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育人体制

2024-07-08

校企协同育人体制(精选6篇)

篇1:校企协同育人体制

建立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

摘要:应用型本科院校只有打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建立全新的校企协同育人理念,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入手,从长远上考虑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与责任,再加以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鼓励与引导,学校在改革中注重体制创新,才可能逐步建立起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这也是这类学校转型与发展的长期过程。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战略联盟

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11-0101-02收稿日期:2016-02-26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4年质量工程项目“应用技术大学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研究与实践”(CXQX-JY201401);广东省教育厅2014年特色创新项目(教育科研类)“应用技术大学企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探索”(2014GXJK173)系列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沈颂东(1960―),广东白云学院教授,吉林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企业管理与产业经济研究。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决策部署,近期国内有一大批地方本科院校纷纷提出了向应用技术大学转型的要求。其根本目的就是通过学校转型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新机制,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应用型本科教育能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更有力的支撑。显然建立校企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是实现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的关键。

一、需要树立全新的办学理念 首先,转型高校应当转变传统的办学理念,要通过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来确定自己的发展定位,而不是只从自身能力与愿望角度来考虑问题;要通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及企业合作,深入了解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明确企业(特别是区域内企业)对未来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而不是只坐在校园内设计其未来的发展。总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发展战略、学科与专业发展规划、每年的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等重要工作的思路都要转向从企业需求出发,以培养学生应用能力为本位的市场导向型模式上来。

其次,在如何满足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学校之间的竞争,也存在着如何选择合作企业的问题。转型学校只有通过与所选择的企业的深度协同育人的合作,才能找到真正属于自己的市场,才能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找到真正的用武之地。而如果每个转型本科高校都以这种模式进行发展,大学之间的差别就会很容易区分,其特色就会突出。因为每个学校都在与不同的具体企业进行合作,其发展的内容也必然表现为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形式。因而当前这种同质化办学的现象也就自然会得到改善。

因此,高校转型关键的问题之一就是要树立起全新的校企协同育人的理念。它不仅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校能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核心能力。

二、需要改进人才培养的基本模式 应用型本科高校与地方企业协同育人并不只是一个理论的问题,它需要对高校很多传统的办学模式进行调整、改进及变革。它是一个长期的改进过程,也是高校转型的重点与难点。有些工作可能需要反复的探索,涉及很多具体的工作,一些关键部门及重要岗位都需要不断适应这种转变。

比如,学校的治理结构中要引入企业或产业中的相关人员,包括董事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在关系学校学科建设、招生、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过程中,要考虑他们的意见;在人才培养的全部过程中,要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仅企业的实践,学校的实验课上也要进行协同育人,它需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要通过修改、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改革等多个环节,引导学生,不断把理论知识与企业真正需要的岗位技能结合起来。通过项目化设计、课上课下的教学活动及学生的自主学习活动,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的结合,强化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总之,要使协同育人融入整个办学的体系之中,融入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转型学校在不断的创新及实践探索中去完善、提升。

三、需要建立符合企业共同利益的长效育人机制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要找到能与学校共同担当育人使命的企业。从当前发展看,虽然目前很多高校已在校企合作方面有所作为,取得过不少的成就,但是,从全新角度看,以前的校企合作大都属于建立在浅层次上的一般性合作,更多的是从学校角度考虑问题。学校往往通过各种社会关系使企业接收学校的实习生,企业或者主要是为学校及社会在做贡献,或者其本身利益与学校根本目标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在这样的合作中,学校是想叫学生从企业那里学习实践技能,而企业考虑的是如何让学生在企业里顶岗上班,成为生产线上的一员。可以想象,上述这类校企合作因为没找到真正的共同利益,因此很难建立长久的合作,更谈不上协同育人了。

由此可见,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关键就是要建设具有共同利益的长效机制。那么如何才能具有共同利益呢?事实上这种共同利益必须从双方的能力、需求文化及价值观来考虑。学校需要的是企业的实践基础与实践技能,而企业需要的是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在学校所形成的专业知识,科技开发、培训能力等。因此,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要从双方的长远利益及各自的需求出发,找到共同关心的结合点,另一方面又要从共同利益的角度出发,为对方提供所需要的资源。当然,由于各个学校及企业的能力、需求、希望及发展战略各不相同,因此也不是所有的企业都愿意与学校合作,或者说愿意合作的形式及内容各不相同,学校要找到真正可以合作并与之协同育人的企业也并不容易,它需要一个选择与适应的过程。

从更深层的角度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的建立与维护还需要在理想方面不断地相互理解、支持,形成共同的合作文化及相互促进的价值观,最终在合作上形成一种战略联盟式的关系。这种关系才能使学校与企业之间形成长久的合作,才能使双方的关系更加紧密,才能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的过程。当然学校与企业建立这种长效的战略联盟关系,是一种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它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更需要创新合作机制来保证双方共同及长久的利益。

四、需要政策法规的引导与支持 从当前中国的实际情况看,建立这种符合学校人才培养需要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并不容易。企业与学校的发展定位各不相同,要想在短期内使学校与企业之间能形成深层次上的合作,就需要政府方面的支持与引导。

