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鸡汤 读书报告

2024-05-12

心灵鸡汤 读书报告(共8篇)

篇1:心灵鸡汤 读书报告

《心灵鸡汤》读书报告

摘 要

《心灵鸡汤》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创作,享誉中外,目前全球总销量已超过8000万册。1998年4月,一套被称为“心灵和语言双重滋补品”的英文原版系列读物《心灵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首次登陆中国,以其貌似平凡却读来回味深长的故事、毫无矫饰朴素细腻的情感以及原汁原味流畅鲜活的语言在国内迅速掀起了一股“鸡汤热”。“Chicken Soup”在欧美通常泛指富于营养且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心灵鸡汤》意指书中的文章犹如香浓的鸡汤润泽读者的心灵。《心灵鸡汤》中的故事语篇浅显易懂,意义深刻,适用于各个领域,尤其在教育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书更被视为极佳的英语学习读物,被制作成多种类别的学习读物供各个阶层学习者学习。本书收录了近百篇的故事,每位作者都提供了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处世哲学,而编者再依主题分类编成,七大主题包括∶爱的力量、学习爱你自己、教养之道、论学习、让梦想成真、克服障碍、处世智慧等不同的单元。内容大部分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故事,但非常温馨,也发人省思。通过一定的阅读和信息搜索,本篇读书报告主要对《心灵鸡汤》的内容、故事意义及社会价值等方面侧重描述,特别是其对英语专业学生学习方面的启示和利用价值。

首先,本文将介绍《心灵鸡汤》其作者的基本信息,历史背景和书名涵义,并阐述其内容特色。

其次,本文将概述人们阅读此书的感受,着重讲解我本人读完此书的感受,主要联系书中的三部分内容,分点讲解。

另外,本文将详细阐述此书的学术意义,特别是对英语专业学习者的启示及其利用价值,并以写作和口语为例进行观点阐述。

最后,本文将简要总结报告内容,再次阐述《心灵鸡汤》阅读意义,希望更多的人能从中获取人生的真谛。

关键字:心灵鸡汤,学术意义,阅读意义

Abstract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is written by Jack Campbell and Mark Harsen, renowned at home and abroad.It is one of the best-selling books in the world today.The current global sales has more than 80 million copies.“Chicken Soup” in the US and Europe usually refers to nutritious and affordable tonic.So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means articles in the book like fragrant thick chicken soup favor readers in mind.The stories of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are clear and easy to understand.They are applied to various fields because of their profound meanings, particularly with regard to education, play a vital role.This book is considered as an excellent English learning book, which is made into several categories of learning reading materials for all levels of learners.This book contains nearly one hundred stories, each author offer their life experience and philosophy.The editor forms seven big subjects according to the subject classification, including: The power of love, learn to love yourself, educated way, on learning, to make dreams come true, overcome obstacles, life skills intelligence and so on different units.Most of the content of ordinary daily life story, but very warm, also make people reflect on.Through certain reading and information search, this book report mainly talk about the content of the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significance and academic value of stories, in particular its enlightenment to English majors and utilization value.First of all,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provide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the author of the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title meaning, and prese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ts contents.Secondly, this article will outline the experience of reading this book, focusing on explaining the feeling of myself after reading this book, contacting two parts in the book, In addition, this article will elaborate on the academic significance of this book, especially for English learners of inspiration and useful value.And it will also set out views in view writing and speaking as an example described.,Finally,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summarize the content of the report and again set out reading significance of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hoping more people will be able to get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Key words: 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academic value, reading significance

目 录

摘 要.....................................................I

Abstract....................................................II

1.关于书籍《心灵鸡汤》....................................1

1.1书名及作者.....................................................................................................................................1

1.2历史背景.....................................................................................................................................1

1.3内容特色.....................................................................................................................................1

2.英语学习读物--研究意义.....................................2

3.品味鸡汤,心怀余香.........................................3

3.1名人之悟语.....................................................................................................................................3

3.2我心中的深思感悟..........................................................................................................................3

3.2.1爱,创造出力量..................................................................................................................3

3.2.2 机会如空气 请善待机会...................................................................................................4 1.关于书籍《心灵鸡汤》

1.1书名及作者

《心灵鸡汤》为杰克·坎菲尔、马克·汉森创作。“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 意指静静聆听心灵告白仿佛品味清香的鸡汤。“Chicken Soup”在欧美通常泛指富于营养且经济实惠的滋补品。《心灵鸡汤》意指书中的文章的语言具有知识、智慧和温暖,犹如香浓的鸡汤润泽读者的心灵。

