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2024-06-23

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通用9篇)

篇1: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三年大学生涯就快拉下尾幕,在过去的三年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学习了很多在目前工作中所学不到的知识,让我开阔了视野,相信对我今后的人生道路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也为自己三年的学习归纳了一下:

我遵纪守法,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我尊敬老师,热爱母校,无论是对老师还是对学校我都怀有很浓厚的感情。我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关心同学、乐于助人,曾多次捐款帮助贫困学生,为同学打开水,参加义务劳动……,深受老师与同学的好评。

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包装工程专业的各个科目,没有无故缺课;不懂就问,虚心学习,非常刻苦。学习了***等等,成绩优异。专业课尤其出色。在课余时间,我积极地参加各种集体活动,在其中有不错的表现。经校团委的选拔,我担任了学校***社的社长,在工作上我一直认真负责,兢兢业业。

利用课余时间,我还学习了photoshop、offic等软件,为将来在教学上运用先进的多媒体、电脑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我会把我所学的一切运用到教学中,一丝不苟地为人民的教育服务,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争取做一名优秀的包装设计师。我以强烈的求知欲,努力学习各种知识、技能,陶冶了情操,拓宽了视野,增强了体魄。同时积极进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寒暑假进行社会实践,平时积极向***投稿,均使我各方面的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我对包装工程事业十分感兴趣,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上兢兢业业,从不挑肥拣瘦,在一丝不苟完成本职工作的基础上能顾全大局。我在实习过程中,任务完成出色得到领导的高度赞扬。在工作中,我又能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勇于创新。未来之路就在眼前,遥远,需君不断求索。我相信只要我不怕苦,不怕孤独,将来的路走得塌实。总会有一天能走到梦想的彼岸。

篇2: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自我鉴定是对自己过去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总结,写自我鉴定可以让我们审视自身,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自我鉴定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自我鉴定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机电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机电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1

在思想觉悟上始终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会,能清醒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我极大程度的提高了自学能力。根据专业方向的要求,我有针对性的自学了有关课程,掌握了很多有关知识,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基础;此外,我也涉猎了一部分其他课程,开阔视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背景以及整个学科的结构有了宏观的认识。

在平时生活中,我和善热情,和同学关系融洽。回顾三年,我很高兴在同学有困难的时候曾帮助过他们,我也会永远感激着在我有困难时无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兄弟姊妹们。

我个人认为,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过于执着,有时甚至可以说有些固执。这可能与我在学习中爱动脑筋、常钻牛角尖有关。这在某些方面确实有些裨益,但是很多时侯,这也会影响到对事物的全面认识,甚至不经意地会在某些程度上伤害到他人。我应该学会变通,不能古板得像不谙世事的书呆子。

诚信、坚毅是我引以为豪的优点,也为我争取来了别人的尊重。在父母的严格要求下,我从小就以主动承认错误、言而有信为荣,以不守时、阿谀虚伪为耻。我一直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认为,品德不仅是本身的素质修养,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我们享受了活在这个世界上权利,就有义务对社会为自己的言行负责。高尚的品德,是我们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的基本要求,是我们不辜负父母养育和祖国期望的前提。大学三年,塑造了一个健康的我;大学三年,塑造了一个积极向上的我;大学三年,塑造了一个崭新的我,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我。

庆幸自己随着时光流逝,在大学这埋没无数人也成就无数人的大炼炉,除了洗去我一身的稚气,没能带走我的天真和豪情,同时完善了自己,我可以骄傲,但是人无完人,假如大学重来,我还是会走这种崎岖道路,磨练自己,但是我一定会让它更丰富,更加精彩,我不会轻易满足,因为更精彩的是,从今天开始的!

机电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2

在大学三年这个重要阶段,我经历了身心成熟和知识的积累,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我抱着“全力以赴,做到最好”的宗旨思想品质,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思想上我不断用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自觉遵守《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规则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关系集体。

学习方面,我觉得大学生的首要任务还是学好知识,所以在学习上我踏踏实实,一点也不放松,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获学校07-08学年二等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但对于我们机电专业的学生来说,光光学好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于是我利用课余时间经常阅览机电类的书籍,并参加了一些机电专业的技能考证,获得了电工中级,数控车中级证书。

在工作方面,在大学三年里我始终担任班里的团支部书记。在职期间我认真地传达上级团组织的决议和指示,结合班级具体情况认真地开展工作。并积极协助其他班干认真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我班多次被获得优秀团支部,先进班集体等荣誉称号。另外,在xx学年我还曾担任学校英语俱乐部副部长,义工团外事部干事等职务。

在生活中我觉得大学校园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在这个大家庭中,我们扮演着被培养对象的角色。老师是我们的长辈,所以我对他们尊敬有加。同学们就像兄弟姐妹,我们一起学习,一起娱乐,互帮互助,和睦的相处。集体生活使我懂得了要主动去体谅别人和关心别人,也使我变得更加坚强和独立。

大学三年,塑造成了一个健康、充满自信的我,无论是专业技能还是文化知识都有了质的提高,通过各种社会实践,使我较早得融入了社会中去,尽管还没有走出学校大门,但是我已经有了对社会的初步理解与尝试,这些都是我在三年大学生活中知识以外沉甸甸的收获。相信我将是一个合格的机电毕业生,理想的机电人才。

机电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3

我叫xxx,是xxx学院机电系xx级即将的一名学生。x年的大学生活,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各种实践活动中,我不断的挑战自己,充实自我,为将来的人生路打下了基矗

抱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我开始了大学的生活,由于各种的不适应,开始变的懒惰,大一时候的成绩一塌糊涂,经过老师和班上同学的鼓励,还有家人对我的教育,从大二开始,我彻底的改变,对待学习的态度好转,并获得肯定,这是在我学习生活中给我最大的鼓励。在专业方面,我热爱我所学的专业,每次完成作业认真负责,或许有些成绩并不显得那么夺目,但是却给了我不少的专业经验。

个性开朗活泼的我,对人坦诚热心负责,所以在大二全班选举的时候,担任我们班的xx委员一直到现在。多次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各种活动,并在活动中表现积极。

