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技能大赛总结讲话

2024-06-28

知识技能大赛总结讲话(精选6篇)

篇1:知识技能大赛总结讲话

2012年北安市奶牛养殖技能大赛

总结讲话

同志们,朋友们:

由北安市畜牧兽医局举办的2012 年北安市奶牛养殖技能大赛,今天顺利地落下了帷幕。比赛中各参赛小区、养殖户都表现出了很强的竞争意识和高涨的参赛热情,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赛出了精神,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代表大赛领导小组向获得优异成绩的小区和养殖户表示热烈的祝贺!现在我对大赛作一个简要的总结。

这次比赛是为贯彻落实全市党群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更好的促进畜牧系统“创业、创新、创优”活动开展,进一步提高全市奶牛养殖技术水平,激发广大畜牧从业人员立足岗位、创业建功的热情,推动我市畜牧业又好又快发展而举办的。参赛对象为现有奶牛存栏20头以上的养殖户和奶牛存栏100头以上奶牛养殖小区。大赛设置了鲜奶产量、饲养管理水平和理论知识三个比赛项目,并设了奶牛单产奶大王、奶牛标准化养殖小区、科技养奶牛大户等称号17个以及组织奖3名。大赛得到了市政府、市总工会、各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大奶牛养殖户的热烈响应,报名参赛的养殖小区××个,养殖户××户。大赛分为入户实地考核和理论知识笔试两个阶段,组委会根据实地考核评审组考评结果和理论知识笔试成绩,确定了各个称号的获得者。整个比赛过程,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相关参赛单位领导高度重视,在各方面积极投入。各相关单位在业务工作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积极动员和组织养殖户报名参赛,并为大赛实地考核评审组提供多方面的支持,为大赛做出了贡献。

二是参赛小区和养殖户热情高涨。他们把参加比赛看作是一次难得的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极好机会,踊跃参加大赛,在竞赛中遵守规则,服从安排,尊重评判,既敢于展示自身技能水平,又注意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既赛出了成绩,也赛出了风格,充分展现了我市畜牧业从业人员的精神风貌。

三是组织和评判工作人员,工作积极努力,尽职尽责。他们努力克服本职工作和大赛工作的矛盾,发扬了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了许多困难,完成了具体的计划、组织、协调和现场评审等工作任务。工作中他们认真履行职责,一丝不苟,并且互相支持,密切配合,保证了评判工作的公平公正,整个大赛活动进行得紧张而有序,没有因组织和评判工作不当发生问题。

四是大赛在全市奶牛养殖户中产生了积极影响,一些奶牛养殖户,主动向参赛小区和养殖户学习,激发了广大奶牛养殖户学习养牛知识、提高养殖技能水平的积极性,促进了我市奶牛业规模化、标准化发展。

综合以上情况,组委会认为,整个大赛贯彻了大赛方案的要求,完成了各项具体计划,取得了满意的成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因此可以说,此次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分析大赛取得成功的原因,可以总结成以下几点:

第一,此次大赛目的符合当前我市奶业发展形势的需要。这次比赛是深入贯彻全市党群工作会议和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更好的开展畜牧系统“三创”活动的一次实际行动,也是对我市畜牧业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次推动,因此得到了市政府、市总工会、各相关单位的重视和有力支持,这些是比赛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

第二,比赛的项目、内容设置从实际情况出发的,适应基层养殖户的需要,以奶牛标准化、规模化养殖为主,包含繁育改良、疫病防控、科学饲养等奶牛养殖的各个环节,有理论知识,也有实际操作技能。这些比赛项目、内容都具有实用性强、应用面广的特点,是奶牛养殖人员必须具备的,因此为参赛选手所乐于接受。

第三,准备工作充分,组织工作严密。早在今年初,我局就开始对有关事项进行准备。成立了组委会,下设了办公室并分设了实地考核评审、统计、文件材料、会务、宣传动员五个小组。制定了大赛活动方案、评判办法和各个项目的评分标准,使大赛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保证了比赛活动有序地进行。

以上说明,大赛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促成的,是方方面面共同努力的结果,是大家心血和智慧的结晶。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市政府和市总工会的领导,感谢你们为大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感谢各乡镇、各参赛小区以及参赛养殖户,感谢你们的积极支持、参与和配合;还要感谢全体评判人员、组织工作人员以及服务人员,感谢你们为比赛付出了辛劳。我要代表组委会真诚地说一句:谢谢你们!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认识到,由于在我市畜牧系统举办此类竞赛还是第一次,我们在工作上缺乏经验,虽然力求做好,但在某些具体环节上难免有疏漏和不当之处,希望大家对此给予谅解。我们将进一步对大赛工作进行全面的检查总结,汲取经验教训,使今后的竞赛组织、评判等工作得到改进和提高。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各位参赛选手:

通过举办这次大赛,我们深刻认识到,加强畜牧业高技能人才工作,是我市畜牧业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我们来说任务很艰巨。我们愿和大家一道,进一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做好相关工作,为培养出更多的畜牧高技能人才、全面提高我市养殖户素质而努力奋斗。

最后,我提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共同祝贺大赛的圆满成功!

