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2024-07-23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共11篇)

篇1: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根据油田开发过程中石油散落的`途径,分析了石油对地表水和浅层地下水污染方式,通过化验采油区水样样品,确实了石油类物质如甲苯、p-二甲苯/m-二甲苯、1,3-二氯苯等的检出量.呼吁有关管理部们重视地下水石油对生态环境污染问题.

作 者:付新建 张修田 苗长军 作者单位:河南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河南,新乡,453002刊 名:地下水英文刊名:GROUND WATER年,卷(期):30(3)分类号:X523关键词:采油污染 包气带 地下水

篇2: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鞍山市千山区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成因分析

文中对千山区地下水的.污染现状进行了全面评价,对污染途径和污染成因进行了具体分析,提出了保护地下水资源的建议和方法.

作 者:刘文荣 李伯森  作者单位:刘文荣(辽宁省闹德海水库管理局,辽宁,阜新,123000)

李伯森(辽宁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鞍山分局,辽宁,鞍山,114000)

刊 名:农业与技术 英文刊名:AGRICULTURE &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9(6) 分类号:X523 关键词:地下水   评价   污染途径   成因分析  

篇3: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针对目前石油类污染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和研究现状, 在已有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中芳烃降解菌基础上, 进行芳烃降解菌的反硝化能力研究。即通过反硝化菌培养基进行富集分离纯化和筛选研究, 确定石油烃降解菌是否具有反硝化能力, 并探索石油烃降解过程中反硝化作用规律, 为石油类污染地下水降解菌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机制研究提供初步的科学依据。

1 试验部分

(1) 菌种来源。东北某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样品中已筛选得到的6种芳烃降解菌, 其中A5是苯降解菌, A4、A6、A7是萘降解菌, A2、A9是菲降解菌。

(2) 主要仪器和试剂。主要仪器:UV-2100型分光光度计 (中国·上海尤尼柯仪器有限公司) , HZQ-F160型全温振荡培养箱 (哈尔滨市东联电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 LDZX.40B型立式自动电热压力蒸汽灭菌锅 (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 等。

主要试剂:蛋白胨, 牛肉膏, 对氨基苯磺酸, N- (1-萘基) -乙二胺二盐酸盐, K2HPO4, MgSO4·7H2O, K2HPO4, KH2PO4, CaCl2等均为分析纯;KNO3, KNO2, 萘 (GR) 、菲 (GR) 为色谱纯。

(3) 培养基种类及组成。反硝化培养基 (固体) :KNO3 0.5g、MgSO4·7H2O 0.1g、K2HPO41.0g、酒石酸钾钠10g、蒸馏水定容至500mL, 琼脂。液体培养基不加琼脂。

石油类污染物培养基:KNO3 0.5 g, K2HPO4 0.5 g, KH2PO41.0g, MgSO40.1g, CaCl20.01g, 特征污染物量 (萘:95.05μg/L或菲103.25μg/L) 蒸馏水1L, pH 7.2~7.4。

(4) 反硝化细菌的富集、分离、纯化。采用石油类污染物固体培养基, 在28℃条件下培养48h后, 挑取单菌落, 放置在10℃条件下培养, 筛选出生长速度快的菌种。

(5) 反硝化菌筛选。配制一定量的液体反硝化培养基, 50mL等量分配到玻璃瓶中, 蒸汽灭菌冷却后, 在无菌条件下, 将降解菌接入液体培养基中。在10℃条件下培养48h后, 取上清液进行NO2-N和NO3-N测试和菌种生长量0D660nm测试, 测试方法参照《水和废水分析监测方法》 (第四版) [7]。

(6) 优势菌种的降解规律确定。把优势菌种接入石油类污染物培养基中, 连续培养1~7d, 监测NO2-N和NO3-N、萘、菲含量及微生物生长量, 分析优势菌种在降解石油类污染物过程中反硝化作用规律。

(7) 优势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实验。参照《常见细菌鉴定手册》[8]中生理生化实验方法, 进行明胶液化、淀粉水解、接触酶、V.P、硝酸盐还原、亚硝酸盐还原、反硝化、氧化酶等实验。

(8) 菌种基因鉴定。采用荧光定量PCR仪进行16SrDNA扩增, 送至上海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进行测序。根据A7和A9的16SrDNA序列, 登陆NCBI网站, 进行在线Blast分析, 并构建系统发育树。

2 结果与讨论

2.1 反硝化菌的分离纯化及富集结果

经过富集实验, 结果表明:A7、A9生长速度相对较快, 沿画线区域生长线明显浓厚。

2.2 反硝化菌的筛选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由图1可知, A7、A9菌去除硝酸盐的效果分别达到了44.98%和45.60%。在培养的时间范围内, 不同菌种的微生物生长量如图2所示。由图2可知, A7、A9菌生长趋势较好, 结合硝酸盐去除效果, 本研究后续选择A7、A9菌做为优势菌种进行系统研究。

2.3 优势菌种去除硝酸盐和降解特征污染物的动态规律研究

实验结果如图3、图4所示。A7为萘降解菌, A9为菲降解菌, 加入萘和菲做为反硝化碳源。由图3可知, 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 亚硝酸盐氮含量均有所增高, 作为反硝化碳源的萘和菲的含量逐渐降低。A7的反硝化能力略强于A9。在两种菌降解芳香烃的过程中, 硝酸盐氮作为电子受体, 转化为亚硝酸盐氮, 降解规律与反硝化规律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由图4可知, 两种菌在降解萘菲, 发生反硝化作用的同时生长速度较快, 说明两种菌生长过程与环境中其他营养物质也有一定的关系。A7菌的反硝化能力强于A9。

