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散文阅读

2024-07-19

送别散文阅读(精选10篇)

篇1:送别散文阅读

送别散文阅读

挥一挥手,妈妈不再挽留,而眼角的泪分明在流,殷殷的笑意如何就掩不去爸爸紧皱的眉头,孩子啊,你快些走,走过妈妈的胸口,爸爸的心头;

小时候,眼里总是妈妈在招手,清脆的笑啊,总是没够,骑坐爸爸的肩头,]完]了的乐啊,只因爸爸臂膀的宽厚;

学校的门口,就像妈妈上班的岗楼,那沉甸甸的书包总是不自觉地飞进爸爸的双手,听不懂的校园故事,爸爸也只笑呵呵地点头,好奇的问题就像那满天的星斗,让无奈的老爸也求饶摆手;

睡梦中妈妈拉过你挣脱的小手,甜蜜便流淌若门前的河流,你淡淡的伤便是爸爸无尽的痛,只因心中早已承诺不让你有忧和愁;

还记得第一次离家时妈妈的颤抖,孩子啊,在异乡可曾看见那颗最亮的星斗,妈妈的牵挂在上头,那一轮圆月上的老头,可是爸爸累弯了腰的兆头;

―纸喜讯便化消了所有的愁,不更掩饰的笑啊,让妈妈回到了你的小时候,爸爸轻快的脚步便带起生风的.衣袖;

走吧,亲爱的孩子,走不出妈妈的眼神,走不过爸爸的眉头,深深浅浅的脚印,盛满的可是妈妈熬的小米粥,爸爸炖好的一锅思愁;

来吧,亲爱的孩子,妈妈手中的线啊,怎么就缝不到头,爸爸手中那一杯老酒,怎么就无法入口…………

篇2:送别散文阅读

正是满目萧索的清秋时节,藤黄暗绿如繁星乱点。阳光下,几家老店慵懒地卧在老榆树宽厚的怀抱中。翻至余温残留的一页,总是不觉深陷,以为那只是昨天与今天的跨度。这一叶阳光之前,原是连绵了多久的细雨啊!

曾也飞雨淅沥,似梦中岑寂的雨巷,掠过一个单薄的背影。静默的流年里,我目送它彳亍远行,消融在细密如丝的“小蛮针线”中。流光以它温婉的唱腔吟唱了一曲骊歌。不早,不晚,恰逢在那一段空漏的光阴里。

“长亭外,古道边”的“芳草”被东风刬尽了又生,一岁一枯,一岁一荣,与黯淡的香花气息和着煎煮了一壶味苦的扶头。醉人,亦困人;困人,而伤人。

风起云涌,又是一地败叶轇轕。不知是风吹斜了我的视线,还是烘干了那勾雨后的残墨,诗意奄奄,而心中的酸涩笔楮难尽。

昔年多情不改,偏爱清嘉绝尘的景致,那凭空降至的一抹离逝了,正如它悄悄的来。凋敝与重生在这愔愔邂逅,仿佛我也穿过了一个轮回。斑驳稀碎的人影中镂空的部分,漫是阳光勾勒的沧桑。

有些细腻的心思积淀了,果真如那过眼的云烟。眼底朦胧,究竟是那雨,到如今才消歇,还是我本忘了,从中走出来?潦水收尽的地面,暗自敛藏了一指阳光。往事浓烈了,又清癯了。跳过那些无望的痴缠,岁华依旧青葱。猗郁的年月,寥落的心事,匆匆的行客,在宛若一池秋水的双眸中潆回,一来一往,仍旧枯黄。

旧忆织造,安恬入梦。手中半开的书卷流走一缕芬香,字里行间都是初时的.情愫,漫长、繁缛。秋意薄凉,剔尽杂枝,方才似要涨绿而又未来得及出芽的一簇,在即将来临时的浓密和繁阴面前止步,悄然退场。这次,盈在眼中的泪没有涌出。或许,见惯了生死与别离,便会知晓,经年果真会遗忘。

青春,被时光的河流冲淡了。尚有灼热情怀时候持抱的幻想,历经了打湿又晒干,晾干了又淋漓的过程,终于从那几叠邃密的小字上开始蔓生。待花繁叶茂时,戛然停笔,便是完结的句点。

榆钱不飘了,梢头挂着的只剩叶脉的叶子,终于放弃了。夹紧书本行色倥偬的学子,不久也会像那滴雨墨一样风干在记忆里。透过雪白的纸,便会看见朵朵淡淡的墨痕。只是在我眼中,那是尤为清晰的一朵。

我仅听了一曲骊歌,差而就潸然泪下,可怜这盘桓了几度春秋的老榆,与远客道别后又相迎,迎来后又送去…

深秋,夕阳余晖洋洋洒洒,笼起一层昏红的薄纱。耷拉着脑袋的老店,似被时光剥离,掉进了光阴的狭隙,出来时身上爬满了岁月的指纹。与我们一样,它们也挂着依依惜别的神色。可能如同这段年华的暌别一般,我们与它们也将不复相见。

清灵的四月,在轮回之境;眷恋的故人,渐行渐远;腐烂的香樟叶,了却了尘寰的修行;覃思的学子,负上了厚重的行囊。青春的余温一层层褪却,我只能吞泪为那一页页往事深情送别。旧忆尽头凌乱的丝丝缕缕,相继离散。泛黄的纸片墨痕未干,熹微的余光中又多一位行客。说会走,不堪留…送别的不只昨日,还有今天…

