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音乐红蜻蜓

2024-05-18

四年级音乐红蜻蜓(共12篇)

篇1:四年级音乐红蜻蜓

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用深情的声音演唱歌曲,表达追忆童年的歌曲意境。

能力目标: 两声部和谐地演唱《红蜻蜓》,感受合唱之美。

知识目标: 理解和掌握不同的力度记号

教学重、难点

1. 歌曲《红蜻蜓》两个声部合唱时,低声部学生音准不易把握。

2.《红蜻蜓》歌词虽然通俗易懂,却在平白中蕴涵了丰富的情感。词曲结合,浑然天成,是一首非常难得的优秀儿童歌曲。在教学中,要注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控制,是这首歌曲演唱时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引导学生复习所学过的日本歌曲引入

二、学习歌曲

1. 欣赏《红蜻蜓》动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2. 学习第一声部曲谱。(《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

2)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

3)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4)分小组唱曲谱。

3. 学习歌词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师:提醒学生在演唱时,请注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及时换气。

2)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二段歌词。

3)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三段歌词。

4. 学习第二声部曲谱。(《红蜻蜓》第二声部谱例)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低声部曲谱(注意提示学生划拍唱)。

2)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3)分小组唱曲谱。

5. 合唱曲谱。(《红蜻蜓》歌曲学习)

1)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组,分别唱两个声部曲谱。

2)两个声部合起来唱曲谱(轻声)。教师应提示学生:在唱自己的声部时,还要注意倾听其他声部。

3)两个组互换声部练习。

6. 合唱歌词

1)教师手风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教师注意倾听两个声部的音准,针对不准的音,让学生多听,使两个声部声音谐和。

2)教师手风琴伴奏,两个声部合唱第二、三段歌词。

三、表现歌曲

1. 注意气息的运用。

《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两小节一换气。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四三拍指挥图示)

1)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

2)用较弱的声音,两小节一换气,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

3)运用悠长的气息,两小节一换气,合唱歌曲(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

2.注意节拍

2.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但是在演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弱、弱”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节拍演唱歌曲,反而会破坏歌曲的意境。

1)用深情、舒缓的语气轻声朗读歌词,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就用这种感觉来演唱歌曲。

2)注意力度的变化: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

3. 完整演唱歌曲。(《红蜻蜓》伴奏)

手风琴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

1)轻声演唱。

2)气息悠长。

3)注意力度的变化。

四、课堂小结

童年的幻想正在实现,我们像小溪流出山涧,流向江河,奔向大海,伴着生活的航帆,愿晚霞中的红蜻蜓伴我们走过春天,走过四季……

篇2:四年级音乐红蜻蜓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聆听、范唱、模仿等形式,在体验、合作中准确表现歌曲。准确把握歌曲演唱速度、节奏以及高音的演唱方法,表现歌曲艺术形象。

五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已具有三度音程构唱的基础;具备了基础的合唱能力,但两个声部一起唱,学生在音准、歌词逻辑重音、歌词如何归韵方面存在问题,还需要教师进一步地指导。

二、成功之处

在歌词的逻辑重音中,学生初次接触。在学生合唱中演唱出逻辑重音很重要,逻辑重音唱对了歌曲不用处理,听起来自然很舒服更贴近人性化,会觉得唱的有情感,但学生演唱中比较有难度,不过在本课中让学生初步了解和试着演唱逻辑重音,在以后长期训练学生是可以掌握的,并且学生将转化成为自己的一种能力,举一反三所有的歌词还有旋律的逻辑重音都可以用这个方法演唱。

在歌曲歌词中归韵的问题也是很重要的,比如:红(hong)蜻(qing)蜓(ting)都有ing、ong、在演唱时要唱i———ng和o———ng这样元音才能统一。不过这些技能需要长时间的提醒学生慢慢的将不正确的方法改正过来,如果合唱中归韵的问题解决了,合唱将会很和谐,声部之间才能碰出美妙的和声。

本着训练学生能力胜过教会学生一首歌的原则,这节课主要的目的是结合作品《红蜻蜓》训练学生演唱能力,培养学生好的演唱习惯和歌唱方法。

三、不足之处

篇3:四年级音乐红蜻蜓

此歌曲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要让四年级的孩子把歌曲唱得和谐、统一,并能够唱好歌曲,是有一定难度的。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教学方法:

首先,聆听歌曲范唱,感受歌曲的情绪,接着复听歌曲范唱,让孩子们模唱歌曲的第一声部。通过聆听和模唱,大部分孩子就能够演唱第一声部的歌曲了。又通过多次跟琴练唱,第一声部演唱就很快掌握了。接下来聆听歌曲伴奏,重点聆听记忆第一声部的曲调,让学生们模唱这一曲调。因为他们已经学会了第一声部的歌曲,所以,很快就唱会了第一声部的曲调。为了加深他们对第二声部曲调的印象,继续聆听歌曲伴奏,并在他们聆听伴奏的同时,我跟着演唱第二声部的曲调,接着跟着我的范唱,演唱第二声部曲调,跟琴多次练习后,我们师生合作,请学生们演唱第一声部曲调,我演唱第二声部曲调,相互交换练习,这样和谐的二声部就“诞生”了。接着分小组填上歌词合唱歌曲,我以为孩子们能够掌握的,可是这次演唱,合唱变成了齐唱,孩子们唱着唱着就都回到了第一声部。又进行了反复练习后,终于可以“合唱”歌曲了。

