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

2024-07-30

粉尘(精选8篇)

篇1:粉尘

深圳市粉尘涉爆专项整治木粉尘企业

重点问题和隐患

一、采用管道除尘方式的企业重点整治问题和隐患 1.木粉尘与可燃气体(喷漆车间)等易加剧爆炸危险的介质共用一套除尘系统;

2.不同防火分区的除尘系统互联互通,共用一套除尘器;

3.除尘系统未规范采用泄爆、隔爆、抑爆等任一种控爆措施;

4.除尘系统采用正压吹送粉尘; 5.除尘系统未规范设置锁气卸灰装置; 6.采用平底房作为除尘器灰斗用; 7.除尘器设置在厂房内部;

8.砂光机接入风管未规范设置火花探测报警与喷淋灭火装置(注:砂光机未连接风管的应将连接砂光机的布袋除尘器放置在安全位置);

9.未制定和执行粉尘清扫制度、除尘系统管理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的;

10.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涉粉岗位员工及检维修人员未经过粉尘防爆安全管理专项培训。

二、采用布袋除尘企业重点整治问题和隐患

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涉粉岗位员工及检维修人员未经过粉尘防爆安全管理专项培训;

2.未制定和执行粉尘清扫制度,作业现场积尘未及时规范清理,布袋除尘器未及时规范清理。

篇2:粉尘

各市(县)区、园区安委会、市安委会有关成员单位:

2015年6月27日,台湾新北市八仙水上乐园举办“彩虹派对”大型活动时发生可燃性彩色粉尘爆燃,造成大量人员受伤。为有效防止类似事故发生,进一步加强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安全生产工作。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5〕14号,以下简称《通知》)和《辽宁省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实施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营口市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各地和各有关部门严格按方案抓好落实,并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制定实施方案。

营口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2015年7月14日 营口市深入开展粉尘作业和使用场 所防范粉尘爆炸大检查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全面深入的开展涉爆粉尘安全大检查活动,彻底排查治理事故隐患;建立各行业领域粉尘防爆长效监管机制,落实责任,实施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四个清单”;健全和落实粉尘作业和粉尘使用场所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责任制,完善事故防范措施,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开展各层级的粉尘防爆安全教育,提高全市对粉尘爆炸危害性的认知和防范意识,有效遏制粉尘爆炸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二、主要检查内容

(一)粉尘作业场所

一查作业场所是否符合标准规范要求,严禁在违规多层房、安全间距不达标厂房和居民区内作业。

二查除尘系统是否按防爆标准规范设计、安装和使用,除尘系统是否按规定设置泄爆装置,是否按规定采取防雷防静电措施。

三查是否建立粉尘清扫清理制度,是否按规定对作业现场的粉尘进行及时、全面、规范清理。

四查是否按规定清理除尘滤袋、管道和灰斗内的积尘,是否落实铝镁等遇湿易燃金属粉尘防水防潮措施。

五查是否对安全监管人员以及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重点岗位员工进行培训,掌握相关防范粉尘事故的相关规定和技能。

(二)粉尘使用场所

一查各类娱乐性活动、赛事活动中是否还有使用彩色粉尘的情况。

二查活动中使用彩色粉尘的种类和数量、参加人员等情况,是否在封闭和相对封闭的场所喷洒彩色粉尘。

三查是否存在集中、持续、高浓度喷洒彩色粉尘且有明火、高温热源的问题。

四查是否落实安全责任、存在安全隐患、制定应急预案、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

五查是否落实安全监管要求,严禁在大型群众性活动中有使用可燃性彩色粉尘渲染气氛。

三、工作步骤

本次大检查活动由市安委会统一组织领导,市安委会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大检查时间从2015年7月至12月。各市(县)、园区安委会和相关部门要深入结合各自职权范围,切实做好辖区和行业领域内粉尘防爆的督查检查工作,市安委会将组成督查组抽查工作进展情况。

(一)自查自改阶段(7月-8月)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按照《通知》和本方案的要求,结合今年3月份安委会《关于开展全市粉尘作业企业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有关工作的通知》(营安委发[2015]8号)基础上,立即分地区、分行业制定粉尘防爆大检查工作计划,开展粉尘防爆宣传教育活动,并将检查文件下发至相关企业和单位。督促各行业领域企业、各类活动承办单位进行自查自改,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照检查内容和有关规定、标准、规范,深入排查事故隐患,全面落实隐患整改措施,及时上报重大隐患排查治理情况。

(二)检查督查阶段(9月-10月)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对辖区内涉及的活动承办单位和粉尘爆炸危险企业,组织全覆盖的安全大检查,全面摸清底数,建立相关单位和企业的管理台账。在全面开展治理的基础上,依法依规整治、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和企业,切实落实属地分级安全监管责任。市安委会采取分组互检方式进行督查,全市共分3个组:第一组西市区、站前区、沿海产业基地、高新区;第二组大石桥市、老边区、中小企业园;第三组盖州市、鲅鱼圈区、仙人岛能源化工区。各县区要选派好督查人员,并将督查人员名单于8月17日市安委会办公室,市安委会将对督查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三)总结提高阶段(11月-12月)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梳理“四个清单”,集中力量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开展“回头看”再检查,确保事故隐患彻底消除。要对本次检查的经验和成果进行总结,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集思广益创新举措,优化完善监管机制,强化涉爆粉尘企业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建设,规范粉尘爆炸危险企业和单位的管理模式,持续改进安全生产闭环管理,提升排查和治理各类事故隐患能力。

四、工作要求

1.加强动员部署,全面落实责任

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大检查工作,认真领会《通知》精神,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强化组织领导,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原则,统一部署,突出重点,明确大检查的目标和任务,细化检查内容和方法步骤,全面落实各项工作任务和措施,提升本地区粉尘作业和使用的安全管理水平。国家和省安委办将对各地区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抽查和暗访,并进行通报,被通报的地区市安委会将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2.开展宣传教育,加强联合执法

各地要结合新《安全生产法》的宣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面向社会和企业员工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培训教育,强化事故警示教育,普及粉尘爆炸的防范知识。各地要加强部门间协调联动,开展联合执法和隐患排查综合治理,执法过程中宣讲《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及粉尘防爆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推进基层依法治安。

3.抓好督查检查,及时报送总结

我市粉尘作业和使用场所数量多,分布广,检查工作量大,各市(县)区、园区和有关部门要克服畏难情绪,埋头苦干攻坚克难。为确保大检查不走过场,各地要按照《通知》和本方案要求,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层层组织,一级抓一级,切实抓好督查检查工作,确保大检查取得实效。各市(县)区、园区将检查方案于7月25日前报市安委会办公室,将大检查工作总结于11月5日前报市安委办。

