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战党外人士管理方案

2024-04-22

统战党外人士管理方案(精选8篇)

篇1:统战党外人士管理方案

扶沟县委统战部坚持四抓加强党外干部管理 一是抓教育引导。将党外干部的培训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规划,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教育引导党外干部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

二是抓实践锻炼。根据党外干部的特点,采取下派挂职、交流轮岗、一线锻炼等多种形式,加强对党外干部的培养锻炼,帮助他们拓宽视野、增长才干,提高领导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是抓后备培养。建立党外后备干部人才库,对党外后备干部坚持备用结合,适时调整,动态管理,保持一支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

四是抓考核激励。健全党外干部汇报制度,了解和掌握党外干部思想动态。每年会同组织部门对党外干部进行考核,通过考察其“德、能、勤、绩、廉”,以全面掌握党外干部的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情况。要把党外干部政治安排与实职安排有机结合起来,使党外干部在政治活动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

篇2:统战党外人士管理方案

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党外代表人士及其后备队伍,直接关系到党与党外人士合作共事的水平,关系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关系到统一战线的可持续发展。实践表明,党外代表人士的成长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不能临渴掘井、拔苗助长,而要遵循人才成长和统战工作的规律,坚持抓源头、打基础、长远规划,从加强青年党外人士的培养教育抓起。

一、充分认识加强青年党外人士培养的重要意义

青年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希望,也是统一战线的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老一代党外代表人士完成了历史使命,逐步退出工作岗位和历史舞台,要求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与中国共产党风雨同舟、真诚合作的重任。新老交替的自然规律决定了青年党外人士必将成为未来统一战线的中坚骨干。青年党外人士的政治素质、社会影响和参政议政能力等,事关未来统一战线的整体水平和发展方向。毛泽东同志曾经深刻地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政治路线确立了,要由人来具体地贯彻执行。由什么样的人来执行,是由赞成党的政治路线的人,还是由不赞成的人,或者是由持中间态度的人来执行,结果不一样。”毫无疑问,统一战线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青年党外人士的健康成长。青年时期是一个人思想政治观念正在形成、知识和能力结构正在完善、社会声望和群众威信正在提高的关键时期,具有接受教育快、可塑性强的特点。抓住这个时机,及早加强青年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教育,将会为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壮大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在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统一战线有关团体,也都比较重视自身建设,不断吸纳高素质的青年党外人士加以培养,他们当中的佼佼者逐步成为代表人士和工作骨干。但也应该看到,在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仍存在着党外代表人士青黄不接的问题。在一些地方的党外干部安排中,由于缺乏合适人选,出现“带着帽子找人”的现象;一些地方在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有关团体换届中,由于缺乏代表人士,出现从无党派甚至从中共临时引进的“空降兵”现象;在民族宗教领域中,缺茬断档的问题更为严重,由于缺乏中青年代表人士,一些年逾古稀的宗教界代表人士依然在宗教团体担任领导职务,并被安排在各级政协组织中发挥作用。这些问题都凸现出加强青年党外人士培养的紧迫性。

加强青年党外人士的培养,对于抵制西方敌对势力“西化”“分化”中国的图谋也具有重要意义。西方敌对势力把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希望,很大程度上寄托在中青年身上。他们妄图用西方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以及经济上的赞助,拉拢腐蚀青年党外人士,与我们争夺青年一代。在这种形势下,作为老一辈党外代表人士的接班人和统一战线优良传统的继承者,青年党外人士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信念,是否坚持共产党的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否坚持共产

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是否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加强青年党外人士的培养,已成为站在反对“西化”“分化”战略图谋第一线的前沿工作。

二、正确把握青年党外人士的特点

所谓青年党外人士,是指这样一批人,他们年龄在35岁左右,成长于改革开放时期,政治立场基本坚定,对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基本认同,有较强的国家和民族观念;在学术领域有一定影响,或是经济上有一定成就和实力,或在工作单位担任业务骨干,具有发展潜力;在本党派、本领域有较好的声誉,周围群众比较认可;目前已加入民主党派,或是无党派人士,有的还是民族宗教界人士。这批人思想活跃,进取精神强,带有明显的时代痕迹和鲜明的群体性特征。

1、总体上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缺乏政治风浪的实践考验。青年党外人士大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多年受党的教育,政治上积极上进,总体上能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但由于长期的和平环境和国内社会政治的相对稳定,他们没有战争年代与党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的亲身经历,也很少经历过建国以来严峻的急风暴雨式的政治风浪的摔打和考验,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政治把握力不强,政治经验欠缺等不足。一些人对党的统一战线历史、统战方针政策和优良传统知之不多,对我国政党制度的历史由来和客观必然性理解不深。特别是有的受西方政治制度、政党制度和价值观念的影响,政治坚定性有待进一步的考验和锻炼。

