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构造及驾驶知识论文概要

2024-08-24

汽车构造及驾驶知识论文概要(精选5篇)

篇1:汽车构造及驾驶知识论文概要

南京理工大学 课 程 论 文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及驾驶知识

论文题目:新概念汽车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前景姓名:章莎莎 学号:1007810226(经济管理学院 目录

一、前言(4

二、基本概念(4 2.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2.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2.2.1 电动汽车 2.2.2 气体燃料汽车 2.2.3 生物燃料汽车 2.2.4 氢燃料汽车

三、各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6 3.1 美国

3.2 日本 3.3 中国

四、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8 4.1充电难

4.2快速装卸电池难 4.3电池维护难 4.4充电成本高 4.5充电运营商的重担

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11 5.1突破电池技术是关键 5.2 驱动电机呈多样化发展

5.3 由于受续驶里程的影响,纯电动汽车向超微型发展 5.4 混合动力汽车是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过渡产品 5.5 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竞争的焦点

5.6 开发新一代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

六、总结(12 参考文献

【摘要】石油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是全球汽车产业面对的共同挑战,各国政府及产业界积极应对,纷纷提出各自的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已成为21世纪汽

车工业的发展热点。目前,各国重视新能源汽车的开发及应用,并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什么样的新能源既能够保证汽车的正常性能,又不对环境造成危害?这依旧是各国关注和研究的焦点。新能源汽车的未来发展前景是广阔的,但始终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

【SUMMARY】Abstract oil shortag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global warming is the common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global automotive industry, which governments and industry toactively respond to,andhave put forward their own development strategies.The newenergyvehicles has become a hot spot of the development of automobile industry inthe 21st century.At present, the national pay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of new energy vehicles, and have achieved good results.However, what kind of new energy both to ensure the normal performance of the car without damage to the environment? This is still the focus of national attention and study.The futureprospec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is broad, but always have to rely o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关键字:石油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挑战新能源汽车开发应用发展前景科学技术

Keywords: oil shortag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limate change challenges, the newenergyvehicle,development,application prospects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一、前言

世界上第一辆电动汽车诞生于1881年,比燃油汽车还要早5年,但是当时电动汽车的续驶里程太短,充电时间太长,同时内燃机技术趋于完善,一次加油能持续行驶400~500km,燃油价格便宜,因此电动汽车逐渐被燃油汽车淘汰了。汽车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汽车工业的发展给人们造就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带来了财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汽车技术的进步也极大地促进了机械、电子、化工等相关科学技术的进步。然而汽车的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 的同时也在面对能源、环境与气候问题的挑战。为此,世界各国的政府、学术界和工业界都将目光投向了环保与节能的新能源汽车,并且都在加大对新能源汽车开发的投入力度,加速新能源汽车的商品化步伐。

二、基本概念 2.1新能源汽车的定义

英文名称:New energy vehicles,我国2009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此规则强调说明: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或使用常规的车

用燃料、但采用新型车载动力装置,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

2.2 新能源汽车的类型

新能源汽车包括的范围较广,一般可分为电动汽车、气体燃料汽车、生物燃料汽车和氢燃料汽车等。

2.2.1 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是以电池为储能单元,以电动机为驱动系统的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是指同时装备两种动力源——热动力源(由传统的汽油机或者柴油机产生与电动力源(电池与电动机的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指采用燃料电池作为电源的电动汽车。

2.2.2 气体燃料汽车

气体燃料汽车是指利用可燃气体作为能源驱动的汽车。一般有三种,即专用气体燃料汽车、两用燃料汽车和双燃料汽车。

2.2.3 生物燃料汽车

燃用生物燃料的燃油的汽车称为生物燃料汽车,与传统汽车相比,生物燃料汽车结构上无重大改动,但排放总体上较低,如乙醇燃料汽车和生物柴油汽车等。

2.2.4 氢燃料汽车

氢燃料汽车是指以氢为主要能量驱动的汽车。一般汽车使用汽油或柴油作为内燃机的燃料,而氢燃料汽车则使用气体氢作为内燃机的燃料。氢内燃机在汽车上的应用方式有三种:纯氢内燃机,氢/汽油两用染料内燃机,氢-汽油双燃料内燃机。

