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的随笔感悟

2024-06-30

沁园春长沙的随笔感悟(精选12篇)

篇1:沁园春长沙的随笔感悟

行走在雨后的长沙,看着被洗刷的痕迹,我心欢喜。忽然感觉现实生活也使我们内心积满灰尘,何不用拂尘还我们一个干净的心灵呢。

窗外的冷风吹进屋来,有丝凉意。刷刷地雨声显得急冲冲的,不再如春日般的柔软与缠绵,它在用力地冲刷着灰白地喧嚣,升腾起薄薄地雨雾——这是昨日雨中的长沙。

今早的长沙不太一样,经过昨日的冲刷,今日已是透亮如新,使人的心情都明亮了起来。我已远远地看见,天边穿上了蓝白的衣裙。

在灰白的苍穹下呆久了,我不太习惯抬头望天,因为那里除了一片灰蒙,就是蒙着灰的一片。

但此时,我早就不自禁地抬头看它了,如看见久未谋面的爱人,满眼欢喜,满眼爱恋。

那棉花糖一般厚实的云朵在我头顶呼呼而过,那抹微蓝与我遥遥对视,直击心底。

此时的我,在暗自庆幸:能够停下脚步,抬头望天。

而这个动作,却是很久不做了。哦,不!想起来了,也还不久,春节的一个夜晚就曾做过——为那满天的辰星。

在仁和公园的暗夜里,我不经意地抬头,看见了一双双闪亮的眼睛,不禁兴奋地喊了起来,“快看哪,好多星星!”

佳佳和仔仔随着喊声也抬起了头,我们想用手机拍下来,可根本不行,手机中一片黑暗。美丽的东西,哪能这么轻易地得到?

这么多的星星已是很多年没见了。我高兴地讲起小时候的夜空:那时的星星比这个还要大,还要亮,还要多。夏日的傍晚,你们外公牵着水管把热乎的地面冲洗降温。晚上,铺上凉席,躺在上面,用繁星当被,枕着午夜的梦。

如今想来,这是多么的奢侈,可当时,又是多么的寻常。

人渐渐大了,心在慢慢生茧,蒙上了尘。有些事情不再去做,不是不想,而是心灵已被尘事包裹,什么都“看”不见了——没有了好奇,不再体验,更发现不了身边的美。

我总惊恐说自己老了的人,即使他还不老,可言语中早已有了老朽之气——一种腐蚀之气,会被传染。

我很欣赏头发花白,面容苍老,却有一颗好奇年轻之心的人。他们地步伐是轻盈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话语是振奋有力的。而我喜欢被这样感染。

有人说:现实的无奈早已使心伤痕累累,能继续跳着就不错了,哪里还能热乎地看这个世界?

我想说:一个苍穹之下,能产生不同的人,唯一的分别就是那颗不同的“心”。

蒙尘之心,看到的永是灰蒙的一片,没有光彩,看不清前方。

可谁的心不蒙尘?不生茧?

有些人只管让它蒙着,生着,不擦拭,不剥离,以至于越来越厚重,了无生趣地负重前行。

有些人能每天带着一颗明亮的心,去听鸟儿歌唱,而不是人地喧嚣;去找寻自己地欢喜,而不是盲目地跟从。

我多想找回儿时那颗容易满足,充满好奇,富于想象的纯真之心哪!可我知道,不太可能了。我只能多去回望,不要再续尘灰,再增一丝老茧。

而此时的我,能停下脚步,看悠悠的云彩,慢游于蓝天之间,就是一次拂尘,一次回望。

作者:又耳

公众号:又耳夜读

篇2:沁园春长沙的随笔感悟

这是我当新教师的第一节课,课前准备十分充分,应该来说也是比较成功的一节课,至少是自己还算满意的一节课。教师授课紧扣文本,启发诱导,循循善诱;学生鉴赏诗词,由品味意象到体悟情感,再到感怀心志,循序渐进。让人真正体会到了青年毛泽东所具有的革命英雄气概,胸怀着激浊扬清,改天换地的鸿鹄之志。

当然最为上岗的`第一节课,可能缺憾会更多,我无法排除自己心中的紧张情绪,可能语速会太快,未能在诗词鉴赏方法上及时给予学生指导,未能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与学生共同织一张“网”,使之通过一首诗的学习鉴赏,初步掌握诗词鉴赏的一般规律、方法,形成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应该提醒学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掌握一套阅读鉴赏方法,甚至要比单纯从一首诗词的学习中获得知识更加重要,更具现实意义。

篇3:《沁园春·长沙》的生态视角分析

一代伟人毛泽东所创作的《沁园春·长沙》表现出了诗人对秋色的欣赏、对往昔的眷念和对改变现实的决心。词中蕴含着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摇曳多变的政治生态和自强不息的人文生态, 具有“适应、抵抗、和谐”的生态意义。

一、引言

青年毛泽东1925年在即将离开长沙赴广州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之际, 重游他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求学时常游的橘子洲, 写下了《沁园春·长沙》一词。这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丽词章[1]。它抒发了毛泽东青少年时代的理想抱负, 是一首“秋的赞歌, 自由的赞歌, 风华少年的赞歌”[2]。诗词所展现的既有自然生态生机勃勃、一派盎然, 令人心旷神怡, 又有政治生态摇曳不定、充满变数, 令人心生忧情, 并且人文生态活力四射、激情澎湃, 令人心为所动。