2、具有比较丰富的知识,但缺乏参政议政的实践经验。青年党外人士绝大多数都受过良好的高等教育,大多数为大学毕业,不少人为硕士、博士,有的还曾留学海外,接受过西方高等教育,大多数人已具有中高级职称。他们具有比较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基础,在教学科研或行政岗位已成为工作骨干,有的在人大、政协或社会团体已作政治安排,或在政府部门已担任一定职务。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他们思想活跃、工作积极、勇于创业,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努力追求自我完善和自身价值的实现,不仅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而且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在统一战线各个领域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另一方面,由于青年党外人士社会实践经验较少,参政议政水平不够高,实职安排的一部分党外青年人士行政领导能力和处理复杂问题的政治经验比较欠缺,缺乏参政议政和与党合作共事的实际锻炼。

3、政治民主意识强,但缺乏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锻炼。青年党外人士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普遍较强,能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认真建言献策,且善于表达自身和所联系群众的意愿和诉求。但也要看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和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的多样化发展,他们越来越重视争取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参与权、知情权、话语权、发展权;他们的意志、愿望以及利益需求和表达,正由单纯注重物质利益向利益需求多样化转变,由注重眼前和局部利益向谋求整体利益和长远发展转变。他们在热心参政议政、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的同时,往往将积极奉献与实现自我价值联系在一起,一些人加入民主党派或者参加人大、政协的动机往往带有比较浓厚的功利色彩,一旦自身愿望不能实现,就易出现热情减退或消极应付所承担责任和义务的现象。

4、思想敏锐而活跃,但价值取向具有多样性、现实性。新一代青年党外人士普遍思想敏锐,思维敏捷,思路开阔,爱学习、肯思考、好探索,容易接受新思想、新理论、新观点、新事物。但与老一辈党外代表人物相比,老一代较为注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集体利益,淡泊名利,具有较强的牺牲精神,不计较个人得失,在价值取向上表现为单一性、理想性;新一代青年党外人士对自我价值的追求较为突出,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参与竞争意识较强,注重个人成就的追求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对人生的追求呈现多维的、立体的特点,在价值观念上表现为多样性、现实性。

篇3:统战党外人士管理方案

高校党外代表人士主要指的是学校具有高学历学位、高职称、高水平、高素质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1]。他们同党员知识分子一样长期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 并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全校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统战工作, 增强统战意识, 切实加强对学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谊会自身建设的指导;加强沟通与交流, 坚持求同存异, 并着力在求同上下功夫, 切实把广大党外人士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学校事业发展上来。新时期、新形势下, 做好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机制要完善, 思路要开拓, 要与时俱进, 将资源整合, 并创新载体, 注重实效与提高效能, 凸显价值。当前学校事业发展进入“十二五”的关键时期, 基于“同心”思想做好统战工作, 同心同行同扬帆、凝聚力量、增进共识, 对于推进学校“二次创业, 特色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理解“同心”思想的科学内涵、实质和意义

“同心”思想的核心是“同心”, “同心”思想的根基是“同德”, “同心”思想的目标是“同向”, “同心”思想的实践是“同行”。它深刻揭示了统一战线的本质、根本任务、价值追求, 为进一步夯实民族团结奋斗打下了牢固的基础[2]。

“同心”思想,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的重要成果, 是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历史经验作出的深刻论述, 体现了对统一战线本质规律的科学把握, 揭示了统一战线成员鲜明的价值追求, 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的巩固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同心”思想是党的统一战线理论的创新发展, 坚持“同心”思想, 实质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统一战线理论;“同心”思想是对统一战线成员与我们党团结奋斗实践的总结升华, 坚持“同心”思想, 实质就是继承和弘扬统一战线的优良传统;“同心”思想是新形势下巩固壮大统一战线的时代要求, 坚持“同心”思想, 实质就是通过求同存异不断增进一致性、包容和多样性。

新时期, 统一思想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 是我们的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支撑, 只有思想上同心同德, 才能目标上同心同向, 才能行动上同心同行。只有统一思想, 才能达成共识, 坚定信心, 凝聚力量;只有统一思想, 才会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团结一致, 奋发有为, 抓住机遇, 跟上时代, 加快南京软件科技大学的建设。

二、秉持“和谐”理念, 以“同心”聚智、聚财、聚力、凝聚共识

“和谐”理念, 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哲学智慧精华的集中展现, 是新时期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追求的价值标准。“和而不同”是“和谐”理念的一条重要原则, 是中国“和”文化的精髓, 是我党统战工作的基本思维取向, 以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相互包容、共生共长为重要特征的和谐文化是统一战线形成与发展的基础。我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继承、融合和吸收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和中国传统文化“和谐”的经典理念, 并在党的统一战线工作中成功运用。而且“和谐”理念既是一种世界观, 也是一种方法论。和谐体现的是一种“和”的方法, 是承认, 是尊重, 是感恩, 是圆融, 中国传统文化的“和谐”理念告诉和要求我们:在高校统战工作的实践中, 要按照“和谐发展”的要求, 坚持“多求同、少求异”的工作方法, 在学校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 都要注重在统筹中求和谐、在和谐中促发展, “和谐”理念要始终贯穿于学校统战核心工作当中。在统一战线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 要深刻认识到, 其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虽然同其它工作有相通之处, 但更有自己的个性, 统战工作要强调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平等相待、广泛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践一再证明, 我们的事业要取得胜利, 团结的面要越宽越好, 团结的人要越多越好, 就是要实现“大团结、大联合”, 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关系正确处理好, 围绕大局, 改革创新, 增强校园创造活力, 服从和服务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实现校园的安定有序, 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社会服务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谐可以凝聚人心, 和谐可以团结力量, 和谐可以发展事业, 秉持“和谐”理念, 以“同心”聚智、聚财、聚力, 以“同心”凝聚共识、扩大认同, 以“同心”思想整合我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 全校上下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切实解决学校事业发展中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以优良作风推动校风教风学风建设, 推进学校“二次创业, 特色发展”。

