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诗歌赏析

2024-06-26

《夜色深沉》诗歌赏析(共5篇)

篇1:《夜色深沉》诗歌赏析

夜的黑,念的殇

清瘦的雨点敲击冷窗

敞开思的门楣

梦舞离殇

凝眸夜的念想

幽幽哀怨

眼波流转

一片凄凉

彼岸花,开彼岸

花叶永世不相见

三生石上清泪滴滴

晶莹着前世的眷恋

映衬着今生的无奈

站在梦的渡口

聆听光阴的歌唱

流年如水

遥遥无期

相见何年

夜色浓墨

一眼无边

馥郁桂香随风袅袅

只是不见了你的容颜

时光无语

光阴似箭

凋零了谁的嫣然

憔悴了谁的容颜

菩提树下

花雨凄然

夜色苍茫

梦落离殇

等待

是十里烟波

灯火阑珊是你

等待

是缤纷花语

声声缠绵是你

是你,是你,全是你

篇2:《夜色深沉》诗歌赏析

夜色

海子

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

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陽。

篇3:诗歌《补墙》赏析

弗罗斯特是二十世纪美国著名的诗人, 他的诗大都以新英格兰的乡村为背景, 描写当地的田园风光和风俗人情。每年的二月二十三日是新英格兰一年一度的修墙节 (Terminalia) , 这一天, 邻居们都会来到墙边, 摆放鲜花、祭品来祭奠边界神 (Terminus) , 诗歌《补墙》就是诗人弗罗斯特就此风俗写的一首抑扬格无韵体诗歌。全诗45行, 诗中有描述, 有诗人的内心独白, 有和邻居的对话。它描述了春天里, 邻里之间补墙时的景象, 以及叙述者和邻居态度的分歧。处于二十世纪美国工业化高速发展的时代, 弗罗斯特总能用质朴简单的话语传递复杂深邃的情感而无需借助于新颖的诗歌技巧, 而且诗歌主题也毫不例外地关注人性异化和孤独, 诗人的诗风完全不同于以T.S艾略特和庞德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的, 他深受爱默生和梭罗的超验主义哲学的影响, 坚持运用传统的创作手法、日常生活的语言、来自大自然的意象, 反映最纯真朴实的情感。《补墙》就是这样一首看似简单, 实则蕴涵着丰富内涵的诗歌。

“墙”有着保护和隔离的双重作用, 那么搁在两家之间的墙是好还是坏?诗人用了第一人称“我”来讲述整个事件, 这样的使用让诗歌读起来更像一篇独白, 让读者对诗歌内容产生联想。“我”一开始就说:“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 来表明有种东西不喜欢墙, 它使墙基松动, 墙块脱落, 墙体破损。之后通过对比“hunters”对墙的破坏行为, 显示这种未知的力量的可怕, 因为人为破坏是可知的, 可修复的, 但是叙述者和邻居之间的墙的破损却是无声无息的, 正如:“no one has seen them made or heard them made”。之后又说“Spring is the mischief in me”, 春天本是生机盎然、万物复数、给人带来生机的季节, 为什么却是“我”心中的痛?因为尽管墙被这些力量破坏了, 但是到了春天就要被修补, 这是“我”不愿意做的。叙述者进一步阐述两家种的东西各不相同, 一家是松树, 一家是苹果树, 就更没有修墙的需要了。但是邻居坚持“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结果叙述者尝试说服邻居未果陷入痛苦的沉思之中。可见补墙隐含着拆墙之意。如果认为这首诗歌的表意只是这么一件乡间小事就大错特错了, 弗罗斯特认为, 不论他的诗多深刻, 必须给人以思考的余地, 引出有关深刻或肤浅的疑问, 诗应该“始于愉悦, 终于智慧”。他的诗是寓深刻于平凡之中, 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揭示人性主题。所以“补墙”的意义不止如此。“如果仅仅认为弗罗斯特的诗只是提供了简单的日常生活哲理和美国式的智慧, 那就再愚蠢不过了;同样, 如果他的诗觉易读而觉得浅显, 也是个错误, 即使是那些描写普通乡村风景的诗……也可能极为深奥, 复杂” (1) 。