篇3:送别散文阅读

关键词:功能对等,文学翻译,散文

一、奈达之功能对等理论的提出与发展

尤金·奈达是当代翻译理论的主要奠基人, 他的核心理论—功能对等理论在当代西方翻译理论中影响最大。翻译整体影响可能接近原文, 但细节不可能完全等同。既然没有“完全等同”, 那么翻译所追求的就是最接近的对等。奈达将对等划分为两种不同类型:一是形式对等;二是动态对等。形式对等关注信息本身, 包括形式和内容, 即句与句、概念与概念的对应。而动态对等是指翻译过程中不那么关注译语和源语在信息上的一致, 而更关注动态的关系, 即译语接受者和译语信息的关系应该和源语接受者和原文信息之间存在的关系相同。奈达认为, “所谓翻译, 就是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源语的信息, 首先是意义, 其次是文体。”

由于奈达“内容为主, 形式为次”的思想被误解, 各种“自由译”只翻译内容而不注重形式, 却被冠以“动态对等”的名义。所以后来奈达将“动态对等”改为“功能对等”。功能对等的翻译旨在追求信息内容对等的同时, 也要尽可能达到形式对等。

二、文学翻译——散文的翻译

散文属于文学作品的一种, 风格是散文的灵魂。所谓风格, 即“作者的思想、性格以及兴趣爱好在文章中的表现, 是作者在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风貌特征。”散文翻译时, 要尽可能再现作者的语言风格。原文无论幽默讽刺还是循循善诱, 译文都应如影随形。翻译中, 不仅传达作者说了什么, 还要将作者是怎么说的予以保留, 使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 体现原文的风格。不过, 中西语言在词法、句法、思维、文化诸多方面存在差异, 形式很难完全移植, 译文多少要加以变通, 但还要尽可能多地从总体上保留原文的风格。

三、功能对等理论在文学翻译中的作用

文学翻译不同于非文学翻译, 它反映的是主观想象的世界, 其语言贵在文采生动, 诉诸读者以感情和想象。散文作为文学作品的一种, 翻译时译者不可生搬硬套, 首先应追求形意兼备, 如若形式不可移植, 尽可舍弃形式, 着力传达原文的内容, 追求相对的“近似值”, 这也是奈达的对等理论所传达的意思。本文就英国散文家比尔博姆的《送别》, 运用功能对等理论从四方面:词汇对等, 语意对等, 风格对等, 文化对等对文章进行分析翻译处理。

1、词汇对等

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最先讲究“内容为主, 形式为次”, 内容对等即词与词, 句与句的对等, 即词汇意义上的等值。

例 (1) Always, we are deaf to these entreaties, knowing them to be not quit sincere.

The departing friends would think it very odd of us if we took them at their word.

该句应注意两个词“not quite sincere”和“odd”, 前者可译为“不是真心话”, 经再斟酌, 用“客套话”更符合中式表达。在处理“odd”一词时, 融会整个句子, “我们也知道这只是客套话, 所以总是对这些客气听而不闻。若我们听了他们的话真那样做了, 他们反而会……”, 若把“odd”单纯译为“奇怪”可以, 但总感觉有点牵强, 朋友并不是奇怪, 而是那种细腻的心理变化, 所以这时用“见怪”更能细致入微地将那种微妙的感觉表达出来。

例 (2) Overnight, we had given him a farewell dinner.

“give him a farewell dinner”是“为他举办告别宴”, 但这并非与之对应的地道汉语表达, 此处可用“为他设宴饯行”, 这在词汇上与之对等, 且很符合中国人的表达习惯。

例 (3) My wandering eye alighted on a rather portly middle-aged man.

“wander”是指“ (漫无目的地) 游荡, 徘徊”, 这里形容目光用“游离的, 游弋的”更形象。“alight on”是“发现, 注意”之意, 暗含一种“偶然性”, 因此此句可译为“我游弋的目光无意中落在一个胖胖的中年男人身上”, 这样既体现出“目光的游弋”, 且更好地与“无意”呼应。

2、语意对等

因中西词法、语义、思维方式、文化的巨大差异, 若硬将原文形式在译文中保留, 原文内容可能无法确切传达, 读者无法理解, 所以译者应正确理解原文文化背后的特定意义, 在译语中寻求最接近的对等语。

例 (1) But we are never called on to perform that small feat.

“feat”为“丰功伟绩, 壮举”, 这里用“small”修饰“feat”, 可理解为“矛盾修饰法”, 将作者那种幽默的讽刺意味形象地表现出来。翻译时, 若保留诙谐语气, 可能表现不出前后的反差, 这里应综合直译, 运用汉语中一个较委婉的词“劳烦”, 则会较好地表达其中的“冷幽默”, 译为“但是从来没人劳烦我们做这样的小事。”

例 (2) The thread of our intimacy has not been snapped.

此句深意为:朋友远行离开我们, 但我们亲近的朋友关系并不会因此而中断。但这样译没有将原文中的隐喻表达出来, 无法体现原作的那种形象美, 因此翻译这句时, 应适当舍弃形式, 保留原文的比喻形式体现原意。将其译为“我们的友情不会像线一般被扯断”更形象。

例 (3) We“make conversation”—and such conversation!

句中“make conversation”带引号, 表明此处非平时正常的那种交谈, 而是形容送行者和离别者之间那种尴尬无言, 煞费苦心打发时间的样子, 所以用引号表示极尽所能“制造话题”;“such”的运用更是极具嘲讽意味, 表达很委婉, 如果直译为“这样的”谈话, 则会失去原文的那种幽默, 因此这里应舍弃形式, 保留内容。该句译为“大家没话找话。那是多么无聊的会话啊!”较好, 而且这样也符合下面的“风格对等”理论。

3、风格对等

比尔博姆这位讽刺大师笔法机智诙谐, 语言精炼, 自然达意。翻译他的文章也应体现随笔那种凝练的感觉。

例 (1) To see a friend off from Waterloo to Vauxhall were easy enough.