三、重视与高校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 提高合作共事水平

重视与党外代表人士联谊交友就是要与党外代表人士坦诚相见、平等相待, 求同存异, 合作共事, 说真话、讲真情, 有序引导, 善意帮助, 正面激励, 发扬民主, 沟通协商, 提高合作共事水平。在政治上要一视同仁, 在工作上要放手使用, 在生活上要关心照顾, 要深入细致, 排忧解难, 注重服务, 加强联系, 持之以恒, 真心实意地交朋友, 广交新朋友, 不忘老朋友, 深交优秀骨干人才, 着眼于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要注重发现专业突出、学术精湛, 有较好的政治意识、参政愿望和一定社会影响的党外代表人士, 要经常与他们联系, 增加相互信任, 积累深情的厚谊, 使他们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与党内人士同心同德, 精诚合作, 增进与党外代表人士的深厚友谊, 从而培养出一批立场坚定, 能够经得住重大政治斗争和复杂形势考验, 能够在关键时刻和重大问题上为党分忧, 能够据实直言, 能够积极发挥作用的诤友挚友, 将高校统战部门建设成为党外代表人士的“团结、交友、温暖”之家。从而使全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谊会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深入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 落实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制定的目标任务,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团结带领广大党外人士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改革、建设和发展事业, 使广大党外人士立足岗位, 发挥优势, 积极参政议政, 为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多建有用之言, 多献务实之策, 提升学校在南京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四、积极为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作用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高校应本着突出其办学特色、发挥其学科优势、充分考虑其代表性的原则, 紧紧依托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联谊会及其他载体, 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教育活动, 开展“争当建言献策能手”活动, 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党外代表人士针对各种问题, 如:如何把学校的事业和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事业相结合, 抓住机遇, 实现学校的“二次创业、特色发展”;如何把学校建成应用型、技能型、职业型人才的培养基地, 产品型、市场型、实用型科技成果的孵化基地, 地方文化传承、创新、拓展的基地, 地方引智、引业的桥梁、中转、集散基地, 地方专门人才和干部人才的储备基地, 办让人民满意, 让党和政府满意, 让学生、家长、用人单位满意的教育。全校各级党组织要认真听取广大党外人士的意见和建议,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充分发挥学校党外代表人士在学校建设事业中的积极作用, 为建设“以软件为主导特色的多科性、应用型大学”贡献才智。

结束语

团结成就伟业, 同心续写辉煌。“同心”行动深刻体现了统一战线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生动实践。新时期以“同心”思想做好学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 使全校上下思想上同心同德、目标上同心同向、行动上同心同行, 始终围绕学校中心工作, 大力弘扬“厚德兴业”的校训, 充分认识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对推动学校转型发展、特色发展的重大意义, 仔细对照学校现有办学情况, 认真分析目前存在的差距, 以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为着力点, 以“二次创业, 特色发展”为主线, 进一步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思想、智慧和力量, 深练内功, 抢抓机遇, 攻坚克难, 借力发展, 奋力破解创建南京软件科技大学的瓶颈问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大力推进“南京战略、资源战略、科技战略、人才战略”等四大战略的实施, 扎根南京、融入南京、服务南京、贡献南京、开发南京, 甚至引领南京, 做出成绩, 做出亮点, 为学校的建设吸引资源, 积聚资源, 注重实效、突出品牌, 加快南京软件科技大学的建设, 谱写“中国梦”的南京篇章和金科院篇章。

摘要:新时期“同心”思想视角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要秉持“和谐”理念、注重联谊交友、为党外代表人士谏言献策、发挥优势搭建平台, 以“同心”为学校的建设聚智、聚财、聚力、凝聚共识。

关键词:“同心”思想,高校党外代表人士,“和谐”理念,统战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番红.和谐视角下以“同心”思想整合高校党外代表人士统战工作[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1) :29-30.

