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下单元教学反思

2024-06-22

三年级下单元教学反思(通用6篇)

篇1:三年级下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组 单元备课

教材解读

本组是一个识字单元,编排了《神州谣》传统节日》《“贝”的故事》《中国美食》四篇识字课,教材通过三字经、儿歌故事等形式让学生识字,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走进语文,乐于识字,并且让学生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传统美食等祖国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神州谣》是以三字经的形式呈现的,让学生知道我们中华民族的美丽壮观与团结。本课认读15个生字,指导书写9个生字。《传统节日》是以儿歌形式呈现的,让学生从儿歌中了解传统佳节及一些习俗。本谋认读15个生字,指导书写9个生字。《“贝”的故事》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的,让学生了解“贝”的故事并认识到甲骨文的神奇。本课认读16个生字,指导书写10个生字。《仲国美食》是以图义结合的形式基现的,美食的图片让人乘诞三尺,认识南北经典的小吃,了解灿烂的饮食文化。本课认读16个生字,指导书写9个生字。本组还安排了“口语交际”及“语文园地三”。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让学生在思考和表达中树立崇高理想,有自己的愿望。

“语文园地三”安排了五个板块的内容:“识字加油站”“学词句运用"“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我爱阅读”。“识字加油站”就是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正确认读-些生字词,并想象它的味道和口感。“字词句运用”是让学生认识一些同音字并会正确区分。查字典是学习语文不可缺少的能力,这里又复习了部首直字法,让学生温故而知新学握扎实的基本功。“日期月累”学习了十二生肖的相关知识。“我爱阅读”让学生阅读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经典小故事。单元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洲、涌、峰”等生字,能在阅读中正确运用。

2.会写“州、湾、岛”等生字,并能正确规范地在田字格中书写,并能在具体的语言中运用,在写字的时候能注意自己的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3.复习在字典的方法,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认识更多的生字,为阅读打好基础,更加热爱祖国汉字。

4.正确区分一些同音字,会根据它的形旁和意思正确运用到句子中。使语言更丰富,提高语文底殖。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过程与方法】

1.利用多媒体和趣味性的方法激励识字的兴趣继续学习按笔顺规范写字,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2.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质疑讨论.合作、探究学习,不断提高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设计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巩固检测、检验所学的知识,反馈学习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主动识字乐于识字的好习惯,有把字写规范工整美观的良好愿望。

2.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感受议字的魅力,感受课外阅读的兴趣,对语文课程产生喜爱之情,并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学法导航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读准字音、识记字形.培养自学能力。

2.让学生做好课前预先,课前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有提前感知课文内容的过程。

识字一 神州谣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指导学生认识“谣”“涌”等10个认读字,会写“州“奔”等9个会写字。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过程与方法】

认真观察图画,能把图上描绘的景物物同所学的三字经联系起来,凭借图画理解词语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热爱祖国大好山河,希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富强。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会写字,会认字。

2.继续学习正确、流利、有韵味地朗读三字经,一边读一边想画面,积累生动的语言。

感受课文表达的感情,了解祖国的国情。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祖国山河壮丽,民族众多,团结一心,共同发展。今天,我们来学习《神州谣》。

2.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板书:1神州谣)

(二)检查预习

1.(课件出示)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台湾风光图。

图片中,你认识是什么地方,你去过这些地方吗?你知道这些风景的特点吗?

学生试说: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小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29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你能读正确吗?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shãn bēn fân xiá wān mín zú yì qí

族 谊 齐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平舌音“族”,翘舌音“神”,前鼻音“奔、奋、湾、民”。

出示:(课件出示)(带拼音)

隔 与 陆 浓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平舌音“耸”,前鼻音“繁”,后鼻音“涌、峰、浓、荣”。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

(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课件出示:读书正确姿势图片;注意读书姿势:双手捧书,眼离书本一尺)

(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

(3)指名读,评价读。4.指导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用田字格课件出示:神 奔 奋 峡 湾 民 族 谊 齐,让学生仔细观察字形结构,指名说。(2)教师指导书写。

“神”部首是“礻”,不是“衤”。

“奔”上下结构,是“大+卉”,不是“大+十+升”。

“湾”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最后一笔是竖折折钩。“民”的第一笔是横折,第三笔是竖提,不是竖勾。

另外,“峡、谊”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4)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5)展评学生的书。

(三)复习巩固

1.小游戏,送词语宝宝回家。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写好了生字,读准了词语,再来读读。这些词语宝宝要回家,你能不能帮帮他们?