课后,我反思了这堂课的教学:

篇4:四年级音乐下《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歌曲《红蜻蜓》。《我的小风筝》

2、学习分辨音乐的三种速度。

3、体验人间的真挚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教学重点:体验三种速度(较慢、中速、较快)。教学难点:感受六八拍的强弱规律。教学准备:三角铁 水彩笔

第一课时《飞呀飞》

活动目标:

1.能清楚地唱出切分节奏和歌曲的旋律。

2.学习用对唱的形式演唱“飞呀飞”,感受和体验对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讨论:谁会飞?它们是怎样飞的?

2.椅子围成圆圈。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师:尼尼的本领可真大,能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我们也来学一学尼尼变魔术,好吗?

2.复习歌曲师:变变变,变只小兔到草地上玩游戏。

复习歌曲“小兔跳跳”。

师:师:变变变,变只小小蝌蚪水里游。

复习歌曲“小蝌蚪”。

3.学习歌曲“飞呀飞”

(1)在音乐的伴奏下模仿各种会飞的东西。

师:小朋友们看,天上什么在飞?(幼儿自由回答)我们跟着音乐变成会飞的东西吧。弹奏音乐三遍,幼儿自由表演。

师:刚才你变的是谁在飞呀?(幼儿讲讲自己的想法。)(2)以问答的形式学念歌词。

师:刚才我们变了会跳、会游、会飞的东西,有点累了,找张椅子坐下来,我们玩个问答游戏,我来问你来答,好吗?

师:(边做小鸟飞的动作边问)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会飞?

幼:小鸟会飞。

师:哦,小鸟会飞。(切分节奏)师:刚才我是用魔术师的声音在说话,好玩吗?请你们也来学一学。(集体、个别)师:飞呀飞呀飞呀飞呀谁会飞?

幼:飞机会飞。

用相同的方法引导幼儿运用切分节奏说说其它会飞的东西。

师:我也想来学一学小鸟飞,谁来告诉我,小鸟怎样飞?

引导幼儿学念下面的歌词:拍着翅膀飞呀飞,飞呀飞。

师:我们一起来变成小鸟飞吧。(在音乐的伴奏下朗诵第一段歌词。)(3)学习歌曲第一段。2 师:我还会跟着音乐把刚才的儿歌唱出来呢,信不信?(教师示范演唱。)你们能跟着音乐唱出来吗?

幼:能。

师:一起来试试。

师:这是一首问答歌,可以一个人问,一个人答来唱这首歌,现在有老师先来问,小朋友答,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引导幼儿用对唱的形式演唱两遍。

师:刚才老师和小朋友进行了对唱,还有谁和谁也能进行对唱?(男女对唱、两两对唱„„)(4)为歌曲创编第二、三段歌词。

师:除了小鸟会飞,还有谁也会飞的?它们是怎样飞的?我们把它们也编到这首歌里来,好吗?

用对唱的形式直接创编第二段和第三段。

(5)完整的演唱歌曲。

4.结束活动师:刚才我们唱的歌叫什么名字呀?

我们再到外面找一找,还有什么也会飞的,把他们也编到这首歌里来,好吗?

第二课时《红蜻蜓》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红蜻蜓》。

2、欣赏日本民歌《樱花》、《拉网小调》。教学目标

1、运用均匀的气息合唱《红蜻蜓》。

2、试着画出歌曲的旋律线,根据旋律线的起伏为歌曲设计力度变化演唱歌曲。

3、了解一些日本的代表音乐作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感受三拍子音乐

师: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熟悉吗?放《小蜻蜓音乐》。生:熟悉,《小蜻蜓》。师:这段音乐是几拍子? 生:是三拍子。

2、熟悉歌曲旋律

师:我们再来听一首关于蜻蜓的音乐,听一听与《小蜻蜓》有什么不同?(播放歌曲《红蜻蜓》的录音带)

生:音乐都是优美的,也都是三拍子的音乐。

师:同学们能听着这优美的音乐将旋律线画出来吗? 生:分组进行活动,随着音乐画出旋律线,完后展示。

师:这么美的音乐,让我们随着音乐轻声用“U”哼着唱旋律。3 生:轻声哼唱旋律。

二、学唱歌曲

1、了解歌曲内容

师:请同学们听歌曲,听一听歌曲中唱了些什么。(播放红蜻蜓)生:说出歌曲内容。

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歌曲《红蜻蜓》。

2、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师:《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儿童歌曲,在日本家喻户晓,他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会以童年生活的歌曲。

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曲,却将童年情景生动的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听后让我们久久不能忘怀。

3、熟读歌词

师:我们来轻声朗读歌词。

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读出三拍子的强弱变化。

4、学唱歌曲。

师:我们试着来唱第一声部好吗?

