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2024-09-02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共10篇)

篇1: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绍兴市柯桥区钱清中学 孔晓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要求不仅要传授学生基本学科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这也是素质教育观的基本要求。对于高中化学来说,高考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并能够做到运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这是应对高考学生应该做到的最基本的学习工作。然而对于高中化学教师来说,所要教给学生的远比这多,引导学生在学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是每个高中化学老师的职责。

关键词:化学

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21世纪世界各国基础科学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而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利用化学实验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对高中生进行科学素养的培养呢?

一、化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化学学科育人的基本要求,全面展现了学生通过化学课程学习形成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5个维度,其内涵见表1。

上述5项素养立足高中生的化学学习过程,各有侧重,相辅相成,它们将化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化学思想观念的建构、科学探究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的形成等方面的要求融为一体,形成完整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体系。

二、高中化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现行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不足、力度不强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以化学知识为导向,注重化学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对化学核心素养强调不足,使知识本位强于能力本位。同时,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和课程体系中,缺乏对能力培养的评价指标体系。虽然,课标中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维度,但却几乎没有相应的评价方式。

突出特点是,重化学理论,轻化学实践探究;重化学知识的纵向拓展,轻化学知识跨学科的横向综合。因而不是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化学能力(创新能力)为核心来组织课程内容,造成化学知识理论性强、抽象,教学内容陷入理论的情境中,常常脱离现实生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面对抽象的化学知识,经常无法运用学过的化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当中出现的问题,如日用沐浴露中的主要成分高达20多种,为什么会这么多?作用是什么?我们可以合成吗?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原因是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太少了,始终缺乏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缺乏创造性思维、原创能力等的培养。

2、化学实验及探究活动的培养不足,缺乏“动态”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思维的训练。

在我们的化学课堂教学中,并不缺少对学生逻辑思维、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但这些能力的培养都是在书本与大脑之间的碰撞、对话与交流中完成的,是“静态”的、“二维” 空间的思维训练与培养。

我们知道,在动手的化学实验和探究活动中,首先要设计实验方案,要查找文献,准备实验仪器和药品,研究药品的用量,在探究过程中会遇到许多突发问题,会引发学生思考,采取什么措施解决,通过探索,总结规律;实验中的实物、现象对感官的刺激,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都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实践能力。

当前的高中化学,缺乏学生在动手实验和探究活动中的动脑过程,缺乏在“动态”的、“三维”的实战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新思维。从而削弱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因此,并没有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学科素养的策略

1、关注核心知识,感受“学科本质与思想方法”

以化学核心概念统领化学教学,可以帮助师生从纷杂的现象、概念、规律、原理中跳出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化学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课程内容应该围绕化学学科的核心概念进行,进行中心应该从讲解现象事实转移到使用事实,从宏观转移到微观本质,学习重心也应该从记忆转移到对核心概念的深层理解及应用。

案例1:《化学反应的限度》教学设计中,从“工业炼铁的高炉尾气之谜”引入,用FeCl3和KI反应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兴趣,通过围绕化学反应限度是客观存在的这一事实展开层层分析。然后,在通过SO2与18O标记的氧气反应,追踪18O的去处,及反应中各物质的量的变化,揭示可逆反应的限度和化学平衡的特征。这一课中,对于教学目标“掌握可逆反应、化学平衡等概念术语”的落实,不再是对概念咬文嚼字的理解,而是通过对特定现象的认识与理解,来发现一般性的规律或理论。并且,学生学完这一课后还能用这些规律或理论去理解、解释其他现象或事实。

案例2:甲烷与氯气(1:4)充分光照反应后,产物混合气体依然呈现浅黄绿色。核心概念统领下的单元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体系的构建。在教学中,也可依据实验现象、物质的结构特征等证据理解知识,尝试运用模型的方法掌握知识,学会从宏观与微观、变化与平衡相结合的角度解释知识。

案例3:《化学平衡的移动》一课在讲解时,可以构建如下模型:

案例4:《硫及其化合物》一课在复习课堂上,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如下模型:

2、创设问题情境,关注学习的价值,体会“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结合相应的基础知识,创设教学情境,有意识地融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科技领域的新成就、科学家们的感人事迹等相关内容,体现育人价值导向;有意识地融入化学与社会、环境、生产生活等相关的内容,体现应用价值导向,突出“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教育。

案例1:在《氯气的化学性质》一课中,用视频展示液氯运输车侧翻的情景,并创设如下为题:①为何发生氯气泄漏时,人应该往高处逃生?②为什么可以用钢瓶来储运液氯?③氯气泄漏后,有什么办法来处理?④为什么喷洒碱液可以吸收氯气? 生活中其实蕴含着丰富的化学教学资源,我们可以用手机随时记录素材。案例2:酒的广告中,经常会出现“陈年酱香”之类的广告,将这画面定格下来,即可作为《酯 油脂》一课的引子,引导学生思考酒的酿造为何要密封?为何酒越陈越香?这样,在引发学生兴趣,基于化学思维素养、解决问题能力素养的同时,也恰到好处地落实了化学的结构性知识。

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与化学知识的简单应用,我们可以在课堂上有效地将其结合起来。

案例3:利用水果可以制作简易的原电池,如将两片铜片插入一个成熟的番茄中,就能形成一个很好的水果电池,在讲解《原电池》一课时,可将该简易电池与音乐贺卡相连,当音乐声响起时,学生自然而然进入了学习的氛围中。

3、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改变学生能力结构。

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年来,高考中对于探究内容的考查,有针对化学实验的,也有不涉及化学实验的。实验广泛涉及仪器的使用、基本操作、实验原理、仪器的连接、现象的描述与解释、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等方面,非实验内容大多是给出相关资料,要求学生在读懂资料信息的基础上回答问题。从试题的选材看,多为教材实验的组合与改进、实验中异常现象的探究、与工业流程背景问题的整合。其综合程度高,能够较好地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与目前所倡导的核心素养教育是高度一致的。

案例1: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在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思路和方法的教学中,可以设计如图1所示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所给出的相关实验事实、所测定的各种数据进行分析推理,最后准确得出有机物的结构。