(课件出示)出示:

奋发

民族

一齐 情谊

1.各民族人民()努力,实现富强、文明、民主的中国梦。2.祖国各()有着深厚的()。拿出练习纸,先读一读,想好了再写。指名读句子,对照答案。

小结:看来这些生字词同学们不仅记住了,会写,也会用,这才是真会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当小老师,抽读生字卡片。2.(课件出示)复习词语:

神州 中华 山川 黄河奔 长江 长城 台湾 海峡 民族 齐奋发 情谊

(1)指名学生认读生词。

(2)开火车认读词语。

3.齐读或背诵儿歌。

4.继续学习《识字1》。(板书:神州谣)

(二)初读儿歌,领悟感知。1.(课件出示)出示课文画面。

教师随机简介。这么有趣的儿歌,你想好好朗读一下吗? 2.(课件出示)出示课文:

山川美,可入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各民族,情谊浓,齐奋发,共繁荣。

(三)精读儿歌。

请小朋友分小组自读儿歌,画出自己不懂的词语,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小组自学讨论。

第三课时 1,背诵神州谣 2,听写本课词语。

教学反思:《神州谣》是一篇在识字基础上穿插形容词积累的课文。在课堂上,我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山川河流的词语的应用。本课教学,有以下几个特点:

1、我借助歌曲,吸引学生的兴趣,适时导入问题,引入课题。

2、我采用自主识字和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识记技巧,加深对本课生字、生词的记忆。

3、我通过展示图片,逐一引导学生理解形容山川河流的特点,感受这些词语的应用。

4、我引导学生规范生字书写,从字形结构上把握书写要点。

5、本文是一篇韵文,我通过让学生不断地朗读,来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的山川美、祖国的幅员辽阔、祖国的民族繁荣昌盛,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2传统节日

教学目标 :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有哪些风俗习惯。

4、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学生弘扬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民族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重难点

1.会认15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节日,并能说说自己是怎样过节日的。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2.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2传统节日(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学习“传统”二字的读音。

(“传”:三拼音节,翘舌音;统:后鼻音。“传”是多音字)

二、自读课文,读认生字

1.听范读,认真听。2.自读课文 自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词语多读几遍。3.出示会认的词语,检查自读情况。4.小组学习,识字方法的运用,利用归类识字法给汉字归类。

5.检查小组学习情况。

课件出示生字、词语。小组读、男女生读、开火车读等。

三、再读课文,初步了解传统节日及风俗。

1、再读课文,自读要求:边读边画出文中出现的传统节日的名称。数一数课文共有几句话。

2、文中一共介绍了几个传统节日?分别是什么?

(七个: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

3、课件出示: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

春节的活动。(贴窗花 放鞭炮„)

4、课件出示:元宵节,看花灯,大街小巷人如潮。①元宵节的风俗有:吃汤圆、看花灯、猜灯谜。

②“人如潮”是什么意思?(展示图片,结合图片理解词语意思。)

5、课件出示:清明节,雨纷纷,先人墓前去祭扫。

讲述清明节的习俗,及“先人墓前去祭扫”所表示的含义。

6、课件出示:过端午,赛龙舟,粽子艾香满堂飘。

请学生说一说端午节活动。

7、课件出示:七月七,来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

介绍七夕节。古代妇女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乞巧”,后来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了。

8、课件出示:过中秋,吃月饼,十五圆月当空照。

中秋节的风俗:吃月饼、赏月,合家团圆的日子

也和春节一样,是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

9、课件出示:重阳节,要敬老,踏秋赏菊去登高。

①重阳节习俗有哪些?(踏秋、赏菊、登高)

②“要敬老”这句话该怎么理解?

10、课件出示:转眼又是新春到,全家团圆真热闹。齐读

11、连一连,掌握节日的日期。这些传统节日的具体时间你 记住了吗?重点提示:这些节日里面除了清明节是阳历4月5日前后,其他节日的时间都是在农历的日期。

四、学写生字

课件出示“贴、街、舟、艾、敬、转、团、热、闹” 9个生字。1 学习生字,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2、师范写,生书空练习。强调 “街、舟、转、热”的书写笔画和在田字格中的间架结构。3.学生指导书写。重点指导“街、舟、转、热”等生字。

4.巩固生字,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五、作业布置:

1、抄写课后生字。

2、熟读课文

小结: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生自由回答)

第二课时

1,说一说你知道的其他传统节日。2,讲评三位同步。

教学反思:上课伊始,我借春节来唤起学生对春节的回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使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快乐、和谐、互动的气氛。我还设置师生互动环节,师生分享搜集到的资料,将常见的传统节日进行详细介绍,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了其中丰富的内涵。这一环节搭建了一个生生合作、师生合作、探究分享的平台,体现了真正的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

3《“贝”的故事》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认读“甲骨文”“饰品”的词语,会写珍贵钱币等词语。2.默读课文,了解贝字的起源,贝的作用以及字形字义。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意思,与偏旁有关的特点。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贝字的起源和字形字义特点,掌握贝在左右结构和上下结构中书写不同的特点。

【教学难点】

有贝字推衍开去,总结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过程: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贝壳吗?

