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

2024-07-22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通用8篇)

篇1: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

知识点一就业前的准备

一 收集就业信息

《一》途径:1,本校的毕业生就业机构 2,针对毕业生的人才市场。3,社会

实践活动。4,收集网上求职信息。5社会上的传播媒介。6社会人际关系。7刊登求职广告,发求职信,电话联系或亲自拜访。

《二》分析就业信息。1,有针对性的进行比较。2面对现实,理论联系实际。

3在政策范围内择业

《三》筛选就业信息。注意事项:1,从众行为。2轻信行为。3犹豫不决,举

棋不定。4急于求成。

二 端正就业心态

注意避免以下各种心理:

羞怯心理,攀比心理,依赖心理,低就心理,盲目求高心理,自负心理,自卑心理。

知识点二就业途径:

一,自主就业

《一》在城市自谋职业。1,通过社会各级各类人才市场择业。2,通过社会实

践或实习择业。3,通过大众传媒的信息择业。

《二》在乡镇自谋职业。1,创办小农场。如承包农田,承包果园,版花卉苗木基地等。

2,创办小企业,结合当地实际围绕第二三产业创办小企业。

《三》异地就业。

《四》他人协助就业。1,通过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2,通过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服务部门就业。3,通过各种恶搞社会关系就业。

二,市场调节就业

《一》劳动部门帮助就业。由劳动部门牵头,通过劳动力市场帮助就业者与用

工单位结合,尽快使劳动者找到工作。

《二》职业介绍机构介绍就业。职业介绍机构里有各行各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信

息,共求职者选择。同时,也把求职者的各种情况登记入册,供用人单位选聘。

知识点三求职面试中的谈话技巧

一,交谈的技巧。1要诚实自然。实事求是是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基本要求,应聘者在面试中态度要坦诚,展示真实的自己。2要简单而精确。一般情况下回答问题要结论在先,议论在后,先将中心思想表达清楚,然后再做叙述。3,要有重点。说话要有点有面,突出展示能符合应聘职位需要的个人优势和特长。4,要是随时注意听者的反应。

二,答问的技巧。1把紧自己的嘴巴,三思而后答。2留足进退的余地,随

机应变。3稳定自己的情绪,沉着理智。4不置可否的应答,模棱两可。5圆好自己的说辞,滴水不漏6摆正自己的心态,委婉机敏。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作业三

一填空

1就业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途径:1,--2,-------

3----------------------------4-------5---------------------

6-7---------

2筛选就业信息的注意事项:1---------------。2-------------。3-----------------------------。

4---------------

3端正就业心态注意避免以下各种心理:

-----------------------

----

------------------

二简答题简述他人协助就业的几种途径。简述面试问答的技巧。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四

知识点一,创业与创业教育

1,创业的含义:创业是创业者的个人行为,市创业者按照国家的有关法规和政策,通过对市场前景的综合性分析,结合自身的条件和意愿所做出的就业选择。

2,创业的决定因素。(1)创业者自身的意志力量,这是决定因素。(2)创业者对职业的追求,以及对待创业的坚定信念和自身综合职业能力。(3)受成功创业者的影响和启发,自己去效仿的。(4)通过创业教育获得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从而产生创业思想并付诸实施。

知识点二,就业观念的转变

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观念的转变: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观其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发展观念。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战士的机遇。2,新型自主择业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人的主动性和能动性非常重要。3,就业竞争观念。无论在劳动力市场上还是在工作单位内部都存在激烈的竞争,要求人们有较高的成就动机和相应的能力与素质。

4,法制观念。市场经济市法律经济,就业与创业都应学习相应的法律法规,用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创业观念。在市场配置资源的模式下,让你们除了自主择业,还应树立自己创业的观念。

6,道德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在法律上约束经营者。而且也在道德观念达成共识。例如:遵守公平合理,诚实守信等信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不做见利忘义的奸商等。

7,职业流动观念。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人挪活,树挪死”。8,利益观念。利益观念与拜金主义是完全不同的。正确的利益观念是对劳动应获得的报酬的不懈追求。

知识点三,创业的正确方法和一般技巧

一 创业的正确方法。

1,观察。观察当前社会上热门的产业,热门的行业。

2,测量。测量产业的规模,测量行业的成熟度。

3,发现。发现该产业或行业的空白点,发现该产业或行业顾客有需要,而尚未有人想到去满足的产品或服务。

4,行动。一旦发现空白点,立即行动。

二 创业的基本技巧。

1,依托一个成熟的行业,行业需要足够大。

2,专注直流业务,不做主流业务。

3,仅仅满足一部分人,而不是满足所有人的需要。

4,服务要到位。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作业四

一,填空题

1,创业的含义:创业是创业者的------------,是创业者按照国家的有关-------------,通过对市场前景的综合性分析,结合--------------------------所做出的就业选择。2,创业的决定因素。

(1)创业者自身的-------------,这是决定因素。

(2)创业者对--------------,以及对待创业的坚定信念和自身综合职业能力。

(3)受-----------的影响和启发,自己去效仿的。

(4)通过创业教育获得创业的------------和----------,从而产生创业思想并付诸实

施。

3,创业的正确方法。

(1)-----------。观察当前社会上热门的产业,热门的行业。

(2)------------。测量产业的规模,测量行业的成熟度。

(3)------------。发现该产业或行业的空白点,发现该产业或行业顾客有需要,而尚未有人想到去满足的产品或服务。

(4)------------。一旦发现空白点,立即行动。

二简答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就业观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2,创业的基本技巧有哪些?

