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狗的想念四年级学生作文

2024-07-18

对小狗的想念四年级学生作文(精选16篇)

篇1:对小狗的想念四年级学生作文

在星期六发生了一件事,让我那天晚上久久不能入睡。

话还得从昨天早晨说起。

早晨,我早早的就起床了,洗脸刷牙后去看看是否还在睡觉的“小毛毛”——我家的小狗。

我还像往常一样,准备先敲敲门,但是还没到院子,就从门缝里看到大门开着,显然小狗跑了出去。

我便快速的把门打开,跑出去寻找我的小狗。“毛毛……!毛毛……!” 我大声呼喊,可是毛毛还是没找到。

我急的快要哭了。

“没事!毛毛还会回来得!”妈妈在安慰我。

我后来也没在意。

谁知到了中午小狗还没回来。

“对了!”我突然叫了一声,连忙跑到电脑旁打起了“寻狗启示。”

打出“了寻狗启示”后,我粘在了小区门口。

但是后果不堪设想。

小狗已经两天找不到了。

我现在也知道小狗真的找不到了。

篇2:对小狗的想念四年级学生作文

我一周岁时,爸爸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这条狗全身的毛洁白,像一个浑圆的雪花球,短短的耳朵,像一把小扇子,一双圆溜溜的眼睛,像两颗黑葡萄,一条长长的尾巴,看见我就不停地摇着。我给它取了一个名字,叫“阿丽”。听妈妈说,这只小狗是用来骗我吃饭的。随着我的年龄增长,“阿丽”与我的感情也渐渐变深了,它也渐渐变老了,但我们从来没分开过。

就在我五岁那年,搬到了龙港,因条件不许,和阿丽分手了。可我每个星期都会去看望老家的爷爷、奶奶,第一个迎接我的依然是;“阿丽”,它扑到了我的身上,用舌头舔我的脸,我摸了摸它的头,它就安静地坐在我的面前。我坐在沙发上,它躺在我的脚上,我给它抓痒痒,它就趴在我的脚上,渐渐地睡着了。我每次走时,它都跟在我的后面,跑了好长好长的`一段路来送我,我看它那副累模样,心里真难受,眼泪直在眼眶里打转。那年春节,我兴高采烈地来到金乡老家,没听见“阿丽”的叫声,心里就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我东找找,西找找,连“阿丽”的影子都看不见了,后来,我去问奶奶,奶奶说爷爷把“阿丽”给杀了。我一听完后,眼泪不由地一滴一滴掉下来了。春节没过完,我就拼命地逃离了金乡。整整好长一段时间我都沉浸在悲哀之中,我以后再也不回金乡老家了。但我心中永远怀念着我儿时最亲密的伙伴。

篇3:对小狗的想念四年级学生作文

关键词:创伤和损伤,回归分析,学生

伤害是儿童伤残、致死的主要原因,是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在我国,儿童伤害多发且死亡率高[1,2,3,4]。 儿童由于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伤害对其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家庭是儿童成长接触最多、对儿童影响最大的环境,也是儿童伤害的高发场所[5]。伤害倾向是指在1 a中发生伤害的次数≥3次[6],具有伤害倾向的儿童是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也是伤害防治的重点人群。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学龄儿童伤害倾向的关系,为制定伤害高危儿童的家庭预防策略提供参考。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选取2所太原市城区内六年制小学,整群选取四 ~ 五年级全部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问卷671份,回收664份,回收率为99. 0% ,其中伤害次数缺失46份,共618份有效问卷。 其中男生305名( 49. 4% ) ,女生313人( 50. 6% ) ; 四年级320名( 51. 8% ) ,五年级学生298名( 48. 2% ) 。

1.2方法

1. 2. 1调查内容( 1 ) 伤害相关情况,包括伤害类型、年发生次数等; 按照伤害发生次数,分为伤害倾向儿童组( ≥3次/a) 与非伤害倾向儿童组( < 3次/a) ; ( 2) 父母教养方式量表( EMBU) ,该量表共有66个条目,每条分别按照1 ~ 4等级计分,得分越高,提示父母越倾向于采取这种教养方式。同一条目中,对父亲和母亲的教育方式分别作答。整个量表包括6个父亲因子和5个母亲因子,父亲因子包括情感温暖理解、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度保护。母亲因子包括情感温暖理解、过分干涉和过度保护、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偏爱被试。该量表已被译为中文并做了修订,在国内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7]。

1. 2. 2伤害诊断标准( 1 ) 医疗单位诊断为某一种损伤; ( 2) 因损伤请假( 休工、休学、休息) 1 d以上,凡具有上述一种情况即可认定为伤害[8]。

1. 3质量控制统一发放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对问卷进行必要的说明,学生当场填写,填写完毕由调查员检查后收回。

