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组建设6s管理标准

2024-07-26

班组建设6s管理标准(共6篇)

篇1:班组建设6s管理标准

强化现场6S管理

推进班组建设

——记综合厂金属梯车间

6S是指对生产现场各生产要素(主要是物的要素)所处的状态不断进行整理、整顿、清洁、清扫、提高素养及安全的活动。由于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和安全(Safety)这六个词在日语中罗马拼音或英语中的第一个字母是“S”,所以简称6S。我矿为加强企业生产现场管理,制定的精细化管理内涵丰富、涉及面广,其核心是“5E6S”,其中“6S”管理内容如下:

1、整理区分生产、办公、生活各场所必要的和非必要的物品,清除不必要的物品,使必要的物品保持井然有序;

2、整顿生产、办公、生活场所的必需品,所有设备、工具、物品实行定置管理和标识管理,清理归位放置到标志指示部位,材料、工器具码放齐全,摆放有序;

3、清扫生产、办公、生活场所的杂物垃圾,保持清洁干净,保养设备工具,保持整洁完好;

4、清洁达到生产、办公、生活场所始终保持无垃圾、无灰尘、干干净净的状态,并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具体做法标准化、制度化;

5、素养就是要求生产、办公、生活场所所有职工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作业规程,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提高工程、工作、产品、服务质量;

6、安全就是要求生产、办公、生活场所清除事故隐患,不发生“三违”,不发生人身和非人身事故,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生产、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行。

金属梯车间主要担负着综合厂所有金属梯的和部分托辊架的加工制作工作,班组负责人带领全班人员不断加强自身建设,规范各项制度,夯实基础管理,全面推行“6S”管理,努力提升管理水平。以下是金属梯车间在班组建设中推行“6S”管理的一些做法:

第一步是“整理”, 将工作场所中的所有物品区分为必要的与不必要的, 将必要的留下来, 不必要的物品彻底清除;第二步是“整顿”,对材料区、成品区、不合格区等区域进行划分和重新标识,统一制作料盘、料架和标识牌, 使各种原材料、工具、设备都能分类摆放、一目了然,做到物有所位, 物在其位,帐、物、卡三相符,易于存取, 有效地消除了寻找物品的时间浪费;对钢筋梯焊接作业区域重新规划,安全防护措施整齐到位,统一制作线盘,方便工人作业操作;对下料所剩不够长度的钢筋统一利用,做成连结圆钢,并针对其琐碎凌乱的特点,在下料区域特制作一接料盒,供作业人员存取,保证作业现场整洁有序;

第三步是“清扫”, 划分出卫生责任区, 并制定出相关的规2 章制度, 督促每个职工做到“工作间隙勤清扫、下班之前小清扫、每周结束大清扫”, 清除工作场所内的脏污并做到工完料清;第四步是“清洁”, 职工休息区摆放整齐,无杂物存放,窗明几净,遵守“不要放置不用的东西、不要弄乱物品、不要弄脏环境”的“三不要”规定, 使现场始终保持整洁的最佳状态, 并将上面的“三不要”贯彻执行及维持提升;第五步是“素养”, 制定一系列管理制度, 并专门举办培训班对职工进行“6S”知识和班组管理制度的学习, 促使职工养成良好的习惯, 依规定行事, 培养积极进取的精神,车间自制的折弯机、焊接模具保证了折弯、焊接工序的精确度,极大的提高了生产效率。

第六步是“安全”, 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管理体系, 对操作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培训, 调动全员抓安全隐患。结合自身的工作实际,每周组织一次安全大检查,及时整改安全隐患;对职工及时进行安全教育,做到人人安全上岗;制作安全确认卡、预警预教卡让职工随身携带,时刻提醒职工注意安全、牢记安全为天;进行事故案例学习和安全知识培训,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不断提高班组成员的整体安全意识。

“6S”管理中六个“S”要素间有着内在的逻辑关系, 并构成相对完备的体系。自推行6S管理实施以来,车间现场管理明显改观,充分体现出“6S”管理是推进班组建设行之有效的办法。一是通过实施6S管理提升了车间形象。整齐清洁的工作环境,不仅使职工工的士气得到激励,还有效提高了安全生产效率。同时,良好的现场管理也是排除安全隐患的有效手段。

二是通过实施6S管理提升了职工的归属感。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工作,职工的尊严和成就感得到一定程度的满足。由于6S要求进行不断的更新,因而增强了职工改善工作环境的意愿,使职工更愿意为6S工作现场付出爱心和耐心,进而培养了“工厂就是家”的感情。

三是实施6S管理降低了成本、减少了浪费。实施6S管理的目的之一是减少生产过程中的浪费。日常生产中各种不良现象的存在,在人力、场所、时间、士气、效率等多方面造成了很大的浪费。通过实施6S管理明显减少了人员、时间和场所的浪费,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其直接结果就是为车间增加利润。

四是通过实施6S管理保障了安全生产,6S管理的实施,使工作场所显得宽敞明亮。地面上不随意摆放不应该摆放的物品,通道通畅,各项安全措施落到实处。长期实施6S管理,可以培养职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也会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五是通过实施6S管理提升了整体效率。优雅的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气氛以及有素养的工作伙伴,使职工心情舒畅,充分发挥了职工的工作潜力。另外,物品的有序摆放减少了物料的搬运时间,工作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六是通过实施6S管理保障了产品质量。成果的创新是产品品质保障的基础在于做任何事情都有认真的态度,模具的利用杜绝了马虎的工作行为。实施6S管理消除了生产中的不良现象,防止职工马虎行事,产品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障。

正是通过推行6S管理,使职工在生产活动中的心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并且按照相关标准工作已经成为了习惯。如今,金属梯车间整个生产现场规范整洁,工作畅然有序,生产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提高。

同时,在推行过程中,可发现,6S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推行实现的,而是一个有计划有目的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过程不是运行一次就结束,而是周而复始的进行,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整改,不断提升管理水平。经过这些时间的努力,钢筋梯车间对比以前是有了不小的进步,但这也只是现场6S管理的开始,我们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金属梯车间会越来越好,6S管理会越来越出色!

