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的遗憾知乎

2024-06-21

奶奶的遗憾知乎(精选3篇)

篇1:奶奶的遗憾知乎

一、何谓认知盈余?

周源在极客公园创新大会对知乎这一年进行回顾的时候告诉我们:知乎就是一个认知盈余时代的产品,相信许多人都看过《认知盈余》这本书,那么什么是认知盈余呢?克莱·舍基给出的定义很简单,就是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可以说,facebook、twitter以及维基百科的成功,都是“认知盈余”的功劳。而在中国,博客、人人网、微博的兴起,都有赖于它。Web2.0给每一个人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分享自己专业知识与兴趣的平台。以我自己为例,我会在业余时间写产品评测、产品观察文章,在个人博客发布,同时通过微博进行传播,甚至会透过一些新兴的网络媒体,如Web20share、LBS观景台、Mobile20、雷锋网、互联网的一些事等进行发布稿件,我自己算是认知盈余描述中的其中一个人。

二、关于知乎的现状

(一)知乎的运营情况

知乎在12月20日进行内测,已经运营了1年多。作为一名中度知乎用户大概是今年6月份拿到邀请码进入知乎。我收集知乎在公开资料中的数据,希望能帮助大家对知乎这一年的运营情况有一个直观认识。

关于Alexa排名

截止1月22日,知乎的Alexa数据是这样的:

我选择了 、人人网、36氪、Techweb四个网站作为参考,前两者是社会网站的代表,后两者是科技博客的代表。通过上表的数据,相信大家已经有一个比较直观的理解。在这个认知盈余的时代中,知乎这个知识分享平台已经创造出比一般的专业编辑(36氪、Techweb)更巨大的知识力量。

同时,知乎还分享了20这一年所产生的数据:

知乎的种子用户在两三个月内在知乎产生的会大量超过他们过去两三年的博客总量,现在更新一批数据,知乎的大量用户的回答量可以出书了。回答字数超过30万已经有很多。在知乎上,一个用户一年时间的回答量达到1500篇科技博客,相当于36氪(累计发布4000篇文章)三分之一的文章量。同时,知乎分享与创造的时间已经达到200万个小时,这相当于685个编辑每天8小时,全年无休工作的时间,也相当于38个36氪(36氪目前员工人数为18人)……

(二)知乎的用户需求在哪?

相信,经过这一年的发展,大家应该都知道知乎的用户需求就是:追求高质量的答案。我将通过几个为什么来深究社会化问答产品的用户需求,让大家更加清晰地了解知乎产品能获得用户认同的重要原因。

为什么用户会问问题?因为每个人都存在知识盲区,用户希望通过问问题的方式指导答案,解决自己的问题,

为什么不用搜索引擎去搜索答案而是去问问题?因为搜索引擎不一定能搜到自己想要的答案,同时搜索出来的答案不一定高质量,所以才会有百度知道等产品的出现。百度知道等产品本质上是为了提供高质量的搜索结果。

为什么要去知乎提问而不是百度知道呢?因为在知乎提问的问题相对高端,需要拥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职业背景的人才能回答。同时,问题本身没有标准答案,我们更加看重回答问题的过程,而不是最终结果。

用户追求高质量的答案的本质就是我存在知识盲区,而问题本身需要一定知识背景的人方能回答,而且在我身边的人无法回答的问题。会通过知乎这种社会化问答产品来解决。正是这种相对高端的用户需求,给知乎这种社会化问答产品带来相当大的运营难度。如何聚集一批专家?如何筛选答案?如何推荐问题?都需要花很多时间、很多精力去解决的。

(三)知乎网站功能分析

根据周源在年极客公园创新大会上的介绍,知乎这一年其实只是做了一个功能:问答。所以对知乎网站功能分析将围绕问答这一功能进行解构。(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就目前来看,知乎的网站架构比较简单,就是围绕着问答进行产品改进,着重在细节上的改进。而在社会化这一块尚未进行比较大的改进,这个与知乎发展阶段有关,毕竟还未发展到透过问答进行社交活动的层次。上图纯粹让大家了解一下知乎的核心功能,没有在交互设计、流程上作过多分析,比较关心交互设计的朋友们可以仔细研究知乎每一个版本的改进。

三、这一年,知乎是如何运营的?