1. 4统计学分析用Epi Data 3. 1建立数据库并且双录入,用SPSS 17. 0进行统计分析,采用t检验、相关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以P <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基本情况在过去1 a中,发生伤害次数为0 ~ 4次的人数分别为318,161,70,58,11人,分别占总人数的51. 5% ,26. 1% ,11. 3% ,9. 4% ,1. 8% 。有伤害倾向的儿童共69人,占研究人数的11. 2% ,占伤害发生人数的23. 0% ( 69 /300) 。

2. 2不同伤害倾向组学生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比较伤害倾向儿童组母亲拒绝、否认和母亲惩罚严厉因子的平均得分均高于非伤害倾向儿童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t值分别为 - 2. 013,- 2. 054,P值均 < 0. 05) 。见表1。

2. 3儿童伤害倾向与父母各教养方式相关性结果显示,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均与伤害倾向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 081,0. 082,P值均 < 0. 05) 。

2. 4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以是否存在伤害倾向为应变量( 0 = 无伤害倾向,1 = 有伤害倾向) ,自变量为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结果显示,母亲拒绝否认、母亲惩罚严厉是儿童存在伤害倾向的危险因素 ( OR值分别为1. 051,1. 047,P值均 < 0. 05) 。母亲采取拒绝否认教养方式,儿童存在伤害倾向的可能性是母亲未采用拒绝否认方式的1. 051倍; 母亲采取惩罚拒绝教养方式,儿童存在伤害倾向的可能性是母亲未采用惩罚拒绝方式的1. 047倍。见表2。

3讨论

本研究发现,618名四 ~ 五年级小学生中有伤害发生倾向的儿童共69名,占研究人数的11. 2% ,占伤害发生人数的23. 0% ,提示在学龄儿童中伤害发生高危人群所占比例较高。在今后的干预中,对全人群进行伤害发生一级预防的同时,要有针对性的对高危人群进行二级预防,可以有效的降低伤害的发生率。

父母教养方式各因子得分在两组之间的比较结果以及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伤害发生倾向组儿童母亲更偏向于选择惩罚严厉、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 而母亲采取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的教养方式与伤害倾向呈正相关,是儿童伤害发生倾向的危险因素。 国内外相关研究也发现,拒绝惩罚等消极教养方式极易导致儿童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发生,是伤害发生的危险因素[9,10,11,12]。有研究表明,父母采用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能够减少儿童伤害的发生,而父母拒绝否认、惩罚严厉会增加危险行为; 母亲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可以缓解儿童青少年焦虑、抑郁等内化问题,是意外伤害的保护因素[13,14,15,16]。提示家长应该以温和、 理解、包容的态度对待儿童。原因可能为惩罚否认的教养方式导致儿童更敏感,容易产生焦虑等心理性格问题,更容易出现不良行为的发生。父母对子女采用的不良教养方式越多,其子女就越可能多地表现出孤独、不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喜欢冒险等特征。这些气质行为特点会增加儿童伤害发生的风险。 母亲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扮演的常常是温暖、包容的角色,而这恰恰是儿童养成健康心理、行为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家长教养方式与儿童伤害发生倾向直接相关。因此,在今后的干预中,对儿童进行干预的同时,应加强伤害发生倾向儿童的家庭环境因素,尤其是父母教养方式的干预。鼓励家长采用温暖理解的教养方式,摒弃拒绝否认的态度,给儿童营造一个温柔、关怀、轻松愉悦的成长 环境,避免发生 多次伤害。

篇4:对小狗的想念四年级学生作文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篇5:对小狗的想念四年级学生作文

这只小狗与其他小狗不一样,很与众不同。原因是它的鼻子是红色的。“发财”有一身棕色毛,摸起来很舒服。尾巴上还带着点淡淡的白色,像是生下来时留下了胎记。它有一个棕色的小脑袋,两只小耳朵一扇一扇的,一双乌黑的发亮的“宝石”会一直盯着每一个人。它有着胡须,一边三根。还有一口尖利的牙齿,把骨头丢给它,它可是一口就咬碎了呢!还有一个胖胖的小身体,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真像一只小鸭子,把它显得是那么天真,那么可爱。“发财”还有四条小腿来支撑住它那胖胖的小身体,别看它又细又小,但跑起来速度犹如风一般。这时它又是那么勇猛,那么活泼。它还有一条表示它不喜欢和喜欢、欢迎和不欢迎的尾巴。尾巴竖起来不摇代表不欢迎,尾巴竖起来摇代表欢迎。不竖也不摇代表它没意见,竖起来就摇代表很喜欢。竖起来再放下去,这样上下不断地摆动着,代表它不喜欢。