2.出示课件,学生欣赏感受。

(课件出示贝壳图片):不同种类的贝壳。(1)欣赏各种贝壳,感受贝壳的漂亮,令人喜爱。

(2)说说自己喜欢那种贝壳,为什么。

导语:贝壳不光外表漂亮,能做饰品,还有更大的用处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好好学习一下关于“贝”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初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课件出示)

(1)要求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查字典或请教老师同学。

(2)读顺句子,不唱读,不回读,注意语气和语调。

(3)把容易读错的字和句子多读几遍。

(4)看看这篇短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2个自然段)

2.检查自读情况,疏通字词障碍。

(1)出示生字:(课件出示)yǔcáiqiánjiǎɡǔbèikéhuàibìɡuān 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自由练读;指名读,相机指导;再指名读;齐读。

开火车。按照小组快速念出老师出示的生字。让全体学生兴奋起来。

抢答。教师拿出哪个字,学生举手抢答。

④教师随机纠正读音:“钱、关”前鼻音,“财”是平舌音,“甲、坏”是三拼音节。

(2)认读本课新词:(课件出示)

漂亮、贝类、珍贵、饰品、随身、损坏、容易、赚钱、赔本、购物、贫困

同桌互读。同桌读有困难的地方帮助他纠正,读得好的地方表扬他并向他学习。

注意“珍、饰、赚”是翘舌音,读音分别是;“随、损”是平舌音,“品、贫”是前鼻音。:“漂亮”的“亮”读轻声。

检查评价。谁能大胆、响亮地读给大家听?指生读。3.(课件出示):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识记生字“与财钱甲骨贝壳坏币关”。

(1)认读生字,重点认读故事中的生字,自读生字。

(2)开火车读、齐读。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们?

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它们。如:“财”是“贝+才”,“坏”是“土+不”,“币”是“丿+巾”,“关”是“丷+天”,“甲”是“日+〡”。“壳”是“士+冖+几”。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住它们:“线”把“纟”换成“钅”,就是“钱”。

可以用减一减的方法记住它们:“写”去掉“冖”,是“与”。

还有用猜谜语的方法记住它们:“城头月”就是“骨”,“回来团圆”是“贝”。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钱、骨、壳”

(课件出示):钱、骨、壳的动画笔顺图

(1)教师讲解笔画名称和笔顺,扩词。(2)在田字格中范写,讲解每个笔画在其中的位置,学生按笔顺说说笔画名称。学生互相交流,老师重点指导。

师点拨: “钱”的部首是“钅”,注意中间是竖提,右边不是“戈”,多一横; “骨”的上部注意书写笔顺,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折; “壳”的上面是“士”。

(3)老师范写生字,学生描红。仔细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才能把这些生字写美观?(4)展示学生作业,点评优缺点。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

3.分小节展示朗读。

4.评价。

5.课件出示练读。

(1)自由模仿练读。

(2)男女分小节接力读

(4)自由练读,说说读了短文,你知道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讲了汉字“贝”的有关故事。)

(四)总结:

我国的汉字文化正是博大精深,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我们下节课接着学。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本课生字词。

(1)出示本课词语自由读一读。

甲骨文贝类珍贵漂亮饰品钱币购买

偏旁钱财携带货物。

(2)指名读词语师生纠正读错的字音。

(3)全班齐读词语三遍。

(4)单独出示文中12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指名学生朗读。(5)一起朗读生字。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再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分别讲了什么。

2.指名说明每个自然段的大致意思。

3.精读理解,重点突破。

A.学习第一自然段

(1)第一自然段贝壳是什么?出示贝壳图片。

(贝壳是保护动物身体的铠甲。)

(2)在甲骨文中贝字的样子像什么?(甲骨文中的“贝”字,画的就是贝壳的两扇壳张开的样子。)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就是贝字的起源。

B.学习第二自然段

引导学生归纳:这一段讲的是贝壳在古代的作用作为饰品。(1)除了珍贵、漂亮,贝壳还有什么特点?(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

(2)它在古代有什么用途?(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3)根据这个特点,用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表示什么。

(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4)除了书上列举贝字旁的字,你还知道哪些其她贝字旁的字吗?(学生查字典回答)

(三)课堂小结: 说一说,为什么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所以贝字做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

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课前让学生做相关的汉字起源知识的搜集工作,课后也鼓励学生有针对性地查阅更多的汉字起源知识,这样得益于课内,拓展于课外,学生才会对课堂所学由点带面,由单一到全面,对汉字的起源了解得更清楚,对汉字的兴趣会更加浓厚。

