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语录》读后感

2024-07-13

《孔子语录》读后感(精选5篇)

篇1:《孔子语录》读后感

(一)

今天,我开始背诵古诗文,每背一篇我就会把读后感写在博客里。今天我背诵的是《孔子语录》。文章只有6句话,却每句都有一个道理在里面。

温故而知新,保持谦和的心态,即学习又要思考,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别人学习:善从之,不善改之……这些道理好象很深奥,但又和我们小学生密切相关。

“按时温习,共同讨论,保持谦和”这应该是和我们最贴切的话了。老师为什么要提醒我们:“这个知识会了吗?回家多看一看。”?因为我们必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记忆才能学会新的知识。但老师总不能什么都提醒你,更多需要你自己去提醒自己:“这个知识我会了吗?要不要再看一看?”有时复习却是很枯燥,但是在老师问问题时,在考试时,你复习到别人没有复习到的知识,从而得到的表扬、高分是不是令人愉快?不要把学习看作负担,想想结果,还是很令人喜悦的。记不记得老师曾经在课堂上说:“小组讨论一下这个问题。”,记不记得课间时总会有几个同学为一个问题在激烈的讨论。在我们的学习过程中,自学是重要的,但是共同学习也是必要的。有时自己遇到的问题不一定自己能解开,通过别人一点拨,也会“柳暗花明又一村”呢!大家有没有经历过:有一天在老师留完作业后有同学给你打电话,请教你一些题。这说明你在班上应该成绩不错了。但是这时你一定要保持一个谦虚的态度。他相信你才打电话找你问作业,切莫辜负了他对你的信任。再说,你能讲得明白说明你把这个知识弄懂了。听的同学会了,你也检查了自己一次这不是两全其美吗?这个道理连起来便是:先自己复习老师讲的,然后发现自己不明白的就和同学讨论。等同学来问自己时就在检查自己会了没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大家一定都记得这句话,但是他后边也说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可不能干什么都和别人学,学别人的优点,别人的缺点,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样才真正对自己有好处。有时老师批评一个同学做错了事,他会很不服气的说:“XXX也做了,我才做的。”这是我便想起了这句话,每个人都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你想想,他做的事是对是不对,他做了有什么后果,我做了又有什么后果,才决定是学还是不学,这样不就好了吗。比如有人在教室里踢球,你想:他踢球会撞到人,会被老师批评,我做了也会被批评,还是不在教室踢球了。这样又可以免了老师一顿骂。

我认为这则《孔子语录》对我们很有帮助,有空你也来读读。

(二)

暑假,是个读书的大好机会,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暑假这两个月的时间,去读几本对自己有益的课外读物。这次暑假,我过得很充实,也很快乐,因为我读了很多课外书,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了很多。《孔子名言》让我明白了许多平时学不会的做人的道理。

孔丘(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着名的文化名人之一。《孔子名言》这本书集合了孔子所说过的话,并进行深刻的体会,用一个个小故事,令读者受益匪浅,明白了许许多多的道理。本书的主编何顺用自己的笔调写出了孔子的知识渊博,同时也告诉读者正因为孔子能说出这么多有哲理的话,完全是靠它自身的努力和读书。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向孔子学习!

孔子的名言中,这句话让我体会很深:真金要靠火来炼,在关键时刻去认识一个人。这句话的大意就是说:真金还得火来炼,看一个人是君子还是小人;是肝胆相照、同甘共苦的益友还是为利而来的损友,在平时往往是很难看出来的,只有到了艰难困苦的逆境,甚至生死存亡的绝境,才能认清它的真实面目。在利益面前各种人的真实面目都会赤裸裸的暴露出来。有的人在对自己有利益或对自己的利益没有损害的时候,可以和你称兄道弟、亲密无间。可是一旦损害他们的了利益时他们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见利忘义,唯利是图,一切的友情一切的感情统统都抛之脑后心里面只有自己的利益。而那些与你一起同甘共苦的朋友们在利益面前,会毫不犹豫的选择他们与你之间的友情。这个时候,也是你真正认识一个人的时候。也许有些人在平时的日子里和你关系非常好,但他们在利益的面前或许不会选择你,选择了利益。所以,看一个人是不是你的真心朋友,往往是在最危险、最艰难、最关键的时刻。

