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2024-07-21

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共18篇)

篇1: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之一 佚名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表颜色等基本知识,感受地球的美丽,及其对地球的热爱之情,明白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我们有责任保护地球。

2、学会课文生字6个,理解并积累词语;进一步熟悉部首查字法,能正确地确定部首。

3、正确掌握顿号与“和”的用法,回仿照力矩写句子。

4、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学习课文,了解地球概貌,体会地球的美丽,有感情地读好课文。

二、教学过程

1、揭题引趣。

小朋友,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都住在地球上。你们知道地球究竟是什么样的吗?(出示课题)

1)在四人小组中说说你知道的地球是什么样的?

2)指名说。

2、听范读,想像地球的样子。

1)今天,我们来听听别人坐着飞船到天上看到的地球的模样。请你闭上眼睛,随着飞船去感受,认识我们居住的这个美丽的星球——地球吧!

3、学生初读课文,总体了解内容。

4、读后反馈。

1)说说全诗有几节?

2)说说地球什么样。要求学生能点出“穿花衣”“大圆球”。“浑”的部首及意思。

3)指导朗读第二节。“啊”,体会当时的心情。为什么?

你从哪儿看到地球这个模样?

5、学习第一节。

1)学生自由朗读,说说读懂了什么?

明确飞船是什么,人们是离开了地球看地球,想像我当时的心情。

2)指导朗读。

6、学习课文生字。

1)读词。

2)形近字比较

牧 泊 摸 茫

放 拍 漠 芒

明确“牧”的部首和意思,其他字可适当扩词。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回顾课文内容,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地球的情感,学会生字,背诵课文。

二、教学过程

1、教师以朗读一、二两节引入新课。刚才我们乘着飞船观赏地球,可只是粗粗地看了一下,可地球穿的花衣裳有几种颜色呢,为什么有这些颜色,这节课我们继续观赏。

1)生自由朗读,用“——”划出表示颜色的词,用“”划出表示地方的词语。指名回答。

2)小组讨论:课文为什么不写“那绿色的地方,是公园、草地和花坛。”

3)思考:诗里所描写的颜色可以互换吗?

4)讨论:“和”去掉可以吗?为什么要用上顿号?(教师告诉学生)请学生举例说明。(说话练习)

这几节中,哪一节让你感觉时间有了变化?让学生体会地球不管白天还是黑夜都很漂亮。

5)指导朗读。

6)指导学生看板书背诵。

2、学习第八节。

1)齐读这一节,想想这节主要写什么,该用怎样的心情读。

2)联系前面所写的景色,想像将来的变化。

3、配乐朗读全诗,让学生尽情抒发感情]。

4、写话练习。

5、把心中想说的话写下来。

板书:

绿色的森林、田野和牧场

蓝色的河流、湖泊和海洋。

黄色的沙漠

白色的南极、北极。

灯光闪耀的城市、矿山和村庄。

篇2: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那绿色的地方,是森林、田野和牧场。

分男女生读句。提问:课文中为什么不写绿色的地方是公园、草地和花坛?

篇3: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内容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与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两个层面介绍了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地理常识。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懂得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2.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能力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查找和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

五、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相关数据。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活动范围小,只能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麦哲伦航海。(2)太空拍照。(3)海上望船。(4)登高望远。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了解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上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熟记“五一刘三起义死”:“五一”———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刘三起义”———平均半径6371千米;“死”最大周长4万千米。

(2)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篇4: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本节教学内容从古代人对地球形状的探究与现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两个层面介绍了关于地球的一些基本地理常识。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懂得人类对地球的认知程度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二、教学目标

1.了解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了解古人对地球认识的局限性。

2.知道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头稍扁,中间略鼓的椭圆形球体。

3.能够有针对性地查找需要的资料。

4.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从小树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人类对于地球的认识取决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四、能力与技能

能够运用多种方式查找和收集资料,并对资料、信息进行整理。

五、教学重点

了解地球的形状,知道地球的相关数据。

六、教具准备

地球仪;世界地图;卫星拍摄地球的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认识地球

1.自学教科书第三页内容

2.讨论:为什么古人会有这样的想象?(科学技术不发达,交通工具落后,人们活动范围小,只能想象)

3.小结板书:两头稍扁,中间略鼓。

(二)动手制作,合作探究

1.制作统计表:人类探究地球所做的贡献。

2.小组合作。(按先后顺序排序再制作。)

3.活动:学生介绍,教师适当指导。

4.探究。

思考:在我们的生活中还能举出哪些实例证明地球是圆形的?

(1)麦哲伦航海。(2)太空拍照。(3)海上望船。(4)登高望远。

5.议论,提高认识。

古人对地球的认识不够正确,我们应该怎样看待他们的想象和推论?

引导:在当时的年代,是比较先进的。正是许许多多人不断地探索、发现,我们的社会才能进步。

(三)观察探究,了解地球真面目

1.观察地球仪,了解地球的真面目。

2.多媒体出示地球在宇宙上的照片,进一步掌握。

3.师生探究。

(1)地球的形状、面积、体积、周长。

熟记“五一刘三起义死”:“五一”——总面积5.1亿平方千米;“刘三起义”——平均半径6371千米;“死”最大周长4万千米。

(2)计算:步行绕地球走,大约多少天?

(3)小组交流。

篇5: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四季 教案

教学目的:

1、尝试探究地球上四季的成因,知道四季是在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过程中形成的。

2、3、通过探究,对四季的成因有正确认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地球上四季的成因。教学难点:通过观察理解四季的形成。

教学准备:激光棒三球仪、地球仪、激光棒、手电筒、《地球公转及四季成因》的教学挂图或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地球在绕太阳公转时,地轴的倾斜方向、角度总是不变。这会出现什么现象呢?

二、探究过程

1、猜想。

分小组进行猜想并记录下来。

2、观察。

(1)(2)用激光棒的光代替太阳光,让“太阳光”照射在地球仪上。让“地球仪”围着“太阳”公转,在公转过程中,“地球”保持倾斜

方向和角度不变(约66度)。(3)观察当地球运行到不同位置时,太阳的光直射点(光斑)分别直射在“地球”的位置是南半球、北半球、还是赤道?记录下来。①观察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南半球是不是被阳光斜射?

② 观察阳光直射南半球时,北半球是不是被阳光斜射?

③ 观察阳光直射赤道时,南半球和北半球是被阳光直射还是被阳光斜射?

3、思考:太阳直射和斜射时哪种情况阳光更强烈?

4、比较斜射和直射。(1)在P79的图中画出清早和中午的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看看是斜射还是直射,说说你感觉到清早和中午的太阳有什么不同?

(2)用激光棒从远处同样的方向分别照射地球仪的中心(地心)和照射地球仪两极,看看光斑有什么不同?这说明了什么?

