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2024-06-29

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通用14篇)

篇1: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爱弥儿】

在这为数很少的知识中,凡是那些必须要具有十分成熟的理解力才能懂得的,凡是那些牵涉到一个孩子不可能理解的人的关系的,以及那些尽管本身是真实的,但将促使一个没有经验的人对其他的问题产生错误想法的,都要通通抛开,不能拿来教育孩子。这样一来,你就把你要教的东西限制在一个同现时的事物有关的很小的范围了;不过,这个范围,以孩子的思想衡量起来,仍然是一个很广阔的境界。

我们要把我们的感觉变成观念,但是不要从感觉的对象一下就跳到思想的对象。

使你的学生去观察自然的种种现象,不久以后就可使他变得非常好奇;不过,为了培养他的好奇心,就不能那么急急忙忙地去满足他的好奇心。你提出一些他能理解的问题,让他自己去解答。要做到:他所知道的东西,不是由于你的告诉而是由于他自己的理解。不要教他这样那样的学问,而要由他自己去发现那些学问。你一旦在他心中用权威代替了理智,他就不再运用他的理智了,他将为别人的见解所左右。你为了教这个孩子学地理,就给他弄来了许多地球仪、天象仪和地图。多么完备啊!为什么要用这些代表实物的东西呢?你开头应当使他先看原物,以便使他至低限度能够知道你给他讲的是些什么!

老师的心中热情洋溢,他想把这种感受传达给孩子,他以为使孩子注意那些触动他本人的情感的地方,就可以使孩子受到同样的感动。这完全是愚蠢的想法!自然的景色的生命,是存在于人的心中的,要理解它,就需要对它有所感受。

有一本书在我看来对自然教育是论述得很精采的。我的爱弥儿最早读的就是这本书;在很长的一个时期里,他的图书馆里就只有这样一本书,而且它在其中始终占居一个突出的地位。它就是我们学习的课本,我们关于自然科学的一切谈话,都不过是对它的一个注释罢了。它可以用来测验我们的判断力是不是有了进步;只要我们的趣味没有遭到败坏,则我们始终是喜欢读它的。这本好书是什么呢?是亚里士多德的名著?还是普林尼的?还是毕丰的?不,是《鲁滨逊漂流记》。

在每一种东西中,用途最广和必不可少的技术毫无疑问是最值得尊重的;而一种技术,如果它最不需要其他技术的帮助,则我们对它的评价当然比那些依赖性最大的`技术高得多,因为它是最自由的,而且是最接近于独立操作的。这才是对技术和劳力的真正的评价尺度。

你想依赖现时的社会秩序,而不知道这个秩序是不可避免地要遭到革命的,而且,你也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预料或防止那将要影响你的孩子的革命。大人物要变成小人物,富人要变成穷人,贵族要变成平民;你以为你能避免命运的打击吗?危机和革命的时代已经来临。谁说得上你将来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凡是人所制造的东西,人就能够把它毁掉;只有大自然刻画的特征才是不可磨灭的,然而大自然是从来不制造什么国王、富翁和贵族的。这位大官,你当初只教育他追逐富贵,将来落到卑贱的地位时怎么办呢?这个只知道靠黄金生活的税吏,将来穷困的时候怎么办呢?这个虚有其表的蠢人,无一技之长而全靠他人之力生活,到了一无所有的时候又怎么办呢?一个人要能够在自己的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毅然抛弃那种地位,不顾命运的摆布而立身做人,才说得上是幸福的!

这一根有半截是插在水中的棍子,其位置是固定地垂直放着的。由于它看起来好象是折断了,所以为了弄清楚它究竟是不是断了的,我们要经过许多的步骤之后,才把它从水中拿出来看或者把我们的手放进水里去摸!

(1)我们首先绕着棍子转,我们发现那折断的一段棍子也是同我们一样地在移动,可见是我们的眼睛觉得它在动;视觉是不能移动物体的。

(2)我们从露在水外的那段棍子的未端笔直地往下看,棍子就不再是弯的,靠近我们眼睛的那一端恰恰遮挡着另外一端。难道是我们的眼睛又把棍子变直了吗?

(3)我们搅动水面,我们看见棍子折成了几段,成“之”字形摇动着,而且是跟着水的波纹一起动的。难道说我们把水一搅动就可以把这根棍子折断、弄软和融化掉吗?

(4)我们把水放走,这时候我们看见棍子随着水位的降落又慢慢地直起来了。这样一来,岂不把这件事情和光线折射的道理解释得很清楚了吗?既然我们单单用视觉就能校正我们认为是视觉造成的错误,那么,我们说视觉欺骗我们就说得不对了。

【幼儿教师读书笔记摘抄:教育是没有用的】

1.真正的教育绝不是讲道理、传授知识,更不仅仅是开发孩子的智力,而是把自己精神的能量传递给孩子,维护孩子的心力,让他成为一个内心强大的人,一个能承担后果、应对变故、改善自身和环境的人。

2.造成目前教育障碍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育实践在孩子面前以赤裸裸的形式进行,而孩子的本性是不愿意感受到有人在教育他的。

3.有一个强烈的感觉: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太累了,我们的教育承担了不应由它来承担的过多的社会压力:升学、就业、致富、当官、成名成家,这些压力通过考试、升学的途径,全部加到了中小学生和家长、教师、校长的身上。

4.教育的很多问题,根源在于家长和老师放不下自己的权威、尊严,认为自己时时处处表现得比孩子强,才能树立权威。这既是个理念误区,也是个巨大的心理障碍。教育者的目的是让孩子成长,而不是显示自己的聪明与才华。

5.社会流行一个观点“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观点误导了很多人。其实终点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孩子的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起跑快一点还是慢一点,其实不重要。

6.我们要长期在中高考的体制下工作,因此,对基础教育有意义的研究,都不能离开中高考存在的前提,生本教育十年实践证明:“素质好,何愁考(中高考),为了好,偏不考(过程中的统考)”。

7.教育者的唯一要做的事情,是保护甚至捍卫孩子的主动性。在孩子的成长面前,最好不要刻意地去做什么,才是教育的大智慧。

篇2: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教师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总结1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各种新的理念、方法成为教师的追求。在追逐的过程中很多人觉得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觉,甚至有人感叹“语文教学像雾、像雨、又像风。”应对种种困惑和疑问,作为一名一线的语文教师,伴随对新课标的深入解读。我觉得上简单的语文课是正确的选取。

一、简单明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实施教学任务前务必有目标意识,目标就是要求,目标就是方向。所以,教学目标要简明。在一堂语文课上我究竟要让学生获得什么知识、提高什么潜力、关注什么情感体验,教学目标中要明确体现。充分发挥目标在教学中的导向、调控、检测的功能,让目标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二、简洁明了的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有一条线而不是一大片”。诚然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字、词、句、篇,积累运用千头万绪,“工具性”与“人文性”争论不休。但扎扎实实的语文课堂就如同张庆教师讲的“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落实在教学设计上就是一个实字,让语文课上讲语文的东西,不要出现关于语文和非语文的东西。

三、简约明晰的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的方式多样,构成性评价和终结评价结合,在语文教学中认识到教学评价不是一个纯技术性的问题是对被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做出决定。就应有一个教学目标相对应的评价。

语文教学方法多样,形式各异。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不能脱离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语文就应姓“语”。在简单中看到复杂,于平淡中体现神奇。

教师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总结2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科课堂的主人。学生是班级的主人,他们也就应是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管理班级时,他们在班级管理中就应扮演什么样的主角呢就像学科教学一样,班主任不就应成为管理的主力,而就应是班级管理的引导者,监督者。从班级管理的实践来看,一个几十人的小学班级,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管理是不行的,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学生做到既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实施管理的主体,到达“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

这学期,我就是把班级的工作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潜力方面。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潜力,首先就是从培养学生管自我潜力开始的。《班主任大全》一书中就指出:此刻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对成人的依靠性很强。由于家长的溺爱,这些“小太阳”们在家庭中失去了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他们更多的依靠成人的帮忙和照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潜力的培养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方面,利用晨会、班会、队会等,向学生正面宣传“自我能做的事自我做”,让学生从认识上加深对独立性的理解。第二方面,在班级中安排“人人岗位职责制”,使每个学生都有自我的岗位,对自我的岗位负责。第三方面,联系学生的家长,取得家长的配合,培养学生在家的自我管理。

