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米运动素质训练方案

2024-07-28

百米运动素质训练方案(精选6篇)

篇1:百米运动素质训练方案

百米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04-000-01

摘要身体素质是构成运动能力的一个重要部分,身体素质的发展是提高专项运动成绩的重要基础,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情况,直接影响着专项运动水平。了解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的重要性,遵循训练的原则与方法,通过不断探讨与研究,用最适合的手段去进行短跑运动员身材素质的训练,全面提升综合身体素质,以提高运动员短跑运动专项运动成绩。

关键词短跑训练身体素质

当今高水平运动会的短跑类比赛,就是科学技术、运动员体能、心理能力、技术、战术、速度、爆发力的较量,全面的运动员身体素质使其在较量中有着明显的优势。运动成绩的提高与身体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短跑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方法的研究一直是田径运动中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各类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

(一)速度素质的训练。反应速度的训练。信号刺激法:利用突然发出的信号提高运动员对简单信号的反应能力。选择性练习法:随着各信号复杂程度的变化,让运动员做出相反的应答动作。

(二)力量素质的训练。负重抗阻练习。如运用杠铃、哑铃等训练器材。对抗性练习。如双人推、拉等,依靠对抗双方以暂短的静力作用发展力量素质。克服外部环境阻力的练习。如沙滩跑,斜坡跑等。克服自身体重的练习。如引体向上、纵跳等。

(三)柔韧素质的训练:发展肩部、腿部、臂部和脚部的柔韧性主要手段有压、搬、劈、踢、绷及绕环等练习;发展腰部柔韧性主要手段有:站立体前屈、俯卧背伸、转体、甩腰及绕环等练习。

(四)灵敏素质的训练:让运动员在跑、跳当中迅速、准确、协调地做出各种动作。各种调整身体方位的练习,如利用体操器械做各种较复杂的动作等。专门设计的各种复杂多变的练习,如立卧撑、十字变向跑等。研究证明,灵敏素质可以通过短跑得到明显的提高。因此,为了发展灵敏素质必须要在动作的方向、力量和节奏上尽量选择和短跑项目类似练习。

(五)速度耐力的训练:专门的耐久力训练是当今短跑训练中较为重视的问题,主要训练手段是用最快速度或接近最快速度跑主项距离或超主项距离。提高速度耐力最好的方法是适合专项需要的,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既要对代谢系统有良好的影响,同时又要使最大爆发力得到发展。

二、短跑运动员各项身材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

(一)速度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短跑运动员速度素质训练主要是反应能力的训练,其次短跑运动员应在运动员兴奋性高的情况下,速度提高到一定程度时,常会出现进展停滞、难以提高的现象,这时可以可采取牵引跑、变速跑、下坡跑、带领跑、顺风跑等手段去克服。

(二)力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根据专项竞技的需要,在主要发展运动员大肌肉群和主要肌肉群力量的同时,也要十分重视小肌肉群、远端肌肉群、深部肌肉群的力量训练。同时应根据完成训练任务的需要,正确地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规范并明确正确的动作要领。在一个训练阶段中,负荷安排大中小结合,循序渐进地提高负荷量度。力量训练后,要特别注意肌肉放松。

(三)柔韧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发展柔韧素质与力量素质相结合。这样不仅可以避免或消除两者之间的不良转移,而且有助于两种素质的协调发展。柔韧性训练后要十分注意放松练习,以使肌肉柔而不软、韧而不硬。

(四)灵敏素质训练的基本要求:灵敏素质要从少儿开始训练。灵敏训练的安排,一般安排在训练课的前半部分运动员体力充足、精神饱满时进行。

三、短跑运动员各部份肌肉力量素质要有合理比例

合理的肌肉力量比例对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短跑运动是人体与短跑有关的关节屈伸肌快速收缩与放松交替做功的推动人体向前的结果。在这影响人体跑动的诸因素中,肌肉力量大小起着主要作用,因此加强有关部位肌肉力量素质十分重要。

但是,并不是单纯的力量指数提高了,跑速就会随之提高。人体参与运动的主要关节有支撑时做功的脚掌、踝、膝、髋关节,促使两腿交替的髋、腰关节,支持上肢前后摆的肩关节,各关节屈伸肌之间,应按短跑运动的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肌肉力量比例,而且各主要运动关节间的力量也应有一个恰当的比数,在这合理比数的前提下,肌肉力量越大,跑速才能不断提高。如果这个比例不协调,不按短跑运动的需要去发展,不但运动成绩难以提高,反而会引起受伤。例如一些运动员膝、髋、肩力量素质很强,但掌、踝关节没有提高到和其他关节力量之间达到一定的比例,而引起着地时间过长,跑的步频就拖不起来,在掌、踝关节力量素质没有提高到和其他力量之间达到一定比例之前,其他部位力量素质再怎么提高,跑速也是难以发展的。因此,短跑运动水平要提高,全面发展各部位力量结综合素质十分重要。

四、结束语

身体素质的训练是短跑运动员提高运动成绩的必要手段。在当今的训练与比赛中,拥有优良的身体素质使运动员能胜任和顺利完成大强度的专项训练,提高运动水平,并在比赛中有着无可取替的优势。而且,提高身体素质也是体育运动本质的目的。在日后的训练研究中,应更注重深入去研究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为运动水平的提高提供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沈孝智.短跑[J].田径指南.1990(8).[2] 杜和平,葛幸幸.对青少年男子百米短跑运动员的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灰关联度研究[J].井冈山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9(3).[3] 余智勇.突出专项特点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的首要选择――浅谈少年运动员100米跑专项身体素质训练[J].体育师友.2010.26(3).[4] 于润生.基于现代短跑技术下的中国男子100米项目发展战略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5.75(5).