杰克·坎菲尔既是演员又是作家,他的演艺作品有《末世恋情》,《居家男人》,而著作则是《心灵鸡汤》;马克·汉森是美国最具知名度的作家之一,马克·汉森所著的《心灵鸡汤》蝉联《纽约时报》排行榜冠军十年之久,在全球56个国家发行,至今一共销售了2.65亿余册,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创造近20亿美金的惊人销售额。另外2001年,马克·汉森出版的《一分钟亿万富翁》也取得了喜人的成绩。1.2历史背景

1993年,由HCI出版的第一本《心灵鸡汤》在美国面市,旋即引起轰动,被《纽约时报》评为该畅销书,《时代周刊》更是称其为“十年来出版界的一大奇观”。该书文章均来自全美各地的征稿。迄今为止,《心灵鸡汤》在美国已经出版了100多本,并被译成40多种语言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出版发行,目前全球总销量已超过8000万册。1.3内容特色

此书的每位作者都提供了他们的生活体验和处世哲学,故事非常温馨,也发人省思。作者选文一直遵照的准则为:以浅显的语言表达着人间真情;以至深的情感述说着五彩人生;在每一个角落把真情的火炬点燃;让每一缕清香在尘世间流传;让真情在心灵的碰撞中凝固成永恒。

2.英语学习读物--研究意义

随着中文版《心灵鸡汤》的盛行,英文版《心灵鸡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英语学习者。英文版《心灵鸡汤》语言均是当今美国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最流行、最地道的话语。词汇鲜活、句式灵动。语言难度不大:既无生僻的字词。也无复杂的语法结构,行文质朴简约、优美流畅,口语化特征较为明显。每篇文章短小精悍,不会令读者望而生畏。有趣的故事和感人的内涵是品牌的催化剂各书均由当代美国人所写,反映现今美国的世相百态,内容极富时代感。作者用平实的语言讲述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诉说他们对大干世界的真切感受,内容极具真实性与亲和力。内涵感人:通过平凡小事挖掘普通人的精神力量与人性之美,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心、希望、鼓励、信念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感悟。高质量的文本是构筑品牌的坚固基石。书中讲述的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挖掘普通人背后所蕴藏的精神力量,读者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从而产生心灵共鸣。

《心灵鸡汤》不仅给我们启示,还有巨大的作用。现在有不少英语学习者一提起写作文就皱眉头,我们也同样,绞尽脑汁也写不了几个字,这是我们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而造成的。而《心灵鸡汤》中的小故事则是最好的写作素材,这些故事生动而又具有典型性,我们根据作文的题目,可以从书中找到相对应的素材。其新颖有趣的主题和文中丰富的口语表达用法让我们学习到许多日常生活用语,并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式。据资料显示,南开大学英语系专门购买了六套《心灵鸡汤》供学生借阅。可想而知,《心灵鸡汤》已经深入到我们的生活中。这香喷喷的汤汁,你舍得错过吗?我不舍得

3.品味鸡汤,心怀余香

一本好书,是一次动人的邂逅;一本好书,是一道美丽的风景;一本好书,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心灵鸡汤》(Chicken Soup for the Soul)自出版以来就一直引领着一股“鸡汤热”。然而,绝大部分人读完此书,仍旧有意犹未尽、百读不厌之感觉。3.1名人之悟语

克拉瑞莎·宾考拉·艾斯泰斯说:故事具有教育意义,可以修正错误,启迪心灵,照亮幽暗;帮助你我完成转变;亦可抚慰伤痛,为灵魂提供避难之所。露西·斯图特则说:故事是通往灵魂拯救之路的铺路石。3.2我心中的深思感悟

《心灵鸡汤》毫无疑问,将《心灵鸡汤》定位为英语学习读物引入中国在当时称得上是独辟蹊径之举。下面则是我曾经读到过的三篇印象深刻的文章感悟。3.2.1爱,创造出力量

我会常喜欢的一句话是,泰瑞莎修女:随处散播你的爱心,就从对你的家人开始,多一分关爱给你的孩子,你的另一半,然后你的邻居„„,让每个接近你的人都有如沐春风的感觉。给别人一个关怀的眼神,一个灿烂的微笑,一个温暖的拥抱,为上帝的仁慈做见证。

25年前有位社会学教授在调查某贫民窟的200名孩子时,每个学生的结论都是:“他毫无出头的机会”,而25年后对他们的后续调查时,除20名过世或搬离,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在调查其原因时,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而在采访这名老师过程中,她微笑地回答道“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爱决不是一句空话,而是要对教育的规律、教育的方法与手段不断的探索,而不是轰轰烈烈的大动作,而是需要教师关注平常的每一刻,每一件小事。根据平时的教育我觉得:

1.爱--需要我们细心留意平常。2.爱--需要老师耐心地指导。3.爱--需要老师真心地关爱。

我们是学生,本分则是学习。而老师服务于我们,回首一下,老师的微笑是否取决于我们的表现;在老师的心里,我们早已成为他们的孩子,他们的爱依旧让我怀念于心。

3.2.2 机会如空气 请善待机会

机会也是如此。机会无处不在。机会如此易得以至我们对此视为理所当然。然而只有机会并不能获得成功,而必须抓住机会,见机行事,创造佳绩。

正如你需要呼吸空气一样,你需要机会才能成功。然而成功靠的并不仅仅是随手可得的机会。你必须利用机会。成功并不取决于机会,而是取决于你。重要的并不是你在哪一个阶段遇见机会,而是面对机会你是如何把握的。

《心灵鸡汤》不仅仅只是一本好书,它还会让我们的心更加安静,众所周知,每一个人都会有想做某一件事,却怎么做也做不好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心情不好,没有朋友的安慰的时候;每一个人都会身心疲倦,有想要有个港湾来依靠的时候。当你翻开《心灵鸡汤》,细细品味其中的意义,便会获取许多人生真谛,它会让你顿时心境开阔;心情舒畅;振奋精神,继续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并且还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意识,滋润我们的心灵,为其勾芡出回味无穷的汤汁。

篇2:心灵鸡汤 读书报告

《教学勇气》这本书是帕尔默对教育研究的最新成果。作者三十多年来主要从事大学和成人教育研究,但本书是其针对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教师的生活,在五年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作者从1993年开始初稿的写作,主体在1996至1997年完成,2004年翻译成中文出版。《教学勇气》是对美国教育的反思,这本书所阐述的很多观点对于中国当前教育现状也很有意义。

说实话,一开始我真的看不进去这本书,但是既然是任务就勉强看下去,可是看着看着虽然有好多地方看不懂。但是我发现这本书中的对于教育的各个方面的讲授都对我有很大的启发。我对于他的很多观点是有共鸣的,犹如找到了我久违的知音,有好多话儿想跟她诉说。例如我们将来作为一个老师不应该以完成任务为目的或者是拿到工资就完事儿了,我们要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对自身的一种责任感。我们要用心灵去体会,用心去教学。这里我就想到教学与教师真我的关系:真正好的教学不能降低到技术层面,真正好的教学来自于教师的自我认同与自身完整。这里就要求我们作为一个老师要全方位的审视自己是否达到这些,我认为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关于教与学,是关心教育的人们一直探索的问题。但真正关注教师心灵,关注教师的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的还是很少!我们大多数人共同询问“是什么”的问题,我们应该教什么学科;更深入一点询问“如何做”的问题,好的教学需要什么样的技巧和方法;偶尔再深一步询问“为什么”的问题,我们教学是为了什么目的,达到什么目标;但是很少问到“谁”的问题,教师的自我是什么。帕尔默在这本书中探讨的就是“教学的自我内部景观”。在教育的每个阶段,教师的自我是关键。越熟悉我们的内心领域,我们的教学就越稳健,我们的生活越踏实。如果我们不去关注优质教育之源的人的心灵,仅仅在技术层面上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研究与实践,我们的教育改革不会有质的飞跃。

第一章中帕尔默提出了“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这是全书的精髓所在。自身认同就是要发自内心的喜欢教师这个职业;自身完整就是要感受到教育工作的完整、充实而幸福。作为一个优秀教师,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是必需的。教师需要有自己的个性,要知道自己是谁。实际每位优秀教师都是具有自己鲜明的特点。实际教学中我们不能把优秀教师的课堂生硬的照搬过来。我们要善于汲取其中的精华用一种深切地结合本身独特气质的方式把知识介绍给学生,要知道课堂是你自己的。我们必须走向自己的内心世界,呼唤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同样,我们亦不能使得学生疏离与他们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二章帕尔默告诉我们,作为教师,恐惧无处不在;同样,学生也在恐惧。恐惧制造了分离,但恐惧也可以在教师和学生的生活中扮演健康的角色。如何克服恐惧,一方面要做到知识渊博,另一方面要研究学生、引领学生。特别是面对“有问题背景”的学生。多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们的需要,少推卸我们对学生困境的责任,这样更有可能形成创造性的教学模式。面对“有问题背景”学生,我们教师要能透过“问题背景”看到他们的可爱之处,希望之处。看到了他们的闪光点,就找到了转变他们的途径和方法。一旦有了转变的契机,通常这种学生潜力都很大,而且对于师生感情有更好的促进。在帕尔默说到“走进教室,恐惧在那里,我直觉得陷入恐惧恶浪中;我问个问题,而我的学生像石头一样保持沉默—恐惧在那里,好像我逼他们去背叛他们的朋友。”读到这儿的时候,作为一个学生,我是深有感触的,我们时常在课堂上一言不发,其实不止老师恐惧,学生也在恐惧。那么我么如何去对待这些恐惧呢?恐惧是必然会存在的,我们能做的是不要害怕,去勇敢的面对,我们可以有恐惧,但我们不必置身于我们的内心恐惧之中,真诚对待存在恐惧,而不是以恐惧本身为出发点。