我自己使用知乎大概半年时间,对知乎的运营观察用了2个月。应该来说,目前,知乎的运营是一种基于话题的产品运营。最近发现,每当微博上发生一些热点的时候,知乎都会涌现出与热点相关的问题,引发众多用户的围观与回答。当出现高质量的回答后,该答案会在社会化媒体中进行二次传播,引发又一股围观潮,进而提升用户的活跃度。对于知乎运营的分析,我将从内容与推广两个角度进行观察与归纳,如有不对的地方,请及时指正。

(一)基于兴趣的内容运营

最初,知乎的第一批种子用户来自互联网从业者,所以在知乎公布的“8月份新增内容分布”图上,你会发现互联网占据了50%的新增内容。最初传播的高质量答案大多与互联网热门的话题有关。后来随着注册用户的增加,伴随着用户兴趣图谱上的拓展,知乎上的新增内容分布逐渐开始增加、扩散,内容也不再拘束于互联网方向,生活、旅行,音乐都成为热门类别之一。就12月的知乎新增内容来看,已经发展到基于兴趣的内容运营上,在这一基础上,可以逐渐开始基于兴趣的社交规划,让问答成为彼此认识的一个桥梁。说到内容运营,提问题很容易,但如何产生高质量的回答非常难,那么知乎的高质量回答又来自哪里呢?

篇2:知乎用户的观展/表演行为研究

关键词:问答类,网络社区,知乎观展/表演行为,自我展现

一、知乎社区的基本架构和功能

中国的虚拟社区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其中天涯社区、人人网、新浪博客、新浪微博、知乎次第出现,形成虚拟社区发展中的重要节点。知乎网于2011年1月推出,2013年3月起向公众开放注册,属虚拟社区中的问答类社区。

在知乎中,一个人提出问题,由专业人士、有经验的人来解答,用户的行为不仅围绕兴趣点展开,更以专业和擅长为出发点,进行“一问多答”形式的互动。知乎运用投票排名、无帮助问题隐藏、相关问题对应用户邀请等等机制,维护社区的运行。知乎通过各种机制,维护社区氛围,形成了一种基于问答的媒介景观。

知乎社区网站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为首页、话题页和发现页。首页显示着关注人的最新动态,首页的右侧边栏显示用户关注话题、收藏等,另附“知乎专栏”“知乎圆桌”“知乎电子书”三大板块,分别对应写文章、限时话题讨论、电子阅读的功能。话题页是对于问答内容的分类,显示关注兴趣领域的问答,用户在注册知乎后,可以在“话题广场”关注自己喜爱的领域的标签。发现页为用户提供近期最热的问答,这些问答往往具有关注人数多、回答人数多、回答质量高的特点。(见图1-1)

知乎社区的主要功能,可以分为三类,分别是浏览、提问和回答环节。(见图1-2)在知乎上进行浏览时,投票机制是对优质答案的筛选方式,票数高的答案会排在靠前位置,用户在浏览时会首先看到优质答案。评论机制则是浏览用户与答题用户私下交流的方式。投票与评论的多少、激烈程度共同决定一条答案的地位。在问答环节,回答者往往会分析问题的侧重点、包含的要素等等,根据问题选择回答的形式,并分步骤结构来呈现答案,这些问题和答案不仅呈现给我们某些领域的知识,更向我们展示了用户的交互行为。随着接触和使用,用户与知乎社区捆绑得更加紧密,所有的用户仿佛同一舞台上的演员,虽身着各色戏服、说着不同台词,但都共同演绎同一台戏。知乎作为网络平台中的一种,不仅是进行问答交流的平台,同样也是观展/表演的平台,观看和表演行为逐渐日常化、平常化,适合引用观展/表演范式理论加以分析。