北极的斜射(光斑较长)

北极附近的斜射

南回归线的直射(光斑小)

照射在地心时,光斑小,面积小; 照在两极时,光斑长,面积大。

光斑面积会热一些,光斑面积大会凉一些。

直射点只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热带。

5、总结:

通过上面的观察和实验,我们能不能分析出地球倾斜着转动会出现什(1)么现象?(2)出示图片——地球公转及四季成因。

直射点在南半球(南回归线)

这时南半球是夏季,北半球是冬至。

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回归线)这时南半球是冬季,北半球是夏至。

太阳直射在赤道,是春分或秋分

6、作业:

查找四季成因的资料,看看资料上是怎么说的。

三、板书设计

篇6: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科学》(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我们的家园》单元的第二课。主要通过活动让学生完整地了解地球的概貌,学会看地图,了解地球仪上的主要标识和功用,并为进一步认识地球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方面: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科学知识方面: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表示和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四、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音像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1、师生玩猜谜语的游戏。

教师出示课件,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它孕育了许许多多的生命,你们知道是哪个星球吗?(地球)地球上都有些有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提供资料——资料探究 活动

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让我们先从身边的事物说说(学生边说,教师边总结,植物、动物、昆虫、生命、水果、建筑物等)活动

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同学们说的这些只是地球上极小的一部分,那地球上还有些什么呢?老师这里有一段录像,请同学们仔细听,仔细看,地球上有哪些地形地貌,待会我请你来说。教师播放视频。

同学们看得都很认真,谁来说说你从录像中了解了哪些地形地貌?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山脉、海洋、陆地、湖泊、大草原、盆地、丘陵„„。科学家们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研究地球的地形地貌,就按一定比例把地球缩小绘制成一幅地形图。电脑出示世界地形图

这是一幅世界地形图,从图上你能知道它是按多大比例制成的吗?学生提出找比例尺,师:我们把比例尺放大来观察。学生观察。从比例尺上知道什么?

从这副地形图上你了解到那些信息?学生观察,交流意见。例如:发现有颜色上的差别,分别代表海洋、高地和平原。

师:我们刚才是从地形图上了解这些地形信息,科学家为了让我们能更好的研究地形,于是就仿照地球的形状制成了(地球仪),我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组长轻轻拿出来,同学们你知道这个地球一是按多大比例制成的吗?大声说出来(4千万分之一)我们又会从地球仪上获得哪些信息呢?下面以小组形式观察交流,听好老师的要求:观察并记录到观查表格里。

学生观察10分钟 刚才各个小组观察的都很仔细,哪个小组先来说说? 学生汇报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

刚才有的同学还提到了一条条的线,他们又是什么呢?我们把这样一条条横着的线叫纬线,竖着的线叫经线,经线和纬线组成了一些网,我们能叫经纬网,他有什么作用呢?

大家来猜一猜?学生说明。课件出示介绍。

在这许多纬线中有5条最重要,教师出示课件。并请同学们观察地球仪并指出每条纬线的名称(用激光灯)。教师讲解赤道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根据接收太阳光照射程度不同我们把赤道两旁叫做热带,温带、北寒带。下面我们做个找一找游戏。北美洲属于那个半球?

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它属于五代中的那一带? 火山位于日本东京的西南部,高多少米?

(三)布置作业:(任选其两项完成)

1、做个小小地球仪。

2、利用已有的资料,办一期手抄报。

篇7:地球上有什么教学反思

在教学的时候,我首先在教学的时候,出示各种有关地球上有什么的图片,然后在总结地球有什么。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的生活中,通过看书,看电视或者看网络,学生或多或少知道一些,通过本节课的总结,学生就会对于比较明白的掌握本课所学的内容。

然后在地图或者是地球仪,去发现去探究。在探究 之前,首先提出问题,问题是:仔细观察地图上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在小组内的 探究,学生在小组内学习中共同去发现,去交流。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就会发现,在发现中,学生去交流自己的发现,分享自己的发现,这样学生更能够体会发现的乐趣,分享的乐趣。

在全班学生交流的过程,学生能够更好体验发现的乐趣。

篇8: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一、语文教师论的必要性

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已进入瓶颈期, 我们纠缠于教学方法的种种实验, 乐此不疲, 但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王荣生教授从教学方法角度指出了评课的弊端, 认为应该从教学内容的角度去观课评课。[1]但事实上, 各校的教师还是对教学形式、方法的探讨和改进情有独钟, 且有哗众取宠之嫌。

我们必须明确, 教学目标和教材之间、新课程理念和教材之间、学生与教材之间, 唯一的桥梁还是教师。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但很多老师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教学角色意义上的语文教师, 在一浪又一浪的教改潮流里亦步亦趋, 随波逐流, 无暇去想“我要做一个怎样的语文教师”, 或者是没有勇气去想。

目前的探讨中, 教师仅仅是整个教学中的一个角色, 刘淼先生所著《当代语文教育学》对语文教师角色做了定位, 并对语文教师情感和人格的积极意义做了学理的分析。刘淼先生认为各种需要决定了语文教师的角色, 他是语文教学的组织者、语文学习的引导者、人际关系的协调者、社会道德的示范者和语文学科的研究者。[2]但这些, 只是作为语文教师这一教学角色的普遍要求, 这一角色的功能是放在整个的教学体系中得以体现的。他没有体现语文教师的个体差异, 而问题也恰恰就在这里。同一篇文章, 因为不同教师、不同的情感特色, 所传达给学生的情感享受就不同。这是语文教学的独特之处。在语文教学饱受非议的今天, 从教师入手, 倡导具有个性特色的语文教师, 加大语文教师个性魅力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 或许是一条可行的路。语文教学不仅仅需要课程论、教育学, 更需要教师论。

二、语文教师论的内涵和意义

“做一个什么样的语文教师”, 所体现的是教师的个人追求, 因个人价值追求、教育理念的不同而大有差异, 还因为个性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在理论上, 语文教师论必须从教学论中独立出来;在实践上, 语文教师必须从单纯的教学角色中独立出来, 首先是自己, 其次才是教师。

“做一个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是一个教师教育与教学上的追求, 应该远比“我要怎么教课”更重要与迫切。原因在于:第一, “做什么样的语文老师”体现了作为教师个人的个体追求, 有利于形成色彩纷呈的教学风格。我们要求释放学生的个性, 那么我们就要先释放教师的个性, 否则, 尊重学生个性发展就是一句力不从心的话;第二, “做什么样的语文老师”是一个语文教师的价值追求, 是对于语文教师自我形象的定位。这应该是前提, 有了这个前提, 我们才可以明确如何在教学生活的各个方面塑造自己的形象;第三, “做一个什么样的语文教师”这一追求是由内而外的教育观念上的改变, 避免一味在形式上搞创新, 却在骨子里依旧呆板无味。要唤起学生的个体意识, 首先要唤起教师的个体意识。

三、语文教师论的理论框架

这一理论首先包括知识储备和文化修养。这是前提和保证, 其重要性毋庸多言。

其次, 包括语文教师个人的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念体系。搞清楚在语文教学中自己追求的是什么, 什么是好的, 什么是坏的, 弄清楚什么是语文, 语文是教学还是教育。有了价值的判断, 就可以在教学中执着于自己追求的, 就可以不为浮夸的风气所动, 就能舍所以舍, 求所以求。这一点很关键。

再次, 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理念的形成是教师个人在自己的学习和教育背景下逐渐形成的, 是常年学习的结果。没有多年的教育背景, 靠一时的培训只能在教学的形式上有所改变。语文教学不是机械的章程, 需要情感的投入, 形式上的民主课堂远抵不上从教师内心往外流露出的对学生的尊重。