此句译为“到滑铁卢车站给一位去沃克斯霍尔的朋友送行, 那应该十分容易”也不错, 但没有体现出散文随笔那种简洁自然的风格。若译成“若朋友要从滑铁卢到沃克斯霍尔去, 为他送行并非难事”自然达意, 尤其是将其中的条件关系分析出来, 用简单一个“若”字连接, 并运用小短句呈竹型结构展开, 很是精炼, 符合汉语惯用表达, 原文的风格意味自然流露。

例 (2) On a cold grey morning of last week I duly turned up at Euston, to see off an old friend who was starting for America.

散文多散句, 短句, 用以表达某种情绪和节奏。原文中此句是描述送别朋友的一个关于天气的背景, 本身送别场面就比较煽情, 气氛有些萧瑟, 让人心里难免压抑, 因此翻译时也应体现出那种意味。如若译为“上周一个阴沉寒冷的早晨, 我按时到尤斯顿车站去送一个要去美国的老朋友。”意思完全正确, 但没有体现那种送别的气氛, 若改为“上周一个寒冷的早晨, 天气灰蒙蒙的, 我按时到达尤斯顿车站, 去送一个要去美国的老朋友。”就能让读者体会到那种送别的意境和场面。

4、文化对等

文学作品中隐含着独特的民族文化信息, 有些词语带有强烈的文化印记, 是民族文化的一种表征。奈达认为,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过分强调形式对应地会抹杀原文的文化意义。因此翻译时须考虑如何尊重该词语的民族文化内涵, 而不能满足于找出译语中正确的对应词了事。

例And then, oh then, what a gulf yawns!We stretch our arms vainly across it.We have utterly lost touch.We have nothing at all to say.

由“gulf”想到“鸿沟”, 由“yawn”又联想到“乏味”, 若直译则为“可那时, 就在那时, 是多么得乏味, 一道鸿沟悄然出现!我们伸长双臂想要跨过它, 却只是徒劳一场。我们已无法触到彼此”。这种译法译者自己都不懂什么意思。其实翻译该句要特别注意几个词“gulf, yawn, across”。“gulf”本意“鸿沟”, 这里与yawn连用, yawn指“哈欠”, 用复数说明“哈欠连连”, “gulf”用以形容人打哈欠时嘴张得很大的样子, across这里并非通常所用的“穿过, 横过”, 而是“在 (身体某一部位) 上”。这样后面的意思不是“伸开双臂去拥抱对方”, 而是用以形容人打哈欠时, 连忙伸手臂遮盖的形态。这样理解, 该句应译为“一会儿, 又过了一会儿, 大家开始哈欠连连, 嘴张得很大, 伸出手臂也无法掩盖。大家面面相觑, 彼此都无话可说。”因此, 一些文化词的翻译, 在考虑功能对等的同时, 也不能太限定于现成的一些“对等语”, 而应打破局限, 深入考虑其深层含义, 用不同方式达到共同的“对等”目的。

四、结论

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四方面的对等原则作为翻译标准, 对文学作品散文《送行》的原英文文本进行分析, 并用理论支撑分析自己的一些汉译本的例句, 使该理论在文学作品中得以运用。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以及它伴随的风格形式。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 但我们应尽量地弥补, 尽可能再现原文的风格以及深层的文化, 使其达到最大限度的对等。

参考文献

[1]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8.

[2]谭载喜.新编奈达论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9.

[3]郭建中.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4]张寿康.文章学概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3.

篇4:送别散文阅读

关键词:散文个性散文阅读;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256-01

一、前言:认识散文的文体特征

散文是一个模糊而宽泛的概念,它缺少像诗歌、小说那样的独特规定性。散文融合了抒情、记叙、议论、描写等,很难将其归到哪一种类型中去。我们习惯上将散文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哲理散文,但它是片段的过程。郑桂华教授将散文与其他文体进行比较,她认为叙事散文是记录作者在过去某一段时间空间里的见闻过程,而非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抒情散文描述作者感情的变化过程,而非抒发情绪本身;哲理散文重在展示个人在某个问题上的独到的感悟和思考过程,而非严密的逻辑论证自己的观点(郑桂华报告《从三个层面确定现代散文阅读教学内容》或《散文的文体特征及教学价值》)。不管哪一种散文,都脱离不了“个人”(即作者本人)在散文中的所彰显的真实个性。

二、个性化的作者

我们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往往给文章设置一个宏大主题,然后在宏大主题的指导下解读散文,把作者踢在一边,给散文贴上标签,按部就班地进行模式化教学。提到鲁迅的文章,就认为是批判封建制度,揭露愚昧麻木的国民性;看到母亲为孙子选择小路,“我”为母亲选择走大路,就确定《散步》是表达尊老爱幼的主题;说到《再塑生命的人》,就把莎莉文老师当做了本文的主角……当然,标签化、模式化散文阅读教学可以让教师变得轻松,但却泯灭了散文的个性,忽视了每位作者的个性。千人一面的教学,很难激起教师的教学热情,更难以推陈出新。

(一)体会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两个“我”不同的情感体验。散文是作者此时此地写那时那地的文章,写作时的“我”和文章当时情境中的“我”情感体验一样吗?故事发生时的“我”和平时的“我”情感体验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日日走过的荷塘有什么难忘的呢,而恰恰在某一个夜晚,小小的荷塘就显得格外不同了。等到过了那个时刻,再看荷塘,依然是寻常样子。真真实实看到了荷塘的游客,未必能感受到朱自清《荷塘月色》所营造的美妙境界,彼时彼地的感觉已经荡然无存。

