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2024-07-23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精选18篇)

篇1: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是生活的延续,我读了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后,感想颇多。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毛泽东同志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生活教育是大众教育。他说:“少爷小姐有的是钱,大可以为读书而读书,这叫做小众教育”,而人民需要的是“大众教育”,为生活的教育。

“生活教育”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集中反映了他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方面的主张,反映了陶行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和时代需要的教育理论的努力。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是对杜威教育思想的吸取和改造,这个理论包括:“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 “教学做合一”。生活教育理论是一种不断进取创造,旨在探索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教育道路的理论,它体现了中国的实际,无论是强调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相结合,还是要求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都是对学校与社会割裂、书本与生活脱节、劳心与劳力分离的传统教育的反对,显示出强烈的时代气息,是中国教育血液的重要成分。

不难发现,陶先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与新课程理念不谋而合,新课改下,学的环节、教的环节也需要树立生活教育观,作为教学工作者,树立生活教育观就成为急中之急。生活教育的课程观不再把课程局限于“知识”、“学科”、“教学科目”等狭隘的范围加以理解,而把课程理解为一种以人类生活经验和个体生活经验为内容,通过儿童在生活

世界中对这些内容的批判和反思性实践,沟通儿童的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教育中介。“生活即教育”作为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实际生活是我们的指南针,向我们供给无穷的问题,要求不断的解决。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大自然里,使它们任意飞翔。把学校的一切伸到大自然里,要先能做到“生活即教育”,这样的学校才是学校,这样的教育才是教育。陶先生主张远离生活的教育不是真教育,好教育,脱离实践的知识是虚的,不实用的。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有用人才。

篇2: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近期我拜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读后感触颇深,我深刻感受到了一个人民教育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陶行知用他的一言一行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学校,他爱学生,他把学生和学校称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下面是我读后的一点体会我对 “生活即教育 ”的感悟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陶行知先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寻找着教育孩子的活教材,他心里总装着孩子,时时事事注重培养孩子动手动脑能力。陶先生利用生活中的小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会技能,学会生存。由此我深受启发,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要把社会和自然作为最好的学校,不要把孩子圈在学校只读圣贤书,我们应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机会让孩子走进生活,去观察、去思考、去动手、去做事。

“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陶行知先生说: “教育可说是书本的,与生活隔绝的,其力量甚小。拿全部生活去做教育的对象,然后教育的力量才能伟大,方不致于偏狭,我们要拿好的生活去改造不好的生活,拿整个的生活去解放偏狭的生活。”

我从事的小学低年级教学工作,学生还小,有好多行为的养成都是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养成的,需要刺激 ——强化 ——再刺激

篇3: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静下心来细细品读陶老的书, 感觉亲切无比。就如同一位长者在跟自己无拘无束地打着比方聊着天。该书通俗易懂, 我们读起来丝毫不费力气。一口气读下去, 就像一股清泉流过心田。虽然近乎平淡, 但平淡的背后是睿智, 是启迪。

在《如何引导学生努力求学》一文中, 陶老说:“要想学生学好, 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 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陶老的谆谆教导让我有所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不光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教学, 也要不断学习充电, 给学生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让他们自由汲取营养。如果教师只会用“旧瓶装新酒”, 那么学生就看不到新鲜的事物, 教师应不断研究, 才能时常找到新理, 只有学而不厌, 才能诲人不倦。鲁迅先生曾说过:“教师应像蜜蜂一样, 采过许多花才能酿出蜜来。”

在《新教育》里, 陶老教会了我许多教育的方法。1.符合目的;2.依据经验;3.共同生活;4.积极设施;5.注重启发;6.鼓励自治;7.全部发育;8.唤起兴趣;9.责成效率。这在今天来讲, 我认为即是因材施教、全面发展、激发兴趣、自主学习等方法。有陶老的教育方法做指导, 何愁教不好学生呢?

同样在《新教育》里, 陶老还教会了我领悟工作的幸福。其实, 看小学生慢慢长大, 从没有知识, 变为有知识, 如同一粒种子由萌芽而生枝叶, 而看它开花, 看它成熟, 这里有极大的乐趣。

在《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里, 陶老主张: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 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来看, 他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 好比一个人的小名与学名, 先生用学名喊他, 妈妈用小名喊他。生活即教育, 是生活便是教育, 不是生活便不是教育。陶老高举着“生活教育”这面大旗, 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让身为语文老师的我深有体会。据此我上了《找春天》这篇课文, 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回顾原因:主要是课堂上我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即生活经验, 让春天的小草、小花、柳芽、溪水等一些他们习以为常的事物直观地呈现在眼前, 根本不用老师说, 孩子们就找到春天了。我认为这就是陶老所说的生活即教育。教师说的得再多, 也不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学语文。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 也就是教育法。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教的方法。陶老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 也不是教学生, 而是教学生学。这恰恰符合今天的新课改理念。对于一个问题, 不是要老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传授给学生, 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告诉学生, 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 经过类似的经验, 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 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 解决别的问题。有了这种经验, 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 成为主动学习者。

《每天四问》里, 陶老教会我“日省吾身”。第一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第二问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第三问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第四问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如果灵活运用得好, 每个人身体健康有进步, 学问进修有进步, 工作效能上有进步, 道德品格上有进步, 那必将水到渠成。陶老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 根本一坏, 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 教师应将其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