篇2: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

职业是人们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谋生手段的工作;从社会角度看职业是劳动者获得的社会角色,劳动者为社会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并获得相应的报酬;从国民经济活动所需要的人力资源角度来看,职业是指不同性质、不同内容、不同形式、不同操作的专门劳动岗位。职业的功能是指职业活动与职业角色对人和社会的作用与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个人能力2.性格和兴趣3.个人及其家庭的社会地位4.人们的生活方式5.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职业的分类与发展趋势

所谓职业分类,是指按一定的规则和标准把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相同或相似的社会职业,分成并归纳到一定类别系统中去的过程。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其中包括5个中类,16个小类,25个细类;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其中包括14个中类,115个小类,379个细类;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其中包括4个中类,12个小类,45个细类;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其中包括8个中类,43个小类,147个细类;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其中包括6个中类,30个小类,121个细类;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其中包括27个中类,195个小类,1119个细类; 第七大类:军人,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其中包括1个中类,1个小类,1个细类。从职业结构看,职业的分布有三个特点:第一,技术型和技能型职业占主导。占实际职业总量的60.88%的职业分布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这一大类,它们分属我国工业生产的各个主要领域。从这类职业的工作内容分析,其特点是以技术型和技能型操作为主。第二,第三产业职业比重较小,仅占实际职业总量的8%左右。三大产业中的职业分布,以第二产业的职业比重最大。第三,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职业较少。现有职业结构中,属于知识型与高新技术型的职业数量不超过总量的3%。职业分类的基本特征

1、产业性特征

2、行业性特征

3、职位性特征

4、组群性特征

5、时空性特征

职业指导的概念

职业指导是随着经济社会和职业的发展应运而生的。《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职业指导”是这样解释的:“职业指导,亦称职业咨询或就业指导,指根据社会职业需要针对人们的个人特点以及社会与家庭环境等条件,引导他们较为恰当地确定职业定向、选择劳动岗位或者转到新的职业领域的社会活动,是沟通求职者和用人单位、教育部门和社会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的高校职业指导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职业指导是一个教育过程,本质上属于思想教育的范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职业指导的目标是让学生学会设计、学会选择,实现人职的科学匹配;

3、职业指导的内容是给予学生职业意识、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教育;

4、职业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信息,提供就业咨询和服务。

总之,职业指导就是帮助学生和社会求职者了解社会就业形势与当前就业状况,了解社会人才需求和有关人事与劳动政策法规,认识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能力与个性特点的过程,运用职业评价分析、调查访谈、心理测量方法和手段,依据市场人才供求,按照求职择业者个人条件与求职意愿以及单位用人要求,提供咨询、指导和帮助,实现人职合理匹配的过程。职业指导主要任务

提供职业咨询,开发职业潜力;引导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和用人观念;指导设计职业生涯;提高求职和招聘用人技巧。目前,全国各地开展了对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职业指导工作,建起了职业指导室,配备了职业指导员,在职业介绍的过程中,增加了职业指导的程序,希望通过职业指导,使就业服务工作更有效果和效率。他们利用职业指导技术帮助下岗失业人

员转变就业观念,帮助他们了解自我,了解职业,以更加理智的态度去择业等等。同时,一批规范的职业介绍机构和优秀职业指导人员脱颖而出,把职业指导工作推向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几年来的探索,职业指导工作目标更加明确。这个目标就是要紧密结合就业工作的实际,使之更加有效地促进就业,在就业服务工作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作用。职业指导人员深刻地认识到,实施职业指导不仅是要推广一种技术,更重要的是在实施一种战略。职业指导的产生

职业指导的产生与发展是建立在一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基础上的。从生产力的发展到产业结构的变化,从社会劳动体制结构到管理部门的职能更新,从企业用人到学校教育各个方面都必须具备与之相应的条件和配套体系。在我国,经济体制转轨所带动的全面的社会变革对职业指导提出了要求并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具体而言,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职业指导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第二,从职业指导的产生来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力资源的运行机制是职业指导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

第三,社会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导致的职业更新与流动性增强,是开展职业指导的又一个推动力。

第四,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职业指导工作的内容

根据原劳动部印发的《职业指导办法》(劳部发【1994】434号)第6条规定,职业指导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1)调查分析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

(2)开展对劳动者个人素质和特点的测试,并对其职业能力进行评价;

(3)帮助劳动者了解职业状况,掌握求职方法,确定择业方向,增强择业能力;

(4)向劳动者提出培训建议,并负责向就业训练机构推荐;

(5)对妇女、残疾人、少数民族人员及退出现役的军人等特殊群体提供专门的职业指导服务;

(6)指导用人单位选择招聘办法,确定用人条件和标准;

(7)对从事个体劳动和开办私营企业的劳动者,提供开业和生产经营方面的咨询服务;

(8)对就业训练机构的培训方向、训练规模和专业设置等,提供导向;

(9)对在校学生的职业指导工作,提供咨询和服务。

职业指导的意义

首先,职业指导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第二,从职业指导的产生来看,以市场为基础配置人力资源的运行机制是职业指导产生和发展的内在动力。第三,社会科技化、信息化发展导致的职业更新与流动性增强,是开展职业指导的又一个推动力。第四,教育的发展在职业指导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职业选择的基础

职业素质是劳动者对社会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其主要表现在职业兴趣、职业能力、职业个性及职业情况等方面。影响和制约职业素质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受教育程度、实践经验、社会环境、工作经历以及自身的一些基本情况(如身体状况等)。

职业意识是作为职业人所具有的意识,以前叫做主人翁精神。具体表现为:工作积极认真,有责任感,具有基本的职业道德。

职业理想是人们在职业上依据社会要求和个人条件,借想象而确立的奋斗目标,即个人渴望达到的职业境界。它是人们实现个人生活理想、道德理想和社会理想的手段,并受社会理想的制约。职业理想是人们对职业活动和职业成就的超前反映,与人的价值观、职业期待、职业目标密切相关的,与世界观、人生观密切相关

职业决策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前导部分,决策制订的可行性与否,直接决定着职业生涯规划是否成功。希望获得最理想的职业发展目标,就需要认真的对自己进行完全剖析,知道自己希望得到什么,这一生自己应该在这个社会里获得什么,这就需要自己认真制订职业决策了。而这些只有自己最清楚,也只有自己最了解自己,并制订出最合适的决策目标。制订方法