两个“我”不同的情感体验在回忆性散文中体现得尤其明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写到他小时候在百草园的乐事和在私塾读书时的情况。如果我们站在故事发生时还是小孩子的“我”的角度阅读文本,就会看到“我”的关注点不是批判封建教育制度,而是通过写自己观察老师读书时投入的样子,趁老师不注意溜到园子里玩耍,在课堂上描摹绣像画等来体现童年生活的自由和趣味。没弄清这些,我们教学时就会把一个活泼顽皮的作者解读为苦大仇深的作者,背离了文章的意旨。有些教师将朱自清的《背影》解读为表现了伟大的父爱,却忽视了当时的作者对父亲的态度变化。父亲的一封信引发了作者对几年前月台上发生的一幕的回忆。曾经对父亲拒绝和冷漠,经过多年的隔阂,作者在重新解读父爱时,终于理解了父亲,对父亲多了一重惭愧和自责。写作时的“我”和看到背影时的“我”截然不同,忽视了这个,就抹杀了作者对父亲逐渐理解的过程,这岂是“父爱如山”能够概括的。

(二)注意作者借用的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借写他人抒发自己。散文借用一定的言说对象(人、物、景),实质上是为抒发作者自己。肖培东老师强调,每篇文章里都住着一个活生生的人(肖培东讲座《例谈散文教学的浅表化倾向及其改变策略》)。不能忘了言说对象是作者眼里的言说对象,不能脱离作者去解读言说对象。《再塑生命》里莎莉文老师激发了小时候的作者海伦·凯勒求知的欲望。文章的主体不是莎莉文老师,因此作者把更多的笔墨放在“我”在老师来前后的变化和“我”被激起求知欲望的欣喜若狂上。《藤野先生》的写作主体也不是藤野先生,而是以作者在日本留学的经历来表露自己思想发展的脉络,因此文章才会大量记与藤野无关的内容。去看文中提到关于藤野的事情,也只是抛弃了场景的简单对话。再鲜明的形象也是作者眼里的形象,再伟大的事迹也是作者眼里的伟大。忽视了作者去看作者笔下的言说对象,就偏离了散文的意旨,散文阅读教学易误入歧途。

三、个性化的文本

回归原文中去读散文:关注个性化的言语表达。散文语言着重对遣词造句的锤炼。散文需要借助个性化的言语表达作载体,来呈现出个性化的作者。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文字后面往往寓意深刻。我们不能浮于文字表面,要回归文本去深入挖掘文本内涵,为散文阅读教学找到突破口。《老王》由“闲话”开始,作者杨绛转述了很多老王的话,却详细记录了老王最后一次出场时的对话。在作者的“一再追忆”下,她才领悟到要给老王钱时,老王回答“我不是要钱”这句话背后藏着没有说出来的深意,它断然不同于“我不要钱”的直白。正是这场对话,让作者幡然醒悟,做为“幸运者”的自己根本没有给予“不幸者”老王他渴望得到的那种真切的关爱。作者在平淡语言中埋下深情,知识分子的良知在“愧怍”中体现出来。大到作者语言风格,典型的片段描述,小到遣词造句,标点的运用,种种匠心独运的语言表达方式,都是教师可以挖掘的散文教学切入点。做为诗人的冰心,哲理散文《谈生命》也充满诗的味道。要表现黄土高原的热情奔放,刘成章选择了气势强的排比来书写《安塞腰鼓》。王鼎钧在《那树》里用几个转述式的“于是”将自己情感隐藏起来,留给读者复杂的滋味。《紫藤萝瀑布》里,宗璞用两个“我要开花”宣示了生命的顽强与繁盛。莫怀戚在《散步》里郑重其事地列出散步的人物,并选择“,”做停顿,暗示了一家人对于“我”的重要性,让“我”感到责任重大……

四、结语

特级教师邓彤说,散文是边缘文体,边界被撤除,散文最大的特征就是无特征(邓彤报告《散文、回忆性散文教学要点》)。散文的个性化,使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很难以固定的模式去解读散文,增加了散文阅读教学的难度,但也为教师个性化的散文阅读教学提供了空间。研读散文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解析作者个人化的言说对象,体悟作者独特的情感认知,以此来为自己的散文阅读教学定位。很多时候,我们的散文阅读教学还浅尝于散文表面。对比起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还需进一步探索和实践。

篇5:送别优美散文

每当听到“挽手祝福你转战南北,望郎建立战功”《离别》的歌声时,我的心都在微微地颤抖。歌声把我带到逝去的久远年代。那是在我决定告别黑土地远赴青藏高原工作的前夜,同学送我时唱的歌。那是个月朗星稀的夜晚,阵阵江风裹着丝丝寒凉,拂动着堤畔的杨柳。我们踏着月光、伴着清风,说着校园的趣事,聊着春播秋收的辛劳,憧憬着未来的美好,那么漫长的江堤慢慢地落在了我们的身后。也许是触景生情,也许是青藏高原的`遥远与神秘,同学不禁轻声地吟唱起送别。曲调优美、抒情、委婉、深沉,充满了期待与向往。

几十年过去了,歌声留给了我永生的回忆,然而随着时间的流淌,脑海中只存有优美的旋律,几句铭心的歌词。我在努力的回想、思索、搜寻那完整的歌词,苍天不负有心人,网络随我意。几经搜索银屏上显示了几个不同版本的唱词。喻灵演唱的歌词大意是: 春风吹醉了泉边的垂柳,水中花移影。游云遮住了一轮明月,月光出沒水中。送郎出征漫步原野,情比月夜浓。挽手祝福你转战南北,望郎建立战功。为了幸福,为了独立,勇敢的战斗吧!今霄良辰亲吻别离,但愿早日相逢。