4《中国美食》

本课是一篇图片词串课文, 主要通过各种各样的菜品图片, 让学 生了解中国的美食,通过认识这些美食,从而认识生字,通过认识这 些色香味俱全的美食,认识中国的美食文化,爱上中国的美食文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菠、煎、腐”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烧、烤” 等 8个字;2.正确认读“凉拌菠菜、香煎豆腐”等词语;正确读写“红烧 茄子、烤鸭”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制作哪种食物运用那种烹调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中国的美食文化,激发对中国美食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学会生字,读好词语。【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词串;了解中国美食的烹调方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活动 1.同学们,我们中华民族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从南到北,美食文化不同烹调方法也不一样。2.告诉学生,本文就是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中国美食》。3.板书课题,一起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出示11道美食图片。图片中,介绍了哪些美食? 请同学们把书翻到第35页,把书端好,自由朗读课文。2.检查字词识读 同学们课前已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认读了生字词,词语能读正确吗? 出示: hóng shāo kǎo yā yáng ròu dàn chǎo fàn qié zi xiǎo jī 红烧烤鸭羊肉蛋炒饭茄子小鸡 同桌互读词语,用心听,他读得是否正确。指名读第一行词语,如果读对了大家就跟着读一遍。重点指导翘舌音“烧、肉、炒”,前鼻音“饭”。出示bō cài xiāng jiān dòu fu shuǐ zhǔ yú cōng bào yáng r òu xiǎo jī dùn mó gu zhēng jiǎo zhá jiàng miàn xiǎo mǐ zh ōu 菠菜香煎豆腐水煮鱼葱爆羊肉小鸡炖蘑菇蒸饺炸酱面小米粥 自由练读,同位轮读,指名读。重点指导翘舌音“煮、蒸、炸、粥”,前鼻音“煎、炖”后鼻音“酱”。3.检查课文朗读 小朋友们词语读得这么好,课文能读正确流利吗?(1)同桌合作轮读课文,读得正确流利地就给同桌竖起大拇指,不正确的让他多读几遍,我请读得用心,听得专心的同学展示。老师范读,学生跟读,指名读。(2)自由读全文,争取读得正确流利。4.指导书写生字。(1)出示生字:烧烤鸭肉炒饭茄鸡 仔细观察字形结构跟着老师书空。“烤”字左右结构,右边是个“考”。“肉”两个人不一样写法,上面的“人”较舒展,下面的“人”的“捺”变成点。(2)认真读贴,描一个写一个。注意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足安。(3)展评学生的书写。

三、读中悟情,读中积累

1.读法指导。小朋友,上节课我们只是粗略地了解了一下中国美食, 如果你想跟多地了解中国美食和烹调方法,我们就继续来学习课文。2.逐行指导。全班交流,先指名说、读,接着,通过课文插图或音 像加深对词语的理解,然后,让学生再读。必要时教师可作示范。指导重点:(1)第一行:凉拌菠菜 香煎豆腐 红烧茄子。①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哪些烹调方法?(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凉拌、煎、红烧”的烹调方法。)②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红烧”的烹调方法。(红烧:中国美食中烹调方法的一种, 把肉、鱼等加油、糖略炒, 并加酱油等作料,焖熟使成黑红色。)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凉拌黄瓜、煎油饼、红烧肉)(2)第二行:烤鸭、水煮鱼。(课件出示:文字、插图)①这两种中国美食又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这些中国美食用到了“烤、煮”的烹调方法。)②说一说,这两种烹调方法的具体做法。(可以借助查字典)(煮是把主料放于多量的汤汁或清水中, 先用大火烧开, 再用中 火或小火慢慢煮熟的一种烹调方法。烤是把食物原料放在烤炉中利用辐射热使之成熟的一种烹饪方 法。烤制的菜肴,由于原料是在干燥的热空气烘烤下成熟的,表面 水分蒸发,凝成一层脆皮, 原料内部水分不能继续蒸发,因此成菜形状整齐 , 色泽光滑,外脆里嫩,别有风味。)③说一说,你熟悉的食物中,还有哪些也用到以上这些烹调方法?(比如说“烤全羊”、“水煮花生”等。(3)第三行:葱爆羊肉 小鸡炖蘑菇。这两种美食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爆、炖)了解“爆”、“炖”的烹调方法。爆就是急,速,烈的意思,加热时间极短.烹制出的菜肴脆嫩鲜 爽.爆法主要用于烹制脆性,韧性原料,如肚子,鸡肫,鸭肫,鸡鸭 肉,瘦猪肉,牛羊肉等.常用的爆法主要为 :油爆,芜爆,葱爆,酱爆 等。炖和烧相似, 所不同的是, 炖制菜的汤汁比烧菜的多.炖先用葱, 姜炝锅,再冲入汤或水,烧开后下主料,先大火烧开,再小火慢炖.炖菜的主料要求软烂,一般是咸鲜味。(4)第四行:蒸饺 炸酱面 小米粥 蛋炒饭。这里有用到了什么烹调方法?(蒸 炸 炒)这三种烹调方法, 比较常见, 家里人一般用这些方法制作什么家 常菜?(蒸馒头、蒸包子、炸丸子、炒土豆丝)4.指导停顿。词与词之间停顿较短,做到声断气不断。行与行之间 停顿长一些,做到气断情不断。自读体会。5.练读全文。注意停顿,语速和语调的变化。自读,互读。反馈指 导。推选优秀者到前面配乐朗读。6.当堂背诵。学生诵读韵文,边诵读边想象,达到熟记积累,当堂背 诵。

四、总结全文,延伸拓展

1.今天我们认识了很多的中国美食, 说一说运用了哪些烹调方法吗? 本文共介绍了 10中烹调方法:凉拌、煎、烧、烤、煮、爆、炖、蒸、炸、炒。2.你最喜欢的中国美食是什么? 学生畅所欲言,说说自己最喜欢吃的美味佳肴是什么。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很多中国美食, 了解了很多烹调方法, 我们会 用词串说句子。

板书设计: 4中国美食 凉拌、香煎、红烧 中国美食 烤、煮 烹调方法 爆、炖 蒸、炸、炒

第二课时

1,讲评三维。2,听写本课词语。

教学反思:回顾本课教学,课堂上学生始终兴趣盎然。特别是“随图识字”这一教学环节,由看图认美食进而认识汉字,既形象又让学生印象深刻,这一环节中的“小厨师”更让学生乐于参与。此时,我大胆放手,把课堂让给学生,表演的学生语态自然,语调抑扬顿挫,下面聆听 的学生个个听得津津有味,将课堂氛围推入了高潮。纵观本课,无论是识字,还是写字,或是发现汉字的规律,我都将美食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将热爱祖国的情感注入其中,真正达到了“润物无声”的教学境界。

口语交际:长大以后做什么?