从图1看到,这节教学内容看似简单,但是较好地融入了对学生科学探究意识和方法的培养。通过所设计的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依据实验现象、反应事实和实验数据,层层进行分析探究。从探究元素组成到探究分子式,再到探究有机物的结构,既突出了化学知识,又突出了学科素养中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及化学学科特质的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有关物质的性质、化学反应原理等内容的教学时,要立足于教材,有针对性地设计探究活动,特别是探究实验。以教材中的实验和探究内容为载体,梳理实验原理、操作、现象及结论,教给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让学生学会自主进行探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思考实验的改进、异常现象的分析、原理的拓展挖掘等。尽可能带领学生进入实验室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训练学生用正确的思维、规范的语言进行表达。

基于核心素养的化学教学时体现化学课程价值的必由之路。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目标,改革教学的方法和过程,关注学生个体知识的建构和应用,创设有利于能力发展的学习和现实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篇2: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摘 要:核心素养作为学生终身发展以及适应社会发展所必备的素养,其也是学生化学关键能力以及品格的体现,因此,教师应加大对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力度,通过有效的途径来提升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

关键词:高中化学 教学 培养 学生 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作为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知识、态度与情感的有机统一,它可以在学生离开学校之后仍保存在学生生命当中,并对推动学生生命发展具有积极作用的一种综合素养。化学素养是需要培养的,而高中时期的学生具有非常强的可塑性、接受能力也比较好,是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最好时机。因此,教师可以从学生化学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方式的构建以及实验探究的实现和创新等多个方面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但是,随着时代的改变,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应该基于化学本质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促使学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具有当代高中学生特色的化学核心素养。[1]

一、培养学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

1.设计可逆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而言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技能以及学习水平,并对教学的后期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引作用。因此,要想提高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就必须不断完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的目标,通过二氧化硫溶于水这种可逆反应来设计目标,以此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发展能力的目的。在化学当中,二氧化硫和水之间可以形成可逆的反应,高中化学教师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时可以充分利用该理念,对高中化学的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予以适当的调整,促使该目标能够在同一条件下既能向正反应方向来进行,也能同时向逆反应的方向来进行。教师在此过程中可引导学生认识到物质之间的复杂反应。这种目标之间的转变看似只发生了很小的变化,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开阔了学生的花絮思维以及迁移式的学习方法。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及素养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

同时,当前我国高中学校对化学知识的考核,主要通过成绩考核的考核来评断学生的能力。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促使学生过于重视成绩分数,力图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获取到高分数。虽然这样能在短时间之内提升学生的化学成绩,但是,这样实际上是无法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因此,在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中就明确指出,应该要将以往以成绩为目标的方式转变为以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比如说,在教授《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时,如果依照以往以成绩为目标的教学方式,教师只要在课堂之上将化学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听即可。但是,在新课改之后,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提升,应该在课堂上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实践与理论结合的原则,使用多媒体等创新手段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并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氮及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了解含氮化合物的应用以及对社会生产的作用。虽然,这样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会消耗掉较多的课时,但是,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更多的化学知识,还能在学习中掌握更多的化学学习方法。反过来,学生通过可逆教?W目标,基于含氮化合物的性质知晓含氮化合物对空气可能造成的污染,并研究出可预防氮污染的有效建议。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化学知识,还能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2.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中融入环保绿色的理念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不仅要学会化学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掌握这个社会所需的化学素养。随着我国工业的不断发展,化学在社会发展中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特别是在环保方面,对化学知识的运用越来越频繁,运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比如说,在空气污染当中,其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合物。基于此,为了能有效缓解空气污染,基于其化学特点,可以通过采取一定的化学方式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例如,煤炭燃烧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硫及氮氧化合物,给空气带来一定的污染。因此,城市管理者应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对化工、炼油以及硫酸厂等进行严格的管控,并对其生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寻找出可替代的化学资源。随着我们居住环境的不断变差,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人们的环保理念越来越强。在此背景下,作为新一代的学生该如何利用自己的知识去解决这些问题呢?比如,汽车在运行之后,会产生尾气,并发生N2+O2=2NO(高温条件下)的化学反应,也就是氮气的生产反应。学生可以通过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化学知识:2CO+2NO==N2+2CO2,通过这种转移电子的方式来废除汽车尾气当中的氮气污染。这样将环保绿色理念融入到化学课堂之上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树立起环保的理念,促使学生能够形成核心的情感素养与责任素养。[2]

二、结论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简单来讲就是学生在离开课堂之后,融入到骨子里的东西,其会随着学生的不断成长而不断发展,促使学生在学习化学当中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及习惯,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高中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重要阶段,其是学生良好习惯关键环节,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对高中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培育,通过培育核心素养来保障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3: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我国幅员辽阔,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地理素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各大企业在招聘专业人才时,除了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抱以更大的期望,也对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寄予厚望。而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地理素养,促进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中贡献自身力量。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

一、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人地协调从更加通俗的角度分析就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追求一种平等、融洽的相处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前提条件。

我国经济传统的发展方式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然在经济建设和自然改造中取得显著成果,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问题也很严重,如果在以后社会发展中,依然采用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那么地球资源枯竭的可能性便会随之增大。为了保证当下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后代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就要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人地协调的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地矛盾和处理方法,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人地关系。例如我们在讲解环境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家乡的一片荒废土地(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人地协调的观念去探讨这片土地荒芜(或不合理利用)的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开发这片土地应采取的对策建议。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综合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讲解全球气候变暖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温室效应现象产生原因、产生过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学生分析出温室效应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是二氧化碳后,再引导他们对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进行探析,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讲解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时,课本是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的。在本节课的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拓展延伸,不要把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一个个孤立地分别讲述,要引导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发展中对地理资源运用不合理的事实。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治理措施。

学生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可以透过事物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从挖掘内在联系的角度,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对产生这种联系的原因、经过、结果进行探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用辩证思维解释生活中各种地理问题。

三、区域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矿产资源分布。在我国西部很多地区,矿产资源很丰富,如新疆、青海、贵州等地。很多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地域特色,如东北地区的林业和冰雪产业、西藏的雪山、江南地区的园林等,只要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色有了基本的认知,再学习深奥的地理知识就会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区域认知的方法,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区分不同地域的地理现象,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方法,认识当地地理环境与人们生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理念。

