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

2024-07-26

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精选6篇)

篇1: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

海洋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污染关系的EKC模型检验

随着我国海洋经济的`高速发展,海洋环境污染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本文以全国海洋生产总值和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分别作为海洋经济增长和海洋环境污染的指标,利用计量模型对我国海洋经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海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并不显著.

作 者:秦怀煜 唐宁 作者单位: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青岛,266071刊 名:当代经济英文刊名:CONTEMPORARY ECONOMICS年,卷(期):“”(17)分类号:关键词:海洋经济增长 海洋环境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篇2: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

201012049032邓驰

海洋是大自然生命的故乡,海洋和人类的关系,自古紧密相连。海洋占地球面积的百分之七十一点八,它通过吸收来自太阳的热量释放到大气层中,从而调节气候。因此,在沿海地区,优美的环境,适宜的气候,让它自古就成为了人口密集的地区,全世界目前约有百分之四十的人口生活在沿海地区,海洋的环境构成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的特点是受海洋影响的,天气和气候也受海洋控制,如果海洋发生变化,地球所具有的特点也会随之改变。所以海洋环境问题一直是一个关乎全世界人民的国际性的大问题,而当今社会人类已经面临着许多跟环境有关的问题,在此情况下,为了人类可持续的发展,就应该避免对环境继续造成伤害,培养人们环境保护意识。

现今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有全球暖化,臭氧层破洞,天然灾害,能源枯竭,其中几大问题都与海洋紧密相联,更加突出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目前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海洋的污染,即污染物入海洋,破坏海洋自净的能力 ;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即海洋生态环境系统遭受来自人类和自然的影响。由于海洋十分宽广,也就造成海洋的污染面积广,治理难度也相对加大,比起陆地上的污染,海洋环境的污染问题更加严重而难以治理。

海洋本身对于污染物是有这一定的净化功能的,但这种功能绝不是无限的,而海洋污染就是海洋本身的净化能力无法满足净化需求时而产生的污染问题。海洋问题也必然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因为每年世界各国都会有污染物进入海域,给海洋自身净化功能增加负担。因此,海洋环境的保护需要全世界各国人民一起努力。

绝大多数的海洋污染物由陆地上生产过程中产生。沿海的活动,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建设,都向沿海水域排放污染物。污染物进入到海里,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危害海洋生物的生存,甚至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尤其在中国,沿海城市人口稠密,各行各业,尤其是工业,十分的发达,造成沿海地区船只数量不断扩展,港口城市的兴起和大力发展,大量的污染物倾倒,严重损害了海洋的环境,使我国海洋污染问题日益加剧,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对生物和人体健康都有很大危害,必须引起全民重视。

沿海经济的发展必须依靠着良好的海洋环境,不可预测的海洋灾害可以直接影响沿海地区经济的发挥在那规模与速度。在我国,尤其是经济特别发达的沿海地区,污染物排放的同时并没有做好治污净化的工作,使污水向海洋里无度排放,使海洋这块宝地受到日益严重的污染。也有事件表明,工业产生的有害物质流入海洋,会逐渐在海洋生物中聚集,而人们使用了聚集污染物的海产品后,会导致中毒,更甚者会引发死亡。近年来,我国近海水体的坏境质量已经呈现出下降的趋势,而污染的范围也随之不断扩大,海洋污染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国的环境治理方式,只重视了对陆地环境的保护,一味的将陆地的污染物向海洋倾倒,让海洋变成了陆地的垃圾桶,为了追求自身的利益,损害海洋环境的这种做法是十分不可取的。内陆里大量的排污企业并没有建设相应的污物处理设施,即使有设施的企业,使用率也十分低下,导致大量未经处理以及不服排放规格的污染物被排入江河海域中,严重造成对其的污染。除此之外,内陆及沿海城市的生活污水,也被大量排入海域,造成了海水的富营养化,导致赤潮现象频繁发生,且次数每年都有增长。农业方面,务农所需的农药、化肥等物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有害物质的残留日益增多,经过排水,最终也会进入海洋。海洋上的石油开发与石油运输的事故发生,也会引起海洋的污染,溢油事故会导致石油进入海域,造成海洋生物的大量死亡,也直接影响了渔民的收入与生活来源,而如此一来,人心不稳,也会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由于全球变暖的、,海平面的不断上升,导致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有些沿海的工程也会破坏海洋生态环境。而人类对于海洋生物过度的捕捞,甚至是稀有生物的捕捞,直接导致海洋生物数目不断减少,许多海洋生物都频临灭绝。要知道,海洋能提供给人类渔业的资源是有限的,但人们的实际捕捞量却远远超过了捕捞的允许范围,就中国而言,鱼类等资源已经严重衰落,鱼龄也在逐年下降,至今日基本已减至10龄之类,年产量却大幅度减少。对于海洋生物的变化,人们想到的却不是如何改善治理,而是做出更加具有破坏力的措施,例如增加船只和减小捕鱼网眼的大小,捕捞次数也日益频繁。过度的捕捞对海洋生态资源的破坏是致命的,尤其对幼鱼的损害极其严重。而渔业的资源一旦遭受破坏,是很难恢复的,而人类在渔业资源遭受到破坏后,不但没有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而是更加肆意的对其进行破坏,此等行为实在应该被国际社会终止!