篇2:知识技能大赛总结讲话

技能大赛总结讲话

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xx年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闭幕式进行总结表彰活动。首先,我代表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组委会和新闻出版总署向所有获奖选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参赛选手、专家裁判和工作人员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承办大赛的中国印刷技术协会、中国报业协会、各省(区、市)新闻出版局、印协、报协和有关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向支持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活动的单位和帮助我们做好宣传工作的各新闻媒体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刚才,会议听取了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总体情况介绍,专家们对赛事活动进行了技术点评,而且交流了组织实施比赛的成功经验和做法。会议还听取了获奖选手代表们的体会和心得交流,展现出了大赛的亮点和特点。总体上看,在各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通力合作下,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一是竞赛工种涉及面广,大赛的参与性广泛。第二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设置了平版印刷工、平版制版工、网版印刷工三个竞赛工种,共七个组别。围绕印刷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大赛工种涉及面不断拓展,参赛对象既有印刷企业生产一线的技术骨干,也有职业院校的青年后备技能人才。参赛企业除大型国有企业外,民营骨干企业也参与到大赛中来。大赛动员参赛人数超百万,在三个工种七个组别的竞赛中,全国31个省(区、市)都有赛事参与。共选拔出658名选手进入最后的总决赛,技能水平明显高于首届。二是大赛筹备周密细致,组织工作严谨有序。大赛借鉴了首届赛事的组织经验,组建了各省分赛区的组委会,组织各工种技术专家研究制定了决赛的技术实施方案、命题要点、裁判规则等技术文件,起草了各项制度,并严格按照组织实施,做到了大赛有方案、落实有措施、安全有保障。在比赛工种上充分考虑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周密部署、细致安排、广泛宣传、积极发动,确保了各项竞赛的顺利开展。三是大赛注重实效,命题引领技术方向。各省赛区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大规模技术培训学习,组委会针对参加决赛的选手组织了三次大规模赛前培训班。每一场实际操作比赛后,都组织技术专家对比赛过程进行技术点评,受到了广大参赛选手的热烈响应,效果显著。大赛严把命题关,初赛的理论考试严格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要求命题,实际操作的命题融入了印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命题内容,引领了行业技术的发展方向,大赛命题的科学性、规范性得到了参赛单位和选手的高度肯定。四是大赛理念深入人心,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举办两届以来,通过广泛的社会动员,把知识改变命运,技能成就梦想的理念深入到广大职工和选手的心中,既是对职工技能水平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职工时代风采和主人翁精神的一次充分展示,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大赛是迄今全国规模最大、涉及工种最多、社会影响最广的印刷类职业技能竞赛,对于提升我国印刷业技术水平、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产业结构振兴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五是大赛促进人才成长,造就了大批高技能人才。本次大赛最重要的成果是选拔了一批技术精湛、技艺超群的优秀技能人才。初步统计,本次大赛将产生30名全国技术能手,全行业有一百多名选手晋升为省级技术能手,有一百几十名晋升为技师。一大批青年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在岗位上发挥骨干和示范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人才是科技的载体,创新的主体;特别是其中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可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在于人才。党的xx届五中全会为今后五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描绘了宏伟蓝图,这对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职业技能竞赛是培养和选拔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重要内容。高素质的劳动者是行业优化升级的直接动力,加快培养一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这需要我们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步伐。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是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激发广大职工学习和掌握技能的有效形式,我们将继续推进这项工作,总结这次大赛的经验和创新的做法,使大赛更符合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的实际;要围绕改进、提高、规范、透明的工作思路,不断提高大赛的质量和水平,使大赛一届比一届办得更好。同志们,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围绕发展抓人才、抓好人才促发展,形成人才支撑发展、发展造就人才的生动局面。xx年第二届印刷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已经圆满结束,但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仍然任重道远。我相信,通过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培养出更好更多的高技能人才,为推动我国出版印刷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家!现在,我宣布:xx年全国印刷行业职业技能大赛胜利闭幕。谢谢大

篇3:新城疫抗体测定技能大赛总结

1 提前动员, 提前准备

经过两轮的新城疫抗体测定技能技能大赛, 发现理论考试内容涉及面广, 考试题比较细。为了有足够充分的时间为选手们准备理论知识, 学院比赛的准备工作需提前。可以在学期一开学组织报名, 同时在学生中做好动员, 让参与者对比赛有个全面的认识, 为筛选优秀的选手做好准备。