陶老在《创造宣言》中希望:“处处是创造之地, 天天是创造之时, 人人是创造之人。”一切创造都伴随想象。小学生时期是想象力表现最活跃的时期, 无论是创造性想象, 还是再造成想象, 对于培养学生思维是非常重要的。在课堂教学中, 我们应努力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开启思维之窗, 发挥各自的想象力。例如对教材中一幅生动形象的画面, 让学生各自想象作画, 通过想象的画面感悟语言, 理解课文内容。对教材中一篇篇主题鲜明, 富有表现力的课文, 教师可引导学生相互表演, 想象动作、语言、表情、心理活动。通过学生表演扩展, 使学生深入体会了课文内容, 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使学生的心灵深处不断涌起创新的浪花。

在为小学生准备课外书时, 陶老也有自己精辟的见解。让我领悟到其中的内涵。要为孩子们准备那些读了第一节便想第二节, 甚至于从早晨读到夜晚, 从夜晚读到天亮, 要把它一口气读完了才觉得痛快的书。我们不妨让孩子们当当蛀书虫, 因为书中有好吃的东西, 可以吃了又吃。这让我豁然开朗, 原来给孩子们推荐书是大有学问的, 最好是自己先读读, 品一番滋味, 千万不要随便就把书丢给孩子, 让孩子们读书如同嚼蜡, 吃了一回, 再不想吃第二回了, 这样他们丧失了阅读的最初兴趣。

读了陶老的这些精辟的文章, 我受益匪浅。为本书作《序二》的张老师说:“他的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他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这才是陶公精神的本源, 我们真正要学的也就是这样的精神, “没有这些精神, 所有的教学法都是苍白的”。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惟独从心里发出来, 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 把你和你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 这才算是尽了教师的天职。”

篇4: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是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使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创新能力的保证。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因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主体,是内因;而老师只是促其转化的外部因素,是主导,是平等中的首席。我以为教师有效的“教”的最终落脚点应是学生有效的“学”,怎样才算是有效的学呢?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掌握了学习方法,形成了正确的学习习惯,并对学科保持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在学习中养成了良好的个性品质,都可算得有效,而引导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就是教师有效的“教”的成果表现。

陶行知先生是“五四”运动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既反对“老八股”教育,又反对“洋八股”教育,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积极倡导教育要参与社会生活,教育者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立志做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他的教育理念直到今天,仍感到很中肯,很有新意,仍具时代价值。

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

正确处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是千百年来中国教育史上的焦点问题。人们往往片面地认为:“教学”只是教师单方面的行为,只要教师认真教,学生就能学得好。在这种教育观念的影响下,其表现行为有三:一是只拿书本让学生读、记、写,把原本活泼的孩子当成了“书架子”,一味地让学生被动的接受,也就是过去所讲的“填鸭式教学法”,真可谓是“教书匠”了。二是“不是教书,乃是教学生”,这种行为是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都拿来给他们。这种办法,虽说好于“教书”,然而学生还是在被动的位置上徘徊。三是“打铁不求本身硬”,教者缺乏自身提高意识,不能做到“边教边学”,自身文化业务水平停止不前,只当是学生与知识间的“传声筒”,根本谈不上“居高临下”。以上三种现象,均忽视了学生“学”的一面。

其实,“教学”这一概念是“教”与“学”的统一,“教”是教师的行为,“学”是学生的权利,只有“教”与“学”互动才是真正的教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是“教学生学会”而是“教学生会学”。

二、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相统一,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这是教育工作者屡见不鲜的说法了,然而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教学生,什么“学生的爱好,兴趣”一概不顾,勉强让学生来适应自己的教法,学生苦恼极多,学起来亦步亦趋,可谓“苦学”。如果教法与学法统一了,学生怎样学教师就怎样教,教者也省时省力,学者也自然轻松愉快了,此为“乐学”。让学生从“苦学”中解脱出来,变“苦学”为“乐学”岂不悠哉!

三、边教边学是教学合一的重要内涵

以往,提起“教学”,大都只考虑的是教和学的问題,忽略了教师自身提高的主因。现代教育的通病就是“拿来主义”十分明显。教学资料繁多是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也丰富了教学资源,而我们的教师却不能很好地利用,把原本该参阅的东西变成了抄袭,只是“借他山之石”不能“攻我之玉”其结果自身一无所获,这便是“教”、“学”分离的流弊。此类教师是该重温一下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了吧!因为必定要学而不厌,而后才能诲人不倦吧。年年岁岁照样“画葫芦”,岂不万分枯燥,何谈教育英才之快乐呢?

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合一”的保证

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双方是平等的,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来看:课堂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小型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伙伴关系,应该营造的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氛围,(下转 128页)(上接 79页)创设教学相长、师生和谐发展的境界。

良好的师生关系不仅仅限于课堂上有限时间的培养,师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方式实现其间的互动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这个方法也是老师关注后进生的一个良方,在不伤害学生自尊的情况下,单独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是促进良好师生关系形成的妙计。

篇5: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令人耳目一新,给我很大的启示。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一种理智的诚实的公正的稳定的师爱,它是高尚情感和科学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产物。“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

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我把我所学的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实践于我的教育中。在教学中我也用爱进行感化教育,给学生一分关爱,一分宽容,一分期待,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欣赏学生,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在引导中达到对症下药的效果。

“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乐其所乐,忧其所忧,用师爱引导他们走向光明、走向未来。给他们撑起一片蓝天时,也给我的教育工作开了绿色通道。

篇6: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陶行知老先生让中国教育事业向前迈了一大步,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这本《陶行知教育文集》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通过阅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我对读这本书的几点体会记录如下:

一、陶先生的“生活教育”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1927年陶先生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同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起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先生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很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这一方面说明陶行知视野的宽广,研究问题的深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教育界旧习惯势力之大。老教育观念改变之难!

