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

2024-04-23

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通用8篇)

篇1: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

中国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数排名(2007)

名次 学校名称 一级重点学科 二级重点学科1 清华大学 21 116北京大学 18 125浙江大学 14 71复旦大学 11 86上海交大 9 41哈尔滨工业大学 9 40中国人民大学 8 57南京大学 8 55中国科技大学 8 45西安交通大学 8 36北京航空航天大学8 28华中科技大学 7 37天津大学 7 35南开大学 6 44中南大学 6 33中国农业大学 6 24武汉大学 5 46四川大学 5 43厦门大学 5 38东南大学 5 19北京师范大学 4 39吉林大学 4 32大连理工大学 4 21北京理工大学 4 16南京农业大学 4 13北京科技大学 4 12东北大学 3 24同济大学 3 21重庆大学 3 17中山大学 2 22

山东大学 2 22

华东师范大学 2 19

北京中医药大学 2 18

西北工业大学 2 15

湖南大学 2 14

东北林业大学 2 12

华南理工大学 2 10

西南交通大学 2 10

南京理工大学 2 9

中国海洋大学 2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 9

北方交大 2 8 44 中国地质大学 2 8 45 武汉理工大学 2 7 46 西安电子科技 2 6 47 北京邮电大学 2 5 48 中央财经大学 1 11 49 西北大学 1 9 50 北京林业大学 1 9

中国政法大学 1 952 华中农业大学 1 853 中国石油大学 1 854 中国药科大学 1 855 中国矿业大学 1 856 南京林业大学 1 757 河海大学 1 758 华东理工大学 1 759 东华大学 1 660 北京化工大学 1 661 燕山大学 1 562 长安大学 1 563 江南大学 1 564 江南大学 1 565 长春理工大学 1 566 西安理工大学 1 567 南京工业大学 1 568 成都中医药大学 1 469 哈尔滨工程大学 1 470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1 471 合肥工业大学 1 372 黑中医药大学 1 373 大庆石油学院 1 374 广州中医药大学 1 375 成都理工大学 1 376 西南石油大学 1 377 河南农业大学 1 378 华中师范大学 0 879 兰州大学 0 880 首都医科大学 0 88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0 782 南京师范大学 0 6

东北师范大学 0 5 85 湖南师范大学 0 5 86 中国医科大学 0 5 87 东华大学 0 4 88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0 4 89 上海中医药大学 0 4 90 重庆医科大学 0 4 91 暨南大学 0 4 92 上海大学 0 4 93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 4 94 苏州大学 0 4 95 山西大学 0 4 96 西南财经大学 0 4 97 云南大学 0 4 98 天津医科大学 0 4 99 首都师范大学 0 4 100 华南师范大学 0 3

沈阳农业大学 0 3102 上海财经大学 0 3103 南京中医药大学 0 3104 广州中医药大学 0 3105 北京工业大学 0 3106 东北农业大学 0 3107 北京外国语大学 0 3108 西南大学 0 3

南方医科大学 0 3110 东北财经大学 0 3111 辽宁大学 0 3

陕西师范大学 0 3113 南京医科大学 0 3114 郑州大学 0 2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0 2116 安徽大学 0 2

中央音乐学院 0 2118 天津师范大学 0 2119 内蒙古大学 0 2

上海外国语大学 0 2121 大连海事大学 0 2122 山东农业大学 0 2

河北工业大学 0 2 125 广西大学 0 2 126 南昌大学 0 2 127 湘潭大学 0 2 128 四川农业大学 0 2 129 中央民族大学 0 2 130 华北电力大学 0 2 131 西南政法大学 0 2 132 江苏大学 0 2 133 扬州大学 0 2 134 甘肃农业大学 0 2 135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0 2 136 哈尔滨医科大学 0 2 137 太原理工大学 0 2 138 新疆大学 0 2 139 中国传媒大学 0 2 140 新疆农业大学 0 1 141 大连医科大学 0 1 142 福州大学 0 1 143 辽宁中医药大学 0 1 144 天津中医学院 0 1 145 天津工业大学 0 1 146 河北医科大学 0 1 147 沈阳药科大学 0 1 148 沈阳工业大学 0 1 149 海南大学 0 1 150 上海水产大学 0 1

151 黑龙江大学 0 1152 湖南中医大学 0 1153 西安科技大学 0 1154 华南热带农业大学0 1155 天津科技大学 0 1156 山西医科大学 0 1157 延边大学 0 1

158 华东政法大学 0 1159 南方医科大学 0 1160 西南大学 0 1

161 华东政法大学 0 1162 中国戏剧学院 0 1

164 安徽医科大学 0 1 165 内蒙古农业大学 0 1 16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0 1 167 昆明理工大学 0 1 168 中国美术学院 0 1 169 汕头大学 0 1 170 湖南农业大学 0 1 171 北京体育大学 0 1 172 北京语言大学 0 1 17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0 1 174 福建农林大学 0 1 175 安徽医科大学 0 1 176 福建师范大学 0 1 177 贵州大学 0 1 178 哈尔滨理工大学 0 1 179 河北师范大学 0 1 180 华东政法大学 0 1 181 华侨大学 0 1 182 青岛大学 0 1 183 山东师范大学 0 1 184 上海戏剧学院 0 1 185 首都经贸大学 0 1 186 天津财经大学 0 1