政府在对学校的政策引导方面主要可通过扩大学校招生、办学自主权、给学校提供专项资金等方面支持;在过程管理及标准设计方面,要强调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的某些环节必须有实践内容;在制订学校考核及评估标准中也要明确协同育人的地位及具体要求。这样学校就会有合作的动力。

政府在对企业的政策引导方面主要可以通过减税、专项资金投入、社会认知等形式支持及鼓励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承担自己的角色。政府在校企协同育人中,还可以通过制定政策、标准,明确学生参加校企合作的权利与义务。鼓励与支持学生投身到协同育人的平台上,积极主动参与各种实践活动,努力提升应用技能水平,使其毕业后更好地满足专业岗位的需要。

五、需要在体制上的创新来解决传统合作模式上的不足 校企深入融合的最好方式是建立一种机制,责任、权利和义务明确,企业自愿参与的办学模式。就像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解决了企业治理中的问题一样。应用型本科院校解决校企协同育人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明晰的产权制度,使企业在学校合作方面,通过人、材、物及知识、技术的投入形成自己的责任与决策权利,并通过学校在培养人、开发产品、形成专利与成果方面获得收益。它就像现代制度下的企业一样,不同的责任人(投资者)依据自己的投入比例,获取自己的决策权与收益权。它也构成了决策者、经营者与一般管理者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

最近,我国在深化企业改革的过程中,提出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强调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等交叉持股、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经济是解决好企业治理结构,形成良好企业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它一方面通过混合所有制解决了单一所有制的管理局限性,另一方面也可通过这种混合所有制打破垄断,提高企业或行业的效率。这种体制上的创新也应当适用于高校的改革。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也需要通过国有资本、集体资本、非公有资本在学校中的交叉投入在学校办学中的某一领域(整个学校、一个二级学院或某一研究院中)形成学校与企业或学校、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相互融合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这样就会在决策过程、人才培养过程及学校管理的过程中形成全新的管理体制。对公办学校而言,如果引入部分企业及民营资本,就很容易解决长期以来公办高校所存在的办学的动力与效率问题,激励学校培养更多、更好应用型人才的积极性;对民办学校而言,通过这种合作,可以很容易地解决学校某种资源不足的问题,比如学校缺少人才与土地,可通过与政府的合作解决教师的编制,并投资相应的土地,但政府的这种政策及资源的投入并不是白白送给学校,而可以通过股份制的比重,把政府的投资转变成政府对民办教育的购买,这样就可直接减少民办高校学生的入学学费,有效解决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另外,政府不但可以通过主管者的角度对民办高校进行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还可以通过这种资源投入所形成的股权比重直接参与学校的决策与管理。

总之,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企业对学校、政府对学校的这种混合投入会形成全新的管理体制,有效地解决现有应用型本科高校长期形成的管理问题。

总之,只有打破传统的思想束缚,建立全新的协同育人理念,从人才培养全过程入手,从长远上考虑校企双方共同的利益与责任,政府在政策上进行支持鼓励与引导,高校注重体制创新,才可能逐步建立起应用型本科院校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长效机制。这也是这类学校转型与发展的长期过程。

参考文献:

〖1〗洪贞银高等职业教育校企深度合作的若干问题及其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10,(3).〖2〗汪建云,王其红高职教育政校企协同合作的困境与突破〖J〗中国高教研究,2014,(1).〖3〗刘文清构建利益驱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5).

篇2:校企协同育人体制

摘要:针对目前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及实践。该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以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对其他高等院校的制图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动示范作用。

关键词:校企协同;机械制图;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6-0111-02

一、校企协同育人背景

2012年11月中国高等教育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第十二条指出:“推进协同创新,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以创新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政策和项目引导,大力推进协同创新。探索建立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企(行业)协同、校地(区域)协同、国际合作协同等开放、集成、高效的新模式,选取具有代表性、典型性、实用性、职业性的项目作为该培训项目课程的教学载体。项目设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从单项到综合循序渐进。”通过学习文件精神,我们认识到建立科教结合、校企合作等育人新机制,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为创新能力教育,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已成为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研究热点和重要课题。

工程制图课程是理工科院校必修的技术基础课,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两大部分,既有系统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性,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尤其对于机械专业的学生来说,在学生动手能力、工程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上,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我校在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中,以机械制图为试点,在优化课程内容体系的同时,积极推广并实施校企协同、科教协同等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就尽早进入课题、接触工程实际知识,这对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工程表达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机械制图》课程教学现状

21世纪以来,各高校在制图的教学内容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实验教学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改革,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空间想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但是学生的表达能力、工程应用能力仍未得到实质性的改变,面对培养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具有实用型、创新型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在教学中还存在如下不足:

1.制图教师缺少工程实践经验,不利于学生创新力的培养。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作为教学中的主导者,自身必须具备创新意识和现代的设计思想。长期以来,由于制图教师担任的教学任务繁重,教师自身参与的工程项目少,缺乏工程实践的机会,教学过程中缺少创新思维训练的素材,只能将制图本身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缺乏实践训练的机会,因而动手能力、创造能力得不到实质性的提高。