陶先生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

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先生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例如有一则漫画这么形容的。一幅图:学校开学了,学生带着长方形,正方形,六边形等等各种形状的脑袋进入学校。另一幅图:他们毕业后,一个个带着圆形的脑袋从学校走出来。这个漫画形象的表现了传统教育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师以传受知识为已任,学生以接受知识,应付考试为追求的目标。生活教育他则教人做人,他要教人生活。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他第一就注重健康,他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这是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新课标中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多么的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二、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

所谓“教学”即教生学;所谓“学生”意要于学会生存。因此,归根结底教育的最终目的就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生存”。至于如何教才是最有成效的捷径,这就涉及到方法论的问题了。

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先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

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先生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先生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先生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得法子”,学生怎样学就怎样教。这里所指的实际出发,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学生的知识程度和接受水平;二是指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由于学生各人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天赋才能和各年龄段的心理水平各不相同,教师必须实行不同的教学方法。补偏救弊。长善救失,这是素质教育的的根本要求。陶行知指出:“怎样学学就怎样教,学得多也就教得快。学得少就教得少,学得快就教得快,学得慢就教得慢。”由此得知,陶先生把教和学的关系翻过来,不是传统的教师怎样教学生就怎样学,而是学生的学决定教师的教;教学内容的选择安排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确

定;教学过程不取决于教师的主观意图和外界加的压力,而应该取决于学生的快慢程度。同时,他还特别重视兴趣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认为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当今教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表明,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得可接受水平和最近发展区来促进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发展,不可操之过急,拔苗助长。同时,现代教育理论还注重非智力因素如性格、意志、兴趣等对学习的影响。综上所述,因材施教是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深入研究陶先生的这一思想,有利于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的个性。

三、生活即教育

教学内容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教育的产物:“人”是否真的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应试教育表现出一大“弊端”,即教育的片面性。片面性是指应试教育偏重于“生学准备”的教育,“考什么,教什么”。陶先生提出了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在他的生活教育理论中体现出一个核心观点:“生活即教育”。

陶先生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面的,故而教育也应体现出全面性。

篇7:读《陶行知教育文集》心得体会

二街小学 李艳能

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教育家,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世纪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仍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行是知之始

陶行知教育观点的产生依靠他的教育实践。陶先生说:‘行是知之始’即行即知,书中的知识都是著书人从行动中得来的。人类和个人的知识的产生都是行动。行动产生理论,发展理论。‘行动是他教育观点产生的必经过程,所以他说要“就事实生理想,凭理想正事实”。“事实是我唯一的指针,我要建造在活的事实上。”从他文章中不难看出,他的教育观点,都是建立在行动事实的基础之上。行动是人存在的基础。理论只是为了更好的行动。而理论的产生则诞生于行动。所以像陶行知先生的名字一样,先有行动,后有知识。我们教给孩子的知识,是他对生活有了足够的体验和认知的基础上进行的,而不是死记硬背前人的一些经验。在他认识之后也要更好地指导他的行动,如此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比如他教育中主张应该让孩子玩科学的把戏。他本是认为自己的书呆子气就中毒很深,然后他要剥掉这层书呆子壳。一天,他去修理母亲的表,向修表匠提出修表时要带学生在一旁观看,此日下午,他和学生们仔细地看修表匠把表拆了又装的全过程。当晚,他在亨达利表店买了修表工具和几个学生动手拆装了一只旧表,直到午夜才告成功。他和学生们高兴得不亦乐乎。陶行知修表一事,生动表明了他对实践的重视。

作为教师,我们要像陶先生那样,注意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性,不能再是单一的传授,要多一些观察发现法、实验探究法、游戏操作法„„让孩子们走出教室,走进丰富多彩的活动,走进大自然,在活动中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共同探索世界,培养他们创造的欲望,创造的兴趣和创造的能力。

作为校长,我更要践行知行合一的理论。亲知为一切知识的根本,行以求知,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我要处处走在教师的前面,为教师和学生做“行”的表率。

二、生活即教育

1927年陶先生在南京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学校,开辟了一条改造中国教育的新路,创立了“生活教育”学说,使教育贴近人民大众,参与社会生活,提高学生的文化和科学水平,立志做第一流的人物,‘不能舍身实验室,亦当埋骨边疆尘’。‘生活教育’学说是从中国土地上生长起来的,富有时代特色,受到进步教师和劳苦群众的欢迎,引来了世界教育家的注目。直到今天,陶行知所创立的“生活教育”仍中肯,新鲜,仍有进行试验的价值。

陶先生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是生活决定教育,只有与生活相结合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脱离了生活就不是教育。在陶先生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能量,增加自己的信仰”。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也让我感受到了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的必要,要用活的人去教活的人,拿活的东西去教活的学生。新课标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探究。他倡导‘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现代学习方式,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多么重要!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陶行知始终把社会看成一个整体,把生活看成一个整体。把人的一生看成一个整体,也把教育与生活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对待。他指出‘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因此,由于生活的内容是全方位的,故而教育事业也应该体现出全面性。其实生活处处是教育的契机,如果肯留心,处处可以发现教育孩子的机会,希望我和我的团队都能有一双慧眼。

三、爱满天下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陶先生以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怀,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对此我深有感触。

爱自己的事业是爱的基础,教育事业又不同于其它事业,因为它是培养人是塑造灵魂的事业,是造人育人的伟业。教师就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是灵魂的工程师。因此,教师不但应具备育人的技能,更应具有一颗火热的爱心,用爱去铺就事业成功之路,用爱去浇铸一个个鲜活的灵魂。我们工作的对象是充满生命活力的智慧的人,是最需要用爱心去滋养的学生。陶行知先生说:“不要金,不要银,只要你的心?”所以我们应该以陶行知的“爱满天下”来勉励自己,用爱来贯串事业的全过程。让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充满爱心。

