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行业就业

2024-08-30

金融行业就业(共9篇)

篇1:金融行业就业

论金融行业就业形势 众所周知,金融学专业一直是近几年来考生报考的热门专业,其毕业生职业

发展前景好、收入高是吸引众多考生报考的重要原因,该专业也因此被人们戏称为最有“钱”途的专业。没错,不管是在哪个口径统计出来的薪酬排名数据,金融行业都位列前茅。而且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步转型,资本的力量会在今后越来越凸现出来,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也将越来越备受世人关注。因此,作为在读的金融

学专业学生,我们更应该对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有所了解。从就业方向来看,金融行业就业共有六大领域,分别是: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基金业、信托业、资产管理业。要进入这六个领域就业又大致分为九个通道,分别是:

一、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

二、商业银行;

三、政策性银行;

四、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控股集团等风险性很大的金融公司;

五、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六、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

七、上市(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

八、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

九、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中国金融业现在很多领域还没有开放,且处于初级阶段,事实上,由于连续

多年考生对金融学的趋之若鹜,以及金融行业对金融本科生实用性的质疑,使得业内对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已经呈下降趋势,这一趋势尤其表现在对金融专业本科生的需求上。从现今的就业形势看,虽然名牌金融强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十分令人艳羡,但是对于比较普通的院校的毕业生来说就没似乎那么可观了。不过相对于其他专业,金融学专业近年的总体就业形势仍是较为乐观的。麦可思《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就显示,金融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达到75%,是毕业三年内就业最稳定的行业之一,也是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据教育部公布的2010年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金融学专业普通院校的就业区间处于B+,就业率≥85%;211院校就业区间处于A-;就业率≥90%。

中国加入WTO后,所有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证券公司都面

临着外国巨型银行、保险公司和其他金融机构的巨大挑战。2007年以后,我国金融业完全对外开放,银行业方向上外资银行与国内银行的竞争更是不可避免。然而不仅银行业受世界瞩目,中国的信托业也被众多境外金融机构和战略投资者称其为“蒙尘的珍珠”,据麦肯锡公司分析,目前我国受托管理资产规模大概1.2万亿元,未来十年的复合增长率为25%,到2020年,受托资产规模将超过20万亿元!其可造性为世界所认可。而且,随着家庭投资方式的多样化发展,证券、保险、贷款等金融交易逐渐走向社会,渗透至各行各业,金融行业也变得日趋重要。另外,资产管理业方面,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高素质的资产评估人员和资产经营管理人员需求日益增多。这就加大了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加大了对高层次金融人才的需求。显然,从未来发展的趋势看,金融行业的就业形势是趋向好转的。

金融行业未来就业形势的逐渐好转给予了金融专业学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和

就业信心。然而,我们必须清楚的是,就业机会增多并不意味着是对所有毕业生

而言,大部分机会更多的赋予了高层次的金融人才。所以,我们只有成为社会真正需要的,特别是真正懂得国际金融和现代投资知识的高端人才,才能够从金融行业的众多的求职者中脱颖而出,得到青睐。

篇2:金融行业就业

近几年来, 中国金融市场正在走向国际化,对专业性很强的人才需求迫切。金融行业就业人才的需求主要集中在高端市场,例如高校教师和大公司市场研究分析、基金经理、投资经理、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免费开通CFA前导课程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金融风险管理师(FRM)、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九类金融人才的需求:

目前国内金融市场,对金融人才的需求很大,尤其是急缺金融分析师、金融风险管理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经理、精算师、副总裁级高管、稽查监管人员、产品开发人员、后台工作人员(在财务、结算、税务方面有经验)等九大类人才。

金融分析师(CFA):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获得CFA资格几乎是进入投资领域从业的必要条件,全球至今仅有3.55万人通过考试,而我国大陆,目前约50人拥有此资格,未来3年对CFA的需求量将超过5000人。

金融风险管理师: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风险也随之迸发,在管理层的施压与外资金融机构竞争的双重压力下,国内各金融行业内企业及各大型国企纷纷加强了对金融风险的衡量与管理,提高对金融风险的防范与控制能力。在此情况下,掌握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人才受到企业热捧。作为全球最权威的金融风险管理认证,FRM证书具备基于全球标准客观度量风险的能力,也成为企业衡量应聘者是否具有强大风险管理能力的标准。不少人因此报考FRM,学习风险管理知识,为了在金融圈中更好发展。

特许财富管理师:5年以上金融机构工作经验,有良好的经济学基础和至少精通两个投资领域,其要求之高,很少人能通过。 投资管理人才:市场急需大量的投资管理人才,这些投资管理人才主要包括风险投资人才、融资租赁人才、金融业务代表、个人投资顾问等。 稽查监管人员:有能力胜任者,只有在薪水能高于原先30%到40%才愿意跳槽。《CFA考试报名详情还有不清楚的点我咨询 目前行业里急需的三大类人才分别为技术人员、金融人员和运营人员。

如果你是技术党,最好要懂得PC端研发、移动端研发、产品研发等; 如果你是金融派最好懂得金融产品设计,懂得金融建模、风控,最好还要知道如何进行大数据分析。当然对于一些开展线下业务的平台而言,具有当地人脉和有经验的客户经理也是急缺的;

如果你是运营狗,那么除了懂得热点跟风外,还要对金融略懂一二,也要深谙互联网传播之道,类似于雷军、雕爷这种会玩概念会包装的人,能够成功吸引眼球的人。

金融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中,95%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4%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6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金融专业的学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统 、咨询行业、证券业、财会、投资银行、媒体、公共决策或研究部门等,当然也有自主创业者,或者在其他行业从业的。

