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2024-07-30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精选6篇)

篇1:《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学习目标】

1、复习新闻知识。

2、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3、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4、体会本文标题的新颖。【课时】1课时。

【方法】自主、合作、交流。【教具】

1、香港回归照片资料。2、课件。

3、新闻材料。【重点】

1、了解特写消息与一般消息的异同。学习特写的表达技巧。2、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教学过程】

一.关于香港

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第一篇《别了,“不列颠尼亚”》。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1)香港坎坷的历史

1841年1月26日: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强占香港岛,事后清政府曾试图用武力予以收复,道光皇帝为此发下多道谕旨,但清朝始终不能捍卫领土完整。

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1860年10月24日:中英签订不平等的《北京条约》,割让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给英国。

1898年6月9日: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租借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北地区及附近262个岛屿,租期99年(至1997年6月30日结束)。

1942年12月25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进犯香港,驻港英军无力抵抗,当时的香港总督杨慕琦无奈宣布投降。香港被日本占领,开始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治时期”。

1945年9月15日: 日本战败后在香港签署降书,撤出香港。

(2)邓小平与香港回归

1982年9月,中英关于香港地位的谈判,在邓小平和当时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之间进行。邓小平态度坚决地告诉撒切尔夫人:“主权的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中国在1997年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本岛、九龙,否则,任何一个中国领导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国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邓小平的话,令当时有着“铁娘子”之称的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在这位中国的“钢汉子”面前,低下了头。1984年12月19日: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落实香港1997年之后实行“一国两制”制度。

二.导入:复习“新闻”引入“通讯”

下面,大家看书本第38页单元提示。

同学们,初中我们已经学过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那是一篇什么类型的文章?(新闻)。那么下面先让我们来复习一下新闻的知识。有没有同学愿意谈谈你知道的新闻是什么,又有什么特点?

1.新闻

从文体意义上看,新闻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新闻专指“消息”,是对国内外新近或正在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种类较多,有动态消息、评论消息、社会新闻、文教新闻、国际新闻等。

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消息、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1)新闻一般分为哪几个部分?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

标题(引题、正标、副标题)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结语,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得向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2)哪几部分是缺一不可的?标题、导语、主体

(3)新闻的六要素是什么?是五个“ W ”和一个“H”:

1、when:何时

2、where:何地

3、who:何人

4、what:何事

5、why:何因

6、how:何果

那么新闻又有哪些特点呢?

真实性,指内容真实客观,不能虚构或夸张。时效性,指报道过程要尽量迅速及时。

新颖性,主要指内容时态的新,也指内容的重要性,新颖程度。那么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是我们所说的广义新闻中的通讯。

2.通讯的特点

有没有同学可以告诉大家通讯有哪些特点呢?

明确:通讯属于新闻的一个类型,兼具一般新闻的特点,也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真实性,时效性,新颖性”,但是除了这些特征呢,通讯还有文学性的特征,也就是在语言表达上生动形象,就如同一般的记叙文。

三、整体感知 1.预习检测

好,早自习呢老师布置大家去预习,找出文中的时间点和对应的新闻事实,那预习到底怎样呢?我们来验收一下。

明确:

4时30分,末任港督的降旗仪式。4时40分,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的告别仪式。7时45分,港岛的第二次降旗仪式。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

①6月30日晚12点59分: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②7月1日0时01分:五星红旗升起 0时40分,“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很好,那么作者这样把时间写得那么精确,体现了通讯的什么特点呢?