篇2: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

重点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建设的龙头,也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为加强我校重点学科的科学管理,保证建设目标的实现,提高投资效益,特制定本办法。

一 建设标准

1、科学研究通过组织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重大研究成果,促进基础性研究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建立知识创新机制,使科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居国内、省内领先地位,成为名副其实的重点学科。

2、人才培养通过科学研究,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通过课程开发,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水平,培养高级专门人才。为社会各界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培训。

3、学术交流通过举办全省、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接收国内外访问学者,发挥对外学术交流的窗口作用。

4、咨询服务通过主动承揽应用部门的委托研究课题、吸收实际部门工作人员参加课题组开展合作研究、派遣专兼职研究人员担任实际工作部门顾问等措施,面向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开展咨询服务,提高解决重大实践问题的综合研究能力和参与重大决策的能力。

5、科研体制要把制度创新作为重点学科建设的关键,通过建立课题组研究人员聘任制和内部分配制度的改革,形成机构开放、人员流动、内外联合、竞争创新、“产学研”一体化的运行机制。

二 管理体制

1、重点学科管理原则贯彻“竞争入选、定期评估、不合格淘汰、达标替补”的动态管理要求。在开展年度检查和三年达标评估的基础上,使重点学科通过10%左右的淘汰替补,在动态管理中保持先进性。

2、学校职责组织全校科研体制改革和重点学科推荐申报工作,并负责实施过程管理。组织制定重点学科的具体建设计划和中长期学术研究计划,并负责检查、评估。为重点学科提供良好的科研条件和相应的配套经费。组织和支持重点学科的重大学术活动。向省教育厅和教育部汇报重点学科建设情况。

3、重点学科职责配备数量充足的专职科研编制、行政和资料管理人员;配备独立的办公、实验和资料室及设备;自主安排科研工作、聘任专兼职人员、制定内部分配制度,经费实行独立核算。

4、重点学科负责人的聘任重点学科负责人受聘者一般不超过60岁,任期不少于3年,连聘连任不超过3届。对任职期间连续出国或病(事)假4个月以上的负责人,应及时调整。学校解聘或调整重点学科负责人应报省教育厅或教育部协商。受聘者如主动辞职并被校长接受,应报省教育厅或教育部备案。

5、重点学科负责人职责 负责全面实施重点学科建设标准;实施学术发展规划;制定内部管理制度并负责落实。负责聘任以下专兼职研究人员及行政和资料管理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筹集和批准使用经费。负责向学校社科科研处长、主管校长和主管部门及教育部汇报工作。

6、各重点学科设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术研究指导机构 其主要职责和工作程序如下:(1)制定和修改学术委员会章程;审议各重点学科的学术研究方向及中长期研究发展规划;参与重大项目和其他开放研究课题的评审并提出资助额建议;参与重大成果的评审鉴定工作;对重大课题经费的合理使用提出建议并监督。

(2)学术委员会组成人员应为单数并不少于3人。学术委员会委员应是国内同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年龄原则上不超过70岁且身体健康;应注意吸收中青年学者。

三 人员、项目管理

1、关于重点学科专兼职人员由负责人按学科建设的需要聘任,签订责任、权利、利益明确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定期聘任合同。聘任合同应明确规定专兼职研究人员在受聘期间:(1)研究课题名称、课题来源;(2)研究经费数额、经费来源;

(3)聘任时间、专职或兼职;(4)受聘期间享受的待遇,含福利待遇;(5)办公室、计算机设备使用及其他保障条件;(6)研究成果考核标准;(7)奖惩措施;等等。

2、科研宗旨重点学科应把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产出重大科研成果当作学科建设的首要任务,还应主动从国内外、省内外有关部门承揽各种研究项目,广开科研项目和经费来源。

3、项目研究时间重大项目研究周期一般为3年左右(可适当延长)。重点学科负责人根据学术委员会的决议和投票表决结果,与课题组成员签订项目合同。

四 人才培养

1、中青年人才培养重点学科应积极吸收中青年教师参加重大项目研究,培养高素质的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积极吸收研究生参加课题组,促进硕士、博士等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积极吸收博士后参加研究工作。

2、新课程开发 重点学科应把重大项目的研究与新课程的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促进最新研究成果向教学层面转化,在更新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水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3、短期培训重点学科应把为社会各界提供以知识更新为主要内容的短期培训,视为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任务。学校和相关院系应积极支持重点学科自主举办短期培训班,并支持其将培训收入留作发展基金使用。

五 成果管理

1、注重创新重点学科应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瞄准学科前沿,增强创新意识,树立精品意识,力争产出填补学科空白的和具有学术前瞻性的创新之作。

2、提供咨询重点学科应结合重大项目研究,为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提供建设性的和有影响力的咨询建议。

3、知识产权由重点学科经费资助的所有项目研究成果(包括论文、专著和研究报告等),作者第一署名单位应注明相应的重点学科;第二署名单位是否可署作者所在单位(如本校专兼职人员所在院系、校外专兼职人员所在学校),由重点学科负责人在与其签订的聘任合同中明确规定。重点学科重大项目研究所取得的著作和研究报告类成果,须在封面显著位置注明“XX重点学科基金资助”。未按上述要求标注者,一律不予结项。