篇2:班组建设6s管理标准

1.目的通过开展以“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素养(SHITSUKE)、安全(SAFETY)”(以下简称“6S”)为主题的“6S”标杆班组评优工作,进一步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行为准则,有效提升X项目建安期间的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形象,同时,通过6S班组评优的方式,促进并积极带动X项目6S管理建设工作的有序进行。

2.范围

本方案适用于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工程总包范围内的6S管理建设工作,以及承包商6S标杆班组评优活动。

3.定义

3.1

6S

指的是由6S的日文:SEIRI(整理)、SEITON(整顿)、SEISO(清扫)、SEIKETSU(清洁)、SHITSUKE(素养)和英文SAFETY(安全)这六个单词,由于这六个单词前面的发音都是“S”,所以简称为“6S”。

3.2

整理

将办公场所和工作现场中的物品、设备清楚的区分为需要品和不需要品,对需要品进行妥善保管,对不需要品则进行处理或报废。

3.3

整顿

将需要品依据所规定的定位、定量等方式进行摆放整齐,并明确地对其予以标识,使寻找需要品的时间减少为零。

3.4

清扫

将办公场所和现场的工作环境打扫干净,使其保持在无垃圾、无灰尘、无脏污、干净整洁的状态,并防止其污染的发生。

3.5

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的实施做法进行到底,且维持其成果,并对其实施做法予以标准化、制度化。

3.6

素养

以“人性”为出发点,透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等合理化的改善活动,培养上下一体的共同管理语言,使全体人员养成守标准、守规定的良好习惯,进而促进全面管理水平的提升。

3.7

安全

指企业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在工作状态、行为、设备及管理等一系列活动中给员工带来即安全又舒适的工作环境。

4.组织机构

为有效、逐级推行X项目“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工作,X项目将成立:6S领导小组、6S工作小组。

4.1“6S”领导小组

是“6S”工作的领导机构,为“6S”工作提供所需的人力、物资和经费等各项资源,并对该项工作进行有效的决策与指导。

“6S”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如下:

4.1.1组长

由X项目现场部总经理担任

4.1.2副组长

由X项目现场部副总经理、安全经理、X项目总监、各承包商项目负责人担任

4.1.3组员

由X项目施工经理、调试经理、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担任。

4.2“6S”工作小组

是“6S”工作的执行机构,负责“6S”工作的策划、培训、实施、考核等具体工作的实施。

“6S”工作小组组成如下:

4.2.1组长

由X项目安全经理担任

4.2.2副组长

由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监督科负责人、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担任

4.2.3组员

由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人员、X质量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各承包商HSE区域主管组成。

5.实施规划

为更加科学、合理地推行6S评优活动,切实提升6S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实效性,现将“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分为8个阶段,并将评优标准进行逐级推广,具体如下:

5.1

第一阶段(2013年8月)

由X安全管理部策划并制定项目现场的“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选方案,并将“6S”管理理念的基本要素与X项目的现场实际相结合,制定“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B级标准”(以下简称“B级标准”);同时,X组织对承包商施工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进行6S知识的教育培训工作。

此外,X将在施工现场进行6S文化宣传活动,创建浓厚的6S文化氛围,必要时,将对承包商的班组现场6S工作进行初步指导,提供有效的建议,为后续的“6S标杆班组评优”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5.2

第二阶段(2013年9月)

以中核X公司生产车间作为活动试点,以B级标准为依据,通过为期1个月的检查、跟踪与评比工作,在所有班组中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予以奖励,并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5.3

第三阶段(2013年10~12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的范围拓展至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生产车间的所有施工班组,各评选出3个“6S标杆班组”(总计9个),并在年底安全评比活动中予以表彰和经济奖励,同时,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5.4

第四阶段(X年1~4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评选活动的范围拓展至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的所有承建区域,并将其划为“1-2#核岛、1-2#常规岛、1-2#BOP、3-4#核岛、3-4#常规岛、3-4#BOP、生产临建区”7个分区,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同时,在第三阶段的活动中,X将引导,并培养承包商之间6S创先争优的竞争心态,使现场的6S管理态势逐步以“被动督促”,转变为“主动推进”。

5.5第五阶段(X年5~7月)

以B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范围拓展至所有承包商的班组,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

5.6第六阶段(X年8月)

在现场管理状况有了显著改进,人员的安全意识和个人素养有了明显提升,现场的文明施工、环境形象稳定保持的前提下,X将组织承包商对1-4阶段的6S管理实施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和反馈,同时,采取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措施,修订并正式发布“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以下简称“A级标准”),并对承包商进行宣贯。

5.7第七阶段(X年9~10月)

以A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更为精细化的6S管理要求在中核X公司、X公司、X公司生产车间同时推行,并在所有班组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3个)予以奖励,将“6S标杆班组”信息在X进行注册。

此外,较B级标准相比,执行A级标准期间评选出的标杆班组将予以更为丰厚的奖励。

5.8第八阶段(X年11~12月)

以A级标准为评选依据,将活动范围拓展至所有承包商的班组,在每个分区中各评选出一个“6S标杆班组”(总计7个)予以奖励,并在X进行注册。

5.9持续改进

当X项目现场顺利完成上述1-8个阶段后,X将继续采取有效的督促、评优与考核机制,确保现场6S管理态势的稳定,并对相关工作进行经验反馈,结合2013-X年的6S管理经验,编制发布《X工程6S管理手册》,在现场形成制度化,系统化的6S管理模式,力争将此作为X的企业6S管理标准,为总承包项目的6S管理积累宝贵经验。

6.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B级标准

B级标准主要根据6S管理体系中所涵盖的6项基本要素内容,在结合福清核电建安施工现场HSE管理特点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当整合和优化,形成一个较为简洁适用、便于操作的评级准则,旨在明确6S管理工作的基本框架,使其能够有效指导现场的6S初期建设,并为标杆班组的评优工作提供依据,具体内容如下:

1)班组建设

Ø

承包商应建立实名制班组,以及班组信息台账;

Ø

承包商对班组长进行培训考核、授权、注册;

Ø

在班组作业区域挂设“班组信息牌”进行公示,信息牌应体现:班组名称、班组长信息、作业区域/类别等基本内容要素;

2)作业场所设施与材料清点

Ø

班组将施工区域内本班组使用/待用的设备、材料进行清点和统计,明确其可用性;

Ø

将材料进行分类,将余废料进行统一清理和回收;将存在缺陷的设备、工机具进行封存、修复、标识;

Ø

将可用的中型、大型施工设备挂设信息牌,履历书,并在危险部位张贴醒目的安全警示图牌;经检查完好可用的手持电动工机具、手拉葫芦、开关箱等小型设备应按要求张贴季度检验合格标签;

3)材料、工机具摆放及功能分区

Ø

施工材料应堆码整齐,进行围挡并标识,零散材料可装箱存放;施工临时水电管线应拉设整齐,并采取架空或过路保护措施;

Ø

承包商应制作外观和功能定制化的存放架、储物隔断、工具箱等设施供班组使用,以便于工机具、劳保用品、文件、水壶等物品的统一存放;

Ø

承包商工程、技术管理部门,以及施工队应对承建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功能划分,增设必要地面分区标记,以及区域定制化管理平面图,明确材料/设备存放区、临时加工区、人行通道的基本设置,确保人员通行、材料和工具周转取用的便捷性;班组在作业场所应有效规划材料和工机具存放点;

4)环境清洁、垃圾清理与收集

Ø

班组每次作业结束前,可采取班后会等活动形式,对工作环境进行清扫,将垃圾进行清理,保持工完场清,设备设施干净整洁的文明施工良好习惯;