其次就是培养一支班干部队伍。利用管理班级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潜力,班级小干部是班主任的左右手。要认真选拔小干部,同时要精心培养小干部。第一,帮忙小干部树立威信。对于学生自我选出来的班干部,要尊重他们的权利。每一天的值日先由卫生委员负责评比,然后,由我发表自我的意见和推荐供他们参考。第二,鼓励小干部大胆工作,指点他们工作方法。第三,严格要求小干部在知识、潜力上取得更大提高,在纪律以身作则,力求从各方面给全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亦即“以点带面”。第四,培养干部团结协作的精神,要能够透过干部这个小群众建立正确、健全的舆论,带动整个班级体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群众的组织性、纪律性和进取心,以即“以面带面”。同时也要注意及时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他们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教给他们工作方法,使他们明确自我的职责,指出他们的优缺点和今后努力工作的方向。同时,还要求他们注意班干部成员之间的合作,齐心协力,拧成一股绳,尽力在同学之间树立他们的威信,创造机会,锻炼和培养他们的潜力。

这样培养的方法,所有采取的措施,其目的不在于人人都能管人,而在于人人都能管自我,培养学生对自我、班级、家庭的职责意识。

有些课文结尾(或中间)的语言嘎然而止,耐人寻味,有一种余音缭绕之感。这种“余音”正是作者没有言尽,情感表达最为强烈、深沉、含蓄的地方。在教学中,我们就能够把这种“余音”挖掘出来,这些语言的空白赋予了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作的财富。让学生写写作者没有言尽的话,把课文中情节跳跃的空白处补上,使已经接近尾声的情节再掀波澜,使文章资料更具体、完整,也使小读者能过把小作家的写作瘾。如《小摄影师》一课,课文的结尾让人觉得意犹未尽,想象的空间比较大:小男孩到底给高尔基照成相了吗如果他来,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如果不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在此练练笔,学生兴趣盎然,创意无限。又如《凡卡》一文的结尾处余意未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课文在凡卡熟睡在那甜美的梦中结束了,然而梦总是要醒的,为此,我设计这样一次练笔:凡卡美梦能够成真吗当他醒后会发生什么事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展开合梦想象,延续了故事的情节,道出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他们有的写道:“凡卡睡醒以后,他偷偷写信的事被老板发现了,结果遭到了一顿毒打,他那虚弱的身体承受不住而死了。”还有的这样写道:“凡卡每一天翘首期盼爷爷到来,但当时的现实社会是残酷的,它没有怜悯

这可怜的小孩,凡卡的期望在一天天无了期的等待中扑灭了,凡卡在绝望中饱受老板的虐待,最终死去。”

四、捕捉文本典型处——实现语言的迁移运用

曾看过一同行说过,“语文的学习说白了,其实就是对课文规范语言的吸纳后融会贯通,为我所用。所以,让语文走在回家的路上,切不可丢弃文本的语言示范作用。”遇到好的文章或精彩、典型的片段,我们就不就应错失学习和模仿的机会。仿写能够针对全篇进行,也可根据实际状况进行片断练习,能够是句式表达、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总分结构等模仿。仿写时,首先找准具有鲜明特征的典型或精彩文段。如《北京的春节》一文中作者列举了超多老北京过春节的习俗,但全文安排有序,脉络清晰,衔接紧密,详略得当,推进自然,是引导学生学习按必须顺序,有详有略的表达方法的典型文章。所以,在学习本文后我立刻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写一写家乡的传统节日,主要训练点落实到对文章写作顺序的安排以及资料详略的处理方法上,结果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当然有些文章的精彩片段的仿写或迁移写法也不容有失。例如《穷人》一文中对人物心理活动的真实描述的片段,透过桑娜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示了穷人宁可吃苦也要帮忙别人的完美心灵,尤其段中省略号的连续运用,更能逼真地写出了桑娜当时时断时续、忐忑不安的心理。学习本段后,我让学生结合现实生活中自我遇到过的焦急、忧虑、担心、害怕的生活情景写一写,例如早上睡

过头而迟到了、一个人处于黑暗无助当中、进行比赛前的紧张状态中等,让学生在练笔中实现语言迁移的运用,在先扶后放的过程中提高语言表达的潜力。

“随文练笔”的切入点皆于文本中,我们要潜心会文,识于慧眼,找准落点,让我们的学生妙笔生花。

教师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总结3

1977年,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写成《给教师的一百条推荐》,这本书里所传达的真知灼见,到这天仍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每部分都有许多的精华,给我很大的振动,在那里,我想摘出几句来,让我们一齐细细地品读。

一、教师要做自我的主人

教师首先是一个完整的人,他们就应有自我的精神空间,他们也要享受生活……这样的观点就把教师从“圣人”的位置上拉了下来。教师不可能人人成为“圣人”,也没有那个必要。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务必首先学会做一个成功的普通人。做自我的主人绝不仅仅限于做自我肉身的主人,而是指以下一个完整的过程:一是认识自我,对自我的专长和优缺点要心知肚明,那有做自我主人却不认识自我的个性是我们这些年轻教师,更就应明白自我的优缺点。二是要自我选取,如果教师这个行当是你自我选取的,就要无怨无悔的做下去,并且要尽自我的努力做得更好。三是按自我的方式教书,本来就“教无定法”的,只要你守着教学的基本规范,剩下的空间都是你的,在完成教学目标任务的前提下,你能够这样教也能够那样教,教出你“自我”来。四是自我评价自我,自我教的好不好自我要总结,仅有善于总结才会去学习提高。

二、教师要继续学习

以前总是说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务必有一桶水,可按此刻的局面来看,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用的。一个教师如果不继续学习,他将不能胜任教师这个工作。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以前很少有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近来常有紧迫感,总觉得知识欠缺,“书到用时方恨少”。近一年来,在学习这一块有了大提高,便觉得自我充实了许多,自信也增强了许多。教育改革的发展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学校的发展也体现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随家庭择校就读也同样指出了继续学习的迫切性。现代教育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要求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自我首先要以身作则。所谓: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所以教师务必要养成继续学习的好习惯,给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

三、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

“金杯银杯不如口碑”刚开始看到这句话觉得有些荒诞,不是说事实胜于雄辩吗,并且此刻基本招工单位不是一律看简历、荣誉吗。但读完这一段话,静心细想,确实如此,一位教师是否优秀怎样能凭几节作秀的公开课或论文的篇数来断定呢。如果你的上司、你的同事、你的学生、你的学生的家长们都“口口相传”地赞美你、敬重你,你有着很好的口碑,你的工作肯定也很出色。而要想做一个“口碑”很好的教师,郑校长说的第一条真的很重要,如果没有丰富的知识你终将被时代淘汰。我觉得今后的生活就应把学习摆在第一位,“爱惜自我的每一根羽毛”,让自我活得美丽而开心。

四、“欣赏缺憾”

古人说得好:“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存在着许多完美,也有许多的缺憾,就看我们有没有潜力去直面它,欣赏它。作者认为“欣赏缺憾的人生是追求幸福的人的一种潜力,这种潜力来自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因为理解了生活而升腾起的对生活的挚爱”。虽说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一份崇高的职业,可经历中仍难免有一些不令人愉悦的回忆,甚至是心底涌起的阵阵苦痛,但这些不是生活的全部,只要我们足够热爱生活,投入生活越多,就能去体验生命中的每一点感动,哪怕这感动并不是完美的。能够这么说:有着缺憾的人生,才是完整的人生,懂得欣赏缺憾的人生,才是美丽的人生。

五、永不放下

优秀学生是相似的,“差生”却各有各的“差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告诉我们每个教师:“那些个性的孩子正是透过犯各种各样的错误来学习正确的;我们永远都不要绝望,是因为只要我们充满期盼,他们或许很有期望。”“照亮学校的将永远不是升学率或者其他名和利的东西,而是圣洁瑰丽的师道精神,是一种对孩子的不染一丝尘埃的博大的爱,和对每个孩子作为无辜生命的深深的悲悯。怀着爱与悲悯,我们不放下,绝不放下。让我们专著的神情告诉所有人,我们没有放下。”从这些话中我深深地感受到用爱心去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的重要性。并且在幼儿园不用成绩去评价孩子的优劣,所以每个孩子都是祖国的期望。对于这些尚未开放的花朵,我们就就应倾注更多的耐心,倾注更多的温暖,个性的爱给个性的他们,百花齐放才能迎来满园的春色!