2.4 优势菌种的生理生化特性结果与分析

实验结果显示, 除V.P实验二者均呈阴性外, 其余均为阳性。说明A7、A9均能代谢蛋白, 产生淀粉酶、氧化酶、接触酶, 具有反硝化能力。

2.5 菌种基因鉴定

将测得的16SrDNA序列与GenBank中已有序列进行比对, A7与登录号为NC 007492.2的荧光假单胞菌亲缘关系最近, 与Pseudomonas (假单胞菌属) 同源性为99%, 判断A7为假单胞菌属;A9与登录号为NC 010002.1的食酸戴尔福特菌亲缘关系最近, 与Delftia (戴尔夫特菌属) 同源性为99%, 判断为戴尔夫特菌属。两种菌属的系统发育树如图5、图6所示。对于假单胞菌属和戴尔夫特菌属降解芳烃, 国内外学者也做出了相关研究, 其中假单胞菌属降解地下水土中的多环芳烃的研究相对较多, 以降解萘和菲最为常见, 而关于戴尔夫特菌属降解芳烃研究相对较少[9,12]。

3 结语

在石油类污染场地地下水中的污染修复方面, 芳烃降解菌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芳烃降解菌降解石油类污染物的过程中, 一系列酶参与作用。以硝酸盐为氮源, 通过硝化作用和反硝化作用, 筛选出具有反硝化作用的芳烃降解菌, 对其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实验、进行基因鉴定并研究其动态规律发现:东北某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样品中6种石油类降解菌中, 假单胞菌属和代尔夫特菌属可以降解芳烃中的萘和菲, 有着很好的反硝化能力, 并且降解规律与反硝化规律呈现正相关性。在今后的石油污染地下水中, 可以用假单胞菌属和代尔夫特菌属进行地下水的污染与修复。

参考文献

[1]李春荣, 王文科, 曹玉清, 等.石油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J].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07, 29 (2) :214-216.

[2]窦明, 王呈祥, 左其亭.淄博市大武水源地水资源综合评价[J].水资源与工程学报, 2005, 16 (4) :5-10.

[3]马耀春.青西油田开发对环境的影响及地下水保护措施[J].油气田环境保护, 2001, 17 (2) :36-39.

[4]齐硕, 张蕾, 张耀为.地下水土石油类污染修复技术途径[J].世界地质, 2008, 27 (3) :319-322.

[5]Lesley A, Robertson J, Gijs Kuenen.Combined heterotrophic nitrification and aerobic denitrification in Thiosphaera pantotropha and other bacteria[J].Antonie van Leeuwenhoek.1990, 57:139-152.

[6]Paturea D, Bernet N, Delgenes J P, et al.Effect of dissolved oxygen and carbon-nitrogen loads on denitrification by an aerobic consortium[J].Appl Microbiol Biotechnol, 2000, 54:535-542.

[7]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M].4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社, 2002.

[8]东秀珠, 蔡妙英.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62-65.

[9]马迎飞, , 刘训理, 邵宗泽.菲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降解酶基因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5, 11 (2) :218-221.

[10]田胜艳, 刘廷志, 高秀花, 等.海洋潮间带石油烃降解菌的筛选分离与降解特性[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25 (S) :301-305.

[11]Z Liu, H Yang, Z Huang.Degradation of aniline by newly isolated, extremely aniline-tolerant Delftia sp.AN3[J].Appl.Microbiol Biotechnol, 2002, 58:679-682.

篇4: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水污染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这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受到了严重地影响,其中,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尤为严重。从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来看,地下水资源的污染无论是在范围、深度或程度上都在不断加大,我国迫切需要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进行治理。从法律、管理和技术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提高水污染的治理成效,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有序进行。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防治

我国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伴随着水资源的污染,并且呈现不断加剧的趋势,对我国社会经济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危害,是我国非常关注的问题。从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现状来看,污染范围在不断扩大,污染程度在不断加深,我国迫切需要对地下水资源污染进行治理。本文首先对地下水资源的污染进行了成因上的分析,主要分为四类,即工业性污染、农业生产污染、日常生活带来的污染以及自然因素产生的污染。我国虽然在地下水污染的治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法律不健全和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导致了我国在治理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碍。因此本文通过详细地分析地下水污染的各种原因之后提出了相应的针对性措施,以期能够有效地解决地下水污染的问题,保障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和人们生活的有序进行。

一、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类型

根据对我国地下水污染的性质特性,可以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可溶性污染,这种地下水污染一般是由无机物造成的;二是非混合性污染,这种地下水污染是由有机物造成的。

从污染的具体原理来看,首先可溶性污染物一般通过进入到地下水的含水层对地下水形成污染,并且会形成大面积的污染群。[1]由于各个地区的水文状况不同,各区域污染排放量的不同,因此污染群的影响程度和范围也有所不同。另一方面,非混合性污染主要是液态性质的,其成分主要是有机碳氢化合物,该化合物微溶于水,对地下水的污染性较强。

从污染源的角度来看,影响最为重大的是点源污染,即该污染是由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废水和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污水造成的。另外是面源污染,即该种污染主要是农业生产所带来的,一般位于农耕区,由于农药和化肥等化学物质被雨水或者灌溉用水带入到地下水层当中造成污染。

二、造成我国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1. 工业生产尤其是化学工厂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水以及废渣这三种污染物构成了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首先,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废气会对大气形成严重的污染,一旦这些污染物例如二氧化硫等随着降水渗透到地下,会污染到地下水资源。其次,工业生产所带来的废水不经过滤净化处理而任意排放所带来的有毒物质会直接通过河流进入到地下含水层当中,从而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再次,工业生产尤其是矿产企业会带来大量的废渣,常见的有粉煤灰和电石渣等。这些废渣一般的处理方式是堆放或者填埋,但是由于风力和降水作用往往会渗透到地下水层当中造成污染。

2. 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化学产品造成地下水污染

在农业生产中,由于灌溉所需用水量大,并且对农药和化肥等化学产品的依赖性较强,非常容易造成地下水污染。常见的情况有两类,一类是化学产品使用量过大,造成化学物质残留在土壤中,然后由于降水作用流入到地下水层当中。另外一类是地表水本身已经污染较为严重,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这些水源,从而导致污水渗透到土壤当中,接着被降水带入到地下水当中形成污染。[2]