“发财”真的很有趣!那时它刚被买来,还在很小的时候,得用链子拴着。周雨瑞因有事和他爸爸出去了,我把饲料撒在凳子上,让“发财”自己去吃。它左跳右跳,怎么也跳不上去,可还在坚持不懈地往上跳。这时的它都伸长了舌头,气喘吁吁的。最后,它用一只小脚搭在凳子上,一只小脚接着搭,就这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眼看着就要爬到顶了,我又把它打了回去,它不管疼不疼,又爬起来继续爬。它要爬上来时,我又再次把它打回去,重复了九次,终于它累得不行了,趴在地上不肯起来。我看它可怜,便把它抱上了凳子。等周宇瑞回来了,它就得意洋洋地走来走去,还摇头摆尾,仿佛在说:“小主人,你看我爬上了你为我准备的超高凳子。”看它那神情,我哈哈大笑。哼!才不是你爬上来的呢,是我把你放上来的!而现在“发财”长大了,别说小凳子,就是栏杆它也跳得上去。

这就是可爱的小狗――发财,我喜欢它,喜欢它的可爱、活泼、调皮。

篇6:小狗四年级的作文

它长着一双又小又亮的黑眼睛,如同两颗闪闪发亮的黑宝石。一身像雪一样白的毛,就像穿了一件帅气的白西装,一双又小又亮的黑眼睛,如同两颗闪闪发亮的黑宝石。于是我给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小白。

小白可贪吃了。每当我们在吃东西的时候,小白就像一道白色闪电飞奔而来,一边用楚楚可怜、让人动心的表情盯着你手中的食物,一边汪汪直叫,好像在说:“小主人,也给我吃一点吧,我馋得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这时,看着它那可怜兮兮的样子,无论是谁都会把美味毫不吝啬地扔给它吃,可不到两秒钟,它的嘴就像高电力的吸尘器一样,把所有食物都吸进了肚子里。

小白也是个贪玩的家伙。有一天,我刚回家,发现小白总是东躲西藏的,我想:它应该是想和我玩捉迷藏吧。于是我就去抓它,可是每次都扑了个空。正在我无可奈何的时候,突然我想起小白最喜欢吃肉骨头了。于是我就找了一跟骨头放在地上,果然小白闻香而来,我立刻抓住它,把它抱了起来。走到楼上,才发现小白嘴里还紧紧叼着那根骨头,小爪子还在不停地拨弄着那根大骨头呢。那副小模样真是令人忍俊不禁啊!

篇7:想念小狗作文

从此,我再也不会怕狗了,看见了这些狗,我都会大方地走过去,它们也不会来冲着我叫,这使我懂得,世界上没有做不到的事,只要我们勇敢地去面对,就一定会成功。

狗 三(2)班 俞楷博以前我怕狗。记得有一次,妈妈去推车,我遇见了一只狗,这只狗有一双凶恶的眼睛,这双眼睛下面有一只黑洞洞的鼻子,喘着粗气,下面就是一张如黑洞般的大嘴,嘴里长着如尖刀般锋利的牙齿。它狰狞的面孔使我想到了小说中的怪兽,它恶狠狠地瞪着我,似乎我和它之间有什么深仇大恨。它朝我的影子狂吠,我连忙向后跑去,希望能把它甩掉,可是,它紧紧地跟着我,想甩掉它看样是不可能的了,我跑回车库,看妈妈有没有出来,可妈妈并没有出来,我想妈妈可能是找不到车钥匙了。这时那条恶狗扑了过来,它如同箭一般向我冲来,眼看就要撞到我身上,这时妈妈像救星一样出现了,她大叫一声吓退了恶狗。

我怕狗一直持续到一年级,我觉得怕狗是一件羞耻的事。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又碰上了一条恶狗,我和它相互对峙了一段时间,从它绿幽幽的目光里我似乎看到它的一丝怯意,我猛地顿了顿脚,它吓得后退了好几步,我对它大声说:“有本事就放马过来吧!”,恶狗没有反应,我想它可能真的是怕了吧!我从地上捡起一个石块,使出吃奶的力气向它扔去,正好砸中了它的狗头,它痛得嗷地怪叫一声夹着尾巴逃走了,我从它逃去的背影里找到了胜利的快感。

篇8:对小狗的想念四年级学生作文

某教师在上《摆》一课时, 要求学生根据实验计划, 进行“摆线长短与摆的快慢”的对比实验,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摆线长短, 测试摆的快慢, 摆线长短分别是10 cm, 20 cm, 30 cm。其中有一个小组在完成前面两次实验后, 由于时间关系, 并没有实际测量而是根据猜测把最后一组实验数据记了上去, 并得出结论:摆的快慢与摆绳长度有关, 长则慢, 短则快。

【案例二】

同是上《摆》一课的教学中, 某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对比实验, 要求只改变摆线长短, 计算出10 s摆摆动的次数, 教师在引导学生汇报、整理实验数据时有一组数据与其他组是完全相反的, 但是教师却有意忽视这组数据, 顺利得出实验结论。

从以上案例及平时对比实验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由于教师设计的实验记录单不合适、小组实验操作不规范导致数据不准确;有的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 有意无意忽略一些“异常数据”, 甚至刻意掩盖;有的学生缺少处理异常数据的能力……这些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及运用数据进行解释预测的实效性。