六、“学会倾听不容易”

“倾听”与“听”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听是入耳,一种生理游戏,但不必须入心,别人说话你听到了,仅仅是一种声波和信号,是人的一种本能而已。而倾听呢,是一种身心两方面的活动,既入耳又入心,需要注意力的高度集中。学会倾听是十分重要的,倾听不仅仅是一种交往艺术,更是一种美德。教师当然需要倾听,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期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人,那么就务必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真正的教育必然是从心与心的对话开始的,而心与心的对话又是从真诚的倾听开始的。教师善于倾听才能理解孩子,才能反思自我的教育教学,从而提高自我的水平。工作之余,善于倾听又会让你交到知心朋友,拥有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所以,学会倾听真的很重要,透过它会让你学到更多的东西,也会让你得到许多东西。

以上是我读了本书后的点滴想法,读着著作中的每个推荐,就像登上了每一个台阶,我就感到了我们职业的光明,对自我的职业有了更新的认识,我会所以更从容的走好自我的未来之路。

教师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总结4

“这一切都归功于读书,时间每过去一年,学校教科书这有一滴水在教师的知识海洋里就边得越来……一个真正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一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一二百本书。”(苏霍姆林斯基语)”

又一次捧起大师的经典,想起初读的时候,自我还是一个刚出学校的学生,怀着对大师的崇敬拜读了它。教了近十年的书,当读书成为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候,才发现自我明白的是那样的少。

年少时总觉得教育是一件简单的事,教师是一份简单的活,教书的日子久了,越来越发觉做一名好教师不是那么容易。就简单的读书而言,学生是一个装不满的水桶,自我永远是被他们追赶的送水工。要想在课堂上成竹在胸,纵横驰骋,不断读书是一条不错的捷径。社会的飞速发展,知识更迭的速度,让人时刻感到知识的滞后。教科书的背景越发宽广,学生的生活接触丰富多彩,社会信息交流的通畅。作为课堂教学的行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就应有交流的基础,从而也能够从学科知识的背景中取得相应的知识给予学生富有成效的启发。

西汉的刘向有句名言:“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教师虽然不言愚钝,但读书,能够让你充满内涵;能够让你变得深刻。读书,使你聪慧;读书,使人明理;读书,使你站得高看得远,使你的见解和视野更加开阔。应对学生扪心自问我准备好了吗感到不足,读书是一种不错的选取。

教师读书笔记个人心得总结5

“请记住:儿童的学习越困难,他在学习中……”(苏霍姆林斯基语)”

很多时候在琢磨“后进生”这个词语,细细想来不得不佩服中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用词的准确在于含蓄地给了差生一个称谓。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感到不安和羞愧。且不说加德纳提出的七种智能,就每一个学生而言,他是一个生命,是生命就就应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理解。我们非得给他们画上一条线,再打上一个印,末了还起个好听的名字。

“后进生”对应“先进生”是不言而喻的两群人。是什么让他们不一样,做教师的都心知肚明就是成绩,就是分数。尽管我们批评了很多年唯考试和成绩论,并且素质教育的口号喊了一年又一年,但考试依然是考试,分数依然是分数。“语文数学考高分就必须能做一名好厨子”“语文数学不好就肯定妨碍他成为出色的修理工”钱钟书的数学不及格,他同班数学好的,有几个写出了《围城》上帝让每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每个人的面貌、个性、特长、给这个世界的色彩都不一样。但我们每个人恰恰都要和上帝对着干,把每个就应不一样的,培养成一样。我们用标准的大纲、标准的教材、标准的评价、标准考试规范大家,我们不允许不一样,不鼓励不一样。这是我们教育的最大的缺陷。任何一个人,要取得成就,他就务必有特色。

篇3: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中职校园以培养在生产、服务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为目的, 学生不仅能凭一技之长顺利就业, 而且就业后还应该具有发展潜力。但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素质参差不一, 不少学生基础差,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提升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 成为每一位中职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中职教育快速发展, 基础文化课为专业科服务, 基础教育专业化成为了一种需要。在课时比初中大为减少 (只有一年级开设、每周只有2节课) , 学习全面围绕专业课、专业技能转的背景下, 没有语文练习册, 没有单元测试, 没有日记和没有作文的篇数要求等具体的硬性要求, 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方法上都必须跟上形势, 努力转变教学方法, 因材施教, 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语文是“习得”的, 要经过大量的语言实践, 要在有计划、有组织的状态下, 通过强化训练 (教学) 完成。上海市特级教师钱梦龙曾提出了“以教师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主张, 他认为语文课自始至终都是教师指导学生练习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过程, 离开了这一练习, 学生只能获得一点语文知识, 不能养成运用语言的能力。从教学实践来看, 在每个阅读单元中只能选择一篇课文来上的情况下做好仿写式读书笔记, 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感悟能力, 进而提高学生的发展潜力。

所谓仿写式读书笔记, 是指为了能做到学以致用, 模仿文章中的精彩句子, 段落甚至篇章手法进行仿写, 达到学会运用, 如同临摹。临摹是最直接和有效地学习别人的经验、观察及表现的一种方法, 在临摹的过程当中你就会学习到很多技法。仿写式读书笔记充分适应了中职语文“训练型”原则, 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作用不断显现出来。

1 仿写突出了文本感悟, 有效促使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语文感悟的核心是文本感悟。只有从品读文本切入, 感悟文本中蕴含的意义、形象、意境、情感, 积累语言材料和语言范式, 才能形成人的内部语言能力, 进而根据需要“生成”“输出”得体的口头或书面表达。

目前的中职生学习能力差距大, 学情比起普通中学而言不容乐观, 不少同学对学习压根就不感兴趣。常规的提高阅读能力学习办法, 比如让他们主动的阅读文本、品味某个词、某个语段的妙处非常难。但是做学生来一直的习惯, 又使他们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一种要完成的责任心。因此, 每一篇精心挑选的文章, 布置给学生一个根据文章及单元训练要求精心设置的仿写读书笔记, 在任务的驱动下, 学生只能勉力去进入文本努力感悟了。比如在教学朱自清的《匆匆》时, 给学生设置一个如何表述时间流逝之快的仿写读书笔记。有同学选择了“洗手的时候, 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 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 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这一句来仿写:“上课的时候, 日子从老师的粉笔中过去;下课的时候, 日子从同学的嬉笑中过去;玩手机时, 便从灵动的手指中过去……等等皆是从生活中提炼的文字。又如教学赵丽宏的《友谊》, 仿写的要求是要学生学习如何把抽象的东西写得具体可感, 借鉴文中对友谊的描述“友谊是雨中的伞, 是黑夜里的灯火, 是扬帆航船途中的风, 是崎岖山路上的扶手”, 让他们自主选择一些抽象的东西, 如“亲情、挫折、幸福”等来仿写。学生努力感悟文本、思考后会写出“亲情是生病时妈妈端来的一碗热汤, 学摩托车跌倒时爸爸那双鼓励的眼神……幸福是打了一场球后洗一个痛快的热水澡, 是夏天冰凉可口融化在口中的冰激凌, 是周末时睡到自然醒……”等很多既符合要求, 又细腻地感受了一番生活的句子。学生在品读后自己“下水”, 不仅仅是分析文本, 还从文本阅读中感悟了生活, 继而又从生活中提炼了个体的感悟, 生成了文字。