2 重视理论基础, 培养理论突击能力

通过两次的比赛, 总结发现选手们的理论考试成绩是弱项, 因此比赛的准备必须强化理论。指导老师要根据国家职业标准《动物疫病防治员》 (三级) 规定的应知要求, 对参赛选手进行系统的辅导复习。理论的赛选最好通过几轮模拟考试成绩综合评定, 既要考核选手们的基础知识, 也要考核其学习理论内容突击能力, 才能更好地应对比赛理论考试知识面广的状况。

3 规范操作规程, 模拟操作过程

3.1 规范试验器材, 正确熟练使用

新城疫抗体测定需要的试验器材最好能和竞赛规程所用的器材一致, 这样才能保证选手在比赛中不至于出现小的失误而引起扣分。选手在平时训练时, 所有的器材在使用完之后必须放在一个托盘里, 每一轮训练开始时, 再从托盘拿出, 按要求摆放在自己的操作台面上。托盘天平测量开始前, 必须先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处, 然后才开始调节平衡螺母, 使天平平衡。若将平衡螺母左右移至尽头天平仍不得平衡, 则应检查原因, 不能移动游码来达到平衡。离心机使用时离心管液体不能装得太满, 对称放置的试样必须配平。移液枪吸头装配时需将移液器垂直插入吸头, 左右微微转动, 上紧即可, 切勿用移液器反复撞击吸头来上紧。移液器吸液时应垂直吸液, 吸头尖端侵入液面3mm以下, 吸液时枪头应预润湿, 然后再正式移液。吸液可将按钮按到第一档吸液, 释放按钮。放液时先按下第一档, 打出大部分液体, 再按下第二档, 将余液排出。吸取的过程应该做到“慢吸快打”, 在吸液时要慢、准, 放液时对准后速度要快, 可以避免打完后吸头下存留液体, 保证加入的液体体积一致。

3.2 采血方法规范、熟练

采血过程2位参赛的者的默契配合很重要。采血前采血者先将注射器内吸入3.8%的枸橼酸钠。采血时, 助手将鸡侧卧保定, 一手固定鸡的头部, 一手固定鸡的脚;采血者展开采血侧翅膀, 一手固定采血部分, 一手采血。采血完毕后采血者一手将抗凝剂和血液轻轻摇匀, 一手用干棉球按压采血部位止血。采血部位最好从翅静脉丛刺入, 比较容易采血成功且不容易淤血, 采血过程需要加强练习, 要求参赛者能做到一针见血。

3.3 红细胞悬液的配制

血液采集完毕需取下针头, 把血液沿离心管的管壁缓慢注入离心管中, 防止红细胞的破坏。然后轻轻来回晃动离心管, 使血液与抗凝剂充分混合, 配平后置于离心机中开始离心。离心完毕, 应先选用5ml的移液器吸取上面的液体, 然后再选用1ml或200µl的移液器吸取, 最好以画圈的方式吸取, 比较容易把白细胞和血小板吸干净。最后一次离心完毕, 按照计算量用移液器从离心管底部吸取红细胞放入加好生理盐水的烧杯中, 再反复回用生理盐水将移液器吸头里的红细胞洗下来, 保证配制红细胞浓度的准确性。

3.4 血凝试验

血凝试验操作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微量移液器吸取液体时, 吸头需碰壁以除去多余的液体。加样时应将所加物在V型板的底部, 避免加在孔壁上部, 并注意不可溅出。倍比稀释时, 要注意避免产生过多的气泡, 影响结果的准确性。加红细胞时最好悬滴或由后往前加, 因为孔内已有稀释的抗原, 如果吸头接触到孔内混合液, 会造成各个孔间液体相互污染, 导致试验结果出现误差。抗原悬液在使用前一定要摇匀, 红细胞悬液要边摇边加, 以保证每一孔中加入浓度的准确一致, 但注意不要用力过大, 防止红细胞的就够被破坏, 造成溶血。结果判断应按照操作规程规定的时间, 在对照孔成立的前提下及时观察读数, 读数过早, 血凝价易判高, 血凝抑制价易判低, 读数过晚, 红细胞发生裂解, 结果不再有意义。

3.5 四单位病毒的配制

四单位病毒的配制应根据计算结果用大移液器先吸取生理盐水, 然后用小移液器吸取抗原, 抗原吸取前要摇匀, 再反复用生理盐水将移液器吸头里的抗原洗下来, 保证配制四单位病毒浓度的准确性。配制好的四单位病毒最好能进行回归试验检测, 回归试验的操作方法是:在微量反应板的1~4孔均加入0.025ml生理盐水, 取四单位病毒液0.025ml加入第1孔内, 混匀后吸取0.025ml加入第2孔, 依次倍比稀释至第4孔, 从第4孔吸取0.025ml弃去。然后每孔再加入0.025ml1%鸡红细胞悬液, 轻轻混匀, 室温 (20~25℃) 下静置40min后观察结果。若第1, 2孔凝集, 则视为抗原配制正确;若第1孔凝集, 第2、3、4孔均沉淀, 则抗原浓度配制偏低;若前3孔均凝集第4孔沉淀, 则抗原浓度配制偏高。