生:随教师的琴演唱歌曲第一声部旋律。

师:歌曲是两声部,我们集体学唱第二声部旋律。生:唱谱。

师:指挥,分两组分别演唱高低声部。生:分部演唱。

师:同学们唱得很好,那我们两声部合起来唱一唱吧!生:轻声演唱两声部。

三、歌曲处理:

1、不同演唱形式

师:我们来用不同的演唱形式来演唱这首歌曲,感受不同的音响效果。生:第一段用领唱的形式,第二段用齐唱,第三段用两声部演唱。

2、为歌曲伴奏

师:这里有两件乐器,双响筒、三角铁,我们选择哪件乐器为歌曲伴奏比较好呢? 生:三角铁。师:为什么?

生:三角铁声音柔和,适合这首歌曲。师:那我们来试一试吧!生:随音乐伴奏。

3、学习日本舞蹈

师:我们来学习几个简单的日本舞蹈动作。生:学习模拟老师的动作。

4、熟唱歌曲

师:我们来进行比赛好吗? 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5、综合活动

师:请同学们自愿选择歌曲的表现方式如演奏、演唱或表演,到台前展示。4 生:自己选择表现方式展示。

四、拓展活动

1、了解日本风土人情

师:请同学们将课下搜集的日本资料介绍给大家。生:风土人情、音乐、地理环境。

2、聆听日本其它歌曲

师:请同学们再来听几首日本流传的民歌(播放《樱花》《拉网小调》音乐)生:聆听。

师:小节:我们这一段的环球采风就结束了,但我们的音乐列车仍在进行,让我们聆听更多更好的音乐吧!教学过程:

第三课 《野蜂飞舞》

一、组织教学

1、听歌曲《童年》拍手进教室。

2、师生问好。

二、聆听活动

1、导:听着这段音乐想到了什么?(播放音乐《野蜂,飞舞》)。

2、初听全曲后,请学生说说。(引导学生多描述小时侯的事情)

3、复听,要求学生按图形谱的形状划动。

4、请学生说说

5、再次聆听,由学生自己完成音乐的排序号及填空。(水彩笔)

三、表演歌曲

1、导:老师也想起童年的一首歌,唱给你们听听好不好?

(教师边范唱歌曲《野蜂,飞舞》,边做划船动作)

2、请学生模仿老师划船的节奏,并说说是怎样的强弱规律。(教师稍微解释六八拍的强弱规律与三四拍的联系)

3、师生一起随歌曲音乐律动。

4、请学生跟琴声轻轻演唱。

5、分男女生演唱。

四、创编与活动

1、自由选择两种伴奏型为歌曲伴奏。

2、小组讨论并动手试试。(三角铁)

3、反馈。

五、结束

在歌曲《摇啊摇》中出教室。

第四课《我的小风筝》

教学目标

1.初步感受四川清音《我的小风筝》唱腔婉转、灵活、细腻的特点。2.了解四川清音的演唱形式及伴奏乐器。教学重、难点

1.初步感受四川清音的唱腔特点。5 2.体会四川清音的唱腔旋律与语言声调紧密联系的特点。

教材分析

《我的小风筝》是四川地区颇具地方特色的一首歌曲。歌曲所讲述的是初春时分,人们纷纷外出踏青,一起去放风筝,很是开心。给人的感觉明朗、欢快!歌曲为降E徵调式,两个大乐句构成;曲调具有江南民歌的特点。

四川清音流行于四川、重庆等巴蜀地区,常用伴奏乐器以琵琶为主,唱腔多取自各地的民歌,特别是长江下游的民歌小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欣赏川剧变脸吐火的视频课件。

教师播放变脸吐火视频,请学生回答这是我国哪个地区特有的艺术形式?

2.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巴蜀地区的艺术音乐及风土人情。

二、新课欣赏

1.简介四川清音。

师:今天,我们欣赏的是四川地区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曲艺——四川清音。

四川清音流行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城乡诸地,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由于演唱时演员自弹琵琶或月琴,故又称为“唱月琴”“唱琵琶”,一直到20世纪30年代后才定名为四川清音。2.初听《我的小风筝》。

师:请大家边听赏边感受,这首四川清音描述了什么情景?它给你怎样的感受?类似哪个地区的音乐特点?

3.学生分组讨论。

讨论为什么《我的小风筝》具有江南地区的音乐特点? 4.介绍四川清音的源头。

师:大家一定觉得很奇怪,这是很有趣的现象,原来这是当时长江水运非常繁荣所造成的,江南的商船经常云集于四川、泸州、宜宾等地,船工和民间艺人就将当地的小曲传入四川,所以四川清音的唱腔非常丰富。也就是说,四川清音的唱腔大多来自各地的民歌,尤其是长江下游地区的民歌小调。5.复听《我的小风筝》。6.总结唱腔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体会四川清音的唱腔特点,注意旋律的委婉,连续顿音的使用及行腔轻巧灵活的特点。

7.配课件再次欣赏。

师:请同学们注意聆听四川清音的伴奏乐器。8.介绍演唱形式及特色伴奏乐器。简单了解月琴的音色。

三、课堂小结

通过对这节课的学习,让我们了解到了四川地区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曲艺——四川清音。希望同学们在歌曲的学习中,慢慢加深自己对地方特色音乐的喜爱和了解。6

第五课《小鸟,小鸟》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唱歌曲《小鸟小鸟》,了解6/8拍的强弱规律,整体感受歌曲能找到歌曲中强拍的位置,强调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作用。启发学生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感并完整地演唱歌曲。