篇6:送别记事散文

这片草在校园北面操场的中心,草坪南北端立着坚实浑圆的铁质球门,本是孩子们踢足球的绿茵场。合校头几年草皮被移栽了一次,寒来暑往,到如今也长了十余年了。春草年年绿,孩子岁岁新;秋草披寒霜,老师添华发。这片草目睹了孩子们快乐成长,这片草见证了校园的桃李芬芳,这片草铭刻了我们的悲喜过往。

还记得这些年我们一起劳动的欢欣吗?春天草叶破土萌绿,老教师们便拖着沉重而细长的塑料水管开始浇水了,从南到北,由东而西,汗水随着汩汩清水润泽片片嫩芽儿。他们像呵护自己的孩子细心养护着这片绿茵场,小草也欢快地拔节粗壮,长成绵软的草垫儿,变作舒适的绒毯。踢几脚球,打几个滚儿,嘁嘁喳喳说几句悄悄话儿,这里是孩子们的乐园。春天,这儿也会长出很多野菜,有荠菜、青青菜,有苦菜、灰灰菜,最繁多的还是勃勃丁(蒲公英)。闲暇时,不等它们开花,我们就做起除荒护草的工作了。还记得我们一起挖的那些野菜吗?大人领着孩子,每人右手拿铲子,左手抓袋子,一边挖菜,一边说笑,不一会儿,野菜就装满一袋子。野菜丰富了餐桌,草坪更整齐粗壮,同事越发和谐。亲近何须推杯换盏,一捧野菜,一句笑话,一个微笑,我们便是一家人。我们在这片草地上一块劳动,我们在这片草地上收获欢乐!

还记得这些年我们一起成长的画面吗?体育课上,这片草是孩子们踢足球的欢乐园。奔跑,带球,碰撞,进球,赢了的高兴地在草地上打滚儿,输了的着急地也在草地上打着滚儿。运动会上,这片草是孩子们一争高下的竞技场。跳高,标枪,腾跃,投掷,破纪录的兴奋的在绿草上蹦跳着,没挣着分的失落的坐在草地上一遍遍摸着身边的小草。还记得这些年我们一起打过的雪仗吗?清晨,银装素裹的操场是童话的世界;课间和体育课,你投雪球,我扔雪块,一个个变成白胡子雪人,孩子们排排脚印在雪毯上画上串串音符,欢声笑语回荡在银色操场上。还有我们围着草坪在炉渣跑道上的跑操比赛,一圈一圈又一圈地跑,身后是飞腾的尘土,眼前是数不清的圈圈,浑身有流不尽的汗泪。这片草是慈祥的母亲,快乐着孩子们成功的快乐,安抚着孩子们失败的忧伤,这片草见证着孩子们成长的欢歌和泪水。

还记得这些年我们一起飞翔的梦想吗?开花结果是草的梦。晨光初露,草地上开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儿。苦菜花儿面对阳光,月白花瓣儿,金黄花瓣儿;打碗花儿向着太阳,粉红小喇叭儿,蛋白花钟;青青菜花球亭亭玉立,紫色花绒,浑圆翠绿花蒂;蒺藜花儿躲在草叶间,淡黄细弱花瓣儿,苍绿尖利刺儿;蒲公英花儿抬脸儿看蓝天,金黄层叠花瓣儿,淡紫绒绒细茎;无名花儿串串枝枝,星星点点。荠菜儿高捧着枝枝串串的黑籽,三叶草拥着团团簇簇的花子,青青菜擎着朵朵绒绒的种子,蒺藜匍匐着苍色的狼牙刺,蒲公英举着白色的绒绒球。草儿们快乐享受着实现梦想的欢乐,随风摇曳。还记得我们那些关于梦想的悄悄话吗?孩子们两个一伙、三五一群,有的依偎坐着,拖着腮,膝盖摊放一本散文;有的仰面躺在草毯上看天蓝云飘,听虫鸣鸟唱,海阔天空的聊自己的梦想:空姐、工程师、主持人、幼儿园老师。风儿吹起了孩子们乌亮的秀发,吹起了蒲公英的白色绒球,也飞扬起孩子们五彩的梦想。蒲公英的白色小伞越飞越远,孩子们的梦想越飞越高。

为什么草坪上开满五彩的花儿?为什么草儿在初夏就急切的放飞着自己的种子?蜜蜂嘤嘤嗡嗡忙着采撷花粉,蝴蝶翩跹飞舞争着吸食花蜜,就连墙外农家的鸽子也在“咕咕咕咕”地捡食着草籽儿。难道花草早已预知自己将亡的未来,本能地早早开花结果,然后诚邀蜂蝶鸟雀把繁衍生息的梦想传递到更加广阔自由的天地?

听说暑假这里就变成塑胶操场了。篮球场地变成塑胶的,椭圆的跑道变成塑胶的,连这片草地也要变成塑胶的了。那么这是一片有灵犀的草了,十几种有名儿没名儿的草争先恐后的开花儿、结果,为的就是放飞自己生生不息的梦想!

那么我们呢?那些我们一起劳动的欢欣,我们一起成长的欢歌和泪水,那些栩栩如昨天的画面,一定要镌刻在记忆深处的丰碑,永难忘记!