二、观展理论

A bercrom bie和Longhurst(1981)将受众研究范式划分为三个阶段:行为范式(B ehavioral Paradigm)主导阶段,合作/抗拒范式(Incorporation/R esistance Paradigm)主导阶段和观展/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 ance Paradigm)主导阶段。[1]观展/表演范式(Spectacle/Perform ance Paradigm)将受众理解为具有表演和自恋性质的人,关注受众在媒介使用过程中,以媒介景观构建日常生活,并在对媒介的使用中,“看”与“被看”中寻求归属与自我认同。

观展/表演范式基于对弥散的受众的分析。A bercrombie和Longhurst将受众分为三种类型:简单受众(sim ple audience)、大众受众(m ass audience)和弥散的受众(diffused audience)。[2]弥散的受众是指随着媒介的发展和融合,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渗透加深,媒介的信息时刻包围着受众,媒介的影像充斥着受众的日常生活,媒介与受众的接触点越发弥散,故而形成弥散的受众。

A bercrom bie和Longhurs分析了弥散的受众的行为,并依此建构了观展/表演范式的基本框架,该框架包括四个阶段:媒介渗透、日常生活、表演/认同、观展/自恋。

媒介渗透阶段代表媒介内容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空间和时间段,媒介对日常生活的渗透,不仅可以方便受众快捷地获取信息,主动参与媒介活动,有时对于媒介的接触,甚至是无法避免的。

日常生活阶段是媒介渗透的发展,表现在人们根据从媒介中获取的信息来做出生活决策,并将自己获取的信息当作人际交流中的主题内容。

表演/认同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A bercrom bie&Longhurst将当今社会是一个“观展的社会”,他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即为表演,人们时刻注视他人,就是观展的过程,同样,自己也会成为被观看的对象。人们在各种观点、立场和群体中选择自己的认同,并表演出这种认同。而对认同的表演,又进一步强化了既有认同。

观展/自恋意味着人们在“看”与“被看”中,不仅吸引其他人观看自己的表演,也反观自己的表演及表演所引发的效果。所以,自恋不仅是表演者自己与自己的互动,表演者对自我表演的反观,要通过由他人的注视、评价等来建构的“镜子”来观测。

三、知乎用户观展表演行为分析

(一)媒介渗透与日常生活

知乎内容渗透到用户生活的真实和虚拟空间,问答议题覆盖了休闲八卦、社会重大议题以及日常生活决策。

随着知乎的发展,“知乎体”已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为人津津乐道的内容。常有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转发知乎中的精彩问答,例如,“问:你是如何走出人生的阴霾的?答:多走几步。”“问:什么叫见过大世面?答:能享受最好的,能承受最坏的。”“问:和不熟的女生去吃饭应该怎么聊?答:我看过一句话,有人觉得交际困难或者比较累,是因为他们总是试图表现出自己所不具备的素质等等。”类似的这些“知乎神回复”源源不断地为网络使用者供给休闲八卦的常规内容。

同时,每当社会上燃起严肃话题,知乎对于同一议题的热议也会夹在众多转发的新闻快讯、事件评论中,例如前几年女性失联事件频发,在经历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接连报道后,知乎上关于“女性安全”、“女权”的主题也随之增多,并被不少微博账号转发,热议话题又被引导到了女权主义上。又例如2016年魏则西去世事件引发的关于百度搜索的讨论也以知乎为主舆论场,进行了多方的意见交汇和攻防,并最终推动了“魏则西条款”的出台,使竞价排名服务纳入了应有的法制管理轨道。

知乎对日常生活的渗透,还表现在对各种具体生活决策的建议。知乎问答覆盖了从着装、装修、旅行、求学、情感到职业规划等各个领域。寻求意见上知乎的惯性反应,使知乎深入的介入到使用者的日常。

(二)表演/认同

表演/认同是知乎社区形成的关键环节,这涉及到知乎使用者的自我形象设定和资料编辑,所关注的领域,所提的问题,所支持和反对的观点,以及对问题的回答。

用户的自我形象建构,是表演展开的源头。入驻知乎时,对用户个人资料的编辑,在知乎的“个人中心”里,用户可以设置头像、昵称和简介。独特的头像,亮眼的昵称,以及不走寻常路的简介,都可以有效的设定使用者在知乎社区中欲展现的个人形象。