上述一系列的情况表明,保护海洋的环境,防止海洋的污染,保护海洋的资源,防止恶性循环的事件继续发生,是一项全人类都必须参与的任务。

第一点,必须增加全民的海洋环保意识,这是治理海洋环境的关键点。在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环境一直在为人类的行为买单。全世界范围内,大量的江河的污染度早已超过了其对污染的承受能力,大自然容量的老本,已经基本被人类吃光了,但环境的污染却依然在继续扩大,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继续发展的严重阻碍,这必须引起全民的一致重视,采取治理污染的有效措施已经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第二点,必须先确立起治海先治陆的思想。其实从上述资料看来,想要把海洋环境治理好,关键还是在于陆地环境的治理,必须控制好陆地的污染。对污染的认识不到位,陆地污染不根治,海洋环境污染就无法避免。对大型的工矿企业要加强治理,如果相应企业没有做到污染物治理的工作,就该对其执行相应的处罚。与此同时,也要加强对城市中的生活废水和垃圾的处理。尤其是对于沿海城市,离海洋距离近,更要尽快建设起污水和垃圾处理厂。与此同时,也要控制农业用药的污染度,尽量使用低毒的农药。向海洋倾倒的废物,也要控制住,只允许倾倒无毒和无害的废弃物,严厉禁止会引起海洋污染的废物被倾倒进海洋。

第三点,要迅速建立起“污染付费”的制度,而不是过去的“谁污染谁治理”。对于各类的排污企业,政府必须实行收费政策,并且委托专业公司治理。这种方法既可以降低污染治理的成本,也可以提供污染治理的效率,给予那些污染了环境还不治理的企业敲个响亮的警钟。对于排污的收费范围,也需要进行扩大,不仅仅是针对于一些大企业,对于城市中生活的用水,也需要收取相应费用,并且提高收费的标准,否则不乏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就现在来看,排污的收费方式相对较低,治理的经费不足造成了环境治理跟不上环境污染的速度,且目前的收费标准来看,各企业宁可缴纳排污费,却不愿资历污染,这无疑给政府加重了负担。而提高排污的收费标准,增加城市污水的排放费用,可以有效的为环境保护收取废物治理的资金,有效的改善水质,也提升了海洋的环境质量。

第四点,对海洋自身污染的治理,也要加强控制。海洋的污染,很大程度来自于泄油事故,所以海上必须建立起对泄油事故的应急网络,配齐治油的应急设备,提高对海上油污的治理能力。与此同时,也要注意海水养殖的污染。海水养殖需要控制容量,留下一定的空间,多多使用配合饵料,减少饵料在海地水域的沉积。

篇3:台湾地区的海洋政策发展及其特点

1 “南海政策纲领”

1.1 发布背景

台湾地区93%的能源依靠进口, 其中大部分的石油来自中东经由南海输入, 南海对台湾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 台湾当局一直主张拥有南海主权, 将南海断续线内水域视为“历史性水域”。1975年, 台湾当局率先派兵驻扎南沙太平岛, 其后一再发表声明重申南海主权。1990年1月, 台湾“内政部”在太平岛竖立“南疆锁钥”碑, 并召集“内政”、“国防”、“外交”3个部门代表及学者专家进行研讨, 向“行政院”提出包括“改善太平岛驻军办公设施, 以现代化设备增进驻军战力”等12项建议[1]。

根据这些建议, “行政院”于1992年12月成立了一个由“内政部”担任召集人的“南海小组”;同年10月发布公告“南沙 (太平岛) 地区和东沙地区的海空域限制区, 将东沙岛及南沙太平岛周边海面6 000米上空宣布为限制区域, 周边海面6 000米为限制海域”, 并且于1993年4月13日核定“南海政策纲领”。

1.2 主要内容

“南海政策纲领”的核心是重申台湾对南海的主权, 并以此核心提出5个目标:坚定维护南海主权, 加强南海开发管理, 积极促进南海合作, 和平处理南海争端, 维护南海生态环境。围绕上述目标, “南海政策纲领”提出了具体实施纲要, 内容涉及内政、国际合作、安全维护、交通运输、卫生医疗、环境保护、两岸关系、学术研究和资源开发等九大部分, 并详细划分为27个小项。

“南海政策纲领”所提出的一些具体实施计划仅有一小部分完成预期目标。如, “内政事项”中“筹建海域巡逻警力”计划, 台湾当局将保安警察第七总队升格改制为警政署水上警察局, 2000年1月28日又正式成立统一的海上执法力量——海岸巡防署;再如, “交通事项”中“兴建机场及码头设施”计划, 南沙太平岛机场已于2008年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目前来看, 大部分实施计划由于众多因素沦为一纸空文, 其中“筹开南海两岸及港澳多边会议”等多项涉及两岸共同维护南海权益计划, 由于民进党执政期间坚持“台独”立场导致两岸关系停滞不前而未能如期实现。

2 “海洋政策纲领”

2.1 发布背景

2004年1月7日, 台湾当局成立了“行政院海洋事务推动委员会” (以下简称“海推会”) , 其作为一个跨部门、跨领域、多方面的施政平台, 当局希望通过此举对当时的海洋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