教学目标:

1、鼓励孩子用完整的语句讲述自己长大后的梦想。

2、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力,能大声说出自己不平凡的心愿。

3、教育孩子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要怕困难而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让学生自信表达自己的梦想。难点:用上句式来练习说话,让孩子学会坚持自己的梦想。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介绍一种职业,例如医生。医生是给病人看病的一种职业,救死扶伤。

2、有谁想来介绍自己爸爸妈妈,他们是做什么的。在小组内说说,说完推选出小组里说得最好的同学说给大家听。

3、指名学生上台发言。

4、教师:有的同学爸爸妈妈是做医生的,有的是做老师的,还有的是工人,他们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为祖国的建设作出贡献。

5、教师:在这个社会上,还有许多的叔叔阿姨和我们的爸爸妈妈一样在为祖国的建设而努力着,他们是谁?出示搜集的各种职业的图片(7-9张),仔细观察图片,看看图上的叔叔阿姨分别是做什么工作的?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可以用上句式:我猜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教师:同学们真会观察,那么你长大以后要做什么呢?让我们今天一起来说说。(板书课题:长大以后做什么)

二、感受话题

1、指名说说自己长大想做什么。

2、教师朗读例句,听完以后请同学模仿着讲一讲。

3、教师点拨:他们都是先说自己长大后想做什么,再说理由,用上句式:我长大以后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教师引导学生在座位上练习这个句式说话,联系完之后指名同学来说,老师个别指导。

三、我是小记者

1、情景演出。安排两名同学扮演采访记者,其他同学为被采访者。采访的问题设置: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为什么?

2、同学点评。他们点评记者和被采访者的表现,老师点评总结。

四、升华主旨

1、教师:有了我们自己的目标,那么我们怎么样去实现它呢?小组讨论,你怎么实习自己的目标。

2、请小组代表发言,说说自己小组的讨论结果。

3、教师总结:有了目标,还要有行动,不能半途而废,要努力的一步一步的靠着自己的目标更进一步,不要遇到困难就放弃,坚持最可贵。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好好学习,努力学习知识,这样我们才能一点点的实现自己的目标。

五、课堂小结

这节口语交际,我们谈论了一下长大后做什么,那么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目标,其实啊,光有目标是不行的,还要有实际行动,要努力去实现它,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样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老师希望你们每个人的目标都能够实现。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本课出现的情境图是以教师、医生、工程师等几种行业为代表的形象启发学生进行联想。由于课本中的情境图中一些人物职业并不容易看懂。因此,我在教学舍弃了课本中的情境图,借助多媒体,搜集了九种左右行业工作的情境照片。这些图片与学生生活联系更加紧密,有助于学生激发灵感,打开思路。这节课上,我创设了不同层次的交际情境。口语交际是一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活动,在课堂上我创设了多个不同层次,由易到难的交际情境。如:同桌互相问一问,教师采访,小组之间相互说一说,小记者采访等。这些情境的创设体现了鲜明的互动性,使得学生在双向互动的实践中提高了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熟读识字中的词语。2.会区分形近字,根据偏旁,猜测字义。3.学会部首查字法,看到汉字会分析汉字的部首。4.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5.培养爱阅读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根据汉字偏旁分析字义,掌握部首查字法。2.初步了解中国的十二生肖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我会读 1.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认读生字,教师检查生字认读情况。2.出示图片(各种食物图片),观察图片,说说你看到了哪些食物。3.(示例:葡萄)说说看,你吃到葡萄之后是什么感受?是酸的还是甜的?(出示词语:甜津津、酸溜溜)教师引导说句子:我吃到的葡萄是的,我吃过的葡萄。4.(出示其他图片)请仿照老师刚刚说话的句式来说一说你吃过哪些食物。5.(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认读词语,开火车读词语。6.你还能想出其他的与食物有关的词语吗?(示例:热腾腾、凉丝丝、黏糊糊)

二、我会认偏旁 1.出示两组字:“霄、宵、削”“赔、陪、培”。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组字,说说它们有什么共同点。(都有相同的偏旁,分别是“肖”和“咅”)2.出示“我的发现”中的三组字,小组讨论这些字又有什么特点。3.猜一猜,这些汉字都与什么有关?是什么意思?(与偏旁有关,偏旁表意)火字旁、四点底:与火和水有关。心字底、竖心旁:与人的心情、感觉有关。利刀边、刀字旁:与武器有关;表示切割、分离。4.出示课本中的题目,完成课堂练习。(对于错得集中的题目做重点讲解)5.出示“字词句运用”中的8组汉字,说说这些汉字的偏旁部首。6.复习部首查字法。