Ø

承包商应在作业区域定点设置垃圾斗、垃圾箱等存放容器,确保垃圾能及时存放和清运,防止垃圾长期散放在作业区域内;对可能产生污染的物料与设施,应采取防渗漏、收集、吸收措施;

5)承包商项目部6S管理制度化、程序化

Ø

承包商应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6S管理制度/程序,有效指导并推动班组6S管理工作;

Ø

6S管理/程序应有效执行;

6)常态化管理绩效

Ø

班组的6S管理区域应能够长期保持整洁有序(21天良好习惯的养成);

Ø

班组实施6S管理过程中,班组长,班组成员之间应养成良好默契的协作关系;

Ø

6S管理在班组内应常态化运作,形成良性有序的管理模式;

7)人员安全行为、防护措施及环境适宜度

Ø

班组成员应保持自身行为满足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的要求,杜绝违章行为在本班组出现;

Ø

班组作业责任区内,应保持孔洞临边、设备危险部位、临时用电、防物体打击等各类防护措施的安全有效;

Ø

班组作业区、休息室、集装箱等区域应保持良好、整洁、事宜的环境(如配备降温,饮水点,通风等设施),班组的劳保用品、办公用品等应定制化管理,摆放整齐;

7.补充说明

工作小组在上述1-8个阶段中,将根据A级、B级标准,每周不定期对承包商承建区域的主要作业面/主通道/生产车间进行2-3次检查,或根据承包商的推荐,对其6S标杆示范区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工作组将以打分表的形式对班组的6S管理进行考核打分,将平均成绩最高分的班组评为各个阶段的“6S标杆班组”进行奖励、注册并张贴6S标杆班组的帽贴。

此外,本方案中所评选的34个标杆班组仅为计划内的数量,承包商可结合本单位情况进行内部自评,并向工作小组推荐本单位的6S标杆班组,工作小组在实际检查过程可予以打分和评估,将评选出的6S优秀班组予以奖励,并注册成为标杆班组。

附录

附录1:X工程“6S”领导及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图

附录2:班组信息牌

附录3: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初稿)

附录4:“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实施流程图

附录5:6S标杆班组打分表(B级标准)

附录6:6S标杆班组信息注册表

附录7:6S标杆班组帽贴

附录1:X工程“6S”领导及工作小组组织机构图

“6S”领导小组

长:X项目现场部总经理

副组长:X项目现场部副总经理、安全经理、X项目总监、各承包商项目负责人

员:X项目施工经理、调试经理、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

“6S”工作小组

长:X项目安全经理

副组长: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监督科负责人、X项目质量安全部负责人和各承包商安全经理

员:X项目安全管理部安全管理人员、X项目质量安全部安全管理人员和各承包商安全管理人员

X公司作业班组

X公司作业班组

X公司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X作业班组

附录2:班组信息牌参考样式

附录3:X项目6S标杆班组评选

A级标准(初稿)

1地面上的环境要求:

1.1没有“死角”或凌乱不堪的地方。

1.2

没有闲置或不能使用的输送带、推车、台车、叉车、机器、设备、工装、模具、夹具、物品等。

1.3

没有闲置于各生产车间的清扫用具、垃圾桶、材料箱、纸箱、容器、油桶、漆罐、油污等。

1.4

工作场所没有不该有的东西,如:衣服、拖鞋、雨伞、皮包、空盒子、花盆、烟灰缸、纸屑、杂物等。

工作场所的环境要求:

2.1

使用拖把、扫把定时清扫工作场所/车间/厂房的地面、塑料板、工作台、机器设备、测量设备等。

2.2

工作场所内不可放置3日内不使用的物料。

2.3

零件、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成品或材料应将其置于周转车上或塑料筐或其它容器内,不可直接将其置于地面上,并且对其要有一定的标识。

2.4

经常清理地面,使其清洁、干净,不可有油渍(油污)或水渍。

2.5

消防栓与公告栏前均不可有障碍物。

2.6

工作场所内不可有多余的架子或屏障影响现场的视野。

2.7

车间现场车行道、人行道及安全通道要畅通,地面应平整无破损。

2.8

地面、墙壁、工具箱内外,工作台上下均需保持整洁,无散落零件,机床周围不准放置与本机台无关的物品。

2.9

检测仪器、器具、标准件应放置有序,位置适当,便于使用和操作,防止变形和工序磕碰伤。

2.10

工位器具(工具箱、工作台、踏脚板、在制品塑料/筐板等)均需按规定位置摆放,不能超出规定的标准线。

2.11

工作区物品要摆放整齐,在加工摆放过程中要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受损,并及时交检,做好防护。

2.12

工作区内严禁吃零食,吃饭,看书刊杂志,不准将雨具带入工作间。穿戴齐全劳动防护用品后方可进入工作区。

2.13

厂区内严禁吸烟,不准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2.14

生产现场不准穿便鞋,不准穿高跟鞋,穿好工作服,佩戴工作证上岗,不可放置私人物品(可在指定区域集中放置)。

2.15

对暂时不用的物品,全部清理出生产现场。

工作区域的标示要求:

3.1

区域线的颜色规定:

A)合格区:绿色油漆或绿色胶带。

B)不合格区,可疑品区或安全警戒线: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

C)待检验区域、定位线或通道线等: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

D)办公区、工作区、作业区域,待作业品区域等:白色油漆或白色胶带。

3.2

区域定义:

A)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B)不合格区:指专用来存放本制程检验员判定为不符合检验标准及规定要求之物品存放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C)可疑品区:指专用来存放因无标识或标识不完整而无法辨别产品名称种类或无法明确产品状态(合格或不合格)之产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D)待检验区:指专用来存放等待本制程检验员检验的物品的区域,其区域大小可视场需要所而定。

E)暂存放区:指因需流入下一流程或等待电梯或等待出货等物品暂时存放的区域,暂放时间限为一周内,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F)×作业区:指某一流程正在或即将作业的区域,如进货检验区等,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

G)×放置区:指用来定位某些非质量体系类物品的区域,为了现场的整体美观,其区域大小可视场所需要而定,如清洁用具放置区、文件柜放置区、报废产品放置区等。

在制品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4.1

严格规定在制品的存放数量和存放位置

确定工序交接点、生产线和生产线之间的中断点所能允许的在制品标准存放量和极限存放量,指定这些标准存放量的放置边界、限高,占据的台车数、面积等,并有清晰的标示以便众所周知。

4.2

在制品堆放整齐,先进先出

在生产现场堆放的在制品,包括各类载具、搬运车、栈板等,要求始终保持叠放、摆放整齐,边线相互平行或垂直于主通道,既能使现场整齐美观,又便于随时清点,确保在制品“先进先出”。