“海推会”包括海洋策略、海域安全、海洋资源、海洋产业、海洋文化及海洋科研等6个工作组, 分别推动相关事务, 并由海巡署担任幕僚工作机关。

“海推会”成立以来召开了6次会议。在2004年10月25日第2次委员会议上完成了“海洋政策纲领”。

2005年4月25日, “海推会”第3次委员会议通过“海洋事务政策发展规划方案”, 共计列入105项工作计划, 预算经费达349亿新台币, 作为“海洋政策纲领”的具体实施方案, 纳入其后的各部门预算工作进行实施。

2008年8月, “海推会”更名为“行政院海洋事务推动小组”。

2.2 主要内容

“海洋政策纲领”的最终目标是将台湾地区建设成“健康的海洋环境、安全的海洋活动与繁荣的海洋产业”。为实现这一目标, 提出了九大政策主张和24项实施计划。要点如下。

1) 维护海洋权益, 确保海洋发展

根据国际海洋发展趋势, 增进国家合作, 健全海洋立法和海洋行政管理体制。

2) 强化海域执法, 维护海洋安全

强化海域执法, 维护海洋交通秩序, 提升海事服务和海洋安全的能力。

3) 保护海洋环境, 厚植海域资源

提升海洋污染防治能力, 保护海洋资源, 维护海岸生态环境, 推动海洋生态修复。

4) 健全经营环境, 发展海洋产业

不仅要加强海洋造船业、海洋水产业等传统海洋产业, 更要扩大海洋旅游、海洋高新技术等新兴海洋产业的发展。

5) 深耕海洋文化, 形塑民族特质

重塑航海历史, 打造海洋空间特色, 发扬海洋传统文化, 发展海洋特色生活。

6) 培育海洋人才, 深耕海洋科研

强化教育, 培育人才, 提升科研水平, 构筑可持续的海洋安全环境, 提高相关海洋产业科技水平。

“海洋政策纲领”是台湾地区比较全面的海洋政策, 较“南海政策纲领”主要宣示“南海主权”而言, 更侧重于海洋产业、环境保护和海洋文化等方面的内容, 较“南海政策纲领”也更全面和具体。

3 2001年版“海洋白皮书”

3.1 发布背景

1998年7月, 台湾地区召开了“海洋政策研讨会”, 会议决定拟订“海洋白皮书”, 目的是使台湾社会各界关心海洋事务, 让公众了解海洋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经过各涉海部门和专家学者3年时间的编制, 于2001年3月颁布了第一版“海洋白皮书”。

3.2 主要内容

“海洋白皮书”共分为4篇10章, 对2000年以前国际海洋发展趋势进行了回顾, 对当时台湾地区的内政、安全、海洋环境及生态保护、渔业、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洋交通、海洋旅游、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教育文化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提出了未来台湾地区海洋发展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1) 维护海域安全

以海洋战略指导海洋安全, 建立区域性海上防卫力量, 强化海上侦防能力, 提升海难救助能力, 预防海难事故发生。

2) 永续经营海洋资源

加强海洋环境和生态保护, 提高海洋科技水平, 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 发展海洋运输业和海洋旅游业等。

3) 关怀海洋人文发展

完善海洋科研立法, 加大海洋科研投入, 加强海洋教育,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提升海洋文化内涵等。

4 2006年版“海洋政策白皮书”

4.1 发布背景

2004年“海洋政策纲领”颁布后, 台湾当局于2006年重新修订并更名为“海洋政策白皮书”。此版“海洋政策白皮书”以2004年版“海洋政策纲领”为框架, 对2001年版“海洋白皮书”作了较大修正和改动。2006年版“海洋政策白皮书”共有200余页10万余字, 不仅详尽阐述了当时台湾地区海洋事务、海洋管理和海洋政策的现实情况, 还列入了“海推会”第3次委员会议通过的“海洋事务政策发展规划方案”中的工作计划作为“海洋政策白皮书”的具体工作方案, 由各涉海部门具体实施。

4.2 主要内容

与“海洋政策纲领”相同。

5 “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

5.1 发布背景

为推动台湾海洋教育发展, 2001年公布“海洋白皮书”后, 台湾当局为强化学生的海洋素质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2004年将海洋教育纳入“四年教育施政主轴”行动方案;2006年起依据“海洋政策纲领”及新版“海洋政策白皮书”的内容, 开始规划海洋发展所需海洋人才培育政策, 于2007年公布了“海洋教育政策白皮书”。

5.2 主要内容

“海洋政策教育白皮书”分为5章15节, 主要内容包括海洋教育环境与教育现状分析、海洋教育问题分析、海洋教育政策及目标、海洋教育具体政策等。

1) 政策目标

制订海洋教育推动计划和制度, 加强海洋基本知识普及, 建立正确的海洋价值观, 建立创新型的海洋人才培养制度, 整合海洋教育资源等。

2) 具体措施

① 建立推动海洋教育基础平台;② 培育学生海洋基本知识和素养;③ 促进学生及家长选择海洋教育与就业的意愿;④ 提升海洋产业基础和专业人才素质。

6 “马萧竞选海洋政策”

6.1 发布背景

2008年初, 国民党提名的台湾地区领导人参选人马英九和萧万长公布了其竞选的海洋政策 (以下简称“2008海洋政策”) 。随着国民党上台“执政”, 这部海洋政策可以被看做是未来几年台湾地区制订海洋政策和法律、实施海洋管理和维护海洋权益的基本依据。

“2008海洋政策”指出, 冷战时期台湾海峡成为对峙的前线, 台湾的海洋经济、海洋产业未能得到发展。未来, 台湾将致力于统一海洋管理体制、提高国民海洋意识、加强海洋科技研发、合理利用海洋资源、发展海洋产业、保护海洋环境, 以达到海洋的可持续发展。