再次, 包括具有个体特征的教学风格。语文课具有独特的特征。曹海明、陈秀春所著的《语文教育文化学》里说:“语文课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自由的心灵高飞远举的精神空间, 语文学习的本质就是情感世界的开拓、精神空间的建构。与其他学科相比较, 语文学习是诗意的回归, 生活的感悟, 生命的体验。”[3]这个本质不是靠教会弄懂一篇课文就可以体现的, 更多的时候, 学生是从教师的言语姿态和情绪渲染中来获得精神享受的。没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缺乏感性, 就没有独特的色彩, 语言也就缺少情感的感染力。语文教师能结合自己的个性特色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站在学生面前的就是一个鲜活的生命, 否则, 所谓熏陶、所谓情感就是一句空话, 更谈不上“情感世界的开拓、精神空间的建构”了。

在笔者看来, 语文是教育, 而不仅仅是教学。语文教学成绩是语文教育的副产品, 是自然结果。“做一个什么样的语文教师”应该成为一个问题, 本文不能也无意在理论方面做更深入的讨论, 探讨至此, 但愿能引起大家的注意与讨论。

摘要:语文教学改革已进入瓶颈期, 对教学形式的追求遭到质疑, 教师在一浪又一浪的教学变革中亦步亦趋。以往的研究中, 语文教师仅仅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角色。虽然有对教学风格的研究和探讨, 但这远远不够。笔者认为应从语文教师自身的追求与变革上找到语文教学改革的突破口。语文教师应该是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个体。在本文中, 笔者提出了“语文教师论”这一理论, 并初步探讨了它的必要性、内涵和意义以及它所应该有的理论框架, 期望能对目前的语文教学改革有所启发。

篇9:2012,地球什么样?

洪水、地震、海啸、飓风、火山……所有能想像到的自然灾难,在灾难片《2012》中全都出现了。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2012年地球真的会毁灭吗?

在上科学网站啊?直难得!

是啊,2012年地球真的有灾难吗?好担心哦!

呵呵,原来你在担心这个呀!

听说有许多观众甚至写信给美国宇航局,询问电影中的灾难是否真会发生。得到的官方答复是否定的。你根本就不用杞人忧天啦!

嘿嘿,我其实也不信。不是有过许多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嘛,就像玛雅预言……

玛雅人的“长历法”

有人说,玛雅历法预言2012年是世界末日。实际上,玛雅历法本身并没有结束于2012年,也就是说,玛雅人自己也没有把这一年当作是世界末日。玛雅人对于时间的计算比其他许多文化都要精细,他们曾经发明了“长历法”。根据“长历法”,到2012年冬至时,就意味着当前时代的时间结束,即完成了五千多年的一个轮回。这之后要重新开始从“零天”计算,又开始一个新的纪元。所以,这仅仅是一个重新计时的思想,与我们每年元旦或周一早上重新开始一年或一周的生活完全一样。

太阳“打喷嚏”,地球也“感冒”

可是我还听说2012年地球将会遭遇强烈的六阳风暴,地球会被它烤焦。

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太阳风暴确实可能发生,科学家指出:2012年前后正是太阳活动24周峰年。但是,我们也没必要感到恐慌。

太阳会在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时产生耀斑爆发(俗称太阳风暴)。科学家研究发现,太阳风暴是太阳因能量的增加而使得自身活动加强,从而向广袤的空间释放出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太阳每隔11年就会进入一次活动高峰年,会向外面抛出很多物质,就像“打喷嚏”一样,这让离它1.5亿万公里的地球也“感冒”。

那太阳风暴真会烤焦地球吗?

剧烈的太阳耀斑可能会破坏地球上的通讯设施以及其他一些地面事物,危害确实存在,但是科学家们从来没有说过太阳风暴会烤焦整个地球。很多科学家认为太阳风暴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外太空,而由于地球磁场和大气层的阻挡效应,生活在地球上的我们并不会因此受到过于严重的干扰。

梦幻自然王国——黄石公园

电影里有许多美景取自黄石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位于美国西北部。地跨蒙大拿州、爱荷达州和怀俄明州,面积1万8千平方公里。进入黄石公园就像进入了一个自然王国,有一种强烈的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要一张方舟船票吗?网络上有人叫卖呢!

你连这都相信?这纯粹是为了好玩。

“末日穹顶”——地球上最安全的诺亚方舟

它实际上是挪威人建造的种子库。它是挪威人建造的种子库,挪威人自豪地称其为“地球上最安全的诺亚方舟”。环境恶化、全球变暖,让人们开始担心因为气候变化及海平面升高,会使一些物种彻底消失。为了应对可能发生的“无种”局面,2007年3月挪威人在距北极点仅1000公里的斯匹次卑尔根岛的砂岩山区,建造承载着人类绿色希望的“诺亚方舟”——“末日穹顶”。

根据设计,整个“穹顶”的空间足以保存300万种植物种子样本,用一个个塑料布包裹的盒子码放在一列列金属架上。每个盒子能保存400种不同品种的种子样本,每种样本又会存放500个种子。根据测算,即使是南极的冰山全部融化,海平面升高61米,这个超级地窖也不会被淹没。整个工程唯一露在外面的就是隧道起点处那个由钢筋混凝土打造的窄小三角形入口。一旦宝库装满就会被封闭起来,只在每年冬季开启一次进行内部系统检查。

这么说,人类已经意识到环境的恶化会导致巨大的灾难啦!

是啊,如果人類继续破坏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世界末日才真正不远了呢!

篇10: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⒈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⒉利用课堂教学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生活中节约利用资、减少资源浪费。

⒊树立一定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重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知道地球是人类共有的家园,使学生明白应该怎样对等地球。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⒈同学们,环境的好坏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反过来,我们的生活也会影响到环境的好坏。那么,我们能为地球做些什么呢?

二、教学活动

活动一:我们的生活与资源环境 ⒈课前,指导学生根据教材的提示调查家中的资源消耗情况,调查的资源类型计量单位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而定。

⒉课上,先让学生把他们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进行统计,然后让各组组长把本小组的统计结果写在黑板上,最后由教师把全班的结果进行汇总,并计算出一个平均值,让学生思考,:从统计的结果中,你能发现什么?以我们刚才计算的结果来统计,我全校学生的家中一个月要消耗多少资源?一年呢? ⒊以学生日常生活中,某种常用的消费品为例,思考资源消耗会对资源环境产生什么影响,以纸张为例,可引导学生思考:纸张生产需要什么资源?纸张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哪些废弃物? ⒋教师参考“资料库”中的诗歌“离去”镇的故事,选择部分内容朗读给学生听。引导学生思考:“离去”镇的废水只是简单地消失了吗?废水究竟会导致什么情况的发生?在此基础上,可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围绕教材提出的三个问题展开讨论,我们每天的资源消耗会对地球造成什么影响?这些资源经利用后最终到哪里去了?它们又会对地球环境造成什么影响? ⒌教师加以总结,使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生活不仅要消耗自然资源,而且在消耗资源的过程中还会影响和破坏资源环境。

活动二:留住大自然的绿色

1、老师可准备我国水土流失、荒漠化的相关照片,引导学生简单回顾前面所学内容,让其产生要留住大自然绿色的强烈愿望。

2、组织学生结合前面所学内容,讨论交流下面的问题:

(1)你知道人类的哪些行为会造成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吗?如何减少和避免这些行为?(2)作为消费者的你们,如何在生活中保护地球的绿色?(3)除此之外,你还能采取哪些积极措施,为绿化祖国河山贡献自己的力量?