二、原词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三、生态分析

(一) 自然生态

诗词开篇的“寒秋”为全词的自然生态进行了定格, 然而毛泽东的“寒秋”, 绝不同于“我花开后百花杀”的黄巢, 他要包容一个“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世界, 他鼓舞“万类”, 激发“万类”, 绝不是一花独放, 而是寄情于“万类”丛中, 与他的豪情共同“红遍”、“尽染”, 而不是独染或者独红[3]。站在“湘江北去”的“橘子洲头”, 诗人从立体的视角展现了一幅动人的自然生态图, 多角度、多层面地展示秋光。“万山”句写远景, “漫江”句写近景, “鹰击”句写上景, “鱼翔”句写下景。这样, 就为读者构建了一幅由远而近、自上而下的立体式的辽阔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色自然生态图。这是一幅生机勃勃的自然生态图, 人置于其中能有心旷神怡的感觉。这样的生态是和谐的, 意味着在此生态状况下, 如果出现不和谐的社会生态现象就一定需要革新, 以建立自然与社会均衡发展的和谐生态整体系统。

(二) 政治生态

作为诗人的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 因此, 他的诗词自然就会蕴含丰富的政治生态。在诗人的心目中, 政治寒秋与1925年的自然寒秋一样:当年第一次国共合作, 毛泽东同志由于在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出色表现, 而遭到党内和国民党右派对他的排挤;因他主张利用合法斗争掩护和配合非法斗争, 使张国焘等人对其产生了误会;他对农民运动的重视和投入, 引起陈独秀等人的不满;因为他繁忙紧张地工作, 又被李立三等人嘲笑;1925年党的“四大”上他被排挤出中央委员会;他回到湖南组织农民运动又被军阀赵恒惕通令缉捕[4]。在这样一种极不和谐的政治生态环境中, 诗人由“万类霜天竞自由”引出了深沉的一句:“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既反映了当时围绕革命领导权的一场大是大非的争论, 又通过对青年时期革命斗争的历史回顾, 尖锐地提出了革命领导权这一关系到革命成败的核心问题, 表达了工农群众是历史的主人的唯物史观和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的光辉思想。诗人的发问足以振聋发聩, 问题的答案也很明确, 那就是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的大无畏的革命者, 即马克思主义武装的中国工人阶级的代表——中国共产党人手里[5]。毛泽东化以往诗人赋予寒秋的“凄惨、凋零、悲凉”为“透明、丰富、挺拔”,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6]。这样一幅政治生态图, 不是桃花源, 也非乌托邦, 正是这种政治生态的延续, 才有了24年之后在28响隆隆炮声中顺利诞生的新中国, 中国人民也才终于站了起来。

湘江

(三) 人文生态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 这种精神构建出了独特的自强不息的人文生态。自古代儒、法学派的创立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人民心中扎根, 在这一系列存亡继绝、相抵相容的众流派的此起彼落之中, 有一种一直存活在中华民族生命之中的一以贯之的可贵精神, 那就是“自强不息”。正所谓“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当代中国革命历史上载有无数革命先烈和革命英雄人物, 总是“生命不息, 战斗不止”, 谱写出大量抵御外侮、振兴中华的可歌可泣的雄伟篇章[7]。从《沁园春·长沙》中的“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万类霜天竞自由”、“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我们看不到悲秋的情调, 看到的只是大自然的绚烂多姿和人生的烈焰壮采, 这其中深深蕴藏着的战斗精神正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人文生态的鲜活体现。从人与天地的关系来看, 诗人认为, 人不是大自然的奴隶, 不听天由命, 也不听地由命, 而是大自然的主人, 相信人定胜天、人定胜地。所以, 在诗中诗人大胆地问天:“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这显示出了一种“与天斗, 其乐无穷;与地斗, 其乐无穷”的大无畏气概, 构建出了崭新天人观的人文生态。

四、生态意义

(一) 适应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这是生态系统的最为基本的规律。诗人在上阕结尾面对一派勃勃生机的自然生态, 激起了万端思绪, 提出了一个十分严肃的社会生态问题:谁主沉浮?也就是说, 谁才能适应当时的社会、掌握革命的领导权?1925年的社会生态现状是:各种思潮、各种学派、各种党派空前活跃, 马克思主义早已传播到中国, 国民革命军正待北伐, 广州农民运动如火如荼, 湖南农民协会纷纷建立, 一个席卷中国的势如暴风骤雨的农民运动正一触即发, 不可阻挡[8]。在此社会生态环境下, 怎样才能适应?诗人对此作出了巧妙的回答:革命青年要像当年“中流击水”一样, 勇敢地投身于革命的风浪中, 激流勇进, 担负起主宰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任[9]。只有这样, 才能建立新的社会秩序, 革新旧的体制, 适应社会生态, 符合“适者生存”的生态规律。

湘江

橘子洲

(二) 抵抗

秋天是“守成”与“革新”两种世界观的试金石。秋天对旧有之物进行否定, 对新生之物加以孕育。大凡守成恋旧的人, 常会因秋气扫除旧物而感慨盛事变衰;而立志改造社会的革命者, 却在心理上与秋天构成同调, 对秋风的除旧育新寓意热烈地欢呼。[10]毛泽东是伟大的革命家, 他热爱秋天、礼赞秋天, 因为秋天是成熟的季节, 新生事物的成熟必然意味着对旧事物抵抗的成功这一“抵抗”生态规律。诗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挥斥方遒”、“粪土当年万户侯”、“浪遏飞舟”, 都是“抵抗”生态意义的具体体现, 挥洒出诗人改天换地的革命理想、昂扬奋发的青春活力和继往开来的英雄斗志。