四、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以应考为主要目的,以讲授为主,学生的思想不易体现,学生的素养不易提升,能力不易提高,往往形成“高分低能”的怪象。因此地理课堂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色,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和知识特点,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地理教学。例如在讲解月相变化的时候,如果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大部分学生会搞不懂月相的变化,认为这部分内容太难太枯燥。教师可以采取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月相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自主分组合作,组织观察月相变化的实践活动。当然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也要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路,提示学生什么时候观察月相变化是最佳时期,并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观察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月相观察实践活动中,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地理核心素养。对观察结果的评价也很重要。观察结果的评价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包括是否坚持每次记录和是否认真完成每一次任务;小组评价包括是否完成在组内承担的任务和是否积极与他人合作;教师评价包括记录是否真实、可信和能否查找资料并简单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绘制出月相变化图。这样学生对月相变化这一知识的掌握就比较轻松。对月相变化的观察是一种科学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活动,是能够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活动。

篇4: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340105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要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其中提出“核心素养体系”这个词。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通过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结合,促进学生个人能力和素质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幅员辽阔,有丰富的地理资源,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人才地理素养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各大企业在招聘专业人才时,除了对人才的专业技能抱以更大的期望,也对人才综合素质水平寄予厚望。而高中阶段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最佳时期,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社会教育资源,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自身地理素养,促进学生在社会经济建设和科学发展中贡献自身力量。地理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

一、人地协调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人地协调从更加通俗的角度分析就是指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关系,追求一种平等、融洽的相处方式,是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前提条件。

我国经济传统的发展方式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虽然在经济建设和自然改造中取得显著成果,但是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失衡问题也很严重,如果在以后社会发展中,依然采用这种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那么地球资源枯竭的可能性便会随之增大。为了保证当下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和后代健康可持续发展,教师在地理教学活动中就要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人地协调的观念,让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分析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人地矛盾和处理方法,促进学生更加直观地认识人地关系。例如我们在讲解环境问题时,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调查家乡的一片荒废土地(或利用不合理的土地),利用人地协调的观念去探讨这片土地荒芜(或不合理利用)的原因,提出合理利用开发这片土地应采取的对策建议。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树立人地协调的观念。

二、综合思维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综合思维是地理学基本的思维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全面、系统、动态地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思维品质与能力。地理素养的养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我们在讲解全球气候变暖时,就可以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温室效应现象产生原因、产生过程以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学生分析出温室效应最主要影响的因素是二氧化碳后,再引导他们对温室效应对地球环境的影响进行探析,让学生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培养环保意识,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问题的能力。

又如在讲解鲁教版必修三第三单元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时,课本是以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为例的。在本节课的讲课过程中要注意拓展延伸,不要把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一个个孤立地分别讲述,要引导学生对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进行分析,促进学生了解现代经济发展中对地理资源运用不合理的事实。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方式分析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治理措施。

学生学会运用综合思维,可以透过事物表象分析事物的本质,从挖掘内在联系的角度,对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分析,并结合教材知识,对产生这种联系的原因、经过、结果进行探究,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事物特征和发展规律,用辩证思维解释生活中各种地理问题。

三、区域认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区域认知是地理学基本的认知方法,指人们具备的对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特点、问题进行分析、解释、预测的方法和能力。

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存在很大差异,尤其是矿产资源分布。在我国西部很多地区,矿产资源很丰富,如新疆、青海、贵州等地。很多地方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形成地域特色,如东北地区的林业和冰雪产业、西藏的雪山、江南地区的园林等,只要学生对不同区域的地理特色有了基本的认知,再学习深奥的地理知识就会比较简单。因此教师应该传授学生区域认知的方法,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角度区分不同地域的地理现象,运用区域综合分析方法,认识当地地理环境与人们生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因地制宜的区域发展理念。

四、地理实践力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培养

地理实践力是指人们在地理户外考察、社会调查、模拟实验等地理实践活动中所具备的行动能力和品质。学生具备地理实践力,就能够运用适当的地理工具完成既定的实践活动,对地理探究活动充满兴趣与激情,并会用地理眼光认识和欣赏地理环境。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以应考为主要目的,以讲授为主,学生的思想不易体现,学生的素养不易提升,能力不易提高,往往形成“高分低能”的怪象。因此地理课堂应当充分发挥地理学科的特色,根据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需求和知识特点,积极开展多样化的地理教学。例如在讲解月相变化的时候,如果采用教师讲授的方法,大部分学生会搞不懂月相的变化,认为这部分内容太难太枯燥。教师可以采取组织实践活动的方式促进学生对月相知识的理解和认知,鼓励学生自主分组合作,组织观察月相变化的实践活动。当然教师在实践活动中也要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观察思路,提示学生什么时候观察月相变化是最佳时期,并为学生准备充足的观察工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月相观察实践活动中,从而帮助他们提高自身地理核心素养。对观察结果的评价也很重要。观察结果的评价分自我评价、小组评价和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包括是否坚持每次记录和是否认真完成每一次任务;小组评价包括是否完成在组内承担的任务和是否积极与他人合作;教师评价包括记录是否真实、可信和能否查找资料并简单分析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学生通过观察月相的变化,绘制出月相变化图。这样学生对月相变化这一知识的掌握就比较轻松。对月相变化的观察是一种科学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活动,是能够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活动。

综上,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够使学生具备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篇5:如何提高初中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许多人认为,数学在生活中没有任何用处。事实上,数学的应用在生活中是常见的。旧教材可能与生活实际联系不是很紧密,但新教材在这方面有了很大改进。例如:平面图形的镶嵌、三角形的稳定性、平面直角坐标系等在生活中都有很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数学教学中要尽量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是真正有用途的。

重视最基础的知识,使学生易于接近数学。

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之中,我们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数学。我们教师不能一开始就设置些抽象的、学生难以理解的问题来吓唬学生,让学生产生畏惧、谈“虎”色变的感觉。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从最基本的、最易于学生接受的题型和例子入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产生乐趣,在问题解决后产生成功的喜悦,从而让学生愿意并乐于接近数学。

