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2024-07-26

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通用10篇)

篇1: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语言艺术

一盆鲜花,会使你的房间增添不少光彩;一首优美的乐曲,会使你疲劳的身心顿时感到轻松舒展;峭壁上的劲松,能给你奋发向上的力量;风景秀丽的西子湖畔,会让你留恋忘返„„美滋润着人们的心灵,给人以愉快的享受。人们热爱美,寻找美„„

吕叔湘先生指出:“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研究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和艺术性,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必由之路。

教学艺术的内涵十分丰富,人们常说“言传身教”。言传是第一位的,尽管教育的手段和途径丰富多样,但其中最常用、最便捷的仍是教师的课堂语言,这是任何教育手段都无法替代的。

语言是一种艺术,它随时都在向人们绽放它的光芒,展现它的美,我们教师正是和这种艺术天天打交道的语言工作者,是不断探索这种艺术奥秘的教育工作者。

一、导入语要“异”。

课堂导入语的“异”,是指形式和语言的奇异、奇特和标新立异。如果你着装漂亮,必定会吸引过往路人的注意。同样,作为教师,如果能使得自己授课前的导入语新颖.奇特,那么必定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能在刹那间擒住孩子的注意力,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间十分钟是孩子们的“黄金时间”,在这十分钟里,他们尽情玩耍、嬉闹。上课铃声一响,孩子们都陆续走进教室,平时成绩比较好,自制力比较强的同学很快地进入到课堂角色中,而部分自制力弱的同学还沉浸于刚才的玩耍嬉闹中,如果用一种陈旧的课堂导入语:“这节课,我们将要学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那些自制力弱的学生,根本听不进去,当他们“醒”过来时,老师上到哪儿都不知晓。这是影响学生听课效率,造成孩子的思维与教学环节上的脱节的因素,也是造成班中学生“两极分化”的原因之一。

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发展年代中的孩子,在电视和报刊的影响下,知识面不断拓宽,那些理性、陈腐的陈述,逐渐被他们淘汰,他们需要的是那些新颖、奇特、标新立异、能够引起他们兴趣的导入语。

在教学《称象》时,我事先准备了一些实验器材,在导入这堂课时,我是这样开始的:“你们瞧,老师带来了一些器材,这节课,让我们先来做一个实验„„”顿时,45双眼睛同时射向了讲台,静候实验的开始。

“听听读读”这类课文兼并了“听、读、记”的特点,孩子们往往对这类课文比较感兴趣,在授此类课文时,教师尤应注意以课堂导入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听》这课时,我的导入语非常简单:“同学们,你们听——”随之,便播放出一段配乐的朗诵,孩子们顿时便进入了“听”的角色。

由此可见,导入语的“异”不仅能有效地体现教师课堂用语的艺术性,还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过渡语要“顺”

顺则通,通则美,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渡语是起了承接、小结的作用,是教师钻研教材、抓住内容之间联系的切入口,是教师在找到激发学生思想火花知识点的基础上,组织提炼语言,贯穿整个教学环节的必要步骤。

例如教《找骆驼》一课,为了更能让学生明白老人是经过仔细观察才知道那只骆驼特征的。我的过渡语是这样的:“你们瞧,老人清晰地说出了骆驼的特征,却说自己不知道它往哪儿去了,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呀?”通过这段过渡语的设置,既帮助孩子理顺了文章的脉络结构,又使孩子在脑海中对全篇文章作了一个小小的总结。《真正的好孩子》中有一个片段,讲黄莺和喜鹊争相夸自己的孩子,乌鸦却在一旁不做声。在处理这个片段和下一个片段“小鸟回巢”衔接时,我用了这样的过渡语:“漂亮的外表,动听的歌喉,真让人羡慕不已,然而,光靠这些,就能称得上是好孩子了吗?让我们接着往下看吧„„”这样,非常自然地过渡到了下一片段,整堂课也随之和谐起来。

因此,一位语文老师如果在课堂中注意自己过渡语的艺术,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还能使孩子在课堂中领略到那种语言和谐之美。

三、提示语要“精”

“精”在字典中的解释是“精巧、细致,提炼精华,除去杂质。”提示语就好似一盏明灯,在黑暗中,为你照明前进的方向;提示语又好似一个舵手,在你快要触礁时,让你转变航向,顺利驶向彼岸;提示语又好比一支号角,在疲乏的时候,能激起前进的动力。在教学《曼谷的小象》时,为了让孩子明白小象之所以如此聪明,是由于阿玲的教导、指挥得当,作者称赞小象,实是赞美阿玲。就在学生们为“是赞美阿玲?还是赞美小象?”争论不休时,我这样提示:“小象的技艺真是精湛,但它精湛的技艺又是从哪儿来的呢?”经过这样小小的提示,孩子顿时领悟了作者是通过写小象来赞美阿玲的指挥有方!同时很快地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教师如果在备课时,细致、巧妙的设置提示语,不仅能激发孩子思想的火花,还有利于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整个课堂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束语要“悬”

“悬”是指悬念,引发别人的思索。有一位年长的教师,他曾对我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位好教师,他能够做到在上完一堂课之后,他的学生仍沉浸在他刚才创设的情景之中„„

语文课本上的文章,都是名家名篇,我们手中的教材是经过专家精心筛选,编排而成的。有些作品的内涵,非常值得孩子去细细品味。作为语文教师,在授课时,不要忽视下课的那几分钟,要设置一些能够引起孩子思索和回味的结束语,让学生带着满腔的热情,在课后继续进行探究。

在教《一个忠告》时,我安排了这样一个结束语:“这个忠告是熊给的吗?他为什么这样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深入思考„„

当然,结束语除“悬”外,还要“全”。所谓“全”就是用简短的语言概括整篇文章的意思,起到言简意骇之效。

可见,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他的美学艺术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去研究、去探索!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教师的语言艺术

红星路小学 语文五班 王 帅 学号

篇2: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摘 要:本文首先就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重要性进行了简要介绍,接着提出了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主要特点,最后针对于此,提出了提升小学教师语言课堂艺术性的主要策略。旨在通过于此,全面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性

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与文字运用能力的重要学科之一。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灵活运用教学语言,紧扣教学主题,对教学语言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这对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效果、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小学生掌握生字的读音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教师的课堂语言非常重要。小学是学生学习生字生词的开端,教师的课堂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后续发展。特别是在进行生字生词教授的时候,教师的吐字发音、说话方式等都对学生影响重大。因此,教师必须注意教学语言的规范性,为学生的学习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二)有助于小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所体现的一个重要特征即为形象性和生动性。教师语言的艺术性能让原本抽象、枯燥的课文内容变得浅显易懂。特别对于一些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语言的艺术性,将课文中的文字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的表达出来。这种讲解方式是非常有助于学生理解能力的提升,对教师的教学效果往往能够起到画龙点睛之笔。

二、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主要特点

(一)生动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应该具备生动性的特点。小学生的接受和认知能力都还较弱,思维方式也比较单一。因此,教师应该针对这一客观事实,让自己的教学语言变得尽可能的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生动、口语化的语言介绍课文内容。此外,尽量避免使用一些晦涩难懂的语言,这样势必会让学生对语文学习丧失兴趣。