4、成果鉴定成果鉴定的组织和鉴定专家的选聘由相关上级主管部门负责,鉴定过程采取严格的回避措施。

六 学术交流

1、学术会议各重点学科每两年须主办一次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借以组织科研队伍、研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用于研讨的时间不少于2天;会议代表不少于30人,会议代表在地区分布上应有广泛性;国际性学术会议至少应有两个以上国家的学者参加。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原则上应在境内举行。

2、会议经费重点学科的预算内学术会议经费,应集中用于开好每两年一次的全国性或国际性学术会议。

3、会议档案学术会议结束后,应将下述文件妥善存档:(1)全部会议论文或会议论文集;(2)会议纪要;(3)会议正式通知;(4)会议代表通讯录等。

4、学者互访学校应积极为重点学科提供出国访问学者名额,并接待国外访问学者。

七 经费管理

1、经费投入学校须按不少于上级主管部门经费投入重点学科数额1:1的比例配套投入经费,并将其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

2、经费使用由主管部门和学校配套的重点学科建设经费须专款专用。其中,上级主管部门投入经费的使用比例为:科研课题经费占总经费的2/3;图书资料经费和学术会议经费之和占总经费的1/3。学校投入的经费,必须严格按上述预算分类1:1配套使用。重点学科日常办公经费由学校另行投入,并将其列入学校年度经费预算。重点学科经费使用,学科负责人所占经费原则上不得超过总经费的40%,重大经费支出需经学术委员会成员讨论通过,并报主管校长审批。

3、经费决算学校财务管理部门须为重点学科全部经费使用情况单独建帐,并在每年年终向有关部门报送投入经费的决算。

4、经费管理学校对重点学科建设经费不提取管理费,并在国家财务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为项目经费的使用提供便利条件。

5、拓宽来源各重点学科应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全面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主动承担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委托研究项目,积极争取国际合作研究项目和与港澳台地区的合作研究项目,积极开展咨询服务,广开研究课题和研究经费渠道。

八 科研设施与档案管理

1、科研设施能充分满足国内外专兼职研究人员从事研究工作需要的办公用房、图书资料室用房和生活用房。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需要的计算机和先进软件、实验室仪器设备、传真机、复印机和国际互联网络终端。加强网络建设,建立内容丰富、便于查询、并能得到正常维护的重点学科网站。能充分满足科研工作需要的专业图书资料,特别是外文图书资料。学校应支持重点学科创办或改版一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建立学术成果发表园地。

2、图书资料 学校图书馆应优先满足重点学科图书资料特别是外文图书资料的订购需要,并提供有关资料编目、信息查询服务。重点学科应建立与其名称或研究方向相符的专业资料库或数据库。各重点学科应指定专人负责数据录入、系统维护和信息服务等项工作。

3、档案管理各重点学科应建立完备的科研档案管理制度,并指定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的范围包括:(1)科研人员档案,如聘任合同书,出国学术交流证明等;(2)科研项目档案,如立项通知书、委托研究合同书等;(3)科研成果档案,如研究成果正本,奖励证书等;(4)学术会议档案,如会议通知,会议论文,会议纪要等;(5)科研经费档案,如纵向和横向经费投入和支出帐册等;(6)工作报告档案,包括各类工作报告,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及决议文本,重点学科大事记等;(7)其他档案。

九 报告制度

1、工作季报制度各重点学科应建立每年度一期的工作简报制度。季报内容包括:(1)重大学术活动报告,如学术委员会会议纪要、学术会议纪要、学校或主管部门工作部署的落实情况等;(2)重大项目进展情况报告;(3)规章制度制定、修改和执行情况报告;(4)其他有关工作情况报告。

2、成果简报制度各重点学科应建立每年一期的成果简报制度。简报内容包括:(1)重大项目阶段性成果摘要;(2)学术研讨会成果摘要;(3)研究咨询报告摘要;(4)主要论文、专著摘要。

3、统计年报制度。重点学科统计年报工作,由负责人领导,并指定专人负责。统计年报表报送时间:各重点学科于统计年度的次年2月5日前将报表一式二份报送学校社科处和科研处。学校重点建设办公室对各重点学科年报表审核后用计算机录盘,于统计年度次年3月5日前,将各重点学科年报表一份及软盘报送省教育厅,国家重点学科还须经全国科技、社科统计数据审核会审核后,正式报教育部。

十 检查评估

1、年度检查为了促使重点学科尽快达到建设标准,学校每学年检查一次重点学科建设计划的执行情况。学校在自查基础上报送省教育厅或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年度检查报告。

2、定期评估学校每三年组织一次重点学科评估。在年度检查中连续两年获得优秀可以申请免于评估,只参加第三年的正常年度检查。评估的主要内容和办法是:(1)重点学科全面达到建设标准的情况。(2)学校重点建设办公室、科研处和重点学科负责人的管理工作水平、效率和绩效。(3)被评估的重点学科填写《山西大学重点学科评估报告书》。(4)评估工作采取通讯评审和专家组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办法。学校按照回避原则聘五位专家,被评估重点学科的《评估报告书》发放专家进行评审,最后以专家考察组无记名差额投票、三分之二多数票通过的办法,将评估结果报省教育厅、国家教育部。

3、在检查和评估中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可视具体情况给予警告、减少拨款、停止拨款限期整顿、撤销资格等处理:(1)违反重点学科经费使用的有关规定。(2)无正当理由,未按计划开展重大项目研究工作,或没有取得有重大影响的研究成果。(3)评估中有弄虚作假、谎报数据等现象。