第三章,首先说到我们要全面地看待事物,全面地认识世界。又说到事物的分离,我们把头脑和心灵分离,其结果是:头脑不知道如何去感知,而心灵不知道如何去思考。我们把事实与感觉分离,结果是:如今使世界冷漠和疏远的冷酷事实和把事实降低成跟着感觉走的盲目情感。我们把理论与实践分离,结果是:理论跟生活无关,而实践也未得益于理论。我们把教与学分离,结果是老师只说不听,学生只听不说。所以,我们要以辩证式的思考来接受与对立面联系的世界观,以便我们能够清晰完整地看待世界。我认为重点应该是说到教与学的悖论与教学设计。帕尔默把这种关系用“空间”二字来说明,这个空间应该是既有界限又是开放的。这个空间应该既令人愉快又有紧张的气氛。这个空间应该既鼓励个人发表意见,也欢迎团体的意见。这个空间应该既尊重学生们的“小故事”,也重视关乎传统与原则的“大故事”。这个空间应该支持独处并用集体的智慧作充分的支撑。这个空间应该是沉默和争论并在的。

第四章帕尔默告诉我们广大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让求知路上的他们成为平等对话的共同体。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求知路上的风景,可能会被之吸引、被之俘获,可能会忧伤、失落,但只要我们对它满怀谦卑、时怀敬意,依然充满激情与耐心地行走,惊喜就会时常地光顾我们,令我们更加欣喜的前行。

教师应该如何主宰自己的关注是第五章的中心。教师一方面体验和学生一起求知的乐趣,满足自身对世界探索的需要;另一方面更体会到对教学方面边探索边发现的乐趣。要能静下心来倾听每个学生内心的声音,以及声音深处所展现的所有信息,并营造让孩子们互相倾听彼此内心的声音,让这些声音碰撞、交往起来,体验进一步发现的惊喜。相对于学生孩子来说,教师适当的退后,让学生的想法和发现铺陈展露,互相交织,引领学生体验自我发现的成就和喜悦;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吸引学生们积极的回应。教师对教学问题明晰的思辨能力,是游刃有余引领孩子的重要条件。在与孩子行走的路上,教师是有着相当的主动权的。我们广大教师完全可以努力去建立属于课堂、属于我们自己的共同体。以教师为中心和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最优特质获得融合和超验升华。从帕尔默举得那个医学例子中,我感触最深的是学生学习的微观教学是多么重要,在微观教学实施之前,学生们并没有学会如何以自我鼓励的方式学习,而只学习了在你死我活的竞争中获胜。进行了微观教学之后,学生们变得不但更关心病人,更有人性化,而且测试分数也明显上升了。

第六章帕尔默阐述到,只有学习能令你的思维永不枯竭,永不孤立,永不受折磨,永不恐惧或怀疑,也永不会起后悔的念头。学习这东西最适合你。我们教师要学会学习,学会认识,要尝试与他人对话。要抓住机会常与名师、前辈对话,要不失时机地与自己对话。需要聆听他人的故事,然后我们时常会默默地反思自己作为一名教师的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

第七章,帕尔默告诉我们,那选择不再分离生活的勇气,那凛然面对随之而来的惩罚的胆魄,都来自这样一个简单的信念:外部加诸于你的惩罚绝不比你加诸于自己、自我贬低的惩罚更糟。认识到这一点,我们就能打开一扇原本就没有锁的小门,走进尊重心灵呼声的新天地。教师需要的不仅有精湛的专业素养,还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

篇3:让读书成为教师最惬意的心灵之旅

沉思十年课改, 我们曾经历轰轰烈烈的洗礼, 也曾领略无限精彩的风光。然而, 静心深思, 唯有读书可以让我们视野开阔, 使我们的教育教学更具理性。作为一名深处乡野的教师可能只有与书结缘, 与书为伴, 方可夯实育人之根, 才能砥砺正气, 才敢尝试勇立潮头。读书是一种修为, 是心灵宁静的钟磬, 无关功名利禄, 读书有助于造就一个学识渊博的教师, 有助于锤炼一个修行深厚、德行高尚的长者。

试看当今教育世界, 犹如武林争霸, 纷繁复杂, 变化多端, 领袖辈出, 理念满天飞。身处当下的我们, 用什么来保障自己的教育理想和教育追求呢?读书则可能是最好的武器。读书可成就我们“博学之, 审问之, 慎思之, 明辨之, 笃行之”的高尚情操, 读书也会使我们拥有更多的耐心、信心和智慧。也许只有这样静静地等待, 我们才会在平淡的实践中、在书香氤氲中找回教育的真谛, 实现教育成功的梦想。