一、制订职业决策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特长和兴趣

二、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并具有可执行性。

三、职业决策必须有可持续发展性

如下十条原则:

职业生涯设计的原则

一、清晰性原则

二、挑战性原则

三、变动性原则

四、激励性原则

五、合作性原则

六、全程原则

七、具体原则

八、实际原则

九、可评量原则

职业设计的步骤

1、确立职业目标

2、确定职业发展道路

3、准备工作

就业制度为具有劳动能力的公民获得职业提供劳动和工作单位的制度。

劳动合同制度——专门规范劳动合同的制度,称为劳动合同制度。劳动合同与每一个劳动者息息相关,是每一个劳动者走上工作岗位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时都必须签署的协议。劳动合同的内容包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经过平等协商后达成的关于权利和义务事项的条款。人事代理是指由政府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有关人事政策法规要求,接受单位或个人委托,在其服务项目范围内,为多种所有制经济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单位及各类人才提供人事档案管理、职称评定、社会养老保险金收缴、出国政审等全方位服务,是实现人员使用与人事关系管理分离的一项人事改革新举措。人事代理的方式有委托人事代理,可由单位委托,也可由个人委托;可多项委托,将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人事档案、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等委托区人才服务中心管理,也可单项委托,将人事档案委托区人才服务中心管理。人事代理办理程序单位人事代理办理程序:

1、企业单位持营业执照副本,事业单位持成立批件或法人证书,到县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填写登记表。

2、委托方领取并填写《人事代理人员登记表》和《单位委托人事代理合同书》,携人事档案到县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办理代理手续。

3、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审核人事档案与委托方签订《单位委托人事代理合同书》,委托方按规定交纳代理费。

个人人事代理办理程序:

1、个人身份证、毕业证等有效证件,提供原工作单位同意调出或批准辞职、辞退、解除劳动关系证明。

2、需取档的由现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出具调档函,由本人持函将其档案调入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档案转入时必须密封完好。

3、行政事业单位人员代理需提交个人工资卡片、个人申请、单位解除聘用合同和本人考核证明等材料。

4、填写《人事代理登记表》,签订代理合同书。

?大中专毕业生人事代理办理程序:

1、普招生办理程序①择业期内已联系到接收单位的毕业生,持接收单位签章的《就业协议书》到县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签署接收意见,毕业生将协议书送交所在学校,由学校统一到有关部门办理《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就业报到证》需到市人事局或教育局加盖改派印章。外省毕业生需先到省大分办盖章。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到县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报到办理户口迁移和人事代理手续。②择业期内暂未联系到单位或准备复习考研的大中专毕业生,持《就业协议书》到县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签署意见后,将《就业协议书》交所在学校,由学校统一到有关部门办理《就业报到证》,《就业报到证》需经市人事局或市教育局盖章,外省毕业生凭《就业报到证》到大分办盖章,毕业生持《就业报到证》、身份证等材料到县人才人事公共服务中心报到。③择业期内就业后要求改派的毕业生由现接收单位或人事部门出具同意接收证明,原接收单位或人事部门出具同意改派证明到所在地大学生就业指导办公室办理改派手续,并凭新的《就业

篇3: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

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 并不是一种对立的两种不同的教育模式、教育理念。“就业教育”与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分”的就业特征相对应, 以传统的教授式教学培养专业对口、能够胜任工作岗位需要的个体, 它强调个体与岗位之间的“填充性”与匹配。他们认为就业教育就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就业, 以寻找到已有工作为目的, 是一种被动的求职者。其实, 就业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促进大学生顺利就业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在我国, 如果, 按照学生就业模式来划分的话, 的确有毕业分配教育时期。由于那时学生就业是政府分配, 高校谈不上就业教育。

中国的就业教育是起步于1998年大学生自主择业开始之后, 至今不到10年的时间, 就业教育, 更多的是帮助、指导大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制定正确的职业取向、提高就业竞争能力、规划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 以及开创今后的事业之路。所以目前我们的就业教育, 主要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的专业学习、学业进步、职业选择、事业发展等关系的指导与服务, 促进他们顺利就业和职业发展。这种教育并不排斥创业教育, 恰好相反, 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试想, 一个连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能力都不清楚、自己的职业取向都不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道路和事业目标都不正确的大学生, 能够很好地创业么?所以, 创业教育需要就业教育作为基础, 甚至可以说, 创业教育的内容, 其实是就业教育的一种延伸。所以, 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对立起来。事实上, 即便是在创业教育非常发达的美国英国等国家, 他们的就业教育也做的非常好。

可见, 不能将创业教育和就业教育割裂开来, 对立起来。否则, 容易让人产生误解, 似乎我们现在不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教育, 而极力鼓励他们去创业了。

二、高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必要性

1、改变观念, 适应国际化的客观要求。

如今世界各国为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掀起了科技与教育竞争的热潮。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不遗余力地加大科技与教育投入, 以此来提高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确保可持续发展和在新一轮国际竞争中争取主动。因此,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素质教育, 是我们党和国家确立的坚定不移的教育与发展方针, 也是中国在21世纪综合国力竞争中争取主动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重大决策。

2、教育转型适应我国现行教育制度转变的需求。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在普通文化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上, 提出新的更高的教育要求, 注入新的教育内容, 寻求新的结合实践活动的途径, 培养一代既能动脑又能动手, 既有开创精神又有一定创业能力, 既能从事一般生产劳动又能从事某种开拓性的创业活动的劳动者。这就把教育综合改革的目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层次, 开拓了一个新的研究和实践领域。因此, 大学生创业教育对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3、加强就业教育与创业教育, 使

培养出来的学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求。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具有开放性、自主性、竞争性、创新性、法制性。为适应这些特点, 就要求教育培养的人才具有宽广的视野, 善于捕捉信息;有果断的决策能力, 敢想敢干, 勇于创新;有经济头脑, 注重经济效益, 讲究工作效率;同时还要有较强的法制观念, 善于社会交往, 能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这些素质的培养, 正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着力点。