2.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随着三维实体建模、虚拟功能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运用,让模型的构造组合变得非常简单,原来理论教学中的相贯线截交线的求解等难点问题变得非常直观,画法几何中点线面的求解问题也变得无用武之地,在这种少学时的新常态下,在新的课程体系中应削枝强干,减少画法几何理论课时而增加实践环节,精选和更新有利于学生绘图能力、工程意识、创新能力培养的内容和知识,尽量做到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3.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相脱节、实验条件落后、不利于创新实验的开展。制图课程教学包括课堂教学及实验教学两大部分,实验教学主要对机械零件和部件进行测绘。目前由于实验手段及实验设备的缺乏,测绘环节往往被简化,测绘实验的模型大多为教学模型或虚拟模型,与工程实际的零部件有较大差距,使得理论与实际相脱节,学生在绘图过程中,经常出现“闭门造车”的现象。如何在理论知识中合理地嵌入实践环节,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工程实际的能力、创新能力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机械制图》课程校企协同育人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依托本学院的国家级实验中心以及校外的实践教学基地,我们在如何进行多形式、多层次地构建协同育人教学模式上,坚持与企业、科研紧密联系的路线,以工程项目、工程零部件为载体,就制图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如下探索与实践。

1.在理论教学方面,校企协同,共建“教学课堂”。(1)校企协同,共建校园开放式教学资源云平台。我院与东莞市力拓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共建了校园开放式教学资源云平台,平台包括自测系统、互动平台、课件制作等。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学习教师发布到学习端的学习资源,通过详细的学习引导和后台的视频动画资源,预习或巩固课堂上所学知识,可以自我测试,让老师知道学生的薄弱环节,并实施“翻转课堂”。这些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2)聘请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教学课堂”,以弥补校内教师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我院跟区内的多家企业联合建立了实践教学基地,跟他们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制图理论课程最后会安排一次企业科研人员走进“教学课堂”,他们将企业最新技术及前沿发展带到学校使课堂教学与企业生产对接,使学生及时了解和掌握行业企业最新的技术和热点,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企业人员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项目和教学案例,结合工程实际问题参与课程教学及设计指导,以弥补校内教师在工程实践方面的不足。比如在零件图、装配图的表达内容上将从企业人员的角度,结合机器和零件的制造、装配和加工方法、检验方法、装配结构、工艺结构等方面来讲解工程图形应该怎么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工程素质。(3)项目驱动,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企业提供与教师进一步开发合作的机会,从而提高老师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并以这些项目为载体,通过科研促进教学,充实、丰富、更新教学内容,掌握更多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创新思维训练的素材,并融入教学的全过程,逐步完善以实际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近年来,制图教师以来自跟企业合作开发的甘蔗联合种植机、收割机、插秧机等真实项目作为载体,根据难易程度设置成单元项目、课程项目等模块融入到工程制图课程的各个教学环节中,让学生从大一开始就接触工程图的训练,接触到更多的机械零件和工程实际知识,加强理论跟实际的联系,更好地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2.在实践教学方面,校企协同,开创“实践课堂”。(1)校企协同,带领学生走进企业。依托学校周边的工厂及实践教学基地,带学生到厂里进行参观学习及参与生产实际两个环节。通过参观,可以熟悉产品制造的流程、零部件加工工艺、产品装配工序工艺、产品质检与试验等生产实际过程,弥补尚未开设机械制造基础和工艺课程而导致在零件图装配图表达中的不足;通过参与拆装实验、产品设计等企业生产技术活动,让学生通过经历真实的情景和过程,加强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校企协同,共建实验课堂。通过课程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开发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验实训教材,在零部件的测绘中采用企业提供的真实零部件取代练习用模型,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指导,将学生的设计图纸跟工厂的生产图纸进行对比,指出其与生产实际的不足之处,提高其实际绘图表达能力与工程实践能力。(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创新项目,拓展创新课堂。作为实践教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的补充,各类创新实践项目有助于学生提前接触工程实践。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团队,以老带新申请各种创新类项目,参加各类创新比赛,走进“创新课堂”。可以将教师的科研项目及企业实际案例结合技能竞赛要求进行设计,聘请部分企业老师参与技能竞赛指导,建设创新团队。通过参与并体验真实的工作项目训练,把工程制图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近年来,本学院在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3D大赛、广西高校大学生创新设计与制作大赛、全国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大学生机械产品数字化设计等大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4)校企协同,引入面向设计的图学教学。传统的教学课程体系中,工程图学、工程材料、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等课程之间缺乏协调,各门课程往往成为一个个孤岛。学生学了制图理论后,没有相应的实践机会,工程制图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得不到进一步的表现与提升,因此要通过课程改革,在综合提高阶段引入面向设计的图学教学。具体做法是把一部分制图实验课程内容放到大学二年级,结合机械原理、机械设计课程,让学生到校外实践基地参与产品设计过程,进行产品零部件测绘与拆装实习。