(二)规范性

小学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语言的规范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教师一直都是学生崇拜的对象,特别是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而言,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能会让学生学习模仿。

因此,教师的语言必须规范严谨。各种发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都必须正确且正规,避免由于教师不规范的教学语言误导小学生的学习。同时,小学语文教师还应该严格按照国家规定,使用普通话为学生进行授课。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普通话表达能力,又可以让学生的语言得到正确的发展。

(三)情感性

语文教学面对的素材是具有情感性和思想性的文学作品。因此,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多使用具有浓烈情感的教学语言进行教学任务的开展。教师应该对课文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在理解认识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感情因素,并通过自己的情感处理传递给学生。学生通过教师的教学语言,也能领会到作者的真情实感。例如,在学习《最后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时而激昂,时而悲伤的教学语言让学生深刻体会作者的情怀。让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杯,提升教学效果。

(四)艺术性

一般而言,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对教学语言的最高追求。具有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是指教师能够在教学中尽量使用具有美感的语言进行语文教学。而学生则能够从教师的语言中享受艺术的熏陶。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比其他学科的教学语言更具有美学价值,其审美性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声音洪亮、普通话标准、用词准确,这就可以被称为“语音美”;其次,教师根据课文内容使用艺术性的语言表达,语言风趣,语句形象生动,这可以被称为“形式美”;最后,教师的教学语言尽量深刻且富有哲理,内容发人深省,让人陶醉,这个可以被称为“内容美”。小学语文教师只有认真揣摩以上的几种艺术之美的表现形式,才能深刻把握教学语言的艺术性特点,为学生带来陶冶情操的课程讲授过程。

三、提升小学教师语言课堂艺术性的主要策略

(一)教师应该凸显教学语言的生动性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努力提升教学语言的生动性,生动性的语言能够让学生的注意力得到高度集中。讲故事的授课方式就是提升课堂语言艺术性的一个很好的方法,且特别适用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小学生。例如,教师在讲解《鲧禹治水》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首先向学生讲述一下大禹治水的故事,经过故事的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出来,后续的教学效果自然会提升很多。

(二)教师应该凸显教学语言的针对性

想要提升小学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教师还应该注意语言中的针对性。教师应该善于利用教学语言,将一些抽象的内容表达的更加形象生动,这些有助于加强小学生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同时,教师课堂语言的艺术性还应该充分体现针对性。这种针对性应该充分考虑各个年龄阶段不同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在教学语言上应该格外注意。

其具体运用如下:在小学的初级阶段中,这部分学生刚刚步入校园,对于知识的认识和理解都较差。这个阶段教师的语言应该比较的温和且细心。尽量多使用一些有趣诙谐的语言进行教学。同时,教学的时候耐心也非常重要,对于一些难点重点内容,教师可以在语言上做一些着重处理,便于学生理解。

在小学的中高级阶段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这个阶段下,教师应该在语言上更加体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性,让自己的教学语言“接地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相互关联,让学生觉得学习到的语文知识非常有效。

总之,在现如今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语言特点与小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和语文综合水平息息相关。而教师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教学水平也都是最终通过教学语言传递给学生的。因此,教师应该努力提升自身教学语言的水平,让学生在充满语言“生命力”的课堂上快乐地学习。

参考文献:

[1]王凯涛.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4,(09)

[2]龙美华.关于小学语文教师课堂语言艺术的思考[J]考试周刊,2014,(07)

篇3:浅析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语言艺术

( 一) 有利于老师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学是离不开语言的, 教学中语言是教师传递课堂内容的媒介。教师要给学生讲授课堂内容, 要与学生交流问题都离不开语言, 都必须以语言为媒介。老师良好的教学语言的发挥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 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引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利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可以活跃课堂氛围, 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老师通过对语言艺术的巧妙运用可以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便于更高效的开展教学。所以说小学语文课堂语言艺术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 二) 可以调动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是一门纯文字的课程, 在进行授课的时候主要注重的是一些词汇的掌握以及语言的运用。主要学习怎么去表达去理解,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的教学方法一成不变, 永远都是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座讲台, 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 长此以往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语文的学习效率无法提高。而运用语言艺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除此之外, 由于教师是学生模仿的对象, 因此, 老师在进行授课过程中对语言艺术的合理运用, 正好给学生起到了一种模版的作用, 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点的同时学会对语言的正确运用, 进而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所以说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语言艺术进行授课是非常重要的。

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语言艺术运用的方法

( 一) 规范地使用教学语言。有的教师在授课中往往不注意规范的使用语言, 只有在有听课活动时才用普通话授课, 平时上课多用方言, 而且在授课的过程中还会夹杂很多口头用语。在这种语言氛围下, 有的学生会跟着起哄, 有的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 影响课堂教学效率。因此, 教师必须要使用规范的授课语言。在授课过程中和学生的交流中都要使用普通话, 教师要精确的用普通话传递课堂内容, 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表达情感, 同时, 要注重语言的美感, 要给学生营造一个语言美的环境。

如在讲《白杨树》的时候, 就要在教同学们的朗读的过程中对文章的每一句话都进行标准的示范阅读, 运用普通话进行讲解, 同时, 可以让学生分组用普通话朗读, 让小组成员相互监督, 找到彼此的错误或者发音不标准的地方, 并加以改正。

( 二) 老师讲课时运用的语言一定要有依据, 避免虚浮的夸夸其谈。也就是说老师在授课过程中要言尽于实, 不能空发议论, 不能偏离文章的主题, 进行不必要的渲染。不能给学生一种语言的虚浮感, 要在语言优美的同时给学生一种真实感, 感觉到语言的真正艺术, 领悟到语言的真谛。

例如, 在讲解《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一定要根据书本和实际的内容对为人民服务的做法和一些相关的内容进行解读, 要让学生明白“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不能言过其实, 让学生反感, 要让学生真实的体会到文章的内容, 一定要注意语言艺术在课堂中的有效应用。在课程讲解结束后, 还可以举行讨论会, 讨论的内容围绕着在当前这个讲究利益的经济社会, 是否还应该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通过这个讨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观念, 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并在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学会如何运用语言, 表达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体会到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 三) 在授课时运用具有丰富感情的语言, 从而增强语言艺术性的运用。在授课过程中要加强语言的感情, 语言的感情是语言艺术的一种, 把有感情的语言融入到课堂之中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是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对语言艺术的运用。

例如, 在对《少年闰土》进行讲解的时候, 可以运用丰富优美的语言对闰土进行详尽的介绍, 因为闰土是一个小英雄的形象, 把这样的一个角色用艺术的语言进行描写,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想要去深入的了解闰土这个人物形象,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和阅读的兴趣, 使语言艺术很好的融入到课堂之中。

三、结束语

语言是人间最美的东西, 它加强了人们之间的理解和交流, 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近。小学生正处于对各种能力的培养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语言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说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育中一定要充分地运用语言艺术, 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党志波.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J].学周刊, 2013, (01) .