4、大学生创业教育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条有效途径。

与传统的就业教育相比, 大学生创业教育不是直接帮助大学生去寻找工作岗位, 而是重在教给大学生寻找或创造工作岗位的方法。许多西方国家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已对大学生创业教三、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对策。

5、创业教育的目的就是用先进的

理念管理学生, 用先进的知识武装学生, 充分发挥创业教育中的团队优势, 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 不仅仅满足于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教育, 同时加强综合能力的培养, 创造一切条件使学生在专业知识、管理能力、社会调研和写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创业教育在基础理论上, 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在社会实践上,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科研立项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经过一代代人的不懈努力, 创业教育终会创造新的辉煌。

创业教育是要充分挖掘大学生潜能, 以开发大学生创业基本素质, 培养大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使受教育者形成完整的创业基本素质, 具有较高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形成经营管理和综合性的创业能力和知识结构, 培养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独立生存、发展的本领, 以提高大学生自我就业能力, 尤其注重培养大学生“白手起家”创办小企业的精神和能力, 务求使更多的谋职者变成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参考文献

[1]陈木河:《新时期大学生创业刍议》, 《社科纵横》, 2006 (9) 。

篇4: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

关键词:中职生;就业指导;创业教育

就业是中职教育的一大难点,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职生职业道德素质不较高,缺乏企业文化和团队合作精神,职业变换频繁,处于不断择业中,或选择在家待业。二是企业对中职生的专业技能、工作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三是中职生缺乏正确的就业观,缺少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

那么,中职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应如何进行呢?笔者以为,对中职生应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职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

一、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为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

中职学校必需重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其开设应放在第一学期,这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培养职业道德素质至关重要。职业道德是《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学生职业道德素质就要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修养、团队合作精神等内容。对于道德情感培养方面,以学生频繁换岗为例,可以通过感恩教育,选播感恩视频、唱班歌、穿班服、写书信给父母或老师等表达感恩之情,从而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爱家爱校爱企业。道德意志培养方面,从学生入学开始,就要求学生把学校当作企业,班级就是工作车间或办公场所,制定好一天的常规工作,要求学生每天提前到校,先跑步再做操,先喊口号再上课,自觉做好值日工作,建议每天坚持用冷水洗澡(特殊情况除外),严格请假制度等。道德修养培养方面,借助诚信文化进校园,通过举行各种诚信文化知识竞赛或诚信征文等活动,大力强化中职生的诚信教育,杜绝学生说谎、逃课、抄袭作业、考试作弊、借钱不还等现象。团队合作精神培养方面,明确岗位职责,说明共同完成一项工作的重要性。在班中要对每个学生都分配具体的工作任务,做到个个有任务,每天有工作,人人有事做。

二、加强专业技能素质教育,提高中职生社会竞争力

专业技能是创业者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进行生产的能力,掌握专业知识就是要懂得专业生产的理论依据、生产规律、检测方法和评估手段等。专业技能是以专业知识和专业实操技能为基础的工作能力,也是创业必须具备的基本备件。现代化的生产企业除具有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和企业文化,还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他们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也非常重视员工的职业素质和生产技能。作为企业,所招聘的中职生都要求经过简单的培训就能正常上岗工作。所以强化学生专业技能以适应企业的需要至关重要。

(一)重点专业课程要过关。

中职生的升学任务意识普遍不强,认为毕业后多数直接选择就业,而继续深造的可能性较少。所以学习劲头不足,上课得过且过,作业抄袭成风,满足于指导教师安排的实操任务,缺乏创新精神,专业课程成绩平平,实际操作技能不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应对中职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用实际例子指出企业对“重能力”高技能人才渴求的重要性。高技能人才是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从1995年起在全国组织评选“中华技能大奖”和“全国技术能手”,通过表彰先进,交流经验,号召全社会重视技能,重视人才,爱岗敬业。对于重点专业课程在毕业前应建议相关科组有组织地进行强化训练并进行考核,写入毕业成绩,以增强中职生的专业技能。

(二)在专业技能大赛中提高。

目前“广东省中职大赛”正在火热进行中,各中职学校竞相选派“种子选手”进行参赛,并由指导教师组织“种子选手”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对受训学生来说无义是一个极大的提高。但上述由于报名的名额限制,受训人员范围过少,不利于中职生的全面提高。各中职学校应根据具体情况每学期开展各种技能大赛周,要求全体学生参加,对获奖学生和指导教师可进行适当的奖励。建议技能大赛成绩也应纳入毕业考核,以引起中职学生的重视,才能全面提高中职生的实际操作技能。

此外还应培养中职生的面试应试技能。除了企业必需的专业技能外,中职生还应具备七个方面的核心能力: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数字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的能力、应变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外语应用能力。《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应计划最少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培养学生的这七个方面能力,创设各种情境进行模拟面试,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进行强化训练。有条件的学校,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可组织学生到就近的招聘就业中心或招聘会进行应聘,为以后就业积累面试经验,以提高面试成功率。

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的精神,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当前,许多中职学校的教育模式已由“教育学生”转变为“服务学生”,从而导致一些中职生劳动观念淡薄,只讲索取,不求奉献;只追求享受,不履行义务;拈轻怕重,工作被动,缺乏吃苦耐劳、艰苦创业精神。指导教师应指导学生充分认识艰苦创业、吃苦耐劳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发扬艰苦创业、吃苦耐劳的传统精神。有条件的学校可与当地部门取得联系,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利用双休日或寒暑假期进行有偿的社会实践训练活动。这种实践活动应从简单到复杂、从易到难地开展进阶训练,如一天的公司宣传或传单派发活动、两天的营业员、三天的果蔬贮藏加工……一个学期的顶岗实践活动等。在《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中特别是要加强课本第六章创业实例中的“由打工者到创业者”的学习心得教育,不断反思,深入理解“苦难是金,苦难是财富”的成功哲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总之,没有艰苦创业,就没有事业的成功;没有艰苦创业,就没有灿烂辉煌的人生。对中职生的就业指导要因势利导,才能使他们得以健康发展,提高就业的综合能力,最终达到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的效果。

(作者单位:郁南县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詹万生.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尚志平.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景战.中职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河南荥阳中等专业学校学报,2009,(9).