4.3

合理的搬运

放置垫板或容器时,应考虑到搬运的方便,有可能时,应利用叉车来搬动。

4.5

在制品存放和移动中,要慎防碰坏和刮痕,应有缓冲材料将在制品间隔以防碰撞,堆放时间稍长的要加盖防尘盖,不可将在制品直接放在地板上。

4.6

不良品放置场地应用红色标签予以标示。如果将不良品随意堆放,容易发生误用,所以一旦将产品判定为不良品,应立即将其放置于指定的场所。

机器设备(包括测量设备)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5.1

建立机器、设备的责任保养制度(包括:机器、设备的保养制度),并定期检查机器、设备润滑系统、油压系统、空压系统、电气系统等。每一台设备都要有保养记录,设备使用者及管理者均需作明确标示。

A)检查注油口、油槽、水槽、配管及接口、各给油部位。

B)检查电器控制开头紧固螺丝,检查指示灯,转轴等部位是否完好。

C)对松动的螺栓要马上加以紧固,补上不见的螺丝、螺母等配件。

D)对需要防锈保护或需要润滑的部位,要按照规定及时加油保养。

E)更换老化或破损的水管、气管、油管。

F)清理堵塞管道。

G)调查跑、滴、冒、漏的原因,并及时加以处理。

H)更换或维修难以读数的仪表装置。

I)添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压鞋、绝缘手套等)。

J)要及时更换绝缘层已老化或被老鼠咬坏的导线。

5.2

建立机器、设备的操作指导书,要求所有人员按规定对机器、设备进行操作,并扫除一切异常现象。

5.3

工艺应指导及制定相关指导书,明确机器、设备的清扫工具、清扫位置、加油润滑基本要求、螺钉卸除紧固方法及具体顺序步骤等。

5.3

生产现场、各车间的设备摆放须整齐、干净。

5.4

不可有短期内(二周内)不使用之设备存放于生产现场、各车间,如有则需以“待修理”或“计划停机”等标牌进行标识。

材料、物品及料架的整理、整顿和环境要求:

6.1

材料、物品摆放须整齐,并以标示牌作明确标识。

6.2

材料、物品须有专门的存放区、放置区。

6.3

料架须摆放整齐,并且牢固。

6.4

常用的料架上不准放置有好几年或很久没有用过的原材料、辅助材料、零件、配件等。

6.5

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6.6

料架上不准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

6.7

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料架上。

6.8

不用或不能用的模具架、料架等不准随意放置在非放置区。

6.9

不用的物品不准随意放置在料架上或与料架上的物品参杂放在一起。

6.10

料架使用的空间尽量规划妥当,以免造成料架的空间浪费。

仓库、储存室的环境要求:

7.1

仓库、储存室须有管理责任者的标示,仓库、储存室管理员对所保管的物品应按“先进先出”原则进行领发作业,并确保其“帐、物、卡一致”。

7.2

光线的照明亮度应适适宜,且仓库、储存的区域应通风、不积水、不潮湿、干净、整齐。

7.3

必要时,仓库、储存室需有贮存平面布置图标示,其内储存、存放的物料、材料等应以标签、标识牌等作明确的标识。

7.4

仓库、储存室存放的物品、材料如以纸箱储存,须有叠放高度的限制。

7.5

对仓库、储存室所存放的易燃易爆、有毒物品、危险物品、化学药品等储存须以明显的标识牌进行标示,并对其予以隔离、防潮及采取消防护措施。

7.6

仓储/贮存区域使用的空间规划应合理,以避免造成贮存空间的浪费。

7.7

贮存区料架上不准存放呆料、废料或其他非材料的物品。

7.8

贮存区或其料架上有好几种材料、零件、配件等混淆放在一起。

7.9

已生锈或变质的材料或零件、配件不准放置于贮存区内或其料架上。

7.10

不用的物品不得随意放置在仓储区域或与料架上的物品参杂放在一起。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检具/量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的环境要求:

8.1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检具/量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等储存、保管须予以定位放置,并以标签或标识牌予以明确标识,工具箱需时常进行整理。

8.2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仪器、零件、劳保用品等须采用目视管理,并以标签、标识牌进行明确标识且瞬间即可找到。

8.3

零件、备用品及劳保用品须有进出账目之管理。

8.4

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工具等常用的物品应放置于作业场所最接近的地方,避免使用和归还时过多的步骤和弯腰。

8.5

频繁使用的,应由个人保存。不常用的,则尽量减少数量,以通用化为佳。先确定必需用的最少数量,将多余的收起来集中管理。特殊用途的刃具更应标准化以减少数量。

8.6

容易碰伤的工具,存放时要方向一致,以前后方向直放为宜,最好能采用分格保管或波浪板保管,且避免堆压。

8.7

应注意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检具/量具仪器等物品的防锈,对存放在抽屉或容器底层上的工装、模具、夹具、治具、刀具、检具/量具仪器等应在其上面铺上浸润油类的绒布。

消防设备的控制和管理及环境要求:

9.1

消防栓应经常擦洗,且其前1米处不可堆有障碍物,须用红色油漆或红色胶带予以标识。

9.2

灭火器须定期点检,气压不足时,应立即更新或重新充气。

9.3

如有消防水池须定期检查,保持水位足够(以水量充足为原则),出水阀门应能随时打开。

9.4

严禁使用汽车或其他低燃火点的石油分馏物洗涤机器、设备及其零件。

9.5

任何时刻不得在严禁烟火区域内吸烟或携带火种。

9.6

搬取或携带汽油、煤油及各种易燃易爆物品限用安全油罐或其他有加盖的金属容器。

9.7

一切消防设备,不得用于非消防目的之工作上。

9.8

机器、设备、材料和物品的堆放,不得妨碍消防设备的取用。

9.9

电气设备着火时,若非确信电源已切断及附近无其他电器设备,不得使用水来进行扑灭和抢救,应用灭火器或砂来进行扑灭和抢救。

9.10

在不通风之处使用四氯化碳进行救火时,易发生中毒意外,使用人于数分钟内应迅速奔往通风处所。火灾扑灭后,须先加以通风,方可容许其他人员进入。

对物的安全因素的控制和管理要求:

10.1

对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易燃易爆物品的控制和管理:

A)保管地点是否标明了保管物品的内容及责任者,是否按类别进行整理、隔离和保管。

B)容器是否有加防护盖,以防止其蒸发,是否有溢流、泄漏等不良现象。

C)油废棉纱头是否保存在带加防护盖的不燃容器内。

D)贮存仓库是否定期进行点检,是否备有消火栓或灭火器。

E)使用场所的通气、换气或局部排气装置是否运转正常。

F)操作强酸、强碱、纯碱等有毒物质的工作人员,须接受严格的工作教导培训,并使用适当的保护和防护设备。

G)有毒溶液的气体仍然有毒,操作人员应按公司规定设法避免呼吸此类气体。

H)取用酸、碱等化学物品的工作人员必须按公司规定使用防护用品(如:戴橡皮手套、安全眼镜,使用面罩、橡皮裙或胶鞋等)。

I)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等应贮藏在阴冷、通风之处,且容器内不可混入易燃性物质。