2能力目标:通过创编活动和歌曲《小鸟小鸟》的演唱,调动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

3情感体验:通过不同的音乐活动引导学生爱护鸟类,保护动物,呵护生命。保护环境。激发学生对动物对环境对生命的更深层次的感悟。

教学内容:

1学唱歌曲《小鸟小鸟》, 2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3创编歌词.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小鸟小鸟》,掌握6/8拍的强弱规律。教学难点:歌曲的弱起小节,找到歌曲中的强拍,八分休止符在歌曲中的演唱方法,及用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方法:体验合作式学习

教具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录音机.课本.教学流程:

1创设情境: <苗苗>主题曲(调动学生对本课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新授: 这首歌曲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唱的歌曲《小鸟小鸟》 2听歌曲范唱

问题设计: 聆听歌曲,感受歌曲中强拍的字(让学生自己找哪个字是强唱的,同时也发展了学生对音乐的注意力)

3老师范唱歌曲学生标记歌曲中强拍的字请学生来标记(训练学生对音乐整体的听辩能力)4教师弹歌曲小鸟小鸟伴奏请学生唱哼鸣, 有会吹口哨的同学可以吹哨(熟悉歌曲旋律)5教师弹歌曲伴奏学生用la来歌唱(再次熟悉歌曲旋律)6教师弹歌曲伴奏请学生唱歌词(学生在熟悉旋律之后已经能够达到唱这首歌曲的能力,听辨学生在歌唱中那个环节有问题及时纠正)

注:刚才同学们齐唱了小鸟小鸟这首歌曲,在歌唱中你感觉那句话唱的还没把握,有问题的请提出来。(平时上课这个环节也是我新授唱歌课的一个设计环节,觉得很实用)7问题设计:休止符在歌曲中所起的作用?

运用对比法让学生体验有无休止符的异同。(师示范)分析歌曲:

弱起小节 二段体 AB 歌曲中力度记号 P F > < 8注意歌曲的力度把握,再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9老师介绍打击乐的用法 7 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和节奏感。(将学生情绪推向一个高潮)师生合作再次演唱歌曲小鸟小鸟.10歌词创编:热爱小动物,保护环境请同学们以热爱动物,保护环境为主题小组合作创编歌词.小组演唱展示。

11同学们,你们现在就象是小鸟,是雏鹰,要腾空翱翔,就要现在学好文化知识,爱科学,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在这里我也衷心祝愿同学们的梦想都能成真!

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篇5:四年级音乐红蜻蜓

一、学习目标:

课标中相关内容有标准要求: 第二学段(3—6年级)

1.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2.能够完整地聆听音乐作品,体验与理解音乐的感性特征与精神内涵。在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中,能够与他人充分交流、密切合作,不断增强集体意识和协调能力。

3.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了解有代表性的地区和民族的民歌,体验其不同的风格。掌握演唱、演奏、创作的初步技能,能够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和演奏课堂乐器 基于课标、设计制定的学习目标:

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二、评价设计: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三、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1、欣赏歌曲《童年》 引出关于童年的话题。

说一说童年发生的趣事或最值得回忆的事。

2、朗诵诗歌《红蜻蜓》

童年生活留给日本诗人三本露风怎样的回忆呢? 出示三本露风的诗《红蜻蜓》 学生一起朗诵

二、歌曲新授

1、欣赏《红蜻蜓》

日本作曲家山田耕作把这首诗谱写成了歌曲,一起来听。提问: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感受?(优美、抒情)

2、模唱歌谱

(1)用LU模唱,感受三拍子韵律。(2)学唱歌谱

听唱法学唱歌谱,学习给歌曲分乐句,并掌握乐句的呼吸以及四分休止符的停顿。

3、学唱歌曲

直接跟琴唱出歌词

找出难点并解决:连音唱法

4、分男、女生演唱

5、歌曲处理

(1)加上力度记号

注意旋律线的走向,唱出力度的变化。(2)轮唱

分成两个声部进行轮唱(第一声部第三段重复“停歇在那”)

6、拓展欣赏

篇6:四年级下册《红蜻蜓》

1、学唱《红蜻蜓》,让学生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指导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

2、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并唱一唱。

3、学吹竖笛《红蜻蜓》,练习高音mi、高音 ri。重点难点:

1.教师启发学生正确认识与表现音乐的速度和力度,完整表达歌曲; 2.体会歌曲意境,唱好两声部歌曲。教学过程:

一、介绍歌曲

1、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的主题是“童年的回忆”,美好的童年总是给我们太多的回忆,童年是美丽的,你们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在田野上放风筝;同学们一起做游戏,跟父母一起去旅游,和好朋友在一起的趣事等等。)我有个朋友大家一起来听一听她的童年吧。

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小女孩那美丽的童年吧。(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我们先来欣赏一首好听的歌曲。欣赏《红蜻蜓》

2、这首歌曲《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歌曲优美动听,深情自然。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

二、学唱歌曲

1、让我们再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回忆着刚才的故事同学们思考一下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可以小声的哼唱。:视唱一声部;练习三度音程(柯尔文手势);视唱二声部。

2、学唱《红蜻蜓》曲谱,然后根据旋律来填唱歌词。注意第三段“红蜻蜓呀”“竹竿尖上”这两处节奏要唱准。”