1.金融行业就业前景方向分析

2.园林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

3.武术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

4.金融工程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

5.cfa就业前景

6.cfa 就业前景

7.经济学各专业就业方向和就业前景分析

8.20国际商务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分析

9.有关生物技术专业就业前景和就业方向的分析

篇3:金融行业就业

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部分外向型企业被迫倒闭、停产或外迁,大量农民工失业,成为金融危机中的最大受害者,农民工就业问题不容忽视。

张莉(2009)指出金融危机引发农民工失业的基本路径是: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外部需求萎缩———外部需求萎缩产生企业经营困境———企业经营困境造成农民工失业。

1 金融危机与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问题概述

我国纺织服装品出口还是高度依赖主要发达国家,但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美国、日本、欧盟等许多国家经济衰退,消费支出缩减、贸易额下降,对纺织品服装的需求也处于衰退中。

外部需求萎缩使企业获得的订单减少,甚至陷入经营困境。不少外向型中小企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等农民工集中的企业,它们的限产或停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就业岗位的减少,有相当一部分农民工因此失去就业岗位(张莉,2009)。

2 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农民工的具体影响

2.1 金融危机使服装行业农民工收入减少甚至下岗失业

劳动密集型的纺织服装企业中一半以上是农民工,经济衰退的直接影响就是失业冲击,而农民工则成为金融危机中遭遇冲击最严重的群体。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为农民工失业、农民工收入水平下降。经济危机下外向型的纺织服装企业不景气,劳动力需求降低,导致农民工失业。而这又对在岗农民工形成了无形的压力,他们时刻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商品价格被明显压低,由于我国企业深加工程度较低,在应对国际价格竞争中没有优势,企业将价格下行压力转移到农民工身上,农民工工资下降。(苏发金,2010)。

2.2 金融危机引发农民工返乡潮

2009年春节前大批农民工提前返乡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农民工就业冲击的直接体现。被淘汰出来的农民工纷纷返乡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学习劳动技能,或重新务农(鲍永娟,2009)。李梅(2009)对河南省劳动力输出地信阳市四个乡镇的400户随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金融危机下回流者主要是原来在珠三角、长三角从事电子、机械制造、服装加工的农民工。由于国际经济的波动首先波及这些产业,进而影响农民工回流的行业结构。

3 服装业农民工就业受危机影响的原因解析

3.1 农民工社会保障体制不健全,自身参保意识薄弱

唐踔(2010)在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度思考中指出在全国层面上缺乏统一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关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定。另一方面,政府为农民工提供的只是单一化的社会保障项目,缺少针对农民工多样性需求的社保政策。农民工缺乏基本的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他们受二元用工制度“规则”的限制,缺乏单位福利、社会福利等等,农民工自身参保意识薄弱也是农民工社会保障不理想的重要原因。

3.2 农民工自身素质不高,缺乏技术培训

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返乡农民工中文化程度主要为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及以上的农民工分别占2.4%、14.8%、65.8%、11.1%、4%和2%。这说明文化程度越低的农民工越容易回流,加强培训有利于提高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陆林等,2010)。

4 解决金融危机下农民工问题的对策思考

4.1 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王丽君等(2009)在对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探讨中指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关键环节。坚持按需培训,注意培训实效。加强农村劳动力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寻找就业岗位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法律法规和维权意识。

4.2 构建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调整的体制和机制

金融危机背景下建议对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进行联动调整,在管理体制上由政府主导并充分发挥各部门作用。同时,完善就业与失业保险、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低收入救助工作的联动机制,建立特殊条件下就业与社会保障政策联动调整的应急机制(张艳萍,2009)。

4.3 加强政府对农民工的就业指导

韩凯等(2009)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百村调查中指出由于绝大多数农民工继续外出务工,因此提供就业服务当前的重点。负责管理农民工就业的政府部门应增加就业指导信息,提供就业渠道,鼓励农民工合理流动就业。李珂等(2009)认为地方政府应通过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从资金、技术等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农民工在家乡自主创业。同时,农民工输入地和输出地的劳动行政部门,应及时掌握失业农民工的最新动态,对农民工提供再就业服务,通过用工信息平台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实现再就业。

摘要:本文综合金融危机对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产生这种影响的原因以及对策思考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为解决危机下服装行业农民工的就业问题提供参考建议。

关键词:金融危机,服装行业,农民工,就业

参考文献

[1]张莉,冷崇总.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问题的思考[J].价格月刊,2009,(03).

[2]鲍永娟.金融危机:农民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07).

[3]苏发金.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民工收入的影响[J].湖北社会科学,2010,(08).

[4]李梅.金融危机背景下的农民工回流特征分析[J].农村经济,2009,(12).

[5]唐踔.对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度思考[J].特区经济,2010,(09).

[6]陆林,杨睿.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返乡农民工失业救助体系构建的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2010,(05).

[7]王丽君,鲍文.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农民工就业问题探讨[J].商业时代,2009,(35).

[8]张艳萍.金融危机对就业与社会保障的联动影响及其策略[J].学术交流,2009,(06).

[9]韩凯,王宾.国际金融危机对农民工就业影响的百村调查[J].经济纵横,2009,(08).