读书会生成更多的疑问, 使我们学会辩证地看待现实, 并尝试用书本理论和自我感悟去解读教育现象, 探寻教育的本真。读书可以帮助我们找回教育的根, 把握准教育的脉搏, 我们可以从古老的典籍中寻觅到朴素的教育思想, 并自觉地融合到新的教育现实中, 不断拓展教育理论, 使之不断融合, 每当遇到具体案例的时候, 就会自发地吸纳新的教育理论, 不断优化处理方式, 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增加自身的教育思想深度, 最终形成一种属于自身的变异型的教学模式和理论思想。读书是一种增强潜质的修为, 它可能不会绽放一时的绚丽, 而是犹如源源不竭的活水之源, 给我们平添无限的正能量, 也会使我们的思想更能贴近时代的脉搏, 让自己的教育思想永葆青春, 不至于成为啃老族。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溪无以成江海”, 可能是我们一直训导学生的名言警句, 殊不知也是鞭笞我们教师的至理名言。“师者, 传道受业解惑也”, 怎样传道?如何授业?一要“博学之”。广泛的猎取, 丰厚底蕴, 当我们授课时, 就会如江水一样滔滔不绝, 能够旁征博引, 更能娓娓道来, 如此以往, 定能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之心, 有效学习、高效课堂也就在平坦中悄然生成, 也会成为教师的一种风格, 锤炼成教师的一种思想。“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 作为一个育人之人, 就得通过读书, 学会兼容并包, 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 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进而“泛爱众, 而亲仁”, 使自己成长为学生爱戴, 社会赞许, 同行认可的优秀教师。二要“审问之”。善于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新生事物, 特别是当下十年课改反思之际, 教育犹如江湖, 更如战乱纷纷的春秋战国, 大有百家争鸣、能人辈出的意思。曾浏览课改经验介绍, 涌现的先进的、优秀的教学模式高达近百种。面对这样喜人的局面, 我们能全盘吸纳吗?我们又怎么能悉数消化呢?我想剩下的就只有读书了, 只有苦读, 我们方能审视透林立的门派, 吃准流派的本质, 灵活地嫁接到本土, 催生出师生都能惬意成长的乐土。“杜郎口模式”、“先学后教”等不是经典法宝, 更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秘籍, 需要我们审问之, 摆脱干扰, 避免陷入迷惑, 坚守属于自己的那方净土, 追逐属于自我的一丝教育之梦想。三要“笃行之”。读书是汲取, 是精神的融合, 不是绕口令, 更不是卖弄嘴皮功夫, 而是将所读所思转化为自己实践的支撑, 演变为科学实践的灵魂。读书可以让我们灵活到百家之长, 更能开阔我们的视野, 从而使自己能够走出局限, 摆脱小我, 更加敏锐地审视教育的各种门派, 不随波逐流, 能科学吸纳。“博学”能开阔视野, 把握良莠, 从而提升自我的境界;“笃行”是读书的外显, 是一种理想的实践, 是执著的追求。当我们学有所得, 就得不惜余力地践履所学, 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 做到“知行合一”。

“只可惜现今的教师队伍中, 真正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又有几人?有多少领导在千方百计引领教师真正读书, 领导, 尤其是有一定修养和涵养的领导深知读书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会是多么深远, 领导也意识到了教师读书的意义, 所以他们知道只要读就会有收获。然而, 又有多少教师意识到读书对己、对生的益处呢?朱永新老师曾说:‘我们之所以要阅读, 并不仅仅是因为要考试, 而是因为我们要生活。让阅读成为伴随学生终身的生活习惯, 让阅读成为他们人生旅途所必须经历的精神跋涉。’对于教师而言, 何况不是如此呢?”面对此言, 我不敢奢谈什么?只是想轻轻地告诉同人们, 读书是一种乐趣, 是养性的良药。

元人翁森以《四时读书乐》为题, 歌颂读书的乐趣和高尚的情调, 也昭示了读书是高雅情趣的, 不以功名利禄为引诱。“有书真富贵, 无事小神仙。”折射出的是何等的高尚情操, 读书直接的产品是学问、知识、修养和才华。书使人的精神世界愈加充盈, 不再像饿汉那样耸肩缩头丢人现眼, 走在路上没有一种魂不守舍找不到自己家的流浪汉感觉。书似青山, 层层叠叠, 风光无限, 赏味不尽;灯如红豆, 燃烧摇曳, 照彻心房, 最起相思。读书时分是人生最有情味的时候, 也是心灵最惬意的旅行。耽于书籍, 赏奇析疑, 衣带渐宽, 终老不悔。以一种隐逸和逍遥来摆脱现实的束缚, 追求内在的、主观上的精神自由。同样, 作为一名教师赏析各种教育理论, 在坎坷人生旅途上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 成就自己的那份事业。