篇7:无题之送别伤感散文

无题之送别伤感散文

是夜,吾独行于乡间小路。林间知了鸣叫未休,河间溪水潺潺不止。吾纵观人生之数载,唯此处静谧醉得清闲。时也,圆月已爬出山头,然天色未见昏暗,偶忽想当年于兴隆桥头东观月初西看日落之情景艳阳皓月同出中天,实感自然之景物不可同地而语以。当月生中空,繁星几颗,黑云几朵,是以为之月明星稀。吾独坐于金银花下,抬头仰望星空,伴着沁人心脾的花香思量人生几何,然古往今来成大事者多为草根出身,震铄古今一代军师太公为渔夫,汉高祖乃一个地痞流氓,三国刘备为买鞋之人,杯酒释兵权的`人却是一个浪子出身,一个大和尚建立了大明王朝。又或成事者均先苦其心志,如太公古稀年华出山指点江山、素贞千年之后才敢谈情说爱。然吾今日之感想与上述所谈无关。

月生日落,一朝一夕,总感人生重复昨天之过往,所以历史总是如此之相似。行至溪边,独思儿时戏水之所地而今垃圾堆沉,杂草丛生,已不见当年之身影有几个。曾几何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已烙印至尔等之心底,青山依旧绿水不在,是谁改变了这里之美丽?曾有一位皇帝问大臣这江山如何,大臣回曰:江山如画。皇上怒视,曰:错,是朕的江上如画。那么现在有人问尔等可敢还回答江山如画否?吾等生于今朝,纵不知古时江山多徇烂,然可晓今时自然多无奈。

夜色已然深至,由林木丛生,禾苗长成月光之微弱不可现路之坎坷,纵有手机之电光,仍欣然希望树木之茂盛。若至深秋满山绿色蜕染红黄甚至有紫色交应。但溪水已不在,知了已隐退,独留鸟儿深山夜鸣,相似诉说人间过往。人生在世数十载,日出日落各一半,儿时老年去三之有二,故白曰: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就是说该嘚瑟就嘚瑟。但在世为人总有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无十全十美之完人。正所谓不去放大他人之陋习,故感其完美。

余想曾喜爱之观赏天下之大川高山,但至今发现不是和尚做不到游览天下之不缴钱财。故曾几多思量寄存于日后,但明日之日出相比之下一刻之万一为神之所立,吾乃凡人一名岂料哪个先至,故每当睡前均同亲爱之人诉说一下人生故事,告拜一声晚安。

篇8:送别散文阅读

感悟之一:语文阅读教学必须创设良好的情境。

良好的情境好比乐曲的基调, 又如美术作品中的背景底色。这篇课文景美、情深, 如果教师重视创设情境, 就能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入境入情, 叶圣陶说过:“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

上课伊始, 伴随着令人伤感的音乐, 我引吭高歌一曲《送别》:“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然后问学生:“从这首歌中, 你听出了什么?”学生纷纷回答, 有一生随口说出“我听出了乐曲中的伤感。”我紧接着说:“是的, 友人的分别是令人伤感的, 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黄鹤楼送别》也是写友人分别的。”这样, 上课伊始, 课堂上就营造出一种难舍难分的离别氛围, 为整节课教学定下了基调, 学生也步入了情境之中。

课文第三节是教学的重点, 通过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表现了两人之间依依惜别之情。我在处理这一环节时, 又采用情景再现的方式, 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分别扮演李白和孟浩然, 两位同学表演很投入, 动作、语言等都惟妙惟肖, 把一千多年前的分别场景活灵活现地搬到了课堂中, 给全体同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转轴拨弦三两声, 未成曲调先有情。”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有利于拉近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有利于教师、学生和文本三者之间展开有效对话。

感悟之二:语文阅读教学必须注重咬文嚼字。

《黄鹤楼送别》是一篇佳作, 文中的遣词造句特别精炼、生动, 处处闪动着作者的智慧之光。因此, 在这节课中, 我和学生紧紧抓住重点词句, 反复吟诵、反复咀嚼, 感悟文章的内蕴。

教学片段:

师投影出示一句话:李白依然伫立在江边, 凝视着远方, 只见一江春水浩浩荡荡地流向天边……

师:从这短短的29个字中, 你读出了什么? (生自读)

生1:从“伫立”“凝视”“依然”这几个词语中我看出李白还不舍得离开, 船已看不见了, 而他还在江边远望。

生2:“伫立”是一动也不动, “凝视”是眼睛盯住一个地方看, 这时可以感觉到李白是在深情地凝视, 他的心也随着孟浩然离去, 可见两人的感情多么深厚。

师:不错, 你的感悟非常深刻, 现在我们猜猜李白在江边“伫立”有多久?

(一石激起千层浪, 同学们七嘴八舌展开讨论, 体会两人之间难舍难分。)

师:同学们体会得非常好, 这句话中最后的省略号能否去掉?

生3:不能去掉。因为此情此景, 用语言文字是完全表达不出两人之间依依惜别的感情的。李白心情激动, 思念之情也像这长江之水绵绵不绝流向远方, 流向远方……

师:这就叫意犹未尽, 回味无穷, 尽在不言中。那么, 这里省略了什么?我们可以展开想象。

(同学们纷纷发言)

你瞧, 看似不经意的地方经过师生一番咀嚼, 文字背后的东西也跃然纸上, 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大有益处。感悟之三:语文阅读教学必须重视读的训练。

如果教师能正确地指导学生朗读, 以读代讲, 带学生入情入境, 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语言美、文字美、情感美”, 教学将会收到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

我个人认为, 指导学生朗读是当今语文教学最重要的训练项目。

请看教学片段:

师:这么好的朋友, 要离别了, 当然是依依惜别、难舍难分。现在分角色读, 一人当李白, 一人当孟浩然。

生: (两生分角色读)

师:大家可以评价这两位读得如何。

生: (大家纷纷发言, 指出朗读中的不足之处)

师:朗读的基础是理解, 我们可以边读边想象当时的画面, 用你的朗读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 谁再试一试。

生: (又有两生读, 有很大进步)

师:这两位同学朗读时注意了语速、语调、语气、重音等, 所以我们随着他们的朗读, 眼前就好像浮现出当时难舍难分的动人画面, 这次我做李白, 谁当孟浩然?