联系人:常松

篇3:“排爆”粉尘

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8·2”特别重大粉尘爆炸事故 (简称“8·2”事故) , 甚为惨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要求深刻吸取事故教训, 对类似行业领域企业进行专项检查。为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 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 我刊策划了本期“‘排爆’粉尘”专题, 力图从多个角度对粉尘防爆做出深刻解读。

在本期专题中, 我们采访了粉尘防爆及暖通设计领域的专家, 请他们反思“8·2”事故, 对涉粉尘企业生产场所的源头设计、除尘设备选用, 以及涉粉尘企业的管理环境做出专业解读。同时, 还就工业粉尘防爆技术、铝镁金属抛光工艺粉尘爆炸事故分析与防护, 以及除尘器系统的消防及抑爆措施等方面邀请专家撰文, 并分享了美国海格纳士公司2011年1—5月期间发生的3起金属粉尘闪火与氢气粉尘连环爆炸事故案例。

“排爆”粉尘, 让悲剧不再重演, 望本期专题能对涉粉尘企业排查隐患, 预防爆炸有所助益。

篇4:粉尘爆炸悲剧频发

在这次事故之前,不管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血的教训让人们对于粉尘累积可能导致爆炸有了深刻的认识,并增强了安全生产的意识,找到了应对之策。然而,至今仍有生产企业怀着侥幸心理看待这种“人祸”,社会责任之心丧失,放任本可避免的悲剧继续上演。

粉尘爆炸在中国

有媒体用1987年春天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的亚麻粉尘爆炸事故,来映衬此次昆山事故的严重性。哈尔滨亚麻厂事故是当时乃至全球最大的安全事故,夺走了58人的生命。而今,昆山爆炸事故以75条鲜活生命的消逝,沉痛地刷新了这个记录。

27年过去了,哈尔滨亚麻厂爆炸事故给当事人带来的伤痛并没有减弱丝毫,它为当年并不茂盛的中国工业化之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从此企业安全生产进入公众视线。然而,它没能阻止接下来悲剧的发生。

多年来,分布在中国各地的工厂,不分昼夜地运转,无数工人用汗水撑起了“中国制造”的美誉。然而,工厂产能的不断上升,也带来粉尘爆炸事故的频频发生。

据公开资料整理发现,仅2014年至今,除8月份的昆山爆炸事故外,国内还发生多起粉尘爆炸事故,如下。

6月21日17时15分左右,乌苏市新疆天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个生产车间发生玉米淀粉粉尘爆炸,引发该车间失火,所幸未造成人员伤亡。

5月27日下午4时许,广东溢达纺织有限公司辅料包装厂车纽车间除尘室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5人受伤。

4月16日10时左右,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东陈镇双马化工有限公司硬脂酸造粒塔正常生产过程中,维修工人在造粒塔底锥形料仓外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时,发生硬脂酸粉尘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9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被认定为在未停车清空物料的情况下,为造粒塔焊接加装气体振荡器及补焊雾化水管支撑架,违章动火,引起硬脂酸粉尘爆炸。

2月8日晚11时许,常州市新北区新桥镇史墅村华达化工厂发生金属粉尘爆炸。这次距离1月20日该工厂发生第一次金属粉尘爆炸不到20天,当时造成1名工人受伤。

2月5日10时许,位于青冈县的黑龙江龙凤玉米有限公司淀粉包装车间爆炸,被认定为粉尘飞扬引发。据当时的报道,事故共造成10名工人伤亡。其中,1名死亡,1名重伤和8名轻伤。

时间再往前追溯,可看到近几年粉尘爆炸事故阴魂不散。

2012年8月5日16时50分许,浙江温州一家体铝制锁抛光加工厂发生铝粉爆炸,5间厂房坍塌并起火,造成13人死亡,14人受伤。事故直接原因是工人在操作抛光时,抛光机迸出的火星引爆车间浓烈的粉尘而产生爆炸。

2011年5月20日19时许,富士康集团鸿富锦成都公司抛光车间在生产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5人受伤。爆炸原因查明是打磨的铝制粉尘在管道内堆积,遇电器开关打火,在排风桶内引起爆炸。

2010年2月24日16时许,河北省秦皇岛骊骅淀粉股份有限公司淀粉四车间发生粉尘爆炸事故,造成19人死亡,49人受伤。

粉尘爆炸在国外

不仅在国内,国际上也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据了解,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粉尘爆炸事故发生在1785年12月14日,当时意大利的一家面粉厂发生粉尘爆炸,该事故距今已有200多年。

而粉尘爆炸几乎是伴随着工业化的进展越来越频繁。据了解,较早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国家,多是工业化相对发达,比如日本、德国、美国和英国等。这些国家当时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工厂运转速度很快,类似于现在的中国,粉尘爆炸也接踵而来。

据统计,1952~1979年,日本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09起,伤亡共546人,其中以粉碎制粉工艺和除尘系统较突出。1966年,日本横滨饲料厂的玉米粉尘爆炸,引起累积性连锁燃烧,使整个工厂遭到蔓延性的重大“天灾”。

1965~1980年,德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768起,其中较严重的是木粉及木制品粉尘和粮食饲料爆炸事故。

1913~1973年,美国仅工农业领域,就发生过72次比较严重的粉尘爆炸事故。1980~2005年,美国发生各类粉尘爆炸事故281起,死亡119人,受伤718人。1921年,美国芝加哥一台大型谷类提升机发生粉尘爆炸,其爆炸力将40座每座约装30万吨粮食的仓库从底座掀起,并移动了152.4毫米,造成6死1伤。

从20世纪开始,英国和加拿大的化工和造纸等行业,也发生过多起粉尘爆炸事故,仅英国就发生243起,伤亡204人。

爆炸案背后的社会责任缺失

这一个个爆炸案件都是对我们的沉重警示,它们所反映出来的安全生产问题血淋淋,令人触目惊心。它们的出现佐证了工业化之殇,也直接暴露了部分生产企业为了短期利益,而置工人的生命于不顾,将社会责任抛于脑后。

在这些事故面前,我们能做的并不是仅仅调查出冰冷的伤亡数字,也不是找到原因便作罢,而是要反思,并行动起来,避免悲剧再发生。

对于昆山事故,调查确定主要原因是中荣金属制品公司厂房没有按二类危险品场所进行设计和建设,生产工艺路线过紧过密,除尘设备除尘能力不足,车间内所有电器设备没有按防爆要求配置,安全生产制度和措施不完善不落实。而根据媒体的报道,在事故发生之前车间就曾屡遭举报,但并没有引起中荣的重视,也未见有应对举措。

这仅是其中一个个案。在这么多起粉尘爆炸事故中,企业对于安全生产问题的轻视,其实是工人生命的幕后“杀手”。不少企业为了接单赶工期,忽略了安全生产这根弦,生产意识淡薄。更有甚者,以为给了工人高工资,就可以忽略他们的健康和安全。