“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多读点书, 就会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 给学生以崭新的姿态, 给自己的教学带来新鲜的气息。“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这也是对教师知识架构的一种提醒吧!多看书, 多多阅读, 充分地积蓄, 慢慢地释放, 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步入到一个更加灿烂、更加辉煌的境界。“最是书香能致远”。人的气质需要书的滋养, 读书是锻造一个人外在气质的根基。读书为己, 使人修养身心, 明理睿智;读书为生, 使之身心兼修, 犹如醍醐灌顶, 沁香入骨, 成为学生一身挥之不去的潜质。摈弃世俗琐屑, 静下心来, 读一读先贤、智者们的智慧结晶, 在阅读中理清纷繁的思绪, 明确人生的奋斗目标。

篇4:读书开启我们的心灵

1976年,我12岁,刚刚小学毕业。春节时,父亲带我去给一个救过他命的郎中拜年,在他们家的土灶柴火堆里无意发现一本书,后面十几页不在,但是封面还在,这本书是《林海雪原》。书是他从街上捡来的,用来引火。大人在客房聊天,我在灶房里看书着迷了,连吃饭的时候都在看,郎中说:“送给你了,你赶紧吃饭,书你拿回家去。”这是我的第一本课外书,也成了我们班上的稀奇,我看完给同学们讲,他们充满了好奇,都巴结我,找我借书,不但看还抄。现在的孩子无法想象那个年代,真是一个精神食粮匮乏的年代。

我一直想,如果我年少时没有遇到那本书,我现在会是什么样?还会不会是今天的我,以读和写小说为生?人生无常,但是天地有灵,就是在既特殊又平常的日子里,给了我这么一个礼物,正是因为这本书和我的不期而遇,我和文学结下了终生的情意。

1985年,我军校毕业后在福州工作,每天在一尘不染的空调下,穿着拖鞋伺候着比我生命还值钱的进口机器。和机器打交道非常枯燥,那时候没有网络,也没有手机,业余时间干什么?就是读书。和我年纪相仿的人都有体会,20世纪80年代是全民阅读的时代,只要识字的人都在读书,看书成为我们唯一的娱乐。那时候像哲学书可以卖两三百万册,现在看来真是天方夜谭,但是那个年代人们读小说、读文史、读哲学,什么书都读。

我迷上了小说,一直利用闲暇时间找小说看,单位有图书馆,周末到书店买书,曹雪芹、琼瑶、巴金、金庸、海明威等,看了大量小说。我一直认为读书就是读人,看书的过程就像跟人打交道,不可能喜欢每一个人,但交往的人多了,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人会和你心灵相通,成为你的朋友,成为你人生中往前走的伴侣。有一天我买了一本书,著名的《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林海雪原》相遇让我喜欢上了文学,和这本书相遇让我想尝试写小说。小说讲的是一个青年对自由的渴望,他想走出家庭,去寻找自由和爱,非常青春。我觉得小说的情绪和我那时内心的情绪很接近,我没想到小说还可以这样写,没有故事和人物关系,只有一种情绪,一种心理,它为我打开了文学的一个视窗。

真的要感谢生活,感谢阅读,让我在合适的时间遇到照耀内心的书。我们不可能跟每个人交朋友,但是拒绝和人交往,你永远不可能拥有朋友。读书也是这样的,只要你爱书,不停地阅读,总有一天你会和一本书或者和一个作家相遇,这本书、這个作家可能就是你的“父亲”,你的“母亲”,它担当的就是亲人的角色,这样的书只要你阅读肯定会找到。如果10本遇不到,20本遇不到,但是读到100本的时候,一定会找到,在你成长过程中和生活中的你邂逅。

2003年,我回老家和初中同学聚会,98个同学中有2个亿万富翁,17个千万富翁,还有三十多个百万富翁。他们都是农民,但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时代的机遇都挣到了钱。其中一个亿万富翁邀我去他家做客,我跟他儿子聊天时,问他读书怎么样?和同学相处得好吗?和同学、老师不愉快怎么解决的?那个亿万富翁的独子从潸然泪下到哭出声来。我很震惊,问他为什么。他说父亲从来没跟他像这样聊过天,从小到大,他起床时父亲还在睡觉,他上床时父亲还没回家。后来读寄宿学校,他每次跟父亲通话,父亲第一句话都是问缺不缺钱,缺钱马上给他打过去。对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心灵的抚养永远比身体的抚养更重要,可是他父亲作了相反的选择,孩子内心非常荒芜。