三、各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状况 3.1 美国

发展电动汽车等各种新能源车,对于汽车大国来说,早在150年前就再是新话题。美国人托马斯*达文波特1834年就制造出第一辆直流电机驱动的电动汽车并获专利。在早期的美国汽车消费市场上,电动汽车还曾与蒸汽车和内燃机车三分天下。但随着美国德克萨斯州石油的开发和内燃机技术的大大提高,电动汽车渐失优势,从此停滞了大半个世纪。如今,是因为资源紧缺、大气污染严重,以电动汽车为中心的新能源汽车才备受关注。

当前国际上车用替代燃料发展主要是乙醇和生物柴油等非化石类燃料,美国一直致力于提高乙醇及生物柴油等可再生资源的使用量。驱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行驶的电池组技术是需要突破的关键。奥巴马在考察位于加利福尼亚一家电动汽车测试中心时宣布,美国能源部将设立20亿美元的政府资助项目,用以扶持新一代电动汽车所需的电池组及其部件的研发。为此,道氏化学,韩国LG等四家电池制造商宣布了在密歇根州的投资计划,总额达17亿美元,他们也相应得到了总额5.4亿美元的税收优惠。这一揽子计划形成了美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第一推动力。

3.2 日本

日本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化成果在全球范围内是最好的。在新能源汽车方面,日本主要走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日本在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领域,领先

世界。以丰田普锐斯为代表的日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在世界低污染汽车开发销售领域已经占据了领头地位。

除丰田外,其他几家日本汽车企业也在开发新一代的能源动力汽车,如本田的Insight IMG混合动力汽车、日产Leaf和三菱i-MiEV 纯电动汽车等。日本政府在2009年6月启动了“新一代汽车”,实际值的是环保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动汽车等。该计划力争到2050年,使环保汽车占据汽车市场总量的一半左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日本政府通过援建电动汽车基础设施、减锐和发放补贴等促进环保汽车发展。

3.3 中国

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始于21世纪初。2001年,新能源汽车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五”期间的“836”重大科技课题,并规划了以汽油车为起点,向氢动力车目标挺进的战略。“十一五”以来,我国提出了“节能和新能源汽车”战略,政府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

国产新能源汽车如雨后春笋,纷纷崭露头角,如长安的CV9杰勋混合动力版,奇瑞的A5、东方之子燃料电池动力汽车,海马的H12电动汽车、华浦海域甲醇动力轿车和海尚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力帆的520混合动力汽车等。

国务院国资委推动有关中央企业成立“中央企业电动汽车联盟”,旨在有效发挥中央企业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中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形成合力加快推动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的发展,以联盟的方式,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与协同发展,快速、有效地突破电动汽车产业核心技术,尽快形成规模化发展态势。

四、新能源汽车存在的问题 4.1充电难

目前,可采用的充电方式有三种:一是充电站,二是可在城市小区和停车位普遍设立的刷卡式充电桩,三是任意民用电插座。民用电插座不仅涉及电费计费问题,而且

充电时间长,不可能成为主流充电方式。而在停车位设立刷卡式充电桩,几乎所有的车辆都在下班后的同一时间充电,一旦电动汽车的拥有量达到一定规模,就会产生谐波,对城市电网构成破坏性影响,电网将不堪此负。而充电站对车辆的服务,必须能在短时间内完成,尽管各国都在研究快速充电的方法,也进行了快速充电的成功试验,但是,快速充电对电池的破坏作用是无法杜绝的,用牺牲电池寿命作为代价来完成快速充电是不划算的!4.2快速装卸电池难

纯电动汽车通常采用能量密度很高、安全性很好的磷酸铁锂电池,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还没有性能和价格上更优越的电池材料可取代磷酸铁锂,指望发明新的电池材料在成本不显著增加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能量密度,在短期内是没有希望的。在此前提下,可续驶150公里以上的纯电动小汽车,其电池箱的重量将达到200公斤以上。为了配重合理,不能将电池箱安装在车辆的前、尾两端,只能安装在车辆中部乘员座椅的下方,这就为快速更换电池出了难题。有三种可选择的方案:①如果从上往下装入电池,则需要乘员离开座位,并将座位掀开,十分不方便。②如果从下往上装入电池箱,就必须设计出十分牢固的固定系统,才能防止车辆在高速行驶和剧烈颠簸中电池箱的松