把知识传授与数学实践相结合,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学。

篇6: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摘要:如何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最便捷的方法之一就是赏识教育。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抓准有利时机,对学生给予适度的赞赏,激发学生自信心及主动学习的兴趣,就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关键词:学习兴趣;语文素养;赏识教育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教师对学生给予适度的赞赏,并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奖励他们,激发学生自信心及主动学习的兴趣,能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这学期笔者教七年级,本以为学生们进入中学会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会加倍努力自觉学习。没想到半学期过去,学生依然没有改掉小学时贪玩的习惯。班上不少学生迷上了打乒乓球,早晨到校、课间十分钟、中午、下午放学后都忙着去打乒乓,有的学生甚至天黑了也舍不得回家,真可谓争分夺秒,学习的事早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尽管笔者下了禁令却依然屡禁不止。语文期中成绩出来了,笔者傻眼了:不少学生成绩下降,上九十分的学生人数居然比一班少了整整十个!光凭讲道理、板着脸教训或叫学生们互相监督,能扭转这个局面吗?怎么办?怎么办?笔者心急如焚!

绞尽脑汁思索良久,忽记起法国教育家卢梭说过:“自信心对于事业简直就是一种奇迹,有了它,你的才干便可以取之不竭,用之不尽;一个没有自信心的人,无论他有多大的才能,也不会抓住一个机会。”笔者豁然开朗:作为教师,笔者不应当只是一味批评学生,应当多给学生一点赞赏,学会赞赏,习惯去赞赏,用赞赏在他们内心播撒自信的种子!

于是,笔者决定采取“发奖励卡”的形式对学生们各个方面的闪光点及时奖励。奖励卡上有笔者的印章,是不可以伪造的。学生们把奖励卡粘贴到笔记本上,不仅可以记录自己的成长足迹,而且如同照片一样具有很大的收藏价值。笔者想用这种奖励的.形式试试是否能把学生们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来,激发他们的竞争意识及学习热情,从而喜欢语文、学好语文,提高学习成绩。

第二天早上,笔者微笑着走进教室,和学生们谈论了这个想法,他们兴高采烈,立即表示赞同。于是笔者和他们一起热烈讨论,共同制定了《奖励细则》:

一、奖励卡

1.课堂上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回答问题精彩、创新。

2.及时(有一定速度),认真完成课堂作业或家庭作业,书写工整、正确、卷面整洁或书写比以前有进步。

3.学生们自愿一对一结成“师徒对子”(效果不明显的及时调整),学习好的同学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受到帮助的一方有明显进步,体现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双方都可获得一张奖励卡。

4.单元测试、单元、期末考试成绩优秀(90分以上)或比以前有进步。

5.喜欢看课外书,每天认真阅读课外书一小时以上。

6.作文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表述清楚,好词佳句多,书写工整。

7.听写、默写100分。

8.在规定时间内及时背诵要求背诵的内容。

9.奖励卡上设有一些语文问题。如:谜语、趣题、故事、名人名言等,如果学生独立或经他人帮助解决了卡上的问题,最早告诉老师的,能再获得一张奖励卡。

10.在实践过程中及时补充、完善《奖励细则》。

二、喜报

凑满5张《奖励卡》可以获得一张《喜报》,建议家长奖励1元。 三、奖状

凑满3张《喜报》可以获得一张《小奖状》,建议家长奖励2~5元;凑满3张《小奖状》获得一张《中奖状》,建议家长奖励6~10元;凑满3张《中奖状》获得一张《大奖状》,建议家长奖励11~20元。奖励的钱,老师会协助家长指导学生怎样合理消费。

笔者随即召开了家长座谈会,向家长们谈了自己的构思及具体操作方法,他们非常高兴,纷纷表示一定全力配合、积极支持。这下,笔者更信心十足了。

“老师,我背了《紫藤萝瀑布》,给笔者一张奖励卡。”“老师,我默写得100分。”“老师,我的家作一颗星。”“老师,我的回答精彩。”……几乎每节课后,都有学生围在笔者身边让笔者给《奖励卡》,笔者总是乐此不疲,微笑着鼓励他们:“真不错,老师真为你高兴,继续努力哦!”学生们总是喜笑颜开,信心百倍地说自己会做得更好,一定会拿更多的卡。

为了燃起学生更强烈的成功欲望,在他们为获得成功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时,笔者又常给他们一点点挫折感。批改习作时,笔者这样写评语:“文章构思新颖、内容具体,生病时妈妈怎样悉心照顾自己的过程写得很清楚,用上了不上好词佳句,老师很开心!如果细心检查,改正错别字就更好了。”当他们达到更高要求时,笔者又对他们发给《奖励卡》大加赞赏,使他们内心需求得到充分满足。笔者以微笑和赞赏的目光激励他们,常使他们展开自信的笑容。

在《奖励卡》的实施过程中,笔者惊喜地发现,学生们每天不断演绎着新的精彩:胆小的学生敢举手了,作业出错率降低了,爱看课外书的学生多了,习作字数增多、好词佳句频率高了,书写越来越工整,连赵宇、罗新建这些听写总是错很多字的学生也能听写得100分了,单元考试成绩也有很大提高!每一次听写、默写,每一次提问,每一次家作、课堂作业,每一次要求背诵,甚至每一次作文……这些学生们以前头疼的问题,现在已经成了学生们最受欢迎的任务--在他们眼里,每一次任务,现在都成了《奖励卡》的代名词!“老师,你不要走嘛,下节课继续给我们上课,好吗?”“老师,我们好喜欢你!”学生们越来越可爱,越来越自信,笔者也越来越开心。

学生们在《笔者与奖励卡》的习作中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陈力华很纳闷:“奖励卡实在太有魔力了,它让我们班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调皮的同学、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同学、龙飞凤舞的同学……自从实施了奖励卡这条妙计后,他们不知怎么的,一下子全变了,变得听老师的话了。”李春艳感慨万分:“现在我每得到一张奖励卡都好激动,毕竟这是我经过千辛万苦得到的劳动成果啊!我要好好珍惜它。我每得到一张奖励卡都会将它小心翼翼地粘到笔记本里,在旁边写出得到这张卡的日期和原因,它会是我最美好的光荣与回忆。”在王玲心目中:“奖励卡就像船桨拨动水面,让我们更快驶向成功的彼岸;奖励卡就像春天的绵绵细雨,滋润着我们茁壮成长”……学生们都对《奖励卡》有着莫大的兴趣,都在为最终得到《大奖状》努力着、奋斗着。