篇4: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艺术;创新

教学是一种行为艺术,教学语言是此行为艺术中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艺术的基本特征是:规范性、针对性、形象性、激励性和启发性。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重对语言艺术的运用,势必会起到增强教学吸引力的作用,进而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自身教学模式和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同时,还要求小学语文教学在其开发性和选择性学习方面进行创新。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语言艺术,如此才能在教学当中发挥出巨大能量。

一、要合理运用风趣幽默的启迪性语言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曾经发出过这样的评论:教育家第一位的和最主要的助手就是幽默。语言艺术其实就是说话的一种方式和一种学问。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幽默、诙谐和生动的语言来说明问题和解决矛盾等,为学生营造轻松和欢快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幽默、和谐的笑声更能充分启迪学生的智慧。这种教学方式产生的效果远远高于枯燥、呆板、单调,甚至毫无特色的说教方式。另外,教师在批改学生作业或是对其进行批评时,注重采用幽默和风趣的语言,会更易于学生接受并改正错误。例如,一位小学语文教师,在针对一名在作文中爱用、滥用“的”字的学生这样进行评语:应该用“的”字时你把“的”字藏起来,不该用“的”字时你却把“的”字亮出来,这位同学,你“的”字用太多了,老师希望你以后不要再滥用“的”字了。想必这个学生看到教师此谐趣横生的评语时,不但不会产生反感或叛逆心理,反而会虚心地接受批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二、合理采用“提问题”式的教学语言

小学语文教师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利用“提问题”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内容。教师在授课之前,就应设计好相应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带着问题更专注地阅读和听课等。例如,教师在教授《亡羊补牢》这则寓言故事时,可以提前设计好一个提问方案,比如丢东西后应该怎么办等,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提问并引导他们进行思考,任由学生进行自由发言。在此状态下,教师接下来就可以将学生引入课文内容的学习中。教师首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一些由易到难的提问,再针对一些发散思维能力的问题进行提问。教师采用这种由易到难的提问方式,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更进一步的思考,还可以推动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

三、合理运用生动形象的启发性语言

小学生的特征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想象力特别丰富,观察力和理解力及逻辑思维能力较差,不容易集中注意力等。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他们以上的发展特征。比如,教师可以提前将直观的事物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此来加深学生的记忆程度。但所有事物也并非都是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任意展现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富有想象力的形象语言来进行配合。例如,教师在针对“躁”和“噪”这对疑难词进行辨析时,若采取直接讲解的方式,学生可能很难将其分清楚,但教师若是利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来进行讲解,效果会大大超出意料:“各位同学,请注意看,这两个字虽然发音都是“zɑo”,跟亲兄弟似的不容易进行区分,但是将笔画多的‘躁字左边的‘足字旁与笔画少的‘噪字左边的‘口字旁进行对比,就会看出‘口下面多了一个‘止,就是事情没有办成,气得直跺脚的意思,所以‘急躁的躁就是足字旁的‘躁。”如此这般,学生能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并加以运用吗?

四、使用规范性的教学语言

在实际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某些教师不注意使用规范性语言的现象,只有在进行听课活动时才会使用普通话,在平时的课堂中大多使用方言或者夹杂着口头用语等。学生在此种语言氛围下,可能有些会跟着起哄,还有的可能会产生厌烦的心理和情绪等,对课堂教学效率造成直接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必须使用规范性的授课语言,将普通话运用到实际的授课以及跟学生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要用标准的普通话将课堂内容传递给学生;其次,教师还要利用生动幽默的语言进行情感的表达;再次,教师更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并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语言美的环境。例如,教师在讲解《白杨》一文时,要进行标准的示范阅读和用普通话讲解,另外,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普通话朗读,在学生之间相互指正等。

总之,语言艺术不仅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和教学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教学语言技巧的基本功和内在的修养,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磨炼,并逐步掌握教学语言艺术,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剑宠.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2]胡荣裕.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艺术素材培养学生的想象力[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3]谷开发.试论小学语文课堂导语设计技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篇5: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广西桂平市金田镇田江小学

黄梅

电话

在新课程理念中,评价是课程教学的一个有机构成环节,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评价语言极为重要,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心里总是想着自己的教学设计,总希望学生的回答是自己预设内的答案。当课堂出现意外,或者是学生有不一样的发现时,老师匆忙下评价,草率结束了学生可能是很精彩的回答,也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压制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时甚至能影响学生一生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课堂中那些看似信手拈来的精彩评价语言,实则是教师深厚文化底蕴和教育智慧的结晶。怎样提高自身课堂评价语言的品位和水准,关注课堂评价细节,是值得每位教师思考的问题。

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这一问题的几点认识。

一、要具有激励性

现实生活中,每个人的内心都渴望得到阳光,课堂上,不管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教师的肯定与赞扬,激励性的教学评价语言是学生学习信心的催化剂。因此,教师评价语言中要尽可能多一些赏识和鼓励,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有被认可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为了让学生品尝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教师在评价时要睁大眼睛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不吝言词地给予热情的鼓励。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在一次公开课上不经意中听到一位男同学读课文,这个男孩音质悦耳,吐词清晰,抑扬顿挫中把课文读得正确、流畅而又声情并茂,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于教师听完他的朗读后马上走上前去,微笑着和这位男同学握了握手,无比诚挚地说:“你读得太好了,播音员也不过如此。在读这一课上,我不如你,我和同学们还想再听你朗读一遍。”话音未落,听课的老师和同学们顿时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掌声既是送给有精彩表现的学生,更是送给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的于老师。

我认为,教师评价语言的激励性也要适而有度。现在有些教师上公开课,不论学生回答的好坏,总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激励性评价语言表扬:“你真棒”“你回答得真好!”“老师很喜欢你!”“你真了不起!”弄得听课老师和学生心里都不是滋味。奖赏要与学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无愧于接受这个奖赏。如果对他们解决了一些过分容易的任务而大大赞扬,尤其在中高年级,则不仅难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反而会增加他们的自卑,因为这会被同学认为是无能的标志。所以,赞扬要适而有度,只有客观的、恰到好处的表扬鼓励才显得可贵,才能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成为学生学习内在的、长久不竭的动力。激励性评价能提高学生成绩。教师的激励性的评价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种强心剂,推动着他们向前。评价不紧紧是左右着学生一堂课的学习情绪,还会延伸到课外。所以在我们的评价中尽可能地多激励孩子,尽量少一些批评,这点对于后进的学生来说,又显得尤为重要,激发学生更积极地学习,从而提高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要具有巧妙幽默性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感,就会筑起一道师生互不理解的高墙,教师不理解儿童,儿童也不理解教师。”教育专家魏书生老师明确地给自己提出“每堂课都让学生有笑声”的要求。所以教师的评价也不可缺少幽默风趣的语言,它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解除尴尬的气氛;课堂中的幽默能令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在课堂中师生能进行更好的情感交流。

充满巧妙有趣的评价语言,不仅能促进学生思维的敏捷和灵活,更能使课堂妙趣横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上《草原》一课,有一位模样可爱的男孩对草原为什么美得不空洞时讲得头头是道,最后他说:“所以草原美得不空洞。”教师马上称赞道:“你也可爱得并不空洞呀,你看,样子可爱,也肯动脑筋,你的名字是不是叫可爱草原呢?”顿时课堂里一片笑声,这个学生也开心地笑了。这样巧妙有趣的评价是根据教学进程随机生成的,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学生,使课堂教学更富有生气。