没有爱便没有教育,没有爱便不成为学校。让我们每个从事教育事业的工作者以陶行知先生为榜样,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去爱自己的事业,爱自己的学校,爱自己的学生,让爱充满校园。

篇8: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一、以情激趣,游刃有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副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可分。”[2]只有带着内在学习兴趣的学生才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过程中去,学习能够给他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快感。现在的学生大部分还是非常喜欢体育课的,因为体育运动本身就是快乐的,但这份快乐需要教师去挖掘和挽留,否则,体育课就会失去原有的活力和动力。笔者始终这样自勉:第一,体育教师自己必须充满激情与活力,才能感染学生。第二,无论是传统教育还是现代化教育,教师的指导始终起着巨大作用。这就要求体育教师在备课环节下足功夫,多从学生角度看问题,因材施教,用情施教。当然这一切并不意味着一味地去迎合学生的兴趣,只有那些与学习任务、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兴趣,才是应该尊重、培养和发展的。

二、情趣相融,促进认知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情绪可以调节认知的加工过程和人的行为。因此,情感教育有助于学生的认知发展。运动技术的掌握,运动技能的发展,都离不开轻松的氛围和愉悦的心情,同时良好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所以体育与健康课更需要情感的注入。

教育教学中融入情感艺术,能使我们的教学如“春风化雨,点滴入土”。当然,要热爱学生,就必须努力发掘和认识每个学生身上所存在的优点和长处,了解他们各自的体育爱好,尽量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学生主动地亲近老师,变被动为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从而缩短动作技能形成的时间。这正如陶老先生所说的:注重启发,使小孩接受教育的时候,有求学之乐趣,而无不必要之恐怖与烦恼[3]。

三、寓情于教,开拓创造

如果教师能将“情感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教学中,让情感与知识相互交汇,让学生个体的潜质得到激活,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愿望,发展学生认识事物的思维,整个课堂教学就会在积极的情感氛围中进行,愉快、主动、高效的学习景象便呈现出来了。

“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4]确实,学生的学习潜力是不可估量的,但潜力的挖掘还需要我们教师循循善诱,寓情于教,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有目的地帮助学生排解学习困难,这样,学生的创造力自然会迸发。例如高二年级男生要进行屈腿腾越横箱的练习,笔者从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出发,首先做好规范、流畅的示范动作来鼓励学生,其次提示学生先从两层横箱开始练习,结果学生们第一次就成功完成动作。在取得初步成功后大家的信心大增,带着强烈的好奇心理,学生们自主地想办法,他们用逐渐增加高度的方法反复练习,不断改进动作,圆满地完成了练习任务。

四、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以情感人,以情动人,可使学生在情感陶冶中得到净化和感染。体育课上,学生和老师、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接触和交流都多于其他学科,体育教师只有正确处理好相互间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在发展身体素质的同时提高心理素质。教育过程必须在幸福、欢乐的情感交往中展开。师生间良好的人际关系意味着学生在心理上趋向于教师,教师和学生的交往频率增加,缩短了空间上的距离,易于使学生模仿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接受教师的暗示,它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某种行为准则,而且对学生的个性,诸如价值定向、性格特征等的形成和发展,都能发挥较大的作用。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爱生,才能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才能深入了解学生,全面关怀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因此,我们教师要尽可能利用各种机会,主动接近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朋友,用真心去关爱学生,用真情去感染学生,用真心、真情赢得真教育!

摘要:本文有感于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教育思想,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和感悟,从以情激趣、情趣相融、寓情于教、陶冶情操等四个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日常教学事例证明:爱生,才能对教育工作高度负责,才能深入了解学生,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必须真心付出、真情投入才能赢得真教育!

篇9: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每一幅画线条简洁。他擅长,也总是用平淡文字叙事,没有华美的词句,更没有费解的字眼,有的只是朴实。然而正是通过这样看似不起眼的语言,却有了许多人说不来道不出的真实性。简单,则是另一特点,给人的美感也是简单的,不修饰。让珍珠为人认识,而抛掉大多数人都费尽心思装饰的木盒,恰恰让人领悟本质的美。在如今喧闹浮躁的世界,林清玄以他平淡简单的语言文字,绘出了一个能给人安宁平和的静谧所归。

每一幅画景物寻常。林清玄每一篇文章,取材都来自于生活,是生活中那些容易被人忽视,抑或是太常见以致于被忽视的小事。一样是生活,他能找到细微的事物,将这些写下来,让人读来渐渐发现生活之美,并去喜欢生活。最神奇的,是这些“景物”中总有一股清新,不知是有水流出,还是阳光洒进,又或是微风拂入,想着画面,读着文字,使人不得不安静下来,于是这才有了时间,得了机会,在匆匆世界中站立,看向静止的美丽,观望无名野花。

每一幅画色彩浅淡。每一篇文章的感情是淡淡的,没有世俗的污染,更不会咄咄逼人,这或许与他的“禅”有关。就像是平静地陈述,没有多少跌宕与波澜,却保留了花之鲜丽,鸟之灵动,风之轻柔与月之空明。写出的道理也是淡淡的,没有任何点缀,只有最单纯地诉说,缓慢而轻声,内容平淡而简单,不必去深思,直白易懂。每一个小的结论,如此之多的小论点组成大观念,而大的观念也是平淡的,不刻意强调什么,但能让人心中世界一下子云清风淡。