3. 日常生活产生的污水造成了地下水污染

近些年来我国的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从而加剧了我国地下水污染的程度。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与此相对应的是生活污水不断增多,并且大部分在排放的过程中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导致对城市周边的环境和地下水产生了极大的污染。据统计,我国已经有近300个城市面临生活垃圾处理难题。[3]很多城市对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导致其中的有毒物质对地下水产生了较大污染,从而造成居民生活用水紧张和饮水健康等问题。

4. 自然因素导致地下水污染

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地质环境区域性特点容易产生地方性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在降水和风力作用下,部分自然界中的有毒物质被带入到地下含水层当中,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使用这些被污染的水造成一系列地方病。据统计,我国部分地区地下水某些天然成分超标,出现了高砷水、高氟水等。居民极易患癌症、[4]患克山病和地甲病等。

三、合理有效解决我国地下水污染的措施

第一,治理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最首要的是我国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力度,通过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实施来切实保障地下水资源的可利用性。当前我国许多地区地下水资源形势紧张,缺乏统一的法律治理,并且实施力度较弱。因此我国要在统筹全国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前提下根据区域性的特点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并且制定一系列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政策,切实提高地下水资源的质量,防治地下水污染。国家环保部门要统筹管理,配合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地下水污染的综合治理,同时明确各个地方政府部门在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染治理中的责任,严格做到依法保护和治理。[5]另外,地下水污染的治理不能单兵作战,各个区域要建立科学的联动机制,发挥地方政府间的合力,落实上级环保部门的政策,切实提高地下水资源保护力度。

第二,解决地下水污染问题需要环保部门提高管理力度和效率,增强水资源监测力度,完善现有的地下水监测网络。从当前我国地下水监测情况来看,主要问题是监测力度不够,监测方法不科学,水资源管理存在较大漏洞。要解决这些问题,落实地下水监测工作,我国首先要全面了解各地环保部门的水资源管理状况,根据区域特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善地下水污染重灾区的监测网络,同时要规范地下水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成效。[6]同时,我国要综合进行地下水监测工作,通过监测平台的建立来实现地下水监测数据的迅速流通,为地下水污染重灾区提供有效信息。

第三,地下水污染的治理需要依靠我国排污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当前我国已经具备了较强的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但是面对不断出现的地下水污染问题,我国仍然需要进一步强化技术攻关,创新水污染治理技术,针对性的解决某一类水污染问题。从世界范围来看,许多发达国家在治理地下水污染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经验和技术,因此我国要积极借鉴他国的水污染治理经验和技术,结合本国各个区域的水污染特点,采取试点推广的方式来逐步进行水污染防治工作。[7]同时,我国要加大技术研发的投入力度,对部分核心技术项目进行财政拨款,广泛吸收社会资金进行技术创新。另外,要通过加大水资源保护的宣传力度来提高社会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张永宏、张娇.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研究[J].中国招标.2011(09).

[2] 张宝、彭志帆、赵锁志.地下水资源研究现状及展望[J].西部资源.2012(02).

[3] 刘朕、卢浩.浅谈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防治对策[J].环境与生活.2014(12).

[4] 方玉莹.我国地下水污染现状与地下水污染防治法的完善[J].中国海洋大学.2011(05).

[5] 王利.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立法现状及完善策略分析[J].齐鲁学刊.2014(01).

[6] 傅健宇.我国城市地下水污染现状和防治措施[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4).

篇5: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以附着有生物膜的颗粒化有机粘土作为地下水修复中反应栅的反应载体,以柴油为对象,利用有机粘土对油料的吸附以及降解石油菌的协同机制,对石油烃污染水体进行了修复实验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微生物降解柴油的最佳生长条件水平组合,即C:N:P为100:15:1,投菌量为15 mL,氧化剂浓度为1%,初始pH为5.通过海藻酸钠(SA)与HDTMA改性的蒙脱土(HDTMA-modified montmorillonite,HMM)颗粒化制备,并复合石油烃降解菌,研究了不同质量比SA:HMM、不同SA浓度及CaCl2浓度下HMM颗粒的水稳性和吸油性、降解菌活性等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SA浓度为1%~2%,CaCl2浓度为2%~4%,SA:HMM=1:10时,获得的HMM颗粒粒径为2.5~4.0 mm,对HMM表面结构影响不大,吸油率可达原始HMM的.80%;将HMM颗粒与石油烃降解菌复合可形成稳定的生物膜,膜厚度为300μm左右,生物量为40~50 mg・g-1.HMM颗粒复合生物膜为石油烃污染地下水的化学吸附-生物降解联合修复提供了一种尝试.

作 者:马宏瑞 蔡勇 朱艳萍 张景飞 MA Hong-rui CAI Yong ZHU Yan-ping ZHANG Jing-fei 作者单位:马宏瑞,MA Hong-rui(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81;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蔡勇,朱艳萍,CAI Yong,ZHU Yan-ping(陕西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陕西,咸阳,712081)

张景飞,ZHANG Jing-fei(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江苏,南京,210093)

篇6:我国地下水污染特征现状

小编的话:前几日推送的《最全面的地下水基本知识》,深受大家喜爱,今天继续来探讨我们的地下水是如何受到污染的。其实,地下水污染和土壤污染有着很多共同之处,例如隐蔽性,修复耗资巨大等等。这篇文章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地下水的污染机理、我国目前地下水资源的现状,以及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等,可以帮我们对于以上几点有一个基本的认识!