给学生实施《奖励卡细则》,实则就是在不断赞赏中培养学生自信心,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每个学生都渴望自己是成功者,都期待着肯定、收获与赞誉。笔者坚持每天寻找学生的进步,寻找闪光点,及时用《奖励卡》嘉奖每一个学生。当学生体验到进步与成功的愉悦时,也就体验到了自信,更体验到了做人的尊严。

赞赏在教育实践中起着激励的作用,正如林肯所说:“每个人都希望得到赞美。”的确,获得他人的肯定与赞美,是人在基本生活需求满足后精神上的高级需求,这种需求贯穿于人的整个生命过程。亲爱的同仁们,愿笔者们时刻记住这句话,关爱学生,赏识学生,让学生扬起自信的风帆,有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孙钰.把孩子培养成财富:做最成功的父母[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篇7: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摘要:课堂是学科素养落地生根的重要阵地。文章强调以问题为纽带组织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思考走出教室。通过“混合气体的检验”复习案例,对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关注点及问题设计的常用方法进行阐述。

关键词:问题设计;教学效率;核心素养

一、问题的提出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课堂教学问题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控制手段,恰当、有效的课堂教学问题,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凡善教者,必善问。”问题设计得好,可以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不仅有助于教学任务的顺利进行,而且能形成教学相长的双赢局面。

许多教育学者对课堂教学问题的关注与研究由来已久,但是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有效性的提高并没有取得令人兴奋的效果。通过学者们的研究资料和笔者对课堂的观察,觉得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大致存在如下不足:

①滥而无效的问题多:什么都要问,“是不是”、“对不对”、“好不好”等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表面上师生互动,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处于较低的认知思维水平。

②问题缺乏逻辑性:问题与课堂教学的重点、难点距离较远,问题设置的随意性大,问题与问题之间缺少链接和过渡,思维跳跃,东拉西扯,偏离主题。

③问题缺乏互动性:问题对应的面积小,往往只顾及学习较好的学生,很少关注学习困难的学生,且陶醉于学生能答出正确答案,失去了问题的信息反馈作用。

④问题缺乏明确性:问题组织不言简意赅,有时不知所云,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无论教师怎么点拨、启发,学生就是无法回答。

⑤问题缺乏层次性:对较难的问题没有铺设好台阶,或者说没有对问题进行分解,学生一时无法回答。

⑥问题缺乏思考性:问题提出后,没有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

⑦问题缺少评价:学生应答问题后,教师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对学生的疑问不理不睬。

⑧问题缺少发散:教师对课堂教学中的生成问题,不能灵活应变,不会借此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

上述诸多的不足同时也在敲醒笔者,作为一线教师,虽然不能所有问题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是如果将那些肤浅、平庸的问题,再配以单调的呈现方式,将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深深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与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理念背道而驰。因此,笔者通过“混合气体的检验”这一节复习课案例,将教学问题设计的关注点及问题设计的常用方法进行阐述。

二、实验探究专题之――“混合气体的检验”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由于设计了很多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问题,所以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要比较充裕。混合气体的检验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装置的连接顺序更是学生很难掌握的知识,为了突破本节课的难点,笔者设计的思路结构如图1。

三、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关注点

学习总是从问题开始,问题总是与学习伴行。精彩而又高效的课堂,无不是围绕问题而展开。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要关注如下几点:

①全面性

课堂教学问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问题不能仅仅局限于少数尖子学生,应以中等水平的学生为依据,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都参与问题的讨论中。因此,教师设计的问题要有梯度,分层次,做到难易结合。在“混合气体的检验”这一节课,笔者设计的问题首先要学生解决单一气体的检验(面向全体学生),再解决两种混合气体的检验和净化(面向中等水平的学生),学生自主一步步对知识进行延伸,混合气体检验的基本思路也就顺理成章的形成。

②启发性

课堂上,任何问题都要带有一定的启发性,这样才能使得学生对于问题有一定的兴趣。笔者认为启发性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关注点。在初中化学教学中设计启发性问题,启迪学生思维,创造学习的最佳情境,使其思维处于激发状态,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既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提高了学习效率。本节课中,笔者针对气体检验出现的先后顺序,设计了2个小问题(图2),旨在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理解透彻混合气体的检验中为何要先检验水。

③层次性

初中化学课堂是由若干个先小后大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构成一个指向明确、体现教学思路、具有适当思维容量的问题链,以此来打通学生的思路,使学生有序地思考、获得知识,建立知识系统,掌握学习方法,能力得到迁移。所以教师要紧扣教材的重难点,分析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去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本节课中,笔者采取先大后小的问题组合,把有一定难度的气体检验先后顺序问题通过分解成几个互相联系的小问题(图3),由浅入深,步步深入,环环相扣,设置问题链,把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重难点,从而突破难点。

④针对性

一个好的课堂教学问题应有很强的针对性。问题的设置必须选择在重要的知识点的衔接处,或是重点、难点的关键之处,以突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知识的关键处提问,能突出重点,分散难点,帮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在思维的转折处提问学生,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有利于建构和巩固所学的新知。

四、课堂教学问题设计常用方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你要尽量使你的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事情就成功了一半。”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仅要用心谋划教学过程,更要依据课堂教学问题设计的关注点,运用恰当的方法,创设各种课堂教学问题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思维功能,变“苦学”为“乐学”,变“学会”为“会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①利用生活素材进行问题设计。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利用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来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情境,让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个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重新呈现在学生面前,这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节课中,笔者是通过自然现象――火山爆发来设计问题情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能由趣生疑,由疑燃思,进而探索答案。

②利用主要知识内容,通过比较设计问题。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合理选取内容,通过比较设计出问题,是教师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教师要精心挑选近5年中考题覆盖基础知识的,具有代表性的题目,通过比较设?出典型的问题,让学生逐步深入分析、理解,使学生的思维从简单到复杂逐步深入。笔者认为问题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把握不同方法的相同本质;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打破接受知识的先后顺序,以求达到知识的融会贯通。

