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2024-09-10

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共9篇)

篇1: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烟雨迷蒙,烟雨迷蒙,粉色的花雾朦朦胧胧。我踮起脚尖,亲近于那种恬淡和宁静,此时蒙尘负重的心也碧亮如洗,思绪在花香的原野上飘荡……

人的一生就是一座城墙,日子是一砖一瓦,生命是一梁一柱。似乎人的一生就是为了看一只蝉从出生到老去,看一秋叶安静地赴向美丽的死亡,看一只白狐遁迹山林。生活,不需要时时轰轰烈烈,偶尔泡一杯清茶,于午后坐在书桌前,小憩一会,可以望着天空,安静地思考。

某日,抬头,忽见桐花落,我忽而想起了张岱,那个明末的才子。他的出生一如桐花的尽放,美之极,美之至,章台路上,他扬鞭驰骋,红烛帐麻,他夜夜笙箫度。那时候的他,说不尽“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谁可想,几十年后的他,竟以碎几破床,折鼎病琴独居西湖子畔。大雪三日,寂寥无上。一片云,一鼎琴,一点湖心亭,独居西源子畔,以一篇小品文震撼了上下千年。倘若张岱的一生都在白玉堂上,雕花屏后,他的文字又怎会字字珠玑。生命的本真,就如此,当一切都归于宁静,方显出生命的本色。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纳兰若容的一阙词,在飘雪的季节里,六角晶莹,带着他孤独的心,等候花开,花开是画,花落是诗,闲庭信步,不是观庭前花落,望天上如卷云舒。性德偏偏是身居高门大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恩。于是有了几百年后,为他的至情至爱而泪流满面。生命有时也需要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

注定是戎马一生的他,在看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后,决定隐居山林。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狼烟起,江山眺望的生活便不再属于他。在这里竹林间闻鸟语,山寺钟声远,在这里落花飘零,晚寒烟草迷。一盘横局,便可定楚汉胜负。一叶扁舟,方可抵达禅的彼岸。

生命的本质,就在于当一场都归于尘埃,一切都成为过往云烟,蒙尘负重的心,洗尽铅华,方可见生命的本色。

繁华的都市,迷离的生活,仰望头顶这方包容了亿万年生命的天空,究竟给人的思想带来了什么。思想是神,既可以繁华似锦,也可以杂草丛生。生命也需要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喧嚣不走,亦能优雅独舞。

采一枚明月洗尘,品一盏清茶,倚栏等一朵莲开……

篇2: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范文: Great changes

I am deeply impressed by the great changes that have taken place in the school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On May 12, , a severe earthquake destroyed almost everything in the school , leaving badly-damaged buildings . It is now , however , taking on a new look. Tall buildings have been set up , including classroom and laboratory buildings ,and a library .There is also a new-built standard playground . In the new environment , teachers and students are living happily and working hard . It is really amazing that the once-ruined place has now been turned into a beautiful school, full of life .

Obviously, without the help of the whole society , there would be no new school today . It is love and concern that have brought about the great changes. Many hands make light work. We can work wonders if you unite as a family , caring for each other and helping those in need .

Union is strength

篇3: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1.1试卷结构统计。

2013年至2015年, 全国卷Ⅱ和四川卷在试卷结构上都各自保持稳定。

全国卷Ⅱ共11道选择题, 每题4分。 两道问答题分别为22、24分。 具有选做题, 是对高中地理选修部分进行考察, 三选一的题选自高中地理教材选修三《旅游地理》、选修五《自然灾害与防治》、选修六《环境保护》, 选做题分值10分。 试卷总分100分。

四川卷共12道选择题, 每题4分。 两道问答题, 总分52分, 两道问答题分值不确定, 最后一题分值稍多。 四川卷虽无选做题, 选修部分没有单独考查, 但都融合在试题中。 试卷总分100分。

以后四川地理高考选用全国卷Ⅱ,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题减少一题, 选择题减少4分, 简答题分值多4分。 对于解答题, 四川卷每个得分点2分, 这样降低了试题难度, 有利于学生对题目的分析, 考查答题思路是否清晰。 但全国卷的问答题在答案设计上突出了每个得分点的难易和轻重, 分值在1至4分之间。老师们应为学生指出这一变化, 并着重分析每题得分点设置的心思, 抓住考题重难点, 从中找出解答问答题时的技巧和方法, 这是在考查学生答题的灵活性。

1.2试卷考点分布。

2.试卷内容分析

全国卷Ⅱ和四川卷都是严格按照全国高考考试大纲进行试卷编排, 考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等内容。其中前三个知识为必考部分, 后面知识为选考部分。

上表展示2013至2015年这些考点在全国卷Ⅱ和四川卷的分布与考查内容。

2.1自然地理考点分析。

自然地理考点在高考试卷中占较大比重, 主要考查地理主干知识。

先从大家最关注的地球运动知识说起。 三年来除2013全国卷Ⅱ外, 地球运动知识都有考查, 但不是重点考查, 且都在选择题部分, 分值只有4分。 考查内容不是复杂的晨昏线经纬网等图, 要求繁琐计算, 而是偏重在简单的时区与区时计算, 太阳高度及日出日落方位考查, 这些知识只需学生简单理解记忆, 方能做好做对, 4分轻松到手。 往后高考, 老师们应当舍弃复杂计算, 多关注日出日落方位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细节, 引导学生运用地球运动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减轻学生学习地球运动知识的压力, 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

地球上的大气和地球上的水这两个主干知识考点考查内容逐年增加。

对于地球上的大气, 考查最多的是全球气候类型及气候对植被分布、对农业的影响。 全国卷Ⅱ在三年内考查了大量关于大气的知识, 表现在选择题数量和解答题题目增加, 且解答题里面会直接设问某地气候特征, 分值最高达30分。 老师们要开始重视世界气候类型分布类似知识点, 多找关于气候的题让学生加以练习, 让学生自主分析气候成因, 气候分布及气候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最主要的是让学生敢于对生活中与气候有关现象进行分析, 做出科学的解答,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从而提高地理学习兴趣。

关于地球上的水这一主干知识, 三年来不管是四川卷还是全国卷都有所涉及, 且分值逐年增加, 全国卷中分值最高达30分。 主要考查河流水文特征及洋流相关知识, 知识点较细, 需要学生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 这一章节值得重点讲解和训练。 全国卷考题在不断贴近生活, 人类占据水圈的大部,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 高考复习时, 地球上的水应是重点, 还要注意由水引出的关于水的环境问题, 这是热点。

继大气和水之后, 便是我们生活其上的岩石圈, 地表形态的塑造和地形是高考主干知识。 但这一知识点考查力度就小了许多, 且基本都是在问答题的某一小问, 分值6或8分, 考题难度不大。 对于2013全国卷Ⅱ, 考讨论题, 拓展了学生思维, 开放性考题较易得分, 是试题亮点。 老师们以后可多编写这样的题型, 锻炼学生的辩证思维和思考能力, 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 达到素质教育的真正目的。

2.2人文地理考点分析。

人文地理知识在生活中体现最多, 历年高考中, 人文地理知识考查不断增加。 四川卷对于人口变化和城市化考查多于全国卷Ⅱ。 全国卷Ⅱ侧重于考查农业地域、工业地域形成发展。 交通运输布局和影响也是近两年热点, 分值不断上升。 老师们应重视人文地理教学, 特别是区域人文地理, 突出区域和国家主要特征, 并结合该区域自然因素与其他区域比对, 凸显学习地理对于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3区域地理和区域可持续发展考点分析。

区域地理知识考查贯穿选择和问答题, 考得少, 但在整个试卷中都有体现新课标要求的区域可持续发展理念。 人类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 人类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区域可持续发展实现。 要为学生树立学习地理的可为可持续发展作贡献的观念, 增强学生学习地理自豪感、存在感, 提高学生学习区域地理的兴趣。

3.从全国卷Ⅱ中得到的启示

3.1关注热点, 稳中求新。

2013年到2015年, 全国卷Ⅱ一直在稳定试卷中激发创新火花。全国卷Ⅱ前两道选择题, 以当年热点开篇, 与时俱进。2013年人口迁移, 2014年“握手楼”, 2015年生态农业, 都是当时最热话题, 将其所含地理知识进行考查, 既是生活中的地理, 又考查学生对时事的了解与思考, 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 而不只是书本知识。全国卷Ⅱ的热点融合在其他题里:业上地膜使用、老工业区工业遗产旅游、沙尘暴等极端天气、中非合作、高铁出海……