四、结语

针对目前制图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我们通过构建多形式、多层次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方面进行了改革探索及实践。在学校及企业的有力支持下,从校内教学到校外实践,从真实的工程零件到生产图纸,从拆装实验到产品实际生产过程,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到参与企业的真实项目,让学生尽早接触工程实际问题,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大赛及参与教师项目,实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这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其他高等院校的制图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推动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篇3:高校校企协同育人路径探究

关键词:协同育人,高校,校企,路径

作为提高实践教学质量重要途径的校企协同育人是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无论是合作形式、内容,还是合作成效,我国的校企协同育人跟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浅层次阶段,众多企业尤其是知名企业缺乏积极参与的动力,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现象,即所谓的“校企合作失灵”[1]。如何激发、增强众多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推进合作向多方位、深层次和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拟从高校的角度,探索校企合作路径,激发、增强企业参与协同育人的动力,使校企深度融合,加强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培养。

一、合理选择协同育人企业,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笔者对28 个企业的组织校企协同育人的高层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在调查中,我们给出了七个影响校企协同育人主要因素选项,要求企业作为被调查者按重要程度从高到低列出三项。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表1), 目前企业认为影响他们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最重要因素是校企双方的利益分配,将其列为第一、第二和第三选项的份数分别为16、6 和2,这说明企业最关注的是经济收益,特别是直接的经济效益。

在市场经济的知识经济时代,校企协同育人既是教育活动,也是经济活动,是一种互利共赢、平等的合作, 合作必须建立在双方地位平等、利益均衡的基础上[2]。若协同育人只突出、强调一方的主体地位与利益,合作势必不能长效持久。

高校尽管已普遍认识到,校企协同育人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重要有效路径,但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和旧教育体制的影响,作为协同育人主体的高等学校,普遍存在着对校企合作的市场化认识不足,没有把校企合作放到市场经济中来认识和实践,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更多考虑的是如何解决学生的实习实践岗位、改善办学条件、实现学术抱负,这势必会导致协同育人的另一方———企业的积极性不高,动力不足。因此,在校企协同育人的实践中, 普遍存在“校企协同失灵”现象。

如何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克服“校企协同失灵”?协同育人企业的合理选择极为重要。高校应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可持续发展负责的精神,科学合理地选择企业。因为在校企协同育人中,合作双方资源与能力的异质性与互补性的程度决定了校企双方合作动机的强弱,任何一方的实力太弱,就会使另一方的合作动机减弱,合作就难以为继。因此,要探寻校企协同育人的实施路径,合理选择协同育人企业是第一步,是起点,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合作双方互利共赢。其主要实施步骤如下:第一是对企业的技术实力与信誉进行调查,了解是否适合与其进行校企协同育人, 与其进行校企协同育人能否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第二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调查企业的需求,分析校企协同育人能为企业提供什么服务;第三是调查了解本校的优势资源,分析本校能为企业发展提供什么服务,努力构建高校服务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正处快速发展、科技较先进、科技含量较高的成长型企业代表着现代企业的发展趋势,产生着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而且迫切需求高技术人才,有更高的积极性参与人才培养。高校应与此类企业深入沟通、广泛合作,这样有利于高等教育与先进科学技术保持同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高校应认真、全面地研究分析此类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特征,树立与其合作、为其服务的意识,积极为其培养人才,以此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为企业多方面的需求提供服务、做出贡献、创造价值,尽可能地保证企业在协同育人中能得到相应的利益保障,调动、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协同育人的动力;也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学生提供参与生产管理与科研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锤炼他们的非智力因素,提升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与思维能力。

二、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管理,为合作的长效运行提供保障

从笔者对企业的调研统计可以看出,对校企协同育人失败原因的归结上,企业认为主要是校企双方合作教育的管理制度不健全和企业获利较少(表2)。“企业获利较少”是预料之中的,而“管理制度不健全”反映了目前校企双方在协同育人中存在管理制度缺失或模糊的问题。所以要提高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性和合作效率, 除了须考虑企业利益补偿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校企协同育人的建立与运行过程是一个起始于驱动机制,成长于沟通机制,归结于分配机制的有机过程。 前期的准备充分,选择合适的合作方,是校企协同育人的起始,此时校企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只是一种可能。加强校企协同育人的过程管理,才是实现校企资源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才能促进科学、公正、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的形成,为合作的长效运行提供保障。

(一)建立畅通的信息交流渠道

在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双方的信息交流极为重要,笔者的调研结果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都认为在校企协同育人期间建立双方的信息交流渠道很重要(表3)。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是一个动态过程,只有信息交流畅通,才能及时化解矛盾, 互相了解对方的需求,使校企的资源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动态过程始终保持平衡。

(二)构建适合校企协同育人的教学运行和管理机制

要真正深化校企合作,必然会带来学校管理模式、 教学体系的全面变革。由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与学校教学存在着各自的规律与特点,导致在校企合作期间难免出现时间上的矛盾冲突。为了解决校企合作的时间错位, 高校应适应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与规律,突破传统的管理方式,建立有效的适应校企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制度,以减少企业负担,实现校企协同育人、 协同发展的办学目标。