篇4:消费金融成为金融行业新风口

消费金融成新风口

“2016年将成为中国消费金融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年。”蔡丽凤在演讲中指出,今年以来,国家层面政策利好频出,从年初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鼓励金融机构创新消费贷款产品,到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放开消费金融市场准入、促进消费升级的决定,都为消费金融行业注入强劲动力。

同时,伴随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新型互联网经济的崛起及新一代消费群体的成长,国民消费融资需求不断增长。据第三方机构预测,我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到2019年总规模将达到41.1万亿,一个巨大的产业蓝海正在逐渐浮现。

此外,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与各行各业的加速融合正在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理解世界的方式,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和商业景观。互联网金融概念异军突起,深刻影响了金融运行方式和生态环境,金融服务深度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人们的消费习惯随之改变,消费金融正在蓬勃兴起。

“基于巨大的市场潜力和需求,在政策助推、信息技术支撑下,消费金融行业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蔡丽凤表示,机遇往往与挑战并存,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上参与竞争的金融机构显著增加,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入消费金融战局,市场竞争日益丰富和多元。“新蓝海即将变红,充满吸引力的风口,留给我们极其短暂的时间窗口。”蔡丽凤总结道。

综合金融、智慧消费成新蓝海

巨大的市场商机,跨界渗透的激烈竞争,对商业银行在消费金融领域的战略和策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蔡丽凤介绍说,作为兼具创新基因和科技优势的金融机构,平安银行实施跨平台产品共享创新,发挥金融科技禀赋,打造差异化的消费金融业务模式,不断践行“综合金融、智慧消费、触手可贷”的价值主张,为快速切入消费金融新蓝海创造先发优势。

具体而言,平安银行消费金融重点围绕“医、食、住、行、玩”五大生活场景中的金融需求,通过与证券、保险、信托、资管公司、基金公司等平安集团各专业公司的合作,打造了“优中选优”的产品平台,实现了产品的跨界创新,构建了与五大生活场景及生态链深度融合的不一样的产品线。

以“房生态链”为例,针对住房按揭,平安银行推出了线上申请、快速审批的E按揭产品,针对有大额消费需求的客户,推出了房产抵押“宅易通”产品,实现一次申请、循环提款的便捷服务;同时,平安银行与平安产险联合创新房产交易履约险产品,通过履约保证保险,缩短按揭流程,实现极速放款,从而实现了人无我有的突出竞争优势。依托线上申请、高效审批以及履约险快速放款,平安银行为客户提供“2天审批、7天放款”的优质服务,相较于传统模式下按揭贷款1.5个月-2个月、抵押消费贷款21天-1个月的放款时效实现了显著的提升和突破。

消费金融最终要落到用户上。蔡丽凤特别介绍平安银行为提升客户消费体验而业内首创“O2O+T”的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陆海空”联合协作体系,将平安集团线上、线下的优势紧密结合,通过不同渠道协同,介入并解决客户服务中痛点问题,从而全面提升客户服务水平。以平安银行“薪易通”产品为例,客户如有需求,可在线快速申请,平安银行电话客户人员将及时服务跟进,客户还可预约至家门口的网点享受相关的顾问和专业服务。授信获批后,客户可通过网银、手机银行等循环提用,贷款资金即时到账。

此外,平安银行提前布局互联网金融,让入口触手可及,让消费金融服务随时随地可获得。蔡丽凤表示,在移动互联领域,遵循互联网“开放、共享、自由、快速”的规律,平安银行推出口袋银行、平安橙子为主的移动入口,并在集团专业公司移动平台上布局消费金融入口,实现客户直达“触手可贷”。同时,作为消费金融行业的领跑者,该行依托大数据技术,整合客户和业务资源、进行数据挖掘及在线销售,持续完善符合互联网+生态的智能化、大数据风控体系,以实力实现客户普惠的目标。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正面临一场全面的升级和变革,消费金融的新蓝海,是平安银行的瑰丽梦想,也是每一位平安客户的乐享人生。”蔡丽凤表示,平安银行将充分发挥独特的优势,矢志成为客户最信赖的消费金融服务商。

篇5:金融行业就业

专业发展前景

证券业在我国的开展时日已久,并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渐繁荣,在这个过程中,几乎所有的证券公司都意识到了专业人才的重要性。当前全国有3000多家证券营业部,证券行业的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相对其他许多行业处于领先地位。所以掌握金融证券业务的专门人才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

2007年以来,我国证券行业继续保持去年以来的良好发展态势。2007年1-2月份,深沪两市股票成交额达到9.42万亿元,同比增长5.73 倍,月均成交额相比2006年月均增长

2.22倍。国信证券认为,经纪业务和承销业务的持续高增长,是具有持续性和稳定性的。这种持续性和稳定性,从根本上来说,不是由大盘火爆的上涨决定的,而是由中国资本市场规模的增速和增长空间决定的。

中国股市流通市值增长空间巨大。流通市值增长空间巨大,成为中国股市成交额高增长可持续的决定因素之一。流通市值的增长空间可以从两方面来看,即:现有非流通股陆续上市带来的流通市值的扩大,以及中国股市新增规模带来的流通市值的扩大。根据对已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的统计,以2007年2 月14日收盘价计算,已有市值为2220亿元的非流通股实现上市,尚有市值为39421亿元的非流通股尚未上市,这些非流通股将于2020年8月以前陆续上市流通。从现有规模来看,非流通股解禁将持续到2020年,而2007-2009年将是非流通股上市最集中的年份,其中2007年的新增规模在2000亿以上,在2009年将达到1.96万亿元的最高峰,随之将带来成交额的巨量攀升。如果考虑未完成股改的上市公司,非流通股的上市市值将会更多。按照最保守的预计,到2010年年底,流通市值将接近9万亿元,中性预测流通市值可达15-20万亿元,增长空间十分巨大。

中国股市新增规模发展空间巨大。从总市值来看,中国股市市值和储蓄存款之比目前远远低于美国;股市市值和贷款之比也远远低于主要发达国家,而且低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发展空间巨大,所以中国股市新增规模的发展空间巨大。中国证券化比率,即股市市值占GDP的比例,同样远远低于成熟市场,截止2006 年底,中国证券化比率仅为41.81%,远低于美国、日本和韩国2005年的水