明确:真实性

这篇通讯是写于,香港回归的当天。体现了什么特点? 明确:时效性。

虽然香港回归已经十几年了,但在当时这个事件是新颖的,重大的,体现了,新颖性。

香港回归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举国欢腾。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吸引了世界各大媒体的目光。为了记下这一大盛事,四位新华社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描绘了这难忘的时刻。

据了解,在有关香港回归的新闻报道中,本文是最出色的一篇新闻作品,曾经在第八届中国新闻奖评选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

今天,我们就让这篇著名的《别了,“不列颠尼亚”》带领我们回到1997年6月30日至7月1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现场,一起来重新感受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2.划分层次 第1自然段:导语。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导语部分有三个重点:点题、揭示全文主旨、导语结束在时间上,为通讯主体部分的时序顺序奠定基础。

第2~10自然段:主体。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

资料。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第一层(第2~4段),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第二层(第5~7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第三层(第8~9段),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第四层(第10段),“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这篇特写在报道新闻事实时,还适当的运用一些背景材料,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第4、7、11自然段。

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第11自然段:结语。用极其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四.精细品读课文

1.仔细品读课文,说说你认为课文有哪些显著的特点。参考:

A.气氛烘托(散文笔法)“蒙蒙细雨中”、“雨越下越大”是天气状况的实写,但两处用笔,写出过程,对仪式的气氛起了烘托的作用;“面色凝重”,是对港督彭定康表情的实写,但在这里做交代,对“告别”仪式的氛围起了点染的作用;至于“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的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则将“新”与“旧”、“撤离”与“交接”、“终结”与“新生”这一主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英国不愧为最有绅士风度的国家,他们把告别仪式搞得绅士味道十足。港督府的旗帜是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的,这一特定乐曲的选择,英国人煞费苦心。“日落仪式”的命名以及“日落”时间的选定,都可见到英国皇家的气派与风范——完美的结束与始终如一的矜持、高贵。“不列颠尼亚”号,这艘以大英帝国国号命名的游轮,在完成接载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的末代使命后也即将退役。通讯的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些特点,用侧面烘托的手法,烘托了主题。

B.暗用“反复”(思想情感表现得庄严与深沉)首先是在香港游离祖国的时间上反复重复:“150多年”、“近一个半世纪”、“156年前”、“156年5个月零4天”等重复达六次之多。其作用不过就是要传达一种信念,别看经历的时间如此之长,赢得最后胜利的还是中国。与此相对,是对英国统治“宣告终结”“即将告终”“最后时刻”“最后一次”等的多次反复。仅“最后一次”就使用了三次。这样的反复手法,无疑也起到了讴歌回归的作用。

2.深入分析个别字句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有什么样的特点? ①“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2)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3)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五.总结 今天,我们学的这篇报道既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人们是多么激动,而是选取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把末代港督乘坐的“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正是因为选材独特、意蕴深远,本篇报道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脱颖而出,入选《通讯名作100篇》。

课文题为《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客观的角度叙述了英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去的过程,表明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六.作业

以身边的事件为素材写一则新闻(旨在向大家宣扬学校、班级、寝室文化特色活动等)。

篇2:《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导入:

香港回归是哪一年?让我们一起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假设你是一名记者,该怎样报道这一盛况呢?播放视频。

假如你是一名记者,你该如何报道?首先一起来回忆一下相关的新闻知识。

新闻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结构: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

标题:可分为引题、主题、副题

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主体:新闻的主干、核心。要求围绕导语具体介绍新闻事实。

背景:对新闻背景进行解释的事实材料。

结语:用来小结、展望、激励、评价等。

特点:真实性、时效性、简洁性

1、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看到不列颠尼亚,想到了什么呢?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国。“不列颠尼亚”是什么东西呢?

英国皇家游轮。别了,不列颠尼亚,从字面上看,似乎是在与这个游轮告别,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被洗刷。

2、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

找出文中的导语部分,请大家齐声朗读。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英国撤离香港。任何壮美的语言都难以尽现它的精美绝伦,任何浓重的笔墨都难以描绘它的恢弘壮举。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一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一般新闻的主要内容都可以在导语中找到,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导语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3、从导语部分我们知道了本篇新闻主要写了英国撤离这一内容,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主体部分。将文中表示时间的句子画出来,看看这篇通讯是从什么角度,按什么顺序把“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记录下来的`。

时间地点主要事件

6月30日下午4点30分港督府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下降旗杆

下午4点40分港督府彭定康乘车最后一次离开港督府

下午6点15分距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的广场举行“告别仪式”,查尔斯女王宣读女王赠言

下午7点45分

“威尔士亲王”军营旁举行第二次降旗仪式

6月30日最后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现场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

零点40分中国南海查尔斯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不列颠尼亚”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4、这个表格已经将这则通讯的时间、地点、主要事件很清楚地罗列出来。这已经完成了本文作为新闻的主要任务。大家有没注意到,文中有两段内容在表格中完全没有涉及?是那两段呢?