在最核心的问答部分,聪明的提问和或机智或实用的回答使使用者之间能充分的相互展示,并获取认同。在知乎中,对于不同的问题有不同的答案呈现形式,将常见的答案类型进行分类,有如下几种形式:

1. 开场白。

答题前的互动。答题的用户在答题时有时不会一上来就呈现答案,而是先说一句题外话,例如,“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最近好像又火了”“谢谢邀请”等等,也有的用户会简单叙述自己看到问题后的思路和答题选取的角度。

2. 个体经验表述。

知乎被称为是学习知识的场所,也同样是一个讲故事的地方,对于某些问题,答题者用自己的经历进行解答,这类答案具有日志的性质,不仅在回答提问者的问题,也在用讲述经历的方式展现自我,这类答案,比其他答案更具表演性,也有更强的可观看性。

3. 提供有理有据的方案。

利用理论依据编写答案,是知乎的一大特点,知乎用户将“理性”视作知乎网站的象徽,更将逻辑严谨、有理有据作为自己的答题准则。比起经验表述,理论依据型答案似乎没有很强的可观看性,但是思维模式的展示同讲述故事一样,需要答题者反复斟酌所选案例、引用理论以及表述方法,是一种对于知识掌握程度、思想深度的表演。

4.“抖机灵”。

这种答案不是正面呈现,而是从其他角度入手,达到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效果。例如,“为什么对于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情商比智商更重要?”这一问题,有的用户回答“智商高,性能好;情商高,兼容好。”

在知乎中,最常见和最热门问题的提问形式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种:

在知乎问答的过程中,分享自己经验的“输出者”与在网站上进行浏览、阅读的“输入者”相互观看,因为共同的关注点和观点而聚合成为众多具有认同感的群体。这些相互认同的群聚者可以建立私人之间的关注,可以追踪彼此的动态,并在问答中相互切磋和支援,从而进一步稳固彼此之间的链接。

(三)观展/自恋

知乎作为网络社交问答平台,具有一定的思想塑造作用,用户在知乎中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学到其他用户解决问题的思维。同时,知乎严格规范的问答机制也时刻提醒用户,在问答交互的过程中必须“守规矩”,这些规矩包括社交礼节,提问时对问题明确性的思考以及回答问题时对答案的编排能力,被投票数越多排名越靠前等等,为了成为一个符合知乎管理机制的“守法公民”,为了获取更多的投票或为自己满意的答案投出一票,用户在使用知乎时,都进行着严格和耐心的观展,并对表演的形式和内容,甚至是后果进行一番仔细的思考,例如“我这样回答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要怎样回答才能既能说明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又能给人们以希望”“我要用什么样的行文结构才能突出我的专业水准,做出一个排名领先、漂亮的答案”等等。这种时刻提醒自己耐心观展和自我表现的行为,对于知乎用户来说,是一种不断审视和管理自己、学习他人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在知乎这个环境里,知识的形式不是“百科”而是“问答”,在实例、亲身体验、不同视角方面等等方面,知乎比在百科词条或百科全书更加丰富,一个枯燥难懂的理论在知乎上也更加通俗易懂、感情饱满并具有说服性。丰富的体验、精美的答案文本更容易使人折服。然而,知乎用户一天可能会看很多问答,每一则完美的问答,都会为观展用户展现一个领域的丰富,用户不断地被折服、被感动,但并不知道某些领域是否真对自己有用,自己真正的才能也被羡慕隐蔽,整日想着要成为“厉害的其他人”。而对于知乎中的“表演者”,有时表演也渐渐由手段便为目的。表演是为了将答案更好地呈现给人们,如果为了表演而表演,将关注点放在求得他人的评价而不是回答的方法和是否解决问题上,终会对自己的思维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久而久之,知乎答案的质量就会下降,知乎社区也会变成一个华而不实的舞台。