地理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知识, 提高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能力。高考试题更是引导师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关注社会热点, 联系生活体验, 反映时代特征, 彰显人文关怀, 这是地理学科价值的最终体现。主干知识试题试卷考查内容现代旅游及其作用2015卷Ⅱ42现代旅游交通方式选择

游开发与3保.2护图表结201合4, 卷动Ⅱ4态2灵活。工业遗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图表使用, 使整个试题变生动灵活。 图表可祛除繁杂文字, 清晰易懂, 缓解考生的心理压力, 避免学生看到大量文字焦虑恐慌。 全国卷Ⅱ善于使用图表, 特别是区域图和统计图表。 图表是学习地理重要方式, 图表阅读和信息提取是教学重难点。 现在区域图趋势是考查区域定位, 虽不是高难度精确定位, 但还要求学生对世界区域高度熟悉才能准确定位。 要注意, 随着科技发展, 3S技术在试题中的体现, 比如遥感影像图使用、打车软件使用等。 高考题导向性让我们知道, 空间定位及图表阅读是趋势, 符合课标要求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培养公民基本地理素养观念。

3.3贴近生活, 培养公民基本地理素养。

三年全国卷Ⅱ紧跟时代步伐, 对生活中热点没有回避, 而是积极参与热点讨论。

2013年人口迁移, 大多是人们迁移到经济发达地区, 由此提问, 人口迁移对于城市化和老龄化影响, 对关系民生大事进行考查, 督促老师和学生关注时事, 及时补充知识。 同样, 2013年地膜的提出, 也关乎民生, 地膜在农村很多见, 但是没有引起太多注意和思考, 此题考查人们最关心的问题, 突出地理在身边。

2014年握手楼, 延续2013年人口迁移问题, 同时考查资源环境问题。 这套试题里面出现了一道有趣题, 关于蓝水绿水问题, 题中给出新概念, 让学生理解。 这道题考查方式灵活, 注重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新旧知识迁移能力, 是不可多得的好题。 选做题旅游地理, 选取热度较高的工业园区遗址旅游, 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同时告诉学生, 只要发动智慧, 资源就可以很好地重复利用, 教学生灵活运用, 更好地生活。

2015 年的考查热点是珠江三角洲典型农业生态模式转变, 将一些不符现代农业发展的传统农业淘汰, 保留现代社会需要的农副业。 从人们生活变好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提高角度考查, 学生比较容易认同, 并懂得识时务者为俊杰, 时代在变化, 自己也应该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

以上是对于四川地理高考的改革, 从四川卷和全国卷Ⅱ中得到的启示, 文章都是针对一线教学的一些看法和建议。随着高考的改革, 地理这门学科随着时代的变化, 变得更贴近生活, 更有实际意义。 对于一个国家和地区, 需要具备实践意义的地理人才, 希望此文对于培养公民基本地理素养有所帮助, 相信地理科学会在国家可持续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摘要:四川省2016年从高考单独命题到使用全国卷Ⅱ, 四川地理高考会有哪些变化, 这是师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本文以2013至2015年四川卷和全国卷Ⅱ对比, 找出两者在考试背景、考试重难点、考试方法等方面的异同, 以此得到地理学科的教学启示, 在四川卷和全国卷试题中, 找到新课改下培养素质教育的方法, 帮助高中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地理科学素养,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关键词:四川高考改革,四川卷,全国卷Ⅱ,异同剖析,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李慎中, 王龙, 刘振峰, 朱爱华, 丁生军.相炜.2014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4 (13) .

[2]刘振峰, 王龙, 李慎中, 朱爱华, 相炜.2015高考地理试题统计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15.6-15.

[3]周国林.联系生活, 贴近时代, 凸显新课程核心概念——2013年甘肃高考 (新课标全国卷Ⅱ) 地理试题简析.中学政史地, 2013.9.

[4]胡炜, 肖维敏.2014年全国文综高考地理试题比较分析 (以川渝卷为例) .地理教育, 2014 (7-8) .

[5]孙文华, 何新建.朴实无华出真知, 立意新颖见能力——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地理试卷评析.地理教学, 2014 (16) .

[6]徐婉英.从学科素养视角例谈2015年高考地理试题.地理教育, 2015 (7) .

[7]郑健, 黄道才.2015年全国各地高考地理试题评价.地理教育, 2015 (7) .

篇4: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一考生

六千万年前的一次意外,生命重新退回到最初的蒙昧;六千年前的炎炎夏日,人类开始有了最初的文明。今天的你与我,也许身在灯红酒绿的都市文明中,心间却奔腾着远古时代的金戈铁马。而在我的梦想里面,这一切,不过是一个悠长的回忆。

鱼儿逆水而游,费尽全部心力回到自己的出生地,那不过是一次生命的溯源;鸟儿孤身穿过峡谷,只为了一次飞蛾扑火式的交配,那也是生命的溯源;“虎毒不食子”的老虎妈妈,为了保护孩子不惜血流成河,那更是生命的溯源;而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也是在“小蝌蚪”的奋力挣扎下,才为我们播下了生命最初的火种。难道,这不是生命溯源吗?正是这些不同物种之间的生命溯源,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生物圈,有了我们复杂多样的物种文化,也有了精彩纷呈的人类社会。

生命,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偎依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

柏拉图的永恒,是我们终其一生都不能得到的天上人间;圣西门的空想主义,更是理想中的现实与现实中的理想的对立统一;马克思的艰难探求,帮助广大的劳苦大众走上了通向光明的道路;而康德的最高梦想,不过是理想与现实的高度统一。这些伟大的哲学家,用自己的坚持和梦想,以及终生无怨无悔的奉献,为我们化身为成长路上的一座座里程碑,将我们带上了精神解放的康庄大道。

哲人,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搀扶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

2006年的雨雪冰灾,是索取与付出的转折点;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灾难,是理解与奉献的转折点;2010年的大浪淘沙,是付出与收获的转折点;2012年的所谓的人类灭亡,是保护与毁灭的转折点。这些鲜活的点,从一个个活生生的笑容里面,从一滴滴悲壮的眼泪后面,从一条条欲望与安全的分割线里面,从一张张神情各异的面孔里面……告诉了我们真实的人,真实的人性,真实的人生,真实的人类世界。从这里我们意识到,爱是最无言的理解,是至高无上的奉献。

爱与被爱,本来是一个个独立的点,在彼此的关注中连成线,构筑了一个精彩的面。

生命、哲理、爱,好像三个最美好的点,彼此生死相依,永远风雨同舟。是她们,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个美好的世界,五色斑斓的面。面上是一幅“清明上河图”,面下则是我们人生的每个阶段,以及每一个人生。

[点评]这篇文章摆脱了以个体为点的窠臼,而是将生命、哲理和爱分别作为一个点,诠释由此而构成的精彩的线和面,三个分论点的推出,令人耳目一新。文中选用了大量素材印证观点,这些素材不仅反映出作者有较好的文化视野和人文底蕴,同时也可看出作者能紧扣时代脉搏,如结尾的“清明上河图”,让人自然地联想起世博会中国馆的那幅百米画卷。全文立意高远,大气厚重;内容充实,结构清晰,文笔流畅且富有张力,是考场不可多得的佳作。

我曾经是一滴水珠

一考生

即使是一滴卑微的水珠,只要坚持自己的梦想,不管经历多少辛酸磨难,也一定会成为波涛汹涌的江河。

——题记

我曾经是一滴水珠,在湿润的雾气里成为玲珑剔透的珍珠,又在清朗的阳光里穿上五彩斑斓的外衣。我在青翠欲滴的叶脉上欢笑奔跑,在凉风拂面的空气里轻声歌唱。清风抚摩着我的脸庞,枝叶为我摇动着曼妙的身姿。我住在一轴静美的画卷里,却不想仅仅做一颗水珠——我想让自己强大起来,强大到成为波涛汹涌的江河。

可是,好心的树爷爷告诉我:“不行啊,水珠姑娘,你的梦想很美好,可是要成为江河会遭遇重重困难——你会经历雷霆电闪、雪雨风霜!不要因为你有这个梦想,就为它付出粉身碎骨的代价。”可我还是想成为江河啊!拿破仑说过:“不想成为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虽然我只是一颗小小的露珠,可是我一定要为自己的梦想而努力。于是我挥手告别了薄雾奶奶的慈爱关照,青草妹妹的盛情挽留,花儿姐姐的依依惜别,秋千叔叔的美好祝福……背着简单的行囊,在鸟儿欢声笑语的节拍里,踏上了从小露珠变身为江河的梦想之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即使现在的我只是一颗小小的露珠,也一定要有海水一样的宽广胸怀——小小的点,也可汇聚成细长的线;那些纤细的线条,也会构筑成宽广的面。