我崇拜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也希望自己能够获得。所以在生活中不断追求人格的升华。注重自己的品行。我以品德至上来要求自己,平时友爱同学,尊师重道,乐于帮助他人。我现在领悟到,与其说品德是个人的人品操行,不如说是个人对整个社会的责任。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得对社会负起一定的责任义务,有了高尚的品德,就能正确认识自己所负的责任,在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我有许多的优点,诚实守信,热情,大方,开朗。性格特征十分鲜明。也深深的获得同学们的喜爱。我觉得人应该以诚信为本,这样才能彼此消除人之间的隔膜。对待周围事物应该怀着一颗热忱的心,永远积极向上,这样才能使自己变的开朗。

我认为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一心多用,急功近利,喜欢一口气学许多东西,但是贪多嚼不烂,即使最后都能学会,也已经搞得自己很疲劳。自从我发现自己有这个缺点和问题后,我常常警戒自己,步入社会后也不能一心两用。

大学的生活,不知不觉走到现在,从刚进来时候的稚嫩,走到现在,一步一步的在走向成熟。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漫长,需要我一直走下去,但是,这x年的岁月,将永远不会忘.回首三年来的大学生涯,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执着探求,百般锻炼,逐渐成为了一个能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时代大学生,并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矗且我相信:用心就一定能赢得精彩!

这段大学生活,给了我一次重新塑造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在思想上: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上,我十分热爱自己的专业,在历次的考试中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为人处世上,我坚持严于律已,宽以待人.若要人敬已,先要已敬人,良好的人际关系正是建立在理解与沟通基础之上的。同时作为一名即将毕业的XX年应届机电专业的大学生,我所拥有的是年轻和知识,使我不畏困难,善于思考,但年轻也意味着阅历浅,更需要虚心向学。我也深知,毕业只是求学的一小步,社会才是一所真正的大学。我今天的求职,也正是希望得到一个更好的学习机会,同时希望贵单位领导能够给我一个发展的空间,去实现我人生的价值。

三年的大学生活,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这即将挥手告别美好大学生活,踏上社会征途的时候,我整军待发,将以饱满的热情、坚定的信心、高度的责任感投入到新的生活环境中,去迎接新的挑战,攀登新的高峰。

机电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4

经过大学四年机电一体化专业课程的学习,谦虚自律的我,乐观向上、为人真诚、坦率,能吃苦耐劳具有团队合作精神,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学能力,不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在学习上,我成绩良好,多次获得奖学金,通过课余时间学习参加自学考试(建筑工程),参加浙江省的计算机等级考试现已通过一级windows、二级(vb)、三级(网络技术)。在深透课本知识的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工作,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多种计算机软件的学习和运用。在面对学校的每一次实习时都认真对待,争取做到最好,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在得到了各位老师好评的同时候,也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

作为一个大学生,我想最重要的不是说他的书读的有多好,而是他应该具备怎么的素质才能在这个社会的残酷竞争中生存下来!我觉得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路,也有自己的谋生手段。能通过社会的竞争生存会比其他方式生存更加让人兴奋,试问哪个企业不是在竞争中成长起来的,所以竞争是企业存活的生命线。

说到我自己,其实我是个很平凡的人。但是我也有自己的品质,我热爱生活,喜欢拼搏,为人真诚还能吃苦耐劳,拥有团队精神。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打拼将来。找到一份能更多的和别人接触,充满竞争的职业。真正的铁饭碗不是在一个地方吃一辈子,而是不管在哪里都有饭吃!

机电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5

我叫xx,是xx机电学院的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与实践,我正式开始了在机电中心弱电部的工作。逐渐熟悉之后,工作中可能缺失了一些新鲜感,但仍有大量的技术知识、为人处世以及生活的态度、哲理需要不断学习。以下是我对这一年的工作所做的一个自我鉴定。

业务技术方面,这一年里收获最多的莫过于对机场的网络结构以及管理和恢复有了相当的了解和学习。基本上一些常见的问题、故障能够及时的发现并熟练处理。诸如对arp病毒的防范、发现、处理,对新增网络端口的开设等等。

其间,协助xxx对机场现有生产网络进行了改造,将原本混杂于生产网中的部分上网用端口重新单独划分。以此有效的防范了病毒的入侵与传播,很好的保证了生产网的正常运行。此外,在离港、航显、中央系统等方面也已经能够较好的处理相应的故障。

其实工作的内容可能每年都大同小异,但今年的不平凡缺注定给我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着很大的影响,也是我今年工作的最大收获。5月12日,当我照常巡视于候机楼内c指廊,未曾经历过的地震发生了。初时的慌乱之后我意识到了自己的职责,开始协助疏散楼内的旅客。现在想来,虽然那时有些可笑的感到自己可能命不久矣,但全身心的希望自己能够死前多做一点有用的事、多尽一份职责,还是感到相当骄傲的。待出港指廊内已再无旅客,我也退到了一楼进港大厅外。

无意间我看到了迎接旅客的人们不断涌向两块led航班显示大屏,对自己的亲朋好友是否安全到达焦急万分。此刻我知道前来的所有航班肯定已经备降或返航,但留在这里的人们无疑是不安全的,所以需要立即关掉led大屏以利于疏散人群、避免误导。但惭愧的是当时对led大屏的操作不熟练也不清楚其电源位于主机房内,致使无效操作,最终只有帮忙劝阻人群。可以说这一天的工作将铭记一生,因为它教会了我什么是责任,给了我一次面对死亡、挑战恐惧的机会,是我这一年,这一辈子最大的收获之一。

篇3: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1 现有专业课程介绍

笔者所讲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涵盖了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测试计量技术与仪器3个专业,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电子技术和信息系统基础知识,能够从事各类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研究、设计、制造、应用和开发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一般院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课程包含了电子科学、信息科学和计算机科学,并结合高校自身的特点加入服务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如:面向机械的、面向光学的、面向建筑的、面向管理的、面向材料的等等。专业课程大致可分为5类:(1)电子电路类,包括电路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技术、高频电子线路、VHDL语言和FPGA设计、电路制板等课程,使学生掌握各种电子线路的分析计算和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的方法;(2)信息处理类,包括信号与系统、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通信原理、信息论与编码等课程,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掌握连续与离散域系统的分析和建模方法,掌握控制和通信的基本原理;(3)计算机类,有微机原理、单片机技术、高级程序语言设计(C、C++)、计算机网络、计算机图形学、数据结构、DSP原理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和基本的编程、调试方法;(4)工具类,主要包括VB、VC、LabVIEW、Matlab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至少一种程序设计开发语言;(5)学科方向类,如面向机械、仪器、通信、光学、建筑、汽车、电力、化工、计量、材料等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程,使学生明确就业的方向。课程体系结构总图,如图1所示。