冷漠的人际关系是这首诗的主题之一。墙在这首诗中重复出现多达九次, 在其表面意义之下一定蕴藏着更深的含义。诗人用简单朴实的语言描述了邻里之间补墙的行为, 从叙述者和邻居之间的互动可以看出此时的墙还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叙述者从开始猜测是某种力量 (不论是人为还是自然) 导致了墙体的破损, 之后想象猎人追逐兔子的情形, 但是没有人知道墙是怎么开裂的。这使之前所有的推测成为不可能。既不是某种魔力又不是猎人, 那到底是什么使墙破损就成了一个谜。可见邻里之间平常交流甚少, 只是到了每年春天补墙的时候才会碰上一面。“And on a day we meet to walk the line.And set the wall between us once again.And keep the wall between us as we go.”这三句更是语意双关, 虽然是要修补作为界限的墙, 给邻里创造见面的机会, 但是这样就在彼此之间设立了一道屏障, 更不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交流。其中“and”的几次出现让读者体会到叙述者对每年重复的补墙怀有一种厌倦的感觉, 甚至这一年一次的见面机会他都不想参与。叙述者和邻居对补墙持不同的态度, 但是他们彼此的直接交谈很少。在诗中, 叙述者始终没有开诚布公地和邻居谈论自己不希望补墙的想法, 总是用很隐晦的方式向邻居暗示自己的想法。“那边种松木这边种苹果树, 我的苹果树永远不会越过这一屏障, 跑到他松树下去把松果尝”, 但是邻居却未能领会其中隐含的意思, 仍然坚持补墙。可见邻里双方交流受阻。叙述者很想让邻居思考补墙的必要性, 到底“我要把什么来防”。但是他不敢确定能否让邻居理解自己的用意, 只是陷入自己的思绪之中。“In each hand, like an old-stone savage armed.”“he moves in darkness as it seems to me, Not of woods only and the shade of trees.”之中叙述者将自己的邻居形容成石器时代武装的野蛮人就是邻里关系不畅的表现, 他把自己放在高于邻居的位置, 认为自己才是讲道理的文明人。邻居慢慢地走入黑暗当中, 这里的“黑暗”有着深层含义即依循守旧、顽固不化等保守的性格阴暗面。最后, “something there is that doesn’t love a wall.”墙被“某种自然的力量”推倒了。“自然”可以是花草虫鱼这种物化的世界, 也可以指人的天性, 作为大自然的一分子, 人有着和他人沟通的需要, 而墙却是阻碍人与人之间正常交流的障碍, 所以渴望沟通的天性使人们不希望有墙的存在, 叙述者就是一个渴望沟通的人。但是“good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ur”这样一句从祖上传下来的谚语却根植在邻居的脑海中, 视其为言行举止应该遵守的教条。从这两句形成的反差可以看出邻里双方不可协调的矛盾。墙既是邻里之间有形的隔阂, 又是人们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所产生的无形的隔阂。

除此之外, 这首诗还反映出现代人内心的矛盾和困惑。叙述者被塑造成一个渴望交流、语言诙谐幽默、善于思考的人, 他不喜欢挡在邻里之间的这堵墙, 他分析了是否有必要补墙, 他试图给邻居讲道理, 结果却是徒劳。读完全诗可以看出叙述者的心理和行为是矛盾的, 他不希望补墙的态度是不坚决的。明明不喜欢墙, 可是每到万物复苏的春天, 却是“我”来通知街坊邻居来补墙 (I let my neighbor know beyond the hill) 。不想补墙, 却和邻居一起劳动, 哪怕是磨破了手指。“我”希望能够冲破壁垒, 但是又犹豫不决。如“I wonder”, “if I could...”, “I could say”等可以看出叙述者缺乏信心。“我”心中的意愿, 却只能用“somgthing”, “Elves”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来间接地表达。很想有个好邻居, 却对邻居冷嘲热讽, 笑他恪守古训, 顽固不化。如此种种可以看出“我”的言行是多么不一致。叙述者内心的矛盾和困惑显而易见。