爱因斯坦说:“在所阅读的书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向深处的东西, 把其他一切统统抛掉, 就是抛掉使头脑负担过重和会把自己诱离要求的一切。”就是说, 阅读时要抓住书中的精髓, 实现由浅入深的转化。仿写前, 学生总会嚷嚷:“又仿写, 好烦啊, 词穷!”可是随即很快就进入了冥思苦想。当他们完成仿写后, 在彼此的交流中惊奇地发现了“原来我也行啊!”, 而被老师当做佳作展示的那些同学, 俨然一副“我也有这样的才气啊!”的喜悦神情!快乐是学生学好功课的动力, 学生由此感到阅读和写作并不是高不可攀的, 它首先来自于自身对生活的品味, 然后完美地借鉴了例文的语言范式得以诗化般的展现。习惯成自然, 当习惯了仿写的训练方式, 再阅读其他的文章时, 会条件反射般地去挑选、去品味文字、去感悟文本, 然后挑喜欢的语言范式化为己用, 有效促使了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 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

2 仿写实现了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深层对话, 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在进行篇章的仿写时, 必须对范文讲解与广泛阅读之间的关系进行有效处理, 目的是加大文本感悟的深度, 促使课堂与生活的对接, 与单纯的强调课外阅读相比增强了指导、增强了阅读的目的性。如下是两种基本做法。

2.1 以节选的文章为基点, 向整篇著作、相同领域的相关作品扩展

该做法目的是通过对全貌、对不同领域的了解来加深对局部的深刻理解。例如:在教学毕飞宇的《人类的动物园》前, 可先安排学生上网查询关于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与不和谐故事, 使学生了解新时期下人与动物该如何相处的深刻内涵, 有利于对写作目的的把握。在课内教学时, 侧重指导学生精读文中对动物的描述, 思考如何从文中影射不同类型的人, 从而尝试着选择一种熟悉的动物来作为描写对象, 通过介绍动物的表现来影射人。学生的习作让人惊喜———牛:被人牵着鼻子走的牛, 我可不见得它牛到哪去…… (影射了四肢发达, 头脑简单的人) ;鸡 (激) 情:先有蛋还是先有鸡这种扯淡的问题着实让人郁闷 (影射了耐不住寂寞的人) ;蚊子:蚊子就是勇敢中缺乏知足…… (影射了贪心的人) ;兔子不喝水, 又何来的饮水思源呢…… (影射不感恩的人) ……

2.2 以某篇佳作为基点, 进一步向这个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

这一做法目的是为了较系统地了解该作家的作品特点与艺术风格。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的《我愿意是急流》堪称爱情诗典范。全诗清新、自然, 毫无造作之感。通篇用“我愿意是———/只要我的爱人———”式结构回环连接, 意象组组对比排列, 其间又含暗喻, 诗句一气呵成, 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仿写出的作品让他们也为之雀跃:

我愿意是一朵花∕山坡上的野花∕在石缝间饱受孤独的侵袭∕只要我的爱人∕是一丝丝飘荡的风∕拂过山坡石缝时∕我的馨香能伴着它飘到远方。

我愿意是一把伞∕在无边的雨幕里∕在炎炎的烈日下∕抵御生活的打击∕只要我的爱人∕是一位不断前行的人∕在我的呵护下勇敢的向前走。……

据此, 在分享了仿写带来的欢乐后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作者的其他诗歌, 如《民族之歌》、《自由与爱情》和《我的泪》等。这种扩展阅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同时对作者的艺术风格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3 仿写是临摹名家练习写作技法的好途径, 对提高个人写作能力大有促进

书并不在多, 最重要的是选得精, 读得彻底。"好书不厌百回读, 熟读深思子自知", 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思考。读书原为自己受用, 多读不能算是荣誉, 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少读如果彻底, 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 涵泳优游, 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 则如驰骋十里洋场, 虽珍奇满目, 徒惹得心花意乱, 空手而归。

语文教师从一个单元中精选一篇文章, 一个学期精选6~8篇, 内容从诗歌、散文到小说均有, 或从遣词造句、或从布局谋篇、或从表现技法上能够有所选择地对学生进行精心引导, 有针对性、选择性地让学生仿写, 经过输入 (品读感悟) ———输出 (生成文字) 这一个动态学习过程, 在“下水”练习中力求让学生掌握科学的、正确的阅读方法, 通过课内学方法, 从而达到课外求发展的目的。高尔基说:“读书, 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 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

4 结语

为鼓励中职生自学, 培养他们独立的学习能力, 新教材已是“教本”“学本”合二为一了, 仿写因而具有了更为现实的实施土壤。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当语文教师摈弃遵循守旧照本宣科、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 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 形成职教特色;当学生面对的语文课堂, 不再是应试教育下的生吞活剥、记住教材分析、记住别人的文章写得是如何如何的好, 而是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与体验尝试着借鉴例文的语言范式得以诗化般的展现。“渔”所带来的收获喜悦无疑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有效的阅读, 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就不再是一句空话了, 语文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也就真正的发挥了作用。

摘要:从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仿写式读书笔记, 能有效促使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实现了读者与作品、读者与作者之间的深层对话, 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感悟能力, 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文在中等职业教育中也就真正地发挥了作用。

关键词:中职语文,仿写,语文能力,提高

参考文献

[1]欧阳代娜.语文[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篇4:读书笔记不该缺失教师的指导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8-0060-02

【作者简介】丁国林,江苏省如皋市教育局(江苏如皋,226500)教研室教研员,高级教师。

随着全民读书和书香校园活动的开展,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已经出现了非常可喜的变化。不少地方从教育主管部门到基层学校领导,无不将学生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书香校园建设在专题“读书节”、校园书市、班级图书角、图书漂流、读书笔记展评、读书征文、读书演讲以及“作家零距离”、亲子阅读、书香家庭评比等活动的支持下,开展得如火如荼,成效斐然。但是,在基层调研中我们发现,作为与读书行为如影随形的学生读书笔记,则普遍显得内容单调:大多为格式化的“好词好句”和“精彩片段”摘抄,检查发现不少学生存在马虎应付的形式主义倾向;而教师的批阅,则同样缺少必要的方法与点拨激励,有的仅仅用红笔打一个“√”或是简单地给一个“阅”字;少数班级学生读书笔记的检查与批阅,竟然是由学生干部代劳,而居于“平等中首席”位置的教师,却基本处于“缺席”状态,“不作为”或“伪作为”现象客观存在。这样的读书笔记,除了简单地应付了学校行政检查以外,作为放大阅读效益并帮助学生实现有效的文化积累的应然功能,基本上丧失殆尽。

读书和积累,是学生获得语文素养并形成丰厚文化底蕴的主要途径,有效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以读书笔记为抓手,进行必要的词汇积累、美文佳句积累,提高其在文化知识、文学常识等方面的素养,是现代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那么,如何在学生的读书活动中做好其读书笔记的指导与管理工作呢?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笔者以为语文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些必要的思考与尝试。

一、明确内容和范围

根据目前中小学生读书笔记的现状,尤其需要更直观具体地帮助学生明确读书笔记所应涉及的内容和范围。例如:

1.读书过程中即时发现的对写作具有直接借鉴与迁移运用价值的精美语段(形象生动、细致入微的细节、场面、语言、神态和环境描写等)。

2.饱含哲理、内涵丰富、语言凝练的名人名言、诗词名句、睿思哲言、谚语俗语歇后语、歌词流行语等。

3.能够帮助自己丰富文化知识和生活积累、提高生活情趣,在今后的生活交际或写作实践中可能有用的逸闻掌故、写作素材、名人故事、文化现象,例如我国诗词文化中的数字诗、藏头诗、回文诗、宝塔诗以及对联宝库中的精美名联、长联、妙联、趣联等。

4.读书过程中随时生成的阅读感悟、启迪、联想及其在阅读内容启发下所产生的生活创意、写作灵感、奇思妙想等。

5.有收藏保存价值的较长文字的内容提要、结构提纲、备忘索引等。

6.名人大家、同龄学霸的成功经验、学法秘诀等。

二、丰富来源和形式

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将“读书笔记”的内容来源进行适当延展,即学生在阅读或日常生活中所发现的、自认为具有抄录收藏价值的文本材料都可以进入读书笔记的内容范围,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传媒中的博客、微信、QQ会话、论坛发言甚至影视人物的精彩台词、校园内外的宣传标语等都可以在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占有一席之地。