“新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在我们对事物及现象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时, 数据会使我们思路更清晰, 结果更精确。通过收集、整理、分析数据并运用数据来解释相关的问题、现象, 这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提高科学探究效率。现具体结合《摆》的课例分析, 谈谈小学科学对比实验教学中学生数据意识的培养。

一、实验数据收集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比实验中学生需要收集更多的实验数据, 对实验要求高, 实验前, 教师要创设平等宽松的课堂氛围, 了解每一组收集数据的情况, 特别是数据有异常的小组。除此之外, 教师更要关注提供给学生进行数据收集的“有结构材料”。“有结构材料”是指根据一堂课的教学目标, 精心选择、设计为学生探究活动所提供教学材料的有机组合。例如《摆》一课中, 要研究“摆长、摆重、摆角”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 一节课的时间学生不可能全部做完这些对比实验, 只能有目的选择材料完成其中一组条件对摆摆动快慢的影响, 然后听取其他组的汇报, 使得该课的对比实验探究有一定局限性。因此, 教师对实验器材进行改良, 在原有方座支架上固定一根铁棍, 在铁棍一端安装好刻度盘, 在合适位置钻孔, 穿线固定, 在线上绑上磁石, 制成便于且有效调节重量的摆重, 这样方便操作的“摆的研究实验器材”轻松地把“摆绳、摆重、摆角”三要素都考虑在内, 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条件控制更精确, 实验数据将更准确、有效。

在准备有结构材料过程中, 教师要熟悉教材, 只有吃透教材, 才能更好地优化材料结构。例如《摆》一课中, 教师理清了教材中横向和纵向联系, 选择出具有结构性的材料。教师还可以对每个单元的材料清单进行删减, 剔除一些不便操作的材料, 增加一些容易准备且有典型性的材料。例如本课中我们利用增减磁石控制摆重, 便于操作 ( 如图1 所示) 。

二、实验数据的获取要真实有效

正确规范的操作, 实验中细节的考量, 将保证对比实验中数据收集的真实有效, 在课堂上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及时记录数据的习惯, 使学生逐渐学会记录实验数据, 例如, 可以引导学生用实验记录单记录实验过程中观测结果、实验数据等, 把每次测得的数据填在相应的表格或图表中, 使原本无序、杂乱的数据变得有序。由于对比实验只改变某个特定条件, 从收集到的数据中找出某种事物或某个量在这个特定条件发生改变时的变化规律, 因此优化实验记录单显得尤为重要, 它将便于学生通过数据发现其中的规律, 更养成学生认真负责的科学态度。如《摆》一课中, 书本上的实验记录单如下:

这张记录单要求学生详细记录对比实验中要改变的条件、不变的条件及各组实验数据等内容, 但是对于刚接触对比实验的四年级学生而言, 这样的表格要求填写的内容太多, 不够简洁, 不易于学生的书写及数据的记录。基于学情分析, 教师对教材中的实验记录单进行优化, 设计了更符合孩子探究水平、便于整理实验数据的记录单 ( 见表1 ~ 3) 。

在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并明确本课对比实验要点的基础上, 3 份实验记录单清楚展现了学生进行3 个对比实验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结果, 较之原来的实验记录单更方便学生对实验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从而得出实验结论, 这3 份研究摆摆动快慢实验记录表先是研究摆重、摆长相同, 摆角不同时, 在相同的时间内摆摆动次数是否相同;然后研究当摆长、摆角相同, 摆重不同时, 在相同的时间内摆摆动次数是否相同;最后只改变摆线长短, 研究摆摆动快慢是否相同。从整个实验过程来看, 实验安排的顺序也有难易之分。优化实验记录单时可以考虑对比实验中各个需要改变条件的变化顺序, 有利于学生展开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思维活动, 也更便于学生实验操作及数据的收集整理。

三、实验数据的分析要客观有效

1. 用直观化的形式处理数据

对比实验中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整理、分析, 才能发现其中的联系及规律。《摆》一课以往是用表格收集各组数据, 学生借助数据发现单一变化规律, 但没有对别组的数据进行比较观察, 缺乏大数据的意识。某位教师执教时借助展板展示各组实验数据 ( 如图2 所示) , 通过“观察这些数据, 你有什么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其他组数据, 学生对数据进行横向对比很快发现摆摆动的快慢与摆重无关, 教师再引导学生对这些数据进行整理:“当摆重相同时, 观察这些数据, 你又有什么收获呢?”学生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发现了影响摆摆动快慢的因素。