“2008海洋政策”强调, 台湾应发展“海洋战略”, 跳脱“重陆轻海”的大陆思维, 走出岛链的地缘定位和锁国思想, 勇敢面对海洋, 同时应重申台湾对于南海、东海的固有领域与传统渔场之主权和权益, 确认“没有主权就没有渔权”之原则, 持续与经济海域重叠国家进行渔权谈判。

“2008海洋政策”提出, 要确立“主权在我、搁置争议、和平互惠、共同开发”的原则, 对于东沙和南海各项资源与周边国家之发展趋势应加强研究调查, 同时适度开放南海, 于东沙岛建立“南海生态保育与人文资产国际研究中心”, 于太平岛周围与国际保育组织合作建立“南海和平公园”;设立“海洋部”以统筹海洋事务, 未来“行政院”组织法应该修正, 设置能统筹政策、规划、研发、管理和执法功能的“海洋部”, 加强海空域执法能力, 强化海洋环境保护、海上搜救、犯罪防制、两岸直航、资源调查保育与科技研究发展, 以落实海洋政策和蓝色国土的永续发展;海洋是国家资产, 应该维护多元利用, 保障各种合理的海洋使用权益, 主张建立完整海洋产业供应链, 培养本土专业人才, 推动先进船舶技术本地化, 以高价值海洋养殖缓解渔获需求, 提升海洋休闲质量, 同时应修订海洋产业相关政策、法令和分类统计方式, 努力在5年内提升其产值达到占台湾地区GDP的5%。

在以上海洋政策主导下, 自2008年12月25日, 两岸平日客货空运直航以及海运直航已经正式实施。关于拟成立“海洋部”的计划, 2009年4月24日马英九在参加第二届“海洋与台湾”学术研讨会时表示, 准备先期成立海洋委员会, 作为统一海洋事务管理部门的第一步。

6.2 主要内容

1) 政策纲领

统一海洋事权, 维护海洋权益;强化海洋科教, 全民守护海洋;发展海洋产业, 推动互利共生;落实永续发展, 世代均享海洋。

2) 实施策略

① 蓝海战略:发展海洋战略、促进南海共同开发。② 专责机关:设立“海洋部”统筹海洋事务。③ 海洋产业:发展传统海洋产业, 促进海洋能源、生技与矿产等新兴海洋产业发展。④ 海岸解严:开放近海管制, 推动海洋生态旅游发展。⑤ 航运发展:制定航运政策促进航运发展。⑥ 永续渔业:鼓励海洋高级养殖, 划定渔区和禁渔期, 限制近海捕捞, 鼓励国际水产品贸易, 培育休闲渔业。⑦ 生态保育:建立整合规划与生态补偿机制, 对海岛采取保护措施限制过度开发。⑧ 研究发展:强化海洋教育增强全民海洋意识, 建设海洋科研开发基地, 减少预防海洋灾害损失, 加强海洋涉外事务人才培养。

7 台湾地区海洋政策特点综合分析

7.1 “循序渐进”式健全完善海洋政策

从台湾地区发布的一系列海洋政策文件中可以看出, 其海洋政策具有“循序渐进”的特点。20世纪70—80年代, 由于南海周边国家不断侵占南沙岛礁, 台湾当局为重申南海主张, 制订和公布了“南海政策纲领”, 这是台湾地区第一个地区性海洋政策性文件, 其主要目的是主张南海权益、加强南海开发管理、促进南海合作和维护南海环境等。2001年发布的“海洋白皮书”, 涉及内政、安全、海洋环境及生态保护、渔业、海洋矿产资源开发、海洋交通、海洋旅游、海洋科学研究和海洋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 比较全面和具体, 是台湾地区后续制定一系列海洋政策的重要基础。2004年在原“南海政策纲领”和“海洋白皮书”的基础上, 又发布了“海洋政策纲领”, 更加全面系统地表述了台湾地区的海洋政策主张, 表示要“积极参与国际海洋事务、健全海洋管理体制、强化海域执法能力、保护海洋环境、永续开发资源”等, 对“南海政策纲领”“海洋白皮书”中的海洋政策做了全面提升、归纳和总结。2006年又以“海洋政策白皮书”的形式将“海洋政策纲领”做了全面的阐述。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 2008年初“马萧竞选海洋政策”又增加了“发展海洋产业”“鼓励国际水产品贸易”“发展两岸航运业”等促进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容。

7.2 “各方重视”型推进海洋事业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台湾各界对海洋问题非常重视。国民党执政期间, 出台了“领海及邻接区法”和“专属经济海域和大陆礁层法”, 成立了统一的海上执法队伍——海巡署, 1993年发布了台湾地区第一个地区性海洋政策——“南海政策纲领”。民进党上台后, 积极推动海洋管理体制改革, 成立“海推会”, 发布“海洋白皮书” (2001) 、“海洋政策纲领” (2004) 和“海洋政策白皮书” (2006) ;陈水扁在担任台湾地区领导人期间, 多次视察海巡队伍, 并登上东沙岛、太平岛等岛屿宣示主权。2008年初, 国民党发布了“马萧竞选海洋政策”, 意在以海洋促进台湾地区经济发展;马英九上台以后, 多次表示“将推进成立‘海洋事务委员会’, 未来考虑设立‘海洋部’”, 在维护海洋权益方面也积极采取护渔措施以维护渔民利益, 派海巡舰艇赴钓鱼岛宣示主权等。