3、在学生讨论交流的过程中,老师可介绍一下我国的大型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保护母亲河行动”,简单介绍一下它的三个项目:保护母亲河工程、保护母亲河行动周(日)、保护母亲河基金。

4、把学生想出的措施列在黑板上,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这些措施按实施的难易程度分分类:随时可以做到的、近期可以做到的、以后努力可以做到的以及难以做到的,并给自己定一个计划。

活动三:节水行动尽在你我他

1、课前,让学生根据教材上的测试题和生活实际,设计调查问卷并展开调查。问一问他们身边的人大致发球下列中的哪一类型。

(1)我用多少水就交多少水费,这是我自己的事,别人管不着。

(2)用鱼缸里换出的水浇花,用洗完衣服的水冲洗厕所,但就是不愿意更换价格相对贵一些的水龙头。

(3)最不能容忍停水,但觉得节水主要是节约公共场所用水。(4)不知道水费多少钱一吨,反正付得起。

(5)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节约用水不会影响生活质量。

2、也可以指导学生就浪费(或节约)水的具体情况展开调查。

(1)家里洗米的时候一般淘几遍?每淘一遍要多少水?淘米水最后去哪儿了?淘米水还可以用来做什么?(2)家里或学校的水龙头有没有漏水的现象?如果漏,用杯子量一下,一个小时会漏多少水?一天呢?推测一个月、一年会漏多少水。当在公共场所,发现水管漏水或水龙头滴水,你会怎么做?(3)你们家是否安装了节水龙头或其他节水装置?

3、让学生汇报调查结果,老师对学生的汇报加以总结,并出示有关世界和我国水资源短缺的资料,让学生产生要节约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4、让学生以演示图片、介绍、演讲等不同形式介绍各种节水措施,特别是自己家节水的做法。还可让学生讨论一些地区提高自来水价格的做法,如洗车等行业水价的大幅度提高。

活动四 为减少垃圾污染献计献策

1、让学生说一说垃圾的危害,教师参考“资料库”,介绍世界重大垃圾污染事件。

2、让每个小组准备几张卡片,把自己所扔掉的生活垃圾写在卡片上,并在全班展示。

3、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抽签回答问题,其它组员可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补充,抽签内容分别如下。

a、生活垃圾中有哪些是可以再利用的?举例说说如何再利用。b、生活垃圾中有哪些是对环境和人体有害的?举例说明。

c、这些东西(成为垃圾之前)确实是真正需要的吗?真的需要这么多吗? d、如何减少垃圾处理污染?你为减少垃圾污染做了些什么?你今后打算怎样做?你可为家人的做法提出哪些建议或意见?

4、最后,让学生大胆地畅想一下“无垃圾污染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场景。

三、作业设计

1、谈一谈你想为保护地球环境做出哪些努力?

篇11: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通过制作地球构造的模型表述对地球构造的探究结果。

2、知道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知道地球内部有炙热的岩浆。

3、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教学准备:橡皮泥.熟鸡蛋.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 说起地球,我们心中就会涌起无限的感情。虽然在茫茫宇宙中,地球只能算得上沧海一粟,但她却是我们人类可爱的故乡,唯一的家园。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对于这颗养育自己的行星又有多少了解呢?请问大家地球是什么形状的?(配课件)

2、我们都知道地球是一个圆球,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个巨大的圆球里面是什么样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

二、探究活动

活动一:猜测地球内部有什么

1、我们都知道,由于大气和水更多吸收太阳光谱中的红色,这颗玲珑剔透的行星便静静焕发出独特的、梦幻般的蔚蓝,这么美的地球,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来猜测一下好吗?

2、学生交流(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石油。生:我觉得有好多的煤炭。

生:我想还有许多矿物,如:铁、铝等。

生:我猜想还有许多水。生:我想还有许多岩石。生:我觉得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教师适当评价

活动二:人们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的?

1、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

2、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3、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

4、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

5、师生交流

活动三: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录像。(播放录像)

2、原来地球的内部分了三部分,分别是地壳、地幔、地壳。(板书)

3、介绍各部分厚度及相关知识。

4、师:通过科学家的研究我们发现,地球并不是一个圆形,而是一个椭圆形,就像这个鸡蛋(出示鸡蛋)鸡蛋的内部结构与地球的内部会不会有什么关系?

5、实验验证,弄清地核、地幔、地核与蛋壳、蛋白、蛋黄之间的相似之处。

7、师:假如你能留意发生在身边的事,假如你在发现的基础上能做个细心人,假如你能多问个为什么,那么,你会发现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也许就存在于你的不经意之中!

自由活动:做地球结构模型

1、师: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

2、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下面小组在讨论和交流时要围绕、解决以下问题:(课件展示)

(1)打算用什么材料制作模型,怎么做?

(2)制作模型时用不同颜色的材料表示地球的内部构造;

(3)制作地壳、地幔、地核的橡皮泥球的大小比例是多少?……)

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用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

4、分组制作。

篇12: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1、《地球内部有什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对地球内部有什么进行猜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能对研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能制作简易的科学模型。

2、知道可以用模型方法来研究科学问题。体会科学探究中建立模型的意义。体验探究的球的乐趣。

3、知道地球内部有些什么?了解地球的内部结构及特点。【教具准备】 橡皮泥.熟鸡蛋.【教学过程 】 一 导入新课 说起地球,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生在地球,长在地球。人类对大自然的一切认识,都是从地球开始的。作为地球的儿女,我们又能了解到地球的哪些方面的知识呢? 学生汇报。

2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关于地球,你还想研究哪些问题? 生:地球内部有什么?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3地球内部到底有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地球内部有什么》。(板书课题)二 探究新知

1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自己想研究的问题,提的很有价值。这节课我们就来依次研究他们,好吗? 地球内部有什么?同学们先猜一猜。

生:地球内部有丰富的矿产,如煤和石油等。地球内部有温泉。地球内部有岩石,还有火山喷发物。地球应该有一个很硬的壳。…… 师:同学们都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到底地球内部有什么?要回答这个问题,最好把地球挖开来看一看,对吗?但直到目前,钻得最深的井,也只有12千米,这个数目还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那科学家们又是怎么去了解地球内部的呢?让我们一起交流一下资料。(1)学生分组交流收集的地球构造资料(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地球内部构造的资料)。

(2)过渡:查找、搜集大量资料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但很花时间和精力,如果没有兴趣、信心、恒心是不可能取得探究成果的。今天**小组的成员就做得非常好!我们要向你们组学习。(3)讨论:通过同学们的资料,我了解了科学家已经想到了钻孔、地震波等方法来研究地球。将来,假如让你来研究,你会怎么做呢?(4)师生交流。

2认识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

(1)说了这么多,那么到底地球内部的结构和同学们想得一样不一样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师:看完视频,你知道了什么?