实际上,国家早在2007年就颁布了《粉尘防爆安全规程》,其中规定工厂无论在设计还是在施工时,都必须严格实施粉尘防爆标准。企业需特别注意生产装置本身、生产环境、消除静电和防二次爆炸四个方面。

之后为应对频繁出现的粉尘爆炸事故,2011年5月初,国家安监总局又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冶金等工商贸企业粉尘爆炸事故防范工作的通知》。2012年8月,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再次印发通知,在全国开展铝镁制品机加工企业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而此次为吸取昆山特大爆炸事故教训,依照《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有关标准规范,2014年8月15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公布了《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

9月1日,国家安监总局新闻发言人黄毅接受访谈时表示,国家过去对防止粉尘爆炸也出台过若干规定,但是贯彻执行的不好。另外,有些关于防止粉尘爆炸的规定都散落在相关的标准和规程里,不便于实施。所以这次在总结吸取昆山事故的教训基础上,针对粉尘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归纳五条。

对于生产企业来说,执行这些规定是最基本的。真正承担起社会责任,处处考虑到工人的人身健康和生命安全,才能在市场上长久立足。

篇5:粉尘测定记录

月份:201

审核日期:201

****年**月**日

审核人:

篇6:粉尘应急预案子

南京市金陵消防器材厂

目 录

1.1、事故类型 1.2、危害程度分析 1.3、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1.3.1、事故预防措施 1.3.2、应急措施 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 第二章 应急外置基本原则 3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3.1、应急救援体系及职责 3 3.2、应急救援队伍各组的职责 3 3.2.1、总指挥的职责 3 3.2.2、现场指挥职责 3.2.3、抢救组职责 5 3.2.4、抢修组职责 5 3.2.5、警戒组职责 6 3.2.6、疏散组职责 7 3.2.7、医疗救护组职责 7 3.2.8、通讯保障组职责 7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8 4.1、危害源的检控与预防 4.1.1、危险源的检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8 4.1.2、采取的预防措施 9 4.2、预警行动 9 4.2.1、事故预警条件 4.2.2、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10 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10 5.1、报警系统及程序 10 5.2、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5.3、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10 5.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11 5.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11 第六章 应急响应 12 6.1、响应分级 12 6.1.1、二级应急响应 6.1.2、一级应急响应 6.1.3、扩大应急响应 6.2应急响应程序 12 6.3处置措施 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粉尘防爆应急方案制定

粉尘防爆应急预案指挥组成员分工组织指挥全厂的火险应急救援工作,协助指挥处置应急救援及疏散等各项工作,按分工进入现场组织指挥职责负责向上级领导报告,打119或110、120报警并保 持内外联络畅通,接应消防车、救护车 应在第一时间关闭电源。

粉尘爆炸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一、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粉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在粉尘作业场所、仓库等区域,由于粉尘作业场所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可燃爆粉尘,如果粉尘清扫不及时、通风系统不畅,当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 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2 危险程度分析

1、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当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铝镁粉尘遇湿自热产生放热反应,形成热源。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2、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由于粉尘的初始爆炸气浪会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达到爆炸浓度而产生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的危机到周边建筑和群众,造成重大伤亡。

3、粉尘爆炸会产生有毒气体。产生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和爆炸物(如 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众多人畜中毒

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1.3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1.3.1 事故预防措施

公司为避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

3、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

4、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

6、防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

7、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8、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的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9、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10、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主任牵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3.2 应急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征兆,以及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当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停机,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开关,扑救火灾,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紧急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安全主任或上级报告。

2、安全主任或现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开展自救工作。

3、当事故超出企业自救能力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

4、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并由主要负责人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详情。

二、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的原则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对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落实、措施得当”的原则。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救援体系及其职责

公司应急救援体系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安全主任任副总指挥、各车间主管任现场指挥或小组组长,总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安全主任具体负责预案的编制过程以及组织预案演练;后勤组负责保障应急物质、应急资金及日常应急设备维护;采购组负责提供各种化学物质的技术材料;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应急演练。指挥部设在发生事故后的安全地点。当总指挥外出时,由分管安全的副经理担任现场指挥,现场指挥不在现场,由现场最高职位人员担任现场应急救援工作。事故发生,公司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抢救组、抢修组、警戒组、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组。

3.2 应急救援队伍各组的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 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全面负责应急状态下厂区内的一切应急响应活动。应急办公地点为厂办公室(事故应急救援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安全的地方设定为应急指挥中心)。非常规状态下(如:节假日期间、夜班期间),厂最高值班领导临时担任总指挥。

(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

(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决策场内的重大应急行动及确定应急方案;

(3)保证现场和企业外来人员的安全;(4)宣布场内应急状态的终止;

(5)在应急状态终止后,组织领导场内的恢复工作;

(6)组织制订、修订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

3.2.2、现场指挥的职责

(1)无论在任何时候发生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首先进入指挥岗位;听到警报声或收到电话时,其余成员必须赶到事故现场,做好指挥调动等工作。公司应急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将情况报告总指挥,由现场指挥部负责。

(2)清楚估算事故的严重性及危害程度,本公司的应急力量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处理,决定是否报告社会力量或有关部门人士协助处理。

(3)如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处理事故,必须迅速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展开抢修抢险工作。(4)如明确事故属于难以控制性质时,则及早安排将重要物资撤离现场安全地带,并妥善保管。

(5)事故平息后,应尽快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善后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恢复生产及安顿伤亡人员等)。

3.2.3、抢救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消防抢险队员,控制危险源,开展事故扑救、现场人员搜救等工作。

(1)熟悉各种灭火器材、设施的用途、操作方法、存放地点及使用范围。

(2)了解各种抢险的方法、路线和抢修工具、器械、配件的存放地点等。

(3)当发生事故时,全组人员必须迅速赶到事故应急集合点,听从组长的安排,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开展火灾扑救、物资抢救和事故抢险、抢修工作。

(4)对粉尘作业场制定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理提供依据。

(5)当在公司范围内发生灾情时,佩戴好相关的劳保用品进行灭火等应急行动,及时抢救伤员。

3.2.4、抢修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设备部人员,控制危险源。

(1)熟悉厂区的地形、地貌及各类机械设备的特性、特征;(2)负责组织成立现场抢修队伍,配备好抢修物品和工具,做好抢修准备;

(3)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命令,对危险部位及关键设施进行抢险;

(4)负责组织对发生灾害的装置和设施进行抢救,努力减少事故及灾害损失;(5)协助组织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对发生灾害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迅速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3.2.5、警戒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现场治安、警戒、厂内交通管制;

(1)负责受理火警,对接警出动情况,受灾部门、燃烧物质、事故大小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2)当发现事故时,立即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障厂区内外道路畅通;

(3)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活动,控制嫌疑人员。对出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做好记录;