三、我爱传统文化 1.观察与认读。(1)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2)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看拼音。2.了解十二生肖。(1)让学生知道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3)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4)学生说说自己的属相是什么。3.读读与背背。(1)学生读词语,注意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朗读。(2)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好,今天咱们班来了两位朋友,它们分别是——小枣树和小柳树(生看图片回答),我们跟它们打声招呼好吗?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2.展示读课文,请8名同学一人读一段。

三、品读1~4自然段 1.教师引读课文题目和第1自然段,学生分小组读2~4自然段。2.用“——”画出写小柳树外形的句子,用“”画出写小枣树外形的句子。3.逐段交流反馈,并进行朗读指导。4.读第2自然段,在文中画出描写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句子。

四、学习5~8自然段 1.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引导学生看图,猜一猜这是什么季节。(秋季)提问:秋天的小枣树发生了哪些变化? 2.默读5~7自然段,回答问题。小枣树结出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小柳树没有结果子。小枣树嘲笑小柳树了吗?(生:没有)小枣树不仅没有嘲笑小柳树,还怎样跟她说话?(生:温和地说话)

3.反复读第7自然段。4.体会小柳树和小枣树各自的优点。小柳树:好看、能乘凉;小枣树:宽宏大量,能看到别人的长处。5.读第5自然段填空:秋天的时候,小枣树结了。6.读一读第7自然段中小枣树说的话,从中可以看出小枣树的品质。

五、总结升华 7.说说你从文中懂得了什么道理。

[教学反思] 先从教学目标的实施看,我基本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即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部首与词意的联系,能通过部首猜词意。通过对十二生肖的认读,初步让学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韵味。其次,从教学重点难点的教授来看,我基本上在这节课中解决了重点和难点,通过联系生活,把认字、学词和认识事物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篇2:三年级下单元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是一篇常识性课文,主要说明海底世界的“景色奇异、物产丰富”。如何让学生认识“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我认为可以采用“比较法”进行教学。

“比较”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海底世界》正是运用比较等方法介绍海底的景和物的。

海底的“宁静”和“黑暗”,学生不易体会到,更不易认识深刻。课文把海面和海底作比较,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由已知到未知,清楚地介绍了海底的“静”和“暗”。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认真读描绘海面的句子,想自己见过的情景,对比想像大海的深邃,海底的沉积和漆黑。

海底的“各种声音”是一个谜团,学生难以想象、猜解和区分。课文用“有的„„有的„„有的”句式列举出来,每句又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对声音进行了描摹。这样,海底各种动物发出的不同声音就介绍得一清二楚。我在教学时,抓住这四个句子,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情感体验,让学生模拟一下蜜蜂“嗡嗡”、小鸟“啾啾”、小狗“汪汪”和打鼾的声音,比较他们的不同,从而想象出海底动物发出的各种奇异的声音。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使学生深刻地了解了文章所描写的内容。

课文第四段介绍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式。其中介绍海底动物的行进时,用速度很慢的“海参”和速度很快的“梭子鱼”作比较。到底梭子鱼的速度快到什么程度?课文又用火车和它作比较。

课文第五段介绍海底植物,用“最小的单细胞海藻”与最大的海藻长度作比较,具体说明了海底植物大小长短的比较。

由此可见,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认识海底世界的景物。教师要牢牢把握住每段内容中的可比较之处,启发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想象海底的景色,了解海底的物产,体会这样写的好处,获得“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这样一个认识,进而使学生产生开发海底物产、造福人类的理想和志愿。

篇3:三年级下单元教学反思

一、内容的科学性

《太阳》介绍的是与太阳相关的一些知识, 说明太阳和人类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月球之谜》是一篇介绍月球知识的短文, 文章从皓月当空的美好景象落笔, 继而列举了一些与月球有关的不解之谜, 最后以“对神秘的月球, 人类还将继续探索下去”结束, 在介绍月球知识的同时, 激发起人们探索月球和宇宙的兴趣;《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以“我”的一次上网经历, 介绍了网络的特点和作用, 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果园机器人》以服务于丰收果园的机器人为主人公, 通过它能采摘成熟的水果, 介绍了电脑的相关知识。

二、结构的严密性

就篇章结构而言, 四篇文章的主要特点是清晰缜密, 逻辑性强, 在介绍科学知识的同时, 准确地反映了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如《太阳》一文, 全文共有两部分内容, 一是介绍有关太阳的知识, 二是说明太阳与地球有着怎样密切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有着内在的因果联系, 文章的叙述层次非常清楚:正因为太阳很大很热, 离我们又很远, 所以才能给地球送来适合人类生存的光明和温暖, 人类生活的世界才会这么美丽可爱;再如《月球之谜》的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这几段文字以并列式的结构分别具体地列举了月球的不解之谜, 其中每个谜的提出都是先列举实验结果, 然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其中的神秘之处。

三、表述的趣味性

四篇课文都是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介绍科学知识, 文章或采用拟人法、故事法, 或用比喻法、描写法, 灵活多变, 趣味盎然。如《太阳》以羿射九日这个古老的传说为文章的开头, 吸人眼球, 引人入胜;《我家跨上了“信息高速路”》不仅内容有趣, 角度新颖, 课题亦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文章名为讲述上网经历, 实为介绍网络知识, 中间穿插“我”爸爸妈妈的讲解, 使得深奥专业的网络知识变得浅近且有趣。