篇4: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研究述评

关键词: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新媒体;网络统战

中图分类号:D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2002705

网络意见人士的兴起与壮大同近年来网络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随着网络意见人士在社会舆情以及社会生产、生活领域发挥的作用日益凸显,统战部门对网络意见人士的重视程度日益递增。在2015年5月召开的中央统战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要加强和改善对新媒体中代表性人士的工作。” [1]这释放了党和国家进一步构建网络统战新格局的信号,也对开展网络统战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显然,在下一阶段,如何更好地开展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仍将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为此,对近年来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研究状况进行归纳与梳理,提炼相关成果并分析其中存在的不足,从而为后续研究提供一点积极的启示,显得大有裨益。通过检索相关学术数据,发现研究取向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层面。

一、关于网络意见人士的概念研究

在现实生活中,单纯从“社会人”的角度而言,拥有某种话语权的“意见人士”早已存在,但是在借助网络新媒体发挥作用后,这部分群体便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按照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认知习惯,欲研究某对象,须对其基本定义及内涵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对于何为网络意见人士,学界在相关研究成果中多有阐释,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学者常进锋在其论文《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研究》中指出:“网络意见人士是以互联网为活动平台,借助于QQ群、博客、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大事和社会现象、社会焦点问题进行关注,积极的发表意见和传播信息,对其他网络成员进行舆论引导,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网络活跃分子。”[2]此种观点主要是从网络意见人士产生作用的媒介出发,结合网络意见人士主要的行为与活动特点, 综合构建了网络意见人士的概念。

有的学者则运用分类与列举的方式,对网络意见人士作了较为生动形象的说明,从而揭示其基本内涵。学者李彤彤将网络意见人士归结为网络意见领袖,并根据其不同的职业与行业特点将网络意见人士具体划分为“公共知识分子型、偶像意见型、媒体型、网友代表型四大类”[3]。在此基础上,对每一类型的网络意见人士进行了举例说明,并在每一类型下面特别列举了较为典型的代表人士。这种观点没有通过传统的方式去提取概念,没有通过抽象的定义来解释网络意见人士,而是通过划分类别和列举典型向大众生动形象地描述了何为网络意见人士。

还有的学者在全面总结网络意见人士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网络意见人士进行了更为具体、明确的定义,甚至运用了一定的量化指标,即指出了成为网络意见人士其本身应当具备的网络粉丝数量标准。例如学者端泽明在其文章《关于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考与建议》中明确提出,网络意见人士是指“生活工作在特定行政和地理区域内、或关心特定行政和地理区域的,以互联网为平台发布信息、表达观点、提出意见或建议,并能对网络舆论施加个人影响的讨论版版主、博客主和经认证加V的、粉丝数在10 000人以上的微博用户以及朋友圈在500人左右的微信用户等”[4]。

综上所述并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当前对网络意见人士的概念进行解读的方法主要包括综合描述、举例说明、数据支撑等。相比而言,运用数据支撑定义的方法较为明确和具体,也比较贴近我国网民认知的实际情况,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评判标准的更新,需要对涉及此概念的相关数据做出及时的调整。

二、关于网络意见人士的特征研究

作为一种新生群体,网络意见人士与传统媒体意见人士相比,拥有其独特的特征。这些特征不仅是网络意见人士区别于其他传统媒体意见人士的基本反映,也是对其自身所蕴涵的内在本质的重要体现。关于网络意见人士的特征,当前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以下三种:一是“三特征说”。学者段兴利认为,当前利用网络表达意见的人士居多,但是在这些人士当中并非所有人都能被称为“网络意见人士”,他从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认为成为网络意见人士必须具备以下三类典型特征:“具备社会学的想象力、具有较强的人际吸引力、善于进行印象驾驭。”[5]

二是“四特征说”。学者徐海静从网络意见人士的身份、地位、人员分布状况以及表达意见的性质等角度出发,通过研究,总结得出网络意见人士具备“身份的隐蔽性、人员的广泛性、地位的不稳定性、意见的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四大特征 [6]64。

三是“五特征说”。有的学者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将网络意见人士与传统媒体意见人士的特征进行比较,通过“去同存异”的归纳、总结,得出网络意见人士所具备的五大特征。具体分别体现在:“网络意见人士与受其影响者处于同一群体并拥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网络意见人士与受其影响者之间的关系缺乏稳定性;网络意见人士的行为表现非常活跃;网络意见人士都具有出色的表达能力;网络意见人士都具有某种专长。”[7]

结合当前的公共认知和民间共识,笔者认为网络意见人士的特征具有主体与其受体之间的互动性、阶层分布与个体存在的分散性、信息获取的及时与广泛性、影响力的扩散性、意见表达的理性与非理性、作用价值的多样性等。分析现有研究成果,学界对网络意见人士特征的研究较为深入,不同的学者采取其擅长或熟悉的方法对网络意见人士的特征做了详实的解读,为我们更好地认识与了解网络意见人士提供了参考。但是研究还略显不足,比如通过相关文献资料、社会现象以及具体事例来考察网络意见人士特征的空间还有待进一步拓展。三、关于网络意见人士对统战工作价值作用的研究当前,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裂变式的发展,媒体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变革与调整,社会舆论生态发生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士通过网络获取资讯。在此种形势下,网络意见人士活跃的空间更为广阔,影响更为泛化。他们在各自的兴趣领域内收集信息、关注焦点、传播意见,积极对特定的受众施加多样化的影响,已成为一种显性的社会力量。从稳定社会秩序、引导社会舆论和巩固网络群众基础的角度来看,网络意见人士的价值更加凸显。为此,近年来相关学者对运用网络意见人士开展统战工作的独特价值与作用作了一番较为深入的探讨,呈现出以下三种主流认识。