(三) 和谐

诗人在诗中对于自然生态的描绘采用的是由远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而近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自上 (鹰击长空) 而下 (鱼翔浅底) 的手法, 将一幅和谐的“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立体生态图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然而, 1925年诗人“独立寒秋”的时候, 中国社会有着诸多不和谐的因素:3月12日孙中山先生病逝, 使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出现复杂局面;5月, 上海爆发“五卅”反帝爱国运动;6月19日, 香港工人为声援上海的斗争组织13万人参加香港大罢工;8月20日, 国民党右派制造刺杀廖仲恺事件, 把矛头指向中国共产党, 现实迫使共产党人必须严肃考虑国共合作中如何争取领导权的问题[11]。正是因为这样, 9月离开韶山赴广州主办农民讲习所的毛泽东在途经长沙时, 发出了“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的惊天一问, 旨在道出除旧布新、主宰乾坤、构建和谐中国之理想, 在“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自然和谐生态中营造出人民安居乐业、自由生活的社会和谐生态。

五、结语

1925年毛泽东青年时代写的《沁园春·长沙》是一首体现着情景交融的崇高美的诗篇, 是一首庄严的、蕴含着清醒明确的期望与怀旧心情的诗篇;整首诗词裹入大自然的一切事物, 以此来抒发作者的凌云壮志。词的结尾用一种充满活力的自信和力量去激发人们的革命情怀和奋发前进的自信心[12]。诗人毛泽东在诗词中描绘了一幅鲜活的“自然、政治、人文”生态图, 具有“适应、抵抗、和谐”的生态意义, 表现出了诗人的适者生存、除旧布新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多维和谐的生态观。

参考文献

[1][10]韩成武.社会改革家的临秋情怀[J].名作欣赏, 2004 (08) .35-37页

[2]周龙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J].21世纪中学生作文, 2009 (4) .55-56页

[3][6][8]贾漫.万类霜天竞自由——划时代的《沁园春·长沙》[J].中华诗词, 2004 (8) .51-52页

[4]吴兆源.读诗的三还原——说《沁园春·长沙》的景与情[J].诗词月刊, 2009 (7) .92-93页

[5][7]李子健.毛泽东诗词美学新探[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3

[11]沙先贵.毛泽东诗词文化解读[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

[9]马玉萍.毛泽东两首《沁园春》赏读[J].语文教学之友, 2007 (7) .27-28页

篇4:《沁园春·长沙》教学随笔三则

在高中新课程改革中,浙江省普通高中使用苏教版的语文教材,于是本人今年第一次近距离接触该套教材。因为对新课改的惶恐,促使自身更多地进行教学反思。《沁园春·长沙》是苏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的第一篇文章,现记录一点教学感受,期望自己今后能够做得更好些,也在此就教于方家。

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绝对是件坏事

看了一些教学设计,听了一些课,发现《沁园春·长沙》课堂教学的导语似乎都是“青春”。我在想,大家都是一样的处理办法是不是有点夸张,“向青春举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因为有些人尽管只是喝了一点点酒也是要醉的,有些人对酒更是一闻就要醉而碰不得的。谈这个情况,我要表明的是,虽然教材安排的话题为“向青春举杯”,但是我们在教学处理中完全不必“时时课课”都要说“青春”。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是不是可以认为被教材和编写者牵着鼻子走?文学作品的内涵是丰富的,当读者解读的时候,作品就变的更有魅力,会出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现象,比如本文的“同学少年”在不同读者心目中的形象是不同。

因为教材安排是“青春”,教师当然要讲“青春”,但是并不是要求每一篇文章都要直接讲“青春”,并不是每一课时都要进行青春教育。如果真的这样去理解去处理,我们就与新课程改革的精神背道而驰了。

新课程改革要走教材内容组织多样性、生动性的路子,从而有利于学生探究,有利于学生发展。现在使用的教材虽然是“必修”,但是它还只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一种道具,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对它顶礼膜拜跪在其前而直不起身抬不起头。现实不允许教师自己另外找一种教材甚至自己编一套教材提供给学生,但是教师完全应该自主创新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我所看到所听到的那样——《沁园春·长沙》课堂教学的导语都是“青春”。

只能看见一种色彩,绝对是个可怕的世界。只能听到一种声音,绝对是件坏事。

整合的知识能促进高层次的学习

联系以往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学习,能够帮助你学习取得更大的成效。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白这一点,提醒学生予以注意并且在学习过程中使用它。

《沁园春·长沙》是教材编写者的“爱篇”,在不同版本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我似乎都发现它的存在。在今天的课堂教学中,我设计的一项内容是让两位学生上黑板分别默写《沁园春·长沙》和《沁园春·雪》,设计本环节的意图是想增加学生在“词”这一文学样式方面的感性认识。结果,两个班级的学生都没有能够很好地完成任务,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比如错别字比较多,标点符号没有意识,等等。我知道,《沁园春·长沙》是中考的基本篇目,但是过了没有几个月,成绩出类拔萃的初中学生(中考分数最高的学生)就把它丢掉了。这是值得教师思考和注意的。

对于中考,我了解不多,也不想多谈。我以为,学生预习该课时候而没有回顾《沁园春·雪》,是一种意识的缺失,是一种方法的丧失。认知学习理论下的建构主义说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对知识意义的自主建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对新信息重新认知与编码,从而获得对知识意义的理解。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意义的建构不能够离开学习者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中国的教学者也一再的告诫求学人:温故而知新。新旧知识联系起来是学习,我把新旧知识的结合体称之为整合的知识,整合的知识能促进高层次的学习。