篇2:百米运动素质训练方案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和对比分析的研究方法,对青少年百米运动员亟需解决的几个问题:对百米技术不同环节认识模糊、步长步频合理配置及训练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旨在帮助和指导百米运动员进行更加科学的训练,不断提高短跑速度。关键字:青少年;运动员;百米;专项技术。

前言:

短跑运动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项田径运动项目。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在短跑训练中,不断运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使短跑运动训练的测评方法、监督手段、反馈控制技术、恢复措施等更加科学和精细,从而不断完善了短跑技术,推动了短跑运动水平的不断提高。笔者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以下短跑运动员对百米技术不同环节认识模糊、步长步频合理配置及训练方面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为百米训练的科学化、提高短跑速度做一些尝试性的工作。

一、对100米跑技术不同环节认识较为模糊

我们知道,百米跑技术主要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和终点跑四个技术环节。起跑质量主要受运动员起跑技术、运动员的反应速度、运动员的自身素质和运动员赛前准备等四个方面对成绩影响。

如何进行更有效地的加速跑是我们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通过观察世界高水平运动员的比赛,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他们的特点:起跑后的加速跑阶段距离较长,步频并不是全程中最高的。传统的起跑后的加速跑强调步频的及早最大化易导致步长增大的困难,对短跑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因此,在青少年短跑训练中,加速跑阶段应注意步长与步频的合理结合,改变传统的以提高步频作为主要加速手段的理念。

二、关于步长与步频的合理配置

从能量供应的角度来看,百米运动属于典型的无氧供能,磷酸原供能最长维持6秒,在途中跑的过程中,步频下降毋庸置疑,步频对运动员神经系统的依赖性较高,步长取决于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下肢比例、柔韧性,但如何使步频的变化更加科学地服务于百米成绩的提高,是非常关键的。在青少年训练中,一味地强调保持步频,忽略了步长对提高速度的作用,其结果是造成我们运动员保持高速度的能力下降、后程乏力,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100米跑成绩提高的瓶颈。克里斯佐夫.马卡拉通过对国际田联田径锦标赛决赛运动员和八名一般水平运动员的百米跑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出现了速度保持的两个不同阶段,由此,克里斯佐夫.马卡拉认为100跑的途中跑应该划分为以下阶段“初最大速度(40—50米),主要通过起跑后加速跑获得;速度保持Ⅰ(50—60米)主要通过提高步频获得;速度保持II(60—70米)步长步频最大化,最大速度(70—80米)主要通过保持最大步长获得。”可见在途中跑全程中,并不是以高步频为主的,而是在不同的段落有不同的步长和步频的合理结构组成的,而且体现了以保持合理步长是100米最重要的,这种结构对于传统的途中跑技术结构更容易使运动员较长时间的保持高速度进而提高100米跑的运动成绩。

三、力量训练有待改进

力量素质是各项体育运动的源泉,力量与速度素质的关系最为密切,速度训练离不开力量训练,短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可分为基础力量、专门性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其中的任何一种力量训练又可分为多种,所以短跑力量训练的含义是广泛的、多层次的。在短跑的力量训练中,如果忽视了力量训练方法在专项运动训练中的重要作用,那么,这种力量训练不但难以持续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甚至有可能使之下降,巴特里慈和古力格认为短跑速度完全决定于加速度跑的能力,他们和其他几个研究者一样认为:只有快速和长时间的加速跑,才能使运动员达到较高的奔跑速度,而良好发展的短跑力量使运动员达到高速奔跑速度的先决条件。我们进行力量训练就是为了提高反应速度,短跑速度和速度的动力,特别是发展起跑加速跑的力量,只有这两个方面得到发展才能使运动员获得高水平的最大速度。

1、首先要科学安排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训练

对青少年力量素质的训练要遵循全面发展的原则,要抓住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来组织和安排训练,要根据青少年运动员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力量素质练习,应以徒手训练和克服自身体重结合轻器械的训练方法为主。这样能保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练习,有利于加快中枢神经系统兴奋与抑制的转化速度。另外,由于青少年神经活动处于不稳定阶段,应增加训练的多样性和提高练习的趣味性和竞争性。

2、其次青少年力量训练要要遵循针对性原理

所谓针对性原理它是指在力量训练过程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年龄、特点、性别、运动水平、身体条件、承担负荷的能力、技术战术水平和心理品质等各方面的情况,有针对性的确定训练任务、选择方法、手段和安排运动负荷。安排力量训练时,必须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爱好、习惯、特长、身体条件、承受负荷等能力进行区别对待。另外,教练员必须要制定计划进行训练,但在训练实践中必须根据运动员的特定变化进行调整。

3、再次力量训练要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

(1)根据运动员的个性特点,区别对待。因每个运动员的形态、机能、结构、运动技术、战术心理、智力有差异,所承受的负荷量不同,因此训练要因人而异。如有的运动员绝对力量好,速度力量差,有的运动员相对力量好,速度力量差。因此不要千篇一律,最好给每个运动员都制定个人力量训练计划,使之缺什么补什么,达到全面发展。