一是该群体符合网络统战工作的特点,具有可有效利用的价值。信息化时代,网络俨然已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社会整合资源、舆论传播表达的重要平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统一战线自身发展的需要和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的广泛性,决定了各级统战部门必须重视网络意见人士这一新生群体。同时,网络意见人士在人际交流、舆论引导、网群基础等层面的影响力,也决定了开展统战工作必须把其作为争取和团结的特殊对象。湖南省委统战部长李薇薇认为,网络统战是新时期的一项基础性、战略性工程,网络意见人士是网络统战工作中不可或缺又可以着力运用的重要资源,应当重视他们并使之成为利于统战工作开展的有效力量[8]。也有学者从网络意见人士的特征出发,认为其数量规模、身份特质、形态分布具备网络统战的特点,也符合统一战线既定“大团结、大联盟”的鲜明主题,存在可有效利用的统战价值[9]。不同学者对网络意见人士可有效利用价值的探讨,使这一论题的学术张力得以扩展,为后续一系列研究打下了基础。

二是可成为网络统战工作争取人心、凝聚共识的新生力量。国内绝大部分学者认为,鉴于一些网络意见人士在支持国家治理、社会建设中所表现出的积极姿态,能够表达出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科学建议,并通过其话语的影响力引导网民的主观价值取向,所以可运用其特定的代表性,最大限度地争取其身后的“追随者”,通过“群体效应”达到汇集力量、凝聚人心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巩固和扩大统战工作的网络群众基础。也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网络意见人士所表达的积极意见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弥补官方表达的不足,其在推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和民主监督方面的价值不能忽视。可发挥其代表基层诉求、反映民间呼声、敢于献言献策的作用,更好地壮大爱国统一战线队伍,进而最大限度地凝聚社会共识。

三是可用于进一步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社会和谐。首先,有学者从网络传播的角度分析,认为网络意见人士借助新媒体传播社会舆论,发挥“线上”交流和“线下”互动功能,无形中起到一定的社会动员和社会教育作用。这在某种意义上,“有助于平等、团结、互助人际关系的构建;有助于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疏导心理,从而维护了社会的文明与和谐”[10]。其次,是从发挥统战工作主动性的角度来看,开展网络统战工作可以加强对网络统战人士的“因势利导”;可以围绕国家长治久安的主题,教育和引导网络意见人士以增强其过滤网络负面信息、甄别善恶的能力,从而使其能够以“正确的舆论疏导网民、高尚的精神塑造网民”[6]65,进而起到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的作用。另有学者从网络监督的视角出发,认为某些网络意见人士发挥着自下而上的非制度性监督作用,增强了官员腐败监督的时效性和腐败问责的压力传导,从而推动了廉政建设、维护了社会和谐。 四、关于开展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对策研究 传播学理论大师拉扎斯和默顿认为:“大众媒介是一种既可以为善服务,又可以为恶服务的强大工具;如果不加适当控制,它为恶的可能性更大。”[11]这从本质层面指出了大众媒介可能带有的“侵益性”,网络意见人士是借助大众新媒体发挥作用的社会舆论力量,本身也带有一定的非理性因素。因此,如何加强对这一群体的引导和管理,使其发出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适应的声音,已成为学术界和统战实务部门高度重视研究的内容。梳理学者们提出的对策,把握核心要点,大致有以下三种主流趋向。

一是科学认识和看待网络意见人士。有学者从统一战线平等待人、广交朋友的传统视角出发,认为除了少量受自身利益驱使而怀有不良动机的恶性意见人士之外,其他网络意见人士则是充满爱国之心并拥护党的领导的,他们发出“声音”的目的是为了激发社会活力、辅助政府决策,是为社会更好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建议。但学者贾菁认为,网络意见人士的影响带有局限性,其影响力的发挥受其自身“知识程度、社会地位、经济状况、专业水平、兴趣偏好的制约”[10]。由于人们兴趣、交往的趋同性,网络意见人士的影响只是在局部范围内存在,并且优劣并存,应当辩证看待。除此之外,学者吉强并没有在认识层面急于下结论,而是从网络统战工作的现实需要出发,认为网络意见人士能否成为统战工作应该运用的对象,应观察他们的网络表现,“即在评价他们的网络舆论影响力以及网络信息传播的频次、质量以后”[12],再做出科学的定论。相比而言,依据网络表现和统战工作需要理性选择网络意见人士的认知更加科学,这有利于提高网络统战工作开展的实效。

二是加强对网络意见人士的引导与监管。当前开展网络统战工作,绝大多数学者认为首先应加强对意见人士的团结和引导。应当通过宽松的舆论环境、新颖的方式方法、平等的交流风格引导他们,进而达到“统战引导—意见反馈—利导网民”的良性互动效果。其次是加强科学管理。应积极联合宣传、网管、监测等部门进行实际调研,掌握网络意见人士尤其是那些“非实名”注册个体的真实情况,并根据他们的分布区域、文化程度、政治认同、社会影响来划分层次、重点归类、区别对待。在建立网络意见人士群体信息库的基础上,进行分类管理。对那些善于表达积极意见的专家学者、商界精英、文艺明星进行鼓励与协助;对那些持中性立场、观点偏激的传媒人士、时评阶层、草根领袖进行规范引导;对那些破坏团结、搬弄是非的反面意见人士,进行重点教育,对触犯法律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理。最后是进行必要的法律宣传,保护网络舆论安全。应完善相关网络立法,强化法律监管举措,打击非法的网络传播服务,倡导绿色网络表达行为,在保障网络意见人士发言权的同时,也明确其互联网行为的法律连带责任。