(4)负责事故和受波及区域的员工(或群众)疏散和安置工作;

(5)负责疏散物资的安全保卫工作;

(6)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取交通管制或其他限制人员出入等措施。

3.2.6、疏散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疏导员工、群众疏散,协助公安消防队对于事故的抢险和调查。

(1)主要负责引导员工进行安全疏散,疏散到公司指定地点集合;

(2)负责确认事故现场无人员滞留或受伤(含公司职员、外访人员等);

(3)在人员疏散集合后,督促各部门管理人员清点本部门人数,负责清点办公室人数和外来人员人数,并汇总,报总指挥;

(4)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协助公安消防队的消防抢险工作;

(5)负责协助公安消防队在事故控制后的现场清洗工作。3.2.7、医疗救护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抢救受伤人员。(1)协助抢修人员将受伤人员带离事故现场,负责对其进行简单现场救护;

(2)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统计,登记;

(3)协助医疗机构人员将伤员送至医院,并跟踪后续伤员治疗、康复等工作。

3.2.8、通讯保障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物资供给、交通运输保障、供水保障、供电保障和通讯保障等工作。并根据事故发展动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向周边通报事故情况。

(1)制定应急物资调拨、配送方案,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

(2)负责调动应急救援过程物资运送和人员疏散所需车辆;(3)负责处理事故现场供电故障的处理或实施临时断、送电作业的调度;

(4)负责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5)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根据应急救援过程的通信需要提供通信服务,确保畅通;

(6)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正确引导媒体,避免不良社会影响。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

4.1.1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1)干式除尘器内安装超温报警器。

(2)设备管理部门每个月对使用法兰连接的收尘器,法兰两端的电阻应小于0.03Ω。(3)设备管理部门每个月对除尘器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4)粉尘车间安全负责人对车间进行日常检查。有异常,应当采取措施处置;无力处置的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主任报告。4.1.2 采取的预防措施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

(3)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4)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6)防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7)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8)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的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9)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10)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主任牵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1)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救援演练。4.2 预警行动

4.2.1 事故预警条件 发现可燃物起烟或火苗时发出预警。4.2.2 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1)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大声呼叫,向部门负责人报告,而后逐级上报。(2)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本部门应急救援队员前往事发点进行救援处理,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

(3)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告后,确认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或申请厂外应急救援。(4)当事故严重时,应直接越级报告情况。预案发布内容:根据粉尘爆炸事故的严重程度由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后统一发布。各应急小组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位置、事故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5.1 报警系统及程序

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最早发现者应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警。

5.2 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1)大声呼叫,就近启动警铃报警;

(2)远离事故现场,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警。5.3 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1)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信联络手段: 紧急时就近启动警铃报警;

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2130219 2130209(2)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 火警:110 急救电话:120(医院)街道安监办:;

5.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 5.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公司;打“110”报警时,说清下列内容:

①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报警人姓名; ②什么事故; ③事故情况如何; 6应急响应;

6.1响应分级;针对粉尘爆炸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 街道安监办:

5.4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同时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及医疗救护组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5.5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组织医疗救护组人员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同时打110报警。打“110”报警时,说清下列内容: ①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报警人姓名;②什么事故; ③事故情况如何。

第六章 应急响应

6.1 响应分级 针对粉尘爆炸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二级应急响应(部门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和扩大应急响应(社区级应急响应)。由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宣布预案应急响应启动。

6.1.1二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征兆时,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6.1.2一级应急响应 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尚不能及时处置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

(1)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马上通知现场员工停止作业并切断用电设备电源。

(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的级别,决定启动响应程序。二级应急响应,由车间主管任现场指挥,车间应急队伍进行消防抢险。一级应急响应,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各应急小组全部参与应急行动。由抢救组、抢修组负责控制危险源;警戒组、疏散组负责警戒和疏散工作;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抢救;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的通信、向外报警求援联络和器材工具的保障。当公司应急力量不能控制时,立即向街道、区安监部门报告,请求启动社会(即街道、区)应急预案。

6.3 处置措施

(1)发现灾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并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力争在事故初期得到控制,力求最小的事故损失。

(2)当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扑救,需启动了公司应急预案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展开抢险扑救。同时成立现场指挥中心,指挥各应急小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3)抢救、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配戴好防毒面具,坚持优先救人,即“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若灾情快速蔓延,可能影响周边建筑物时,马上拨打110报警。

当公安消防队到来后,将事故情况向公安消防队说明清楚。应急队员服从公安消防队的指挥。如事故扩大有危及生命危险时,参与应急的队员应尽快撤离到安全地方。(4)保安值班人员接到事故预警信号后,立即开启厂区大门,必要时派人到相关路口带引消防车。

(5)警戒、疏散组到达现场后,担负厂区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如当事故扩大危及到周围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过往行人在政府指挥中心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6)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当现场有人受伤或中毒时,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等急救处置,重伤员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7)通讯保障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中心的命令,及时组织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各小组成员均配备有手机,并保证通信畅通。

2、消防器材、药品、个体防护用品(具)均配置齐全,并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篇7:粉尘爆炸应急预案

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1.1 事故类型

粉尘爆炸事故可能发生在粉尘作业场所、仓库等区域,由于粉尘作业场所作业时会产生大量的可燃爆粉尘,如果粉尘清扫不及时、通风系统不畅,当粉尘浓度超过爆炸极限,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粉尘爆炸事故。

1.2 危险程度分析

1、粉尘爆炸是可燃性粉尘在空气中浮游,当一种火源给予一定的能量后发生的爆炸。棉花粉尘遇到明火即可能发生起火及爆炸事故。

2、粉尘爆炸有产生二次爆炸的可能性。由于粉尘的初始爆炸气浪会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 的空间达到爆炸浓度而产生二次爆炸。这种连续爆炸会造成极大的破坏。严重的危及到周边建筑和群众,造成重大伤亡。

3、粉尘爆炸会产生有毒气体。产生的有毒气体是一氧化碳和爆炸物(如塑料)自身分解的毒性气体。毒气的产生往往造成爆炸过后的众多人畜中毒伤亡,必须充分重视。

1.3 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 1.3.1 事故预防措施

公司为避免粉尘爆炸事故发生,采取的预防措施主要有: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

3、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

4、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

6、防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

7、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8、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的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9、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10、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安全生产联合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1、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救援演练。1.3.2 应急措施

1、现场作业人员发现粉尘火灾爆炸事故的征兆,以及发生粉尘火灾爆炸事故后,应当依事故现场处置方案,立即停机,切断现场所有电源开关,扑救火灾,通知现场及附近人员紧急撤离事故现场,并立即向安全主任或上级报告。