(2)力量训练后要注意肌肉放松。力量训练之后,通常采用慢跑或队员之间互相按摩的方法进行放松。

(3)力量训练要同速度训练结合起来。特别是半蹲,深蹲练习后要做一些短距离快速冲刺,使力量同速度转加快。(4)力量训练要持之以恒,一般每周安排2-3次。儿童少年短跑运动员适当减少1-2次。

要根据我国竞赛制度和训练周期。在准备期、竞赛期、调整期合理安排力量训练,使之全年力量训练科学化、保证专项成绩的提高。

(5)加强柔韧性训练。基层教练普遍存在一种偏见,认为柔韧训练会影响力量的发展,最后导致速度上不去。柔韧性训练分为静力性和动力性训练,根据短跑的技术特点,对于静力性柔韧练习一般不很强调(教练员的顾虑一般就是指静力性柔韧练习会对速度产生影响),短跑在短时间内耗能是巨大的,若运动员动力性柔韧练习把捏得好,就能把整个身体各环节的动作做的伸展而自然,从而最大限度的节省身体能量消耗、最大限度地去保持速度,提高运动成绩。另外柔韧性的提高还能扩大肩关节的活动范围(这样可加强摆臂效率),增大髋关节的动作幅度(从某种程度上增大了步长)。力量训练对于短跑运动员来说是必要的,但在力量训练中加强动力性柔韧训练对提高运动成绩是很有好处的。(6)加强耐力训练。所谓速度耐力是指保持速度或最大程度的减少速度下降的能力。专项速度包括反应速度、加速速度、最大速度和速度耐力,传统的一般速度训练都趋向最大速度也就是无氧的训练,而忽略了速度耐力也就是有氧的训练,但在现行的激烈比赛中,取得胜利的关键往往是速度耐力即保持最大速度或最大限度地减少速度下降的能力。青少年心血管系统尚未发育健全,提高他们的有氧代谢能力,无疑对他们的心脏功能、恢复疲劳、延长运动员寿命都是有益处的。虽然短跑是一个无氧代谢过程,但人体的有氧代谢是无氧代谢的基础,并且ATP有氧再合成是一般耐力的基础,所以一般耐力训练对于提高专项耐力是十分必要的。

四、放松训练必不可少。放松技术是运动员通过对生理、心理因素合理的调节,以保持快速运动中机体的协调放松、促进机体的合理消耗,从而优化速度结构,是运动员在跑的过程中更经济地运用自身的能力,更有效地发挥最大潜力,并获得最大速度的一种方法。由于青少年处于学习阶段,再加上学校训练体制的不完善,容易导致教练员注重训练过程本身,而忽略了放松训练,但作为一个完整的训练体系,放松训练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训练过程把握得再好,若没有通过“放松”环节来进行缓冲、调节、恢复,最终也将达不到预期的训练效果。若在训练中积累的疲劳没有得到及时的消除,很可能为下一次训练带来隐患,严重的还会导致肌肉受伤。又由于青少年思想稳定性不强,容易产生被动,长期的放松和恢复不充分,会使青少年对训练产生畏惧感,最终影响运动成绩的提高,所以对青少年训练不可小视放松训练。

结束语:

青少年100米训练,应以从提高训练整体效益出发,开发新的训练思路、新方法、新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100米跑的技术逐步采用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模型化分析、电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进行研究,而各种科学知识:如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物力学、系统工程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使人们对短跑技术的认识也随着不断丰富、完善和创新,为提高我国运动员百米成绩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篇3:百米运动素质训练方案

肌肉所表现的最大收缩力量和最快收缩速度的工作能力是短跑运动肌肉工作的突出特点[1],因此运动员的速度力量素质在其竞技能力的构成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提高运动员的肌肉在克服一定阻力下的快速收缩的能力,是百米跑运动员的力量训练的重中之重[2]。这就需要对训练手段进行系统科学的研究,应该在全面发展运动素质的基础上,结合百米技术特点进行专门速度力量训练,其中首要问题是练习手段的正确选择,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我国男子短跑运动水平达到世界优秀水平。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受试对象为齐齐哈尔市体育运动学校的6名少年组男子短跑运动员,年龄16±0.5岁,且均达到二级水平。实验前采用随机化的原则将受试者分为条件相同的两个组,即实验组(A)和对照组(B)。在实验过程中没有告诉或暗示受试者任何有关实验的情况,使受试者完全处于自然的状态下进行训练,从而保证实验的可信性、有效性。

2.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模糊数学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速度力量训练手段进行了分析。

3 速度力量训练手段集与因素集之间的模糊矩阵的合成

3.1 确定评判因素集

根据专家的评判结果,利用模糊数学计算公式(优先选择比的算法)[3]Rij=∑rij/n=(1×出现的频数+0.75×出现的频数+0.5×出现的频数+0.25×出现的频数) / n×1,即得出速度力量训练手段与影响因素评判因素集(见表1)。

3.2 各训练手段与百米跑速度力量素质的相关分析

从表1中可以看到,X值(X值代表的是每一种训练手段V与影响因素U的相关程度)显示的各相关程度可知,仅有两种训练手段连续跳栏架和30米蹲距式起跑的相关水平达到0.80以上,其余各训练手段与百米跑速度力量素质的相关水平均较低。说明一种训练手段很难单独达到最好的训练百米跑速度力量素质的效果;为此我们也证明了速度力量素质是一项综合的运动素质,必须通过多种训练手段组合才能使训练效果达到最佳化。Y值(Y表明影响百米跑速度力量素质的各因素U与训练手段V的相关程度)显示的是速度力量素质的各因素与训练手段的关系,从表2中可以看出,下肢力量和下肢爆发力的值最大,说明各训练手段对下肢力量和下肢爆发力的作用程度最大,而百米速度力量素质正是与下肢力量和下肢爆发力有最直接的关系。