J)轻拿轻放,避免震动。

K)充装溶液不宜装满,应留有起伸缩余地。

L)若遇有泄漏,应及时对其进行处理。

M)使用盛装过的有机溶济、剧烈物品、有毒物品等空桶时,应使用相关清洗剂将其清洗干净后再使用。

10.2

对油类物品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A)油废棉纱头是否存放在带有加防护盖的不燃容器内。

B)如果有油类洒落在地面上,是否立即擦掉或对其进行处理。

C)油类贮存的周围是否有烟火现象发生。

D)不能在油类贮存的周围进行动火作业(如:焊接等)。

10.3

对机器、电气设备的安全操作和管理:

A)非指定的工作人员不得开动马达及其他电动机械、设备,如遇有故障或不正常的情况,应立即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处理。

B)保险丝熔断时,应通知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修换,但遇紧急且在220伏特以下(包括220伏特)时由责任管理人员指定的人员进行修换(此项人员须熟悉电气相关知识及其操作者)。

C)所有电动机器及电动手工具其外壳必须接地,且对其接地线路应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接触良好。

D)不要擅自修理电气线路及设备,见有故障如:过热、火花、或马达冒烟时,应立即切断电源,并将其报告直接领导后通知有关人员进行修理。E)、临时电源使用前必须加以检视,有无绝缘不良、破皮等。避免将其绕于手臂或携带于身体任何部位进行作业。

F)所有固定电源应将其视作电的活线,不可把身体与搬运物与其

进行接触。不可太相信电线外面有包皮可以保险而不会触电。发现由电线杆上落下的线,应立即通知电气管理人员进行处理,且忌不可用手去拿和接触。

G)再度发生保险丝熔断或控制器跳开必有原因,应立即先报告部门负责人,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

H)电气机器加油量应求适量,过多过少都易造成异常现象发生。

J)若站于潮湿的场所或金属物上,且忌不可用潮湿的手去接触电气设备及其带电部分。

K)应禁止外来人员不得进入变电室及设有围栅的变压器室。

L)凡有电线通过的工作场所之地面,如有人来往时必须加安全防护盖进行掩盖。

M)得用铜线等金属丝代替保险线。

N)机器、设备的安全罩、联锁、区域传感等措施有不完善的地方时,应报告部门负责人,然后通知电气管理人员处理。

O)设备的安全装置措施是否完善,尤其是干燥机的温度是否过高,机械手、自动运转设备的防灾措施是否完善。

10.4

对修理机器、设备及工程设施的安全控制和管理:

A)非自身操作的机器、设备或未经管理人员授权操作的机器、设备一律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B)不对转动中的机器、设备作较大的修理作业。若须在转动的机器、设备之近旁处所进行作业,则操作人员与机器、设备间须设有适当的隔离防护设施。

C)除经常操作上必须的调整外,一切调整或加油等工作,均应等机器、设备完全停下之后进行。

D)不用手去摸触机器、设备的转动部分。

E)禁止使用不适当的代替品,如:以汽油桶充作支架或工作台,以扳手当榔头,以木箱当阶梯等,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

F)工作人员不许搭乘于吊车或起动车辆悬吊或搬移物品的电梯中。

G)铁链不可用打结或加螺丝的办法以缩短或接长。

H)各种起重吊车及启重机械的操作人员,应注意他人的安全,使用适当的信号或音信,以引起他人的注意,并设法保持钢索在卷筒上排列整齐。

I)非事先征得相关管理人员同意,任何人均不得在酸碱、有毒及易燃气体、易爆物品、高压之设备上从事任何修理或调整等作业。

对人的安全因素之教育和预防:

11.1

对部门负责人的安全责任要求:

A)部门负责人应负防止意外事故的责任。

B)部门负责人应以身作则遵守安全卫生须知。

C)部门负责人应教导及监督部属和员工遵守安全卫生须知。

D)发生意外事故时,部门负责人应立即联络厂务人员及公司高层管理者共同谋求改善。

E)部门负责人对属下应施以正确的安全工作方法教导和培训。

F)应使属下确能熟练而安全地完成指定任务。

G)对于新进人员或由其他部门调用之人员,应注意其精神体力是否适合其工作。

H)对新进人员应详细解释与其有关的安全工作法和注意事项。

11.2

对员工个人安全行为责任的要求:

A)切实遵守公司所规定的安全卫生须知。

B)依照规定的标准/方法进行工作,或按上级指示的方法进行工作,不得擅自改变工作方法。

C)非个人所负责操作的机械、设备,不得擅自操作他人的机器、设备。

D)任何时刻不得无故逗留或徘徊于他人的工作区域。

E)放置工作上所需的物料于货架上、高塔上或其他高处时,应确保不绊跤他人或跌落以避免击伤他人。

F)若须从高处抛下物体,应禁止地面上有人通行和在此作业。

G)移动一个机器、设备或货架时,须先将放置其上之未固定物体取下。

H)不得于工作场所到处奔跑、嬉戏、或搞恶作剧或有其他妨碍秩序的行为。

I)不可使用压缩空气设备中产生的空气用来清除身上的灰尘或将压缩空气管指向他人。

J)行走时不可为谋取捷径而穿越生产操作区域或与安全有关的工作场所。

K)不在工作区域中的吊车吊臂下或悬空重物下走动或进行作业。

L)若发现漏油、漏气之处不健全及已损坏的梯子、平台、栏杆及其他不安全的环境时,应随时报告部门管理人员或安全人员。

M)不要使用不健全的工具或机械、设备。

N)推门出入时,不得用力猛推,以及撞及对面而来之人。

O)安全通道、安全门出入口前后必须保持畅通,不得以任何理由进行物品堆置而妨碍通行。

P)严禁从正在施工中的脚手架下走过、通行。

Q)上下阶梯或行走于容易滑跌之处须特别小心,以免摔倒。

R)在搬运物品时应小心,以免产生伤害。

S)搬运货物专用的电梯或吊车,应禁止任何人员以任何理由进行搭乘。

T)每一员工都须自认防止意外事故为其应尽的一份责任,并互相劝勉他人并要求其遵守安全须知。

U)熟记工作场所的出入口、安全门位置。紧急情况发生时,必须遵守秩序,听从指挥。

11.3

对工作/作业服装的安全管理:

A)在指定的工作场所佩带使用安全帽等安全防护用品。

B)在工作时身上不得带有锐利或尖锐的物品。

C)在操作或搬运发热的油类或其他物体以及进行救火时,必须穿着足以遮蔽全身的衣服及戴适当的安全工作帽,不得将袖子、裤管卷起。若须穿着其他特殊的服装进行作业时,须由公司统一购置和使用。