我国证券行业的发展前景和投资策略分析。对中国证券行业来说,一方面,中国资本市

场的规模增速和增长空间,决定了券商股业绩高增长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另外一个方面,直接投资、融资融券和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的推出,将进一步优化券商的盈利模式。其中,直接投资业务发展空间巨大,具有收益高、风险低的特点;兼并收购业务则是对市场现有资源的重新配置和优化,在全流通时代,该项业务将不断涌现。中国证监会已要求创新试点类券商,递交直接投资业务方案。2007年1月23 日,中信证券发布《关于与境外投资机构合资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务的议案》的公告。根据该议案,同意公司与胜达国际集团合资开展股权直接投资业务,主要投资于境内拟上市公司的股权。这说明,优质券商获准开展直接投资业务已为期不远。开展直接投资业务,有利于券商拓宽投资渠道,提高投资收益,降低盈利的周期波动性,对于券商实现盈利模式转型,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政策面的坚定支持,都为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环境基础。股票市场流通市值不管是从现有规模还是从新增规模的角度来看,都在持续扩大,同时新增资金也在不断涌入,这为经纪业务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业情况浅析

金融专业就业趋向:

金融专业学习金融理论与实务,培养理论功底扎实、知识面广、适应性强的经营、管理和理论研究人才。要求学生掌握现代金融理论和金融市场操作的技术,掌握我国经济政策与法规,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金融资产组合管理、资本运营、公司财务管理、价值评估和风险控制,并且有一定的决策、协调和组织能力,毕业后适合在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管理公司、企业财务部门、金融监管机构以及新闻媒介工作。金融学的专业课程主要有:国际金融学、银行管理、金融工程、财务分报表析、国际金融市场、跨国公司财务管理、兼并与收购、衍生金融工具、数学和保险学等。

在高标准的要求下,金融行业的月薪报酬也处于前列,由北京市人事局、统计局等部门联合组织的2004年全市岗位调查显示,平均月薪最高排名为证券业务人员,月薪5400元,证券业人员就成了“薪”情最好的人。毕业生可到各类公司从事组织管理和投资工作,也可到证券与期货市场从事投资与管理工作。自1998年以来,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国家开始高度重视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发展,相应的对于金融业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而同时,近年来我国经济始终保持着持续高速增长的势头,由此,银行及相关证券、保险等行业管理机构加大了对金融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开启了在国家统一分配制度打破之后的新一轮对金融专业大学毕业生研究生的增量需求从近几年金融专业的就业趋向来看,金融

专业毕业生多选择如下:

一、商业银行,包括四大行和股份制商行、城市商业银行、外资银行驻国内分支机构。

二、证券公司,含基金管理公司;上交所、深交所、期交所。

三、信托投资公司、金融投资控股公司、投资咨询顾问公司、大型企业财务公司。

四、金融控股集团、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金融租赁、担保公司。

五、保险公司、保险经纪公司。

六、中央(人民)银行、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这是金融业监督管理机构。

七、国家开发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等政策性银行。

八、社保基金管理中心或社保局,通常为保险方向。

九、国家公务员序列的政府行政机构如财政、审计、海关部门等;高等院校金融财政专业教师;研究机构研究人员。

十、上市(或欲上市)股份公司证券部、财务部、证券事务代表、董事会秘书处等。而结合各专业与职场对沟以及学生个体实际情况,各个行业职位又有不同的要求:

一、进入行业监督管理部门做金融官员,对于金融研究生而言应是首选。首先,中国金融学是立足于宏观经济学,基于金融市场宏观调控,专业应用较易入手,政策把握比较到位;其次,在行业管理部门做上三五年再入行到实践机构至少能给个中层以上的职位。其局限在于:要进入这几个行业主管部门难度较大,可能还需要背景依托,本科生想进较难,除非本人确实非常优秀。

二、进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是很好的选择。具备一定的银行业从业经验、专业背景,到股份制商行或外资银行驻华机构的可能性会增大。城市商行、股份制商行的灵活务实、不论资排辈的干部任用方式,使得四大行成为其专业人才的”黄埔军校”。同时其稳定的收入,较轻的压力,较高的福利水平还是有一定吸引力的,尤其对于女同学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建议对四大国有商行感兴趣的朋友把专业方向集中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货币政策等方向上。

三、政策性银行如开发行、农发行亦是较佳选择,但其工作性质类似公务员,金融业务并不突出,是靠政策吃饭的地方,对于个人职业生涯的益处相对于行业监管部门、商业银行来说还是较弱的,若想在金融领域成一时气候最好不要选择这样的单位。不过目前这类单位的工资水平待遇等比商业银行好,而这也成为吸引毕业生眼球的亮点所在。

四、证券、信托、基金这三家均是靠风险管理吃饭的,存在行业系统风险因素,但一旺俱旺,赚钱相对较易,短期回报较高(风险亦大),且按真正的企业管理机制运行,如果想在专业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建树,在这一行业做是极佳选择,很多基金经理、投资银行经理人员都年薪过百万。难点是学历要求在逐步提高,最低要求硕士学历,相对于银行等金融机构其个人投资管理、金融运营能力要求更高,如果对这些行业有兴趣,可以选择证券投资、金融市场、金融工程专业方向,如果是学财务管理、法律硕士专业(本科是金融经济)的,这也是不错的选择。最近信托业重新崛起,对于金融专业以及其他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又添一新的选择,当然竞争也更为激烈,流动性强。建议男同学选择此行业,应该更有发展。