最后, 诗中可以看出不同的思维模式与人生信念。诗中的“我”代表了现代人渴望沟通、渴望交流的理想和愿望, “我”从自然的力量破坏了墙的现象顿悟生活, 主张人与人之间要畅通无阻地交流, 心中要不设防。诗中复杂的句式和故弄玄虚的内容表现了叙事者迂回间接的叙事方式, 彰显了他想象力丰富、语言风趣幽默的特点。滚落的石头从墙上滑落, “我”用魔术把他们放稳, 这不仅表现了叙述者的诙谐语言, 还反映出了他的思维方式和个性, 缺乏实干的精神。“to whom I was like to give offence”巧妙地运用了“offence”和“a fence”的相似点来传递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 谁也不冒犯谁, 谁也不防范谁。而邻居自始至终只有一句话, “好篱笆会促成好邻居”, 这句话直截了当地反映了没有商量余地的坚决态度。邻居用富有智慧的谚语来作答, 比起叙述者复杂冗长、迂回间接的语言表达, 一方面显示了邻居严肃认真的态度, 另一方面显示了他恪守传统、不知变通的思维范式。

现代派诗人以其摒弃诗歌传统和在诗歌形式上的新奇而名噪一时, 但是弗罗斯特却无意于诗歌形式上的标新立异, 而是坚持以传统诗歌韵律、清新自然的日常生活语言来作诗。《补墙》这首诗通俗易懂, 却有着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自身的矛盾和困惑、人的不同的思维模式的深切关怀。弗罗斯特将自己的语言风格运用于诗歌, 透过诗歌题材的表征, 揭示了现代社会的本质。这首诗发人深省, 让我们意识到现代生活中各种各样有形无形的墙, 比如邻里之间互不相识、都市人的抑郁等。我们需要沟通, 相互理解, 以便造就和谐的生活。

参考文献

[1]罗斌.季节忧郁的构建——从意象的建构功能谈罗伯特.弗罗斯特的季节意象,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9 (2) .

[2]李红霞.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补墙》中的二元对立,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8) .

[3]刘瑞英.弗罗斯特“意义之音”的理论探讨,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 2010 (4) .

[4]王冰.英文诗歌赏析, 中国校外教育, 2011 (7) .

[5]赵彤, 罗伯特.弗罗斯特:传统诗歌的守望者,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5 (12) .

篇4:《夜色深沉》诗歌赏析

其一,真实,课堂是原生态的呈现,应当彰显学生朴素而粗糙的生命力;其二:感悟,课堂是原思维的升华,应当彰显学生灵性而多变的创造力;其三,多元,课堂是原色调的底板,应当彰显学生丰富而多彩的个性力。如此,在课堂上,有多种声音自由发声,最后汇聚成思想的清流。

因而,文本的挖掘,依然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很大的潜力空间,甚至留有遗憾的空白。找寻合适的突破口,来打开学生的思维闸门,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以《想北平》为例,展现“原味语文”之“原味”。

赏析《想北平》,除了鉴赏老舍清雅自如的文字功底,更要能够敏锐地洞悉老舍复杂的内心情感。剖解其名篇,也应当不走寻常路。笔者另辟蹊径,在文本阅读中设置了三个回合的涵泳品析,试图层层递进,直击文本,来触摸作者老舍的深沉情感。

一是探究本文《想北平》为什么题目如此“直白”。一个“想”字,千思百想,心里时时刻刻的惦念;又一个“想”字,悄然揭示了作者此刻身不在北平,而心在北平,正是因为不在眼前,所以越发惦念;还是这一个“想”字,这中情感是私人的,个体的,更是独有的,不可替代的,因而带有老舍本人强烈的主观情感,浸润着一种独特的情感色彩,老舍心灵深处翻涌不息的是他记忆里魂牵梦绕的“我的北平”。如此,以一个“想”字的揣摩与挖掘,奠定了课堂上浓郁的情感基调。

二是探究什么是“说不出的爱”。什么样的爱才说不出?说不出的是什么?这样一个看似绕口令的问题,其实是对文本的双重追击,用这两个问题尝试梳理老舍内心复杂而醇厚的情感。