(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是孔子的名言,也是我最喜欢的名言。

寒假里,我认真地读了《孔子》这本书,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书上,记载孔子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从小就热爱学习,在15岁那年就定下终生学习的志向。从此以后,它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热爱学习、饱览文籍。最后他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和极其渊博的知识,同时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根本思想是“仁”和“礼” 。它包括了刻苦用功,尊老爱幼,有差别地去爱人,提高自己的修养等。

所以我要好好学习,做一个有礼有仁的中国人。

[《孔子语录》读后感]

篇2:《孔子语录》读后感

寒假里,我认真地读了《孔子》这本书,让我学习到很多知识。书上,记载孔子出生在一个穷苦的家庭,从小就热爱学习,在15岁那年就定下终生学习的志向。从此以后,它谦虚好学、勤奋刻苦、热爱学习、饱览文籍。最后他具有相当的人格魅力和极其渊博的知识,同时也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的根本思想是“仁”和“礼”。它包括了刻苦用功,尊老爱幼,有差别地去爱人,提高自己的修养等。

篇3:一位老人与一座孔子语录园

张济民,今年91岁,系南京中医药大学退休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全国著名中医专家。

雄心,老人要建语录园

1990年,70岁的张济民光荣退休。退休后,他精读了《论语》,全面系统地研究孔子思想,积极探讨孔子思想与中医理论的关系,著有《孔子中医观》《孔子与中医养生》等多篇学术论文。

2000年初春,张济民回到老家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张济民的家乡地处穷乡僻壤的革命老区,这里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由于缺医少药,当地及周边乡镇每年有数百人丧命于各种疑难杂症。张济民走村串户,为数十名重病患者进行了义诊。但接下来发生的事深深刺痛了他的心。他在与乡亲们的交谈中。发现不少老年人丢掉了传统文化,沉迷于赌博、封建迷信活动;不少年轻人信仰丧失,拜金主义严重,竟不知道孔子是谁;大多数村干部没读过《论语》,对孔子思想和孔子文化一无所知:村里没有村规民约,民风不清……“这是一种悲哀,是孔子思想和孔子文化传承的断裂!”张济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自言自语道:“没有营养的人容易生病,没有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容易浮躁,这‘浮躁病’比身体上的疾病更难治愈呀!提高村民的文化素养迫在眉睫。”他决心发挥余热,在家乡建一座孔子语录园,以传承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倡导“仁”、“礼”,净化村风民风,给后人留下一笔永久性的精神财富。

次日一大早,张济民急匆匆找到村党支部书记,说出自己要建孔子语录园的想法。书记对他的爱国爱乡热情大加赞赏,当即表态:村里将在用地、审批等环节上给予方便和支持。可书记担心张济民年事已高,精力也跟不上,再就是建语录园需大笔投资,而村里却爱莫能助。张济民说,自己身板硬朗,有生之年要为家乡人民做点事,留一笔精神财富,至于资金他自有办法解决。

回到南京后,张济民食不甘味,卧不安席,满脑子盘算着语录园的框架和蓝图。“孩子爸,看来南京留不住你了,家乡有你的牵挂,我们就回去居住吧!”老伴看出了他的心事安慰道,“不管遇到风还是雨,我陪着你!”

2000年3月,张济民携老伴回到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开始了他的夕阳创业计划。

战略,开个门诊圆那梦

张济民回乡安置好家人后,便带上干粮走南闯北开始了筹建孔子语录园的可行性调查。经过两个多月的奔波,他收集了数百份信息资料。据专家评估,建一座语录园(含附属生态园)至少需投资200万元,且免费参观无收益,每年还需贴补不少的维护保养费。200万元,这对于一个退休老人来说无疑是个天文数字。可望而不可及。儿子极力反对,老伴也打起退堂鼓,劝他死了这条心。张济民沉着脸,一言不发。他知道,建语录园的成败关键在于资金,解决了这个瓶颈问题,其他问题将会迎刃而解。接下来的日子,家人再也没有听到老人提及“语录园”三个字。张济民每天按部就班地跑步、下棋、逗鸟、绘画,悠闲自乐。家人以为他放弃了筹建语录园的计划,不禁暗暗自喜。