7.3 “措施与行动并举”宣示主权

台湾当局不仅用出台海洋法规、发布海洋政策等“软措施”来宣示其海洋政策主张, 还积极采取巩固争议岛屿设施、强化海上执法巡航等“硬手段”来维护海洋权益主张。如, “南海政策纲领”公布后, 台湾当局于1994年4月以护渔、打击走私与海盗的名义, 派2艘巡护船赴南海巡航;1995年3月, 再度派船巡航南沙, 但在越南及菲律宾的抗议下, 船只到达东沙时就被召回;1995年3月25日, 驻太平岛守军炮击经过附近水域的越南货轮;2003年9月30日, 台湾当局公布了“第一批专属经济海域暂定执法线”, 作为其专属经济区海上执法和护渔的执法范围线;2005年8月, 台湾当局启动“太平专案”, 开始修建太平岛机场码头, 至2008年建成交付使用, 大大提升了南沙群岛的防卫力量。此外, 台湾当局还采取“领导人”登岛视察、亲临一线慰问海巡队伍等手段宣示主权, 强化其海洋权益主张。

8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台湾当局在海洋法规和政策制定以及执法行政和各项涉海事业发展等层面, 都按照“维护海洋权益、发展海洋事业”这一基本方针行动。本文归纳总结的台湾海洋政策方针及其特点, 对于海洋政策研究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意义。

摘要:台湾地区自1993年发布“南海政策纲领”以来, 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海洋政策性文件。文章介绍了这些海洋政策的发布背景、主要内容, 并总结了当前台湾地区海洋政策的特点, 以期为海洋政策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台湾地区,海洋政策,海洋权益

参考文献

篇4: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

“气候”一词,《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一定地区里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它与气流、纬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关。《实用地理词典》解释为:某一地区多年天气特征的综合,包括其平均状况,反复变化的常态及极端变化。气候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地面状况以及人类活动。中学地理教学参考对气候作如下描述:气候是指大气平均的物理状态长时间的综合表现,与天气形成明显对比。无论哪一种解释,我们都能从中总结出气候是指某一地区在多年内的大气平均状况或统计状态。平均状况是用气温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平均值或统计量来表现的。不同的地区,气温降水的状况不同,气候特点也就不同,而对此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太阳辐射、地面状况、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等。我们根据气候成因和特点,又可把气候分成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等不同类别,现就其中的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作一分析。

二、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是地球上最基本的气候类型,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小,受海洋影响大。在海洋性气候影响下,气温的年、日变化都比较和缓,年较差和日较差都比大陆性气候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时间比大陆性气候的时间晚:北半球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

由于海洋巨大水体作用所形成的气候,包括海洋面或岛屿,以及盛行气流来自海洋的大陆近海部分的气候。海洋气候有以下特点:

1.气温年变化与日变化都很小,在洋面上甚至观测不到日变化。年变化的極值一般比大陆后延一个月,如北半球最冷月为2月最暖月为8月。在高纬度最冷月还可能是3月,最暖月也可能到9月(如旧金山)。秋季暖与春季。

2.降水量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但强度小。云雾频数多,湿度高。

3.在热带海洋多风暴,如北太平洋西南部分与中国南海是台风生成和影响强烈的地区。热带风暴(包括台风)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气象灾害。

4.多云雾天气,湿度大。多数邻近海洋的大陆地区,都具有海洋性气侯特征,西欧沿海地区是大陆上典型的海洋性气候。

由于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在全球比较典型,现作如下分析:

西欧全年降水均匀,气候湿润,降水量比较稳定,因此带来以下几方面地影响:①它有利于西欧多汁牧草生长,促进了西欧的畜牧业发展,西欧许多国家出口的畜产品在世界上都位居前列,如丹麦、法国和德国等;②畜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如纺织业和畜产品加工工业。由于草场广布,加上西欧本身地形地势平坦,有利于足球场地建设,促进了西欧足球文化的发展;③西欧地形地势平坦,降水量均匀,使该地河流水量丰富,推进了西欧发达的内河交通运输网络。

三、大陆性气候

大陆性气候通常指处于中纬度大陆腹地的气候,一般也就指温带大陆性气候。在大陆内部,海洋的影响很弱,大陆性显著。内陆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地区。草原和沙漠是典型的大陆性气候自然景观。大陆性气候是地球上一种最基本的气候类型。其总的特点是受大陆影响大,受海洋影响小。在大陆性气候条件下,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都很大。所以,夏季温度很高,气压很低,非常炎热,且湿度较大。冬季受冷高压控制,温度很低,也很干燥。冬冷夏热,使气温年变化很大,在一天内日变化也很大,气温年、日较差都超过海洋性气候。春季气温高于秋季气温,全年最高、最低气温出现在夏至或冬至后不久。北半球最热月为7 月,最冷月为1月。

大陆性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气温年较差或气温日较差很大。在气温的年变化中,最暖月与最冷月分别出现在7月和1月(南半球分别在1月和7月)。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也快,一般春温高于秋温。在日变化中,最高温度出现的时间较早,通常在一天中的13~14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拂晓前后。大陆性气候的另一重要特征是降水量少,且降水季节和地区分布不均。大陆性气候影响下的地区,一般为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降水量一般不到4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如我国新疆的塔里木盆地。