五、保险公司可以参照对商业银行的分析,做上数年,有保险营销、风险管理经验之后,在国内股份制保险机构迅速成长、外资保险机构进入的契机下,还是大有可为的。保险精算专业是非常吃香的。社保中心以及财政审计部门等是养老的地方,稳定有余,灵动不足,当然,希望获得稳健回报的朋友不妨作为一个选择来考虑。

六、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类似于政策性银行,目前其设立之初的目的和作用在逐渐消退。金融租赁、担保这个行业发展迅速,可以考虑进入,当然,如果有在银行、证券的从业经历,进入到这个行业中应该更有作为。

七、在上市公司证券部的工作经历亦可,先天横跨证券产业两行,再要发展有立脚点。如果全程做过”IPO”筹备工作,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将更加有益,它对财务、产业分析能力要求较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八、高校、研究所是有志于做学术的同学的首选。

篇6: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方向

一、金融专业就业前景真的很不错,不过需要 你努力学习才行,金融方面以后作资本运作或者融资是很不错的选择,有广阔的人脉的话,保险也是不错的选择,收入也很不错的,给你提供一些参考信息吧,希望能帮助到你:融资/资本运作:经验是本钱薪酬水平:此类高端金融人才属职场金领一族,月薪少则6000元,多则30000元不等。职业前景:融资工作经验是此类人才的就业本钱,尤其是具有跨国公司融资工作经验并熟悉大型金融机构的融资业务,有较强团队管理和外语交流能力的从业者更是俏中之俏。保险经理人:上涨空间较大薪酬水平:具有一定客户群的保险经理人,平均年薪二三十万元。职业前景:精通各险种,具备法律、金融、财务等知识的此类人才在2006年的职场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二、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金融学专业这几年从整体上看,在报考方面比较热门,金融学专业职业前景普遍被看好,但根据实际就业情况看,两极分化比较严重,据文都教育经济学考试中心的观察统计发现,知名院校的金融学硕士,如果导师影响力较大,在校期间注重实践,同时研究功底比较深厚,刚出校门拿到10万以上年薪者,不在少数。

四、金融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方向

无论是本科毕业,还是硕士毕业,金融学专业毕业生总体上的就业方向有经济分析预测、对外贸易、市场营销、管理等,如果能获得一些资格认证,就业面会更广,就业层次也更高端,待遇也更好,比如特许金融分析师(CFA)、特许财富管理师(CWM)、基金经理、精算师、证券经纪人、股票分析师等。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一:经济预测分析与管理咨询人员

经济预测分析人员的行业分布非常广泛,但一般只有各个行业中的跨国公司、大中型企业和政府经济决策部门、公共研究机构才会设置。主要负责各种市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该岗位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管理咨询人员主要是流向一些咨询公司,比如IT咨询、战略咨询、营销咨询、审计、上市辅导等。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二:对外贸易人员

将“世界工厂”生产的产品,销售给国外客户;为国内客户寻找国外货源;组织国际贸易货物物流等。有相当一部分外贸人员在经验成熟后,成立了属于自己的外贸公司。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三:管理职位

研究生与本科生不一样,大多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都参与了一些社会实践,拥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所以正式进入社会时,也能谋得一些管理职位,例如生产管理、行政管理、人事管理、金融管理等。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四:基金经理

其中,随着更多的基金项目和基金管理公司的产生,社会将需要众多的基金管理人才,基金经理就是这一行当中的高层次人才,其职责大致可分为:负责某项基金的筹措;负责基金的运作和管理;负责基金的上市和上市后的监控。目前这方面的人才十分紧缺,其职业的前景看好。基金行业的职业经理人又以基金经理需求最大。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基金经理并不容易,一般要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有风险控制专业知识背景,还要具有较强的多学科、多行业分析判断能力,有敏锐的市场嗅觉,丰富的实践经验也是必须的。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五:证券经纪人

证券经纪人的素质要求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扎实的金融学基金知识;二是基于对市场的长期观察之后得出的投资经验;由于证券投资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作为证券经纪人必须通过对政权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研究,把握规律性,并结合影响证券价格的各种因素分析,逐步积累并具备相当的投资经验和熟练的业务操作能力。

近年来,我国股民数量直线攀升。这一庞大的投资群体已经为证券经纪人的崛起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目前我国证券经纪人有证券业务员、佣金经纪人、中介经纪人、交易所中介经纪人之分。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六:股票分析师

股票分析师主要为股市投资者提供股市投资咨询服务,以及举办有关的讲座、报告会、分析会等,部分股票分析师在报刊上发表股评文章,以及通过电台、电视台等公众媒体提供股市投资服务。在我国从事股票分析工作,须拥有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以及从事证券业务两年以上经历,需要考核《证券投资基础理论》、《证券投资分析》这两门课程。通过考试符合条件的人员需向所在地证券管理部门或直接向中国证监会申请,经审批后,方能获得资格证书。获得资格证书的人员通过其所在的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向证券管理部门提出申请,从而获得执业资格,最后由中国证券协会颁发执业证书。

五、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1、目前我国金融人才的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下面几类人士还是比较缺乏的:一是能够充当领军人物的高级管理人才;二是精通外语、法律及计算机的复合型人才;三是法律、咨询、中介和会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有国际金融经营理念和从业经验的金融人才和金融服务人才匮乏。

2、另外,金融行业内部诸多中间业务的开展,也需要高级专业人才进入,比如个性化金融产品设计、对客户资金进行投资收益等。

3、金融学专业薪酬水平:

金融学专业毕业的研究生在薪酬收入方面差距比较大,这跟学校、导师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以及自身的能力塑造、实践经验紧密关联。其中,融资和资本运作、咨询服务方面,发展前景更广一些,而且收入也颇丰。月薪少则6000元,多则30000元。如果能进入跨国投行或者埃森哲、麦肯锡等跨国咨询公司,年薪则大多在20万左右,还有其他福利。