读书笔记的目的在于积累和运用,语文教师还可以从“笔记”的形式上进行适当的点拨与引导,美文摘抄、内容提要、随文评注、提纲整理、即感随记、备忘索引,甚至是剪切复制等,只要有利于学生的文化积累,只要能够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有所启迪和帮助,都可以让学生不妨记之摘之,思之悟之,学之用之。惟如此,学生方能不断尝到动笔读书的甜头,不断提高读书的兴趣和效益,不断获得文化积累、知识进步、精神成长。

三、促进评价和交流

作为与读书活动密切相连的读书笔记行为,当然离不开教师的教育引领与智慧激励。但现实中,有的教师对学生的读书笔记不闻不问,或者仅仅是任务式的定期收交、简单批个“阅”字了事,这种不作为行为,是无益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的。语文教师要在平时的常规批阅中及时地发现优秀典型,像作文眉批或总批一样,给予细致地评价引导和点赞激励,让学生及时倾听自己拔节成长的声音。

除此之外,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促进学生通过读书笔记进行交流与共享。比如,可以组织读书笔记的展评活动,让学生在观摩欣赏中发现并借鉴别人的长处;定期组织学生将读书笔记交换阅读、互相转抄,实现智慧的累加碰撞;将读书笔记的指导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进行合理的关联,引导学生在笔记过程中及时地发现写作的灵感并进行适度的迁移运用;等等。

读书笔记的内容、形式等必须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段特点及其个体性格特点有机结合,这是指导学生做好读笔记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对学生而言,经常随手翻阅自己曾经的读书笔记,不仅可以温故知新,更能获得激活思维、催生灵感、涵养人性、净化心灵的特殊效果。

篇5: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但她始终不知道怎样的人生才是真正好的人生,她内心深处佩服莉拉勇于斗争的个性,很多个时候她甚至觉得莉拉所经历的一切,不管是面对斯特洛凡对她的变态行为的抗争与忍受,还是放纵自己、背叛丈夫的跟尼诺在一起享受激情与爱。埃莱娜觉得莉拉的生活才是真实的生活,而自己只是一个为了与莉拉一样有着丰富生活经历而去做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事情,比如和不爱的人安东尼奥谈恋爱;在海滩上把自己的初夜给了一个让自己觉得恶心的老男人;她做的太多错误的决定和行为都是源于内心与莉拉的对比。她从小就在莉拉的世界迷失自己,这是可悲的。

一方面她为自己考上大学,离开那不勒斯那个封闭的城区走进比萨而感到新生,另一方面她在熟悉了大学生活后又觉得自己的生活没有意义,又回想起了莉拉,觉得那个城区里莉拉身上发生的一切才是一个人该真正体验的人生。

篇6: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有多少选择是真正的主动,又有多少是被迫诞生的呢?很多人的一生是完全可以预见的,就像父辈母辈们安全的一生,他们把选项捧在手心,视为珍宝,谨慎地走完地图上规划好的线路。那些乏味和痛苦显得如此的自然和谐,这些是他们“老实”的代价,所以听话孩子不一定有糖吃,对吗?而那些意料之外的人生,主人公们体内迸发出更大的破坏力,改换航道,毅然决然地逃离“安全之地”。

这多么像是一个以牙还牙的故事,只不过可能一切都会成为徒劳。然而,这种打破桎梏的胆量永远被打压,只有少数人,像莉拉,才会重新书写、赋予、演绎。但人生的一切都是有边界的,所以莉拉注定会被再次勒索。这种不幸,“老实人”会避免,但他们会被更大的不幸笼罩。他们甘愿在自欺和妥协中苟延残喘,偷来无数个死气沉沉的人生。表面上一劳永逸,殊不知人生的暴风雨总是毫无征兆,甚至不会有终点。

篇7:小班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开学至今,我发现我们小班孩子们每次午睡起床时,午睡室里总是闹哄哄的。孩子们边穿衣服和鞋子,边津津乐道地谈论着自己的话题,他们一会儿嘻嘻哈哈,打打闹闹,说说笑笑,一会儿告状声又此起彼伏,午睡室里一片混乱。不论老师怎么教育引导,都不管用。我试想有什么办法能让他们静心,就在这时我看到了和我搭班的杨老师正在为孩子们叠被套,于是我灵机一动,为何不让我们的孩子自己动手叠被套呢!

于是我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你们看,杨老师一个人要为我们这么多人叠被套,她是不是很累呀?那让我们一起来帮助她,好吗?”大家都很高兴地异口同声说“好”。在我的讲解和示范下,孩子们都认真的学着怎样叠被套!一个个很高兴。在后来的日子里,每次午睡醒时,午睡室再也不会闹哄哄的!都会认认真真叠被套,叠不好的孩子也会找朋友或是老师帮忙。

篇8: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一、更新观念, 提高素养

幼儿园教师要明白自己在孩子成长历程中的重要地位, 要明白素质教育的真正意义, 努力更新观念, 不断增强学习, 与时俱进。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就是要了解幼儿、信任幼儿、激励幼儿, 与幼儿交朋友。这就要求教师本人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 具备创新素质, 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不仅具备音乐、美术、体育、手工等方面的技能技巧, 还要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特别是生活中常见问题的解决能力, 这样才能回答幼儿千奇百怪的问题, 引导幼儿进行生活学习与探索实践。

但是, 随着幼儿生理心理发育成长, 幼儿对文化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 满足于只知皮毛的肤浅文化结构和应付的心理状态, 已经不能适应幼儿园的教育教学现状, 特别是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电子通讯产品的不断升级, 幼儿化的知识的渠道越来越广泛, 迫使教师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在教学中, 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 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差异, 创设教学环境, 引导幼儿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同伴合作交流分享。努力让幼儿走出观望或等待、迷茫和无措的状态, 善于吸收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 悉心研究儿童, 对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积极主动地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批判性反思, 追求教学的最高效益。

二、强化师德, 教书育人

高尔基说过:“教育儿童的事业是要求对儿童有伟大爱抚的事业。”幼儿教师热爱幼儿是一种理智的爱、尊重的爱、严格的爱。一句“你太好了, 你让我骄傲!”可能成为教师开启孩子们心智的起点;一句“我爱你, 孩子!”可能教会孩子们爱自己、爱别人、爱人类;一句“孩子, 你真棒!”可能调动起孩子想象的空间, 激发他们求知的渴望。

作为教师, 不仅要在日常教学中传递给孩子们爱的信息, 更要教会孩子从生活的细节中去发现爱、感受爱。作为教师, 爱孩子并不代表放纵, 还要约束孩子, 教育孩子从小就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注意自己的言行, 走好人生的每一步。作为教师, 要学会包容孩子的一切, 无论成败, 无论得失, 无论对错, 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作为教师, 需要严格要求自己, 不断通过学习开阔新视野, 发展新观念, 丰富自己的同时, 以身作则引导孩子确立边学边干、边干边学, 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努力, 教师要在幼儿面前树立高大的人格形象, 具备说服力、教育力、指导力、凝聚力和亲和力。

三、积极进取, 提升修养

加强修养, 完善自己, 提升能力, 是幼儿教师不懈的追求。幼儿教师要时刻严格要求自己, 圆满完成师德培训和岗前培训, 充分认识每一个时代幼儿的特点, 查找自身的不足, 勇于解剖自己。忠诚于教育事业, 爱岗敬业。工作中遇到挫折不灰心丧气, 不在孩子们面前发泄不满, 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爱护每一个孩子, 尊重每一个孩子, 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 绝不歧视、体罚或变相体罚任何孩子, 尊重孩子的个性差异。

实践证明, 关心孩子成长, 包容孩子言行的教师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孩子们将在幼儿园发生的一切讲述给家长时的神情, 全是对老师的崇敬与赞许。一个个孩子, 无论健康或体弱, 无论聪明或愚笨, 无论漂亮或普通, 都是一个完善的生命, 都是一个生动的存在, 都是一个可爱的天使。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紧密联系幼儿家长, 与家长建立平等友好的关系, 及时通报幼儿在校情况, 寻求教育工作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 确保知晓孩子校内外的真实情况, 便于因势利导, 因材施教, 获得幼儿教育工作的成功。学会与同事团结协作, 互相关心, 互相支持, 密切配合, 建立教师之间的融洽关系, 孩子看在眼里, 记在心头, 并直接付诸孩子们之间的关系, 自己学会和谐相处。