生: 我知道了地球内部可以分为地壳、地幔、地壳三部分。(板书)我知道了地壳的厚度各处不同:海洋部分薄,陆地部分厚。知道了地壳由岩石组成,地幔、地核由很多成分组成。知道了地核非常热,大约有4700℃。……

(2)老师手里有个鸡蛋,用它来模拟地球,怎样模拟研究呢?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小组汇报实验方案。小组实验。(师巡视指导)汇报交流。

(3)刚才的实验,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鸡蛋的蛋壳结构与地球的内部结构很相似。蛋壳相当于地壳,蛋白相当于地幔,蛋黄相当于地核。而且蛋壳、蛋白、蛋黄的厚度不同。……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具有这样的结构? 生:桃子、杏、核桃等。三 自由活动

1在科学研究中,对于无法直接观测的内部的事物,科学家会按照对事物已有的认识建立一个模型,对于我们来说,虽然我们无法亲眼看到地球的内部,但根据我们对他的了解,可以用橡皮泥来制作一个能“打开的地球”,好不好? 师:为了能具体、形象地看到这个构造,我们今天就要来把一些枯燥的地球数据变成一个地球模型。2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3交流汇报,确定方案(学生分组讨论后汇报:用三种颜色的橡皮泥表示地球的地壳、地幔、地核……)

分组制作。

4各组展示后切开相互评价。

四 课后拓展

篇13: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一、“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此山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课标的教学

一节课该不该有目标?目标确立的标准是什么?目标设定的合理性依据是什么?带着这些问题, 我初步走进了某位教师的课堂, 他教学的内容是高一《语文》必修3《杜甫诗三首——登高》, 他的导语与目标是这样呈现的:

【导语设计】秋是一个丰富的季节, 秋是一个充满想象的季节, 秋也是一个多愁的季节。张继的《枫桥夜泊》给我们呈现的是一位羁旅者在幽寂清冷的秋夜孤独的身影;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同样是在深秋, 呈现的却是一幅绚烂多彩、生气盎然的湘江秋景图。可见, 不同的诗人面对同样的秋天却有不同的情感体验。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登高》, 在这首诗中作者又是怎样描绘秋的呢?

【教学目标】

1. 了解杜甫生平以及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

2.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

【教学重难点】

1.通过鉴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以及营造的意境, 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2.与《秋兴》进行比较阅读, 引导学生进行赏析, 体悟情景交融、沉郁顿挫的艺术特点。

在课后的研讨中, 我发现这样的设计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 教学目标定位过大。

第二, 教学重点定位是通过鉴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以及营造的意境, 来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而课后巩固练习的选择项涉及的是诗句情感、表现手法、诗句内容理解等相关内容, 造成了设计内容的针对性不强。

第三, 教学导语过于注重秋季的感悟, 只是起到了对课程内容的单一引导作用, 而对本课学习目标的确立毫无助益。

这让我想起了在参加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培训班学习中崔允漷教授的一句话:教师应该像专家一样思考标准、教学与评价的一致性。虽然教师们都清楚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总纲: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也都能准确说出课标理念中的精髓:以学生为本, 可就是总感觉在具体实施中只把它们作为标签贴在教学设计中呢?

带着这些问题, 我们尝试着对之前的设计进行了修改。教师课前布置了司空曙的《云阳馆与韩绅宿别》这首古诗的赏析问题:诗句第三联营造了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通过教师的归纳统计, 学生的回答集中呈现为:前一问在品味意境方面对于“幽静”、“阴冷”能够体会得出, 但是缺乏对诗歌意境理解的路径和方法, 故多与情感相混淆;后一问的答题中情感理解出现了偏差, 说明学生对于诗歌整体把握能力缺乏。进而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1.以杜甫的《登高》为载体, 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意境的方法。2.以杜甫的《登高》为载体, 使学生学会体味诗歌中蕴含的情感。

至此, 调整后的学习目标回答了我最初的三个问题:

1.语文阅读教学需要确立目标, 一堂语文课不是“行云流水”的泼墨山水, 而是“授人以渔”的工笔画。

2.目标确立的标准要基于课程标准的描述和分解, 即关注学生情感的发展, 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能力。

3. 目标的提出要依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

二、“一枝独放不是春, 百花齐放春满园”——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合作的教学

我这里所讲的合作, 不仅表现在学生之间的合作, 还包括同科教师间的合作。

首先, 在课例研讨中, 我借助研究团队的合作优势, 对这位教师的课进行了课前“研磨”—课中“完善”—课后“诊断”的三步合作机制, 借鉴华东师大的课堂观察量表, 从“学生学习行为观测”、“教师教学行为观测”、“课程性质监测”、“课堂文化构建”四方面分工合作, 并就二次诊断的结果提出推论与建议。这样一来, 既解决了原来评课时套话连篇、研究问题不深入、提出的问题多且局限于表象的问题, 又借助教师之间的合作, 变原来的“一枝独放”的作课教师的“讲”, 为“百花争春”的众多教师的“研”。

其次, 在课堂上, 学生通过明确的任务分工, 小组中高效的合作, 使用语言表述、漫画式的图画勾勒、微散文式的写作演绎, 巧妙地解答了前两联的意象和意境的问题, 变原来“一枝独秀”的学生“答”, 为“百花争春”的众多学生参与的“悟”。

三、“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学生经验的有效教学

“学生不是一张白纸而是有底色的”, 为此教师在授课前就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人经验、知识水平、表达能力、解读方式等相关的基本因素。因为, 不研究学生已经具备了什么, 他们还需要什么的教学, 肯定是低效的教学。为此, 高效教学是系统考量课前、课中、课后的过程, 绝不是教师简单的纸笔测试所能考量的。

尤其在本次小组合作的环节, 我对该课进行了全面的有效性监测, 让听课教师接近学生, 用案例描述的方式, 记录下学生活动时的语言、神态、表达、参与热情等内容, 为最后的完善本环节提供翔实的证据。

要真正实现所谓的有效教学, 必须以教师专业成长为前提, 以课堂教学为载体, 以学生质量全面提高为目的, 师生共同进行有序列、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也就是说, 只要了解并掌握了这个“源头活水”, 就会使我们的教学做到“清流漫溯”。

四、“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基于培育独立人格的教学

教育根本是什么?钱理群说过:教育的根本是“立人”。语文教学应重在为学生打下两个“底子”:一是终身学习的“底子” (听说读写能力) , 一是精神发展的“底子”。

在此次授课中, 我们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 重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关注学生的情感, 发展学生的个性, 通过尝试挖掘教材之美, 丰富学生的内心。

在解读尾联时, 我指导授课教师作了如下设计:如果用悲季节之秋、悲个人之秋来概括这首诗的思想情感, 可以吗?我们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感受杜甫心系苍生、情寄邦国、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博大情怀, 引导学生积极发现美, 体验美, 接受美的熏陶, 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雅文明的欣赏品位, 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通过这样的有益尝试, 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实”与活”, “形”与“神”, “读”与“写”, “动”与“静”达到和谐统一。同时, 通过众人的合作参与, 几次教学实践的改进使我明白:静气才能平心, 心一平, 生活会是另外一种景致, 工作也会是另外一种景致。