3、认识渐强、减弱、换气记号,指导学生加入这些记号来进行演唱

4、用同样的方法来学唱第二声部的旋律。

5、同学们,你感觉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请说一说,我们一起再来唱一唱。(重难点句教师教唱)

四、小结

这首一段体优美短小的日本歌曲把我们带进了童年的回忆,美好的童年情景生动的展在了我 们的眼前,令人难忘,晚霞中的红蜻蜓也成了最值得回忆的朋友,希望同学们能好好珍惜自 己美好幸福的童年,不要让你的童年留下遗憾……下节课让我么一起来学习二声部合唱.对声音的控制,还有两个声部的和谐。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教学重难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教学准备

电子琴

音乐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1、2、二、学习歌曲第一声部

1、刚刚我们听到的歌曲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日本山田谱曲的歌曲《红蜻蜓》。我们再来听一听这首动听的歌曲,来感受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歌曲是几拍子歌曲?请大家仔细听。(教师用身体律动带领同学们表现歌曲)

2、听完了歌曲,谁知道这首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优美抒情的)歌曲是几拍子的?(三拍子)请大家试着用手中的打击乐来表现三拍子节奏。

3、童年象一首动人的歌,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用手中的沙锤来表现歌曲。(放《红蜻蜓》教师引导学生击沙锤,划指挥图示感受。)

4、那我们带着优美抒情的情绪边听边用‘呜’来哼唱全曲好吗?(学生随音乐哼唱乐曲)

5、唱得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有感情的,带着对童年的回忆之情朗读一遍歌词好吗?”(教师起头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6、同学们,刚才我们用多种形式熟悉了全曲,下面我们轻声地唱一遍好吗?

7、你感觉哪一句自己掌握的不太好?我们一起唱一唱。(重难点句教师教唱)

8、我们一起带着对童年的回忆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歌曲。

9、唱得不错,我们已经基本学会了这首歌曲,但是怎么把它唱的更好呢?请同学们注意一下,在乐谱上访的强弱力度标记,歌曲每一乐句以弱开头,渐渐达到中强,再渐渐弱下去。下面我们试着用力度标记来把歌曲唱地更好一些。”(教师引导学生用力度变化演唱)

三、学习歌曲第二声部

1、“同学们,《红蜻蜓》这首歌曲带给我们一幅美丽的图画,你们听出这是一首二声部的歌曲了吗?”“下面我们来学习第二声部的旋律,老师先来唱一遍。(教师范唱第二声部)“请同学门随音乐哼唱第二声部旋律。”(学生哼唱)

2、请同学们拿起竖笛吹奏第二声部旋律。

3、同学们表现不错,我们分组来吹奏两声部旋律,体验一下和声的效果。

4、同学们吹得不错,想不想学会唱第二声部歌词,那老师弹琴你给歌曲第二声部填上歌词,同学们有没有信心?

5、二声部合唱.“唱的不错,下面我们分声部演唱这首歌曲好吗?”(全班分两组来演唱歌曲)

四、表现歌曲

1、同学们,一首《红蜻蜓》带给我们如诗如画的意境,下面我们分组表现歌曲,谁来唱第一声部?谁来唱第二声部?谁来打击乐伴奏?谁来舞蹈表演?

篇7:四年级音乐红蜻蜓

一.教学课题: 第五单元,第二课《红蜻蜓》 二.教学课型: 以唱歌为主的综合课 三.教学对象: 四年级(1)班 四.教学地点: 白水台小学多媒体教室 五.教学时间: 2014年5月11日 六.执教者: 和星宇 七.教具准备:多媒体

八.教学目标:

(一).能力目标:

1.学会用歌曲正确的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能够准确把握歌曲演唱的速度、节奏、情绪。

(二).德育目标:

能够用优美的声音、真挚的感情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九.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用正确的呼吸换气方法来演唱;

(二)教学难点:填谱唱词和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速度、节奏、情绪。

十.教学内容分析:《红蜻蜓》是日本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歌曲3/4拍。十一.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复习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新歌《小螺号》 2.复习二分,四分,八分,十六分音符音阶 3.导入,谜语导入

小飞机,纱翅膀,飞来飞去灭虫忙,低飞雨,高飞睛,气象预报它内行。

(三).新授歌曲

1.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出示课件)

《红蜻蜓》是日本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

2.看谱认知

在学习歌曲之前我们必须先要简单的了解歌曲,那么请同学们用平时所用的方法来看看你们都了解到了歌曲的哪些信息。(出示课件)

3.初听歌曲

请同学们在听这首歌的同时感受一下它的情绪和速度是怎么样的(出示课件)

4.教师逐句带唱简谱(出示课件)5.学生填谱唱词 6.学生完整演唱歌曲 7.学生带律动演唱歌曲 8.巩固歌曲

请同学们想一想要怎么样我们才能唱得更好(教师引导,出示课件)下面我们来进行一个比赛,男女生分组演唱,比一比那个组的唱得比较好。9.升华歌曲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是益虫又有哪些害虫呢?请举例。(出示课件)

提问:我们应该怎样对待益虫?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表现得真棒!可是一节音乐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会一去不复返,所以请各位同学珍惜每一天,像歌曲里的主人公一样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然后让美好的记忆珍藏在我们心中。