亚洲陆地面积广大,内地距海遥远,大陆轮廓完整,又缺乏伸入内地的海湾。同时本洲又是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削弱了西风环流和大西洋暖湿气流对亚洲气候的影响。根据纬度越高和距海岸越远气温年较差愈大的原理,亚洲广大的内陆和高纬度地区的气候与其它大陆同纬度地区相比,具有强烈的大陆性。俄罗斯的维尔霍杨斯克——奥伊米亚康地区,地处高纬,冬季受热很少,又位于亚洲的东北部,很难受到西风暖流的影响。从环流因素上讲,冬季这里是处在强大的反气旋控制下,剧烈的冷却作用而引起低温;而这里向北倾斜的盆地和洼地地形,更有利于冷空气的集中和反气旋的发展。因此,使这里成为北半球最寒冷和世界上气温年较差最大的地区。

我国的季风气候受大陆性影响比较明显,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冬夏季风更替明显,冬季气流来源于高纬度地区,风向偏北,寒冷干燥,容易出现灾害性天气,即寒潮,对我国北方农业生产不利。夏季气流主要来源于低纬度海洋上,风向偏南,温暖湿润。

2.气温年较差大,日较差也大,冬夏极端气温较差更大。

3.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很不均匀,年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东南沿海一带,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台湾山脉东坡和喜马拉雅山南坡达到2000毫米以上。西北部的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其中,塔里木盆地不足50毫米,降水量的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夏季雨量一般占全年降水量的50%以上,而冬季降水量在10%以下,降水量的年季变化大,多雨的江南地区年降水量变率也有10%~15%,少雨的北部和西北内陆地区,全年降水变率达30%以上。

4.高温期和多雨期一致。在人类聚居比较集中的主要气候类型之间相比而言,大陆性气候的自然舒适度比较低。由于我国的大陆性特征在全球中表现最为明显,导致我国相当大的区域,包括三北地区以及长江流域等地区的采暖日数或空调度日数都很高。在我国气候区中除面积极小的温和地区(云南、广西)外,建筑一般都有采暖或空调的要求,这就导致我国的建筑热工能耗(包括采暖和制冷能耗)占建筑总能耗的绝大部分,且远远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比较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我们可以发现:海洋性气候气温变化和缓,春天姗姗来迟,夏天消退也较慢,春季气温一般低于秋季气温。相反,大陆性气候气温变化剧烈,春来早,夏去也早,春温高于秋温。受海洋气团和暖湿气流的影响,海洋性气候全年降水多,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且以冬季降水较多;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一年中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均匀,且以夏季降水为最多。其主要原因是:海洋与陆地表面性质不同,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在同样的太阳辐射下,它们增温和散热的情况大不相同。海水吸收热量的本领要比陆地强得多,辐射到海洋上的太阳热量很少被反射回去,大部分被海水吸收,并通过海水的波动,把热量储存在海洋内部。这样,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季,海洋里的温度也不会骤然升高。与同纬度的陆地相比,海洋里温度的变化要小许多。到了冬季,虽然太阳辐射减少了,但海洋里所储存的大量热量开始稳定的释放出来,于是,海洋及其附近地域的温度比同纬度的其他陆地地区要高。因此,海洋犹如一个巨大的温度自动调节器,使附近地区的气温形成了冬暖夏凉的特点。

四、季风气候

还有一种气候是介于大陆性与海洋性之间的气候类型——季风气候,它是一种海洋性气候向大陆性气候过渡的一种气候,既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又具有大陆性气候的特点,形成的原因是由于在冬季时,地面向外辐射长波辐射而迅速冷却降温,形成高气压,海洋上相对较为温暖,形成低气压,就像水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一样,空气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这就是冬季风。夏天,则因陆地接受太阳辐射强烈增温形成低压,海洋上增温较慢成为高压,风从海上吹向陆地,这就是夏季风。这种季风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最为明显。

季风气候地区农业生产较发达,如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大面积的水稻种植,林业资源也相对丰富,而同纬度的西亚和北非则是干旱的沙漠,成为回归线上的“沙漠和绿洲”景观。

篇5:海洋环境污染的刑法规制

姚宝国 中国海监第九支队

随着海洋开发利用力度的加强,海洋环境污染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日益突显出来,逐渐呈现出环境事故频发、海洋资源盗窃猖獗的犯罪高发态势。2008年广西北部湾涠洲岛发生的一起较为严重的溢油事故就是其中的一例。我国海洋污染的加剧暴露了我国在海洋保护方面措施的软弱性。在我国,长期以来,海洋环境的法律保护主要是依赖行政法与经济法,海洋环境保护刑事立法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刑法是最严厉的调控手段,也是预防和惩罚海洋污染行为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有必要对海洋环境污染的刑法规制做进一步的探究。

一、海洋环境污染行为的类型及刑事立法现状

(一)海洋环境污染行为的类型

对于“海洋污染”法律意义上的概念界定,《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第1条第1款第4项对海洋污染定义做出了如下规定:“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湾),以致造成或可能造成损害生物资源和海洋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妨碍包括捕鱼和海洋的其他正当用途在内的各种海洋活动、损坏海水使用质量和减损环境优美等有害影响。”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海洋环境保护法》)没有对海洋污染作出直接地解释,但是对“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定义作出了明确的界定,其第95条第1款规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是指直接或者间接地把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