四、结语

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受众不断弥散,受众的生活更多的为媒介所介入,其媒介使用行为也更多的呈现出观展/表演的特征。知乎作为一个问答类网站,通过提问回答的逻辑链条,形成独特的媒介景观。知乎使用者在观看别人产生的内容时,自己也被观赏和评论,并构建自我认同和群体认同,形成了观展/表演行为的循环。(见表4-1)

知乎的这种行为循环有自我强化的内在动力,各种答案之间的汇聚、碰撞、迭代和递归,与使用者之间的认同、群分是交织并行的,从而形成知乎社区的信息架构和社交网络图谱,并沉淀成为知乎最具价值的社区资本。

参考文献

[1].史云华.从摄影博客看网络空间的视觉呈现——以观展/表演为范式[J].新闻世界,2009.

[2] .殷乐.媒介融合环境下欧美受众研究的范式转换[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0(6):71-72.

[3] .贺夏蓉.观展/表演范式下女书及女书文化传承场域变迁与文化变异[J].山东社会科学,2010(11).

[4] .想象表演与自我呈现——“观展”范式下互联网使用与青少年自我认同建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3.

[5] .张婷.从观展表演范式看网民的自我构建——以人人网为例[J].新闻世界,2013(3).

[6] .黄鑫.互联网环境下受众的新变化——以观展/表演范式分析[J].东南传播,2013(4).

[7] .徐秋霞,唐晓蓉.从电视剧《北京青年》看都市青年的群体认同——以“观展表演”为范式[J].金田,2013(5).

[8] .王念.从观展表演范式看美国真人秀节目《You’re Cut Off》[J].新闻世界,2013(6).

[9] .师佳,张明芳,李风.青春文学影响下的中学生群体分析——以观展表演范式为框架[J].商,2013(11).

[10] .方元,陆斌.从“观展/表演”范式看网络受众的“触媒”传播形态[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12).

[11] .刘潇婷.虚拟社区用户的新特征——观展/表演范式下的“果壳网”[J].新闻世界,2015(6).

篇3:知乎:另类社区的价值

9158、多玩YY等低调公司的逆袭上岸,其用户群的特殊、极恐怖的APRU值,让人瞠目结舌。中国互联网,也并非这几年突然发现了草根的价值,细想如今的大公司腾讯、百度、阿里,无一不靠抓住草根用户才有今天。多玩游戏网总裁李学凌便表示,草根才是中国互联网最核心的用户,任何一个真正成功的公司,必须抓住草根用户。没做到这一点,基本上还飘在天上。

然而有一款产品自始至终就不打算遵循这套规则,它一直强调生产“高质量”的内容。它就是知乎,一个知识型问答社区。

最初两年知乎一直都很慢。它于2011年1月26日正式上线,初期实行严格的邀请制和审核制,用户增长不快,也没有新产品推出。今年3月20日,知乎开放注册,短短半年时间,日活跃用户达到70万,月活跃用户达到1100万,增长10多倍。

5月26日,知乎再有新动作,发布一款新闻资讯应用——知乎日报。知乎创始人周源将这款产品形容为“一个超级印刷机”。这台印刷机每天印一张“报纸”,内容是知乎社区中的十来条问答,它们大多结合时事热点,人们喜闻乐见。2个月时间里,这款产品获得100万下载量,已经频繁出现在朋友圈、微博的分享中。

两年半时间里,知乎并未如当初有些人预测的那样无法长大,反而以一种逆潮流的方式在持续进步,这是怎么做到的?未来,它有多大想象空间?

碎片化时代的高质量信息

Keso是知乎最早期用户之一,他在知乎上一共回答了955个问题。有人问他为什么在知乎上这么活跃?他的答案是:说明中国互联网在满足像我一样的人的需求方面,做得太少。

恰恰当所有人都看到了丝的机会时,另一群人被忽略和淹没了。这群人富有好奇心,追求认真、专业的表达和交流,中国互联网却没有这样的场合。

最先论坛上聚集了这样一群人,然后博客出现,它更适合个人的完整表达,于是他们纷纷转移到博客上。但论坛和博客有先天缺陷,已经大量没落。2009年开始,微博以摧枯拉朽的姿态扫荡互联网世界,论坛、博客等产品纷纷进一步被冲散,内容生产者纷纷来到微博。然而,微博本身的产品特性决定了它的极度碎片化,它无法满足人对完整、高质量、深度信息的需求。