(师生配合朗读, 读得入情入境, 读后师生互评总结)

这样, 反复朗读, 一次比一次读得好, 把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培养出了学生的语感。

感悟之四:语文阅读教学教师必须有些才情。

特级教师贾志敏说过:“一位称职的语文教师应该是半个作家、半个评论家、半个语言学家、半个相声演员……”靳家彦也说过:“教师不是诗人, 但要有诗人的气质, 教师不是演员, 但要有演员的才能, 语文教师尤其如此。”

要上好《黄鹤楼送别》, 一名语文教师还应该具备以下能力。

有诗情。教学语言要有诗意, 要能激发出学生的情感, 通过诗意性语言把学生带到预设的情境中去。在这方面王崧舟和孙双金两位大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教师平时要加强语言方面的训练, 做到语言准确、生动, 富有诗意, 教师身上要有浓浓的书卷味。

会表演。课文第三节中分别场景描写得非常生动, 教师示范扮演角色, 活灵活现, 对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特级教师于永正和支玉恒是这方面的行家里手, 我们语文教师应该好好向两位前辈学习。

会作画。“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中的画面如果能用简笔画表现出来, 寥寥数笔, 勾勒出送别的感人场景, 富有诗情画意, 在学生头脑中定格, 这对加深课文的感悟理解很有帮助。

会吟唱。如李白站在江边目送孟浩然远去的场景十分动人, 这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教学情节:

师:望着友人渐渐远去, 望着滚滚流逝的长江水, 李白心潮澎湃, 不禁吟唱道:“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配着古筝古曲, 教师和学生深情吟唱, 别有一番风味, 歌声在课堂回荡, 诗和歌得到很好的结合, 友人之间的情谊也得到升华。) ……

篇9:送别散文阅读

关键词:散文;初中语文;策略

散文不仅文辞优美,具有美的形式,更带有作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具有美的哲学思辨,散文讲究的是形散神不散,要让学生更好地阅读散文,体会到散文中的意蕴,了解作者凝聚文章的悠悠情丝,那么教师就要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从背景、词句、细节、主题等方面指导学生深度探究散文,从而更好地感受散文的特殊魅力。

一、联系背景,把握情感之“源”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死抠文本,只在乎教授学生预设知识点,但却没有注意学生在课堂上的生成,我在教学中总是促进学生深入思考,以散文的背景而言,没有直接灌输给学生散文的背景,而是让他们自己搜索相关内容,并结合文本来思索,尝试揣摩散文的背景和散文的风格是否有关系,让他们把握住散文的情感源头。

例如在学习《海燕》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我让学生自己在网络或在图书馆搜寻相关资料,了解一下《海燕》的相关背景资料,并且将自己的感受融入对课文的预习之中,促进他们更好地感受文本。我让学生围绕几个内容来进行搜索,一是搜索一下这篇课文的作者高尔基,看看他的生平是怎样的,他创作的作品具有怎样的特点;第二是查询一下《海燕》这篇散文的创作时代,看看这篇散文是什么历史时期的产物。学生很快便开始了自己的搜索,在相关资料中发现高尔基是一个著名的无产阶级作家,而他创作《海燕》的时代则正好能够反映俄国1905年大革命前夜的状态,这篇散文可以说是无产阶级文学的开山之作,具有革命宣言书的意义。在了解这篇散文的创作背景之后,学生再阅读散文的时候,就能够从散文那种气势磅礴的文辞中感受到作者高亢昂扬的斗志,感受到弥漫在整篇散文中的浪漫主义情怀。他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海燕》这篇散文正是作者对沙皇专制统治的战斗檄文,高尔基用“海燕”赞颂了革命者不畏艰险,敢于奋战的勇气。

联系散文的背景进行阅读可以让学生走近作家,感受作家在创作之时的生活状态,从而让学生更加深入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激活作者的心灵感悟。

二、吟咏文辞,领会语言之“美”

胡明道认为朗读能够让学生初步感知散文,让学生能够领会到散文语言的理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深入思索散文的内涵,和散文产生强烈的情感互动。由此可见,朗读的方法对于更好地学习散文也是十分重要的,我在教学中总是让学生在读中思索,再将自己领悟的情感投入到诵读之中,以此感悟散文文辞之美。

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并且思索一些问题,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把握住作者的情感。我让学生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语气、语速和语调,并且注重把握重音,以此来表达文章中的情感。例如在读到“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样的句子的时候,我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要用怎样的情感来诵读怎样的句子,让他们想象假设现在自己的面前有一个摇篮,自己要哄里面的小宝宝睡觉,应该用怎样的语气。学生很快便感悟道:“应该是很轻柔的感觉。在说话的时候要体现出对宝宝的感情。”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感受到了诵读句子该投入的情感,他们在诵读的时候便会用较为舒缓而轻柔的语气来诵读。我安排学生进行个人读、集体读、小组读等,让他们用不同的形式来更好地诵读《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并且在诵读的同时感受文章给人的画面感。