在平时的语文课上,我们班的学生们经常发出的一阵阵笑声。一些老师会问:“为什么你们班的上语文课的时候老是有笑声呢,在搞什么?其实,这些笑声,很大程度上源于教师幽默式的言语评价。我执教《祖父的园子》一课,文中课后拓展部分提到杂草被祖父用除草剂喷洒过后说:“完了,我们都喘不过气来了。”有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时声音非常洪亮。老师笑了笑说:“要么你的抗药性强,要么这除草剂是假冒伪劣商品,来,我再给你喷洒一点。”同学们都笑了,该 同学也会心地耷拉着脑袋有气无力地又读了一遍,这次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评价调节了课堂的气氛,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能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生活处处是学问,只要我们用心去倾听,幽默的语言会无处不在。

三、概括性评价

在教学中,概括性评价语言是重要功能之一,好的概括性评价,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要善于巧妙地点拨、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如学生读书时可以这样评价:“古人说,读书时要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我看,你们今天达到了这个要求。”读完后可以说:“读得非常响亮、流利,如果速度再放慢些,并掌握语气,同学们会更佩服你的,继续努力!”

特级教师王崧舟在执教《金色的鱼钩》时,在一学生朗读后指出:“你已经理解了,但是光有理解没有感受不行,光有感受没有感情更不行,请你再带着感情读一读。”学生思维自然活跃升华而灵光闪动,当再一次朗读时,读得入情入境。教师短短的几句评价语言,有效地指导了学生的朗读。

概括性的评价语言能帮助学生理清学习思路,概括学习方法,掌握知识要点。我上关于写信的内容的时候,问:“同学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写信呢?”学生说:“我给好久不见了的爸爸或妈妈写信。”我点评:表达思念之情。学生说:“我心里不愉快的时候给我的朋友写信。”我点评:“倾述自己的烦恼。”学生说:“我在遇到快乐事情的时 候给好朋友写信。”我点评:“跟别人分享快乐。”学生说:“在过新年的时候,我给亲人写信。”我点评:“节日上的祝福。”这些针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大有帮助,让他们愿意去写真实的东西。因此,概括性评价能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四、导向性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篇6: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浅析教师教学语言艺术性在作文教学中的意义

吉林省四平市吉林师范大学文学院 郭思阳

【摘要】语文作文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重要环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语言的艺术性才能够更好地教导学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本文介绍了语文教学的现状,并对语文教学语言艺术性进行了探讨和研究,希望可以提供参考。

篇7: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

摘要:

在现代教学学习水平的高低,忽视的课题。

关键词:

语言是传递信息、沟通情感、组织教学活动的工具。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去打动学生的理智与心灵,引导他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还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本人谈点粗浅认识。

一、准确明晰、具有科学性

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数学语言表达必须严谨、科学。教学语言要准确无误,不违反科学性。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彻的正确认识。如果辞不达意、模糊不清,或用语含混,模棱两可,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在小学阶段,学生正在打基础,概念的揭示、问题的剖析、内容的阐述都必须用正确科学的语言表达。教学使语言应当周到严密、含义准确、不生歧义。这样才能正确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给学生以清晰明确的认识。否则,只能使学生信疑不定,甚至引起判断上的失误,从而搅乱学生的思维。如把“除以几”表达为“除几”,漏了一个“以”字,就把除数与被除数颠倒了

二、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概念、法则、术语的叙述要准确,不必让学生产生疑问和误解。为此,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有个透彻的理解。例如“整除”与“除尽”、“数位”与“位数”、“增加了”与“增加到”等。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讲解,不能用土话、方言来表达。比如,小能把“垂线”说成“垂直向下的线”,不能把“最简分数”说成是“最简单的分数”等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性的要求。如说话吐字要清晰,读题语句要分明,坚持使用普通话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落,重要的话不冗长.要抓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说

课堂教学

语言艺术

凯本中心小学:吴远才 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较短的时间传递较多的信息。

三、简洁练达,具有逻辑性。

教学语言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不拖泥带水,不罗嗦重复,要言简而意明,使学生既容易接受,又便于记忆。教学语言更要逻辑严密,句句连贯,环环紧扣,层次分明,切忌颠三倒四,前后矛盾。如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是“两边相等的三角形”,不要随意改为“两腰相等的三角形”,改动一字,犯了违反逻辑性的大错误。又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说“所有的半径都相等”、“所有的直径都相等”,缺少了“在同圆或等圆中”这一重要的前提,就违反了逻辑规则中的“充足理由律”。

四、点拨引导、具有启发性

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妙在开窍。数学教师要善于用启发性的语言给予恰当的点拨引导,促使学生开动脑筋,积极主动地去探求解决疑难的途径。如求1/6+1/12+1/20+1/30+1/42=?运用常规方法进行通分,十分繁琐,正当学生面有难色之时,教师指点迷津:观察一下,分母有什么特点?能否变形一下,用简便方法进行计算?在教师点拨下,学生观察出分母都是两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并联想1/2-1/3=1/6,1/3-1/4=1/12,1/4-1/5=1/20,1/5-1/6=1/30,1/6-1/7=1/42,很快算出原式等于1/2-1/7=5/14。这里,教师用启发式的语言既开启了学生思维的心扉,又培养了学生创造性联想的能力。

五、通俗易懂,具有形象性。

使用贴近小学生的儿童化语言,讲得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明白流畅,是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基本要求。如果课堂教学语言过度艰深,充满了抽象的名词、概念、术语,晦涩难懂,学生就会如堕五里雾中,教学效果肯定大打折扣。

数学课堂要用严谨的数学语言谈得好,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语言表达能力的水准将制约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上好课、教好学生,不但要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知识和娴熟的教学方法,还要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课堂上用生动的语言去讲述内容,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用准确的语言去讲解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用理性的合逻辑的充满激情的语言去讲演主题,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心灵。讲授中语句的停顿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语言的渲染可调动学生的情绪;明显的疑问语气好像在告诉学生“要动脑筋想一想”,有意识地放慢语速意思是说“这里是重点千万别错过”。寓情于理和寓理于情的语言,能够解开学生的万千心结;有条有理和层次分明的语言,能消除学生的重重疑惑。用语言去发蒙,用语言去启智,用语言去激励,用语言去引悟,用语言去赞美,用语言去督促。

教师要运用教学语言的魅力,对学生产生震撼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组织他们开展探究性的数学活动,教师的小学数学语言艺术不是天生的,习和长期的实践,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语言,若如此,,类别: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题目:《小学数学教学语言的艺术》 工作单位:凯本中心小学