我努力接纳我的伙伴们,和他们一起在欢笑和眼泪中体会成长的快乐。在努力壮大自己的征程中,我渐渐地成为了一条小溪。我在石壁的缝隙里蜿蜒前行,在急流旋涡里舒展筋骨,在浅滩峡谷里独自疗伤,在草根落叶里盘旋欢笑……也曾流连蟋蟀的浅唱低吟,也曾眷恋身旁的花儿朵朵,也曾渴望歇息休整,也曾盼望鱼儿的呢喃耳语……可是为了我的梦想,我还是加快了奔跑的脚步——我不仅要成为小溪,我还要成为江河。

我知道,面对困难,我需要足够多的宽容和坚持,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我流过戈壁,跨过高山,跃过山崖,爬上陡坡……在前进的脚步里,在流淌的眼泪里,我渐渐地成长为一条小河。

不是每一天都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在我前进的脚步里,也遭遇了“大雪压青枝”的残酷考验,可是这些一点都没难住我。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我知道:这些磨难不过是上天给我开的一个玩笑,是成功之前的珍贵馈赠;一旦战胜了这些困难,我就会变得非常强大。

我欢笑着,奔跑着,尖叫着,激荡着……我曾经是一颗水滴,面对过大树爷爷的疑惑,也面对过朋友们质疑的眼光,但是在生命的旅程中,我用自己的坚持和奋斗,成长为汪洋大河。所以,亲爱的朋友,请不要为你曾经是一滴水而自卑。上天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请将自己这个点,变成生命的成功路上的长线,构筑最美好的画面!

[点评]写材料作文,先要对所给材料进行解读,特别是面对一些较为抽象的材料,联想无疑是重要的解读方式。这篇优秀作文通过联想,将几何学上的点、线、面还原为生活化的水滴、小溪、江河,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展开想象,以第一人称的手法,将一滴水珠衍变为汪洋大海的艰辛历程描摹得栩栩如生。作文形式上采用了以记叙为主的表达方式,翻陈出新,既摆脱了解读材料容易陷入枯燥、流于说教的弊病,同时又自然而然地将人生哲理贯注其间,不能不说是一种较为高明的处理方式。

点点滴滴的人生

一考生

人生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是一个厚重的平面。唯有勤于付出对生命最真诚的热爱,才能体会到最幸福的人生。

我的童年和别的小孩都不一样,因为我的人生与黑白两色紧密相伴——从我记事的那一天起,我就成为了一个艰苦寻找音乐梦想的琴童。小小的我,每天都在键盘上寻找自己的未来。每一天,都是伴着眼泪的脚步,最简单的音符也在捉弄我这个有梦想的孩子。当我渐渐熟悉了键盘,熟悉了音符,熟悉了节拍,熟悉了小节……我终于听到了动人心弦的旋律,那是来自心底的天籁之音啊!渐渐地,我终于找到了音乐这个调皮精灵的出没规律,慢慢喜欢上了钢琴,也成为了一名有着钢琴特长的孩子。因为我知道,每一个音乐人的梦想,都是从一次次敲打键盘开始的。那些黑白枯燥的点,足够多地积累起来,构成了不仅仅是流线的旋律,还有对音乐更加精到的理解和精彩绚丽的音乐人生。

在我九岁的时候,不幸地检查出身患残疾——膝盖骨发育异常,并且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期。残疾很难通过手术根治,但是却会越来越严重地影响我的生活——也许,我的后半生,就要成为轮椅上的“音乐家”了。漫长的求医道路上,我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痛挣扎。也许是我的努力感动了上天,两年后我终于获得了比较明显的治疗效果——我甚至拥有了同学们羡慕的修长双腿,比他们奔跑得更加灵巧。在与命运抗争的日子里,我渐渐明白了,希望是遥远而可及的,只要你坚持一次次地敲门,决不放弃,就一定能找到前进的道路。那一次次伴着泪水的点滴瞬间,终于让我战胜病魔,在康复的道路上重新获得不一样的人生。

其实在成长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困难。请不要抱怨命运不公,也不要指责上天无情。因为是困难让你获得了成长的机会,只要战胜了一个个困难,你就会找到成功的道路,还有你自己宽广的人生舞台——这个,和你的出生无关,和你的经济能力无关,和你的长相身材无关,和你是不是琴童更无关。

面对困难,唯有选择迎难而上。“过河的小卒当车使”,小卒过河很难,但是一旦过了河,就会爆发巨大的能量,从此有了自己不一般的人生轨道。“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再小的“恶”,积攒多了,也会给人生带来腥风血雨,剑拔弩张;再小的“善”,连接起来,也是“和气生财”、“一笑泯恩仇”。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是做事与为人的原点。

“予人玫瑰,手有余香”,这是做事与为人的底线。

“金钱有价,大爱无言”,这是做事与为人的界面。

从点到线,由线到面……我就这样追寻着,奔跑着,欢笑着,寻找自己的音乐人生。

[点评]这篇文章是从精神角度解读材料的,意在告诉读者一个道理:无论在音乐世界中还是人生历程中,只要你坚持自己原点的位置,努力拓宽其深度,战胜一个个困难,就会赢得丰厚的人生回馈。这正应了那句名言:只有把自己孤立成一个小岛(点),才可能发展成一片陆地(面)。从材料的选择来看,主要是讲述自身经历与体验,后半篇再作扩展,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母爱的点、线、面

一考生

这个世界上最伟大的莫过于母爱。你在每一个点、每一条线、每一个面上,都能体会到母爱的至高、至善与至美。

——题记

母爱的点

6岁。爸爸因为意外去世后,和妈妈相依为命的我便没有了花裙子和漂亮的玩具,生活过得拮据艰难。少不经事的我看见同龄的孩子背着书包去学校,回家吵闹着,缠着母亲要去学校。妈妈难过得抹眼泪,因为家里实在没有办法给我准备报名的钱,更没有办法给我准备新的书包和学习用品。母亲带着我一遍遍地请求校长让我先读书,学费随后再补,却饱受别人的奚落和白眼,尝到了人间的人情冷暖。

为了给我攒学费,母亲抓紧时间做了不少布鞋、鞋垫,还有些奇奇怪怪的小玩意,用来换取我的学费还有文具钱。就是妈妈这些点点滴滴的爱,铺就了我的求学道路。

母爱的线

13岁。因为数学成绩非常突出,我被学校选为重点培养的苗子,周末接受了额外的培训,培训点是在另外一座城市,于是我和妈妈就走上了周末“跑学”的道路。此时我的学费,却依旧是妈妈的心头病。学费尚且如此捉襟见肘,更别说生活费了,经济不宽裕的我们常常是自带着茶叶水和馒头咸菜上路,然后满身风尘地回来。说不尽的艰难,道不完的疲惫,还有没完没了的被挖苦,还有面对着焦灼而不确定的未来……这是一条异常艰难的求学路,对我是巨大的考验,可是在妈妈的鼓励下,我还是坚持了下来。

在周而复始的铁轨线上,我成为当地远近闻名的好学生,而母亲的眼角已悄然爬上鱼尾纹,腰间已经明显地可以看出年龄的痕迹。原来,母爱的每个点,都连成了一条充满爱意的线条,给了我平淡而真实的幸福。

母爱的面

17岁。我开始学会了叛逆,学会了讲究名牌,学会了看不起那些工作卑微的人,学会了逃学、打游戏、上网聊天、夜不归宿……学习成绩一落千丈。母亲一次次将我找回来,一次次苦口婆心地教育我。我是桀骜不驯的,我开始看不起母亲,和母亲吵架,离家出走……母亲悲伤的眼泪没能阻挡我堕落的脚步,我越来越看不起她。每一次和母亲吵架后,母亲伤心的哭声总会不经意地碰撞到我的耳膜。为我难过的时候,母亲总是用头去撞墙,斑斑驳驳的墙壁上,渐渐地有了凹凸不平的痕迹。那一面墙壁,就好像无言的老师,诉说着妈妈对我的最无私的爱。