第4段、第11段齐读这两段

这两段主要描写的是什么呢?

历史,具体一点讲的是什么历史?港督府的历史和英国侵占香港的历史。这两段属于新闻结构中的哪部分?

背景部分。文中背景部分除了这两段还有哪一处?(第7段)找出来,请同学朗读。

这些背景材料仅仅在讲述历史吗?从中找出现实的痕迹。

随着末代港都的离去

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又从海上去。

历史与现实两者放在一起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写法?

对比,历史背景与现实场景串在一起,背景材料的引入使现实的场景具有历史的纵深感,让人更加体会出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

篇3:《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关键词:《别了, “不列颠尼亚”》,教学创意,博观约取,筛选信息

《别了, “不列颠尼亚”》是人教课标版教材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如何上好这篇课文呢?我采用了以下步骤来教学:

一.导入:

香港回归, 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 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今天, 我们一起来读一篇报道香港回归的短新闻, 也是获得当年的新闻一等奖的新闻名作——别了, “不列颠尼亚”。板书题目:别了, “不列颠尼亚”。

二.聚焦标题:

1. 别了, “不列颠尼亚”, “不列颠尼亚”, 是什么意思。看第一段, 寻找答案。

明确: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英国皇家游轮带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离开香港。

2.别了, “不列颠尼亚”, 这一标题有几层含义, 分别是什么?

明确:两层, 实指虚指。不列颠尼亚号游轮带着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港督彭定康离开。这标志着英国彻底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中华民族一雪百年国耻,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3.再看标题, 我们对标题调整语序, 就成了, “不列颠尼亚”, 别了。比较调整前和调整后, 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明确:倒装。意在强调, 我们彻底结束了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百年的屈辱一扫而光, 隐含着一种自豪之情, 一种骄傲之情。

三.信息筛选:

1. 我们知道, 新闻要向读者提

供新近发生的重大事件, 那么这篇新闻报道的重大事件是什么?请大家迅速浏览全文, 看这篇新闻在报道新闻事件的时候有最明显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明确:香港回归。时间。 (学生阅读, 教师提示, 有的时间是明的, 有的时间是暗的。)

2. 标清全文段落序号。以时间为关键词在文章中找相应的新闻事实, 并加以概括。

明确:4时30分, 港督府, 降港督旗。4时40分, 港督府, 港督离府。6时15分, 添马舰东, 告别仪式。7时45分, 添马舰东, 降米字旗。最后一分钟, 交接仪式上, 降米字旗。新的一天的第一分钟, 交接仪式上, 升我国旗。同时, 添马舰营区, 升我国旗。0时40分, 不列颠尼亚, 港督离港。

3. 对上述新闻事件再概括。

明确:4时30分, 港督府, 降港督旗。7时45分, 添马舰东, 降米字旗。交接仪式上, 中英易帜。

4. 小结:

这篇新闻选取了旗帜这一具有象征性的事物, 降旗, 降旗, 降旗, 升旗, 升旗。以降英方旗帜升我方旗帜为核心事件, 反映了香港回归, 角度独特。

四.揣摩语句:

1.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 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 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尾段“156年5个月零4天”与首段“150多年”的不同, 为什么这么精确呢?

明确:这对我们民族来说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从两个方面来看, 于祖国而言, 这是朝思夜想的156年5个月零4天, 这是苦苦守候的156年5个月零4天, 这是饱受熬煎的156年5个月零4天;于香港而言, 这是漂泊流浪的156年5个月零4天, 这是历经艰辛的156年5个月零4天, 这是备受凌辱的156年5个月零4天。所以必须精确。

2.大英帝国从海上来, 又从海上去。这句话如何理解?