2. 用质疑的态度处理“可疑”数据

探究改变摆长影响摆摆快慢实验后, 学生继续进行改变摆重重量对摆快慢影响的实验操作, 得到以下实验数据 ( 见表4) 。

教师让学生观察哪些数据可以作为进一步分析时使用, 哪些数据“可疑”。为了便于发现, 教师让学生算出两列数据的差。学生很快发现第七组数据有问题, 因为其他组的两组数据差别在0.3 s之内, 而第七组相差1.14 s, 第七小组把测量的3 次数据拿出来, 发现挂一个钩码3 次测量时间分别是11.22 s, 13.54 s, 12.95 s, 在同一条件下测量的数据差别较大, 所以一致认为第七组数据不可信, 要剔除。学生对第八组数据也产生了疑问, 因为其余七组数据都是在11 秒和12秒之间, 但第八组数据是13 s和14 s之间。通过第八组和其他组实验装置的对比, 发现第八组的摆长比其他组的摆长长, 所以摆动时间也比其他组要多一些, 这组数据是可以考虑的。

当“可疑数据”出现时, 能正确对待的教师比较少, 往往教师更关注“正常”数据, 从“正常”数据中总结出本课结论, 但如果数据本身有问题, 那依靠数据得出的结论也不正确。因此当数据出现错误或偏差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数据, 排除可疑数据, 指导和纠正错误的实验方法, 甚至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找到影响实验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四、结束语

篇9:如何提高四年级学生的朗读能力

关键词:四年级;朗读;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朗读,可以引导学生领会文章的主旨、神韵,受到熏陶感染;通过朗读,有助于学生对语言的积累,锻炼学生用语言描绘事物、表情达意的能力。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叶圣陶说过:“我们读一篇东西,无论诗歌词曲,总要像吃东西一样,细细咀嚼……把它的滋味辨出来。”四年级语文新教材所选篇目,文质兼美,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厚的人文精神,非常适合朗读。因此,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要把朗读训练作为阅读教学的基本形式,贯穿于阅读教学的始终。

一、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现状及原因分析

两个学期以来,我对四年级学生的朗读现状进行了一些分析。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要求,是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一项长期而稳定的重要作业。然而,有些老师受新课程改革中“人文熏陶”“感悟体验”等新理念的冲击,对学生朗读基本功训练有所忽视,朗读教学华而不实。比如,有的只关注朗读形式的变化;有的侧重于朗读次数的增多;有的只灌输朗读的技巧;有的教师一切都围绕考试转;上面要求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学生也就练什么,功利化的目标指向使得阅读教学支离破碎,繁琐冗长,大大挫伤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了应付考试,学生死啃书本,不愿涉足课外阅读,更不懂阅读方法。

四年级的学生百分之六十是农民工子女,监护人及其家庭对学生的阅读学习不够支持,学生阅读兴趣不浓,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多数孩子没受过正规的学前教育。其次,阅读面较为狭窄,人均占有课外书籍仅为一、两本,大多是作文书和学习辅助类书籍,儿童文学、科普类书籍和报纸杂志甚少。再次,阅读量少。根据我校调查,坚持课外阅读的学生仅占11.6%。作为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盯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

二、提高四年级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1.重视良好朗读习惯的培养

四年级是小学阶段一个不可忽视的阶段,起着衔接作用,低段语文朗读教学主要是为了巩固识字、写字,而中年级开始过渡到初步理解、感悟。所以,不管是课内文章的朗读,还是课外文章的朗读,都要求学生认真仔细,注意力高度集中,这是朗读最基本的要求。同时通过各种激励性手段和经常性反馈评价,督促学生努力做到不错、漏、添、改字,尤其在初读时稍放慢速度但尽量不回读。鼓励是最好的催化剂,因此,教师的激励性评价对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它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态度,树立学好语文的自信心,并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另外,不管是自我练读,还是读给别人听,要时时做到自然大方、情绪饱满。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朗读情况,及时发现并指出个别学生朗读时的不良习惯,如,指读、感情不自然、尾音短促等,进行耐心细致的指导,课堂上应给每个学生朗读练习与展示交流的机会。

2.朗读目的性要明确,要体现层次性

我们评价一堂好课,往往会关注课堂上是否有“琅琅书声”,可是往往忽略朗读的背后是否有人“滥竽充数”,是否有人“有口无心”,朗读中可能也有许多无效的劳动。因此,教师应该根据教材的特点,在精心设计朗读教学环节的同时,更多考虑学生每一次朗读的目的意图,让学生在朗读中“读有所获”,不断提高朗读的质量,体现朗读的层层深入,提高朗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可尝试体验性初读、感悟性品读和反刍性默读,分层次进行语文阅读教学,这样不仅重视学生初始阅读体验,也是对学生主体的关注,而且也体现了阅读的本质状态和过程,更是在尊重学生生命活动的前提下,确保了语文课堂更加和谐精彩。体验性初读是阅读教学的开始,教师要了解的是学生在初读课文时的第一感受,最有效的方法是预习和交流。教师安排学生在课下对课文进行预习,即初学课文自由读。预习的要求可以包括四个方面:(1)读一读。要求借助拼音、工具书读通课文;(2)写出自己读了课文之后获得的感受(长短不限);(3)依据学生的体验性初读情况,教师可对本次阅读教学的目标、下一层次教学主题、教学切入点等作进一步的调整和准备。感悟性品读是阅读教学的深化,是关键阶段,是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老师和同学观点、陈述的接受领会性反应,在情感上达到了与作者、课文的人物深刻、全面的交融。有疑处品读,明白其理。人的思维往往是从问题开始的。有的课文可以鼓励学生质疑,在阅读、质疑、解疑、生疑的过程中层层深入,引导朗读,完成学习目标;(4)一篇课文学完了,还要留出时间,让学生进行最后一次阅读,就是反刍性默读。它是阅读教学的总结阶段,也是深化、升华阶段,把感悟到的情感、老师讲授的知识点,通过理性的分析、阅读印证,积累成经验,形成自己阅读学习的技法。这是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过程,时间不要太长,但是环节不能少。