篇5: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围绕以促进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和就业质量为重点,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探索促进就业工作的有效办法,从提高学生就业的主体意识入手,引导学生建立合理的择业标准,认清形势,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清醒认识到经济危机带来的严峻就业压力,从发展大势中寻求就业创业契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近五年,学校的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9%以上。

一、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播撒职业种子

学校在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职业素质拓展训练活动,把新生入学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活动着重开发和训练学生的非智力素质,如主动、守时、沟通、合作、负责、危机意识等最基本的职业素养,帮助学生建立成才的目标,提高学生的职场商数,为成功就业播下种子。

二、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活动,夯实就业基础 学校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开展“大学生学业生涯设计”活动,学生每学期在班主任的指导下认真填写《学业生涯设计手册》。通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从而尽早确定目标,明确学习方向,规划好自己的课内课外的学习和活动,充分利用好大学时光,夯实基础,提高综合素质,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

三、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提高认知能力 为了帮助学生明确目标,使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去应对未来。我校从2001年开始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从2006年开始组织“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到今年已组织了四届,共有1万5千多人次参加过比赛活动,在广东省第3、4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我校共选送了6名学生参赛,共有3名学生获得十佳职业规划之星,1 人获得优胜奖,1人获得激励奖;在广东省第5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中,我校选送的2名学生都获得十佳职业规划之星,其中1名学生获得高职高专组总冠军。

“职业生涯规划”活动,主要由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就业指导老师指导并帮助实施,同时通过邀请企业成功人士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导航,并通过广东轻工行业领军人物论坛、成功企业家演绎精彩职业人生、校友报告会、杰出人物访谈、专业风采show、face to face(与企业家面对面)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从而尽早确定目标,制订一份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为成功就业做好准备。“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比赛,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普及、对提高大学生对自我、社会、企业和职业的认知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家、校、企”联动,转变就业观念

“工作要稳定、高薪、舒服,要留大城市”,这是大部分毕业生和其家长根深蒂固的观念,这是影响就业的最大障碍。“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为此,我校采取家校企联动,一方面通过给家长通报目前的就业形势、其子女就业的优劣势等情况,引导家长先降低心理预期;另一方面,学校加强第一课堂渗透式职业观念教育,试行通过评选良师益友活动,促进所有的教学过程都渗入职业观念的教育,对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调整就业期望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同时学校还加强就业形势的宣传,不仅在就业指导课上讲,各毕业生班还组织了由就业工作副主任亲自主讲的主题班会以及校友座谈会。针对学生不愿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村镇工作的情况,我们专门组织学生代表走访一些落户在村镇的企业和行业协会、与企业合作举办“走进企业 体验职场”活动,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听取来自企业家的创业经历、企业对年轻大学生的职业态度评价和期望等,使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并通过学生代表向其他同学作宣传引导。通过各种方式的教育引导,使学生能保持积极主动的良好心态。

五、推进职业指导课程改革,促进学生职业发展

全程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建设注重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由课内向课外延伸,强调学生自主探索,提高了教学效果。

我校就业指导课程从2001年开始列入教学计划后,通过几年的不断实践、总结和改进,已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近70%学生对就业指导课程表示满意。课程从一年级到三年级,实行全程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育。2006年课程由原来的“就业指导”更名为“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实现了从原来关注提高学生就业率向关注学生职业发展和就业质量的过渡。

课程建设走出了固有的理论教学的思维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探索的理念。通过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全程的就业教育理念。课堂(内)教学以案例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在掌握基本职业发展理论的同时学会及时更新观念,学会选择与决策。社会实践以职业生涯目标人物访谈、用人单位需求情况及人才标准调查(这两个调查都是课程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要做,在调查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和组织分享会)、学业生涯设计、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等活动为主,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积极探索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价值观,找出自己与社会的差距,并找到缩短差距的办法,同时付诸行动,使大学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同时培养主动学习的意识,自觉培养就业竞争力,为顺利就业打下基础。课外活动主要以五个板块(走进职场、职场应变、职业发展、自我保护、迈向成功)的就业辅导系列活动为主轴,辅以校友沙龙、就业征文、就业演讲等活动,通过相互交流和分享,使学生对未来有了更加明确的方向,老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职业导航,助推学生职业成功。

由于课程采取了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效果明显。不仅学生普遍认为收获匪浅,老师也普遍认为这门课程对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人民日报、广东卫视、广州电视台等媒体分别以 “找准定位易谋职位 高职高专轻松就业”;“校企合作,双赢共进”;“高职毕业生继续走俏”为专题进行了报道。

六、逐步加强创业教育,提升学生创业创新意识

学校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一直以来,学校都提倡大创业意识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和创新意识,即在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先在本职岗位上发展自己的内职业生涯,积累创业资本,在岗位上建功立业。目前学校创业教育主要有几种形式:

1、课程教学。学校开设了创业的选修课程,2009年学校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里加入了2个学时的创业教育。

2、创业讲座、创业沙龙。学校邀请创业成功企业家和创业政策专家通过讲座的形式为学生开展创业教育,解答创业疑问;还邀请正在创业的校友通过沙龙的方式与在校学生进行交流,分享创业的苦辣酸甜。

3、创业大赛。学校举办创业大赛,通过大赛普及创业基本知识,提升学生创业意识。

4、跳蚤市场。这是一个周末的学生创业体验市场,为学生提供一个小资本创业体验平台。

学校在开展创业教育过程中还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如:创业教育理论教学多,实践教学少;缺少有创业经验的老师等。这些都较大的约束了学校创业教育的进一步开展。针对这些问题,学校一方面积极联系创业企业家,邀请他们加入学校的创业教育,加快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另一方面学校也努力打造学生创业实践平台。学校设计学院的创意工厂已经基本完成规划建设,由老师带着学生做设计项目,通过做项目提升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能力;学校思想政治演练中心的二期工程——就业创业研练中心也进入建设期,建设完成后将为学生提供模拟的就业创业研练环境。