(三)采用集中—混合专业的实习教学管理模式

高校安排大学生的实习实践教学大多是集中进行的,同一专业学生数量多,一般是几十甚至上百人同时出现在有限的岗位[3],客观上使企业的正常生产受到影响与干扰,使得有意接纳学生实习实践的企业也有畏难情绪,而且,由于企业有丰富经验的指导教师的数量有限,大学生很难得到有效的指导与实践锻炼机会,不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

而集中—混合专业的实习管理模式的集中指的是一个合作企业接纳几十甚至上百的学生同时进行实习实践,而混合专业指的是在同一合作企业的学生是由多专业组成的。其优点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在同一合作企业有几十名学生进行实习实践,有利于学校进行监控与管理;不同专业的学生分散在不同岗位与部门,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并有利于企业指导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建设提供较全面详细的资料,获得合适的人才;企业指导教师有时间、有精力指导学生实习实践,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更易得到提升。

三、调整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使企业在协同育人中获得人才收益

笔者通过对28 个企业的组织校企协同育人的高层管理者的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显示(表4),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最主要利益考量就是人才收益,获得合适、稳定的企业人才,所占比例为32.14%,远超于其他选项。 人才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但在企业招聘人才的一两次面试中,无法鉴定一名大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往往在大学生进入企业后,企业对新员工会有大约半年至一年的考察期,大大增加了企业的经营成本。而通过学生教学实习,企业和大学生可相互了解、考察,显然比在短暂的笔试、面试中考察人才全面透彻得多。而且这些学生比较熟悉企业工程流程与业务,不用进行岗前培训就能直接上岗,大大节约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是,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着脱离实际需求的现象, 学生能力结构不符合职业要求。笔者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表1),在七个影响校企协同育人因素选项中,企业将双方的利益分配列为第一重要因素,所占的比例为37.35%,将“学生素质”列为第二重要因素,所占的比例为24.10%,这两个选项所占的比例远超其他五个选项,间接地反映了企业对当前高校学生素质的不满意,导致了在大学生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不少大学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是不少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满意的大学毕业生,相当程度上导致了企业在参与校企合作上普遍缺乏合作的“内驱力”。

为了加强大学生专业能力适应性的培养,构建适应企业需求的大学生知识结构,使企业能在校企合作中获得合适的人才,得到人才收益,各高校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须充分考虑新技术、新成果等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沿知识、专业特性及高校的办学定位,充分调动企业与高校进行协同育人的积极性,保证校企合作的长久有效。

(一)将新技术、新成果等前沿知识纳入课程计划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成果等社会经济发展前沿知识不断涌现,高校的教学内容常常滞后于行业发展,普遍存在“用昨天的技术培养明天的人才”的现象[4]。因此,高校应积极与企业建立广泛的紧密联系,可以到用人单位进行调研,了解每一种专业所面对的各种职业对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任职要求,了解生产、科研中不断出现的新技术、新成果及社会经济发展前沿知识, 将它们纳入课程计划,调整课程体系,使其日趋科学、完善,确保专业课程内容符合职业岗位要求。这种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不仅能使大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还能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促进学生合理的创新知识结构的形成及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利于培养大学生适应企业需求,激活企业参与产学合作的“内驱力”。

(二)根据专业的特性优化课程结构与内容

高校各专业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置须根据各专业所面对的各职业对大学生的任职要求,充分考虑专业的特性。对于那些,要求毕业生须有一定的专业深度和专业能力,经过较强专业训练才能胜任,有较多从事技术含量较高、专业型的工作的专业,高校就应为该专业学生开设较高比例的专业课,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尽可能提升他们的专业化劳动生产能力。以机械类的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这个专业涵盖了五个专业方向: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热加工工艺、铸造、塑性成形工艺及设备和焊接工艺及设备,在1998 年专业调整之前这是五个不同的专业。对于应用型高校来说,如果采用研究型大学的课程结构,要求学生在四年中学习如此广泛的内容,势必会造成专业能力弱化,专业特长不突出的结果。目前有些大学毕业生由于所学专业的专业性不强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是明证。因此,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宽口径专业招生、窄专业方向培养的办学理念,这样更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更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5]。而对于一些专业,诸如文科类应用型专业,除了要求他们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外,更多是综合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其课程体系的设置可采用开设更多通识课程,加强基础课程,设置综合课程等途径实现,重视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等就业软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跨学科混合型创新人才。以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为例,当今媒体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既要掌握新闻传播专业的知识,还要注重对社会学、政治学等跨学科的学习,以加强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政治把关意识。因此,该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须培养具有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政治、历史、社会相关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三)充分考虑高校的办学定位

篇4:校企协同育人,提高培养质量

关键词: 中职教育 校企联办 培养质量

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存在重理论轻实践,“产教脱节,校企难以深度融合”等问题。漳州工业学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子。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有效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一、中职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的差距