在课文1到3段中,老舍多次或低吟或慨叹自己对北平的爱,“说不出来”这种境界很耐人寻味。首先,是因为北平蕴涵的内容太丰富,太博大,不知从何说起,“说不出来”,是老舍唯恐自己说不完,生怕把北平给说“小”了;其次,老舍爱北平就像爱自己的母亲,那已然是人的一种本能,是一种由内而外的自然的情感宣泄,“说不出来”,那是因为根本不必说,它就在那里,深植内心;再次,老舍深爱北平,他就想把最多的赞词、最好的赞词、最高的赞词都呈献给他心中的北平,然而他自觉词穷,觉得世界上任何一个词都无法道尽其对北平的挚爱,“说不出来”,那是因为怕自己说不好,怕不小心辱没了心中的北平。正是这样一种爱,居然连这样一位公认的文学大师都“露怯”了。如果再分析细致些,学生就自然可以联想到,有一种深情,是由千言万语转化为沉默不语;领略到类似于“我的心中纵是一片汪洋,流出来的也只是一滴眼泪”的深沉,领略到一种“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情思的绵延不绝。

三是比较衡量,放在感情的天平上称一称“情”的分量。

俗话说,感情要经过比较才分得出轻重,也有人说,“爱”常常是一种主观性的情感,正所谓“彼之砒霜,吾之蜜糖”。更何况,是北平那样一座底蕴极深,历史极悠,名胜极盛,风物极多,特点极鲜明的著名都城。因而在这个环节笔者设置了一串问题链:跟谁比?——比什么?——比下来的结果怎么样?——你认同这种结果吗?于是,答案就呼之欲出了。老舍将北平与其他四座世界性的历史古城来比较,是找了同一级别的重量级参照物,起点本来就高,然而几番比较,比来比去,老舍的答案都是唯一的,“北平”,“我的北平”。巴黎太闹,罗马太荒,哪比得上“我的北平”动中有静,闹中取静,布局匀调,刚刚好,恰恰好。“我的北平”,花多、草多、果多、菜多,那带着霜儿的玉李,甘甜多汁,纯乎自然,刚从枝上摘下。比起包着纸的美国橘子带着一种高高在上的疏离与隔膜,北平郊外带着田野芬芳的菜蔬与瓜果的气息,早已经倾倒了老舍,也倾倒了读者。

文中老舍带着满溢的欢喜,说“北平怡人宜居”,怡什么人?宜何人居?——平民大众!就在这样的点拨与引导中,学生自然而然触摸到了老舍对北平的深沉之恋,体会到了这种俗世家常的珍贵情感。

摒弃浮夸喧哗与过度解读,还语文课堂一个“干净”。

篇5:诗歌赏析例谈

一、抓住形象, 探寻意蕴

诗歌的形象是诗的最大特点, 诗人在反映社会生活时, 讲究形象思维, 即通过具体形象抒发内心感受, “言在此而意在彼”, 因此, 欣赏诗歌就要从诗歌的具体形象创造的总体氛围中找出它暗示和启迪读者的意蕴。一般来说, 诗歌的形象性通过意象与意境表现出来, 简单地说意象就是传递思想情感的具体物象, 意境则是多个景物构成的画面所营造的氛围或情调。欣赏诗歌时, 如果能找准意象或意境, 再从全诗的整体出发, 体味诗歌的情感流向、思想情绪、志向追求, 那么理解诗歌的内涵也就相对容易了。

诗中把抽象的乡愁化作具体可感的船票、邮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表达了亲人难聚, 愁绪绵绵的思恋之情。内在情感随时间推移而渐次加深, 把个人的遭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结合起来, 诗意得到升华, 情感也更显深沉。

二、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是诗歌创作的常用方法, 借景抒情是寓情于景, 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 抒发的是情感, 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 所以他有喜、怒、哀、乐、愁, 但绝不是思想。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达心迹, 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 而不是某种物品, 而托物言志的“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世人借助于此物的一些特征来表明自己的志, 所以此“物”非“景”, 咏物不是写景, 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赏析诗歌要从具体的景入手, 调动视、听、触、味等器官感受景物营造的氛围, 体味其中的情绪, 揣摩由此引发的感情。托物言志的关键是找准所托之“物”与所言之“志”之间的内在联系或精神上的共通之处, 这些相似之点, 正是探究诗人内心世界的重要依据, 也是赏析所言之“志”具体指向的钥匙。

这是一个大写景的场面, 一个“望”字将千里北国, 长城内外的风物尽收眼底, 冰封、雪飘、银装, 蜡象, 把读者引入了一个壮阔雄奇, 玉砌银装的世界,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赞美、热爱和为之奉献的豪情, 从中让我们体会到作者作为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