这是知乎得以成长的空间。

它一开始就以精英的身份降临。早期知乎采用严格邀请制,第一批用户包括李开复、薛蛮子、徐小平、雷军、Keso等业内知名人士,还有很多投资圈、媒体圈人士。这群人被周源称为“种子用户”。他们不仅奠定了知乎这个产品基调的基石,也带动了其在短时间内的迅速蹿红。

针对这些人,周源会尽量去认识每一个。他会给每个人发邮件,询问产品的使用情况,如果对方没有提问和回答,他会询问具体原因是什么。他想通过跟这些早期用户的交流,知道用户在使用知乎的过程中,因为什么事情比较兴奋,是否能在知乎上获得价值?

经过这段时间的研究,周源发现,即便一个产品的形态有不完善的地方,性能也会经常不稳定,但如果真的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效果会超乎想象。他举了Twitter的例子,这看起来是一个多么粗糙的产品,它已经有7年历史,仍然保持着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浅薄时代尤其需要高质量内容,这些东西存在于一个人的大脑里,未经分享,知乎将它们激发出来,对他人产生价值。

跟传统的博客写作不同的是,知乎是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周源和一些知乎用户都曾有个有趣的比喻:如果说人是一个茶壶,他所具备的经验、知识、见解就是里面装满的饺子,这些东西平时倒不出来。知乎所采取的问答形式的好处是,将茶壶盖掀开了。传统的写博客、写文章的过程被拆分开来,问题已经都由其他人提好,你不用苦思冥想找选题,直接写就行了。并且别忘了,已经有一群观众等在那里,无形中又给倒饺子这个过程加了把劲。

社区的加减法

一个良好的社区,总是对破坏者具有排斥性。知乎想要保持高质量内容,并持续吸引一群专业人士,需要管理好社区的氛围。其他社区倾向于人工干预,知乎则选择用机制来管理,这在最初引发了外界的不少担忧。

“公共编辑”机制是其中之一。在知乎中,一个问题被提出后,其他用户有权限修改这个问题。它的初衷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一个人可能问不出好问题,可当别人能帮忙修改时,好问题就能诞生了。

外界的担忧在于,中国互联网的大环境是娱乐氛围比较重,同时,多年的论坛文化也渗透较深,盖楼、灌水等形式数见不鲜,如果将修改问题的权限交给所有用户,会带来很多不可预知的问题。

知乎坚持采用这一机制,只不过在实行过程中,为了更好的效果,对它做了多次改进。最开始,一个问题被修改后,修改者不会接到提醒。一段时间后,周源发现这样行不通,会出现误解。接着,规则被改成只要一个问题被修改,所有参与、关注这个问题的人都会收到通知。结果发现,那些关注这个问题的人其实并不对问题的修改感兴趣,会对他们造成打扰。最终的结果是,一个问题被修改,只有问题的参与者知道。

这个机制存在至今,运作良好。这说明即便中国互联网,靠机制来管理一个社区也是行得通的。只要机制够好,就能对人的行为产生约束,并将其引导到好的方向上。

周源喜欢将一个社区比喻成一个城市,管理一个社区,其实就是在管理一座逐渐变大的城市。在一座城市里,肯定很多人在丢垃圾,有人迷路,社区管理员不可能顾及到每一部分,不可能给每一个新来的人指路,而是要靠这个城市里完善的交通指示牌,以及社区已有的文化和氛围。

nlc202309041228

整个知乎社区只有一个管理员,他主要负责处理投诉等信息,其他一切都靠机制来解决。但这套机制并非来自管理者一厢情愿的设想,管理者也不能随心所欲地给这个社区增加新东西。事实上,知乎社区的机制都由细节一点点堆积起来,新产品的出现也都是自然生长的结果。不过,真正意识到这一点,也是走了弯路后的教训。