2、安全主任或现场管理人员应当立即组织事故现场人员疏散,开展自救工作。

3、当事故超出企业自救能力时,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和120急救电话。

4、报告单位主要负责人并由主要负责人向政府部门如实报告事故详情。第二章 应急处置基本原则

粉尘爆炸事故应急预案的原则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原则;对事件实行“统一指挥、组织落实、措施得当”的原则。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3.1 应急救援体系及其职责

公司应急救援体系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副总经理、安全主任任副总指挥、各车间主管任现场指挥或小组组长,总经理负责组织编制应急预案,安全主任具体负责预案的编制过程以及组织预案演练;后勤组负责保障应急物质、应急资金及日常应急设备维护;采购组负责提供各种化学物质的技术材料;其他部门积极参与应急演练。指挥部设在发生事故后的安全地点。当总指挥外出时,由分管安全的副经理担任现场指挥,现场指挥不在现场,由现场最高职位人员担任现场应急救援工作。

事故发生,公司立即启动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应急指挥中心下设抢救组、抢修组、警戒组、疏散组、医疗救护组、通讯保障组。

3.2 应急救援队伍各组的职责 3.2.1、总指挥的职责

总指挥由总经理担任,全面负责应急状态下厂区内的一切应急响应

活动。应急办公地点为厂办公室(事故应急救援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其它安全的地方设定为应急指挥中心)。非常规状态下(如:节假日期间、夜班期间),厂最高值班领导临时担任总指挥。

(1)分析紧急状态和确定相应报警级别,发布进入应急状态的命令;(2)指挥、协调应急反应行动,决策场内的重大应急行动及确定应急方案;(3)保证现场和企业外来人员的安全;(4)宣布场内应急状态的终止;

(5)在应急状态终止后,组织领导场内的恢复工作;

(6)组织制订、修订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7)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3.2.2、现场指挥的职责

(1)无论在任何时候发生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首先进入指挥岗位;听到警报声或收到电话时,其余成员必须赶到事故现场,做好指挥调动等工作。公司应急指挥人员到达现场后,将情况报告总指挥,由现场指挥部负责。

(2)清楚估算事故的严重性及危害程度,本公司的应急力量是否有足够的能力进行处理,决定是否报告社会力量或有关部门人士协助处理。

(3)如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处理事故,必须迅速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展开抢修抢险工作。

4(4)如明确事故属于难以控制性质时,则及早安排将重要物资撤离现场安全地带,并妥善保管。

(5)事故平息后,应尽快安排有关人员处理善后工作(包括:事故调查、恢复生产及安顿伤亡人员等)。

3.2.3、抢救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消防抢险队员,控制危险源,开展事故扑救、现场人员搜救等工作。

(1)熟悉各种灭火器材、设施的用途、操作方法、存放地点及使用范围。(2)了解各种抢险的方法、路线和抢修工具、器械、配件的存放地点等。(3)当发生事故时,全组人员必须迅速赶到事故应急集合点,听从组长的安排,根据指挥部的命令,迅速开展火灾扑救、物资抢救和事故抢险、抢修工作。

(4)对粉尘作业场制定抢险预案,为事故及灾害应急处理提供依据。(5)当在公司范围内发生灾情时,佩戴好相关的劳保用品进行灭火等应急行动,及时抢救伤员。

3.2.4、抢修组职责

其任务是当事故发生时,根据事故的性质立即组织设备部人员,控制危险源。(1)熟悉厂区的地形、地貌及各类机械设备的特性、特征;

(2)负责组织成立现场抢修队伍,配备好抢修物品和工具,做好抢修准备;

5(3)根据应急指挥中心的命令,对危险部位及关键设施进行抢险;(4)负责组织对发生灾害的装置和设施进行抢救,努力减少事故及灾害损失;

(5)协助组织做好灾后恢复生产工作,对发生灾害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迅速抢修,尽快恢复生产。

3.2.5、警戒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现场治安、警戒、厂内交通管制;

(1)负责受理火警,对接警出动情况,受灾部门、燃烧物质、事故大小做好记录,并及时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

(2)当发现事故时,立即在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护现场交通秩序,保障厂区内外道路畅通;

(3)保护事故现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活动,控制嫌疑人员。对出入事故现场的人员做好记录;

(4)负责事故和受波及区域的员工(或群众)疏散和安置工作;(5)负责疏散物资的安全保卫工作;

(6)根据实际情况需要采取交通管制或其他限制人员出入等措施。3.2.6、疏散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疏导员工、群众疏散,协助公安消防队对于事故的抢险和调查。

6(1)主要负责引导员工进行安全疏散,疏散到公司指定地点集合;(2)负责确认事故现场无人员滞留或受伤(含公司职员、外访人员等);(3)在人员疏散集合后,督促各部门管理人员清点本部门人数,负责清点办公室人数和外来人员人数,并汇总,报总指挥;

(4)公安消防队到达现场后,协助公安消防队的消防抢险工作;(5)负责协助公安消防队在事故控制后的现场清洗工作。3.2.7、医疗救护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抢救受伤人员。

(1)协助抢修人员将受伤人员带离事故现场,负责对其进行简单现场救护;(2)负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统计,登记;

(3)协助医疗机构人员将伤员送至医院,并跟踪后续伤员治疗、康复等工作。

3.2.8、通讯保障组职责

其任务是负责事故应急救援处置过程中的应急物资供给、交通运输保障、供水保障、供电保障和通讯保障等工作。并根据事故发展动态,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同时向周边通报事故情况。

(1)制定应急物资调拨、配送方案,保障应急救援所需的物资供应;(2)负责调动应急救援过程物资运送和人员疏散所需车辆;

7(3)负责处理事故现场供电故障的处理或实施临时断、送电作业的调度;(4)负责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5)负责事故应急救援的通信保障,根据应急救援过程的通信需要提供通信服务,确保畅通;

(6)协助政府主管部门正确引导媒体,避免不良社会影响。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4.1 危险源的监控与预防

4.1.1 危险源监测监控的方式、方法(1)干式除尘器内安装超温报警器。

(2)设备管理部门每个月对使用法兰连接的收尘器,法兰两端的电阻应小于0.03Ω。

(3)设备管理部门每个月对除尘器接地电阻进行检测,接地电阻应小于100Ω。

(4)粉尘车间安全负责人对车间进行日常检查。有异常,应当采取措施处置;无力处置的隐患,应当及时向安全主任报告。

4.1.2 采取的预防措施

(1)粉尘作业场所与其他建筑物保护安全距离;

8(2)粉尘作业人员进行培训专项考核,能够识别并正确应对粉尘爆炸危险;(3)生产设备,通风管道,采取防静电措施;使用防爆电气设备;有泄爆,阻爆,隔爆装置。

(4)控制热源场所进行通风;

