗说:“自古以来,坏人陷害好人,总是说好人是朋党,诬蔑他们专权。范仲淹是国家有用的人才,为什么要把他罢免?如果听信坏人的话,把他们罢官,只会让坏人得意,敌人称快!”

欧阳修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庐陵(今江西永丰)人。他四岁的时候,父亲病死,母亲带着他到随州(今湖北随县)依靠他叔父生活。欧阳修的母亲一心想让儿子读书,可是家里穷,买不起纸笔。她看到屋前的池塘边长着荻草,就用荻草秆儿在泥地上划着字,教欧阳修认字。幼小的欧阳修在母亲的教育下,很早就爱上了书本。

欧阳修十岁时候,经常到附近藏书多的人家去借书读,有时候还把借来的书抄录下来。一次,他在一家姓李的人家借书,从那家的一只废纸篓里发现一本旧书,他翻了一下,知道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文集,就向主人要了来,带回家里细细阅读。

宋朝初年的时候,社会上流行的文风讲求华丽,内容空洞。欧阳修读了韩愈的散文,觉得它文笔流畅,说理透彻,跟流行的文章完全不一样。他就认真琢磨,学习韩愈的文风。长大以后,他到东京参加进士考试,连考三场,都得到第一名。

欧阳修二十多岁的时候,他在文学上的声誉已经很大了。他官职不高,但是十分关心朝政,正直敢谏。当范仲淹得罪吕夷简、被贬谪到南方去的时候,许多大臣都同情范仲淹,只有谏官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该被贬。欧阳修十分气愤,写信责备高若讷不知道人间有羞耻事。为了这件事,他被降职到外地,过了四年,才回到京城。至尊归来一腹黑言灵

这一回,欧阳修为了支持范仲淹新政,又出来说话,使朝廷一些权贵大为恼火。他们捕风捉影,诬陷欧阳修一些罪名,朝廷又把欧阳修贬谪到滁州(今安徽滁县)。

滁州四面环山,风景优美。欧阳修到滁州后,除了处理政事之外,常常游览山水。当地有个和尚在滁州琅琊山上造了一座亭子供游人休息。欧阳修登山游览的时候,常在这座亭上喝酒。他自称“醉翁”,给亭子起个名字叫醉翁亭。他写的散文《醉翁亭记》,成为人们传诵的杰作。

欧阳修当了十多年地方官,宋仁宗想起他的文才,才把他调回京城,担任翰林学士。

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以后,积极提倡改革文风。有一年,京城举行进士考试,朝廷派他担任主考官。他认为这正是他选拔人才、改革文风的好机会,在阅卷的时候,发现华而不实的.文章,一概不录取。考试结束以后,有一批人落了选,对欧阳修十分不满。一天,欧阳修骑马出门,半路上被一群落选的人拦住,吵吵嚷嚷地辱骂他。后来,巡逻的兵士过来,才把这批人赶跑。

经过这场**,欧阳修虽然受到了一些压力,但是考场的文风就发生了变化,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和朴素的文章了。

篇3: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文风

1 新媒体的时代背景与新闻文风

新媒体随技术的进步逐渐应运而生,其大致的含义是指新的技术支撑体系支持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等。在新媒体的刺激之下,新闻文风在形式和内容上也开始随之变化。数字杂志在新闻文风上要求题目体现新颖、文章需要精炼,手机报需要新闻精炼短小,移动电视要突出视觉冲击等。

新时代的新媒体必须体现价值、原创性、效应、生命力等几大特点。媒体本身就是传递信息的重要载体,新闻载体本身具有重要价值;原创性标榜新闻内容具有理念上的创新,主题上的新颖,形式上的突破;效应是标志着新闻媒体是否发挥其价值的重要体现,网络于90年代中期传入我国并引发重大的效应;生命力的体现主要是在新闻文本内容中,新闻价值观的体现是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判断标准。随着移动媒体、网络媒体等新媒体在传统媒体环境中的激烈竞争,许多媒体行业将“黄色新闻”登上竞争舞台,在一时期里出现了很多泡沫新闻,新闻价值面临巨大挑战。