2 专业知识结构自我培养分析

在学生完成学校系统教育的过程中,考虑到学生临近毕业时面临的考研、就业压力,有些核心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如何在步入工作岗位或进一步深造前,快速建立起基本的知识体系,对上述复杂的专业课程结构进行剖析、精炼、取精,将具有相同知识内容的课程整合起来,使学生对相同的知识点融会贯通,建立起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知识结构。从3个方面阐述课程优化培养过程。

2.1 电子电路类

电子电路类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基础课程,工程性、实践性非常强。根据内容特点将具有学科导引性质的电路原理与信息处理类课程合并。模拟电子(含高频)和数字电子课程统称电子线路,需结合最新的EDA仿真技术进行辅助。其中,模拟电子技术重点在分立器件、功能电路的理解上;高频电子线路侧重点在无线电通信领域,可通过Multisim,Pspice软件仿真达到直观感知的目的;数字电路技术侧重点在数字器件的组成和原理上,可结合FPGA技术和Q u a r t u s I I软件实现对数字电路的强化。同时,利用Protel 99se或Protel DXP软件设计一个简单的模数混合电路,以加深对上述课程的理解,实现电子工程师应用素质的培养。

2.2 信息处理类

信息处理类课程主要是通过数学的方法,将实际的物理现象抽象成模型,从理论的角度揭示物理现象背后的关联,并指出改造现有系统的途径和方法。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通过电路原理了解本专业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电路的分析方法;之后,以信号与系统课程为蓝本,理解系统的时域、频域变换,掌握连续系统与离散系统的区别,熟练使用三大变换:傅立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建立起理论分析问题的框架;最后,通过数字信号处理、自动控制原理课程详细的了解数字系统信息处理过程和不同控制系统的特性、特征,全面的实现电子工程师理论素质的培养。

2.3 计算机工具类

计算机工具类优化,涉及课程体系中计算机类、工具类和学科方向类课程3个部分。经过大学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和后两年(亦可认为是一年半)的专业培养,学生应该已经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能力。通过加强软、硬件的学习,增加软件编程和硬件设计的实践环节,可以实现电子工程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根据学生未来就业领域的定位,可以将实践能力在专业领域内细分为:硬件电子工程师、软件电子工程师、嵌入式系统工程师3个发展方向。

(1)硬件电子工程师

硬件电子工程师根据想要从事的行业要求再分为模拟电子工程师和数字电子工程师。因为使用MCS-51、PIC、AVR、MSP430等单片机的工程师主要解决的对象是底层电路的控制和通信,所以将使用低档单片机的电子工程师划入模拟电子工程师之类;而将使用DSP处理器和特种数字芯片完成特定变换、滤波、控制和通信算法的工程师称为数字电子工程师。模拟和数字工程师知识结构的建立过程可以相互交叉,各有侧重,如图2所示。

(2)软件电子工程师

软件电子工程师主要是为用户开发针对硬件使用的PC机程序的电子工程师。由于涉及开发环境的使用、用户使用心理等知识,需要此类工程师在知识培养中,加宽计算机类科学的培养,建立过程,如图3所示。

(3)嵌入式系统工程师

嵌入式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里所指的嵌入式系统是指“以应用为中心,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软硬件可裁减,适应应用系统对功能、可靠性、成本、体积、功耗等严格要求的专用计算机系统”。

由于嵌入式技术属于交叉学科,也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发展方向,所以成为许多高校学科建设的重点。作为教研型的学校,可以对有兴趣的学生进行专门培养。以学生的角度给出一种面向嵌入式系统工程师方向发展的培养方法,侧重点在开源操作系统下的开源应用程序的开发,培养过程,如图4所示。

3 结束语

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自我知识结构的培养过程是学生自发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的过程,需要学校有意识、有目的开展相应的教育,最佳的时段是在大三上学期末、学生正式进入专业方向类课程学习之前进行学科知识体系建立方面的讲座,使学生明白自己怎样去建立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学科体系,引起学生对专业培养目标的关注、吸引学生对重点课程的兴趣、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实践环节的参与热情、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较强动手能力、基础扎实的电子工程师人才,为我国电子事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张炜.中美两国高等教育学生规模的比较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8:104~109

[2]肖闽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创新能力培养[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5,6:73~75

[3]孙祥娥,刘益成,李永全,等.关于电子与信息工程专业信号与信息处理类课程体系设置的研究[J].电子与电气教学学报,2004,6:27~29

[4]梅开乡.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08,1:53~56

篇4: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修订

关键词:专业决策;自我效能;大学生

分类号:B841.7

在个体对活动环境和任务的选择中,自我效能贯穿于个体的整个实践活动过程,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人才选拔和培养上,采取按照大类招生和培养的模式。这种培养模式需要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进行专业确认,部分学生在专业决策中出现了明显的盲从现象,直接影响了学生在大学后阶段专业学习的成效。因此,探讨大学生在专业决策过程中的自我效能,有助于大学生选择合适的专业,在后续的学习和生活等各个方面取得成功。

Hackett和Betz(1981)最早将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运用到对职业的研究中。此后Taylor和Betz(1983)在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的基础上,以Bandura的自我效能感理论框架为基础,结合Crites的职业成熟度理论提出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 Efficacy),并进一步开发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Career Decision 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Betz和LuzzoBetz(1996)的研究显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职业自我效能理论指出,具备同等知识和技能水平的个体,在职业行为(包括职业选择、职业探索、职业认同、职业态度、工作绩效、职业发展等方面)上之所以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内在自我调节系统在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后,国内外在职业决策及其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逐步增多并在不同方向取得了很多成果。研究发现,焦虑因素既是一种个体变量又是一种情境变量,贯穿于整个职业决策的过程中(Hardin,Varghese,& Carlson,2006;Gloria & Hird,1999)。Hargrove(2005)的研究表明,个体的依恋方式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存在着相关关系。Maddux(1995)指出,职业自我效能对女性职业选择的预测作用比较明显。彭永新和龙立荣(2001)编制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李莉和马剑虹(2003)的研究发现,自我评估能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产生影响。樊明成和陈小伟(2009)认为,影响大学生选择专业的主要因素包括个人兴趣、就业机会、职业发展潜力、学术能力、高考分数落点、父母及家人的影响等。蒋洪池和朱慧(2010)也从专业选择意向、时间、途径以及更换专业机会等四个方面探索了中美两国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差异性。这些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大学生专业选择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为我们进一步探索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提供了思路。