多才多艺, 知识广博, 是幼儿教育工作对每一位教师的要求。因此, 在繁重的工作之余, 教师需要勤奋努力, 广泛涉猎各门科学与艺术, 丰富自己的知识面, 才可能解决孩子们千奇百怪的提问, 才能满足幼儿对知识的兴趣与渴望, 才能带领孩子们走进科学与艺术的殿堂。教师的学习热情也必将影响着孩子们的学习热情, 帮助孩子养成喜爱学习的习惯。

幼儿教师还要注意自己的外在美。言谈举止, 衣着穿戴也可以育人, 都可能引来幼儿的评议和模仿。礼貌、得体、大方、文雅, 与无礼、失体、小气、粗鲁传递给幼儿的能量就不一样, 养成的品行就存在着差异。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让孩子们喜欢, 拉近师生的关系, 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为人师表的形象。

把自己的身心奉献给幼教事业, 是幼儿教师社会义务感、道德责任感、为人民服务的理想和信念最实际、最集中的体现。这样, 才能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职业, 才能更自觉地奉献于这个职业, 也才能在这个职业中获得更多的愉快的体验。

摘要:幼儿教育关乎孩子们的未来, 关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 加强个人修养, 努力提升自己, 做好本职工作, 成为幼儿教师的职业追求。

篇9:听课笔记:新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兰溪市厚仁中学潘建教师回答:

一、多维积累笔记,促进专业成长

资源要有效利用,但最重要的是积累。一般而言,刚开始,听课笔记相对贫乏,但主动听课之后,听课笔记会多起来。为了弥补这个缺陷,新教师可以多借一些经验丰富的教师的听课笔记,针对产生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查“字典”式的搜寻。借阅听课笔记成为一种习惯后,便会发现所获得的资源增多了,很多疑惑也会得到针对性的解决。同时把一些非常好的笔记中的内容积累起来,进行分类分条的记录,并有意识地归类。如教学内容的分类:按课型可分为新课、复习课;示范课、汇报课;探究课、活动课等。教学方法如启发式的运用,学习方法的指导等。教学技能如教学语言板书设计,演示试验操作,教学中对应答的处理。教师的特色,特别是对课堂所展示出来的风采以及其它方面教学情况的点评。

经验在于积累,积累在于平时。在积累教学笔记方面做个有心人,通过一段时间的积累,新教师也会有更多教学方面的感悟,这些比相关专业书籍上介绍的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新教师通过听各学科的课并写笔记积累相关经验能很快融入学生的学情,为更好更快地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主动学习笔记,激活教学思维

新教师有时由于时间的关系,不可能都去听课。难以现场观摩。这样,承载着优质课精华的听课笔记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教学中经常做好自我需要分析,主动学习听课笔记中的精华内容,这样更具有针对性。不足的地方要及时避免。不管是听新课还是听专题复习课,都可以把笔记中呈现出的课堂内容中的优势劣势进行分析。学习笔记中关于课堂的优点(可圈点的地方)常会有较多的记录,如关于一堂示范课的“亮点”方面,笔记中记录着进行过程中有特色的地方:教师在教学中引出了一个矛盾(两难的选择)的观点,两种声音(观点、镜头)来碰撞出一个疑问,促使学生思考,进行活动探究。从这个笔记中,我们感受到了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方式的变革、知识的生成、情感的升华。学习这些精华部分,可有效激活教学思维。

又如,笔者学习了一堂省级优质课听课笔记,从中感悟到课堂的优点:教态好,能在很快的时间里与学生进行神态上的交流。课堂调控好,能够提出疑问,有思考的环节。点评这些问题不是照本宣科地搬过来而是实实在在的真情实感。提出的问题是学生能想到的,能解决的,并可“帮助、协同”教师来完成共同面临的任务。一堂这样的课,从听课笔记中可学到很多表现特别好的地方。学习其它课的笔记也一样,取我们所需,把握其中创新的内容。

三、自我反思笔记,提升教学质量

新教师刚开始教书的时候往往感到很多困惑,教材难处理,课堂有时候难以调控,活动如何开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如何实现,如何体现教学语言、表现良好的教态等。

听课笔记是一种实录,但并不是教学各方面的典范。笔记中的优点是我们可以学习的,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更应该注意,可以帮助改进。有时候可以结合自身以及笔记中记录的优缺点来反思教学。笔者曾把自己所完成的一堂课,教研员所做的听课笔记借来反思,上面介绍了一堂课后不同学校教师的点评。第一中学教师认为:“教学活动开展不恰当,没把握好时机。”(反思:平常可能没有注意交流,可能存在着为了活动而活动。)第三中学教师认为:“教学自然,但语速较快,部分学生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过去了。”(反思:平时教学语言可能就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自我语言的控制还不够。)第五中学教师认为:“内容较好,但容量较小,可能把太多的时间用在活动方面,结果没有把握好。”(反思:做课件的时候应该考虑到这方面,进行灵活机动的控制。)

篇10:小班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音乐游戏时间,我正和孩子做“拉圆圈”的游戏。孩子们拉着圆圈,围着我快乐的游戏。可是我发现只有依晗一个人坐在自己的位置上看着我和小朋友游戏。

依晗胆子比较小,做事比较慢,总是默默的坐在自己的位子上。看得出来她也想参加我们的游戏,但是又不敢参与进去。尽管我不停的鼓励她游戏,她还是不愿意。怎么办呢?我想再多等她一会,看看她的表现。我边和小朋友游戏边关注着她。当我唱到“看谁最先蹲下”时故意走到她身边和她亲近亲近、和她抱一抱、对她笑一笑。孩子们也模仿我的动作,相互拥抱。依晗被我们的气氛感染了,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重复游戏,在我的邀请下,她终于迈出了第一步和我们一起游戏。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抱一抱、笑一笑是让他们接纳别人最好的方式。何况有的孩子本来就比较内向,适应也有快有慢,就如依晗。而且新年后,和老师的交往才短短的几周。活动时她不愿意参加,自然情有可原,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应该强求她,应该给孩子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然后用自然亲密的动作打动她,让她参与游戏,让她迈出勇敢的第一步。

篇11:小班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一、读书的快乐

放假和双休日,你知道我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吗?不是走亲访友,也不是无休止地看电视,我最大的享受是读几本好书。

说实话,以前我是个从不读书看报的人,对书几乎有排斥心理。有一次,姜园长推荐我看一本书《特别关注》,我无意中打开了一页,便深深地吸引了我,从此便陷进去了,不可自拔,我情不自禁地陶醉于其中,我完全沉浸在书中的故事了,亲情、乡情、恋情、家事、开心事、书中事、天下事------涌动着真情,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我的心情轻松了,我的视野开阔了。我陶醉于其中,时而泪珠滚滚,时而忍俊不禁,时而若有所思,我的心态也改变了很多。

今年,幼儿园为我们每位教师订了许多套刊物,如《思维与智慧》、《青年文摘》、《祝您幸福》、《读者》等。我如获至宝,闲暇时便来细细品味。古人说:读书悦心。是的,快乐莫过于读书。读一本好书,就像是与一位挚友娓娓而谈,当掀开书页,就能感受到历史的风烟,人间的冷暖,世事的变迁,人间的美好。正如培根所说:读书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哲理使人深刻。

我们常常抱怨,工作太忙了没空看书,有了好的做法就是写不出来。知识需要积累,读书则是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书读多了,视野开阔了,词汇丰富了,思维深刻了,好的文章便会信手拈来。

二、角色换位

我第一次去给孩子开家长会,七十多名家长挤得是水泄不通,老师姗姗来迟,用小棍在桌上一拍:“啪!”把正交流得热火朝天的家长吓了一跳。“不要讲话,现在开会。”刚讲了两句,清脆的手机铃声回荡在寂静的室内,我一皱眉,心想:“是谁这么没礼貌?”却见老师泰然自若地拿起手机:“喂”一转身出去接电话,把家长搁一边去了。接下来家长的手机声和交头接耳声不断,会议效果可想而知。

因为我也是一名教师,所以很注重自己的形象和修养,这位教师的表现,着实让我大吃一惊,也感到羞愧。教师是这样以身示教的吗?也许这位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潇洒,而旁观者清,作为一名家长,我一下子就对教师失去了信任,尽管只是第一面,只是一个细节。

这次角色换位,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位家长对教师的期望程度,教师的每一个动作,一个很小的细节,对家长的影响有多大。

反思我们日常工作,是不是也是有时不顾细节,孩子穿倒鞋也看不见,有的流着鼻涕,有的衣衫不整,有的孩子彩笔丢了找不到,对家长说话不用普通话,说不出孩子吃了几碗菜------你平时工作再好、再努力,但只一个细节没注意,家长就会记住,失去了信任再想弥补会有多难!