表1中的任何一个数值都表示了某一种训练手段与百米跑速度力量素质各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也就是说某种训练手段主要发展速度力量素质的哪一方面。如连续跳栏架对发展肩带力量的作用程度只有0.53,而对发展下肢力量的作用程度达到0.85。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训练中,要根据运动员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训练手段。

4 实验结果分析

从表2可以看到,在实验前的100m跑成绩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实验后,两组的100m跑的成绩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实验组成绩实验后比实验前提高了0.30m/s,对照组增长了0.12m/s。经检验两组受试者100米成绩提高的幅度差异显著。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就此可以表明,两组所采用的训练手段在提高专项成绩的效果方面有显著差异。也就是说本文优选的11种最佳手段具有全面提高少年百米跑运动员速度力量素质的价值,在训练中具有实际意义。

通过对两组实验前各项身体素质指标测试结果的统计处理后发现,两组在实验前在各项身体素质指标上相互没有显著性差异。在实验后,两组的各项指标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由于采用的训练手段不同,在身体素质的变化上表现出各自的特点。从图看出实验组的30米跑和计时25米单足跳的提高幅度相对较大,分别提高了(5%)和(7.1%),立定跳远和杠铃深蹲的提高幅度相对较小,分别提高了(3.5%)和(3.2%)。这可能是因为30米起跑和计时25米单足跳更需要速度力量,强调的是动作速度,杠铃深蹲和立定跳远更强调用力的大小,这说明实验组的训练手段对速度力量的效果较好。

5 结论

1.由于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发育的青春期,采用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结合传统负重基础力量训练作为练习手段,来发展运动员速度性力量是可行的。运用各种形式的跳跃练习能够有效提高运动时的爆发力、肌肉的快速收缩力。

2.运用模糊数学法,可以对速度力量素质的因素与各训练手段的相关程度做出判定,并进行量化处理和定量的分析,对实践训练奠定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图多.博姆帕.运动训练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2]帕沃.科米.体育运动中的力量与快速力量[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

[3]李鸿吉.模糊数学基础及实用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4]王公平.从控制论原理透视跳跃项目速度力量训练的理论与方法[J].广州: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1,(21)3.

篇4:百米运动素质训练方案

摘要:在传统的百米跑速度训练中,教练员和运动员都是以距离为参照系进行专项速度训练,即通过快速跑不同的短距离进行速度训练。这种速度训练手段对运动员的加速能力以及运动员对全程节奏的控制能力的提高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在训练实践中,我们根据百米跑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和全程节奏特点,灌输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研究表明,优秀女子百米跑运动员速度训练中运用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以及提高运动员对全程的控制能力。

关键词:时间参照系;专项速度训练;能量供应特点

中图分类号:G8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2076(2014)06-0100-04

Abstract:In traditional sprint speed training, both coaches and athletes take the distance as frame of reference, in which speed training is carried out by running different short distances. However, this method cannot help athletes achieve the desired results of improving the ability to accelerate and the rhythm controlling ability of the whole distance. In the training practice, we educate the training idea that takes the time as the frame of re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upply and the whole rhythm for sprint. Research shows that it is helpful to improve the athlete's speed ability and controlling ability of the whole rhythm in sprint speed training.

Key words:temporal frame of reference; special speed training;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supply

收稿日期:2014-06-16

基金项目: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课题(2012BS012)。

作者简介:戴兴鸿(1983-),男,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作者单位:1.国防科技大学,湖南 长沙410072;2.北京体育大学,北京100084

1. National University of Defense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72, Hunan, China; 2. 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短跑是以肌肉快速伸缩的工作形式、高强度以及高频率的收缩能力,推动机体快速位移的周期性速度力量型项目。速度是短跑运动的核心要素。短跑运动员的最大速度以及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是获胜的关键因素。目前我国教练员和运动员经常采用30米跑、50米或60米跑、80米跑等训练手段作为百米跑专项速度素质训练的主要内容。而我们在训练实践中研究发现,经常采用短距离的高速跑,虽然使短距离跑的成绩提高了,但是运动员的百米专项成绩并未得到实质性的提高,而且使得运动员的百米跑全程节奏被打乱,全程节奏的控制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提高。本研究通过在短跑训练实践中引入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旨在为短跑运动的专项速度训练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1研究对形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在百米跑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中的运用。实验对象为北京体育大学女子百米跑运动员8名。实验对象的具体情况见表1。表1女子百米跑运动员基本情况 (n=8)

年龄身高 (cm)体重 (kg)训练年限最好成绩 (s)运动等级19.2±2.9166.7±2.757.4±1.46±1.312.08±0.34一级及以上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等电子资源数据库收集和整理目前短跑运动员速度训练的相关资料,了解短跑专项速度训练的研究现状和相关理论。

1.2.2专家调查法

通过对短跑教练员和短跑训练专家的调查访问,得出目前我国短跑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中采用的专项速度训练方法以及手段。

1.2.3实验法

为了验证以时间为参照系的速度训练理念的可行性,在女子短跑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我们将该理念实践于训练实验中,以证实该训练理念有助于促进运动员专项速度能力的提高。训练实验历时10周。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第30卷第6期2014年12月 戴兴鸿,等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在百米跑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中的应用No.6 20141.2.4高速摄像法