姓名: 吴远才

篇8:浅析小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艺术

一、语言清晰, 通俗易懂

作为一名小学教师, 肩负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准确地传达各类信息与知识, 绝对来不得半点含糊。而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还比较差, 要从教师所说的话里汲取信息、分析信息会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语清晰准确, 通俗易懂, 决不可含糊其辞, 也不能为了卖弄文学, 而出现一些半古半今的词语, 使人不明其意。特别是对于那些重要的概念、观点、定律和原理的表述, 更来不得半点失真和含糊, 需要反复推敲所用词汇、句式的意义内涵甚至感情色彩, 保证概念传递的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否则, 会影响到学生对知识的准确学习和把握, 降低教学效率。教学语言最忌讳拖泥带水, 重复罗嗦, 这会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的情绪, 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很多时候, 教者劳心劳力而无功, 学者心烦意乱而无获, 就是因为教学语言没做到语言清晰, 通俗易懂。

二、语言的抑扬顿挫

教师语言长时间平淡无奇, 平铺直叙, 会造成学生的听觉疲劳, 降低教学内容对学生的吸引力。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使自己的语言尽量做到高低起伏, 长短结合, 疏密相间, 快慢适宜, 随着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的需要时轻时重, 时缓时急, 抑扬顿挫, 有板有眼, 错落有致, 声情并茂, 有一定节奏感和旋律美, 和谐动听, 使学生舒服悦耳, 精神饱满, 兴趣盎然, 津津有味, 其优势兴奋中心能随着教学语言的声波和声调不断得到调节、转移和强化, 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学语言一直低沉, 那么整堂课形如死水, 毫无活力可言, 学生也可能会感到十分压抑、死板;但若长时间激情高涨, 学生也会觉得十分疲劳, 教师语言也就不再有艺术可言, 变成了十足的“噪音”污染, 学生也就根本无心听课了。

三、语言的趣味与幽默

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学生, 他们有自己的思维, 也有自己的需求, 长时间的课堂学习, 他们心力焦瘁, 十分疲劳, 注意力难以集中。此时, 教师需要“顺应潮流”, 给学生带来点新花样。教师要广采博闻, 把和教材密切联系的笑话、故事、格言、成语、民间谚语、歇后语等引入课堂, 随心所欲, 调动自如, 游刃有余, 以塑造形象, 创造气氛, 让学生感到课堂新奇有趣, 知识易于理解, 从而认真听讲。具有幽默性的诙谐语言, 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也比较容易获得学生的喜爱, 消除学生内心的不安情绪。但在使用幽默性语言时, 切勿为了追求幽默的效果而哗众取宠, 或者使用一些比较低俗的语言内容。

四、语言要富于激励性

教师的语言并不是纯粹的交流, 而应具有一定的激励性。教师语言的思想感情, 来源于每一位教师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认识与理解, 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 来源于对学生赤诚的爱。老师一句鼓励性的语言, 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方向。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到自己的言语里面去, 用情感去打动学生, 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受到强烈的感染。一个能充分掌握课堂语言艺术的教师, 他的声音里充满感情的魅力, 让每个听他课的学生都觉得意味深长, 觉得有股信念的力量渗透在自己的心里。

五、杜绝课堂语言暴力

也许, 我们只会将对学生的体罚与变相体罚看成是一种暴力, 可谁又知道教师课堂教学里也存在着另类暴力———语言暴力。人们一般都会认为对学生体罚等涉及学生身体健康权的处罚是违法的, 但却很少有人注意老师对学生的这种软处罚———语言暴力, 其实这种不是暴力的“暴力”同样是需要禁止的。我们对语言暴力的危害性要有充分的认识, 并且应坚决地杜绝。

学生们所听到老师使用的语言暴力五花八门, 有的连成年人都很难入耳。在课堂教学中, 学生们会遭遇的教师语言暴力大致可分为辱骂性、贬损性、恐吓性三类。

辱骂性语言有:“蠢”、“滚”、“人渣”、“蠢猪”、“傻瓜”、“神经病”、“坏蛋”、“笨蛋”、“讨厌”、“白痴”、“别给脸不要脸”、“连只猪都不如”、“吃人饭不干人事”、“装什么孙子啊”、“整天跟白痴似的”、“长着眼睛出气呢”、“耳朵聋了”等。

贬损性语言:“我一看见你就不高兴”、“就你给班级丢脸”、“你写的什么作业啊”、“最后一名”、“没出息”、“就你这父母离婚没人管的, 大了也出息不到哪儿去”、“你爸你妈是近亲结婚吧”、“你们还不如女生呢”、“这孩子无药可救了”、“这孩子不是读书的料”、“你精神不正常啊”、“我当那么长时间的老师还真没见过像你这么笨的小孩”、“真是笨得没治了”、“你要是能学好, 太阳从西边出来, 公鸡会下蛋”、“我现在都成养猪专业户了, 教了你们这群蠢猪”、“你老笨哦, 你这种人笨得不用讲了”、“一辈子没出息”等。其中“你们还不如女生呢”的话语最让男学生们伤心。

恐吓性语言:“再不好好学就不让你上学”等。

根据网上一份调查显示:语言暴力小学生受害最深, 不同年级的孩子遭受老师语言暴力的情况是不同的, 小学生受到老师语言暴力比中学生的比例要高很多。此次调查中经常受到语言暴力的比例, 小学生、初中生和高中生分别为16%、5%和2%。偶尔受到语言暴力的情况, 小学和初中比较接近, 都占30%左右, 高中占16%。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中, 经常与偶然遭到老师语言暴力的学生, 占总人数的30%。

花样如此多的暴力性语言, 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极大挫伤了学生的进取心与自尊心。一些学生甚至选择“在日记里解恨”、“想要反映但不敢”、“在课下同学间讨论”、“不配合教学”、“成心气老师”、“自己反省”等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更为严重的是, 暴力性语言严重地损毁了教师在学生心里的形象, 更有甚者, 学生采用一些偏激的方法, 产生报复心理。

老师们在学生面前暴露出的语言暴力倾向, 是他们心理状态的一种反映。他们在一种不自觉的状况中转移着自己的这些心理情绪。但这些情绪连作为成人的教师们都承担不起, 那些心灵更加脆弱的孩子们如何承受得起呢?

六、适当的体态语言

体态语言是指教师借助身体动作, 进行表情达义、教书育人的活动, 它在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辅助语言表达, 使语言表达更加光彩和富有成效, 代替口头语言, 起到表情达义的效果, 有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 有助于组织课堂教学, 有助于增进师生感情。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当十分重视体态语言的运用, 把体态语言看成是有声语言的润滑剂和调味品。

教师的体态语言根据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可以大概划分为着装、眼神、面部、头部、手势、身躯等六部分。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各不相同, 但又相互联系, 相互协作, 结合成有机完整的形象教学表达系统。

课堂上, 教师面带微笑授课, 学生会感到亲切、轻松、愉快, 师生关系融洽, 课堂气氛和谐, 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 学习效果自然就好。教师的面部是学生视线的焦点。从教学内容上考察, 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教师都应该通过面部表情适度地表现出来。从思想感情上考查, 教师更应该露出与授课内容相吻合的面部表情, 使学生情真意切地走进教师精心创设的知识意境, 洞察知识的奥妙, 理解知识的内容, 掌握知识的要点, 体验运用知识的无限乐趣。从这个意义上讲, 教师的面部是控制课堂“局势”的中枢, 是测评课堂气氛的晴雨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除了应有的口头语言外, 如果加入适当的一些体态语言, 可以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 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课堂的活力, 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篇9:浅析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要使语言具备清晰的目标