(五).布置作业

篇8:音乐教案《红蜻蜓》(模版)

郑杰

一:教学内容:

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歌曲《红蜻蜓》。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三:教学理念: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四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合唱,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往往搞得教师“事倍功半”,所以合唱教学一直是音乐教师最感扎手的,历年来未曾在公开课上见过上合唱课。作为辅导校合唱队的音乐教师,合唱教学我一直通过循序渐进、步步引导、十足耐心来将学生带入合唱美妙的音乐世界中,这次上课能否成功我没有把握,但我想勇于尝试、超越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进步!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难点:

认一认渐强、渐弱、换气记号,并唱一唱。五: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钢琴,媒体课件等 七:教学过程

1、导入

师:请同学们在教室里找一找有哪些小动物啊? 生:蝴蝶 小熊 蜻蜓

师:引出课题《红蜻蜓》,师在黑板上写歌谱,并说一段关于本节课的小故事:这是一首日本的歌曲,名字就叫做《红蜻蜓》,多年以前,在日本美丽的富士山下住着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当山上的桑树结满桑果的时候,小女孩就会在傍晚的时候,挎着一个小竹篮上山去采桑果。这时候,天空中布满了美丽的晚霞,很多很多的红蜻蜓在晚霞中满天飞舞,这景色真美啊,小女孩被眼前的美景深深吸引,沉浸在这美好的画面中,深深的陶醉了。红蜻蜓——这童年时代美好的记忆从此永远地刻在了小女孩的脑海中,不能忘怀。多年以后,小女孩长大了,当她回到故乡,重新来到山上,不禁回忆起童年时代的朋友——红蜻蜓,童年多么难忘啊!让我们一起来静静地再来聆听这首歌吧!(播放课件,欣赏《红蜻蜓》)

2、介绍音乐背景

师介绍本曲的音乐背景:《红蜻蜓》是日本作曲家、指挥家山田耕作38岁时创作的一首儿童歌曲,在日本是家喻户晓。它本来是一首描写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后来大人们也喜听爱唱,也成了他们回忆童年生活的歌曲。回忆是十分美好的。虽然只有短短的八小节,三段歌词,却将童年情景生动地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师:这样美好的内容应当用什么样的音调来表现呢? 生: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师:引出重点,并在黑板上写出来。

师:有没有那位同学知道这首歌曲是什么调的,多少拍? 生:降E调的,3/4拍的。师:把谱号和拍号补充上。

3、教唱歌曲 师:师生齐读歌词。师:教唱歌谱。生:学唱。

师:教唱第一段歌词。生:学唱。

师:用“模唱”的形式把第2、3两段的歌词带进去。生:学唱。

师:请个别同学进行展示,并指出不足。

4、音乐游戏:找钢笔; 游戏规则:老师将钢笔放在某处,请一位同学寻找,大家用歌声告诉他,当他走近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弱;当走远时,演唱的声音渐渐强;

1)引出难点:渐强、渐弱、换气、渐漫、中强、弱记号; 2)把渐强、渐弱、换气等记号加入到歌曲中,再进行演唱。3)小组比赛。

师: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生:回忆、感觉很优美。

5、二声部教唱。

预习第2声部歌谱,安排下节课教学内容。八:小结:

同学们唱得真棒!本节课我们不但学习了优美动听的歌曲,还学到了渐强、渐弱、换气、渐漫、中强、弱音乐技巧符号,大家掌握的都很牢固,希望这样的教学气氛继续保持,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下第二声部的歌谱,一节课真是太短暂了,我们的童年也是一去不复返。愿大家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心中!

篇9:小学音乐《红蜻蜓》说课稿

杨溪中心小学 赵**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上海教育出版社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音乐第五单元《飞》的第一课时《红蜻蜓》,在本节课中我安排了演唱歌曲《红蜻蜓》。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1886—1965),时年38岁的山田耕作根据日本诗人三本露风(1889—1964)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歌曲为四三拍,共八小节,短小精炼。曲调自然流畅,旋律优美,歌词朴实,感情真挚,具有梦幻般的意境和田园气息。1924年歌曲问世后,不仅在日本广为传唱,还被改编为管弦乐曲等各种形式,流传到其他国家,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歌曲为大调式,整首作品为上下两个乐句的结构,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因此,给人一种朴素的感觉。旋律起伏、深情,开始两小节从“ 5 1 3 5 ⅰ”情绪一下子发展到最高音,这在一般歌曲中是较少见的。紧接着一个六度的下行到“1”,然后经过“2”微微上扬至“3”,非常深情。第二乐句旋律的走向与第一乐句基本相同,只是没有第一乐句那样的大跳,显得较平稳。第一乐句旋律上行,第二乐句以下行作为呼应。歌曲中设置了较多的力度记号,力度变化细腻、频繁,但基本上都与旋律的起伏结合紧密。第二声部的哼鸣,烘托了宁静而深远的气氛。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②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尝试在欣赏中哼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③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4、教学难点:

根据力度要求自信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教学手段,让学生在音乐活动中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和表现音乐,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导入语:同学们,欢迎大家走进今天的音乐课堂,这节音乐课,我给你们带来了一段动听的音乐。