动,而在一般情况下,电池箱牢固的安装和快速更换相冲突,二者只能取其一,很难找到两全的解决办法。③从侧面装入电池箱,虽然可以使牢固性和快速装卸同时实现,但需要将车身覆盖件和车架的模具全部更新,甚至生产线也需要进行伤筋动骨的大调整,没有几亿元的投资是出不了样车的,而样车并不见得可以定型。无论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都存在着难产问题。因此,快速装卸电池虽然只是一个常规性的技术问题,解决起来却也有相当的难度。这就是世界上至今没有一辆可快速更换电池的纯电动汽车问世的原因。

4.3电池维护难

为可更换电池的电动汽车服务,充电站的主要功能并不仅是为车辆补充能源,还要进行电池维护,这是国外车电分离方案提出者根本没有考虑的问题。加入这个功

能,充电站的商业性质就发生了革命性的改变,它所能提供的服务包括了电池的寿命保证,问题是谁有这个金钢钻?谁能为用户提供电池寿命千次以上的质量保证?这是一个关系到这种商业模式成败的大问题。因此,电池维护技术就成了电动汽车车电分离技术路线最关键的核心技术。

4.4充电成本高

假定电池维护技术已经成熟,可以保证电池1000次以上的循环寿命,在包括电池折旧的总成本中,最大的部分电池折旧成本就能降到合理水平,每行驶100公里为20元左右。而充电时所消耗的电费基本上是个常数,对五座电动小汽车而言,每行驶100公里所消耗的电费为7-10元,是一个很低的数字。剩下的就是充电站工程和设备折旧以及管理费用、财务费用了。按照国外的设计和我国在奥运期间

建的充电站,每个充电站的投资高达上亿元,使每次充电的折旧费高到毫无商业竞争力的程度。因此,必须设计出花钱少、效率高的廉价充电站,只有这样,才能让充电总成本明显低于燃油费用,使电动汽车具有对燃油汽车的竞争优势,才能实现电动汽车的商业化。

4.5充电运营商的重担

在快速更换电池的商业模式中,车主买到的是不含电池的裸车,充电站为车主提供电池租赁服务,在通常情况下,为100辆车提供服务,需要有2倍的电池用于周转,充电运营商作为电池租赁方本身将拥有全部电池的所有权,这就是充电运营商一身担起三个重担:电池租赁、充电服务、电池维护。谁能承担这个角色?汽车制造商不可能将电池的责任都揽到自己身上,电池生产厂商虽然可以承担这个角色,但在商业化运行中,只有充电运营商专业化独立运作,才能培育出高效率的团队和商业品牌,充电运营商自成一家不可避免。目前,国家电网公司已经高调宣布,要大举进军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在全国大中城市建立电动汽车充电站网络。但是,此充电站非彼充电站,国家电网的充电站没有考虑快速更换电池,更没有考虑电池维护,而是采用在占地面积很大的充电站中设立很多的充电桩,让车辆自助式卧充。这种方式必须以电池盲充1000次不损坏为前提,而这样的电池根本没有。因此,可以肯定,这种充电站除了

作为形象工程外将毫无用处。如果国家电网不改变设计,它不可能成为电动汽车领域里的成功者。但问题又来了,没有可更换电池的车辆,怎么会有充电运营商?而没有充电运营商的参与谁敢造可更换电池的车?