我推荐的书

筅《课堂观察——走向专业的听评课》, 沈毅、崔允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郭

筅《生命体验与语文学习》, 黄荣华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

筅《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新探》, 王荣生、李海林著, 上海教育出版社

篇14:地球深处究竟是什么样

地球内部由地壳、地幔和地核3个圈层组成。这次的大洋钻探项目是要钻探至地壳和地幔之间被称为“莫霍面”的分界面(以克罗地亚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命名的地壳与地幔的分界面),至于科学家要钻探的深度,果壳地质领域达人、地质学研究生“Terence鱼”介绍,“地球不同区域地壳厚度差异非常之大”,具体说,地壳主要是由富含硅和铝的硅酸盐岩石所组成的硬壳,它的厚度并不均匀,大陆下的地壳平均厚度约33公里,海洋下的地壳厚度仅5到10公里。这个厚度与地球约6400公里的平均半径相比,仅是薄薄的一层。地壳之下是地幔,厚度约2865公里,主要由致密的造岩物质构成,其下便是地核,地核内的物质以可流动的液态为主。

时至今日,人类之所以对地球内部的世界知之甚少,是因为人类想要穿透地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地壳内的温度随深度增加,有数据显示,每深入100米温度就会升高1摄氏度。近年的钻探结果表明,在深达3公里以上时,每深入100米温度就会升高2.5摄氏度。“Terence鱼”说:“越往深处钻探,不仅温度升高,而且周围岩石的压力也会增大,你可以想象把手插进米缸里,越往下周围的米对手的压力会越大。”对于钻探装备来说,这是一个极具难度的挑战。

通过本次科考,人类能第一次直观地了解壳幔边界的岩石形态,甚至可以对地球演化发展有新的认识。另外,可以了解大洋中脊和地幔的接触关系,进一步了解地球的板块构造和海洋扩张,而且还能看看那个深度的岩石里有没有微生物,调查地球深处的生命活动。这一切无论是对地球还是人类自身的认识,都有重大的意义。摘自《城市快报》

篇15: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蚂蚁》是青岛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册“动物王国”教学单元里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在三年级上册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动物,给动物简单分类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观察动物,并能用合适的方式表述观察结果;对动物进行科学分类,了解常见不同类型动物的特征,扩大学生对生命世界的认识范围。蚂蚁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就是借助对蚂蚁特征的探究,归纳昆虫类的共同特征。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能用简单的工具对动物进行比较细致地观察,并能用图或文字表达;能尝试用归纳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作合理的解释;能制作简易的昆虫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珍爱生命;培养学生长时间观察、探究的兴趣和能力。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动物类型----昆虫;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教学重点:能自己总结出昆虫的共同特征,并能判断是否是昆虫。

教学准备:放大镜、羽毛、泡沫塑料、牙签、竹叶或草叶、课件、观察记录表;学生搜集关于蚂蚁的知识。

教学过程:

课前游戏:找朋友。(渗透共同特征)。

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玩一个找朋友的游戏好吗?想成为老师的朋友吗?要成为老师的朋友可不容易,要同时符合三个条件才行,我们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要求:第一条:和我一样(穿没穿)的同学。

第二条:和我一样是(短长)头发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是(男生女生)的同学。师:你们想来试一下吗? 学生游戏:多组。

第一条:和我一样(戴没戴红领巾)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穿没穿校服)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是(单眼皮双眼皮)的同学。

第一条:和我一样(穿没穿运动鞋)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是(男生女生)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戴不戴手表)的同学。第一条:和我一样是(短长)头发的同学。第二条:和我一样同桌(是不是男生)的同学。第三条:和我一样(扎不扎头发)的同学。

刚才我们几位同学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但这只是一个游戏,在实际的生活中,我们全班同学都应该互相是好朋友,因为我们是一个团结的集体。在中国,我们全国人民都应该是互敬互爱的一家人。在全世界,我们所有的华人华侨也是团结一起的一家人,你们看过08年奥运火炬在世界传递吗?,我们看到每到一个城市,都会有大量的华人华侨高举五星红旗在热烈欢迎祥云火炬。因为我们都是炎黄子孙,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就是我们的共同特征。

师:游戏就做到这里,下面请大家坐好,我们上课。

一、猜谜语,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里有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谜语:身体虽不大,力气可不小,有时搬粮食,有时挖地道,团结又互助,勇敢又勤劳。)

师:看来同学们对蚂蚁并不陌生,这句话主要是说了蚂蚁的生活习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第19课、《蚂蚁》。(板书课题:

19、蚂蚁)

二、探究新知。

师:老师让同学们回家搜集有关蚂蚁的资料,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汇报自己搜集到的有关蚂蚁的知识。教师适时评价。

师:老师还布置大家回去捉蚂蚁进行观察,完成任务了吗?你们在观察的时候遇到困难了吗?哪位同学来说一下?

学生汇报,师生交流

教师提供观察工具,玻璃培养皿和放大镜。

教师介绍放大镜的使用方法:使用的时候要用手握住放大镜的手柄,调整至合适大小为止,不能用手直接去触摸放大镜的镜片。

教师交待观察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课件出示:蚂蚁的身体可以分为几部分?每部分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把观察到的身体特点记录在观察表里,也可以画下来。

1、小组观察。

师:每个小组选3只蚂蚁,分工合作。

学生分小组观察,师巡视指导。

2、汇报交流。

师:哪个小组派代表到前面来汇报一下你们的观察结果。(学生汇报的可以是共性的,也可以是某一只特有的)。师课件展示:蚂蚁的身体结构图。

师:蚂蚁的身体分为三部分,这是头部,这是胸部,这是腹部。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再次观察。

通过观察蚂蚁发现蚂蚁的身体结构特征后,再次观察不同蚂蚁,寻找共同特征。(课件出示几种蚂蚁,红蚁、行军蚁、蜜罐蚁。)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蚂蚁认真观察,一会找同学汇报。(师板画蚂蚁身体简笔画)

4、汇报总结。蚂蚁的共同特征。师:在黑板简笔画并填空:

5、介绍蚂蚁基本资料

蚂蚁是一起居住的属于社会性昆虫,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资料。

(课件出示蚂蚁基本资料,蚂蚁洞穴图片,蚂蚁的种类。下面配文字)

6、师:我们知道了蚂蚁身体的共同特征,那么,你还知道哪些小动物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类似呢?

同学即兴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带领学生讨论交流。最后通过亲自观察来验证大家的猜测。根据学生说的师点课件展示:

课件准备大量动物图片:蝴蝶、蝎子、蜘蛛、青蛙、蜜蜂、蝗虫。师:请你认真观察,谁来说一下它的身体结构和蚂蚁相似吗? 师:这些和蚂蚁身体结构相似的动物我们把它归为一类。

师:课件出示:像蚂蚁、蜜蜂、蝴蝶、螳螂这样: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的小动物都属于昆虫。

师:指黑板,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这也是昆虫的共同特征。

8、师生共同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昆虫是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动物,早在4亿年前就出现在地球上了。昆虫还是自然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

三、巩固训练: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昆虫的特征。现在会判断那些动物是昆虫了吗?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张习题纸,请同学认真观察,小组讨论,看哪个小组判断又快又对。

学生汇报结果,然后一同看大屏幕总结。

课件出示:出示图片,先说理由,再点结果,再介绍。

为什么说它不是昆虫:因为昆虫有三对足,蜘蛛有四对,所以蜘蛛不是昆虫。没有触角(训练过程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分析为什么,充分理解特征的内涵。)为什么说它是昆虫:因为昆虫-----,蝗虫-----,所以它是昆虫。

四、制作昆虫模型。

请你用手中的橡皮泥或泡沫也根据昆虫的特点制作一个模型?制作之前要想好你要做那种昆虫的模型,这种昆虫有什么特点?想好再动手。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展示表扬。

五、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快乐吗? 师:有那些收获?