明确:既是实指, 又是虚指。英军从海上来到香港, 最后又乘船从海上离开。从海上来标志着英国开始了对香港的侵占, 从海上去意味着结束了对香港的殖民统治。

五.体会感情:

1.设置情境, 如果你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播音员, 现在要向全世界播报这一重大新闻, 你要怎么播报呢?

明确:严肃庄重。重大新闻, 不可不严肃;伟大时刻, 不可不庄重。

请同学把整篇新闻播报一遍。

2.现在把这篇11个段落的新闻压缩为100字以内的消息, 在整点新闻播报。

明确:就最重要的事件变成短新闻, 最重要的当然是中英交接仪式上的易帜。截取第8段两句的后一句, 第9段三句的第一句, 合成两句话新闻。

再进行播报。体会其中的激动欣喜自豪之情。

六.总结全文:

中英易帜, 这是一个庄严的时刻, 这是一个永载史册的瞬间。香港回归, 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 香港回归, 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师生配合读, 师读前半句, 生读后半句。结束全文。

七.课下作业:

搜集有关香港历史的资料, 写一段文字, 谈谈香港回归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重大意义。

篇4:《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别了,“不列颠尼亚”》写的是香港回归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更加突出了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

本文最突出的特点是做到客观真实与香港回归的欣喜自豪之情的有机融合。如新颖的题目,一语双关;巧妙的场景编织: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的有机融合;借助环境烘托,借景寓情,在细节中蕴含着深刻的意味,在平淡的笔调中洋溢着浓烈的感情。

【教学目标】

1.了解新闻的特点,掌握新闻体裁的结构。

2.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

3.学习品味课文在客观真实记录事件的过程中,巧妙含蓄地表现情感的特点。

4.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点】

1.掌握新闻体裁的相关知识。

2.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的艺术特点。

3.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

1.体会背景材料的作用。

2.品味文中蕴含的丰富感情。

【教学方法】

讲解、品读、感悟、小组学习、对比阅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激发情感

“香港知多少”(请学生谈对香港的了解。教师幻灯片简介香港被英国侵占到回归的历史。)

附:香港被占领的经过:

香港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自秦代至清代道光年间,中国政府始终对香港行使主权。

1840年,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1841年1月26日,英国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即派军武装占领了香港岛。1842年同中国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割占了香港岛。

1856年,英国又联合法国向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3月,英军以“找寻住宿地”为借口,进驻九龙半岛尖沙咀一带。同年10月,英国迫使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割占了九龙半岛尖端。

1898年英国又趁西方列强竞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之机,以抵制俄国势力南下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强行租借九龙半岛北部大片土地及附近200多个岛屿(后来统称为新界),租期99年,到1997年6月30日期满。

上述三个不平等条约,自从辛亥革命推翻清政府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承认。但在旧中国,国力衰微,无力解决香港问题。

为了使香港回归,中国共产党人作出了许多努力,终于,1984年的《中英联合声明》使香港的回归指日可待,13年的漫长等待,让亿万中国人失去了许多,也得到了许多。当1997年7月1日零时这一庄严的时刻到来之际,哪一个中华儿女不热血翻腾呢?本文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写作的。

二、知识回顾

1.什么是新闻(消息)?

新闻是对新近发生的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实的报道。

2.构成新闻的要素是什么?

五个“W”和一个“H”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因) how(何果)

3.消息的结构。

标题(正、副标题)

导语:消息的第一自然段,或开头的一两句话,一般称为导语。

主体:主体是导语之后,构成消息内容的主要部分。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消息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但通常安排在主体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消息的主要材料。

结尾:消息要把事实写得完整,逻辑严密,结尾需要响亮、有力,发人深思,给人启迪。

4.消息的特点。

真:消息的事实必须真实。

短:消息要求短。

快:时效性。

活:消息要写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强:消息的强是指思想性和指导性要强。

本文是一篇特写,特写也称新闻速写、新闻素描,要求用“特写镜头”反映事实,是作者深入新闻事件现场,生动、形象地将事实再现在读者面前。

三、研读课文

1.理结构:快速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掌握新闻的结构特征,理清思路。

学生思考讨论后明确:

导语(1段)、主体(2—10段)、结语(11段)

概括主体主要内容,思考安排材料有何特点:四个场景、三次降旗(时间顺序)。

(1)找出本篇报道的导语部分和主体部分。

导语(第1段)

概述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一刻是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降落,接载英国王子和港督的游轮离开香港。

主体(2—10段)

集中描写英国撤离香港那天的四个场景及有关背景资料。

结语(最后一段)

用概括的语言叙述英国在香港统治的开始与结束。

(2)概括主体部分写到的事件。

四个场景,三次降旗。

本文主体部分选取1997香港回归,英国撤退时的四个重要场景。请快速阅读课文,找出这四个场景。

第一场景:4点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一次降旗: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

标志: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统治。

第二场景:6时15分,在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统治结束的告别仪式,降下英国国旗。

第二次降旗:7时45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标志:被英国统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

第三场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红旗升起。

第三次降旗: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子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

标志: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统治的结束。

从此中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第四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小结:主体部分按时间顺序组织材料,将事件的始末交代清楚,通过对四个特定场景的描写,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

2.品析特色、体会情感。

客观真实是新闻报道的生命,但并不排斥新闻写作者情感的适度流露。香港回归,对全体中国人来说,是洗雪国耻、大振国威的喜事;对香港来说,是走向新生,蓬勃发展的新纪元;对英国来说,是英国在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殖民统治的结束。报道时,作者既不能直白地讽刺英方撤离的情景,又要彰显我国收回香港的国家尊严,表现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豪情。这就要求作者的用词必须准确,情感避免直露。这则短新闻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及1997年新华社社级好稿,必有它的独特之处。本文在客观真实记录事件的过程中,巧妙含蓄地表现情感,彰显我国收回香港的国家尊严,表现中国人民扬眉吐气的豪情。

问题讨论:本文是如何做到客观真实与香港回归的欣喜自豪之情的有机融合?

教师示例:

1.新颖的题目,一语双关。

问题:解题目,理解“别了,‘不列颠尼亚”,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

本篇新闻的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

比较题目:《英国在香港“日落”,末任港督黯然离港》

明确: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地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实境是永别,虚境是回归和雪耻。标题寓虚境于实境,独具匠心又不留痕迹。

2.巧妙的场景编织,现实场景与历史背景融合。

问题设计:在本文中,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作者集中描写了英国撤离香港那一天的几个典型场景,把生动的现场气氛传达给读者。不仅如此,作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巧妙地编织了与香港回归相对应的一些历史背景,从而使读者从场景的气氛中感受到深刻的历史内涵,演绎出一曲荡气回肠的祖国赞歌。请找出来(在哪些段落里),体会它们在文章中的作用。

如:第4、7、11自然段。比较阅读下列材料与原文有何不同,那个效果好?

(教师明确赏析内容,引导学生体会作用。教师指导学生比较第4段省略的内容,分析原文的好处。再以第7段为例体会作用,学生再细心寻找。)

示例:第4段

(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2)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近一个半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陈迹。

又如:第7段

(1)七时四十五分,在添马舰东广场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今天,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2)七时四十五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156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小结:背景中有历史事件回顾,港督府的修建,英国统治香港的天数,英国米字旗和港督旗的升降等,都有准确的记载,虽然只写了一天中发生的事件,但有很大的历史跨度,容量非常大,作者通过回顾历史,用镜头将历史与现实交错出现,有力地突出了英国在香港统治的终结,使人在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

3.分析环境烘托,借景寓情。

(引导学生比较2.6.7段划线句子与原文的不同。由学生小结手法。)

示例:第2段

(1)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今天,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2)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濛濛细雨中,末任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25任港督的庭院。

又如:第6段

(1)此时,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

(2)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说……

分析明确:环境描写虽极为简练,但生动传神。如“在蒙蒙细雨中”、“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雨越下越大”、“广场上灯光渐暗”等语句,既客观地点染了环境特点,又恰当地烘托了英方“撤离——告别——消失”的气氛。