本研究认为,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大学生专业决策中的延展和细化。一方面,专业决策包含在职业决策的大框架中,另一方面,又由于其特定的时间限定、决策者所处的具体环境和决策者的心理状态而与职业决策存在明显的差异。本研究将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界定为:大学生对自己完成专业决策相关任务所需能力的自信程度,包括个体对自身的准确认知能力、获取专业信息的能力、根据自身特点与专业特点进行目标匹配和筛选的能力、对专业决策的具体实施进行规划的能力、在专业决策过程中应付困难所需的能力等五个方面。本研究试图在Betz和Taylor提出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决策特点对彭永新和龙立荣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修订,以形成“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浙江某大学本科生正式施测。按照学科类别(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农业生命环境、医学)在四个年级各抽取若干代表性的专业教学班,在教学班内部进行样本抽取。有效样本632人,其中男生345人、女生287人。在年级分布上,大一315人、大二157人、大三82人、大四78人。

1.2研究工具

在彭永新和龙立荣(2001)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基础上进行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的修订。考虑大学生在专业决策和职业决策中的心理和行为差异,依据访谈(大一至大四,每年级5人)和开放式问卷调查(大一27人,大二19人,大三17人,大四15人,共计78人,分别来自文科大类、理科大类和工科大类)的结果,筛选出大学生在专业决策上具有代表性的情景描述,并以此对专业决策过程中的非主要行为进行修改或删除。邀请心理学、教育学专业的教授和研究生对项目进行初步分析,尽量避免题目的语言描述对被试的暗示作用,以减弱测验题目的社会称许性及被试回答的倾向性。预测问卷中含5个分量表,共25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以自陈的方式呈现。

选取上海、浙江、安徽三所大学学生进行小规模预测。被试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农业生命环境、医学7个大类的学生。有效被试154名(男生85人,女生69人)。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对预试的项目进行进一步筛选。剔除因素负荷值小、共同度小及具有多重负荷且负荷值比较接近的项目。对余下的22个项目再次进行因素分析,得到5个因子,共解释变异的77.943%,各因子和项目的负荷合理。对项目进行筛选以确定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正式问卷。正式问卷共22个项目,分为五个维度。这五个维度分别是自我评价、专业信息、目标选择、未来规划和问题解决。

nlc202309011413

1.3程序

所有测试均采用现场发放问卷,集中作答的形式。调查时严格按照心理测验的程序进行,由心理学和教育学专业研究生主持,采用统一的指导语,统一发放和回收问卷。测试基本过程为:介绍测验的意义,阅读指导语,被试作答和回收问卷。问卷结果的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及Amos统计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2结果

2.1问卷分析

2.1.1信度分析

统计分析数据显示,分量表α系数的范围在0.815~0.865之间,而全量表α系数为0.806,以上信度分析数据表明,每个分量表的项目在构思上具有一致性,因而是可靠的。

2.1.2探索性因素分析

正式问卷的结构效度以因素分析来检验。随机抽取一半数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可行性检验显示:KMO值为0.953,Bartlett球体检验中卡方值为8201.209,达到显著水平。

将正式问卷的22个测验项目,使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素分析,并将此5个因素分别命名为:自我评价、专业信息、目标选定、未来规划、问题解决。5个因素共可解释总变异量的74.46%。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

2.1.3验证性因素分析

将调查样本中另一半被试的数据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χ2/df小于3;NFI、RFI、IFI、TLI、CFI均大于0.90;RMSEA等于0.08,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5因素模型基本得到了数据的验证。

2.1.4相关分析

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问卷各分量表间及各分量表与总量表间的相关介于0.560~0.834之间,皆达0.01显著水平,呈较高正相关,显示各分量表与整体概念相当一致。

3讨论

3.1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定义及结构

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是Betz和Taylor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一种延伸,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理论对大学生专业决策是适用的。中国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可以从五个方面进行考察:自我评价能力、收集专业信息的能力、目标选择的能力、制定未来规划的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3.2量表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本研究在以往相关理论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的基础上,以632名浙江省大学生为被试,结合大学生的专业决策特点,对彭永新和龙立荣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进行了修订,形成“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问卷共22个项目,分为五个维度。预测的有效样本为154人,分别来自三所不同的高校。对预测样本的数据进行了频数分析、鉴别力分析和因素分析,形成正式量表。对正式测试结果进行了进一步的项目分析和信度、效度检验。关于本量表的实证效度还有待于将量表应用于其他的相关研究来做进一步的考查。

项目分析和信度检验的结果表明,测验项目的区分度、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良好,各项分量表及总量表的同质性较好,并都达到显著水平。效度检验主要进行了因素分析和分量表之间及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分析。在五个维度中,目标选择和专业信息是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构成中相对重要的因素。各项分量表间的相关值总体上低于各分量表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值,说明分量表的相关较好。各项目与其所属分量表相关均较高,而与其他分测验相关则较低。说明本量表的内部一致性效度良好。

从表3发现,本研究中各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偏高,这与彭永新和龙立荣(2001)的研究结果相似。该研究采用主成分分析加方差重大旋转的方式进行,方差累积解释达到44.66%,各分测验间存在相关偏高的情况。该研究认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从理论角度提出的五个因素之间可能具有反应的一致性。本研究是在彭永新和龙立荣(2001)编制的“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基础上进行的,五个因素之间同样可能存在反应的一致性。也就是说,自我评价、信息收集、目标选择、规划制定能力突出的被试,解决专业决策过程中各类问题的能力也会相对突出;相反的,在某个方面能力较弱的,也容易在其他的方面遇到困难。因此,在实际使用中,建议先将测验的结果做总体解释,再做分测验解释,这样可以较好地找出大学生专业决策过程中的问题。

本研究编制的“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作为全面而客观地评价大学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有效工具。

参考文献:

樊明成, 陈小伟. (2009). 中国大学生专业选择调查之基本分析. 大学教育科学, 3, 91-96.

蒋洪池, 朱慧. (2010). 中美大学生专业选择的差异及其启示. 黑龙江高教研究, 4, 54-56.

李莉, 马剑虹. (2003). 大学生职业决策白我效能以及归因研究. 应用心理学, 9(4), 3-6.