联系以往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学习,既是学习的方式,也是学习的方法。

“know what” and “know how to”

开学之初,听新进学校的四位老师讲《沁园春·长沙》,我发现,在课堂处理中,她们都关注“词”的有关知识。这种处理当然是必要的,也是重要的。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人文性与重视工具性并不是矛盾的,相反,现在浙江省采用苏教版教材,对教师处理好语文教学中人文性与工具性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语文教学才有鲜活的内容和巨大的成效,才有旺盛的生命力。

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的现象已经大受批评,教师于是逐渐改变课堂教学中处理知识的方式,最为明显的特征是学生发言多了起来,课堂也是热闹的。这样是否就该大加赞扬呢?举一个以前听课获得的例子,学习《词七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引入课题后教师也向学生讲"词"的知识,只不过使用的方法是让学生介绍有关知识点,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在学习具体的篇目之前“大规模”介绍“词”的知识,即便有关“词”的知识是由学生来陈述的,我觉得,也是不够恰当的,那种课堂虽然热闹非常,但是效果未必佳,因为学生不是被动的客体,不是管辖的对象,不是贮藏知识的容器。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学生主动建构的结果,而不是被动的接收或吸收,学生建构知识是由内部到外部的人、事、物所建立的一种构成或领悟。所以,我以为这类处理方法还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现代许多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如杜威、安德森等,把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类。知识不仅包括“知什么(know what)”,而且包括“知如何(know how to)”,即不仅包括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所得的认识结果——陈述性知识,而且包括知道怎样去操作、行动——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转化,需要经过认知、联系和自动化三阶段,并且不断地修正认知,不断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最终达到相当熟练的自动化。我国学校的传统教学中,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枝独秀,而不大注重学生程序性知识的形成,许多学生心智操作中暴露了相当大的缺陷,“高分低能”批评声中指责最多的就是这一个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陈述性知识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从小形成且终身起作用的东西,如正确的思维方式等。

做课题“古代诗词作家专题——研究性阅读的研究”的时候,我曾经消耗比较多的时间去研究阅读策略,从研究中认识到语文阅读学习中的程序性知识主要是作为认知策略的阅读方法,当学生把习得的有效阅读方法应用于另一种相近的学习情境,那就是一种认知策略的迁移,对学习必然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最终达成语文阅读方法的掌握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教学《沁园春·长沙》的时候,我也讲“词”的有关知识,不过我是放在最后一个环节去完成的。我采用的方法:学习探究《沁园春·长沙》;组织《沁园春·长沙》与《沁园春·雪》的比较阅读;布置学生课后搜集“毛泽东的词”和以前学习的“词”并组织诵读等形式的交流活动;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词”的有关文体知识;布置学生课后去找一些古代诗词进行阅读来巩固“词”的有关知识。这种处理的直接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词”的陈述性知识,同时又告诉学生程序性知识——积累感性认识进行思考总结,注重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思维过程。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教与学都要追求一种和谐,处理好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和谐。

篇5:沁园春长沙的教学实录

展示领起:看、忆

答辩缩略:激(浊)扬(清)

探究比拟:击、翔

朗读活用:粪土

篇6:《沁园春·长沙》

1911年,十八岁的毛泽东同志来到湖南省会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十三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自1913年至1918年,他在省立第一师范学校读书。1918年4月,与何叔衡等同志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1919年起,他先后在长沙修业小学、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等校任教。“五四”时期,他组织领导了长沙学生和市民的爱国运动,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引起了全国进步思想界的重视。随后,又领导了驱逐湖南督军兼省长、皖系军阀张敬尧的斗争。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又组建了中共湘区委并任书记。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年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因有此作。本篇首次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沁园春”介绍

(1)沁园:沁园为东汉汉明帝为他的女儿沁水公主修建的皇家园林,园址位于焦作西北部的沁河出山口一带。据《后汉书·窦宪传》记载:沁水公主的舅舅窦宪倚仗其妹贵为皇后之势,竟然变相强夺公主田园,后人感叹其事,多在诗中咏之叹之,渐成“沁园春”这一中国文人所钟爱的词牌。

(2)沁园春:词牌名。词,是我国传统诗歌中的一种特殊体裁,起源于隋唐之际,大盛于宋,以后作者仍代不乏人。

段落层次

《沁园春·长沙》上片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词的下片回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谁主沉浮”作答: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派统治者,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描述了四幅画面: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结构图如下:

研讨分析

这首词由“独立寒秋”、“湘江秋景”、“峥嵘岁月”、“中流击水”四幅图景组成。

具体研习“独立寒秋”图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将这三句词的正常语序调整好,并简要说说它们的大意。

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诗意串合起来。这三句词的大意是: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凝望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词中的“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不能。“独立”不仅仅是表明站在橘子洲头的是一个人,而且可以让读者想象词人面对湘江滚滚北去时表现出来的砥柱中流的英雄气概。

具体研习“湘江秋景”图

“湘江秋景”图有何特点?