3.朗读要把握文章基调,要体现学生个性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每个学生对于文本都有着不同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理解要尊重学生个性。同样的,朗读作为学生对文章情感内省的一种外现形式,自然也带上了个性色彩。情感朗读也需要以尊重和张扬学生的个性为前提。其实,学生朗读的投入程度与对文本的理解是成正比的,不应强求一致。在指导情感朗读中,教师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朗读水平、个性特征,引导他们“入境入情”,因情而自得,按“得”去朗读,读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一般来说,每一篇文章都有一定的情感基调。朗读时能把握住文章的情感基调,就基本上掌握了感情朗读的“金钥匙”,就能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通过朗读较好地再现出来,达到读者与作者的情感共鸣,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课文《七月的天山》,在备课时,应重点设计问题来进行优美词句的品读训练:文章写七月的天山,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你把觉得作者写得最美的句子画下来,好好读读,想想你从哪些字词中体会到七月天山的美。学生通过理解、感悟之后,如果能读好这些描写雪山、雪水、溪流、原始森林、野花等景物的语句,课文的朗读也基本没问题了。

4.朗读要有教师“导”的痕迹,要体现学生成长的过程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朗读无疑是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重要途径。于是乎,我们的语文课堂似乎寻找到了“救世主”——课堂以读为本,回归本真。甚至有人提出要“变着法子让学生一遍一遍地朗读”。更有甚者为了追求所谓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解读”,不敢提朗读指导,当然教师的朗读示范也就更别提了。综观当下的语文课堂,“读”领风骚,书声琅琅,这是好事。但问题是,由于误读了“课标”本意,朗读成了放任自由式: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你想怎么读就怎么读,你能用朗读把作者的某种情感读出来……这样的声音在时下的语文课堂上随处可闻,已成为一种“新兴的时髦”。虽然教师在课堂上也注重了让学生评读,但大多仅停留在评价声音是否响亮、咬字是否清晰、音调是否有高有低、语速是否有快有慢、语气是否有轻有重等“浅表层面”上。由于大多教师不敢“理直气壮”地指导朗读,造成了学生的齐读“拿腔拿调”“拖沓刺耳”“有口无心”。每当早读时分路过教室,我的心里便憋得慌。新课标指出,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本”,究竟该怎样做到以读为本,在继承传统与顺应新理念中求得平衡呢?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发挥有效的朗读“导引”与“示范”作用,“光明磊落”地在学生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对学生的朗读能力进行提升式的培养。朗读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角色朗读、根据提示语进行朗读……

角色式朗读指导就如别林斯基所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帮助学生凭借想象走进作品所描述的那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其味、听其言、辨其色的活生生的具体形象的世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经常启发学生:“你要通过诵读把内心的感受传染给别人,这样的读才有价值。”以此唤醒学生沉睡的情感。角色朗读是学生最喜欢的朗读方式。读时,叙述部分可由老师导读,也可单独采用对话式练习。在教学《去年的树》时,分角色朗读小鸟和大树、门先生、树根和火柴的对话,这是学生最喜欢的环节。再如《称赞》《巨人的花园》的教学都可以用到。

有的教师对加提示语朗读曾进行了大胆的常识。教师在教学《去年的树》研读对话,训练朗读这个环节时,可先让学生快速地默读课文,学生自然就找到了小鸟寻找大树时的三组对话,然后指名三个学生交流(媒体出示三组对话)让学生在小组里面分角色合作朗读这三组对话,汇报点评。而后让学生通过加提示语的方法练习朗读。如,《去年的树》中:“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年春天请你回来,还唱歌给你听。”(出示课件加提示语)熟读对话后,鼓励学生表演,师适时进行角色采访。这样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小鸟和大树之间的那份真情,这种演绎朗读和情境表演等手段,利于学生体验小鸟当时的心情,实现对重点、难点的突破。实现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课堂上,教师应该根据文本的特点,采取多种的朗读形式,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质量,让课堂上回荡着琅琅的书声。

总而言之,朗读指导应成为“学生最爱”。若学生爱朗读,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就已经成功了大半。如果真这样的话,那么,我们的语文课堂定将是另外一番图景:书声琅琅、情意绵绵、“濡化”悄悄、“语味”浓浓……最后我想说:重视朗读指导吧!教师有效的朗读指导是给学生一双发现的眼睛,搭建一座体验的桥梁,打开一个情感的世界,开拓一方思维的天地。

参考文献:

郭喜风.提高四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初探[J].内蒙古教育,2012(04).