 什么是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污染(ground water pollution)主要指人类活动引起地下水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发生改变而使质量下降的现象。地表以下地层复杂,地下水流动极其缓慢,因此,地下水污染具有过程缓慢、不易发现和难以治理的特点。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即使彻底消除其污染源,也得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能使水质复原。至于要进行人工的地下含水层的更新,问题就更复杂了。

 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沿海地区海水倒灌;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污水灌溉等,污染物渗入地下水中;受污染的地面水体或废水渠、废水池、废水渗井等连续渗漏。地下水一经污染后,总矿化度、总硬度升高,硝酸盐、氯化物含量升高,有毒物质增加,溶解氧下降,有时还会出现病原体。地下水污染不易发现,难以治理和恢复,影响供水水质,加剧水资源短缺,应限制开发,合理使用,从而保护地下水资源。

 地下水污染的来源

向水体排放或释放污染物的来源和场所都称为水体污染源,这是造成水体污染的罪魁祸首。各种水体及其循环过程中涉及到许多类型复杂的污染源,从不同的角度可将水体污染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就地下水污染而言。其根源有以下几种:

1、农牧业污染源

(1)农药污染(2)化肥污染

(3)牲畜产生的有机废物污染

2、工业污染源(1)工业垃圾(2)工业污水

(3)石油化工产品污染(4)矿业污染

3、人类生活对地下水造成的污染(1)生活垃圾(2)生活污水

4、自然界自身的污染

 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

地下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主要受降水控制,其次还受地表水体、岩性、地形地貌及植被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地下水资源地区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①南方多,北方少。南方地下水平均年资源量占全国地下水资源量的69.2%,而北方仅占30.8%;

②平原区地下水资源模数一般大于其周围山丘区的地下资源模数;

③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北方,山区地下水资源量主要分布在南方。北方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8%;南方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占全国山丘区地下水资源量的79%。南方山丘区地下水平均资源模数是北方山丘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模数的4倍;南方平原区地下水平均年资源模数是北方平原区地下水均年资源模数的2.5倍。

地下水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据估算,我国地下水天然资源约为8288亿立方米/年,占我国水资源总量(河川径流量和地下水量)的30%左右,能够直接利用的地下水资源为2900亿立方米/年。全国有近70%的人口饮用地下水。《中国地下水类型分布图》将全国地下水类型划分为平原—盆地地下水、黄土地区地下水、岩溶地区地下水和基岩山区地下水四种。我国地下水资源中,平原、盆地松散沉积层地下水、喀斯特地下水和裂隙岩层地下水三者之间的比例,大体上为3∶2∶4。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及城市发展建设、国土开发、农林业、畜牧业的发展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地下水资源紧缺状况是十分严重的。造成我国地下水资源紧缺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需水量大幅度增加,另一方面是

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浪费严重。与此同时,水体污染正加剧中国的地下水危机,中国地质调查局的相关专家曾提出,全国有90%的地下水都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

 我国地下水资源现状

根据国土资源部近期发布的《2014国土资源公报》显示,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共有4929个地下水水质监测点,其中综合评价水质呈较差级的监测点为1999个,占40.6%,水质呈极差级的监测点为826个,占16.8%。主要超标组分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和铵氮)、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类)金属项目超标现象。在这些监测点中,综合评价结果为水质呈优良级的监测点为580个,占全部监测点的11.8%,水质呈良好级的监测点为1348个,占27.3%,水质呈较好级的监测点为176个,占3.6%。

据悉,其中水质综合变化呈稳定趋势的监测点有2974个,呈变好趋势的监测点有793个,占17%;呈变差趋势的监测点有910个,占19.5%。如何防治地下水污染

地下水受到污染会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对环境的危害。导致生物的减少或灭绝,造成各类环境资源的价值降低,破坏生态平衡。对生产的危害。被污染的水由于达不到工业生产或农业灌溉的要求,而导致减产。对人的危害。人如果饮用了污染水,会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癌变、传染病及其他一些病症,污染的水引起的感官恶化,会给人的生活造成不便,情绪受到不良影响。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对防止地下水污染做出了如下规定,禁止利用渗井、渗坑、裂隙和溶洞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禁止利用无防渗漏措施的沟渠、坑塘等输送或者存贮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多层地下水的含水层水质差异大的,应当分层开采;对已受污染的潜水和承压水,不得混合开采;兴建地下工程设施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人工回灌补给地下水,不得恶化地下水质。

 遏制地下水污染需更多公民的行动

向地下水污染“宣战”,需要更多的公民行动起来,去调查、取证,向公众、媒体和政府提供线索。各级政府部门不但应重视这些公民的监督,同样也应善待这些监督的公民。

喝上清洁的水,是每个公民享有的权利。当这份正当权利被侵犯的时候,每个人都有责任去捍卫,用实际行动去调查、取证,或许要冒一定的风险。所以,我们要向这位临朐的爆料人致敬。他是一位负责任的公民,值得尊敬。

治理地下水污染,当然需要政府强化监管执法。但现实中,并非所有地方政府都能将民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并非所有地方的环保部门都在严格执法。有的地方政府一方面信誓旦旦“严惩”、“拉网排查”,一方面却在通知企业“做好应对媒体(暗访)的准备”。

无论,地方政府是积极治污,还是消极应对舆论,当地公民对切身利害的关切和行动,都永远是保护地下水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最强大的动力。

各级政府部门不但应该重视这些公民的监督,同样也应该善待这些监督的公民。在地下水污染这个共同的敌人面前,鼓励公民举报,欢迎媒体调查,政府与民众展开良性互动,才能揭开那些不法企业的面纱,让它们受到应有的惩罚。近期地下水污染事件:

1、山东潍坊高压水井排污(2013年2月11日)

2、山东淄博萌水镇井水黑如“墨汁”(2013年2月23日)

3、北京密云水库上游存在垃圾填埋坑,威胁当地水源(2013年2月25日)

4、河北沧县张官屯乡小朱庄村红色井水事件(2013年3月29日)

5、山东潍坊用神龙丹剧毒农药种植生姜,或污染地下水(2013年3月)

6、武汉北洋桥垃圾场渗滤液直排,或致地下水污染(2013年3月)

7、兰州水污染事件(2014年4月)

8、腾格里沙漠污染事件(2014年9月)