4.鼓励学生自己研读发现细节对传达情感的作用。

对比烘托(5、7段);精确的数字(四个场景具体时间);重复用词。

(根据时间调整,允许学生个性解读,教师适当引导理解。)

四、小结,激发情感

这则新闻以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盛事为载体,用烘托对比等手法生动形象地记录了英国王储查尔斯和末代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皇家游轮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表达了只有国家强大了、民族昌盛了,我们的民族和人民才不会被人欺辱的爱国情怀。

五、拓展作业:2015年7月1日香港回归18周年,你有何感想?

篇5: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新闻六要素、新闻的特点,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结构。

2.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3.体会课文 “现实场景与历史事实的交叉”这一写作特点,学习课文庄重、含蓄的语言特点。

能力目标:

1.学会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与写作特点。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引导学生关心时事、关注社会。

教学重点:

1. 掌握新闻这一体裁的相关知识。

2. 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课文结构,学习课文的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第一课件网

1.视频导入:播放香港回归的纪录短片,再现香港回归祖国的那一激动人心的历史时刻。

2.历史背景介绍:同学自己谈谈对香港回归这一段历史的相关认识、了解,教师视情况做适当补充。

3.导言:今天我们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让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以文字的形式,通过“新闻”这一体裁将我们中华民族这一大盛事记录下来的。

二、文体知识

在进入课文学习之前,我们先来了解“新闻”这一体裁的相关知识。

1、新闻的概念

新闻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新闻专指“新闻”,指对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价值的人和事实的简要而迅速的报道。广义的新闻指及时报道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或生活现象的各种文章,包括新闻、通讯,和兼有新闻、文学双重特征的报告文学。

2、新闻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是通常所说的五个“W”和一个“H”即:when:何时

where:何地

who:何人

what:何事

why:何因

how:何果

3、新闻的特点:

真实性:让事实说话,内容真实。简明性:语言简明扼要。时效性:报道迅速及时。

4、新闻的结构

每则新闻在结构上,一般包括标题、导语、主体、结语和背景五部分。前三者是主要部分,后二者是辅助部分。

标题:一般包括引题、正题、副题。

导语:一般指“电头”后的第一句或第一段文字,用来提示新闻的重要事实,使读者一目了然。

主体:随导语之后,是新闻的主干,是集中叙述事件、阐发问题和表明观点的中心部分,是全篇新闻的关键所在。

背景:一般说,背景材料是新闻的从属部分。是事物的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环境、条件,是新闻的从属部分,它无固定的位置,常插在主体部分,也插在“导语”或“结语”之中,有时也可成为新闻的主要材料。(课文中就有不少背景材料。)

第一课件网

结语:一般指新闻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话,是新闻的结尾,它依内容的需要,可有可无。

三、整体感知

1.理清课文结构:按照刚才所学习的新闻的结构,找出课文中它所对应的各个段落。

导语:第1段;主体:2——10段;结语:第11段。

2.把握课文内容:按时间顺序给这则新闻的主体部分分层,并归纳它主要写了哪几个场景。

第一层(第1~3段),港督府告别仪式(第一次降旗)。

港督府告别仪式是英国告别仪式的序幕,地点: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时间:4∶30分,降旗。4∶40分,港督彭定康离开港督府。

第二层(第4~6段),添马舰东广场告别仪式(第二次降旗)。

添马舰东面广场的告别仪式,象征着英国长达156年统治的结束。时间:晚6时15分,仪式开始。7时45分,降旗。

第三层(第7~8段),交接仪式(降旗与升旗)。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是整个仪式的高潮。地点: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时间: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和7月1日的第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与此同时,添马舰东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香港防务。

第四层(第9段),“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时间: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离任总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港。

文章是一篇特写,特写性消息,也称作新闻速写、新闻素描。主要是运用类似于电影特写镜头的手法反映事实,使某些精彩的场景生动、形象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结构,本文就是由四个主要场景构成:

第一个场景:下午4点30分,末任港督告别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帜;