从当前海洋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现状来看,海洋环境污染行为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形: 一是指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损害,即通常所理解的海洋环境污染行为,例如海上漏油、废弃物倾倒等; 二是海洋自然资源损害,例如盗挖海砂等非法开采行为继而引发海洋生态环境损害。

(二)我国海洋环境污染刑事立法的现状

我国对海洋环境进行保护的工作始于上世纪70年代。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受到了高度重视,有了长足进展。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的制定通过标志着海洋环境保护工作开始步入法制化轨道。目前,我国己经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以下简称《宪法》)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规定为根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环境保护法》)为基础,以专门法为主体,以海洋环境保护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和标准为补充,与国际公约相协调的防治海洋环境污染的法律体系。

在刑事立法方面,我国1979年刑法没有对严重污染环境的行为单独设立罪名,发生的海洋污染事故造成财产损失、人员伤亡的犯罪行为参照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罪、重大责任事故罪来定罪处罚。为了解决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问题,提高我国的法治水平,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下简称《刑法》)第六章第六节专门规定了“破坏环境资源罪”,重大海洋环境污染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已经被犯罪化,在刑法第383条规定了“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006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进一步明确了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具体情形的认定。同时,我国刑法在“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等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中专门规定了“单位犯罪”,对“单位犯罪”实行两罚制(刑法第346条),惩治对象一是包括直接责任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在内的自然人,二是公司企业等单位。2011年出台的《刑法修正案

(八)》对“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作出了修正,扩大了刑法惩罚的范围,但是仍旧只对“后果严重”的案件追究刑事责任。针对我国海洋污染犯罪行为的频发的现状,依靠现有刑法的规定很难实现刑法规制海洋环境污染的目的,因此,需要我们进一步厘清现有刑法对海洋环境污染犯罪的规定,分析其存在的缺陷与不足,进而提出解决的对策,以期更好地发挥刑法惩治、预防污染海洋犯罪的作用。

二、目前规制海洋环境污染的刑事法律困境

(一)海洋环境的刑法保护体系严重滞后

1、现行刑法没有专门规定污染海洋的罪名。我国刑法涉及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名包括污染环境罪等 15项具体罪名,虽然《刑法修正案

(八)》第 46 条对《刑法》第 338 条所规定的内容进行了修改,降低了犯罪成立条件,扩大了刑法对污染环境行为的调控范围。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国刑法并未将海洋污染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只能以污染环境罪进行兜底。由于我国现行刑事立法中尚未设立污染海洋罪,这直接导致司法实践中污染海洋环境构成犯罪的行为只能根据具体情况以渎职罪中的“环境监管失职罪”及破坏环境资

源保护罪中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和“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定罪处罚。由于保护的法益不同,三个罪名并不是惩罚破坏海洋环境的犯罪行为,而只是通过惩罚这一犯罪行为而达到保护另外特定法益的目的,因此,现行刑法中已有的相关罪名设立并不能在保护海洋环境方面起到更好的作用。

2、现行刑法对污染海洋犯罪行为的犯罪形态规定单一。我国现行刑法中环境犯罪的成立均以既遂为构成要件,根据我国刑法理论的通说,犯罪既遂有四种表现形态:结果犯(实害犯)、行为犯、危险犯和举动犯。结果犯是指不仅要实施具体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而且必须发生法定的犯罪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具体到污染海洋犯罪行为中,依照我国现行刑法必须是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其第338条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由此可见,只有造成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污染海洋犯罪行为才构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既遂。刑法修正案(八)对该罪做出修订定后取消了“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但仍以“严重污染环境的”为结果要件。

(二)我国刑法对海洋环境污染犯罪刑事处罚过轻

我国刑法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处罚程度明显过轻,这一结论我们可以从与不同罪名法定刑的比较中得出。例如,2006 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致使一人以上死亡、三人以上重伤、十人以上轻伤,或者一人以上重伤并且五人以上轻伤的”是构成环境污染罪最低要求的情形之一,其最高法定刑是三年,最低法定刑是拘役。”而根据《刑法》第 233 条的规定,“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污染环境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若都造成一人死亡的结果,前者的适用的法定刑幅度是拘役以上、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后者的法定刑幅度是六个月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很显然,在危害程度一样甚至污染环境的危害程度更大的情况下,当下刑法对其所施予的刑事处罚明显轻于对过失致人死亡的处罚。这样过轻的刑罚只能使违法者更加有恃无恐,刑罚的威慑力也将大打折扣。

(三)刑事司法与海洋行政执法之间缺乏有效衔接

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我国现阶段的各种污染海洋行为中,已有相当一部分属于

犯罪行为。但就全国范围来看,却鲜见因为海洋环境污染而构成刑事犯罪的案件,据统计,从2000年至2006年,中国海监依据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海洋倾废管理条例、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开展了一系列海洋环境执法工作,共依法作出相关的行政处罚1383件,但这上千宗案件中没有一件被移交刑事处罚。海洋环境污染案件大多滞留于行政执法环节上,这反映出我国海洋环境污染犯罪执法方面可能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刑事立法与海洋环境法律法规之间的衔接不足。我国相关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海洋环境污染事故虽然也设置了刑事责任条款,但却没有制订配套的案件运行程序,海洋行政执法部门之间及其与刑事司法部门之间在案件的移送与交接上仍存在许多障碍,导致实体法形同虚设,从而很难真正惩治这类犯罪。比如,与海洋环境保护法相对应的,刑法第338条规定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在实践中,何为“重大事故”、何为“重大损失”、何为“严重后果”,这些模糊的、不具有现实操作性的犯罪构成量化标准,主观性强,在目前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中都缺乏切实明确的内容,这使得海洋行政执法者在实际办案中无法参照。