D)操作或修理一部转动机器或在近旁工作者,不应打领带、悬垂袖口或穿过宽的工作衣服,使用砂轮或其他无覆盖的高速度转动机器、设备时,勿带手套进行作业。

11.4

对安全保护用品(安全帽、眼镜、口罩、耳塞)的管理:

A)正确佩戴工作场所规定的安全帽、眼镜、耳塞、口罩等。

B)按公司规定及时更换工作场所所使用的过滤用品。

C)随时备有安全保护备用品。

D)对安全保护用品是否指定固定的保管地点,并对其进行正确的保管。

对工作环境因素的安全控制:

12.1

对公司安全维护及其标志的管理:

A)为搬运、修理设备等工作的便利须暂时拆除地板、地面的盖孔或栏杆时,应设法加以适当的随时围护,待工作完毕后立即复原。

B)一切设备及围护栏杆,不得用作支架或捆棒用作起重绳索。

C)在人行道、通道或可能有人通过的工作场所之上方进行工作,下方应设警戒区,并设安全警示牌,严禁人员通行。

D)存放或使用强酸、强碱、汽油及其他危险物品之场所及设备均应设立危险标志。

对工作管理上的因素控制:

13.1

对工作现场的安全伤患救护之管理:

A)火中救人,营救者须先将自己衣裤浸湿,并以湿巾缠裹头部,如营救者衣服着火,可倒地滚熄,切勿慌张奔跑。如伤者衣服着火而不能打滚时,应立即取被毯之类覆盖其身上使火熄灭。

B)救护中毒者,如须进入有毒气体充塞的场所,应佩戴防毒面罩并使用安全绳索,一端绕住营救者后臂,另一端由室外救护人员拉住。

C)救护触电伤者时,如电气开关近身,应立即切断其电源,否则使用长而干的木/塑料手杖、干木棍、干绳索、干布或其他良好的绝缘物体,使伤者与电源断开。

D)救护卷入转动机器、设备的伤者时,应先切断电源,停止机器、设备的运转,而后尽速将伤者移出事故发生的地点。

不可控因素的控制,如自然灾害、地震、台风、风暴、水灾、火灾等在即将发生前应采取紧急措施,在保证人员安全的情况下,使公司财产损失减到最低。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的环境要求:

15.1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安排人员定期清扫与整理。

15.2

厂房设施卫生区域须定期进行检查。

附录4:“6S管理建设及标杆班组评优活动”实施流程图

执行B级标准

编制6S方案

制定B级标准

开展宣传及教育培训

评选并注册24个

6S标杆班组

1-5阶段6S管理建设

以及标杆班组评优

取得显著成效后

总结反馈

制定A级标准

执行A级标准

评选并注册10个

6S标杆班组

7-8阶段6S管理建设

以及标杆班组评优

常态化保持

并总结反馈

编制完成6S管理手册

附录5:

6S标杆班组打分表(B级标准)

单位名称

班组名称

检查日期

班组作业区域

评分项(每项5分,包括10分加分项,总计110分)

如符合要求,则在□内划“ √”,反之则划“×”

评分结果

班组建设

班组信息牌是否挂设

内容是否填写齐全有效

作业场所设施

与材料清点

施工余废料是否清理

设备的信息牌、安全警示牌是否齐全

小型工机具等小型设备是否安全完好

小型工机具季度检验合格标签是否张贴

材料、工机具摆放

及功能分区

施工材料是否码放整齐

临时管线是否布设规范

是否为班组配备了工具存放设施

是否进行了有效的区域划分

环境清洁

垃圾清理与收集

每日作业结束时,是否工完场清

作业区域是否配备了垃圾临时存放设施

是否对可能造成污染的设施采取了相应的防渗漏、回收措施

6S管理

制度化、程序化

是否建立6S管理制度/程序,并有效执行

常态化管理绩效

6S是否能在班组内常态化管理

班组成员是否能够协作开展6S工作

人员安全行为、防护措施及环境适宜度

是否存在人的不安全行为

是否存在物的不安全状态

班组是否在相对舒适、整洁的环境下工作

班组集装箱、休息点是否整洁有序

加分项说明

+5分(良好)

+10分(优秀)

检查人签字/日期

总分

附录6:

X工程“6S标杆班组”信息注册表

编号

班组所属单位

班组名称

作业项目

6S管理主要业绩

(可附页)

承包商

HSE部门意见

签字/日期:

X

安全管理部意见

签字/日期:

注册认证

根据现场检查评比结果,现将

班组注册为X项目“6S标杆班组”,希望该班组能继续保持良好的6S管理成效,在日常工作中并充分展现示范带头作用。

X项目

班组长签字:

安委会盖章

变更信息

□班组名称变更

新名称:

□班组成员变更

变更后的成员清单详见附页

□取消标杆班组资质

缘由:

篇3:班组建设6s管理标准

1 建立健全标准化组织机构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得益于良好的组织领导,否则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班组标准化建设作为供电企业发展的根本基础,首先要建立健全各级组织机构。为此,该公司从大局出发,建立健全了标准化组织体系。一是成立了以公司“一把手”为组长,各相关副职为副组长,各部室主任为成员的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建立了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总指挥部”。二是抽调骨干力量组建标准化推进办公室,负责班组标准化建设的日常工作,成为标准化建设工程的“根据地”。三是在基层单位成立了相应的班组,如供电所的“一长三员三班组”、输变电工区的检修班组和运行班组、客服中心的营业班和95598班组等,形成了完备的标准化组织体系。标准化组织体系的建立,有效地整合了资源,做到了“纵向职责清晰,横向沟通顺畅”,实现了全局工作“一盘棋”,全员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

2 健全班组标准化体系建设

标准化体系建设是实现班组标准化管理的基础工作,没有科学有效的标准体系,何谈标准化工作。为全面构建“三大”标准体系,该公司确定了“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相结合的两条主线,按照“应该做什么,谁来做,做到什么程度”的工作思路,广泛开展“写我所做,做我所写”,共制定管理标准184项,工作标准109项,技术标准130项,修订工作流程341项,构建了“以技术标准为核心、以管理标准为支撑、以工作标准为保障、以工作流程为依据”的标准体系。按照各岗位职责分工不同,目标和任务不同,共编写“我的工作指导卡”300余份。以河北省电力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卡)为范本,分专业制作标准化作业指导卡110份,并装订成册。标准体系的建立,使每项工作都能做到凡事有据可依、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

3 加强班组成员培训工作

首先从标准化基础知识入手。为普及标准化知识,提高各类人员对通用知识和本专业知识的了解,熟练掌握本岗位的工作职责、管理标准、工作标准和流程节点,组织对各班组人员进行标准化知识的集中培训,采取每周一考、定期不定期抽查、现场问答、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激发员工学习标准化知识的热情。其次是建设练兵场地。为鼓励员工苦练内功、强化技能,实现“实践标准、提升自我”的目标,该公司投资30余万元,建设了供电所技能练兵场地,配备了以供电所“三大员”为主要力量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建立7个培训功能区,涵盖了供电所“三班组”必备的各项操作技能培训,满足了供电所人员的培训需求。再次是注重提高迎检应变能力。对所有迎检人员进行了强化培训,并模拟检查现场进行反复演练,通过培训和锻炼,提高了迎检人员的业务素质,展示了公司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4 建立透明化激励机制