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5.1 突破电池技术是关键 作为动力源,现在还没有任何一种电池能与石油相提并论,动力电池 已成为限制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和开发环境友好、成本 低廉、性能优良的动力电池,是大量推广使用电动汽车的前提。5.2 驱动电机呈多样化发展 美国倾向于采用交流感应电机,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质量较小,但控制技术较复杂。日本采用永磁无刷直流电机,优点是 效率高、起动转矩大、质量较小,但成本高,且有高温退磁、抗震性 较差等缺点。德国、英国等大力开发开关磁阻电机,优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成本低,缺点是质量较大,易于产生噪音。5.3 由于受续驶里程的影响,纯电动汽车向超微型发展 这种汽车降低了对动力性和续驶里程的要求,充电过程比较简单,车速不高,较适于室内或社区小范围内使用。5.4 混合动力汽车是内燃机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之间的过渡产品 混合动力汽车既充分发挥了现有内燃机技术优势,又尽可能发挥 电机驱动无污染的优势。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有两条技术路线值得重视: 一是轿车混合动力模块化;二是城市客车混合动力系统的平台化。5.5 燃料电池汽车成为竞争的焦点 燃料电池汽车在成本和整体性能上,特别是续驶里程和补充燃料 时间上明显优于其他电动汽车,并且燃料电池所用的燃料来源广泛,又可再生,并可实现无污染、零排放等环保标准。5.6 开发新一代车用能源动力系统,发展新能源汽车 重点发展各种液体代用燃料发动机及其混合动力汽车,并逐步过 章莎莎页 11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7810226 渡到发展采用生物燃料的混合动力汽车和可充电的混合动力汽车; 进 一步发展以天然气为主体的气体燃料基础设施,分步建设长期可持续 利用的气体燃料供应网络;以天然气发动机为基础,发展各种燃气动 力;大力推进动力电池的技术,尤其是天然气/氢气内燃机及其混合 动力;发展新一代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混合动力;大力推进动力电池 的技术进步。

六、总结 面对石油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等问题的出现,新能源汽车 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在全球

化的发展局势之下,各 国更加注重互利共赢; 保护环境、合理充分的运用资源是各国的责任; 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必须开发新能源,寻求其他途径来生存,因为石 油总有消耗殆尽的时候。于是,新能源汽车在各国如火如荼的发展了 起来,尽管面对种种技术困境,但还是阻挡不住发展的大潮流。参考文献 [1]催胜民,韩家军.新能源汽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1 [2]欧阳惠芳.关于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建议[J].时代汽车, 2011 年 09 期 [3]吕可珂.新能源汽车[J].中国发明与专利, 2011 年 06 期 [4]崔大山.新能源汽车的未来机会[J].时代汽车, 2011 年 09 期 [5]王文伟,毕荣华.电动汽车技术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6]MehrdadEhsani,YiminGao,AliEmadi.现代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车—— 基本原理、理论和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7]Seth Leitman.插电式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开发基础[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8]王刚,周荣,乔维高.电动汽车充电技术研究[J].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 2008 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7810226 章莎莎页 12

篇2:汽车构造及驾驶知识论文概要

一、填空题

1、发动机零件的耗损形式有磨损;腐蚀;疲劳;变形四类。

2、按所用燃料不同,汽车发动机分为 汽油机;柴油机 两种类型。

3、曲柄连杆机构的零件分为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三部分。

4、活塞环分为 气环;油环两类。

5、配气机构由 气门组;气门传动组 两部分组成。

6、凸轮轴靠曲轴来驱动,传动方式由 齿轮传动;链传动;带传动三种。

7、按冷却介质不同,发动机冷却系统分为 水冷系;风冷系 两种类型。

8、润滑系采用了 压力润滑;飞溅润滑 两种润滑方式。

二、单项选择题

1、活塞每走一个行程,相应于曲轴转角(A。A.180° B.360° C.540° D.720°

2、下列发动机组成中柴油机所没有的是(C。A.冷却系统 B.起动系统 C.点火系统 D.润滑系统

3、在将气缸盖用螺栓固定在气缸体上 , 拧紧螺栓时 , 应采取下列方法(A。A.由中央对称地向四周分几次拧紧 B.由中央对称地向四周分一次拧紧 C.由四周向中央分几次拧紧 D.由四周向中央分几次拧紧

4、活塞在制造中,其头部有一定锥度,主要是由于(C。

A.材料 B.可减少往复运动惯性力 C.活塞在工作中受热不均匀 D.润滑可靠

5、曲轴与凸轮轴之间的传动比为(A。A.2:1 B.l:2 C.l:l D.4:1

6、当采用双气门弹簧时,两气门弹簧的旋向(B。A.相同 B.相反 C.无所谓 D.不一定

7、下列各零件不属于气门组的是(D。

A.气门弹簧 B.气门 C.气门弹簧座 D.凸轮轴

8、下述各零件不属于气门传动组的是(A。

A.气门弹簧 B.挺柱 C.摇臂轴 D.凸轮轴

9、使冷却水在散热器和水套之间进行循环水的水泵旋转部件叫做(A。A.叶轮 B.风扇 C.壳体 D.水封

10、在发动机上拆除原有节温器,则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水(C。

A.只有大循环 B.只有小循环 C.大、小循环同时存在 D.冷却水将不循环

三、名词解释

1、压缩比:气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比值

2、气门叠开:由于发动机进、排气门有早开晚关的现象,在排气行程上止点附近出现了进、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现象。