篇6: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综合说明材料

一、课程建设的目标、规划,采取的主要措施

1、目标:《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在大学四年全过程、全方位地进行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学习习惯、较高的综合素质、强烈的创新意识、广博的知识内涵走向各自的工作岗位。

2、规划:针对大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和求职择业的需要,认真总结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并广泛参考国内外就业创业指导的成熟做法,融入新理念,提出新方法,探讨新途径,对大学毕业生进行更深入的理论指导。注重系统性、全面性和实用性,既有理论的概括,又有实际的操作,以及典型案例,以期能够指导大学生科学地进行择业和规划人生。

3、采取的主要措施

(1)结合教学实际,完成三维教材体系,建成由文字教材、网络课件、模拟场景构成的一流三维课程;

(2)教学内容进一步体现现代教育理念和社会人才需求的实际,及时总结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并参考国内外就业创业指导的成熟做法,力求对大学毕业生进行科学的理论指导,进一步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3)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课程梯队由机械学院主管就业的教师和招就办主管就业的教师组成.带给学生就业创业最前沿的知识。

(4)积极使用网络技术,实现教学与管理的网络化,相关的教学大纲、教案、网络课件、参考文献等上网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5)课程资源上网计划

在08、09,按照精品课程建设的要求,将相关资料上网;建立网上师生互动平台,使师生能够随时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并根据就业创业的最新发展形势,不断更新网上资源。

二、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以构建一支整体水平较高、结构优化、合理、有发展后劲的教师队伍为目的制定合理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首先我们以深层次的课程建设工作拉动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及专业带头人培养力度;同时引进和外聘公司企业一线高级技术人员或管理者为实践教师,使学生和教师,都能全面跟踪就业创业发展的前沿;以100% “双师” 型教师为总体目标,完善师资结构。特别是对青年教师以“一带

一、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培养:

1、所有担任《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的年轻教师全部参加该门课程的课程建设工作,以课程建设工作,拉动青年教师的培养,以快速形成优秀后备梯队。

2、加大对现有师资的进修培养力度,培养学术带头人。

3、为突出专业教学特色,首先通过资深老教师传带青年教师,保持100%比例的双师型教师。同时,每年利用假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就业创业信息等,并及时应用到教学中。

三、教学内容改革:

1、教学内容改革:本课程最初是就业指导课的形式出现,后来经过这8年的发展,总结了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并参考了国内外就业创业指导的成熟做法,融入新理念,提出新方法,探讨新途径,形成《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在这门课程的发展过程中,许多教师用创造性的劳动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使之在校内外产生了相当的影响。由于这些优秀的教师和专家的不懈努力,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极为坚实的基础。

目前多名教师为这门课程的发展继续兢兢业业地工作,并且在学术上和教学改革方面取得较大成就。几位主讲教师,常互相探讨,经常针对学科发展和教学对象的变化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尽可能使教学具有时代感。

2、课程体系改革:实行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网络教学;制定了实践课的同行与学生评课体系,完善了教学监督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社团的作用,结合教学内容,有组织有计划的进行校内外实践活动,形成课内外一体化的良性互动效应。教学计划、教材、大纲、教学日历、辅助教材等齐全、规范。

3、网络教学情况:

结合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课程的特点,制作和开发了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多媒体教学课件,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校园网上建立了就业指导创业教育课程课程网站,充分发挥了提供知识信息的平台作用。

四、与课程体系相关的教学、科研获奖情况。

在教学科研方面比较深入。近5年在就业指导创新以及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研究方面发表论文20余篇,先后取得了9个课题,为省、市、校级课题.其中省级课题《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研究》获山东省2005高校思政教育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校级课题《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就业指导体系的创新》、《数学模型在高校就业工作中的量化应用研究》、《面向齐鲁制造业的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我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人本管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研究》均已结题。成功申报了青岛市教研课题《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

薛炜华在机械学院主管就业工作7年,机械学院的就业率和签约率一直位于全校第一,并且学生聂明勇开我省大学生创业之先河,被评为全国创业自强之星,其事迹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

张英杰主管我校的就业工作7年,我校的就业率一直位于全省前三名,被评为省级就业先进集体,他本人也被评为省级先进就业工作者。经过多年就业指导工作经验的累计,我们这支队伍有信心也有能力做好这门精品课程。

五、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及网络教学情况

主要教学方法:作为对本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深入,教学过程中及时加入模拟面试、虚拟招聘等内容,极大扩展了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及时将最新的学科内容和科研前沿引入

教学,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教学信息量,极大地满足了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学手段:案例和模拟教学。案例教学是以案例的运用为载体,以师生对案例的分析、讨论为主要形式,其目标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改变传统的教学以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诸如教学方法,变成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的教学方式。模拟的教学正是将案例所涉及的具体内容,通过每个学生的现场的模仿体现出来。这两个方法是相辅相成的,也是很有成效的。

网络教学情况:采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结合板书、案例讲授、模拟现场面试等丰富多彩的立体授课形式,课下采用网上答疑、开通授课意见网上邮箱,方便师生互动。

该课程教学大纲新颖、教案清晰、教材及参考文献都是省、校级优秀教材、网络课件详细、讲课录像生动,做到了网上适时交互式教学。

课程申报网址:http://jx.qtech.edu.cn/ec/C88

六、实践教学及对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情况。

重视实践教学,采用多种形式的模拟面试。设置不同背景、行业的企业,训练学生的应变能力。在运用案例和模拟面试方法,采取结合教学的内容进行提问,培养学生适应面试考场变化的能力,并从不同角度来进行佐证;对于不同专业有针对性的进行模拟面试设计,课

堂气氛活跃了,学生争先恐后发言,提出了许多富有创意的方案,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创造力。