也许母爱的力量真的很神奇,我终于体会了母亲的良苦用心,学习渐渐赶上去了,没多久就又重新成为优等生,而母亲那紧锁了很久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了……

也许你会看不起自己的母亲,也许你也因此看不起别人的母亲,但是,亲爱的你,一定要学会体会母爱的心细如发、博大精深,因为母爱是至高、至善、至美的。母爱的细微有多少,母爱的表达方式是什么,都不重要,因为生活中的每一天,都有值得记忆的事件。就是这些琐碎的点,紧密地联成了一条长长的线,然后是宽广的面,让我牵挂,并且无限想念。

[点评]母爱,确实是作文永恒的主题。本文作者面对抽象的作文供料,能从母爱这个角度立意,在从“点”到“线”再到“面”的行文中,让我们感受到潺潺流淌的“至高、至善、至美”的母爱,尤其是文中那条周而复始的铁轨线,就像母亲缠绕在我们身上的无数条充满爱意的线条,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人生的路

一考生

人生是一条长河,我们不过是其中渺弱的一分子。我们要努力生活,才能赢得美好的人生收获。

——题记

我们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点。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也没有万贯家产的底气,我们不过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吃穿都要仔细算计,到了月底兜子里面总是空空如也。我们没有高档的玩具或者童装,也没有笑容满面的家教和多得用不完的文具或者辅导资料。相反,我们常常为10块钱该先买书还是先买饭票而烦恼,或者在品牌运动鞋店流连忘返。我们也想拥有无忧无虑的童年和青春年少,可是生活教会了我们接受和感激,因为我们的今天已经是父母竭尽全力的结果。我们已经长大了,年迈的父母却依旧为我们现在越来越高的教育和生活费用而焦头烂额。

我们的出生是不能选择的,生活给了我们平凡的起点,我们就应该感激不已——和残疾的孩子相比,我们是健康的;和早夭的孩子相比,我们是幸运的;和没有教育机会的孩子相比,我们是智慧的;和家庭颠沛流离的孩子相比,我们是平安的!我们都是幸运儿!

线

我们不能改变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从小,我就是班上最努力的孩子。记忆中最难过的画面,就是看见爸爸妈妈在小窗子外抹眼泪,因为我考试获得了第一名,要在全校的大会上领奖,爸爸妈妈借遍了亲戚都没给借到钱来买一身合体的新衣服。妈妈把我的旧衣服洗了又洗,我却觉得没什么不好的,因为我已经习惯了。我12岁的时候就辞别了父母,背着简单的行囊独自在外求学。生活于我,是简朴到极致的忍耐;学习对我,却是热血奔腾的召唤。

学习是我的精神寄托,也是父母最欣慰的事情,因为在漫长的求学道路上,我将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转化成一个小小的点,正是这些琐碎的小点,铺就了我的求学道路,成就了修长的线条,让我有了今天看来还比较成功的求学路。也许,这就是“读书改变命运,奋斗成就人生”的现实参照吧。

我取得好成绩的背后,是父母和亲人最大限度的付出。年迈的爹娘为了我的学费,常年在外打工,即使重病也在坚持工作。爸爸是个建筑工人,加班加点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在下着大雨不能工作的时候,工友都在玩扑克说笑话消磨时间,不善言辞的爸爸,却背着雨伞雨衣拖鞋四处推销……而我唯一能做的事,就是用最好的成绩回报他们的爱。其实对于我而言,学习不过是生活的一个部分,因为现在我是一个学生,一个农民的儿子;将来我是一名建设者,一个家庭的顶梁柱。我今天的努力程度,和明天的工作能力紧密相连;我的工作能力强弱,又和父母的晚年保障息息相关。

我的生命中不仅仅是有一条求学的道路,也有更多的生活和奉献的道路。是这些各种各样的线条集合在一起,才组成了今天生动的我、鲜活的我、真实的我、立体的我。今天的我,不仅仅是一个个奖状组成的小点,也不仅仅是一条从乡村走进城市的线条,而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面,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点评]这篇文章胜在素材本身感人和善于以情动人。作者以朴实无华的语言,将一个农村孩子的求学之路娓娓道来,展示了众多农村考生的成长经历与心路历程,读来令人嗟叹不已而又欣慰不已。

点·线·面

一考生

蒙娜丽莎只是一幅画,温婉的表情后面却是沉淀了千年的美丽;伊莉莎白身居皇室深宫,却将人性的光辉幻化成无上的美丽。惊艳天下的,不仅仅是丽人的浅笑微吟;力透纸背的,也不仅仅是俊美少年的无敌青春。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一张张形态各异的脸庞,构筑成我们的家庭,我们的班集体,我们的城市,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地球。

无数的点,延续成修长的线条;无数的线条,扩展成宽广的平面。生活是绚烂多彩的,因为生活是由各种各样的人组成的。就是这些平凡的生命,构筑成我们千姿百态的人性与人生。

玉的无瑕,树的生机。玉树,这个曾经远离我们平常生活的地名,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走进了千千万万普通人的内心世界。在我的内心世界,玉树,和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司机阿福联系在一起。阿福并不英俊潇洒,也没有一掷千金的豪情和经济能力,他只是为生活奔忙的万千大众中的一个。可是就在玉树地震发生后,他义无反顾加入到救援的队伍中。他用自己粗糙的大手,挽救了老人和孩子的生命,自己的人生却永远地定格在年轻的微笑着的照片上。在最宝贵的生命历程中,他心系父母的安危,怀揣着对妻儿的想念,却带着对祖国、对藏族儿女的大爱,用生命谱写出最美的赞歌。

纳兰若容,一个绝顶聪明的奇男子。他是满族人,却精通汉族语言和汉族文化。在满人入关仅仅半年的日子里,他就以自己的智慧征服了汉族中挑刺的那些人,成为沟通满汉文化的大使。“自古之兵非好战”,纳兰若容斡旋在汉人与满人之间,用一份博大的包容换来了国家的和平与繁荣。

也许你没有过人的智慧,也没有惊艳的美貌,没有显赫的背景,或者特别的机遇……但是,你也可以给自己平凡的生活增添新的色彩。也许你一个宽容的微笑,可以化解一场激烈的冲突;也许你一个小小的退让,就可以让孩子的小脸绽放笑容。请给世界多一点付出,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幸福快乐。

双人从,三人众。这个世界不是你一个人的世界,而是大家的世界。你不是一个孤单的人,因为你的身后有大家的身影;你也不是一个寂寞的点,因为很多点聚在一起,就是长长的线、宽广的面。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用爱将无数的点建设成线,连缀成面。

[点评]这篇文章起笔不凡,从蒙娜丽莎、伊丽莎白的惊艳写到芸芸众生的平凡,无论是丽人还是凡人,他们都是一个“点”,正是这些点构筑了丰富多彩的人生。然后,作者以司机阿福和纳兰若容的例子,生动地诠释了无论你是一个什么样的点,只要心中有爱,就可以将点连成“长长的线、宽广的面”,最后汇聚成爱的海洋的道理。材料选择方面穿越古今,跨越时空,颇具代表性。

篇5:的四川卷高考作文题目解读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语文学习关系到每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的整体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个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上述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字三种形式的内容,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作文解读】

解读一

一是引导学生关注自身的学习生活,如果说的试题指向是社会生活,关注法规与情感,谁最有风采;这个题目的指向就是要让学生要关注自身,而作为中学生来说,语文学习是其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样的题目更能让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二是关注语文学科本身的学习反思,是一道真正具有浓郁的语文味的题目。题目引导学生思考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及其作用,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实际,思考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

三是指向反思总结。十二年的语文学习经历,平常很多人没有真正深入地反思过自己的语文学习,并且要比较学习的三种途径,阐述自己的看法和理由。而这样的题目是学生在考场上反思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无疑是会让考生终身难忘的。

四是很好地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试题特点,要求的任务明确,就是要结合自己的语文学习经历阐述三种途径对自己语文学习的影响。