三是创新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开展机制与平台。在构建网络意见人士工作平台层面,可采用虚实结合的有效方式,通过创新统战工作理念,将网络虚拟平台与统战现实工作载体相结合,注重深层发掘和联系不同领域的网络意见人士。主要是通过灵活运用现有的网络媒体技术,建立即时联系工具(如QQ、MSN),利用线上交流的机会,围绕经济建设、民生改进、公益事业的主题,收集汇聚网络意见人士的意见和建议,并作为统战信息反馈的重要内容。也可以运用开通网络博客和主流优势论坛的方法,打造一批共同维护、共同建设的时政专栏,用权威、可靠、优质的声音占领网络舆论的制高点。在改进和创新机制层面,论者康菲等认为可以通过转变统战活动开展的方式,以定期的活动为载体,建立常态化的交友联谊机制。如“通过统战工作联席会、意见人士专题座谈、节日茶话会、民生沙龙、协同调研等形式,将统战宣传与联谊交友有机结合起来”[13],以增添网络统战的科学性和人性化。另外,也有论者认为建立网络意见人士信息库也很有必要,这样有利于把分散的网络意见人士聚集起来进行管理,以增强网络统战工作的针对性和高效性,并通过开展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提升网络意见人士的素养,增强其为统战工作和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能力。除以上举措之外,学者们普遍认为统战部门不仅要引导好非官方网络意见人士,而且培养统战部门自己的网络意见人士也很有必要。可酌情通过适当的政治参与和安排,结合实际情况,举荐一批品德高尚、素质较强、能力突出的网络意见领袖担任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充分发挥他们参政议政的功能。

五、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悄然来临,我国统战部门已经认识到了网络统战工作的重要性,相关理论工作者和统战实务部门也正在深化对网络意见人士这一特殊群体的认识,并作出了有益的探索。总体而言,研究取向凸显了广泛性,研究视角呈现了开放性,研究成果也颇具价值性。通过上文概念的界定、特征的汇总、价值的梳理、对策的分析,并展望现有成果存在的不足,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应当注重拓展以下层面。

(一)定量与实证研究层面有待加强

定量分析是在把握现有社会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数据和观察数量变化来得出实证结论的有效方法。当前,针对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这一问题的宏观分析和定性研究成果较多,缺少以详细的案例、数据、样本为支撑,运用前沿方法进行定量和实证研究的内容还不够丰富,这无形中束缚了学者们的研究视野。因此,可适当借鉴国外研究网络意见人士的方法,改变传统的以单一媒介和公共事件为基点的研究惯性,综合运用抽样调查、实验控制、模型构建的实证方法把这一研究推向深入。可以结合社会经济、人口统计、人格化特质等指标构建相关评价体系,并增强数据测量和数据挖掘的技术性,进而彰显研究方法的微观性和针对性。可能运用这些方法会增加研究的难度和成本,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实证分析和定量研究不失为丰富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研究的科学手段,应考虑拓展这一层面。

(二)可多运用比较方法得出研究结论

通过综合分析数据库收录成果,目前多数学者的文章具有“概念—现状—对策”型的特点,研究的直线思维和刚性色彩较为浓厚。只有少量的研究人员运用比较方法来得出结论,并且研究对象涉及的领域多局限于某一平台(如微博、论坛),横向区分与纵向比较的方法运用较少。因此,接下来的全面研究过程中,应注重突出横向比较方法的使用,突出不同地区网络意见人士的特征差异,比较开展官方与非官方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难度系数,把握学者型与非学者型意见人士的本质区别等,以突出网络统战工作的问题导向。同时也应注重纵向比较方法的应用,对具有不同年龄、性别、社会地位、文化程度的网络意见人士,开展网络统战工作应分别采用何种针对性的举措,这是以后研究工作应该深切关注的维度,有利于我们得出更具价值的结论。

(三)研究的咨政功能需要进一步提升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学术研究本身是一项系统、庞大的知识体系,是对人类社会客观存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化论证。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研究也属于这一基本范畴的微观层面,其研究的本质与归宿是不断探索发现这一论题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科学的对策,从而为现实工作的开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关于开展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所提出的对策应该具有反作用于统战工作的可操作性,应当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意义。可是分析归纳现有研究成果,发现一些学者只是论及了相关的概念、特征、价值及现实意义,只是分析了国内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现状,却没有提出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也有一部分论者提出了问题和对策,但是措施与网络统战工作之间的针对性不强,或者是提出的对策宏观性较强、可操作性不足。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应进一步解放思想、澄清认识、直面问题,努力把握网络统战工作的现实指向,进一步提升网络意见人士研究的科研咨政功能,从而为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开展作出学术贡献。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巩固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广泛力量支持[N].人民日报,20150521.