“领域”,这个已经关闭的产品影响了周源对社区运营的想法。

2011年底,在经过几个月的讨论和准备后,知乎上线“领域”栏目。最初的想法是,既然知乎已经有了这么多内容,是否可以将某个领域的内容集中呈现,这样对这个领域感兴趣的用户就可以很方便的看到。

看上去顺理成章,用户却不买账。周源事后总结,用户在知乎上的行为更接近现实中的聊天,其中有一种探索的乐趣,而“领域”则是一种纯阅读的形式,用户并未对知乎有这种需求,或者说,需求还不够迫切。

上线半年后,“领域”被下线。

“这就属于自己想太多,跟用户脱节的一个设计。”这件事之后,知乎再想上线新产品或新功能,周源都会拿这件事提醒自己,不要远离用户的真实需求,而把社区变复杂。

这种社区运营思路,让人想起豆瓣CEO阿北对社区运营的经验总结——不运营。阿北认为,所谓的运营,其实可以通过产品手段来解决。举个例子,为防止豆瓣的小组讨论出现水化现象,在做设计的时候,把回贴按钮放在所有留言的后面,而不是主帖的后面,当你回复的时候,你需要看完所有回帖,这样你可能会发现想说的已经有人说过了。

这种做法的实质其实是将编辑的工作众包给用户。相信用户,并将权力交给用户,这种做法可能并不完美,但至少目前来看,值得一试。如果成功,会对以后的社区运营产生深远影响。

从内向到开放

一开始,周源真的没想过知乎会开放。

他曾在多个场合用一个例子说明自己当初的想法。当知乎只有200名用户的时候,投资人找到他,问他想把知乎做多大,当时周源想,得有个大点的目标,要做100倍,就是2万。投资人觉得没什么前景,转身就走了。没想到年底,知乎的用户数是20万,超出了周源的想象。

随着知乎的不断壮大,开放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2012年底,知乎用户数40万,用户停留在知乎上的时间是200万小时,每天创造出2000条高质量的问答,产生45000次投票。

“知乎应该服务更多人”,周源决定,与之而来的担忧是,知乎能否消化开放后涌进来的巨大人流?知乎所追求的高质量内容是否会被冲淡?

为此,知乎做了3个月的准备。决定开放之后,知乎召集全体员工,将所有可能遇到的问题写在4块白板上,为每一个问题建立一个任务,周源记得很清楚,当时一共列了53个。这些任务中包括技术上的准备、社区机制的加强、用户引导等。

开放之后,知乎生产的内容更多,另一个想法也自然出现了——怎么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得更广?这就是知乎日报的诞生。

如果说知乎这个社区一直在解决的是内容生产问题,知乎日报则是一个传播工具。理论上说,知乎社区里多数人都可以参与讨论,但真正回答的问题的人只能是少数。尽管回答一个问题的可能性每个人都有,但实际参与的概率很小,因为一个人只会偶尔碰见适合自己来回答的问题。另外,知乎给回答问题所设置的高门槛,也将一部分人拦在门外。

对知乎日报而言,浏览不需要任何门槛,甚至不必是知乎用户。这些人的数量必定比参与知乎社区回答问题的人多几千几万倍,假设每天能发动几万人来生产问题,同时能有几千万人在看这些内容,这在传播上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知乎日报这款产品还有更大的可能性。目前,除了上知乎社区的内容外,知乎日报上已经有了一些专栏。据知乎透露,知乎日报不久将与壹基金合作,开设专栏普及公益知识。如果这款产品的用户足够多,专栏的内容更丰富,未来或许可以成为一款新闻阅读器产品。

如果说知乎是一块肥沃的土壤,知乎日报就是上面长出来的第一棵大树。它们彼此独立,却又紧密相连。知乎日报让知乎影响更多人,知乎给知乎日报源源不断的供应养料。此时,让人纠结的数量和质量问题得到解决,知乎社区在扩大影响力的同时,并不会受到知乎日报广大用户的影响,能仍然坚持高质量内容。