四、简答题

1、柴油机和汽油机在可燃混合气形成方式和点火方式上有何不同?它们的压缩 比为何不一样?(1 可燃混合气的形成方式:汽油机在气缸外形成混合气,柴油机在气缸内形 成混合气;点火方式:汽油机采用点燃的方式,柴油机采用压缩自燃的方式。(2汽油机靠点火系点燃气缸内混合气,需要的压缩比不大;柴油靠压缩自燃 的方式使气缸内混合气自燃,需要很大的压缩比

2、对发动机冷却不足或冷却过度各有什么危害?当冷却适度时,气缸盖内的水 温为多少? 答:(要点(1 不足:发动机过热,充气量减少,燃烧不正常,发动机功率下 降,润滑不良,加剧磨损;过冷:热量散失过多,增加燃油消耗,冷凝在气缸壁 上的燃油流到曲轴箱中稀释润滑油,磨损加剧。

篇3:汽车构造及驾驶知识论文概要

1 高职高专《汽车构造》课程

《汽车构造》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汽车电子专业、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所必须开设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讲解汽车的组成结构、各系统与装置的作用与工作原理、技术性拆装、维护保养、检测维修。其开设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开设《汽车构造》课程,覆盖汽车发动机构造、底盘构造。一种是开设《发动机构造》与《底盘构造》两门课程。课程具体名称各个高职高专院校有所区别,在行动导向、任务驱动的教育教学理念引导下《汽车构造》课程的内容越来越重视实训操作,名字多用行动导向的词语,通过对该课程的教材市场调查,常用名字有:《发动机构造与拆装》、《发动机构造与检修》、《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构造与拆装》、《底盘构造与拆装》、《底盘构造与检修》、《底盘构造与维修》。

2 高职高专《汽车构造》课程教材的建设现状

2.1 以机械图样为主,忽视了高职高专学生的学习能力

本科院校的《汽车构造》课程教材,以机械图样来展示汽车的具体组成结构,因为本科院校的学生基础好,《机械制图》课程基础好,学生毕业后从事汽车领域的研发、试验等工作又需要有读图、制图能力,因此利用机械图样来进行《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是合理的。

但是,高职高专的学生不同:第一,从就业面向来说,高职高专的学生并不培养具有制图能力的汽车设计类人才,学生从事的是一线的维修、销售、主机厂装配等工作,具体工作并不要求制图能力。因此从培养学生读图、制图能力的角度来说,利用机械图样来进行《汽车构造》课程教学是缺少理论依据的,不合理。第二,从学生基础来看,高职高专的学生有中职升学、高考升学、单独招生三个生源类型,生源质量由好及差依次为中职升学<单独招生<高考。目前,连续多年很多省份的高考录取分数线在200分以下,由此可见高职高专生源质量距离本科院校的差距有多大。高职高专的学生,入学学习基础以及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以及自我约束能力都不高,即便是开设了《机械制图》课程,学生的识图、制图能力也非常的有限。通过调研,高职高专的学生对机械图样学习困难。

2.2 内容陈旧,跟不上行业技术的发展

通过调研,很多现行的汽车构造教材内容陈旧。以发动机教材为例,一些教材中还有化油器的淘汰章节、很多缺少发动机电控的内容、实训环节上还存在连杆校正等行业中淘汰的技术。

2.3 沿用本科院校知识体系

个人调查认为,现在汽车构造教材的版本主要源自陈家瑞、关文达主编的两个版面的汽车构造教材,这两本书都是面向本科院校开设的,内容大而全,很厚。本科院校的教学要求知识的系统性,因此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以知识体系为纲目,通常都是按照系统的组成机构来展开。高职高专的汽车构造教材借鉴本科院校的知识体系教材版本后并没有进行内容的重构,导致基础不好的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中思维跳跃量大,很难系统的掌握课程内容。

2.4 发动机型号固定,给其他院校使用带来困难

主要体现在实训操作环节,一些教材以捷达、奥迪、迈腾、桑塔纳等某一个车型为例,教材内容一旦明确为某一款,其他院校在使用该教材时很可能没有这款车、没有这款发动机、或者教学配套数不够。即便是按照维修手册的内容和要求将实训环节在教材内容中体现的细微细致,但是没有考虑到其他院校的共性教学和资源分享。