十一 附 则

篇3: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

1 学科建设项目关键信息概述

制定经费使用计划, 审核经费支出项目是项目实施主要的主要内容, 国有资产处组织实施项目招标, 审计处负责监督, 计划财务处负责对经费使用的监督和核算、结算。

评价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被经济有效地使用是绩效评价的目的。一方面促进学校对财政项目资金能更有效地使用, 另一方面也为后续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经费的预算安排提供合理依据。

绩效评价主要实施过程是, 专门设立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小组, 根据《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评价操作指南》《关于开展预算项目绩效自评》《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暂行管理办法》等对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的特点, 初步拟订绩效评价具体指标和实施方案。

2 学科建设绩效评估中的经验教训和建议

(1) 特别重视项目的事先计划和预算编制工作, 需谨慎对待项目的预算编制, 工作细致, 严格审批支出, 这是项目得以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

(2) 将学科建设经费用在刀刃上, 力求使有限的资金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3) 学科建设与一般的硬件建设不同, 其区别在于学科建设需要学科带头人以及长期和持续的投入才能生效, 而不能急于求成。对于学科建设的成效, 有着很多种方式, 有些成效在短期内难以呈现。所以, 对于学科建设的绩效考核, 应当关注长远的影响。

(4) 建议加大对大学重点学科建设的投入。在进行考核时应设置学科建设的中长期指标, 对学科建设一个周期的评价进行更多的关注。

3 学科建设评价和绩效分析涉及的内容

(1) 项目主要内容和涉及范围, 主要用途包括责任教授津贴、实验室改造与设备维护、仪器设备购置、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学术交流等方面。

(2) 建设项目实施内容

具体内容见表1。

(3) 绩效评价目的

项目绩效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规范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标及评价标准, 来对光学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能否被经济、有效率地使用进行评价。综合性考核与评价该项目的实施过程及其完成结果, 并及时总结, 积累经验。

(4) 证据收集方法及来源

主要通过案卷资料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会、访谈等方式来收集证据。相关性、效率、效果以及可持续性是项目绩效分析的四项评价准则。针对评价准则所对应的关键评价问题、评价指标、评价证据、证据来源、评价等级等。

4 学科建设评价和绩效分析工作中的一点体会

就管理来说, 我们必须遵循一种原理, 了解一种方法, 同时还必须尊重一种科学, 否则, 就只会是折腾!我们在选择方法、提升技巧的同时, 对一些基本的绩效管理原则一定不能忽略, 否则, 就很难将绩效的效果体现出来, 更有可能还没有开始就结束。通过对多家企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分析, 总结出如下四条必须遵守的绩效铁律, 希望能给从事绩效管理的人们提供些许的帮助。

4.1 公开、公平、公正原则

公平公正是很多管理者都在喊的口号, 这是因为整个社会中公平公正的东西太少了, 因而大家都在追求一种公平。事实上, 公开就是把考核数据公开, 公开考核的业绩结果, 一切都在阳光下操作;公平就是采用“自评、考评和总评”的三级考评模式, 先让考核对象对自己考评, 然后再由直接主管考评, 最后再由公司复评, 这样, 基本上大家就能感受到一种公平。公正就是在绩效结果的运用上, 一定要严格按照绩效成绩参照绩效制度进行绩效奖罚, 绝对不能徇私, 还要允许考核对象进行绩效申诉, 适当安排绩效面谈, 由此才能体现公正。在这个原则中, 公开是公平和公正的前提。

4.2 对事不对人原则

在绩效管理中, 这条原则非常重要, 否则管理者就会惹火烧身。

4.3 目标原则

为了达到某一种目标是绩效管理的核心。在绩效之前, 要将目标设定好。一旦绩效管理脱离目标, 那么就会无效。

4.4 层级原则

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中, 是实施层级管理, 一层对一层负责, 一级对一级实施管理, 因此, 必须实施层级考核。

5 结语

总而言之, 在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项目绩效管理中, 应本着绩效评价的原则, 明确绩效管理和评价的实施步骤和采用的指标体系, 只有这样才能将绩效管理工作做好。

摘要:该文主要阐述绩效评价在学科建设项目中的运用、对学科建设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基本原则、对学科建设项目绩效评价中的实施步骤以及绩效评价在学科建设项目中采用的指标体系。通过对学科建设评估中一些经验教训的总结, 为绩效评价的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 同时根据绩效分析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总结出了绩效工作中必须遵守的四条铁律, 以期为绩效工作者提供些许的帮助。

关键词:学科建设,绩效评价,绩效管理

参考文献

[1]张红凤.公共政策导论[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3.

[2]韩海锋.政府投资项目绩效评价研究[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4.