诵读文辞并领悟文辞中的意蕴,这可以让学生读出文章的文辞美和哲理美,更好地感受那些原本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散文韵味。

三、赏析细节,感受人物之“美”

德国的接受美学理论认为,作品的价值是通过读者的接受和作者的创作来共同产生的,有了美文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懂得欣赏美文,为了提高学生的接受意识,我在教学中让学生专注散文的细节进行赏析,让他们把握住人物性格之美,从而促进他们阅读能力的提高。

例如在学习《我的老师》这篇散文的时候,我便让学生通过分析文章的细节来更好地感受这篇散文中的人物。在赏析细节的时候,我从人物入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讨论之后得出结论,本文主要描写的是哪个人物形象?通过哪些细节来描写这个主要人物?学生很快发现这篇文章主要描写“我的老师”这个人物形象,在描写“我的老师”的时候,选择了“假装发怒”“教学生跳舞”“观察蜜蜂”“教学生读诗”“看老师写字”“解决学生纠纷”“梦里寻师”等细节进行描写。此时还可以让学生一一分析这些细节描写,讨论这些细节体现了怎样的人物性格,如论述“轻轻地敲、边上”等词可以反映老师并非真的想打我们,而“笑了”等则可以反映师生间的融洽关系。学生在经过细致深入的研读之后很快发现,这些细节描写选择了不同的情景,如校内、校外等,从各个方面展现了老师的形象,体现了蔡老师的美好心灵。通过细节赏析,学生明白了要如何在散文中展现人物形象。

现代散文往往注重细节的掌控,通过细节来描绘人物形象之美,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重点品味散文的细节,可以让他们在阅读细节的过程中更好地感受、品读散文中的典型人物,品味人物之美,从而更加了解散文。

四、探究主题,探究立意之“深”

梁实秋在《论散文》中曾经提到,散文是形神合一的,要将作者的思想准确地传递给读者,贾平凹也强调了散文要有情感,为了让学生领悟到散文中凝聚着的思想、情感,感受到作者的心灵感悟,可以采取小组讨论,探究主题的方法,抓住隐藏在散文深处的特殊意蕴。

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便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文章的意蕴,我向学生提出:“这篇文章到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呢?现在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可以供大家思考,大家可以小组讨论一下,根据文章的细节来分析,思考一下哪一种说法最准确。一是通过将百草园的快乐和三味书屋的枯燥进行对比,揭露了封建腐朽的私塾;二是通过这种对比来表现孩子对大自然的热爱,表达自由快乐的心情,同时对封建教育对孩子进行束缚的做法表示不满;三是通过这种对比和回忆表现了儿童时代对于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作者天真快乐的心理。”我并没有告诉学生那种说法是正确的,而是让他们进行对比和探讨,找出百草园的细节描写,并和三味书屋进行对比,探究作者在百草园中感受到了怎样的乐趣,然后尝试揣摩作者的意图,通过讨论探究出问题的答案,从而更好地掌握文章的立意。

散文之所以给人形散而神不散的感觉,主要在于它有贯穿全文的主题立意,如果要让学生更好地领悟散文的魅力,就要让他们深切探究散文主题,理解作者行文的关键。

在苏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中,散文所占的比重是十分大的,约占有全部课文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阅读散文的诀窍,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散文灵动如诗,美妙如画,具有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对学生进行散文阅读方法的全方位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管海泉.求同辨异,比中见长:从散文教学谈培养学生两种思维[J].语文教学之友,2006(12).

[2]王丕娟.谈谈散文的教学[J].中学语文参考,2001(16).

篇10:送别风雪,花开更浓散文

渐渐地,雨声伴着绵绵的心语正在跃然纸上,浅吟那份对流光与岁月的敬慕之情。那些步步为营的时光,月逐离人,雨幕携愁,离散多少并蒂交柯的绸缪!我们面对着命运中无数的必然与偶然,时光也变得有时如白驹过隙,有时又会有细水长流之感:一晌贪欢,可以令光阴露水缠绵般短暂,执手白首,则可以令光阴如百年乔木,盘结一份历久弥新的陪伴。总是,相聚太短暂,流年换,漂漂泊泊的浮生,能有一人与你一清如许,一世为伴,既有,高山流水拨弦的默契,又有,栉风沐雨相携的不弃。林陌红雨,无缘难落肩,我不要那朵最为多情与美丽的花儿,我只要属于我的那一朵,请枕在我的肩头,护你一生一世!

碧嫩的草色,浅浅的苔痕,在冷雨中默默的生长着,我心中的那份相思谁又能晓得?痛极,或许,心中才得极乐!东风春雨,黄昏落红,可以研墨成多少动人的诗篇。四月裂帛,却春雪初放,虽然不能为六月昭雪,但,我可以等,毕竟还在有限的长久中,我的那份早已枯萎的情枝,是否,可以再次萌发烈火重生的激情呢?风月看尽,笑傲沧水,也不过是个看客。剪一段花香,裹住过往的心伤,不再与寂寞与仓惶鏖战,静静地等待花开的声音,就如同,你无声无息走进我的心里!

有谁?和你惺惺相悟落红深处的轮回禅机,是谁?和你卷袖对弈共鉴落子无悔的因果宿命。我给不了你江南烟雨落花堆冢的缠绵,但,我有半阙情诗,蘸着骨髓与血泪,让你懂得爱你的坚执与柔情。我给不了你小桥流水人家的恬适,因为,我们要为未来更好的生活而矻矻营营的努力。我依然给不了你锦衣玉食,香车宝马的生活,因为,我认为那样的生活有你的陪伴才更显的有意义!

上一篇: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的策略(参赛日志)下一篇:有限空间作业现场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