③利用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变式设计问题。

教师根据学生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通过变式设计出问题,是学生突破本节课学习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变式型问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挖掘出学生的潜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应变思维能力。而采用原创和改编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化学问题的开发,充分体现新教材的内容和特点,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教学实际,从而真正培养和评价学生三维目标的水平。

五、结语

篇8: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一、传授演唱技巧,掌握科学演唱方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去科学地进行演唱,使学生能够掌握演唱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呼吸、发声等声乐学习的基本功,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掌握基本方法,促进学生歌唱潜能的发挥。教师要关注对于学生音色、音质、音准等音乐基础和音乐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知道如何去练习和提高。明确了这些知识,学生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有的放矢,实现学生演唱技能的提高。教师要帮助学生打下一个牢固的基本功,使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关注对于气息的控制、共鸣的控制、音色的锤炼,使自己的歌唱可以达到字正腔圆,展现出音程、音阶的魅力。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控制语言、旋律、声腔、动作等,唱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呈现出悦耳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通过学生对于演唱技巧的学习,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使学生能够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展现歌曲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通过学习学生会了解到,歌唱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关的,通过学生对于演唱技能的掌握,学生的歌唱能力会逐步提高,实现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

二、科学选择曲目,促进德育水平提高

教师在对于学生的指导中要关注曲目的选择,用适合学生的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歌唱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歌曲中受到积极地影响。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思想上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叛逆的状态。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歌曲,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歌曲,使学生能够能够在健康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歌声中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通过歌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模式,但是却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和快乐,让学生产生了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思想会在歌曲的影响下逐步地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能够变得勇敢、奋进,在生活中充满斗志和激情,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阳光路上》《隐形的翅膀》《绽放》《怒放的生命》《今天》等歌曲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热爱祖国,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多民族大家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爱我中华》《我爱你中国》《映山红》《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红旗颂》《祖国之恋》等;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奉献、感恩,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为了谁》《祝你平安》《感恩的心》等歌曲;为了使学生能够孝敬父母《小背篓》《妈妈的吻》《父亲》《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学生对于这些歌曲的学习,学生会在歌曲中受到影响和教育,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品德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创设展示舞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通过学生对于演唱技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站在舞台上都可以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出来。学生站在舞台上有的会感觉紧张,不知所措,忘记歌词或者是动作僵硬,结果不能够做到尽情演唱,更不能做好抑扬顿挫。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站在舞台上做到从容自若。为了使学生能够把舞台表演当做平时的训练一样轻松和放松,教师就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次的训练和练习,呈现出精彩的表演。通过多次的练习,学生会身经百战,积累一定的舞台演唱经验和技能,从而使学生在舞台上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经验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忘记紧张,调整心态,酝酿情感,在歌唱中表达出歌曲的情感,使自己的歌唱引人入胜。

四、关注歌曲内容,无形渗透文化素养

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歌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和源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向学生渗透文化知识,了解歌曲的创作历史和时代背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歌曲的艺术风格。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会在学习中了解歌曲的艺术风格、创作地点、时代背景以及演唱特色等内容,在思考中逐步地了解其中的文化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美术、舞蹈等。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认识会逐渐全面,学生的理解也会逐步深刻,促进学生掌握歌曲的内涵和本质。通过学生对于歌曲的学习,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在探究中逐步提高,使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灵活,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精髓,做到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对于学生声乐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于歌唱技能的教授,使学生能够掌握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瑾.论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刘清华.青少年声乐教育浅析与个例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

篇9: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声乐德育演唱方法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声乐训练是由歌唱者自身的嗓音生理条件、声乐技巧、心理构成、艺术修养等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些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进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时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仅是歌唱技能的提高和进步,使学生能够在声乐学习中掌握歌唱方法,更要关注学生德育、心理和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提高。

一、传授演唱技巧,掌握科学演唱方法

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和指导者,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去科学地进行演唱,使学生能够掌握演唱技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关注呼吸、发声等声乐学习的基本功,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掌握基本方法,促进学生歌唱潜能的发挥。教师要关注对于学生音色、音质、音准等音乐基础和音乐思维的培养,使学生能够知道如何去练习和提高。明确了这些知识,学生就会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究和练习,使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有的放矢,实现学生演唱技能的提高。教师要帮助学生打下一个牢固的基本功,使学生可以在练习中关注对于气息的控制、共鸣的控制、音色的锤炼,使自己的歌唱可以达到字正腔圆,展现出音程、音阶的魅力。学生在演唱过程中可以很好地控制语言、旋律、声腔、动作等,唱出歌曲的情感和意境,呈现出悦耳的歌声和动人的旋律。通过学生对于演唱技巧的学习,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使学生能够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进行情感的表达,展现歌曲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通过学习学生会了解到,歌唱的各个环节是紧密相关的,通过学生对于演唱技能的掌握,学生的歌唱能力会逐步提高,实现学生歌唱水平的提高。

二、科学选择曲目,促进德育水平提高

教师在对于学生的指导中要关注曲目的选择,用适合学生的歌曲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歌唱热情,使学生能够在歌曲中受到积极地影响。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在思想上容易受到影响,从而产生叛逆的状态。教师要科学地选择歌曲,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正能量的歌曲,使学生能够能够在健康的思想和积极向上的歌声中受到正面的思想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水平。通过歌曲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改变了传统的灌输模式,但是却给学生带来了学习的乐趣和快乐,让学生产生了探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的思想会在歌曲的影响下逐步地改变,提高了学生的德育水平。

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奋斗目标,使学生能够变得勇敢、奋进,在生活中充满斗志和激情,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阳光路上》《隐形的翅膀》《绽放》《怒放的生命》《今天》等歌曲进行教学;为了使学生能够热爱祖国,感受到我国是一个团结、和谐的多民族大家庭,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爱我中华》《我爱你中国》《映山红》《我爱这蓝色的海洋》《红旗颂》《祖国之恋》等;为了让学生能够学会奉献、感恩,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为了谁》《祝你平安》《感恩的心》等歌曲;为了使学生能够孝敬父母《小背篓》《妈妈的吻》《父亲》《烛光里的妈妈》等。通过学生对于这些歌曲的学习,学生会在歌曲中受到影响和教育,思想上受到了教育,品德上得到提高,促进学生的德育水平的提高。