篇4:上海车展重点速读

可以先订了

Audi Q3

非常好!奥迪在我们截稿的前一刻于官网上发布了关于Q3的正式消息,让我们不得不把稿件拿出来做修改。但这也没关系,因为Q3绝对是本次上海车展最为重要的车款之一,而它也将会是奥迪在2011年继续成长的重要关键产品。

Q3是一款根据大众途观平台而来的紧凑型SUV,奥迪期盼它能够成为人们每天的生活伴侣,而虽然依照轿跑车的理念进行外观造型设计,但依旧可以看出与Q5相当类似的车身线条,车身长宽高为4390×1830×1600mm,同时为了减轻重量,Q3的发动机罩和车尾门等都采用铝合金钣件制成,整车重量还不到1500kg,风阻系数仅有0.32。

目前Q3搭配了2.0TFSI与2.0TDI两种发动机,将在国内出现的2.0TFSI拥有170hp与211hp两种版本,并都将配置Start/Stop与动能回收系统,高输出的211hp车型配合7速S-Tronic变速箱与Quattro四驱系统之后,0~100km/h加速仅需6.9秒,极速为230km/h。

全新的MMI Plus系统成为Q3的多媒体中心,除了提供WLAN无线上网与蓝牙通讯服务外,还能配合谷歌地球功能来随时加载交通数据,作为导航软件规划路线之用,但相信这功能在国内出现的机率近乎于零。此外Q3也配置了全新开发的驾驶辅助系统,能在车辆偏离车道时帮助车辆回到原有车道,同时仪表板的中央显示屏上也会提供关于道路与车辆状况的各项资讯,再加上自动停车等功能,整体说来更加安全与实用。

至于内饰方面,厂家提供5种不同的内装颜色与4种饰板,而真皮材质也多达3种以上。当然,你也可以透过加价的方式选择任何你想要的搭配。空间上目前并未提供相关数据,但可以想象与大众途观不会相差太多,而配合可以6/4分离的后座椅,行李厢空间能在460到1365公升之间作变化。

Q3将于奥迪位于西班牙的工厂生产,预计于6月开始于欧陆贩售,入门款定价为29900欧元,国内的贩售价格相信会在30万元上下,为了避免到时抢不到车,建议你现在就先订了吧。

改头换面

奔驰算是很早投入豪华小型车市场的高级品牌,只是这走上微型MPV之路的A-Class,一直以来都没受到太多消费者的喜爱,即便历经了多次改款,销售成绩也是毫不见起色。终于,奔驰替A-Class进行了一次最大程度的改革,将A-Class改成双门小跑车,用以吸引世人目光。而这款A-Class概念车便可视为未来A-Class的基本雏形,依照奔驰的惯例,最快应该在明年我们就可以看到正式量产的双门小跑车A-Class。

全新A-Class设计的核心理念便是:时尚、动感与精致,源自F800概念车的外形自是充满动感与肌理,而或许我们也可以从最近发表的SLK与CLS来推敲这部用以打开奔驰年轻市场的重要产品,毕竟A-Class已经失败了太久,这对于以德国第一自居的奔驰来说,可是怎么样都挂不住面子的。

宝岛精品

纳智捷Neora

对于两岸消费者都相当关注的台湾纳智捷品牌,终于要在今年下半年正式登陆中国内地市场贩售,而先前也已经有不少媒体同仁前往台湾进行SUV车型的实际测试,而在今年的上海车展上,纳智捷除了准备即将贩售的量产车型之外,也同步展出首款纯电动四门概念跑车Neora。

纯电池动力一直是纳智捷努力的目标,而在过去所推出的MPV与SUV两款车型上面,也都同步规划了纯电动车型(并未实际贩售),Neora便是使用同样的电池动力而成的概念跑车,内饰上则以HTC规划设计的电装平台为亮点,充满科技感的未来氛围,更是Neora要宣扬品牌实力的关键。

三大洲经典连发

全新甲壳虫

如果我说大众集团今年最重要的车不是帕萨特而是全新甲壳虫,你同意吗?想必你是不同意的,因为单就销售量来看,甲壳虫跟帕萨特完全不是可以相提并论的产品。但看看大众对于甲壳虫的重视程度,他们联合音乐节目MTV,共同在中国上海、美国纽约与德国柏林进行连续的三大洲发表,你还能说甲壳虫不重要吗?

新甲壳虫的重点不在於能卖多少部,而在於它能否延续这已经超过70年的经典光芒。

中国专属

宝马插电式5系

打从全新5系发表没多久,厂家就推出了一款混合动力版本的概念车型,而后更宣布要在2013年于中国生产专属的5系混合动力车型。如今上海车展上,我们看到了以加长5系为基础的插电式混合动力车款,虽然还不是最后的确定量产版本,但预计将采用一具218hp的4缸涡轮发动机搭配95hp的电动马达,厂家宣称在60km/h的时速下以纯电动模式可以行驶75km之多,而发动机投入工作后行驶里程将可达到400km,这对于油价持续上涨的未来,确实是一款结合豪华与经济效能的尖端产品。

BMW 6 Coupe

6系Coupe特别将C柱做了较为细致化的设计,让整体身形依旧优美。而内部座位采用2+2配置,对应2855mm的长轴距,相信4名乘员都能得到良好的乘坐空间,列入选配的全景式天窗,更能有效降低双门跑车向来致命的头部压迫感。

大黄蜂来也

雪佛兰Camaro

这是在变形金刚里大出风头的大黄蜂,你一定认得这部车,但你很可能不知道它其实叫做Camaro,而在上海车展正式导入中国市场的它预计售价50万元,中文名字叫做:科迈罗。

科迈罗初步规划只会引进一款车型,搭载3.6升V6发动机,最大功率为229kW,并搭配6速自排变速箱。这具发动机连续两年获得世界十大最佳引擎之一,而国内才有的通用安吉星智能系统预估也会想办法装进大黄蜂,到时候你就可以跟大黄蜂对话啦,但它可是不会变形给你看的。