珍视细节,时时处处注意教师的形象,这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要谨记在心的。

三、小鱼上钩了

吃饭时,为了激发幼儿食欲,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尤其是有序地送碗,在送碗环节,我把小朋友变成了小鱼,采用钓小鱼的形式,效果很好。

饭前,我会以讲故事的形式激发食欲:“这是一个美丽的大海,

大海里有许多的小鱼,可是他们都累了,饿了,我给小鱼儿准备了丰盛的午餐,希望小朋友们进餐愉快!”

孩子们情绪愉快地进餐了,食欲大增,有一部分幼儿已陆续吃完了。

“我要把吃饱的小鱼钓上来,谁吃得干净安静,就先钓谁”。孩子们都耐心等待,眼巴巴看着老师钓鱼,我把一个手指一钓:“钓上一条大鱼!钓上一条小鲤鱼。”孩子都会心神领会,一个一个排队来送碗,非常安静有序。

我想,任何一个活动,需要我们多动脑筋,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方式,师幼情绪愉快,就能真正做到轻轻松松抓常规。

四、我们班的失物认领箱

经常有孩子丢了东西不好意思找或找不到,还有很多时候拣了东西但找不到失主。其中水彩笔,笔帽丢得最多。老师经常举着东西问:“是谁的?”效果不好又浪费了时间,于是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做了一个有趣的“失物认领箱”贴在墙上,上面画了一个哭脸,写着:“谁是我的小主人,快把我领回家吧!”

这样,孩子们捡了东西先问问是谁的,周围的小朋友,如没有找到失主,就主动放在失物认领箱里,丢东西的小朋友也会到失物认领箱里认领,这样方便有趣了好多,孩子们更加珍爱自己的东西了。

篇12:小班教师个人读书笔记

在我们大人的心里时常以为幼儿园的孩子很小不懂事,今天发生的一件事,使我改变了对我们小班孩子的看法。

户外活动时,璐璐小朋友可能是因为贪玩吧,不小心尿裤子了,于是我赶紧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来给他换裤子,当我刚拿起电话打时,晓路走到我面前有点哀求的样子说:“老师,别给我妈妈打电话了,我妈妈上班没有时间来,我奶奶年纪大了腿疼来不了,我坚持到放学就行。”我感到真的有点吃惊,一个三岁多一向不爱说话的孩子居然这么懂事。他的语言表达清楚、流利,于是我同意了他的意见,点点头没有给他的家长打电话,他高兴的走开了。

篇13: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个人的任何行为与活动都受个人理论的支配。教师个人理论是公共教育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之间的中介, 它是教师经由实践而形成的知识与理论, 贮存于教师个人头脑中, 为教师个人所享用, 具有个人性、实践性、默会性、综合性的特点。[2]教师个人理论既是接收外界信息的过滤器, 又是决定教师行为的核心因素, 直接影响到教师对教育教学事实和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并决定着他们的教育实践行为和过程。欧美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研究表明, “即使是最精确的科学也必须依靠个人拥有一定程度的个人技巧和个人判断的信心, 从而建立与经验事实的有效对应或真正的偏离”。[3]新课改中的教育教学实际千变万化, 公共教育理论将永远不能完全满足教学实践的需要, 这就需要教师经常分析、洞察具体教育教学实际并产生出相应合理的个人理论。正是由于众多形形色色教师个人理论的存在, 才使得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在正确的轨道上健康发展。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专业发展, 需要从以下四个维度构建合理个人理论, 这也是更好地关注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和个体创造的体现。

维度一:理论———引领航向

教师个人理论是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与特定时代“公共教育理论”相结合的产物。在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教师的个人理论不断发展, 其发展过程也是其个人理论与“公共教育理论”不断交互作用的过程。虽然“公共教育理论”并不能直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 但无论何种状态, 公共学术理论都将是确保教师个人理论和教育实践在科学和理性轨道上运行的导航仪, 能对教师个人理论的形成产生方向性、普遍性和原则性的作用, 从而为教师独特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建立理论依据, 并指导教学实践。公共教育理论是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形成的重要渠道和来源, 没有公共教育教学理论的影响, 就不会有具体的教师个人理论。“教学实践固然需要具体操作方法的指导, 但更需要对具体操作方法提供理论依据、作为逻辑前提的教学基本原理的指导。”[4]新课程背景下中学教师正确个人理论的形成和自身专业化发展要以教师对新课程公共教育理念深入理解和内化为前提。教师通过新课程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 从中发现它与实践的关系, 并挖掘其与个人实际教学过程或个人对教学认识相关的东西, 并真正影响到自身的教育教学决策, 促成合理个人理论的形成。新课程改革“关注每一位学生”, 强调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同时, 还要求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反思型实践者。[5]这些教育理念并不是教师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所熟悉和运用的, 对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学实践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促使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对其作出回应。[6]教师只有真正理解和吃透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才能将其内化为合理的个人理论, 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产生直接作用。

维度二:信念———坚定追求

教育信念是教师精神世界的统帅和灵魂。教师只有形成自己强烈的教育信念, 才会产生内在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动力。正如鲁道夫·奥伊肯所言:“只有当心灵忠实地拥护精神生活的事业, 反对一种异己的或至少不令人满意的世俗的造作时, 人的禀赋才能变成不只是一种被动的态度或单纯的劳动准备状态, 而是成为一种完整的行动, 实际上, 成为无论何种行动的真正灵魂。”[7]教育信念的集中表现是教师对教育工作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高尔基曾经说:“天才是由于对带来的热爱感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 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过程的热爱而已。”一名教师只有当他拥有坚定的教育信念, 拥有对理想和目标的坚定追求时, 他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和高度的责任心。新课程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 其改革方案的核心是实现有层次、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及灵活的、选择性强的课程组合模式, 这些都对传统教育观念提出挑战。教师必须树立对新课程的信念, “只有将教师置身于产生新的理解力的过程和框架的方法, 促使教师发现改变自身地位的巨大能量, 激发他们的动机, 致力于问题的解决时, 变革才能成功”。[8]新课程下教师信念不是简单地灌输和被动地由环境决定的, 而是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 通过对交互作用中的行为反思、批判的结果, 它反映了教师在教育交往和实践活动中对生命的体验和感悟, 对教育与生命价值和意义的关系的深刻理解, 对教育行为背后的意义和价值的深层领悟, 对教师职业和个体人生价值和意义的关系的解读和重构。

维度三:主体性———生成智慧

“在普遍重视弘扬人的主体性的当今时代, 人自身的发展越来越趋向于主体的自我建构。”[9]教师合理个人理论的构建, 是一项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没有对主体自身价值的追求, 没有自主的觉悟与觉醒, 就不会产生巨大的内驱力去支持完成这一复杂过程。任何真正适宜的个人理论的形成与发展过程都需要教师的主观努力, 它是教师能动自主选择并实践公共理论的过程, 主体性是教师个人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决定因素。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自主选择最合适的教材、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提高, 使全体学生都能获得成功,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要在教学实践中全面贯彻这些理念, 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创造性, 强化研究意识, 研究学校的实际, 研究教育的发展趋势, 研究学生和教材。英国教育学者埃利奥特强调, 课程的改革实际上就是教师的变革, 没有教师自身的主动适应与变化发展, 课程改革是不可能实施和成功的。教学是一种富于创新而又需要灵活决策的复杂活动, 它需要教师拥有充分的自主权。教学自主权是教学创新的手段, 教师创新也正是教学自主权的价值体现。教师通过参与学校教学管理, 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 做出自己的教学决定, 展现自己的教学特色, 灵活决定自己的课堂教学方式等自主教育活动获得自身主体性发展, 这些也正是教师作为主体对教育的个性化认识。