一个人除了身体还有心灵,多数情况下心灵问题无法用钱解决。在座的朋友,包括我自己,我相信孤独是我们经常要面对的问题,而且孤独还只是精神世界最表面的问题。这位父亲爱他的孩子,可是由于他读书太少,他的内心非常贫穷,他拿不出东西给予儿子,他真的穷得只剩下钱了。

那天晚上,我扮演了一个临时父亲,但我不可能一直陪他,就给他列了一个书单。我们一直保持着通信,明显感到那些书成了他的朋友,让他内心有了阳光,有了温暖,有了力量。再次碰到他的时候,我只看他的目光就明白他内心变得丰满生动。后来他考上了大学,虽然不是什么名牌大学,但是这个孩子心灵非常健康。毕业之后他没有找工作,去贵州支教一年。回家后父亲想让他接手公司,他没有同意,而是去了一个学校当教师,买了一辆“海马3”去学校,不到10万元,他父亲觉得很丢脸,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父亲公司垮掉了。但我相信,如果你在他和他父亲之间要选择一个人做朋友,你一定会选择他,因为他内心有独立的人生观、价值观,是自己的主人,他内心感受到的世界,一定比他父亲领略到的世界宽大、丰富,也深厚得多。

这个孩子曾亲口对我说,他这种人生态度就是反复阅读赋予他的,书就是他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他抗拒某些不健康世俗力量的源泉。他说,中国没有教父的说法,如果是在西方,我就是他内心的教父,是我让他和书建立了感情,当他有困惑有喜悦的时候,他都觉得有人和他在一起,这个人就是文字,就是书籍,书就是“人”,书就是“爱”。确实,读一本好书,无疑是交了一位好友。与书为伴,是我们生命最深层的关怀,也就是终极关怀、心灵关怀。

这些年,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但我们对身体的关怀远超对心灵的关怀,很多人远离书籍,迷恋物质,有名人公然在媒体上说读书有什么用,我想告诉他,读书有什么用只有读书的人才知道,不读书的人是不知道的。在书的世界里有比飞翔要轻的东西,有比钞票还值钱的纸张,有比爱情更加真切的爱,有比生命更加宝贵的情。

今天是各位听我讲故事,我希望有一天可以听到你们给我讲故事。最后我愿意和大家在一起,力争每晚与书相伴,让无数好书开启我们心灵的同时,也给我们脚下的古老土地增添无限的智慧和生机。

(本文编辑整理自麦家在书香中国·全民阅读大讲堂南京首场活动上的演讲)

(编辑/张金余)

篇5:心灵鸡汤读书笔记

《心灵鸡汤》中有一篇文章名为《爱的教育》,说的是苏联儿童文学家盖达尔带着5岁的小女儿珍妮去夏令营给小朋友讲故事,当小朋友们都聚精会神地听盖达尔讲故事的时候,小珍妮却旁若无人地在礼堂走来走去,有时还跺上脚,发出惹人讨厌的声音,而此时他的父亲就像不认识她一样,坚决要求工作人员把珍妮给拉出会场。

盖达尔给孩子不仅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还通过对小珍妮的惩罚,给孩子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无论是谁,都不应以优越助骄纵。一个人,如果因优越而蛮横,只会使自己变成不知天高地厚,甚至成为仗势欺人的的`人。

读了这篇文章,我知道,做人不能够太过于骄傲自满,过分的骄傲会使人落后,而且作为子女不能因为父母而滋生特殊的优越感,如果只是依靠父母的关系去到处炫耀,那么你将会是一个不被尊重的人,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只有通过自己辛勤劳动换来的成果,才会被别人所尊重。

小孩子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恰恰来源于他们身边一样不值得一提的小事,恰恰来源于他们自己,而不是父母,但是作为父母,应该对此事做出严厉的批评,并且教育自己的孩子应该如何做某事的正确方法。

篇6:心灵鸡汤读书笔记

可我觉得最感人的是这一篇:一个小男孩,他的同学都有自行车,他也非常想要一辆自行车。小男孩很不高兴的走开了。过了几天,小男孩惊喜的跑回家,对父亲说:“爸爸,给我两块钱吧,我要玩转盘游戏,转盘上有自行车。”父亲看着小男孩渴望的眼睛,把钱递给了儿子。一会儿,小男孩儿回来了。他说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运的人,因为他没有中到自行车。小男孩的爸爸看到儿子这样,悄悄的向亲戚朋友借钱,买了一辆自行车。第二天,父亲鼓励小男孩去玩转盘游戏,儿子有些迟疑但还是答应了。后来,他中到了自行车。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若干年后,小男孩事业有成,有不薄的家产。他一直保存着那辆车,遇到挫折,他就会想起自己是最幸运的人。而他的父亲,一直保守着这个秘密。这个父亲临终的时候,告诉儿子:“那辆自行车是爸爸借钱买来的,因为我不想让你觉得你是世界上最不幸运的人。”看完这些故事,我明白了,这就是坚定的父爱,伟大的母爱和珍贵的友谊。