3.6 血凝抑制试验

血凝抑制试验操作过程中加样的注意事项与血凝试验基本相同, 主要注意四单位病毒和红细胞悬液加样时注意悬滴或由前往后滴加, 避免移液器吸头与孔内的液体接触, 保证结果的准确性。血清要摇匀后加样, 四单位病毒和红细胞悬液要边摇匀边加样, 保证每孔所加的样品量和浓度的准确性。判定结果的时间要严格控制, 一般以阳性和阴性对照成立, 红细胞对照孔完全沉淀的前后5min内判定试验结果较好, 大约在30~40min左右。试验结果判读时, 微量反应板倾斜45°, 孔底沉淀的红细胞流动性好, 呈泪珠样流淌, 边缘无凝集颗粒的为凝集完全抑制, 以能完全抑制四单位病毒的血清最高稀释度作为血凝抑制滴度。

综上所述, 在新城疫抗体测定中, 影响试验结果的因素很多, 只有严格按规定操作, 细致、耐心地做好每一个环节, 发现问题找出原因, 及时纠正处理, 才能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 才能在比赛时获得好的成绩。

3.7 多次反复模拟比赛过程

选手们的操作技能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 基本上都能正确掌握, 熟练操作。为了更顺利地进行比赛, 为了培养选手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 应该为选手们进行多次模拟操作比赛。模拟过程严格按照比赛的形式进行, 从器材的准备到试验报告的最好完成, 全程多个评委对每一个环节都进行评分, 一部分学生参加观摩, 根据平时的模拟成绩确定最后的比赛选手。

4 建议比赛举办方能对技能操作有一个反馈

篇4:知识技能大赛总结讲话

关键词:理论知识点 国家技能鉴定 技能大赛

一、存在的问题

1.所学理论知识的针对性不强

现有的教学体系通常是先将基础知识、专业基础知识按照学科理论体系面面俱到地讲授一番,按教学课程标准、单一课程的理论考核模式进行。这使学过的理论对于后期的国家技能鉴定、技能大赛与教学产品的针对性不强。

2.严重的实践和理论脱节

国家技能鉴定训练,与理论知识脱节情况严重。国家技能鉴定考核通常安排在第四学期,这时要在大量灌输、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才开始培训实操技能,让学生囫囵吞枣式简单模仿进行训练。这时,学生所记知识点要么太冗余,要么有的记忆不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

3.不易研发教学产品

在国家技能鉴定和省、国家的技能大赛等环节中,都出现了与教学知识点脱节的问题,很难实现对这些教学产品的设计、研究、开发和制作。

4.在校的有效时间没有充分地利用

在现有的教学模式下,进行大量的各门基础学科理论、专业基础学科教学之后,再学习专业课时,大多数院校已经进入第三学期或第四学期了。当进入专业课讲授时,通常已经进入第四、第五学期,但仍然按照理论体系讲授专业课的知识,等讲授完专业课的知识,准备可以动手做教学产品时,已经到双选会、岗位实习的时候了,教学没有合理充分地利用在校的时间。

5.与企业无法实现零对接

对于目前教学只停留在纸面上,效果好的学校可以达到对学生培养6S管理素质上的要求,但与真正技能上的对接差距还甚远,以致大多数学生刚在岗位实习时,只能做打杂工作,根本不能直接上手。

二、具体研究内容

首先,将技能鉴定的考核与省、国家技能大赛、教学产品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整理,然后细化每个知识领域的知识点,再将知识点进行提炼和总结,进一步进行教学产品的开发和研制。

将归纳总结的理论知识与在第二、第三学期有针对性的学习在各考核题及在技能鉴定的考核与省、国家技能大赛、教学产品中得以应用。在第四、第五学期进行新的教学产品在设计、工艺、加工制造等方面的开发和研制。

三、预期效果

可以充分提高在校时间的利用率,增强理论联系时间能力,提高专业技能,国家技能鉴定可以顺利达标,省、国家大赛会具有一定实力,可以达到真正的与企业零对接,可研发较好的教学产品并达到大国工匠的水准,可以达到对技能鉴定的支撑、技能提升与教学质量的提高。

应坚持用“6S”管理制度培养学生,提高学生的技能素养和专业技能培养,达到与企业的零对接。在“中国制造2025”的引领下,向着机械智能化发展,如智能机床、工业机器人和3D打印技术。要培养学生在学习理论和技能上专注、严谨、细腻、精准的大国工匠精神与严谨的学习工作作风,想事情做事情要细腻,达到精准,最后和学生共同达到“以工匠筑梦,育大国工匠”的效果。

四、举例说明

比如,在国家技能鉴定中,以及省、国家大赛中都会涉及测量工具使用;公差配合、尺寸链、表面粗糙度、机械制图、机械设计等知识领域也会用。还有在测量工具使用这个理论领域,具体细化到知识点中时,包括游标卡尺,螺纹千分尺、百分表、外径千分尺等量具的结构、使用方法及读数方法。最后进行知识点整理。

五、小结

应针对技能鉴定的考核与省、国家技能大赛、教学产品提炼理论知识点,经过理论知识点的讲授,使技能鉴定的考核与省、国家技能大赛、教学产品对接,实现教学产品设计、研发、制造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以期提高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参考文献:

[1]贺斌.探究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的有效融合[J].教育与电子技术,2013(22).