3《汽车构造》课程教材建设新探索

以《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材为例,课题组进行了专题的研究,研究成果教材已经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公开出版发行(CIP号2016第197774号,ISBN978-7-304-08020-4,王佳主编,教材名“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在《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课程教材建设中,课题组的研究思路和设计如下:

3.1 充分考虑高职高专学生的学情现状,全书不使用机械图样,机械图样过于抽象、复杂,不利于学习

在对发动机结构的展示中,以实物图、实物解剖图、简单形象的示意图来显示具体结构以及实训操作步骤。实物图见图1(教材中图3-13)所示,原理示意图见图2(教材中图7-4)所示。所有图片全彩色(4色)印刷。

3.2 优化与精简教材内容

淘汰行业中淘汰的结构与技术,补充W12发动机、六线宽域型氧传感器、单缸独立点火等新技术新结构。

3.3 突出关键步骤,忽视具体型号

为了达到教材通用性的特点,方便其他兄弟院校选用教材,本教材在实训环节只强调关键步骤、方法,忽略具体型号。

3.4 重构内容体系,索引导航,思路清晰

为了便于学生对发动机结构与原理的系统掌握,本书在全部单元中进行了内容的重构,按照气体的流动路线、油液的流动路线、电流的走向、机械的动力传递路线为顺序来展开单元教学内容,并设计了索引图。索引图样例见图3所示(教材中52页中的索引图)所示。

3.5 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教材中设计有多元的学习环节

(1)教材中设计了二维码,学生可以使用手机扫一扫,获得相关的PPT、实物操作录像来辅助学习,生动直观。(2)设计有课堂作业,作业的形式有结构识别的连线题、案例分析题、总结归纳题、简答题,讲练结合。(3)设计有单独印刷的单元测试题随书赠送,便于学生自我测验、教师测验。(4)在发动机电控检修的实训环节,针对学生教学的情况,采用了直观的彩图设计,将表和传感器电路简图连接在一起,红黑表笔颜色区分明确,电路红色电源、黑色搭铁、绿色信号,整个测量过程一个步骤一个彩图,断线表示断开插头,并配有文字描述检测过程与检测数据标准,直观生动。图样见下图(教材中193页图10-32)图4所示。

参考文献

[1]高洪一.汽车专业教材建设现状及对策研究[J].数字化用户,2013(11):116-117.

篇4:汽车构造基础知识讲座

一、 汽车总体构成

现代汽车通常由发动机、底盘、电气系统与车身四大部分组成,图1-1示出轿车的总体构成。

1.发动机

现代汽车发动机多数为往复活塞式内燃机。燃料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作功,通过活塞和连杆推动曲轴旋转产生动力,从而使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汽油发动机由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料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以及点火系等组成。

2.底盘

底盘接受发动机发出的动力,使汽车产生运动,并可保证汽车正常行驶。

底盘主要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与制动系等组成。

3.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包括汽车电源与各种用电设备,如蓄电池、发动机、起动装置与点火系以及照明、信号装置,还有车用空调等。

二、 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1.汽车的驱动力

汽车发动机的扭矩,经过传动系传递至驱动轮,而驱动轮上的这一扭矩,可使它对地面产生一个圆周力。同样,根据力的作用原理,地面对车轮将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地面反作用力与车轮圆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地面对车轮的反作用力就是推动汽车运动的力,称为汽车的驱动力,也可称为牵引力。

2.汽车的行驶阻力

汽车行驶时需要不断克服行驶中的各种阻力,这些阻力是:地面与轮胎的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上坡阻力与加速阻力。其中,滚动阻力与空气阻力,在任何行驶条件下均将产生。克服这种阻力就需要消耗功率。

图1-2示出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与驱动力的关系。

3.汽车行驶的驱动条件

如汽车驱动力大于滚动阻力、空气阻力与上坡阻力之和,汽车将加速行驶;如驱动力等于上述阻力之和,汽车则等速行驶;而驱动力小于上述阻力之和,汽车只能减速行驶至停止。

当然,上述情况只有在车轮与地面不发生滑转才能实现。如车轮在路面上滑转时,增大驱动力只会使车轮加速滑转,汽车则不会前进。因此,汽车的驱动要受到轮胎与地面附着条件的限制。