解读二

考生要重点从语文素养怎么形成的角度思考和切入。这点看似容易,其实有一定难度,因为学生虽沉浸于“素养”之中,也具备一定的“语文素养”,却并不一定关注和思考过语文素养“怎么来”的问题。不过,题目体现出了很好的人文关怀,提供了核心素养的形成渠道——课堂有效学习、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共三个方面。“比较”三种途径,即是要求,其实更是提醒,最简明的办法是选择其一,直接立意和阐述。但题目中并没有“你赞同哪一种”之类的表述,所以,综合考虑不同途径也是可以的,而且更利于观点的综合性、辩证性,这也更能体现考生思维的全面和逻辑的.严密。考生的实力水平在思维方面会极大“暴露”。这一点展开后所发散到的点和面有多种可能,能力强(语文素养高)的考生可深可广,可古今可中外,可现实可未来;还可以专攻某一领域,也可以在不同领域穿插综合。而语文能力相对弱的考生则可能陷入浮光掠影、点到即止,似乎什么都可以说,但又什么都说不清、讲不透。

如果抓住题目前面的话,从语文素养的作用角度立意,则不是最好的选择了,甚至有偏离题目要求之嫌。不过,在讨论途径时涉及到其作用,则又另当别论,只是分清主次而已。

整体而言,关于语文素养的题目,考生在题目的引导提示下,都能有话说,能够写出基本符合要求的作文。但要想写精彩,出亮点,得高分,也很不容易。这需要考生关注到学科内与学科外,关注到课堂内与课堂外;这需要考生既要有知识的积淀,还要有思维的深刻;这需要考生既能埋头学书本,又能抬眼看天下。总之,这个作文题目让大多数考生能有话可说,让少数优生能说出精彩。

解读三

今年的作文题和去年相比没有什么变化,都是属于任务驱动型的作文。而从和学生的关系来说,学生每天都会接触到,他会感到有话可写。从与社会的关系来看,今年有一个全民阅读,从中央到地方都比较重视,而材料中提高语文素养其中有一条就是阅读,这是切合当今的社会大主题的。从题目阐述内容来看,它既涉及学生的个人价值,也是回答对整个社会对国家的执行力等内容,题目切合了个人、国家和社会,充满了正能量。从学生的写作来看应该是不难,因为题目审题没有难度。只要把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分析方法掌握了,写作便不容易偏题。学生在写的时候,他可以写比较的结果,也可以写比较的过程。所以从这点来看,还是比较好写的。但是,如果学生在审题过程中,没有审到语文素养,而是只片面地谈那三条途径,这样他就肯定偏题了。另外从今年的高考要求来看,说法跟以前稍微有点变化。比如说“不得泄露个人信息”,这个是以前没有过的。立意方面,以前是自主确定立意,今年是“明确立意”,这就强调了立意的明确性。这也是人物驱动型作文要求的一个特点。

解读四

今年全国Ⅱ卷高考作文题延续20全国Ⅱ卷命题的设计观念,考查学生核心语文素养。选材、命题,体现了立意的综合性、思辨性和批判性。

1.所给材料,学生较为熟悉,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在审题上应该不会造成障碍。

2.有明确的立意指向,材料中的关键词是“语文素养”及三条途径。其中“核心素养”为作文核心概念。

3.作文题 属“任务趋动型”命题作文,有明确的“任务指令”,从自己学习语文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谈看法和理由。

篇6: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2009年四川卷的作文题着实让考生感到轻松。不为难考生,是四川省高考自主命题以来作文题目的一贯风格,从2006年的话题作文问,到2007年的命题作文一步与一生,而2008年非延考区的话题作文坚强,和延考区的话题作文最想说的,可以说都是从学生最熟悉,最有话说的方面去设题的。不管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设题、用词都很平易、简洁,直抵学生生活的实际、认识水平的实际。

从熟悉这个题目来说,每个考生在写作中都不会感到很艰难,但是,又不是每一个考生都能写出优秀的作文的。题目看似开放性很强,但要写深入、写出亮点,能够出类拔萃实不是随随便便就行的。

熟悉的意思是了解得清楚清楚地知道,前一个意思是形容词,后一个意思是动词。立意时可以通过扩写熟悉的方式,将主题具体化。如果按前一种意思立意,可以有熟悉的歌声熟悉的身影熟悉的手熟悉的微笑等,当然,可以是熟悉的道路熟悉的风景熟悉的那座山(那条河)等。如果按后一种意思立意,可以有从陌生到熟悉熟悉的前提条件熟悉的方法路径等。(罗胤)

回到目录:2009高考作文试题评析(7省市)

编辑推荐:

2009年高考作文病文诊断(18省市)

2009年高考满分作文佳作点评(13省市)

2009年高考全国18套考卷作文题特点分析

相关链接: 名师点评:高考作文没有绝对的满分与零分

篇7: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2013年高考试题新鲜出炉了,与往年一样,作文题目依然是业内外的关注焦点。今年四川高考作文是我们意料之中的材料作文。作文材料是“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要求“根据以上材料,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2、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3、用规范汉书书写。”

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命题。但就材料的内容看,学生既熟悉,又会不好下手。这个题目命得很好。一是材料所涉及的话题—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是学生熟悉的。平衡和不平衡是相对的,学生身边就有许多不平衡的现象。二是材料本身“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与“打打球”是一种内在的平衡关系,“打打球”看似一种活动,实际是前边“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等活动的放松,是一种平衡。三是该题目暗扣了社会热点——社会经济发展后,人们在社会政治经济地位中的不平等造成了许多社会问题,仇富仇官等不平衡心理普遍存在。

篇8: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Ⅰ)求椭圆E的方程;

这道题目是2016年高考四川卷文科第20题,属于解析几何压轴题,笔者有幸参与了本次试卷评阅工作,从试卷布局、试题难度以及评阅结果等情况分析来看,本题是整套试卷的压轴题之一,尤其是第(Ⅱ)小问,放弃不做、胡乱书写以及找不到解题突破口而导致得分率较低的现象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在于该小问综合性强,解法灵活多样,涉及的知识点较多,要求的运算能力较强,对学生的解题技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多视角求解

(Ⅱ)下面从五种视角探讨本题第(Ⅱ)小问的求解策略,供大家参考.

视角一借助两点间距离公式及韦达定理

评注:判别式与韦达定理虽是代数基础知识,但却是求解解析几何问题的利器与法宝,尤其是在解答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问题时,其作用往往不可小觑.

视角二借助点差法、韦达定理及两点间距离公式

评注:利用点差法直接找到了点M的横、纵坐标之间的关系,避免了出现视角一中先利用中点坐标公式求得点M的横坐标、再代入直线的方程求得点的纵坐标的运算过程,显得简捷高效.

视角三借助向量的两种运算及韦达定理

评注:引入向量并借用其两种运算形式,可以使几何问题代数化,达到事半功倍的解题效果.

视角四借助直线参数方程、韦达定理及两点间距离公式

评注:利用直线或曲线的参数方程解决解析几何问题,可以极大地简化运算、减少运算量,实现快速解题的效果.

我们知道,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若A(x1,y1),B(x2,y2)为l:y=kx+b上不同两点,则

借用这一知识,我们也能实现本题的如下快速解答:

视角五借助弦长公式及韦达定理

三、解题启示

篇9:高考四川卷作文范文

一考生

生活如酒,过于浓烈则辣喉,过于浅淡则无味,只有平衡的味道才显醇厚;生活如歌,过于高昂则刺耳,过于低沉则抑郁,唯有平衡的曲调才显悦耳;生活如画,过于繁杂则缭乱,过于简朴则无韵,唯有平衡的笔触才显美丽。

荷尔德林说:“人生充满劳绩,然而人,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人生漫漫旅途中,让我们在奋斗的征程里学会欣赏沿途的风景,让我们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虽然“路曼曼其修远兮”,我们仍然要在路途中“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遥望千年以前,孔子周游列国。游说,辅君,宣仁,教育,座下弟子三千,他在生活中奔走忙碌。然而孔子并不是一味地奔跑,“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他懂得在忙碌的奔走中安静地憩息,他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于是我们眼中的孔子,便是那至贤至雅的圣人。回首当下,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名利正如那拴在驴子前的萝卜,诱惑着人们不断奔命。然而驴子的结局是力竭而亡,人又如何呢?人成了奔跑的机器,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精神,何其可悲!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唯此,我们才能懂得生活的旋律,诗意地栖居!