教师在教学课堂上不可以随意地表达,务必确保清楚的目标和有目的性。根据不同的教师知识,要求有目的性地实施异样的表达技巧,体现语言的特点,更加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往往因为不同的文章情调和文体,教师的语言艺术存在多样性的特点。不但有娓娓动听和委婉有致的叙述性语言,而且也有言简意赅和清晰化的说明性语言,以及有栩栩如生的描写性语言和细腻婉转的抒情性语言。教师还应当根据学生年级的不同实施教学,随着不同的教学对象,也应当改变教学语言。教师应当对不同学生的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全面地熟悉和把握学生的一系列方面,确保清晰的目标。并且,在教学课堂上,教师需要在学生固有经验与知识范围之内应用跟学生思想、情感相接近的词句表达,通过有趣、通俗、形象、确切的语言艺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乐于学习的情境。

二、注重语言的情感性

人的要求跟客观事物间关系的体现以及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就是所谓的情感。人的所有心理活动都少不了情感的影响,情感就好比是一种巨大的推动力,属于人们进行认知与改造客观事物的内驱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感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强大的推动力,倘若师生间实现了情感的互动,和谐的氛围就会呈现在教学中。一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懂得通过和谐的语言、真诚的情感扣动学生的心弦,从而实现跟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产生爱憎分明的情感。在教学课堂上,教师语言要细语轻言,沁人心脾;教师的语言要激昂慷慨和催人觉悟;教师的语言要像滔滔的激流,因而能够使人产生直观的体会。由于情感内涵丰富的语言有着艺术魅力,因此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心世界,在学生的心灵种下美感和智慧的种子。

三、注重语言的形象生动

教师不但应当确保语言的准确性,而且还应当确保语言的形象生动。这是由于形象生动的语言可以激起学生思维意识的表象,从而使兴奋点形成,最终让学生产生无尽的想象和联想。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结合教材的知识,跟实际生活紧密联系,通过身边的事物与人物进行比较,实现教授语言的形象生动性。教师在教授学生富有情境的课文时,应当借助拟人、比喻、夸张的修辞手法,以使学生融入相应的教学情境当中去,让学生仿佛置身其中。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船长》这一篇课文的时候,在学生阅读至“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人们透过阴森可怖的薄雾,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这一部分时,教师提问学生:这种情境是怎样的?学生都纷纷地摇头,这是由于学生未曾看到过如此的情境。然后,教师根据泰坦尼克号的故事,对当时的情境进行形象生动地叙述,这样学生好像看到了那种触目惊心的情境。最后,教师启发学生感受船长品质的高贵就变得轻而易举了。

四、注重语言的幽默感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讲,其自身的语言艺术应当充满幽默感。幽默语言的特点是内涵丰富、富有趣味性,基于教师幽默语言的影响之下,学生不但可以快乐和轻松地学习语文知识,而且还能够在笑声当中受到启发,感受其中包含的道理和智慧,进而激发自我的幽默细胞以及自我的思维意识和创造能力。某些情况下,幽默性的语言还可以有效地辅助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突发情况进行应对,从而摆脱尴尬的局面。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应用幽默性的语言实施教学,并不断地模仿与学习。教师应先对一系列的幽默素材进行收集,这涵盖幽默故事、趣闻轶事、格林童话、小笑话等等,进而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灵活地应用。其次,教师应当有效地把握修辞手法的应用,像双关、夸张等,进而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幽默感。

总之,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持续地丰富自我的语言艺术,把握应用语言的技巧与策略,在不断进步的社会文明与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下,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从而应用跟学生生活与学习更加吻合的语言艺术实施教学。

参考文献:

[1]王国新.评价性语言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意义[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10).

篇10:浅析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传递信息,进行沟通的重要工具。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课堂教学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学内容成功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作为语文教师,除了应该有较强的基本功以外,还必须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表现能力,所以,语文教师必须要注重语言修养,追求课堂教学语言的直观美、意境美,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优化课堂气氛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进行有效教学呢?一运用语言进行情境导入,一节精彩的语文课,没有精彩的教学语言是不可能称之为精彩的。教学的导入是进行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学生的情感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景有关,在导入新课时,可根据教材特点,为学生创设一定的语言可感情境。

一、语文教学中语言的作用

语言交流是进行课堂教学的最重要的手段和工具,它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启迪学生心灵,开发学生智力,陶冶学生情操,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手段。实际上,教师是把自己内在的知识和思想外化为语言、动作、表情等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理解和掌握。高水平的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决定着教学质量的优劣。我国一些经典著作对教师的语言做过精辟的论述,如“言近而旨远者,善言也。守约而施博者,善道也”。“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个能够动听地、明晰地教学的教师,他的声音便该像油一样浸入学生的心里,把知识一道带进去。”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

这些话都充分显示了优化的教学语言有着一种神奇的力量,教师言语科学规范,生动形象,思虑清晰,情感丰富,才能寄厚于轻,寄深于浅、寄直于曲,能够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听一堂好课,就像观赏一幅名画,令人心动神怡;又如欣赏一首名曲,虽已曲终却余音在耳,而学生则犹如被磁石吸引住一般,写在他们脸上的充实和满足的神情,充分显现了教师语言的魅力。

所以教师的语言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影响着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语文课堂教学中语言的基本要求

1、语言要规范、准确

教师的课堂语言要准确规范,明白精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教学语言以口头语为主,但不同于普通口语,绝不能流于粗俗和平庸,要规范、文明、准确。首先要用普通话教学。

我国大力宣传并推广使用普通话教学,但在一些地方仍存在用方言、土语教学的现象。中小学阶段是教育的起步阶段,普通话教学能够为学生打下良好的普通话基础。要摒弃粗俗言语位学生树立高尚的品格形象。要注意把握语气词使用频率,吧、啊、呀、吗。适当能产生亲切感,过多会啰嗦累赘。一次,我问一个三年级的小朋友:“刚才一节课老师给你们讲的什么?”他笑笑说:“老师一共讲了85个‘嗯’”可见,“心乖于内,口拙于外,”的教师,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要求和教学改革的需要了。要遵循语法规则,教师授课不遵循语法规则,会影响学生逻辑和思维混乱,影响学生接受知识的效果。

其次,教学语言必须准确。语言的准确性是教学最基本和最起码的要求。不光是指语言、语法上的规范,更重要的是指用丰富多彩的语汇、句式表达事物的千差万别。尤其是对基本原理、概念、规则、结论等,更要合乎逻辑,用词确切,不可模棱两可,含糊其辞。教学语言的优劣,不是由数量而是由质量决定的。教师的表达确切简洁,耐人寻味,“立片言可以明百意”。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养成好习惯。

2、语言流畅、明晰

清亮、明晰、舒缓、流畅而富有节奏变化的语言,能够刺激听觉神经的兴奋,调节听觉神经保持良好状态。而含糊不清、怪声怪调、结结巴巴或急风骤雨式的语声语调会使学生在吃力、乏味、刺耳的感觉中关闭接收通道。