[2]常进锋.新媒体时代网络意见人士的统战工作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5(1):38.

[3]李彤彤.网络意见领袖类型、特征与培育路径[J].廉政文化研究,2011(4):59.

[4]端泽明.关于网络意见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考与建议[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17.

[5]段兴利.网络意见领袖的产生、特征及培养[J].科学·经济·社会,2010(3):78.

[6]徐海静.新媒体视阈下网络意见人士引导机制研究[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

[7]陈然,莫茜.网络意见领袖的来源、类型及其特征[J].新闻与传播研究,2011(12):7.

[8]李薇薇.重视和团结网络社会中的代表性人士[J].中国统一战线,2012(2):22.

[9]熊劲舟.网络意见代表人士统战工作的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1):39.

[10]贾菁.Web 2.0视域下的网络意见领袖发展探析[J].编辑学刊,2012(4):49.

[11]默顿 R K.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M].唐少杰,齐心,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78.

[12]吉强.网络“意见领袖”统战工作探析[J].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4(4):28.

篇5:双庙乡认真做好党外人士统战工作

双庙乡认真做好党外人士统战工作

双庙乡党委高度重视对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从三方面着手,切实加强了统战力度。一是建立联系制度。双庙乡党委建立并完善了领导干部与党外人士的挂钩联系制度。乡党政领导分别与双庙乡的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和县政协委员挂钩联系。企事业单位的党外人士由乡中层干部一一挂钩联系。通过挂钩联系,党委与党外人士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促进了党外人士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二是开展思想交流。乡党委结合学习“一创双优”活动,在年底专门组织召开了党外人士茶话会,畅谈学习“一创双优”活动新体会。结合实际,党外人士纷纷为双庙经济社会建设建言献策。通过交流思想,加强了解,增进友谊,互相推心置腹,达到思想上的进一步解放和集中。三是加强参政议政。乡党委乡镇总体规划等重大决策过程中,都组织座谈会,充分征求并吸纳了党外人士的宝贵意见,集思广益,召集党外人士进行论证,完善政策处理意见和善后安置措施,有力推进了工作顺利进行。通过参政议政,把党外人士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乡党委周围,形成了同舟共济、共创辉煌的良好统战氛围。

篇6:统战党外人士管理方案

结业式上的讲话

同志们:

大家下午好!

按照《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的有关要求,我们利用一天时间对全市党外代表进行了培训,目的是通过培训提高全市广大党外代表理论素质、思想水平和领导能力,加快培养和造就一支素质优良、作风扎实的党外干部队伍,为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下面,就我市目前党外干部情况做一下简要说明。

第一,全市党外领导干部任用情况

目前,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有26名,其中,党外副县级领导干部3名,占全市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中的 12%;正科级领导干部有112 名,其中,党外正科级领导有3名,占全市正科级领导干部中的3%;全市副科级领导干部有 113名,其中,党外副科级领导干部有14名,占全市副科级领导干部中的12%。

第二,我市党外干部队伍发展现状

1、党外干部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在全市251名副(局)级以上领导干部中,党外领导干部为20名,占全市领导干部总数的8%。中共×××组织部、统战部联合下发的《关于培养选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了新形势下培养选拔

在党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普遍存在参政议政能力不强、政治素质不高的问题,因而在参政议政活动中,往往抓不住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不出有份量的议案和提案。

4、党外后备干部“后继乏人”。目前全市党外后备干部库人员严重不足,现有的多半是参加工作时间短,没有入党或基层党组织正在培养的对象。推荐单位缺乏大局意识,推荐人选时存在着敷衍了事的现象,不注重对党外后备干部的培养。比如,推荐人选经过几年培养又发展成了党员;有些单位对推荐党外人士参加全市后备干部考试和后备干部培训存在着消积的态度。

我市现有副科(局)级以上党外领导干部20名,其中,近5年内提拔的16名。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市委非常重视党外干部的培养与选拔,成效很大,但实际情况仍与上级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今后继续加强这方面的工作。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市委绝对不会硬性地安排党外领导干部,我们坚持成熟一个,任用一个。所以,下面为了进一步加强我市党外干部队伍建设,我对参加本期培训班的同志们再讲三点意见:

一、明确责任,加强学习,在全面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上有新作为

1、坚持学习,提高基本技能。培训的目的是要提高素质,提升基本技能,要从根本上解决素质和能力的问题。短期集中培训只是督促学习的一种形式,还需要大家平时自觉加强学习。怎么学,学什么,关键在于个人。要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坚持自学,要实学、真学、深学,悟出真谛,学到本事;不能虚

4第三,要有乐观向上的情趣。学会面对种种不如意,笑对各种不顺心,宠辱不惊,去留无意,要多一份自勉和自励,少一份牢骚和抱怨。要淡薄名利,陶冶情操,乐观对待每件事,愉快度过每一天,有这样的情趣,你就会感到时时快乐和幸福。