2、刑事司法部门介入困难。与一般的刑事案件不同,海洋环境污染犯罪案件证据的收集和案件来源必须以海洋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罪案件为前提,刑事司法部门无权第一时间介入海洋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现今有关海洋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的法律规范较少,法律位阶较低。除国务院关于《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属法规层级,其它绝大多数都属于工作规范性质的法律文件,没有法律上的普适效力和约束力,对海洋行政执法机关更没有强制效力。且相关规范多是原则性规定,实务性规定较少。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的《海洋行政处罚办法》第十条仅规定“违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并无具体实施细则。由于海洋行政执法部门与司法部门至今尚未建立起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机制。因此,尽管海洋行政执法部门查处了不少严重破坏海洋环境的违法行为,但少有移交刑事司法部门的案例。现实中,海洋行政机关是否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全凭自觉和对案件移送的认识。这给刑法规制海洋环境污染犯罪行为也增加了不小的难度。

3、海洋环境污染犯罪案件审理难。一方面,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数量激增及规范之间的冲突,加大了司法人员消化吸收法律法规的难度。截止到目前,全国人大和国务院共颁布了8部环境保护法律、14部自然资源管理法律和34项环境保护法规,环境保护部门出台了90多项全国性环境保护规章,司法部门近年来也出台了环境犯罪案件具体适用法律规定的司法解释和规定等。这些法律法规为惩治环境犯罪构筑了庞大法律基础,但其中也有个别法律之

间存在一定的规范冲突,使审判人员在具体适用过程中难以把握。另一方面,海洋环境犯罪在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海洋方面的专业性知识,这就要求审判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但是,目前我国法院中能熟识海洋方面专业性知识的审判人员数量还是不多,这对审判工作也会带来一些不便。

三、完善海洋环境污染犯罪刑法调控的对策

(一)增设“污染海洋罪”

海洋污染有污染源多,污染源扩散范围大,污染持续性强,对水生动植物危害严重等特点,单列一罪是十分必要的。由于我国没有专门规定海洋环境污染事故罪,致使海洋行政执法机关忽视海洋环境污染犯罪案件的移送。明确设置“污染海洋罪”能够更有效地惩治海洋环境污染犯罪,并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此罪的主体应该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的自然人及单位均可构成;客体为国家海洋环境和资源保护制度。对于该罪的主观方面来说,不论犯罪人处于故意或过失皆可构成相应的犯罪;客观方面应表现为行为犯、危险犯、结果犯三种犯罪形式。

(二)加大刑罚处罚力度

由于行政处罚的惩罚力度有限,不能作为对海洋生态损害者的最后威慑手段,根据《海洋环境保护法》第91条第3款的规定,在造成海洋重大污染时,对违法行为人处罚不超过 30万元的罚款。因此,必须启动国家刑罚权,即以更为严厉刑事法律责任为后盾,才能切实保障海洋生态保护行政职能的顺利实现。我国现行刑法中的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的法定刑与造成海洋严重污染的严重危害性不符。根据我国刑法的罪责刑相适应原则,行为人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根据罪行的综合情况处以相应的刑罚,但是,法院也只是在立法规定的刑罚范围内处于刑罚。若刑事立法本身对该罪的法定刑较低,则法官即使对行为人处以重罪,也与实际的罪行不相应。建议在对污染海洋罪的刑罚立法时应科学地设立刑罚幅度,使犯罪行为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同时,加重罚金刑。罚金刑可以借鉴国外罚金刑的以日为单位计算罚金数额的规定,以敦促污染、破坏海洋环境犯罪人尽早停止危害环境或恢复环境的质量。罚金刑的功能一方面是剥夺犯罪分子继续犯罪的条件,另一方面更是对犯罪分子的处罚和教育。

(三)完善刑事司法与海洋行政执法之间的衔接机制

篇6:海洋环境的塑料污染问题备受关注

近年来,海洋环境的塑料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有关鱼类和鸟类缠绕、吞咽和窒息的案例报道不断出现,太平洋和北大西洋地区的垃圾带日益增长。据报道,海洋中80%的垃圾为塑料垃圾。

国外最近的一项研究表明,由于河口的潮汐运动,河流底部大块的塑料垃圾持续向前和向后滚动,被破碎为越来越小的“微塑料”碎片,很容易被鱼类和螃蟹一类的小型物种吞食。位于食物链底部的物种如果吞食了微塑料,将会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影响。海蚯蚓、海星和海参等都是鸟类和鱼类的捕食对象,微塑料碎片将沿着食物链向上传递。

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鲍尔·克拉克(Paul Clark)博士指出:“塑料会对水下生物产生毁灭性的影响。大块的塑料垃圾会困住水生生物,但小块的塑料垃圾却会被这些生物吃掉。塑料垃圾中的高剂量有毒化学物质会损害野生生物的健康。”

上一篇:《诗人的孤独感》阅读答案下一篇:新版质量管理内部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