(5)制定了粉尘火灾防爆管理制度和动火作业管理制度。(6)防止摩擦、碰撞产生火花。(7)所有产尘点均应装设吸尘罩。

(8)所有可能积累粉尘的生产车间和贮存室的设备、地面每天至少清扫一次,不应使用压缩空气进行吹扫。

(9)每周至少一次对通风系统进行除尘清扫。

(10)每月至少组织一次由安全主任牵头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对发现的事故隐患各部门应及时整改,整改有难度的,应及时上报总经理。

(11)每年至少组织二次应急救援演练。4.2 预警行动 4.2.1 事故预警条件

发现可燃物起烟或火苗时发出预警。

4.2.2 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9(1)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最先发现者,除立即处理外,还应大声呼叫,向部门负责人报告,而后逐级上报。

(2)部门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组织本部门应急救援队员前往事发点进行救援处理,同时向公司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报告事故情况。

(3)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事故报告后,确认事故严重程度和范围,决定启动应急预案的级别或申请厂外应急救援。

(4)当事故严重时,应直接越级报告情况。

预案发布内容:根据粉尘爆炸事故的严重程度由应急指挥中心确定后统一发布。各应急小组与部门根据发布的预警级别,开展应急救援与人员疏散工作。预警信息包括事故的类别、位置、事故性质、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5.1 报警系统及程序

一旦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最早发现者应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警。5.2 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1)大声呼叫,就近启动警铃报警;

(2)远离事故现场,利用移动电话、固定电话报警。5.3 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1)24小时有效的内部通信联络手段: 紧急时就近启动警铃报警;

公司24小时值班电话:2130219 2130209(2)24小时有效的外部通信联络手段:*** *** 火警:110 急救电话:120(医院)

街道安监办:;5.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5.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公司;打“110”报警时,说清下列内容:;①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报警人姓名;;②什么事故;;③事故情况如何;6应急响应;6.1响应分级;针对粉尘爆炸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

街道安监办:

5.4 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本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迅速通知有关部门,同时通知指挥中心成员及医疗救护组和各专业救援队伍迅速赶往事故现场。

5.5 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立即启动公司应急预案,组织医疗救护组人员展开应急救援行动,同时打110报警。

打“110”报警时,说清下列内容: ①单位名称、地址、电话、报警人姓名;

②什么事故; ③事故情况如何。第六章 应急响应 6.1 响应分级

针对粉尘爆炸事故危害程度、影响范围和单位控制事态的能力,将事故分为不同的等级。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明确应急响应级别。

应急响应级别分为二级应急响应(部门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公司级应急响应)和扩大应急响应(社区级应急响应)。由本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指挥中心宣布预案应急响应启动。

6.1.1二级应急响应

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征兆时,立即启动二级应急响应。6.1.2一级应急响应

启动二级应急响应,尚不能及时处置时,立即启动一级应急响应。6.1.3 扩大应急响应

当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时,经一级应急响应,尚不能及时处置时,启动扩大应急响应。

6.2 应急响应程序

12(1)第一发现人立即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并马上通知现场员工停止作业并切断用电设备电源。

(2)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应根据事故的级别,决定启动响应程序。二级应急响应,由车间主管任现场指挥,车间应急队伍进行消防抢险。一级应急响应,由总经理任总指挥,各应急小组全部参与应急行动。由抢救组、抢修组负责控制危险源;警戒组、疏散组负责警戒和疏散工作;医疗救护组负责受伤、中毒人员的抢救;通讯保障组负责应急救援的通信、向外报警求援联络和器材工具的保障。

当公司应急力量不能控制时,立即向街道、区安监部门报告,请求启动社会(即街道、区)应急预案。

6.3 处置措施

(1)发现灾情,现场工作人员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防止灾情进一步扩大,并迅速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力争在事故初期得到控制,力求最小的事故损失。

(2)当现场人员不能及时扑救,需启动了公司应急预案时,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力量展开抢险扑救。同时成立现场指挥中心,指挥各应急小组展开应急救援工作。

(3)抢救、抢修人员到达现场后,配戴好防毒面具,坚持优先救人,即“先救人,后救物”的原则。

若灾情快速蔓延,可能影响周边建筑物时,马上拨打110报警。

当公安消防队到来后,将事故情况向公安消防队说明清楚。应急队员服从公安消防队的指挥。如事故扩大有危及生命危险时,参与应急的队员应尽快撤离到安全地方。

(4)保安值班人员接到事故预警信号后,立即开启厂区大门,必要时派人到相关路口带引消防车。

(5)警戒、疏散组到达现场后,担负厂区治安和交通指挥,在事故现场周围设岗,划分禁区并加强警戒和巡逻检查。

如当事故扩大危及到周围人员安全时,应迅速组织有关人员协助友邻单位、过往行人在政府指挥中心指挥协调下,向上侧风方向的安全地带疏散。

(6)医疗救护组到达现场后,当现场有人受伤或中毒时,与消防队配合,应立即救护伤员和中毒人员,对中毒人员应根据中毒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对伤员进行清洗包扎等急救处置,重伤员及时送往附近医院抢救。

(7)通讯保障组到达现场后,根据指挥中心的命令,及时组织事故抢险过程中所需物资的供应、调运;对内、外联系,准确报警,及时向社会救援组织传递安全信息,发布险情,进行现场与外界有效沟通,以获得有力的社会支援。

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成立应急救援小组,各小组成员均配备有手机,并保证通信畅通。

2、消防器材、药品、个体防护用品(具)均配置齐全,并规定定期检查保养,使其经常处于完好可用状态。

3、购置和储备有相应的应急物资(如担架、对讲机等),供事故之需。

1.1、事故类型———————————————————————————1.2、危害程度分析—————————————————————————1.3、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1.3.1、事故预防措施————————————————————————

1.3.2、应急措施——————————————————————————

第一章

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

1第二章

应急外置基本原则——————————— 3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职责———————————— 3 3.1、应急救援体系及职责——————————————————————3.2、应急救援队伍各组的职责————————————————————3.2.1、总指挥的职责————————————————————————— 3 3.2.2、现场指挥职责————————————————————————— 4 3.2.3、抢救组职责—————————————————————————— 5 3.2.4、抢修组职责—————————————————————————— 5 3.2.5、警戒组职责—————————————————————————— 6 3.2.6、疏散组职责—————————————————————————— 7 3.2.7、医疗救护组职责———————————————————————— 7 3.2.8、通讯保障组职责———————————————————————— 7 第四章

预防与预警—————————————— 8 4.1、危害源的检控与预防——————————————————————4.1.1、危险源的检测监控的方式方法—————————————————