播放班得瑞的轻音乐《森林狂想曲》片断。(学生跟着音乐进行自由体态律动,放松身心。)

师提问:你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用柔和温婉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试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歌曲教学

过渡:童年的生活快乐而难忘,听!晚风中有传来了一阵优美的旋律——

1、初听《红蜻蜓》感受歌曲。(播放《红蜻蜓》音频教师提问:歌曲描写了什么?给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2、教师播放轻音乐版《红蜻蜓》做背景音乐,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3、听教师范唱。(教师跟伴奏范唱,并划拍规范范唱。)

4、欣赏视听动画版《红蜻蜓》。(学生可以小声哼唱,尝试跟原唱划着三拍子。)

5、学唱歌曲

(1)学习歌曲曲谱。(《红蜻蜓》谱例)

①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②教师要求学生划拍唱曲谱。(四三拍指挥图示和体位划拍法)③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④分小组唱曲谱。(2)合唱曲谱。(《红蜻蜓》歌曲学习)(3)学习歌词。

①教师弹琴,教唱第一段歌词。

【教师:在学唱时,提示学生注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渐强和渐弱记号,做到及时换气,强弱处理得当。】

②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唱第一段歌词。

③自学第二段、第三段。(小组内合作后反馈演唱。)【▲教师:给学生3分钟时间,练唱一下第二段歌词。】

【▲教师:能马上把第三段歌词唱一唱吗?(小组唱或推荐代表独唱。)】 【▲注意:第三段歌词和第一段歌词的不同。】

④教师弹琴,学生随琴分别轻声唱第二段、第三段歌词。(4)分演唱形式演绎歌词。

①教师为第一段设计“齐唱+领唱+合唱”演唱形式演绎歌词。(教师注意倾听学生歌唱时的音准,针对不准的音,让学生多听,使音准到位,声音谐和。)

②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属于本组的演唱形式演绎第二、三段歌词。(教师键盘伴奏或放《红蜻蜓》伴奏。)

(三)表现歌曲

1.注意气息的运用。

歌曲《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两小节一换气。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四三拍指挥图示)

(1)气息的练习:深吸一口气,缓缓呼出。

(2)用较弱的声音,两小节一换气,两个声部合唱第一段歌词。

(3)运用悠长的气息,两小节一换气,合唱歌曲(三段歌词连起来演唱)。2.注意节拍。

这首歌曲的节拍是四三拍,但是在演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弱、弱”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节拍演唱歌曲,反而会破坏歌曲的意境。

(1)用深情、舒缓的语气轻声朗读歌词,仿佛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就用这种感觉来演唱歌曲。

(2)注意力度的变化: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

【设计意图】在本堂课中,我尽力使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既有一些音乐特长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群体性的合作演唱;体现在小组化的探究与整体的共鸣。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愿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比、体验,找到解决的方法,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简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3.完整演唱歌曲。(《红蜻蜓》伴奏)

跟伴奏,学生完整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1)轻声演唱。(2)气息悠长。

(3)注意力度的变化。

(4)注意高音的弱声与气息的配合处理。

(四)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教师:由于这首歌曲的广泛传唱,如今它已有许多版本,让我们来唱一唱这个速度的版本,给你们什么不一样的感觉?(播放快速伴奏)

【设计意图】速度、情绪的变化,能表现出不同的情境,这正好比学生在欣赏同一首乐曲时,会因个人喜好和经历的不同,产生不同的联想、感受,音乐不可能是千篇一律的,而歌曲的不同情境的表现正是应证了音乐的多元化。

(五)欣赏二声部合唱结束歌曲学唱的教学(日语版《红蜻蜓》)

欣赏日语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对比合唱与齐唱——合唱比齐唱效果更丰富、饱满、有变化。接着尝试用“lu(噜)” 跟琴哼唱二声部。最后把学生分成两大组,演唱不同声部,体会合唱效果。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聆听二声部歌曲的合唱效果,体验感受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和艺术魅力,为第二课时学习《红蜻蜓》的二声部合唱奠定基础,同时也是对学生音乐视野的一种拓展。

(六)课堂小结

篇10:小蜻蜓花花四年级作文

在美丽蜻蜓王国有一个规矩:都不准骗人,不然就会受到上帝的惩罚。

有一天,一个叫花花的小蜻蜓在语文期中考试中只考了54分,她想:我回家肯定会被妈妈骂的,怎么办呢,偶尔骗一下应该没事吧!反正谁也不知道。谁会罚呢?

小蜻蜓花花回到了家,用很高兴的语气对妈妈说:“妈妈,妈妈我的期中考试考了100分,试卷都在学校展览了。”“啊,真的吗?”说:“的女儿真聪明啊,真是太开心了!”