采用频率为50 Hz的SONY-1000E数码摄像机。对女子运动员在30米、60米跑、80米跑以及百米的高速跑动过程中进行动态影像录制,摄影方法采用平面定机摄影。用视频同步记录途中跑影像,对获得的影像资料进行解析,得到运动员在30米、60米跑、80米跑以及百米跑途中的运动学参数。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以时间为参照系的专项速度训练理念提出依据

2.1.1百米跑的能量供应特点

磷酸原系统(ATP-CP系统)是所有高功率输出运动项目的能源物质基础,在极短的时间内要发挥最大能量输出的项目只能依靠磷酸原系统。由于百米跑的运动强度极大、持续时间极短,所以它主要通过磷酸原系统供能。其供能过程是三磷酸腺苷(ATP)在酶的催化下分解为二磷酸腺苷(ADP)和无机磷酸(Pi),并将能量直接供应肌肉收缩,当肌肉继续进行大强度的运动时,这时ADP又促使肌肉中的磷酸肌酸(CP)立即分解为磷酸(Pi)和肌酸(C),并释放能量,供ADP和Pi再合成ATP,ATP又继续分解供能。

磷酸原系统作为极量运动的能源,维持极限运动的时间仅仅为6-8秒。因此百米跑运动员在6-8秒钟的时间里所通过的距离就能较为全面地反映该运动员在ATP-CP能源系统供能下的速度能力,同时能反映运动员的技术特点和专项能力。由此我们可以推论出,通过6秒或者8秒的疾速跑训练,能提高百米跑运动员在ATP-CP能源系统供能下的速度能力。运动员在6秒或者8秒钟所跑过的距离越长,说明该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能力也越强。

2.1.2传统短跑专项速度训练手段的理论分析

百米跑技术动作分为起跑、起跑后的加速跑、途中跑、冲刺四个技术环节。长期以来,短跑教练员和运动员在训练实践中相应地采用30米跑、60米跑和80米跑作为百米专项速度训练的主要手段。我们通过对女子短跑运动员在30米跑、60米跑、80米跑以及百米跑训练中的分段速度进行测试分析,得出各种距离跑中的速度变化趋势图。

图130米跑、60米跑、80米跑与百米跑速度节奏对比从图1可以看出,在训练实践中,30米跑在起跑后的极短的距离内就达到了最高速度;60米跑在前半程速度也很快达到最高,但是速度下降也很明显。显然,30米跑和60米跑的强化训练不利于百米跑前半程的速度节奏的控制。相对来说80米跑在前半程的速度节奏比较接近于百米跑,但是80米跑的后阶段速度下降十分明显,也说明其对百米跑全程节奏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不足。

30米跑、60米跑、80米跑每十米段落中的速度相应地都要高于百米跑中的速度。这是因为在30米跑、60米跑、80米跑训练中,运动员被要求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通过相应地距离,而忽视了跑动过程中的速度节奏,运动员一味地求快,不讲速度节奏。因此,经常采用30米跑、60米跑、80米跑作为进行专项速度训练的主要内容,对百米跑的全程速度节奏不仅没起到促进作用,而且有破坏百米跑全程速度节奏的趋势,不利于运动员形成稳定有效的全程节奏感。

完善百米跑全程速度节奏是进一步提高成绩的有效方法。在训练实践中, 我们研究发现, 运动员经常性地进行30米跑和60米跑练习,会导致一些舍本逐末的结果, 起跑后的过度疾跑, 30米和60米的成绩提高了,但正常的全程节奏被打乱,运动员过早过快地抬高身体重心,提前耗尽体力,这对100米跑全程节奏的调节和控制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基于以上的观点,我们在训练中做了一些调整,即改变以距离为参照系的专项速度训练手段, 换之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手段,以提高运动员的专项速度和运动员对全程节奏的控制。

2.1.3以时间为参照系的专项速度训练理念研究

在百米跑专项速度训练中采用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即根据百米跑专项运动的能量供应特点和百米跑全程节奏特点,速度训练中严格控制运动时间,使运动时间与能量供应时间、运动节奏与百米全程节奏保持高度一致。这类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十分强调运动员在固定的时间内所通过的距离。

我们通过对女子百米跑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的分析得出,起跑加速跑阶段应避免全力加速,在30米左右时,运动员应调整速度并有一个速度的缓冲阶段, 这对途中加速跑的速度发挥有一定的作用, 在50至70米段有一个峰值, 直到冲刺;30米和60米起动练习容易导致运动员在短时间内抬高重心,竭尽全力,并在前30米或60米进行全力冲刺,导致运动员不能处理好疾跑阶段到途中跑阶段这个临界点, 导致100米全程只有一个加速段,只有一个速度高峰,并且这个速度高峰出现的过快过早,以致打乱了整个过程的速度节奏。

6秒速度训练法正是针对起跑后的加速跑到途中跑这个临界点的链接,使运动员完整地完成起跑后的加速跑,顺利进入途中跑阶段。6秒前进行专项速度训练,6秒后让运动员有意识地养成高重心和放松跑即惯性跑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认为,6秒速度训练法作为短跑训练的一个切入点,对于100米全程速度节奏的调节与控制具有一定的训练效果。