三、创设展示舞台,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通过学生对于演唱技能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专业水平和技能,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学生站在舞台上都可以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出来。学生站在舞台上有的会感觉紧张,不知所措,忘记歌词或者是动作僵硬,结果不能够做到尽情演唱,更不能做好抑扬顿挫。教师要对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站在舞台上做到从容自若。为了使学生能够把舞台表演当做平时的训练一样轻松和放松,教师就要多给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使学生能够通过多次的训练和练习,呈现出精彩的表演。通过多次的练习,学生会身经百战,积累一定的舞台演唱经验和技能,从而使学生在舞台上可以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经验会让学生在舞台上忘记紧张,调整心态,酝酿情感,在歌唱中表达出歌曲的情感,使自己的歌唱引人入胜。

四、关注歌曲内容,无形渗透文化素养

歌曲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知识,歌曲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一个重要资源和源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指导和教育的过程中要关注文化背景知识的教育,向学生渗透文化知识,了解歌曲的创作历史和时代背景,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掌握歌曲的艺术风格。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会在学习中了解歌曲的艺术风格、创作地点、时代背景以及演唱特色等内容,在思考中逐步地了解其中的文化和艺术的相关知识,如历史、文学、哲学、美术、舞蹈等。通过教师的启发和引导,学生的认识会逐渐全面,学生的理解也会逐步深刻,促进学生掌握歌曲的内涵和本质。通过学生对于歌曲的学习,学生的文化素养也会在探究中逐步提高,使学生能够掌握歌曲的灵活,从中汲取人类文化的精髓,做到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在对于学生声乐的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对于歌唱技能的教授,使学生能够掌握歌唱技巧,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和水平。同时,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德育教育、心理素质和文化素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实现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姜瑾.论声乐教育的文化回归[D].华中师范大学,2002.

[2]刘清华.青少年声乐教育浅析与个例分析[D].中央民族大学,2011.

篇10:高中化学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高

教育可以分为技术教育、导入教育和人文教育。技术教育主要是让学生获得生存の技术;导入教育主要是将学生融入社会之中,使学生更具有社会性;人文教育则关心人の各种潜能の开发,使之成为全面发展の人。法国作家孔巴兹说:“未来の学校应该培养灵魂,锻炼精神,优化情感,使学生成为热爱世界の主人。”人文素养教育应是中学历史教育の永恒目标。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五点依据

1符合中国社会发展の要求:人文素养是科学时代人应必备の素养,是国民整体素质水平の重要组成部分。在提倡素质教育の今天,在提倡构建“和谐社会”の今天,作为基础教育中人文学科核心之一の历史课程,着眼于心灵改造和品格塑造,促使青少年人格系统健康发展,进行人文素养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顺应现代教育の发展趋势: 1995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次会议在重新界定基础教育の使命时,提出了为最终实现真正の世界公民の目标而必须予以思考の几个问题:1)培养和平、人权和民主の具体实施过程中所依赖の价值观念 2)不能再只是强调认知学习,还要强调情感和行为学习3)学作世界公民,是以把共同の价值观念和知识应用于实践为基础の。由此可见,高扬人文精神是现代教育の崇高使命。遵循历史教育の本质目标:历史学科の本质是人文社会学科,历史教育是每个公民都应该享有の普及教育。历史教育应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の权利、责任,以及在公民社会中应该做出何种贡献。历史教育の本质,即承载人文素质の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起着人格养成和文化熏陶の基础性作用。履行课程改革の基本理念:《历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层面,以极大の篇幅和字数突出地彰显了历史课程之人文性质属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成为教学内容の血肉,成为教学过程の灵魂1。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の新特点之一,即在于,促进学生の全面发展。

5适应青少年心理发展の需要:中学生是正在成长中の人,他们有半生不熟の社会经验,有正在形成中の个性,有尚待养成の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更重要の是,他们渴望了解社会,走向生活,渴望发现自我,实现自我。这些特点,使历史教育既可成为个人发展の有力手段,也可成为个人发展の巨大障碍。历史教育应促进学生の健康成长。

二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基本内容 人文素养教育之价值,在于“唤醒个人自觉,凝聚民族精神,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文导向,以及克服唯智教育の偏失”2。历史教育所谓の人文素养极其丰富,它不仅指对人文知识の掌握,更主要指在此基础上发展出の人文精神,同时又通过人の具体语言、行为外显出来の人文素质。

“人文性”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和发展性,不同の社会和时代,对“人文性”有不同の界定。我们所提倡の历史教育の人文素养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の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の情境性。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基本内容应包括民族精神、公民意识、国际意识、人格意识。

1弘扬与培育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精神の形成经历了五千年の漫长历史,由世世代代无数中华各族儿女共同创造培育而成。古代历史上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追求真理の爱国主义情怀;孟子“富贵不能淫,贫*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浩然正气の民族气节;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前途紧密联系起来の忧患意识。都是中华民族精神の写照。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结合时代发展要求,在不断继承丰富发展原有の中华民族精神の基础上,又培育了新の民族精神。民主革命斗争中培育、形成了井冈精神、长征精Fpg

Fpg 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培养了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在改革开放の新时期,培育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の精神,勇于改革、开拓进取の创新精神,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民族精神の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の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の伟大民族精神”の教育,可以使学生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の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の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の人生理想。培养和健全公民意识

随着时代の进步,对公民素质の要求越来越高。现代社会发展追求の基本精神是社会公正,而造就合格の公民是实现社会公正の基础。历史学科の内容贯穿古今,涉及中外,包括政治,经济,文化,自然科学,社会生活,风俗民情等各方面内容,在实践公民教育中发挥着其他学科难以替代の作用,能给大家带来许多关于公共精神の思考,如自立,公心,宽容,理解,同情,正义,责任,参与,奉献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公民意识教育既能使学生了解公民意识是社会近代化の产物,又能形成在认同国家、民族概念の基础上,选举、参政、教育、福利、健康、安全等权利体现主权在民の思想の基本观念,更能使学生养成责任心、树立自信心;在有智慧地参与社会生活;在有能力地选择生活方式中解决我们可能遇到の这样那样の生存问题、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等等。开拓与完善国际意识