简单几笔线条,画的是常见朴实的生活景物,有着淡然的禅意与情感。色系是淡的,语言也是淡的,但有着泉水清风,涤净一颗疲累满是灰尘的心,便是林清玄的散文,淡,静,而悠远。

阳光下清风微拂,水天一色,一人面对花草,一杯淡茶或咖啡,这样的淡色画,或许正是林先生的禅。

篇10:读《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鸭园中心校刘丽艳

这几天一有空,我就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的书,认真地读起来.同时也为自己虽身为教师却对陶行知教育思想了解甚少而深感不安.读了先生的一些言论和几则小故事,让我油然生出许多感动:先生不求功利,身先士卒,用一生的行动饯行“追求真理做真人.”为国人教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毛泽东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对这儿的“伟大”两字的理解是:平凡中见伟大.称陶先生为平民教育家更合适,更让人感到亲切,也符合先生之秉性.读了几篇文章后,我更感到先生的文风朴实,言词恳切,说明道理.我在心里默默说道:先生您说的对,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大众教育和生活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平等,认为教育是快乐之事,教育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这些教育思想在西方社会已饯行整一个世纪,而我们呢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这些观点,我们现在还只是津津乐道,在民主的幌子下,拉皮拉锯,把教育做的越来越累人,越 只有貌似的快乐。

篇11:读陶行知文集的感想

有一天,小主人放学回家了。他走进自己得书房,拿出文具盒,从里面拿出一枝铅笔,写起作业来,一不小心,写错了一个字,小主人又拿起橡皮,这下橡皮可高兴了,把那个错字擦了,擦完后,小主人又拿起了铅笔,这时铅笔似乎也很高兴,在作业纸上跳起了优美的舞姿。经过一天又一天,铅笔越来越瞧不起橡皮了。于是,铅笔和橡皮边吵了起来。铅笔带着轻蔑的口气,对橡皮说:“你这个没用的东西,瞧!小主人天天用我做作业,如过没有我,小主人就完不成作业,老师就会批评他的,我的本领是文具里最大的,哈哈。”橡皮听了铅笔的话,立刻把眼睛瞪了起来,气呼呼地说:“如果没有我,小主人如果写错了字,又没有东西擦掉那个错字,即算是把作业做完了,老师还是会批评他的。”“我才是最有的,我才是最有用的。”他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的争着。最后,他们分开了,橡皮走进了文具盒的底层,上层只留下了铅笔。第二天,小主人做作业的时候,写错了字,没看见橡皮,更正不了错字,只好把错的作业放进了书包。当小主人去上学的时候,受了老师的一顿臭骂。这时,文具盒对铅笔和橡皮说:“看见了吧!你们谁都是不可缺少的。还有铅笔,你只看见了自己的长处,没看见自己的短处„„”铅笔听了文具盒的话,羞愧的低下了头。

从此以后,铅笔和橡皮成为了一对好朋友,密切地合作着,再也没发生过吵架的事„„

篇12: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毛泽东称陶行知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对这儿的“伟大”两字的理解是:平凡中见伟大。称陶先生为平民教育家更合适,更让人感到亲切,也符合先生之秉性。读了几篇文章后,我更感到先生的文风朴实,言词恳切,说明道理。我在心里默默说道:先生您说的对,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

陶行知教育思想主要涉及大众教育和生活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提倡教育民主平等,认为教育是快乐之事,教育从生活中来又回归生活。这些教育思想在西方社会已饯行整一个世纪,而我们呢陶行知在七十多年前就提出这些观点,我们现在还只是津津乐道,在民主的幌子下,拉皮拉锯,把教育做的越来越累人,越来越只有貌似的快乐。想想真可怕,不知陶先生在天之灵是如何看待现今的教育。

在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平实不浮躁,才能成为“仁”尊重与需求才能分享“爱”,现在我们却要这个嘈杂与功利的社会中追求“仁”和“爱”扪心自问,我做到了吗是不是有种力不从心的气短正如大家经常表白的那样――“不是我不努力,不是我不肯爱,而是……”“爱”是一种美好的感情,爱教育,爱学生,爱自己,谁不想拥有。如果没有爱的能力,大家都会感到失败,会有很大的挫折感。所以大家都理解,当做的不够好时,不是我不努力。

篇13:读《教育小语》有感

《晏阳初教育论著选》指出:要做一个“现代人”, 一方面不要忘本, 换句话说, 就是不要忘记我们是中国人, 一方面要应用欧美的科学, 要有驾驭自然的本领, 一扫从前那种靠天吃饭、信赖命运的行为, 换上一副创造新天地的气魄, 这才能有办法。古人说:“民为邦本”。一个共和国的基础稳固不稳固, 全看国民有知识没有。国民如果受到相当的教育, 能够和衷共济, 努力为国家负责, 国基一定稳固。

杰斐逊《反对愚昧无知运动》一书中说:“除了教育外, 任何东西都不能促进一个国家的繁荣、强大和幸福。”教育是国家的事业, 国家富强在于开启民智, 人的发展取决于教育。国家的强大, 人民的幸福与教书育人密切联系。一个国家, 少年强则国家强, 少年兴则国家兴。作为一名教师, 一名普通的教育者, 我深感肩上担负的重任。要真正地与孩子很好地相处, 你必须了解孩子的心理、生理上的特点, 懂得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孩子喜欢具体的东西, 不能理解比较抽象的道理, 所以无论是什么东西, 以生活化的形式出现, 其效果总是令人满意的。就如:

一、生活化、趣味化的课前研学单

学生毕竟是孩子, 更多的是喜欢与生活实际相符合的东西, 或者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我们都是数学老师, 我们都经历过布置预习作业, 该做的会做, 不做的还是不做, 甚至久了, 都不做了的情况。不怪学生的不完成, 而是我们的作业真的提起不了他们的兴趣。所以我的课前研学单虽也有知识性的东西, 但是我更多的是将知识结合到生活中去, 提高课前研学单的趣味性和神秘性, 激起学生合作探索的欲望。比如本学期, 我在教学负数的时候, 知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了解了一些, 就在研学单中提出:“今天的温度是多少?我记得去年6月份时是20°C, 它们区别在哪?能分别说出它们的意义么?”还有, “一个朋友, 最近买房, 钱不够, 找银行贷款了20万, 于是其他朋友都叫他“负二贷”, 这是什么意思?”等等。这比让学生预习了解什么是负数, 负数的意义等更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比如教学简算时, 我会提供我的购物清单, 让学生通过笔算, 找出最好的计算方法, 研究简算的技巧, 也让他们知道简算在生活中如何使用。

学生的想象和创意是无限的, 得力于家长和网络, 在得到我所想让他们知道的知识同时, 他们给我的意外却也是巨大的, 尤其在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上。

二、丰富有趣的课外实践活动

课前研学单的设计, 我会根据工作日与节假日进行设计, 工作日的设计偏于理论和研讨, 学生可以从多种渠道得到了解, 而节假日的研学单我更侧重于实践活动的开展。一般在这个时段, 我会布置很少的理论作业用于巩固知识, 将大部分作业时间留给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教学表面积的时候, 学生对于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认为太简单了。在假期我就布置任务, 让同学们去测量学校的门卫室, 我们要刷门卫室的里面。结果得到的答案五花八门, 有直接 (长×宽+长×高+宽×高) ×2算的, 有算五个面的, 有减去门窗的, 甚至有人考虑到房檐的等等。在课堂上, 各小组就开始争论谁对谁错, 一个一个发言, 让学生在争论中发现不足, 找到最合理的。当最后的结果出来时, 我知道是我上场的时候来, 所以在作出结论前, 我告诉他们,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 有的时候是生活的理想化结果, 不要以为我们学了知识, 就一定能解决问题, 我们要谦虚谨慎, 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知识, 这才是真正的学会了、学懂了。

其实任何学科的教学只要我们用心, 只要我们善于了解孩子, 只要我们善于关注他们的需求, 引起他们思考, 就都能上得让他们所喜欢, 上得富有美感, 上得带有生活的启迪。

篇14: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三棱坡位于广西百色市西林县那佐苗族乡西南面,海拔1473米,因主峰呈三棱形而得名。作者的家乡垌硝就在三棱坡脚下,是个山清水秀的壮族小山村。作者以“三棱坡”给他的文集命名,可以看出他对故乡的拳拳赤子之心和浓浓乡情。作者在文中提到,西林人把三棱坡形象地比喻成“三棱坡大学”,这所“大学”培养了家乡人吃苦耐劳的性格,开启了西林人的求知欲和对未知世界的向往。由此可见,三棱坡对作者的人格、品质等方面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作者最后将文集名定为《三棱坡之恋》,更是表明了他对这片热土以及这片热土上人情风物的热爱。

《三棱坡之恋》分为“故土情缘”“我的故事”“寻访民俗”“局町研究”“奇闻异事”“人物风采”6个章节,作者用精美的插图,细腻、流畅的笔调,娓娓道来一则则趣味横生、耐人寻味的小故事,让人回味无穷。

“故土情缘”收录了《盆歪湖的故事》《走进蝴蝶沟》等18篇文章,诉说着作者浓浓的故土情缘。美丽的盆歪湖、圣洁的驮娘江、神奇的蝴蝶沟、富饶的拖盆河、似雪的桐花、多情的冬雨﹑巴淋﹑冷水米和落日,构成了一系列鲜活感人的情景故事,最终化为一抹淡淡的乡愁……

“我的故事”收录了9篇文章,讲述着作者自己生活的小故事,浓缩了作者成长历程中对人生的理性思考。比如:《酒桌称谓趣事》告诫读者长辈不能轻易充当,在社交场合,自封长辈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同时也会失去认识新的知心朋友的机会;《情系高原》一文则讲述了一个十元钱让作者感动一生的故事,体现了一种陌生人间互帮互助的温情.......

“尋访民俗”承载了作者多年来研究民族、历史文化的成果。《欢乐的拖盆“进过”节》描述了“进过”节期间男女老少以“AA”制形式聚餐,尽情吃喝玩乐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在《桂西民族婚俗趣谈》中出现了许多新颖有趣的词。

“句町研究”为读者打开了句町故园的一扇窗,展列着句町大地上的奇闻异事与人物风采,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探究了淹没在历史长河中绚丽多姿而又鲜为人知的句町文化。让读者获益颇多:在物化了的当下,生活在驮娘江流域的壮族同胞,依然按照自己的方式传承着浓郁璀璨的文化“基因”。如:保留着母系遗风的“欧贵”婚俗、神话中的“娅王”,独特的婚丧嫁娶、风俗禁忌,神圣的图腾信仰,都让局外人惊叹。

“奇闻异事”一章收录作者搜集的西林民间故事6篇,玄妙诡异的故事情节将激起读者的奇思妙想;“人物风采”一章收录了11篇人物通讯,作者通过用一个个温暖人心的故事传递着孝道与善良、刚毅与坚守,弘扬了老一辈人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投身于火热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激情与虔诚,映照着一组鲜活的人物群像,发人深思......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故乡的山水会在每个人的童年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多多少少地对个人的成长产生系列的影响。因此,每个人都会有自己心中的“三棱坡”。虽知异乡暖,难舍故土情,但无论时间如何变换,“三棱坡”总能温暖无数游子的心。