篇7:我国地下水污染及环境监管现状

我国地下水污染及环境监管现状

1地下水环境保护现状

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2012年全国198个地市级行政区4929个地下水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级、极差缓的监测点分别为1999个(占40.5%个)、826个(占16.8%),主要超标指标为铁、锰、氟化物、“三氮”(亚硝酸盐、硝酸盐和 氨氨)、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硫酸盐、氯化物等,个别监测点存在重(类)金属超标现象。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全国4778个地下水环境质 量监测点中,水质呈较差级、极差级的监测点比例分别为43.91%、15.7%,主要超标指标为总硬度、铁、锰、溶解性总周体、“三氨”、硫酸盐、氟化 物、氯化物等。与2012年相比,2013年有连续监测数据的地下水水质监测点总数为4196个,分布在185个城市,水质综合变化以稳定为主。其中,水 质变好的监测点比例为15.4%,稳定的监测点比例为66.6%,变差的监测点比例为18.0%。地下水水质的恶化使得本来就相对短缺的地下水资源可利用 量越来越少,随着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进程加快,部分地区地下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人民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地下水环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工作力度。在过去近10年间我国实施了大批不同精度的地下水环境调查与评价项 目,基本摸清了近55万km2范围内的地下水水质状况,掌握了地下水污染的分布范围和污染特征(郭高轩等,2014年)。自2015年起,国土资源部组织 开展了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计划到2015年完成主要区域的地下水污染调查工作,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为加大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工作力 度,2011年10月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与水利部发布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建立地下水污染风险防范体系,建 立预警预报标准库,构建地下水污染预报、应急信息发布和综合信息社会化服务系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统;到2015年要全面建立地下水环境监管体 系,初步遏制地下水水质恶化趋势;到2020年全面监控典型地下水污染源,重点地区地下水水质明显改善。2013年2—3月,环境保 护部针对华北平原重点区域(地下水水质异常区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区域),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及河南开展了工业企业废水排放去向和污染物达标排放 情况排查。2013年4月,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和住建部联合发布《华北平原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方案》,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华北平原地 下水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网,基本掌握地下水污染状况。

2地下水环境监管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国家不断加强环境保护的力度,但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现有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及修复技术等难以满足地下水环境保护的需求,当前我国地下水污染形势严峻。

2.1地下水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发 达国家一般具有专门的地下水环境保护与污染控制法律法规,如美国《清洁水法》 《超级基金法》和《棕色地块法》,欧盟《地下水指令》,《英国水资源法》和《地下水管理条例》,荷兰《水管理基本法》和《地下水法》,日本《水质污染防治 法》等。我国日前缺少专项的地下水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相关的水环境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其中提出了地下水环境 保护的一般原则,但一般把重点放在地下水量方面,也未明确指出地下水环境保护的具体内容和划分地下水环境保护的责任(罗兰,2008)。如《中华人民共和 国水法》第二十五条、第三十六条规定“控制和降低地下水的水位”“严格控制开采地下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兴建地下工程设施 或者进行地下勘探、采矿等活动,应当采取防护性措施,防止地下水污染,但对于如何采取措施保护地下水环境、防止地下水污染,如何对以已受污染的地下水进行 修复,并未给出具体的规定,使得相关条款实施难度较大。为建立健全突发环境事刊应急机制,2006年我国发布了《国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家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规定了环境事 件分级、应急组织体系、应急响应机制,应急保障和后期处置等。针对突发地下水污染事件,目前我国尚未颁布专项的应急预案。

2.2地下水环境监管能力薄弱,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1999 年,国土资源部与财政部组织实施了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已完成华北平原、长江三角洲、珠江角洲、淮河流域平原区、下辽河平原等重点地区的地下水污染调查评 价。国上资源部于2015年开展了我国首轮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工作,2011年,环境保护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联合开展了《全国地下水基础环境状况调查 评估》工作,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2010年国家地下水监测工程立项,该项目将建成含有20445个监测站点的全国地下水监测网,初步实现对全国地下水动 态的有效控制。以上工作完成后可为我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总体上,长期以来我国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是地表水,地下水环境的监管能力建设相对 薄弱,相关工作明显滞后。

目前我国在地下水环境监管中尚缺乏完善的有关地下水污染场地调查评估标准、治理修复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现行的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 14848—93)发布于1993年,该标准规定的污染物项目数量较少,尤其缺少关键性有机污染物指标,难以满足区域及特定场地地下水污染调查的需求;部 分指标限值不合理,需根据我国地下水环境背景值进行相应调整。此外,《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推荐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进行地下水质量评价,该方法突出了极大值对 水质的影响。

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的修复治理资金需求巨大,为此,发达国家一般采取基于风险的管理模式,优先处置高风险的污染场地,根据土地利 用规划情况(住宅、商业、工业、农业或娱乐设施用地等)开展风险评估,基于风险管理的模式制定不同管理对策,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目前我国污染场地 的风险管理中则更多地关注表层土壤和包气带,以往的污染场地监管中也很少考虑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相对于大气、地表水和土壤污染,地下水污染不易察觉,易 被忽视。

环保水处理工程就找“武汉格林环保”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因地下水污染而引发的相关问题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关地下水污染风险管理的工作亟待加强。

2.3地下水修复技术支撑能力不强,治理资金缺乏有效保障 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

篇8: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集安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东南与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隔鸭绿江相望, 边境线长203.5公里, 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西南与辽宁省接壤, 北与通化市接壤。气候宜人, 四季分明, 风景秀丽, 素有吉林“小江南”之称。集安市属亚温带大陆性气候, 长白山系的老岭山脉由东北向西南横贯全境, 是吉林省高温多雨区域。全市年平均气温6.5摄氏度, 无霜期150天左右, 年降水量800~1000毫米。集安地处长白山麓,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森林、矿产和水利等资源丰富。集安是吉林省第一个历史文化名城, 是东北十大旅游胜地。2004年7月, 古高句丽文化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

2 地下水水质监测与评价方法

本次评价选取集安市有代表性的7眼地下水监测井, 按照饮用、灌溉等不同用途, 对其2009年水质现状进行评价, 并与2004年监测情况进行比较, 分析其水质污染变化趋势。