四、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性

语言的生动、准确、形象是这四篇短文的又一显著特点。如《太阳》一文, 作者在介绍太阳时, 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引用、分类等多种方法, 这些方法语言生动、准确、形象, 使一些抽象的或不好懂的知识显得具体、通俗、明了;《月球之谜》第一段用优美的文字, 渲染了月光给人们留下的美好印象, 不但突出了月亮本身的魅力, 而且与下文中月面的荒凉形成对比。文章在介绍月球的几种难解之谜时, 又巧妙地运用疑问句和感叹句, 强化了月球的神秘。

综上所述, 四篇文章就其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都有着共同的特点, 是一组向学生进行科学知识教育的科普类短文。那么, 这类课文应怎样教学呢?仅谈三点建议:

一、把握教学目标, 落实教学重点

“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 发展思维能力, 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课程总目标的一段文字。我们认为, 这段文字对教学科普类短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应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贯彻和落实。此外, 就此类课文的教学而言, 笔者认为, 下列三项目标不容忽视:1.在课文学习中了解自然科学知识, 学习用联系的眼光看待自然界, 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学习、体会、借鉴运用文章的表达方法, 积累语言, 培养读写能力;3.加强思维训练, 渗透唯物辨证观点。进行适当的科学世界观的启蒙教育。总之, 在总体把握教学目标的前提下, 以科学知识教学为重点, 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为出发点, 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为归宿, 学好、教好此类课文。

二、搜集相关资料, 拓展课外知识

教者在教学此类课文时, 可根据课文内容, 布置学生搜集、阅读、整理相关的知识资料, 拓展学生的知识。如教学《月球之谜》时, 课前布置学生围绕月球收集材料, 可以是月球的图片, 可以是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 也可以是描写月亮的诗句, 通过相关资料的收集以增加学生对月球的进一步了解。

三、读、说、写有机结合,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本组教材在内容、结构、表述、语言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中可充分利用这一资源, 将读、说、写有机结合起来, 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读———感悟表达效果。

这几篇短文, 在写法上很有特点, 语言优美, 文字流畅, 既浅显易懂, 又具体明了。因此,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指导学生阅读来体会、感受。如在教学《太阳》的第一自然段“有这么一个传说, 古时候, 天上有10个太阳, 晒得地面寸草不生”及篇末最后一句“一句话, 没有太阳, 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这两句时, 教师可通过范读、领读等方式指导学生读出句中恰当的停顿, 读出语气的轻重缓急, 以更好地感悟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读前句时可在“有”后面稍做停顿, 读“这么”时, 语气可稍重些, 之后语气稍变, 用娓娓道来的语气读“古时候……”一段, 在叙述中给人一种神秘之感, 从而产生对太阳的好奇之心、对探究宇宙的浓厚兴趣。读篇末一句中的“一句话”、“没有”、“美丽可爱”等词, 要读得重些, 慢些, 以表示肯定的语气。

说———表达奇思妙想。

教学本组教材时, 应结合《语文园地六》口语交际的安排, 借助口语交际中的示例和本组教材的学习, 引导学生打开思路, 以奇特合理的想象, 大胆地说出自己在发明创造中的奇思妙想, 在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同时进行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

写———训练综合能力

篇4:三年级下单元教学反思

班级: 姓名: 成绩: 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10分)

二、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3分)

1.在括号里填上表示颜色的词。(3分)

( )的大圆盘 ( )的花瓣儿 ( )的小莲蓬

2.给加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3分)

赶:①加快行动,使不耽误时间;②追;③遇到(某种情况)。

(1)在回来的路上正上一场雨。( )

(2)学习中就要有你追我的劲。( )

(3)他骑车飞也似的往厂里。( )

3.写出带有数字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4.根据诗意写出诗句来。(4分)

月色朦胧,一阵疾风吹来,树木野草发出“沙沙”的声音。李广将军趁着夜色开弓打猎。

三、在比喻句后的括号内画“√”。(8分)

(1)小鱼游过来,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

(2)荷葉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大圆盘。( )

(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

(4)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

四、发挥想象巧填空。(12分)

1.《滕王阁序》是少年王勃在参加宴会时即兴写下的文章,当都督听人读到“落霞与孤鹜齐飞,”这两句时,不禁。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秋景?展开想象写一写。(3分)

2.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这样的美景吗?(5分)

3.你还知道哪些王勃写的诗?查查资料,写一写。(4分)

五、句子七彩街。(14分)

1.用带点的词写句子。(6分)

(1)藏族同胞吃尽了反动军队的苦头,听说又有军队开过来,早躲进了深山,谁也不敢露面。

 

(2)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一定会惊喜万分。

 

2.仿照例子,将句子改为带句号的句子。(3分)

例:王勃的才气怎能不令人佩服呢? 王勃的才气很令人佩服。

这么多天了,藏胞还在山里,怎么受得了呢?