教师讲话的声调高低、速度都要适宜。声调太高了、太尖了会刺耳,太低了又听不清。教师要熟练地驾驭自己的语调。句末语调的平、升、降、曲,整句语调随语势的高、低、起、伏,都会比直着嗓子用高平调说话更富有表现力。语言太快了,象放连珠炮一样,学生来不及听,太慢了,太呆板了,没精神,会抑制学生头脑里的兴奋点,容易使学生疲倦打瞌睡,匀速的语流又常常调动不了学生的注意。,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情绪而巧妙地控制和调节,使之快慢得当,高低适宜,要运用语言高低快慢,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深他们的印象,富有艺术性的教学口语是悦耳动听,流畅而富有节奏感的语言。它能给人带来一种艺术的气息,使听者得到一种艺术的享受。魏巍的那篇《我的老师》里所写的蔡云芝先生,“爱用唱歌的声调教我们读诗”,那“圆天盖着大海,黑水托着孤舟”的诗句,作者不但至今还能背诵,还记得她读诗的音调。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音调呢?竟至于使人终身难忘,对作者接近文学、爱好文学产生了有益的影响?那是因为蔡老师用的是一种抑扬顿挫的音调,有音乐的美感。入情入境,有感染力。

3,语言要生动、直观

有一位老师在讲血液的组成里的血红蛋百时,就说它“嫌贫爱富”,学生一听,有兴趣了,老师一转:说它它嫌的不是钱少钱多,而是氧气的多与少。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 - 爱富 ;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

嫌贫。学生这样理解知识就简单了。在讲白细胞时我用了八个字:生的伟大,死的光荣。因为它吞噬了细菌后自己也会死亡,是人体的卫士,学生听了后容易接受,很有兴趣。

有位教育家说过:“世界上没有枯燥的知识,只有枯燥的讲授。”形象的教学语言是教学的催化剂,如果教师没有好的口才,语言不生动形象,缺乏艺术性,即使是再生动有趣的内容,也会被讲得干巴巴,索然无味,如同嚼蜡

老师不应把重点放在“讲什么”上,而是着眼于“怎么讲”,怎样讲才生动、具体。教师在课堂上运用形象活泼的语言进行讲解,使学生易于理解所学的内容。但追求语言的形象活泼,切不可疏于庸俗、低级趣味,做到形象适度,活泼有格有一位教师在讲《卖炭翁》一课时,就因为教学语言修养上的欠缺,影响了课堂效果,损害了文章的艺术形象。《卖炭翁》一问,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一首乐府诗。本诗在内容上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疾苦,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同情。格调非常感伤。诗歌课学习,主要是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鉴赏,特别是诗歌语言的学习。这位老师在讲课时比喻不当,整堂课多次使用家乡土语,影响了文章的情味,破坏了文章的艺术效果,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作为教师要特别注意课堂语言,要多一些文气

注重语言修养 特别是语文教师。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影响着教学效果 也影响着教师个人形象 反应着一个教师的基本素养。

4、语言要富有启发性

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生动、含蓄、充满启发性的语言,往往能够透过有限,展现无限,启迪学生的心智,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让学生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象力,去丰富和补充,以“不全”引出“全”的结果。

一位小学教师教柳宗元的《江雪》一课,当疏通文意后,有一个学生向老师提出了一个让人费解的问题:“老师,这么冷的天,这位老翁为什么还在钓鱼呢?”这位教师并不急着给学生答案,而是让其他学生帮着回答,有的学生说是老翁家穷,出来钓鱼改善生活,有的认为老翁与家人吵架出来钓鱼散心等,学生们各抒已见,答案五花八门,这时这位教师反问学生一句:“老翁真的在钓鱼吗?”从而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们终于理解老翁钓鱼的用意并不在于鱼,而是以此表达自身对政治仕途的感怀,此举是中国文人官文化的一种体现。教学实践证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善用启发性的语言艺术对启迪学生思维,更好地把握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语言要有情感性 古人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充满感情色彩的教学语言,不但能使学生从形式上,而且从内容上去感受知识;不但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而且作用于他们的心灵。往往会对学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达到心与心的交流,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心田。

教师讲课人语言要富有情感色彩,就必须根据教材的思想内容,该喜则喜,该怒则怒,该哀则哀,该乐则乐。在是非、善恶、美丑面前,表明自己爱憎分明的态度,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感染力量。

比如,引导学生学习《童趣》,我模仿孩子的语气、神态,或“怡然称快”、或“怡然自得”、或“呀然一惊”,教师讲的抑扬顿挫,学生学的摇头晃脑,师生乐在其中。学习《行道树》,我饱含深情,声情并茂,学生大都能怀着崇敬的心情理解行道树“这种命运实际上是我们自己选择的,否则,我们不必在春天勤生绿叶,不必在夏日奉献浓阴”的奉献精神。实践证明,富有激情的语言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能在人的脑皮层上留下较深的印痕,记忆也就能巩固而持久。更重要的是,它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交际中也能“注意表情和语气”,“说话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因此,语文教师应尽量使自己的语言绘声绘色,讲人如见其人,讲事如临其境,讲物栩栩如生,讲景历历在目。从而使学生精神饱满,兴趣盎然,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6.语言要幽默风趣

教育家斯维特罗夫说: “教育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就是幽默。”幽默的教学语言,绝不只是为了博得学生一笑,它在给学生以愉快欢悦的同时。促使学生深入思索,悟出“笑外之音”,从而起到积极的教育作用。

特级教师于永正常常以恰到好处的教学幽默润色课堂,为教学增添亮色。在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于老师请一个学生朗读课文,让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情节。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仿佛把大家带入了果实累累的果园。这个学生读完后。于老师看了看全班同学,煞有介事地说: “陆晓荣听得最投入。我发现他在边看边听的过程中,使劲咽过两次口水。”回过味来的同学们都会心地笑起来。于老师接着说:、“课文中描写的事物,肯定在他的头脑中变成了一幅鲜明生动的画面。我断定,他仿佛看到了那红得几乎发黑的杨梅,仿佛看到了作者大吃杨梅的情景,仿佛看到了那诱人的杨梅果正摇摇摆摆地朝他走来,于是才不由得流出了‘哈喇子’ „„”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于老师又郑重其事地说: “如果读文章能像陆晓荣这样。在脑子里‘过电影’,把文字还原成画面,那就证明你读进去了.就证明你读懂

了。老实说,刚才我都流口水了,只不过没让大家发现罢了。”同学们笑得更厉害了。

在这节课中.于老师用幽默的语言,把一个重要的读书方法——“边读边想象,把抽象的文字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讲出来了,而学生们发自肺腑的笑声。则表示着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和对教师语言能力的折服与钦佩。

教师要善于打开学生的心窗,借助幽默艺术,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笑自心底神自爽”,教师不失时机地运用幽默的话语或事例进行教学,可以给紧张、沉闷、呆板的课堂注入兴奋剂,形成宽松、愉悦、和谐的教学气氛。例如一位教师的做法,中考临近,同学们正在埋头苦学,看着他们个个累得头晕眼花,教师决定让他们轻松一下,于是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你们先听哪个?”同学们都说先昕好消息,“好消息就是今天下午一二两节课不用上课了,我们要拍毕业照!”班上顿时沸腾了,好不容易让局面平静下来,我又满脸沮丧地说:“坏消息就是下午第三节我们照常上课!”