作者以短短四句诗,描绘出一幅立体的寥廊万里、绚丽多彩的江南秋景,宛如当代著名的岭南画派大家关山月浓墨重彩的彩墨山水图,不愧为“驱山走海置眼前”(李白《当涂赵炎少府粉图山水歌》)。“咫尺应须论万里”(杜甫《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的大手笔。它与作者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雪》所描绘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均是古典诗词中前所未有的雄奇伟丽的全景式风景画。

“湘江秋景”图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沁园春·长沙》本词前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词人为什么“怅”?联系时代背景,想一想“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词人面对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和广阔的宇宙,面对在自然和宇宙中竞自由的万物,他想到了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特别是被压迫被剥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国的命运和革命的未来,于是不由得思绪万千,百感交集而生“怅”。

词人由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引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主沉浮”在这里是主宰国家命运,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实质是词人进入深沉的历史思索,提出革命领导权的问题。抒写出词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豪情壮志。

下片中的哪两个字标志着词人由上片的眼前景的描写转入对往事的回忆?

“忆”和“记”二字。

具体研习“峥嵘岁月”图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是什么?

一般地,分上下两片的词,其下片首句又称过片,在词中起承接过渡作用。词的上下片写法上也有分工,常常上片写景、下片抒情,因此填词时非常注重过片,既不能明粘,又不能全脱。本词上片写独立寒秋,故地重游而看到的景色,自然而然想到以前与“同学”一起来游的情景,于是过渡到对往昔生活及“同学少年”的回忆中。过渡自然,衔接巧妙。

具体研习“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这一情景蕴含着词人怎样的感情?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壮志,以及在新时代的大潮里,乘风破浪,鼓帆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豪情。

本词上、下片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词的下片通过写意气风发、挥斥方遒的同学少年,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同学少年,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同学少年,艺术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这样,上下两片浑然一体,天衣无缝。

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完美地结合起来的?

《沁园春·长沙》本词上半阕虽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又寄寓着诗人火热的革命情怀。红色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万山红遍”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竟自由”,则是作者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感叹,则由写景直接转入抒怀,自然带出下半阕的抒情乐章。

篇7:《沁园春长沙》...

远眺 万山红遍中

层林尽染 静寓

湘江秋景图近观 漫江碧透 情

百舸争流

仰视 鹰击长空 动情

俯瞰 鱼翔浅底中

峥嵘岁月图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显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志

中流击水图 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安徽省马鞍山市 安工大附中

ahmashgwhgw@yahoo.com

作者邮箱: ahmashgwhgw@yahoo.com

[1]

篇8:沁园春长沙的随笔感悟

第一, 看作品

“沁园春”这一词牌, 在源头上是有悲声的。“沁园”因沁水公主得名, 原是东汉明帝营造给公主作陪嫁的私家园林, 后被窦宪依恃其国舅爷身份变相强夺, 公主无奈。好事者作《沁园春》讽其事, 染成悲声。这一悲讽路数被后世沿袭, 遂使“沁园春”多感讽咏叹, 似与豪气无关。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又笔涉秋事, 虽然这不可避免地与作者当时特定的活动时节、活动内容 (包括日常生活、社会活动) 、特定的写作内容密切相关, 只是在中国传统士子心目中, 秋之为气易生悲, “自古逢秋多寂寥”嘛, 何况本词开篇便言“寒”秋, 因而如果词作有些萧瑟, 也不难理解。有人重读首句如“独立寒秋” (加点的字重读, 下同) , 明显突出一个“寒”字, “独立‘寒’秋”的湘江边橘子洲头。

寒秋之际, 人不敢出, 而我独来, 因而在强调“寒”的同时, 如果一并把这“独”重读出来, “独立寒秋”, 那“我”自成别调, 豪气也自然有了。

要是重读不在“独”, 而在“立”, “独立 (寒秋) ”, 重音这一偏移就不只强调了“我”与谁不同, 有横向差异;更强调差异在什么地方, “我”独能“立”。我们甚至可以联想到“挺立”“耸立”“兀立”“屹立”“矗立”之类, 总之“立”得硬朗朗, 别有精气神。如此人物, 如此出场, 扫荡一般的寒秋之气, 豪放开篇。

“湘江北‘去’”, 我们似乎看到洪流滚滚, 不可阻挡, 寒江上下疏朗阔大起来。再看那著名的7句写景句 (万山红遍……) , 山水景物主色调全是传统中国人喜好的红与碧。不止一“点”红;是红“遍”“尽”染, “万”山更兼“层”林, 群山叠嶂, 红得彻底, 张扬, 蓬勃, 连绵有层次。也不止一“点”碧;是“漫”江碧, 其广则满溢, 其深则碧“透”。颜色、体积、数量、程度、密度, 多角度反复渲染, 色彩绚丽, 气势做足。

再看动态。各种船只竞相比赛起来, 穿梭往来, 场面热闹。抬头望, 雄鹰不是“飞”, 是搏击, 长空里姿态矫健。俯视呢, 鱼儿也不是“游”, 像鸟在空中无所牵绊, 自由盘旋, 轻松畅快。宇宙万物, 纵在“霜天”里也完全自我掌控, 自由舒展, 生气勃勃。

面对这一派生机的“寥廓” (宇宙的广阔) , 主人公情不自禁地“怅”叹:谁来主宰“沉浮” (升沉, 这里指事物的盛衰) 呢?看得开阔, 问得大气, 表露出诗人与众不同的雄心壮志、博大胸怀。

下阕我们“曾游”的“百侣”自然呼应。“曾游”的这个地方在湖南, 是作者的故乡;长沙又是湖南的省会, 中国工农革命的策源地, 也是他出外求学的起点, 初期革命运动的中心。从1911-1925年, 他曾数度在此学习、工作和革命, 进德修业;以他为首的一群革命青年, 可没少登临吟赏, 送抱推襟。今番故地重游, 自然怀有深厚而亲切的政治感情和生活感情。回想同学少年, “百侣”势众, 才华横溢, 意气风发, 胸怀远大, 勇于担当这“主宰”大任。