80米跑虽然在速度节奏方面较接近于百米跑,但是从能量供应的角度分析得出,女子百米跑运动员跑80米需耗时9秒以上,这远远超出了磷酸原系统的供能时间,该训练手段不能有效地利用磷酸原供能系统,同时也说明该训练手段不能使运动员在磷酸原系统的能供下发挥加速能力,也不能相应地提高运动员的速度能力。

百米跑属于典型的磷酸原系统供能的项目,磷酸原系统是其主要的供能源。由于磷酸原系统供能时间只能维持6~8秒。因此我们在百米专项速度训练中,要充分利用磷酸原供能的这6~8秒的时间,充分发挥6~8秒的能供效率,使运动员在6~8秒的有限时间里尽可能多的通过距离。鉴于此,我们在百米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训练中采用了6秒速度训练法和8秒速度训练法。此方法不仅可以更好地链接百米跑起跑后的加速跑到途中跑这个临界点,而且有利于百米跑全程节奏的调控,形成高效的速度节奏。

2.2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在百米跑运动员训练中的实验研究

我们在女子百米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训练实践中,改变以距离为参照系的训练手段, 换之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手段。同样以秒表为准, 在秒表中设置以6秒和8秒为倒计时, 以运动员起动开始计时,以倒计时为零时的蜂鸣声为准, 在直道上标记好间隔1米或0.5米的白线,在倒计时为零时运动员通过的距离就是其在6秒或8秒钟内高速通过的距离。这种训练手段能提高女子百米跑运动员在有限能供时间里的速度能力,能客观反映出不同水平运动员磷酸原系统的利用率以及加速能力。表2训练实验期间女子百米跑运动员周训练安排

周时间训练任务主要训练内容一3小时身体素质、速度耐力走绕栏架10个×20组、曲背起8个×5组、跨步跳60米×8组、300米×5组二3小时提高力量水平、发展有氧耐力肩负杠铃登台阶、俯卧高台双腿后摆、蹲跳×5组、拖阻力伞跑80米×6组、半蹲4个×4组、肩负杠铃快速全蹲起6个×6组、双杠双臂支撑6个×6组、俯卧腿后肌群牵拉6个×6组、肩负杠铃提踵×4组、200米×3三3小时发展速度及专项力量6秒疾速跑×4、8秒疾速跑×4、俯卧拉弹力带屈小腿×4组、背肌蛙泳×3组、弹力带仰卧挺髋×4组;肩负杠铃登台阶×4组四3小时调整、发展柔韧素质球类活动1小时、绕栏架10个×10组、拉伸柔韧练习五3小时完善技术、发展专项素质6秒疾速跑×4、8秒疾速跑×4、拉弹力带抬大腿40个×4组、俯卧拉弹力带屈小腿40个×5组、拉弹力带后摆腿40个×5组六3小时提高技术节奏、力量及耐力深蹲×4组、抓举×4组、挺举×4组、高翻×4组、单支撑手提壶铃蹲起10×4组、手提壶铃箭步收10×4组、跳栏架10个×8组、双杠双臂撑起×4组、200米×6组日休整

表2是训练实验期间女子百米跑运动员的周、课训练安排。在训练实验期间女子百米跑运动员周训练安排与实验前的训练安排基本保持一致。在发展运动员专项速度训练的实践中,我们将30米跑、60米跑以及80米跑的训练手段改为6秒疾速跑和8秒疾速跑。以提高运动员磷酸原系统的利用率以及加速能力。

2.3女子百米跑运动员专项速度素质发展分析

从表3可以看出,经过10周的专项速度训练实验,女子百米跑运动员6秒跑距和8秒跑距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增加。从训练实验前后相比,6秒跑距和8秒跑距都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这同时说明运动员的磷酸原系统能供的利用率得到较大幅度,在有限的能供时间里高速通过的距离增加了,与此相应地,运动员的加速能力也得到增强,专项技术动作得到完善。

表3训练实验前后女子百米跑运动员6秒和8秒跑距(n=8)

6秒跑距 (m)8秒跑距 (m)训练实验前48.05±1.5267.04±1.37训练实验后48.75±1.46**67.93±1.23**注:*P<0.05;** P<0.01。表4训练实验前后女子百米跑运动员各项速度指标 (n=8)

最大速度 (m/s)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s)以Vmax98%跑过的距离(m)百米成绩 (s)训练实验前9.09±0.176.10±0.1632.6±6.7612.08±0.34训练实验后9.21±0.16 **6.18±0.15 **33.8±6.35 *12.01±0.29 **注:*P<0.05;**P<0.01。

从表4可以看出,运动员训练实验前后百米跑中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延后了。这一方面说明运动员在起跑后加速段的加速方法更加合理了,从起跑后的加速段到途中跑阶段这个临界点衔接的更加顺畅了;另一方面说明运动员在百米跑中能源系统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运用。

百米跑运动员以大于自身最大速度98%的速度跑过的距离称为最大速度保持段。因此,以大于最大速度98%的速度通过距离的能力反映着运动员保持最大速度的能力。结合运动员达到最大速度的时间和以最大速度98%跑过的距离进行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证实女子百米跑运动员在训练实验后,能源物质的利用率获得较大程度的提高、运动员的专项速度得到发展以及全程速度节奏感的调控效果十分显著,运动员的专项运动成绩也相应地得到大幅度提高。

结合表3和表4分析得出,采用6秒和8秒速度训练法这种以时间为参照系的专项训练方法能使女子百米跑运动员最大程度地提高能源物质的利用率,全面提高运动员的专项速度和全程速度节奏感。