4、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薪酬指数:

1.毕业生1年薪酬指数:68%的金融学专业学生毕业1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0%。按照十分制计算,金融学专业毕业1年后的薪酬指数为

3.78,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偏上。

2.毕业2年薪酬指数:52%的金融学专业学生毕业2年后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3%。按照十分制计算,金融学专业毕业2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60,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3.毕业3年薪酬指数:39%的金融学专业学生毕业3年后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为28%。按照十分制计算,金融学专业毕业3年后的薪酬指数为3.67,与其他专业相比,薪酬属于中等。

5、金融学专业应届就业率指数: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中,95%的学生在毕业之前或刚刚毕业时找到工作,4%的学生在毕业1年以后实现就业。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应届就业率指数为9.60,与其他专业相比,应届就业率指数属于中等偏上。

金融学专业发展前景指数:

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很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4%,34%的毕业生认为该专业发展前景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进行计算,该专业的发展前景指数为

6.22,与其他专业相比,发展前景指数为中等。

金融学专业工作舒适度指数:

42%的金融学专业毕业生认为工作“非常舒服”或“比较舒服”。13%的毕业生认为工作不太舒适或很不舒适。按照十分制进行计算,舒适度指数为6.78,与其他专业比较起来,该专业的舒适度指数为中等偏上。

金融专业就业前景分析及就业方向

6、从业行业扫描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

经济学门类里包括多个二级学科,毕业后能够从事的行业比较广泛,但根据近几年文都教育针对经济学硕士生的就业情况统计与抽样,经济学专业毕业的硕士生就业主要集中在金融系统、咨询行业、证券业、财会、投资银行、媒体、公共决策或研究部门等,当然也有

自主创业者,或者在其他行业从业的。

金融系统方面主要是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各大银行每年都会提供一定数量的就业岗位,主要分布情况如下:

1、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

2、银行业监管机构:中国银行业监管管理委员会

3、国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4、四大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5、股份制商业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招商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华夏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渤海银行

6、城市商业银行:基本上各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商业银行

7、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

8、部分外资银行在华机构,如花旗等。

咨询行业主要是管理咨询、营销咨询、IT咨询等咨询机构及投资银行等,包括跨国大型咨询公司如毕博、埃森哲、麦肯锡、波士顿、贝恩、凯捷、罗兰?贝格、科尔尼、摩立特、德勤、博思、普华永道等,本土知名咨询公司如北大纵横、和君创业、新华信、远卓、汉普、华夏基石、佐佑等。

证券业主要是各类证券公司,如中信证券、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华夏证券、招商证券、国信证券、海通证券、光大证券、华泰证券、天一证券、原证券、联合证券、上海证券、北京证券、昆仑证券、西南证券、天同证券、湘财证券、兴业证券、南京证券、东吴证券、民生证券、中银国际、西部证券、国海证券等。

媒体也是一个不错的行业,一般而言,经济学专业硕士生可资选择的媒体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主要集中在财经媒体中,比如证券时报、金融时报、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财经时报、工商时报、经济参考报、中国财经报、中国经济时报、第一财经日报等。

篇7:金融专业就业方向

近年来,金融学专业一向稳居在报考专业的前5名,可谓是经久不衰的热门专业。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金融学毕业生专业对口率到达75%,是毕业三年内就业最稳定的行业之一,也是大学毕业生三年后月收入最高的行业。据教育部公布的本专科专业就业状况显示,金融学专业普通院校的就业区间处于B+,就业率85%;211院校就业区间处于A-;就业率;90%。

在这些数据面前我们暂时先不要盲目的相信数据,我们来说一下金融业就业率高的原因。众所周知,销售类专业的就业率一向就很高,其次是专业技能类的专业,最后是管理类专业。这是贴合客观事实的。就拿金融类专业来说,我们明白,金融市场是需要业务人员来跑的,而这些大部分的业务人员一般都来自于金融专业,因为他们大学中学的就是这个,所以他们跑市场更加专业,这也才是金融专业就业率普遍很高的原因所在。

篇8:金融危机后我国金融行业改革研究

一、提高市场监管效率, 健全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

经对金融风暴的剖析, 由对资本市场作用层面上, 有两点需要深入思考:其一, 金融归属服务业, 其根植于“实体经济”、亦服务于“实体经济”, 务必和实体经济彼此协调。其二, 场外市场依旧存有相当风险, 即要充分发挥市场体制优势, 同时又务必强化及改进及完善“监管”, 防范及化解风险。对于今后金融资本市场亦革与监管问题上, 需积极稳妥地实施市场革新、创新, 有效合理发挥市场功能, 强化及完善市场监管, 为社会发展全局更好地服务。最大化的发挥“资本市场”服务于“经济”的功能,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积极有效地促进市场革新、创新, 健全市场化运行体制;强化市场核心竞争优势, 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到改进市场监管效率, 完善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的目的。

二、建立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体制

国际金融风暴中, 发达国家的某些大型保险公司反映出共同特点, 即是于保险业务上未发生过大问题, 问题一般皆出于保险资金应用上。伴随保险业迅猛发展, 作为保险业两个轮子之一的“保险资金应用”, 其即发挥关键性作用, 亦面临愈来愈大的挑战。两个轮子意指“承保业务与资金应用”。于保障资金安全前提下如何提升资金收益率, 是为一令人头痛的难题。在保险监管上, 务必要清醒的意识到保险是以保护被保险人利益为根本, 即为保护保单持有者利益。若想做到此点, 即需经监管体制的改进与完善, 创设有序化、规范化的市场环境, 创设切实可行的、可操作性强的风险防范体制, 尽最大的力量杜绝各类风险。