彭永新, 龙立荣. (2001). 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 应用心理学, 7(2), 38-43.

栏目编辑/王抒文 终校/王晶晶

篇5:软件工程专业学生自我鉴定

四年的大学生活转瞬即逝,转眼之间,作为xxx专业(改成自己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的我即将告别大学生活,告别亲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告别我的母校——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美好的时光总是太短暂,也走得太匆匆。如今站在临毕业的门坎上,回首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xxx专业(改成自己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学习和生活的点点滴滴,感慨颇多,有过期待,也有过迷茫,有过欢笑,也有过悲伤。现将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作自我鉴定如下:

在xxx专业(改成自己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老师的教诲下,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不断地学习xxx专业(改成自己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参与专业实践活动,本人xxx专业(改成自己在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专业)素质和个人能力得到了提高,完全符合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对xxx专业学生的毕业要求。

篇6:网络工程专业学生的自我鉴定

通过学习了多媒体专业设计项目的开发,包括authorware开发的模拟型课件,frontpagexx和asp开发的钢络类课件,smil语言开发的流媒体类wml开发的无线商务网页,vrml语言开发的三维网页,visual basic开发的实时视频监控项目。

对于我进行多媒体课程设计或多媒体项目开发有了很大的帮助。在校学习多媒体相关专业3年,我具有了较强的美术基础,有美感和良好的创作意念及理解;精通aftereffect、combustion等特效软件,熟练使用premiere等影视编辑软件;有良好的思维创意,空间想象能力强,对规划景观、工程和建筑有表现能力,较强的逻辑思维、开放思维,文字和平面功底扎实,能独立制作ppt策划文件。

思想方面,时刻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时刻以标准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很好的兑现自己的承诺。遇事沉着冷静,能理智客观的认识和看待问题,对个人的人生理想和发展目标,有了相对成熟的认识和定位。

日常生活中,和同学们颇有人缘,关系非常融洽。期间担任本专业的团支部书记,工作上一丝不苟,认真负责,脚踏实地,热心为同学服务,无私奉献。组织过多次的班集体活动,组织能力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篇7: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下面就实习与理论知识结合及得到的收获做一些总结

一、结构形式:当今的建筑主要采用的是框架结构或者是框架剪力墙结构,砖混结构也采用但用的比较少。我们所参观的两个施工工地都采用的是框架---剪力结构。它是框架结构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体系的结合,吸取了各自的长处,既能为建筑平面布置提供较大的使用空间,又具有良好的抗侧力性能。这种结构是在框架结构中布置一定数量的剪力墙,构成灵活自由的使用空间,满足不同建筑功能的要求,同样又有足够的剪力墙,有相当大的刚度,框剪结构的受力特点,是由框架和剪力墙结构两种不同的抗侧力结构组成的新的受力形式,所以它的框架不同于纯框架结构中的框架,剪力墙在框剪结构中也不同于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

在砖混结构设计中,为了加强建筑物的空间刚度和整体性,使建筑物在地震中避免或减轻破坏,根据抗震规范,我们设置一定数量的圈梁和构造柱,来增强和提高建筑物的抗拉、抗裂性能构造柱的设置位置的规定:规范规定无论房屋的层数和地震烈度是多少,均应在外墙四角、错层部位横墙与纵墙交界处、较大洞口两侧、大房间外墙和内横墙交接处楼梯间四角最好设置。上人屋面的女儿墙也应设置构造柱跨度比较大的梁,如果不设置墙垛或垫块,也应有构造柱。

而在框架剪力墙结构中,为了加强砌块隔墙的整体性,应在砌块隔墙的适当位置设置构造柱或圈梁,具体设置位置和砖混结构的一样。

二、施工缝、变形缝和后浇带施工缝:受到施工工艺的限制,按计划中断施工而形成的接缝,被称为施工缝。混凝土结构由于分层浇筑,在本层混凝土与上一层混凝土之间形成的缝隙,就是最常见的施工缝。所以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缝,而应该是一个面。因混凝土先后浇注形成的结合面容易出现各种隐患及质量问题,因此,不同的结构工程对施工缝的处理都需要慎之又慎。

篇8: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一、研究方法

本项目的研究方法主要为文献调研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法, 以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为分析依据, 参考已有的相关文献资料得出研究结论。调查对象为三峡大学环境工程本科生, 在问卷调查中, 发放问卷147份, 收回有效问卷143份。根据学生处于不同的学习阶段, 问卷分为大一大二和大三大四两个版本。问题设置的侧重点不同, 对于大一、大二版问卷设计, 调查内容重点涉及学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及兴趣、对未来大学生活的规划、对毕业后工作或是考研的设想打算。对于大三大四版的问卷内容, 则重点针对未来的工作的设想和预期、工作的性质内容、就业地区、薪水预期, 及环境工程专业发展方向的看法或建议, 大三大四版问卷设计的问题更具体和细致。

二、结果与分析

(一)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背景和形势分析

1. 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分析

1977年, 清华大学在原有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成立了我国第一个环境工程专业, 标志着我国的环境工程专业开始了自己的发展历程。1979年, 教育部修订颁发的工科专业目录中正式列入了“环境工程”专业, 当时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学校数量不足30所。在1995-1999年间, 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学校从52所快速增加到149所;2000年以后, 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学校数量达到200所以上, 并且数量逐渐稳步上升。近三年来, 随着国家对环保问题的逐渐重视, 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数量又出现了较快速的增长。经过四十几年的发展, 目前国内开设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经有299所, 年招生规模已达到2万人左右。【5】

2.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从2010年开始加入到水利与环境学院以后,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整体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开始出现较大幅度的逐年提高。环境工程专业的不少应届大学毕业生开始在大中型企业或事业单位就业, 如中国水利水电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水水务咨询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九工程局有限公司、葛洲坝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 就业质量相对较好。据统计, 近三年来, 考研的人数增长了接近学生总数一半, 考研成功率不断提高, 在2014年达到86.96%。目前, 三峡大学为本科生提供的就业岗位是在校本科生人数的2-3倍, 本科生有较充分的选择空间, 近三年来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率表现出明显的逐年上升趋势, 目前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本项研究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 环境工程专业大部分毕业生认为此专业就业不难, 但仍认为当前来学校招聘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数量相对太少, 对相关单位提供的就业待遇仍不满意。在继续深造和就业的选择方面, 51.35%学生选择考研, 10.3%的同学希望有机会出国深造。接受访谈的部分本科生表示, 国内的环保行业的发展仍不成熟, 工作岗位在就业单位中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工作待遇和发展前景仍不太好, 家长和亲戚朋友也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学习和深造。可见, 当代的大学生对就业的社会环境还是有一定的认识, 国家环保行业的发展现状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观念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二)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自我认知障碍分析