知乎的未来

知乎社区最有价值的资产无外乎两种:信息和人。

知乎的信息生产有两个特点,一个是众包形式,它有几万个作者,涵盖了无数个专业领域,并仍在扩大中。另外,之前的信息生产可以说都是单向的1.0模式,作者琢磨读者可能会喜欢什么、需要什么,知乎的生产方式则是2.0版,先产生读者需求,再生产定制信息。

每天知乎上都在源源不断地生产原创的、高质量的内容,这已经是一种新的、值得重视的内容生产方式。有了这些内容,所有关于信息的商业模式知乎都可以尝试,比如传播、出版。

知乎日报正是在知乎传播上的一个尝试。出版上,知乎也将与Kindle电子书城合作,推出《知乎周刊》。以后甚至还可以与出版社合作,就某个领域或某个话题结集出书,也可以找知乎上某个领域的专业作者出书……

在这个方向上,已经有了先行者——盛大文学。它同样由UGC产生内容,牢牢抓住上游的内容,往各个产业链打通,从最基本的出版,到影视剧、漫画等,想象空间很大。

差别在于,二者的内容和用户不同。盛大文学的成功,真正是抓住了互联网上“丝”用户的需求。但有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中国社会和中国互联网的人群结构一直在变化。盛大文学最初的用户,如今已经而立之年,他们开始对专业、非虚构的内容产生需求,这是一块正在成长起来的市场。

信息之外,产生信息的这些人更有想象空间。他们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回答问题只发挥了一部分价值。

一直以来,中国的互联网价值就是流量。流量能转换成广告点击量,转换成下载量,转换成电商订单量,却没人关注流量背后的人的价值。这些人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这些人最关心什么?

有了社交网络后,人才真正成为主体。但在中国互联网,并没有一个真正的社交平台。新浪微博曾被寄予厚望,但从最终的产品形态看,它的核心仍然是传播,最后看的还是转发量。在开启商业化之后,它则彻底沦为流量平台。

社交网络是什么?它其实并非指某种特定类型产品,而代表一类产品。它的要素在于,人在其中彼此连接,并因为这种连接产生价值。Facebook由现实社交网络发展而成, Linkedin是工作网络,而知乎则是一个人与人之间因为问答而建立起来的连接。

“知乎也许可以考虑向LinkedIn方向发展。”谷歌中国前高管、兰亭集序创始人郭去疾在微博上写道。

二者确实有共同点。人们在Linkedin 中能更好的展示自己专业能力,能更方便彼此连接,知乎也如此,只是连接的媒介不同而已。从这个意义上讲,知乎已经部分是Linkedin了。而后者,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职业社交网络,有超过2亿用户。《财富》杂志曾在封面文章中评价:Linkedin不仅是用户喜闻乐见的社交网络,也是深得华尔街欢心的企业软件公司。

最后,知乎可能成为中国的Linkedin。有趣的是,本为职业社交网络的 Linkedin,最近却在开展媒体业务,提供社区中专业人士的知识和见解。这不正是知乎在做的吗?这两家公司,从不同的起点出发,似乎正朝着同一个方向迈进。

在中国,随着社会的进步,越来越精细的专业化分工将是一个趋势。人们对如健身教练、律师、医生、财务顾问等专业人士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 知乎所聚集的那群专业人士就越有价值。Linkedin 已经尝试成功的事情都可以成为知乎的考虑方向,比如专业人才招聘,这是目前Linkedin的主要业务之一。

事实上,这并非天马行空的想象,知乎社区自身已经萌发了这样的苗头。知乎上有个问题是“怎么在知乎上找工作”,在下面的回答里,有人特地贴出了自己收到的私信,清一色的各种求职信。

一个良好社区的魅力正在于此,它会自己生长,管理者只需在适当的时候收割果实。知乎坚持高质量的信息,吸引了一群专业人士,这些人再产生内容,形成一个正向循环。某种程度上,人和信息其实是一回事。这些人在知乎上通过信息产生连接,连接就能产生价值。知乎可以做的才刚刚开始。

上一篇:海子《秋》及赏析下一篇:美丽的谎言45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