[2]张显国,司首婧.职业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5).

[3]耿春霞.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实现“八个有效融合”[J].江苏科技信息,2014(4).

[4]杨建良.技能大赛与专业教学有效融合的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5]彭豪.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

[6]刘东菊.世界技能大赛与我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的比较研究[J].海外纵览,2013(22).

篇5:急救知识技能大赛活动总结报告

一.活动概况

1.活动背景

急救即紧急救治的意思,是指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很多人包括我们当代大学生都将抢救意外伤害、危重急症的希望完全寄托于医院和医生身上,缺乏现场救护知识和对现场救护的重要性及可实施性的认识,往往会使处在生死之际的伤员丧失了几分钟、十几分钟最宝贵的抢救时间。这段时间也被医学界称之为“救命的黄金时间”。

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心搏呼吸骤停——猝死,是危及人的生命最紧急、最危险的情况。人类猝死87.7%发生在医院以外,没有医护人员参与抢救。猝死人员有 35 – 40 % 如经现场及时进行心肺复苏,可以挽救生命。因此,为要要使病人得救,避免脑细胞死亡,就必须在心博呼吸停止后立即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复苏开始越早,存活率越高,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一半人被救活。

创伤的急救也是一个现场急救的过程,在创伤的第一现场如果能规范及时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将极大的减少伤者的死亡和伤残,为医务人员的到来争取宝贵的时间。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抢救。我们每个人特别是作为当代大学生都有责任学会心肺复苏、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的方法和技巧,掌握自救互救知识。只要抢救及时、正确、有效,能最大程度的减少痛苦、伤残和死亡。

普及群众性的救护知识和技能,是红十字运动的传统工作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明确将“普及卫生救护和防病知识,进行初级卫生救护培训,组织群众参加现场救护”列入中国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生产、交通、生活中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也在迅速增长。有效地开展救护,挽救生命,减轻伤残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对自己对社会应尽的责任。因此我们作为红十字会的一员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普及急救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好的掌握急救知识。

2.活动时间

4月7日—4月20日

3.活动内容

(1)赛前培训

于4月12日及4月13日,由海淀区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的老师在西区旧教展开急救培训。

4月12日——急救知识培训

4月13日——急救技能培训

(2)初赛

4月13日——急救知识书面考核(试卷由海淀区红十字会提供);由老师评判

试卷,选出并通知分数为前20名的同学参加最后的决赛

(3)复赛

4月19日——于奥运场馆西侧进行外场实操比赛

14:30~14:45将参赛的20名同学进行现场抽签分组,四人一组,分为五组; 14:45~15:00各小组确定小组名称,小组分工,小组口号,绘制小组海报; 15:00~16:30各小组成员开始比赛,以在90分钟内教会的人数为评分标准; 16:30~17:00各小组监督员上报该小组成绩,现场出分,宣布晋级小组及发