中职学校按传统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的需求存在以下差距。

(一)职业意识模糊。很多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和规划,不清楚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样的职业,具体该担负什么样的岗位职责,没有树立明确的职业意识。择业时,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及技能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职业定位不准确。这就使得一次就业率低,学生就业以后不断更换工作。

(二)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欠缺。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专业知识的传授各课程相对独立,重理论教学轻实际应用。学生在校期间,不能将学过的专业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运用。工作中面对实际问题,很多学生无从下手,缺乏清晰的思路,缺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际操作技能欠缺。由于职业意识不清晰,有些学生在学校安排的实验实习实训过程中,不敢动手,不愿动手。有些学生虽完成了实训项目,但不善于思考和总结,不明白实训内容和所学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往往过后就忘,不知道自己做过些什么。这些都导致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缺乏自信,缺乏足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二、校企联合办学的意义

校企联合办学,是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方式,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的合作模式。校企合作,注重人才的实用性与实效性,有针对性地为企业培养人才,可以为企业获得更大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校企联办,有利于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当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打通和拓宽技能人才培养的发展通道;有利于促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质量;有利于创新职业教育招生制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完善现代企业劳动用工制度,解决合作企业招工难问题;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的信息、资源共享,使中职学校的教育资源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节约教育与企业成本,是一种“双赢”模式。

三、校企联办的探索与实践

我校轻工机械专业与福建标新集团联合办学,双方深度合作,协同育人,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学习内容和岗位能力有机结合,学生毕业即上岗的无缝对接。

(一)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为有效提高培养质量,我校与标新集团共同协商,按照技术领域和岗位任职要求,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校企双方依据职业岗位要求,确立符合企业及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把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实训与工作有机融合,努力培养职业素养好,职业能力强,具备专业知识,善于学习、可持续发展的合格人才。

(二)根据企业岗位要求安排教学内容。为使教学符合企业的实际需求,我们与标新集团的工程技术人员及相关领导反复研究讨论。基于企业对毕业生的能力需求,根据企业的车间配置、主要生产任务和核心技术,综合考虑企业的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精心制定出符合职业岗位需求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对轻工机械专业原有的课程结构、体系、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构建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教学有机融合成一个整体,使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更贴近学生未来的工作实际,保证“所学即所用”。

(三)合理安排生产性实训。采用工学交替的开放式教学,有计划、分步骤地安排学生参加生产性实训,将课堂移到企业生产一线,以真实的岗位对学生的各项基本技能进行培训,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的培养融于实训过程中。校企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和岗位轮训计划。企业选派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业务骨干,承担教学和指导工作。学生所学内容,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实际操作,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学生在岗位轮训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技能。

(四)职业素养培养和职业生涯规划。让学生尽早清楚未来工作岗位职责,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专业课教师要让学生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学生通过了解、掌握专业知识,通过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实训项目,逐步培养专业兴趣,具体、客观、现实地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充分的准备。

企业选派政治素养好、理论水平高、技术精湛、实际操作能力强的技术人员,担任实训指导教师。通过他们的言传身教和引导,学生在不断提升职业技能的同时,逐步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不断培养和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职业精神、职业态度,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

(五)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企业不仅要求毕业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还要求他们具有善于学习、善于总结的能力,以适应企业不断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教师进行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制订、实施符合企业需求的课程改革方案。适时安排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总结和综合应用,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有利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有些专业课,可根据实际工作过程采取项目驱动式教学。通过大型练习、课程设计、实训项目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将分散的专业知识整合,逐步形成系统的思维方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有利于培养出既“会”又“懂”、掌握技术并能应用操作、持续发展的合格人才,以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

经过校企双方的不懈努力,学生学习目的明确,职业训练扎实,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学习能力、岗位技能水平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毕业生在公司留存率高,岗位稳定性高,业绩好。

实践证明,“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是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05]35号)》.

篇5:家校协同育人观后感

小家是家,国家亦是家,双减背景下,家庭教育要心怀“国之大者”,承担起培养孩子的主体责任。因为站在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高度,让家长好好学习,让家庭发挥作用,才能为国家培养可堪大用的栋梁之材,通过学习《家校共育赋能成长》讲座,我有以下感受,与各位家长分享。

一是在行动层面,家庭教育应做到“学”而“思”

学无止境,“双减”背景下,对“学”的理解不应仅局限于课本,社会课堂、家庭课堂相比于学校课堂范围更广阔,知识更丰富,呈现形式更生动,更利于孩子接受。所以家庭教育应将眼光放长远,由父母当孩子的老师,也学着老师的样子,抽空多备备社会教育、家庭教育、挫折教育的课,多为孩子上一节有意义的素质教育课,为孩子“松”增加作业、赶赴培训班的“绑”,“开”增长见识、提高素质的“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常用这句话与孩子沟通,课堂中孩子都瞪着眼睛在听,唯有那些善思考、爱琢磨、凡是问个为什么的孩子,才能快速让知识入脑入心,不迷惘、不懈怠。所谓“学”“思”结合,应该在家庭教育中营造一种共同思考、相互帮助的氛围,打破家长式、管教式沟通方式,放低姿态,站到孩子视角,引导孩子思考将书本枯燥的铅字转化为现实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人物,让孩子成为主角,主动思考、主动作为,才能将“减”下来的时间,充分利用到培养“加”上去的能力中来。