2.1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2.1.1 地下水化学分类

为反映地下水水化学状况, 采用阿列金分类法确定不同区域的地下水水化学类型, 以评价地下水天然状态下水化学组成背景。

2.1.2 地下水化学质量综合评价

(1) 评价标准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4848—93) 。

(2) 评价因子

从水资源利用角度, 考虑地下水对名胜古迹的影响, 以能满足水体多功能利用的评价要求, 客观反应地下水的饮用、工业、农业等用途, 选择有机污染物、有毒物质、易累积物质和天然水体的化学指标作为本次评价的参数。

本次评价的参数具体为:pH值、氯化物、硫酸盐、总硬度、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总铁、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砷化物、六价铬、高锰酸盐指数等14项。

(3) 评价方法

采用以单因子评价法 (以《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三类标准限值为依据, 统计并计算超标井数) 和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统计各项水质参数的平均值、最高值、超标井率。超标井率=超标井数/检测井数*100%

2.1.3 地下水开发利用功能评价

根据地下水开发利用情况, 分别进行生活饮用水水质评价和农田灌溉水水质评价。

(1) 生活饮用水功能评价

评价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6) 。

评价因子:pH值、硫酸盐、氯化物、总硬度、氟化物、硝酸盐氮、挥发酚、氰化物、砷、六价铬、铁等11项。

(2) 农田灌溉用水功能评价

评价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 (旱作) 。

评价因子:水温、pH值、氯化物、硫酸盐、氟化物、高锰酸盐指数、挥发酚、氰化物、砷、六价铬、总磷等11项。

3 集安市地下水质量评价成果分析

3.1 水化学类型分布

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分布及变化主要与气候、地形、水文地质条件及人类社会活动有关。水化学类型分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质的变化规律。

采用阿列金分类法对7眼地下水监测井的水化学类型分类, 属CCaⅢ型水 (碳酸水, 钙组, Ⅲ型) 5眼, 占监测井数的71.4%。属ClCaⅢ型水 (氯化水, 钙组, Ⅲ型) 2眼, 占监测井数的28.6%。

3.2 单因子评价

根据评价结果可知:集安市浅层地下水中的 (超标井系指超《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 14848—93) Ⅲ类标准的井) 浅层地下水超标井率为100%, 所有监测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Ⅳ类水占71.4%, Ⅴ类水占28.6%。主要超标项目是氨氮和高锰酸指数。

3.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确定单项组分。将地下水水质监测结果与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比较, 确定其所属水质类别, 再根据下表, 确定各单项给分Fi值。

计算个单项组分平分值Fi的平均值

undefinedundefined

采用内梅罗公式计算综合评分值

undefined

式中:Fmax—各单项组分评价分值Fi中的最大值。

根据F值, 按下表规定划分地下水质量级别, 再将细菌学指标评价类别注在级别定名之后。如:“优良 (Ⅱ类) ”、“较好 (Ⅲ类) ”等。

采用以上公式对集安市7眼水质监测井的水质状况进行评价, F值均在4.25~7.20区间, 评价结果均为较差。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单因子评价结果与综合评价结果基本一致。

3.4 生活饮用水功能评价

2009年集安市浅层地下水水质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5749—2005) 评价, 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井共5眼, 占评价总井数的71.4%, 不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井共2眼, 占评价总井数的28.6%, 超标项目为高锰酸盐指数。

3.5 农田灌溉用水功能评价

2009年集安市浅层地下水水质, 按《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84—2005, 旱作) 评价, 符合农田灌溉用水标准的井占评价总井数的100%。

4 地下水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选择高锰酸盐指数和氨氮两项指标, 对7眼地下水监测井近5年地下水水质资料进行污染趋势变化分析, 其中污染加重的有5眼, 占71.4%;污染减轻的有2眼, 占28.6%。从评价结果看, 集安市的地下水水质虽有个别井有向好趋势, 但总体上的趋势说明污染是加重的, 且污染物主要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 说明人类活动已经对地下水造成了严重影响, 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5 地下水主要污染物、污染源及防治措施

5.1 污染途径及成因分析

地下水中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超标, 作为主要污染源项目, 这说明已经受到人为活动的影响。生活污水是主要污染源。生活污水部分排放到市政管网中, 部分排放到沟渠河道中, 由于市政管网年久失修, 存在渗漏现象, 渗漏部分和排放到沟渠河道部分通过下渗进而污染浅层地下水。

5.2 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5.2.1 加强地表水污染的防治

河水是地下水的补给来源之一, 防止地下水污染首先要控制地表水污染。为此要加大治理力度, 加强市政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在加强对重点污染治理的同时, 加快污水资源化的步伐, 同时加大对污水防治的监督检查, 禁止向河流水域、渗井、渗坑排放污水, 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

5.2.2 禁止浅层地下水对深层地下水的污染

通过地下水水质评价分析可知, 部分区域潜水已受到人为污染, 出现水质恶化现象, 因此要严禁有污染的浅层地下水与深层地下水混合开采, 以免污染深层地下水。对已停止使用的深井要及时封闭, 禁止通过井孔污染深层地下水。

5.2.3 加强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工作

地下水水质监测工作是水质评价的基础, 因此必须加强地下水水质动态监测工作。应建立一定数量的专用承压水水质监测井, 用以加强对深层承压水水质的监测;定期对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评价及预测预报, 向有关部门通报, 有针对性地对地下水水质状况进行科学治理。

6 结语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水的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和改善人民生活的极其重要的问题。地下水资源是我们生产、生活的主要水源, 我们一定要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 高度重视水资源的问题, 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切实把水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摆在重要位置;要切实加强全市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 把水资源建设纳入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 进行统筹安排, 建立节水型社会, 开发利用好水资源, 满足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生活对水资源的不断需求, 同时更应该加大投入和保护力度, 让我们珍贵的地下水资源得以强有力地保护,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使人与宝贵的水资源和谐发展。

摘要:集安市是吉林省东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 素有小江南的美誉。鸭绿江从城区一侧流过, 辖区内地下水资源丰富, 本文运用综合评价及功能评价方法, 对辖区内地下水进行现状评价和污染变化趋势分析,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和建议, 在地下水保护实际工作中, 在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人与水资源和谐发展建设中, 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下水,评价,趋势,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张德新.吉林省水资源[M].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 2008:70-72

[2]吉林省水资源保护规划报告[R].吉林省水利厅, 2008.3

篇9: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海洋石油污染研究现状及防治

石油是海洋环境的主要污染物,已经对海洋及近岸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文章概述了海洋石油污染的`原因、危害、微生物降解机理以及生物修复技术等内容,提出了微生物降解是海洋石油污染去除的主要途径.最后,提出以生物降解为基础,配合使用不会影响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处理剂,将更好的处理海洋石油污染.