三、“一国两制”下两个金融体系取长补短

于一国两制的环境下, 两个金融体系能够彼此的取长补短, 得以更好地满足国家需耱, 令我国金融业于发展上占有巨大优势。2007年温家宝总理于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即明确指出, 需发展“内地与香港”两个金融系统的彼此“互助、互补、互动”关系, 充分发挥香港其金融中心的效能。温总理希望以后能够于“金融学会”工作里对一国两制的两个金融体制问题进行研究, 怎样发展两者彼此关系, 怎样发挥香港金融中心效用等。此外, 自由金融市场在“资源分配”上能够实现极高效率, 令资金高效率的运转, 为经济给予最大化的支持, 可说极易生成问题, 需要切实保障金融市场的“可控、渐进与主动”。

四、金融结构调整

当下, 金融危机产生的直接冲击已然缓和, 世界经济在渐渐复苏, 全面判断、剖析经济危机后的金融“发展趋势、特点、面临的挑战以及机遇”, 这将会促进我国金融业的革新及发展, 且会让其能够更好地服务国发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及“结构调整”, 提升发展质量以及效益, 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故此, 相关专家围绕金融风暴下我国金融业的发展战略、低碳金融、机遇及挑战等问题给予宝贵意见。专家们由地方经济发展层面, 对金融业的下一步发展及亦革阐述了一些观点。对我我国而言, 调整及转变“经济结构”与“经济增长”模式更加重要与急迫, 矛盾及问题亦更加突出。目前, 我国金融业的结构调整发展到新一轮的关键性阶段。故此, 对地方金融业进行“结构调整”的任务, 实质上是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新的需求, 结构调整的同时金融服务务必要跟进, 需依结构调整需求来转变及调整金融服务。要求地方政府务必应用好“金融资源”, 且务必抓好配套支持。

五、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西方现行的金融机制, 于金融危机下充分暴露其弊端, 而我国金融业的模式却于危机中呈现出了特有的优势。故此, 于今后金融革新中, 更加需求原创性、攻坚性及最适宜于我国国情的“金融变革”。务必坚持渐进性变革模式, 务必具有“短期安排”以及“中长期”的战略规划, 特别是对制约我国展开变革发展的一些关键性问题的变革, 务必具明晰的时间表与路线图。需应用好我国的“外汇储备资源”, 大力支持我国的企业走出国门, 打入国外市场, 且推动人民币实现“国际化”。

六、确立“企业为创新主体, 市场为创新动力”的理念

相关专家由走出危机层面上提出了碳排放问题。指出此次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科技基础丧失”, 故此, 当下世界皆在寻求新的“科技基础”, 世界的未来增长务必要寻找到一个能够与“信息技术”相匹敌的技术。可以为中国经济“长期持续发展”给予根本的科技因素, 自然可以包含碳, 可又绝不只是限于碳, 需要创设创新型的国家, 让科技发展作为强有力支撑中国的“国家战略”。即采取选进的科技来引领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务必确立企业为创新主体, 市场为创新动力的理念。

七、小结

当下, 我国面对金融金球化发展趋势及未来, 依旧存有诸多的不确定性, 未来的正确方向仍然尚处于摸索阶段。可是只要对金融发展规律给予充分的尊重, 本着以金融变革与创新为主导的金融管理理念, 依金融变革与创新的发展规律与走向, 健全各种对策, 即可以切实有效地推进我国金融系统的健康有序地高效发展, 保障我国于金融风暴来临时受到最小化的影响, 健康地、更稳更快地发展。

参考文献

篇9:金融行业就业

关键词:金融;治理;模式

当前,已经加入WTO的中国,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易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多米诺”骨牌效应和国际游资的冲击的影响。因此,金融行业为了预防风险,本文提出了对治理金融行业的概念,并构建了金融机构治理、金融行业协会治理与外部治理即金融行业三层治理结构。

一、金融行业治理的意义

一家金融机构发生的风险所带来的后果,往往超过对其自身的影响。金融机构在金融交易活动中具体出现的风险,对该金融机构的生存有可能构成威胁;一家金融机构因具体经营不善而出现危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有可能构成威胁;系统风险一旦发生,金融体系运转失灵,会导致全社会经济秩序必然的混乱,甚至严重的政治危机被引发。在中共中央,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刚刚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上指出,亚洲金融危机向我们敲响了警钟,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成为当前经济生活中的突出问题。金融机构的风险将会对整个金融系统乃至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正确把握和认识我国金融风险的生成机理,探索我国金融行业的治理模式,研究我国金融行业风险化解与防范的思路,确保中国金融体系运行的安全与稳健,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金融行业治理的内涵

(一)金融行业治理的概念

从最初公司治理准则的制定发展到公司治理评价的体系构建是国内外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我国著名公司治理专家李维安教授在“第三届公司治理国际研讨会”上提到,要对具体的行业治理进行研究,其中提到了公司治理的边界要扩大。基于此举,本文提出了金融行业治理。

金融行业治理是金融行业内部机制和外部机制的总和,它们那些追逐个人利益的公司控制者做出可促使以公司所有者(企业的出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决策。金融行业治理看作一个关系密切的整体来研究金融机构,对单个金融机构整治边界的扩大,包含三个层次:金融机构内部整治、金融行业协会的整治以及国家、市场及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对金融行业的外部整治。