1个月后,张济民从银行取出10万元稿费积蓄,说要建一幢中医门诊楼。“老爷子开明,开个专家诊所既可解除病人痛苦,又可增加家庭收入,是两全其美的好事!”晚辈们个个拍手称快,纷纷加入筹建中医门诊楼的行列。张济民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和民工一起挥锹铲土,搬运砖块,不分昼夜地忙碌在工地上。经过近3个月的奋战,一幢门诊楼拔地而起。2000年10月初,张济民中医专家门诊开诊。开诊1个月,生意红红火火,病员遍及如皋、海安等10多个县市,连上海、浙江、山东等地也有不少病人慕名前来求医。家人细算了一笔账,1个月的门诊收入少说也有两万元。可所挣的钱全由老人一人独掌。“老爷子是貔貅,只进不出。”家人对他很有意见。“老头子,别固执了,你留钱做啥哩?”老伴在一旁咕哝着。面对家人的满腹牢骚,张济民冷冷地甩出一句:“钱要用在刀刃上!”

此后不久,待镇土管所送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镇砖瓦厂、水泥制品厂将一车车砖瓦、水泥板运至家门口时,张家人才意识到老爷子要建孔子语录园了。张济民见时机成熟,便向家人如实摊牌:“我开诊所就是要圆孔子语录园的梦啊。我开诊所一年挣20万,10年就是200万,靠我这把老骨头建个孔子语录园不成问题,要知道语录园是个永久性的精神财富啊……”

战术,我要做当代愚公

建孔子语录园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2000年11月,在语录园开工奠基仪式上,张济民动情地说:“我要立愚公移山之志,做当代愚公,打一场持久战,建一座孔子语录园。我要做传承孔子思想、宣传孔子文化的新愚公,挖‘山’不止,传承不息,让孔子的思想和文化代代传下去……”老人慷慨激昂的讲话回荡在乡村田野。震撼着乡亲们的心灵。

接下来,漫长的岁月,张济民除了门诊外,吃睡在工地。从落实资金、选购材料到每个单项工程竣工验收,他事必躬亲,一步一个脚印。工程队负责人说:“张教授是头不知疲倦的老黄牛,浑身有着使不完的劲。”

废寝忘食、超负荷工作,使张济民体重急剧下降。2004年严冬,张老病倒了,高烧不退,昏迷不醒。这下可急坏了家人。医生诊断,老人患有较为严重的心肌炎,这是心力交瘁、积劳成疾所致。张济民输液1周后才渐渐有了精神。病床上,张老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坚持,坚持,再坚持,语录园一定能如期建成!”功夫不负有心人。2010年11月下旬,历时10年,耗资280万元,建筑面积1450平方米的孔子语录园终于建成了。

园内亭台楼阁,古色古香。一尊高大的白玉石孔子像耸立园中。约200米的长廊内依次为前言、孔子图片集锦、孔子语录、孔子语录译文。近1000字的前言,详细介绍了孔子思想、孔子文化精髓及孔子生平、丰功伟绩;孔子图片集锦展出了孔庙、孔子画像、孔子故居及孔子讲学图片共52张;118句孔子语录精雕细刻在11块大理石上;11块嵌在墙上的不锈钢板。上面刻着孔子语录译文。张济民还向附近村民赠送了3000多本自编自印的《孔子语录》小册子。漫步语录园,人们流连忘返。人們在欣赏语录园的同时,更惊叹和敬佩张济民老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篇4:孔子语录 孔子名言 孔子名言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尚书》《春秋》等,教授门徒。孔子的弟子曾将他的谈话和他与门徒的问答,辑成《论语》一书,这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资料

篇5:孔子励志名言语录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巧言令色,鲜矣仁。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过,则匆惮改。

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

放于利而行,多怨。

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放于利而行,多怨。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不学礼,无以立。

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不迁怒,不二过。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礼之用,和为贵。

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巧言乱德。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道不同,不相为谋。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听其言而观其行。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刚毅木讷近仁。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孔子语录》读后感】相关文章:

语文孔子语录04-26

孔子语录集07-03

孔子语录英文对照06-02

有关孔子的语录06-16

孔子儒家经典语录08-05

孔子语录英文翻译06-07

孔子经典语录有哪些07-23

孔子品行修养的语录09-08

孔子语录十则翻译04-19

孔子语录英文版,收藏05-20

上一篇:吃空饷治理情况下一篇:保育员证去什么网报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