放比赛纪念品。

(4)决赛

4月20日——急救知识技能大赛正式开始

19:00~19:15入场,主持人开场。

19:15~19:45上半场知识问答

19:45~20:00中场休息

20:00~21:00心肺复苏实操比赛

21:00~21:15合分,老师评价比赛过程

21:15~21:30公布比赛结果,颁发证书,奖品

4.人员分工

(1)赛前准备工作分工

赛前宣传工作——由宣传部部长洪珊带领宣传部负责

与区红会老师、校医院老师联系——由会长吴凡负责

培训场地确认——由副会长陈畅负责

赛前报名统计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柯姝琪带领办公室负责

(2)赛前培训分工

培训场地布置工作——由办公室主任柯姝琪带领办公室负责

接送培训老师——由外联部部长朱思樾带领外联部负责

培训签到工作——由会长助理孙亚亚负责

培训现场秩序维持——由副会长向东负责

培训助教工作及用具发放——由急救队队长王棋带领急救队负责

培训跟进宣传、采集照片——由宣传部部长洪珊带领宣传部负责

(3)初赛分工

培训场地布置工作——由副会长陈畅负责

考试秩序维持——由副会长向东负责

初赛照片采集宣传——由宣传部部长洪珊带领宣传部负责

试卷发放、收集——由办公室主任柯姝琪带领办公室负责

初赛成绩通知——由办公室主任柯姝琪带领办公室负责

(4)复赛分工

赛场布置——由办公室主任柯姝琪带领办公室负责

参赛同学签到——由会长助理孙亚亚负责

赛场主持人——由外联部选出

赛场秩序维持——由副会长向东负责

计分人员、计时人员——由办公室主任柯姝琪带领办公室负责

比赛照片采集——由宣传部部长洪珊带领宣传部负责

奖品准备工作——由会长助理孙亚亚负责

(5)决赛分工

赛场布置——由办公室主任柯姝琪带领办公室负责

参赛同学签到——由会长助理孙亚亚负责

赛场主持人——由外联部选出

赛场秩序维持——由副会长向东负责

计分人员、计时人员——由办公室主任柯姝琪带领办公室负责

比赛照片采集——由宣传部部长洪珊带领宣传部负责

配合老师进行情景模拟比赛——急救队队长王棋带领急救队负责

奖品准备工作——由会长助理孙亚亚负责

5.活动意义

我们本次急救知识技能大赛以比赛的形式进行急救知识的宣传,能够为大家打造一个锻炼和学习知识的平台。通过这样一个比赛,使更多的师生在赛中得到急救能力的锻炼与急救知识的收获,同时又能让更多常见而实用的急救知识在全校师生中得到宣传,增强同学们对突发事故的应对能力以及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通过更好的学习实践急救知识,增强同学们对于生命和社会的责任感,更加珍爱生命,善待生命,让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会了解到很多很多乐于奉献的人在全世界的各个角落为了他人的生命在忙碌,在努力;从而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也给同学们提供了挽救自己和他人生命,承担责任,勇于奉献的基础平台。

二.活动分析

1.宣传状况分析

在这次急救知识技能大赛活动中我们采用的宣传手段主要有:在学校宣传栏张贴宣传海报;在宿舍大iphone上挂出海报;西区组织现场报名;发放急救知识手册;通知所有红十字会会员参加并宣传活动;通过人人网中国农大红十字会公共主页以图片、日志、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这些宣传方式也各起到了不同程度的作用:

1)首先是海报以及宣传单的宣传方式,传统的方法历经了各种考验证实它是非常效的宣传方式。我们在活动过程中了解到大多数同学是通过学校的宣传栏海报以及我们发放的宣传单得知我们的活动时间和内容的。但是海报及传单会造成大量的纸张浪

费,所以我们特别注意了海报的张贴数量,并将报名表与宣传海报正反印在一张纸上,最大程度上节约了宣传成本减少了纸张浪费。

2)发放急救知识手册是我们这次创新的一种宣传方式,通过发放急救知识手册让同学

们初步了解急救知识,增加同学们参加我们活动的兴趣;即使同学们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参加我们的活动,也初步了解了急救的基本知识,从而也基本达到了我们举办急救知识技能大赛活动的目的。

3)通知所有红十字会会员参加活动确保了参加活动的基本人数,同时有利于培养急救

核心队伍,有利于我校急救宣传工作的进一步展开。

4)西区现场报名是我们第一次尝试现场报名这种模式,由于西区条件受到局限,宣传

工作很难展开,所以我们尝试了在颐园西侧的现场报名,现场讲解我们急救知识技能大赛的整体流程。

5)通过人人主页及宿舍iphone宣传本着环保的理念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宣传成本,同时

方便同学们反复查阅,及时了解活动的最新动态。我们在这次活动中首次尝试在人人主页中推出与急救相关的段子来吸引同学关注此次比赛,收到了不错的效果,2.影响力状况分析

通过这次急救知识技能大赛活动,我校的急救活动影响力明显得到了增强:

1)参与赛前培训的同学数达到87人,实际取证人数57人;使我校熟练掌握急救知

识技能的人数又有一定的增加。

2)复赛现场培训人数共142人,使我校更多同学学会了简易的创伤包扎。

3)决赛现场观看同学答126人,通过观看决赛,让更多同学了解到急救知识。

4)本次急救知识技能大赛共发出急救知识手册500册,通过发放知识手册让更多的同学初步了解到急救知识。

本次活动直接参与人数达1000人以上,间接影响到全校师生;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不断的加深我校师生对于急救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大家对红十字会的理解和支持,也为红十字会更好的挖掘和弘扬农大精神打下基础。

三.活动自我评估

1.活动成功之处

这次的急救知识技能大赛活动总体来说还是非常成功的:

1)活动主题鲜明;

本次系列急救知识技能大赛的活动主题“救在身边”意在让同学们在认识到急救知识的重要性后,学习到基础的急救知识,在意外事故发生的时候可以将知识用到实处,既保护自己也满足应急救援需求拯救他人,做到真正的“救在身边”。

2)比赛形式新颖多样,达到活动多重目标;