4.1.2、采取的预防措施———————————————————————

4.2、预警行动———————————————————————————

4.2.1、事故预警条件————————————————————————

4.2.2、事故预警方式、方法和信息的发布程序—————————————

第五章

信息报告程序————————————— 10

5.1、报警系统及程序————————————————————————

5.2、确定现场报警方式———————————————————————

5.3、确定24小时与相关部门的通讯、联络方式————————————— 10

5.4、明确相互认可的通告、报警形式和内容——————————————

5.5、明确应急反应人员向外求援的方式 ——————————————第六章

应急响应——————————————— 12 6.1、响应分级——————————————————————————— 12 6.1.1、二级应急响应————————————————————————-12 6.1.2、一级应急响应————————————————————————— 12 6.1.3、扩大应急响应————————————————————————— 12 6.2应急响应程序——————————————————————————6.3处置措施————————————————————————————第七章

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 14 

预案编号:LXHF-FCYJYA-01

陵县恒丰纺织品有限公司 粉尘爆炸应急救援预案

版本:第一版—2015

篇8:工业粉尘防爆技术

粉尘尘源控制技术

良好的尘源控制技术将极大降低粉尘爆炸的风险。从本质安全角度看, 最优秀的方法就是对粉尘颗粒物的控制技术。实际上是控制粉尘浓度, 特别是全面控制车间粉尘浓度, 也就是工作场所粉尘浓度的管理范畴。当前, 企业对粉尘爆炸防护空前重视, 加强了对粉尘浓度的监测及测试工作, 但实际上存在一些理解的偏差。对粉尘浓度的监测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职业卫生问题, 而非直接针对粉尘爆炸的安全问题, 因此工作场所控制粉尘浓度的标准浓度要求非常低, 一般在毫克级别, 这种监测对降低工作场所粉尘浓度, 预防职业病有一定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 从防止粉尘爆炸形成及发生角度来看, “工作场所监测的浓度没有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就不会发生粉尘爆炸事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职业卫生标准相对的是工作区域环境的粉尘浓度平均值, 而发生粉尘爆炸时, 常常是受限空间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 它是一个瞬态值。两者之间有较大差别, 如一些企业清扫过程中, 可能粉尘浓度会急剧上升。

因此,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首要工作是“降尘”。生产和工艺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应首先考虑采用的防尘措施为湿式作业。湿式作业的防尘特点是防尘效果可靠、简便、经济、有效, 易于操作和实施。细水雾除尘是一种应用广泛、效果较好的防尘技术措施。在没有特殊要求的场合, 可采用由水泵、过滤网装置、自来水连接管道、低压细水雾喷头和控制元件组成的细水雾除尘系统。其中水源取自自来水, 通过联接过滤网和水泵、细水雾喷头实现水雾喷射, 达到除尘效果。细水雾除尘系统维护成本较低, 细水雾粒径处理得当, 不带来污水, 无二次污染, 且不带入其他安全风险。在物料的干法破碎、研磨、筛分、混合工艺过程中同样可以与细水雾喷淋技术结合变为湿法操作;在物料的装卸、转运过程中往物料上喷加水雾, 可以减少粉尘的产生和飞扬;在车间内可布置细水雾管道网实现厂房地面、墙壁、设备外罩及建筑结构件周围的水雾除尘, 能有效防止二次扬尘。因此, 实现生产过程的管道化、机械化、自动化, 是控制粉尘外逸扩散的有效措施, 还可以大大改善粉尘生产的劳动条件, 减轻劳动强度, 避免粉尘与人体直接接触, 达到防尘目的。

另外, 要定时处理高处难以清扫的表面积聚的粉尘, 例如通风管、横梁、照明设备等。如2008年“2·7”美国帝国糖厂糖粉尘爆炸事故。帝国糖厂为了保护糖不受污染, 将输送带封闭, 但封闭空间内并未相应配备集尘、收尘设施, 导致部分糖粉尘被困在形成的有限空间内。2月7日, 糖粉尘可能达到了爆炸浓度, 并接触到了点火源, 可能是过热的轴承, 引起爆炸。最初的爆炸炸裂了输送带密封腔结构, 冲击波冲入包装厂房, 平时累积在地面、设备或管道表面的糖颗粒由于爆炸腾空而起, 被推进的火球点燃, 造成了二次爆炸, 并席卷了整个厂房。

作业场所在干式生产条件下容易造成粉尘飞扬, 故采取以“局部排尘、就近收尘”的原则与措施。首先将产生粉尘的机器设备尽可能的密闭或设计局部排风罩, 就近加装隔尘防护挡板和集尘、除尘设施。对于湿式除尘不能满足安全与环保要求的情况下, 须采用干式除尘技术。干式除尘设施、设备常用是袋式除尘设备, 因其过滤效率高而易达到环保排放要求而被广泛采用, 但一定要做好气流组织和尘源的控制, 特别是要做好防护罩和集尘、除尘设施内积聚粉尘的清理, 防止积聚粉尘扬起形成粉尘云, 引起粉尘爆炸, 所以通风除尘设计至关重要。对于通风除尘设计, 一定在研究粉尘自身流动性等特性基础上, 结合该粉尘的爆炸极限, 最大爆炸压力, 爆炸烈度分级, 最小点火能量等爆炸参数, 依据GB 50019—2003《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 风速不低于最低控制风速, 风量满足GBZ 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和GB 16297—199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等要求, 最终防爆问题还要满足GB 2476.1—2000《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设备》、AQ 3009—2007《危险场所电气防爆安全规范》、GB/T15605—2008《粉尘爆炸泄压指南》、GB/T 17919-2008《粉尘爆炸危险场所用收尘器防爆导则》、GB15577—200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等规范标准要求。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 生产厂房分布大量通风和输运管道, 管道中颗粒物逐步沉积带来的堆积粉尘的清洁清扫问题日益突出, 一方面通风管道跨度比较长, 有些还存在风管管径变化, 积尘清除难度较大。多数通风管道具有三通、弯头等转折处, 其增大了清除积尘的难度。另外, 粉尘在管道内积聚也成为诱发粉尘爆炸事故的因素之一。可将通风管道内积尘清洁、清扫机械或机器人应用于通风管道内积聚的粉尘处理, 以保证通风管道正常安全使用。该类型的通风管道内积尘清洁机器人主要包括内部控制器、积尘收集装置、后轮偏转装置、后轮驱动装置、吸尘管下降装置、CCD摄像头、角度传感器、前轮转向装置和外部控制器等装置。通风管道内积尘清洁机器人必须具备在管道除尘时不产生静电火花, 同时避免产生摩擦火花的功能。所以, 通风管道内积尘清洁机器人在除尘时要兼顾安全性、便利性和稳定性等。

粉尘点火源控制技术

点火源是粉尘发生爆炸必不可少的条件, 只有当足够能量的点火源将粉尘加热到燃点, 才会引起粉尘燃烧或爆炸。引起粉尘爆炸的点火源有焊接, 切割产生的明火, 电加热、过热轴承表面, 连续的电火花, 热辐射, 自然形成的火源以及自热积聚的能量等。这些点火源在有效粉尘云中出现, 爆炸将不可避免发生。因此排除点火源是防止粉尘爆炸最有效的控制手段。