新闻文风,是新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风格和作风。毛泽东在《整顿党的作风》中对“空话连篇,言之无物”“无的放矢,不看对象”“语言无味,像个瘪三”“甲乙丙丁,开中药铺”等现象进行严厉批评。新闻文风的健康与否是新闻是否正常传播的重要因素之一,也关系到新闻报道质量好坏和效率的高低。当代,新闻媒介与人们的生活关系日益密切,新闻要求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同时,在市场经济改革过程中,新闻媒体行业被引入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因此,新闻行业需要在坚持正确文风、守护新闻价值观的前提下,参与市场竞争,力争为市场和受众所接受。在这样的背景下,新闻文风不能仅仅固守传统形式,要在新媒体的参与下,凸显其灵活性、适应性及正确的价值观。

2 新闻文风存在的问题

2.1 内容空洞无物

新闻报道的核心就是为了传播信息,信息的全面性、准确性、新鲜性、显著性等特征均要体现在新闻报道中。在信息爆炸时代,新闻作者所采写的文章要得到读者的青睐就需要采写者必须保证新闻的可读性。然而,当下的很多记者的稿件严重缺乏可读性和实质性。新闻写作目的是为了完成既定任务,采写的不全面也导致新闻无物可写,稿件缺乏证据的支持,整篇文章仅用空话、套话来填充,毫无实质意义。也有些作者只顾信息的全面而忽视了重点的突出。

2.2 信息虚假不实

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利益化的新闻媒体开始为了争夺市场对位、迎合读者兴趣凭空臆想,通过不实的渠道寻找新闻点。很多新闻源无法获得考证,新闻内容中频繁出现模凌两可的表述,更有甚者采取捕风捉影的手段制造虚假新闻。新闻的核心价值便是新闻真实性,若真实性受到挑战,新闻权威性和公信力便会受到负面影响。2013年1 1月多家媒体新闻客户端以及官方微博纷纷发布据称来自中国政府网的“2014年放假安排时间表”,这一假消息带来一阵讨论之声。

2.3 语言呆板生硬

在新媒体时代环境下,新闻要求具有原创性、生命力。然而,在现实的新闻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新闻作品缺乏原创性和新鲜感。一些记者喜欢采取平铺直叙的手法进行表达,文章显得古板没有趣味性。特别是在一些时政新闻当中,套话连篇是经常出现的情况。比如开个什么大会,来个总结陈辞(的确是陈辞),召开必是胜利的,成绩必是主要的,问题必是次要的,矛盾必是复杂的,信心必是满满的,道路肯定曲折的,前途一定光明的,团结都是紧密的,结尾都是奋斗的。

3 新闻文风改进的有效措施

3.1 凸显网络特质

总体来说,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与传统新闻在核心上是相同的,均要求新闻具备真实性、准确性等原则。除此以外,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还具备自己特有的特性,特别是网络新闻和移动新闻,其中的新闻信息流动频率大,滚动信息速度快。新闻碎片化随着网络媒体的增多而更加明显。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新媒体时代下,对新闻的写作需要加以改进。

3.1.1 强调新闻的单元性

新华社高级编辑陆小华曾经说过“今天不再是碎片信息为主的时代,碎片信息或者信息碎片越来越没影响力。现在越来越有影响力的是组合信息,一块一块的东西”,他把这称为“单元化”。“今天是单元和单元竞争的时代,而且这个单元是要放在合适时间的单元性。

3.1.2 凸显网络媒体的“快”与“新”

相比传统新闻媒体,网络新闻媒体在新闻内容上更强调亮点和快速。新媒体中的网络新闻与手机等移动新闻更是因海量化、快捷化、互动化而更加需要体现快速;同时,在海量的信息中得到传播就需要作者寻求新闻亮点,语言精练有味道,尽可能多地了解报道主题、采访到事件的相关人,提供受众在理解信息过程中所需要了解的深度信息。