涡轮+CVT

东风日产新骐达

东风日产近年来动作不断,旗下产品线丰富齐全,几乎没有什么级距看不到挂上Nissan厂徽的车款。而身居品牌重点车款的骐达,也在本次上海车展上推出了全新改款车型。

篇5: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

释义: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被重点支持建设的大学,其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含义。

详细介绍:1959年,《中共中央关于在高等学校中指定一批重点学校的决定》确定20所高校为全国重点大学;1960年,《中共中央关于增加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决定》又增加了44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总数共计64所;1978年,《国务院转发教育部关于恢复和办好全国重点高等学校的报告的`通知》最终确定88所大学为全国重点大学,以上为计划经济年代的重点大学概念。

篇6: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

关键词:大学 重点学科 学科建设 学科管理 制度设计

摘要: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围绕学科要素,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符合学校发展的重点学科建设战略与战术,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带动一般学科提升档次,促进学科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没有重点的学科建设和缺乏科学管理的重点学科,都谈不上核心竞争力,也就毋庸再说以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基础的高校综合实力竞争。“学校要发展,学科是基础,人才是关键,水平是标志。学科建设是高等学校‘211工程’建设的核心内容,而学科建设的核心是通过加强重点学科的建设,带动和促进全校的学科专业水平的全面提高。”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在教育部直属高校工作咨询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学科水平是高等学校质量和水平的主要标志,建设一流大学的关键是要建设一流的学科。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为社会服务,都是以学科为基础进行的。因此,在学校的整体建设中要坚持以学科建设为主线,以重点学科建设为核心,抓住了这条主线,抓住了这个核心,就抓住了纲,就可以纲举目张,带动学校其他各个方面工作的开展。

富有成效的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围绕学科要素,如学科成员、管理制度、学科环境(物质条件、政策导向、精神文化氛围)等,按照“全面规划、分层建设、逐步推进、重点突破”的原则,制定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重点学科建设战略与战术,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带动一般学科提升档次,促进学科整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明确重点学科建设思路

在学科建设总原则的指导下,我们应根据一所大学的具体学科发展实际,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大趋势,明确如下学科建设思路:“明确理念、战略规划、重点建设、带动全局”。

(一)明确理念

要建设高水平的大学,必须首先建设高水平的学科。高水平的学科既是高水平大学的充分条件,也是其必要条件,两者良性循环是学科建设的最佳途径。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看,一流大学无不因为拥有一流学科和一流教授而闻名于世;从国内高等学校的发展趋势看,也都是把重点学科建设提高到科教兴校的战略高度。因此,明确学科建设是大学整体建设与发展的主线与核心这一理念是学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和方针,而且这一理念不随领导与管理者的更换而转变。这就是大学全面改革与发展的纲,“纲举”必须为“目张”铺桥架路。学科建设必须有主有次,高水平的学科首先是重点学科,因此,建设高水平的学科应从建设重点学科着手。

(二)战略规划

理论必须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强大的力量,学科战略规划是学科建设理念的进一步拓展,正确的学科建设理念能够指导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而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又丰富了正确的学科建设理念,使其更加完善,二者相辅相成。科学的学科建设战略规划应根据大学的自身特点与现有条件,制定不同时段的战略规划,区别重点建设学科与一般建设学科,这样有利于战略规划实施中的反馈与调整,目光短浅与好高姿远皆不可取。完善的学科战略规划应包括使命与目标、总体规划、专项规划、操作性行动计划、财政与资源规划等。

(三)重点建设

没有重点的学科建设只能是一盘散沙,吸取再多的水分还是不能凝结。学科建设必须在学科战略规划的指引下,有重点地建设一部分能够很快发展并符合地区和国家需要的学科。在办学资源有限的前提下,集中有限的资源,对学校中的优势特色学科予以重点投人和建设,使之保持和发扬优势,加快发展,争取在国际、国内学术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从而带动学校其他学科的整体发展。闭重点建设应符合以下要求,即“厚基础、勤凝练、重特色、求创新”,学科基础厚实、方向凝练、特色明显、创新发展是重点建设的遴选参照标准和预期建设目标,使重点建设的学科成为带动一大批学科发展并成为重点的原动力。

(四)带动全局

重点建设只是一个方法与手段,其目的是要带动全局的发展。重点学科不仅注重自身的`发展,而且发挥其辐射效应,带动相关学科的进步,从而造就全盘皆活的整体局面。从世界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国内外一流大学的的学科建设经验来看,以大学科的高度制定学科群战略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通过并围绕优势、特色学科的建设逐步扩大其他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的建设,最终形成以优势、特色学科为核心,若干支撑学科和相关学科共同发展的学科群,在此基础上拉动其他学科的发展,培植新学科生长点,形成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良性学科发展态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理顺重点学科与相关学科、重点学科与学科门类、重点学科与学科群以及各学科门类之间的关系,从全局的角度把握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的建设与管理。