3.读一读,选一选。(5分)

嘿 哎 咦 哦 啊

( ),我的橡皮擦到哪儿去了?刚刚还在手边。

( ),这小家伙还挺厉害,一会儿就爬上了天梯。

( ),你的这条裙子我好像在哪儿见过。

( ),今天终于可以去郊游了。

( ),原来是你要参加英语比赛。

六、先把下面一段话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10分)

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一个人不论_________,都_____。对任何人,都应该_____,________。”这就是那位小姑娘_______。她是________。

1.先把上面一段话补充完整。(3分)

2.一位小姑娘竟然能成为大作家萧伯纳的老师,难道是她有出众的才华吗?请你好好想想小姑娘能成为大作家老师的原因,试着给大家分析一下。(4分)

 

3.我们从这个故事中感受到萧伯纳有哪些美好的品质呢?(3分)

七、仔细阅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3分)

一张芦席

任弼时很喜欢打靶。

有一次,他在陕北的一个乡村里,工作劳累了,想打一会儿靶,便让警卫员小陈去准备一个靶子。

小陈答应着,就出去寻找做靶子的材料。小陈到处寻,问了这家又问那家,都回答说没有,他真有点失望。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一张老乡不用的芦席,小陈把它做成一个靶子,高兴地来见任弼时,说:“靶子做好了,您可以去打靶了。”

“好!咱们一起去打靶。”任弼时拉着小陈向屋外走去,当他看到靶子是用一张芦席做成的时候,就问小陈:“这芦席是从哪儿拿的?”

“首长,我是从一位老奶奶家拿来的。老奶奶说这张席子已经没有用了。”

小陈一本正经地回答。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老乡的东西,不管有用还是没用,都不能拿。小同志,我们八路军可不能随便拿老乡的东西呀!”任弼时严肃地说。“这……”小陈还在犹豫中,任弼时催促道:“快送回去吧!”小陈答道:“好,我这就送回去!”

说完,小陈拿起芦席飞快地跑向老奶奶家,任弼时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满意地点了点头。

1.任弼时喜欢打靶,这次为什么不打?(4分)

 

2.任弼时为什么最后又满意地点头?他心里在想些什么?(4分)

3.读了短文,你觉得任弼时是个怎样的人?(5分)

八、写作我能行。(20分)

我们认识了菩萨心肠的朱总司令,英勇无比的李广将军和才华横溢的少年王勃,你一定还知道其他一些著名的历史人物的故事。查查资料,并把它们写下来。

(命题:刘 亮)

篇5:三年级英语下第二单元反思

青龙一小 佟双伶

首先从教学目标上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学习家庭称谓的几个单词和谈论家庭成员的句子Who’s this? This is …并且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本课所学。我觉得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基本完成,学生能正确的认读出单词,能够运用This is…句型介绍自己的家庭。其次,从模式上来说,本节课我努力按照一一一模式要求自己。并将言语交际为中心贯穿整个课堂。然后从教学流程上简单做一下反思。

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家庭秀的情境,然后所有的教学活动均围绕这个情境展开。在复习说环节,用free talk的形式复习前面所学过的食物单词为新课做铺垫。用本单元的歌曲把学生带入到课堂中。在新授环节我共分了三个层次来进行教学,第一层用自己介绍自己的家庭照片的方式新授本节课的单词。学完单词用Let’s do 的方式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第二层次,在学生学习单词的基础上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加入新的句型Who’s this man/woman? This is…第三个层次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同桌谈论自己的朋友来进一步操练句型。三个层次逐层递进。接下来是拓展听读环节,本节课共设计了四个拓展听读材料,第一个拓展材料比较简单,拓展了祖父母的说法。第二个拓展材料主要拓展 How many?句型,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如何谈论家庭。第三个拓展材料拓展职业单词,让学生将家庭成员于职业联系起来。最后一个拓展材料主要对孩子们进行情感教育,培养孩子们热爱家人体会父母的辛劳意识。

篇6: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教学反思

第三组课文都是一些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么应该怎样看问题,怎样想问题。

根据课文特点,对话较多,在教学中我也主要抓住对话通过朗读、表演、讨论来学习。如《南辕北辙》抓住主人公和朋友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得意无知,南辕北辙。

《惊弓之鸟》重点通过人物的对话朗读体会人物特点,让学生认识一个善于观察、思考和分析的更羸。同时明白惊弓之鸟的字面含义以及比喻义。记得当时我让学生讨论了“害死大雁的是谁?”这个问题,紧接着解释了惊弓之鸟的含义。这里处理不当,没有给学生更多思考的时间,让学生通过思考体会出比喻义。或者顺势让学生谈谈学了这篇课文的收获。《画杨桃》我主要抓住同学们与老师之间的两次对话来体会他们不同的反应以及老师的不同反应。同时以父亲和老师的话为难点来体会无论做什么事或看问题都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在体会老师和父亲的话时,可能是引导不到位,学生答的就是“不同的角度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不要嘲笑别人”“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之类。总是重复说,总是不能答出精彩。当时似乎又变成了我的独角戏,又是我说出实事求是。是同学们积累词汇不够?是我执着于他们要答出更准确的道理?还是朗读体会不够?

上一篇:如何培养自己的专注力下一篇:大丰市三龙镇第三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