第二个场景:晚上6点15分,添马舰军营东面广场举行象征英国管治结束的告别仪式;

第三个场景:子夜时分,举行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第四个场景:7月1日零点40分,查尔斯王子和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

第一课件网 通过对四个特定的场景的描述,真实地再现了香港回归祖国怀抱这一历史时刻,几个特定场景中着重描述了几次升旗与降旗。国旗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与标志,英国米字旗的降下象征着英国一百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五星红旗的升起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作者郑重地记录下这一历史时刻,含蓄地表达了一种祖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时的庄严与喜悦的心情。

3.在对这些仪式的叙述中,作者还插入了哪些内容的介绍?这些内容有什么作用?

引导学生找出哪些是现实场景,哪些是背景材料。比如提到彭定康离开港督府,就引入一些关于港督府历史的背景材料;而降旗的仪式,则让人联想起156年前,英国殖民者踏上香港的首次升旗。现实的场景是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文章的纲,每一则背景材料的引人都对应于一个现实的场景,依靠一些关键词衔接在一起,四、思考讨论

1.如何理解标题“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含义?

标题有两层意思。从字面上看,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消失在茫茫的南海夜幕中,这是现实的场景。另一方面,“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殖民统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终告洗刷。

①毛泽东主席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题。

②以英国皇家油轮“不列颠尼亚”号象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

③“别了”,用委婉中略含嘲讽的口气,表明这之中统治的结束。

这个标题不仅揭示了事件的主题,而且新颖别致,寓意深刻。

2.作者在叙述中语言显得沉着平静,没有直接的议论和抒情,但从这些我们又仿佛听到内心的激动和心跳,这是为什么呢?请找出这些隐藏作者感情的语句。

例如:

①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统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

②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第一课件网

全文最后一句语言庄重而含蓄,有深刻含义。“从海上来”指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殖民统治。“从海上去”指英国殖民统治的结束。

③如课文中“最后”一次的多次出现,强调英国对香港长达150多年的统治终于结束了,中华民族百手来的耻辱被洗雪,中国人民终于可以在自己的国土上行使主权,扬眉吐气了。

3.学习这则新闻的意义何在?

开放性题目,学生自由讨论回答,教师只作适当引导补充。主要想由此激发同学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五、小结

在众多关于香港回归的报道中,《别了,“不列颠尼亚”》是特别的。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欢庆回归的人们多么激动,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并且把末代港督乘英国皇家游艇“不列颠尼亚”号撤离香港这一事件放在一个历史的背景中,向世人宣告了中国主权的回归。正如课后所说:“香港回归,这是一个让亿万中华儿女噙泪的时刻;香港回归,这是一个令所有华夏子孙开颜的瞬间。”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在祖国华诞60周年的今天,这一历史让我们倍感自豪,也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六、作业

篇6:《别了,不列颠尼亚》教案

高中语文课程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审美和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中提到,实用文体的概念,应侧重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应用能力,体现其实用性和应用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准确解读文本内容和正确筛选文本信息的能力。对于新闻类实用文体而言,教育者要着重引导学生注意材料的来源与真实性、事实与观点的关系。

二、[学习目标与目的]

[教材概述]:《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作者并没有浓墨重彩加以渲染,仅仅是按照时间线索,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在历史背景之中,使香港回归这件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纵深感。字里行间洋溢着香港回归祖国的自豪感。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闻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培养学生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培养筛选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新闻中所用到的材料大致有三种:一是新闻事实,二是背景材料,三是作者的主观评价。引导学生把握这三方面的内容,并学会据此分析一篇新闻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特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新闻强调事实,关注的是当下发生的事情,因此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

(注:在整个的语文教学中,“三维”目标的实施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不能单独割舍某一个环节。个人认为,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方法引导,而于此同时学生获得知识,在精神上得到正确的价值观取向。)

[教学重点]:筛选新闻事实,培养阅读新闻的能力。

[对策]:通过了解新闻的基本常识,结合新闻文本资料进行整体性阅读。

[教学难点]: 1、充分理解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

2、体会作者对事件的主观评价在新闻中的作用。

[对策]:

1、给学生出明确的学习要求,针对文本,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筛选信息。

2、通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分析新闻中的几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用具]:多媒体投影,香港回归祖国视频

[学生能力分析]:

1、学习能力

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有关新闻的知识,对新闻的基本结构类型有基本的认识。此次讲述的新闻,只是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补充,让学生明确狭义的新闻和广义新闻所包含的体裁。高一学生在学习动机较为明确,对新闻的敏感度增强,并且有较强的参与意识。新课程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文本的阅读方面表现较为主动,符合新课程的基本要求。

2、信息素养

学生对网络技术的使用已经有很好的水平,可以通过网络教学完成一定的学习任务。

3、知识水平

学生平时的知识涉猎范围已经对“新闻”的基本概念有所了解并可以阅读和处理部分新闻知识的理解。

4、解决办法与学法指导

第一、利用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活动的氛围,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其主动地探究,自己找到答案,尝试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其次,在老师的引导下,各小组同学互相帮助,共同协作完成任务。第三、老师启发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组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互相讨论得到提高。

三、[教学设计思想]:

1、指导思想:

本节课以“主体主导”理论为中心,结合教室多媒体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自主参与、讨论研究、协作交流的开放性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个性化、个别化的教学任务,培养学生在新闻中筛选信息的能力,进而学习阅读新闻的心得体会。

2、教学模式

情境导入——回顾复习——强调阅读新闻通讯的侧重点——学生分组协作学习、教师指导——学习小组汇报学习成果——学生互相评论——教师总结——布置作业——结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正课:

1、(多媒体播放)展示:香港回归祖国仪式上,中英两国易帜场景。

导入:7月1日,是一个彪炳史册的日子,这一天,全世界都在谛听从东方响起的庄严的钟声,它响彻寰宇,向五湖四海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这是雪百年耻辱,长民族志气,振国家声威的喜庆时刻,历史已经铭记这一刻,我们每一个华夏儿女也将铭记这一刻。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让我们再次感受一下这一历史时刻。(板书)

<环节设置目的>:营造新闻现场氛围,学生将记忆拉回新闻现场。更好地理解新闻。

2、简要回顾初中已学新闻知识。

新闻:是借助传媒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信息所做的及时、客观、准确、简洁的报道。

新闻的结构:标题、导语、主题、结语、背景

<环节设置目的>:使学生达到基本新闻结构与特征的知识温习与积累。

3、简要讲解阅读新闻从三方面入手: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

<环节设置目的>:给学生正确的引导,以便于下一环节在新闻文本中顺利筛选新闻事实。

4、要求学生迅速浏览新闻,找出文本中的新闻事实。(以时间为线索,概括新闻事实)(板书)

5、(重点)学生讨论:筛选文本中的背景材料,讨论: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背景材料对阅读新闻有什么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讨论,明确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的完美融合,对于阅读理解新闻有着很大的作用。

6、(重点)学生讨论:筛选文本中作者的主观评价,讨论:新闻中主观评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讨论,明确分主观评价在新闻中反映出作者的主观倾向,有一定的情感价值引导。

7、拓展练习:

阅读课外通讯:《治好腿,我最想去跳舞》

要求:从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三方面入手,筛选信息,整合观点。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课外训练,强化阅读新闻的方法。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新闻。

二、课后反思(请学生反思本课所得,整理收获)

教师通过多媒体整理课后反思。

eq oac(○,1) 新闻最重要的是具备真实性特点。

eq oac(○,2) 新闻与通讯的区别。

eq oac(○,3) 阅读通讯要从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主观评价三方面入手。

eq oac(○,4) 新闻事实与背景材料之间的关系。

eq oac(○,5) 通讯中主观评价的作用。

<环节设置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有所收获,及时总结,将知识扎实学懂。

三、作业

1、文章:《新闻与通讯的区别与文体写作》

2、文章:《历史铭记回归时刻》

上一篇:会计电算化的意义论文下一篇:数学课堂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