篇7:《心灵鸡汤》读书笔记

当我读完了讲述爱的力量的小故事时。我才发现:我们周围有多少被我们忽略的爱,有多少被我们忽略却应该去爱。爱可以改变世界。爱,我们熟悉,却不理解。

当我读完了讲述成功的小故事时。我才发现:我们总是羡慕成功者的幸运,羡慕成功者所拥有的。却忘了他也曾是个平凡的人。我的脑海突然浮现一句话:“成功只是我坚持了,而你没有。”

当我读完了讲述自信的小故事时。我才发现:自信是黑暗中的一楼曙光,自信让人有了希望,自信让人在黑暗中找到回家的路。为什么有些人做事总是一帆风顺?对,只是他们比我们自信一点罢了。

篇8:心灵鸡汤 读书报告

一、提升学校内涵, 让读书引领教师走向幸福教学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学校学习的主人,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处于领导者和组织者的地位。对于读书而言, 即使是小学生也需要独立自主的去读书, 但是这个过程却少不了教师的有效领导。教师应当根据“六个一百”读书工程, 积极引导小学生从小就爱上阅读, 能够逐渐的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读书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也正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所应该做到的。要提升学校的内涵, 无疑要从“读书”下手, 怎样正确的引领教师走向幸福教学, 笔者认为学校和老师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制定课题

“读书”工程应当与常规教学内容一样, 制定合适的课题, 小学语文教研组应当根据“六个一百”读书工程的宗旨和要求制定适当的课题, 比如青岛市南区实验小学在“经典阅读”工程实施过程中, 就已成功将题为《读书与消除教师职业倦怠感的研究》成功结题。类似这种课题注重从整个教师团队方面引领学生去读书, 并且从所读书的内容和读书文化等方面都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和阐述。为贯彻“六个一百”读书工程, 教师就可以将经典作品与之联系起来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 在培养教师读书热情的同时还能增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2.设施保障

想要保障读书机制, 学校就应当加大学校硬件和软件设施方面的投入, 想要让“六个一百”读书工程顺利的实施, 最重要的是要有“书”给学生读, 有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读”, 比如, 可以在学校里建设“读书吧”之类的休闲读书场所;设立读书基金等。让教师和学生一起阅读经典, 还可在“读书吧”里设置读书卡等奖励, 对自行购买书籍的学生和老师给予奖励, 这样便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和老师的读书热情。

二、加强阅读经典, 让经典滋润心灵

“六个一百”读书工程, 强调为每一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生幸福夯实基础, 让学生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途径就是阅读, 通过阅读经典, 能够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地同时, 让学生了解经典, 在阅读中学会讲礼貌、知仁爱、懂礼节、明事理, 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经典书籍的开发, 笔者认为应当做到以下几点。

1.开发经典课程

要让书香伴随学生的童年, 让经典滋润学生的心灵这就需要教师建设经典课程,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去开发有关“国学”方面的阅读, 比如, 每周可取周一、周三去诵读《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和优秀古诗词等国学类书籍, 教师加以诵读指导。

2.增加经典读物

我们崇尚小学生应当“多读书、读好书、读好书”, 所以在书籍选择方面尤为重要, 要培养学生“择善而读”的能力, 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而经典又是文化历史长河逐渐沉淀出来的文字精品, 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特点, 为学生推荐一些中外的经典读物。

三、创新阅读活动,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 想让他们从一开始就静下心来阅读是有一些困难的, 教师应当抓住他们强烈的好奇心, 创新阅读活动, 抓住他们的兴趣点, 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如何创新阅读活动,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增设“朗读”课

早晨是读书的最佳时期, 更是朗读的最佳时期,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晨读的时候将自己平时读的书籍拿出来大声朗读出来, 伴随着学生们朗朗的读书声, 逐渐开启学生的阅读生活。美国作家吉姆崔利斯的《朗读手册》中说, 朗读能够释放孩子的阅读体验, 每天抽出固定的阅读时间能够吸引集中学生的读书注意力。

2.创设“绘本”阅读

“绘本”阅读在国外早已被推崇流行, 有些绘本在讲述其故事内容的同时也在帮助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比如《爱心树》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无言的爱;《猜猜我有多爱你》通过角色性的互换, 让学生自然地融入故事中。

上一篇:儿子生日祝福语杂锦下一篇:写童年往事作文5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