3小结

采用30米跑或者60米跑,有助于运动员在百米跑中的起跑后的加速过程中能达到自身最大速度,但是运动员通过这种训练手段所获得的较高的加速速度是以更高的能量消耗为代价的,以至于能源物质的利用不合理、能量提前耗尽,导致后续段落不能维持较高的速度。经常采用30米跑或者60米跑不利于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的调节与控制。80米跑在能量供应上并不符合百米跑能量供应特点,百米跑是典型的磷酸原系统供能的项目,而女子百米运动员跑80米所耗时间在9秒以上,远远超过了磷酸原系统供能的时间,不能更好地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能力的训练。6秒速度训练法和8秒速度训练法这种以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方法更能符合百米跑的供能特点, 与传统的发展专项速度训练手段的30米跑、60米跑以及80米跑相比, 更能客观地反映不同水平运动员之间的速度差异。

在女子短跑运动员的训练实验期间中,通过采用6秒速度训练法和8秒速度训练法进行专项速度训练,训练实验前后运动员的6秒跑距和8秒跑距以及以Vmax98%跑过的距离都有了质的提高,最大速度也得到提高。这些说明女子短跑运动员的加速能力和对全程节奏的控制能力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和发展。而且实验对象中有两名女子百米跑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运会上分别获得了百米跑第一和第四的好成绩。理论和实践证明,在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专项速度训练中,采用以运动时间为参照系的训练理念来指导百米跑专项训练和研究技术动作, 对提高短跑运动水平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健.国外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速度的动态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5):89-92.

[2]王川,等.短跑运动员专项力量练习的设计与选择[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10):7.

[3]Young,W.,McLean,B.,&Ardanga,J.Relationship between strength qualities and sprinting performance[J].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 and Physical Fitness,1995(35):13-19.

[4]李风雷.我国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百米跑速度节奏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7,23(1):93-96.

[5]G.温克勒,V.甘伯塔.短跑训练的能量系统分类[J].译报,1988(2):23-26.

[6]申伟华.优秀运动员的步态变化对100m速度结构的影响[J].体育科学,2002,22(3):66-69.

[7]Brent Mcfarlane.Developing maximum running speed[J].Modern Athlete and Coach, 1985(1):3-8.

[8]张建华.世界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200m跑全程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1,37(2):35-36.

[9]李庆.中国优秀男子短跑运动员百米加速段某些运动学特征规律的研究[J].体育科学,1988,8(3):18-22.

[10]Elio Locatelli, Laurent Arsac. The mechanics and energetic of the 100m sprint[J]. New Studies in Athletics,1995,10(1):81-87.

篇5:八百米跑训练计划

1.先跑个1500米做热身(当然这1500米不是叫你带劲跑)先把韧带拉拉开,然后再做一些前后侧压腿以及扩胸运动身运动如高抬腿啊小步跑啊这种。

2.加速跑5组(距离最好说110米到120米了)

3.变速跑两圈(有第一个带头跑,然后最后一个加速超过,作为第一个,紧接着最后一名也加速跑到第一然后依次进行。)

4.蛙跳3--4组训练体力以及弹跳力

5.200米或300米的间歇跑5—6个

6.训练三周左右后开始训练冲此阶段的训练如训练最后以百米的冲刺方法如下:

① 起跑节奏练习(爆发式的):节奏嗒、嗒、嗒连续快速(可提高0.1秒—0.2秒)

② 多做行进间跑:30-40-50-60-80-110米

7.技巧练习

①弯道起跑要沿切线方向起跑加速,弯道跑不要用全力跑,整个身体内倾,摆臂时左手小幅度,右手摆动幅度要大。出弯道后要恢复平时习惯速度,高中心,大步幅来跑。

②起跑要抢出去。上跑道前注意听发令人的发令节奏,一定要掌握准

节奏,③要相信自己,按自己的节奏跑,不要受别人的干扰(后面热的追赶),要有霸气,头脑冷静

篇6:拳击运动员的素质训练

拳击训练,速度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拳击运动员在对抗中能否掌握拳台上的主动权,能否准确无误,快速而又正确地发挥技术,主要取决于快速反应能力和防守反击能力。

(一)进攻中的快速反应。自山实战练习中可以使用多种变化的击打和防守,并且锻炼拳击运动员在对方尚未来得及变化的情况下,确定攻击的方法,予以快速而又准确的击打。如手靶练习,主要用来培养拳击运动员快速反应;自由实战练习可以提高拳击运动员攻击能力与迅速反应能力——教练员突然把手靶伸至头部高度,以便引出运动员的左直拳击打头部的快速反应,或为了引出运动员对头部的左摆拳,教练员迅速伸出右横位于靶以进行击打练习。

(二)防守的快速反应。防守的成功在于运动员准确的判断对方进攻的方向和欲击打部位。

训练运动员快速防守的基本方法是条件实战练习,这种练习分为单方条件实战练习与双方条件实战练习。平方条件实战练习是指参加练习的一方,运用教练员指定的防守动作进行防守;双方实战练习是指参加练习的双方,按照教练员指定的多种攻占与防守的动作进行无序攻守练习。

(三)反击的反应速度:运动员在防守的同时;必须寻找对方攻占与防守的空隙,产生相应的技击反应(其中包括迎击)。在实战练习中,应把拳击的防守动作和反击动作结合起来。迎击需要极为快速与准确的反应,必须与防守动作在同一时间内完成。提高反击反应的辅助训练,可以采用手靶练习。教练员利用一只手靶进攻队员,而把另一只手靶置于反击的位置上,这样就能创造出多种多样的训练方法,提高综合防守的反击反应的能力。