“中流击水”亦实亦虚。毛泽东喜欢游泳是出了名的, 在他生命的最后10年, 亦畅游长江17次之多, 那么, “中流击水”或是“同学少年”之实写。而“流”又何尝不可直截了当地理解成时代洪流, 敢做时代大潮的弄潮儿。当时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基本确立, 国民革命政府在广州正式成立;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 这次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 重游橘子洲时写下这首词。

“‘中流击水’即‘中流击楫’的转化。《晋书·祖逖传》:祖逖‘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 有如大江!”, 后来‘中流击楫’就成了立誓复兴祖国的代词。在这里正表示诗人要在新时代的大潮里, 乘风破浪, 鼓桨前进, 立誓振兴中华的壮志豪情。使人读后仿佛听到了一颗爱国爱民的赤心, 在怦怦跃动, 从而感受到一种伟大胸怀所反映出的崇高美。” (向明《〈沁园春·长沙〉赏析》) 当年毛泽东他们也确实做了大量复兴国家的大事, 又如:1915年袁世凯称帝, 毛泽东曾印发反袁宣传小册子开展斗争;1916年, 直接组织和领导了驱逐军阀张敬尧出湖南的运动;至于和其他年青人在一起的其他政治作为, 央视热播的电影《恰同学少年》更有形象展现。“粪土当年万户侯”不是妄言, 既有不放在眼里, 不去贪求的爽朗, 更有无所畏惧的硬朗。

总之, 作者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 以及对自己青年时代学习和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 狂放地宣言, 我们风华正茂的“同学少年”, 正像当年中流击水那样, 勇敢地投身到革命的风浪中, 担当大任, 急流勇进;抒发了热血青年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昂扬乐观, 敢于担当, 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与豪情壮志。时代变了, 人物变了, 这首20世纪上叶的作品再也不是初始的“沁园春”, 仿佛他的《沁园春·雪》照样豪气冲天, 因而无疑也是一首气壮山河的豪放词。

第二, 看教材

本文是同学们进入高中的破蒙课 (人教课标版) , 是一堂打底的初始课。这个底子里是编者着意安排了这份豪气的。

请看本册书的封面, 粗犷激荡的黄河瀑布, 对此不豪都不行。课文正文又与其他课文不同, 书眉之下、正文之前插的是毛泽东狂草的这首词的手迹拓片, 跟前者黄河瀑布一样, 无疑都在着意渲染某种雄浑霸气。

本单元三课四首诗, 如果直接把第二、三首看成朦胧诗、爱情诗、柔情诗, 那么第四首更是缠绵诗、悲情诗;开头的第一首豪情诗如果读得好, 不只能读出豪气, 也“正好可以与新诗进行比照” (单元提示语) , 满汉全席相得益彰, 更利于学生全面感知诗派诗风。

学生进入高中, 少年气愈来愈少, 青年味愈来愈浓。“小沈阳”“李宇春”式中性化旋风过后, 也需要孩子们在硬功豪气方面有所滋补, 语文生活化正好可以酝酿这份滋补, 语文教学何不及时吸纳这现成的豪气资源。

第三, 看读者

我们的学生需要提气, 还有更为现实的升学原因。

小学初中都是义务教育, 再不公平学生也基本就近入学, 原则上不分快慢班, 教育资源相对均衡。小升初无需入学考试;高考是全省竞争;而中考是比高考更为残酷的小区域的县区大洗牌, 人为的高中校际层次陡然明朗是不争的事实。

县区有省级与低一行政区划级别的市级示范学校 (有些省份所谓国家级示范学校或星级学校) , 有有形无形的县区级示范学校, 还有包括普通学校和所谓薄弱学校在内的一般学校。如果说一般学校在社会底层, 那么薄弱学校就在最底层, 示范学校则在最高层。

示范学校其实就是示个范儿, 给同行、给社会做样子的样版学校, 由各省市政府组织相应教育主管部门评估、认定、授牌的重点学校, 花地方公共资源堆积起来却只为地方少数人服务的特权学校。

薄弱学校甚至是类似于职业技术学校的综合学校。由于某些纯粹的职业技术学校并不为当地 (特别是欠发达的农村地区) 民众所认可与接受, 受众不想过早跟人拉开距离去学习职业技术, 反倒更想也去学习普高课程, 参加普通高考 (至于能不能学好考好则是另外一回事) , 于是综合学校虽然有些年份也因顶不住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而少量办些其实并不能收获多少实用专长的纯粹的职业技术班, 让学生参加对口高考, 然而更千方百计迎合和满足社会的普高需求, 办普高班或者挂靠其他普通高中教学点, 让一些低分的学生以职高的名义招进校来学习普高课程, 颁发职高毕业证却参加普通高考。

人为分成三六九等的县区高中招生分级分层。以安徽宿松2011年为例, 第一批次是两所省级示范学校, 分计划、择校两类, 计划又分统招、定向两小类, 从统招到定向再到择校基本上分数递减 (各批次基本类似) ;有望考本科的有基础有潜质的学生基本一网打尽。第二批次是四所市级示范学校, 也分计划、择校, 无定向;也有少数学生能走本科。第三批次是一所市级示范学校特长班, 招艺体特长生。第四批次是一般普通高中 (含民办高中) , 实际还包含综合学校普高班或者挂靠这些普通高中的所谓教学点 (综高、点高实质就是降分普高班) 。部分学校学生进校还要接受学校自主考试, 分快慢班。