1.焊接、切割产生的明火。

工业生产过程中因火焰、焊炬或切割工具产生的热量是粉尘爆炸所需能量的好几倍, 这些能量是造成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进行焊接、切割操作时, 在焊接、切割处安装隔离防护罩, 防止火花、高能量热源大范围迸出;作业场所必须做好粉尘清洁处理工作, 包括设备表面及内部的粉尘。此外, 作业前对现场进行检查, 10 m内禁止存放可燃易燃物品, 如周围有不可移动的可燃物, 必须采取阻燃材料进行封堵。生产期间动用明火时, 需要将动火施工区和运行区进行分隔, 明火作业现场应有通风措施, 挂有安全警示标志, 明火现场必须备有防护和灭火器材。若生产区有不可避免的明火出现时, 就应采用外加隔离保护装置的办法, 将设备本身部分或全部可靠地密封起来, 防止点火源与可燃粉尘的接触。

2.静电放电。

粉体在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的静电问题, 如粉体与生产工具、容器、设备、包装材料等介质发生摩擦产生静电, 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 会使静电荷聚集, 聚集的电荷表现出很高的静电电位, 无法提高粉体的附加值和功能化利用效果, 甚至一旦具备放电条件就会产生火花放电, 当火花放电能量达到足以点燃周围其他易燃物或炸药时, 就可能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当易产生粉尘的设备中存在静电放电时, 必须采用静电消除装置, 防止静电放电引爆粉尘。

静电消除一般采用的方法:接地, 将可能产生静电的物体与大地相连接, 消除带电体上的静电;增加空气湿度加速静电泄漏;通过静电消除器消除设备设施中产生的静电。

3.防止粉尘二次爆炸技术。

在粉尘产生场所, 由于粉尘自身的沉降效应, 在地面及设备表面形成粉尘层, 随着时间变化, 其厚度和范围增大。当局部悬浮粉尘或其他爆炸物发生一次小型爆炸时, 产生的冲击波会使层状粉尘卷起与空气混合发展成大范围的系统爆炸即二次爆炸。如除尘器, 粉尘通风管道局部内经常发生小规模火灾或小型爆炸, 但是继而引发的二次爆炸会造成大规模的人员伤亡、设备损坏和财产损失。2014年8月2日, 江苏省昆山市中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抛光车间发生粉尘爆炸特别重大事故, 事故可能是由于除尘设备发生爆燃而引发的一连串多次大规模叠加的粉尘爆炸事故。

防止粉尘发生二次爆炸的基本措施:厂区内设备、地面及时清扫, 墙壁可采用一定的坡度设计和表面光滑处理, 避免粉尘层或堆积粉尘出现, 消除二次粉尘爆炸的可能性;对于通风管道、横梁、照明设备等粉尘难清理的地方, 采用真空、特殊吸尘设备进行定期清理;采用管道单向隔离措施, 防止燃烧火焰沿管道内倒灌传播;采用防爆抑爆装置, 其火焰和压力探测器及防爆抑爆装置系统可有效对重点危险源进行控制, 防止引发后续的大规模爆炸事故;工厂要对重点危险源进行检查及监控, 防止燃烧波的形成。

粉尘爆炸灾害控制技术

粉尘爆炸一旦发生, 也并非不可控制, 有很多灾害控制技术。爆炸灾害控制技术的目的正在于把爆炸事故控制在其发生的初始阶段或局部区域内, 尽量降低灾害的破坏程度和损失大小。实际工作中针对粉尘爆炸, 需要将隔爆技术、泄爆技术和抑爆技术完善地配合使用, 才能有效地控制爆炸。当前主要技术有:

隔爆技术企业内一些设备在发生爆燃的初期, 燃烧的材料可以通过任何敞开的输送连接 (管道、导管、传送带) 使连通的其他设备和设施处于二次爆炸的风险中, 此时可采用隔爆技术 (快速动作阀门、化学屏障) 阻止火焰的传播, 消除二次爆炸的风险。

泄爆技术企业内许多容器设备不能承受最大爆炸压力, 但是工艺原料和火焰可以排放至大气, 此时可以采用泄爆技术, 如爆破板、泄爆孔、爆破片技术及机械装置泄爆技术等。在爆炸过程中泄放压力, 避免工艺设备的灾难性破坏。如利用泄爆孔把燃烧物质释放到外壳外部, 通过可打开的或带铰链的门泄压, 爆破片破裂, 释放压力冲击波。但是为避免冲击波对建筑物、设备或人员的损害, 不允许泄爆系统喷射出快速的火焰、燃烧产物, 此时可采用无焰泄放, 只排出燃烧后的被压缩的气体。

抑爆技术抑爆就是在粉尘发生爆炸时, 采取一些技术措施不让爆炸压力进一步扩大, 从而使爆炸带来的危害和损失降低到最小。爆炸探测监视装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决定整个抑爆系统性能的前提和关键。工业粉尘爆炸初始阶段的火焰速度较低, 同时火焰探测方式可能因粉尘云等遮挡而降低了其可靠性, 因此抑爆系统广泛采用爆炸压力探测方式或多种探测方式结合使用。抑爆剂种类和数量的确定主要考虑对不同可燃粉尘的适用性、抑爆效率以及对工艺环境的适应性。对工业粉尘而言, 碳酸盐或磷酸盐等粉体抑爆剂具有较高的抑爆效率。

针对管道或设备内粉尘着火或爆炸的控制就是隔爆技术、泄爆技术和抑爆技术配合使用。如工厂粉尘输送管道内易发生粉尘爆炸和火灾, 采用粉尘爆炸管道或设备内自动式抑爆装置, 此装置主要包括火焰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控制器、高压灭火剂容器、爆炸减压层 (高分子防火缓冲材料) 、爆破片装置、小型引爆装置、爆破片隔膜等部分。火焰传感器 (探头) 、压力传感器 (探头) 置于装置管道内部, 当管道发生粉尘火灾或爆炸时, 传感器采集到信号传达至控制器, 控制器信号会开启小型能量释放装置, 将爆破片瞬间爆破, 高压抑爆剂进入管道实现灭火抑爆, 同时控制器信号控制高速隔离阀关闭, 使设备停机, 防止爆炸引起更大范围的二次爆炸。抑爆装置可带有爆炸减压层 (高分子防火缓冲材料) 吸收爆炸冲击波或采用一定的泄压措施, 减小爆炸压力冲击波损害设备以及对人员的伤害。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粉尘】相关文章:

粉尘分析05-30

粉尘治理06-28

粉尘监测07-22

粉尘防护08-17

粉尘应急预案04-26

粉尘排放管理05-15

粉尘清扫制度08-31

粉尘的来源07-21

粉尘污染治理09-04

粉尘作业工人09-13

上一篇:初一学生寒假计划下一篇:职业学校校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