本次急救知识技能大赛中通过初赛笔试巩固参赛同学的基础知识。而复赛在外场展

开,通过趣味比赛的方式,让走过路过的同学都可以花上几分钟学习到基础的包扎知识,扩大本次活动的影响力。决赛则请到校医院专业老师进行较为严格的比赛,有助于参赛同学再一次得到规范的指导,使参赛同学的急救技能更加具有规范性以及专业性,使我校急救队的队伍得以扩大。如此丰富多彩的赛事使得不同性格,不同文化背景的同学们都能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尽可能的增加了受众数量,使得急救知识在我校真正得到了普及。新颖形式的比赛形式不仅增加了同学们参加的兴趣,也增强了同学们的自救互救意识。

3)赛事环环相扣持续时间长,影响力增强;

本次活动前后持续将近半个月,培训与比赛配合进行,有利于参赛同学巩固所学知识,同时也通过趣味赛事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并且通过较长时间的活动展开,不断加深同学们对于急救知识的认识,增强同学们对于急救的意识,使得我校的急救普及工作有效的进行。

4)红十字会内部各部门配合完成整次活动,团队凝聚力增强;

对于我们红十字会内部来说,这是我们在换届以后第一次开始的大型系列活动。通过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我们的新部长在组织参加整个活动的过程中学会了互相配合,增强了组织协调能力,收获了友谊,提高了自身能力,巩固了急救知识,使得我们整个团队的凝聚力提高。

5)红会内部通过不断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整体业务能力有所提升。

在本次急救知识技能大赛中,我们面对了很多的问题。从一开始定下日程之后,先是区红会急救培训老师难以协调,紧接着活动时间与雅思考试冲突,活动被迫临时移往西区导致参加赛前培训的人数大大减少。面对着接踵而来的问题,一方面反映了我们新换届的团队在做大型活动方面还是没有经验,但另一方面,我们在不断面对着各种问题时,都在不断的想方设法解决问题,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此次活动,我们新的团队在组织活动的方方面面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为以后更好的组织活动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活动不足之处

这次急救知识技能大赛在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同样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

1)宣传方式相对较单一,没有最大程度的利用学校提供的宣传方式

我们这次没有有效的利用学校的电子大屏幕、广播站等宣传平台,这也是我们在以后的活动中需要注意的方面

2)红十字会团队内部配合机制还有待增强

由于新换届的团队之前没有得到系统真实的锻炼,在整次活动的组织中,明显缺乏经验,导致一些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不断出现。这是一个团队成长的必然过程,但是也反映出我们的整个团队还是存在问题,不够完善。这需要我们在今后的活动中不断的磨合,不断的调整,不断积累经验。

3)活动事前准备还不够完善,对于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不足

在赛前培训申请教室的过程中,由于我们是先与区红会协调好培训时间后再去申请

教室,没有提前查看好教室空闲时间,导致赛前培训与东区雅思考试时间撞车,最后赛前培训被迫移往西区,西区同学周末多有课程或实验,无法参加完整16小时的培训,东区同学对于活动移往西区也多有怨言,这些因素使我们的赛前培训实到人数大幅减少,活动效果大打折扣。这件事反映出的是我们的事前准备还有待加强,同时面对突发情况没有最合理的解决方案,从而导致整个赛前培训并没有达到我们的预期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不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还要做好最合理的应急预案,是我们的每次活动都能够保质保量的进行。

三.活动总结

篇6:知识技能大赛总结讲话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经过近两个月紧张而有序的工作,我校又一届青年教师赛讲活动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目标。首先,我代表学校,向在本次活动中获得优秀成绩的老师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活动提供服务的教研室、教务处、各级部以及参与听课、评课的评委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教师赛讲是在赵校长带领下开展学校教研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必要手段。课改实施的关键在教学,改革教学的关键在教师。因此,如何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授课技能,培养一支具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一直是我校自上而下关注研究的一个重点课题。我校是一所不断成长的学校,青年教师居多。自建校以来,我们一直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组织开展教师赛讲活动。这几年我校之所以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原因固然很多,但注重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也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下面,我主要从四个方面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一、开展教师技能大赛的目的

在学校,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实施课程改革,都只是一句空话。经过几年的努力,我们学校的教师队伍素质在不断的提高,年轻教师在渐渐成长,中青年教师在慢慢成熟。但是如果我们用更高的标准来审视我们的队伍,我们就会发现,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还需要做很多的工作。赵校长曾在高三高考第一轮复习会上讲过“教师的工作是一门科学,所以需要用科学严谨的态度去探究、发现、钻研,要因材施教;同时,它也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的创新,要让课堂上的表现尽量达到完美。一个学校能不能成为名校,不在于有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而在于有没有一批教学技能精湛的教师。”我们要想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大潮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也必须有一批科研型、专家型的教师。我们组织赛讲,其初衷也就在于此。本次赛讲,我们非常感谢这些年轻教师给大家