七、教材建设。

注重教材建设,梯队每位成员每人至少已参加了一本教材、讲义的编写和出版(含其他课程),其中大学生就业实战手册、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手册均获省级奖项。迄今为止本课程已完成三维教材体系,建成由文字教材、网络课件、模拟场景构成的三维立体课程。

八、教学组织管理。

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创新授课形式,率先打破了就业指导的讲几个就业政策和就业技巧、开几场学术报告为主的模式,倡导淡化套路、突出方法、强调应用。养成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以及自学、自练、独立思考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课题组共同努力,教学与管理机制进入良性循环,形成计划、过程、成绩的连带教学体系,并产生了良好的成绩效应和社会效应。

九、课程特色:

篇7: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关键词:课程改革,就业指导,创业,研究,教育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简介: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是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要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转变观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研究 本文内容:

摘要: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工作是多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重要的环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育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要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本文从转变观念、教师队伍建设以及课程设计等方面入手,阐述了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思路。

关键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改革 大学生的就业一直是政府与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能给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求职与创业。高职院校的专业与学生个体有着自身特点,就业模式也与一般高校有所不同,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就需要根据自身特点来制定。高职院校目前最突出的问题是缺乏系统的就业与创业指导体系,因此,建立多层次、全面、高效的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当前就业工作的重点。

一、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就现阶段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建设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课程重视不够,指导与服务不连贯。目前,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在大多数高职院校都属于必修课,基本上是在毕业前一年开设,课时数的分配和其他专业课比相对较少。所以,一学期十几个课时的学习达不到学生和教学需要的效果,且还包含就业和创业两部分的内容,课时量无法满足需求。2.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多层面的指导与服务。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在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内容方面都显得过于老化,与现实社会脱轨。主要的教学内容还是指导简历制作,如何写求职信,就业与创业政策的分析等,缺乏全面与现实接轨的指导与服务。指导内容也泛泛而谈,并没有实现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学生从课程中没有获取太多有用的技能和信息,有的甚至还不知道真实的求职现场究竟是什么样。3.课程教学形式单一。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该课程采取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模式,即老师传授,学生听,并没有给予学生真实的就业环境,学生也没有真实的就业体验和实践。这样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普遍对课程不感兴趣,就无法达到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良好的效果。4.教师专业化程度低。就业指导与创业服务的专职人员以及就创业课程的专业教师人数不多,各高职院校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人员中具有职业指导咨询师资格的也很少,并且等级不高。所以,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的专业性不强,难有实效。

二、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1.认识到就业指导课的重要性。从理念上转变对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的认识,就业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高职院校,应把就业指导作为学生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内容来探索。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系统性、全过程性的指导与服务,这门课程应该贯穿大学始终,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形成连贯的体系,这样的系列课程也必须是公共必修课,课时数不能少于20课时。2.建设专业的教师团队。教师是课程的核心,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工作是系统性的工程。首先,教师团队的组成可以是多元化的。教师团队可以由学校辅导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企业人员以及心理咨询师等多元组成。其次,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当务之急。开展专业的教师培训,让教师深入企业,把学生带进真实的就业环境上课。从理论和操作两方面入手,建立教师考证上岗制度,大力推进教师考取专业技能证书。3.建设全程化、多元化的课程。(1)坚持全程、全方位的课程目标建设。现在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不再只是面向毕业生,现代企业需求的能力也不仅仅是求职技能、面试技巧等表现能力,而是要求学生对行业背景、就业前景有较透彻的理解、心理适应能力强、职涯规划明确、时间管理能力强等。因此,就业指导与创业课是面向全校学生做全程性的指导,根据市场需求,根据每个年级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层层递进地开设不同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将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分为三个阶段:①大一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初步了解自己的专业背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培养良好的就业素质,了解本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近几年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此同时,创业教育的启蒙也来源于这个阶段。现在,很多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创新理念课程,针对大一学生传达创新理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②大二阶段。这一阶段是以职业生涯规划为重点,让学生初步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按照科学的方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自我评价和积极探索职业世界,坚持正确的择业观,不断调整自己的职业目标。在创业教育方面,这个阶段应该结合专业课程,在创新创意方面多给学生制造实践机会,把之前的创意转化为实务。③大三阶段。这个阶段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求职的一般技能和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包括简历介绍、模拟面试等,通过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去真实的求职环境体验,举行模拟招聘会进行实战演练。此外,学校应该提供实习场所供毕业生实习,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对于有意向创业的学生,还应提供机会和平台帮助他们把创意转化为成果。(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改进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指导课应以教育学、心理学等为理论依据和指导,添加实用的实践部分,如模拟面试、案例分析、名家讲坛、优秀毕业生座谈等,使学生切身感受到就业指导课的实用性。(3)建全教学组织,建立系统化的教学内容。在各高职院校设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研室,可以是就业指导中心也可以是通识教育等部门。该教研室负责全校就业指导课程计划的建设和组织实施。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的基本内容应该包括职业目标的确定、职业素质的培养、择业知识技能的教育三个方面。(4)创建招生、就业与教学合作的机制,共同促进人才质量提升。建立完善的在校生与毕业生信息资源库。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毕业实习期间的学生进行实习岗位、薪资等调查,对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岗位变动、薪资待遇与继续教育等方面的调查。对毕业三到五年的学生进行职业表现、升迁情况、工作变动等方面的数据调查。与此同时,也能通过跟踪调查了解毕业生对目前的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的认同度、专业学习在工作岗位上的应用程度等情况。最后,对于在校生也需要有完整的数据库,包括“职业目标调查”“专业学习意向调查”以及实习、实践与升学的意向。将学生各个阶段的调查数据做分析对比,分析同一届毕业生的职业表现、升迁路径、对能力与知识、在校体验活动的认知变化、对教学的评价、对母校的认同度和品牌评价,建立完整、动态的就业数据库,才能科学、客观地评价教育培养的效果。4.开展科学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充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虽然是必修课,但课时数较少,创业教育部分没有形成体系,师资方面也显薄弱。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大一新生入学就开展起来,多部门通力合作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1)利用创业园大力推动学生创业。目前,很多高校都有创业孵化的场地和基本的硬件设施提供给创业的学生,但是在软件的支持方面略显薄弱。所以,在推动创业园、创业基地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要重点提高资金、政策等软服务水平。(2)建立科学、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结构。创新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全员参与的课程。高职院校重视学生技能培养,应从大一开始进行创新理念的培养,再结合专业学习,通过专业老师的指导将理念转化为实践,最后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孵化出大学生创新项目。(3)户外素质拓展与课堂教学相结合。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对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学习缺乏兴趣,参与度不高。笔者根据学生兴趣爱好与“95后”学生的性格特点,结合团队户外素质拓展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的理论知识进行课程改革。首先,这种模式的上课地点不局限在校园内、教室里,而是户外,讲授方式也不是教师单一的授课,而是全员参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有针对性的设计“活动主题”,主题的设定可以根据学生在就业创业方面的困惑与问题,通过情景体验式授课,让学生更能身临其境。其次,授课方式是团队合作的形式,通过分组讨论,分团队完成目标等,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课堂上体验团队的力量,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与人沟通的能力,为提升就业综合素质奠定基础。最后,在考核方式上可以采取小组考核,以团队协作的程度与最后的成果为考核依据,通过小组或者团队整体的协作结果来评定成绩,按贡献大小确定分值高低。通过成绩激励机制鼓励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组织、人际交往及团队协作能力。综上所述,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于学生个人、学校以及整个社会来说都非常重要,就业指导与创业课程能给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必要的指导,在学生的求职与创业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必须朝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发展,高职院校要建设全方位、高效化的指导与教育体系,成为真正让学生受益的课程。参考文献:

篇8: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笔记三

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根据国家相关文件精神,结合高职院校目前就业课程的现状,从目标体系、师资队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等几个方面入手,通过研究与实践,构建了学院的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目标体系

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必修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职业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均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师资队伍

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导,如何保障教学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所以如何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重中之重。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队伍的建设上打造了一支专兼职结合的教学队伍,专职老师既包括公共课专职老师,也包括各系的相关专业专职教师。兼职教师既有就业办的相关人员,也有各系主管就业的就业专员。另外,还有8位具有国家颁发证书的SYB创业培训讲师,这支队伍很好地达到了基础与专业的融合,不断完善发展的师资队伍是学院课程顺利开设、深度发展的保障。

三、全程化、模块化的教学理念

就业指导是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并分阶段进行,从大学生入学开始一直到毕业一直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指导、职业体验、就业指导、创业指导等全方位完整的就业指导教育。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课程从新生入学开始的入学教育到毕业时候的毕业教育,整个规划意识和职业发展意识贯穿始终,达到全程化的职业教育的目的。在大一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让学生做好学业和职业规划,大二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提升教育和创业指导教育,大三进行求职相关技巧指导。这样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在校的三年都能贯穿职业发展意识。按照三个年级的不同情况,每个年级讲授一个模块,大一职业生涯规划14个学时、大二创业教育14个学时、大三求职过程指导10个学时,这三个模块既可以独立存在,又相互联系,做到了有机结合。

四、理论加实践的教学内容

在课程教学上,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理论教学上,采取集体备课,统一内容,统一教案和课件的方式。紧密和各系联合,依托各系和学生处的力量,在大一的新生教育和专业教育上贯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学业规划,了解专业,把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结合起来。跟学院心理辅导中心共用毅心心理测试软件,让学生主动了解自己的各项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规划和选择。

理论教学的同时,学院非常强调实践教学,对于本门课程,我们有配套的实践教学体系,除课堂内的实践外,还有课外的户外拓展训练、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平台和SYB创业培训指导。学院的户外素质拓展基地在整个华南地区较有名气,在三年的大学学习中,每个学生都会接受素质拓展训练,通过训练,让他们更好地懂得感恩、团队、尊重、责任等作为学生和职业人在学校以及社会应该具备的优秀品质。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作为学院的创业实践教学基地,给予学生创业的仿真模拟,通过孵化中心的实践平台,学生掌握了创业的必备知识,组建模拟公司约160间,约180位总经理成功受训。

五、体验式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倡导体验式的教学,运用行动导向、项目驱动等教学方法,改变过去传统的老师讲授、学生负责听的旧模式,积极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让学生参与其中,乐享其中。比如,在职业生涯规划教学中,通过“生涯幻游”“生命清单”“生涯彩虹图”等体验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教学,在团队意识训练、沟通力与执行力上面则采取行动导向的教学法,而在创业的教育中则采取项目驱动教学法,通过项目实施学习创业的有关内容。在求职过程指导中通过人物面对面、模拟面试加强学生对求职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另外还加强与专业课的联合,让学生在专业学习上,通过参观企业,做市场调查、做访问等方式,认识自己的专业,了解企业,了解就业市场,进一步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

六、灵活的考核方法

课程除接受学院教务处和督导办的领导和监督,严格按照学校教学质量监控办法实施外,在考核上,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变以往以试卷考核的方式,采取平时成绩加实践的考核方式,大一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考察学生团队表现,大二撰写创业团队调研报告、可行性论证报告、创业计划书,大三做模拟面试,交个人求职简历。不再局限为一张试卷定乾坤,通过这样的考核,既能督促学生增加平时学习的参与度,又提高了学生的相关学习能力。

摘要: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难是各高校存在的普遍问题。如何从源头上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整体提升就业率、就业质量,成为当今高校重点探索的问题。就业创业是一项系统工程,保证顺利就业的源头来自于学生就业创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和创业教育课程作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培养的直接指导性课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就业创业课程作为一门发展中的课程,目前还存在很多不完善的地方,根据国家对就业创业课程的教学指导要求,结合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目前存在的现状,肇庆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在就业指导与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及努力方向上进行了积极有效探索。

上一篇:家电和汽车摩托车下乡补贴资金兑付情况通报下一篇:外联部计划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