作 者:方曦 杨文 Fang Xi Yang Wen 作者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四川,成都,610500刊 名:环境科学与管理英文刊名: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年,卷(期):23(9)分类号:X55关键词:海洋 石油污染 海洋微生物

篇10: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关键词:石油开采,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1 引言

石油素有“黑色黄金”、“经济血液”的美誉, 被广泛应用到各个领域。但是随着环境问题引发的各类事件日益突出。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由于水资源的污染带来的一系列的问题备受关注。因此对石油开采诱发的地下水的污染及其防治问题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石油开发对水资源的破坏主要是含油污水、废弃泥浆。洗井废液以及落地原油。这些对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已经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而带来的危害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2 地下水污染带来的危害

石油开发对地下水污染不仅会对对水中的生态平衡造成影响, 还会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危害。

2.1 对水生动植物的影响

据测定, 每滴石油在水面上形成零点二五平方米的油膜, 每吨石油能覆盖5*106m2的水面。这些油膜使水面与大气隔绝。降低了光的通透性, 破坏植物正常的成长环境, 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其结果一是导致这些水体植物产生的氧气量减少, 加速了其死亡。另一方面会影响到水体生物的生物链。因为随着水体藻类和浮游植物的生长与繁殖速度的减慢甚至停止, 其他水体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也势必会受到影响和制约, 这些会破坏水体生物最起码的生态平衡, 打破了食物正常的供给量, 威胁到水体生物的生存, 最终会导致整个海洋生态平衡的失调。另外, 水体生物吸取了这些石油类污染物, 同时也会对水体生物产生有害的影响, 导致其中毒甚至是死亡。

2.2 对农作物的影响

用富含石油的水灌溉的植物。这些污染水会通过植物的根部逐步像叶子和果实扩散。进而使得植物的果实收到污染。影响了果实的质量。同时, 由于这些石油通过不断扩散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会对植物正常的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使作物的产量受到影响。另外, 这些富含石油的水被土壤吸收后, 将直接对土质产生影响, 破坏土质的平衡结构, 破坏土壤的平衡。总而言之, 用含有石油的水灌溉农田, 会产生一系列连锁反映, 不仅影响植物的产量和质量, 还会对土质产生影响, 人在食用了这些果实后, 也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影响。

2.3 对人的健康的影响

正如上文所述, 人在食用有害果实后, 会对人的健康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同时, 在一般情况下, 石油还能够通过呼吸、皮肤接触等方式进入人体, 影响人体多种器官的正常机能。诱发多种疾病的发生。通过实验表明, 经常受到石油类污染的儿童感染急性白血病的几率高于平均水平的四倍。感染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几率是普通孩子的七倍。石油污染物污染的附近区域, 无论是成人还是儿童, 身体的抵抗力等各方面的身体素质都会受到影响。

总之, 由于石油开采导致地下水的污染而诱发的问题已经越来越突显出来, 不仅会破坏水中的生态平衡, 同时用这些水灌溉农作物后, 还对对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以及对土壤都会造成一系列的危害。人在食用有害的作物后也会对人的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另外, 长期处于石油污染区还对当地人的身体机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由于技术和条件的限制, 一些隐形的影响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大对这一问题的治理力度, 尽量减少由于石油开采造成的对地下水的污染。

3 防止地下水污染的对策

随着地下水的污染带来的危害越来越被人们熟知和重视, 人们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增强, 在逐渐的摸索和不断的探讨中逐步摸索出一套防治地下水污染的对策和措施。

3.1 加强法律监管的力度

随着我国依法治国向更深层次发展, 我国法律制度越来越健全, 因此治理石油开采带来的地下水的污染有了法律保障。一是保障法律制度的健全。在实际操作中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需要立法部门要根据新的情况的出现及时制定法律法规, 弥补法律的漏洞, 避免不法分子有可乘之机。二是加强对企业的检查力度, 各级领导部门和机构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 对违规操作的企业进行严惩。三是建立对主要领导人的追责制度, 对造成污染的责任人及主要领导人进行严格的惩治, 以儆效尤。随着制度的健全, 各级的严管, 使得企业操作在规定的框架内进行, 一定会减少因为违规操作带来的对地下水的污染的情况。

3.2 建立信息公开制度, 鼓励公众参与

尊重和保护公民的环境权利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因此石油企业在项目立项中, 就应当将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实事求是地提供给政府职能部门和公众。尤其在涉及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项目中要建立听证制度, 召开听证会, 广泛听取公众的意见和建议。推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 能够有效地避免政府的短视行为和企业的违规操作, 维护社会的整体利益。各方面加强相互监督, 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风险, 将风险系数降到最低。

3.3 控制地表水水质, 做到废水达标排放

地下水原油污染是由于地表水的污染和渗透而造成的。因此有效保护地下水的有效措施之一就是严格控制地表水的水质, 采用油田废水循环利用的方式来减少油田开采的一次供水。同时, 对油田生产用水的排放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石油开发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有关要求进行排放。通过采取这些有效措施, 建立良性的地上与地下水循环的格局。

3.4 加强对原油的处理

原油在运输过程中的泄漏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为必须加强对输油管道采取防腐的措施, 尽量减少因为原油泄漏造成的对地下水的污染。对在场站内的落地原油、洗井以及维修而产生的含有的污水及其他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的杂物等设置指定地点采取统一处理的方式, 减少污染。同时, 研发和采用油田可持续开发的新技术, 在保证油田产量的同时, 减少油田生产的需水量, 从根本上减轻对地下水的污染。