1. 专业兴趣和就业自信心不足

以环境工程专业在三峡大学的建设起步相对较晚, 目前该专业仍不是学校的特色专业和优势学科, 与该校的优势学科水利工程相比较, 该专业的学科建设、师资力量仍较弱, 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学校的各专业中也只能是排名居中。【6】对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大一大二本科生的问卷调查表明, 超过50%的学生是因为服从专业调剂而被动选择环境工程专业的, 真正因为专业兴趣或看好专业发展前景而将它作为第一志愿填报的学生人数只占被调查的30%左右。服从高考调剂过来的学生往往对专业满意度不够, 因为前期不少学生是“被选择”此专业, 因而其后期往往还有转专业的思想。本研究的数据统计表明, 目前环境工程专业每年约有15%~20%数量的学生通过报名考试转到学校的其它热门专业, 有过专业想法的学生人数约占大一新生总人数的30%~50%。另外, 针对大三大四本科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该专业本科生对将来就业的自信心不高。有80.4%同学认为环境工程专业目前在社会上的就业形势一般,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学生对自己的未来的就业并不看好, 这种观念的普遍存在影响了其专业学习兴趣和就业自信心。这种心理一方面导致了部分学生被迫被动地的去考研, 寄希望于未来几年研究生毕业以后就业机会的增多或就业待遇的提高;另一方面, 因为兴趣和自信不足, 部分参加就业招聘的学生在应聘之前中不能积极、主动、充分的做好就业前的准备工作, 导致面试的临场表现不佳, 错过本应该把握住的就业机会。

2. 忽视综合能力的锻炼和培养

在对用人单位需求以及有就业经历的学生访谈研究后, 我们了解到大学本科生的个人素养、综合能力与社会阅历对于成功求职相当重要。问卷分析表明, 约70%的大一大二学生延续了高中应试教育的思想, 大学生活的全部时间放在被动应付专业学习和各种考级考试, 如计算机二级以及英语四级考试上, 忽略了大学是个可以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平台。大学本科生如果能利用好课余时间, 到图书馆浏览其它专业的书籍, 参加一些校园的社交活动、社会兼职工作等, 对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大有好处。大学期间空闲的时间要比中学多很多, 如何自主支配课余时间非常重要。但随着现代社会电脑、网络的普及和应用, 不少同学在空余时间既没有参加学校的社团工作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与处事能力, 也没有积极发展培养一项健康的业余爱好或特长, 而是沉迷于网络或电子游戏, 消极而被动的打发时间, 虚掷大学阶段的光阴和青春。当前不少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目标不够明确, 除了上课、做作业和复习备考, 不知道在大学还应该做些什么, 大学的业余时间在被动消极中度过, 导致大学本科生的整体素质下降, 这可能也是导致当前大学本科生就业难的一个原因。这种情况在当前我国的高校中普遍存在, 是当代大学生对自己和对社会都不负责任的表现, 也是当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国民教育中应该重视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3. 对招聘单位选才的要求不了解

调研分析表明, 大学生自己认为对本科生求职有较大影响的三种因素依次为: (1) 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 专业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3) 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接受调查的大学本科生们普遍认为, 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比专业知识与技能更重要。有了较强的学习能力, 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 将能更好的在社会上适应和发展。但现实情况是, 在求职者的个人能力与素质方面, 大学应届毕业生对自己的思考认知与招聘单位的要求还是存在一些差异。文献资料调研分析表明, 用人单位在选聘毕业生时, 最关注的三项标准依次为专业背景、表达沟通能力、专业技能证书, 其中专业背景是用人单位选才时的首要条件。【7】另外, 不同的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个人条件和能力需求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机关事业单位比较看重政治素质和专业成绩, 以产品销售工作为重点企业可能更重视求职者表达、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应届大学本科生往往对不同就业单位的性质和招聘条件的差异不了解, 事先缺乏有针对性的准备工作, 这可能是不少大学生在毕业前的招聘面试过程中不能和用人单位顺利、愉快的沟通, 不能把握工作机遇的一个重要原因。

4. 就业思路不清晰, 思维局限性明显

对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近年来的学生就业资料分析表明, 该校以往的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存在着学生就业思路不清晰, 就业局限性明显的问题。历年学生的就业去向资料分析表明, 在2012以前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不高, 只有少部分的学生在环保方面的事业单位和公司就业, 整体来看, 多数学生在学校和家乡的周边地区就业。就2013年和2014年的就业数据来看, 在专业对口的环保企业就业的学生数量有明显的增加, 开始有一部分学生获得了在水利行业从事环保与安全的工作职位。近两年来, 三峡大学环境工程系本科生的就业率和就业对口率有了明显的提升, 但是学生就业的主体思路仍不清晰, 就业的地域性局限非常明显。目前在国内, 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江苏、浙江地区的环保企业发展相对较好, 就业机会多, 然而目前我们只有极少数的毕业生在这些地区找到了专业对口的工作。据问卷调查结果, 27.03%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首先考虑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就业, 21.62%选择江浙长三角地区工作;他们认为一线城市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大, 在一线城市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这一方面反映了学生对当前国内社会环保产业发展现状还是有一些了解, 另一方面, 也反映出大学本科生不愿意到基层或农村地区就业的问题。他们认为农村地区的收入太低, 而且专业很难对口, 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为了解学生对不同就业岗位的认知, 我们在问卷中提供了商务岗位、技术岗位、科学研究以及行政工作的岗位选择题, 结果表明约45%的学生愿意从事商务工作, 其次是有42%的学生希望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对于行政工作, 关注的同学仅为0.43%。由数据分析来看, 不少学生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岗位工作的选择有一定的局限性, 这种局限性的存在, 不利于整体就业率的进一步提高。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三、对策与建议

合理就业自我认知的培养, 可以促进学生的科学自我定位的形成和对未来工作的方向把握, 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家庭和社会压力, 以及学校的长远发展。基于大学生就业自我认知过程中目前存在的障碍, 对如何促进学生形成合理的自我认知的问题, 提出了如下建议:

(一) 培养和强化学生的专业兴趣, 提升其就业自信心

学校在加强环境工程学科建设、构建特色专业教学体系的同时, 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可重视实验课的开设, 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设置, 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学习中多参与、多动手, 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 从而增强他们对专业的认知和提高专业学习兴趣, 强化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另外, 可逐步培养学习的主动学习和自学能力, 倡导学生有学习和生活问题要主动和教师沟通, 主动找专业教师探讨专业知识的学科的发展、专业的研究进展, 以扩宽自己专业知识的深度与广度。较强的学习兴趣能够促进大学生主动的学习, 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提升学生的就业自信心。

(二) 培养社会交际能力, 全面提升素质

大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学校的一些社团组织。一个组织就是一个小型社会, 需要听从上级安排, 引导下级成员做事。大学生从社团活动中可以学到如何说话得体, 妥善做事和待人。大学的社团活动内容丰富多样, 学生在参加过程中可以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培养兴趣特长, 展示自我和发展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组织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全面提升个人素质。另外, 成功的组织好社团工作, 可以提升大学本科生的自信心。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在求职面试中脱颖而出。

(三) 促进学生了解自己就业方向, 早日确定就业目标

学校要重视引导大学本科生尽早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规划, 在大一时期, 可以通过班会、讲座、选修课等指导大学生们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规划和展望。首先要摒除不少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好好玩, 混学历的思想, 要让学生认识到当今社会竞争激烈, 大学不好好奋斗毕业后可能就面临失业。在大一大二, 鼓励大学生们要同学们要搞好学业, 在此基础上, 多参加学校的各类社团活动, 锻炼综合能力。在大三大四, 开始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 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与以未来发展, 尽快做好考研还是就业的选择题。确定要考研就潜心全力复习备考, 确定要找工作就应通过社会实践等方式, 早日着手开始了解自己想要的职位的性质, 单位用人要求等信息, 充分做好准备, 以用人单位的要求来提升自己。如果大学生在大三大四阶段仍然目标不清, 摇摆不定, 很可能在毕业时考研就业都会遭遇失败, 一无所成。

(四) 培养学生科学、灵活、多层次的就业观念

大学本科生应该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创业观念, 这样才能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8】先就业再择业的科学观念很重要, 开始就业时, 切忌眼高手低。对工作地点与工作性质少些挑剔, 在基层做扎实, 积累丰富的经验, 提升了自己的能力, 才有资格去挑选就业单位。灵活就业, 要提倡“多元化的就业观念”, 即实现就业方式、就业地域、就业领域的多元化;勇于创新, 敢于尝试, 不被各种世俗的眼光所束缚, 不能只接受公认条件很好的工作。大学本科毕业生正值年轻、风华正茂, 敢于突破传统思维, 一方面要能够眼光长远, 愿意下农村去基层, 甘心吃苦磨练, 另一方面也要能够勇于接受挑战要, 敢于到经济发达竞争激烈的地区去拼搏事业, 条件和时机成熟时, 亦可大胆尝试创业。总之, 一旦拥有科学、灵活、多层次的就业观念, 并事先做好充分准备, 在就业季来临, 学生就能够从容不迫的面对就业, 做好自己的人生选择。

就目前形势来看, 大多数的大学本科生对于自己以及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概念, 而且其职业目标相对模糊, 他们对自我缺乏认知, 这种情况已日益为人们所重视。【9】由于各高校大幅度扩招, 地区发展不平衡等社会原因, 在当前社会中, 大学生就业压力凸显, 这是一种在特定时期存在于特定群体中的现象, 可能是一个暂时性的问题。【10】因此, 分析大学本科生自我认知的偏差, 引导他们科学认识自我, 促进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提升其综合素质和就业的主观能动性, 可以帮助当代大学正确的认识当前存在的就业困难, 帮助大学生实现科学、顺利的就业, 并形成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摘要:利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法, 对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在校本科生开展关于其就业自我认知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国内环境工程专业的发展历史, 当前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形势, 影响本科生获得合理就业自我认知的主要障碍。基于对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就业自我认知障碍的分析, 针对性的提出促进大学本科生形成合理就业自我认知的对策和建议。本项研究旨在为培养大学本科生形成科学合理的就业观念, 提升其就业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自我认知,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励骅, 曹杏田.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就业能力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 2011 (3) :54-56.

[2]申勤俭, 李娜.大学生择业心理、择业观念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1) :89-93.

[3]申作青.大学生就业的自身障碍及对策探析—以三届毕业生调查为基础的分析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 2006 (7) :73-75.

[4]祝大鹏, 李爱玲.体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风险认知情况调查[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 2011 (1) :34-36.

[5]黎睿, 向家璋.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分析与思考—以三峡大学为例[J].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2011 (10) :443-447.

[6]黄钰铃, 周宜红, 董晓华.三峡大学环境工程专业建设规划若干思考[J].大众科技, 2011 (5) :176-178.

[7]丁笑炯.基于用人单位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调查—以上海市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 2013 (1) :42-50.

[8]刘中亮.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与调适[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8 (4) :115-126.

[9]许小虎.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的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151-152.

篇9:电气工程专业大学生自我鉴定

关键词:外语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23-0247-02

一、问题提出

自我效能感概念最早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在1977年《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一文中提出,他将自我效能感定义为“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念或信心”,即是个体对自己能否成功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是个体在组织执行行动达到目标的过程中对自己能力的判断和信念,是一个人对自己能够实施某一行为的自信度和能力感。

学习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的学习可达到的水平的一种自知自觉或者信念。也就是说,学习效能感是我们相信自己有能力较好地完成某种学习任务的自信程度。目前国内对大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研究很少,所以,本次研究通过了解外语专业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现状,为学校的培养提供参考,为老师的教育教学提供一些可行性意见。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本次调查分别在西安外国语大学俄语系、德语系、英文学院、东方语言文学学院、西方语言文学学院2008级、2009级外语专业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研究对象信息分别为:俄语系60人、德语系60人、英文学院60人、东方语言文学学院60人、西方语言文学学院60人;男48人,女252人,2008级150人,2009级150人,生源地农村38人,生源地乡镇86人,生源地城市176人。

2、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采用抽样调查法,问卷由30个选项构成,一般自我效能感10个,基本能力感10个,控制感10个,答案的设置上也采用Likert5点式(即从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别以1-5分进行统计,要求被试对题目中所表述的情况与自己实际情况符合程度进行判断。