责任编辑:段先鹤

篇15: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一、生活即教育,教育无小事

陶行知先生指出: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与教育是同一过程,教育不能脱离生活,生活也不能脱离教育。有什么样的生活就应有什么样的教育,教育的内容应根据生活的需要。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提高到这么一个高度,是我前所未闻的,更给了我一丝震撼,震撼于他的精辟和深刻,同时感叹教育家的前瞻性,这不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吗?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把生活与教育紧紧联系起来的思想,给了我无限的启发和思索。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往往忽略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让他们从生活这样一个大的环境中去学习。而在陶行知先生看来,文字、书本只是生活的工具,不是生活的本身,教育即来源于生活,由生活产生,文字、书本不能喧宾夺主,作为教育的中心内容。“生活即教育”则主张到处是生活,即到处是教育;整个的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亦即教育的场所。这就扩大了教育的范围和场所,从根本上改变了教育的概念。陶行知先生把生活教育定义为“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教师不仅是传道授业解惑也,还要让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学习,也就是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所推崇的教育的目的。按照他的思想,就是说“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次,“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只有在生活中,我们的教育才具有鲜明性,脱离了实际生活,教育就只是空洞的说教。

正如新课程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背景是生活化的。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新课程惟有反映社会及生活的需要,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生活,使学校成为社会生活的一部分,才能真正体现课程的本质功能。对每个学生个体而言,生活世界是第一位的,知识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分化出来的,是为生活服务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细节中捕捉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利用鲜活的人物和事例让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无论是光明的一面还是阴暗的一面,让孩子在老师正确的引导下用心去触摸、去感悟生活,这样学生才能形成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学会如何有效地解决问题,才能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生的生活离不开社会,只有将整个社会变成学校,教育的对象才更丰富,教育的意义才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二、每天四问,每天快乐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他对自身成长提出了四个问题,叫做“每天四问”。他要求大家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并以此来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每日四问,把我们平时看似不经意的许多坏习惯都问了出来。陶先生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为非作恶愈大。一个集体的成员,若人人以集体利益为重,注意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为集体着想,则这个集体会越来越壮大,这个集体定是有希望的集体。否则,多数人只顾个人私利,不顾集体利益,则集体的根本必然动摇。陶先生的“每天四问”为人们提供了进德修业的参考,当作一面镜子,时刻对照自己,“必然可以见出每一个人身体健康上有着大的进步,学问上有着大的进步,工作效能上有着大的进步,道德品格上有着大的进步,显出水到渠成的进步”。

那么,如何筑起人格的长城呢?陶行知认为,首先要教育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性。要树立为博学而学习、为独立而学习、为民主而学习、为和平而学习、为科学创造而学习精神。其次,要修身养性,具有“大丈夫”的气概。所谓“大丈夫”的人格,就要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大丈夫还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生利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躯,去做那摇不动的基础,即为建立中华民族繁荣富强的基础而奋斗不息:第三,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陶行知曾亲自为育才学校学生制订的“育才十二要”,即育才学生的行为规范,要求每个学生自觉遵守。这十二要的具体内容就是:“一、要诚实无欺。二、要谦和有礼。三、要自觉纪律。四、要手脑并用。五、要整洁卫生。六、要正确敏捷。七、要力求进步。八、要负责做事。九、要自助助人。十、要勇于为公。十一、要坚韧沉着。十二、要有始有终”。总而言之,陶行知认为,道德教育对人、对社会是非常重要的,“是做人的根本”,因此,一定要加强道德教育。

篇16: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在陶行知看来,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都是本领”,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把生活教育当作衡量教育、学校、书本甚至一切的标准。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这一点对于我们现在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师同样具有指导意义的!陶行知则将“教学相长”作为他“教学合一”的重要原则之一,贯穿在他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之中。他说:“师生本无一定的高下,教学也无十分的界限。人只知教师教授,学生学习;不晓得有的时候,教师倒从学生那里得到很多的教训”。从广义的角度看“六十岁的老翁可以跟六岁的儿童学好些事情。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是我们不知不觉中天天有的现象。”他经常将自己的诗交给小朋友改;他办安徽公学、晓庄师范,育才学校都是贯彻这一原则,主张师生“共学,共事,共修养的方法”。从一定意义上说,他的“小先生制”、“即知即传”等思想,无不与“教学相长”有渊源关系。“因教施教”则是他常常运用的原则。他说:“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他并以松树和牡丹所需要的肥料不同作比喻,说明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法。朱熹曾经提出,教人之法要根据“为学之方”,意思就是“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陶行知也借其意而用之。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如果不能做到乐学,学生对上课缺乏兴趣,学习就会变得很被动,教师固然能用强硬的手段甚至用填鸭式的方法逼学生学,但这样只会造成学生厌学,对掌握知识,提高成绩没有任何帮助。同时教师自己也会不快乐,整天为了学生而苦恼,脸上总是紧绷的,没有了亲切的笑容,或许回到家,还会将这种不愉快转移到家人身上。但是如果老是稍微改变教学的方法,能够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用学生能够接受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而不是单纯地使用枯燥的文字来教学,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另外,尊重每一个学生,教学分层次,便适应了班级不同学生的需求,不至于顾此失彼,有利于全班学生的发展。学生学得快乐,教学教得也轻松,教学不再是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而是和师生互动的活动,其乐无穷。教师不单是一份职业,更是一份快乐。如果把教师当成职业来做,当然也有做得很好的,但这背后很可能就是怨言、辛劳。如果把教师当作快乐的来源,一切都将不一样。然而如何才能爱上教师,拥有快乐呢?教学合一就是关键。总之,教学合一是我们每一位老师迫切要做的,也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手段。