结论:为了使得有限的水资源得到合理的保护与利用, 应加大对含油废水的治理力度, 从根本上减少含油废水的直接排放。要想最大限度地保护石油开采地区的水源, 必须走防治结合的道路, 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张东强, 蓝俊康, 刘宝剑.煤的开采与加工对地下水的污染及防治措施[J].地下水, 2008, (11)

篇11:中原油田石油污染地下水现状分析

1 油田现状及保护的重要性

油田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 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欧美关系、国际形势、原油进出口的使用上都涉及到相关的政治和民生因素, 在国家的工业发展上、自动化建设上、科技发展推进程度上, 都离不开石油, 石油是国家资源命脉, 任何机械化的设备的应用也离不开石油, 所以在油田的环境保护上, 就需要全民加大力度, 落实全民监管制度, 政府和企业合理开采、有效保护。而我国的海洋环境, 总的来看, 基本上还是处于良好状态。但在某些沿岸的海湾、河口及局部海域, 如大连湾、辽河口、锦州湾、渤海湾、莱州湾和胶州湾等, 环境污染比较严重;某些海洋水产资源衰减, 渔获量减少, 少数珍贵海产品受损, 一些海洋水产资源质量受到影响;部分滩涂荒废, 滨海环境遭到损害。就海区而言, 渤海沿岸污染较严重, 东海和黄海次之, 南海污染较轻, 为保证全民经济生活的基本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发展集体和个人的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 实施油田环境的大力度保护措施是为党和国家履行“一切为了人民”的诺言。

2 油田环境污染来源

治理污染的首先要确定污染源, 油田的污染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包括了勘探、钻井、采油、修井、洗井、油气集输等工艺过程, 不可避免地会对环境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所以在勘探器械使用的同时, 也会在人工安排上形成一个盲点, 如何合理控制污染和有效开采也是大陆油田要进行决策的重大问题之一, 比如, 从已开发的莫北油气田和准东油田污染情况看, 油田开发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影响虽不十分突出, 但具有区域广、污染分散、比较单一的特点, 是一种慢性的污染源, 其主要污染因子是烃类气体、废弃泥浆、落地原油和采油 (气) 污水等。废水及其主要污染物主要是钻井废水, 是钻井过程中冲洗钻具和设备产生的污水。会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油田的污染度,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钻井过程中的废水污染, 从废水的水源中也会控制悬浮物、无机盐等对油田的污染, 所以在大陆油田开采和钻探过程中对技术的要求、对技术操作人员的要求都是油田的企业管理部门要注重的问题, 只有限制污染源的区域覆盖领域, 才能够在根本上降低油田环境的污染。

油田的污染来源于人们的不合理、不适度行为,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注重保护环境, 没有落实相关的国家政策和法律, 更没有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心上, 才会导致油田环境的不堪入目, 对我们的子孙后代都会是一个大大的威胁, 需要我们加强管理和治理防治, 在法律法规上不断的完善法律条令, 在经济发展的同时, 坚持科学发展、合理应用, 避免油量储备不足, 不合理的“边污染、边治理”的开发使用, 这样的现状应该引起全民的注意, 尤其是开采企业的重视, 才能够配合法制力度, 保护好我们仅有的生存资源。

3 防治油田污染措施

分析了油田环境污染的来源, 也就是抓住了事物发展、蔓延的苗头, 接下来就需要采取更多更有效的措施, 对油田环境进行保护和防治, 减少污染, 保护资源, 合理开采、充分利用、科学利用、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污染等。我们应当针对不同的油田进行对应的防治和管理措施, 比如滩海油田界于海洋、陆地之间, 即潮来是海, 潮去是滩, 稍有不慎, 污染海洋的事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 属极其敏感区域。所以胜利油田的开采和不断深入就像我们昭示了一个重要的防范手段, 胜利油田的生产经营和油田环境保护措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科学、合理的开采和应用, 使得我们看到经济的发展不仅会带动国民经济整体上涨, 也会带动科技, 更多的造福于民。合理、有效、边开采边保护、重保护轻污染的开发油田, 成为环境污染防范迫在眉睫的重点。胜利油田只是“第一个吃蛋糕的人”, 随着市场份额的不断加大, 对大陆油田的保护更要重视, 对此, 有必要加大油田环境污染分析, 加强油田的环境管理及污染防范力度, 制定强有力的保护规范和开采原则, 并有效的落实, 真正把油田的环境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 实现油田清洁生产。

落实保护措施首先要减少污染源, 严格控制油田企业的市场准入原则, 控制企业的开采标准是政治上要严格控制的一个原则。另外, 加强法制教育和污染防护措施, 让油田的工人能够自觉维护我们的资源和环境, 在思想道德建设上, 尽管和可观的利益相比, 很多人会经不住诱惑, 但是做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和相关的普法教育, 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人们对自身的生活环境的重视。另外, 在油田环境污染检验指标和油田站井的保护上都要做到周密和谨慎, 在科技上, 要不断利用科技现代化净化设施进行油田的定期整治, 不断用创新去实现高科技的油田开采, 防治和治理的有效落实, 让每一个油田的工人都做良心活、都负责任、都敢担当。只有充分在物质和精神上采取一定的措施, 在能够在宏观环境和微观细节上由内及外的进行合理开采和轻污染、高效防治和应用油田资源。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对于油田的开采和油量的储备、油价、油田环境等的关注度逐渐上升, 油田资源是我国的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 对于油田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分析能够有利于减少油田环境的污染度, 能够科学的防治污染, 做到落实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 能够保证合理的进口和储量以及应用的供给, 充分在油田整治上做到为人民的整体利益着想。

关键词:油田,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中宪.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的工艺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 1999[1]王中宪.社会的持续发展与环境管理的工艺化[J].黑龙江社会科学, 1999

上一篇:学校地震逃生演练活动方案下一篇:节俭的经典民间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