透明化的激励机制,是以公开的制度,用公正的评价标准对员工进行公平的判断,从而采取一系列透明化的操作方法。一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岗。根据各班组的人员素质、制度实施情况、指标完成情况等项目,广泛开展班站工区中心的标准化竞赛活动,对竞赛中涌现出的先进班组和优秀个人授予标准化示范班组和示范岗位的称号,通过持续不断的对标活动,在全公司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二是实施目视化管理。将班组的日常管理及现场管理等内容制作成目视化管理展板,向大家展示,供大家学习。如日常工作管理展板,为大家展示了人员、工作及主要指标的管理动态;现场管理展板,公布工作计划、工作目标、完成进度、问题汇总等内容;学习交流展板,公布班组的好人好事、学习收获、工作感悟、“五小”成果等内容。管理展板为班组实施透明化激励机制搭建了一个管理平台,通过小小的展板,使大家能及时了解工作状态,时时对照、事事比较,变被动执行为自我加压,自觉主动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三是实施创新管理。鼓励员工将日常工作中迸发的“小灵感”、“小创意”进行收集整理,将解决工作难题的方法进行总结和提炼,将管理思想进行深化和升华,最终形成班组的创新成果,并通过目视化管理展板向大家展示,达到交流学习、共同提高的目的。

5 加强班组信息化建设

篇4:论企业班组的标准化建设

关键词:班组 管理 标准化

班组作为企业的基层作业单位,被称之为企业的细胞。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班组是企业预防事故、控制风险的前沿阵地。要把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搞好,必须首先从班组抓起。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班组标准化建设为主线,以文化建设为支撑,以提高班组工作效率为目标,以减轻班组负担为关键,切实加强班组基础建设、安全建设、技能建设、创新建设、民主建设、思想建设、文化建设和班组长队伍建设,才能实现班组常规工作的标准化,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和班组安全管理水平,取得较好的班组安全管理绩效和经验。

1、班组安全组织标准化

建立健全班组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组长、每个员工的安全职责及安全分工。组长是班组管辖区域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也是班组安全员,必须履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职责。每年年初,班组长应针对管辖人数及作业风险、工作目标及奖惩办法进行消化,然后将内容分解至班组员工,并组织每位员工签订安全生产责任状,使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处处有人管、事事有人抓、通报有回应、整改有结果。班组安全组织和职责标准化保障了班组安全生产工作的顺利开展。

2、班组安全制度、规程标准化

依据制造企业考评标准,班组长对公司的安全健康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和职业健康等方面进行了多次的自评、自纠和评审,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班组安全管理制度、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作业指导书、事故应急措施等。结合班组岗位作业特点,将各个班组存在的不同岗位危害和预防措施、适用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适用的安全健康法律法规主要条款等装订成册,统一格式并定位至班组现场进行公示,完善的制度、规程保障了班组作业流程化和活动规范化。

3、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

班组每日自行检查,整理整顿作业现场,自行整改现场存在的隐患。在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过程中,约60%的隐患整改是通过班组自行进行的。通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使班组全员的“我要安全”意识明显提高,在班组内形成了自主查找隐患、自主整改预防、自主整理整顿的长效机制。班组现场安全标准化的建设,使车间作业环境明显改变,安全状况明显改善,降低了各类事故的发生概率。

4、班组安全活动与教育标准化

班组每日的早会在落实生产任务的同时,必须同时布置、落实安全工作,早会结束后,全员要集中大声呐喊班组“安全口号”。班组长负责按标准对新员工、复工员工、变换工种员工、“四新”员工进行教育;对新人厂、转岗员工教育合格后,必须安排有经验的老员工帮带3个月,经组长实际考核合格后方可独立操作。

针对岗位特点和性质的不同分层次安排其岗位学习,从而做到有的放矢。1、培训工作应具有灵活性和多样化。由于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着培训的单调性和枯燥性,部分职工不愿意钻研业务的不良风气较浓。因此应想方设法,将培训搞得多样化,生动活泼一些,这样既增加大家的业务知识又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2、培训工作应具有长期性与持久性。作为技术培训工作,不能急于求成,一定要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个培训环节,在长期的培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中,使得整个培训工作有条不紊循序渐进,让大家从技术培训中,真正掌握所学知识。

5、安全检查与班组安全台帐标准化

班组长必须坚持一班三查(班前、班中、班后),现场员工作业前进行自检,检查发现的隐患按规定程序上报和整改,并对检查和隐患整改情况按统一格式记录存档。每个现场都有一套完整的、统一格式的安全管理台帐。班组安全活动、安全教育、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设备每日自检、班组交接班记录、班组适用的安全管理制度、规程及法规、公司发放的安全学习资料等是每个班组必备的安全台帐,并保持了安全相关记录的日常化。

6、安全考评与奖惩标准化

班组安全标准化建设需要有严格的考核办法来“保驾护航”。为了保障班组安全标准化的制度化、规范化,班组长首先要加强组织和领导,正确认识班组建设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位置,严格执行班组安全標准考评和奖惩制度,把抓班组建设作为企业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来看待,坚持不懈的开展下去,旨在保证班组安全标准化的持续和改善。其次要建立班组建设的考核、激励机制。应将班组建设工作的成效和质量,作为评价管理部门和基层单位年度工作业绩的重要指标,进行考核和奖励。通过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班组的综合安全管理水平、本质安全程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同时,完善和巩固了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进入新形势下的班组建设作为我们企业一个发展和创新的重要基础,将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应该通过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将班组管理工作融入企业的生产、经营、文化建设等各项工作的管理中,让班组管理更贴近企业目标的实现,使班组真正成为职工群众展示自我业绩、自我风采的舞台,成为实现自我发展、自我成才的大家庭。

参考文献:

[1]谢娟.基层供电企业深化标准化班组建设的探讨[J].云南电业;2010年01期

篇5:班组6S管理

“6S”之间彼此关联,整理、整顿、清扫是具体内容;清洁是指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并贯彻执行及维持结果;素养是指培养每位员工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遵守规则做事,开展6S容易,但长时间的维持必须靠素养的提升;安全是基础,要尊重生命,杜绝违章。

6S管理实施原则:

(1)效率化:定置的位置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先决条件;

(2)持之性:人性化,全球遵守与保持;

(3)美观:作产品——作文化——征服客户群。管理理念适应现场场景,展示让人舒服、感动。

6S管理精髓:

(1)全员参与:董事长到一线员工再到所有部门:生产、技术、行管、财务、后勤;(2)全过程:全产品研发——废止的生命周期 人人保持——改善——保持——管理活动(3)全效率:综合效率,挑战工作极限。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监督作用。

加强6S管理。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中,通过导入“6S”管理活动(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形成以班组管理为活动平台,以人的素养为核心因素,以整理、整顿、清扫和清洁为环境因素,以安全、环保为目标因素的生产现场动态管理系统,从而为职工创造一个安全卫生舒适的工作环境。

发挥班组长的作用。作为班组长,在企业中充当的是一个兵头将尾的角色,通过合理运用手中的权力,调动每个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班组充满活力,为此必须:做好班组长的选拔、培训、考核、激励等工作。班组长要做好表率。在班组建设中表率是指班组长的“自治”行为,在班组做表率不仅是让组员效仿,还是衡量班组长是否合格的基本标准。

强化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素质。加强教育培训,主要是指对班组进行技能、安全生产、岗位职责和工作标准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同时将培训成绩记入个人档案,与个人的工资、奖金、晋级、提拔挂钩。

开展班组达标管理工作。企业应制订可操作性的达标标准,标准内容力求系统考虑,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同时应把班组达标工作的总目标分解到每个职工,通过强化考核,细化管理,确保企业总体工作目标的完成。为配合企业推进达标工作,企业还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先进班组和个人。

健全组织、权责分明、加强领导。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班组建设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应成立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行使指导和监督的职能。领导小组由企业主要负责人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为组员。在班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下成立班组建设工作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班组达标管理等班组建设工作的检查督促和考核奖惩工作。

健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体制。班组不管大小,要建立以班组长、党团小组长、政治宣传员等为核心的班委会。班委会的任务是确定班组建设目标,为开好班组会做准备。另外还要建立“工管员”制,“工管员”一般包括质量管理员、考勤员、工具材料员、文明生产员、劳保生活员,管理落实到人头, 形成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

建立一套现场管理制度(标准)和检查考评制度。要对班组生产现场进行规范化管理,使班组工作进入有序管理的状态,就要制订相应的管理标准,包括:

生产现场管理标准化。生产现场管理必须从基础抓起,即从制订工作标准、完善工作标准和真正贯彻执行及考核工作标准着手。生产现场的工作标准可以分解成三个有明显区别的部分:一是管理工作标准,二是工作程序标准,三是工作人员工作标准。

加强班组内部基础管理。建立各类基础管理台帐、报表制度及工序奖惩考核办法;注重半成品库的基础管理工作,起到前道控制、后道监督的作用;充分利用电脑等现代化设备,使各类统计报表及生产任务单的下达均取代手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等等。通过这些基础管理,促进班组管理工作日趋规范。

建立健全班组生产现场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围绕生产、安全、技术和思想政治工作所制订的各种规章制度、条例、程序、办法等,如巡回检查制度、交接班制度、工作票制、岗位责任制度、安全责任制度、技术培训制度等,并且要规范统一,落到实处。

总之,搞好班组的现场管理,一是要从班组实际出发,选择好突破口,有计划地解决现场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要针对班组生产现场的各种作业进行分析,寻求最经济、最有效的作业程序和作业方法;三是定期对实施结果进行评价,不断推动班组工作的步步深入

就6S管理中的6个“S”而言,并不是独立的,尤其是安全、整理与整顿这3个S,对于需要推行6S管理的企业来说,应当统筹考虑。

6S的最终目的就是提高施工作业参与人员素质,保持良好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建筑产品品质的目的。

最后,“6S”管理水平,直接体现企业文化素养和发展水平。很难想象还在抓“严禁随地大小便”、“乱扔垃圾罚款百元”的企业能有多少文明可言。“6S”管理应该是透明的、人性的,同时也是具体的、明示的。设备、仪器、仪表的运行标准及参数值都要有明示规定。所以,企业的发展水平直接表现在日常管理的现场之中。

篇6:班组6S管理制度

目的:

为了提升班组形象,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安全,减少浪费,确保产品质量。有利于成本的降低,有利于保持设备的长周期运转,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班组按照6S管理内容要求:特制定以下制度;

1;地面、通道

(1)通道顺畅无物品、物品摆放不超出定位线、(2)地面无纸屑、产品、积尘、2;作业现场

(1)现场标识规范,区域划分清楚、(2)机器清扫干净,配备工具摆放整齐、(3)物料置放于指定标识区域、(4)及时收集整理现场剩余物料并放于指定位置、(5)生产过程中物品有明确状态标示、3;料区

(1)各料区有标识牌、(2)摆放的物料与标识牌一致、(3)物料摆放整齐、(4)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区分,且有标识、4;机器、设备配备、工具、货架

(1)常用的配备工具集放于工具箱内、工具箱按定制标示摆放、(2)机器设备零件擦拭干净并按时点检与保养、(3)现场不常用的配备工具应固定存放并标识、(4)机器设备标明保养责任人、(5)货架的物品摆放整齐、要有标识、无灰尘、5;人员

(1)树立安全第一、遵守“三不伤害”的原则、(2)按规定作业程序、标准作业、确保产品质量、(3)员工言谈举止文明有礼,对人热情大方。有团队精神,互帮互助,(4)工作认真,不闲谈、不怠慢、不打瞌睡工作认真专心、(5)作业中要穿戴好规定的劳保与防护用品、已确保自身全安、(6)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不违章和野蛮操作:保障生产正常进行 6;其它

(1)茶杯按规定地点放置并要求整齐、(2)易燃、有毒物品放置在特定场所,专人负责管理、(3)各工作区域无杂物、使用的工具规定按摆放整齐、设备无灰尘和杂物、(4)保持整理、整顿、清扫成果、望全组员工按以上要求自觉执行

2011年9月26日

一、目 的:建立脱包室清洁规程以防发生混药和交叉污染,保证产品质量。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脱包室、容器均须按本规程进行操作。

三、责 任 者:车间主任、组长以及操作人员、QA质监员。

四、程 序: 1 物料、粉尘清除: 1.1 清除场地上的一切污物、杂物,按规定处理。2 清洗:

四、程序:

1、物料、粉尘清除:

1.1 将已粉碎经检验合格放行的原料、辅料全部按规程交于下一工序。1.2 将留在工序内的细粉及不合格品写明品名、规格、重量、日期交质控部处理。

1.3 清理粉碎机、振荡筛粉尘。

1.4 将粉碎机上可以拆卸的零部件拆下将粉粒除去。1.5 扫除场地上的一切污物、杂物,按规定处理。2 清洗、擦、抹:

2.1 将从粉碎机、振荡筛中拆下的零部件,用饮用水清洗,再用纯化水清洗并晾干。

2.2 设备内外都用饮用水洗净后再用纯化水冲洗并擦干。

上一篇:乡村四月优秀作文450字下一篇:浅谈我眼中的钓鱼岛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