带来的26节大胆实践,异彩纷呈,生动活泼的好课,我们也欣喜地看到,在级部和备课组长的指导下,这些青年教师都在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青年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都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教师技能大赛的意义

赛讲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却不能结束。我们组织赛讲不仅仅是为了评选教学标兵、能手,也不仅仅是为了发现教学新秀。我们的宗旨和目的是为了检验教师队伍,是为了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通过交流、研讨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进行“问题引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改革,其核心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而我们现有的课堂教学需要改革的东西还很多,比如要把教案改为学与教的设计;要把单一讲授改为有效讲授、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活动相结合;要把统一要求改为多层次要求;要把单一训练为改多样化训练、个性化训练;要改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为技术与教学整合等。但最主要的是要改革我们老师的教学理念,凸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本次教师技能大赛的收获

老师们,通过赛讲我们收获很多,感触很多,现归纳如下几点:

(一)课件设计、教案写作、说课稿的优点

1、教师们在课件设计上用心而且尽心,图片及体现的内容清晰合理,课件设置体现的内容与授课内容相辅相成,展现了较高的制作技巧。

2、教案环节完整,教学目标明确,具有教学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并且文字表达准确;教案中设置的`典型例题基本符合授课的实际;作业布置分层有序,充分地考虑到了学情。

3、说课稿体现的教学思路清晰,符合教学原则,也可以看到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是透彻的。

(二)授课能力的优点:

1.授课时,教师们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几个主线问题设置,讲解是合理、有效的;例题的选择是恰当的、是有代表性的,达到了例题应起到的作用。

2、授课时,教师们对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采用了类比的方案。所举的例子,层次分明,系统性、完整性强。

3、教师教学各具特点。韩翠珍老师的整体教学素养较高,课堂模式设计有序,调动恰当,教案设计细致、严密;王霞老师英语发音音准很好,课堂组织严谨而不死板,干脆利落;张文君老师的课规范、严谨,思路清晰,关注学情;魏建芳老师采用了生活当中的事列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体会、理解、表述为主,教师点评答案,较好地进行组织,特别是学生上台表演很有创意,效果很好。赵涛老师的课,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整堂课体现了学生动手,合作学习、发现的过程,课堂气氛活跃,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赵晋文老师的课,过程设计清晰,题型设计符合财会班特点,讲解到位,讲练结合较好,能体现“学、导、练”的模式;教师充满激情、耐心,板书工整。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参赛教师都能立足班级实际,重视学生差异,关注学生发展。

四、通过大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不足

本次大赛收获很多,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的不足,否则我们就无法进步。现归纳如下几点:

1、导入时,有的教师设置的引题太大。课件设计很好,但从授课的全过程来看,总有一种被课件绑架的嫌疑,一定要说的是,我们用课件,一定要将其作为一个手段、工具,而不应该由其来主导甚至拖累课堂进程。

2、部分教师在提问环节的问题设置上欠思考,提什么问题一定要让学生明确问题的指向,所提的问题一定要紧随课堂教学的环节和进程,切忌不可自问自答。

3、部分教师在对知识点的讲解精准度把握不够。这与教师教材钻研不深有很大的关系,在备课方面还要下很大功夫,这也是我们下一步要深入研讨、关注的课题。

4、对于新课程改革,部分教师似乎走入了误区。新课程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赛讲中,有些教师就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甚至“放手”,以至于课堂无法把控,教学任务并不能很好完成;新课程强调评价要激励,有些老师就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一律戴上“你真聪明”之类的高帽,对于一些模棱两可的回答,老师也不正面指出,使学生好似雾里看花,难辨真伪。

5、板书用的太少,板书的书写不规范。这几乎是每次赛讲的问题之一,但每次讲每次都存在问题。作为高中老师要有基本的板书技能,板书要认真、规范、书写要美观、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内容。

6、教师包办现象还是较多,扶有余而放不足,教有余而学不足。学生不知道,不了解的,老师应扶着让学生说,学生知道的,了解的,教师就应该放开手让学生说,不能总是放不开手脚;有些课堂,看起来很热闹,但仔细分析,学生仍旧处在被动的地位,一步一步随着老师的问题走,围着老师画圆。我们要试着换一种方式,换一种开放性的问题,开放性的过程,就不会有现在的异口同声,千人一面的局面。

7、教材挖掘不够深。课堂上,部分老师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便急于让学生回答问题,课堂教学只停留在表面的层次。这一问题其实非常值得老师们深思、反省。当然,要做好这一点,既需要教师的专业素养又需要教师的教育智慧。我想说的是,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和实践的改进是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日千里,需要的是老师们艰苦的努力和默默的付出。

上一篇:长沙市一中教案_高二理科数学《1.2排列与组合综合》下一篇:四年级上册语文预习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