篇10:描写小狗的四年级作文:小狗风仔

风仔虽然是只土狗,长相倒也不俗。它那身黑漆漆的毛发,亮得像搽过油一样。圆溜溜的大眼睛,像是镶着两颗黑宝石,整天咕噜噜地转。嘴巴长长的,经常龇牙咧嘴,看起来很凶猛。只要附近有一丁点陌生人的响动,风仔就会竖起它的“顺风耳”,拼命地“汪汪”大叫,摆出一副“一犬当家,万夫莫开”的架势。同时,它也在提醒我们,“有生人来了!有生人来了!”可谓是“狗吠何喧喧,生人来在门”!耳聪目明的风仔,真是一个不错的看家好手。

风仔不挑食,是一个小吃货。每当家里吃饭的时候,风仔就摇着尾巴冲着我们“汪汪”大叫,好像在说:“小主人,别光顾着自己吃呀,是不是也该给我一点食物了?”我刚把骨头扔在地上,它便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吃完了,又会盯着我们看,要是谁给它吃的,即便是剩饭剩菜,风仔也会摇着尾巴,流着哈喇子,津津有味地吃起来。不挑肥拣瘦的风仔,真是条可爱的乖狗狗!

我家风仔,还是一只黏人狗。每天早上,一看见我背起书包,它就会在我的身边一直转个不停,好像在说:“小主人,别走,别走,再跟我玩一会儿!”每天下午,风仔都会准时在门口迎接我。记得有一个下雨天,我们稍微迟了半小时回家。远远地,我就看见风仔全身湿淋淋的,像一只“落汤狗”,站在大门口摇着尾巴迎接我。我一拉开车门,风仔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蹿上车来,用它的身体靠着我的腿,用它的嘴巴咬着我的裤,不由得让我想起了那句“旧犬喜我归,低徊入衣裾”!风仔和我,真是人狗情深啊!

我家的风仔,它尽忠职守,不娇生惯养,而且很通人性,我很喜欢它。

作者:周逸杭 六石小学 四年级

篇11:可爱的小狗四年级作文

我家养了一只可爱的小狗,因为它全身长着黑蓝相间的毛,所以我给它取名叫“蓝魄”。 蓝魄十分漂亮,身上的毛黑得发蓝。眼睛大大的,像两个小玻璃。鼻子小巧玲珑,如果你细心地用手去摸一摸,会感觉湿漉漉的。它嘴巴虽然小,但遇到陌生人叫起来那声音真是震耳欲聋。它的耳朵是三角形的,睡觉的时候喜欢把耳朵贴在地上,能听见好几十米外的声音。它四条腿特别灵活,会两只脚侧着走路。 我经常带它去公园玩。它非常喜欢那里的草坪。每当我帮它解开项圈,它就像刚刚放出笼子的小鸟一样,在草地上快乐地打滚,看它那滑稽的样子,我哈哈大笑。没过多久,它产下了几只小狗,这下更好玩了。每次我牵着蓝魄出去时,它们就像小跟班似的,时时处处跟着蓝魄。 另外,这几只小狗也给我的生活增添了乐趣。有一次,我买了一个迷你跑步机放到它们的“家”里,小狗们先把鼻子伸到旁边嗅嗅,见没什么异味,便开始跃跃欲试。第一只小狗好不容易上去了,可它踉踉跄跄,没多久便摔了下来,其它两只小狗一边吸着蓝魄的乳汁,一边盯着它,似乎在嘲笑它呢! 这几只小狗既给生活增添了乐趣,还让我与动物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将永远是动物们的好朋友!

篇12:可爱的小狗-四年级作文

我家的小狗名叫“彼得”,是一只调皮的小狗。平日里,我不太留意小狗的长相。直到近日,我才抽空仔细观察了一下,才发现“彼得”的毛是黄里透白的,在阳光的照耀下,变成黄澄澄的了。他的头上还长着两只又尖又灵敏的耳朵,眼睛圆圆的,长长的嘴巴,加上小纽扣似的鼻子。那一条长长的尾巴就喜欢翘起来。

“彼得”睡觉的时候,可是千姿百态的啊:有时趴着睡,有时卷着身子睡,有时横卧着睡······有好几次,我把“彼得”最喜欢的火腿肠藏起来,竟也被小狗找到了。小狗就不停地“挠”我,好像在说:“小主人,把火腿肠给我吧,我饿了!”我忍受不住小狗的哀求,就把火腿肠给它,“彼得”就立刻叼起火腿肠回窝,津津有味地吃起火腿肠来,吃饱了就去睡觉。

篇13:可爱的小狗-四年级作文

它长着一身像棉花一样的毛,灵敏的耳朵,一有声响,它就把耳朵竖立起来;两只眼睛炯炯有神,黑色的鼻子,像一个圆球;嘴角大大的,尾巴长长的,跟别的狗比,简直美极了。我给这只宠物狗取了个时髦的名字——小白。

小白有一个特点——“懒”。它每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所以身体长得胖胖的,走起路来一扭一扭的,看起来让人发笑。

我每次回到家,它就跳到我身上和我玩。爸爸爱干净,每天早晨都给它洗脸,我也经常给它洗澡,把它收拾的干干净净,家里没有一点狗狗的气味!连不喜欢狗的妈妈,也开始慢慢喜欢小白了!