3.1.3 语言的灵活性和格调的网络化

随着各种新式媒体的不断出新,新闻报道在文风上的体现必须要具有时代气息。由于读者对信息的需求开始增大,而网络中、各大新闻载体中的信息也不断更新,很多受欢迎的新闻大多都是结构严谨、语言朴实而灵活、偶尔会带着网络语调。这些形式可以让网友在轻松但紧凑的氛围中获得有效信息。

3.2 改进新闻形式

陈旧的新闻形式已经无法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了。当下的新闻作品的出炉需要讲求技巧。除了新闻写作中提到的一些有价值的手法之外,当下的记者还要学会善于利用人物、数字、细节以及抓亮点着重进行报道。有冲击性的报道才能够满足读者的需求。人物的重点描写增强文章的故事性;数字带来的冲击性远远高于平铺直叙;而亮点是新闻写作必须要把握住的。此外,在报道与宣传的概念之间,新闻作品必须要明确自己的立场。同时,新闻工作者必须创新自己的表达手法,以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的各种媒介载体,例如手机报、微博等。

4 结语

总之,当下新闻业竞争激烈,各个新闻媒体都在寻求提升自身的影响力与关注度的有效手段。而其中重要的一方面便是新闻从业者的采写能力的提高。在新媒体时代,新闻的真实性与时效性受到更多的关注,也面临更多的挑战,新闻作品必须与时俱进,不断适应当下的媒体形式,才能使新闻行业有长足发展。

摘要: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升温,新闻采写方式、新闻传播方式、新闻接受渠道的变革导致新闻文风的直接异化。新闻文风的改革不仅仅包括思想作风与传统媒体理念的改进,也不仅是文字风格上的变化,更多的是在话语权、语态以及话语角色的转变上的改革。笔者以新闻文风为核心,来探讨在新媒体时代下如何更有效地进行改革。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文风,变革

参考文献

[1]理查德·克雷格.网络新闻:新媒体的报道、写作与编辑[M].刘勇,主译.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

篇4:欧阳修整肃文风

北宋嘉祐年间,士人刘几多次在国子监考试中得第一名。因他文章中诡谲险怪的文句迭出,学子们纷纷仿效,一时形成了怪异浮华的风气。欧阳修很讨厌这种文风,总想整肃一下。

这年,欧阳修主持进士考试,规定凡是写艰涩险怪文章的考生一概不取。有个考生在文章中这样写:“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意思是:天地初分时,万物始生長,伟人方问世。欧阳修想:“这个人一定就是刘几!”于是戏谑地在其后续写道:“秀才剌,试官刷。”意思是:你秀才的文章违背事理,考官就把你刷掉!还用大红笔把文章从头到尾横涂一道,称作“红勒帛”,批上“大纰缪”三个字张榜公布。后来发现这个人果然就是刘几。考场文风因此发生了改变,大家都学着写内容充实、朴素的文章了。

过了几年,欧阳修担任廷试考官,发现刘几又来参加考试。欧阳修说:“清除邪恶一定要彻底,今天一定要狠狠斥责这些个轻浮学子,以便铲除文坛祸患。”他发现一个考生写的《尧舜性仁赋》,其中一句:“故得静而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罪之诛。”意思是:所以能得宁静就可以养生,可以比五帝还高寿;如果易冲动而莽撞,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惩罚。欧阳修便将这个考生定为第一名。等到张榜公布时,发现考生叫刘辉。有人告诉欧阳修,刘辉就是刘几,为了彻底改变文风,他连名字也改了。欧阳修很感动。

欧阳修通过大力改革文风,发现了许多人才,经过他的提拔,一个个都成了名家,其中就有王安石、苏轼和苏辙。

(编辑/张金余)

上一篇:航模大赛活动总结下一篇:英国降低海外学生求职门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