经过这样的遴选, 考得好的, 进了名校好班;羡慕他们, 祝贺他们, 也鼓励他们百尺竿头更进步。中等的, 比下有余而比上不足, 多少受打击;不能让他们低头萎蔫, 要激励他们昂起高贵的头颅, 奋起直追。没考好的, 遭受的打击最为惨重, 而且人多面广;在必要地警醒他们心智的同时, 不能让他们一蹶不振, 趴下就起不来, 要小心呵护, 牵引一把, 扶正腰身, 养足豪气, 催快脚步去迎头赶上。

篇9:《沁园春 ● 长沙》

因为是诗歌单元,所以我先找了一些比较经典的爱情诗,比如舒婷的《致橡树》、席慕容的《一棵开花的树》等,并布置学生把这些诗改写成抒情散文,同时学生也尝试自己写写诗,因为是爱情诗,所以学生一下子就对诗歌产生了兴趣,也对语文学习更感兴趣了。

接着我就把学生分成小组,收集有关描写秋的诗歌,然后过渡到《沁园春・长沙》。我有意引入较多的有关秋景的诗句,与学生一起诵读、品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分析、鉴赏都必须建立在学生读懂诗词的基础之上。

由此,我采用诵读方式,帮学生疏通字词,解决词意,让学生对本词先有一个整体的感觉。再次,在诗词中,景与情是密切相关、相辅相成的,即景是情的肌肤,是可感,可亲的;情是景的灵魂,是轻灵,飘渺的。因此,解读诗词的捷径就是从赏景入手,进而把握诗情画意,进而了解作者。

篇10:<沁园春。长沙〉

同学们,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 篇章”。的确如此,我们从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中已经感受到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和磅礴气势。这堂课我们学习他用“沁园春”作词牌的另一首词“长沙”。(文字投影:《沁园春・长沙》毛泽东   一九二五年)让我们以通过诵读一起来品味这首词的语言,领会诗歌的意境,(文字投影:意境),同时感受感受毛泽东青年时代的伟大抱负和革命情怀。

二、.写作背景介绍。

这首词是在什么背景下写的?请同学们重温历史的画面了解这首词的..写作背景。[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一:“时代背景”]

三、教师范读。

接着,大家同学们边看课文边看录像画面,通过视听初步感受课文内容及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播放多媒体.课件之二:“朗读”]

四、朗读、领会,品评、鉴赏。

师:诗歌语言的跳跃性很大,语序往往倒装,而且有些成分省略,要明白地读懂诗句的意思,还得靠读者自己通过想象,进行合理的调整和补充。本词的开头三句,“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这是这样。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生: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师:说得不错。“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

(生: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师:对。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惕正在通辑毛泽东。诗人在韶山人民的掩护下,秘密到达长沙,独自来到橘子洲头。可见一个“独”字再现了当时的特定环境,但诗人身处险境仍然“独立寒秋”,坦荡从容。唐朝柳宗元有一首题为《江雪》的绝句,谁还记得吗?

(生:“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师:背得很好。这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之后,被贬永明,身处逆境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心志。柳宗元是“独钓寒江”,毛泽东是“独立寒秋”,意境相似。当然封建士大夫与革命伟人的胸襟境界又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生:“万类霜天竟自由”)

师:对,共7句。在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一般上下阙都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我们初中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生:望。)

师:对。也是控制7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这里诗人都看到了哪些秋景?大家推荐一位朗诵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生1读:“看万山红遍……万类霜天竟自由”7句)

师:哪位同学能读得更好一些?(生2再读)

篇11:沁园春长沙的随笔感悟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大约是在毛泽东同志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所写的。毛泽东同志从1911至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这期间,国内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如辛亥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等,都是影响世界形势的巨大变革。这样的岁月,如历史群山中耸峙的一座又一座峥嵘的高峰。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在这峥嵘岁月里,作者和他的同学如蔡和森、何叔衡、张昆弟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

诗人巧妙地化用了《庄子·田子方》中“夫至人者,上窥青天,下潜黄泉,挥斥八极,神气不变” 的意境,来形容新时代的青年从旧思想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自由奔放的胸襟。(挥斥,自由奔放的意思。方遒,正当旺盛有力的意思。过去有人解释“挥斥”为批判驳斥,“方遒”为专家权威,是不准确的。)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是对“峥嵘岁月”“挥斥方遒”的进一步具体化。

篇12:《沁园春·长沙》说课设计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篇课文是湖北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教材《语文》第一册第十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是一篇重点讲读课文。第十二单元是“鉴赏中国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 上承第十一单元的中国古代诗歌单元, 是诗歌教学的重要单元之一。我认为讲授本单元应处理好与前面单元的联系, 使学生能以时间为序将诗歌的有关知识连贯起来, 以期条理化、系统化。通过讲授本篇课文, 使学生掌握阅读诗歌的方法,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2、教材的处理和分析

既要理解作者所抒发的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又要从抓住诗歌意象的角度,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也是难点。

诗歌本身具有无穷的想象性, 能“纵横万里, 思接千载”, 只有让学生最大限度发挥各自的想象力, 才能真正领会诗歌的美丽, 所以讲这课我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著名诗人臧克家说:“毛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沁园春·长沙》是用古典词的形式写成的现代诗歌, 我准备从三个方面来突出它的“伟大”:1、屏幕显示毛泽东手迹《沁园春·长沙》, 让同学们直接与毛泽东遒劲有力的书法发生审美碰撞, 奠定审美基调 (豪壮美) 。2、将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与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景秋意相对比, 突出毛泽东笔下秋景的绚丽多姿, 秋意的生机勃勃;3。让同学们着意体会毛泽东笔下人物的精神状态, 突出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豪情壮志。