3、学以致用,发挥表率作用。这次集中培训,对大家来说是一次充电和加油,同志们回去后,要在工作岗位上注重加强实践锻炼,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努力工作,发挥表率作用。

一是要做勤奋学习的表率。要把学习所得的思想成果,转化为增强责任心、事业心、进取心的源泉,转化为增强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大局意识的源泉,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做到学以致用,学有实效。要通过学习来提升精气神,激发创业热情,积攒后续力量。

二是要做努力工作的表率。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要有务实的精神、实干的精神,工作上就是要敢想、敢做、敢闯、敢为人先,敢于想前人未曾想的事,敢于做前人未做过的事,努力成为所在单位、行业内的引路人,担当重任,挑起大梁。

三是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要坚持时刻严格约束自己,要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防微杜渐,从现在开始就要养成亲民、为民、清正、廉洁的良好习惯和浩然正气,成为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履行职能促进经济发展上有新作为

篇7:统战党外人士管理方案

关于无党派人士统战工作总结

从2008年全县统战系统开展无党派人士主题教育以来,结合我县无党派人士具体实际,开展了一 活动,现简要总结如下:

一、无党派人士基本情况

全县共有无党派人士24人,其中男19人,女5人;担任副县长以上职务4人,副科级以上20人;担任人大代表4人,政协委员12人;具有初级职称1人、中级10人、高级1人;分别分布在教育、卫生、城建交通、农林农业以及党政事业单位。

二、活动开展情况

2008年8月至10月,按照市委统战部的统一要求,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无党派主题教育,县委统战部组织七大党委、14个乡镇的分管领导召开了培训动员会议,并统一配发了学习资料。七大党委以及各乡镇,组织所辖区域的无党派人士认真学习了规定的有关篇目,并写出了心得体会。活动结束后,广大无党派人士,在各自不同的工作岗位,在搞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统战系统的一系列活动,在各自的行业中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关于贯彻落实统发(2009)11号,陕统发(2010)3号文件精神的情况

统发(2009)11号、陕统发(2010)3号文件下发后,我部组织统战系统干部进行了认真学习讨论,并提出了具体实施意见。

四、无党派人士安排使用情况

近几年来,县委越来越重视统战工作,在无党派人士安排使用方面较前有了突破,无论是政治安排,还是提拔重用,从量上看逐年有所增加,特别是政治安排上达到了规定结构要求,实职安排的比例也逐年有所提高,五、无党派人士工作机构设置、工作机制建设等情况 这几方面的工作,我们正在积极准备阶段。

六、工作建议

1、各级党委首先要重视统战工作,然后才能谈得上重视无党派人士工作。

2、对个别特殊无党派人士真心实意地重用,把他们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发挥他们的作用。

篇8:统战党外人士管理方案

2018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总结

一是摸清底子,健立机制,形成合力。把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作为推动和深化全市统战工作的新抓手,为了摸清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底数,市委统战部牵头,各级各部门共同参与,对全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了两轮次的调研摸底工作,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数据库,研究制定了《临沧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施方案》,以市委文件下发各县区及市直各单位。建立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联席会制度,明确了17个联席会成员单位的职责任务,联席会每年召开不少于2次,形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合力。

二是强化培训,增强本领,坚定信念。通过召开座谈会、举办培训班、个别走访、发放资料等形式,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的宣传教育,帮助其了解国情省情县情、掌握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国家鼓励发展产业方向等,进一步提高了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整体素质,教育引导他们增强本领,坚定理想信念,做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今年以来共召开座谈会两次,举办培训培训班一期,共有100余人参加了省市举办的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培训班学习,统战干部走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已成常态化。

三是注重协作,加强联络,主动服务。充分依托工信、民政、工商、司法等相关单位,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团组织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和优势,联系和团结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建立服务网络,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微信群,向他们宣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统战干

精品学习文档

部通过座谈会、调研、走访等多种形式,为代表人士排忧解难,多办实事,保障其合法权益,尽力帮助解决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引导全社会对新阶层人士的政治认同,提升他们的社会地位,保护他们参与经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创造性,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劳动、工作和经营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是加强培养,重视安排,政治参与。在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中,我市注重将那些政治素质好、具有一定影响力、有发展潜力的新阶层代表人士作为重点联系对象,在市县人大、政协和工商联、知联会、青联等作了政治安排,其中安排市、县政协委员32人,安排市、县人大代表18人。通过政治安排,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代表人士参与经济和社会事务的管理,组织他们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为他们提供社会活动平台,满足其合理的政治诉求和愿望,提高并发挥其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专门行业领域中参政议政的能力。

五是营造氛围,强化引导,发挥作用。通过现代传媒、信息手段,了解新的社会阶层思想动向,宣传党的统战方针政策,营造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的社会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党对新的社会阶层的方针、政策,展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先进典型,对经济社会发展所起的作用,树立其良好的社会形象,为临沧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致富思源、富而思进,自觉履行义利兼顾、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积极投身 光彩事业、同心圆梦 活动等社会公益事业,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上一篇:鼻饲常见护理并发症下一篇:表示鼓励的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