二、确立重点学科管理制度

高效、统一、规范的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首先要确立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度的基本框架,建立一个全面的管理制度矩阵(如图1)。该矩阵分为四个纵向层次,三个横向阶段,融纵向衔接与横向协调为一体。从纵向关系来说,越往上层越倾向于战略性,越往底层越倾向于策略性,“战略与策略的区别在于,战略是指目标,策略是指行动;战略是更高层次的讨论,策略是低层次的讨论;策略应服从于战略,而不是战略服从于策略。从横向关系来说,三个阶段依次递进、节节上升、反向回馈、循环往复,遵循由目标向结果的流程设计原理。需要说明的是,三个阶段的划分只是出于理论阐述的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各阶段之间并无明显的界限划分,其分界可以说是模糊不清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

(一)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顶层设计

该层次是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最高层次,是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走向的战略性构思,对重点学科、学科整体乃至学校长远发展至关重要,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的指导意义,主要包括建设思路、发展理念、战略目标、学科定位、重点领域等核心内容,以及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目的与意义,路径与方法,机构设置与人员配备等关键性要素。该层次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制度矩阵的最顶层,必须高屋建领、高瞻远瞩、高度重视,肩负着以重点学科支撑与带动全局发展的重要使命。

(二)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流程设计

该层次是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战略的阶段划分,基于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主要流程―目标、过程、结果―而划分为三个阶段:目标控制、过程管理与结果导向。阶段划分具有很强的模糊性,以至于在直属第三层(管理体系层)的某些环节中(第四层―战术举措层)有一些相关功能的重复,甚至在环境条件相同或相似的情况下可以重叠使用或交叉运用。

(三)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方法体系

在该层次,分为三个横向管理体系:目标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绩效评估体系。

目标管理体系是指以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整体目标为导向而实施的一系列计划、组织、激励、控制等活动。目标管理的中心是尽力避免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与个人发展要求相矛盾而造成强制性管理控制和人才资源的浪费,并尽可能地将重点学科管理建立在重点学科建设目标与个人发展要求统一的基础上,调动全体学科成员的积极性,以提高学科整体的建设成效。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以提高重点学科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把校内各部门、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运动紧密组织起来,将队伍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条件建设、学术交流和管理体制的整个过程中影响学科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的一切因素统一控制起来,形成一个有明确任务、职责、权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质量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是:永远进取、提高质量、精确衡量、充分放权。“永远进取”意味着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提高质量”采用最广泛的质量定义,涵盖与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有关的一切;“精确衡量”是指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衡量实绩,比较标准,纠正偏差;“充分放权”是指充分授权于重点学科成员,动员和鼓励他们参与质量管理工作。

绩效评估体系是指根据重点学科的指标体系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目标、方案、措施以及在发展方向、学术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条件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取得的的成效予以科学的评估和测量,形成一个以绩效为核心、有效控制和反馈的管理体系。绩效评估讲究效果、注重业绩,按照业绩进行管理和经费预算。 (四)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战术举措

在目标管理体系中,首先确定整体建设目标,再分解为战略目标、中心目标、阶段目标、部门目标等,形成目标体系;建立分权组织体制,根据分解目标的内容在一定范围内向下充分授权,以谋求目标的实现;制定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方法和标准;对目标实现的情况实行定期检查和考核。目标完成后,再制定新的目标体系,形成新的目标管理过程,开始新的循环。

在质量管理体系中,主管领导应对重点学科建设质量方针的制定与质量体系的建立、完善、实施和保障负全面责任;各相关部门应做到权责统一,并在相应文件中做出明确规定;在重点学科的全部管理中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适应的组织结构;高度重视依赖技术进步提高资源和人员对质量的保证水平,并要切实保证质量体系运转所必需的各种资源,其中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制定和颁发质量体系各项活动的程序并贯彻实施,所有程序均应制定成书面文件,并做到简练、明确、易懂,且规定所采用的方法和合格的准则。

在绩效评估体系中,根据重点学科建设的总体目标确定绩效评估的具体目标;在总体目标和评估目标的指导下,与重点学科所属部门协商制定绩效评估的可操作性方案;以重点学科的立项标准为依据,制定重点学科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作为评估的参照标准;确立评估目标得以实现而应采取的评估措施并贯彻执行;将绩效评估的结果反馈给学校领导与各重点学科,并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协同各重点学科,分析建设成效的不足并提出整改方案上报学校领导,然后迅速推行。

一个完整的重点学科建设周期包含着目标控制、过程管理、绩效评估三个密切关联的大阶段。从宏观上看,学科建设活动按三阶段顺序更替,直线地演进。事实上,在学科建设活动的任何一个中间阶段,都有可能返回到先前阶段,按照迭代的方式前进。从微观上看,每个阶段的演进尽管有其不同的内容,但却又遵循类似的步序。每一个阶段的初始信息正是前一个阶段的结果,而每一个结果也就是下一个阶段的初始信息,如此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三、构建重点学科管理体系

无论多么科学、规范、高效的发展思想和管理制度,都需要付诸实践才能显示其正确性和强大的威力。大学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的理念与制度必须要有相应的组织结构来保证学科发展战略的执行,组织结构是高校学科发展战略实施的载体,是实现学科发展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必须服从于学科发展战略,适应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执行战略、衡量绩效、评估及纠偏、检测环境变化等职能,结构越合理、明确、完整,学科发展战略实施能力越强。重点学科建设与管理应在学科建设思路与发展理念以及管理制度的指导下,构建重点学科三级管理体系。

(一)学校宏观管理

学校作为学科建设的最高主导管理层,必须对各学院(系、所)的学科建设行为进行宏观协调与控制。主要职能有: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学校发展实际,制定重点学科发展规划。