再比如一节音乐课之后的语文课,许多同学都已经恢复到了正常的上课状态,但一名酷爱唱歌的同学还流连在他的音乐天地中,突然轻声地哼起了歌。老师停止了讲课,用诙谐的语言说:“现在我们班有同学想开个人演唱会,不过请再等几天,到了星期天我们再在班里为你开个人演唱会,怎么样?”该同学面红耳赤,羞愧万分,很快从音乐天地回到了语文课堂。

幽默、风趣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润滑剂。培养一定的幽默感和教育机智。是调节师生情绪状态所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缺少幽默感和教育机智,常会在师生之间筑起无法理解的高墙,增加许多无谓的矛盾。实践也证明,富有幽默感和教育机智的教师比起缺乏这方面素质的教师,容易实现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控制,更善于缓和工作中的紧张局面,也更能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来处理矛盾,从而营造一种良好的教学气氛。

不过要做到语言的生动,不是每一个教师都能一下子做到的,这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学识、性格,应该说在这一方面教师若不注意自身的修养和生活的积累,古人说过,“语言无味,面目可憎”,语言也是教师的一种内在的气质、修养、素质的体现。教师对于发展、培养学生的语言有榜样和示范的作用,艺术化的语言影响着教学成绩的提高。有人说过,一个优秀的教师,他的语言应具有诗歌语言的精练、小说语言的传神、相声语言的风趣、演说语言的雄辩,这要求虽然近乎苛刻,但却为我们描绘出语言艺术追求的美好境界。所以,教师很有必要加强自已语言方面的学习,提高自已语言表达的能力,使自已的语言充满艺术的魅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地提高自身语言艺术水平,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三 如何提高语文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刻意追求的艺术.不是艺术;刻意学习的艺术,不成艺术。当一个教师的学、识、情、才等齐备之时。才是教学艺术臻于成熟之日。”精彩的课堂语言,源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源于教师出色的创造才能.更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们的深厚的爱。

1、首先要热爱我们的教师工作

就是要有追求,有坚定的目标,能耐得住寂寞,不东张西望,不左顾右盼,只要热爱它,才能不断深入下去。

像易中天老师讲三国时,将自己研究很深很透的知识用风趣有加的解读表述出来,非常引人入胜,以致不希望他说出“且听下回分解”的告别语;刘心武老师探秘红楼时,和蔼细腻、通过珠联璧合的归纳与演绎,让人听得有滋有味;于丹老师用生活化的语言将生涩的

《论语》描绘得平易近人,融融潜心,似娓娓心语让我们与那个灰色的有温度的孔子有了一次亲密接触。

这些,都是把学问作到极处的表现,只有不断登攀,只有不断钻研,才见天高云淡,才能尽情挥洒,才是真正的自由境界。

就像我经常说的那样,应该把教师这个行业当作“事业”而不是“职业”去做,你才能发现其中无穷无尽的乐趣,才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艺术化

2、必须掌握一定的发音技巧。

语言学家认为,人的语言是由肺、声带、共鸣腔三个器官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说话的底气来源于肺部的作用,正确的肺部运动能够产生足够的发音动力。有的教师不懂得正确运用发音的底气,因此在说话时要么声音微弱,学生听不见,要么扯着嗓子喊,一堂课下来筋疲力尽,嗓音沙哑。可见,教师必须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这样,语言才清晰,有力度。有了规范的语音,还要注意语调。教师在讲话时注意到声调的高低起伏、抑扬顿挫,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讲课时必须注意语速。教师讲话的速度太快,就会导致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模糊或错误,因此,教师讲话的语速快慢应适中,而且宜慢不宜快。有了规范的清晰语音、抑扬的语调、快慢适中的语速,板眼分明的节奏。能准确地把信息传送给学生,并且给学生以美感,才能始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要有广博的知识储备

教师的学识建立在平时对生活的关心,对文化的进修,对各种问题思考的综合,它是构建教师语言生动的丰富的土壤,如同一个相声演员,如果没有一定的学识,是难以说出让人心悦赏目的段子的。“腹有诗书气自华”所谓“轻扰慢捻皆成妙曲,信笔涂抹皆成妙文。”教师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宽阔的视野,才能思如泉涌,信手拈来。在课堂上才能旁征博引,宏论滔滔,左右逢源,妙语连珠。这样既拓展了学习内容,又能启迪学生思路,4、加强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要勤于动笔,通过书面语的训练,提升思想,提高口语的表达能力。最常见的形式就是可以坚持写教育叙事。

很多老师不注意书面文本的写作,其实这样做并不合适 因为我们日常教育工作是一项纷繁复杂的工作,非常琐碎,正式琐琐碎碎的工作构成了我们的教学生活,平常工作中的交流探究也往往是零零散散的,成片段性的,教育思想教学认识常常是火花一蹦、灵光一闪,通过书写文本可以使写作前的这些零散想法条理化,模糊认识清晰化,直观经验概括化,也可以说是一个梳理我们的思想,漂洗我们的认识的过程。写文本需要思考,这是一项艰苦的创造性的劳动,但是写作过程中的艰苦的思考,才会让我们从琐碎、模糊中剥离出最有价值的思想,让我们获得新的知识和发现。写作又像一辆推土机,可以把我们的思想推着向纵深发展,让我们的思路变得清晰、变得深刻。坚持书写文本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他还可以把我们平时的教学成果用文字的形式固定化,成为大家可以交流共享的财富。(踏踏实实的做,认认真真的写。比如最简单的工作总结,大家都写过,可能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感受,写期末总结,通过写以使我们全面系统的回顾自己一学期的得失成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清晰地认识,这实质就是教学反思。有的学校领导就明确要求工作总结要写成反思的形式。梳理思想,反思成败得失,才能使我们更好的修正今后的工作。)坚持用探索和研究的态度去写教学文本,久而久之,这些文本就会积累成有价值的研究资料和教育资源。(是搞教科研的丰富资料及实践基础),很多学者,专家之所以能成为学者专家呀,就是有著述,有文字性的成果。一开始写,可能感觉笔力不足,或懒得写,但贵在坚持,只要写,就在成长,写,可以丰富教师的灵魂,写,可以去掉人身上的匠气,写,可以以一

个旁观者的身份,审慎看待自己的课堂,并改变我们的课堂,让自己活得明白。

写作可以提升我们内在的思想,并外化成丰富、优美的语言。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刻意追求的艺术.不是艺术;刻意学习的艺术,不成艺术。当一个教师的学、识、情、才等齐备之时。才是教学艺术臻于成熟之日。”精彩的课堂语言,源于教师丰厚的文化底蕴,源于教师出色的创造才能.更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们的深厚的爱。

上一篇:企业流动资金借款合同下一篇:我的理想我是工程师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