篇17: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这回,看完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对我这个才从学校毕业,又来到学校的师范生来说,好像又上了一场课。从学校毕业之后,我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先生”,年轻总是经验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岗位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依然虚心求教于年长者。对于教学生,我还是觉得自己不行。而校长给我们这次机会,学习这些文章,无形中也给了我们鼓励。我们从书中,就可以看出了校长的良苦用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不是用一两句话就可以概括的,而我从中学到的,也不是短短一篇文字就可以完全写出的。我想,每个看过这本书的老师,也跟我有一样的体会。但是现在,我主要想对陶行知先生关于“师范生”的一些文章,发表一点自己的想法。是的,师范学院的学生,就是要学会改变,在学校里面一直学习的,就是怎样从一个学生,变成一个“先生”。

上大学的时候,我们学习的,都是教书的方法,都是怎样教别人学习的方法。但是,作为一个老师来说,我们应该先去研究一些学习的方法,先研究一下,怎样才能变成一个好的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篇》中《师范生的第一变――变孙悟空》就是这样告诉我的。只有先知道怎样做一个好学生,才能培养出来许多好学生。可是为什么是变成孙悟空呢?文章中,陶行知先生指出,孙悟空有目的、有远虑、有理想,它是抱着一种目的去拜师的。这无形之中就是告诉了我们如何做一个好学生。做一个好学生,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在老师的心目中,自己的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成为好学生。校长就经常跟我们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先生。”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目的,我们要根据他的目的,他的性格,来研究对他应该是采取怎样的措施。我们学校的很多老师老师,对于这点都把握得很好,值得我去学习,他们对于每一个学生都很细心,去研究他们的思想,不仅做他们的师长,更重要的是去做他们的朋友。他们兢兢业业的工作,对学生爱护有加,他们的这些精神,值得我这个初生之犊好好学习。

陶行知先生的《师范生的第二变――变孩子》一文,正是告诉我,要想真正管理好一个班级,就要融入这个班集体,和每一个学生一样,知道学生在想什么,知道学生需要什么。就像林丽敏老师那样,她所教的班级,三年来,没有一个学生掉队,没有一个学生离开。这样的老师,不正是和同学们融入一体,把每一个同学都当成是自己的朋友。记得有次改卷,正好和林老师一组,她一边改卷,一边还在想着该给学生讲些什么,还想着学了这么久了,考了这么久了,再给学生们做什么练习,他们只会更累更辛苦。她正是一个知道如何“变成孩子”的老师。

篇18: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重庆行知学校是以陶行知先生教育理论为办学指导思想, 坚持以“学校+企业+军队+家庭+社会”的办学特色, 艰苦奋斗、勤俭办学、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走出了“做人为本、德育为首, 以素质教育为中心, 以质量为生命”的行知之路。我们知道,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 他提出和倡导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论”。陶行知特别重视生活教育的作用, 他把生活教育当作改造中国教育、社会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来, 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的传统旧教育;有了生活教育, 就能“随手抓来都是学问, 都是本领”, 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识, 增加自己的力量, 增加自己的信仰”。他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如今看来, 重庆行知学校通过11年的办学, 基本上已诠释了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 且按照这种指导思想做到了做好了。参观了行知学校, 我想到了几点:

1.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应加强素质教育。

谭老师介绍说:行知学校学生的学习成绩只占学业考核成绩的五分之一, 还有生活自理、技能、劳动、操行等成绩, 学生入学第一年基本不上文化课, 完全是教他们如何做人、生活自理能力、种菜、劳动等, 目的是让他们吃苦、体验劳动, 然后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专业, 达到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还了解到, 行知学校还开设有爱国主义、人文主义、法制教育、青春期教育、灵魂塑造、生存能力的各种教育训练, 并且创造了独一无二的美的效果, 他们自称“学校还用优质教育和德育艺术挽救了数千名失去信心、放弃学习和许多徘徊在违法悬崖边上孩子, 并使他们成为普通孩子中的强者, 成为职场受欢迎的人。”可见, 推行素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要加强教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

在行知学校, 我们看到学校的教师不是很多, 尤其是行政职工少之又少, 刚才我们说过, 学校里两三幢的学生宿舍只有一个宿舍管理员兼清洁监督员, 没有保安、没有清洁工, 更不需专职班主任, 行政事务多数由教师兼职完成, 校长和老师们能叫出每一个学生的名字。这么少的教师能把学校管理得这么好, 那只有一个可能, 就是教师们的爱心和敬业心。我曾抱着疑惑的心理两次去问谭老师是什么动力能让老师们如此敬业, 谭老师只有一个答案“也没有什么, 就是一种精神上的追求”。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 在行知, 教师能把追求这种职业当作一种享受!行知学校是一所民办学校, 我们不排除民办学校和公立学校在用人体制上的差异性, 民办学校在用人上更有自主权。

谭老师说“行知学校建校11年来, 给教师的感觉就是象家一样温馨, 老师们称学生为孩子, 同学之间互相称师兄师姐学长等”。我想我们公办职业学校也可以做到或努力去做到, 学校要多关心教职工, 重视教职工的利益和发展, 想办法多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 多创造教职工之间勾通和交流的平台, 等等, 让教职工有归属感, 珍惜岗位, 爱校如家。

3.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上一篇:试用期护士个人总结范文下一篇:期中质量分析暨家长会上的发言稿(教导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