速度训练的几种方法。1.短跑:拳市运动员的速度训练主要是通过40~60米的短跑。

2.球类练习:排球训练是比较理想的练习,通过排球训练可以使拳击运动员达到所需要的脚步移动频率,掌握方向感,提高灵敏性以及快速反应能力、乒乓球训练也起着提高速度的重要作用。其它球类如手球,篮球、足球以及适合于冬季训练的冰球,对提高拳击运动员的速度都非常有益。

3.跳绳练习:是提高速度的有效方法,这种训练要求运动员每分钟至少跳150次。

二、力量训练

为了增加力量,必须进行与此有关的基本练习与专项练习、教练员首先要考虑加强运动员的身体肌肉练习,通过器帧体操,如单杠、双杠等,都能有效提高与增加肌肉的张力。在整理活动中,利用体操又可以松弛肌肉。抛接实心球是提高运动员拳击运动速度与力量的最好练习。通过抛实心球,能使肌肉由高度紧张的状态迅速过渡到松弛状态,接球过程中又能使肌肉从松弛状态过渡钊紧张状态。又如田径运动中的投掷项目,如掷铅球,投标枪等训练都能巩固与发展胸大肌、三角肌及背阔肌。除上述练习外,摔跤、杠铃的快速推举等都可以用来进行力量训练。

力量练习具体方法如下:

(一)发展手臂、颈部、躯下与腿部各肌肉群,这些部位的力量练习可以利用辅助器械,如:哑铃、壶铃、木棍、实心球,双杠、吊环,综合训练器、吊平等,还有原地跳高、跳远等。

(二)掌握身体重心的练习。这种练习是在围绳内的软垫上进行的,对练的运动员力争自由抓握对方的手、须部,在自己不失去重心的情况下,抓推对方的胸、腹部和肩部,从而达到使刘方失掉重心而离开原地的目的,但禁止使用腿绊。

(三)相互撞击。通过相互问的撞击来加强身体的平衡性。撞击的双方首无要预先规定撞击的方法,如同是右(左)手撞山或是双手交臂撞击,还是你左(右)我右(左)于进行撞击等。

(四)划船。这是在夏季进行力量练习的好项目,能发展与保持手臂及腹部的肌肉。划船可以利用普通的舢板,也可以利用赛蜒。

三、灵敏训练

在复杂多变的实战中,要求运动员对对方行动迅速地做出反应。运动员的灵敏性建立正良好的拳击技术的基础上。一个受过良好训练,并且具备一定拳击技术水平的运动员,在一系列完整的战术行动中,能及时掌握攻山的时机,能在对方击打时立即采取相应的防守动作。

灵敏性是可以通过多种运动项日锻炼出来的,如篮球。排球,足球、冰球,网球及器械体操、自由体操、摔跤等,通过这些运动能使运动员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与兴奋过程保持良好的交替,从而完善运动员的神经系统与肌肉系统的功能,为发展灵敏素质打下基础。

发展灵敏性训练的几种方法:

(一)跳跃练习:各种跳跃动作练习,对提高灵敏性有着重要意义,一般采用原地惮跳、纵横跳步以及跳远,还可以采用支撑跳跃来训练?

(二)跨栏练习。在操场上可以进行跨高栏、低栏,也可采用撑竿跳高来训练,这些练习都能提高运动员的灵敏性。

(三)摔跤练习。在软垫上摔跤是发展灵敏性非常有效的练习。教练员在指导这一练习时一定不要使摔跤变成体力训练,而应该把运动员的注意力吸引钊摔跤所需要的灵仿性上来。

(四)跳绳练习、跳绳是发展运动员动作总平衡的有效训练方法,也是提高灵敏性的良好练习之一。跳绳可以采用复杂多变的方式进行。

四、耐力训练

耐力是非常重要的素质,没有良好耐力的运动员,在比赛的后期,很难发挥出自己的技能。运动员在拳击运动中的专项耐力与其在实战中所发挥的特殊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表现在神经系统使运动员在实战中,面对不断变化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与反应。这种判断与反应也就是对时空、距离、力量的感觉,从而使运动员在拳山运动中少消耗自己的能量,利用经济而有效的手段进行实战。

运动员在举击运动中的耐力与实战中止确呼吸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在快速的3分钟实战中,拳击运动员要用最大强度进行实战,身体所需氧气达3公升之多,从身体组织细胞输入血液里的二氧化碳也同样升高,再加上由于神经系统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引起情绪的极度高涨,继而引起运动员呼吸中枢强烈兴奋,仗呼吸加快,甚至引起实战中的呼吸停顿,使组织中的氧气需要量与二氧化碳的排出量出现恶性循环,导致很快出现疲倦。使战斗力明显下降。为避免上述情况的产生,运动员在拳击运动中应该正确的掌握呼吸方法,以提高与保持自己的战斗力。

发展耐力训练的方法如下:

(一)中长距离跑:是发展总耐力,增强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强度的最好练习。在任何距离跑步中使用的时间长短,是体现耐力最好的客观标准。

(二)其他训练。球类项目如足球、篮球,排球都是提高耐力的好方法,长距离划船也是提高运动员在拳击运动中体力与耐力的方法之一,可以交替进行。

上一篇:关于帮扶XX村新农村建设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下一篇:青年大学习2022年第六期题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