第二天,小蜻蜓早上起来一照镜子,吓了一跳,她头上竟然长了一对蜗牛的.触角,翅膀上也长了十几个痘痘。妈妈一看差点吓晕过去。花花想起昨天发生的事情,心里惭愧极了。她终于鼓起勇气,向妈妈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突然,很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小蜻蜓头上的触角没有了,翅膀上的痘痘也消失了。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并没有责怪花花,反而夸她是一个诚实的好孩子。

篇11:捕蜻蜓记四年级作文

今天,我刚写完作业。妹妹就说:“姐姐,我们去小河边玩吧,好吗?姐姐。”我一开始想:要考试了,我也该复习了。我就说:“不了,好妹妹,等姐姐考完试再带你去,好不好?”没想到妹妹说:“哼!你不带我去,我就告诉妈妈。”

“我……”还没等我把话说完,妹妹就跑去对妈妈说:“妈妈,妈妈,姐姐不带我去小河边玩。”妈妈说:“宇佳,你带妹妹去玩会吧。”我无话可说了,只好带她去玩了。

我们到了小河边,我和妹妹看到了很多蜻蜓,我就说:“妹妹你要蜻蜓吗?”妹妹说:“要。”

我又说:“那你就在这里等着,我回去拿扫帚。”说着我就跑回了家,妈妈一看到我就问:“你不是和妹妹去小河边玩了吗?怎么自己回来了?是不是把妹妹一个人扔在小河边啦?”我说:“哎呀!不是啦!”我急匆匆地解释了几句就拿着扫帚跑回了小河边。妈妈还在后面问:“你拿扫帚干嘛?”

很快我来到河边,我一看说:“妹妹,这里有很多蜻蜓,快来呀。”话还没有说完我就开始扑了,一开始扑了几下没扑着,后来我终于捕了一只,我和妹妹都非常高兴。于是我就把蜻蜓从扫帚缝中拿了出来,高兴的拿着蜻蜓翅膀把它给了妹妹,妹妹高兴地说:“姐姐,你真棒!”

看着妹妹高兴的.样子,我决定再扑几只给妹妹。可是事情根本不是我想象的样子,而是扑了几下都扑了个空。

后来我没有信心了,好像有一只蜻蜓看出了我的样子了,就好像故意的来逗我,我向左扑它它就向右飞,我向右扑它它就向左飞,我不扑了,它也不飞了,就停在一块小石头上。我看它不动了,就猛地拿起扫帚一扑,结果它飞得比我的扫帚还快,还是没扑着。

篇12:四年级音乐红蜻蜓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蜻蜓你来吧》。

2、音乐游戏。

教学重点:

体会不同地区童谣的共同特征和不同特征。

教学目标:

1、感受演唱童谣时的喜悦心情。

2、初步了解不同地区的不同童谣,了解他们的共同特征。

教学用具:

录音机、磁带、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同学们咱们准备上课了!

生:老师等会,我们还没画完呢。

师:怎么你们刚上完美术课呀!画的什么呀?

生:蜻蜓。

师:好吧,老师等会你们。

(老师弹奏歌曲《红蜻蜓》)

师:同学们画完了吗?

生:画完了。老师,您刚才弹的曲子叫《红蜻蜓》吧,我们都会唱。

老师弹奏歌曲,学生完整的唱一遍。

师:同学们唱的太美了,那这首歌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回答。

二、学习山东童谣《蜻蜓你来吧》。

1、导语:同学们刚才唱的`是一首日本童谣,老师这儿也有一首童谣,不过是一首山东童谣,那么,现在我们来听一听山东的小朋友们在跟谁说话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2、教师播放歌曲《蜻蜓你来吧》,要求同学们体会一下小朋友唱这首歌的情绪。

3、我们一起和蜻蜓打招呼!带学生拍手、拍腿按节奏读童谣。边拍节奏边读童谣。

小组活动:一组读童谣,一组用身体某个部位发出声音伴奏。刚开始可以是一个动作,逐步加入两个、三个动作伴奏。

师:看着大家非常起劲的样子,你们一定很喜欢这首歌曲了,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一下,好吗?

生:好

A、学生先听老师唱一遍。

B、学生随着琴小声的模仿着唱几遍。

C、因为这首歌曲重复的地方很多,鼓励学生找出重复的地方,可以减少学生的难度和记忆的难度。

D、给学生分角色,让他们分别来扮演“和”和“领”的角色,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E、师生合作完成

F、鼓励学生同桌或者小组之间完成。

G、鼓励学生加上动作边表演,边演唱

三、复听歌曲《蜻蜓你来吧》。

1、启发语:小朋友和小蜻蜓就像一对好朋友,他们是那样亲切地交谈地,你是从哪儿听出他们就像朋友一样,你能不能也这样唱呢?

2、体会童谣所表现出的天真的童趣。边拍节奏边欣赏,感受歌曲中所表现出的童趣。

师:歌曲中小朋友们跟小蜻蜓说话时是什么样的语气呢?

(亲切,像是跟好朋友说话一样。)

3、引导学生利用力度变化表现歌曲。

师:蜻蜓向我们飞来时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表现呢?蜻蜓飞走了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声音来表现呢?引导学生带有力度变化地跟着音乐演唱歌曲。

四、我们一起来游戏。

1、教师组织学生分成小组,几个人一组,围成一个小圆圈,每组想一个动作伴奏,边做动作边唱歌曲。

2、教师播放童谣,请学生听着歌曲来游戏,游戏时注意安全。

五、教师总结

师:童谣是小朋友一边玩耍时一边随口唱的儿歌,同学们课后也可以自己创作一下,看看谁编的童谣好听。

上一篇:给老婆的简短检讨书下一篇:常见的民事答辩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