维度四:学习———实现超越

教师个人理论会随着公共教育理论的变化和具体教学情况的变化进行调整, 在这个更新变化过程中, 教师需要进行学习和研究, 才能不断超越自我, 使个人理论更加科学、更加完善, 并富有生命力。新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多角度的, 要求之高, 难度之大, 改革之深刻, 来势之迅猛, 是前所未有的, 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浪潮中是茫然不知所措, 还是迎难而上完成历史赋予的使命, 这对每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面对这一改革,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自我提升的需求, 成为有效的学习者和研究者, 提高自身素养和实践能力。个人的学习实践是促使个体内在理论发展的最富有能动性的实践, 由此形成的个体理论也是最具有促进个人实践发展能动性的理论。

新课程要求教书育人者比任何人都更需要跟上时代的发展, 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教育研究者。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知识更新急剧加快, 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承者, 如果自身不进行不断的知识更新, 就无法完成这一使命。富兰和哈格里夫斯认为, “当我们要了解教师发展时, 必须考虑的第一个因素就是, 教师是一个‘人’。教师也是人, 就和一般人一样, 是发展中的个体。不仅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 教师也是一直在变动、发展中的个体”。教师专业发展“可以透过持续的学习与探究历程来提升专业水平与专业表现”。[10]教师既要有教育教学技能, 又要有理论修养, 同时还要具备研究能力, 能够主动对教育教学现象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 通过不断地观察、反思、研究、实践, 作出各种教学决策, 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新课程下教师不应是寂寞的学习研究者, 而应更多进行同事间专业经验、生活史的分享与互动, 这种分享性互动能使教师感知到自己的专业声音, 激励教师提升专业意识、团队精神、自信心, 并从其他教师的生活史、专业经验叙述中学习到有价值的替代性经验, 从而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与批判。[11]《第五项修炼》中有这样一段话:“个人及组织中蕴藏的力量是最根本、最持久, 但却是最不明显的。当掌握这些力量, 个人的生命空间会变得更大, 而组织也才能脱胎换骨成为学习型组织。在其中, 人们得以不断扩展创造未来的能量, 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 全力实现共同的愿望, 并持续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否则, 个人只有被这些巨大的力量所困, 而组织也会产生各种令人困惑的智障”。[12]当我们既重视教师个体知识的习得, 又为教师之间学习、交流、合作与探究搭建平台时, 无疑能够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 提升教师共同体的理论素养, 改善整体教师教育观念, 从而创造出新知识并帮助教师真正形成与发展具有社群属性的个人理论。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6.

[2]李小红.教师个人理论刍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2002 (6) .

[3]Polanyi.Meaning[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5:31.

[4]徐继存.教学理论反思与建设[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 2000.

[5]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S].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1.

[6]钟启泉, 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

[7][德]鲁道夫·奥伊肯著, 万以译.生活的意义与价值[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7.

[8][加]迈克尔·富兰著, 赵中建等译.教育变革新意义[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9]田丽.关于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 2002 (8) .

[10]饶见维.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M].台湾:五四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6.

[11]Broachead, P.Changing practice, feeling good:primary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Cambridge journal of education, 1995, 25 (3) :315-326.

篇14:新幼儿教师个人的读书笔记

关键词:新教师;个人发展;短期规划

我区是一个学前教育发展新崛起的区域,幼儿园大量的兴起,教师也是快速的大规模的招聘上岗,因为人员的剧增,非专业人员也相当的多,教师队伍极为复杂,这不仅对幼儿园的管理是一种挑战,对幼儿园的保教质量的提升也面临着困难。在让新教师以最快、最佳状态适应幼儿园的常态工作的同时,如何走出新教师入职初的专业发展瓶颈,找到专业发展的突破口,彰显个人价值,这不仅是新教师个人发展的规划,更是幼儿园管理者的对这样一个教师队伍梯队发展规划的再次挑战。笔者就本园关于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规划和教师个人规划制定过程中,如何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谈几点做法:

一、入园初期宽松适应,不忙规划

入职初期的新教师、年轻教师总是怀着自己对幼教的已有认知和自己最初的早教体验来到新岗位的,他们会面临着经验的冲突,面临着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的冲突和与孩子交流互动的障碍,因为他们对自身角色的还没有真正的准确定位。我们需要给他们自我消化、自我内化的过程。作为管理者,我们不要给新教师忙着定性,也不要让新教师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需要我们给予认可、引导和相应的时间。让他们去了解幼儿园的一日活动,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和老师、孩子去适应,找准方向。我园在新教师的到来首先会去关注他们的表现,但是不急于给予评定,因为他们此时只是在适应,还没有能关注到自己的表现。对于他们的需要我们会积极的给予,让他们知道我们会在乎他们;对于他们的困难我们会全力的以赴,让他们知道这个团队是温馨的;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我们会主动地承担,让他们感到这个群体是可信的。还有什么比团队的包容更能紧紧吸引一个新人,这就是我们团队建设的魂之所在。

二、找准各自发展的点,个人规划迎合园内规划

当短暂的适应期过后,我们就要上下齐动,和教师合力为每个教师量身定制个人发展规划。虽然是个人规划,当然也离不开幼儿园的介入。一个教师短期的规划他们更多的只是一个自身迎合幼儿园发展或者迎合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所不足制定的一个发展弥补计划,缺乏自身循序渐进的个人规划,更不会结合幼儿园现有的师资队伍的综合状况给自己的事业规划。幼儿园需要给予的是他们在这个团队中的找准个人发展的点,定位发展。这个点其实就是每个新教师融进集体的那个价值点,有了个人价值,每个人才会积极的对待工作,对待工作的每一天。

幼儿园在教师个人制定发展规划的同时,恰当的介入给予合理化建议,根据每个新教师在整个团队中的优劣势以及幼儿园师资队伍发展的梯队发展需要给予意见,会给教师指明方向标,更能够告知幼儿园需要的是一支怎么样的教师队伍,每个教师在现有的团队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完成个人的职业愿景。

在新教师制定规划时,我们除了学历和资格的基本元素外,更注重教师在专业和特长上的发展。我们要求每个教师都要一专多能;没有哪位幼师在幼儿园坚持下来,不是十八般武艺样样会;但是我们要求的是在自身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应为新人量身定制一个专长发展。可能现在还不是他的专长,或许他还只是在这个专长的门槛边迈开脚步,但是只要他是可能的,我们都需要一个时间和机会来实现,因为我相信幼师是聪明的,是执着的。接着就是让他去承担与专長相关的工作,没有什么比信任更能激励人,没有什么比实践更能提升人。

三、上下联动,合力实施

教师的个人规划,幼儿园需要一个计划去协助完成。那么幼儿园在师资队伍的发展中要积极建立好“研、培、训”这样一个发展机制,更需要一个“学、用、展”的一个发展平台。

我园的做法是,在年级组教研的基础上,建立社团学习小组。让教师打破年级组的界限,打破年龄的界限,打破师徒的界限,让教师们根据自身教育教学的技能技巧特长,根据幼儿园特色教育的需要,开展社团小组的研究学习,每组都有两名组长负责,进行培训和展示的计划学习。他们也会根据小组的需要主动的挖掘一些身边人力资源给教师进行培训,如家长、家属等参与社团教学培训,减轻幼儿园因组织和实施带来的繁琐,以及幼儿园“官方”性组织培训的强制性,相反更大大调动了教师自主组织和参与的积极性,让培训和学习成为一种内需。特别是当新教师承担这样的活动时,不仅让他们感到自我存在的价值,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在集体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变得更为主动。

第二就是活动的承担,每个教师都能承担一些活动和任务,虽然第一次不会成功,但是有了这个承担和担当,他们就会努力,努力做到最好。他们不会因为别人的指正感到面子难下,而是主动请缨,他们会不耻下问,会在活动中积极学习。现在是个信息化时代,我会尽我自身的最大给予,给予老师帮助,给予支持;我更会给他们一句经典网络语“姐不是百度,不懂上百度”。让网络在教师培训、学习中发挥最大的能效。

上一篇:初二数学几何证明试卷下一篇:读书日读书的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