有一次,我正在做着作业,突然,不知它从哪里跳到我的作业本上,用它那黑溜溜的眼睛看着我,然后又看看我的作业,好像在怪我:怎么不和它一起玩,又不明白我在做什么。可是我就在它感到糊涂时,我去抓它,它却在我的作业本上一扭身,跑开了,等我回头,发现我的作业本上留下了它那美丽的梅花脚印,让我哭笑不得。哎,真是一只可爱调皮的小狗。

篇14:可爱的小狗四年级作文

小狗身披金黄色的长毛,头上两只毛茸茸的小耳朵又短又圆,黑色的大眼睛犹如一颗颗黑宝石,湿润的黑鼻子嗅觉特灵敏。因为它的腿很短,所以跑起来时的傻样非常惹人喜欢。我给它取名为――“小宝”!

它高兴时非常可爱。有一次,妈妈刚拖完地,小宝就在地上蹦蹦跳跳,还在地上踩出了几朵小梅花,变成了我们家的小画家。

它非常喜欢玩。每次在我写作业时,都会在它的窝里找

到我的文具用品。记得有一次,我正要用橡皮的时候,却发现橡皮不见了。我四处寻找,还是没找到,我见它正在玩一个东西,走过去一看,居然是我的橡皮,我生气极了。正要打它,它便用身子蹭蹭我的腿,好像在说:“小主人,对不起,请你原谅我!”见它那可怜的样子,我只好放过它。

它非常贪吃。我和它玩捉迷藏的时候,我找了许多地方都没找到它,最后在厨房的柜子里找到了,它正在啃骨头呢!

篇15:可爱的小狗四年级作文

直到我六岁生日那天,放学回到家,一进门只见餐桌上放着一个大蛋糕,桌子底下的纸盒子里面还有一只小花狗在睡觉。我两眼望着妈妈在厨房的背影感激地说:“妈妈,谢谢您!您真是我的好妈妈!”妈妈答道:“不用谢!”

我连忙从桌子底下的纸盒子里面,把正在睡觉的小狗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生怕把它给吵醒了,我仔细一看,这原来是一只小花狗,它除了背上的几朵小白花,全身都是黑漆漆的,它的头圆圆的,黑眼睛圆溜溜的,像一对玻璃球,闪闪发光;它的耳朵像两把小扇子,连睡觉的时候还一摇一摆的呢!它还长着一个黑鼻子,不仔细看,还以为它没有鼻子呢,可爱极了!我们便给它取名叫“黑花”。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黑花”慢慢地长大了。记得第二年的冬天,有一次,天快亮了,我忽然被小狗吵醒了,赶紧爬起床,打开窗户一看,晚上下了一场大雪,整个小区一片白茫茫。我穿上衣服,打开房门,带着小狗走进雪地,小狗就打起滚来。这时小区里的几个好伙伴也赶来了,我们一起堆雪人、掷雪球,不一会儿,雪人的身子就堆起来了,用雪球做头,树枝做手,还做了眼睛、鼻子和嘴,而小狗一直围着雪人转来转去,与小伙伴们玩得非常开心!

我的这只小花狗,十分聪明也十分灵活,待人可友好了,而且十分通人性,叫它干什么,它就干什么,渐渐地,我们便成了一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篇16:我的小狗四年级作文

它是我的小狗,它的名字叫小白,它刚来时可胆小了,我叫它,它居然不应,我去抱它时他还不愿意出来呢!甚至往里钻,喂它东西他也要我走开他才来吃,可现在可不一样了,我在吃东西它也要看着我,让我给它点。我叫它他便跑过来,过了几天它认识我们了,它也开始淘气了,一会咬鞋子,一会拖袜子,哦!我真服了它了。

又有时它也挺老实的,只要一吃饱饭就躺在地上眯着眼睛,四脚朝天,还不时吐吐舌头,那样模样可爱极了。

有时它也挺贪玩的,只要我有时间它就要我陪它玩,我总是先跑,让它来追我,它每次都比我跑得快,不过只要我一停下来他就“扑通”得意撞到我的腿上来,我们跑累了就停下来休息,它躺着,我蹲着,那感受可好了。

上一篇:社区专业知识——沈阳社区工作者考试练习题下一篇:嫦娥古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