(二)金融行业治理的特征

1.金融机构的特殊性

首先,金融机构的脆弱性决定了其公司治理的重要性。其次,金融机构的特征为高负债、高风险、高回报、高报酬,使得为追求业绩,金融机构的经理人客观上容易具有很强的冒险能力。因此,公司治理需要设计各种有效的约束机制和内控制度,来抑制金融机构经理人的道德风险行为。最后,金融机构破产容易出现较强的外部影响,这不仅是因为金融破产会在金融系统内部快速传播,同时,也因为它可能会对其它经济部门乃至整个宏观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

2.金融产品的特殊性

货币是金融机构经营的主要产品,而且办理的是存款与贷款业务,在资本结构中,绝大多数是企业与个人的存款和部分贷款,金融成本只占很小一部分。因此,作为一个高度负责运营的金融机构企业,具有的风险性很大的特点,在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中,这一特殊性使得要面临更多的债权人,受存款人利益的约束。

3.金融契约的特殊性

与非金融企业相比,掌握信息金融企业的股东、债权人和监管者处于劣势。大多数利益相关者监管者、贷款人与存款人等使股东、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应,金融产品的信息不对应比一般公司的产品要繁杂,银行的一种产品贷款,其信传递号比较困难,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判断其质量和收益情况并不容易,并使信息不对应的程度加剧。金融产品的特殊性,不但减弱了产品市场的传递信号功能,而且使股东、债权人和监管者不容易从市场上得到消息。

三、金融行业治理的实施

依据金融行业治理的特殊性,我们提出了金融行业的三点治理结构:金融机构治理、金融行业协会治理和外部环境治理。

(一)机构内部治理

1.改革产权

原有体制下,单一的产权结构被打破,实行股份制改造。产权主体的多样化,有助于还原国有金融机构经济人的本质,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治理公司结构的问题。厉以宁指出,“多股制衡”是更好的股权构成,有利于完善治理公司结构。因为:第一,实行股份多样化后,会有人性价值上的产权主体行使股东权力,对重要决策进行审议,对国有金融机构的营运状况密切注意,使委托人对代理人的监督变得生效;第二,股权多样化使单一国有股权下股份不能流通的弊端减少了,产权交易市场的出现使金融机构的经理有失去掌控权的危机,从而有效转变“内部人控制”的情况;第三,实行股份多样化后,国家信用将减弱,债权人的风险认识会加强,约束债权将得以强化;第四,有利于扩充银行资本金,改变资本充足率当前过低的现况。

2.完善金融机构内部制衡机制

分别设立股东代表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使所有权、经营权和监督权相互分开,明确划分董事长、监事长和行长(总经理)的职责,并规范其操作。要充分发挥股东大会的意图来监督董事和监事,充分运用董事会的作用来任免行长和决定行长的年薪,充分利用监事会的作用对行长的营运活动进行有效监督。依照巴塞尔委员会发布的指导性文件“改善银行机构的公司治理”,金融机构治理结构中的核心环节是金融机构董事会,所以,我们应重视董事会的设立,尤其在董事会的结构中,要建立外部董事和独立董事制度来增强董事会的监督和约束机制。

3.优化对金融机构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

事实上,金融机构高级经营管理层拥有对金融机构资源的投票权、支配权和决策权,他们是否会积极利用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企业家精神”)为银行创造财富,在很大程度上,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经营管理状况有影响。因此,必须以恰当的方式,如:相对较高能力的、与业绩挂钩的奖金,认股权,等等,这些高级经营管理人员给予以他们一定的剩余索取权。同时,加大对经营结果的控制、检查和估价,促使这些事实上拥有投票权的人员对投票后果承担一定的责任,如:风险金等方式,从而控制“廉价投票权”的广泛存在对金融机构经营效率的覆盖。

(二)行业协会治理

治理金融行业协会主要是行业内通过协会联盟对的金融机构进行协调,对各种资源进行整顿,并提供金融机构经营所需要的环境。协会联盟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内容:协助和敦促会员贯彻执行金融法规;依法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向监管机构反映综合经营的建议和要求;收集整理金融经营综合信息,为会员和监管机构提供服务;制定会员应遵守的规则,开展协会间的业务交流;对各金融生态会员之间的纠纷进行调解;组织金融综合经营有关课题的研究;检查、监督会员行为,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协会章程的,按照规定给予纪律处分;金融新产品实施情况的协调与调查研究;推动金融系统之间的职业资质、执业资格认证与互相承认;金融系统之间的风险提示;征信系统与信息的相互共享以及管理机构赋予的其他职责。

(三)外部环境治理

优化金融机构内部治理必不可少的方面就是外部治理,应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竞争性的产品市场应大力发展,即直接大力发展融资。通过资本市场产生的代替效应,促使金融机构自觉完善内部整治;二是建立并实施金融机构的退出机构,加大行业对外程度,鼓励行业合并,通过增加进驻机构生存压力来促进治理构成优化,提高风险控制力度;三是大力促进金融机构的上市进度,发挥资本市场对于整治构成优化的促进作用。金融机构上市有利于加快金融机构发展,倚靠外部力量改善金融机构整治结构和机制。

除我国的四大国有银行外,目前,世界排名前50名的大银行均为上市银行,表明金融机构银行上市是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必经之路;四是加强外部监管。与国际接轨的监管要求对国内金融机构实行评级,并大力推进规范的信息披露规定,吸引公众和存款人关注金融机构的信用情况,强化债权人约束,进而推进金融机构自觉优化治理结构。五是大力培育金融家市场,给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层的人员流动创造条件。通过建立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人才市场,给金融机构的高级管理者加大必要的压力,这种替代性有利于对高级管理者实施更好的监督。

参考文献:

[1]黄德根.公司治理与中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罗开位,连建辉.商业银行治理:一个新的解释框架[J].金融研究,2004,(01).

上一篇:疫情线上课材料下一篇:小学美术特长生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