三、揣摩词句, 品味语言

欣赏诗歌重在揣摩词句的妙用, 诗歌的语言凝练、准确、深邃, 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 常常是一词或引领全诗、或激活意境、或点明主旨、或牵引线索, 这种“提纲挈领”的作用, 让读者从中体会到作者的意图, 感受作者的情感, 品味炼字炼句的精妙。

全诗紧扣一个“幽”字来写, 第一句写住所位置的幽静, 第二句写居所的幽寂, 第三句写住所附近的幽美, 第四句写诗人的幽情。其中“鸟宿池边树, 僧敲月下门。”一句中“敲”与“推”的选择更是文学史上传为炼字的佳话。一个“敲”字, 动、静、声、色皆备, 可谓意境全出, 以响声反衬寂静, 更显其清冷幽寂, 隐隐约约地传达出诗人甘于淡泊寂寞, 远离尘嚣的人生态度。读诗对诗中的字、词、句的反复推敲是十分必要的。第一要把这些字、词、句放到整首诗的语言背景中去综合考虑;第二要运用想象和联想通过这些重点字、词重现诗中的意境;第三学会站在诗人的立场上去领悟诗人使用这些字、词的企图和表达目的、感情;第四要懂得所有的字、词在一定语境中都是独特的、个性化的, 他们在使用范围、词义轻重、感情色彩等方面都可能发生变化, 因此字、词、句的实指性值得我们仔细揣摩、猜度。

四、解析辞格、体悟诗情

诗歌的形象性以及语言的特殊要求, 决定诗歌中大量使用修辞手法, 它既能使诗句形象生动优美, 避免抽象繁复的表述, 又能起到强化诗情, 突出诗旨的作用。

把乡愁比作“清远的笛”、“模糊的怅惘”、“没有年轮的树”, 三个比喻, 三个画面, 意境深远, 把诗人挥之不去的感受, 通过凄清的氛围, 无法言说的惆怅, 绵绵无尽的思乡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这种小诗意象单纯, 主体是两个海员富于形象的对话, 这两句话又由两个象征意象组成:起锚与抛锚。深刻地揭示了海员的情怀:盼望战斗与胜利。让人感受到海员乐观、豪迈、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思想感情。

比喻、象征、拟人的修辞手法在诗歌中常用, 其它如:反复、借代、排比、夸张、双关、反语、对偶、层递等也不鲜见, 学会在诗歌中辨明和区分不同的修辞手法, 这对了解诗意, 体会诗情, 理解诗的主题是有极大的帮助的。

五、感受声韵、吟咏得体

诗歌不仅是拿来阅读, 也是拿来吟唱的, 古人有“诗合其志、歌咏其声、舞动其容”之说。和谐的音韵、鲜明的节奏是诗歌在艺术形式上显著特点, 也是诗歌区别于其它文学样式的一个基本特征。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它的声韵、节奏和音调上。诗的押韵指韵尾的主要元音相同, 韵头可以不计。其作用是通过韵脚的串联, 关上粘下, 有助于把跳跃式的各诗行构成一个整体, 加强结构和形象的完整性, 因情赋声, 以声传情, 加强抒情的强烈性, 使诗歌具有和谐统一、流畅回环的韵律美。诗的节奏从力度方面指声音的强弱, 即重读与轻读的安排, 从时间方面指声音的长短有规律地交替使用轻读与重读, 大致安排音组 (字词组成的音节) , 就构成了诗的节奏感。节奏的强烈均匀与诗句的整齐与否密切相联, 行与行, 节与节的大致对称;音组的多少, 诗句的长短大致相等, 使诗歌读起来铿锵和鸣、激扬蹈厉。音调, 这里主要指字调的四声, 即“平声柔而长、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短而促”, 现代汉语读阴平、阳平的字属“平”, 读上声、去声的字属“仄”。平仄协调, 相重相向, 有助于构成抑扬顿挫的声调美。

对于初中生反复吟诵、博闻强记一些诗词歌赋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 古人说:“读书百遍, 其意自现”, “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就是这个道理。它可以强化对诗不同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丰厚人文知识, 增强语感, 提高审美能力, 享受语言魅力, 借鉴语言表达, 这对提高对诗的欣赏水平有明显效果。

上一篇:收银员工作内容下一篇:浅谈食品风味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