二是在思想层面,家庭教育应做到“信”而”行”

“信”,做信念坚定的共产主义接班人。身边有因为孩子引导方式不当,而导致负面结果的例子,甚至结局令人掩面而泣,这与家庭思想教育缺失有很大关联。当四名朝气少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在天安门广场呐喊“请党放心,强国有我”时,孩子很激动,也跟着说了一遍。那时我感觉孩子是有所触动的,“爱党、爱国”的思想意识已经萌芽,需要进一步正确引导。当下,在学校大抓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家庭也应该注重理想教育、信念教育,“双减”后的父母陪孩子品一篇励志小故事、观一次红色教育展、写一篇深刻读后感,帮助孩子回眸党领导人民齐心协力浴血奋战书写的百年历史,让孩子做坚定共产主义理想的奋斗者,而非随波逐流的物质人,也就不会出现遇事否定自己、心理负担过重而导致的极端行为。而这一切的实现,并非一朝一夕,需要父母做长期规划,找到与孩子的共鸣点,逐步融入到家庭教育中来。

篇6: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

一、充分认识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重要性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而另一方无监护能力,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16周岁的农村籍未成年人。

家庭、学校、社会是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的共同体。强化“家、校、社”协同育人,三者相互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构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网络,事关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千家万户福祉,事关社会和谐稳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局,意义重大。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要认真贯彻国务院、省政府文件、省教育厅精神,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协同家庭和社会,形成有效合力,促进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富裕美丽幸福萍乡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明确“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的目标任务

充分发挥教育部门在留守儿童关爱保护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全面构建“家庭尽责、源头预防、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体系,协助建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机制,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到2020年,形成较为完善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留守儿童接受的学校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课外活动得到合理安排、日常生活得到妥善安置,留守儿童成长、教育环境更为改善、安全更有保障、身心更为健康。

三、充分发挥中小学校在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中的重要作用

1.建立一个学校留守儿童信息动态管理平台。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建立本校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摸底,一人一档,如实记录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心理状况、生活状况、家庭状况和监护人状况等情况,并根据情况变化对数据适时更新,实行动态监测。各中小学校要确保对留守儿童关爱缺失的风险和隐患掌握全面、报告及时、关爱到位、处置妥当。要重点排查义务教育阶段辍学、家庭生活困难、存在学习或心理问题、无监护人、身体残疾等留守儿童,及时发现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分类教育关爱与保护,精准施策。省教育厅将建设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关爱公共平台,为分类开展关爱保护、分享交流经验提供服务。

2.建立一个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阵地。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整合学校资源,对闲置校舍或图书室、活动室、心理辅导室、乡村学校少年宫等功能室进行改扩建,并配备完善必要的学习生活、文化娱乐、心理辅导、网络通信等方面的设备器材,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为留守儿童提供课业辅导、文体活动、心理抚慰、安全教育等综合服务。组织学校留守儿童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和培训、心理团体辅导训练等,加强留守儿童兴趣培养,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3.建设一支学校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队伍。建立由学校党员干部、班主任、教师等组成的留守儿童“代理家长”队伍,通过“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与留守儿童建立固定的关爱联系,使孩子生活有人管、学习有人教、成长有人导、心灵有人抚。“代理家长”要做到“五个一”,即:每天辅导帮扶学生作业一次、每周与帮扶学生谈心一次、每月与帮扶学生父母或监护人至少联系一次,每半年对帮扶学生家访一次。加强对留守儿童相对集中学校教职工的专题培训,提高班主任和宿舍管理人员关爱照料留守儿童的能力。鼓励引导行政机关党员干部、“五老”人员、热心人士、爱心家长、志愿者等,充实学校“代理家长”队伍。各县(区)、市直学校应将教育关爱工作列入教职工绩效考核范围,对长期从事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教职工,在职称评聘、评先评优时应予以倾斜。

4.建立一套学校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工作机制。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落实免费义务教育和教育资助政策,确保留守儿童不因贫困而失学。纳入学校教学计划。留守儿童较多的中小学校应将留守儿童教育需求纳入教学计划,开发校本课程,加强留守儿童的思想道德教育、人格品质教育、习惯养成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应注意教育方式,不得将留守儿童标签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每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应至少配备1名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心理辅导教师和班主任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思想动向,及早发现并纠正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加强学生安全教育。学校全面使用《江西省中小学校学生安全提醒教育每日一播》,定期邀请公安、消防、卫生、计生、心理等部门专业人士,加强对留守儿童在防汛、防火、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食物中毒等方面的安全教育,增强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女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掌握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常识。建立重点时段排查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完善重点时段儿童伤害风险排查、防控、报告等制度,特别要全面加强对寒暑假等重点时段、重点事故点和重点对象的排查,有效预防和控制农村留守儿童伤害事故发生。建立强制报告机制。学校、幼儿园及其工作人员要履行报告责任,在工作中发现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居住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的,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报告。寄宿制学校要完善教职工值班制度,落实学生宿舍安全管理责任。建立健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学习生活、心理辅导等工作制度,形成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常态化、长效化。