3、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

知识目标:了解写作背景, 结合对作品内容的体会, 正确理解作者的创作情感;品味文中精练的、极富表现力的语言, 领略作者为达到情景交融所采用的写作方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 即朗读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德育目标:为推进素质教育, 增强学生文学艺术的修养,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 根据学生的审美基础, 语文知识水平, 理解能力等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法

1、讲授法和提问法

讲本篇课文必须用到讲授法, 例如上下阕各有一个关键点必须讲清, 如上阕看着眼前的绚丽秋景, 毛泽东一下想到“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先向学生提问“面对如此绚丽的秋景, 你们会联想些什么”。接着将学生的回答与毛泽东的联想作对比, 再趁势讲授毛泽东的联想与伟人的胸襟、境界、志向相关, 鼓励学生以乐观的态度积极处世, 树立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志。

讲下阕的内容时, 先提问:对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下阕怎样作回答呢?同学们一般知道是作了回答的。因为不是直接的回答, 这里有必要讲授诗歌语言的含蓄性, 讲诗歌是借助意象来表达, 而不是直白地作答。

这两个位置是必须讲清楚的。此外, 在理解全文时, 将学生有疑问的地方进行疏通讲解, 如“湘江北去, 谁主沉浮, 挥斥方遒, 书生意气”。

2、想象训练法

雨果说“想象是人类思维中最美丽的花朵”, 黑格尔说“想象是杰出的艺术本领”, 所以我在本课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想象训练的内容:对毛泽东笔下的秋景进行再造性的想象。提示分四步完成:一、画轮廓 (山、林、江、舸、鹰、鱼) ;二、点颜色 (红、碧) ;三、激活画面 (红遍、染、碧透、争流、击、翔) ;四、来特写 (染、击、翔) 。

检验手段, 让同学们按提示将自己逐步想象到的内容表达出来。

3、比较阅读法

为了更好地领会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 可与一般文人墨客笔下的秋景秋意相比, 突出毛泽东笔下秋景的绚丽多姿, 秋意的生机勃勃。首先, 打出字幕:

(1) 悲哉秋之为气也, 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2) 树树秋声, 山山寒色。

(3) 自古逢秋多寂寥。

(4) 枫叶荻花秋瑟瑟。

(5) 落叶西风时候, 人共青山都瘦。

接着, 让学生概括一般文人墨客笔下秋景秋意 (萧瑟, 清冷, 惨淡) , 然后, 和毛泽东笔下的秋景秋意 (绚丽多姿, 生机盎然) 作对比, 让学生结合写作背景分析, 为什么毛泽东身处险境还能写出绚丽多姿、生机盎然的秋景秋意, 引导学生学习毛泽东积极乐观的处世态度, 伟大的胸襟, 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感, 从而体会本文体现出来的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三、学法

1、朗读法:

本文是文学精品, 学生要建构完整的语文知识体系, 有必要多读多背, 积累语言素材。同时这不是一般的文学作品, 是时歌, 具有音乐美和节奏感, 读起来朗朗上口, 比较适合多读多背, 另外, 诗歌的语言比较含蓄, 必须多读, 只有多读, 才能达到“书读百遍, 其义自现”的效果。

2、表演法:

运用表演法尊重学生的个性, 让学生身历其境, 与诗中景、诗中物、诗中人沟通, 真正做审美活动的主体。表演内容:将诗人独立橘子洲头, 饱览大好秋色时的神情动作连起来表演一下。意在让大家在表演过程中揣摩写景的顺序和视角变化。

3、练习法:

老师示范了鉴赏方法和途径之后, 有必要对学生是否掌握这种方法当堂验收。通过练习引导学生由“学会”到“会学”。

练习内容 (1) :柳宗元在政治革命失败之后, 被贬为永州司马写下《江雪》。试比较柳宗元“独钓寒江”与毛泽东“独立寒秋”意境有何不同。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的见解, 可以讨论, (柳———孤独落寞;毛泽东———坦荡、从容、砥柱中流) 此题不注重答案, 只注重思考分析过程中学会鉴赏方法。

练习内容 (2) :“百侣”书中注解“革命战友”, 作者和他的革命战友是怎样的一群人呢?请同学们就文中下阕所含的内容做适当的描述。这个练习重在让同学们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 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只要说出与有能力、有才华、有责任心、有气魄等相关的词语都可以, 着意引导学生结交良师益友。

四、教学程序

鉴于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方法的确定, 本文安排两课时。教学程序可设置为:

1、导入新课。 (导语、背景、毛泽东手迹、录音)

2、疏通字词、理解全文。

(1) 上阕:写绚丽多姿的秋景。

下阕:抒革命者的豪情壮志。

(2) 上下阕各有一个“领字”, 请找出来。

(3) 全文的诗眼是什么?

(4) 按上下阕顺序进行想象训练、比较阅读、课内练习。

3、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上阕:写绚丽多姿的秋景。

看山、林

江、舸、

鹰谁主沉浮

下阕:写早期共产主义者的豪情壮志。

忆战斗岁月

年龄

精神状态能主沉浮

上一篇:汽车驾驶员员工个人工作总结下一篇:初一家长会的优秀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