2.成立由学校党政主要领导参加的“学科建设领导小组”与专人专职的“学科建设与管理办公室”,贯彻执行重点学科的发展思路、理念及规划。

3.制定重点学科建设管理办法,用组织和制度来约束和管理重点学科建设行为。

4.保障重点学科发展所需的一切资源,包括人才、经费、仪器设备、场所等。

5.定期召开重点学科建设会议,举办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培训班,统一学科建设思路。

6.组织学科建设论坛,创办学科建设简报,积极鼓励建言献策。

7.开通学科建设网络通道,有效搭建学科建设与管理的信息平台。

8.建立、健全学科检查、评估、验收制度,奖惩制度必不可少。

(二)学院微观管理

各二级学院(系、所)不能认为学科建设只是学校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事情,应该充分重视并参与,积极配合学校管理本学院重点学科,组建本学院(系、所)“学科建设领导小组”,找准本单位在学校整体发展与学科建设中的位置,统一思路,群策群力,共同为学科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尤其在制度、经费方面,重点支持、发展优势学科;在人才分配方面,从大局出发,支援学科骨干到学校重点发展的学科去增强新兴学科、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力量;在利益分配方面,努力做到责、权、利相统一。

在学校重点学科发展规划的指导下,围绕本学院的主要学科,建立健全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制定科学可行的重点学科发展规划;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促进学科交叉;汇聚学科队伍,努力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整合资源,努力构筑学科基地。

(三)学科具体管理

单一学科是学校整体学科发展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科建设的第一线。因此,每一个学科发展的成功与否都将影响到学校整体学科战略规划的如期实现。重点学科应组成由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主要学术骨干组成的学科建设管理小组,负责制定学科发展规划,凝练本学科研究方向,突出学科优势与特色,开展学科梯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等。实践中,可采用目标管理的方法,将学科规划细化为学科任务后按照权重比例分配给每一个学科成员,适当地与效益挂钩。

篇7:上海交通大学重点学科

在一个省高校很多,除了少数的`部属高校外,大都是省属高校,也即是经费主要来自于省财政拨款。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个省就可以出一个章程确定的,比如河北省确定了12所重点大学,也就是把省内有大学名称的大学全部定位省重点。

有的高校则是市属高校,杭州师范大学就是杭州市属高校,所以杭州市对其支持力度很大。市属高校是有一部分经费来自于所属市,省里也拨有经费。

所以,差别主要是办学经费来源。其次还有校领导的人事任免,部属高校由教育部任免,省属高校由省教育任免等等。

篇8:上海大学力学学科简介

上海大学力学学科起源于1984年由钱伟长院士所创建的上海市应用数学和力学研究所。1984年建立了固体力学博士点及流体力学硕士点;1985及1996年,应用数学和力学以及应用力学学科先后被列入上海市教委第一、三期重点学科;1991年设立力学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93年建立流体力学博士点;1996年上海大学创办“数学物理力学综合班”;1997年成立了力学系;1998年“应用数学和力学”被教育部门列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同年设立力学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2000年设立力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应用力学学科列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5年应用力学学科再次成为上海市优势学科;2006年获准设立上海市环境与能源中的关键力学问题重点实验室;2007年流体力学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8年“应用数学和力学”被列入教育部门“21 1工程”第三期重点建设学科。目前,中国力学学会的理性力学与力学中的数学方法专业委员会,中国力学学会波纹管与管道力学专业委员会,上海市非线性科学活动中心等都设在上海大学。

科学研究

上海大学力学学科目前共有教师及科研人员(4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7)人,包括中科院院士钱伟长先生、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戴世强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钱跃教授以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立群教授等。

目前本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湍流与流动稳定性理论、格子玻尔兹曼理论与方法、交通流动力学、多物理场耦合分析和控制理论、工业及城市环境流体力学、非线性固体力学的理论和方法、材料和结构的力学理论和实验、非线性动力学和振动控制、界面力学和微纳米力学以及复合材料力学、飞行器空气动力学、内外流气动力学及流动控制、实验力学及现代测试技术等。今后,在强调非线性力学基础研究的同时,我们将致力于重点开拓力学学科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交通科学、能源工程、环境科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

近5年来,本学科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项、面上项目(55)项,同时还承当国家“973”项目、国防1 15预研、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资助计划项目、上海市浦江、曙光和启明星等人才资助计划项目等以及企事业资助的众多课题,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自然科学)一、二、三等奖(19)项。钱伟长教授任荣誉主编、周哲玮教授任主编的《应用数学和力学》杂志在国内外具有较大的影响,被美国力学科学院评为世界上17种力学核心学术期刊之一,并进入由美国I S I根据引用频次遴选的中国25种主要期刊,是中国百家重点期刊,中国高校精品期刊。

人才培养

在人才培养方面,本学科着眼于培养具有较强独立科研创新能力以及良好合作精神的力学人才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近20年本学科共培养了(290)名硕士、(120)名博士。上海大学力学学科热忱欢迎有志之士来本学科学习与工作!

通讯地址:上海市延长路149号189信箱(邮编200072)

电话:021-56331451/56333085

电子信箱:siamm@mai l.shu.edu.cn

上一篇:庆祝建国70周年教师演讲稿优秀下一篇:邢庄中学图书室工作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