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因为事业固然是我们必须打造的圣殿,但在这圣殿之后还应有一个后花园。

阿尔卑斯山脚下有一块著名的标牌,上书“慢慢走,欣赏啊”。是啊,在你攀登绝顶追逐胜利的同时,别忘了享受沿途如画的美景。生命在追求与享受中圆满,人生因奋斗与欣赏而美妙!鲁迅先生执笔时端庄肃穆,那笔顿作棍棒,唤醒百万愚民;又顿而化为刀枪,直刺敌人心脏。这样的冷峻中,先生为中华民族的觉醒耗尽心血。然而在萧红笔下,我看到了一个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老人。那青花瓷瓶中插着的小花,那袅袅烟雾中轻缓吞息的神态,那一本正经探讨服装搭配的话语,让我感受到了一位别样的丰富多彩的鲁迅先生。他不是一生伏于案头的作家,在他追求精神财富的同时,鲁迅先生享受着生活带来的酸甜苦辣,他在平衡的生活中酿造出碎金般的诗意,铸就了他辉煌而又平淡、美好的人生。

从儒家的中庸之道一路走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都在向你宣告着平衡生活的智慧。让我们且歌且行,于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

[点评]这是一篇难得的满分作文,文章有四个突出的特点:其一,开篇精彩,点题恰当。作者以两段文字构成开头,先用比喻、排比,把生活比作酒、画、歌,类比得当,形象揭示了平衡之妙,语言有气势,读来酣畅淋漓;再引名句,水到渠成地亮出中心论点,且自然点题。其二,引用恰当,富于意蕴。引用荷尔德林的名言、阿尔卑斯山脚下的名言,又引用屈原《离骚》里的诗句,文章因此而不乏意蕴。其三,思路清晰,结构明朗。作者为论述“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精心拟定了两个分论点: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奔跑中学会憩息;在平衡的生活中诗意地栖居,我们要在追求中学会享受。全文首尾照应,有条有理。其四,例证典型,对比鲜明。作者选用“孔子”、“鲁迅”两个经典例子,选例古今结合,“叙”与“析”交融,有力地论述了自己的观点。孔子能够在奔跑中明白停歇的意义,现在多少人在疲倦的奔跑中丧失了心力,成为奔跑的机器,这组对比突出“生活需要平衡,奔跑中需要憩息”;“执笔时端庄肃穆”的鲁迅先生与萧红笔下“温和的懂得享受生活”的鲁迅又是一组对比,突出的是“在平衡的生活中酿造出碎金般的诗意”。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也是该文得满分的重要原因。

犹有画船听雨眠

一考生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一抹江南色,在韦庄的句子里格外清淡闲静。有一种向往,掬一捧清洌的江南水,赏一回月下水中影。有一种憧憬,“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野马尘埃起起浮浮的凡世,我们仍需随心意过一种平衡的生活,留有一颗平衡的心。即使如七堇年所说的“生活以刻薄与荒芜相欺”,心中依然会有画船听雨眠的风景。

纳兰容若笔下“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的绝妙句子,采撷了李清照与赵明诚亭前湖畔相对诵书,引茶为乐,泼得一身茶香的小小生活片段。宦海沉浮的两代官家之间,李清照留有一种平衡,吟诗作画,夫唱妇和,何乐而不为呢?即使老来家境败落、颠沛流离,即便是不再有“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那般闲情,即便是“载不动,许多愁”,她也能在荒凉的生活中走出一片诗意的繁华来。她过着属于自己的平衡生活,不怨不怒,不争不悔。故而有人说,李清照永远是那位“心似繁花艳照,身如古树不惊”的女子,是人们心中不灭的美神。

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不仅仅是游吟享乐,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生活中留有一种平衡的心态。即使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一种愿望,我们仍需以一颗春暖花开的心来生活。

那古朴的墓碑镌刻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沈从文先生其实从不曾逝去。常忆起那如常春藤一般缠绕着的皱纹静静栖居于你的眼角,常忆起你厚重的镜片下如窗子一般明亮的眼,更忆起你那似春暖花开般祥和的笑容。你从凤凰古城踱步而来,以一个“乡下人”独有的朴实与灵性走入文坛。即使当初有“达夫一饭救从文”的凄凉境遇,即使“文革”中你文人的风骨一次次遭受玷污,你仍以平常心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你仍是那个“亦慈亦让,赤子其人”的沈从文,如同边城茶峒那摆渡的老人,撑着竹篙,划出了一片平衡的波澜不惊。

徐志摩说:“聪明的人喜欢猜心,也许猜对了别人的心,却忘记了自己的。”他是否一直在猜那写出“你是人间四月天”的女子的心呢?这位才子是不够聪明吗?不,是不够平衡吧!他过于热情,过于焦急,让林徽因悄悄地走了,虽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却带走了徐志摩一生的痴念。他的生活里缺少一种理智的平衡,只能化作一只荆棘鸟完成生命的绝唱。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如水一般温润的江南,本身就蕴藉了一种天然的平衡。江南好,江南好啊!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美景,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妙趣。烟雨天气,乘一古木船,执一水墨纸扇,融身江南的平衡,将江南山水移于心头。在如水漏的生活中留有江南的平衡,过一种“画船听雨眠”的平衡生活。endprint

[点评]这是一篇内涵丰富、文笔细腻的美文。文章充满浓郁的文学、文化气息:韦庄、纳兰性德、李清照与赵明诚、海子、沈从文、徐志摩等,一一从笔端浮出。涉及人物虽多,但并无堆砌之感,原因在于作者自有独到的感悟、真切的描述,能给读者以深切的启发和回味。行文表达诗情洋溢,而且很有画面感,像“她也能在荒凉的生活中走出一片诗意的繁华来”、“即使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只是一种愿望,我们仍需以一颗春暖花开的心来生活”、“常忆起那如常春藤一般缠绕着的皱纹静静栖居于你的眼角……更忆起你那似春暖花开般祥和的笑容”、“他的生活里缺少一种理智的平衡,只能化作一只荆棘鸟完成生命的绝唱”等,均翰墨喷香,足耐咀嚼。

大度从容得平衡

一考生

什么是平衡的生活?

是大儒名家的持平中庸?是遁世隐者的明哲保身?还是市井滑头的世故圆滑?都不是。

南怀瑾说:“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这不正是平衡的生活吗?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弥勒菩萨的大肚,就是大度。其实,就是一个人在遇到心理不平衡时,自己劝自己,自己安慰自己,来点阿Q的“精神胜利法”,使自己心理平衡起来。说白了,就是像佛家那样想得开,像道家那样看得淡。司马懿被孔明骂为妇人,他想得开,心平气和,依旧过着他的平衡生活,最终逼退了蜀军。而周瑜为何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哀叹?其实就是想不开,心理不平衡,最终被活活气死。一同辅佐勾践的范蠡和文种,其人生结局迥然不同。范蠡把名利看得淡,功成身退,泛舟江湖,平衡生活;文种放不下功名利禄,继续为官做相,其平衡的生活很快被打破,被勾践赐剑自裁。

姜育恒唱道:“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淡了,静了,从容了,你的生活才会听你的安排,平衡的生活才会随之而来。诸葛亮坐守空城,内心肯定翻江倒海不平衡,但他从容抚琴,镇定自若,正如孔明所愿,虎狼之师最终引兵而去。从容应对的底气,一定是“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孔明退敌,那是有“技”有“能”有“思”的。谢安战苻坚,他不上战场与人厮杀,却在棋盘上与人对弈。为何能如此从容安然?是因为成竹在胸。“敌军围困万千重”,毛主席凭什么“岿然不动”?也是因为胜券在握。

南怀瑾所指出的,是人生的最高境界,这并不是一下子就能达到的,也就是说,这种平衡的生活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红尘中人,哪能说看淡就能看得淡?哪能说想开就想得开?《红楼梦》不是说“世人都晓神仙好,唯有功名忘不了;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金银忘不了”吗?尤其是身处市场经济时代,“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凡俗肉身,哪能说镇定就能镇定的?哪能说从容就能从容?所以,仅仅大度看世界,平衡的生活还不一定会来。要充实底气,修炼从容,这样才有可能过上平衡生活。

然而,是不是这个最高境界就高不可攀、遥不可及呢?也不是!有思想做武器,有伟人为榜样,有行动打基础,路途虽遥远,但平衡的生活不是梦!