5.完善一系列学校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条件保障。要加强寄宿制学校建设,确保有需求的适龄入学留守儿童能全部入住。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为留守儿童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完善寄宿制学校图书室、学习室、亲情电话室、娱乐活动室、课外活动场地等,同时在宿舍生活、用餐、小组学习、课后作业、课外活动等环节,模拟家庭情境,提倡“校中建家”,注重培养留守儿童自主生活和自主管理能力,弥补留守儿童家庭功能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在住校期间感受家的温暖。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的原则,认真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的各项政策。积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加快扩大城镇义务教育容量,提升城镇教育承载能力。按照“一人一籍、籍随人走”原则使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做好随迁子女的学籍转接和管理工作;落实符合条件的随迁子女在输入地参加中考、高考政策,消除随迁子女就学障碍,让更多的留守儿童能够随父母进城上学。

四、积极协同家庭和社会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 1.积极引导和督促留守儿童家长承担主体责任。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向家长宣传《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江西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江西省学校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明确告知家长和学校各自应履行的职责,增强家长自觉履行监护主体责任的法治意识。通过上门培训、送教下乡、编发家教资料、留守儿童公共网络平台等方式,向留守儿童家长和监护人开展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的授课、宣传咨询和教育培训等活动。要加强沟通联系,督促家长和监护人高度重视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切实担负起假期安全责任。要督促和指导外出务工家长平时要以各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协助学校加强留守儿童教育和安全管理,努力化解留守儿童成长中遇到的问题。

2.强化家校合作促进协同育人。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建立健全制度化的家校合作机制,完善家长委员会组织和功能,家长委员会成员中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应占一定的比例。通过家校合作机制,加强留守儿童与受委托监护人、外出父母的有效沟通。通过电话、视频、微信等方式,搭建“亲情关爱”平台,适时播报交流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和父母在外工作、生活情况,打造留守儿童与家长的“不在一起的共同生活”,增进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情联系。建立假日期间定期家访制度,加强寒暑假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利用节假日在留守儿童父母相对集中的务工地召开家长会,如实向家长通报留守儿童情况,动员家长回乡创业,指导外出务工家长以多种方式经常关心留守儿童。

3.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协助当地政府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落实辍学学生登记、劝返复学和书面报告制度,发现学生逃学旷课、辍学、存在监护缺失或不良行为等风险隐患的,要及时与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取得联系,提醒督促家长或其他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做好劝返复学工作;对于劝返无效的辍学学生,要及时书面报告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并在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进行标注,在义务教育年限内为其保留学籍,依法采取措施劝返复学,尽最大可能控制留守儿童失学。

4.积极协同党政部门、群团组织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关爱留守儿童。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开展工作,争取民政部门对学校关爱保护工作的支持,特别是要将符合条件的特殊困难学生纳入社会救助政策保障范围。要积极争取财政部门支持,为学校留守儿童教育关爱阵地的建设运转、活动开展等,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要积极争取人社部门支持,增加专兼职人员,解决学校教育关爱保护留守儿童人员不足问题;同时,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教师职称评聘、评先评优的重要业绩,激发教职工的积极性。要积极争取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等支持,依托群团组织现有服务阵地、志愿者队伍等优势和力量,积极为留守儿童提供假期日间照料、课后辅导、心理疏导等教育关爱服务。要积极争取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专业社会工作者等社会力量支持,引导他们与学校留守儿童结成爱心帮扶对子,为留守儿童奉献爱心。要依托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乡村学校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共服务阵地,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关爱保护。推动有条件的地方由政府购买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公益服务。有条件的中小学可派教师到乡镇(街道)、社区(村)公共服务平台兼职,为留守儿童提供公益性教育关爱服务。

五、加强“家、校、社”协同育人、关爱保护留守儿童的实施保障

1.加强督导评价。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各级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把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对下级人民政府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并适时开展督导工作;将关爱保护工作作为挂牌责任督学工作的内容之一,对学校实施经常性督导。市教育局教育督导部门将把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列入对各县(区)政府督导的内容。

2.加强典型推广。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会同有关单位,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宣传、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宣传,强化政府主导、全民关爱的责任意识和家庭自觉履行监护责任的法律意识。建立健全舆情监测预警和应对机制,理性引导社会舆论,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宣传报道先进典型,营造协同育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宣传推广先进典型;相关经验做法和具体实施方案,请及时报市教育局思品科。市教育局将适时开展创建留守儿童教育关爱示范区、示范校活动,并遴选一批典型做法逐步推广。各县(区)教育局和市直中小学校要积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示范校创建工作,充分培育、挖掘和提炼先进典型经验,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对关爱保护留守儿童工作不力、措施不实、失职渎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上一篇:提倡司机交通文明倡议书下一篇:写给媳妇的检讨书