师:同学们这节课都很快乐,小蚂蚁为我们今天的学习可是立了大功,但是过了这么长时间它们都想家了,下课以后不要忘了把它送回家,让它回到自己的家中快乐成长。

六、活动拓展。

篇16: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

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用表演的形式模拟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地球仪,了解地球的基本构造。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人类逐步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使学生受到科学史教育,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通过观察事物和制作地球模型,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证明地球形状的证据及用数据表示地球的大小。

难点:引导学生找出前人认识地球形状的历程的四个关键点。

【教学方法】

讲解法:讲解地球和地球仪的区别。

【教学准备】

地球卫星图片、地球仪。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早上(下午)好!老师昨天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在梦里,我遇见了三个不同的人,他们都分别问了老师不同的问题。第一个人说:“我是从湖南省来的,你是哪来的?”老师回答:“我是从贵州省来的。”第二个人说:“我是从美国来的,你是哪来的?”老师回答:“我是从中国来的。”第三个人很特别,他对老师说:“我是从火星来的,你是哪的啊?”

教师:同学们,老师应该怎么回答他呢?

学生:地球的。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我们是地球的。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地方。那么我们对地球有多少了解呢?例如:地球究竟是什么形状的?地球有多大?人们怎么认识这个地球的?这节课我们一起去探讨这些问题,共同去了解地球。

板书: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是什么形状吗?

学生:圆的……

教师:指着课前在黑板上准备好的地球卫星照片挂图。

教师:这是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拍摄的地球照片,很明显的就能知道地球的形状,可在远古时代,却是一个难解的迷,我们的祖先经过了漫长而曲折的认识过程。请同学们翻到课本第二页,看一看图1、1

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每一组分别代表对不同时期的探索图进行讨论(1分钟),然后在各组请出一名代表说出那一时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

板书:一、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地球的形状

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过程

第一组讲述:天圆地方……

教师:在古代,人们认为整个大地是平的,天空就像倒扣在大地上的一口巨大的锅,你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吗?

学生:不同意。

教师:非常好,古代人完全凭借直觉来认识世界,简单的认为天空是圆的、大地是平的。所以在我国古代,就有“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说法。

第二组讲述:后来人们根据太阳和月亮的形状推测地球也是个球体。

教师:对于这样的说法,我们能充分地证明地球的形状吗?

学生:不能……

教师:下面请第三组的同学讲述。

第三组同学朗读阅读材料。

总结:(指着书上的麦哲伦环球航行路线图加以描述。)麦哲伦的环球航行的巨大意义就是充分的证明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那么现在我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又是怎样的情况呢?请第四组同学讲述。

第四组同学讲述

板书:1、对地球的认识过程:

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④地球卫星图片

总结:刚才,四组同学精彩的讲述了人类认识地球的探索过程,图1.1①天圆地方→②太阳和月亮→③麦哲伦环球航行线路图→④地球卫星图片四幅图的顺序表明,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提升的过程,从古代人立足地球上的直觉认知,到根据太阳、月亮的形状推测,再提升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实践,最后凭借人造地球卫星图片获得直观认。可见,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知过程,是个不断进行科学探索的过程。那么,通过学习古人对地球形状认识漫长的过程,同学们有什么感想呢?

学生:…

篇17:语文教案-《地球什么样》教学设计

登上地球之巅教案,登上地球之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抓住要点概括登顶的几个阶段。

2、能突出重点,复述故事,从中感受登山运动员的英雄气概。

3、体会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步骤:

导入:珠穆朗玛峰是地球上的最高峰,其北坡被许多登山家认为“连鸟也无法越过”,是一条“充满死亡的路线”。而在1960年,年轻的中国登山运动员,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上了地球之巅。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他们的足迹,去感受他们登顶的气概。(可出示相关图片)

一、整体阅读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全文,按一定的顺序理清运动员登顶主峰的几个阶段,分别用简短的语言概括出每一阶段的主要内容。(参考概括:1)登山队出发;2)运用人梯战术突击第二台阶;3)留下刘连满,三人继续登顶;4)三人无氧攀登,登顶成功。)

2、有针对性地快速浏览部分章节,小组讨论完成:

(1)登山队登顶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明确:寒冷、缺氧、虚弱、黑夜)

(2)他们是如何克服的?(明确:依靠顽强的毅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片段品读体味

1、选择自己认为最感人的段落,进行复述。要求:能体现出自己认为最感人的特点(可参照上述二、2的问题),能体现出运动员的英雄气概,能做到详略兼顾。

2、5分钟反复默读体会你认为最感人的部分。

3、默读写王连满的段落,思考:文章集中写了王连满哪些事例?你觉得王连满是怎样一个人?文章为什么单用了两个段落来突出写他一个人?(明确:写了三件事:甘当人梯;放弃登顶;留下氧气。他是一个默默奉献、顾全大局、勇于牺牲、意志顽强的人。(教案 ) 王连满的身上,集中了登山队群体的优秀品质,单写他,是通过对他的典型描写,来表现以他为代表的登山队群体的精神风貌。)

4、文章最后以“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的创举”一句戛然而止,读后总觉得言犹未止,意犹未尽,你是否也有这样的体会呢?那么,请你把觉得还应该说的话,还应该写的文字,接着补充出来。(教师提示:可着重写出登顶成功后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

三、景色描写赏读

1、找出课文中你认为最精彩的景色描写,读一读,想一想这些景色描写是抓住什么特点来写的?这些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教师提示:本文的写景,一类是写环境的恶劣,突出队员的精神;另一类是写景色的美丽,既烘托队员美好的追求,又带给读者美的享受,调节阅读的情绪。)

2、找出《伟大的悲剧》中你欣赏的景物描写,小组交流,进一步品味它的作用。

3、模仿文中景物描写的方法,抓住自己生活周围景物的特点,写一个片段,力图体现人物的情感。

三、作业布置

本文实际为一篇通讯的节选,请你参考身边的报纸,模仿新闻(消息)的写法,把本文改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现场新闻报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速读全文,能把握感人的细节与人物。

2、选取典型人物(中途退出的人物王连满),进行比较阅读,感受探险活动中蕴涵的可贵精神。

教学步骤:

导入:横亘我国和尼泊尔境内的珠穆朗玛峰,一直成为众多探险活动家征服的目标。1960年5月,中国登山队首次从北坡登顶成功,打破了珠峰不可征服的神话。让我们随着冲顶队员一起来体验那伟大的时刻。

一、整体阅读感知

快速默读全文,整体感知,注意感人的情节和感人的人物,完成:

1、文章所写的登顶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请你划分并归纳各阶段的主要内容。

2、三名队员最后能够登顶成功,从文章看来,你觉得靠的是什么?(明确:靠的是顽强坚韧的意志,为国勇于拼搏献身的精神,舍己为集体的团结协作精神)

3、王连满对于三名队员成功登顶,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明确:用人梯的方法帮助队员登上第二台阶;为保集体登顶成功,主动放弃登顶;宁可牺牲也要留下氧气给下撤的队友。王连满为全队成功登顶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二、比较阅读,揣摩人物

《伟大的悲剧》一文中的奥茨同本文的王连满一样,因故不能同队友一起继续行进。请找出二文中写二人的部分,进行比较阅读,体会两个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人物,讨论,交流:

1、两人终止同队友的`行进,是出于个人目的吗?(教师提示:原因分析――是因为身体的原因不允许继续行进,不是因为个人的荣辱的原因,是为了整个集体的存亡和荣誉考虑而作出的决定。)

2、作出终止前进的决定时,两人的想法是一样的吗?(教师提示:总的是一样的,即不拖累和影响整个集体的行动,主动牺牲自己。不一样的具体的想法,可大胆揣测,合符情理即可。)

3、奥茨留给队友最后的话是“我要到外边去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王连满留给队友的是足足用了半个小时才艰难写成的77个字的遗书,请仔细默读体会,你能从中感受到什么?(教师提示:言之成理即可。)

4、你怎么看待探险活动中他们二人这种中途退出的行为?(教师提示:这不是逃避的行为,这是为实现集体的目标而勇于自我牺牲的行为,他们没有站在荣誉的光环下面,但仍然是英雄,恰恰相反,这反映了探险活动中一种极为可贵的精神――为了集体而团结协作、甘于牺牲的精神,许多探险活动的成功,正是有这样无数的幕后英雄的无私奉献,中国登山队登顶成功同样得益于此。)

三、为败者讴歌

1、在你的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失败的英雄或幕后英雄的故事?相互交流,谈一谈。

2、俗话说“胜者为王,败者为寇”,但现在你对这些观念有了新的认识吗?请你结合一些事例,写一写自己的体会,字数不限。(可课外完成)

【资料平台】

1、郭超人《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

篇18:语文教学到底留给学生什么

爱因斯坦说过:“什么是能力?当我们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全部忘掉之后, 所剩下的才是能力。”站在这样的角度反思当前语文教学, 对于我们寻找上述问题的症结大概会有所启发。

语文教学最终要使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剩”在心底终生受用, 养成规范使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良好习惯, 正确辨别国学经典与文化垃圾, 提高对母语的认同感和规范使用的自豪感。陶行知先生说过:“知的教育不是灌输儿童死的知识, 而是同时引起儿童的社会兴趣与行动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养和正确的知识教育不能分开, 坚强的意志之获得和一定情况下的情绪激发与冷淡无从割裂。现在我们要求在统一的教育中培养儿童的知情意, 启发其自觉, 使其人格获得完备的发展。”

“语文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 为语文教学提供了一个博大精深、熏陶灵魂的文化基础。”这一文化基础, 可以为每个人的青年时代打下一个良好的“精神的底子”。阅读教学是培养这一“精神的底子”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 读者既可以完善自身, 又可以建设社会文明。

有学者指出, 为了给学生打好一个“精神的底子”, 在阅读教学中起码应当解决这样几个问题:1.跳出一个学期只读一本教科书的樊笼。2.使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密切结合起来。3.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融会贯通, 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至于语文能力的考查, 长期以来为一点简单的语文常识年复一年跟学生兜圈子, 导致命题者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费尽心机地与押题者作斗争, 教师与学生在与命题者的智力较量中, 耗费学生太多的时间, 以致于泡在题海里不能自拔, 从而使他们很难感受到学习语文的乐趣。其实, 语文教学最终让学生留在血液里的东西应该是千古不变最重要的内容, 有“白日依山尽”“床前明月光”的经典, 为什么还要寻找一些二三流的东西难为学生呢?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成为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的主要方向和主要内容。这是适应了时代的发展, 体现了对现代教育规律的尊重, 更是我们对传统语文教学做了痛苦反思之后的必然选择。

当然,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以落实教师的主体地位为前提, 因为教师首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 如果课堂缺乏教师有效的组织管理, 由于学生的组织应变能力有限, 无法顾及其他个体的反应, 必然导致课堂上的无序和失控, 从而降低课堂教学效率。教师还是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学生对文本意义的构建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的, 如果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 学生就不能在较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 学生的阅读水平将停滞不前, 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以及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等目标也就无法实现。所以,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既是主导者, 又是特殊的阅读主体, 要用其丰富的体验处于阅读教学的最前列, 引领课堂教学的主流, 在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阅读积极性的同时, 起到正确导向、精要点评、高效对话等主导作用。

强调人文教育和综合化教育的同时, 重视学科特点, 强化教学重点。《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新理念, 强调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的联系和与其他课程的沟通, 这是基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综合性特点和人的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需要而提出的。同时, 语文是一门关于语言的学科, 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任务, 在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没有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 科学教育、审美教育等也就失去了基础,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刘国正先生说过这样的话:“我认为, 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仍然是教育学生理解、热爱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这个基本点历久常新。”

真正有效的拓展迁移训练必须建立在充分解读文本的坚实的基础之上。因此, 阅读教学必须尊重文本,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使学生通过自主研读文本或带着文本走向教师, 从而获得新知, 陶冶情操, 发展能力;使学生从感知课文内容到准确理解文情文意文理文趣, 再到诗意盎然的文学层面, 博大精深的文化层面, 异彩缤纷的美学层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 教育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的师生观——关注课堂师生的民主、平等, 强调教师在课堂中的组织作用;新的人才观——关注“以人为本”, 而非传统的“以知识的传授和接受为本”;新的学习观——注重学生学习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主动学习而非过去那种被动无奈地接受性学习, 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综观这些观念的转变, 我们能够直接感受到的是课堂上师生角色的转换——课堂教学在师生交往行为中进行和完成。“把学习的基本自由还给学生:一、解放他的头脑, 使他能想;二、解放他的双手, 使他能干;三、解放他的眼睛, 使他能看;四、解放他的嘴, 使他能谈;五、解放他的空间, 使他能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去取得更丰富的学问;六、解放他的时间, 不把他的功课表填满, 不逼迫他赶考, 不和家长联合起来在功课上夹攻, 要给他一些空闲时间消化所学, 并且学一点他自己渴望要学的学问, 干一点他自己高兴干的事情。”当然, 帮助学生学会知识是必要的, 但是提供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更为重要, 而且任何方法的运用要取得好的效果, 都必须将这种方法内化为学习者的一种习惯和技能。在师生关系上, 应通过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亲其师, 信其道”, 使语文教师的语言文字规范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对象, 让学生们从网络语言、文化快餐抑或那些糟蹋经典的影视文学作品上转移视线。

“随着中国经济迅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 汉语日渐成为世界上的重要语言之一。”这是世界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 它从另一角度说明了我国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专家们认为, 这些都是对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鼓励。语文教师应该充满热情, 用它去点燃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激情, 使他们能够自觉地规范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同时为净化语言文字环境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上一篇:html教学日历下一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竞聘书要怎么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