[点评]此文可当杂文来阅读,作者的思想素养、文字功底均远高于一般考生。文章开头堪称新颖,问“是什么”,却答“不是什么”,接着才引用大师的话来说“是什么”,颇得婉转之妙。主体部分围绕南怀瑾的“大度看世界,从容过生活”展开,讲道理,摆事实,让人信服;论述“大度”时对比用例,论述“从容”时多例叠加,手法丰富多样。最后两段既给人警示,同时又给人希望,着实难能可贵。文章用例多为古典,而用意直指现实,已经超越众人;至于思虑成熟,结构清晰,条分缕析,不枝不蔓,也值得赞而叹之。

偷得浮生一日闲

一考生

奥尔德斯预言:人们会在庸俗文化的麻醉下丧失健康、独立的文化精神,被无聊繁琐的世事麻木了对真理的渴望……自觉压缩精神的延展空间,最终被简单的娱乐和欲望囚禁。

奥尔德斯的预言并非危言耸听,君不见,疲惫、浮躁和虚无充斥着世界,我们追求着“务实”,而忘记了“务虚”。“利”字当头,便舍弃了“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的宁静,舍弃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舍弃了“把酒临风,宠辱偕忘”的淡然,舍弃了“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的舒心。

我们不断在苦海里沉浮,忘记了太多,舍弃了太多。当我们被重负压得喘不过气来的时候,何不停下脚步,偷得浮生一日闲,留点时间、空间给心灵和梦想,过一种张弛有度的平衡生活?

在风轻云淡的日子里,怀着一种静寂与凭吊的心情读《庄子》,体会这超凡脱俗的睿智。如今的世界,已然不需要隐士,但我们仍要追求“无己”、“无功”、“无名”的心境,那是生命的飞越,心灵的归处。给灵魂插上翅膀,化作幽幽梦蝶,寻觅梦的彼岸。岸边垂钓,江上望月,林间听风,天人合一,返璞归真——自由,是庄子一生的追求,不也是我们的吗?

琦君说:“明亮阳光下的西湖,宜于高歌,而细雨迷蒙中的西湖,宜于吹笛。”然而,无论是高歌还是吹笛,不都唯心而已吗?何必拘于明媚或迷蒙呢?正如苏子所吟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管他前途是荆山棘地,还是无尽深渊。纵然公务缠身,也要庭前望月;纵然忧患来临,也要载歌载舞;纵然琐事相累,也要汲泉烹茶。只因那平衡的心境,豁达的灵魂。归去,往何处?自是心灵之所,自由之处。走或归,也与高歌和吹笛一样,唯心而已。一念之间,便是忙碌和悠闲、禁闭和自由的差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在喧嚣的红尘里得到一份安宁,在紧张的节奏中悟出一种平衡。

有人将社会分为三种:天真烂漫的孩童,热情似火的青年,沉稳冷静的中年。我们正处于中年社会,最大的特点便是务实,却舍弃了花酒琴、诗舞乐此类的虚。“求实忘虚”的结果便是保住了躯壳却腐烂了灵魂。

偷得浮生一日闲,花一些无用的时间做一些无用的事:忙碌的工作后泡一盏清茗,回家的路上赏身边的风景,花一个下午的时间听一出折子戏,下雨天静坐在窗前看水滴的世界……看似无用,却会成为多年后人生最美的回忆。endprint

浮躁而繁华的世界,需要一颗平衡的心,过一种平衡的生活,淡泊宁静,踏歌而行。

[点评]本文以“偷得浮生一日闲”为题,“忙”中偷“闲”,已有“平衡”之意,可谓紧扣材料。开篇引用奥尔德斯的预言,不仅对应标题,顺利地开启下文,而且显示出考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化底蕴。行文中先写“疲惫、浮躁和虚无充斥着世界,我们追求着‘务实”,再提“务虚”,强调要“留点时间、空间给心灵和梦想,过一种张弛有度的平衡生活”,也就是要以“虚”补“实”、“虚”“实”结合,凭“一颗平衡的心,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庄子、苏子等论据运用贴切,说服力较强。该考生阅读面广,积累丰富,运用素材灵活自如,语言表达能力不同凡俗,当属考场上的佼佼者。尤其“有人将社会分为三种”、“偷得浮生一日闲,花一些无用的时间做一些无用的事”这两个段落,内涵丰厚,读来引人深思又能感动人心。

诗酒年华

一考生

人生如诗,趁青春年华,落笔摇五岳,创人生之佳绩,书人世之繁华。

人生如酒,趁年少盛世,得意须尽欢,得人生之乐趣,享人世之情意。

诗酒年华,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如诗之高亢,在高亢中追逐梦想;如酒之陈香,在陈香中尽其欢心。凌云之壮志与闲适之逸致,逐梦之雄心与享受之闲情,两相和鸣,便奏出这美妙而平衡的梵音。

如诗如酒,平衡身姿,舞出一树花开。

孔子如雄鹰,驱木车而游列国,凭壮志而说四方,誓将仁者之说传遍四海,为生民立命,为世人谋福,终得万人颂扬,成其万古流芳。庄子如燕雀,淡泊以宁静,闲适而自得;于美梦中逐蝶,于生活中享乐,无为之论为万人所称道,自适之情传遍神州大地。

而我们当怀一颗孔子之心,染一身庄子之气,在奋斗中如孔子,搏击长空,剑指天下,创人生之辉煌,书生年之华章;在生活中如庄子,闲情自适,乐享年华,得生活之乐趣,享本心之逸致。拼搏与宁静的平衡,方得人潇洒一生,岂不乐哉?

如诗如酒,平衡生活,酿出一坛陈酿。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在《留德十年》中,回忆了求学之路的种种。他曾在教室内苦译名著,也曾和友人携手与席勒草坪漫步;他曾在宿舍里刻苦研究,也曾在俾斯麦塔上俯瞰哥廷根;他曾在木屋内钻研文字,也曾在浪漫的咖啡馆内回味人生……

大师亦是如此,在劳与逸的平衡中,充盈人生,逍遥自得。既无畏前途之艰辛,也拥有奋力拼搏之当今,更乐享生命之情趣而收放自如。人生得此平衡,怎能不令岁月酿出一坛美酒,温一壶月光,回味无穷,历久弥香?

如诗如酒,平衡自我,奏出一曲佳音。

人活一世当学欧阳修,虽身为父母官,为人民鞠躬尽瘁,日夜不休,但亦不改其乐,享人生之趣,与滁人尽欢而游,赏四时之景,乐亦无穷。亦可如刘郎,既为生民造福,福泽后世,又能徜徉于民歌与诗词之间,诵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佳句。尚可似白居易,尽忠于太守政事,造白堤以安民;也不忘以己之私志,游烟雨江南,登锦绣群山。

古来贤者,不唯有尽忠职守之心,亦有投其所好之情。一张一弛的平衡之间,方令我辈称羡。山水之乐,忠君之事,兼而有之,相交相织平衡而自得,怎不令人心生向往?

平衡于诗酒之间,花开一树,尽享繁华。

平衡于诗酒之间,佳酿一坛,尽闻其香。

平衡于诗酒之间,佳音一曲,尽听梵音。

如此平衡生活,如此诗酒年华,吾心愿之,吾心乐之,吾心爱之!

[点评]以诗意的思维、诗样的语言、哲理的思考,本文作者骄傲地摘取了满分的桂冠。开篇处,作者精心打造一组对偶句,从“人生如诗”、“人生如酒”两个角度巧妙释题,总领全文,并深入引申,亮明观点:“诗酒年华,过一种平衡的生活。”主体部分采用分论点支撑的结构,分列三个小论点对中心论点进行了精彩、精辟的阐述。作者认真观照古今名人,又审视自我,不但精心选择论据,而且精心锤炼语言,娴熟运用多种修辞手法,长短句参差,骈散句结合,读来如饮香茗,如品佳酿,让人心旷神怡,如痴如醉。综合看来,此文思想辩证,文质兼美。

在流行与传统中寻找平衡

一考生

如果我问你情人节怎么过,你会侃侃而谈;如果我问你NBA球星你最喜欢哪个,你也会脱口而出是詹姆斯;如果我再问你最近最流行的电影是什么,你也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我是《致青春》。

这时,我们换个话题: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金、老舍、鲁迅的故事?你知道多少有关《巴黎圣母院》、《哈姆雷特》、《浮士德》的情节?这些问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哑口无言。

这就是荧屏和网络高度普及的今天,自诩为新新人类、一味寻求个性的年轻人面对传统的尴尬与无奈,他们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发展是极不平衡的。

所以,现在知道“周迅”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鲁迅”的人越来越少;知道“关之琳”的人越来越多,而知道“卞之琳”的人越来越少……人们似乎面对流行的、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文化趋之若鹜,而对传统文化却越来越淡忘,这更是一种严重的文化失衡现象。

列宁说过:“忘记历史等于背叛。”那么,忘记传统,这难道不算是背叛吗?这种不平衡看似无伤大雅,然而,照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文化就会一点点遗失或是磨灭,即使流行文化再怎么蓬勃发展,也将无济于事。

重新找到我们知识结构的平衡吧!不期望每个人都如郭沫若一般把《红楼梦》倒背如流,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应该对历史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很多人抱怨名著的过时,试问,相对流行歌曲,《论语》、《孟子》等历经大浪淘沙,还被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诵着,这算过时吗?相反,有哪一首流行歌曲能够穿越时空,如此经久不息呢?