(2)观察法和个别访谈法

我们还对周围同学进行了观察,围绕以上三个方面进行个别访谈。

(3)文献法

在对问卷进行分析的同时,我们还查阅了相关文献,为我们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3、研究工具

本次调查综合采用Schwarzer《一般自我效能感问卷(GSES)》问卷和《高中生自我效能感的研究》问卷,其内部一致性系CronbachA=0.87,重测信r=0.83(p<0.001),折半信度为r=0.82(p<0.001)。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90份,回收率96.7%,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95.7%。

该问卷参照《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将学习自我效能感分为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包括一般自我效能感,基本的能力感,控制感;其中,基本的能力感又包括良好的学习结果信念,目标的达成感,天资感,积极的自我预期感,自我确信。控制感又分为自我怀疑,易受干扰,不良环境感受,无能力感,努力感。根据《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编制》(边玉芳)中的描述,Scharzer认为自我效能感的题目应该体现以下几个特征:主语应该是“我”(I),应该有“能够”(can或者be able to)等动词,明确成功基于个人的能力,所以整个问卷,我们都使用第一人称,以体现其主观信念。

三、研究结果

1、一般自我效能感

经过分析,一般自我效能感各题平均分统计如表1所示。

分项均值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在无能为力感(Q10)、自我怀疑(Q3)二项的平均得分最低,而在良好结果信念(Q1)、努力(Q6)二项得分最高,由于3是中间值,从表1可以看出,大部分均值都大于3,所以总体上看,外语专业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强,学习自我效能感作为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学习上的一个体现,必然受到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影响,通常是一般自我效能越强的学生,其学习效能感也较强,反之,就较弱。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主要包括,自我认知的程度,成功体验,以及自身的努力程度,如,在问到“如果我尽力去做的话,我总是能解决问题(Q1)”这个问题时。

从统计可以看出,自身努力程度可以外化为解决问题的实际的能力。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不仅要受外部强化和替代强化的影响,而且也受内部强化的制约。所以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帮助建立“自我激励,自我强化,自我评价”的机制,让学生有“底气”面对生活学习中的困难。

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测试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很多同学,对自己的能力强与否,不是很确定,如在问到“对我来说坚持理想和达成目标是轻而易举的事(Q3)”这个问题时,自信能够坚持理想并达成目标的人只占不到5%,而不确定的人数占了将近一半。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同学们对自己仍然不是很自信,在对待自己理想和未来目标这个问题上,仍有一些迷茫和困惑。

2、控制感

通过对控制感各个要素的分析,其总体平均得分为3.711,标准差为0.163,总体上看,各项得分的差异不大。

学习控制感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体对学习行为的控制上,调查发现,自我效能感决定着学生将付出多大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时能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当被困难缠时,那些怀疑自己能力的学生会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或完全放弃;而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我常常是自学为主,而不是被老师牵着走(Q24)”这个问题上,外语专业学生有较强的学习主动性,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行为。这也将为他们学习的进步奏响“前奏曲”。

四、讨论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指出,自我效能感的变化受许多因素的制约。这些因素构成了一个判断或评价自我效能感水平高低的效能信息源。班杜拉特别强调,人是行动的动因(Agent),特别强调人所具有的动因作用(Agency),即人的能动性。因此,他认为个体与环境、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交互的,人既是社会环境的产物,又影响形成他的社会环境,也就是说,影响学生学习效能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学校、家庭等各方面的影响,也有来自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为什么外语专业学生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强?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及问卷结果的分析,我们总结出了以下几点原因。

1、个体学习成败归因

(1)来自学生学习成败的归因方式;学生在失败时,更倾向于从努力程度,环境条件,应对策略等可控制的方面寻找失败的原因,这种思维方式又能激发学生的动机水平,并通过加倍的努力克服困难以取得成功。

(2)来自自身的理想和兴趣;理想和兴趣对个体的行为有着重要的指引和激励作用,学生对外语专业有浓厚的兴趣,那他的努力感、目标感、自我确信就会很强。

(3)来自自我责任感和学习基础;大学生经过高考严格筛选,其自身有着良好的学习基础,再加上自我激励、自我努力,使其有良好的学习成绩,进而有了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

2、家庭情况及父母的期望

(1)来自家庭情况的压力:部分大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所以他们坚信,只有学习才是实现自我梦想,完善自我的重要或者说是唯一途径,因此即使是偶尔学业成绩不理想,也不会成为阻碍他们为学习而奋斗的因素。

(2)“父母供我读了这么多年的书为的是让我出人头地,有所作为。不好好学习对不起他们,再说,父母对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不能让他们失望。”这是我们对2008级英语专业赵同学的采访实录,也是大学生的心声。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父母的期望是他们学习自我效能感较强的重要原因。

3、社会环境的影响

(1)来自社会环境的压力。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是永恒不变的自然法则。

(2)来自周围同学的影响。周围同学奋发学习、学风浓厚、竞争此起彼伏,这是学生的目标成就感、努力感和自我确信就发挥了作用,这就促使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增强。

此外,教师期望值的高低,学习评价方式,目标与任务的设置是否恰当和学生的生理状态等因素也会对学生的学习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产生影响。

五、结论

第一,总体上看外语专业学生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比较强,一般自我效能感越强的学生,其学习效能感也越强。

第二,自我效能感越强的学生,倾向于选择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在困难面前能够坚持自己的行为,而自我效能感低的人,则相反。

第三,学习控制感主要体现在行为主体对学习行为的控制上,调查发现,自我效能感决定着学生将付出多大的努力以及在遇到障碍时能坚持多久,自我效能感越强,其努力越具有力度,越能够坚持下去。当被困难缠绕时,那些怀疑自己能力的学生会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或完全放弃;而自我效能高的学生则以更大的努力去迎接挑战。

第四,分享均值统计结果表明,学生在无能为力感、自我怀疑二项的平均得分最低,而在良好结果信念、努力二项得分最高。

参考文献:

[1]A. BANDURA.社会学习心理学[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2]边玉芳. 学习自我效能感:是一般的还是针对特殊领域的? [J].心理科学,2006,(5).

[3]边玉芳.学习自我效能感量表编制[J].心理科学,2004,(5).

[4]高建江.班杜拉论自我效能的形成与发展[J].心理科学,1992,(6).

上一篇:家政服务员守则下一篇:纪委书记委员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