汽车知识百问

?轿车有哪些类型

!常见轿车有普通轿车,敞蓬轿车与运动车。

按发动机排量轿车分为:

微型:1.0升以下;

轻型:1.0~1.6升;

中型:1.6~2.5升;

大型:2.5升以上。

六门或发动机排量4.0升以上轿车通称高级轿车。

篇5:汽车构造与驾驶规范操作总结报告

课 程

总 结

姓名:

学号:

电话:

日期:

经过对汽车构造的学习,我了解了汽车的发展历史,掌握了汽车的基本构成及相关的功用。

汽车诞生于1886年,由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发明的内燃机三轮机车是世界上第一辆汽车,因此卡尔·本茨被称为“汽车之父”,与此同时德国工程师戴姆勒发明了内燃机四轮机车。1894年奔驰成为最早的量产汽车。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是汽车快速发展时期,而汽车的全盛时期则是20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初,汽车产业兼并改组、产量相对稳定时期是20世纪70年代以后。汽车的发明改变了世界,它使得人们交流变得方便,人们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去旅游。汽车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

汽车主要由发动机、底盘和车身组成,按用途分为乘用车和商用车,汽车的主要技术参数有尺寸参数、质量参数、性能。尺寸参数包括轴距、轮距、总长、总高、总宽、前悬和后悬;质量参数包括总载质量、总质量、整备质量、整备质量系数、轴载;性能包括功力性能(最高速度、加速性能、爬坡性能)、经济性能(燃料消耗)、通过性能、制动性能、稳定性能、操作性能、有害气体排放指标。

汽车发动机基本由油路系统、电路系统、发动机体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组成,类型有直列型、V型和对置型。发动机根据燃料的不同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汽油机是将空气与汽油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在吸气冲程被吸入汽缸,混合气经压缩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直线运动,通过连杆、曲轴飞轮机构对外输出机械能。四冲程汽油机在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内完成一个工作循环。四冲程柴油机和汽油机一样,每个工作循环也是由进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和排气冲程组成。由于柴油机以柴油作燃料,与汽油相比,柴油自燃温度低、黏度大不易蒸发,因而柴油机采用压缩终点压燃着火,也叫压燃式点火,其工作过程及系统结构与汽油机有所不同.汽车底盘由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组成。

传动系由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和驱动桥组成,传动系的作用是实现变速、倒驶、差速转动以及中断动力传递。传动系的布置形式有FR(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RR(发动机后置,后轮驱动)、FF(发动机前置,前轮驱动)、4WD。货车主要是FR型,大型客车主要是RR型,大多数轿车是FF型,4WD是越野车的传动系采用。离合器的类型有摩擦片式、液力耦合式、电磁式,作用是保证汽车平稳起步;使换挡时顺利平顺;暂时切断动力传递;防止传动系过载。变速器的类型有有级式、无级式和综合式,作用是改变汽车的行驶速度和牵引力;改变驱动轮的旋转方向;实现空挡;驱动其他机构。

转向系是改变或恢复汽车行驶方向的专设机构,由专心操作机构、转向器、转向传动机构组成,类型有机械转向系统、动力转向系统。

该课程的学习,我对汽车发动机很感兴趣,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它就像心脏为人提供动力一样为汽车提供前进的动力,没有发动机汽车就只是一堆废铁,毫无用处。发动机技术每前进一点,整个汽车技术就会前进一大步。发动机的发展十分迅速,从最开始的最简单的内燃机到现在的四冲程的汽油机和柴油机,也不过才经历了短短的100多年,但汽车的时速已经由最开始的十几公里到现在的300多公里了。可以说汽车发动机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现代发动机对燃料的利用率太低了,不仅浪费资源,而且造成环境污染,所以我认为汽车发动机的发展前景是相当可观的。如果有一天汽车发动机对燃料的利用率能够达到80%以上的话,那么将大大缓解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虽然这个想法还很遥远,但是套用一句广告语;“一切皆有可能。”我相信在几十年以后,它会实现的,到那时我想汽车的速度不会比飞机慢了。

上一篇:行政法规题库下一篇:ERP与目前管理体制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