2011年,鲁迅作品从中学教材中“大撤退”。就在我们忘却鲁迅时,德国人却在反思:为什么我们没有“鲁迅”?就在我们只隐约记得春秋时有位叫孙武的名人时,美国西点军校却早已把《孙子兵法》定为必读教材,西方的商家也纷纷用《孙子兵法》来指点迷津;也就是我们在对外来文化津津乐道之时,西方学者却出人意料地提出了一个令我们震惊的全新命题——二十一世纪必将是儒学的世纪。endprint

当然,社会在发展,人们也应该接受流行文化,但社会再怎么发展,也绝不能丢失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

从现在起,重拾那些遗落的传统文化,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吧,要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新新人类!

[点评]此文视角独特、构思新颖。作者另辟蹊径,抛开人类自然平衡、心理平衡等不写,却从知识结构是否平衡入题,借以表达对现代人丢弃传统文化、过分追求流行文化这一现象的忧虑,呼唤人们重拾经典,“做一个知识结构平衡的现代人”。作者在倡导追求经典的同时,又没有全盘否定流行文化,这使文章具有了辩证色彩。总的看来,本文在正反结合、古今结合中演进,列现象,揭实质,逻辑严密,论述有力,是一篇观点明确、语言流畅、针砭时弊而酣畅淋漓的佳作。

外婆的平衡生活

一考生

那贫穷山坳里所教给我的平衡,温暖而包容,如冬天的炉火,炽热柔软。

——题记

外婆居住的小山村,偏僻得让人发怵。但百多人聚集在三两座山围成的平地上,远远看去,房子豆腐块般拥挤着平衡排列,倒也热闹。

外婆的房子背对西方,南北方向各有两户,主人都是些上了年纪的老太太,一到农闲,几个老姐妹便坐在院子一角,抱着腿或干点小事,一起摆龙门阵,平和而温馨。西面也有一户人家,是极其破败的土房子,与外婆家的水泥瓦房相比,寒碜而失衡,若不是门口挂着农具和塑料布之类的杂物,便会让人以为这是一所被抛弃多年的空房子。里面也住着一个老太太,六七十岁了,挽个小发髻,佝偻着瘦小的身子,如同一只苍灰的虾米。她偶尔也出来晒晒太阳,却很少参与“龙门阵”大军。

我不喜欢她,是的,非常不喜欢,因为她是一个“偷倌儿”。她身材矮小,行动却异常迅速,当然,这是建立在做贼心虚的基础上的,而被偷者,就是外婆和另四户人家。门口堆着的玉米棒子,晒着的谷子,挂着的年货,几把破烂的锄头……总之,无论大小多少,统统雁过拔毛。一次,我亲眼见她迅速地扑向王四婆家的小公鸡,狠狠地同它搏斗了一番,最后成功地抓获,用灰蓝的围腰裹着,迅速地跑进了自家房门,那鸡尾上纤长艳丽的羽毛,随着她的动作一抖一抖的,消失在小小的房门中。

不仅如此,她还十分小心眼。一次,有个算命先生路过,说外婆房顶上那瓦片堆成的装饰很好,是好兆头。谁想第二天早上,我们就听见“哗啦”一声响,瓦片装饰碎落一地,而举着竹竿的她,“哧溜”一下回了屋……

外婆她们却像完全没发现似的,依旧乐呵呵的,瓦片事件也因外婆的“耗子理论”而不了了之。我气不过,说:“这样的平衡不保持又怎么样?要好好教训一下她才是!”外婆的几个姐妹赶紧拉住我说:“不行呀,她老了,人又傲,咱们只有以这样的方式关照她。”外婆又补充道:“况且她儿子不孝顺,老伴又死了……”“那又怎样!太过分了。”我愤愤不平,外婆却说:“这样一来,她心里就平衡了。人老了,心可受不了什么事给噎着!”

我原以为她们之中会有人站出来反对,但仿佛约好了似的,大家都要我莫多嘴。于是,院子里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平衡局面:挨偷的全不在意,偷的倒也“心安理得”。

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那种微妙的平衡源于几个老人的关心和爱护,正如腊月里闪着火苗热乎乎的炉火,恒久地传递着光和热,柔软热烈,温暖如斯。

[点评]这篇散文题为“外婆的平衡生活”,实际是塑造了外婆以及她几个老姐妹的群像。源于她们内心的关心和爱护(或者说包容),让“院子里形成了一种奇怪的平衡局面”,多少年后回忆起来,这“贫穷山坳里所教给我的平衡,温暖而包容,如冬天的炉火,炽热柔软”,它已深深地传递到“我”的身上。就选材来说,所写的虽为琐屑之事,但小中足以见大;就写法而言,“我”之前的认识、态度与几个老人形成鲜明的比照,这无疑是构思上的出彩之处。文章情感真挚,内容富于生活气息。

生活越是平衡越是丰盛

一考生

五味齐为上,五音全为善。五味齐方能品尝到生活的苦涩酸甜,咸淡有道;五音全方能领悟生活的婉转悠扬,雅俗协调。生活中少一味缺一音便觉寡淡无趣,生活越是平衡越是丰盛。

平衡的生活中,不应有一物过于突出,也不应有一物过于衰弱。平衡的生活当创造出一种意境——如朗月当空,普照万物,世间的一切都被调和,都在清冷的月色下协调共生,浑然一体。

上溯宋代,名家苏轼以长短句为世人熟知。但苏轼的才情远不局限于此,他善文,善画,能御,能曲。正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最受后世之人推崇的文人。或许也正因为如此,他的性格也被塑造得圆润饱满。在朝为官便鞠躬尽瘁,被贬谪则纵情山水,在自然中追求平衡而丰盛的生活。

箪食瓢饮不美,美的是居陋室而不改其乐的人;竹篁短篱不美,美的是“采菊东篱下”的人。若陶潜,若梅妻鹤子的林逋,无不是把握了生活的平衡,心淡下来不生妄想,欲寡下来不生竞心,自在随性,伴着苦菊、寒梅收获了人生的丰盛。

人是红尘过客,免不了遇到世事的种种关卡。纵使不做在自然中拥抱平衡的隐士,也要跳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力求生活得平衡、自在。

印度文豪泰戈尔作为亚洲第一位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的人,文学造诣自然不在话下。但他最能感染我的,是他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真我的追求。我忘不了他苦思冥想的样子,更忘不了他在芒果树下为孩子们朗诵诗篇时满足、自得的神情。我想他在不断变化的生活状态下求得平衡,可以说深谙此道。

生活在别处,生活不应只有单薄的一种形态,它理应以多种形态在我们的四周活跃着。这样的人生才是有趣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平衡而丰盛的人生。

印度思想家奥修说:“玫瑰就是玫瑰,莲花就是莲花,只要去看,不要比较。”但我更愿意说:尽管去做,尽管比较。因为只有千姿百态才能够构成平衡的生活,而平衡的生活更应该囊括这千姿百态。

五味相调,五音齐全。生活越是平衡越是丰盛。

[点评]此文标题“生活越是平衡越是丰盛”即是全文中心论点,且这句话在文中反复出现,给读者的印象特别深刻。作者选用苏轼、泰戈尔作为“点”上的实例,辅以陶潜和林逋的素材,表达“纵使不做在自然中拥抱平衡的隐士,也要跳出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力求生活得平衡、自在”、“生活不应只有单薄的一种形态,它理应以多种形态在我们的四周活跃着”的独特见解,显示出思辨人生的机智与聪慧;“但我更愿意说:尽管去做,尽管比较”这一“反弹”,更是让人眼前一亮。行文表达也很出色,例如以“五味”、“五音”、“朗月”作譬喻,叙例时融入“苦菊、寒梅”的意象,有效提升了文章的文化品位,使语言更具诗情画意和感染力。

上一篇:渴望得到成功作文下一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职责、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