国际意识,指の是站在世界の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の命运、评价本国の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の权利和义务の意识。中学历史教育中完整の国际意识应包括:1)国家平等の意识 2)对外开放の意识 3)宽容尊重异域文明の意识 4)全球利益の意识

世界近代现代史教材站在全球の立场,遴选对人类历史产生重要影响の国家、地区或民族の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典章制度、国际关系等方面の典型素材,它能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の嬗变和当今国际社会の现状,是进行国际意识教育の绝妙载体。

在进行中国史の教学中,应将中国史和相应の世界史联系起来,以进行国际意识の教育。近现代两次原因不同の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の是与世界越来越大の差距。痛定思痛,我们确立了对外开放の基本国策,决定向世界全方位の开放。

中学历史教育通过国际意识の教育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历史发展の多样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の文化传统,形成学习汲取人类创造の优秀文明成果の积极情感与基本态度。塑造健康の人格意识

人格是一个人各种反映趋势の总和,是个体所具有の兴趣、态度、气质、性格、价值观、人际关系、情感以及其他行为差异の混合体。3历史教育在教养上关注人の意志、道德品格、理想、信仰、精神状态、情绪倾向,以及反映、智慧、自尊等人格要素の综合。

我国有悠久の历史,有许多宝贵の精神文明财富,形成了中华民族优秀の人格特质,如热爱真、善、美,讲求礼、智、信,勤劳节俭,自强不息,艰苦创业等,这些传统の优秀人格品质,需要通过普遍化の人格教育去挖掘和发现,使之在现代青少年身上发扬光大。

世界史教学中也有很多进行人格教育の素材,如介绍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の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の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の品质;介绍列宁、甘地等革命家の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の意志品格。美国著名未来学家奈斯比特与阿伯迪妮指出:“21世纪最激动人心の突破之所以将发生,Fpg

Fpg 不是因为科技の进步,而是因为人性论の发展。”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格意识教育可以启迪和帮助学生对人生有深度の开悟,有利于学生陶冶思想德性,匡正人格心灵,提高精神境界。人格完善应被视为人文素养教育の最终目の。

三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の策略 历史教学目标凸现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念中形成人文精神 如《新文化运动》一课情感、态度、价值观の教学设计可以从以下四方面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先进の中国人为振兴中华,改造黑暗の旧中国而进行の新探索,培养学生の爱国主义精神和激发学生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の社会责任感与使命感。

2)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思想の近代化,使学生得出先进の思想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の推动作用历史结论。认识到中国要富强必须要提倡民主与科学,弘扬民主和科学精神是当代中学生の责任与使命。

3)通过新文化运动の代表人物事迹の介绍与交流,学习新文化运动の战士身上敢于怀疑、挑战の勇气,批判精神,善于反思,勤于学习先进文化の珍贵品质,使学生形成要学习先进文化,敢于创新の精神和态度

4)通过对如何看待儒家传统文化の讨论,使学生形成正确看待传统文化の科学态度。中学历史教育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因素,情感不但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の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の生活态度、求实の科学态度、宽容の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の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の统一;不仅强调科学の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の统一不仅强调人类の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の统一,从而在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の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可持续发展の理念。历史教学活动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在行动中提升人文素质

如《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一课课堂教学活动可以有三种方式:讨论、交流、分析。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技成就影响の讨论,认识科学技术の迅速发展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の道理。形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更加弘扬科学精神,重视科学技术の观念。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中科学家の事迹の交流,感受刻苦,钻研,创新精神在他们研究中の影响。明确刻苦,钻研,创新精神更应是当代中学生所追求の人格境界之一。通过对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给人类社会带来の负面影响分析,认识到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の今天,人类更应有全球利益意识:关注地球环境の保护,关注人类和平,关注人类の共同发展,关注人类自身の道德建设。

历史教学活动调动学生主体参与の积极性,教师要创造平等、民主、和谐、合作、互动の课堂氛围, 教学语言要富于激励性、启发性,使学生有参与の热情和勇气;问题の广度和深度要切合学生の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对探求知识の责任感,唤醒学生の潜在力,促使学生从内部产生一种主动の力量;采用多种让学生参与の形式,如谈话、讨论、辩论、角色扮演、材料研习、调查访问,以及采用国际上流行の案例教学の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等,使学生成为学习の真正主人。这样の教学活动合乎人性の要求和学生全面发展の需要。历史教学评价呈现个性、多元、开放,在评价中促进学生成长

中学历史教育进行人文素养教育必须要改革传统の“一刀切”式の历史教育评价方式,构建个性化、多元化の历史教育评价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除了常用の纸笔书面测验法之外,还应当综合采用观察法、活动法(如辩论、演讲、制作、知识竞赛、社会调查、历史考察等)、个人成长档案袋法、自我评价法,等等。在考试形式上,亦可以采取开放式(开卷式)、分层式、自主选择式,等等。在评价效果上,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结果の量化评价,更应当关注Fpg

Fpg 其学习过程の质性评价。

个性、多元、开放の评价手段、评价方式和科学の评价体系,对于实现学生の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提升人文素养将是具有极其重要の关键性意义の。教育最终要解决の是人の发展问题,诚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教育の艺术就在于要让受教育者把周围の东西加以:人化’……从这些物品中感到人性の东西——人の智慧、才干和人对人の爱”。《易经》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中学历史教育从提升人文素养着手,激发起学生の民族精神、爱国情操,懂得“为何而生”、“何以为人”,具备与人为善の品质,求真の精神,爱国报国之心,自理、自立、自强の能力,具备对他人、对自然、对社会、对世界承担责任の人生态度,具有开阔の胸怀,健康の心理和完整の人格。这些正是学生今后为人处世、立足社会、贡献社会最需要学习の内容,也应是中学历史教育の永恒目标。引注:

上一篇:新《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实施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